法定砸盤不意外,後市急跌可搶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211.html
法定砸盤不意外,後市急跌可搶籌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8-06 16:24:00
永遠不要滿倉,不要孤註一擲去炒股,哪怕這次你賭對了,賺了一倍,這種投資思維有欠缺,遲早都會讓你輸得很慘。
今天的走勢平淡無奇,周四法定砸盤已經成為股民的宿命。昨天尾盤的殺跌,據說是因為再融資發審會會在明天重啟,其實這沒什麽大不了,它不同於IPO重啟,資本市場維穩也不能飲鴆止渴,再融資又不是針對二級市場,並不會造成抽血效應。
對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再融資獲批就意味著有錢去收購,或者投入再生產,這是增厚業績的辦法。對投資者來說,這也是好事情。沒必要過度解讀,昨天的下跌大抵上就消化了這種擔心,今天的低開只是慣性,恐慌性下殺沒有出現。
今天,早上一個小時低開高走,從下跌2%到翻紅,單邊上揚的行情。看起來很美,不過筆者也沒什麽驚喜的感覺,因為這一抹紅很快就會被空方幹掉。筆者昨天就在《A股為何難逃魔咒 國家隊要向前進》提到,“周四又到了法定砸盤日,周三沒能有所表現,這種魔咒恐怕不易打破。”
今天沒有特別利好,也沒有國家隊出手的跡象,這種深入人心的魔咒,怎麽可能輕易破除。果不其然,最後大盤收在3661.54,下跌0.89%;深成指12421.85,下跌0.82%;中小板指8388.79,下跌0.99%;創業板2480.93,下跌0.84%。
唯一慶幸的是,跌幅都沒有超過1%,而且股指期貨下跌的幅度都比現貨小,甚至還有翻紅的。今天還有一個非常值得玩味的信號,那就是再度縮量,滬市只有3500億,而昨天4800億;深市也近3500億,昨天4700億。這種量能萎縮與兩融余額持續下降有關,也與觀望情緒濃厚息息相關。
有些專家認為這種地量是好事,如果能持續一段時間地量的盤整,或許就可以確認底部。由於3600點是相當明確的政策底,所以空頭要想往下砸並不是容易,尤其是空頭的籌碼也要逢低買入,砸多了就沒了,萬一股市突然拉起,這就虧大了。
所有的空頭,都是潛在的多頭,一旦趨勢逆轉,他們都會立刻投身其中變成多頭。所有的多頭,也是潛在的空頭,因為一旦到了中意的價格,他們就會把持有的股票賣掉,成為空頭的一部分。
未來一段時間,在3600點到3800點之間做震蕩築底的概率偏大,由於輾轉騰挪的空間不大,利潤並不會豐厚,所以大部分投資者都會選擇場外觀望,場內凍結操作。市值余額在小幅波動中度過,對於股民而言,可以忍受,只要不大跌,沒有大漲也還行。
畢竟,能夠熬過這個底部,坐等經濟形勢好轉,企業經營好消息傳來,這還是有翻身機會的。當然,這也要求投資者需要找到有業績支撐的股票,目前是調倉換股的機會,看看半年報吧,凡是沒有特殊理由預虧的,堅決走人。
對於新手,如果是輕倉的話,這是非常好的練手機會。就拿幾百股來試試,每天關註幾只股票,結合大盤和板塊情況,判斷它們次日的漲跌情況,適當的進行T+0操作,這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磨練自己的判斷。如果你有心做一個長期的投資者,不是來股市撈一票就走,現在積累的每一滴能力,每一點盤感,未來都可能為你在大資金操作打基礎。

這幾天,基本面上的大事情就是“北戴河會議”,盡管有人說開會了,有人說沒開會。但是不管有沒有開會,高層已經釋放了不少信號:不能大規模刺激經濟,又不能放任經濟大幅下跌,中央政府的政策發力點更多地落在了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和兜底民生方面。
這就表明,未來涉及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原材料方面都會有源源不斷的需求,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最近螺紋鋼的價格走勢,這是中型以上建築構件必須用的鋼材。它的價格7月見底,目前有明顯的反彈趨勢,如果鋼鐵價格見底,那麽這些上市公司去庫存的壓力可能降低,業績會好轉,而經濟形勢也可能就此企穩。
當然,這是長遠的方面,短期來說,還是要看這幾天要發生的事情。昨天有傳言稱證監會換領導,雖然股市巨幅震蕩以來,換領導的傳言就不斷,但是這次主流媒體也開始介入報道,說明有點靠譜。這也可能意味著未來國家隊的策略會有所調整,否者沒必要臨陣換帥。
可能正是這樣的原因,以至於今天的空頭其實比較乏力,沒有特別像樣的砸盤,隨後跌幅收在1%之內,最後收了一根假陽線,這比陰線還是要好看一些。盡管它再度跌破五天線,不過也就差了18點。如果未來確定是在箱體內窄幅震蕩,那麽這種紅紅綠綠的切換也就不用太介意了。
當然,有一個麻煩就是,股市里有句老話:“盤久必跌”。現在橫盤整理8天了,量能不斷萎縮,筆者擔心是空頭積蓄了一點力量後,會選擇某個尾盤再次大幅殺跌,尤其是趁著國家隊不備,來一次閃電戰。7月27日8.4%的大跌就是這麽幹的,目前的3661點位,距離此輪暴跌的最低點3373點就差了288點,一次跌下去7.9%就夠了,打破前低。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倉位重的就地趴下,無非就是千股跌停。物極必反,這種極端的發泄後,反而會成為場外資金大舉入場的理由,能夠比現在價位低10%買入,同時還把國家隊都套住,或者跟他們同一起跑線買股,這種機會還是不可錯失的。
至於明天,由於本周量能嚴重不足,周線上收陰的概率偏大。本周一開盤是3614點,也就是跌個50點差不多,3600點應該還是會守住。昨天有幾位讀者在微信公號:思想雲(yicaisixiangyun)後臺給我留言問某個股能不能翻倍,作為新手,他居然滿倉該股,現在已經被套,該股還在20天均線下。
盡管筆者一般不對個股點評,但還是勸告這位讀者:永遠不要滿倉,不要孤註一擲去炒股,哪怕這次你賭對了,賺了一倍,這種投資思維有欠缺,遲早都會讓你輸得很慘。這輪牛市以來,多少人曾經賺過一倍,但結果呢?現在賺一倍以上還有多少人?買股票,可以分階段建倉,確認趨勢並且賺錢後,再逐步加倉。在這樣的市場里,保證本金安全永遠是你的頭等大事。(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自行註意投資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融宜寶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 法定代表人“已去世4年”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18/998899.html
4月12日晚,有自媒體發布消息稱上海融宜寶積家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浦東分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浦東警方刑事立案,並配有投資者潑油漆等激烈表現的圖片。
4月12日晚,有自媒體發布消息稱上海融宜寶積家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浦東分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浦東警方刑事立案,並配有投資者潑油漆等激烈表現的圖片。
融宜寶:未收到公安機關任何要求協助調查的通知
4月13日上午10點,《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來到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118號鄂爾多斯大廈6層的融宜寶上海第三財富中心。會議室內已有多名投資者聚集。
一名自稱是團隊經理的趙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針對網上的“謠言”,公司已發布聲明,一切以該聲明為準,“我不能多說,我要負法律責任的”。趙經理向記者出具的聲明中提出,“根據該文圖片顯示的浦東公安分局立案告知書(副本)內容,我們註意到擡頭報案人處是‘匿名’,這不符合公安機關相關文書書寫以及發放的規定和習慣,不足為憑。需要說明的是,本公司以及上海分公司並未收到過公安機關就前述案件發出的任何要求協助調查書面或口頭通知。目前本公司經營狀況正常。”
知情人士:融宜寶的確已經被上海警方立案
針對融宜寶浦東分部立案書,《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隨後致電浦東警方獲悉,此案由市經偵總隊統一辦理,區級層面無法給出正面回複,浦東警方有關人士在電話里表示:“我看過圖片,應該不是偽造,如果偽造,市民也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而有關“匿名”舉報一說,記者咨詢了上海市廣發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潔律師,她指出,涉及公眾的案件,擡頭可以署名“匿名”。
網上流傳的另一份《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立案告知書》顯示:“有市民於2015年11月20日向警方反映的‘上海市靜安區融宜寶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經我局審查,認為符合刑事立案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之規定,已決定立案。”落款時間為2015年12月8日。
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多方核實,該份立案告知書真實可信,也就是說,融宜寶的確被上海警方立案。
融宜寶投資者:到期後只拿到利息沒拿到本金
當記者於4月13日上午11點趕到位於靜安區成都北路333號招商局大廈東樓1508室的融宜寶上海第一財富中心時,有等待兌付的投資者告知記者,有身著警服的經偵人員收集材料剛剛離開。
在現場,記者遇到了一位陪朋友來兌付的胡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也是從事金融行業的,但因此被融宜寶的業務員拒之門外。“業務員態度很差,知道我也是做金融行業的,就把我朋友單獨領進去談。我讓業務員提供債權列表里面貸款人的貸款協議資料,隨機選了3個,他們就提供了一個人的信息給我朋友看,我朋友不是這行的,根本看不懂,還有另外兩個貸款人信息,業務員說打印很麻煩,就不提供了。”
胡先生無奈地說,他的朋友投了4家(融宜寶、中晉、金鹿財行、善林金融)理財產品,有3家都出現了兌付危機。
據融宜寶多名投資者現場反映,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到期後利息拿到,但本金沒有拿到,有投資者300萬元理財產品3月份到期了,至今還沒有拿到本金。“他們的態度就是我沒錢,讓你等著。”胡先生說。

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是其4年前去世的總裁
資料顯示,融宜寶總部設在北京,旗下有5家全資子公司,並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25個城市設有百余家分公司,至今已經累計服務上萬名會員客戶,為客戶配置資產超過百億;4年前,融宜寶原總裁王會師遇害身亡,目前該公司負責人為安小燕。
然而,記者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輸入“融宜寶”後,顯示出融宜寶積家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融宜寶積家普惠征信(北京)有限公司 、融宜寶積家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融宜寶嘉創(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融宜寶國際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5家公司,這5家的法定代表人仍為已故的“王會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惠州“e速貸”涉非法集資 法定代表人落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127.html
繼5月20日廣東惠州警方現場調查當地最大的P2P平臺“e速貸”,5月25日將“e速貸”案件定性為非法吸存後,31日,惠州警方在其微信公眾平臺“平安鵝城”上再度通報最新進展。
根據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分局通報稱:2016年5月30日,經提請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廣東匯融投資股份公司法人代表簡某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依法執行逮捕。
e速貸由廣東匯融投資股份公司創辦,於2010年推出。公司總部位於廣東省惠州市,目前是惠州最大的P2P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廣東匯融投資股份公司註冊資本 925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為簡慧星。
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分局通報稱:經依法偵查查明,簡某經營的廣東匯融投資股份公司打著網絡P2P旗號,其實以自融、設立資金池、發虛假標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利用“e速貸”平臺非法吸收的資金累計達數億元。

根據“e速貸”的官網顯示:為增加平臺信用,“e速貸”聲稱銀行資金存管。其表示,2015年11月3日與廣東南粵銀行正式達成資金托管戰略合作。在宣傳中,“e速貸”解釋稱,銀行資金存管可以提升資金安全,避免平臺跑路、自設資金池、資金往來不透明。
在公司介紹中,“e速貸”也表示,自上線以來,平臺總交易金額逾50億元,為投資人賺取近3億元收益,並先後獲得“誠信網站”資質認證、盛譽國際AAA級信用、十佳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獎等殊榮。截止2015年11月,e速貸上海、成都、中山分公司相繼開業,珠三角、長三角戰略布局逐漸完善。
而實際上卻是另一番景象。根據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分局通報稱:自2010年9月成立廣東匯融投資公司以來,該公司除了非法吸存和放貸,基本沒有合法營利收入的業務,處於長期虧損狀態,公司主要依靠不停吸收新加入投資者本金的方式來維持公司運作。
簡某及部分公司股東主要依靠私自發賣公司股份等方式吸取資金池數億元現金。其中部分資金被簡某及家人私自占有並以個人名義進行投資;有部分資金簡某未入公司帳目私自拿走不明去向;有部分資金被挪到簡某親戚名下進行放貸收不回來;有部分資金被簡某用於購買高檔小汽車、豪宅、寫字樓等,並歸於自己及妻子名下;還有部分資金用於償還高額利息和股東分紅。
此外,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分局提醒,為進一步查清案情,將涉案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全力為投資者挽回損失,該局將所有涉案財產徹查暫扣,全力追回受害人財產。請廣大“e速貸”投資人迅速向戶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公安機關報案,如實反映投資情況,並積極配合調查取證工作。
衛計委:7月全國報告法定傳染病743189例 死亡1466人
8月12日據衛計委網站消息,2016年7月(2016年7月1日0時至7月31日24時),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743189例,死亡1466人。
其中,甲類傳染病中霍亂報告發病2例,無死亡。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無發病、死亡報告,其余22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297301例,死亡1435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以及淋病,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3%。
同期,丙類傳染病中絲蟲病無發病、死亡報告,其余10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445886例,死亡31人。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7%。
附:2016年7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發病、死亡統計表



註:
* 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數、死亡數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報告發病數、死亡數的合計;
** 通過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報告的死亡數據不作為中國傳染病死因順位依據。
落實稅收法定 煙葉稅立法打頭炮
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近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總共14條意見內容將取代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暫行條例》。煙葉稅是現行15個稅收條例中首個啟動立法的稅種。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煙葉稅法與此前的條例內容基本相同,此次立法主要是為了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而之所以首先從煙葉稅開始啟動立法,是因為立法難度小,條件成熟。
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應由法律的形式來規範,而非當前的部門行政法規,目前中國18個稅種中有15個稅種由暫行條例形式來征收。去年3月,黨中央審議通過了《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要求對現行15稅收條例修改上升為法律或者廢止的時間作出了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曾表示,將力爭在2020年前完成,將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或者廢止。
除了煙葉稅法外,船舶噸稅法、資源稅法和新開征的房地產稅法等列入了國務院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或全國人大常委會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
煙葉稅平移上升為法律
在稅收法定原則下,由於煙葉稅無需進行大的制度調整,且制定法律條件成熟,因此成為當前15個施行稅收條例稅種中,首個上升法律的稅種。
對煙葉征稅原屬於對農業特產征收農業稅,2006年農業稅取消後,為了延續國家對煙草實行“寓禁於征”,當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煙葉稅暫行條例》,規定煙葉稅由煙草公司在收購煙葉時按煙葉收購金額(包括收購價款和價外補貼)的20%繳納。
此次《征求意見稿》與此前暫行條例內容並無太大變化,首要基本原則就是平穩過渡,在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基本不變,平移上升為法律。
根據《征求意見稿》,煙葉稅的納稅人為在我國境內收購煙葉的單位(煙草公司等),征稅對象為煙葉(包括晾曬煙葉、烤煙葉),計稅依據和稅率也延續了現行規定,即納稅人收購煙葉支付的價款總額和20%稅率。
與現行煙葉稅法稍許變化的是,《征求意見稿》修改了價外補貼統一按收購價款的10%計算的現行規定,改為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納稅人給予煙葉生產銷售者的實際補貼金額核定價外補貼折算成收購價款的比例。
財政部解釋,煙葉稅作為地方稅種,規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核定具體折算比例,有利於更好地平衡地區間差異和地方利益訴求,使稅制更加科學合理。
另外,煙葉稅在納稅期限、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等方面有微調。
財政部稱,制定煙葉稅法,是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體現,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煙葉稅法律制度,增強其科學性、穩定性和權威性,有利於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現代財政制度,有利於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船舶噸稅、資源稅等接力
煙葉稅立法為當前稅收條例上升法律拉開了序幕。
目前,現行的18個稅種中,除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由法律規定征收外,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印花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煙葉稅、船舶噸稅、關稅等15個稅種由國務院制定的有關暫行條例規定征收。
為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計劃在2020年前將現行稅收條例上升為法律或廢止。
去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將不再出臺新的稅收條例,並將配合稅制改革進程,適時將相關稅收條例上升為法律,並相應廢止有關稅收條例。對其他不涉及稅制改革的稅種,可根據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和實際需要,按照積極、穩妥、有序、先易後難的原則,將相關稅收條例逐步上升為法律。
除了煙葉稅法外,今年還有哪些稅種可能啟動立法程序?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船舶噸稅法、新開征的房地產稅法、稅收征管法為立法預備項目。
另外,環保稅已經於今年8月底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根據國務院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資源稅法、個人所得稅法修訂被列入研究項目。
此外,根據2015年6月披露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環保稅法、增值稅法、資源稅法、房地產稅稅法、關稅法、船舶噸稅法、耕地占用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修改)被列入。
根據上述立法計劃,在現有的15個稅收條例中,下一步煙葉稅法、船舶噸稅法、增值稅法、資源稅法、關稅法、耕地占用稅法等將率先啟動立法程序。
稅收法定促煙葉稅法或年內通過 個稅、房地產稅法僅列立法預備
未列入國務院年內力爭完成項目的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制定房地產稅法,在5月2日公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立法工作計劃中,也未被列入“審議法律案”,而是放在了“預備及研究論證項目”,視情況在今年或以後年度安排全國人大審議。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告訴第一財經,今年個稅改革和房地產稅修訂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概率不大,即便提交,由於這兩部稅法複雜,年內也不會通過。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早在3月4日表示,今年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常委會審議的安排。
不過,去年向公眾征求過意見的煙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安排在今年8月和10月進行初次審議,劉劍文認為這兩部稅法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很大,而這意味著我國將實現首個稅收條例上升到法律,稅收法定原則邁出關鍵一步。
稅收法定原則再邁關鍵一步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之一,就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制定煙葉稅法、船舶噸稅法等單行稅法。
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應由法律的形式來規範,而非當前的部門行政法規,目前中國18個稅種中有15個稅種由暫行條例形式來征收,包括現行的煙葉稅暫行條例、船舶噸稅條例等。
2015年3月,黨中央審議通過了《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要求對現行稅收條例修改上升為法律或者廢止的時間作出了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曾表示,將力爭在2020年前完成,將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或者廢止。
2016年10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征求意見稿)》,財政部、海關總署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征求意見,正式邁開了稅種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的第一步。
在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中,這兩部法被列入初次審議的法律案,稅收法定原則落實再邁一步。
參與過煙葉稅法等研討的劉劍文告訴第一財經,推進稅收法定目前主要先從小稅種入手,先易後難,因此不出意外煙葉稅、船舶噸稅最快可以在今年內獲得全國人大通過。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煙葉稅法征求意見稿與現行煙葉稅暫行條例內容變化不多,首要的基本原則就是平穩過渡,在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基本不變,平移上升為法律。
除了煙葉稅和船舶噸稅外,關稅法、耕地占用稅法也被列入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備及研究論證項目,成為下一批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的稅種。
除了上述稅種外,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還有增值稅法、資源稅法。
增值稅是中國第一大稅種,收入規模超過5萬億元。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力平4月21日在“中國財政學會2017年年會暨第21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上表示,增值稅立法程序目前已經啟動。
個稅改革、房地產稅僅列為預備論證項目
個稅和房地產稅由於直接關系到老百姓“錢袋子”,一直備受關註。
早在2013年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時提出“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
財政部部長肖捷在今年全國“兩會”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個稅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的思路是個稅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郝如玉在去年7月份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上表示,目前房地產稅仍在起草過程之中。
劉劍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個稅和房地產稅屬於直接稅,即向個人和企業直接征收的稅種,相對於其他稅種牽扯面更大,方案設計更為複雜,因此還需要時間去爭取共識,年內不大可能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今年3月20日向公眾公開的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未涉及修改個稅和制定房地產稅。4月1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中,也沒有兩個稅種改革的身影。
不久前剛公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將修改個稅和制定房地產稅列入預備及研究論證項目。這些立法項目由有關方面抓緊調研和起草工作,視情在2017年或者以後年度安排審議。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全國人大常委會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未提及修改個稅,而今年則將修改個稅列入預備及研究論證項目,這也意味著個稅改革距離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進了一步。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個稅改革不大可能正式實施,不過相關改革進展還會繼續推動。
肖捷在上述場合表示,目前個稅改革基本考慮是將部分收入項目,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對於如財產轉讓所得等其他方面的收入、所得項目,也考慮繼續實行分類征收。
在綜合部分所得的基礎上,為降低個人稅負,肖捷表示還將考慮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並將根據居民消費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測算,以此確定是否提高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
3月4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傅瑩表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這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中列出來的,所以本屆人大常委會把制定房地產稅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規劃。當然這部法律涉及面比較廣,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圍繞這個問題的討論是比較多的。
“根據我的了解,我們今年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常委會審議的安排。”傅瑩當時說。
ST長生: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披露半年報
ST長生8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原定於8月31日披露公司2018年半年度報告,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由於狂犬疫苗事件被調查,導致公司半年報編制工作陷入停頓,公司預計無法按照預定時間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

公告稱,若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於2018年半年度報告披露期限屆滿後次一交易日(即2018年9月3日)起被實施停牌;若公司在2018年9月3日(含2018年9月3日)被實施停牌後的兩個月內,仍無法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則公司股票將自2018年11月5日(含當天)起複牌,同時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公司在2018年11月5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兩個月內仍未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則公司股票將被停牌,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在公司停牌後十五個交易日內做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8月16日,公司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洺豪所持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輪候凍結1.67億股,占其所持有股份比例95.86%,司法輪候凍結執行人為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此之前,張洺豪所持ST長生股票共計1.74億股已悉數被司法凍結。
今日,ST長生收報4.44元,已連續26個跌停。
責編:羅懿
有關上市法團披露內幕消息的責任獲賦予法定效力後的相應《上市規則》修訂的常問問題 (系列二十二)
1 :
GS(14)@2013-05-07 23:44:49無特別
何沛謙:收費電視銷售終有例管 卸任消委會盼法定冷靜期勿不了了之
1 :
GS(14)@2013-10-12 16:07: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12/news/ec_gga1.htm
由委員到副主席,何沛謙在消委會工作10年,其間收費電視投訴屢創新高,有人疑墮收費電視不良推銷陷阱自殺;也有沒有牆的新盤示範單位只放迷你家俬、西半山豪宅The Icon鬧貨不對辦。何沛謙坦言當時的消費者保障狹窄,「消費者站在不利位置,資訊不平衡,再加上不良銷售,給消費者錯覺」。
實用面積賣樓爭取20年
爭取保障時間漫長,何沛謙指要求統一以實用面積賣樓談了20年,消委會亦於2008年已提出立例全面規管不良營商手法 ,結果「一手樓」規管及《商品說明條例》的修訂至今年才落實。
何稱,收費電視由《廣播條例》監管,但此例不似《電訊條例》禁止不良營商手法,投訴只能交電視台處理,現在有了《商品說明條例》便可由通訊局跟進。通訊局回覆,新例生效後共接獲21宗收費電視投訴,當中4宗涉及綑綁式服務(即電訊連收費電視服務),另有18宗查詢,通訊局正作詳細跟進。消委會今年首8個月亦接獲167宗涉收費電視銷售手法的投訴,有人被推銷6個月的合約,簽約後才發現合約期長達24個月。
消委首8月接167宗銷售投訴
現有新例堵塞了收費電視監管漏洞,但何沛謙指現尚未有法定冷靜期,即使不能跨行業推出,亦至少應先針對預繳消費設冷靜期,「修例需時,但希望不會不了了之」。他期望政府在兩三年內再就冷靜期作考慮。
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何沛謙,助消委會看穿法例漏洞,如今他卸任了,消委會的工作讓他領略了消費者的角度。他相信消委會經驗,可助他處理通訊局的工作,除了營運監管,更要從消費者角度保障市民。
明報記者 冼韻姬 周婷
2 :
GS(14)@2013-10-12 16:07: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12/news/ec_gga2.htm
【明報專訊】「最難忘是有一次驗廁紙,要舉覑兩卷廁紙來拍照,還要呼籲人不要用來抹嘴!」何沛謙在消委會擔任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時,常負責主持每月一次的《選擇》月刊記者會,每次他都像準備上庭一樣備戰,但為的不是大官司,而是廁紙有無菌、睫毛膏好不好用等等,不時被其大律師辦公室的同事取笑。
平日在法庭上一本正經的何沛謙,每回來到消委會,都收起嚴肅形象,多添一點笑容。事關這項公職曾為他帶來不少樂趣,除了發現廁紙有菌,還可在反式脂肪測試中,得悉他最愛的冬甩「最肥」。
公開指薯片含致癌物嘴饞照食
消委會經驗助他練出精明消費功,但他始終敵不過嘴饞。消委會曾發表薯片含有可令動物致癌物質的報告,且由他親自主持記者會,呼籲公眾要少吃薯片,豈料他至今還是常在工作後吃薯片,他笑言自己貪吃「無辦法」。
何沛謙稱,當初不太懂應對傳媒,到後來做足功課,令記者「收貨」,但還是要多得消委會總幹事常在他身旁「提水」。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