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散戶成「植物人」根源何在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82002.html
相關媒體22日報導,深圳一家券商研究所對該券商旗下數十萬個人投資者的歷史數據進行的研究表明,60%的個人投資者開戶之後,在3年內成「植物人」;90%的個人投資者在開戶後的5年內成「植物人」。

按該券商研究所的定義,所謂股票投資的「植物人」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資金加持股市值在一萬元以內;二是一年以上沒有交易;三是一年以上沒有從銀行賬戶向證券賬戶轉入資金。一旦一個投資者攜資金進入股市交易,到同時滿足這三點,這個投資者就算成為「植物人」。換言之,五年的投資基本消耗了一個新入市散戶的「元氣」,成為「植物人」虧得一塌糊塗並對股市傷透心。應該說,散戶炒股遭遇這樣的窘境並不意外。時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一年多前與投資者代表座談時稱,「每年有兩三百萬的新股民進入市場,同時也有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因而決定退出市場或不再交易。」

需要反思的是,為何會如此多的散戶成為「植物人」?一般認為,大量散戶虧損出局,與其熱衷高風險的「炒新、炒小、炒差、炒短」等「四炒」有很大關係。散戶難以改掉頻繁追漲殺跌的不良投資習慣,資金周轉率數倍高於機構投資者。深交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深市個人投資者平均持股期限僅為39.1天,遠低於機構投資者的190.3天。另一方面,散戶在與機構的博弈中處於弱勢地位,特別是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對上漲行情很難「先知先覺」,往往在盲目追漲殺跌中損失慘重。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亞偉曾在離職新聞發佈會上稱,任何一隻股票都不適合散戶買,除非他對該公司非常瞭解。

其實,散戶虧損成「植物人」或被迫出局的現象嚴重,不是簡單因為股市投資「一盈二平七虧」,而首先在於A股市場本身缺乏投資價值。從2007年10月見頂6124點跌落以來,A股基本上延續了長達近6年的熊市,期間有過的反彈沒能改變走熊的基本態勢。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上證指數7月19日再度跌破2000點,而2000年7月19日是其首次盤中突破2000點大關,13年來的滬市股指正好「零漲幅」。在一個13年股指「零漲幅」且最近6年持續走熊的股市中,處於弱勢地位的散戶豈會不虧損纍纍?某種程度上說,新股民興沖沖進入股市的那一刻已經踏入了「地雷陣」。

正因為A股市場長期走熊,基金同樣在「地雷陣」中未能倖免。剛剛公佈的基金半年報顯示,儘管結構性行情活躍及創業板指數創反彈新高,基金扎堆投資創業板的力度空前,但二季度主板指數下跌逾一成還是導致基金傷得不輕。除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外,其他各類基金全線虧損,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二季度分別虧損454.22億元、63.93億元。

在A股「地雷陣」中逆勢賺錢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存在不足。內幕交易、股價操作等行為的違法成本不高,就連基金也爆出參與內幕交易,使得那些信息掌握如「無頭蒼蠅」的散戶成了博弈中的「冤大頭」。例如,高送轉行情經常造就股價翻番的大牛股,可「潛伏」的盈利機會往往屬於提前得到內幕的機構,而不是等待上市公司公佈分配預案的散戶,散戶只有追漲後遭遇「見光死」的苦命。

A股市場尚未形成以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為主導,缺乏長期投資的整體氛圍,導致新入市的散戶容易熱衷於追漲殺跌。單純靠勸阻「四炒」的投資者教育,很難起到保護散戶的效果。避免更多散戶成為「植物人」,從根本上說,一是需要提振股市,解決造成A股市場與經濟增長背離的深層次矛盾;二是落實好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否則的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457

再見了,「植物人公司」中國雅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330.html

【導讀】你可能還沒從昨天 Yahoo! 奇摩無名小站宣佈關停的消息中回過神來,今天中國雅虎宣佈,自2013年9月1日零時起停止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而稍早前,中國雅虎還關閉了郵箱服務,如同2009年中國雅虎關閉相冊服務一樣,此舉引發網民的口誅筆伐。

從2005年美國雅虎與阿里巴巴達成雅巴投資協議後,中國雅虎歸屬電商網站阿里巴巴運營,8年過去了,中國雅虎將搜索、郵件、即時通訊、門戶以及口碑服務統統試遍,但最終都未能形成氣候,而中國雅虎成為名符其實的植物人公司。

公告全文如下:

親愛的網友:

基於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美國的協議,中國雅虎將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

感謝這麼多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的各位朋友,也希望在未來的公益事業中,能夠繼續獲得大家的支持。大家的一路陪伴和毫無保留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

無論公益還是資訊,我們的初衷都是喚醒、傳播這個世界最真最善最美的東西。

                                                                                                                                                                                         中國雅虎 運營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00

【經濟坐標·活法】鋼貿商葉傳國:我變成了植物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602

(CFP/圖)

我這一年都沒敢用過電話,怕黑社會定位找到我。

這一年,我就像個活死人,要不是上有80歲的老母親,我寧願死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沒想到會是這麽慘的結局,到頭來分文皆無,下半輩子還要在躲債中度過。

三十年前,我跟著幾個福建周寧的老鄉來上海做鋼材生意,那會兒天不亮就起來拉鋼材,晚上就睡在橋底下。

後來,我們一批來上海的都當上了老板,有的還開起了鋼材市場。上海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野心,就去無錫、杭州、安徽開鋼材市場。這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周寧模式”。

我呢,也在上海買了幾十套房子,它們就像積木擺在眼前。

2013年,我用光了所有的運氣。借錢開鋼材市場的老鄉跑路了,他的聯保貸款就壓在我的身上,代償、還貸、高利貸就像一個死循環。

如果說2013年,我是急救室里的病人,那麽2014年,我變成了植物人。房子都被法院拍賣處理,用來還銀行的貸款和利息,基本上都是打六折給賣了。

2013年,為了還銀行的貸款,借了高利貸。銀行的錢有去無回,高利貸也還不上。福建周寧的鋼貿商都是被這麽逼死的。

我這一年都沒敢用過電話,怕黑社會定位找到我。原來在大上海風風光光的周寧商人早已不複存在,稱兄道弟的老板們在一個接一個消失。

應被訪者要求,葉傳國為化名,他是一名來自福建周寧的鋼貿商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69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2/165076.shtml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黑智 黑智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做過教師,扮過了邁克爾·傑克遜和白雪公主,馬雲的內核,仍然是“外星人”。在他看來,物聯網的核心是“連”,而智能化更加重要。未來是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是“植物人”。

timg (1)_meitu_3 

9月8日,阿里的18周年年會,馬雲變身的邁克爾·傑克遜刷了屏。那天,馬雲說,阿里早已超越了一家公司,變成了一個“經濟體”。兩天後的教師節,馬雲又趕到了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作為一名曾經的教師,他表示了自己對未來的擔心:“未來我最擔心的是教育變革”,以前很多人在教育階段“混混也可以”,但未來如果還依照現在的課程去教育孩子,這些孩子在未來都將找不到工作。原因,當然是“這一切都會被大數據取代”,物聯網的核心是“連”,而智能化更加重要。未來是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是“植物人”。

做過教師,扮過了邁克爾·傑克遜和白雪公主,馬雲的內核,仍然是“外星人”。正如阿里的NASA計劃,面向機器學習、芯片、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針對未來20年組建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儲備核心科技。

馬雲在物聯網博覽會上的演講中,很多觀點也被他反複提到過,這里黑智就整理如下。

1、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這就是一個植物人,沒有多大的意義。

2、物聯網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連起來以後,能夠變成智能化。

3、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把人弄得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道路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4、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其實沒什麽大不了。

5、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而是全社會的互聯網。

6、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制造,而新制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制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到的問題。

7、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制化,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這麽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公司,沒有超過五家。但是實體經濟里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

8、未來的制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現代服務業才是未來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亞馬遜,我們就是真正的現代服務制造業。

9、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以內所發展出來強大的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的沖擊,但是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10、我先告訴你,數據分析工作是沒有未來的,將來你會失業。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就是教育。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依舊用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麽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190795062_meitu_4

馬雲演講主要內容,經黑智編輯:

阿里巴巴過了18周年的周年慶,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的決定做成的。而18年以後的你、20年以後的你,不是20年以後決定的,而是今天的思考、今天的決定帶來的。

我前幾天聽一個人講過這樣的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你相信而看見。所以你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是相信未來,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我們似乎感覺看見了,但是絕大部分人不是這個樣子。

未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

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

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我們認為這就是一個植物人,他沒有多大的意義。

電表早就把電都連起來了,但是沒有智能電表,電表只能收收費而已,我們每個交通路口都有一個監控器,如果沒有智能化,這個監控器發揮最大的作用只是用來罰款而已。

所以物聯網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把這個連起來以後,能夠把它變成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

人類未來的大數據整個的發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就是互聯網、大計算以及雲數據。

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我們現在講大數據講得很多,大數據涵蓋著兩個關鍵,“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大計算加雲數據,這才是我們所認為的大數據。

首先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說每一次技術的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煤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煤是主要的動能,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電,這次技術革命,以創新驅動,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第二,生產力。我認為,雲計算,計算能力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第三,生產關系上,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如果不把互聯網當作一種生產關系去思考,我覺得麻煩也會越來越多,互聯網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全社會的互聯網。

我們所有的智慧城市也好、智慧大腦也好,無非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

第二,整個民生服務。

第三,社會治理。

離開這些生產資料,離開這些生產力,離開這些生產關系,我覺得這就是一句空話,因為你都不知道客戶需要什麽,誰是你的客戶,誰是你的敵人。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都希望說辦事只要跑一趟就夠了,其實跑了很多趟,跑的是數據,跑的不是人。

以前我們要看病,要圍著醫生轉,今後醫生是圍著病人轉,我們今天講的環保問題,如果環保不能夠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計算能力來處理,人的感知能力,根本不知道問題會出來,等你發現問題出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太晚了。

新零售之後的巨大變革是新制造

我們公司在去年雲棲大會里面提出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現在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革非常之快,但是我想告訴大家,這只是剛剛開始。

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制造,而新制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制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到的問題。

新制造,實際上來講,由於IOT的發展,由於物聯網的發展,由於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新制造將倒逼整個社會進行改革、進行推進。

其實企業在這場革命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而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大家都知道,中國過去30年,政府成為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力。而未來,企業家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強大的推動力。技術將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將成為市場的力量,而市場能力將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我認為這些制造業很快就會崩潰掉,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那我覺得也是空中樓閣。

制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已經不會存在著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來的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制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制造,而且未來的制造業,請大家記住,未來的制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

制造業在本世紀以後開始到未來,將不會成為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因為大批的制造業將會由機器所取代。而未來要創造真正的就業,人類從過去的一兩百年工業時代,將進入現代服務業時代,現代服務業才是真正的制造業,而服務業本身就是制造業。

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亞馬遜,我們才是真正的現代服務制造業。我們背後強大的制造能力、設計能力,把服務當成產品的能力,這種制造能力是今天大家要去反思的,它不是網絡上走來走去的一些Program,現在所有的程序、所有的互聯網產品是一個真正的現代制造業。

未來的制造業已經不是靠規模化,已經不是靠流水線,已經不是靠我們昨天想象的這種集裝箱式的模式,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制化,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未來的計算算法專家一定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里面寫代碼。總而言之一點,我們要讓機器變成智能。

制造業未必一定是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現代服務業,從制造走向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純不是買賣之間的關系、服務之間的關系,服務業如果沒有強大的服務業制造,是不可能有未來的,制造業不學會服務,是不可能,所有的機器不是靠你賣出去就行了,而機器本身就是一臺服務的機器,背後有強大的智慧、強大的數據、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整個社會必須互聯。政府必須要形成一個Smart government,我們堅信不疑地在往這里走。

x7o2mot5ZfTTbO7MZwcc

機器和人不會競爭

我們今天去考慮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我們對未來過分的擔心,說機器和人未來的競爭怎麽樣,我認為機器和人不太會競爭。

過去上一個世紀,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把人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這兩年討論最多的是Alpha Go,人下圍棋輸給機器以後,感到非常沮喪,我覺得沒有必要。圍棋是為人類的快樂而創造出來的,如果你讓人跟機器比下圍棋,就像人跟汽車去比誰跑得快,結果毫無疑義。如果你因為這些東西沮喪的話,我認為人類的沮喪才剛剛開始,因為人類肯定是下不過機器的。只要是程序化,只要是說得清楚的東西,機器一定比你聰明。

人類最早發明機器的時候,就有清醒的認識,機器會比人力量更大。當發明火車、飛機的時候,人已經認輸,機器一定比人會跑得更快、跑得更遠。出現電腦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有一個預知,它比你記憶得更快,它從來不會忘記,它算得比你也快。從這一切來講,人應該打消這個想法。

我覺得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其實沒什麽大不了。

我不太喜歡人工智能,我喜歡機器智能。我們對人腦的理解可能不到10%,我們卻要讓機器去學習這10%,我認為有一點自大。

人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快,我們逐漸、逐漸失去很多本能的東西。而計算、數據、機器將把人的這些能力重新恢複起來,這就是智能的能力。

因為我們人過去的兩百年,由於科技的發展,我們人的眼睛,對外部的世界越了解越多,我們不斷在往外面探索,但是人類對自我的了解越來越少。雲計算、大數據,能夠把人所有的行為記錄下來,讓人更加懂得自己。我們講知道自己要什麽的人是聰明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麽的人是智慧的人,今後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必須讓機器來協助人更多的了解自己。

人類要有自己的自信,要明白機器一定不可能戰勝人類,但是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以內所發展出來強大的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的沖擊。過去三百年來,人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我們現在很多東西,將來會被機器所取代,我們會有失落感,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當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時候,對社會的沖擊之大,也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所有的人類都要做好準備,未來30年,從新零售開始沖擊,到新制造,很快金融也是一樣。但是沖擊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誰,沖擊的目的是為了倒逼市場改革。

我們對於未來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剛才我在說,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我們相信有這一天才會做成的。我們今天同樣相信未來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並且為之去努力。

今天能夠定義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未來。盡管18年以前,我們知道互聯網會發展,我們知道電子商務會發展,但是我們沒有想象到電子商務、互聯網18年以後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今天的數據跟二十年以後的數據相比,跟萬物相連以後的數據相比,真是滄海一粟都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對未來,我們要鋪設一個方向,如何堅持,並且不斷的去完善。

未來創新和教育改革

創新說說容易,而管理創新、治理創新的能力是非常之欠缺的。

我們要避免各種各樣的紅旗法案,一八三幾年,英國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那時候英國最早發明了汽車,但是汽車起來以後,反對的人無數,因為認為汽車將會取代很多馬車夫的工作,馬車夫在那時候是屬於白領工人,是技術活。如果技術出來,很快就把馬車夫的工作給幹掉了。所以所有的馬車夫上街遊行抗議,就像今天說實體經濟被互聯網經濟沖垮的道理是一樣,遊行的結果,政府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就是要求每個車前面必須有一個人拿著紅旗,車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七英里,絕不允許超過馬車的速度,超過馬車的速度,立刻吊銷牌照,使得30年以後,英國才取消了這樣的紅旗法案,這個紅旗法案使得英國並沒有抓住汽車,使德國和法國起來,美國抓住了汽車,使自己成為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隨後帶動了石油經濟的起來。

今天我們嚴防紅旗法案這樣的東西,對未來的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各種各樣未來政策,我們不要認為我們比別人強,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我們對未來只有探索,要相信自己,相信人類,相信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有辦法去解決的。有時候制度過多,反而讓我們不能前進.歐洲沒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法律制度實在太多,擔心的問題非常多,還沒開始幹,就問這個問題怎麽解決,那個問題怎麽解決,互聯網還沒起來,大家就在討論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我相信我們有辦法解決,我們解決不了,我們的孩子一定比我們解決得好,因為八零後、九零後、二零零零後,他們就是比我們聰明。他們的責任和擔當也絕不亞於我們。

IT時代,我們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DT是Data technology,這不是字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IT是信息壟斷,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有利益,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學會普惠,必須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才會強大起來。而整個世界的趨勢就走向了普惠、共享和可持續。

像我們阿里巴巴,人家講你們到處都在。我們去那兒,不是因為那兒有利潤;我們去那個領域,不是因為我們貪婪;而是因為數據必須打通,智慧必須連接,文化必須溝通。

互聯網沒有邊界,如果互聯網有邊界,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工具,互聯網它是一場技術革命。沒有邊界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未來。

所以我們講轉型升級,講了這麽多年,文件發的比莎士比亞全集還厚,但是我們得到的效果怎麽樣,並不顯著,我們必須要有市場的力量,必須有技術的力量,必須市場上有像我們這樣的鯰魚去倒逼這個市場進步,這是互聯網大公司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擔當,不是因為它有錢,而是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也最後跟大家講,一直認為今天很難,明天更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今天沒有一家公司是快樂的,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公司很好,傳統實業就不好。我想告訴大家,這麽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沒有超過五家公司。但是實體經濟里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這個要清晰的認識到。

凡是不能適應世界未來,不能適應技術潮流,不能適應未來思考的企業,必須被淘汰,轉型升級的目的,不是讓大家平平坐,轉型升級的目的,讓好企業更好,讓壞企業能夠淘汰掉。

未來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消掉,大量的就業,昨天最好的工作都會失去。大數據需要很多分析師,但我告訴大家,大數據最後將消滅所有的分析師,沒有一個分析師可以分析得了大數據,分析師只能分析信息,不可能分析數據。所以數據分析工作,你以為可以找到未來,其實沒有未來,我先告訴你。

所以我們未來的人應該更加活得像人,機器更加像機器,這是我們需要做的。全球化勢不可擋,Mobile不是只移動手機,而是數據的移動,人類的移動,將跨越一切。

那麽未來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那就是教育。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依舊用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麽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每次的變革,都必須是教育的變革,要走在前面,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高度註重三十年以後可能什麽樣的產業,由此來調整大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和中小學的課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是平穩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有了機會,我們才不會人類之間發生很多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們的教育,也不應該按照原來的死記硬背,去記很多東西,因為這些活可能絕大部分,不是所有,很多將會被計算機所取代。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你發現自己最好,了解自己,並且在這兒發展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未來的機會。

我們的社會在看到今天機會的時候,也要看到挑戰,但是這些挑戰一定會過去。三十年、五十年內,我們應該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些挑戰,而不是阻擋這些挑戰,更不能用技術來形成貧困差距的工具,我們應該讓 技術成為整個社會普惠,整個社會共享,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綿延。

黑智簽名檔

商業 互聯網金融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40

未作足夠評估 致令缺氧 瑪麗又出事醫生亂拔喉 婦變植物人

1 : GS(14)@2010-08-14 12:54:41

AD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343575
【本報訊】瑪麗醫院發生醫療事故導致病人慘變植物人。該院上月初為一名鼻咽癌病人進行手術時,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被指為病人完成麻醉及插喉輔助呼吸後,便離開手術室,直至手術尾聲才折返,懷疑該醫生在沒有足夠評估病人情況下,為病人拔喉,令病人缺氧,變成植物人。
記者:陳沛冰 陳凱迎

該名患鼻咽癌的女子年約 50歲,上月初因鼻咽癌復發,在瑪麗醫院進行鼻咽切除手術;由於她需要全身麻醉,故要插喉輔助呼吸。本報收到投訴,指手術約於下午 1時開始,當時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為病人完成麻醉及插喉後,就離開手術室,其間由一名仍接受麻醉科訓練的醫生負責監察病人,另有外科醫生如常進行鼻咽切除手術。
直至外科醫生完成切除手術後,該麻醉科專科醫生才返回手術室。有指麻醉科專科醫生沒有足夠評估病人狀況,如考慮病人是否有氣道腫脹,就為病人拔出用來輔助呼吸的喉管。拔喉後病人慢慢出現呼吸困難,要非常用力呼吸;約兩分鐘後血含氧量下跌至危險水平。該麻醉科專科醫生即時用藥及再次為病人插喉,希望協助病人呼吸及補充氧氣。
但病人因氣道腫脹未能成功插喉,且心跳進一步減慢,血含氧量再下跌。約 10分鐘後另一名外科醫生到場協助,為病人在喉嚨位置開一個造口插喉,令病人可以呼吸。病人疑因大量缺氧而導致腦細胞死亡變成植物人,要轉送到加護病房治理。
瑪麗:醫生沒長時間離開

瑪麗醫院發言人昨晚表示,據紀錄該名麻醉科專科醫生並沒有長時間離開手術室,只曾離開很短時間,手術程序與一般情況相若。病人手術尾段出現呼吸困難,麻醉科醫生嘗試為她插喉輔助呼吸,但因咽喉及口腔腫脹而不能插喉,結果為病人在氣道開了一個造口插喉,幫助病人呼吸。
其間病人的心臟曾停止 8分鐘,腦部出現缺氧,要進行心外壓搶救。搶救期間所有醫護人員包括該麻醉科專科醫生均有協助,病人是出現罕見的併發症,現時仍然留醫,情況嚴重。事發後院方已即時向病人家屬交代事件,並將事故向醫院管理局總部呈報。
今年曾發生多宗嚴重事故

香港麻醉科醫學院發言人周雨發表示,腦部缺氧數分鐘已可嚴重受損,或會變成植物人。手術中病人的氣道出問題對麻醉科醫生來說可謂噩夢,顯示病人情況非常危急,必須盡快判斷病人不能呼吸的原因,及作出相應的搶救。
他說,手術期間麻醉科專科醫生長時間離開的情況並不常見,因醫院通常會讓醫生同一時間只照顧一名病人。
瑪麗醫院今年曾發生多宗嚴重醫療事故。一名懷孕十多周孕婦 6月中在該院進行微創手術,其間一枚長約 1厘米的彎形針留在孕婦肚內。一名 60多歲女病人在 3月在瑪麗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一塊手術紗布遺留在體內,要再做手術取出紗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80

踎廁一路玩手機24歲仔慘變植物人

1 : GS(14)@2014-09-15 13:47:45

邊如廁邊玩手機,分分鐘喪命?重慶一名24歲張姓髮型師,今年4月8日,帶着手機,在其任職的髮型屋上廁所。半小時後,其在該髮型屋任學徒的弟弟發現他仍未出來,敲門又沒回應,情急下一腳踢開門,結果發現張男倒在廁所裏,嘔吐不止,且大小便失禁,而其身邊還有摔碎屏幕的手機。張男經送院搶救後,雖保住了命,卻完全喪失交流能力和生活能力,直到現在仍不能說話不能動。張父指,張男身體健康,沒有病史。他回憶,以前去那個廁所時就感覺封閉狹窄,十分悶熱,「不僅沒有排風扇、窗戶,還擺着一個洗衣機,上面掛着的熱水器還在滴水,一個人都感覺有點擠」。醫生說是缺氧導致的腦水腫,又惡化成腦疝。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們家已花光了近10萬元(人民幣‧下同)積蓄,還借了10萬多元外債。如今,弟弟在外打工賺醫藥費,張父母則在家一邊務農一邊照顧張男。醫生指,張男上的廁所狹窄密閉,又很悶熱,很可能是空間缺氧致其暈倒,倒地過程中或許腦部受到撞擊,從而形成腦水腫。他說,患腦水腫後,患者很可能大小便失禁。若患者顱內壓太高,會壓迫神經中樞,使病情惡化成腦疝,甚至導致死亡。他提醒,在廁所蹲太久會導致身體血液循環不暢,暈倒的可能性會增大,故建議不要帶書報、手機上廁所,以免間接延長蹲廁所的時間。《重慶商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5/188668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61

「政治植物人」金敬姬已辭職未死

1 : GS(14)@2015-05-15 01:49:17

南韓消息透露,行蹤成謎多時的金正恩姑姐金敬姬尚在人間,並非如早前所傳遭毒殺,但已辭去全部職務,在政治上毫無用武之地,儼如「政治植物人」,且健康狀況極度惡劣。



健康狀況極惡劣

金敬姬在哥哥金正日執政期間擔任過朝鮮人民軍大將等核心職位,金正恩上台後仍任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局書記、中央組織指導部長及輕工業部長,但南韓有高官指她現已辭去所有職務,並已酒精中毒或患上癡呆症。自丈夫張成澤2013年12月遭處決後,金敬姬鮮有露面,屢傳健康惡化、自殺甚至被金正恩殺死等,日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就援引脫北官員報道,由於金正恩難忍姑姐經常抱怨丈夫被處決,已於去年5月初下令毒殺她,計劃僅他的近身保鑣單位知情。但南韓國家情報院昨天反駁,指雖未能掌握金敬姬確切下落,但情報顯示她1月才在平壤接受了治療,「並沒有發現她有異常迹象」。另外,南韓高官消息亦異口同聲表示,金敬姬在張成澤死後精神受創,無法正常生活,金正恩無必要下毒手。韓聯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514/191468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56

台流感高峯料奪290命2歲女恐成植物人 300萬網民打氣

1 : GS(14)@2016-03-11 00:51:04

■2歲大的栗巧因得了重症甲型流感,正與病魔搏鬥,媽媽陪伴在側。



台灣和香港一樣正處流感高峯!據台灣衞福部疾管署表示,本季流感累計死亡已達121人,年齡分佈1歲多至100歲,預計到本月底死亡人數最高恐達290人。醫生指,慢性疾病患者是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一定要提高警覺。而台一名2歲女童因流感病危,獲300多萬名網友關注或打氣,但醫生指她恐成植物人。



■「宮原奈美」和女兒栗巧。


目前,台灣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為主,與香港類似以H1N1佔多,但乙型流感在升溫中。據台衞福部統計數字顯示,上周新增314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死亡新增37例,創近5年單周增幅新高。死者最年幼僅1歲2個月,最年長100歲,為本流感季最年幼、最年長死亡紀錄;而本季流感以來累計1,423例重症,121人死亡。疾管署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提醒說,50歲以上的民眾、各年齡層的慢性疾病患者及6歲以下幼童都是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呼籲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疾管署前日預計,累計到本月底,台灣流感重症個案最多將達1,900人,死亡人數最高恐達290人。疾管署長郭旭崧表示,預估數字就像防颱警報,希望民眾做好防範,但毋須過度恐慌。


■台灣爆流感,醫院人滿為患。 台灣《蘋果日報》

母哽咽落淚唱《Let It Go》

台灣女網民「宮原奈美」,因2歲大的女兒「栗巧」得了重症甲型流感,病情危殆,現正在馬偕醫院兒童加護病房與病魔搏鬥。「宮原奈美」拍片,在病床前跟女兒說或沒辦法按約定今年7月帶她去迪士尼,哽咽落淚唱出一段電影《冰雪奇緣》主題曲《Let It Go》給女兒打氣。短片在fb獲近300萬人次瀏覽及打氣。馬偕醫院小兒加護中心主任林昭旭昨表示,小妹妹目前陷入重度昏迷,情況很不樂觀,有可能成為植物人,不過團隊不會放棄、將盡全力搶救。對於有網友批評宮原奈美日前在大兒子發燒時,仍帶孩子看演唱會,她回應女兒當日未發病,之後突然發高燒感染流感,自己也措手不及。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0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70

【動畫】離鄉貧女未婚懷孕遭拋棄誕女險變植物人

1 : GS(14)@2016-11-11 08:10:24

從雲南到廣州打工的19歲未婚孕婦陳福友,去年11月因抽搐被工友送院,接受緊急剖宮產手術,誕下一女。手術後,陳女仍抽搐不止,陷入昏迷,被初步鄰斷為子癎,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搶救。3日後,陳女終於蘇醒,但仍有腦出血、腦水腫、缺血缺氧性腦病等潛伏危機。連工友也不知道她懷孕多久了。剛剛出生的女兒只能送到廣州市福利院照顧。陳女入院後的第143天,她從深切治療部轉入急診科病房。因嚴重的腦部損傷,她幾乎成為植物人,智力受損、運動功能喪失、語言功能缺失,智力和認知水平只有3、4歲兒童的水平,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後來,醫護獲悉陳福友的身世,原來在她幾歲時父親就遇車禍去世,母親改嫁,她從小由外婆帶大,15歲時跟村裡人來到廣東打工。19歲時未婚懷孕,被男友拋棄。在院留醫後多時,陳福友逐漸好轉。大腦功能也逐漸恢復。今年9月,幾經周折,廣州救助站終於聯絡到雲南的救助站,終於決定將陳福友母女送回老家,由雲南救助站提供救助。經過兩日輾轉跋涉,陳福友母女被送到老家,雲南省紅河縣的一個小山村。到達陳福友家的那一刻,護工驚呆了:「我知道她家窮,但不知道那麼窮。」那是一個根本不通郵路的小山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根本談不上甚麼醫療條件,而陳福友家裡只有年邁的爺爺。「如果陳福友能夠堅持鍛煉,是可以站起來的,但現在這種情況,很難有人堅持幫助她鍛煉,如果她不能生活自理,又怎麼照顧女兒?」雲南省紅河縣民政局專門為陳福友開設捐款戶口,希望能有熱心人士助其解決燃眉之急。《廣州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1/198304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51

遭北韓囚17月 腦組織受創美大學生獲釋變植物人

1 : GS(14)@2017-06-18 22:07:02

■瓦姆比爾去年在平壤被押送出庭受審。路透社



獲北韓釋放的美國大學生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離奇昏迷17個月,美國醫療團隊前日指他的腦部組織嚴重受創,正處於「無反應覺醒」狀態,變成植物人,暫未能找出創傷原因,但無北韓所說的中毒迹象。瓦姆比爾父母指控北韓「殘忍虐待」其子,批評奧巴馬政府營救不力。



22歲的瓦姆比爾周二返抵美國,下機時需他人搬抬。經檢查後神經科醫生坎特指他「腦部所有區域都有大量腦組織死亡」,縱能自行呼吸,但沒有說話或自主行為,「他會無意識地張開眼睛和眨眼,但無迹象顯示他能明白語言、回應口頭指令和理解身邊狀況」。在家屬要求下,坎特未透露瓦姆比爾能否康復。



■周二返抵美國時,瓦姆比爾需被抬落機。路透社

醫療隊未能找出原因

團隊未能找出創傷原因,但腦組織死亡一般原因是心肺功能驟停,導致腦部缺乏血液供應所致。惟心肺驟停在健康的年輕人身上相當罕見,一旦出現可能是因為中毒或外傷,但團隊未發現朝方所說的肉毒桿菌中毒迹象,亦沒有骨折等曾遭虐打的外傷痕迹。團隊亦收到北韓提供、去年4月所做的磁力共振掃描紀錄,分析後認為他的大腦創傷是於掃描前數周造成。瓦姆比爾前年12月到北韓旅遊期間偷政治標語被捕,去年3月被判顛覆國家罪成,判15年勞改,北韓日前指他被判刑後不久,因肉毒桿菌中毒和服安眠藥,一直昏迷至今。父親弗雷德前日穿着愛子在北韓「作供」時所穿的淺色外衣,到兒子的高中母校出席記者會,表示對兒子終能回家鬆了一口氣,但對他被長時間殘忍對待感到非常憤怒,表明不能相信北韓的說法,認為任何文明國家都沒有藉口隱瞞病情,並阻止他接受治療。弗雷德又指總統特朗普周三曾來電問候,對方說到國務卿「非常努力」讓瓦姆比爾回家,對此表示感激。他批評奧巴馬政府營救不力,指曾接到指示要他不要高調談論此事,唯恐觸怒北韓政府。他又指控中國旅行社宣傳美國人不會被北韓扣留的錯誤訊息。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87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