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2/165076.shtml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黑智 黑智

對於邁克爾·馬雲來說,物聯網才是他的正確打開方式:沒有智能化,“萬物互聯”就是植物人

做過教師,扮過了邁克爾·傑克遜和白雪公主,馬雲的內核,仍然是“外星人”。在他看來,物聯網的核心是“連”,而智能化更加重要。未來是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是“植物人”。

timg (1)_meitu_3 

9月8日,阿里的18周年年會,馬雲變身的邁克爾·傑克遜刷了屏。那天,馬雲說,阿里早已超越了一家公司,變成了一個“經濟體”。兩天後的教師節,馬雲又趕到了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作為一名曾經的教師,他表示了自己對未來的擔心:“未來我最擔心的是教育變革”,以前很多人在教育階段“混混也可以”,但未來如果還依照現在的課程去教育孩子,這些孩子在未來都將找不到工作。原因,當然是“這一切都會被大數據取代”,物聯網的核心是“連”,而智能化更加重要。未來是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是“植物人”。

做過教師,扮過了邁克爾·傑克遜和白雪公主,馬雲的內核,仍然是“外星人”。正如阿里的NASA計劃,面向機器學習、芯片、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針對未來20年組建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儲備核心科技。

馬雲在物聯網博覽會上的演講中,很多觀點也被他反複提到過,這里黑智就整理如下。

1、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這就是一個植物人,沒有多大的意義。

2、物聯網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連起來以後,能夠變成智能化。

3、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把人弄得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道路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4、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其實沒什麽大不了。

5、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而是全社會的互聯網。

6、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制造,而新制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制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到的問題。

7、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制化,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這麽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公司,沒有超過五家。但是實體經濟里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

8、未來的制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現代服務業才是未來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亞馬遜,我們就是真正的現代服務制造業。

9、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以內所發展出來強大的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的沖擊,但是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10、我先告訴你,數據分析工作是沒有未來的,將來你會失業。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就是教育。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依舊用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麽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190795062_meitu_4

馬雲演講主要內容,經黑智編輯:

阿里巴巴過了18周年的周年慶,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的決定做成的。而18年以後的你、20年以後的你,不是20年以後決定的,而是今天的思考、今天的決定帶來的。

我前幾天聽一個人講過這樣的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你相信而看見。所以你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是相信未來,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我們似乎感覺看見了,但是絕大部分人不是這個樣子。

未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

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

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我們認為這就是一個植物人,他沒有多大的意義。

電表早就把電都連起來了,但是沒有智能電表,電表只能收收費而已,我們每個交通路口都有一個監控器,如果沒有智能化,這個監控器發揮最大的作用只是用來罰款而已。

所以物聯網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的是把這個連起來以後,能夠把它變成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

人類未來的大數據整個的發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就是互聯網、大計算以及雲數據。

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我們現在講大數據講得很多,大數據涵蓋著兩個關鍵,“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大計算加雲數據,這才是我們所認為的大數據。

首先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說每一次技術的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煤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煤是主要的動能,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電,這次技術革命,以創新驅動,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第二,生產力。我認為,雲計算,計算能力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第三,生產關系上,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如果不把互聯網當作一種生產關系去思考,我覺得麻煩也會越來越多,互聯網它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全社會的互聯網。

我們所有的智慧城市也好、智慧大腦也好,無非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

第二,整個民生服務。

第三,社會治理。

離開這些生產資料,離開這些生產力,離開這些生產關系,我覺得這就是一句空話,因為你都不知道客戶需要什麽,誰是你的客戶,誰是你的敵人。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都希望說辦事只要跑一趟就夠了,其實跑了很多趟,跑的是數據,跑的不是人。

以前我們要看病,要圍著醫生轉,今後醫生是圍著病人轉,我們今天講的環保問題,如果環保不能夠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計算能力來處理,人的感知能力,根本不知道問題會出來,等你發現問題出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太晚了。

新零售之後的巨大變革是新制造

我們公司在去年雲棲大會里面提出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現在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革非常之快,但是我想告訴大家,這只是剛剛開始。

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制造,而新制造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制造業,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間,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甚至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到的問題。

新制造,實際上來講,由於IOT的發展,由於物聯網的發展,由於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新制造將倒逼整個社會進行改革、進行推進。

其實企業在這場革命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而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大家都知道,中國過去30年,政府成為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力。而未來,企業家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強大的推動力。技術將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將成為市場的力量,而市場能力將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我認為這些制造業很快就會崩潰掉,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那我覺得也是空中樓閣。

制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已經不會存在著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來的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制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制造,而且未來的制造業,請大家記住,未來的制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它不是一個純制造業,制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

制造業在本世紀以後開始到未來,將不會成為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因為大批的制造業將會由機器所取代。而未來要創造真正的就業,人類從過去的一兩百年工業時代,將進入現代服務業時代,現代服務業才是真正的制造業,而服務業本身就是制造業。

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亞馬遜,我們才是真正的現代服務制造業。我們背後強大的制造能力、設計能力,把服務當成產品的能力,這種制造能力是今天大家要去反思的,它不是網絡上走來走去的一些Program,現在所有的程序、所有的互聯網產品是一個真正的現代制造業。

未來的制造業已經不是靠規模化,已經不是靠流水線,已經不是靠我們昨天想象的這種集裝箱式的模式,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制化,未來的制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未來的計算算法專家一定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里面寫代碼。總而言之一點,我們要讓機器變成智能。

制造業未必一定是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現代服務業,從制造走向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純不是買賣之間的關系、服務之間的關系,服務業如果沒有強大的服務業制造,是不可能有未來的,制造業不學會服務,是不可能,所有的機器不是靠你賣出去就行了,而機器本身就是一臺服務的機器,背後有強大的智慧、強大的數據、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整個社會必須互聯。政府必須要形成一個Smart government,我們堅信不疑地在往這里走。

x7o2mot5ZfTTbO7MZwcc

機器和人不會競爭

我們今天去考慮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我們對未來過分的擔心,說機器和人未來的競爭怎麽樣,我認為機器和人不太會競爭。

過去上一個世紀,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把人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這兩年討論最多的是Alpha Go,人下圍棋輸給機器以後,感到非常沮喪,我覺得沒有必要。圍棋是為人類的快樂而創造出來的,如果你讓人跟機器比下圍棋,就像人跟汽車去比誰跑得快,結果毫無疑義。如果你因為這些東西沮喪的話,我認為人類的沮喪才剛剛開始,因為人類肯定是下不過機器的。只要是程序化,只要是說得清楚的東西,機器一定比你聰明。

人類最早發明機器的時候,就有清醒的認識,機器會比人力量更大。當發明火車、飛機的時候,人已經認輸,機器一定比人會跑得更快、跑得更遠。出現電腦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有一個預知,它比你記憶得更快,它從來不會忘記,它算得比你也快。從這一切來講,人應該打消這個想法。

我覺得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得到的東西,其實沒什麽大不了。

我不太喜歡人工智能,我喜歡機器智能。我們對人腦的理解可能不到10%,我們卻要讓機器去學習這10%,我認為有一點自大。

人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快,我們逐漸、逐漸失去很多本能的東西。而計算、數據、機器將把人的這些能力重新恢複起來,這就是智能的能力。

因為我們人過去的兩百年,由於科技的發展,我們人的眼睛,對外部的世界越了解越多,我們不斷在往外面探索,但是人類對自我的了解越來越少。雲計算、大數據,能夠把人所有的行為記錄下來,讓人更加懂得自己。我們講知道自己要什麽的人是聰明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麽的人是智慧的人,今後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必須讓機器來協助人更多的了解自己。

人類要有自己的自信,要明白機器一定不可能戰勝人類,但是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以內所發展出來強大的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的沖擊。過去三百年來,人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我們現在很多東西,將來會被機器所取代,我們會有失落感,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當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時候,對社會的沖擊之大,也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所有的人類都要做好準備,未來30年,從新零售開始沖擊,到新制造,很快金融也是一樣。但是沖擊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誰,沖擊的目的是為了倒逼市場改革。

我們對於未來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剛才我在說,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我們相信有這一天才會做成的。我們今天同樣相信未來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並且為之去努力。

今天能夠定義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未來。盡管18年以前,我們知道互聯網會發展,我們知道電子商務會發展,但是我們沒有想象到電子商務、互聯網18年以後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今天的數據跟二十年以後的數據相比,跟萬物相連以後的數據相比,真是滄海一粟都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對未來,我們要鋪設一個方向,如何堅持,並且不斷的去完善。

未來創新和教育改革

創新說說容易,而管理創新、治理創新的能力是非常之欠缺的。

我們要避免各種各樣的紅旗法案,一八三幾年,英國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那時候英國最早發明了汽車,但是汽車起來以後,反對的人無數,因為認為汽車將會取代很多馬車夫的工作,馬車夫在那時候是屬於白領工人,是技術活。如果技術出來,很快就把馬車夫的工作給幹掉了。所以所有的馬車夫上街遊行抗議,就像今天說實體經濟被互聯網經濟沖垮的道理是一樣,遊行的結果,政府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就是要求每個車前面必須有一個人拿著紅旗,車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七英里,絕不允許超過馬車的速度,超過馬車的速度,立刻吊銷牌照,使得30年以後,英國才取消了這樣的紅旗法案,這個紅旗法案使得英國並沒有抓住汽車,使德國和法國起來,美國抓住了汽車,使自己成為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隨後帶動了石油經濟的起來。

今天我們嚴防紅旗法案這樣的東西,對未來的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各種各樣未來政策,我們不要認為我們比別人強,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我們對未來只有探索,要相信自己,相信人類,相信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有辦法去解決的。有時候制度過多,反而讓我們不能前進.歐洲沒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法律制度實在太多,擔心的問題非常多,還沒開始幹,就問這個問題怎麽解決,那個問題怎麽解決,互聯網還沒起來,大家就在討論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我相信我們有辦法解決,我們解決不了,我們的孩子一定比我們解決得好,因為八零後、九零後、二零零零後,他們就是比我們聰明。他們的責任和擔當也絕不亞於我們。

IT時代,我們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DT是Data technology,這不是字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IT是信息壟斷,我知道,你不知道,我就有利益,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學會普惠,必須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才會強大起來。而整個世界的趨勢就走向了普惠、共享和可持續。

像我們阿里巴巴,人家講你們到處都在。我們去那兒,不是因為那兒有利潤;我們去那個領域,不是因為我們貪婪;而是因為數據必須打通,智慧必須連接,文化必須溝通。

互聯網沒有邊界,如果互聯網有邊界,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工具,互聯網它是一場技術革命。沒有邊界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未來。

所以我們講轉型升級,講了這麽多年,文件發的比莎士比亞全集還厚,但是我們得到的效果怎麽樣,並不顯著,我們必須要有市場的力量,必須有技術的力量,必須市場上有像我們這樣的鯰魚去倒逼這個市場進步,這是互聯網大公司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擔當,不是因為它有錢,而是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也最後跟大家講,一直認為今天很難,明天更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今天沒有一家公司是快樂的,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公司很好,傳統實業就不好。我想告訴大家,這麽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沒有超過五家公司。但是實體經濟里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這個要清晰的認識到。

凡是不能適應世界未來,不能適應技術潮流,不能適應未來思考的企業,必須被淘汰,轉型升級的目的,不是讓大家平平坐,轉型升級的目的,讓好企業更好,讓壞企業能夠淘汰掉。

未來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消掉,大量的就業,昨天最好的工作都會失去。大數據需要很多分析師,但我告訴大家,大數據最後將消滅所有的分析師,沒有一個分析師可以分析得了大數據,分析師只能分析信息,不可能分析數據。所以數據分析工作,你以為可以找到未來,其實沒有未來,我先告訴你。

所以我們未來的人應該更加活得像人,機器更加像機器,這是我們需要做的。全球化勢不可擋,Mobile不是只移動手機,而是數據的移動,人類的移動,將跨越一切。

那麽未來我最擔心的一個行業變革,那就是教育。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些人二十年內混混也能混過去,但是我們的孩子們是混不過去的,如果我們依舊用今天這樣的教學方法,方式和課程,去教育這些孩子,那麽這些孩子三十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

每次的變革,都必須是教育的變革,要走在前面,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高度註重三十年以後可能什麽樣的產業,由此來調整大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和中小學的課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是平穩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有了機會,我們才不會人類之間發生很多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們的教育,也不應該按照原來的死記硬背,去記很多東西,因為這些活可能絕大部分,不是所有,很多將會被計算機所取代。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你發現自己最好,了解自己,並且在這兒發展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未來的機會。

我們的社會在看到今天機會的時候,也要看到挑戰,但是這些挑戰一定會過去。三十年、五十年內,我們應該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些挑戰,而不是阻擋這些挑戰,更不能用技術來形成貧困差距的工具,我們應該讓 技術成為整個社會普惠,整個社會共享,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綿延。

黑智簽名檔

商業 互聯網金融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