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貨運價格或因嚴控「超載超限」被推高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818725.html

現在我們一輛長30米左右的貨車一次可以運10輛奧迪,《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下稱《條例》)實施後,按照嚴 格規定的車輛長度,我們只能運4輛了。」北京長久物流有限公司(下稱「長久物流」)副總裁陳鋼如此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汽車物流企業,長久物流用公司 旗下1400輛貨車以及合作夥伴的貨車,去年為汽車生產商總計運輸了150萬輛汽車。

而陳鋼所指的《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中對於嚴罰貨運車輛「超載超限」的規定,將使國內大部分公路運輸貨車遭遇尷尬,並可能導致貨運價格的進一步抬升。

貨車長寬「超標」

據《第一財經日報》瞭解,《條例》對公路超限運輸給出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厲的處罰措施。

按照規定,一年內超載超限違規超過3次的貨車將被吊銷營運證,貨車司機也將停止營業性運輸資格。而違法運輸車輛總數超過10%的,將被責令停業整 頓,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被吊銷道路經營許可證。此外,對於非法超載超限車輛也加大了處罰力度,其中擅自改裝運輸車輛的企業,最高將處以20萬元重罰。

這樣的新規,對國內大多數貨運企業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

國內一家位列前五位的公路運輸企業高層在昨天舉行的「2011第二屆中國貨運業年會」期間告訴記者,與其公司合作的車輛中,有近一半的車不符合《條 例》對車輛和集裝箱長度的具體規定,「比如我們現在用的很多車上的集裝箱,會比規定的標準寬度超出20釐米,其他企業的車的集裝箱長度,可能比標準長度超 出30釐米。一般一個集裝箱的造價就要8.5萬~9萬元,要按照標準來改造或者更換集裝箱,需要耗費不小的成本。」

「按照標準來改長度,每個箱子大概就要花費改造費1萬元,改寬度就不容易了,只能再重新訂購新的集裝箱。」因此,上述高層對記者表示,如果《條例》對車輛「超限」的規定嚴格監督和執行,很可能會因為車輛改造的成本上升帶來運價的抬升。

超載超限背後

從事汽車物流的企業,更是全部無法符合《條例》對車長標準的規定。陳鋼就對記者透露,目前全國4萬輛用於運輸汽車的車輛,沒有一輛符合《條例》對車長16.5米的規定,最短的也在20米以上,如果《條例》嚴格執行,現在所有汽車物流車輛將全部無法滿足上路要求。

為何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一位長期從事公路運輸的企業人士對記者指出,目前國內公路運輸行業的貨車和集裝箱長度、寬度混亂,與此前的監管混亂有很 大關係,「超長10米和超長20米,運的貨物數量有很大的區別,但只要拿到營業執照就不會被罰,就是罰也只有幾百元,這讓行業內的貨車定做變得越來越 長。」

這與國內公路運輸普遍面臨的超載動機很相似。一家物流企業的管理層就對記者透露,為了能夠儘量節省過路過橋費,很多物流企業都是將一輛車能多裝就多 裝,寧可超載被罰,也比運兩趟便宜。「超載對我們行業來說已經司空見慣,每次跑車都要罰上1000元到2000元,但還是比交付高昂的過路過橋費多跑幾趟 劃得來,這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企業還是寧可超載。」

因此,上述高層指出,從長遠看來,《條例》的實施也有利於對行業的規範,但前提是能夠嚴格的監管落實和不同地區相同的執法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60

雷士超限戰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13/100410952_all.html

 諒解,本不意外。

  7月9日下午,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02222.HK,下稱雷士照明)原董事長兼總裁吳長江和賽富亞洲投資基金(下稱賽富)創始合夥人閻焱在香港會談。這是自5月25日雷士照明公告宣佈吳長江辭職之後,兩人的第三次見面。從下午兩點多鐘到五點多,兩人談了三個小時,氣氛頗為融洽。

  次日晚間,吳長江對財新記者表示,「他(閻焱)歡迎我回董事會,說只要經營管理得好,哪怕只有5%的股份,董事長也是你的。至於什麼時候回去(指回國),現在取決於我。」吳承認此前在資本市場上增持雷士照明的行動很失敗,損失慘重,不會再繼續增持。

  閻焱則拒絕接受財新採訪,儘管他兩天前剛接受過財新一次採訪,明顯是不想使兩人好不容易達成的某種諒解再生枝節。

  從劍拔弩張到某種諒解——吳長江不再對媒體喊話,接受閻焱提出的回到董事會的三個前提條件:解釋清楚被調查事件;清理關聯交易;嚴格執行董事會決議。此外,還承諾放棄繼續增持股份,維持公司現有股權格局。閻焱則承諾吳回國後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

  諒解,何其脆弱。

  僅僅兩天之後,7月12日,週四,雷士照明新董事會與經銷商和管理層見面。閻焱飛到重慶,憤怒的雷士管理層和經銷商圍了上來。他們當場提出條件,要求改組董事會,要求給管理層發放更多期權,要求讓吳長江回歸,要求外資股東施耐德退出雷士,否則供銷商停止訂單,員工罷工。

  接近吳長江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吳長江前一晚已知悉管理層和經銷商12日之舉:「雷士會出大事,兄弟姐妹們要挺我。」

  至此,矛盾徹底激化。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七年前,吳長江與另兩名公司創始股東杜剛和胡永宏爭奪控制權的一幕。當時吳也是在答應退出幾天後就聯合經銷商逼宮,最終迫使杜剛和胡永宏同意以1.6億元人民幣轉讓股份。而當時接手的,正是賽富。

  這一次吳長江還能如願奪回雷士照明的控制權嗎?很難想像如此局面下,還有第三方資金會來接盤。吳長江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已埋下機鋒:「只要甩手不管,公司一定會出問題,我敢說這種話。」

  投資者將如何抉擇?儘管飛赴重慶前並未預計到衝突場面會如此激烈,但7月7日中午閻焱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亦曾設想過最壞局面:「你不做,我們重新發展經銷商唄。大不了公司股票這兩年跌一下。」

  最壞局面是多壞?7月13日,02222停牌,廣東惠州、重慶萬州的工廠,重慶總部、包括經銷商,全面罷工開始。

  民族概念出籠,經銷商逼宮,員工罷工,吳長江亮出底牌,雷士照明創始人與投資者之爭,將中國民營企業治理戰爭拉下新底線。

戰爭升級

「我不會也永遠不會放棄」VS 「不能將公司交給他亂搞」

  5月23日,閻焱正在香港,突然接到吳長江電話,稱其被有關部門電話約談,要求協助調查重慶發生的一樁案件。

  賽富於2006年入股雷士照明,吳長江則是雷士照明的創始人,數年之間直至今日,雙方分列第一、第二大股東,排名屢次互易,但是差距很小,均在19%左右。

  此前,因雷士照明將總部搬遷至重慶一事,董事會與吳長江意見分歧,閻焱一直約吳長江面談,未果。

  一位接近吳長江的人士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透露,吳長江自5月20日後就關閉了大陸手機,避居海外,近期在香港、新加坡、泰國等地輾轉。

  吳本人則稱,自己並不是因為調查不能回國,而是因身體健康原因及有股票需要處理仍滯留海外,但「在努力想辦法,把事情解決好後就回去」。

   但閻焱的版本不同。「這(指吳被調查)完全是個Surprise(意外)。」7月7日中午,閻焱接受財新專訪時透露,「我們至今不知道在這個事情(重慶案件協助調查)上他捲入多深,有哪些問題。但是當時我問他到底能不能回大陸,他說不行。」

  在閻焱看來,事態非常嚴重,因為吳長江被要求協助調查的,並非普通案件。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相關規則,任何董事獲知對股票敏感的信息,不及時公開即涉嫌違規。結束與吳長江的通話後,閻焱馬上致電公司律師,評估風險,尋找對策。律師建議,鑑於吳滯留海外的時間難以預期,無法在國內履行職責,並無法預見其被調查事件的後果,建議吳馬上辭去公司所有職務。

  吳長江最初接受了這一建議。5月23日晚,吳在新加坡簽署了辭職文件,後因文件更改時間,他又於24日再次簽字,文件掃瞄後傳真回公司,隨後再將原件寄回。

  雷士照明於5月25日發佈吳長江辭職的公告,閻焱和原施耐德低壓終端運營總監張開鵬分別接任董事長和CEO。當日,雷士照明股價跌逾20%,吳長江此前在市場上融資買入雷士股票,被兩次強制平倉合計4826萬股,損失近8000萬港元。

  公告立刻引發媒體和投資業界的高度關注。雖市值不算很大,但雷士照明是業內龍頭公司;賽富在PE業內負盛名,投資投成了董事長,不是什麼好事。閻焱在當日回覆給財新記者的郵件中稱,「這是他個人和家裡的問題,和公司無關。我們是不得已而為之。」

  接近吳長江的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這次令其失去控制權的辭職簽字,對吳並不輕鬆。5月25日當晚,他發出微博:「等我調整一段時間,我依然會回來的,我為雷士傾注了畢生的心血,我不會也永遠不會放棄。」這條引起眾多猜測的微博後來被刪除,充分展現了吳長江的無奈與抗爭,辭職背後不僅僅是諱莫如深的「被協查」事件,同時也將其與投資者之間的矛盾逐漸公開化。

   「我是被當董事長,我根本沒有這個時間和興趣。等我真的有興趣的時候,就證明我是真的要Take Control(控制)了。」對財新記者說此話時,一向沉穩隨和的閻焱,眼神裡閃過一絲狠決。

  2011年7月,賽富以4.42港元/股出售給施耐德1.02億股,已完全收回之前累計投入的3200萬美元,目前其持有18.33%(5.79億股)股份相當於純利潤,已無太多投資退出壓力。之所以不退出,按照閻焱的說法,是看好雷士在節能燈照明行業的前景,有望做成全球老大。但對於吳長江,閻焱的信任所剩無幾:「不能再把公司交給他亂搞,我不認為人是可以改變的。」

  閻焱稱,此前,雷士照明將總部遷至重慶,吳未獲董事會批准擅自決策;董事會正式否決搬遷提議後,他仍一意孤行,背後還涉及一系列關聯交易。更激怒閻焱的是吳長江在辭職後違反內部約定,多次公開喊話,表達對股東的不滿。7月初部分媒體還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矛頭直指以閻焱為代表的基金股東,稱其刻意逼走創始人股東繼而上位,成為投資界一個「壞的先例」。

  自「5·25」之後,雙方曾經三次見面,其間6月19日吳長江曾提名其弟吳長勇出任董事,但被董事會以提名格式不對延後至下次董事會再討論。此後雙方在7月9日的最後一次會見中一度達成和解。但由於信任基礎過於薄弱,吳長江11日晚在微博上推倒重來,稱閻焱提出的回來三條件是批評與攻擊,自己絕不接受。

  7月12日,管理層與經銷商逼宮,將閻焱與張開鵬的組合稱之為國際金融資本與國際產業資本聯手,意欲清洗中國民族品牌,要求讓吳長江回歸,施耐德退出。雷士管理層的訴求包括讓吳長江擔任董事長,增補兩名管理層擔任董事,要求董事會授予公司管理層及核心人員不少於15%的期權。惠州、重慶、萬州三地工廠層層下達通知,在7月13日一早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全面罷工。

  戰爭全面升級。

禍起重慶

決定將總部遷回重慶,與董事會擴大裂痕,也結下了吳長江涉案的因果

  董事會與吳長江的矛盾,起於重慶。吳協助調查重慶案件一事,推倒了5月底以來的一系列多米諾骨牌。

  一位接近吳長江的人士稱,吳協助調查,起因是曾以每年150萬元薪酬聘請重慶一家顧問,合同期三年,已支付兩年,該顧問牽涉原重慶南岸區區委書記夏澤良案。

  從公開資料看,吳長江與夏澤良存在重要交集。其一,在2008年11月28日,雷士在重慶市榮昌縣建立了一個號稱「中西部最大的路燈照明生產基地」。夏時任榮昌縣委書記。其二,夏於2009年初調任重慶市南岸區委書記後,2011年間,吳長江在南岸區拿到了一塊22畝的土地,位於重慶彈子石CBD核心地段。吳承諾要投資約8億元,在此建成雷士總部大廈,把集團總部以及產品研發中心從廣東惠州搬遷至重慶,南岸區將為其配備包括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雷士照明總部大樓被列為重慶南岸區、經開區23項重點集中開工項目之一。

  2011年12月31日, 吳長江出席了聲勢浩大的奠基儀式, 吳長江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稱,「下一步就是要把雷士照明的總部搬遷到重慶」。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今年3月21日,夏澤良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調查。夏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正是此前一天參與雷士照明簽約奧運項目的新聞發佈會。

  總部搬遷是大事,但據閻焱透露,董事會事先一無所知,直到2011年下半年,「吳長江給我發了條短信,稱要將總部遷回重慶」。

  董事會反對總部搬遷。接近吳長江的人士稱,吳只拿到了董事會同意其在重慶成立銷售公司的授權,投資額度是2億元。但重慶後來開出的條件是註冊資金10億元才能上報審批,還需在重慶投資建總部大樓,總部大樓到第五年產值需達到100個億、稅收5個億。政府可為此批地。

  雷士董事會拒絕了這一將地產物業和雷士主營業務捆綁的做法。但這未擋住吳長江的重慶方案。2011年11月7日,吳長江在重慶市南岸區設立了重慶雷士實業有限公司。2012年3月14日,又在重慶市南岸區設立重慶雷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新產品研發。

  2012年春節過後,吳長江啟動了搬遷行動。搬遷員工工資上調8%,還增加了住房、伙食和交通補貼。據一位公司中層人士透露,包括營銷、大項目部、品牌、市場、物流、採購等在內的部門,以及部分研發部門共200多人搬到了重慶,暫時落腳在「雷士大樓」地塊附近的喜來登酒店商務樓,雷士公司在這裡包租了三層辦公室。

  董事會非常不滿。 「這就像,你回家時發現家不見了,你家人在沒跟你商量的情況下搬走了。」 閻焱說。

  決意搬遷,不惜與董事會擴大裂痕,吳長江向重慶方面兌現了承諾,也得到了地方政府許諾的土地。

關聯交易

雷士照明總部大樓所在地塊到底是誰的?

  但是,雷士總部搬遷換來的南岸區總部大樓地塊,並不在雷士名下。土地資料顯示,該地塊所有者為香港無極照明有限公司,於2011年7月1日,以定向拍賣的方式以起拍價取得,每平方米樓面均價約2600元,價格和周邊同時定向拍賣的其他總部大樓的地價相當;但與同地段市場化拍賣的商業地塊相比則差價懸殊。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雷士大樓」地塊並非以上市公司雷士照明的名義取得,香港證監會懷疑可能產生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曾發起調查。

  工商資料顯示,香港無極照明公司註冊於2009年,股本7億港元,吳長江之妻吳戀為董事。2010年10月,吳戀辭任董事,幾經輾轉,無極照明的所有權現已轉到一個名為鄧文傑的人手中。

  吳氏夫婦在重慶的收穫不止於此。2009年11月,吳戀與人合夥,在萬州區註冊了重慶雷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萬州拿了兩塊地,緊靠萬州區行政中心,共200多畝,公開資料未見這兩個地塊的交易記錄。

  這兩塊地做成了兩個高端地產項目。其中「雷士水岸新都」擬建城市綜合體,位於萬州區江南新區核心地段(毗鄰長江南岸)。該項目今年1月剛剛通過環評,目前正在打樁。而位於同一區域的「雷士瀾山郡」則是一個高檔花園洋房小區,項目佔地面積約90畝,由20棟花園洋房、8棟聯排別墅、社區商業組成。

  除此之外,「雷士水岸新都」項目還修改過容積率規劃,將C06-2、C06-6兩塊地限高由55米提高到60米。重慶一名地產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自2008年重慶規劃窩案爆發後,重慶對房地產容積率的規劃一直非常嚴格,特別是在江景房的限高方面,而「這次雷士水岸新都調整限高,若按現在附近樓價計算,可使雷士地產公司至少增收千萬」。

  吳氏夫婦借勢雷士經營房地產,激起了董事會的極大反感。有董事提出,以雷士照明的名義拿的地,不應該放在個人名下。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 吳長江則解釋當時在萬州拿地是想給員工蓋福利房。吳戀已於2012年初將萬州地塊項目以原價全部轉手,接手者為吳的一位朋友。

  據財新記者調查,2008年11月28日,雷士和榮昌縣政府簽訂戶外燈具項目落戶協議後,投資人卻並非雷士自己,而是重慶恩緯西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恩緯西),這家公司在網站上表示「是雷士照明⋯⋯的全資公司」。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這家公司不僅貼雷士的牌子生產,還走雷士的銷售渠道。雷士照明年報也顯示,榮昌加工基地並非上市公司所有,但和雷士照明存在關聯交易,為雷士照明提供貼牌戶外燈具的生產。

  榮昌基地佔地300畝,總投資5億元。一期投資2億元,用地140畝,2009年8月竣工投產;二期項目用地140畝,2010年前實施,2012年全面投產。恩緯西網站上稱「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將達20億元,可實現稅收5000萬元」。

  工商資料顯示,恩緯西的註冊資本3000萬元,由兩位自然人發起成立,劉翔出資1510萬元,持股50.33%,吳長江岳父吳憲明出資1490萬元,持股49.67%,劉翔任總經理、執行董事。此後恩緯西兩次增資,註冊資本增加到5008萬元,法人代表也多次變更,至2011年10月法人代表變更為雷士產品規劃研發部副總經理王邵靈。從表面上看,榮昌加工基地回歸雷士,已與吳長江個人和家族無關。但雷士照明的一位董事對財新記者說,「吳長江岳父的公司至今還欠著雷士照明八九千萬元。」

  除了上述發生在重慶的關聯交易之外,據知情人士透露,吳長江還在加拿大收購了一個照明公司,而公司章程曾明確表示董事不可以投資同類企業。但接近吳長江的人士對此解釋稱,吳在加拿大投資的企業是做LED的創業板企業,有一定技術資源,投資這家公司主要是為了給其妻女辦移民。此事是吳主動向董事會報告。

施耐德角色

沒有證據表明賽富和施耐德一開始就有預謀聯手,但總部搬遷事件及吳長江的關聯交易,加速了「賽富+施耐德」聯盟的形成

  總部搬遷和關聯交易等問題,令董事會對吳長江逐漸失去信任。早在5月25日吳因協助調查事件辭去所有職務之前,董事會就曾召開會議,吳長江在會上已被迫同意辭去CEO職位,僅保留董事長一職。董事會已開始考察人選。

  閻焱對財新記者說,目前臨危受命的總裁張開鵬,在應聘者中得分最高。張在加盟雷士照明前,是施耐德中國區低壓終端運營總監。有媒體稱閻、張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同學。張的這些背景平添了內部人的質疑與警惕。

  隨後一系列人事安排,顯示股東賽富與施耐德似有默契。在「5·25」公告之後,雷士迅速成立了緊急治理小組,組長由雷士董事、施耐德中國區總裁朱海擔任,成員包括閻焱、高盛的許明茵以及來自世紀集團的獨立董事。在朱海的推薦下,來自施耐德的李新宇和李瑞分管雷士照明的大項目及海外業務。

  在原本就因吳長江辭職而人心惶惶的雷士照明內部,這進一步引發了關於財務投資者賽富和產業投資者施耐德聯手擠走吳長江的猜測。

  閻焱則認為,「吳長江協查危機」後,啟用施耐德的人來接手,是用懂行的人來管理,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櫃」。至於張開鵬,大學相差好幾屆,在雷士招聘面試中才初次相識。

  但是,清一色的施耐德班底使得管理層和員工群體對新董事會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

  管理層擔心施耐德將對雷士舊班底大換血,基層員工也對收入下降不滿。惠州工廠的一位員工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原本施耐德進入的時候還很開心,以為國際性的大公司管理會更規範,結果沒有分別,而且吳總走了之後,訂單下滑,開工減少,工人工資降低很多,「大家現在都盼著吳總回來」。 據稱,一個多月來,惠州工廠管理人員流失了了三分之一,工人走了一半左右。

  在7月12日的新董事會見面會上,署名為「支持雷士」的微博用戶在直播現場時稱,「今天大家最不滿意的是以施耐德為代表的非執行董事朱海、首席執行官張開鵬、主管海外的李瑞,和大項目的李新宇。他們既不懂業務,更不懂管理,以精細化運營,規範化管理為由,強行插手雷士管理,進而激化矛盾,導致業績下滑,人心惶惶,發生今天的局面。」

  法國施耐德電氣公司在雷士照明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又將扮演什麼角色?這到底是一家純粹的策略投資人,還是潛在的收購者?

  施耐德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低壓電氣生產商。 施耐德在中國的擴張伴隨著手法激進的收購兼併。一種常被引用的說法是:早在2005年,施耐德在中國就實現了20多個併購案,平均每月併購兩家企業。

  2011年7月,施耐德作為戰略投資方入股雷士照明,斥資12.75億港幣,每股4.42港元的對價較當天雷士照明收市價3.95港元溢價11.9%,獲得9.13%的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入股雷士照明的同期,施耐德還在雷士照明主要生產基地之一重慶萬州,收購了吳長江佔股40%的恩林電器。該公司未納入雷士照明上市公司,主要生產電工產品,與施耐德有直接競爭關係。

  接近吳長江的人士透露,施耐德當時是主動找上門,之後的股權交易是和賽富等機構談判確定。吳長江自己曾多次公開表態稱,施耐德在國際上有很好的燈光工程施工經驗和渠道,雷士照明可由此獲得更多國際項目。而施耐德則可利用吳長江手中3000多家經銷商組成的中國零售渠道,雙方合作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共贏局面。

  引入施耐德時,吳長江對自己的管理能力很自信。吳長江曾和朱海談過,吳當時說:「即使你把雷士吃掉,你可能還是需要我。」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吳長江稱中國照明行業不易為,GE、松下、 TCL、美的都做得並不出色,而施耐德並不懂中國的照明行業。

  閻焱告訴財新記者,董事會對引入施耐德表示支持。他認為,施耐德不做光源,和雷士業務毫無競爭。「這樣一家國際性大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進來對公司長期來講有好處,能夠規範公司管理,而且它只買一個小於10%的股份,怎麼也不可能取得控制權。」閻焱認為,施耐德完全是這次群眾運動中的「假想敵」,他本人從來沒有和施耐德就未來控制雷士做過任何溝通,也從來沒有把賽富股權賣給施耐德的想法。吳長江辭職一事,「跟施耐德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雷士的股權格局中,賽富、吳長江和施耐德三足鼎立,沒有證據表明賽富和施耐德一開始就有預謀聯手,但總部搬遷事件及吳長江的關聯交易,加速了「賽富+施耐德」聯盟的形成。

  創始人吳長江並不習慣在一個強大的董事會下工作。他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坦承,「如果董事會都是基金,都是些不懂行的人,我也要聽嗎?這是我非常不舒服的地方。」在他看來,引資並沒有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只是帶來錢,還有「對我這樣那樣的要求,讓我懂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規則」。

  即使在辭職前,吳長江在董事會已經失去控制地位。雷士照明董事會一共有九個席位,代表管理層的執行董事兩名(吳長江和雷士照明副總裁穆宇),現吳長江辭職後,可以再提名一位人選替代;非執行董事是賽富基金的閻焱、林和平(賽富合夥人),高盛(亞洲)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許明茵,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朱海,以及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

  吳長江辭職後,閻焱原本認為,施耐德的管理經驗會有幫助,但他明顯低估了操作一個實業公司的複雜程度。經過12日的見面會,閻焱也承認,朱海、張開鵬、李新宇和李瑞等一系列人事安排組合到一起,確實令雷士公司上下都對施耐德產生了極大的對立情緒。閻焱稱,鑑於這種情況,下一步這幾個人很可能需要離開。

第一大股東心結

吳長江用各種方式增持雷士股權,但過程中損失慘重

  一邊是桀驁的創始人,一邊是強勢的董事會,在吳長江協查事件曝光之前,雙方矛盾已一觸即發。

  施耐德入股之後,吳長江很快感受到威脅。2011年9月,吳長江開始在市場上融資增持公司股份。

  在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香港IPO後,賽富和吳長江的持股比例就變為22.98%和21.93%,吳退居第二股東。從此,重回第一大股東成吳的「心結」。據接近吳長江的人士稱,吳認為要當第一大股東,在公司的話語權才會多些。「我對照明行業非常熟悉,希望公司按照我的思路經營發展,所以想做大股東。」他曾如此表示。此外,他也總擔心機構「想趕他走」。

  在這位認識吳長江多年的朋友看來,吳性情耿直、控制力強、江湖氣重、敢打敢拚。為奪回大股東之位,他不惜以融資增持股份,冒險一搏。同時,佈局重慶事業,搬遷總部,亦可視為其加強對公司控制力的重要舉動。

  香港聯交所交易記錄顯示,2011年9月的最後十天,吳長江連續五次共增持公司900萬股。到今年5月11日,又增持200萬股。吳長江合計持股6.3億股,佔19.95%,重回第一大股東。此時賽富的持股比例是18.33%。

  然而,就在5月25日吳長江辭職當日,香港聯交所信息顯示出吳長江的持股量下降,這令外界質疑,剛剛辭職的吳長江在減持套現。直到6月4日,吳長江在微博上寫出「不得不告訴大家真相」。他稱,融資增持公司股票,卻遭遇股價暴跌,被券商強行平倉還錢。這使吳長江遭受重創,在接受採訪時,他自認是「資本白痴」,但認賭服輸,當是交了學費。

  雷士照明股票在吳長江辭職當日下跌30%,最低下探至1.46港元。吳長江被強制平倉的股票價格為1.707港元/股和1.789港元/股,共計4826萬股。吳長江之前融資買入雷士股份,價格在 3-4港元之間,總計虧損額粗估約8000萬港元。

  除借錢買股票外,吳長江還買入看漲期權,意圖增持股份。根據雷士照明在香港交易所的公告顯示,吳長江曾與匯豐私人銀行於2011年8月31日簽訂一份「看漲股權衍生品交易合約」。 根據《新財富》雜誌披露的合約內容,吳長江未來6-12個月最多可購買5000萬股雷士股份,行權價格為3.7港元/股,合約簽訂時的股價為3.52港元/股。吳長江當時向匯豐支付3000餘萬港元的期權金。

  不過,自從吳長江購入看漲期權後,雷士的股價一直在3.7港元之下,而目前雷士股價更是徘徊在1.5港元左右,行權無望,這也意味著,吳長江在這筆看漲期權的價值可能歸零。

  6月11日和12日,吳長江再次在市場上出手,斥資1227萬港元增持雷士照明股份,持股量回升至19.19%,再次回到了第一大股東位置。6月13日至18日,吳長江又連續四次增持共1090萬股,股權增至19.53%。吳為此賭上身家性命,接近吳長江的人士稱吳將自己的雷士股權抵押融資6億港元,用於在香港、加拿大買房,投資及回購股票。

  財新記者並未在香港聯交所查到賽富近期的雷士股票交易記錄。根據券商5月27日報告及雷士照明的年報,賽富的持股比例是18.33%,和吳長江持股比例不過相差1.2%。對現金流充沛的賽富而言,若要追求大股東位置,增持並超越吳長江並不難。

  吳長江辭職以及被官方調查等信息的陸續披露,令雷士照明沉痾難起。7月11日雷士照明股票收盤價1.5港元/股,距離5月25日開盤價2.16港元/股, 短短40多天已跌去近30%。

  就在外界對吳長江「被奪權」的分析一波接一波的時候,7月5日,一封匿名郵件發送至許多媒體人士的郵箱。一位自稱「PE界從業多年的專業財經人士」,在郵件中指稱賽富基金打壓股價。

  「據多名機構人士透露,吳長江辭職公告發佈前,閻焱親自將該消息告知朋友和機構,並表示可以抄底雷士照明;吳長江辭職公告後,雷士股價果然迅速下跌,公告發佈後,閻焱安排林和平(現任雷士照明非執行董事)及身邊的人去找持有雷士照明股票的機構,告訴機構雷士照明利空,他可以接盤雷士照明股票;閻焱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誰放出雷士股票,他都全盤接收;閻焱嚴重違背職業操守。」

  匿名郵件指控賽富基金是假回購真打壓,並與產業投資者施耐德合謀,更猜測「施耐德或者已暗中許給閻焱更有誘惑力的股票退出價格」,強烈建議香港聯交所和證監會對閻焱做出調查。

  這些指控令閻焱十分憤怒,為此他打破沉默,接受財新記者專訪。閻焱解釋稱,為穩定公司局面和市場波動,5月27日雷士照明確實發佈了一項股份回購計劃,包括股東也有一個自願回購計劃,稱可自聯交所購回不超過總股本10%的股份(約3.1億股),回購金額最多3.88億港元。閻焱對財新記者說,回購計劃在董事會通過後即同步對外公告,且二級市場回購操作是由公司三位獨立董事決定的,什麼時候買賣他個人並不知情。針對私下通知機構逢低買進公司股票的傳聞,閻焱稱,「任何關聯交易都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做基金20多年,從來沒有給任何證劵公司打過(買賣股票)的電話。我不可能做這種給自己留把柄的蠢事。」

  閻焱透露,「期間執行的回購很少。雷士照明總股本31.59億股,流通量並不大。」

堅硬的經銷商

經銷商與吳長江向有堅強聯盟,更擔心即將到來的營銷模式變革

  增持行動失利,一度讓吳長江心灰意冷,在與閻焱7月9日下午的第三次會談中有達成諒解之意。可能是有這個原因,閻焱去重慶前沒有預料到可能的困難局面,只輕鬆表示「要去那邊看一看」,但他忘記了自己過去的教訓——「你不能把吳長江的行為作為判斷的依據」。之前他也有聽說員工要鬧事,但場面之激烈仍超出其想像。

  面對來勢洶洶的管理層員工和經銷商,閻焱有些措手不及。他一再表示現場沒法表態,要按董事會程序來。雙方從早上8點多談到下午6點多,僵持不下。最後,在當地政府部門的監督下,經銷商、供應商和管理層代表各提交了一份書面訴求文件,以及一份政府請願書,股東代表閻焱當面簽收文件,並表態將經過董事會相應程序討論,在三週後予以回覆。

  財新記者獲悉,吳長江7月12日已回到重慶,與雷士高管連夜在萬達艾美酒店開會,商議下一步行動。惠州工廠已有員工接獲通知,13日召開早會,動員全體員工正式罷工。萬州及重慶員工亦同步罷工。

  至此,在這次控制權爭奪風暴中,吳長江的底牌已悉數亮出。

  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吳長江曾強調自己在資本上很失敗,但在產業上從未失敗過。「這些年之所以做得好,我的經驗就是做人。兄弟們非常認可我。」吳表示,「這麼多年我都保持公司高速的增長,這個是事實誰也否定不了。你不能否定我這麼多年的辛苦和業績。我們都付出了,我真的很想說:你有本事再去投資個企業試一下?至少說,我的團隊付出了主要功勞。」

  既有成就只是軟實力,而吳長江真正能倚賴的硬實力則是其對渠道的強大控制。早在2006年,雷士的經銷商就幫助吳長江在「股東政變」中反敗為勝,迫使雷士的另兩位創始股東同意各拿走8000萬元後徹底退出。 雷士照明最終於2010年完成上市,連續兩年成為港交所最佳表現股票。

  在雷士的市場拓展中,吳長江不斷強化對經銷商渠道的控制。他與大經銷商的利益也越來越深地捆綁在一起。最初,他不惜自己出錢給經銷商做專櫃。他曾對媒體表示,2005年選拔經銷商建立運營中心有利於雷士快速拓展經銷渠道。這36個運營中心並不歸屬於雷士,而是獨立結算的公司,雷士照明為其提供銀行信用擔保。

  財新記者曾致電約訪各地運營中心負責人,幾乎所有人都拒絕採訪,集體噤聲已表現出高度的一致。一位北京地區經銷商告訴財新記者,各地運營中心的老總很多都跟了吳長江很多年,交情和利益都很深。一個地區的運營中心壟斷著區域內所有雷士照明產品的分銷業務,實際就是一級代理商,下級經銷商必須從當地運營中心拿貨。

  上述經銷商透露,就在吳長江辭職公告出來後,各地運營中心老總紛紛飛往深圳開會討論對策,「一是怕施耐德來的新總裁會改變銷售渠道,另外也是怕吳長江跑了。」 包括雷士內部員工在內的多位人士證實,吳長江為了讓上市公司的現金流好看常向經銷商壓貨,至今仍欠著不少經銷商的債。

  對於張開鵬而言,現階段最關心的也許並不是雷士內部,而是這些分散全國的36個運營中心和近3000個經銷商。經銷商擔心張開鵬打破現有的銷售格局。過去的運營中心形成了地區壟斷,而施耐德在電工電器產品的銷售上一直採取一個地區多個代理商的模式,通過不同代理商之間的競爭制衡來保證生產商的利益。

  對於預期的改革,「我們下面的經銷商當然歡迎,有競爭價格也就更透明,但是現在運營中心的代理商肯定非常擔心。」一位下層經銷商稱。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7月13日十幾家大經銷商集體發難的原因。

  對經銷商渠道問題,閻焱態度非常明確,雷士的經銷商模式肯定要改,現在所有大的銷售都通過第三方,將來雷士要自己擁有銷售渠道。他認為經銷商短期內可能有波動,但長期看人情牌不會有用。「這沒有什麼高風險,成本也不大。要考慮的不是成本,而是和經銷商利益的平衡,你不能把人家飯碗搶了。」閻焱說,他甚至做了最壞的準備,「大不了沉下來兩年,從頭再來。」

規則之辯

如何從超越底線的戰爭歸來?

  閻焱在7月7日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雷士照明董事會並沒有對吳長江「關上門」,他完全可以回來,只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跟股東和董事會解釋清楚被調查事件;第二,處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監管規則下不允許的關聯交易;第三是必須嚴格遵守董事會決議。

  閻焱稱,董事會的基金股東對吳長江最大的意見就是關聯交易和總是不遵守董事會決議兩個方面,認為他在公司治理上缺乏自我管制,不適合繼續擔任CEO一職。但只要滿足條件,可以回來擔任公司的董事長。

  不過,言談之間,閻焱透露出對於吳長江的信任已蕩然無存,「見面都好好的,但轉身就變。我們過去接受的『教育』就是他說的話不能信」。對於關聯交易問題,閻焱深表不解。他認為,創始人對公司肯定有深厚感情,公司是他生存的基礎,利益的平台,「但是為什麼要在外邊偷偷摸摸地做幾千萬的關聯公司,而不是全心全意地把主業幾十億的資產做好?」

  雷士照明創始人與投資人的矛盾為何最終升級為一場公開的全方位戰爭,與吳閻二人的個性不無關係。一位熟識閻焱的投資界資深人士形容,閻投資出手快、猛,下注很大,眼光獨到。而另一位接近閻的人士則評價,閻焱說話直截了當,很有個性,很自信,良好的投資記錄使他更加自負。

  雷士照明上市前兩年曾是香港表現最佳的股票之一。賽富有機會退出。但閻焱稱,看好雷士照明有成為全球節能照明行業第一的潛力,因此即使對吳「不放心」,也沒有退出。此次果斷讓吳辭職,自接雷士董事長一職,也顯出超出一般投資人的決絕。

  去年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炮轟PE股東鼎暉投資(CDH)時,閻焱曾在微博上反詰張蘭:「當年CDH是用槍頂著你腦袋來做事的嗎?」在財新網發出《閻焱回應雷士照明上位風波》的消息後,閻焱又在微博上評論稱: 「中國的民營企業為什麼做不大,與企業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關係極大。」

  吳長江出身草莽,原本就是敢打敢賭,上市後在公司裡愈加強勢,對於董事會的「規則」很不適應。一位接近雷士高管層的人士透露,股東之間在經營戰略上時有分歧,比如公司章程規定,投資收購須經董事會同意,但吳長江常一時興起就「越了紅線」。吳曾想收購一家英國公司,背著董事會簽了協議,後來閻焱親自跑到英國重新談判,結果沒等簽署新協議,英國公司就破產了,雷士最終以更低的價格買了這家公司的部分資產。

   7月12日的激烈衝突後,閻焱在接受財新採訪時再次表達了和解之意,除了在管理層安排上將聽取員工意見,閻焱表示董事會從未拒絕吳長江,一直歡迎他回來,他呼籲各方冷靜妥協,避免共輸局面。但閻坦陳對吳長江並無把握,「他是個好人,但個性上可能有兩面性」。

  不過,閻焱亦強調,所謂經銷商、供應商進董事會,管理層15%期權等要求並不符合市場與監管規則。「我只有一條,最終還應該按規則辦事,大不了走法律程序。」閻焱表示。

  雷士照明正從一般的創始人與投資人之爭走向一場超越底線的戰爭。對任何公司而言,創始人與投資者合則兩利,分則兩敗。這場戰爭無論是非如何,最終如何了局不僅僅取決於雙方目前手中的籌碼和談判桌上的博弈,也取決於一個公正公平的規則的約束。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創投)總裁李萬壽表示:「在我們投資的過程中,創始人行為不規範可說司空見慣,比如本來屬於董事會的權利不經董事會討論就做,本來屬於股東大會的權利不經過股東大會討論就做,挪用公司資金,私自關聯交易等。我們希望所投企業要分清自己能做的事情的邊界。另外, 投資人、小股東的主權意識還要到位,要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敢於追究大股東違規問題。」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勝軍認為,創始人與小股東或投資人的內部之爭,是公司治理結構求取平衡的一個過程,最終還應該回到規則的軌道中來。過去國內的法律標準和執法標準比較低,讓企業養成了很多壞習慣。香港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將會讓更多中國企業走入正軌。但願各方能夠理性選擇,將這場已經失控的戰爭重新帶回到正常軌道。

  本刊實習記者戴甜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40

可口可樂9批次產品不合格被退 涉嫌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方網站發布了2016年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包括可口可樂公司在內的26批次飲料登上不合格名單,不合格主要原因為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貨證不符等。

來自可口可樂公司的9批次進境產品因為質量不合格被點名。據了解,這9批次產品均由深圳市蘭卡實業有限公司進口,制造商皆為THE COCA-COLA COMPANY。此外,這些產品的不合格理由都是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苯甲酸,目前都已做出退貨處理。

這9批次產品全部來自美國,分別是新奇士草莓味蘇打水、酷奇櫻桃味汽水、新奇士橙味蘇打汽水、新奇士葡萄味蘇打汽水、酷奇葡萄味汽水、酷奇草莓味汽水、酷奇橙味汽水、A&W奶油味蘇打汽水以及A&W樹根風味汽水。

據了解,苯甲酸是化學合成的一種防腐劑,在一定條件下能對食品中黴菌和酵母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一些生產企業為滿足消費者對低鹽產品的需求,在產品中降低食鹽含量,依靠添加苯甲酸來控制細菌繁殖,增大苯甲酸的使用量。如果長期食用苯甲酸超標的食品,或導致人體腸胃功能、血液酸堿度失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34

好樣汪麗琴,超限擴張引發倒閉危機 「最美書店」創辦人 讓出所有權一堂課

2016-08-08  TCW

以「最美書店」封號奠定生活品牌地位,好樣去年卻瀕臨倒閉;創辦人汪麗琴引入新資金後,要學的,是為擅長的美學注入理性平衡。

這是美學教母用五千萬與所有權換來的一堂課。

好樣集團執行長汪麗琴,堪稱生活美學品牌的教母,「好樣(VVG)」可以橫跨八種業種,旗下書店好樣本事還被紐約文化網站Flavo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好樣外燴是包含LV、Chane等一線精品的最愛,但二〇一五年六月三十日,汪麗琴差點要宣布倒閉。

以往好樣都靠盈餘展店,但是二〇一二年起,汪麗琴開始向銀行借款展店,一年內就開了四間店。早期開店規模在十到三十坪,借錢後,心變大了,在松菸和華山展店,坪數都是以往的兩倍、四倍。

她檢討,「過去的成功讓我覺得能力滿強,(企業)好的時候誘惑多,忘了掂掂口袋。」

過度展店她所有理想都變經營惡夢

在連鎖餐廳大行其道之時,汪麗琴的獨特美學,讓好樣淨利率約在兩成,也成為誠品、華山文化創意園區、學學文創的招商目標。好樣行政總主廚黃淑萍記憶深刻,「每年都有五到六個提案要Grace (汪麗琴的英文名)去開店。」

開出大店面後,好樣也在摸索新營運方式。黃淑萍舉例,過往在敦化南路巷子時,好樣客人多半專程來好樣用餐聚會,但是開在商場的店多數是過路客;商場週間跟週末的人潮差異大;營運模式、餐點口味、價格都得重新摸索。以前在同一條巷子,人力可以互相支援,餐廳店員閒暇時可以到對面書店顧店,展店範圍變大,人力的調配不再有彈性。雪上加霜的是,占好樣四成獲利的外燴,隨著台灣精品活動越來越少而下滑。

「經營要不同的元素,有些可能讓你survive (存活),有些會造成你的危機。」當連鎖餐廳有一半以上人力都用工讀生時,汪麗琴堅持用正職,並給予旅遊休假,美學紅酒講座訓練,確保服務的品質,以及員工的品味水準,但是當營運開始下滑,這些都是成本。

一位熟悉汪麗琴的人指出,熱情加上衝勁,讓她可以為好樣打出知名度,但是她身邊缺乏把夢想變成制度的人才。

差七天倒閉

焦家救援,導入制度管理

擴張後,接下來的效應是員工月薪延遲發放,年終減少,汪麗琴說:「我恍如掉到地獄。」長達半年的時間,每晚睡一小時就會嚇醒,獨自面對漫漫長夜,盤算著好樣的命運,「賣掉?關掉?」她語氣中夾帶著當時的無奈。

「當做非你能力所及的事,會非常非常痛苦,我到了極限。」她說,二〇一五年六月中,她算著存款與現金,月底若沒錢進來,就得宣布倒閉。

見過十數位創投,最後一個潛在投資者是華新科技董事長焦佑衡。當時汪麗琴已經不懷抱希望,搭車前往報告那天,天空下起傾盆大雨,車內,她也淚流不止,內心只想著:「再過沒幾天我就要說再見了。」這次,焦佑衡八天內決定投資,焦家成為占股七成的大股東。

焦佑衡非出於獲利的觀點投資此案。他認為,好樣能集結設計師、生活品味、策展能力,在大量生產的現代社會創造美學生活空間,這樣的品牌如果消失太可惜。

華新南京置產開發執行副總焦子頤指出,只會帶入制度,如人事、庫存管理系統,協助好樣成長,不會改變企業文化與價值觀,並預計年底在南京開出第一家好樣海外店。

再次接受採訪,汪麗琴已經不是大股東,換了個職稱成為執行長。

創意生活產業協盟會長王村煌認為,想把生活風格品牌做好有兩個條件:一,有強烈的生活主張與夢想,二,能平衡夢想與實際營運,再大的熱情都抵不過面對現實生活的疲倦。引進專業的經營手法幫夢想服務,又不抹殺夢想,品牌才有機會成長。

「手寫標籤」沒了

她在數字與風格間學平衡

制度、流程、控制是汪麗琴過去不擅長的,過去一年她重新學起。從一個小小的標籤可以知道她心中理性與感性的掙扎。過往好樣的商品標籤都用手寫,讓商品帶有人的溫度,也讓員工藉由編號、寫條碼了解商品的價值,現在逐步用印刷標籤取代。條碼一打,省時間,卻缺少人的觸感。

以前員工打破杯盤,可以不用賠,未來可能就會訂立賠償金額;過去,會計做完工作會下樓支援外燴,捏餅皮、做甜點,現在則強調專門化。黃淑萍說,過往的好樣就像是個雜貨店,科技與制度慢慢改變企業文化,所有人都在適應。

對汪麗琴而言也必須調適,「我的想法比較浪漫,這是強項也是弱項。」去年好樣秘境餐廳開幕,原本她預估花費六百萬元裝潢,最後以一百五十萬元完成,她說,「以前想到就去做,現在則會看看數字,再想其他的路走。」

在風格與標準化間,她也有所堅持。至今,好樣不引進任何SOP,汪麗琴說,我願意付出得罪客人的成本來教育員工。她認為如果給了SOP,員工只會按表操課,失去學習跟成長的機會;讓員工被客人罵才會覺得痛,進而改過。焦佑衡尊重這個想法,「他們有獨特的堅持,重點是要把他們當藝術家而不是企業家」,焦家也在跟好樣的團隊磨合。

歷經倒閉危機,她說,「挫折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了新資金當後盾,八月底,好樣預計在台中歌劇院開出一千坪的大店,重新出發。

訴求生活風格的質感,已經是台灣服務業提高定價、「加值」商品的方式。好樣的挫折訴說著,生活風格產業的永恆的難題:在夢想與現實,理想與商業管理間的平衡,這是想用美學加值的服務業者未來必須回答的問題。

好樣集團

成立:1999年

執行長:汪麗琴(圖)

主要業務:經營餐廳、外燴、書店、民宿、雜貨

成績單:2015年度營收1.3億元、淨利2,600萬元

文.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61

超限超載屢禁不止 五部門出重拳嚴打

“百噸王”“雙排車”等馬路“殺手”將無法再橫行霸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將從9月1日起,開展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等專項行動。9月21日起全面禁止車輛運輸車中的“雙排車”進入高速公路。

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要求,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加強對貨車生產、改裝、銷售和道路貨物運輸的全過程監管,通過深入持續的綜合治理,基本杜絕貨車非法改裝現象,基本消除高速公路和國省幹線公路超限超載,農村公路超限超載得到有效遏制,公路網整體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18條措施治理超限超載

在18日下午召開的全國治理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表示,經過各地區、各部門不懈努力,公路聯合治超機制逐步健全,源頭治超工作有效推進,科學治超效能日益凸顯,依法治超水平顯著提升,治超工作責任不斷夯實,幹線公路平均超限超載率由集中治超前的80%以上下降到5%左右,貨運車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數量明顯下降,幹線公路路況水平近五年提升1.88%,通行效率明顯提升,路網平均使用壽命延長0.5年。

但近期在局部地區,貨車超限超載現象還較為突出,造成安全隱患,導致一些重大事故發生;特別是重型貨車非法改裝未能有效遏止,嚴重幹擾了道路運輸市場秩序。治超面臨著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超限超載行為出現新苗頭,貨物運輸與車輛生產改裝市場發展還不規範等問題。

在汽車整車物流業,交通部門的調查顯示,近年來,車輛運輸車非法改裝、超限運輸現象屢禁不止,不僅擾亂了汽車制造業和汽車整車物流業兩個行業的市場秩序,更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物流業的發展,絕不能建立在一個扭曲的市場上,不能讓違法者獲利,讓守法者受損失,不能讓我們辛辛苦苦建好的公路毀於一旦。”楊傳堂說。

電視電話會議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劉釗介紹,全國貨車有2000多萬輛,貨車駕駛員有3000多萬人。目前客車載貨問題比較突出,有的把客車當貨車用,有媒體報道重慶一客車違規載貨9噸多,相當於額外載客150人。“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嚴管嚴查。”

8月18日下午,在交通運輸部召開的全國治理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攝影/章軻

8月18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全國治理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講話。攝影/章軻

《意見》共提出18條具體措施,要求組織開展貨車生產改裝、銷售企業及產品集中清理。對貨車生產和改裝企業不執行國家安全技術標準或者不嚴格進行機動車成品質量檢驗、致使質量不合格機動車出廠銷售的,以及未獲強制性產品認證出廠、銷售、貨證不符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暫停或者撤銷所許可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質檢部門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法》和《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擅自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機動車型的,生產、銷售拼裝的機動車或者生產、銷售擅自改裝的機動車的,依法嚴厲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問題較多的汽車維修市場,《意見》要求加強監管,依法查處非法經營、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違法拼裝改裝和承修報廢車等違法行為。機動車維修企業從事貨車非法改裝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同時加強對貨車的檢查,發現非法改裝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恢複原狀並依法處罰。對拼裝或者已經達到報廢標準的貨車上道路行駛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收繳,強制報廢。實行高速公路入口檢測管理,禁止超限超載車輛進入高速公路行駛。

《意見》還同時鼓勵先進貨運車型發展。鼓勵廂式化、輕量化貨運車型發展。鼓勵老舊重型貨車提前退出運輸市場。探索對三軸及三軸以上貨車和貨運列車安裝限載裝置,2019年底前全面實行實時動態監管。

《意見》還特別提出,加強治超責任倒查與追究。發現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的車輛,或者因車輛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引發事故的,應認真排查車輛生產、改裝、註冊登記、市場準入、檢驗檢測、貨物裝載、路面檢測執法等全鏈條中各個環節的失職、瀆職行為,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超限超載危害猛於虎

17日,交通運輸部公路局路網管理處處長陶漢祥用“路之傷、橋之痛、車之殤、人之禍、治之難”向記者描述了超限超載的危害。

他說,超限超載大幅降低公路的使用年限,不得不提前進行養護維修,投入巨大的資金。近十年以來,全國因超限超載違法運輸引發的橋梁垮塌事件共69起,造成的道路交通中斷合計9123天,死亡8人、傷14人。通過事故調查,經常會發現“百噸王”的身影,“百噸王”以超過橋梁最大承重2倍以上的質量,壓過橋梁。

陶漢祥對記者說,調查發現,大部分超限車輛都進行了非法改裝,致使車輛動力下降,路況適應性變差;發動機、車架等超負荷工作,壽命縮短、事故增加;改裝後,整車合理重心位置改變,造成側翻角及載荷集中,行車時汽車側翻、爆胎、斷軸、斷梁等發生的概率增加;由於慣性加大,剎車距離增加,剎車性能下降,極易出現事故。

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以來,全國因超限超載違法引發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更是觸目驚心,在納入統計的96起事故中,共造成人員死亡481人、傷361人,平均每起事故死亡5人、傷3.7人,死亡率極高。超限超載車因其質量很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往往慘不忍睹。

陶漢祥說,治超一線執法人員一直冒著生命安全與超限超載行為做鬥爭。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間,全國共發生幹擾治超執法案件2404起,共造成執法人員19人死亡、416人受傷,損壞路政執法車輛105輛。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貨運與物流管理處處長戰榆林告訴記者,全國汽車物流企業約有300家,共有車輛運輸車約3-4萬輛,“國家標準車型裝載量6-7輛,非法改裝後裝載量達21-24輛。目前,80%以上市場運力是嚴重超限的‘雙排車’。”戰榆林說。

陶漢祥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治理超限超載。1987年通過《公路管理條例》,規範了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的相關內容;1997通過《公路法》;2000年交通部頒布《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明確了超限超載標準,審批程序,法律責任。2001年起,公安部門也開展多次專項整治

“但這一時期,多是單獨治超。”陶漢祥說,2004年,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在全國開展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集中組織開展治理。成立了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後調整為九部委)。2007年10月,九部委《關於印發全國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治超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了各部門管理職責。2011年,《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出臺,為推進依法治超、長效治超奠定了法律基礎。

陶漢祥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治超,已經出現了“兩下降,兩提升”,即車輛超限率持續下降(從集中治超前80%以上,下降到了5%),道路貨運車輛交通安全事故數量下降,幹線公路路況水平近五年提升1.88%,使用壽命延長0.5年,通行效率明顯提升。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目前,全國治超站點或設施共有2181處,以固定治超站(75%)為主,以流動治超站(10%)、計重收費站(10%)為主要輔助方式,以國省幹線公路為主(69%)。

但總體上看,在局部地區,貨車超限超載現象還較為突出,造成安全隱患,導致一些重大事故發生;特別是重型貨車非法改裝未能有效遏止,嚴重幹擾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超限超載為何難治理

超限超載為何屢禁不止?陶漢祥分析,有四個方面的因素:

公路貨運市場運力過剩。他介紹,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貨運需求走緩、貨量不足,公路貨運行業總體出現增速放緩趨勢。在運價方面,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均值為106.3,較上年下滑2.5%,連續三年小幅回落。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影響,客戶降價壓力快速傳導到運輸市場,導致公路貨運價格持續低迷。

貨車非法生產改裝急劇蔓延。調查顯示,大貨車從出廠、掛牌、改裝到年審,形成了一條“完整利益鏈”。為貨車車主提供非法改裝服務的既有合法正規的掛車制造廠家,也有作坊式的車輛修理小廠。

局部地區治超環境惡化。陶漢祥說,由於路網體量大,監管縫隙多,大量違法超限運輸車輛由高速公路集中轉向普通國省幹線和農村公路,繞道通行甚至夜間通行以躲避檢測。由於沒有全國聯網,其違法行為無法得到相應的處罰。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和部門趨利執法、選擇性執法仍然存在。

超限超載認定和處罰標準不統一。陶漢祥說,交通超限和公安超載的認定標準一直以來沒有統一,不僅公眾較難理解,在聯合執法中也因為認定標準不一樣,處理較為複雜。

按照《公路法》,超限是指車輛及其載運物超過公路路面、橋梁、隧道等公路基礎設施的限重、限高、限寬、限長的規定,具體的超限標準依據公路的設計承受能力技術參數確定,治理車輛超限的主管部門是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具體指標認定上,是平均軸載不超過10噸,車貨總重最高不超過55噸。

根據上述《意見》,相關部門將統一執法標準,取消車貨總重超過55噸、平均軸載超過10噸和載貨超過車輛出廠標記載質量的超限超載認定標準,嚴格按照《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規定的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統一車輛限載標準。

此外,還將實施“一超四罰”。對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和貨運車輛駕駛人、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的運輸企業實施處罰,對貨運場所經營者實施處罰。對因超限超載發生事故,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公路橋梁垮塌等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上述《意見》,我國將開展三個專項行動,包括整治貨車非法改裝專項行動(為期一年);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為期一年);車輛運輸車治理專項行動(為期兩年)。

陶漢祥介紹,五部門將重點抓源頭治超,開展貨車生產改裝、銷售企業及產品集中清理,依法查處汽車維修企業違法拼裝改裝和承修報廢車等違法行為,重點加強貨車註冊登記和市場準入管理。

與此同時,引導貨運源頭單位安裝使用稱重設備,采取執法人員駐點、巡查、視頻監控等方式,加強重點貨運源頭單位貨物裝載工作的監管,從源頭杜絕超限超載車輛上路行駛。同時清理取締公路沿線的非法煤場、砂石料場及其他貨物分裝站場,杜絕貨車中途加載。

“今後,路警聯合執法也將成為常態。”陶漢祥說,依托超限檢測站,以三軸及以上貨車為重點,執法部門將開展路面聯合執法。其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指揮引導車輛到超限檢測站接受檢測,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實施稱重。對經檢測確認違法超限超載的車輛,由公路管理機構監督消除違法行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據公路管理機構開具的稱重和卸載單,依法進行罰款、記分。

18日,五部門會簽的《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同時發布。該方案要求用2-3年左右的時間,消除車輛運輸車違規使用現象,標準車型在汽車物流企業得到普遍應用,促進我國汽車整車物流業有序、規範、健康發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五部門將完善信用治超,加快推進道路運輸企業、從業人員、營運車輛的數據庫建設,加強數據交換與共享。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超限超載行為信用記錄,納入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交換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對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同時探索實行超限超載車輛保險費率上浮制度。

而對於車輛運輸車治理會否影響運能及成本如何化解的問題,戰榆林表示,“總體運能有保障”,他解釋說,“雙排車”、“單排車”、“標準車型”逐步過渡,減少了對市場的沖擊和影響;治理後處罰減少、可白天上路通行、運輸效率也大幅提高,可以彌補運力的缺口。

“成本上漲也能夠有效化解。”戰榆林說,“雙排”回歸“單排”及“單排”整改為標準車型後,運輸價格將分別上漲300元和450元左右,占乘用車平均售價的1%,對消費者不會帶來影響。他說,車輛運輸車治理引起的運價上漲,是乘用車運價的合理回歸,是驅除“劣幣”必然經歷的陣痛,在此之前,有關部門已充分聽取了乘用車生產企業、運輸企業、車輛運輸車制造企業、相關行業協會的意見,預留了整改時間,也給予市場準備期。

8月18日下午,在交通運輸部召開的全國治理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攝影/章軻

我國將探索實行超限超載車輛保險費率上浮制度。攝影/章軻

車輛超限超載致橋面破損嚴重,使用壽命縮短。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79

超限超載嚴重失信者將被限制融資和消費

36家部門、10種情形、26項聯合懲戒措施,一項旨在通過信用手段加強對超限超載運輸的懲戒,提高嚴重違法失信成本的文件日前簽署。

該文件規定,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進行市場準入、行政許可限制或禁止,比如,限制融資和消費,限制失信當事人享受優惠政策、評優表彰和相關任職等。

第一財經記者24日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等36個部門近日聯合簽署了《關於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簡稱《備忘錄》)。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當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運用信用手段加大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行為的聯合懲戒,是落實國務院聯合治超工作的一項重要部署,對於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聯合治超成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劉小明介紹,治理超限超載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必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信用、技術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

2016年8月,交通運輸部與工信部、公安部、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並共同召開了全國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各部門協作配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受到現行法律法規制約,對違法超限超載往往采取行政處罰為主的管理手段,威懾力有限。”劉小明說。

嚴重超限超載運輸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攝影/章軻

“失信懲戒直接作用於社會主體信用行為,是社會信用體系運行的核心機制,也是有效提升社會誠信水平的重要抓手。”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舒馳介紹,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簽署了11個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積極構建信用懲戒大格局,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交通運輸行業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針對行業治理的難點問題建立多部門多行業聯合懲戒機制,有利於對違法失信主體形成強大威懾,讓守信者路路暢通,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舒馳對記者說,嚴重超限超載運輸行為,既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重損害國家公路網、道路橋梁等公共基礎設施,也嚴重破壞運輸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完全應當予以聯合懲戒。

舒馳說,對於超限超載運輸的治理,涉及發改、交通、公安、質檢、工信、工商、安監等多個部門,開展聯合懲戒,有利於發動各地、各部門的力量,形成強大震懾,建立起自覺守信的倒逼機制。具備失信聯合懲戒跨部門跨行業“協同聯動”的顯著特點。

舒馳說,各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嚴格按照界定嚴重失信情形,將失信相關信息報送交通運輸部匯總後提供給簽署《備忘錄》的各部門。將相關責任主體名單在“信用中國”網站、“信用交通”網站、中國交通報等媒體上向社會公布。各部門按照《備忘錄》約定的懲戒措施,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工作,並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定期反饋實施情況。

《備忘錄》確定了26項聯合懲戒措施,包括三大類:

對失信當事人的市場準入、行政許可進行限制或禁止。包括:依法嚴格道路運輸市場準入、限制企業經營審慎性參考、依法限制取得生產許可、依法限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依法限制參與工程等招投標、限制取得安全生產許可、供新增項目核準時審慎性參考等8項懲戒措施。

對失信當事人加強日常監管,限制融資和消費。包括:加強貨車生產和改裝監管、加強重點貨源單位監管、在重要路段和節點加強監管、供駕駛證審驗換發時參考、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供保險費率厘定時審慎性參考、供金融機構融資授信時審慎性參考、從嚴審核企業債券發行、限制部分高消費行為、向社會公布等10項懲戒措施。

限制失信當事人享受優惠政策、評優表彰和相關任職。包括:依法依規限制獲取政府補貼性資金和社會保障資金支持、限制失信當事人享受優惠性政策的審慎性參考、供納稅信用管理時審慎性參考、限制失信當事人成為海關認證企業、禁止參評文明單位或道德模範、限制在事業單位的相關任職、限制在生產經營單位的相關任職等8項懲戒措施。

舒馳說,在制定《備忘錄》時,引入了相對全面的信用修複、異議申訴等機制。如果當事人認為懲戒信息有誤,可以通過“信用交通”網站或者相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提出信息異議或者投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