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南亞九國 國泰少主接班關鍵考題

 
2015-01-26  TCW

 

國泰金控,這隻台灣民營金控業「大象」終於開始跳舞了,而讓大象學會靈活舞步的,就是日前升任國泰世華銀行策略長、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長子的蔡宗翰。

名副其實的人事布局為國泰金打亞洲盃做準備

進入國泰人壽(簡稱國壽)歷練五年的蔡宗翰,將卸任國泰人壽副總經理,轉任國泰世華銀行策略長,外界都認為在壽險業歷練後,蔡宏圖決定「下放」兒子進入銀行體系為接班做準備。

「Joseph(蔡宗翰英文名)早就涉入銀行的策略,現在(就任策略長)只是『名副其實』而已。」一位國泰金控高層人士表示。

一月五日,國泰金控(簡稱國泰金)宣布入股印尼第三十一大銀行PT Bank Mayapada四○%股權後,國泰金在東南亞九國布局宣告完成,這已經是過去三個月,國泰金宣布的第三起海外購併入股案,為集團打「亞洲盃」做準備。

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雖然過去沒有掛銀行的職位,身為國泰世華銀行董事的蔡宗翰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涉及布局菲律賓與印尼的銀行入股案,蔡宗翰幾乎事必躬親,緊急的時候,甚至一通簡訊馬上就可以找到人,下屬不需要跟秘書預約,加快投資案推進的速度,才讓談了一年多的案子都在近期開花結果。

為了入股印尼的銀行,讓人稱「宅男」、不喜交際應酬的蔡宏圖也動了起來,透過共同朋友與PT Bank Mayapada的經營者翁俊民碰面數次,確認雙方合作意願與未來走向才敲定,本來二○一四年十二月就可完成,只是碰巧遇上耶誕節連假才延後到一月宣布。

利差勝中國且投資額小國壽南進入股有三個盤算

父子聯手搶下最後一塊拼圖,完成東南亞九國布局,而且一連進行三起海外購併案,得力於金管會二○一四年兩次鬆綁《保險法》,開放壽險業投資海外銀行、證券和投信業務,且不計入海外投資四五%限額。坐擁逾三兆可供投資資金的國泰人壽,受惠最大,因此以國壽為主體,進行海外擴張。

只是,為何國泰金獨鍾東南亞,而不是跟富邦一樣大膽壓注中國,畢竟以市場規模來說,東南亞還是小於中國,而且語言與文化背景差異大,經營起來更吃力。

一位金控高層就分析,除了泰國外,東南亞各國對於外資持股銀行都有限制,像是印尼投資上限是四成,要再增加持股,得獲印尼央行同意,簡直難如登天,且一旦想退出,能接手的買家有限,「拿不到經營權,有什麼意思?如果要純投資,投資印尼的餐廳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有一○%,都比金融業的七%來得好。」

但國泰金資深副總經理李偉正指出,雖然東南亞市場比中國小,但比起中國約二%利差,印尼五%利差更誘人。

另外一個國泰金說不出口的原因,是國泰在中國起步並不算順遂。國壽與東方航空合資於上海成立壽險公司,遲遲無法獲利,最後東方航空難忍虧損,賣出持股。而國壽苦熬十年,二○一四年才損益兩平,小賺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

反觀國泰金控的越南分行,現在平均每年有三千萬美元的獲利,顯然「南進」比「西進」更先嘗到甜頭。

第三個原因則是投資金額不大,就算虧了,受傷也有限。

野村證券金融分析師楊尚倫計算,此次國泰金是用國壽入股,資金成本較低,而且連續入股兩家東南亞銀行,金額占國壽淨值不過七%,九牛一毛,總計金額比富邦投資華一銀行要少,加上採《權益法》認列,每年約有五%的投資收益,對國壽也算是穩定獲利。

過往身為第一大金控的國泰作風穩健保守,缺點擴張慢如牛步,無論是布局中國,或是不動產買賣投資,蔡宏圖總是落後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一步。

但是近三個月,連續宣布海外購併入股,讓分析師都抱怨月月疲於更新報告。

關鍵就是蔡宏圖的長子擠入決策核心不過一年多,無論是購併、入股,與華泰合作兩起土地開發案(見表),蔡宗翰都參與甚深。

入股容易但賺錢還早真正有經營權的僅越、柬

比起過去國壽旗下不動產多做為商辦收租,蔡宗翰投資方式靈活許多,近半年國壽兩次與華泰合作開發商城,並把老舊辦公室改建成商務飯店,求取比商辦更高的租金報酬率。

就連競爭同業對蔡宗翰的評價是「讓國泰金脫胎換骨」。一位金融界人士指出,「家大業大,只要不會傷及筋骨,讓王子試試看,打勝仗,正好成為接班的成績單。」

入股只是第一步,未來要真的賺「亞洲盃」的錢,挑戰不小。國泰金雖然號稱布局九國,但真正擁有絕大多數控制權和獲利,集中於越南與柬埔寨,其他都只有入股或者就僅有辦事處和一家分行。

二○一三年國泰世華銀行海外淨利占銀行整體淨利約四二%,主要還是來自中國,而非東南亞。

至於,擁有逾兩億人口的印尼,確實是外資銀行認為可進入的市場,只是沒掌控實際控制權,到底能藉著入股,取得多少經營當地市場的生意,也值得疑問。這些重擔,將落在接下銀行策略長的蔡宗翰身上,看他能多快交出「接班成績單」。

【延伸閱讀】搶好市多卡和土地開發,蔡宗翰無役不與—國泰金控近3年投資大事

●2013年8月

踢走中國信託,成為好市多聯名卡的發卡銀行

●2014年9月

斥資200億與華泰飯店,於桃園高鐵站打造的精品outlet正式動工

●2014年11月

以2.4億美元購併美國康利資產管理

●2014年12月

國壽以新台幣125.5億元取得2成股權,入股菲律賓第6大銀行RCBC

●2015年1月

國壽以新台幣87億元入股印尼PT Bank Mayapada,取得40%股權

●2015年1月

與三商美邦和華泰飯店合作,標下南港調車場投標案,開發金額逾新台幣310億元

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331

春秋航空市場擴張加速 日韓東南亞成主目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722.html

春秋航空市場擴張加速 日韓東南亞成主目標

第一財經周刊 林仲旻 2015-05-16 22:34:00

在國內廉價航空市場站穩腳跟後,春秋航空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它需要更靈活地應對更多的風險並且找到差異競爭點。

(原標題:春秋航空飛得更快了)

亞洲航空(以下簡稱“亞航”)曾經的學徒成為了其在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者。

中國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以下簡稱“春秋”)正在加快拓展市場,將日本、韓國及亞航的大本營東南亞都納入目標範圍,加上港澳臺地區,目前春秋共有36條國際和地區航線。

國際市場是春秋最具有增長潛力的業務。2014年,它的國際航線營收占比僅為12.9%,但收入金額從2013年的5.8億元猛增到2014年的9.4億元。這帶動了春秋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今年前3個月,因長途飛行時間增加,這家公司的運輸周轉量同比上漲22.44%,凈利潤同比增長46.42%,達到2.54億元。

在國有航空公司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的環境下,這家2005年飛出第一個航班的民營航空公司要一直保持盈利並不容易。而開辟國際航線又涉及與民航局和當地政府的博弈,易遭挫敗。

從數字上看,過去一年,春秋的確在加速國際航線的開通,日本大阪和中國10個城市之間通航,每周春秋的航班會在大阪關西國際機場起降84次(即每周42個往返航班)。這10個城市除了上海,還有成都、天津、青島、重慶、武漢、西安、泉州、鄭州和蘭州。春秋是唯一一家在這些“新一線”城市開通大阪航線的廉價航空公司。全服務航空公司由於曾在這些航線上虧損因而停飛,但春秋的平均上座率達到了95%。

春秋早在2010年就開通了第一條國際航線:從上海到日本茨城。但在2013年,春秋開始有意識地在全球市場提速,這一年的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為74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122%。

海外市場的擴張首先體現在對日本市場的挖掘上。但2010年開通日本航線時,春秋只能飛別人不飛的地方,比如東京旁邊的茨城和大阪附近的香川,起降時刻也多半是夜間。國內的“三大航”很快拿到了離東京市中心更近的羽田機場,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跑了一年只拿到成田機場的時刻用以飛日本國內航線,“上海-東京”這樣的熱門航線至今沒有獲得。

“我們為日本戰略準備了多年,結果大公司輕松就拿到了。這就是現實。抱怨有用嗎?你就看在這個基礎上能做什麽。”王正華曾對媒體這樣說。

除了難以攻克,運營國際航線還有不可抗的風險。自然災害、政治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航線的經營。2013年,春秋擁有茨城、佐賀及高松3條航線每周12次航班,但因釣魚島事件影響,“上海-佐賀/高松”航線的上座率從原本的90%跌到50%,王正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麽空的航班,也不知道何時能夠恢複。”

盡管如此,“日本戰略”對於王正華來仍然很重要。日本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春秋“旅遊+航空”的運營模式極為契合。

春秋從起步階段開始,就在成本控制和運營方式上學習亞航。作為廉價航空的榜樣,亞航在航線選擇上以旅遊目的地為主,相對商務類乘客,旅遊者對價格更敏感。這個思路被春秋納入到自己的商業模式中:春秋的大股東是春秋旅行社,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中,目的地的旅遊價值是至關重要的。

只是,日本可謂亞洲低成本航空競爭最具挑戰的市場,人力成本和機場費用都比東南亞國家高出不少。

 

春秋航空財務增長迅速

亞航曾在日本栽過跟頭。2012年被稱為日本低成本航空的元年:蜜桃航空、日本捷星航空及日本亞洲航空相繼在日本開航。日本法律規定,外資航空公司必須以合資方式在日本展開業務。亞航曾與全日空航空公司合資成立日本亞洲航空,但因合作理念相悖,運營兩年後雙方分道揚鑣。2014年7月1日,亞航宣布重回日本市場,改名為香草航空,可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亞航在日本黃金周期間上座率約在7成。同年成立的日本捷星航空和由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投資的蜜桃航空上座率均能達到80%。春秋航空日本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春秋日本”)的會長王煒也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過,春秋日本的上座率必須要達到80%的底線才能盈利。

春秋當年也是以合資方式成立了春秋日本:春秋作為最大股東擁有其中33%的股份,日本Skystar Financial Management株式會社持股31%。每家航空公司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步摸索日本市場。

考慮到中國人喜歡一次旅行去多個景點的習慣,春秋日本的航線連接了茨城、高松和佐賀,以便讓旅行者抵達日本的東京、九州和四國地區。而北海道也是其未來希望開拓的日本國內市場目的地。

“成田-廣島”的線路則具有特別的意義。春秋日本當時發現這條航線存在市場空白點:只有一家日本的支線航空公司經營著每天一個航班,單程票價在1萬日元以上,而日本航空和全日空運營的每天17個往返航班的票價高達近2萬日元。

春秋通過在日本Facebook上的調查發現,日本的學生和中小企業商務出差人士都希望成田-廣島航線開通廉價航班。春秋日本隨即以低於其他航空公司50%至60%的票價,每天運營兩個往返航班。很多日本學生及中小企業商務人士成為該航班的常客。

除了航空公司,春秋在日本還面臨新幹線的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17

東莞制造業老板的煎熬:不少訂單已轉移到東南亞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25/933243.html

而在宋水英的朋友圈中,所有制造業老板都經歷了2008年前後從輝煌到沒落的轉折。“東莞塞車,全球缺貨”的往昔繁華一去不複返。這8年來,有的倒閉,有的轉型,有的搬遷,有的還留守在東莞的生死邊緣中。

宋水英家族在1997年就到東莞辦廠,幾家工廠均是做服裝輔料產業,在2008年以前,利潤率還能保持在50%以上,但這種好日子在金融危機後戛然而止。

宋水英家族的幾個工廠客戶接連跑路倒閉,應收款收不回來,而剩余客戶對價格一壓再壓。2009年後經濟雖有回暖,但又面臨人工、廠租、原材料等成本的不斷上漲,而出廠價卻再也無法漲回來,利潤空間所剩無幾。

這倒逼著宋水英一家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尋求機會轉型,包括創建環保磚廠、水電站,做別的品牌代理,以及打造自己的品牌服裝等,過程可謂艱難曲折。

而在宋水英的朋友圈中,所有制造業老板都經歷了2008年前後從輝煌到沒落的轉折。“東莞塞車,全球缺貨”的往昔繁華一去不複返。這8年來,有的倒閉,有的轉型,有的搬遷,有的還留守在東莞的生死邊緣中。

東莞市市長袁寶成7月23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東莞並未出現企業倒閉潮,但今年的經濟形勢比較嚴峻,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一些低端加工企業轉移到東南亞。但東莞不會放棄制造業。

從輝煌到沒落

宋水英是在2003年自己投資建廠的,但後來因政府修建高速公路要收回土地,2009年工廠就搬遷了。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宋順勢將工廠工人從200多人縮減到40人,盡管利潤微薄,但她也不想完全關閉,主要靠老客戶訂單維系著。

宋水英的朋友胡湘容在2001年開始創辦五金工廠,那時候的利潤率在100%以上。但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需求萎縮,原油不斷暴跌,鐵礦石價格也劇烈波動,必和必拓、力拓等國際礦業巨頭處在並購中,對整個上下遊產業鏈價格影響極大。

“那段時間都不知道如何給客戶報價,今天報了過兩天又要改價,原材料價格一天一個價。”這讓胡湘容整天焦慮不安,到2009年、2010年後,西班牙、澳大利亞的客戶慢慢消失了,訂單逐漸減少。

而他們身邊的出口加工企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訂單不足,很多企業因支付不起廠租直接關閉工廠,或轉作貿易公司,有了訂單就轉給其它工廠代工。

玩具算是東莞制造業最有代表性的行業,東莞永達玩具廠老板韋柱明從1992年就開始投資玩具廠,最高峰時開了5家工廠,那時候投資10萬元一年能賺到100萬元。

但金融危機後,西方國家經濟低迷,需求量縮減明顯。2008年10月,發展了13年的東莞最大玩具代工廠合俊玩具廠倒閉,數千名員工走上街頭。而韋柱明的工廠只有幾百名工人,管理成本較低,反而在2008年危機中得以撐下去。

有調研顯示,到2011年,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倒閉了約1800家,2012年玩具廠倒閉的案例仍然經常發生,如今只剩幾百家。

堅持到2013年,韋柱明所剩的最後一個玩具廠也倒閉了,為了躲債,他哥哥被逼跑路,到現在還欠著100萬元。

難以承受之重

2009年國家拿出4萬億救市,對工廠而言,感受最為明顯的人工工資、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但產品出廠價卻漲不上去,利潤被不斷壓縮。深圳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更是引爆了珠三角制造業的加薪潮。

從1999年到2008年以前,宋水英的員工工資從450元漲到1000元左右,2008年後,流水線員工基本工資很快增長到2000多元,社保從200元增加到600元,但是產品價格卻一直不漲。

宋水英認識的東莞鴻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魯老板,從2010年開始,人工成本每年以15%的增速上漲。魯老板並沒有轉型,只是在控制成本上下了點功夫——減少40%的工人,能自動化的環節全部換成機器操作。

而宋的另一個朋友,開廠十多年的東莞智勝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的劉秀碧,從2010年起也明顯感到蕭條來臨,生意難做,除了員工的工資猛漲,各種社保福利必須繳齊外,這幾年訂單不斷縮減,三星、諾基亞、華碩原來都是她的客戶,但隨著這些公司的沒落,做包裝盒的印刷廠日子也不好過。

對於出口企業來說,還要承受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損失,從2007年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8,到2008年4月突破7關口,而目前已經到6.1附近。8年期間,升值幅度達到30%。

比小代工廠生命力更脆弱的不堪一擊的是大工廠。劉秀碧說,大廠工人多,管理成本高,各種社保、消防、汙水處理等費用,都要嚴格按規定做,如果業績起不來,每個月開銷大於收入就撐不下去,而小廠可以節省很多管理成本。

隨著工人維權意識的上升,出於調整社保訴求,2014年4月,知名的臺資運動鞋代工企業裕元集團在東莞的4萬多工人開始罷工。緊接著罷工擴散至江西分廠,這些抗議背後發出了一個信號,不僅是珠三角,內地城市的廉價勞動力支撐也難以為繼。

在政府介入調解下,工人罷工17天後複工,裕元董事會公告稱,此次罷工造成的損失預計有2700萬美元,2014年度增加的高埗廠區工人福利金3100萬美元。據春風服務部估計,此次裕元應補繳社保金為1億-2億元。

東莞曾經的支柱產業主要集中於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家具、玩具等制造業,有機構調研數據稱,在2013年之前的5年,即2008年至2012年,東莞有7.2萬家企業倒閉。

在制造業衰竭後,雪上加霜的是,東莞經濟的另一支撐服務業也遭受了重創。2014年2月,東莞掃黃行動,立刻給這座城市撒上一層陰霾。受此波及,東莞的外來人口明顯減少,酒店、餐飲等服務業消費萎靡不振,東莞工廠招人也更難了。

陷入迷茫

2012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到達頂峰後,低端制造業生存土壤不再有,中國政府也大力倡導產業轉型升級,這讓東莞的制造業老板們突然間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該飛往何處。

2013年,宋水英的幾個兄弟開始做環保磚廠,在廣東茂名老家投資了一個水電站,但因前期考察不全,設施出現意外,如果重修需要再投入一千多萬元,無奈之下只能轉讓退出,最後不僅沒賺錢,還虧了200萬元。

東莞制造業變遷趨勢已不可逆轉,以制鞋、紡織服裝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內遷或外移,而外移則以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為主。

宋水英身邊也有不少人將工廠搬到東南亞去。而據她所知,東莞等制鞋基地有不少大廠的工人銳減一半,三成訂單已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目前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工人月薪大約是500美元,印尼大約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1萬人的工廠,一年可以節省2000萬-3000萬美元的人工費用。

裕元的母公司寶成集團近年來連續將生產線從珠三角往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轉移,而境外則加速向東南亞轉移,寶成2013年財報顯示,兩年內它砍掉了在大陸的51條生產線,占其大陸的20%。寶成在全球的523條生產線中,中國大陸從255條降至204條,而在印尼和越南的生產線從274條增至313條。

根據亞洲鞋業協會調查的結果,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鞋業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

不過宋水英覺得,這種搬遷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如果未來當地的工潮興起,這些代工廠將無路可退。這幾年來,東南亞國家工人也頻頻罷工,給產業轉移帶來不少困擾。一場罷工,很可能導致經營多年的工廠毀於一旦。

韋柱明也去越南考察過,但工人不如大陸吃苦耐勞,不願加班,韋柱明還擔心其它風險,最終仍然選擇回東莞轉型辦五金廠。

近8年來,東莞傷筋動骨的企業倒閉潮還在蔓延,宋水英和胡湘容他們都反思過,為什麽中國難有基業長青的企業?只顧眼前利益,有利潤就做,沒利潤則關門,一會兒炒作房地產,一會兒炒股票。實際上,中國人去日本買馬桶蓋、電飯煲的現象就說明,制造業並非沒有市場,而是產品是否做到了極致。

東莞產業研究專家龔佳勇在調研中就發現,中國制造業非常浮躁,不願沈下心來研究,以前發展太容易,這些年一遇到困難就想著倒閉,還有一批企業打著創新的口號,實際上是把別人的技術抄襲過來,做山寨產品,並不是真正的轉型創新。

宋水英認為,由於國內缺少知識產權保護,因此工廠很難有創新的動力。

漫漫轉型路

在身邊的朋友們轉作其它行業時,宋水英與丈夫四處調研,希望找到轉型的方向,在參加完香港的一個展會後,她決定從健康的角度做女人內衣,打造自己的品牌“提美”,原材料、面料都從意大利的大企業進口,走高端路線。

不過這次宋水英沒有再開廠擴建生產線,而是找到客戶代工,專門增加一條生產線為她生產內衣,而她自己只負責設計,以及品牌推廣,不過產品在初創時也面臨諸多問題。

為了盡快打通銷售渠道,宋水英選擇了由美容院代理,搭配美容手法做捆綁銷售,有了自己的品牌後,宋水英的毛利率可以拿到50%以上,比生產輔料的利潤高數倍。

“很多工廠都希望打造自己的品牌,但花了錢品牌效益卻出不來,慢慢又變回去做代工。”宋水英的客戶前幾年因國外訂單縮減,有時候生產出來說取消就取消,到現在她的客戶還拖欠著她的貨款。

與宋水英有過合作的東莞市聖旗路時裝有限公司吳老板,2008年後開始了出口轉內銷,創立了3個服裝品牌,但受到電商沖擊,轉型之路並不順利。2010年最高峰時在全國開了600多家分店,後來又縮小到200多家,轉而又在東莞開工廠店,同時也轉作電商。

在宋水英的朋友圈中轉型最為艱難的要數胡湘容,2007年底,胡在無錫參加國際新能源論壇,意識到所做的五金電鍍汙染大難以長久,考慮到可持續發展,胡湘容夫妻決定轉型做環保產業。

起初,胡湘容並沒有頭緒。在全國調研後,她將目光投向了環保的竹子家具,希望首創無甲醛的竹建材,但當時竹子的產業中,很少有深加工企業,胡在2009年後開始研發,本想找別人代工,但找遍浙江、福田等地也沒找到。於是,胡湘容決定賣掉深圳的3套房子,籌集資金在2010年6月到東莞鳳崗鎮投資建立鳳崗金亮綠色竹制品廠,生產能力可達到七八千萬元,但實際上,產量一直不飽和。

2011年在上海和廣州的檢測中心實驗室檢測結果出來後,胡湘容他們做出來的竹子產品,完全沒有甲醛。但由於消費者對低碳環保概念薄弱,前期市場營銷推廣較難,且家具行業競爭激烈,企業都在拼價格,盡管原材料比較便宜,但要制成無甲醛的竹家具,加上人工成本很高,完全競爭不過傳統家具。

胡的竹制品廠2011年營業收入不到100萬元,仍是虧損,2012年也只有幾百萬元。為了盡快塑造竹制品品牌,胡湘容決定在深圳南澳與人合作開發幾萬平米的“竹博城”,全部采用竹子建築的一個旅遊生態項目。

資金是燃眉之急,雖然是新產業項目,但畢竟仍是傳統行業,要從風投、創投等資本市場融資幾無可能,而銀行貸款則需要有資產抵押,中國在這幾年中多次出臺措施支持中小企業貸款,但實際上落地的仍不多。

當時,胡湘容的老鄉口頭承諾可以從海外融資三五千萬元,在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下,2014年3月,胡就利用個人信譽從銀行、擔保公司以及朋友處籌集一千多萬元,組建團隊,投入品牌宣傳,但沒料到海外融資落空了,後續資金跟不上,到12月時公司資金鏈開始斷裂,此時,公司債務達到兩千萬元。

很快,兩個小債權人最先聞風後,恐慌性查封胡湘容家庭名下資產,隨即引發連鎖反應,讓胡夫妻倆措手不及,為躲避追債,胡一家人不得不逃往四川成都某福利院躲避。東莞工廠貨物發不出,員工也無所適從,公司處於倒閉邊緣。

陰暗的歲月度日如年,胡湘容夫妻倆決心不再躲避,她名下資產若盤活可套現一千多萬元,債務缺口只有幾百萬,工廠還在,就有翻身的機會,後來公司逐漸與債權人達成協議。

胡湘容後來反思,如果不是盲目擴張的激進做法,她投資的竹制品廠不至於被拖累,急於求成釀成了今日的苦果,現在東莞工廠只剩三四十個員工運轉,還在艱難的還債途中。

傳統制造業貸款難問題,也加大了企業轉型的難度,胡湘容認為,繁重的稅收使小企業陷入了囚徒困境,最高17%的增值稅,還有33%的企業所得稅,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來,要想保留點利潤只能做賬逃稅,但要想做大的話,又不能有兩本賬,否則規模太小無法從銀行貸款,而沒有資金又無法做大。

龔佳勇分析,東莞是外向型經濟,大多數歐美國家還未走出危機,原來做外貿有渠道,還有出口退稅補貼,現在轉內銷利潤壓縮了,沒有了渠道很難開拓市場,東莞制造業大地震可能還會持續很多年,沒有了人工成本優勢,低端產業淘汰是大勢所趨。

但東莞又很難複制深圳廣州的轉型路徑,科研資源不足,資本市場不發達,野蠻成長起來的制造業,要走向中端高端無疑是個漫長的過程。無論如何,東莞也很難再重現往日的輝煌了。

  • 華夏時報
  • 李怡
  • 陳小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85

泰馬動盪 炸出東南亞買房糾紛

2015-09-07  TCW

一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遽貶近二%、曼谷爆炸案、馬來西亞數萬名黃衫軍要求涉貪總理下台……,最近的亞洲,少有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正當東協經濟共同體(AEC)還等著今年底上路,當地房地產一片榮景,種種貨幣競貶、政治風險和曼谷爆炸案等「黑色八月」情勢,彷彿在商機火熱的東南亞頭上,澆了一桶冷水。

但在這風聲鶴唳的時點,每天都有從台灣飛到東協各國看屋、下訂的投資客,如台北火鍋店三十五歲老闆、在台有一百多間套房的包租公、三十五歲東莞台商老闆……,各在曼谷買下兩戶、十戶和二十戶預售屋,這陣子也分別飛曼谷簽約。

台灣在泰國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仲介、泰國巨獅不動產顧問劉茂然透露,去年開賣至今不到一年,團隊共成交近四百戶、總金額逾二十億元,其中僅兩戶因曼谷地層下陷等理由退訂。算一算,解約比率不到一%,並未出現因匯率和風險而解約,或是延緩簽約的情形。

泰國,不過是台灣投資人瘋東南亞房地產的縮影。看準短空長多的商機,全球最大房仲品牌、二十一世紀不動產台灣區暨亞太區總部近日更宣布和菲律賓前五大建商 Filinvest簽約,預計兩年內拓點百家門市,「我們考察菲律賓市場一、兩年了,現找到合作夥伴、時機成熟,才決定進來。」該公司董事長王福漲說。

再以台灣在馬來西亞最大代銷業者亞太國際地產為例,每週舉辦一至兩次馬來西亞買房說明會,每月出團看房人數近六十人,近三年成交量近五千件,今年底還將到泰國拓點。

簽錯約,買價比市價還貴

海外置產本就有陷阱,隨東南亞貨幣競貶和曼谷爆炸案引爆,再爆出比過去更高的東南亞買房風險,要到當地置產的台灣投資人,該如何自保?

台灣人投資海外房地產喜歡買預售屋,當地仲介操作方式類似台灣房市行之有年的「紅單」,多先向開發商切貨,靠規模爭取批發價,或由開發商回饋一定比率佣金,再以零售價賣給投資人,並從中收取仲介服務費賺取利潤。

只不過,買賣合約正常是建商原本合約,卻有仲介利用海外買房資訊不對等,用「三角合約」額外加價賣給懶得做功課的台灣投資人,因此買下比市價高的物件。

「常常建商、建案沒問題,是人(仲介)有問題。」這是爆炸案時,人在曼谷買房的台灣投資人C小姐內心最大感受。三十四歲的她,原本滿懷期待在曼谷首購房 子,親自到建案現場要簽約時才發現,合約內容和自己認知有差異,和當地仲介關係鬧僵,訂金也差點拿不回來。而她的遭遇,也點出分辨海外買房糾紛中的幾個陷 阱。

一、合約不實,人頭戶充斥:原本,她預付了訂金、簽約金,八月中親自到曼谷準備簽約時,才發現訂房確認書上的訂金金額、日期都有出入,現場的合約上還有兩個泰國人的證件影本,懷疑自己有可能買到三角合約,於是喊卡。

沒比較,恐遇黑心單幫客

二、資訊造假:海外置產通常不是小錢,綜合她的買房糾紛經驗和專家建議,看房時,台灣投資人務必要實地走訪預購建案,有沒有如仲介標榜離捷運站只有三分 鐘,地點、環境又是否符合自己需求,最好能有當地朋友陪同,如擔心有語言障礙也可請翻譯,確保熟悉遊戲規則和當地法規。

三、沒搞清楚合法性就付錢:決定買房時,仲介的信譽與規模及其態度是否公開透明都是可供判斷的依據。

寧找律師,省10萬仲介費

仲介要有東南亞當地公司營利事業登記證等,才能開發票給建商請款,與開發商簽代理合約,如此就能初步過濾掉可能用三角合約方式加價賣給台灣投資人的單幫客,未來投資人要轉手或出租時,也能透過該仲介獲得售後管理與服務。

四、未經律師審核:做好功課的投資人更可直接找有口碑建商買房,售價直接來自系統的報價單,不用怕買貴,只要請律師看過合約,替自己再加一道保險即可。

「仲介講的話真真假假,寧願花律師費,不要給(仲介)服務費!」C小姐認為,以泰國曼谷預售屋一戶約新台幣五百萬元為例,若透過仲介成交,要付給對方房屋 總價二%、十萬元買屋仲介費,反觀律師費只要上萬元,且親自向建商買房議價等談判空間也可能更大。例如,她這次就爭取到五%折扣和更適合自己的分期付款方 式,又免去二%仲介費,共省下逾四十萬元。

大到整個國家情勢,小到合約真假,海外買房應做好處理糾紛的準備,尤其是剛崛起的東南亞房地產市場,很多遊戲規則和台灣大不相同,要做更多的功課,才不會讓自己的權益陷入不可測的風險中。

【延伸閱讀】海外看房、買房,「三要二不」挑對好仲介—選擇仲介公司自我評估項目

哪些項目必備?

●看房1.有無當地公司營利事業登記證、公司地址、電話、官網2.帶看樣品屋時,有無由建商系統連線提供報價單(非口頭報價)3.過去有無口碑與實績

●買房1.價格、標的、付款期間或履約保證等合約內容,都請律師看過無誤2.所有款項直接匯給開發商公司帳戶,而非仲介或個人3.如須仲介代簽約,自己必須授權(否則會有合法性疑慮)

哪些狀況該小心?

●看房1.買房法規、稅制、報酬率等內容,仲介一問三不知或有所保留2.只聽信單一仲介所言,不曾多看、多問、多比較(出現其中1項,建議找其他仲介,或自己直接找建商看房)

●買房1.只有仲介口頭承諾,合約上沒有白紙黑字載明2.合約要打字、有建商logo,避免簽下仲介加價賣的三角合約(出現其中1項,建議花錢找律師從頭到尾看過合約,避免糾紛)

整理:萬年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194

不符合經濟效益印尼高鐵急喊卡 中日高鐵經貿戰略在東南亞觸礁



2015-09-28  TWM

中、日兩國宣稱興建高鐵有利交通,但對東南亞國家來說,舉債蓋高鐵,負擔太過龐大,且教育、醫療、興建道路的需求似乎更為迫切。中、日海外拓經貿的算盤,這次打錯了!

為了搶下印尼首座高鐵案,

興建總長九十三哩、連

貫雅加達與第三大城萬隆的鐵路,中國提出五十五億美元貸款的方案,分五十年償還。優渥條件當前,印尼豈有拒絕的理由。偏偏在九月四日,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一聲令下,高鐵案急踩煞車,回絕中國與日本的提案,改為興建成本少四成左右的中速鐵路。

據《彭博新聞》指出,高鐵案喊停,是因為政府認為「不符合經濟效益」。

舉 債龐大泰、緬也打退堂鼓佐科威的決定是對的。原訂高鐵案規畫八站,站距不長,時速難達標榜的三百到三五0公里。但更重要的是,印尼這次等於為基礎建設需求 龐大的國家上了一課,對亞洲的開發中國家更有示範作用,這是因為亞洲已成中國與日本的基建戰場,為了政經利益,積極搶奪高鐵案等大型工程,並提供高達數十 億美元的貸款金額。

但這些工程未必符合各國實際需求,客觀考量後願意果斷回絕,對開發中亞洲國家的經濟體質有長期益處。

中國與日本聲稱高鐵造價

雖高,長期下來仍舊值得,這樣的說法當然不無道理。日本高鐵去年剛滿五十周年,國民受惠良多,例如外地人能通勤到東京工作。中國高鐵未滿十年,近萬哩的總長度稱霸全球,目前主要幹線(如京滬高鐵)運能滿載,除了是搭飛機之外的交通選擇,亦連結原本偏遠的地方經濟。

但 正如經濟腳步放慢一樣,中國高鐵歷經近年快速成長之後,也出現減緩疲態,導致國營車廂製造商的產能過剩。自己消化不了就出口,也因此,中國近幾年積極對外 尋找相關客戶,獲利頻創紀錄。高鐵走出國門,在東南亞更具地緣政治和經濟的長期考量。君不見中國提議打造連接國內到東南亞數國的高鐵,想藉此前進各地港 口,亦希望取得原物料與低成本人力。日本深伯中國在亞洲坐大,見中國向哪個國家提案,也會提出標案競爭,戰局甚至延伸到加州。

對希望基建能物美價廉的

國家而言,中國與日本積極搶案,何嘗不是好消息。但問題是,中日的高鐵建設成本大多自行承擔,亞洲開發中國家卻必須對外貸款支付,甚王近百分之百舉債。有鑑於負擔龐大,泰國、緬甸等原訂與中國合作興建高鐵的國家,紛紛打退堂鼓。日本的高鐵算盤也打得辛苦,更在越南觸礁。

寮國改善醫療比蓋高鐵迫切舉例來說,寮國據傳可望與中國簽訂高鐵案,造價高達七十億美元,屆時將連通首都永珍與雲南昆明,中國更希望最終能經過曼谷,直通新加坡。

建 造金額約有五十億美元需要向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以寮國國內採礦權為抵押。五十億美元的數字是天價,相當於寮國國內生產毛額的六0%左右。國際貨幣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t Fund)更曾在二0一三年針對此案提出警告,指出寮國外債會因此增王國內生產毛額的二一五%。寮國高鐵案的商業效益與營業成本目前仍是未知數。

開 發中國家該不該建高鐵,需求才是第一考量。拿車子來比喻高鐵,明明買福特就能因應未來幾年的需求,有必要借錢買特斯拉(Tesla)電動跑車嗎?再回到寮 國的例子,把錢花在興建道路、改善醫療與教育,遠比蓋高鐵迫切多了。這條高鐵建了,對中國的好處不在話下,起碼一開始就能加快貨物運輸,但對寮國這個開發 中國家而言,財政狀況卻只會更加不明朗。高鐵或許符合中國的需求,卻絕對不利寮國。

寮國如此,印尼亦然。

印尼折衷改建中速鐵路

所幸印尼找到折衷之道,決定改建中速鐵路,並開放給包括中日在內的國際廠商競標。

或許在這次事件之後,印尼未來幾年可望成為亞洲其他開發中國家的領頭羊,提醒大家應拋開地緣政治的心結,依實際需求決定基建工程的內容與籌資方武。即使沒能發揮拋磚引玉之效,印尼起碼也讓東南亞各國看到一點:拒絕,有時是政府的最佳利器,免得欠下一屁股債。

印尼高鐵案喊卡的經驗教東南亞各國一件事:拒絕,有時是好事,至少比欠下一屁股債好。

譯者 連育德

彭博觀點精選

全球發行量第一的財經專業媒體美商Bloomberg公司,獨家授權本刊精選摘譯專欄內容。透過《彭博》的獨特視野,帶您看透天下大事,掌握全球趨勢之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17

金融從業人員 新戰場在東南亞 打亞洲盃 國內市場過度競爭 無人銀行崛起

2015-12-28 TWM

對內,數位浪潮衝擊下,國內金融從業人員面臨分行裁撤、工作內容轉型等壓力;對外,各家金控前進東南亞、打亞洲盃,台籍幹部外派的機會越來越多。東南亞,將是年輕一代金融從業人員未來的新戰場。

數位浪潮衝擊下,國內八十萬名金融從業人員的出路何在?答案可能就在東南亞!

在網路金融、無人銀行、行動支付、物聯網等發展趨勢下,實體通路正快速消失。事實上,國內銀行今年總分行家數首見減少,而且是繳回執照,不再保留。這意味 著,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在內的金融從業人員逾三十萬人,加上業務員等兼職人員,更是高達八十萬人,都將面對工作內容轉型的考驗。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早已提出示警,要求所有金融機構在今年底前,提出金融從業人員如何因應轉型的具體計畫。

此外,面對金融業在國內發展的困境,金管會近年來主導的政策就是「打亞洲盃」,鼓勵業者前進海外市場,以解決「overbanking」(銀行過度競爭)的問題。

「今年底東協十國成立,未來區域貿易和投資金額將提高二至三倍。」國泰世華銀行柬埔寨董事長梁敬思指出,前進東協,是台灣銀行業可吃得到的最後一塊海外布局大餅。

摸透各種潛規則

成功主辦大型聯貸案

其中,越南是台資銀行在東協布局的重鎮,原因是,越南既是少數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第一輪談判成員,又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成 員,對於台商吸引力大。截至今年九月底的最新統計,台灣銀行業者在東南亞布局以越南為大宗,共有五十五家據點,其次是柬埔寨和菲律賓。

當金融業大打亞洲盃之際,也意味著,國內金融從業人員未來的職場將挪移到海外,尤其是東南亞。事實上,今年各家金控的徵才取向,就很明顯以「具國際視野、外語能力佳、並且有意願到國外歷練的人才」為優先考量。

四年前派駐越南,三十五歲的國泰世華銀行越南茱萊分行副理史安,就是打亞洲盃的先遣部隊。

「一開始,我就下定決心要外派。」曾在其他銀行工作的史安,二○○九年轉職、成為國泰世華銀行第五屆儲備幹部,也就是該行專為培育海外人才而設的計畫。

相較之下,史安的主管、國泰世華銀行越南茱萊分行協理阮豐利,十三年前派駐到越南,他回想起來:「當年外派到越南是很掙扎的。沒人要出來 ,多半都是被逼的,或者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現在卻不一樣了!阮豐利發現,台灣年輕的金融從業人員不再抗拒外派到越南,反而躍躍欲試、積極爭取,而且 心態上,不止是想來走馬看花,而是想學習駐外的經驗,並體驗金融業如何在新興國家發展和成長。

「外派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史安指出,台灣一個分行至少有十五人以上,分工較細;但在越南,從聯絡總行、跑業務等,他都得一手包辦。

問起最有成就感的事,史安說:「先前越南的聯貸案都由歐美外商銀行主導,但我們做到了。」過去,台資銀行在海外主要做台商生意,或者參與聯貸案,但國泰世華銀行另闢蹊徑,主攻越南國營事業的大型聯貸案,而且是擔任主辦行。

擔任聯貸案的主辦行,必須和當地企業及政府官員打交道,不僅要了解越南文化和做事方式,更要懂得各種潛規則。「就算到簽約日,也可能臨時變卦,心臟要很大 顆。」經過多年磨練,史安已逐漸掌握訣竅。目前該行已促成的案子,包括越南航空、越南石油天然氣集團、越南工商銀行和越南投資發展銀行等,募集資金總共超 過十億美元,占該行在越南放款金額的八成,堪稱打亞洲盃的模範生。

事實上,打亞洲盃的,不止是金融從業人員,就連會計師,也開始往東南亞發展!

台商很早就到越南投資,在當地創造了超過一四○萬個工作機會,並讓台灣成為越南第五大經貿夥伴、第四大外資來源國。近年來,很多越南台商有意回台上市,需要懂中文的會計師協助,也造就了國內會計師前往越南上班的契機。

「金融業就是跟著產業走。」任職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的黃紳瑋,看到了國內產業發展的困境,以及越南經濟高速成長的榮景,去年五月就主動爭取到越南工作。

三十八歲的黃紳瑋,毅然選擇另闢戰場,在越南從零開始,不僅薪水是原本的兩倍,更重要的是,升遷機會比待在台灣來得高。他指出,「台灣的餅很小,如果要升遷,業務量的貢獻是重要考績。」隨著越南台商的審計需求增加,他到越南拚業績,可望為自己的履歷加分。

熟悉法規稅制

每年業務可望成長一○%

同樣在胡志明市打拚、六十五年次的吳俊源,來自台中的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去年底升任合夥人之後,也選擇到越南歷練,汲取國外工作經驗。吳俊源形容,越 南的國際化程度不會輸給台灣,他現在的同事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捷克、印度、澳洲、泰國等,像個小聯合國。

台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安侯建業是唯一在越南擁有常駐台籍幹部者,同時也積極在亞太區拓展海外業務,服務當地台商,預計每年的審計業務可成長一○%。除了越南之外,安侯建業在中國、柬埔寨、泰國等,均有派駐台灣幹部。

「到海外上班,必須重新熟悉當地會計準則和稅制。」吳俊源指出,越南的法令規定往往先推出一個粗法,沒有細則;稅法也有此通病。對此,他輕嘆一口氣說: 「也許當局有政治或管理上的目的,想要保留較大的解釋權。」舉例來說,越南政府可能在十一月推出某個法令規定,但生效日卻回溯到七月一日,等於是溯及既 往;又或者,朝令夕改,例如一月提出銷售某個物品要開發票,結果九月又取消,常常讓許多台商手足無措,卻也因此更加仰賴台籍會計師的協助。

「法則是越南文,我們必須先和當地同事反覆確認,英文翻譯是否符合原意,再用中文向台商講解。」對法規的精準詮釋,讓吳俊源成了台商掌握訊息的橋樑。

有別於台灣的分工較細,黃紳瑋形容,在越南工作就像「校長兼撞鐘」,大小事都必須一手包辦,充滿挑戰,包括從零開始,去建立為台商服務的模式。例如,越南 事務所每月發行的稅務更新,以前沒有中文,他們來越南上班之後,把它翻譯成中文。「但,也讓我學習到更多。」當下,打亞洲盃已成為金融業最重要的戰略布 局,可預見的是,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金融從業人員前進東南亞。因此,提升外語能力,並調整心態,是未來投身金融業必備的能力和履歷。

金融業打亞洲盃,就業機會大增!

—— 台灣銀行業者在東南亞據點

國 家 家數

越 南 55

柬埔寨 34

菲律賓 31

印 尼 13

新加坡 10

泰 國 9

馬來西亞 4

緬 甸 4

寮 國 2

註:家數包含分行、代表人辦事處、其他分支機構資料來源:金管會,截至2015年9月底東協經濟高速成長、消費力大增,不僅是台灣金融業的新商機,更是新生代金融人才磨練身手的地方。

史安(左)派駐越南四年,為爭取當地國營企業的聯貸案,經常全國跑透透。

任職會計師的吳俊源(右)、黃紳瑋(左),在越南爭取台商回台上市業績,也為自己的履歷加分。

撰文 / 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41

本地電商不支倒閉,代購同行仍登台 東南亞生鮮電商 搶賺台灣人買菜錢

2016-01-18  TCW

毛利低、限制多讓生鮮電商陷困境,但印、星電商以新模式來台,只做代購,沒貨源、沒倉儲,卻有信心搶攻台灣業者拿不下的市場。

一月初,經營五年的生鮮農產電商吉甲地無預警倒閉,震驚電商業界。

在吉甲地網站上,貼出的暫停營業公告寫著:「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夠,以致營運狀況始終未能轉虧為盈。」過去五年,吉甲地接連獲獎,二○一四年得到經濟部金網獎,去年又獲得十大企業金鉅獎,任誰都沒想到,它會這麼快就關門大吉。

生鮮,電商最難的一塊中國四千家,僅一%獲利吉甲地的死亡,暴露出生鮮電商的困境與挑戰。同是生鮮電商的「愛上新鮮」執行長張右承表示,生鮮電商毛利低、限制多、運費高,再加上產量規模不大,原本就比一般電商更難經營,吉甲地經營五年來入不敷出,算是預期中事。

「生鮮有強大需求,可是很難經營,中間的know-how非常之深。」張右承說。

然而,就在吉甲地宣告死亡當週,卻有一家遠從新加坡而來的生鮮代購業者誠蜂(Honestbee)悄悄登台,殺入台灣規模高達一千億元的生鮮市場。

誠蜂創辦人暨執行長孫志偉宣布,未來三年要在台投入五億資金,並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招募工程人才。無獨有偶,二○一五年十二月,從印尼起家的生鮮代購業者 樂鮮(Happy Fresh)也進軍台灣,還選在誠蜂登台當天,發布登台滿月「戰績」,火藥味十足,正式敲響國內生鮮代購市場戰鐘。

但是,生鮮電商堪稱最難做的電商,中國四千多家生鮮電商,僅一%獲利,幾乎家家虧損,方才死亡的吉甲地顯示國內狀況與對岸相去不遠,為什麼,這兩家外來的業者會挑選最困難的生鮮下手?

代購,有別於舊模式沒貨源、倉儲,成本大省原來,誠蜂與樂鮮只做「代購」,是目前台灣唯二的生鮮代購業者,與經營電商平台的通路業者、或像吉甲地等生鮮電商非常不同。

生鮮代購沒有貨源、倉儲或冷鏈物流的經營壓力,他們所做的僅僅是把超市倉庫當自家倉庫,媒合有購物需求的消費者和有空閒時間的兼職代購員和配送員,一小時內,把消費者想要的物品送到指定地點。

樂鮮在台灣開張一個月以來,已經有一萬名會員和三萬個App下載數,商品數約兩萬以上,在進入台灣市場前,樂鮮預估線上雜貨(包括生鮮食品)市場將會占整體雜貨市場的一○%,「十年以後,可能大家在台灣都會使用這個服務。」樂鮮執行長Ronald Chan說。

為什麼樂鮮這麼有信心?其實,類似的生鮮代購模式,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並且成為亞馬遜和Google的眼中釘。

Instacart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該公司被《富比世》選為二○一五年最被看好的美國公司,估值超過二十億美元。

Instacart年營收約一億美元,在全美有一萬名代購員和配送員,並且與好市多(Costco)、塔吉特(Target)、喜互惠(Safeway) 等大型連鎖超市合作,成為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和Google配送(Google Express)的最大競爭對手。

那麼,Instacart模式,放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能夠適用嗎?

「美國是一個禮拜去超市一次,台灣是你要什麼都買得到,台灣的基礎建設跟很多國家不一樣,不一定每個模式來到台灣都能輕易融入。」心元資本合夥人鄭博仁持保留態度。

業者則舉尼爾森調查說明,台灣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會在線上訂購日常食用品,與印度並列為全球第二,僅次中國,更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示未來願意使用此服務。

兩家業者皆鎖定二十五歲至四十歲間的職業婦女,該族群的特色是,收入有一定水準以上,且家庭事業兩頭忙。孫志偉表示,教育程度高的獨居單身族或新婚雙薪小家庭將會是主要客群,預估生鮮配送市場每年將以一.五到兩倍的速度成長。

但是生鮮電商和生鮮實體通路自營的電商在台灣已行之有年,而且超商密度居全球之冠,雖然兩家業者都主打一小時直送,但會比走幾步路就買到還方便嗎?

誠蜂業務經理王鶴穆分析,台灣便利商店密度雖高,但若要煮菜,還是要去賣場採購而非便利超商,且找停車位、提重物回家,也不方便。此外,某些特定精品商 店,例如合作商家太平洋鮮活、法蘭克肉舖子等等,都是社區型的高級食材店,店數有限,透過代購服務,消費者可輕易買到這些平常不易買到的食材。

難題,讓消費者信任買錯一次,恐砸整盤生意對實體通路而言,誠蜂和樂鮮與其說是競爭對手,更像是合作夥伴。

全台有四百多家門市、市占第二的超市美廉社,選擇與樂鮮合作,美廉社行銷部協理蔡達倫不諱言,生鮮代購業者就像是超市免費的搬運工,可以帶給既有客群更好的服務,又不用像自營生鮮電商一樣,負擔高額投資成本,因此當樂鮮找上美廉社合作時,雙方一拍即合。

太平洋鮮活超市執行長吳一芳預估,因太平洋鮮活店數有限,透過與誠蜂合作,店內業績可望增加三成,接觸到平時無法來店的客群。蔡達倫也指出,美廉社平時的 客群多為社區鄰里,銀髮族有相當程度的商品配送需求,但美廉社又無多餘人力替顧客配送,「樂鮮來了之後,這樣的客層(銀髮族)似乎也變得比較多了,我們隱 約開拓了一批客層。」連自營生鮮電商的實體通路,也樂見生鮮代購業者來台。在上海與大潤發合作經營綜合生鮮電商飛牛網的優達斯行銷長黃文貴認為,生鮮代購 就像是黑貓、郵局和電商業者的關係,不僅幫忙配送,還幫忙導入訂單,雙方不會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

省去進貨、倉儲、物流和品管成本,又不像優步(Uber)一樣大肆破壞既有產業秩序,生鮮代購看起來似乎大有可為,然而,這個模式仍有許多待克服的考驗。

首先是消費者的信任問題。「消費者對信賴的養成需要時間,他如果覺得你買的蘋果不好,那就是不好,」瘋狂賣客董事長侯銘罡說。雖然誠蜂和樂鮮皆強調嚴格培 訓代購員,幫消費者買到最理想的產品,然而商品品質優劣有時候是非常主觀的,當消費者要求退貨時,超市不見得願意接受退貨,此時只能由代購生鮮業者自行吸 收成本。

此外,合作超市願意讓代購業者在每筆訂單中分得多少利潤,也是該模式能否可長可久的關鍵。張右承舉台灣家樂福為例,「一個商品裡面抽成大概二○%,你覺得 家樂福可以分它(誠蜂)多少?」再加上養採購員和配送員的成本,某種程度上,代購生鮮業者的獲利模式會比生鮮電商更嚴苛。

決勝,取決實體通路盟友越多,越有贏的機會最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成功因素,還是兩家業者是否得以說服最多元,又最具指標性的通路加入代購平台。目前家樂 福和美廉社兩家國內較具規模的實體通路已加入,然而,全台店數八百多家,市占第一的超市全聯會選擇與生鮮代購業者攜手合作,還是另起爐灶自營電商,將會決 定兩家生鮮代購業者的命運。

兩家業者雖然都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了初步成績,新加坡市占第一的連鎖超市已加入誠蜂,樂鮮在東南亞四個市場有一千多個合作店家,然而,台灣的交通條件、消費行為與東南亞仍有差異,台灣消費者是否願意交出菜籃,還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生鮮代購服務,在台剛起步、美國已做3年—3家生鮮代購商比較

●誠蜂

創立時間:2014年.新加坡起家市場分布:新加坡、日本、香港;2016/1進駐台灣台灣服務範圍:台北市4區,3月後至雙北合作超市:家樂福、太平洋鮮活、法蘭克肉舖子、珍嚮益、登峰鮮物特販店

代購員數目:台灣20人

配送員數目:台灣70人

●樂鮮

創立時間:2014年.印尼起家市場分布:印尼、馬來西亞、泰國;2015/12進駐台灣

台灣服務範圍:全台北市

合作超市:美廉社、樂菲有機超市

代購員數目:台灣30人

配送員數目:台灣60人

●Instacart

創立時間:2012年.自美國崛起:《富比世》評選為2015年最被看好的美國公司市場分布:全美18個城市

台灣服務範圍:無

合作超市:好市多、Whole Foods、塔吉特、喜互惠等百家連鎖和在地零售商

代購員數目:美國1萬人

配送員數目:除兼職配送員,也與第三方物流合作註:代購員、配送員人數仍在持續招募

整理:李欣宜

【延伸閱讀】3步驟線上買菜,1小時送你家—生鮮代購流程Step1.線上選購:上網或打開App選購商品,線上付款。

Step2.專人採買:駐守在各地店鋪的代購員接到消費者的訂單後,幫消費者買指定商品。

Step3.直送到家:1小時內,配送員從代購員手中取貨,騎車送到消費者指定地點。

整理:李欣宜

撰文者李欣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02

松下電器星國廠房一角,變身菜園 日本人 轉進東南亞賣菜

2016-04-25 TCW

日本迎接TPP的同時,悲觀聲浪四起,有人擔心外國農產品將衝擊國內產業,卻有一些企業、一群農夫,看到機會。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十二個成員

國在今年二月簽署協定,海外的低價農漁產品將大量湧進日本,許多人認為TPP將嚴重打擊日本農業,但是在悲觀氛圍中,有一股新勢力,正準備藉機逆襲海外市場。

新加坡超市,賣松下種的菜二〇一五年十一月,新加坡某超市裡出現了印著松下電器(Panasonic)商標的蔬菜。不了解日本的不肖業者,想要假借「日本製」名義大賺不義之財,竟然做出如此離譜的產品——住在當地的日本人,肯定心存這樣的誤解。

包裝裡裝有營養價值頗高的日本蕪菁等蔬菜,每包售價新加坡幣六.九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七元),比一般生菜要貴上近三成,人氣卻居高不下。

其實,該蔬菜是不折不扣的松下產品。從二〇一四年開始,松下利用新加坡工廠內的一角設置蔬菜工廠,從

日本帶來萵苣等三十九

種蔬菜的種子在此栽

種,即所謂「日本式農產品的當地生產」。

蔬菜工廠裡利用日光

燈和LED燈取代太

陽光的照射,配合光線調整,讓新加坡具備比

日本更適合栽種蔬菜

的環境條件。這是一個

善用資通訊(ICT)

技術的絕佳案例,目

的在於保持產品鮮度

及降低成本。

松下亞太區社長馬場英樹

說:「這是源自日本、生長於新加坡的蔬菜,新鮮度當然沒話說。雖然成本上略有差距,但價差可以用產品品質取勝。」除了在新加坡,也打算在其他地區設蔬菜工廠。

雖然蔬菜可移至海外栽種銷售,但還是有一些農產品只適合生長在日本國內的環境,因此,利用海運銷往國外的蔬果也不少。福岡農產物通商公司就斥資租下一整個「CA貨櫃」,利用低溫低氧保鮮的運送技術,將熊本縣的柑橘和鹿兒島的番薯運往海外。

集結多數產地,達到「規模經濟」,藉以降低運輸成本,經濟效益顯著。該公司社長波多江淳治說:「以福岡草莓為例,空運到香港每包(三百克)要賣兩千到二千五百日圓,但如果改用海運,每包即使賣一千五百日圓也能合乎成本。」福岡農產物通商現在不只和九州地區的農民合作,山形縣、靜岡縣也有農民來洽談合作,詢問能否一起運送櫻桃、洋梨和橘子等農產品。

香港餐桌,吃日本改良米瞄準TPP生效後的海外市場,有人開始研究稻米的新品開發,協助農民拓展海外市場的久保田公司就是一例。

「又難吃又貴的米」,這是香港和新加坡等亞洲地區長久以來對日本米的評價。當地主流的在來米,米粒較長,對日本人來說口感乾硬,沒有吸引力;但是對於吃慣這種米的在地人來說,日本越光米的口慼太軟Q,是日本米不受歡迎的原因。

然而,久保田不相信這樣的刻板印象,於是用科學分析日本米和當地主流的稻米,將甜味、彈性、米粒大小等特徵全部數據化,最後終於得到答案:「日本米不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太軟之外,最主要其實是新鮮度太差。」久保田在二〇一二年將碾米機搬到香港,開始在當地碾米,隨後又進軍新加坡市場,拓展銷售通路,後來為了迎合當地民眾喜好,將口慼比越光米梢硬的愛知縣產「愛知之香」等品種引進當地,沒想到需求大增,估計二〇一六年的出口量將是前一年的二.三倍,達三干二百噸。

日本政府希望在TPP的架構下,能夠在二〇二〇年將農漁產品、食品的出口值提升到一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千九百億元),中期目標的七干億日圓已在去年提前達陣;預估在達成一兆日圓的目標時,不僅蔬果類表現亮眼,加工類食品亦可達整體出口值的一半規模。

東京近郊,大企業去種田東京與首都圈的重要水源利根川,流經千葉縣柏市一處兩百公頃的農地,該區除了盛產越光米、房總黃金米,還有三井化學集團所研發的多產量「三光米」,另外也種植小麥、馬鈴薯和大豆等。

負責耕作的是當地農民染谷茂,他在一九六八年繼承家業開始務農,起初只有一.五公頃的農地,雖然曾設法從周圍已放棄農耕的地主手上收購或租賃農地,仍不易擴大規模。

轉機是在二〇〇三年,柏市大舉募集願意接手休耕地的農民,染谷參加了招募活動,成功租到一百零八公頃的休耕地,他花了將近十年,讓這些休耕地活化,如願躋身大規模農家的行列。

收成一旦增加,經營面向也隨之擴展。染谷讓農地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得以拓隈日本農協以外的其他通路。

稻米方面,透過

經銷商成功賣給

外資經營的連鎖

餐廳,馬鈴薯也

打進卡樂比食品

公司的供應鏈,

與大型企業的合

作案接踵而來。

他也以直營店的

模式,打開對消

費者直接販售的

通路;更嘗試以

乾田直接播種的

方式,省去育苗

作業來降低生產

成本。

另外,由大規

模生產農家所組

成的「大瀉村秋田小盯生產者協會」代表涌井徹表示:「光強調美味與食安是不夠的,如果不能以大規模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並拓展通路的多樣化,就無法捍衛日本國內市場。」

加入該協會的農家約有

一百六十戶,總耕作面積約兩干公頃,相當於四百三十個東京巨蛋,透過集體採購肥料和共同使用農耕機具的方式,已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該協會為了提升生產力,和多家民間研究機構及企業合作,打算自行研發多產量品種的稻米;並把視野轉進加工食品,把稻米製成泥狀的食材原料,已獲得日本7-Eleven的採用,用來做麵包。由於該原料富含水分,比粘米粉的用途更廣,將來還可用於生產乳製飲料和冰淇淋。

自從二〇〇九年日本政府開放企業可以租賃方式參與農業生產,至今企業務農數量已經成長五倍。在休耕地增加、農民減少的情況下,對於打算正式進軍農業、有規模的經營「會賺錢的農家」的農民或企業來說,現在未嘗不是一個大奸時機。

隨著企業積極參與,如果大規模生產者持續增加,日本農業的風景必將大大改變。

(Nikkei Business(c)201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34

星國首季經濟成長零、台港韓保三失敗 東南亞搶飯碗 最強四小龍也重傷

2016-05-02  TCW

一向是優等生的新加坡,近來不但金融中心光環漸暗,觀光賭場獲利也衰退,這場與東南亞的競賽,反映四小龍整體困境。

「亞洲四小龍」近年來成長失速,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新加坡。

服務業首季產值衰退四%

向來人均所得排名第一的獅城新加坡,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和前一季相比是零成長,主因是扮演成長動能的服務業疲軟:今年第一季服務業產值衰退近四%,是二〇一五年第一季以來首次衰退。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星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一.八%,在四小龍中只高於台灣(一.五%)。

星國最著名的濱海灣金沙酒店,屬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所有。據其最新財報,今年第一季來自新加坡的獲利比去年同期衰退三四%,該集團主席阿德森(Sheldon Adelson)表示,他打算出售此部分資產。

服務業另一支柱金融中心,據彭博統計,新加坡證交所初次公開發行(IPO)金額創十四年來最低,遠不如泰國、馬來西亞,這是因為東南亞各國開始搶新加坡飯碗。

在馬來西亞,擁有全球第三大棕櫚油樹種植面積的Felda、亞洲最大醫療集團IHH等,都在本國而非新加坡上市;印尼雅加達證交所執行長蘇利托(Tito Sulistio)表示,他們正勸說在新加坡上市的印尼及外國公司,改回印尼上市。

菲律賓證交所也在說服外國公司來當地上市,二〇一四年韓國Phoenix半導體,就選擇在馬尼拉證交所上市。

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GFCI)今年三月統計,新加坡仍然是亞洲排名第一的金融中心。不過,東南亞各國陸續開放,新加坡優勢開始縮小,其經濟成長減速,就是反映了這個現象。

這是整個亞洲四小龍 縮影,它們或轉型為金融中心(星、港),或轉為出口資本財及中間 產品(台、韓)。如今東南亞各國也籌備金融中心,中國則打造紅色供應鏈,四小龍又被取代。據IMF預估,今年四小龍經濟成長率皆 低於三%,遠不如菲、越(破六%)。

對四小龍而言,這是一場永不休止的競爭,對手不斷模仿自己,若找不出新定位,四小龍光環褪色也將無可避免。

文·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41

創維東南亞制造基地揭牌 借一帶一路東風加快國際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231.html

5月24日,“創維東南亞制造基地”在印尼揭牌開工,借“一帶一路”東風加快國際化。

去年,創維收購了東芝在印尼的彩電工廠。至此,創維印尼工廠將成為創維第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經營的海外工廠,是創維在東南亞的制造基地和海外市場的供應鏈樞紐。

創維海外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孫偉中說,創維收購東芝印尼工廠後,提振了當地經銷商的信心,創維印尼分公司連續三個月獲得經營性盈利,產品月度銷量為去年的三倍以上。“目前從訂單來看,收購工廠後的第一年應該會突破百萬。”

回顧進軍東南亞市場的歷程,孫偉中說,創維在進軍印尼初期面臨經營壓力和虧損的情況;印尼當地經銷商雖然多為華人,了解中國文化,與中國企業在溝通上有優勢,但他們幾乎不會選擇與中國品牌合作,而是傾向於選擇日韓品牌。

近年來由於成本和利潤問題,加之中國家電企業積極進攻,日系品牌紛紛撤離家電業,這給中國品牌崛起提供了良機。與此同時,中國在2013年9月提出“一帶一路”的政策,也增強了中國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信心。

創維在“一帶一路”的風口下果斷出擊,繼2014年9月收購南非著名家電品牌Sinotec和2015年6月收購德國高端家電品牌Metz後,於2015年12月成功收購東芝印尼工廠,加快在全球市場的布局。

孫偉中表示,東盟十國加起來約有10億人口,相當於中國市場容量的百分之四五十,如果把東南亞市場做好,就等於做好了半個中國市場。而且,東南亞不僅離中國較近,消費習慣也接近於中國,是創維走向海外的一個出海口。

“東南亞一旦取得成功可能會形成一個利基市場,東南亞自有品牌的順利發展將會帶動創維在其他市場的快速發展,在供應鏈、人才儲備和培養、產品適應性等方面完成儲備,以支撐創維未來在其它新興市場的供應鏈搭建、工廠管理。”孫偉中說。

對於東南亞市場未來的規劃,創維將采取四大策略:一是以印尼為據點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統一供應鏈;二是在經營上,產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三是嘗試“東芝”和“創維”雙品牌運作;四是嘗試線上運營以擴大市場份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