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顆雄心,兩手準備:要「研究」,更要「 策略」 西點老A

來源: http://xueqiu.com/1512170192/32400993

當我們懷著“賺錢”的雄心來到股市淘金的時候,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我們的武器是什麽?自己的鎧甲是否準備好?就像是探險淘寶遊戲,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就貿然進入,那麽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被後人踩在腳底下的皚皚白骨中的一具。股市亦然,我們不僅要有“雄心”,更要做好“兩手準備”:既要做好基礎研究工作,更要做好“交易策略”!後者才是我們在股市將智力和勞動轉換為真金白銀的關鍵!

      生活中人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讀,要是放在股市,這句話就變成“股市,僅以成敗論英雄”!你來股市賺不到錢,甚至還虧損累累,何來的成功之說?當然,股市里有三種謀生方式,其一,研究股票的人,其二,教別人炒股票的人,其三,自己靠投資股票吃飯,前兩種謀生方式的不在此列。

      在股市投資中,談研究和分析也好,論思路和理念也罷,這些都是為最終賺錢服務的,如果研究和分析、思路和理念不能夠賺到錢,就是無用功!所以,研究和理念固然重要,在真正的市場面前,一套行之有效的戰法尤其重要——研究是一回事,交易則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作戰體系,那麽你的“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功力和渠道”、“引以為傲的高學歷高材生光環”、“十幾年的股海搏殺經驗”或許在某些時候就成了“死亡陷阱”——正是這樣的實力讓人“自信心爆棚”,“我的股票那麽好,肯定沒問題”、“我的股票有消息,肯定會漲回來”、“我都十幾年股齡了,什麽沒見過?”,殊不知,每一輪大的行情回調,這樣的葬送自己的人不計其數,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個典型的市場案例。

案例1、某券商高級經濟師,經濟學博士,旗下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管理人士。他目前的倉位是接近100%。我問他為什麽?他說:我的股票都是有“消息” 的,都是質地較好的,我原以為不會跌多少的!但是,我的朋友問我時,我都勸他們說----行情不好,賣了吧,結果他們倒是賣了。
案例2、北京某媒體,80%的人都炒股,這次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套,平均倉位到目前為止,還在70%以上。他們告訴我說:我們持有的股票,有來自於上市公司 的消息,也有來自於證券從業人員的消息,過去都是很準的,盡管,我們心里有點發毛,但是我們就是沒有想過要賣。我們每一次問他們,都說沒問題的。
案例3、某證券從業人員,在6000點以上全部空倉,在5000點買進了50%,在4500點又補到72%;另一位證券從業人員,在6000點以上持有股 票比例降到了30%,但在4500點的時候有買到70%的倉位;還是一位證券從業人員,在5800點空倉了,在4300點一帶又滿倉了......
   有很多故事,你只要用心去聽,用真情去感受,發現他們都不是傻瓜!他們更多的是高IQ的一批人,在大盤2008下跌的過程中,損失卻在40%以上,盡管每一個人的故事不一樣,但有同樣的結果——那就是,他們都感到大盤有問題,但都沒有把倉位降下來。如果你有時間去聽一下老太太的聲音,再去聽聽小小散戶的聲音。就更能得出你們自己的結論。
   其實,我最近非常的迷惘和困惑。我在想,大多數讀書人犯的錯誤我肯定也會犯,或者說,我最有可能犯!我不相信誰能脫離大多數人都會犯錯誤的關鍵點,也許你這次跳出了這個火坑,但下次就未必,也許你跳出的只是一個小火坑,卻跳進了一個更難出逃的大火坑。
   有的人在高點是賣了,是逃了,為什麽又在5000點一帶又進來呢?我們難道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嗎?
   有的人認為自己的股票就是有消息的,就是好股票,我們不曾有這樣的想法嗎?
   我只是相信:過去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在下次大亂臨頭的時候,卻有可能成為魔鬼!我再一次反思自己:我會犯這樣的錯誤嗎?也許我想不到,也許我會想到,但在關鍵的時候,我能做得到嗎?我憑什麽能做到?
  我不能克服大多數人都有的毛病,我唯一的進步就是在倉位的調整上,在心態的成熟上,在策略的執行上,比早幾年有了一些進步。成熟是什麽?也許就是膽子小一點,虧錢少一點罷。股市投資之路,是一條修煉之路,是一個不斷克服自己人性弱點的艱難抉擇之路!

   就算是金融科班出身,如果沒有好的市場應對之策,在交易環節中,研究成果就難以有效轉換為真金白銀,有時候這種優勢反而更有害!這就是為什麽市場中這麽多研究實力雄厚的機構和個人,依舊擺脫不了大周期虧損、套牢的命運的原因之一。

      入市時間長了就一定有優勢嗎?不一定,就算入市二十年,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一套操作方法,那麽依舊是擺脫不了虧損的命運,賺到錢也是偶爾走運而已。
  從理論上講,進入股市時間較早的人,應該具有更多的證券理論知識,和投資理念之類的東西,應該有更多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最起碼,進入股市早些的人總要比晚些的人應該看到了更多的漲漲跌跌。可是現實中,看到的多是這樣的:把入市時間長的投資者與入市時間短的投資者相互比較,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入市較長的人是“套了就不管”、“都這個樣了,放著唄,懶得看”;入市較短的人則是“到處打聽,套了該怎麽辦?”、“怎麽會這樣呢?不是說要漲的嗎?”......
   是的,入市時間較長的投資者心態要好些,就是虧了錢,也不會罵娘,你作股評說錯了,也不會指著你說你不行,因為他們一方面要維持一點自己是老股民的自尊,另一方面以麻木來代替自己心痛!這部分老股民問題出在哪?——從來沒有去反省過自己錯在哪里,做錯了什麽?其實一直以來,什麽都沒有做對過!研究?策略?心態?都說不清!  
   我相信,就是有理念有研究,如果不能轉化為具體的“操作方案”的話,也是沒有多少價值!就象有些學者們的科技思想,如果不能轉化為生產力是沒有什麽意義的。在股市里,你的業績與你的學歷無關,你的業績跟你的經驗無關,股市就是人性弱點大暴光的地方!
     在股市,你的“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功力和渠道”、“引以為傲的高學歷高材生光環”、“十幾年的股海搏殺經驗”都不能幫你長期生存,唯一能讓你屹立戰場的是你的“策略”!險象環生的股市,你的策略是什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78

【i代言】造反!我們不僅要“活”,更要“火”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5/149510.html

中國每年有數百萬創業者,90%的創業公司都會死,其中50%有比較好的產品,皆因新品無法完成冷啟動,黯然夭折。

 

難道,90%的創業者就甘心做別人創業成功之路上的死屍嗎?
 
難道,50%的好產品註定要面對無人理睬身處“冷宮”的命運嗎?
 
i代言要和它的小夥伴們一起說:NO!我們 不僅要“活”,更要“火”!
 

 

i 代言是什麽?

 

\
觀看視頻,點擊此處
 

i代言(www.idaiyan.cn)背靠中國第一創業服務平臺——創業家,坐擁近萬高粘性的黑馬創始人用戶群,聚集了對創新產品最願意嘗鮮的人群,並建立了中國最強大的創新產品助推生態鏈——集包裝推廣、粉絲互動、股權+產品輕眾籌為一體的移動孵化平臺。
 
i代言是“創新產品生存的起點,粉絲用戶的發源地”。i代言團隊傾力幫助創新產品度過最初期的冷啟動困難期,為產品做貼合其個性的品牌包裝與推廣,挖掘創新產品第一批天使粉絲用戶,打造爆款,打通線上線下落地銷售渠道,讓創新公司在i代言達成品牌輸出、銷售落地和融資完成三位一體的目標。

 

我們要火!

 

三個爸爸:i代言和京東眾籌一起聯合打造的中國第一個金額過千萬元的產品眾籌項目!

 

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親自為58到家代言。
 
優曼家紡創始人王文鋼:上了i代言,一夜之間,浴巾全都賣光了!
 
i 代言能給小夥伴們帶來什麽?
1.免費線上發布會
 

做出了好產品,卻苦於沒有包裝推廣的資源和實力,我們i代言推出免費的365線上發布會服務,實現1天高潮發布,連續7天i代言首頁推廣,為創業者提供免費的創新產品宣傳推廣機會,幫創新產品提高知名度。

 

2.媒體報道
 
只要是好產品,只要有很棒的情懷故事,i代言與i黑馬網一起推你上頭條。
 
3.免費粉絲運營工具
 

找不到最早一批天使用戶和粉絲?沒有跟粉絲互動的工具?i代言提供了一系列的粉絲運營移動工具,包括“1.1元抽獎”、“一呼百應”、“征集體驗師”“我想要”等,而且都是免費的哦。

4.推薦加入黑馬社群
 
大家都知道創業家有一個黑馬社群——黑馬會,聚集了中國最活躍的創新公司創始人,目前人數已近萬,想加入黑馬會?想跟他們成為小夥伴? so easy!
 
5.線下品牌展示
 
創業家兩大標誌性活動:黑馬運動會、黑馬創交會,黑馬大賽硬創賽,黑馬會全球路演中心硬創沙龍,都是大佬、創業者、投資人雲集。只要你的產品足夠優秀,i代言就給你現場曝光和路演的機會。
 
6.供應鏈支持
 
有好創意卻無法做出樣品?想小批量生產卻找不到合適的工廠?做了大量的產品預售卻苦於量產難題?
 
硬蛋網是i代言的“好哥們”,你的上述難題它都能解決,要啥支持?你來告訴我!i代言的小夥伴們,膩們在哪里?
 
7.產品預售
 
京東眾籌,不用多說,中國第一產品眾籌平臺,你懂的!
 
想上京東眾籌,卻不知道找誰?不知道該做什麽準備?該聚合什麽資源?別著急。
 
i代言團隊已成功運作過包括三個爸爸、kisslink、雲中飛止鼾儀等成功的京東產品眾籌案例,有成熟的方案,你還等什麽?i代言給你一個跳板,duang一下成為爆款。
 
8.渠道分銷
 
你想讓你的產品被中國最廣大的人們購買嗎?i代言還能聯合中國最大的渠道商招募平臺通路快建,為你的產品設計渠道招募計劃和渠道分銷方案,召開招商大會,招募全國的“土豪”成為你的渠道合作夥伴。
 
9.MORE...
 
更棒的包裝推廣和粉絲運營工具,i代言IT團隊還在不斷開發中...
更多的資源,i代言還在持續不斷的整合中...
i代言致力於讓天下沒有被埋沒的好產品!
 
 
 
 
只要你有“貨”
 
馬上來約
 
武師傅18696870721(微信)
 
 
 
掃碼關註“愛代言”,每周驚喜等你!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53

【i代言】造反!我們不僅要“活”,更要“火”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5/149510.html

中國每年有數百萬創業者,90%的創業公司都會死,其中50%有比較好的產品,皆因新品無法完成冷啟動,黯然夭折。

 

難道,90%的創業者就甘心做別人創業成功之路上的死屍嗎?
 
難道,50%的好產品註定要面對無人理睬身處“冷宮”的命運嗎?
 
i代言要和它的小夥伴們一起說:NO!我們 不僅要“活”,更要“火”!
 

 

i 代言是什麽?

 

\
觀看視頻,點擊此處
 

i代言(www.idaiyan.cn)背靠中國第一創業服務平臺——創業家,坐擁近萬高粘性的黑馬創始人用戶群,聚集了對創新產品最願意嘗鮮的人群,並建立了中國最強大的創新產品助推生態鏈——集包裝推廣、粉絲互動、股權+產品輕眾籌為一體的移動孵化平臺。
 
i代言是“創新產品生存的起點,粉絲用戶的發源地”。i代言團隊傾力幫助創新產品度過最初期的冷啟動困難期,為產品做貼合其個性的品牌包裝與推廣,挖掘創新產品第一批天使粉絲用戶,打造爆款,打通線上線下落地銷售渠道,讓創新公司在i代言達成品牌輸出、銷售落地和融資完成三位一體的目標。

 

我們要火!

 

三個爸爸:i代言和京東眾籌一起聯合打造的中國第一個金額過千萬元的產品眾籌項目!

 

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親自為58到家代言。
 
優曼家紡創始人王文鋼:上了i代言,一夜之間,浴巾全都賣光了!
 
i 代言能給小夥伴們帶來什麽?
1.免費線上發布會
 

做出了好產品,卻苦於沒有包裝推廣的資源和實力,我們i代言推出免費的365線上發布會服務,實現1天高潮發布,連續7天i代言首頁推廣,為創業者提供免費的創新產品宣傳推廣機會,幫創新產品提高知名度。

 

2.媒體報道
 
只要是好產品,只要有很棒的情懷故事,i代言與i黑馬網一起推你上頭條。
 
3.免費粉絲運營工具
 

找不到最早一批天使用戶和粉絲?沒有跟粉絲互動的工具?i代言提供了一系列的粉絲運營移動工具,包括“1.1元抽獎”、“一呼百應”、“征集體驗師”“我想要”等,而且都是免費的哦。

4.推薦加入黑馬社群
 
大家都知道創業家有一個黑馬社群——黑馬會,聚集了中國最活躍的創新公司創始人,目前人數已近萬,想加入黑馬會?想跟他們成為小夥伴? so easy!
 
5.線下品牌展示
 
創業家兩大標誌性活動:黑馬運動會、黑馬創交會,黑馬大賽硬創賽,黑馬會全球路演中心硬創沙龍,都是大佬、創業者、投資人雲集。只要你的產品足夠優秀,i代言就給你現場曝光和路演的機會。
 
6.供應鏈支持
 
有好創意卻無法做出樣品?想小批量生產卻找不到合適的工廠?做了大量的產品預售卻苦於量產難題?
 
硬蛋網是i代言的“好哥們”,你的上述難題它都能解決,要啥支持?你來告訴我!i代言的小夥伴們,膩們在哪里?
 
7.產品預售
 
京東眾籌,不用多說,中國第一產品眾籌平臺,你懂的!
 
想上京東眾籌,卻不知道找誰?不知道該做什麽準備?該聚合什麽資源?別著急。
 
i代言團隊已成功運作過包括三個爸爸、kisslink、雲中飛止鼾儀等成功的京東產品眾籌案例,有成熟的方案,你還等什麽?i代言給你一個跳板,duang一下成為爆款。
 
8.渠道分銷
 
你想讓你的產品被中國最廣大的人們購買嗎?i代言還能聯合中國最大的渠道商招募平臺通路快建,為你的產品設計渠道招募計劃和渠道分銷方案,召開招商大會,招募全國的“土豪”成為你的渠道合作夥伴。
 
9.MORE...
 
更棒的包裝推廣和粉絲運營工具,i代言IT團隊還在不斷開發中...
更多的資源,i代言還在持續不斷的整合中...
i代言致力於讓天下沒有被埋沒的好產品!
 
 
 
 
只要你有“貨”
 
馬上來約
 
武師傅18696870721(微信)
 
 
 
掃碼關註“愛代言”,每周驚喜等你!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90

“十月媽咪”趙浦:逆襲時代,智能硬件更要高富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6/149768.html

黑馬說:智能硬件將是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已成為業內共識。2014年的井噴式發展,到2015年的大浪淘沙,智能硬件已不再是一片藍海。

智能硬件也不再是互聯網的專場,越來越多行業參與其中。“十月媽咪”創始人趙浦,就是一位從傳統領域涉足智能硬件的成功嘗試者。

趙浦認為,“高精尖”智能硬件領域必須讓高帥富來做。他組建了自己的“超豪華團隊”,從智能體脂秤切入,試圖打造每個人專屬的醫療健康管理方案。
 

 


文 | 本刊記者 王奕

一、孕育點子

趙浦總是走在最前沿。

早在智能手機尚未普及的2009年,作為黑馬會長的趙浦,就曾在黑馬會中孕育過一個APP,名叫“備孕日歷”。功能很簡單,女性將測量的體溫記錄在APP中,就會繪制一條曲線,計算出女性最適合懷孕的時間。

兩年後,趙浦又有了新的創意,他制作了一個名叫“baby face”的APP。與上一款工具性APP不同的是,這款偏趣味性。只要將男方和女方的照片輸入,就能“孕育”一張未來寶寶的臉。

趙浦當時就有了數據意識,他與替銀行做基因庫識別的公司合作,購買了5萬的數據,采集了臉部27個點,力求做到生動逼真。

盡管意識超前,但這兩款APP都是為了配合“十月媽咪”的營銷活動,並沒有再深入運營。

趙浦與智能硬件的結緣,需追溯到2012年。因為孕婦行動不便,他們設計了一款“數字試衣鏡”放在十月媽咪的店鋪中。顧客只需要劃動試衣鏡觸摸屏,就能出現孕婦本人試穿不同衣服款式的樣子,省去了穿、試、脫的繁瑣操作。這個高科技產品成了顧客的“寵兒”,帶來不少客流量。

“我相信,未來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都將智能化,減去所有需要人為的繁瑣細節”,趙浦看到了智能硬件的可觀前景,並開始孕育他的計劃。

趙浦考慮到一個場景:當一個人在酒店里,房間里提供了能滿足基本需求的所有物品。這個房間里會有鏡子、電視機、電話、秤、電吹風等物品,而每個物品都是一個信息的入口。

那麽秤就可能成為健康的入口。趙浦找到了靈感,他試圖由此切入,打造個人健康管理方案,由此撬開醫療健康領域的大門。

趙浦決定做智能體脂秤。
 


二、打造團隊

思路成形,趙浦開始尋找他的夢幻團隊。

2013年7月,他飛到矽谷找到了朱晴波。與趙浦相似的是,朱晴波也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他在矽谷與人聯合創立大數據公司“Pattern Insight”,並擔任工程與產品副總裁,負責產品和研發工作。2012年,“Pattern Insight”被全球最大雲計算公司威睿VMware收購。

可以說,朱晴波是矽谷大數據挖掘方面的頂級專家,他的公司擁有美國頂級的大數據專業團隊。朱晴波在矽谷創業多年,擁有很多資源。

他們聊得很興奮,兩人一拍即合。2013年年底,朱晴波從矽谷飛來北京,與趙浦敲定了項目。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業者開始吸取中西方的精華,整合各自資源,一次真正中美合作的創業拉開了序幕。

在設計上,趙浦追求蘋果的極致風格,他試圖獲得蘋果的“直系血統”。通過朱晴波的矽谷資源,他們找到了蘋果前工業設計總監Robert Brunner。

他是Beats 耳機的設計師,在蘋果任職期間,設計了第一代 Powerbook 筆記本電腦、第一代 Newton 掌上電腦和二十周年紀念版 Macintosh 電腦等多款經典作品。

“他覺得未來的中國,將成為智能硬件的下一個引爆點,他選擇了我們,也選擇了中國”,趙浦說,經過幾次的溝通,Robert Brunner決定加入團隊。

隨後,蘋果公司機械制造工藝部門主管洪覺慧也加入團隊。趙浦的“超豪華團隊”搭建成功,“在市場營銷方面有我,在大數據挖掘方面有朱晴波,在設計方面有蘋果系的Robert Brunner、硬件生產與供應鏈管理有洪覺慧。我們真正做到了軟硬結合”。

2014年8月1日,公司成立,命名“更多科技”。豪華團隊也受到了資本的認可,紀源資本和Formation 8領投,豐厚資本和黑馬基金參與,pre-A輪共融資325萬美元。
 

 

三、“更多”要求

智能硬件遠比傳統行業複雜得多。

做過服裝、化妝品的趙浦,深知把握細節的重要性,但智能硬件的細節更為繁瑣、精密,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智能硬件的前期投入非常之大,一個模具就耗資幾十萬;風險也極大,稍有差錯,就會功虧一簣。因此,團隊需要在前期考慮得極為細致,緊摳每一個細節。

他們也遇到了各種技術難題。比如,智能體脂秤需要在玻璃上挖一個孔,玻璃挖了孔,其承重性就大打折扣,報損率也很高。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團隊需要不斷嘗試才可找到解決方案。

“智能硬件是一個系統化、一體化很高的領域,一旦產品出來,就很難再更改,不像軟件,叠代速度很快”,趙浦認為,智能硬件的這些特征,決定了這個領域必須讓高帥富來做。

目前市場上有些人做智能硬件,是先設計出產品,後通過眾籌方式生產,最後才考慮引入大數據。對於這種“屌絲”模式,趙浦並不看好。

因此在更多科技的智能體脂秤設計中,一開始就對接了大數據。與傳統智能秤不同的是,更多科技沒有采用電流測試,而是大數據和物理測試相結合,實現更安全的測量。

孕婦、6歲以下的孩子以及帶有心臟支架的人都無法進行電流測試,物理測試則老少皆宜。“我們不僅能稱出孕婦的體重,還能稱出腹內孩子的重量,解決孕婦關心的長肉還是長胎的問題”,趙浦說,目前已能達到92%的準確率。

智能體脂秤將根據測試結果,打造用戶專屬的醫療健康方案,它會提醒用戶應該怎麽運動、吃什麽、穿什麽,甚至聽什麽音樂。

“目前看來,我們的競爭力是技術工藝,未來,大數據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這正是趙浦強調的“軟硬結合”。

目前,更多科技的智能體脂秤已進入生產階段,預計今年6月在中國銷售。而他們也在美國申請了FDA認證,預計年底認證通過,在美國發售。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奕,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越來越多人正在加入微商大軍,僅在化妝品行業,就至少有1000萬人在做微商。但這樁本是“賣產品”的生意,核心卻正在漸漸變成“招代理”。 (李基禮/圖)

朋友圈的財富神話,正在吸引無數人加入微商大軍。在創業夢想湧動和實體經濟艱難的現實背景里,號稱“零門檻”創業的微商擊中社會敏感點。

但這樁“賣產品”的生意,核心正在漸漸變成“招代理”。通過組織下家吸人、曬產品、曬打款圖等,異化了的微商像朋友圈的癌細胞一樣蔓延,將越來越多人拖入一個個利益之圈。

主持人撒貝寧問,“今晚有人還沒刷微信嗎?”結果有人舉手,他說,“你趕緊回火星去吧,地球已經不適合你,因為地球已經被微商占領了!”

這是2015年5月19日,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商會主辦的“微商誠信誓師大會”現場。

自從騰訊2011年初發布微信這款移動社交軟件以來,用戶數到2014年底已達5億。在2013年前後開始,“微商”漸漸入侵朋友圈。

難以確切統計究竟有多少人已經加入這支浩蕩大軍,但微商洶湧而來的撲面感很清晰:從什麽時候開始,你的朋友圈就潛伏了幾個賣面膜的?朋友里總有幾個80後、90後、寶寶媽突然創業了,問他們在幹什麽?微商!就算隨意搭上一輛地鐵,身邊也常能遇到幾個小姑娘在聊招了幾個代理,出了多少貨。

微商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化妝品。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會長馬婭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僅其所在行業就至少有1000萬名微商從業者,占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

微商的造富神話,更是震驚眾人。

最早一批做微商的代表企業廣東思埠集團董事長吳召國稱,2014年3月到9月,思埠的面膜賣了五到六個億。不僅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大樓,還在2015年1月份收購了一家日化行業的上市公司。吳宣稱,下一步的計劃是三年內上市。

微商究竟如何興起?它有怎樣的魔力吸引到如此多的人群參與?是哪些人成為了微商的主力?這究竟是怎樣一個財富神話?

占領朋友的朋友圈

怎麽讓別人也在朋友圈賣自己的產品?招代理,並且讓代理也招代理,這是命門所在。有組織的代理隊伍的興起,改變了微商的根本形態。

吳召國自稱一手締造了微商文化,奠定了微商世界的基因——包括微商這個名字,都是他給行業的貢獻。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微商大部分都是賣面膜的,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當時在做面膜,“如果當時我做眼霜,也許現在全是做眼霜”。

吳的公司,思埠集團,是行業內公認的較早做微商的企業之一。另一家較早的,則是也賣面膜的“俏十歲”。

2013年,28歲的吳召國已經在化妝品銷售行當浸淫了近十年,擅長用各種手法將產品推銷到美容院,這份職業讓這個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的農村小夥子曾經收入可觀。

怎麽想到用微信做生意?吳自稱是因為在2012年感受到傳統行業的頹勢,美容院的傳統客戶——60後70後們都開始網購了,生意越來越難做,因此萌生退意,開始研究淘寶。

但2013年的淘寶,已經不再是草莽創業的階段,巨大的廣告投入門檻並非一個創業者能兜得住。“再加上競爭對手刷單差評”,導致吳和朋友所開的賣豐胸產品的天貓店被關停。

後來,吳也打過微博的主意,但微博已漸漸式微,而微信朋友圈正在興起。

為什麽想到利用朋友圈賣面膜?吳在2015年3月出版了一本自傳《思埠崛起:吳召國的微商時代》。在書中他說自己一開始做產品,就把視線定位在中國三到六線的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的老百姓對品牌沒有概念,可以通過人傳人的方式,“讓老百姓自己來賣我的產品”。

當時吳還沒組建公司,他只是在琢磨面膜,因為面膜技術含量低,又是女性的“剛需”。他找到了生產廠家,借用一個叫歐蒂芙的品牌,做了一款叫“歐蒂芙奇跡”的面膜,並將這款他自稱品牌略山寨的面膜推到朋友圈。

此時,另一款面膜俏十歲已經在朋友圈大熱——這兩款面膜後來被稱為微商界的“好基友”,一起創造了微商面膜最初的銷售神話。

神話的關鍵一點是,不僅僅是自己在朋友圈賣,而且要讓朋友也在他們的朋友圈一起來賣。

“那麽多人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轉發你的產品信息,這是多好的免費推廣。”微商從業者,推出了泡芙小姐、炫愛洗護等微商產品的王穎對南方周末記者稱。

但怎麽讓別人也在朋友圈賣產品?招代理,並且讓代理也招代理,這是命門所在。

吳召國的第一批代理,來自在淘寶賣豐胸產品時積累的QQ客戶群。他建了一個微信群,將這些人拉進來,給他們講課,教他們怎麽營銷,怎麽發展自己的代理。第一節課只有7個人聽,有人聽了沒幾分鐘就退群了,“這些人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吳召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一直堅持到第三次開課,才有人真的留下來,“他們現在都是千萬富翁了”。

2015年1月份,吳召國將年會開到人民大會堂,請來撒貝寧當主持人後,當月代理數量增加了兩萬人。

代理再招代理,這個模式飛速運轉起來,造就了那些原本完全沒有知名度的面膜的出貨奇跡。

2014年3月份,吳召國正式成立了公司,到了9月份,每個月營業額已經能做到一個億——一位化妝品行業資深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在本土化妝品行業,這個營業額能排進前20了,對於一個從零開始的面膜品牌,這簡直是“神一樣的速度”。

其實,早在吳召國大舉開發朋友圈能量之前,已經有人在朋友圈零星發布商品信息,比如做代購的、淘寶賣家、賣服裝皮包的等等。但這些更多地停留在無組織的零星叫賣,而且是“賣商品”。

但要想讓“朋友”成為商品的推廣員,真正發揮朋友圈“轉發”帶來的信息裂變功能,不能只是把朋友發展成買家,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成為賣家,成為自己的利益同盟。

自此,朋友圈的生意開始變異成一個“招代理”的故事,不斷擴充代理隊伍,成為微商生態的核心。

有組織的代理隊伍的興起,改變了微商的根本形態。朋友圈的生意模式,也從單純的賣貨,變成以賣貨的名義發展下線,售賣一個發財致富的夢想。

2015年1月,在山東青島,一個名為“寶寶團隊”的化妝品微商公司年會上,90後女CEO拿出120萬元購買4輛寶馬,獎給4名目前還在校的90後大學生代理。4人中最小的才18歲,但銷售額均在千萬以上。 (CFP/圖)

誰在做微商

在實體經濟艱難和創業夢湧動的當下社會現實中,號稱“零門檻創業”的微商受到歡迎。

但一款完全不知名的商品,怎麽才能吸引代理們加入其中?

除了利用功效、廣告、明星打造出一個全能型產品,更重要的是造夢:講述一個可以複制的屌絲逆襲神話,當然,是通過做微商實現的。

吳召國常常和他的代理們講:中國這樣的投資環境,仍有三次窮人翻身的機會。第一次是80年代的下海,第二次是90年代初的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第三次是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革命。對於前三次都沒趕上的人來說,2013年左右,新的機會出現,只要有一部手機和朋友圈,就可以創業,因為每個人既是消費者也是銷售者。

耀眼的財富、奢侈的生活,包裹上創業的外衣,散發出金光閃閃的感召力。

在網上,隨手搜索“微商”,各種“招代理”便bling bling地映入眼簾,句式、用詞、允諾的夢想都出奇一致:月入百萬不是夢,某某團隊帶你嗨帶你飛。

洶湧加入微商的各級代理們,在去年下半年漸成勢頭。

微商界對代理主力的描述是:大學生、全職媽媽、三四線小明星、模特,或者有一定粉絲資源的網絡紅人,曾經做淘寶並有一定客戶資源的商家。

吳召國現在的助理小陳,曾經就是吳的總代,來自寧波,2013年大一讀了半年就退學了。她自己的團隊在2013年10月曾達到200人,但她都放棄了,轉而當了助理。小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跟著吳總,整個人格局和眼界都不一樣了。”

帶著南方周末記者參觀思埠大廈的過程中,小陳非常自豪、熱情。在思埠,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掛著和她一樣的笑容,他們仰視著吳召國,期望有一天也可以像他一樣成功逆襲。

吳召國稱,在他的團隊里,能堅持做下來的,“一開始都是窮人”,他們大多來自江蘇浙江三四線小城鎮。在他看來,那麽多人加入微商,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另一方面就是,微商的財富故事激發了最底層的老百姓創業欲望,大家普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

某種程度上,這正是社會現實的一面。根據教育部的統計,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27萬人,但經濟的下滑趨勢和失業率的增加,讓大學生就業變得艱難起來。國家層面對創業的提倡——比如教育部甚至出臺規定鼓勵大學生保留學籍創業,更讓創業如火如荼。

號稱“零門檻”的微商在此時出現,對於全社會來說都稱得上正中肯綮。

溫州人暖暖在2014年7月被閨蜜拉入微商大軍。她原本做家紡生意,有自己的床上用品門店。

暖暖說,經濟不好,是很多人加入微商的一個原因。她的店鋪在南昌最大批發市場的臨街位置,但“客流量依舊少得可憐”。

來自浙江、廣東等傳統制造業發達地區的代理,是微商圈主力人群之一,對他們而言,利用閑暇時間做微商賺點外快也沒有什麽不好。 “最誘人的是門檻低。”陳楊娉對南方周末記者稱。陳是個90後,留學回來後在父親的化妝品企業里工作,目前職務是富城國際董事會特助,是個典型的富二代。

對這個群體來說,創業的誘惑比就業大得多。

看到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賣服裝,陳楊娉也鼓動父親的公司開發出一款專門針對中低端、低年齡段的口紅,取名魔姬,通過朋友圈售賣。從2014年7月份開始,到現在已經積累了700-800個總代級別的代理。她對自家品牌代理商的年齡層分析是,47%是80後,29%是90後,而且90後在趨勢上會更成主流。

在喜歡自由生活方式的90後眼里,微商的相對低門檻(只要有進貨的資本,不需要開店鋪、付出高額的廣告營銷成本等),自由靈活的時間,動動手指、喝著咖啡就能把錢賺了,很有吸引力。

陳楊娉認為,90後的吸粉能力很強,和做微商特別需要的炫文化非常契合——對90後來說,這個時代的競爭力,已經不再是拼爹拼媽,而是拼顏值。

“有下家的永遠不會虧”

上家沒有風險,因為都是先打款後發貨,賣不出去上家也已經賺到錢了。生態鏈最底層的代理,也就是小白,拿貨價最高,也承擔了貨品賣不出去的全部風險。

在微商的體系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同濟大學大三學生June在寒假看到朋友在朋友圈賣面膜,便跟著加入了朋友所在的“寶寶團隊”——這些“××團隊”,是微商世界的組成單元。

剛加入時,June花了一千多塊進了面膜,是最低級別的四級代理,也就是最底層的所謂“小白”。

不同微商品牌,對自己代理體系的具體稱謂不盡相同,但大致都會有從官方、總代,到省級代理、市級代理以及低端代理幾個層次。

不同級別代理的通關秘籍只有一條——拿貨越多,級別越高,單價越低。品牌商通常只對官方代理發貨,高級別代理還需保證相對固定的出貨量,否則將被降級。

以正在朋友圈熱招代理的東田炫愛洗發水為例(在朋友圈面膜質量被媒體曝光後,洗發水正在成為新晉熱賣品類),其官方代理需要一次性投入20萬。即便是這樣,目前官方代理也已經招滿,共有近30個團隊。一位負責代理團隊的工作人員稱,“現在官方代理都是老微商了,在2013年就開始做了,他們都有自己團隊。”

這些官方代理再繼續招代理。

不同檔次的代理之間,拿貨價差別非常大。最低級別的所謂導師,這套洗發水的拿貨價是115元每套,至少拿4套,也就是最低只需投入460元。而更上一級代理(省代)的拿貨價則降低到每套85元,但拿貨數量的門檻也提高到2箱(48套)。最高級別代理(總代)的拿貨價更是低到每套65元,但門檻也驟升到12箱(288套)。

而這套宣稱是李東田以私人名義參與研發,和chanel香水同一個香型,瓶身由阿瑪尼品牌設計師參與設計的洗發水,在朋友圈的零售價統一規定為169元。

不管最終賣給誰,拿貨越多,進價越低,賺得差價自然越多,上家會這麽提醒小白們。

最高級別的代理,以最低的價格拿貨後,便有了不停朋友圈刷屏,不停加人,不停招代理的動力。每個人發展的下家,都成為自己團隊中的一員,但這個下家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團隊,上家並不直接管理下家的團隊。

只有不停地發展更多的下家,才能更快地將手上的貨出掉,賺取差價。微商的代理擴張模式因此有了驅動力。

“小白”June很快就退出了這個行業,因為他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類似傳銷的模式,不對勁。不同級別進貨價之間懸殊的價差,也讓他對產品質量生疑。

June所在的團隊賣的產品包括面膜、BB霜、洗發水、纖體霜等。他很快就發現,“上家”不僅是希望他賣貨,更希望發展他成為更高級別的代理,進更多的貨。

“想做大想掙錢就必須知道囤貨,從一個代理敢不敢囤貨也能看出這個人的自信和目標”,上家給小白們這麽講故事:去年團隊有一個代理姑娘,零售特別好,基本每天都進貨1000元到2000元。為什麽不一次進一萬的貨拿二級代理呢,比按照四級代理拿貨掙得多多了。在上家的勸導下,這個姑娘為了攢錢進貨吃了一周的面條,肉都不敢加。

生態鏈最底層的代理,也就是小白,拿貨價最高,直接面向消費者,承擔了貨品賣不出去的全部風險。

一位微商廠家的銷售對南方周末記者稱,在這種模式下,上家沒有風險,因為都是先打款後發貨,賣不出去上家也已經賺到錢了。他說,“有團隊有下家的人就永遠不會虧”。

“最早做這行的上層的代理們,肯定是賺到錢了,但貨都囤在了中小代理手里,成了一個內部自銷系統。”一位日化行業資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真正能賺到錢的,也就1%。”他的估算依據是,2014年底他一口氣加了四百多個微商的微信號,現在仍持續在發朋友圈的也就三四個人。

吸人大法、打款圖與同盟軍

外界以為微商是基於朋友圈的熟人生意,但其實微商界早就不只滿足於熟人,如何擴充朋友圈,是進入微商界的必修技能。

代理們進入微商的世界,首要的工作之一是進行培訓。

不同級別的代理被放進不同的微信群,幾乎每周,至少每月都會有一個培訓,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教你怎麽加人,以及發朋友圈。

外界以為微商是基於朋友圈的熟人生意,但其實微商界早就不只滿足於熟人,如何擴充朋友圈,是進入微商界的必修技能。

來看看這些琳瑯滿目的加人大法:

問朋友要公司通訊錄,挨個加。

到KTV附近搖一搖,搞定一個坐前臺的、夜場的。

去各大租房網、中介網發布微信,說要買房、租房,分分鐘有幾十個人來加你。

搜索微信點贊群,進一個就能加99個人。

……

除了加人,上家還會不停“push”下家發朋友圈。

發朋友圈也有技巧,首先要把控節奏,每天的早晨十點左右、中午、下午四點左右,晚上七八點,睡覺前,這幾個節點必須發一次朋友圈。

一張自己最美半邊臉45度角或65度微側面的頭像非常重要;發到朋友圈的照片,要秀自己和產品的合影,有孩子的曬孩子和產品的合影,要輪番使用不下30種美圖工具修飾;此外,還要炫代理、炫收入、炫發貨圖,傳遞日進鬥金的快感。

王慧明(化名)就是看到朋友的女朋友天天發朋友圈,不停曬發貨圖、打款圖,真的很賺錢的樣子,才開始加入這個遊戲,成為朋友女朋友的下家。

自此,只要有空王就得抱著手機,不停地加人,不停地刷朋友圈。但堅持了幾個月,她的貨幾乎沒賣出去。但明明沒有賣出去,卻還得每天發賣貨圖、產品圖、收款圖。其實圖都是更大的代理發到群里的,然後大家都去用。

至於上家的圖是不是真實的,王慧明也說不清。網絡上有帖子揭發有軟件可以作出成交圖,後來做到省代級別的暖暖也承認有些圖是假的,“其實很好辨認,那些模糊不清的圖,多半是假的”。

王慧明漸漸也對此疑惑起來。她身邊的微商朋友,其實貨賣得也並不好。她開始懷疑微商的商業模式里,是不是真的會有最終的買家?究竟誰會在朋友圈買這些沒有知名度、無法退換貨、交易沒有任何擔保的產品?

不過,沒有人說破這個行業里公開的秘密。

到2015年4月份,媒體陸續報道朋友圈面膜存在使用激素等違禁物的質量問題,微商的高速發展開始慢下來。

暖暖承認,媒體對朋友圈面膜質量的報道,影響了代理之間的相互信任,很多人開始懷疑自己做的產品究竟有沒有質量問題。

一位日化行業資深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有位代理某微商品牌面膜的朋友,曾特意委托他幫忙檢測,結果確實有質量問題。但朋友投了十幾萬進去,最終還是選擇了沈默,這款面膜也依舊在售。

90後與做微商需要的炫文化很搭調,這也是微商產品很多瞄準低齡段化妝品的一個原因。 (CFP/圖)

微商是不是救世主

“大家都清醒了,神就消失了。”

“微商現在到了瓶頸期”,這幾乎是整個微商圈的共識。

在行業外部,越來越多的品牌被微商的創富能量震驚,迅速加入其中。

在5月份剛剛結束的上海美博會上,參展商們都感受到了微商的火熱。幾乎每個品牌、每個展館都打出了微商的招牌,主辦方也特意開辟了一個專門的微商展館,召開各種關於微商的論壇。這讓每年都來參加這個專業展會的行業內人士很是感慨。

吳召國稱,一方面,因為微商門檻很低,很多機會主義者進入行業瘋狂圈錢,隨便代加工一個品牌就開始全國招代理,完全不顧及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曾經看不上微商的土豪老板像當年一擲千金成立電商事業部一樣,迅速組建了微商事業部,好像微商就是救世主。

但在內部,底層代理正在慢慢覺醒。

大學生June感覺不對,退出了。王慧明也放棄了,賣不出貨,還得誇張地抱著手機宣傳產品,不發圖上家就來找麻煩,煩透了。

一位為微商生產產品的廠家銷售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今年以來,微商的訂單量在下降,慢慢不好賣,大家就不做了。”

在這兩種力量的作用下,微商正在從草莽創業階段過渡到大洗牌階段。

“大家都清醒了,神就消失了。”上述行業資深人士評論。

針對微商類似傳銷的質疑,微商界的調整速度也很快。靠微商完成屌絲逆襲的吳召國反複強調,他們今後實行平臺模式,平臺擁有強大的代理隊伍,誰想做微商,不用招代理,直接放到這個平臺上就行了。而且他強調,對於各級代理不再設立門檻,比如說不能要求代理囤貨拿代理權。

吳召國堅持,微商亂象,是因為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品牌影響力,只要有知名度的好產品進入微商,擠掉低水平的三無產品,肯定有終端消費者埋單。微商不是傳銷,而是打破了傳統上從生產商到代理商到消費者的直線結構,讓消費者也變成銷售者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

而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微商層層代理的模式,和其利用朋友圈做生意的兩大要害,與微信朋友圈這個產品的私人社交屬性根本矛盾,人們心里對朋友圈售賣商品的排斥,決定了這種所謂創新不可能有終端消費者,是徹頭徹尾的傳銷。

微信公關部門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對此的態度是: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用戶有權利選擇自己微信使用方法,但前提是合法合規。微信堅決打擊售賣假貨、違禁物品、侵權商品、透支信任惡意欺詐、非法分銷行為。在6月2日,騰訊微店決定每個月2日為公司“打假公布日”。

5月19日,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國家商務部研究院服務業研究部副主任俞華出席了微商誠信誓師大會,他強調,少數“亂象”影響了整個微商行業,規範微商迫在眉睫,要打造健康微商生態圈。

同日,思埠成為廣州市花都區政府試點單位,稱即將打造互聯網+微商孵化基地。

在更大的範圍內,至少到目前,與微商相關的法律和監管都還是空白。政府的看法也並未明晰,這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微商的頭頂。


共享經濟五法則:不只滿足需求,更要讓人渴望


2015-10-05  TCW

今年七月,美國共享經濟家政服務鼻祖Homejoy宣布結束營業,為新興崛起的共享經濟趨勢,敲響一記警鐘。共享經濟創業潮方興未艾的中國,更有媒體天天在網路上更新「死亡名單」,讓人擔憂,是否第一波共享經濟的泡沫即將被戳破?

「其實早就泡沫化囉!」矽谷、舊金山知名的種子基金500 Startups合夥人Marvin Liao分析,過去一、兩年,熱錢瘋投共享經濟,許多商業模式不佳的企業也能輕易拿到第一輪種子基金,如今這些公司有些已經拿不到第二輪創投資金,準備要一家家倒閉。

「共享經濟是個硬趨勢(hard trend),但投資這類新創公司的資金正在減少,」他口中的硬趨勢,指的是無論人們喜歡或不喜歡,都將會發生的趨勢。共享經濟甚至不因泡沫消退,發展態勢已更明確。

《商業周刊》訪問舊金山及兩岸三地的創投與共享經濟業者,剖析Homejoy這場四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三億元)的教訓之後,歸納出避免共享經濟失敗的五大法則。

光解決需求還不夠!須找出讓人「非你不可」的渴望

同樣是解決一般人的日常需求,為什麼Uber或Airbnb的市值能破百億美元,但Homejoy卻黯然倒閉?長期觀察新創企業的AppWorks共同創辦人詹益鑑認為,是否讓人「渴望」,是其中的差異。

「服務推出的早期,一定要讓人渴望,而不只是解決需求,因為需求早就被滿足了。」詹益鑑認為,共享經濟的平台,如果只做到媒合,則獨特性不足,要有足夠的誘因讓人去使用,甚至主動為你宣傳、推廣,得讓消費者「渴望」該服務。

當一般人聯想到Uber的時候,可能是車內空間比計程車更乾淨、叫車方便等,甚至是帶點尊榮感的乘車體驗;當你要出遊時,選擇在Airbnb上找民宿,而非訂一般的旅館,可能是想住在當地人家,融入在地生活與文化,或體驗如同裝潢雜誌中的美好家居生活。

但反觀Homejoy提供的居家清潔服務,與市場上現有的家事幫傭無法有明顯的差異化,因此缺乏理由,讓消費者非得透過該平台獲取家事服務不可。

「要創造出渴望的需求,創建更多場景,(才能)讓原來已經供過於求的閒置資源被調動出來,滿足更多需求。」研究創新商業模式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策略學副教授陳威如分析。

最重要的是供給方!非傳統雇傭,提供服務者可隨時走人

當你每次使用叫車軟體,卻都叫不到車;或每次使用送餐App,結果都因人手不足得等上兩個小時,你還會使用該項服務嗎?

「一定要讓服務供給者賺到錢,不然,久了他們就不願意在你這平台上提供服務。」於香港起家、共享經濟式機車快遞Gogovan的台灣區總經理許文忠認為,經營共享經濟式的公司,搞定供給,比一般公司還更重要。

因為,共享經濟的服務提供者,多半為兼差,賺的是「第二份薪水」,這群人比一般雇傭關係下的員工更有彈性、更有選擇,要是平台無法讓服務提供者賺到錢,或「奧客」太多,他們隨時可以走人。

「例如有些客人比較苛刻,這種案子通常就沒快遞員要接,我們得多給一點補貼。」許文忠分享,為了留住服務提供者,除了補貼,也得為他們開拓客源。就像Uber會提供搭乘優惠給乘客,目的其實是為了留住服務提供者。

Homejoy過去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給予服務提供者的薪資,低於市場行情。因此,也只能請到素質不佳的家事幫手,提供劣質服務,在「體驗為王」的共享經濟中,自然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引發勞資糾紛。

特別需要口袋深!供需都得補貼,擴張過快撐不久

任何創業,都需要本錢,但為什麼成本控管對共享經濟而言更重要呢?因為共享經濟初期,往往得靠著對供給與需求雙方的補貼,建立用戶群與知名度,是一場建立供需雙方媒合的平台戰爭。

「本要夠大,不管是錢夠多,或是使用人數夠多。因為你要同時處理供給跟需求兩端,蠟燭如果是兩頭燒,一定是燒超快。你要讓人,不管是供給者或消費者,忠誠於你的平台,一定要給額外的好處。」詹益鑑分析。

以去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Uber為例,代客停車服務的「呼叫阿福」共同創辦人余致緯表示,中國許多Uber司機近兩、三個月的收入,都比台灣的上班族 好,靠著補貼,月入新台幣十萬元不是問題,「這個產業有很多先天限制,要有足夠的金錢補貼,或其他獎勵,讓供給需求雙方長久存在平台上。」

Homejoy失敗的原因之一,便是因擴張太快、營運資本殆盡。因此,如果對資本市場的運作不熟悉,沒有管道跟創投募資打交道的話,或沒辦法有效的撙節成本,或許共享經濟不是你適合進行的創業。

別讓人只消費一次!最怕私下接案,平台須有高價值

如果有一個阿姨,每週透過線上平台媒合,來你家打掃,你會一直付出較高的費用,讓平台抽成,還是從此以後跳過平台,直接跟阿姨約好下一次打掃的時間,你付出的費用比較少,而且阿姨反而賺更多?

這個被跳過的平台,正是Homejoy。

「這是忠誠度的問題。我跟你借電鑽,或跟別人借電鑽,對我來說沒有特別性,就像Uber也沒希望你一直搭同一台車。平台最怕的,就是你自己私下接觸。」余致緯表示。

詹益鑑也認為共享經濟,應該避免從事高信任門檻的服務,像是居家清潔或家教等等,因信任感很高後,容易跳過平台,使用者以及服務供給者,會直接變成長期依存的關係。

最理想的狀況,是讓供給與需求雙方,都對平台產生高黏著度。陳威如表示,如果供給與需求雙方,每次的交易成本是高的,例如民宿找客人、客人找民宿,才能彰顯出平台的價值。

用標準化精準媒合!須提供評價,才能媒合「對的人」

媒合,是共享經濟服務的靈魂。例如Uber幫你找到就近的司機,Airbnb替你找到旅途中理想的住宿。但如何才能做到精準媒合呢?陳威如認為,關鍵在於服務要可標準化、且可公平的被評價。

「像是Uber,它的服務是把你從A點載到B點,這是服務裡面最容易標準化的一種。」陳威如認為,反之,像居家清潔,便是很難標準化,且好壞難客觀評量的 一種服務。「同一個家政阿姨,有的媽媽覺得她好,有的覺得她壞,這中間是有『Kimochi』(日文情緒之意)的,就不容易標準化,也更不容易衡量評 價。」當服務難以標準化與評價,就很難切合使用者需求,為雙方媒合服務。

【延伸閱讀】為何有人靠共享經濟勝出,有人卻賺不到錢?

法則一:服務不能只是解決需求,得讓人渴望●出租電鑽等工具:Neighborrow*5年前至今,網站已無獲利*敗:買仍比租借方便,誘因不足

●做二手衣交換:Twice*今年7月起將服務移轉給eBay*敗:服務與現有拍賣網站重疊

法則二:建立共享名號,搞定供給服務比需求更重要●中國版清潔工媒合:身邊家政*去年6月關閉*敗:缺乏穩定服務人力

法則三:搞定供給、再創需求,資金「蠟燭兩頭燒」是必經之路●做到府美髮:時尚貓*今年1月倒閉*敗:使用頻率不高(月剪1次髮)資本很快就燒光

法則四:讓人愛上你的平台,而非愛上服務供給者●媒合一對一家教師生:老師來了*今年9月停止營運*敗:只能做到一次性媒合

法則五:服務要可標準化、可評價,才能媒合「對的人」●賣生鮮半成品:砧板先生*今年3月停業*敗:中菜備料複雜,難標準化

●做清潔工媒合:Homejoy*今年7月底關閉*敗:法則1到5都沒做到,未能跟現有清潔服務區隔,更給低薪、搞不定供給,引發勞資糾紛,即使募到4,000萬美元,最終仍倒閉

整理:吳中傑



要資金平衡,更要公平公正退休職工繳納醫保須審慎研究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759

(CFP/圖)

在退休職工是否應該繼續繳納醫保費用的議題上,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國家基本醫保資金能否收支平衡,而是醫療保險這項社會政策是否公平公正,是國家是否要為公民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

2016年1月5日晚間,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常凱在研討會上表達了上述觀點。

由於2016年第一期《求是》雜誌刊發了財政部長樓繼偉的署名文章《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改革》,文章提出,“要改革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合理分擔、可持續的醫保籌資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一時間,退休職工是否應該續繳醫保成為輿論熱點。為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特別組織了一場研討會,多名學者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常凱指出,退休職工繳納醫保是重大的勞工政策,事關勞動者基本權益。勞工和一般市民不同,勞工問題涉及雇主、雇員等多方利益。盡管現階段,社會保險的外延已遠遠超出勞工政策,社保正在向去勞動化的全民保險趨勢發展,但在中國,社保、醫保問題仍然屬於勞工政策範疇。

目前,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共分為四類:公費醫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四類中,雖然城鎮居民醫保及新農合實行終身繳費原則,但那是因為兩項醫保的參保人沒有工作、不屬於勞工,同時由國家財政出錢進行了大量補貼。常凱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新農合針對的參保人群、制度初衷根本不同,所以後兩者終身繳費的規定對職工醫保並不適用。

人大勞人院教授潘錦棠認為,醫保要想公平公正,就要在頂層設計上處理好政府、企業、個人的關系,平衡各群體的醫療福利分配,同時,對於各群體的醫療福利水平也應公開透明。“比如網上曾經流傳醫療費用支出的百分之七八十花在黨政幹部身上,雖然後來有人辟謠,但這部分支出仍然不為公眾知曉。”潘錦棠說,讓各群體的醫療福利公開透明,應該是收繳退休職工醫保費用的前提之一。

尤其對於現有的退休職工來說,這部分人經歷過上山下鄉,回城後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上世紀末又趕上下崗。他們親歷了特殊的歷史時期,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已經凝結在國有資產中,他們與政府間有著“低工資、高福利”的心理契約。“這部分退休人員認為年輕時沒怎麽生病卻逐月繳納了醫保,現在年老退休應該由國家對他們進行回報了。”人大勞人院教授趙忠表示,如果政府在此時單方面改變現狀,要求退休職工繼續繳納醫保費用,那麽就會打破政府與他們之間的隱性契約,會威脅到正常的社會管理和運行。“所以改革應該漸進,不能損害現有人員的利益。”

此外,退休職工繳納醫保與現行《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相悖。該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趙忠指出,如果社保法實施未滿5年便面臨著改變,其消耗的成本遠遠大於退休職工醫保繳費帶來的收益。

常凱對此表示認同。“官方表達傾向性意見必須慎重、有依據,應該在取得廣泛共識的基礎上推進。尤其在法律未做修改的情況下,政府如果隨意改變基本原則會影響社保制度的嚴肅性,得不償失,”常凱說。


選前總體檢 官股企業誰的成績好? 存股熱門標的 看競爭力更要看人事布局

2016-01-18  TWM

總統大選結果將出爐,政黨輪替機會甚高,政府派任董座的官股企業,將成下一波市場焦點。因為董事長的經營願景,將影響公司的決策,想像空間大,也是投資人相當關心的變數。

一月十六日的總統大選,除了政黨可能輪替、全面改寫政治版圖,對於投資而言,意義又在哪裡?其中一個答案,是眾多小股東投資的官股企業,高層人事即將面臨 大搬風,勢必對日後績效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大選結果出爐前,回頭檢視官股企業八年來的表現,有助於決定未來布局相關標的的戰略。

首先,散戶投資人看待官股企業,普遍有「不會倒」、獲利較穩定的心理;這從散戶持股中鋼的籌碼變化,就可窺知一二。

在去年中鋼跌價期間,小散戶股東占比一路上升,持有五張以下的股東,戶數從六十八.五萬戶,增為近七十萬戶,增加一萬多名小股東。

不過,檢視馬政府上台以來,眾多官股企業的股價變化,不難察覺,儘管不會倒閉,但是個別公司競爭力,仍然是決定長期投資能否獲利的關鍵。

藍營執政以來

中華電漲最猛 台肥跌最深在十一家規模較大、由各部會派任董座的官股企業中,漲跌家數大約各半,自○八年五二○、政黨輪替以來,漲幅最高的是中華電信,還原權息後漲幅達 七五%;其次是掛牌歷史較短的漢翔,還原價上漲約三成;跌幅最深的是台肥,還原價較八年前大跌六四%之多;中鋼的還原股價,八年來也跌了四五%。

中華電、中鋼都是不少投資人存股的熱門標的,但還原股價顯示,長抱中華電與中鋼,八年來績效宛如天壤之別,原因就在產業。

財子學堂副總經理林成蔭觀察,鋼鐵業是典型的景氣循環產業,○八年之後,鋼鐵業轉為空頭,中鋼股價呈現大幅修正。

到了近兩年,對岸鋼鐵工業嚴重供給過剩,整個行業最近十季連續虧損,連龍頭寶鋼都在損益邊緣掙扎;中鋼出現單月虧損,股價從○八年五十四元、腰斬三分之二,至今只剩十七元,也不令人意外。

當全球仍供過於求,台灣公共建設數量不如以往,內外交困的中鋼,如何從不景氣中脫身,是新董座的挑戰。

國庫金雞母:中華電,還原股價從○八年不到六十元,如今逼近百元大關,漲幅頗為可觀。林成蔭分析,中華電八年來歷經三任董座,現任董座蔡力行從台積電空降 時,市場皆在觀察這位「電信門外漢」,如何在4G浪潮中突圍。從一四年成績來看,4G用戶數衝出四四二萬戶,全年自結營收與每股純益表現,均超越財務預 測。

鞏固電信龍頭

與Netflix能否合作成指標林成蔭解釋,市場原本擔心,4G建設的攤提費用會壓縮獲利,但實際結果比預期來得更好,讓投資人頗為肯定。只不過下個世代 的5G通訊技術已進入研發階段,轉換過程勢必造成新的資本支出;且美國網路串流影片服務業者Netflix,將與台灣電信業者洽談合作,中華電能否成功拿 下這個指標案件,穩固電信龍頭地位,並兼顧未來穩定配息、獲利及成長,將是股民的重要指標。

不可諱言的是,既然董事長為官方派任,人事案多少對官股企業的績效,有一定程度影響。尤其官股企業中,今年即將改選董監事的公司就至少有六家,如果政黨輪替成真,以總統就職日五二○來看,是否有新的大股東浮上枱面,甚至經營權易主,在在牽動巨大的國家利益。

中鋼利益可觀

「政治肥肉」 掀人事變革以中鋼為例,經濟部持有二成股權,約三十一.五億股,去年每股配發一元現金股利,可貢獻國庫三十億元,因此一舉一動也備受立法院監督。如中鋼釋股案,連續三年遭立法院經委會擋下,就是擔心產業不景氣的時候,可能會賤賣國家資產。

由於中鋼為國內鋼鐵業最上游供應商,轉投資公司眾多,牽涉的利益十分可觀,歷任董座爭奪戰,都是暗潮洶湧。包括兩次政黨輪替期間,董事長從王鍾渝、郭炎 土、林文淵、江耀宗,再到張家祝、鄒若齊,過程中爭議不斷。而鄒若齊提前請辭,便暗示了政黨輪替之後,中鋼這塊「政治肥肉」,將可能再興起人事變革。

論出身,目前中鋼董座宋志育、總經理林弘男,都是中鋼資深員工,但是中鋼執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王錫欽回應,「六月分董監改選雖然存在變數,但從董事長的經 營績效,以及同仁支持之下,董事長會延任到十月一日,滿六十五歲時屆齡退休。」也就是說,十個月以後,中鋼將會有新船長掌舵。八年以來,中鋼負債比由三 ○%增至五一%,新董座要如何破繭,對國內鋼鐵業影響深遠。

董監改選啟動

台鹽公司派 當心失經營權同樣在今年將改選董監的,還包括台鹽(一七三七)、欣欣(二九○一)。曾在一三年董監改選「大放光芒」的台鹽,三年後又成市場焦點,股價從去 年八月落底後,緩慢爬升至十二月底,然後突然發動攻勢,在大盤修正千點的同時,反而在一月八日創三年新高,不到半年,波段漲幅竟達一○六%。

這一波台鹽暴漲,題材來自於市場派可能取得董監席次。《公司法》規定,重大議案須有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討論,因此台鹽九董三監的席次,市場派如果能取得五席,就能掌握影響公司重大決策的優勢。

若仔細推敲,台鹽最後過戶日大概在四月底,但是在政黨輪替情況下,新董座可能要等改選之後才能上任;在此期間,股權流向恐怕已底定,去年四月才上任的董事長楊秋興,屆時將形同「看守內閣」,他若無意協防,內定董事長似乎將對經營權保衛戰,只能乾瞪眼。

尤其上一次董監改選,台鹽以未接獲任何判決書裁定為由,阻止市場派介入;這一次,市場派會不會趁機而入,會是新執政團隊面臨的棘手問題。倘若剛上任就丟失經營權,失去國有資產的罵名,勢必讓新閣揆焦頭爛額。

相比台鹽,前次改選戰況更激烈的欣欣,今年反而靜悄悄。位於台北中山區精華地段的欣欣百貨,近年來業績平平,但持有土地面積達一二四四坪,多年未重估資產,帳面價值僅二.八五億元,若資產活化,光是不動產價值,每股就上看一百元。

人治色彩濃厚

官股企業 怕市場派出手

三年前,免稅店龍頭昇恆昌董事長江松樺,以個人及投資公司名義持股欣欣逾兩成,結合現任董事、關中夫人張惠君,一度掌握有利機會。目前公司派有六董二監,市場派有三董一監,今年市場派會不會再出手,讓公司「變天」,值得觀察。

整體而言,官股經營績效穩定,倒閉機率甚低,是受投資人青睞的原因。但正是人治色彩濃厚,在大選、董監改選雙雙上演的重要時刻,對新任董座、未來業務方 向,更需要深入了解;畢竟,除了財務數據,經營者的決策、理念,也是投資變數之一。至於曾發生經營權之爭的公司,是否被市場派趁機入主,也是投資人難得的 想像空間。

撰文 / 黃瑋瑜


買賣更要靠市場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bzm.html

買賣更要靠市場
    小L是以前與我廠做紡織面料生意的客戶。自從她十多年前去了四川成都,就一直渺無音訊。昨天,她突然不知從什麽地方冒了出來,打來電話,說她又回到了紹興,要請我以及一些老朋友吃晚飯。
    她帶來好幾瓶法國紅酒,請我們品嘗,並告訴說,她現開始做法國紅酒生意,剛幾個月。紡織品生意日益難做,而國內葡萄酒市場又回暖起來,於是乎,小L追熱涉足紅酒領域,這很可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
    “你看怎樣?”小L問我。
    “你怎麽個做法?”我問。
    “主要銷給朋友們。”她答。
    “這會很難做、很難做、很難做!”我連聲說道。
    “嗯?”小L滿臉疑惑!於是乎,我講了好幾年前葡萄酒興衰狀況。那時,周圍不少布商感到布生意難做,便一窩蜂地去做葡萄酒生意,可後來呢,無一成功。當時,他們想當然地以為,單單通過他們已有的紡織品經營渠道,就能銷出相當數量的酒了。一開始,銷售形勢也確實喜人,但後來呢,每況愈下,最後都一個個做不下去了。我遂舉了以下幾個例子:
    1、我有一位從事紡織印染行業的老朋友,他可說是非常穩健地涉足葡萄酒領域的,每年從澳洲進口5、6個集裝箱葡萄酒,通過政府采購、團購、推銷給朋友們,很快售罄。小試牛刀,非常順利,這讓他信心大增,於是他專門開了一家酒莊。可後來呢,關掉了。
    2、我在小文《否則,擦掉廣告》(2016-05-23)說的那個本業是做紡織品生意的徒弟,曾經也努力經營過一款美國優質葡萄酒,但鼓搗了一陣,最終放棄了。
    3、力帆摩托曾經涉足白酒行業,當時他們想當然地以為,利用自己的銷售網點賣酒,肯定能夠成功。後來的事實是,他們無功而返,主動退出了酒業,又回到其發動機制造的本業上。
    3、還有,IT巨頭聯想試圖控股某家白酒企業,大舉進軍酒業,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4、縱觀當年葡萄酒市場,如火如荼,熱鬧非凡,大大小小的酒莊多如牛毛,但後來倒掉不知其數。
    諸如上述的事例不勝枚舉。那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這讓我也很是納悶,一時說不清楚、道不明白。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憑借關系,依靠人情,依托老渠道,那是做不長久的。上面所舉的幾個例子就是很好的說明。要是各種市場真的能夠如此簡單地經營,那市場還會被細分嗎?要是什麽行業都能隨意經營其他任何行業的產品,那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行業以及千千萬萬的企業存在嗎?
    盡管葡萄酒市場在不斷發展,據說現在每年大約遞增5%,但進入這個領域的經營者則遠遠超過這個增長比例,比如,由於國內制酒成本高企,連不少國內葡萄酒廠都改做進口葡萄酒了呢。所以說,你沿襲人家以前失敗的方法,重蹈覆轍,能行嗎?
    賣酒只靠有限的人脈關系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須要尋找細分市場。如今都什麽年代了,你連個電腦都還不用,這怎麽行?需要趕緊創造和運用“+(移動)互聯網”營銷模式,以便擴大與深入葡萄酒市場。
    買賣不能只靠人情,更要靠市場。

基因行業不能坐等風來:正規產品更要“自賣自誇”

如果說,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基因檢測商業化應用的開始,行業發展也不過5年。在五年內,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等公司快速增長,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市場也達到10億級。各家基因檢測公司接下來布局的是臨床應用中的腫瘤癌癥市場。

隨著基因檢測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鋪開,基因行業內的公司已經開始裂變,創業和投資的火熱是否意味著基因產業的風口真正到來了?

整個行業還處於非常早期

君聯資本副總裁周珺在NGS創新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一張圖,顯示資本對於基因產業的投入遠高於基因產業本身的發展水平,而基因產業的發展還將經歷爬坡向上的過程,資本的泡沫也會被擠壓而有所回落。

圖中藍色區域代表基因產業,黃色區域代表資本投資,紅色虛線表示當下資本熱市場冷的狀況

周珺當時表示,基因檢測主要服務於科研和臨床,二者都是嚴謹且有其內在規律的領域,註定了基因檢測的發展將很漫長;資本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但總會經歷一個價值再認識、再發現的過程;整個行業還處於非常早期,然而對創業者來說眼下又是個融資的好時機,應該充分儲備糧草。

正如之前所說,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類玩家,一類面向科技服務和臨床服務,一類則直接面向消費者市場。這兩種玩家因目標客戶差異,風格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是兩類玩家的市場占有率都有待提高。

以科技服務和臨床服務的龍頭華大基因為例,雖然近幾年基因行業創業熱潮湧現,華大股份上市後估值或直奔千億,但其招股書顯示,公司凈利潤並不高。2015年上半年,華大基因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為7565萬元,2014年度,2013年度的凈利潤分別為2456萬元、13588萬元。

消費者市場對基因檢測產品也處於“冷淡”狀態。淘寶上各大基因公司的檢測產品銷售幾乎都為零或個位數。

一家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說,一般消費級公司每年做幾千個樣本就不錯了,對於價格上萬的全基因組測序產品,一年可能只有幾百個樣本。

現階段,多數基因檢測公司都沒能通過銷售檢測產品實現盈利,更多靠融資燒錢,記者了解到,一些檢測位點較多,成本較高的基因檢測產品,每賣出一個就要虧一半。

“並不是基因檢測技術沒有達到,而是市場普及度太低了。”上述負責人說,現在基本是兩類人在主動做基因檢測,一類是高凈值人群,想通過基因檢測指導健康,另一類是樂於嘗試新事物的高學歷人群。

第一財經記者在朋友圈里100個大學學歷以上,年薪在20萬--100萬的人群中做了一個小調查,幾乎所有人都聽過基因檢測,除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外,只有5人做過基因檢測,未來願意了解並買單的人有56個人,但對於基因檢測到底有何用處都不了解。

基因數據的處理和解讀是關鍵

霍永鵬是深圳精準拓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兩年前,合夥人找到他想進軍精準醫療。在對多家基因檢測公司做了大量調研之後,他發現,這個行業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科技成果和市場之間有很長的距離。但市面上對基因檢測的銷售都以電話營銷、體檢機構代銷等比較低端的方式進行。於是,他和合夥人投資了幾千萬元成立公司,其中建了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生命科學館,用來專門用聲光電等技術形象科普精準醫療的應用。

事實上,基因檢測只是一種檢測的工具,如果沒有後續新藥研發、治療、幹預做支持的話,基因檢測只作為入口的價值存在。一脈基因CEO郝向穩對第一財經說,基因檢測是獲取自身信息的手段,但是用戶最終想要的是一種針對健康的服務或者解決方案。僅僅提供信息是不夠的,有的人覺得檢測了不能改變也是徒增煩惱。如果沒有後續配套服務,這個產業做不起來。

提供或許服務的公司需要和基因檢測公司結合,所以市面上基因檢測公司出現了分化,有些僅僅在提供檢測,提供生命數據,有些則在對接檢測後的服務,如檢測後的精準體檢,海外醫療,以及靶向藥研發等。

高特佳投資集團合夥人王海蛟對第一財經表示,很多人都想通過基因檢測早點預知可能的疾病,現在很多企業投入大量精力在腫瘤檢測上,各個企業研究方向基本一致,也就是病種量大,適用範圍更廣的疾病檢測。從基因科技的角度來看,各家公司目前都站在起點上,跑得快的最多跑了半步,市場太廣闊了,現在就是看誰能跑到終點。

或許整個行業都在尋找一種能夠打動更多人的應用,有人說是在腫瘤和癌癥領域,有人說是在遺傳病領域,有人說在基因大數據開啟的新藥研發領域,但這些都是今後幾年的賽道而已。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對話》中說,我們希望十年之內全中國人民都能做基因檢測,個人全基因組並不神秘,就跟現在人手一個手機一樣,未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全基因組數據。基因組測序技術會從每個人自身開始,影響並改變你的生老病死。這種“知過去、明未來”的個人全基因組測序,可以被稱為閱讀生命的天書技術。但是,對於這本天書,全基因組測序只是做到了閱讀,而不是解讀。全基因組檢測最高的門檻不在於測序本身,而是對基因數據的處理和解讀。

有樂觀者認為,雖然基因測序行業正經歷市場檢驗,大浪淘沙終現金,能經受市場檢驗,遵循基因檢測的科學規律,不浮誇,不媚俗的企業會走的越來越遠,待到基因檢測的價格進一步降低,市場接受度更大的時代來臨,科學對於基因組數據能夠真正解讀的時刻,這些企業會成為市場引領者。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