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壇陶兵 曬藝術

2011-3-24  TNM




他們曾是野百合學運的學長弟,周 奕成原是民進黨青年菁英,對藍綠兩黨對立局勢失望,脫黨成立第三社會黨,沒有資源,一句「相挺」,學弟蕭立應入黨,一併投入立委選戰。

敗選後,周奕成思考人生出路,相挺蕭立應的陶藝工坊,「台客藍」結合漂流木的陶藝,溫潤樸拙質感,彷如志同道合的二人,只要理想不滅,人生就有往前動力。

初春透著寒意,周奕成驅車彎進苗栗公館小徑,一見蕭立應,立即拉起袖子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陶木結合 獲青睞

工廠裡,員工有的注漿灌模,有的將土胚整形,還有的將馬克杯接上漂流木手把。蕭立應說:「我喜歡用不同材質變化陶藝,這也是我們的特色。」

周奕成和蕭立應是文化大學的學長弟,一個讀新聞,一個念哲學,一九九○年參與野百合學運,對民主改革滿腔熱誠。三年前,周奕成淡出政治,投入蕭立應的一人 工坊,重新打造「台客藍」,包括建築師姚仁喜、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等人,都欣賞結合漂流木和陶藝的創意。

二人都有豐富的學經歷,周奕成後來念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碩士和華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外交碩士,是民進黨積極栽培的青年菁英,他曾任前立委謝長廷助 理,和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後來對藍綠兩黨對立局勢失望,二○○七年脫離民進黨,成立第三社會黨。

立委落選 同創業

隔年,周奕成投入台北市立委選戰,他老實說:「我們沒有太多的資源,這是必敗的選舉,但我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是宣達改革的理念。」

蕭立應則是台灣藝專(台藝大的前身)工藝系陶藝組出身,後來轉念文化哲學、中央大學哲學碩士,二○○四年入選客委會「築夢計畫」,赴日駐村三個月創作陶 藝。父親罹癌後,他返台在屏東老家作陶,一面照顧父親,假日全台跑透透擺攤。

為支持周奕成理念,蕭立應投入屏東縣立委選舉,他笑說:「一句話『相挺』!那時有個民進黨女立委,看我在選舉期間擺攤賣陶,虧我說:『你選得上,我頭剁下 來給你當椅子坐!』」

雙雙落選後,周奕成思考人生出路,蕭立應回歸捏陶擺攤。蕭立應說:「有一陣子假日我在天母市集擺攤,上來台北就住他家,我們對陶藝有深入討論,我把自己定 位在『起業家』,是以陶藝創業,陶藝不見得要賣貴。二人理念相同,決定各出資五十萬元,往品牌發展。」

接連獲獎 訂單爆

二○○八年三月,周奕成和曾任中天新聞部主管的太太林曉雯,加入蕭立應的「台客藍」工坊,負責管理行銷,蕭立應則負責研發生產。

台客藍利用少見的陶藝金工複合媒材,打造出銀頸藍釉的「客來月飲」酒器,獲二○○八年「一鄉一特色」(OTOP)設計大賞優勝,受邀到宜蘭傳藝中心和台北 華山藝文中心展出。

合作後,周奕成認為穩定生產和創作為當務之急,於是選在坪林設廠。蕭立應解釋:「以前我隨性創作,一個窯有很多種造型陶器,有的是實驗性質,成功率三成, 對我來說OK;但若要量產,同一窯燒一種造型,成功率至少要八、九成。我曾花一、二個月試窯性和釉燒穩定度。」

蕭立應設計出冰裂紋的茶葉蛋茶罐及小籠包調理罐組,連二年獲OTOP設計大賞優勝,結合漂流木的金瓜壺茶具和雪桐燈也獲首屆台灣文創精品獎。

林曉雯說:「因為獲獎,有通路找上門,我們陸續在陽明山中國麗緻、礁溪長榮鳳凰酒店設櫃。」去年台客藍在誠品設櫃,也和長流美術館、台灣好店等十多個通路 點合作,業績呈倍數成長,但產能總是被訂單追著跑。

忍痛停櫃 等擴產

「像姚仁喜建築師一次訂五百組蘋果壺茶具,為趕訂單,無法兼顧零售通路,部分產品缺貨二、三個月,我們也對顧客很抱歉,所以半年後,忍痛將誠品櫃停掉,等 我們擴產再找通路。」林曉雯苦笑。

後來,房東要回坪林廠房子,他們花半年時間找到苗栗公館廠房。周奕成解釋:「當初我們的困難在量產,而非通路,所以花一、二年,制定陶器標準作業流程,這 裡從土源、素胚廠,上下游產業鏈完整。」今年初苗栗擴廠完成,產能成長二倍,他們和亞都麗緻飯店合作,設計「玉兔金瓜尊」,作為天香樓的佛跳牆甕組,反應 不錯。

陽明山中國麗緻飯店總經理林敬源說:「三、四年前,我母親在天母創意市集看到,覺得陶器很有人文氣息,買回來自用,後來送朋友,現在連飯店也採用,很多會 員覺得很別緻。」

大稻埕裡 曬藝術

最近,周奕成和蕭立應增資一百五十多萬元,成立「世代陶瓷」公司,台北辦公室也遷至大稻埕永樂市場對面巷內,開設首家自有門市。

林曉雯開心地說:「我們把它叫做『小藝埕』,以前這裡曬稻榖,現在我們曬藝術!」

大學加入民進黨,四十歲脫黨,人生最菁華時光都在民進黨度過,周奕成說:「對政治我看得很淡,但我仍關心台灣前途。過去在黨務,我做的是創新,和創業是一 樣的,只是創業,走來心裡踏實多了。」一年的腳步從春天開始,歷經創業量產陣痛,他們期待重新出發。

開業資料 2008年7月

租 金 1萬元

燒窯設備 50萬元

開模費用 30萬元

辦公設備 20萬元

投 資 101萬元

營業資料 2010年全年

營 收 500萬元

租 金 24萬元

進 貨 136萬元

人 事 180萬元

水電雜支 60萬元

淨 利 100萬元

TEL:(02)2552-1338

壹點意見

◎供貨求穩定

目前供貨雖比先前穩定,但仍感不足,例如熱賣的雪桐燈組有4色,但僅提供2色正常出貨,另外2色常缺貨。

◎產品多樣化

目前設計以杯組或茶具組為主,應增加產品多樣性。

定價需修正 商品的價值與定價策略宜調整,例如熱銷的燈具組,定價3千多元太便宜,有的杯具組1、2千元又太貴,應根據市場反應修正定價。

◎異業多結盟

可增加企業禮品通路,有助提升品牌能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0

從居食屋前進政壇 和民老闆變身日本議員

2013-07-29  TWM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率領的自民黨,在七月二十一日的參議院選舉中大獲全勝。知名餐飲業者和民集團創辦人渡邊美樹,也順利當選自民黨的代表。

今年五十四歲的渡邊美樹,三十年來帶領和民從餐飲業出發,觸角伸及長期照護、教育等領域,成為營業額達一千五百億日圓的跨國集團,但為了專心打選戰,六月他辭去公司所有職務,這也是創業以來首次失去董事身分。

打完選戰後,渡邊美樹感性地在臉書表示:「我的夢想是,用經營的觀點重建國家財政,讓高齡者過著幸福的老後,並讓兒童身處在因夢想而發光的社會中。」為了夢想,渡邊美樹暫時犧牲集團董事身分,而和民的股東們其實也同步做出了小小犧牲。

原來,和民向來會在股東會中發放一千日圓的和民集團折價券給參加股東,不過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渡邊美樹宣布出馬參選後,儘管他認為股東會與政治活動沒有關係,但為了規避「賄選」之嫌,今年六月八日舉行的股東會,還是決定讓股東無紀念品可領。

相對於經營企業的霸氣,他接受訪問時謙虛地說:「我是參議院的一年級生,什麼事都做!」將來要面對的不只是股民,還有更廣大的選民,他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42

台灣政壇9月風暴

2013-09-16  NCW
 
 

 

王金平被控涉入司法關說,演變為一場可能分裂國民黨的政爭◎ 本刊特派台北實習記者 陳韋宏 記者 唐家婕 文晚上8時,向來是台灣民衆收看連續劇的黃金時段。但9月10 日這一天,政治風暴主角、台立法機構最高負責人王金平返台在機場召開記者會,否認涉案。近十家新聞台現場直播,收視人口竟打敗八點檔,吸引超過200萬人目光。

短短一周, 王金平“關說案”爆發,“法務部長”下台、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三度召開記者會重批、國民黨考紀會開鍘、 “總統府”副秘書長請辭、藍綠大佬出面表態、政論節目激辯,從司法案件演變至政治鬥爭,充滿張力。

“關心”或 “關說”

這場風暴始于9月6日,專職重大刑事案件、及查緝領導人、官員貪瀆行為的台灣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下稱“特偵組” )召開記者會表示, “法務部長”曾勇夫、 “高等法院檢察署” (下稱“高檢署” )檢察長陳守煌,涉嫌接受王金平與“立法委員” 、民進黨 “立法院”總召柯建銘的“關說” 。

在講究人情關係的台灣社會, “關說”文化由來已久, “關說”意指官員利用其身分影響執法或行政事項,意思類似于說情。台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形容是“台灣民衆深惡痛絕的行為” 。

“特偵組”指出,柯建銘涉及的一件民間投資案,在 “高等法院”推翻一審裁決改判柯建銘無罪後,後者擔心“高檢署”會上訴,于6月初請托檢察長陳守煌勿上訴,並拜托王金平說情。王金平因而在6月底打電話給 “法務部長”曾勇夫與陳守煌,確認是否指示檢察官林秀濤“勿上訴” 。按公佈的監聽全文,王金平隨後在電話中告訴柯建銘, “勇伯(即曾勇夫)說要處理” “林秀濤是勇伯的人” “勇伯跟我說Ok了”等。

最後,檢察官沒有上訴,柯建銘案在今年7月8日無罪確定; “特偵組”據各項證據認定,王金平、曾勇夫、陳守煌涉及說情。

9月6日晚間,曾勇夫請辭獲准。但強調絕對沒有介入說情事件。檢察官林秀濤、檢察長陳守煌也紛紛喊冤。9月8日,馬英九站上第一線,用詞強烈表示,最高民意機關首長為了最大在野黨黨鞭的司法案件,關說“法務部長”及檢察長, “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 ”他要求王金平儘快返台說明。

是非與人情

9月10日,王金平結束女兒在馬來西亞的婚禮返台,迎接他的是上千位支持者及大陣仗的媒體轉播車。

王金平在機場發表聲明,否認非法說情,一面將矛頭指向“特偵組” ,稱其濫權、違法監聽、侵犯 “憲法”保障人民通訊自由權利,且未審先判、趁他出國提出指控;另一面,他強調自己捍衛民主法治的決心與馬同樣強烈,並對罷免馬、分裂國民黨等傳言一一否認。

王金平的作法得到不少藍營大佬、地方派系要角的聲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公開表示,馬英九 “不該用這種不當的方式羞辱他(王金平) ”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形容情勢已如同 “大明皇朝” ,由一手掌握黨政大權者開記者會昭告天下定罪。

綠營也向王金平送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指控,馬英九透過不法的監聽手段,竊取最高民意機構首長的通話記 錄,逾越 “憲法”賦予 “總統”應有的職權。柯建銘則用台灣版“水門案”形容,馬英九是為了殺王金平重掌立法機構、殺曾勇夫重掌檢調系統、殺柯建銘重創民進黨。

台灣媒體民調也顯示,民衆對於馬英九在王金平“嫁女兒”之際突襲,感到不近人情;對於“特偵組”是否有權監聽、並向 “總統”報備也有爭議。馬英九滿意度創下新低,僅在一成五左右,直逼2007年陳水扁貪腐案爆發的10% 滿意度紀錄;相反,對王金平的滿意度超過六成,對於柯建銘是否真的涉入非法說情的討論更是少之又少。

民調還發現,過半數的民衆認為是馬英九為了政治鬥爭介入司法,僅兩成認為是基於維護正義展現魄力。

9月11日早晨,馬英九繼續擺出強硬姿態,在國民黨考紀會開始前召開記 者會喊話,定調王金平已不適任“立法院長” ,若國民黨部不做出嚴正處分,“等於是選擇默許司法尊嚴被繼續的踐踏。 ”隨後,國民黨考紀會委員投票決定,撤銷王金平黨籍,讓王金平面臨喪 失國民黨 “不分區立法委員”和五度蟬聯的 “立法院長”身份。

按台灣的選舉制度, “立法院”由73席 “區域立委” 、6席“原住民立委” 、及34席 “不分區立委”構成。前兩者為直接選舉, “不分區立委”則是按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席次。由於王金平屬於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 ,因此一旦在申訴期後仍確定開除黨籍,他將立即失去“不分區立委”身分,也必須離開“立法院”寶座。

王金平只剩最後一搏,他委托律師提出確認黨籍存在的民事訴訟,請求法院立即禁止 “立法院”注銷他 “立委”資格,在處分裁定前,准許他繼續行使中國國民黨黨員職權。

政治鬥爭?

政治上,馬英九與王金平從國民黨主席大位、 2008年總統候選人提名之爭開始,心結存在已久。

如今,兩人分別掌控台灣的行政與立法。一個是要求清廉改革、積極栽培國民黨新勢力,卻一路顛簸的政治領袖;另一個則是八面玲瓏、藍綠遊刃有餘、地位難以撼動的最高民意機關首長。

72歲的王金平來自高雄,從高中數學老師踏入政壇,轉眼已36年。經歷了兩次政黨輪替、三位 “總統” 、11位“行政院長” ,王金平14年的“立法院長”身分屹立不搖。南部派系出生的他講究義氣, “很多候選人都欠他一份情” 。

《天下》雜誌稱, “他在選戰中運用過去累積的人脈、金脈,更是無人能及。 ”與宗教界、地方大佬也有深厚關係,讓他有 “國民黨南霸天”的稱號。

由於身態柔軟、懂得斡旋整合,許多重要法案皆在他任內順利通過;此外,王金平堅持不讓行政部門的警察介入立法機構,當在野黨多次抵制議事、霸佔主席台甚至大打出手時,他強硬反對動用警察權,曾讓部分國民黨人士不滿。

適逢幾項重大法案如兩岸服務與貿易協議、核四公投于 “立法院”難以推動之際,王金平 “關說案”爆發,引起外界政爭的聯想,並認為是馬英九與心腹 “行政院長”江宜樺、 “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研擬的整套 “滅王計劃” 。

“解嚴”後,國民黨曾經歷三次慘烈的鬥爭,並都以分裂收場。1996年,以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為首的藍營 新勢力,對陣 “統派”的郝柏村與林洋港,最後李登輝順利成為台灣首屆民選“總統” , “郝林”出走籌組新黨,但數年後逐漸泡沫化,2012年 “立委”選戰 全數落選。

1997年,聲勢扶搖而上的台灣省長宋楚瑜與李登輝關係惡化,最後宋楚瑜在2000年出走參選 “總統” ,國民黨則派出連戰參選,最後藍營票源分散,宋楚瑜僅以30萬票數之差敗給陳水扁。隨後,宋籌組親民黨,聲勢曾一度逼近國民黨,但如今在“立法院”僅剩三席。

第三場政爭,李登輝成了被鬥的對象,黨內將“總統”敗選矛頭指向李,最後開除其黨籍。李登輝帶走黨內本土派勢力,2001年成立台聯黨,正式與國民黨決裂。

事至如今,王金平的“關說案”逐漸演變成第四場國民黨內鬥,馬英九帶領的新勢力,對陣被其亟欲切割的國民黨舊勢力,將從政策推動一路影響到國民黨在2016年大選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23

美國政壇僵局的背後:博納的困境與共和黨的出路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881

約翰·博納,這個愛抽煙、愛梅洛酒,也愛時不時在公眾場合掉幾滴淚的男人錯過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勝利,而這都要怪那個來自得克薩斯的野心勃勃的共和黨參議員。

在這場最終導致政府關門的鬥爭之前,博納和很多保守派的共和黨人的目標僅僅是在預算談判中保持強硬立場;只讓短期支出法案得以通過,而繼續保持讓民主黨人頭痛不已的自動削減開支法案。

就在政府關門前,這的確正是民主黨竭力想讓共和黨接受的方案,然而博納沒有接受。

在一幫強硬不羈的茶黨議員慫恿下,博納似乎變成了受害者。這幫由參議員Ted Cruz領銜的議員集團打亂了博納的預算談判的策略,要求他去針對似乎沒有勝算的「奧巴馬醫改法案」進行鬥爭。 茶黨要求只有在推遲醫改法案的前提下,共和黨才能通過預算或抬高債務上限。 

Cruz令博納陷入了困境。Grover Norquist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

(Cruz)表態稱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策略...你就是壞人。他將眾議院的共和黨推向困局,自己卻拍拍手走開了。

那些認為博納是個務實的談判專家的人起初對處於困境中的博納表達了同情,但這種情緒隨後就變為憤怒,而民主黨要求博納控制好自己的黨派。

博納的困境在於,為了結束預算談判僵局以及更為危險的債務上限危機,他究竟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只有他能夠將議案交付眾議院表決。但他是否願意依賴20幾個溫和派的共和黨眾議員以及所有民主黨眾議員來結束政府關門甚至通過提高債務上限的議案呢?

如果這麼做會與所謂的「哈斯特爾特規則」相牴觸,即該議案不能被多數共和黨議員支持,就不能對其進行投票。當然博納也曾在過去違反過這條規則。

博納的發言人表示:「博納一直在說美國不會債務違約。他也總是表示眾議院不會就「無條件」債務上限議案投票。所以我們需要一份包含削減開支和改革的議案。」

這意味著博納只有在出現大範圍的預算協議的時候才會提高債務上限。而看起來他已經放棄修改奧巴馬醫改方案的堅持。

政治分析師Charlie Cook表示

「奧巴馬總統已表態他不會就債務上限問題進行談判。但如果博納現在或這兩天就同意讓眾議院對「清潔版」法案進行投票,那他可能馬上就會被踢下眾議院議長的寶座,成為眾議院歷史上第一位在任職期間被趕下台的議長。」

Cook認為,

「在共和黨中有所謂「中間1/3」的中間派,他們雖然同情茶黨保守派議員的強硬路線,但有轉而變成溫和派的可能,在這個群體轉變之前,博納是不會讓眾議院對法案進行投票的。除非他已經準備好交出權利權杖了。」

已有20位共和黨人表示會支持「清潔版」的支出議案,而且很可能支持無條件上調債務上限。這20位中除1人之外,其餘都來自奧巴馬2012年大選獲勝的州。絕大多數來自東海岸,包括紐約、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和佛羅里達。

來自紐約的共和黨國會議員Peter King,表示,

上週三有10個共和黨人和博納見面時,表達了他們對政府關門的關注,另外還有15個人表示他們覺得政府應該再次開門,但是他們都「不太情願」直述他們和博納相反的觀點。

而Rand Paul,另一位有著競選總統野心的頑固共和黨保守派人士,處理問題比Cruz更為老道。他邀請每位參議員在國會大廈的台階上「邊喝咖啡邊聊天」。這表明即使是最強硬的共和黨人也正在尋找出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66

法國政壇莫札特 領經濟向右轉

2014-09-15   TCW
 
 

 

上任兩年,內閣改組四次,這是法國總統歐蘭德的成績單。雖然法國內閣換將已不是新聞,但在八月底改組的法國內閣,還是出現一位讓人眼睛一亮的人物,那就是年僅三十六歲的經濟部長麥克隆(Emmanuel Macron)。

在左傾氛圍濃厚的法國政壇,麥克隆出線可說讓人驚奇。他曾是投資銀行「羅思柴爾德」(Rothschild)合夥人,曾促成雀巢與輝瑞子公司九十億歐元購併案,光佣金收入,就使他成為富翁。

二○一二年歐蘭德競選總統,麥克隆擔任經濟顧問,不過歐蘭德上台後推出富人稅等政策,麥克隆事先都未被徵詢。事後,他曾稱此舉會將法國變成「沒有陽光的古巴」。儘管如此,麥克隆仍一直擔任愛麗舍宮(總統府)副秘書長一職。

麥克隆的雙親皆為醫生,他本人就讀巴黎政治學院、國家行政學校(ENA)等名校。十七歲時,麥克隆愛上大他二十歲的法文老師。六年前麥克隆終於和這位當時已五十歲的老師結婚,週末時他們會一起去探望她的孫子——也就是妻子與前夫的孩子的小孩。

此外,麥克隆本人更是多才多藝,他在鋼琴比賽中得過獎,會跳探戈,還是個哲學家,大學期間他擔任已故的法國思想家利科(Paul Ricoeur)的助理,並研究黑格爾、馬基維利。

雖然麥克隆本人極具魅力,他的上任仍引起歐蘭德所屬的「社會黨」抨擊,主要是當年歐蘭德競選時曾說:「我的頭號敵人是金融大財團,」如今卻任命一位投資銀行家當經濟部長。近來歐蘭德推動削減政府支出,也遭到同黨的前任經濟部長罷官抗議,才有此次麥克隆的出線。

然而歐蘭德的更大難題,不是同室操戈,而是如何挽救法國經濟。自他上任至今,法國經濟年成長率平均不到○.一%,一連串仇富反商政策,更讓法國富人與大企業「用腳投票」。因此麥克隆的上任,乃是歐蘭德為拯救法國經濟,對企業界釋出善意之舉。只不過在左翼勢力當道的法國政壇,被稱為「愛麗舍宮的莫札特」的麥克隆,要想彈奏「向右轉」這條旋律,恐怕也要有面對噓聲的心理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47

共和黨執掌兩院 美國政壇能從癱瘓中恢複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92

20141105midterm

在共和黨主宰兩院的背景下,未來兩年美國的政壇的僵局可能會更甚。

據最新消息,隨著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勝利,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自2006年以來首度贏得參議院多數席位,同時也保住了在眾議院的多數席位。

在最近的五次中期選舉中,美國選民已經是第四次“改換門庭”。雖然共和黨此次重奪參議院控制權,但選民們對他們並沒有太多熱情,更不用提對民主黨和奧巴馬了。

此次共和黨獲兩院控制權,可能加劇現有的美國政治僵局,而不是減輕。大多數新上位的共和黨參議院都來自傳統的保守陣營。而那些落選的民主黨參議員其實是民主黨內更加有自由主義傾向的人。選舉後的結果就是,原來的那些在移民和預算問題中持溫和態度,致力於彌合兩黨分歧的中間派將會越來越少。

比如阿肯色州的原民主黨參議院Mark Pryor,就曾被媒體“National Journal”評為最理想的中間派參議員。他在昨天(周二)的選舉中輸給了共和黨的Tom Cotton。

而奧巴馬總統,自兩年前連任以來一直沒能推動國會通過任何重大的政策。如今,在共和黨得勢和民主黨失勢的背景下,他的政治前景將更加艱難。

在中期選舉的慘敗之後,奧巴馬和民主黨不得不接受一個尷尬的事實:這是美國現代政治史上,所有連任兩屆總統在參眾兩院里遭遇的最大失敗。

共和黨占據參議院之後,那些來自眾議院的,原來被民主黨阻撓的法案將被直接送達奧巴馬的面前,他要麽選擇簽字,要麽動用總統的否決權。

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和政府研究中心主任Larry Jacobs預言:“未來兩年,美國政壇將面臨和過去四年一樣的暗戰不斷,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兩黨的爭奪將會更加艱難、派別化和白熱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00

政壇小清新們 扳倒一票老里長

2014-12-15  TCW

 

沒有經費、沒有人脈、沒有政治背景,就不可能在選舉中脫穎而出嗎?

這次選舉,雖然在「民心思變」的基調下,各縣市首長出現許多令人意外的結果;但最基層的鄉鎮長與村里長選舉中,投入參選的年輕人,失敗,還是比成功的多。

以台北市為例,十四位二十九歲以下的村里長候選人全數落馬;而民進黨與台聯黨分別在全國推動的青年里長參選計畫,總共也僅有十多人當選,當選比率約兩成。

不過,總計全國三十五歲以下的當選人至少超過三十位,雖占全國鄉鎮村里長的比率不到○.五%,但就人數而言,已是歷年最多。

在這之中,有不少年輕人沒有從政經驗、不投靠派系,卻能打敗挾政黨與行政資源的鎮長、與在位十幾年的老里長,為台灣地方自治的選戰,示範出不同可能。

陳紀衡,二十九歲,即將上任的全國最年輕鎮長。

南投縣集集,全台灣人口倒數第三少的小鎮。傳統以來選民政治傾向「偏藍」,陳紀衡卻以約四千票比二千八百票的亮麗成績,擊退現年五十七歲、國民黨籍、連任過六屆里長的嚴鴻邦。

參與過太陽花運動的陳紀衡,學運時,被數十萬人上街的場面震撼,心想:「年輕人團結其實可以做很多事。」加上一直想回家照顧臥病多年的母親,於是決定回鄉參選。

未曾參加過選舉、由新政黨「樹黨」推薦,在地方上沒有人脈的陳紀衡,為什麼能脫穎而出? 他所扳倒的,是負面的選舉文化。

他擊敗流言式攻訐一人走路拜票,MV講政見

從以音樂會的形式成立競選總部開始,他打的就是一場別於傳統的選戰。

當對手由大群的地方人士協同掃街拜票時,他經常獨自騎著摩托車、走路,挨家挨戶拜票。當對手在選舉號次抽籤時,動員遊覽車載來兩、三百人造勢,他選擇一個人前往,營造「單刀赴會」的氣勢。

「我其實也可以找到十幾個人陪我去,但那不如我自己一個人去。」話不多的陳紀衡,心裡的算盤,卻撥得很縝密。

他在街頭自彈自唱拍MV宣揚理念、在集集車站前舉辦「free hug(擁抱送暖)」活動幫公益團體募款。選前的公辦政見發表會上,更準備好統計數字、拿出過去政府單位調查的報告,講述自己可以怎樣讓集集變得更好。

但反觀現任鎮長嚴鴻邦,在這次選舉中對陳紀衡的攻訐,似乎不能為選民接受。

民進黨南投縣議員陳昭煜觀察,從選舉開始,地方上便不斷流傳嚴鴻邦針對陳紀衡年輕、沒有從政經驗等個人特質的批評,並宣稱會大敗陳紀衡,讓對方無法領回保證金,「一隻嘴把人講得沒一塊好(編按:台語,指將人批評得一文不值)」。

而在臉書上的集集人社群中,更有民眾上傳影片,記錄在婚宴場合,陳紀衡主動上前向嚴鴻邦握手致意,嚴鴻邦卻撥開陳紀衡的手,別開臉,不肯正視對方。

消息很快的傳開,純樸的小鎮,民心慢慢往「少年家」靠攏。一位國民黨南投縣議員忍不住感嘆說:「國民黨選舉的方式,有些選民可能已經不能接受了。」

「婚宴那次是被設計的!」對此,嚴鴻邦接受本刊求證時表示,選舉中,許多關於自己「高傲、輕敵」的耳語都是不實流言,強調自己也曾在別的場合跟陳紀衡握手;他也給予新鎮長祝福,期待新人新氣象。

比起一般鄉鎮長候選人,動輒花上兩、三百萬。這次參選,陳紀衡只花了約七十萬元,其中近四十萬元是自己的存款,另有約二十萬元的政治獻金,與樹黨補助的十萬元經費。他說,近期將仿效新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將選舉支出完全公開,供大眾檢視。

她看到地方萬年不變用社區營造願景打動里民

與南投比鄰的台中,火車站前歷史最悠久的聚落之一——綠川里,也在這次選舉中變天。

新當選的里長薛雅文,三十三歲,選前才加入民進黨。沒有從政經驗的她,卻在這次以五票之差,險勝已在位十多年的老里長、國民黨的楊文宏。

她勝選的關鍵,在於以建築與都市規畫專業,駁倒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

綠川里,曾經是台中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十幾年來,卻因商圈移轉而沒落。走在街道上,四處都是拉下的鐵門、停業多年的店家。綠川里居民想回到輝煌熱鬧的狀態已經很多年,現實,卻依舊殘酷。

直到近兩、三年,開始有了變化。

長年居住台中的作家劉克襄觀察,這幾年,台中有名的日出乳酪蛋糕,改造綠川里內舊建築宮原眼科及第四信用合作社,帶來人潮。同時也有年輕人開始在中區蹲點,嘗試改造社區,「這邊有太多的年輕人,在這一、兩年想帶來改變。」

中區的氛圍,已慢慢轉變。剛好此時,建築系畢業,曾參與台北寶藏巖藝術村整建工程,並擔任過汐止夢想社區的駐村藝術家,有著社區營造經驗的薛雅文出現了。

競選期間,她每天挨家挨戶拜訪,市場裡一個一個攤位走動,跟居民說自己的想法,談論對中區的願景。

「這邊的人其實都很想改變,有店家看到我自己設計的名片,會問我能不能也幫他們的店改造一下。」薛雅文回憶。

不用大聲公掃街,也不像一般候選人印面紙、送贈品。整場選舉,她只辦了一場音樂會,競選經費支出共三萬元。

薛雅文的專業,正切合綠川里里民重返往日榮景的心願,在改變的條件萬事俱備下,她這股東風,便吹進了綠川里里民的心。

他走林佳龍模式蹲點堅持不買票,宅男扳倒黑金

年輕人推翻地方勢力的故事,同樣在新竹上演。

林子丞,新當選的新竹縣竹東鎮榮華里里長,三十一歲,放棄在科技公司訊映光電當法務的百萬年薪,這是他第二次參選里長。

四年前,自承是「宅男」、不擅與人交際的他,觀察到公司附近的里,不但將荒煙蔓草的空地變成停車場,還蓋起里民活動中心,心想:「原來里長願意做事,地方是可以改變的。」

他主修法律,長期不滿台灣政治被少數人掌控,認為參選權也應該被普及。

一次,林子丞回家和父母抱怨,自己家所在的里多年來沒有改變,連家門口水溝蓋空著好幾個月都沒補起來,媽媽一句:「年輕人抱怨那麼多,不然你來做嘛!」本想堵住他的嘴,沒想到卻讓他決定挽起袖子,參選里長。

當時雖然落選,但四年來,他持續在里內發揮資訊專長擔任義工,平時也勤於參加學校與社福團體的志工,幾乎每週都參加服務,樹立起熱心公益的形象。

但他這次能以二千五百票、過半得票率扳倒其他三位候選人的關鍵,在於他堅決與黑金說不。

他回憶,參選之初,地方人士都跟他說:「你不買票怎麼可能選得上?」

也曾經有地方派系找上他,開出競選經費全免、但一切得聽從派系安排的條件,拉攏他加入,經過一番掙扎後,他心想,參選的初衷,是想讓年輕世代在政治上能有主導權,因此斷然拒絕。

整場選舉下來,他只花了不到十萬元。一名新竹縣議員透露,在過去,新竹縣越是鄉下的地方,買票風氣越嚴重,「有些人選一次里長可能就要花一、兩百萬。」

選舉結果證明,他花四年時間走遍里內大小巷道,針對每一個鄰提出具體改善軟硬體的政見,比撒錢更能夠拉近里民的心。

當選只是開始,這些平均年齡三十歲上下的新世代鎮長、里長,未來仍得面對派系鬥爭、資源分配、政黨惡鬥這些政治界的老問題。但至少已為台灣最基層的地方自治,種下改變的契機。

【延伸閱讀】請叫我里長伯!—今年九合一選舉鎮、里長當選素人

●陳紀衡出生:1985年當選村里:南投縣集集鎮黨籍:樹黨學歷: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競選經費:約70萬競選心法:拒打負面選戰

●楊偉浚出生:1990年當選村里:台中市中正里黨籍:無

●楊弼勝出生:1989年當選村里:高雄市誠德里黨籍:無

●林子丞出生:1983年當選村里:新竹縣榮華里黨籍:無學歷:玄奘大學法律研究所競選經費:約10萬競選心法:熱心服務拒賄選

●詹晉鑒出生:1982年當選村里:台北市萬興里黨籍:民進黨

●鄧長安出生:1981年當選村里:新北市安和里黨籍:無

●薛雅文出生:1981年當選村里:台中市綠川里黨籍:民進黨學歷:淡江大學建築系競選經費:約3萬競選心法:專業切合地方需求

●鄭允強出生:1980年當選村里:台北市金龍里黨籍:無

●江慶尚出生:1980年當選村里:桃園市東埔里黨籍:無

●林美君出生:1979年當選村里:台北市中行里黨籍:無

註:本表僅取35歲(含)以下,扣除曾任政黨職、立委或議員助理等職務,或為政治世家者。前後順序為年齡從小到大排列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902

2015年美國政壇的十大流行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494.html

2015年美國政壇的十大流行語

一財網 孫卓 2015-12-31 12:33:00

美國政壇從不缺少突發事件,也從不缺乏那些能在街頭巷尾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段子,2015年也是如此。就像下面的十大流行語,以及他們背後的熱點故事。

美國政壇從不缺少突發事件,也從不缺乏那些能在街頭巷尾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段子,2015年也是如此。就像下面的十大流行語,以及他們背後的熱點故事。

流行語之一:“我要修座墻,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由墨西哥出錢。”——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

2015年的美國政壇,特朗普絕對是最引人關註的亮點人物之一。宣布參選總統以來,從一開始只被當作是個笑話,到一路民調領先並最終占據共和黨總統競選陣營領跑者的地位,特朗普的神話能夠維持多久,大概在艾奧瓦州的黨團初選後就會揭曉。

流行語之二:“(雙手)投降,別開槍。”——非洲裔美國人抗議群體

毫無疑問,非洲裔美國人群體抗議警察過度執法是2015年全年不斷出現的熱點事件。白人警察威爾遜(Darren Wilson)在黑人青年布朗(Michael Brown)舉手投降並高喊“別開槍” 的情況下仍然將其正面擊斃,然而最終法院的裁定是白人警察開槍屬於自衛行為而不需要為布朗的死亡負責。自法院宣布裁決的那天起,美國全國多個城市都爆發了“黑人的生命也是命”,“(雙手)投降,別開槍”等抗議行動。

流行語之三:“什麽?像是用一塊抹布或者什麽?數碼的世界我不太懂。”——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克林頓

希拉里·克林頓使用私人郵件處理公務所引發的“電郵門”一直是2015年的熱點新聞事件。在8月份的一次記者會上,被問到她是否在官方檢查其服務器之前就已經“將里面的信息抹掉”時,希拉里做出上面的回答。

流行語之四:“我有足夠多的內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

桑德斯宣布參加總統競選並在隨後的多次民調中和希拉里不相上下,這些事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參加“周六晚間秀”的時候,模仿桑德斯的喜劇演員大衛(Larry David)以桑德斯一直批評美國富有階層的口吻說:“我只有一條內褲,就一條。那些億萬富翁都有3、4條。”第二天,桑德斯特意向外界澄清,說其實他有足夠多的內褲。

流行語之四:“到這個時候你可能也猜到了,我已經決定在2020年競選總統。”——流行歌手“侃爺”(Kanye West)

這也是美國政壇第一位正式宣布參加2020年競選的候選人。

流行語之五:“你可以看到血從她的眼睛里出來。血從她的各個方向出來。”——特朗普

在共和黨首輪電視辯論中,特朗普因為不喜歡福克斯新聞臺女主播凱莉(Megan Kelly)所提的問題而在辯論舉行後大肆對凱莉進行人身攻擊,認為她當時是“來了月經情緒反常才對他提出那樣的問題。”

流行語之六:“我是天主教但我也用過避孕措施-我說的可不只是安全期避孕的方法。”——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

在有關避孕措施以及反墮胎的討論中,許多共和黨候選人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比如克里斯蒂在新罕布什爾州所發表的這番“包含大量私人信息”的言論。

流行語之七:“為什麽你不去問問參議院的民主黨們,讓他們挪挪他們的懶身子去做點什麽,而不是只知道投反對票。”——前眾議院議長博納(John Boehner)

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黨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移民法案以及削減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運轉資金而爭吵不休時,眾議院前議長博納指責奧巴馬總統不要“總把事怪到共和黨身上。”

流行語之八:“奧巴馬從來不說美國優秀或者偉大。”——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 Rudolph Giuliani)

盡管無從考究準確與否,朱利安尼一再質疑奧巴馬的“愛國熱情”,認為他從來不像其他的民主黨總統克林頓、卡特或者杜魯門一樣“把美國的偉大掛在嘴邊。”

流行語之九:“我是希拉里克林頓最大的噩夢。”——前惠普女總裁菲奧莉娜( Carly Fiorina)

做為共和黨陣營唯一的女性候選人,菲奧莉娜顯然知道她和民主黨陣營最有實力的候選人之間的共同點,並多次表示非常期待下屆的美國總統大選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戰爭。”

流行語之十:“要說同我哥哥有關,有一件事我可以確認的是:他讓我們安全。”——傑布·布什(小布什的弟弟)

雖然一再被“父親”和“哥哥”的兩大總統包袱拖累,傑布·布什一直所重申的是,雖然來自布什家族,參加競選的是他自己傑布。但是,在辯論中被特朗普不斷攻擊他會成為和他哥哥小布什一樣“不受歡迎”和“失敗”的總統時,傑布布什終於忍無可忍,為哥哥出頭。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73

兩岸政策絕不妥協 時代力量將是小英的痛? 政壇新兵》從街頭走進國會 躍居第三大黨

2016-01-25  TWM

「平民英雄」加上民進黨禮讓,讓時代力量異軍突起。但有觀察家認為, 進入國會之後,對於兩岸政策,他們一定不會與民進黨妥協; 未來,這個新興政黨究竟要扮演綠營側翼?還是善盡反對黨責任?值得觀察。

一月九日,時代力量選前最後一場造勢晚會,將台北市中山南路與林森南路之間的濟南路封街,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與導演吳念真等名人現身力挺,三位社運明星級 的區域立委候選人黃國昌、洪慈庸與林昶佐,以及在不分區名單壓軸的導演柯一正,受到民眾熱烈歡迎;然而,敏感的人注意到,現場人潮沒預期的多,僅把立法院 群賢樓前那一段路坐滿。

這個場景宛如一個隱喻。這個承載著各方期待,也備受呵護的新政黨,能否在台灣奠立扎實的基礎?還是在耀眼光芒下,其實是虛無縹緲的空氣票?

晚會當時,是時代力量民調支持度最高的時候,一○%、一七%都有人喊。一月十六日,它果然擊敗老牌在野黨台聯、新黨甚至親民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且是 國、民兩黨之外,唯一有區域立委的政黨;但政黨票僅勉強超過可以分配席次的五%門檻 ,比預期少很多,顯然支持者固著性不足。民進黨選前一周強力告急催票,支持者果然回籠,時代力量差一點就過不了門檻。

崛起》乘著改革浪潮

平民英雄形象 吸引青年支持時代力量建黨不到一年,就異軍突起,與推出的候選人多具有「平民英雄」的形象有關,乘著從洪仲丘事件到太陽花學運,民間社會要求改革的浪潮扶搖直上,吸引不少年輕人支持。

外界看到時代力量,多聚焦主席團執行主席黃國昌;事實上,時代力量的催生者與重要推手,是主席團成員林峯正與長期參與公民運動的作家林世煜,精神領袖則是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

二○一三年夏天,在民間司改會擔任多年執行長的林峯正打算換跑道,適值林義雄有意推動一個中介平台,把社運團體的理想在政治領域實現,於是鼓勵林峯正投入。

同年七月起,林峯正就召集社運、學界朋友討論,包括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黃國昌及林世煜、台大社會系副教授范雲與林義雄前幕僚、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尚志等,都積極參與。

洪仲丘事件發生,二十五萬人上街頭,一四年二月,林峯正與范雲等成立「公民組合」。不久,三一八太陽花學運爆發,組黨工作暫時放下,「那時運動很神聖,政 治被視為骯髒,但沒有政治連結,運動成果如何延續?」林峯正說。於是九月,公民組合立案,范雲出任理事長,黃國昌因不願被視為收割運動成果,並未直接參與 組織。

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大敗,林峯正等人看到機會,認為一定要馬上組黨,投入立委選舉。但此時重大危機出現,公民組合內部對於選舉策略嚴重分歧,包括在艱 困選區推人與國民黨一對一PK,要不要與民進黨協調,以讓國民黨在立法院不過半為主要目標?甚至是要不要表態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兩派僵持不下, 最後分道揚鑣。

范雲與陳尚志另成立社會民主黨,林峯正、林世煜與律師邱顯智、閃靈主唱林昶佐等,於一五年一月成立時代力量。

崛起》乘著改革浪潮

平民英雄形象 吸引青年支持創黨之初,時代力量並未被外界看好,不但立委候選人難找,募款更不易。林峯正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是國民黨前立委與監委林時機,哥哥林郁容是醫師,學生時代曾參與台大「自由之愛」等學運,不但參與建黨,還多次自掏腰包挹注黨務經費。

時代力量在立委選舉的兩張王牌,是洪慈庸與黃國昌。林峯正曾協助洪慈庸替洪仲丘討公道,洪慈庸在台中市長選舉替林佳龍站台後,包括民進黨與台聯都曾找她參 選立委,但均遭婉拒;林峯正與林昶佐「三顧茅廬」,最後洪媽媽鬆口說:「讓慈庸自己決定」,時代力量才吃下定心丸。

時代力量聲勢大起,還是要歸功於「戰神」黃國昌七月底正式辭職參選,挑戰已七連任的立委李慶華,「政黨支持度很快就越過五%」,林峯正說。

但如何處理與民進黨的關係,無論是選舉期間或進入國會,都是難題。

民進黨在立委選舉禮讓,並力挺黃國昌、洪慈庸與林昶佐,「我們甚至跟黃國昌說,你要選哪一區都讓你!」民進黨高層說。選戰期間,面對處於當選邊緣的三人,民進黨也是精銳盡出,全力助陣拉抬。

然而,為彰顯政黨自主性與標舉國會改革大旗,時代力量派出邱顯智力戰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及林飛帆退伍後全力助選下,老柯選情空前 緊張,讓綠營對時代力量相當反彈,時代力量也承受極大壓力。邱顯智在最後一周的造勢活動,明顯被黃國昌、洪慈庸與林昶佐切割。

制衡》綠營阻力?助力?

兩岸政策法案 將成重要關鍵而時代力量進入國會之後,究竟要扮演民進黨側翼,還是要善盡反對黨責任監督政府,在在牽動它未來的支持基礎。身為主席團執行主席,黃國昌認 為,與民進黨的關係,要就個案與議題來討論;因此,立法院開議後,兩岸政策與幾項重大法案將是試金石。

「時代力量的兩岸政策一定不會妥協,蔡英文面對北京的困境,他們不會在乎,時代力量會是小英的痛。」前立委沈富雄如此觀察。

不少觀察家認為,兩岸政策是時代力量與民進黨衝突點之一。時代力量是否延續過去反服貿的立場,內部或許還有歧見;但若穩站反中立場,是否重蹈台聯競爭力流 失的覆轍,值得觀察。當然,時代力量比台聯占優勢的本錢是年輕,加上有政治明星,關懷面較多元且觀念較進步,讓這個自稱「左獨」的政黨,比台聯更有競爭 力。

「民進黨國會過半,要表決已不需要我們協助,兩黨大方向不會有差異,包括支持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立法等;但『兩岸監督條例草案』我們會支持民間版,國會改革也會提出修法草案。」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當選人徐永明說。

然而,公共政策主張還很模糊,是時代力量另一問題。這個倉卒成軍的政黨,並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商討政策。黃國昌強調,優先法案包括「政權交接條例」立法、年金改革與國會改革;但具體內容是什麼,外界仍不清楚。

扎根》從國會布局地方

培育基層實力 投入議員選舉而過去在街頭抗爭的模式,進入國會後要如何調整身段?目前政黨組織結構尚未完備,內部也缺乏共事基礎,有待磨合,在在都是時代力量的課題。

「時代力量現在是明星在撐,但明星進入隊伍裡面會如何表現,是另一件事情。你與民進黨有什麼不同?主張是什麼?目前看來,最大差別就是較清新而已。 」一位民進黨大老分析。

培養實力, 扎根基層,投入一八年縣市議員選舉,已是這一個新政黨必經之路,地方議會也是年輕人投入政治的好起點;未來時代力量如何號召並培養年輕人投入地方政治?值得觀察。

進入國會殿堂,時代力量的挑戰才要開始!

撰文 / 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92

美大法官辭世如何引起政壇漣漪?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156.html

美大法官辭世如何引起政壇漣漪?

一財網 方向明 2016-02-14 15:54:00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之一、79歲的安東寧·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當地時間13日在得克薩斯州一處度假農場逝世。由於斯卡利亞在9名大法官中扮演堅定的保守派角色,他的離開當即引發了一系列討論。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之一,79歲的安東寧·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當地時間13日在得克薩斯州一處度假農場逝世。

由於斯卡利亞在9名大法官中扮演堅定的保守派角色,他的離開當即引發了一系列討論,其中之一就是偏向自由派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否應該立即提名繼任者。

奧巴馬在當晚的講話中稱,斯卡利亞是最高法院里“最重要的法官和思想家之一”,也是當今“最卓越的法律界人物之一”。

奧巴馬或提名自由派繼任者

斯卡利亞去世後,美國政壇大佬們紛紛發聲表示遺憾和崇敬。同時,包括總統候選人以及民主、共和兩黨領導人則為奧巴馬是應該立即提名繼任者還是交給下一任政府展開了激辯。奧巴馬表示,將在“規定時間”里提名繼任者。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審理爭議案件詮釋法律、創制規則,甚至有權通過案例裁定各州法律是否違憲。因此,最高法院里9名終身大法官的構成以及他們各自的意識形態和司法理念,將通過爭議案件的裁決直接影響美國社會在各種事務上的導向,畢竟美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還是意識形態分歧。

從對一些諸如種族隔離、槍支管控、墮胎、言論自由甚至死刑案件的判決上,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可以分為自由派,保守派和中間派三類。在上世紀50到70年代間,持自由派理念的大法官在9人種占多數,因此自由派一直掌握主動。但是此後,保守派在和自由派的交替抗衡中大有高歌猛進之勢,自由派們寄望於奧巴馬能給保守派“剎剎車”。

斯卡利亞逝世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陣容中,有5人是由共和黨總統任命的,另外4名則由當時的民主黨任命。因此,多年來大法官基本保持在5:4的陣容,意識形態趨向保守。而斯卡利亞的離去將會使最高法院出現4:4的格局。當時在關於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判決中,斯卡利亞與另外3名大法官一道,站在反對意見這邊,最終以4:5的結果未能如願。

最高法院是美國政治體系的一部分,其核心中樞的提名和確認自然少不了一番暗藏玄機的政治博弈。根據《紐約時報》的統計,從提名到確認,曾經最快的紀錄也要3周,而兩三個月也並不罕見。

斯卡利亞1986年受時任總統里根提名成為第一位坐上大法官位子的意大利裔美國人,就任以來被普遍認為是目前最高法院中最重要的保守派而一直被自由派視為勁敵。如今,這些自由派將會不遺余力地施壓奧巴馬在其任期結束之前將一名自由派人士送上大法官席位,接替斯卡利亞,防止最高法院繼續右傾。

共和黨能否推遲提名

奧巴馬認為,及時提名繼任者“事關民主”,他的表態是“計劃在規定時間里履行憲法職責提名繼任者”,而參議院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對這個人選進行聽證和投票”。

除了需要得到總統提名,大法官還要通過參議院投票確認,在目前共和黨占據參議院多數的情況下,被提名人在參議院的命運還將掌握在共和黨人的手中。被提名的人選在參議院中除需要獲得來自民主黨的46張贊成票外,還要至少獲得14名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

在奧巴馬的任期內曾經提名過兩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包括2009年提名的索尼婭·索托馬約爾( Sonia Sotomayor)和2010年提名的埃琳娜·卡根(Elena Kagan)。不過,前兩次的提名決定較為簡單,因為都是為了補充自由派大法官的空缺。但令人捏一把汗的是,奧巴馬在提名索托馬約爾和卡根的時候,僅分別從共和黨人手中要到了9張和4張票。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在一份聲明中稱,大選之前將不會確認斯卡利亞的繼任者。

“美國人民需要對選擇他們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擁有發言權。因此,在新總統選出來之前,這個席位空缺不應該被填補。”麥康奈爾表示。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 M. Reid)則隨即發聲反對上述意見,認為“在美國近代歷史上,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職位空缺一年是史無前例的”。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萊希(Patrick Leahy)也認為,總統和參議院都應該立即著手提名大法官,因為“美國人民需要一個功能健全的最高法院”。

任內辭世並不常見

可以確定的是,斯卡利亞的突然去世將令很多保守派議題在最高法院中前途未蔔。例如,墮胎,平權法案,宗教權利,總統在移民和驅逐問題上擁有的權力等。

《華盛頓郵報》分析,可能被提名人選包括,曾在小布什和奧巴馬任期內在副司法部長辦公室任職的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法官斯里瓦尼桑(Sri Srinivasan),司法部長林奇(Loretta E. Lynch),副司法部長小韋里麗(Donald B. Verrilli Jr.),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Jeh Johnson)和前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等。

86年開始任職的斯卡利亞在目前9名大法官中任期最長,在其之後,還有安東尼·肯尼迪(Anthony Kennedy),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和布雷耶(Stephen Breyer)四人任職超過20年。

大法官在任期間去世的情況並不常見,2005年,81歲的時任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病逝,一度令當時的最高法院失衡;再往前推,上一個在任期內去世的大法官是1954年辭世的羅伯特·傑克遜(Robert H.Jackson)。

美國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享有終身制,除非受到國會彈劾,否則不得予以免職。此外,年滿70歲並任職10年以上或者年滿65歲並任職15年以上的大法官,可主動提出退休申請。2014年底,當時81歲大法官金斯伯格接受了心臟支架手術,同樣牽動了政治家們的神經。

編輯:繆琦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