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 從數字叢林發現經營者的操守和私心

2010-9-13 TWM




鉅豐財經執行長、人稱獵豹財務長的郭恭克,從法人時代開始就鑽研財報分析,經過多年訓練,已能充分掌握企業財報數字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並成為他的選股利器。

口述.郭恭克 整理.張弘昌投資人要賺錢,學會財報分析是很重要的一堂課,很多人進出股票,常常無法克服人性弱點,也就是所謂的「貪」和「怕」,最後導致追高殺低,繳了不少學費。事實上,這是因為不懂市場、不懂公司,沒有一套自己的選股方法,才會讓情緒主導投資決策。

陷 入「股價很便宜」的迷思在投資股票前,我一定花很多時間去研究財務報表,透過財報,可以看清楚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管理階層的思考。不論是損益表、資產負 債表或現金流量表,我都會抽絲剝繭,找出每個數字背後的邏輯,而為了讓自己站在和管理階層一樣的高度看公司,我甚至進修財務管理課程,學習如何評估一家公 司的真實價值。

財務報表看久了,我發現可以在數字叢林中發現管理階層的操守和私心。像最近我就注意到一家電子公司,其股利政策就對小股東很不友善,該公司常辦現金增資向股東要錢,但配發股利卻多數都是股票,從這樣的決策思考,便可以知悉大股東內心的想法,投資人應該避開這類型的股票。

在 和許多人的互動中,我常感到惋惜的,是投資人在買賣股票時,只看EPS︵每股稅後純益︶,然後陷入「股價很便宜」的迷思中,即使有看財務報表,也只是運用 很簡單的財務比率,但其實財務報表上的數字,有前後的關聯性,唯有融會貫通後,才會變成信仰,最後成為投資習慣,躋身股市贏家的行列。

例 如,一般人常聽到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就是「稅後淨利╱平均股東權益」,公式很簡單,也很容易了解,但事實上,它還可以細部拆解為「『稅後純益率』 乘以『資產周轉率』再乘以『權益乘數』」,計算方式為「『稅後淨利╱營業收入』乘以『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再乘以『平均資產總額╱平均股東權益』」。

以此推之,同樣ROE是一○%的兩家公司,透過細部分析,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像「稅後純益率」較高的公司,在不景氣時,可以持續獲利;相反地,如果是「稅後純益率」較低,但透過高資產周轉率(薄利多銷)來賺取股東報酬的,反而容易在景氣下滑時出現虧損。

做假帳很難掩護超過兩年

要分析一檔股票是否值得買進,我會拉長時間去觀察公司的經營軌跡,而不是只看一、兩季。首先,先將過去七、八年的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公司長期的營運是否穩定,或者處於成長階段,接著再去看過去八季,掌握公司短期的經營狀況,只要我看不懂或有疑慮,一概不投資。

根據我的經驗,企業要做假帳騙股東,且要做得很漂亮,很難掩護超過兩年,因此分析財報的時間只要拉長,就不容易踩到地雷。

至於如何進一步解讀財報,我建議可以按三個簡單流程來進行。首先是損益表,最重要的是看它的營收趨勢,因為企業所有的活動,就是為了創造營收,只有營收持續成長的公司,才有投資價值。

接著,即觀察獲利能力是否逐年或逐季走升,包括毛利率、營益率和稅前淨利率;最後則是看損益表的營業外收支的穩定性,如果只是發生一次性的收益(處分土地或轉投資),則屬非經常性盈餘,不宜列入投資評估。

其 次,在資產負債表方面,有兩個地方應該注意,一是自有資本比率,另一個則是長期投資的透明度。所謂自有資本比率,即是「股東權益╱總資產」,自有資本比率 愈高,表示企業借錢很少;反之則借錢很多。一般來說,自有資本比率最好高於五○%,以避免企業遇到不景氣時,倒閉風險較高。

至於長期投資,則是愈少愈好,如果金額高的話,最好合併報表後長期投資科目能趨近於零,如此投資人才可以充分掌握企業的營運情形,倘若企業的長期投資金額很高又不透明,買它的股票無疑是閉著眼睛做投資。

另外,投資人也要留意按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的長期投資(有實質控制能力的轉投資),是否有現金股利匯回,這部分可以在現金流量表的「營運活動現金流量」項目查詢到。

例如最近在股市引起話題的鴻海,其「按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往往高過「按權益法認列的現金股利」許多,也就是說,雖然子公司有賺錢,但卻沒有將現金匯回母公司。類似這樣的公司,我是不會列在選股的名單當中。

最後一個流程,則是分析現金流量表的「營運活動現金流量」金額占稅後純益的比重是否落差太大,如果比重太小,應該去看存貨或應收帳款占總資產比重是否偏高,造成企業的資金遭到積壓。

按照這樣的選股流程,我在這次半年報挖掘到不少好股票,像做封裝測試的力成、欣銓、全智科,電子股的晶電、昇陽科,以及傳產股的宏全、裕融、台泥和台玻,其中裕融、台泥和台玻因大陸轉投資陸續轉虧為盈,值得長期觀察。

價位仍是進場重要考量

不過要提醒大家,財務報表分析過關不代表立刻就可以搶進,價位仍是重要因素,我的習慣是等大盤大跌後再進場,買黑不買紅,最好等「外部股東權益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接近一○%或超過一○%再分批承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以 全智科來說,其每股營收○九年第一季時為一.二九元,今年第二季已經跳升到二.四九元;毛利率、營益率和稅前淨利率則分別從一二.七七%、負一.四二%和 ○.○二%,增加到三九.五七%、二六.六二%和二六.九八%,趨勢明顯往上走。另外,全智科自有資本比率高達九三.○九%、營業外收支金額很低、營運活 動現金流量金額占稅後純益的比率超過三○○%、長期投資幾乎沒有、ROE也逐季增加,可說是一檔很安全的標的,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為一.二二元,從本益比 角度看也不高。

至於最近被法人棄養的LED上游晶粒股晶電,近期每月營收持續暢旺、自有資本比率達七五%、營運活動現金流量金額占稅後純益的比率為一三○%以上,由於股價跌幅不小,外部股東權益報酬率已來到八%附近,未來如果股價再往下修正,不失為好的長線買點。

郭恭克選股建議:

財報看不懂的公司,就不要去碰!

私房選股

公司

名 稱 營收(億元) 毛利率(%) 營益率(%) 每股純益(元)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晶 電2448 40.3 52.4 35.8 39.3 25.6 29.5 1.30 2.20 欣 銓3264 10.5 11.6 40.3 42.0 32.5 33.7 0.77 0.91 全智科3559 2.4 2.8 41.5 39.6 28.1 26.6 0.59 0.63 宏 全9939 12.5 16.4 24.7 28.0 15.8 19.0 0.82 1.75 裕 融9941 3.8 3.9 96.1 95.8 24.6 40.7 1.02 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31

沒有操守的上市公司和分析師 獨立財經分析師

http://xueqiu.com/8371452637/23294876
A股市場上,部分上市公司的圈錢心態之明顯,眾所周知。由於IPO和定向增發如此之容易,發行的市盈率又如此之高,短時間之內就促使公司高管暴富,使他們失去了繼續從事實業的動力。儘管如此,絕大多數控股股東依然不敢明目張膽地作假,因為這樣承擔的法律風險和股民們口誅筆伐的成本太大。但是,各種各樣的會計手法和「潛規則」,依然是他們可以利用的工具。同時,一部分失去了職業操守的賣方分析師,也甘於和上市公司狼狽為奸,同流合污。這種種行為,都給A股的投資者帶來了潛藏的風險。

在本文中,我們列舉一例作為說明。

電子行業某家公司代工「網絡通訊」和「移動終端」產品,包括DSL、XPON、3G數據卡、數字電視機頂盒、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無線音頻產品、手機模具等。品種之複雜,一兩句話很難解釋清楚。大客戶包括華為、中興、聯想、朗訊等知名企業。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產品和盈利模式,不能用簡單的語句說清楚的話,投資者最好應該遠離。但是僅此為止,部分投資者可能還心存僥倖,期待公司業績能夠實現穩定的增長。

公司於2010年3月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發行1.00億股, 流通股本0.20億股, 上市募集資金5.3億。令人非常驚詫的是,僅僅半年之後,公司就進行了非常慷慨的分紅,每10股派現5元股利。一般來講,半年之後募投項目都尚未完全建設完畢,募集資金都完全發揮其作用,管理層就決定如此慷慨的分紅,實屬罕見。公司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2010年年報出爐,淨利潤增長48.9%。如果管理層對未來若干年保持這樣一份增長速度的業績有信心的話,那麼更應該將IPO所募資金用於擴大生產。令人目瞪口呆的是,公司在年報中再次公告將進行高送轉的分紅方案,每10股派發5元股利,轉增10股。這距離9月份的第一次分紅方案,不到半年。表面上看來,分紅方案有利於投資者的回報,畢竟這麼短時間就能把真金白銀拿到手上,顯示了對投資者的回饋。但是仔細觀察下就容易發現,流通股本只有20%的比例,80%的未流通股本掌握在高管手中。通過這兩次方案,高管們就拿走了所募資金中的8000萬元,進入了個人腰包。

從2011年開始,公司的業績就停止了快速增長的步伐,每個季度的淨利潤,環比都沒有實質性的增長。這僅僅是上市之後的第二年。2012年,也就是上市之後的第3年,公司業績便開始快速下滑,一季度同比下降22%,上半年同比下降48%。這個時候管理層並沒有將心思放在提高產品毛利率之上,居然是盤算著進行定向增發,進行第二次融資!於是,第三季度的淨利潤有了快速的提高,使得前三季度總利潤僅僅同比下滑了8%而已。同時,一系列利好公告紛紛出爐,比如在上海貝爾的採購招標中獲得第一名的份額,獲得聯想公司未來12個月的訂單,諸如此類。A股市場,「人傻錢多速來」的現象,幫助公司成功發行4000萬股,募集了約5億的資金。果不其然,增發成功後的年報顯示,這家公司的全年業績下滑13%之多,在電子行業旺季的第四季度,淨利潤下滑的速度超過了增發前的第三季度。寫到這裡,也許所有的投資者都看明白了公司玩的是什麼把戲。

從上市到2013年初,募投項目始終未見實質性的進展。但是投資者們可能等不到那一刻,就要承擔更大的損失了。此時,高管中的6位要麼已經離職,要麼已經卸下了高管職位,在為2013年3月份的解禁而準備了。2013年3月18日,超過總股本13%比例的首發限售股即將解禁。在此之前,公司依然不忘記出爐一份所謂的「重大合同中標」公告,為股價護航。

尤其讓投資者義憤填膺的是,在如此敏感的時刻,有一家中字頭的知名證券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在一篇報告中,依然在為這家公司大唱讚歌,表示強烈看好公司2013年的新業務和新機遇的發展,而對於即將到來的解禁高潮的風險,隻字未提。是工作疏忽嗎?顯然不是。因為這份報告用3頁的文字詳細分析了該公司龐雜的產品線,起碼看起來很是用心,但是居然連10天後的解禁事情對股價估值造成的影響,都避而不談,這不由得讓人懷疑到底是何原因使得該分析師巧妙地避開了這一話題。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猜測這種可能性,那就是分析師和上市公司互相串通,聯合欺騙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我們也相信,某些缺乏職業道德的賣方分析師,也不會在買方機構中有一絲半毫的研究影響力,就讓他自娛自樂去吧。

這逼迫我們投資者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部分上市公司和分析師布下的多重地雷陣中,如履薄冰般地排除劣質公司,去尋找質地優良的好品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72

作者的職業操守 高慧然

1 : GS(14)@2011-04-26 22:11: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5198967
寫飲食文章的人最忌跟餐飲業從業者建立曖昧關係,俗話說,吃人的嘴軟,白吃白喝了,稱兄道弟了,下筆就很難公道。即使寫的那個人公道,讀者還是半信半疑,這就是為了一點點小便宜失去公信力了,得不償失。白吃白喝據案大嚼後再「公道」地批評人家,就更讓人見笑了。
寫別的評論文章一樣,切忌有利益衝突。小到一道菜、一頓飯、一場電影,大到評論一個人,表明一個立場,如果有了利益牽絆、面子糾葛,就很難客觀持平。所以,有一個地盤說話的人,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去換吃換喝出席俾面派對跟公關糾纏不清看免費電影……也算是職業操守吧。
作為一個顧客,吃完了鴨子付完了款,讚譽或者罵娘都是消費者的權利。口味雖是一家之言,因為不涉利益衝突,怎麼說都理直氣壯。唉,你說埋了單多好!


2 : 龍生(798)@2011-04-27 01:51:58

講得幾型, 但真做到又有幾人?
蔡瀾食野就從來唔駛俾錢...

財演無端端又唔會推細股..又唔見佢地失驚無神推下我倉入面個堆疆屍....
3 : GS(14)@2011-04-27 22:40:16

2樓提及
講得幾型, 但真做到又有幾人?
蔡瀾食野就從來唔駛俾錢...

財演無端端又唔會推細股..又唔見佢地失驚無神推下我倉入面個堆疆屍....


你有花不完的錢就得,否則都是算把啦
4 : 龍生(798)@2011-04-28 00:03:24

咪係lor...

邊有咁既可能

陸叔都唔窮啦, 但佢仍然敬業樂業, 繼續推小股民去死而面不改容
5 : GS(14)@2011-04-28 07:47:02

4樓提及
咪係lor...

邊有咁既可能

陸叔都唔窮啦, 但佢仍然敬業樂業, 繼續推小股民去死而面不改容


他覺得自己做緊好事
6 : 龍生(798)@2011-04-28 11:59:28

我唔信!!

我堅信佢係知道發生緊乜事, 但仍然笑騎騎地推人去死的大奸尻! smileysmiley
7 : GS(14)@2011-04-28 21:50:43

6樓提及
我唔信!!

我堅信佢係知道發生緊乜事, 但仍然笑騎騎地推人去死的大奸尻! smileysmiley


幫朋友吧
8 : 龍生(798)@2011-04-28 23:02:21

對的,

朋友要出貨, 他就義不容辭了
9 : GS(14)@2011-04-30 10:03:29

8樓提及
對的,

朋友要出貨, 他就義不容辭了


但是我想他已經無了良知
10 : abbychau(1)@2012-05-30 09:46:23

俗話說,吃人的嘴軟,白吃白喝了,稱兄道弟了,下筆就很難公道。即使寫的那個人公道,讀者還是半信半疑,這就是為了一點點小便宜失去公信力了,得不償失。白吃白喝據案大嚼後再「公道」地批評人家,就讓人見笑了。

這個更字我認為要用"則"代替
白吃白喝而批評人家只會讓人見笑但至少沒違專業, 用了個"更"字, 我認為高小姐一旦做了評論員也是難以公道之人
11 : GS(14)@2012-05-30 22:19:29

點解你話高小姐咁呢
12 : GS(14)@2012-05-30 23:00:02

11樓提及
點解你話高小姐咁呢


了解壇主大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30

老樓日記:代理劣質操守無改

1 : GS(14)@2012-01-30 22:14:4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130/46770

上周蘋果日報報道有業主放盤無端被壓價20萬元刊登家居雜誌內,老樓作為傳媒替周刊無辜受累感到無奈。最貼近放盤價實難以求證,這要靠地產代理職業操守,買賣方隨時會中招。
老樓多年前亦有類似的經驗,話說把北角一個自住四年的單位放售,向代理表明放盤價不低於220萬元,若果有接近價位的買家才商討出售細節。誰知在一個晚上老樓接到沒有放盤的代理的電話,堅定說有買家出到價,並矚附老樓兩公婆到分行與買家詳談。
見面後才得知買家只出到208萬元,與老樓叫價相差12萬元,原本諗住走,該代理卻苦苦纏擾並游說只收老樓一半佣金(即1萬元左右),當幫個小忙。老樓耳仔軟之下,被游說一小時後便簽下賣樓合約,那時代理更說,佣金一欄事後再改為收1萬元。
後來得知買方並不是與老樓見面的那一位,真身是另一位投資者,當然老樓是一時心軟才被對方得手,誰知代理操守到o依家仍然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劉兆昌
www.HKLau.com
2 : passport(1491)@2012-01-30 22:40:28

咁樣都可以嗎?
3 : 龍生(798)@2012-01-31 21:01:52

喂喂...呢條老樓有抽水之嫌

開220, 去到208 大可二話不說, 掉頭就走

同事主俾人改賣價大有不同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93

掠租津25萬 麥齊光操守劣

1 : GS(14)@2012-07-06 00:13:0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05/16486177

麥齊光昨透過新聞秘書回覆本報查詢,承認在1986至1988年間曾與公務員同事「對調」單位,互相租用對方的城市花園物業,為期27個月。他說當年買入單位是想投資,考慮到出租予公務員「較穩陣」才有此安排,強調該情況只維持短時間,後來獲分配高級公務員宿舍,停止領取租津。他認為事件沒有任何欺騙成份,自稱沒違背公務員操守,亦沒有涉貪嫌疑。但他拒絕透露與他互換單位的公務員資料、涉及租津總額,以及何人提出這種做法。
根據資料,麥齊光於1986年以92萬多元購入該城市花園單位,按其當年職級計算,27個月最多可領取逾25萬元租金津貼,租津總額接近樓價三成。他於1991年出售單位時,樓價升值1.7倍,他再勁賺156.4萬元。
公務員事務局不評論個別個案,但指公務員領取津貼期間即使擁有自置物業,也不影響申領自行租屋津貼資格,惟申請人必須在領取津貼期間入住申報租用的物業。
2 : Sunny^_^(11601)@2012-07-06 13:50:22

我覺得OK喎...
3 : 自動波人(1313)@2012-07-07 01:50:38

關連交易
4 : dcdc(1215)@2012-07-07 02:11:10

其實單嘢, 我覺得重點係, 佢地有冇真正互租單位住, 定係純賬目上既交易.

以佢地當時心態, 當時互換拿著數會當作是平常事, 從環境証明可以分析出來.

例如:

1) 雙方買入物業, 入住時間 是否 配合.

2) 是否每月交租? 誰人付款, 方式 及 記錄.

3) 有冇交物業稅?

4) 水電媒戶口持有人姓名 及 誰人付款.

5) 新買傢伙, 電器付款人 及 送貨地址. ( 又或當年情人節老公交花比老婆, 送貨地址 )

6) 子女在學校報稱的居住地址.

7) 喜慶節日在家中拍照的相片, 相中的家是那一個地址. ... 等等

如果記者朋友可以找到更多資料, 雖則入唔到佢罪, 但可以令佢誠信破產, 拉佢下馬, 要佢辭職, 間接隊 CY.
5 : Ar Yan(11362)@2012-07-07 03:23:43

玩財技jer~難道唔係嘛?
鑽法例搵著數來jer~~ 唔犯法,你幾難拉佢落馬~~
6 : Sunny^_^(11601)@2012-07-07 07:38:55

其實佢都唔係好過份姐...

我識有人住公屋.但係住落1-2年就買私樓收租@@
7 : 鱷不群(1248)@2012-07-07 09:52:32

我會覺得嚴重過僭建,根本布局明呃
8 : 味皇(1196)@2012-07-07 10:21:26

沒有規定有自住樓就唔可以租樓住
好似長毛住公屋,如果佢之後買左私樓繼續住公屋一樣插佢唔入
9 : dcdc(1215)@2012-07-07 10:35:15

7樓提及
我會覺得嚴重過僭建,根本布局明呃


我覺得重點係 佢地有冇真正互租單位住, 定係純賬目上既交易.

前者, 唔犯法, 齊齊用盡優惠, 拿著數.

後者, 已犯法, 但難舉證. ( 疑點利益歸被告, 好難有十足十直接證明. )
10 : 鱷不群(1248)@2012-07-07 11:09:32

9樓提及
7樓提及
我會覺得嚴重過僭建,根本布局明呃

我覺得重點係 佢地有冇真正互租單位住, 定係純賬目上既交易.
前者, 唔犯法, 齊齊用盡優惠, 拿著數.
後者, 已犯法, 但難舉證. ( 疑點利益歸被告, 好難有十足十直接證明. )

法律上是這樣定義,操守上是無分別
11 : dcdc(1215)@2012-07-07 11:19:35

10樓提及
9樓提及
7樓提及
我會覺得嚴重過僭建,根本布局明呃

我覺得重點係 佢地有冇真正互租單位住, 定係純賬目上既交易.
前者, 唔犯法, 齊齊用盡優惠, 拿著數.
後者, 已犯法, 但難舉證. ( 疑點利益歸被告, 好難有十足十直接證明. )

法律上是這樣定義,操守上是無分別

同意。道德上衰哂。據我所知, 當年好普遍,可能有一半高級公務員也這樣做

原來毒果今曰又有新料爆。
12 : GS(14)@2012-07-07 14:37:38

7樓提及
我會覺得嚴重過僭建,根本布局明呃


今日生果又爆料,話佢地真是借個名
13 : GS(14)@2012-07-07 14:37:55

8樓提及
沒有規定有自住樓就唔可以租樓住
好似長毛住公屋,如果佢之後買左私樓繼續住公屋一樣插佢唔入


10 年內唔查資產,就是機會
14 : GS(14)@2012-07-07 14:38:14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9樓提及
7樓提及
我會覺得嚴重過僭建,根本布局明呃

我覺得重點係 佢地有冇真正互租單位住, 定係純賬目上既交易.
前者, 唔犯法, 齊齊用盡優惠, 拿著數.
後者, 已犯法, 但難舉證. ( 疑點利益歸被告, 好難有十足十直接證明. )

法律上是這樣定義,操守上是無分別

同意。道德上衰哂。據我所知, 當年好普遍,可能有一半高級公務員也這樣做
原來毒果今曰又有新料爆。


差D自己買那些就衰晒,現在到呢D
15 : GS(14)@2012-07-07 14:39: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20707/16492489




麥齊光與曾景文互相授權對方全權處理彼此的單位買賣,被質疑是對方單位的「實際業主」。



1990年12月1日,麥齊光夫婦為曾景文所訂的「授權書」列明,曾可全權處理麥的單位出售事宜,「授權人在認為合適的情況下,可出售(不論公開拍賣或私下出售)上述單位,及收取售樓所得收益……」(黃色部份)。

《英治亂局》
【本報訊】被揭發互租單位的發展局局長麥齊光與路政署助理署長曾景文,涉嫌欺詐政府租津的罪證曝光。《蘋果》調查發現,麥齊光與曾景文不但同期買入樓上及樓下單位互租,更互相授權對方可以出售彼此的單位。法律界人士表示:「邊有租客可以決定層樓賣幾錢?」質疑兩人根本是所租住單位的實際業主,涉嫌欺詐租津,促廉政公署介入調查。
記者:黃偉駿、譚靜雯、盧文烈

麥齊光與曾景文於1986年9月同期買入北角城市花園樓上及樓下單位,麥昨稱當年排隊買樓時碰巧「撞見」曾,否認有預謀互租單位及申領租津,但兩度被問及為何授權曾出售單位時,他堅拒解釋。
本報進一步調查兩人當年買賣文件,發現除了麥齊光授權曾景文,處理麥的單位買賣外;原來曾景文也授權了麥齊光夫婦,可出售曾的單位。曾景文夫婦於1992年5月以418萬元出售單位,在買賣合約上,負責簽署文件的賣家,是註明為「 lawful attorney」(合法授權人)的麥齊光夫婦。該單位於同年6月底以470萬元摸售,麥齊光夫婦再以賣方代表身份簽署文件。


「邊有租客可代業主收錢」

同樣地,麥齊光於1990年12月底以249萬元出售名下單位時,也是由曾景文以賣方授權人身份在合約上簽署。
律師黃國桐參考過本報提供的資料後,質疑麥、曾兩人是「住番自己層樓」。他指麥齊光為曾景文所訂的「授權書」( power of attorney)列明,曾可全權處理麥的單位出售事宜,包括決定麥的單位售價,並代為收取款項。雖然土地註冊處未有記錄曾景文給予麥齊光的授權書,但從曾的單位出售時,由麥齊光簽署買賣合約,便足證兩人是互相授權。
他指麥、曾雖然是各自所持單位的「名義業主」( legal owner),但租住對方單位後,又授權對方賣樓,有理由懷疑兩人其實是所租住單位的「實際受益業主」( beneficial owner)。
律師涂謹申表示,單從麥齊光給予曾景文的授權書來看,有強烈理由懷疑麥的單位其實是屬於曾,「邊有租客可以決定埋層樓賣幾錢,仲可以代表業主收埋錢咁筍嘅事?」他認為廉政公署有很強的理據介入調查。
公務員直斥麥損公僕形象

麥齊光昨早出席港台節目後承認,在香港大學修讀課程時與曾景文為同學,也是同事。他指當年是按市值每月向曾景文收取8,000元租金,但沒透露交多少租金予對方,又多次重申沒違規,「我冇諗到20幾年前嘅事喺今日提番出嚟」。做了30多年的公務員李先生致電電台,斥麥其身不正,損害公務員形象,「喺法律上你冇錯,但走咗法律罅。呢啲係公帑、市民嘅血汗錢!」記者昨到過曾景文辦公室,但職員指他不在。
有調查過公務員欺騙租津的廉署行動處前調查主任表示,若麥齊光及曾景文也有簽署文件,授權對方出售單位,幾可肯定兩人租住單位,實際上是自己擁有,因為以往調查的欺詐租津案件也有類似情況。另一前調查主任認為,單是兩份授權書,已足以合理懷疑兩人事前協議購入單位,再以交換租住方式騙取政府租津。他相信公務員事務局並不知有關授權書存在。
麥齊光、曾景文涉嫌欺詐政府租津經過

1986年9月18日
麥齊光以92.58萬元購入城市花園9座21樓 E室

1986年9月20日
曾景文以92.8萬元購入城市花園9座22樓 E室

1986年至88年
麥、曾互租對方單位,並各自申請政府租津,為期27個月;麥聲稱每月收取曾8,000元租金

1990年12月1日
麥授權曾全權負責其單位買賣事宜,包括定價及收取款項

1990年12月22日
麥的單位以249萬元售出,曾景文以授權人身份簽署買賣合約

1992年5月13日
曾的單位以418萬元售出,麥齊光夫婦以授權人身份簽署買賣合約

1992年6月27日
曾的單位新業主以470萬元摸售,麥齊光夫婦再以授權人身份簽署合約

資料來源:麥、曾兩人單位的買賣文件
16 : GS(14)@2012-07-07 14:39: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07/16492490


麥齊光與曾景文掠政府租津事件,越揭越離譜。有熟悉公務員紀律程序的人士指,若廉政公署介入調查,公務員事務局便會開檔案跟進,若最終呃租津罪名成立,涉案公務員不但要全數歸還所騙的租津,退休金亦會盡失。
麥或失每月六萬長俸

曾景文1981年加入政府,現屬首長級第二級( D2)官員,月薪約13萬元。曾尚有一年多便滿60歲退休,屆時他可先領取一筆過600多萬元退休金,之後每月再領長俸約3.8萬元,若證實違法,這筆為數逾千萬元的退休金勢「凍過水」。而在2010年中退休的麥齊光,估計當時已領取近千萬元退休金,之後每月再有近6萬元長俸。政府一般不會要求違規公務員退回已落袋退休金,但可取消其長俸,但以往未有先例。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為,公務員事務局應主動跟進事件,近年發生過最少三宗公務員呃租津而盡失退休金個案。
《蘋果》記者
17 : 龍生(798)@2012-07-07 22:59:00

你估佢地會唔會出事?
18 : GS(14)@2012-07-07 23:29:47

17樓提及
你估佢地會唔會出事?


肯定出事
19 : 龍生(798)@2012-07-07 23:44:27

肯定?

新主人唔保佢地?

上任無幾日就推的靚去死, 教人心寒齿冷喎

以後更難招人做野喎

肯定唔保?
20 : Ar Yan(11362)@2012-07-08 00:24:39

出千,拉佢去後巷用磚頭打手啦
21 : 龍生(798)@2012-07-08 00:54:04

打完之後塗姿抹粉, 再拍晒手再登場
22 : 自動波人(1313)@2012-07-08 01:44:21

呢啲屎咁樣俾人摷番出黎,真係搵鬼做
23 : Sunny^_^(11601)@2012-07-08 08:32:19

梁生日後就好難做喇
24 : dcdc(1215)@2012-07-08 08:37:38

23樓提及
梁生日後就好難做喇


我唔信佢有義氣. 卒仔就是拿來擋子彈的.
25 : GS(14)@2012-07-08 09:27:25

他做得呢個位都是無腰骨的啦
26 : GS(14)@2012-07-10 23:55:0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10/16499512




麥齊光夫婦與曾景文夫婦當年買入城市花園樓花後,「巧合地」於同一天在同一間信貸公司做樓按。

陳樹英到廉署落口供

麥齊光隨後於1990年12月1日訂立授權書,委託曾景文全權處理其單位出售事宜,最終單位於同月底以249萬元成交。由訂立授權書到出售單位,全部是在王東昇鍾金榮律師事務所( Lawrence Ong& Chung)辦理。
曾景文1992年中出售單位時,同樣委託了麥齊光全權處理,這宗交易也是在這一家律師樓進行,最終該單位以470萬元成交。
民主黨中常委陳樹英上星期向廉政公署投訴麥齊光和曾景文涉嫌利用公務員租金津貼的漏洞詐騙政府,昨午再到廉署錄取口供。她相信廉署已立案調查,並敦促麥、曾兩人盡快交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97

周日醒Son:職場操守–公數出差篇 張慧敏

1 : GS(14)@2013-04-14 13:21: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4/18227423

                  想知員工的品行,讓他出一次差就可以!甚麼數可出不可出、應不應該出根本無明文規限,所以出數態度能直接反映那員工的為人。
大銀行部門阿頭接到audit部門電話,就一位男業務經理的出差開支提出質疑,令阿頭啞口無言面目無光直頭想搵窿捐!那便利店收據內除了啤酒汽水還有女性衞生用品一包!首先,莫講該經理是個男兒身,即使是女人這個開支亦絕不可能出公數。再講,這些飲料出公數又是否恰當?阿頭即召他來解畫,同時亦向負責審批部門開支的隊目問責。隊目直認是他看漏了眼,那經理推說不知道有衞生用品這回事,而且為公司出差做事很攰,買些啤酒飲料想輕鬆一下,公司不會斤斤計較吧?結果阿頭笑笑口說OK然後自掏腰包向audit全單補償,那位經理的下場?毋須多講了吧。
還有就是mini bar及room service的開支,該以甚麼作為準則?答案很簡單,這個開支要是由自己埋單都會願意花的,就問心無愧。不過即使是簽單公司直接找數,那個room service幾點叫幾多人食一目了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曾經有女同事出差,花在酒店洗衣的費用差不多600美金足夠嚇死人!仔細一看內容原來單單每日兩條內褲絲襪,五日花了60美元,再每日洗一套套裝襯衫,每件幾十美元。向她查問她還大發脾氣,難道不准她洗逼她重複穿着污糟衫?雖然花的不是我的錢,我只問她要是由她自費她會不會如此奢侈揮霍?
亦有明明一個人出差但每日早餐總是兩個人份量,還有無論任何時候飲食都在酒店簽單,還要不貴不點,原來有員工覺得是「應份」的,甚至假借與客戶食飯之名大宴自己在當地的親朋。紙永遠包不住火,得意忘形地影相以為自己不post上網就神不知鬼不覺?天網恢恢有親友post上網被同事間接看到,老闆起疑馬上向客戶查問,證據確鑿,即時炒魷!不要講公職金退休金全失,不交警方追究查辦經已執返身彩!

公數是為公務而用

                講到明是公數,只是為公務而用的花費才能claim數。為方便自己或者順便益埋自己人是公器私用,博大霧佔些小便宜,老闆不是如此小心眼斤斤計較?如果你認為個人誠信不是問題的話請隨便,反正後果自負。抱着這宗旨作風做事,我敢寫包單終有一日連本帶利加上誠信破產一齊還!

本周Son姐醒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Son姐
「Son姐」 Alison張慧敏,以獵頭人身份縱橫職場幾十年,有智慧冇美貌有份量冇身材,人稱「魔鬼教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55

周日醒Son: 職場操守─辭職篇 張慧敏

1 : GS(14)@2013-05-12 14:58: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12/18256748

                雖則有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東家唔打打西家」,是另有高就,抑或是條氣唔順而辭職的也好,請各位尤其年輕人務必記住「山水有相逢」、「世事無絕對」。這世界是圓的,吃回頭草並不是稀奇事,所以切勿一時衝動火遮眼反面收場,斷自己後路事小,「臨尾香」做衰自己個朵留下污名事大。
既然決定辭去應該盡快通知上司或者主管,想走的當然心急最好可以馬上走,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好來不如好去,僱傭合約列明通知期不可能扮不知,千萬不要為了盡快走不顧後果,分分鐘兩頭不到岸,新工上不了舊工沒有了,賠了夫人又折兵!連寫封辭職信那幾隻字都懶,貪方便傳個短訊「我唔撈」就算是正式通知是常見的事,結果僱主及人事部不管是真是假只說從來未收過,反被追討辭職代通知金,甚至被告上勞工處,煩都煩死,還要賠錢,值得嗎?
有些行業及職位會在僱傭合約中訂明辭職後若干時間內,不得從事相關行業,偏偏有人最愛挑戰底線鋌而走險,返新工,東窗事發結果還不是自己負全責?新東家要是明知有法律責任還慫恿催促盡快上班,擺明立心不良,沒事猶自可,一旦出了事當然馬上劃清界線話之你,要是知而不報存心博大霧,出事是肯定只是遲早的事,日後如何在行業立足?
正確的態度做法是事事交代妥當,確保乾手淨腳離職之後沒有手尾要跟,否則上了新班還來日日應付舊同事的查詢,又是搵自己笨,咁蠢?我講過,即使如何氣頂也好,一想起日後沒有你之後他們將會是如何的手忙腳亂,心都涼乜仇都報晒啦,對不對?
講到底規則是死人是生,離職日子不是沒有商量餘地,不過講大話都要有個譜,總不成靠惡做場大龍鳳來威脅。有員工年少輕狂,找到合心水新工知道對方等人用,於是拍心口說自己有辦法和公司達成早走協議。為了令僱主早放他走故意在辦公室內借故大吵大鬧,遲到早退返一日工請三、四日病假。終於如願以償被勒令離職。就是如此劃花了自己的員工紀錄,被列入了黑名單而不自知。若干年後經已洗心革面收成正果,被舊公司新老總看中誠邀過檔,即使過了董事局那關,薪酬上班日期都訂好,滿心歡喜等上班之際突傳來噩耗被通知無法繼續,offer必須擱置。問來問去問不出究竟,深深不忿託昔日暗中追查,發現就是那黑名單累事,公司規定名單內的人終生永遠不能再被錄用,神仙難救。

本周Son姐醒你:「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

Son姐
「Son姐」 Alison張慧敏,以獵頭人身份縱橫職場幾十年,有智慧冇美貌有份量冇身材,人稱「魔鬼教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85

周日醒Son:職場操守「八不得」 張慧敏

1 : GS(14)@2013-06-16 16:33: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16/18299045

                貪不得:貪字得個貧,貪會令人腐化腐敗,而且比吸毒更易上癮,只會趁貪越多無法自拔,切記碰不得!難得有我們特區政府所謂高官包括首長,位位前仆後繼以身試法真人示範,貪瀆的人會落得甚麼下場,幾折墮都有,毋須我多講了吧?光棍佬都識教仔,便宜莫貪,街頭智慧都知沒有免費午餐這回事,終須要連本帶利「嘔凸」歸還。
懶不得:不管工作也好學習也好,不進則退。所以莫講要提升水平,即使要保持水準亦必須痛下苦功,持之以恆勤於操練。「引擎」時刻保持在「備用」狀態,有需要就可即時開動。否則臨急臨忙趕出場只能「死火」收場,死得!
氣不得:脾氣誰都會發,忍得住不發才是真功夫。小不忍則亂大謀,控制不了情緒,衝動就會失理智,做事說話就會失方寸,作的所有決定肯定都是錯的,可惜話說出口收不回,恨錯難返。
遲不得:萬惡遲為首,這是沉淪的指標。遲到,是完全沒有責任心的證明。不是交通意外塞車打風的問題,是個人操守及品格出問題。絕對沒有半點誇張,一個遲到「慣犯」作的解釋,或之死人塌樓,能信嗎?見微知著,這種人講的做的,會有誠信可言嗎?
說不得:東家長西家短日日不亦樂乎,還有時間心思做正經事嗎?搬弄是非來做人情,最要不得!講的和聽的同樣有罪,賴不得!還有就是口疏貪口爽,一知半解固然得,以訛傳訛亦得,無中生有更加得,越講越離譜,搞到人心惶惶。即使是事實,只要事關機密,不能洩露半點風聲,消息走漏肯定難辭其咎。
怨不得:既然是自己的選擇,選對了當然好,選錯了亦是個人責任,不得怨天怨地怨命怨任何人。與其花時間去怨,倒不如花時間想想,即使不能反敗為勝,如何可以輸得有所值又有其所。逆向思維是智慧,負面思想是拖累,不論男女,怨婦絕對做不得!
安不得:居安要思危,不能讓自己安於現狀,處於舒適圈的人會漸漸失去鬥志還有求生本能,不自覺地做事會越來越粗疏,做人會越來越散漫,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招架無力只能被淘汰。
驕不得:驕兵必敗,聖經七宗罪亦以此為首,當知必定犯不得!我是個罪人,是個反面教材,時刻還在儆醒中,只敢講句共勉之!

本周Son姐醒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Son姐
「Son姐」 Alison張慧敏,以獵頭人身份縱橫職場幾十年,有智慧冇美貌有份量冇身材,人稱「魔鬼教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73

港大調查委員會:不認同楊丹操守

1 : GS(14)@2016-06-01 11:16:55

【論文造假風波】【本報訊】港大校委會繼今年1月圍堵事件後,昨晚首次重返校園開會。據了解,校委會昨跟進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涉論文造假一事,調查委員會聲言不認同楊丹的操守,並要求她重做有關實驗,港大已向研資會交出相關資料;因陳文敏事件而懸空多時的副校長(學術人力資源)一職,則由心理學系講座教授區潔芳出任。副校長(研究)賀子森昨在校委會會議報告論文造假事件進展。據悉,調查委員會雖裁定楊丹失德的指控不成立,但委員會並不認同楊的操守,要求楊改善研究數據管理、監督及數據核實,也須重做實驗及修正論文錯誤;紀律委員會雖裁定楊的兩名研究生揑造數據的指控不成立,但批評其研究手法差劣,必須改善,理學院正跟進此事。



區潔芳出任副校


據了解,有校委在會上批評,調查委員會根本沒有解決楊涉造假及數據有誤等問題,但賀子森堅稱委員會已處理,調查也符合程序。至於懸空6年的副校長(學術人力資源)一職,據了解,昨晚校委會各人對區潔芳的任命沒提出異議,毋須詳細討論或投票表決就一致通過。港大隨後宣佈校委會通過區潔芳任命,任期3年。區有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港大心理學系系主任及多個學院的晉升及長期聘任小組主席。教職員代表校委張達明會後稱,去年陳文敏任命遭否決屬政治干預、有違程序,今次區潔芳任命獲一致通過或因《大公》、《文匯》等報章沒有如對付陳文敏般發動有系統攻擊。對於區原本有份推薦陳文敏,張達明認為無角色衝突,「因為陳文敏喺呢件事已經冇咗角色」。他說,難言副校任命風波是否畫上句號,強調公道自在人心,希望政治干預學術不要在港大重演。■記者白琳、葉偉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1/19636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