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資源澄清擁煤礦 戴兆
|
|
【本 報訊】神州資源(223)斥資7億元收購黑龍江省升平煤礦的紛爭有新進展。該公司昨日刊發通告,逐一反駁賣方北方企業早前的指控,稱集團冒簽協議文件等事 宜,強調根據集團的中國法律顧問意見,該煤礦轉讓仍然有效,並已取得有關煤礦公司的合法擁有權。神州資源表明,準備提出法律訴訟,控告北方企業等人蓄意誹 謗,以及非法干涉旗下業務。北方企業方面於截稿前未作回應。該公司昨復牌,飆升83.7%,收報0.395元。 復牌後股價飆84% 通告指出,按神州資源要求,有關政府官員已進駐煤礦公司,監督煤礦公司運作,而集團核數師已於上月23日在當地展開08年度全年審計工作。對於北方企業向黑龍江高級人民法院興訟,要求解除轉讓協定,神州資源指出,已接獲法院發出傳票,首次聆訊日期定於下月2日。 |
戴兆:非常複雜的互控關係
1 :
GS(14)@2011-12-29 12:55:322011-12-28 HJ
文化地標的收購對象﹖
文化地標(674)發行可換股債券,可能用於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事實上亦僅能用於這收購事項;除正常安排外,未得債券持有人同意,不得將該等收購股份出售或設立產權負擔。
可換股債券認購人為上市的永恒策略投資(764),債券本金7500 萬港元,一年期,利率12%,逾期金額計息20%,換股價0.08 元,較市價0.076 元溢價5.26 %;若債券到期未換股,將按面值贖回,全面換股份,可換為股份9.375 億股,佔文化地標已發行股本7.83%或擴大股本後7.26%。債券利率高達12%,只是一年期,反映文化地標對資金需求殷切,而未有透露可能收購的上市股份,但根據其近期披露交易,或許可作參考。
據文化地標公布,今年7 月20 日止已於聯交所收購四海國際(120)7.7964億股,相當於四海已發行股份的6.615%,耗資9473 萬元。其後至8 月17 日向獨立賣方收購四海股份約6.664 億股,相當於5.655%,耗資8476 萬元,因此截至8月17 日止,共持有四海股份14.46 億股或12.27%,耗資共1.795 億元,每股平均成本0.124 元,四海股價近期一直下滑,聖誕假前市價僅0.066 元,已較收購平均成本下跌46.8%。
未必增持四海、嘉滙
文化地標亦持有嘉滙投資(8172)股權, 3 月29 日已持有6284 萬股或12.43%,投資1621 萬元,4 月7 日前進一步增持8418 萬股或16.6 5% , 投資2823 萬元,目前共持有嘉滙1.47 億股或29.08%,總投資4444 萬元,每股平均成本0.302 元。此股自9 月下旬停牌至今,最後股價為0.247 元, 較平均成本低18.2%。文化地標已將嘉滙視作聯營公司,並認為無減值現象。
文化地標持有四海及嘉滙股份,並不等於會繼續增持或作出全面收購,
四海現時主要股東為龐建賢(富豪酒店前副主席) 佔37.37% 及百利保(617)與富豪(078)共佔19.95%。如文化地標擬再增持,僅限於5.41%至17.68%,超越此數,公眾持股量將少於25%;當然,上述兩大股東可以減持售予文化地標,則難估計。
至於嘉滙,目前最大股東為世紀城市(355),佔52.85%,文化地標則佔29.0 8% , 公眾持股量僅18.67%,未符合25%的要求,因而停牌待解決。今年8 月22 日前,世紀城市本持有嘉滙29.9%權益,當日於市場以每股0.24 元至0.246 元增持228 萬股,至30.3%權益,因而提出強制性全面收購,這是自動觸發收購, 使股權增至52.85%。如文化地標擬增購或全面收購,必須獲得世紀城市同意,這難以估計。
...
文化地標現時業務甚多,包括物業、酒店及酒樓、展覽相關業務、中國特許權費用收集業務(卡拉OK)及娛樂事業等,亦投資上市證券。華潤入股時曾注入展覽業務,以為循此途徑發展,而年內的發展實際是吸納上市公司股份,甚至嘉滙已停牌多月,主要股東並無措施恢復買賣,其業務為星演藝管理及若干科技系統,仍在虧損中。
而文化地標投資於嘉滙及四海,其主要股東及相關業務均與世紀城市系有關,看來文化地標的發展,並不以文化為主,而且多元化,但尋求資金發展也是事實,已訂約出售加拿芬道物業將套現1 億元,且訂約售後租回繼續經營酒樓業務或作分租用途以賺取收入。
從文化地標的發展趨勢看,其可能的收購對象不易估計,基於資源所限,亦不容易有具規模性的收購,甚至可能是收購某一股份的部分股權而已。
戴兆
2 :
GS(14)@2012-01-24 00:41:422012-01-21 HJ
文化地標為何收購嘉滙,據收購文件指出,嘉滙大部分業務涉及娛樂,主要為中國藝人管理服務,而文化地標亦經營該等業務,收購可以合併嘉滙投資的利益。但其中應追溯至世紀城市於去年8 月收購嘉滙的過程,據報世紀城市於去年6 月於市場購入嘉滙29.9%股權,其後再購入小量,股權增至30%以上, 按例須提出收購, 結果獲得52.85%股權。
文化地標則持有嘉滙投資29.08%股權,公眾持股量只有18.07%,少於上市規則規定的25%,因而股份去年9月暫停買賣。本來,只要公眾持股量增加約7%便可復牌,但當時大市甚差,相信不易配售,導致文化地標向世紀城市購入大部分嘉滙股權, 共持有74.96%權益,而公眾持股量已增至25.04%,符合要求,可以復牌。
世紀城市仍持有嘉滙6.97%權益,已被視作公眾持股量。就此安排來看,文化地標收購嘉滙,促成了嘉滙復牌。話說回來,只要公眾持股量增加7%,便可復牌,何必要文化地標收購?這是文化地標與世紀城市之間的事,當時世紀城市收購價約0.25 元,現時文化地標的收購價為0.35 元,世紀城市大概獲利2600 萬元。嘉滙每股資產淨值約0.23元。
嘉滙業務以藝人管理服務為主,也製作電影,據報兩部電影已進行前期製作,將於今年第一季之前在中國及香港上映。截至2011 年9 月止九個月,嘉滙虧損393 萬元。可以一提的是,嘉滙的賬項並不複雜,以流動資產為主,銀行及現金結餘1.05 億元,資產淨值為1.16 億元,但看不到有潛在資產,尤其是如進行兩套電影製作,現金可能已減少。
文化地標有意繼續嘉滙的業務,將對嘉滙之業務經營及財務狀況進行審查,以制訂嘉滙日後業務發展之計劃及策略,無意重新部署其僱員或資產。
為賣殼或引入業務
儘管文化地標全購嘉滙,但只是依例而行,或許不必再增加投資。之前須為此發行一年期12 厘息的可換股債券,集資7500 萬元,相信手頭現金不多,但去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9 月底文化地標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為1.78 億元,但既要發行可換股債券,看來該等現金並不方便運用,或是已動用於其他方面,甚至可能為引入股東而發行債券。
筆者上月討論文化地標如收購嘉滙,必須獲世紀城市同意,難以估計能否成事,實際當時雙方已有默契。目前世紀城市雖放棄嘉滙,但仍與文化地標有相當關係,因百利保(617)持有四海(120)19.95%權益,而文化地標則持有四海股權12.27%,而四海於成都的物業項目的70%已售予百利保。至於百利保所持的四海股權是否售予文化地標,更難估計。嘉滙股權變動,是商業行為而已。
說到底,文化地標收購嘉滙的原因不明, 一如華潤集團持有文化地標11.13%股權,同樣不明原因。如說希望嘉滙加以發展,也是想不通,股市的財技,往往如此。可以想像的是,完成收購後,文化地標於適當時候可能為嘉滙引入新業務;換言之,文化地標現時買殼,是為未來賣殼的安排。
碧水源入股 盈德利好 戴兆
1 :
GS(14)@2016-11-14 00:20:182016-11-10 HJ
盈德氣體(02168)以溢價配售新股,以及管理層人事變動,股價曾裂口上升11%,反映市場對新管理層的期望。該公司發行3.78億股新股,佔股權20%,是股東授權發行的上限,每股3.2元較公布前股價3.1元溢價3.2%,深圳A股碧水源(300070.SZ)完成認購後佔盈德股權20.17%(原已佔4.21%),成為單一大股東,在董事會改組後,主席、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營運官均會變動。
償貸助降滙兌風險
碧水源為水源科技公司,亦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提供解決方案,盈德視碧水源為戰略投資者,有助於盈德提升管理水平及長遠發展的管治。是次配股集資淨額12.09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作為流動資金,以改善融資結構成降低融資成本。
盈德一直是高負債公司,於6月底,淨借貸84.47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借貸權益比率高達120%,於配售新股後,淨借貸降至73.87億元,淨借貸權益比率降至91.6%;雖然已有改善,仍是相當高水平,但總勝於無集資,既然碧水源有意成為單一大股東(並非控制性),盈德討價還價後,以溢價配售,反映碧水源的誠意。
除借貸高外,盈德亦涉及外幣借貸(美元及港元),但未說明,上半年賬項顯示,錄得滙兌損失1.53億元,其收入為人民幣,滙兌損失應源自外幣貸款,以其利率較低,如配售所得用於償還外幣貸款,將可改善融資結構並可降低滙兌風險,是減少利息支出外的另一好處。
盈德為國內最大獨立工業氣體供應商,主要產品為氧氣、氮氣及氬氣,現場供應予鋼鐵、化工及有色金屬行業客戶,並訂有長期供應合約,亦有經營氣體零售。於6月底,總裝機容量196.2萬標準立方米/小時,按年上升8.3%。上半年共銷售129.17億立方米,按年增12.4%。現有氣體生產設施69個投產,另11個正在興建中,預計於2017年完成所有在建項目後,總裝機容量將達210萬立方米/小時。
生產氣體的原料是幾無成本的空氣,而電力、蒸氣及機器設施的支銷為主要成本,去年分別上升1.1%、4.3%及10.4%,共達49.82億元,佔銷售成本92.8%,銷售成本升2.5%,稍低於售氣收入的增長2.6%,毛利率維持於32%水平。
未來關鍵還看派息
今年上半年收入升9%,成本漲11%,毛利率降至30.6%。現場供氣價格大致有合約保障,而製造業的低迷,估計價格會稍為變動。
零售氣體價格較高,但常有變動,加權平均價格下跌6.17%,其中氧氣降6.8%,零售銷售收入減1%至4.01億元,另有其他未說明的收入2.74億元,分別佔銷售總收入9.7%及6.6%,現場收入則佔83.7%至34.63億元。隨着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減少及未說明的其他收入增加,上半年經營盈利增加21%至10.94億元。
上半年財務成本增加44.8%至4.43億元(包括滙兌損失1.54億元),聯營公司由盈轉虧,稅前盈利只增4.2%至6.34億元,而稅項增加29%,於扣除非控股權益後,盈德股東應佔盈利3.87億元,按年跌7%,每股盈利21.6分,中期息派13.9分,按年增加131%,上年同期僅為6分。
盈德2014年股息20分,股息比率40.3%,2015年維持20分,股息比率則升至70%,反映2015年盈利下跌40%,主要是滙兌損失3.2億元的影響。盈利跌仍派舊息,是照顧股東,而今年上半年突然大幅加息,股息比率68.8%,似乎向市場顯示實力。公布當日,股價急升12%,並持續上升38.9%至年內高位3.57港元,但其後則跌至2.93港元。
碧水源成為戰略投資者,因行業有別,並無協同效益,但有利財務。董事會改組,引入新管理階層只能希望經營改善,但債券仍須再減。
預期股價的P?E約7倍上下,而未來關鍵將在於派息。如股息比率在60%以上,股息率將為8%以上,但在債務沉重下,只宜候低看好中線,如股息比率有變,則當別論。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碧水源入股 盈德利好
盈德內部爭議阻潛在交易 股價勢反覆 戴兆
1 :
GS(14)@2017-02-11 23:31:452017-01-16 HJ
盈德氣體(02168)11月配售予碧水源,筆者曾為文討論,其後個多月出現相當變化,現為文跟進。
盈德當時擬配售3.78億股予碧水源,每股作價3.2元,集資12.09億元,擬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同日, 董事局及高級管理層變更,其中包括調任原執行董事Zhongguu Sun及Trevor Raymond Strutt為非執行董事(下稱少數董事Sun及Strutt)。
盈德聲稱少數董事阻撓,無法如期配售,包括申請禁令等,盈德於1月初新增一筆境外貸款8.2億元,以境內存款擔保。此外,並按少數董事要求召開董事局會議,但少數董事質疑董事局會議的效力。然而,董事局會議對議案作出決議,包括追認董事局構成及管理層改組、向碧水源配售更新、進一步融資及討論潛在收購意向。
董事局構成及管理層改組,除上述Sun及Strutt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外,原獨立非執行董事調任執行董事。委任執行董事趙項題接替Sun任董事局主席,委任張雲峰為執行董事、所耀堂為非執行董事、馮科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免除Sun首席執行官職務、委任何願平為首席執行官,張雲峰接替Strutt為首席營運官,亦對各委員會成員作出調動。
董事局多數基於少數董事未能令人滿意表現及其不端行為作出決定,亦知悉少數股東對董事局構成的效力質疑。盈德將適時就少數董事關於董事局組成效力質疑發起的進一步法院程序作適當公告。
配售予碧水源一事,多數董事堅持股權融資有利,少數董事認為股權融資僅為融資方案之一,但無提供任何具體替代性融資方案,配售予碧水源的決議已於會議上追認,由於消除質疑,多數董事認為終止配售符合公司最佳利益,少數董事亦同意,因而配售已終止並即時生效。
與此同時,董事趙項題提議聘請獨立配售代理, 以不低於每股3.2元配售1.89億股,將於3月9日前完成集資,儘管少數董事反對,議案已獲批准。多數董事已適當知悉,僅在收購守則及相關法規允許範圍內進行認購,大概是若干多數董事有意認購。
獲空氣產品公司洽購
盈德於12月18日接獲「星瑞」信函,並於12月22日接獲「星瑞」第二函件,涉及要約,因星瑞於12月21日成立,12月18日的信函不構成真誠要約。星瑞實收股本為100萬港元,其註冊辦公地點由一家提供秘書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佔用,故第二函件亦不構成真誠要約,少數董事同意。於12月29日接獲空氣產品公司(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於紐約交易所上市)的意向書,有意以現金對價透過協議安排收購盈德,但明確表示意向不具法律約束力。盈德已接觸並提出保密協議,因少數董事的效力質疑,將尋求法律建議以授權簽署保密協議及進行討論。上述兩項潛在的要約,如有需要,將按月公布相關情況。
盈德事件,市場視作內訌,因配售及管理層變動問題,Sun及Strutt對此不滿,公開正式建議招攬盈德全部股本要約。應注意的,盈德配售原為3.78億股,其後減為1.89億股,當中可能是涉及控制權轉移,視乎趙項題與碧水源是否一致行動人士而定。Sun佔盈德19.73%,Strutt佔9.75%,兩者共佔29.48%,趙項題佔12.38%,職工佔5.15%,配售前碧水源佔4.21%,如視作一致行動,三者共佔21.74%。現擬配售(並非針對碧水源)1.89億股,對各股東均有攤薄,Sun及Strutt的強烈反應可以理解, 尤其是於董事局及管理層的地位顯著下降,更被免除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營運官的職務。
盈德受空氣產品公司可能要約,據報該公司歷史達75年,市值300億美元(盈德少於10億美元),股價搶升44%,至4.15元,其後稍為反覆,股價升是對要約的期望,可供參考的是,盈德去年6月止每股資產值約4港元,買方可能的出價不易估計,再說,多數董事表示無意招攬收購要約,而少數董事已正式建議招攬要約,既有買家出現,先看條件如何,董事局(多數董事)可以不接受,但適當時候應公布詳情,而Sun及Strutt可以接受。此項潛在的要約顯得較為複雜,主要是董事局兩派的爭議,但說不定隨時有所變化(少數董事已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以罷免若干董事),股價將受此影響,潛在反覆甚至波動。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盈德內部爭議阻潛在交易 股價勢反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