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金轉炒歐洲復甦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347940

近數年來一直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的歐洲終於傳來好消息,歐羅區8月企業活動創逾兩年以來最佳紀錄。數據顯示,8Markit歐羅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1.5,高於7月的50.5,而這是20116月以來新高;其中,前瞻性的新訂單指數升至51.0,為20117月以來首次升穿盛衰分界線50的水平。

Markit的首席分析師Chris Williamson表示,歐羅區經濟復甦看上去愈來愈廣泛,更多行業和更多國家開始走出衰退。其中,8月的數據顯示,德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總體產出增速為七個月之最,顯示整體經濟在第三季仍繼續穩健擴張。不過,歐洲前兩大經濟體德國和法國仍有很大差異,德國綜合PMI上漲至7個月高點53.5,但法國數據從49.1跌至48.8

然而,受法國和德國經濟增長幅度高於市場預期的帶動,歐羅區第二季GDP錄得0.3%增長,逐漸走出十八個月的經濟衰退階段,連經合組織(OECD)亦上調該兩國經濟增長預測。OECD預料法國今年將增長0.3%,一反該組織5月時預測的萎縮0.3%;德國今年則增長0.7%,高於之前預測的0.4%。歐羅區之外,英國今年將增長1.5%,大幅高於5月時預測的0.8%

不過,OECD首席經濟師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警告,負債纍纍的南歐經濟體仍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此歐洲央行應保持減息的可能性,以防復甦有始無終。事實上,以意大利為例,服務業於8月萎縮程度高於預期,未能像製造業一樣展現明顯復蘇跡象;8月企業活動指數升至48.8,高於7月的48.7,仍在50分界線下方,為連續27個月景氣萎縮,但整體而言,數據表明意大利可能正在擺脫衰退。

比較正面的是,在旅遊業復甦帶動下,年前的歐債暴風眼——希臘,經歷六年衰退後或終於見底。希臘次季經濟僅收縮3.8%,為近三年來最低;希臘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表示,經濟明年可望增長0.6%,失業率則由目前的27%,回落至26%。政府預料今年預算將錄得基本盈餘,有助該國爭取歐羅區夥伴進一步提供債務援助,緊縮措施對民眾帶來的痛楚亦可望減輕。

股市走在經濟前,近日的好經濟數據,早已反映在投資市場。由於美股因退市及債息上升而調整,歐洲推行的量寬卻屬於「遲入遲出」(Last in, Last out),故其退市時間表絕不像美國般快速,而此因素正成為歐股的最新吸引力。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出,美國已累積不少升幅,股市調整將會繼續,投資者擔心美股見頂,儘管長遠仍看好美國經濟,但資金開始改流入至歐洲地區。

事實上,金融市場研究機構Sentix調查數據顯示,歐羅區9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第二個月急彈兼重現擴張,由8月負4.9,急升至6.5,創20115月新高,遠勝市場預期彈至負3.5。整體而言,此刻歐洲股市較美股吸引,原因有三:①在一般跌市時,歐洲股市表現皆良好。②若以美股與歐洲股市的市賬率比較,歐洲股市的估值相對地處於歷史低位【圖】。③流入美股的資金達2007年的高位,流入歐洲的資金卻在極低位徘徊,即資金應有機會流入歐洲。

Picture 

港股市場內的歐洲復甦主題中,除了人所共知的思捷環球(330)之外,還有我們在年初的「利是股」文章中提到的精電國際(710)。精電以產銷液晶體顯示器為主業,生意遍及亞、歐、美三大洲,主要售予汽車生產商及製造業客戶。現時公司營業額72%屬於汽車顯示屏業務,期內歐洲銷售佔總收入達38%。

精電早前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期內營業額11.9億元,純利1.01億元,較去年急升近1.93倍,每股基本盈利31仙,每股攤薄盈利30.57仙,中期息12仙。業績理想是由於上半年汽車顯示屏業務增長理想,以及日圓貶值降低採購成本所致。集團表示,期內毛利率達24.5%,較去年同期之21.6%為佳,主因除了生產力提升之外,還因為歐洲客戶屬毛利較高的高檔汽車廠,帶動毛利率上升,當中又以德國與英國為主。

行政總裁蔡東豪指出,歐洲以外,集團亦致力開拓其他市場。例如近年冒起的中國汽車市場,精電的定位以售價較高的中外合資品牌為主,預期可隨內地汽車的強大需求穩定上升。至於去年開始接獲日本龍頭汽車商豐田定單,雖然目前的貢獻不多,但有信心日本市場的貢獻兩、三年內會與美國(佔9%收入)市場看齊「我哋係第一家外資被豐田加入成為佢哋LCD供應鏈」。

此外,蔡東豪形容精電屬於「日圓概念股」,因為用於生產液晶體顯示屏的相當數量原材料皆自日本採購。蔡氏續指,公司採用日本高價原材料是他一貫的堅持,「Chanel、LV這些國際一級品牌,不會千方百計去減低原料成本,而是如何運用高品質材料,去凸顯產品質素而讓客人甘心付款。」確實,上半年日圓貶值有助業績表現,亦使精電在行內擁有競爭優勢,加上精電趁日圓下跌買入大量日製物料,故他有信心下半年毛利率還有上升空間,有望繼續為產品增值。

林少陽在Q&A中對精電的評論:『集團主要受惠於汽車LCD需求的結構性增長,過往很少汽車會採用LCD顯示屏,現在卻已變成行業標準。若單看這個半年的業績,的確是很不錯的,若以上半年乘二計算,全年盈利約62港仙,現價6.25港元,市盈率約10倍。以一家沒有很強的壟斷優勢的公司,估值合理,但不算很便宜。』

隨着恐慌情緒逐漸消散,雖然我們看好歐洲經濟已經見底,但我們仍須警惕德國9月大選結果會否為區內帶來政治上的震盪,還有如果中國經濟出現持續惡化,會否對歐洲實體經濟帶來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19

摩根大通:資產價格的最大風險是經濟的突然復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379

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融市場的邏輯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因為美聯儲的強勢干預,經濟的好消息變成了市場的壞消息,經濟的壞消息卻能不斷推高資產價格。看起來,大家已經習慣了這個邏輯,摩根大通甚至認為,現在資產價格的最大風險是經濟的突然復甦:

什麼是泡沫?泡沫是資產價格極端膨脹和估值過高;一般當廉價的資金導致開始由基本面改善帶來的價格上漲進一步放大,在經濟環境扭轉前,金融槓桿就會極度升溫,並引出價格大跌,因為每個人都同時嘗試出售資產。可以肯定,我們現在的環境存在廉價的資金,也出現了資產價格大漲。現在的問題是,市場價格相對於基本面是否真的存在高估,經濟環境是否可能很快出現逆轉。我們傾向於說,都不是。同時我們也沒有看到槓桿過高的太多證據,起碼在發達市場如此,雖然我們也認識到,在過去已經造成巨大傷害的金融槓桿都是那些看不到或被低估的。

從基本的金融開始,高資產價格意味著預期中未來高的現金流和(或)低的折現率(低的內部收益率IRR)。因此,估值過高必然意味著預期現金流過於樂觀,或這些現金流以過低的折現率折現。在過去兩年裡,全球經濟增長和盈利水平預期一直在下滑,我們認為這是現實的。因此,資產價格走高只能來自更低的折現率。而設定這個折現率的最重要的市場參與者是中央銀行,因為它們設定短期資金的回報,這是其它一切資產的定價基準。其中美聯儲又是最重要的,因為美元定價的資產構成了全球證券資產的一半,而且很多央行讓它們的貨幣緊盯美元,因此也跟從美聯儲的政策舉措。

(在不同時點下,連接美國股票、信貸和債券的風險回報平衡線Risk-return tradeoff line:其中標普500的IRR是基於每股收益趨勢的盈利收益率+費城聯儲調查的10年通脹預期;高收益債券HY的IRR是巴克萊高收益指數收益率-3%由違約引起的預期長期損失;高信用等級債券HG的IRR是巴克萊信貸指數收益率-0.5%由高信用等級被下調至高收益率的平均損失;美國國債USTs是巴克萊美國國債指數收益率)

(該風險收益平衡線歷史斜率走勢)

美國股市和債券的其它資產折讓率,或IRR都很大程度被美聯儲影響,但我們看來也不是太低。上面兩個圖顯示風險收益平衡線,以及這條線過去60年的斜率變化。債券和股票對現金的平均風險溢價仍然比歷史平均水平高了一個標準差,相對於我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評估是較高的。但如果美聯儲維持接近於零的現金回報率(短期資金收益率),那麼股票和債券全部的IRR都只能保持低位,價格保持高位。因此,認為資產存在泡沫的觀點就是認為相對於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而言,美聯儲正把利率水平設定得太低。

基於我們的評估,全球經濟增長將在未來一年將逐步回到接近3%的趨勢增速。但是,貼合趨勢的經濟增速並不意味著政策利率水平應該處於中性,因為全球經濟繼續以遠低於潛在水平地運轉。我們的經濟學家判定,發達市場經濟體運轉在潛在水平3%以下,同時新興市場只低於潛在水平0.5%。那麼,泡沫的觀點應該意味著,美聯儲將保持寬鬆過長的時間,並在經濟增長和通脹突然對廉價資金作出反應的時候,美聯儲將不得不緊急剎車。

幾乎沒有美國的經濟數據顯示,存在私營部門猛然增長,並超過逐步顯現的公共部門財政拖累的嚴重風險。但我們不能排除這種風險,因為融資環境真的極端寬鬆。

我們和美聯儲最多能做的是,繼續監控經濟環境,如果增長突然加速,及時地調整投資策略和貨幣政策。投資者應該繼續超配那些IRR最不依賴廉價資金的資產。這支持了我們從2009年中開始的投資策略——對債券超配股票。

荒謬的是,低經濟增長與資產價格走高不互斥,而究其根源,萎靡的經濟復甦引出了寬鬆的政策,而寬鬆的政策拉高了資產價格。今年夏天美聯儲放緩QE言論造成的市場動盪,凸顯了經濟增長的突然加速是資產價格走高的最大風險。經濟「小碎步」地復甦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94

少陽談航運業周期復甦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570436

股市在三中全會前腳軟,整個星期就是日日下跌,基本上完全沒有炒味,股價早被炒高的股份更要面對強大沽壓,落後的股份則反見買盤跟進。很明顯,資金繼續玩sector rotation,套現、換碼、再套現,令跟風者碰一鼻子灰。我們相信,這種市況暗示資金未有以我們早前預期的三中全會作為終極一升的扳機;事實上,從歷史數據看,三中全會後的三個月,或多或少都是以升為主,這進一步令我們轉向看好多一些。

另外,由於「少陽談」的有用文章出現積壓情況,一星期一篇的抑制措施會約略鬆綁,敬請讀者諒解。今天,我們來看看林氏如何看待航運這個周期行業,看看有沒有投資機會。『近日市場氣氛似有進一步改善的跡象多隻近期上市的新股在雲遊控股(484)急升的鼓舞下,紛紛重上水面。……事實上,摩根士丹利確實很有誘因借今次雲遊IPO,帶起整個新股市場。因為除了雲遊之外,正在計劃上市的嘉里物流以及在內地三、四線城市經營商貿物流中心的毅德控股,亦準備於年底前來港上市,當中毅德控股將由瑞銀及摩根士丹利保薦上市,而嘉里物流則由中銀國際、花旗、豐及摩根士丹利聯合保薦。

Picture 

年初至今多家航運及物流相關股份亦表現不俗,當中升勢較為顯著的,包括中國外運(598)、海豐國際(1308)及太平洋航運(2343)。另一方面,剛獲母公司注資的造船廠廣州廣船(317),近日股價亦表現強勁。主因日前廣船按每股7.29港元配售3.87億新股,集資約28億港元,折合約22億元人民幣,當中9.56億人民幣將用作向母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全面收購龍穴造船。

目前廣船母公司中船集團持有龍穴60%股權,餘下股權分別由寶鋼(30%)及中國海運(10%)持有。沽售方將承接其中1.65億新股作為代價,佔擴大後股本16%。廣船主要承造小型乾散貨船,而龍穴則主要建造大型乾散貨船,收購可提升兩家企業於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據報,龍穴目前擁有兩座50萬噸級大型船塢、4個泊位、4600噸龍門吊及其他生產設施,年造船能力為350萬載重噸。

龍穴截至6月底止淨資產約2.08億人民幣,今次收購相當於4.6倍帳面值,廣船甚至於收購文件中披露,預期龍穴繼上半年虧損1.43億人民幣後,全年將虧損4.37億人民幣,換言之,連同預期今年下半年的2.94億人民幣虧損,今次收購實為負資產。

不過,我們明白,龍穴之所以變成負資產,皆因2012年大額虧損17.52億人民幣,以及預期2013年再虧損4.37億所致,若以2011年底的帳面值計算,其帳面值應該高達21億人民幣,而今次收購作價,將是2011年底帳面值的0.46倍。事實上,一盤生意的價值,帳面值是其中一個重要參考,但是更重要的是其未來的盈利能力,這部份取決於其設備產能,部份取決於經營者獲取未來訂單的能力,即經營者的商業關係網絡。

設備產能的價值,並不是體現於會計上的帳面值,而是其真製造營業額及盈利的能力,以香港電訊為例,當其被電盈(8)合併後變成技術性的負資產,但仍然無阻其於本港電訊網絡的盈利能力。當然,造船廠產能的潛在盈利能力,極之周期性,因此今次收購價值的平貴,很視乎投資者對當前造船業是否已有步出周期底部這個可能性上。

至於經營者的客戶群,更加是不能在記帳上表述的無形資產。做投資絕對不能計死數,很多無形的東西(客戶群還是其次,更重要是管理者的經營能力),才是一盤生意真正價值所在。廣船及龍穴都是國企,其管理者有多大的能力,真的不好說,不過,造船多少帶點戰略價值色彩,他們的生意很多都是拉關係獲得的,只要行業周期向上,廣船及龍穴,按道理應該會有所受惠的。

龍穴既然能於行業最差的一年虧損17.5億元,其於好景時的獲利能力,亦應該不會比這個數值低。因此,雖然從表面數據看,廣船似乎是買貴貨,其實很可能是買便宜了,因為假如本欄很不科學的好景年份獲利能力沒有算錯的話,其收購價於盈利高峰期的市盈率,應該是低於1倍。

連同新股發行的攤薄效應,廣船經調整的賬面價值大約相當於每股6.9港元。按昨日收市價8.7港元計算,總市值約90億港元,市帳率約1.26倍。於2007年高峰期,廣船全年獲利9.4億人民幣,今次合併後,下個周期頂部盈利應該遠高於當時。

我們暫且拭目以待,看看航運業會否繼科技股以外,出現另一個行業周期復甦及估值上調。』刊於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409

《外資篇》二○一四復甦年 內需消費好轉 高盛、大摩預言:經濟穩增長 消費力提升

2013-12-23  TCW
 
 

 

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六大施政任務,外資也各自提出對明年中國經濟的預期和展望;高盛、大摩不約而同認為,中國物價明年可望趨穩,但地方債務和中央緊縮貨幣政策,將是經濟下滑的潛在風險。

撰文‧周岐原

習近平、李克強接班後,中國有驚無險度過首個年度。當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會議提出的六大目標,也成為二○一四年中國的經濟施政重點。

該會議今年最大不同,是將防堵地方債引發危機,明文列為六大年度工作任務,顯示領導班子對地方債的憂心;由會議紀錄還可看出,中共高層首次提出主張,指中國的經濟發展應保持在「效益提高,但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這個微妙的改變,從字面解讀,暗示中國的經濟成長腳步勢必減慢,在此同時,習、李團隊將投注更多心力,以改變高速成長時期,中國經濟遺留下來的種種積弊。

高盛:內、外需轉強

一四年GDP成長七.八%高盛(Goldman Sachs)的分析報告指出,一四年的中國經濟,將是個相對穩定的復甦年,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望達到七.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前曾經坦言,為了達到全年新增一千萬人就業的目標,中國GDP成長必須超過七.二%,可見「穩增長」的背後,真正意圖是「穩就業」。

由於溫家寶、李克強兩任總理,對經濟成長的目標不再「保八」,顯示經濟成長的政治順位下降,加上三中全會提出各項大膽的改革主張,高盛認為,中國GDP成長率將持續落在一個特定區間,不容易重現以往的暴漲。

高盛研究團隊對中國經濟的預期相對樂觀,來自兩點原因。第一,在全球景氣逐步復甦帶動下,中國的出口情勢也將受惠,讓出口連帶拉升經濟。

再者,中國社會由於習近平帶頭反貪腐、官方強力抑制三公消費(公務考察、公務車、公務接待飲食)等暗藏弊端的漏洞,今年消費者買氣相對比較低落。從高檔白酒、中秋節應景的月餅、大閘蟹到高檔餐廳,市況都比往年來得清淡。

但是在基期較低的情況下,高盛預期,一四年中國內需消費,會比一三年時略顯好轉,況且總體經濟觸底回升,也有助於消費者花錢的信心。

當經濟復甦,物價走勢也會連帶上揚,尤其在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格外敏感的中國,每當物價攀升,更多調控政策就會隨之而來。因此CPI變化,也是了解中國經濟的重點數據。高盛預期,原物料價格下滑可能牽制住物價走勢,明年中國的CPI大約在三%上下,而且需求越來越大的食品類項目,逐漸成為主導物價上漲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這也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把確保糧食供應列為明年首要任務的思路。

同時,在中國金融政策進一步開放的預期,以及好轉的經濟情勢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一四年底微升至六.○五對一美元。

大摩:經濟趨穩

政策緊縮 應提防金融動盪另一家外資研究機構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對明年中國經濟看法較為保守。摩根士丹利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喬虹指出,三中全會大幅提高市場機制在中國經濟的地位,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突破,隨著改革決議逐步開展,經濟觸底可望逐步回溫;但政策緊縮造成的動盪,將成為中國內需下滑主要風險,因此她估計,明年GDP成長率將只有七.二%,改革成果延後到一五年才出現,屆時景氣才會進一步上升。

喬虹分析,當經濟成長趨於穩定,在改革中引進更多市場化機制,將使中國的通膨增速快過往年。一四年CPI將達到三.二%,一五年更將達到三.六%。

外界看待三中全會改革決議,多半認為,當局準備將經濟引擎改為內需拉動;但喬虹認為,決策團隊用意是讓扮演供給者的各種機構,來一次大洗牌。例如國有企業改革、放寬產業准入限制等,當民營企業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市場化的力量才會提高經營效率,消費也才會得到根本性提升。

增長趨穩的一年!

兩大外資預言2014中國經濟重要表現項目

預測項目

摩根士

丹利 高盛

GDP年成長率

(%) 7.2 7.8

CPI年成長率

(%) 3.2 3.1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5.91 6.05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高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8

太陽能製造:「從灰燼中爬出來」 政策性復甦?結構性復甦?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568

國內市場啟動得過快了,沉睡的產能並沒有被真正淘汰,就再度被喚醒。此輪光伏市場復甦是政策性復甦,而非結構性復甦,現在判斷是否真正復甦還為時尚早。

「絕望和希望交織的日子」

剛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程胥榮戰戰兢兢,驚魂未定。

過去十八個月,由於虧損擴大和信貸違約,全國性「大躍進」過後的中國太陽能製造企業經歷了一場「生命的暗夜」——「死亡」和「瀕臨死亡」的經歷造訪了多家公司,從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商尚德電力到數以千計的中小企業,皆未能倖免,一些經營不佳的公司甚至「死過不止一回」。

程胥榮把過去的十八個月稱為「絕望和希望交織的日子」:尚德、賽維、超日等大企業一個個倒下,自己這家只有150MW(兆瓦)規模的公司資金鏈也兩度瀕臨斷裂;企業操盤者被債主窮追猛打,又去窮追猛打欠債的客戶;撐不下去的同行一個個出局,很多人消失了就再也沒見過;金融機構談虎色變,地方政府有心無力,仍止不住太陽能製造業在虧損中滑向深淵……

如今,各種信號都在顯示太陽能製造業正重新走向復甦,太陽能業者的好日子又要回來了。2013年下半年,上市的光伏企業紛紛迎來扭虧拐點,結束了長達二十多個月的虧損狀態,「生產線滿產忙不過來」。股市上,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光伏股紛紛告別個位數的股價,強力上漲,股價最高的大全新能源已經重新衝回40美元大關。

幾乎所有人都把「功績」算在了2013年中央政府對太陽能行業力挽狂瀾式的拯救政策上。從兩任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到國務院、發改委、財政部、國家電網、國家開發銀行各部委機構出台的數個刺激性政策,再到浙江、江蘇等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扶持辦法,從重要程度上來說,2013年的一系列政策「猛藥」被業內比作太陽能領域的「四萬億」。

2014年1月6日,一份德意志銀行的最新報告點燃了更多樂觀者的激情,德意志銀行認為,全球即將進入「第二次太陽能淘金熱」,與5年前的第一次淘金潮不同,這次淘金潮的主要受利益者為系統開發商,並預計2014年全球太陽能需求將達46GW(吉瓦)。

從上一輪淘金熱中存活下來的程胥榮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投資了4億元,經歷過生死,「從灰燼中爬出來」的人現在再做光伏,「會跟2010年時的瘋狂不一樣,會更懂得這個新興行業」。

但是,果真完全如此嗎?

低調復產的陷阱

在此之前的18個月,這些江浙鄉鎮裡的中小企業廠區裡往往一片寂靜,南方週末記者看到的,只有緊鎖的大門、漆黑的車間和食堂裡被遣散的工人沒有來得及帶走的搪瓷碗。

寂靜正在成為過去時。如今,大量的中小企業開始招兵買馬,準備春節後重新開張。

「很多企業都在調試生產線,為年後的復產做最後衝刺。」浙江中小光伏企業聯盟會長羅之彤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估計2014年復產的產能能達到5吉瓦。

二手設備市場的火爆也能證明市場的恢復。從事二手光伏設備生意的周海文最近的電話沒有斷過,「企業都在拚命找二手設備,國產層壓機價格從2013年初的10萬元一台已經漲到60萬-70萬元一台。」周海文說,最近很多企業稱跑幾個省都買不到貨,他最近甚至跑到韓國和歐洲去找已淘汰的設備賣給國內。

過去18個月,在這個行業跌倒的不僅是民營企業。2014年1月2日,天威四川硅業破產;1月6日,中海油因持續虧損,宣佈退出新能源業務;2013年一年,BP、西門子、通用電氣等跨國公司,都紛紛宣佈退出光伏業務。

巨頭們止虧的策略是斷臂退出,但商人程胥榮還是希望能把4億元賺回來,為此他重新調試了生產線,重新計算了每個生產環節的成本和損耗,並做了擴產的決定,將產能從現在的150兆瓦擴張到300兆瓦。「復甦的速度超出想像地快。」程胥榮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如今二三線光伏企業的信心滿滿和重新擴產,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危險的,甚至有人擔心會引發又一次危機。工信部電子信息所副所長王世江就認為,國內市場啟動得過快了,沉睡的產能並沒有被真正淘汰,就再度被喚醒。

儘管擴產,但與過去不同的是,經歷過產能過剩危機的光伏企業更加謹慎且低調了。「過去熱衷於宣佈擴產和簽訂大單,現在什麼事都不喜歡太透明了。」江蘇一家著名光伏企業的高管說,「包括成本也不再那麼透明。」

對浙江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沈福鑫來說,企業的低調造成的另一種影響,是全行業的真實情況更難被掌握,如果說上一輪光伏大躍進對政府部門的反思是行業管理能力的話,現在的隱蔽性則更高。

「稱王稱霸」還是堅持「小而精」

2013年12月19日,穿一雙黑布鞋上台的上海電力董事長王運丹正在中國光伏行業電站交易及金融峰會上發表演講,作為光伏行業的新進入者,王運丹說,他希望上海電力能在光伏上「做大做強」,隨即他停了停,立即改口說,「做好做強」。

經歷過上一輪危機洗禮,復甦後的企業對「做大」的態度開始發生實質性改變。最直接的原因來自於尚德和賽維這兩個「全球最大」和「亞洲最大」企業的倒下。

「在上一輪光伏熱潮中,一切皆圍繞規模和成本。但如今,行業不再熱衷於稱王稱霸,不再認為大就是好,也不再熱衷於排座次了。」上述江蘇光伏企業的高管說,行業恢復了新的平衡。

同時,人們對於「小企業」的看法也在發生改變。2013年12月31日,工信部根據較早前制定的《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公佈了光伏製造業109家准入企業名單,引發了不小的討論。按照工信部制定的准入條件,200兆瓦以下電池組件企業屬於淘汰的範疇,但對浙江和廣東兩個以中小型光伏企業為主的省份來說,浙江80%以上的企業都不符合工信部標準。

一個頗為有趣的事實是,就在新標準公佈之前,浙江省在總結應對上一輪光伏危機的經驗時還提到,相對於其他省份,浙江光伏企業在這輪危機中表現較好,正是因為選擇了「小而精」的獨特發展道路。而工信部的新標準,則直接將上述中小企業推入淘汰之列。

這引發了一場關於製造企業的「大小之辯」。批評者稱,《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淘汰落後產能」,並不等於「淘汰中小企業」,工信部的政策難免有「簡單粗暴」理解國務院政策之嫌,誰能說中小企業就是落後產能呢?

工信部電子信息所副所長王世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該政策並非排斥中小企業,相對於國際標準該標準已經比較低。他同時也指出,大量中小企業充斥市場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做紡織業的企業,會有足夠多的研發投入嗎?」王世江說,市場充斥太多中小企業,只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把大企業拖垮。王還透露,國開行等金融機構也希望國家能有一個標準來擇優,「否則他們也不知道該貸款給誰」。

儘管工信部表示該規範條件並非強制性政策,但未能列入准入名單的企業,在獲得銀行貸款方面將會面臨困難。據瞭解,一些中小企業面臨市場復甦的看漲預期,正考慮通過兼併或繼續擴產來應對新政。

地方政府並未吸取教訓

上一輪光伏熱潮的諸多反思中,地方政府的推波助瀾成為業界共識,地方政府是否吸取了教訓?

在江蘇省鎮江市國資委副主任譚浩俊看來,地方政府「的確謹慎小心了很多」,他同時也表示,實際情況是,地方政府對發展光伏產業的熱情仍然很濃,仍然將發展光伏作為地方重要的產業之一。新一輪快速擴張幾乎是必然的。

「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設、房地產等受到政策控制的情況下,一定會積極尋找新投資增長點,而光伏行業復甦,必然會再次將投資的目光指向這一行業,再度發生危機的可能也很大。」譚浩俊說。

王世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政府對經濟不能干預太多的教訓已經被較充分吸取,但現實中,完全交給市場也不行。」王世江說,政府已經知道不能做什麼,但是具體引導的方式還在摸索。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如今,儘管行業整合時日已久,但中東部地區涉足光伏較深的地方政府尚在忙於「善後」,遠未能從泥沼中走出來,更遑論在新一輪發展中吸取教訓。

而對於西部渴望吸引投資的地方政府而言,他們並不太在意東部地方政府在光伏上栽過的跟頭。新疆鄯善縣發改委主任陳偉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儘管目前有大量企業到西部建設光伏電站,但現在當地發展的重點仍是製造業,他們歡迎內地生存困難的光伏製造企業轉移到西部,西部有靈活的方式給予企業優惠。

對於這輪製造業復甦的未來,樂觀者並不多見。正泰太陽能副總裁陸川更傾向於認為,此輪復甦是政策性復甦,而非結構性復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的相關領導則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現在判斷復甦還為時尚早。

2010年初,遭受了金融危機重創的光伏行業迎來了強勁復甦,彼時,處於復甦中期的人們一邊對未來抱有信心,一邊仍對前景心存懷疑,就像巴菲特描述金融危機後人們心有餘悸的狀態一樣,他說,「現在人們再看到焰火,會擔心那是核彈爆炸,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應採訪對象要求,程胥榮、周海文皆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18

週末扯淡:現在就討論中國會怎麼死還太早,討論如何復甦更恰當。 top_gun888

http://xueqiu.com/4439117448/29801410
最近看雪球上某些大V議論中國啥時會出現嚴重情況、大危機,一句話,我們會怎麼死?很多人熱衷參與議論,煞有介事似滴。我也議論幾句,中國現在就在討論怎麼死還太早了,就像對一個年輕人談死一樣,過幾十年再說哈。

中國和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目前中國人均GDP才6000美元左右,還沒達到世界人均的平均水平,按匯率人均GDP看,美國是50000美元左右,歐洲強國都是4萬8、9左右,日本也是4萬多,俄國是15000美元左右,巴西也有10000美元左右,同為中國人的台灣也3多萬美元了,新加坡更不得了已經有5萬多了!中國是不可能才剛剛到人均6000美元的低水平就崩潰就停滯滴,這巨大的差距就是中國發展的潛力和動力。而日本在進入停滯期時,其人均GDP水平(按匯率計算)比當時的美國還高不少。韓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東亞金融危機裡人均GDP才1萬多美元,現在人家韓國人均GDP按匯率2.5萬左右按購買力評價已經3萬多美元了。所以,中國的發展現在還停不下來,現在成天唱崩潰論的還是先洗洗睡吧哈,過十幾年甚至更久點再來說再來看哈。

在中國的上一輪景氣高點,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發展非常迅猛,投入高、利用槓桿大,所以現在的調整也比較激烈,浙江以前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又快又好的典型,現在矛盾暴露的比較充分。在景氣下降週期,其收縮的也比較猛,處於急降槓桿階段。但中國是一個洲際大國,任何一個省在歐洲和國際上看,幾乎都是一個中等國家規模的經濟,迴旋的餘地非常大,應該是黑了南方有北方,東方不亮西方亮,並不是說以前發達地區率先調整了,其他地區就必須隨後跟上、一個接著一個的淪陷,誰也跑不了。其實,中國不同的經濟領域和不同地域的經濟,完全是可以有不同的週期節奏,完全是可以此起彼伏滴。

中國近2年一直有著明確的經濟調控目標,以GDP增速低於7.5%為下限,低於這個速度必然要加油給力,CPI高於3.5%為上限,高於這個通脹率了就要適當降溫減速。現在,GDP增速已經是低於7.5%了,所以,雖然政府這次還沒有猛踩油門,但一直是在給經濟緩加油的,此即所謂的定向和結構性微刺激。

和這幾十年裡年年都要忽悠中國應該崩潰和休克的人一樣,那些預期現在中國經濟差了就還會再差和更差、甚至等待中國崩潰和休克的人,這次可能還是會大失所望滴,因為宏觀調控政策正在反向行動,正在積極對沖經濟的下行。當然,這些杞人憂天者、這些悲觀論者們一定會說,反週期調控不一定總有效,總有一天是會崩潰滴,。。。是的,人總是要死滴,但問題是何時死哈。最可能的結果其實還和以前經濟週期的表現一樣,景氣低迷逐漸的式微,中國經濟又重回新一輪景氣。

這些都是被近幾十年的歷史經驗反覆證明了的,崩潰論者們一直在預測,但從來沒兌現。雖然中國的問題很多、太多了,老的問題沒全解決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了,但中國經濟在這幾十年卻一直是在顛簸中前行,中國經濟這些年在世界上實際上是一直處於強勁的上升勢頭。目前中國經濟確實處於低迷期,但這只是一個暫時滴狀態,正像鐘擺在達到一個頂點後會逐步向反方向運行一樣,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經濟更大的概率是逐步重返經濟景氣週期。不信的人,你們可以看看這些年的宏觀調控週期和增長率變動數據,看看經濟週期的時間和震盪幅度到底有多大。

溫故知新,看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幾個低點:1981年4.4%(1980是7.8%,1982是8.8%),1989年4.1%1990年3.8%(1988是11.3%,1991是9.2%),1999年7.1%(1998是7.8%,2000年8.0%),2012年和2013年兩年7.7%,今年1季度的7.4%。
很多人會說2008年應該是低點,但2008年以來這幾年的GDP增長率數據是這樣滴:
2008是9.6%,2009是9.2%,2010是10.4%,2011是9.3%,2012是7.7%,2013是7.7%,2014年1季度是7.4%。
你可以觀察到,中國經濟表現出明顯的慣性和滯後期(不論對衰退影響還是對調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67

BenQ復甦功臣 他一人扛近半營收

2014-09-22  TCW
 

兵敗西門子購併案而沉寂七年的台灣自有品牌明基電通(BenQ),今年將憑著投影機這個「老」產品,逆勢在歐洲市場突圍,可望在年底壓過日廠愛普生翻身為龍頭。根據調查機構Futuresource Consulting最新報告,BenQ和愛普生投影機在歐洲的市占已拉近到伯仲之間,差距僅一個百分點左右。

對曾在歐洲心臟德國慘摔的BenQ而言,歐洲市場代表的不只是實質營收,還有面子問題,「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BenQ董事長李焜耀還曾單獨把德國市場成績轉寄全集團員工,對歐洲市場的在意不言而喻。

在BenQ五大市場中,歐洲貢獻了近五成營收,但BenQ卻是靠著投影機這項市場趨近飽和的傳統產品,攻下歐洲這個灘頭堡。一個沉寂的品牌,究竟如何靠這個不sexy(驚豔)的產品擦出火花?

從基層業務員做起??年輕坐大位卻是去收爛攤

李惇弘,正是把這撮小火苗越吹越旺的人。現年四十歲的他,沒有洋學歷,沒有外商歷練,二○○○年研究所畢業就進入BenQ(當時還是宏?硍偎峇l公司,BenQ尚未成立),從投影機的代工業務員開始幹起。

二○○八年金融海嘯,是全球經濟危機,卻成了當時年僅三十四歲,李惇弘的人生轉機。

他被指派出任歐洲區總經理,掌管二十八國,但實際上只有一百二十名外國員工。年輕能夠坐大位,因為等著他的是一個爛攤子:BenQ與西門子合併案失利,公司陷入逾三百億元的虧損,震央德國人才大失血,波及全歐十個分公司人心惶惶;接著發生的金融海嘯,波蘭最大客戶倒閉,波蘭三分之一營收沒了,而法國分公司只剩下一名員工看守。

手中只剩兩項武器??搞定位破壞打亂大廠優勢

相較其他大廠光是一個分公司員工人數就幾乎等於全BenQ歐洲區員工人數,李惇弘手上的子彈少得可憐,能發動的武器只剩下兩條產品線:投影機和顯示器。

九月十一日,回台履新成為BenQ亞太區總經理的李惇弘,回首兩千天在歐洲市場的突圍,他只有一句話:「我們沒有資格以小打大,只能以快打慢!」

他一個空降來的東方面孔,「我沒有時間研究文化差異,開會先把醜話說在前頭,我們對事不對人,to the point(切入要點)。」李惇弘的團隊重整的原則,就是「快、狠、準」的作風,讓團隊上緊發條。

當時BenQ投影機在歐洲市占僅八%,投影機市場被日廠如東芝、愛普生等把持,「一台機器動輒二、三十萬元,用戶得小心操作,怕一不小心就碰壞。」他說,投影機產業生態也正因此很封閉,從產品到通路,每一環節都高毛利,倒楣的就是消費者要付出更高代價。

於是,他決定「搞破壞」:目標是把高不可攀的投影機普及化,重新定位這項產品。當時台灣廠商在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一種特殊光源調變方式的投影顯示系統)技術上有所突破,可以做出更小、更輕的投影機,讓BenQ有了可以和日廠主要技術LCD相抗衡的武器,給了李惇弘進場破壞的入場券。

直言大廠大到不敢變??豪賭足球賽事,市占大增

但看到機會的不只李惇弘,現在全球投影機有一半數量由台灣廠商出貨,新技術代表的新機會,也讓其他業者虎視眈眈。但經過六年鏖戰,歐洲市場只剩下BenQ和愛普生兩強,「因為我知道,我得操作的更細緻、執行的更徹底才能取勝。」

為了改寫投影機的市場定位,加上歐洲各國通路、行銷、銷售等市場狀況複雜,李惇弘不得不用刪去法,走大廠不會走的路,直取終端消費者的心。這條路,最關鍵的就是通路,「當你有滿街跑的sales、合作多年的代理商,你如何走向3C賣場,或是直接在網路上賣貨?」他點出大廠的包袱:「大到不敢變化。」

他決定向消費者直接靠攏,結果可能是高報酬,但也意味著高風險。今年,李惇弘重壓了歐洲足球盛事UEFA(歐洲冠軍聯賽),鋪天蓋地的紫色Logo在球場、媒體上攻占球迷眼球。

然而,這場勝戰李惇弘可是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備戰。「那時,我們從所有情報判斷,明年第二季景氣會復甦,」但第二季是傳統上的淡季,李惇弘得很快做出決策要向台灣總部要多少產量,才能趕上第一季出貨,以便在賽事進行中銷售。

他賭上自己的判斷,大量進貨,「成了,多二%市占,不成,就是庫存。」賽事登場,前線情報回來,競爭對手居然選在此時異動主管,「這意味他們根本沒有因應之道。」李惇弘語帶得意的說。

這場戰役告捷,讓BenQ投影機的歐洲市占一舉從去年的一六%跳升到二○%,依過去每年穩定成長兩個百分點,今年市占應該只有一八%,也不可能進逼愛普生。

在他手上,投影機變成每一間教室、每一戶家庭,甚至個人也可享有的大眾電子消費品。從一根小螺絲釘,到一肩扛起公司近半營收,李惇弘的下一個任務,就是成功把「歐洲經驗」複製回亞洲,這也是他能否再創職場高峰的新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46

巴菲特接受CNBC採訪時稱:押註汽車業復甦,本週美股拋售時已買入 LeoLau

來源: http://xueqiu.com/7343990785/31965001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和訊網) 2014-10-03  14:52 

昨日,巴菲特接受CNBC採訪時稱,他領導的波克夏公司已達成協議,收購全美第五大汽車經銷商Van Tuyl Group。巴菲特計劃讓這家公司成為開拓汽車銷售市場的平臺。

除了飛機和火車,巴菲特的採購清單里終於增加了汽車成員。雖然未說明上述收購的規模,但巴菲特透露,Van Tuyl的銷售額約為90億美元,此次收購是現金交易,Van Tuyl自身將是財富500強公司。波克夏現在持有9.5家公司,獨立來看他們都可以躋身財富500強。

巴菲特未透露未來收購對象,而是說:「我們現在在汽車領域展示實力。我期望日後我們會收購更多的經銷商,對此信心十足。」

美股走低正是入場時

巴菲特說,本周三美股大拋售期間,他買了少數股票:

「如果你告訴我下周股市會跌500點,我還是會買那些公司的股票。股市下跌的時候,我買股票會更積極。股市跌得越多,我越喜歡買。」

巴菲特還說,會買那些自認為未來五十年績優的企業。

「買股票就是在買企業。過去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60年持有多種領域美國企業的人都表現良好。因為有些股票持有越久價值越高。」

巴菲特說自己在觀察感興趣的美國行業,尋找機會。可他不會對後市做任何評判,也不考慮任何宏觀經濟因素。

「未來18個月會怎樣,我根本沒有概念,也永遠不會有。問題不在於你是否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在於是否可以采取一些高明的行動。」

問及本月創全球IPO融資記錄的阿里巴巴上市,巴菲特回答:「我想我們五十年來沒投資過一筆IPO。」

不在乎美聯儲是否加息利率像地心引力

美聯儲會怎樣開始八年來首次加息是華爾街熱議的話題。巴菲特表示,美聯儲的行動隊自己的投資規則沒有任何影響,

「我真的不關心美聯儲會不會上調利率。」

就大範圍股市來看,「一切都在發揮利率的作用……利率就像地心引力。」

「如果利率升到10%,我們的所有股票都會價值縮水。利率要是接近零,所有資產都會增值。每種資產現有的價值都等於交易截止期以前會返還的現金金額。」

對於美聯儲的政策,巴菲特回答並不了解。問到是否支援美聯儲的行動,巴菲特說:「我都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麼。」

「債王」葛洛斯辭職及債券前景

對於本周「債券之王」葛洛斯(Bill Gross)離開一手創建的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之一Pimco,巴菲特稱它為大訊息,但他除了媒體報導以外也不知道任何其他有關葛洛斯卸任的資訊。

巴菲特說,以他所知,波克夏對Pimco沒有任何投資,旗下養老基金也沒有這類投資。

實際上,波克夏旗下公司的所有養老基金全都投資了股票,只有少數公共事業公司除外。

可口可樂的高管薪酬激勵計劃

昨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了新的高管薪酬激勵計劃。巴菲特認為該計劃很有意義,新計劃減少了基於股票的獎勵。

此前巴菲特說過對可口可樂公司的這類計劃感到不滿,而且不會放棄否決權。

關於這次計劃改動,巴菲特說自己也參與其中,「只是在他們問我的時候……(可口可樂)沒有對立關係。」

「對自己的可口可樂投資,我和以前的感覺一樣好。」

漢堡王遷出美國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快餐巨頭漢堡王公司計劃以11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餐飲連鎖企業Tim Hortons。外媒獲悉,巴菲特將為漢堡王此次收購提供約30億美元融資支援。

由於漢堡王表示將在完成收購後將公司總部遷往加拿大,美國政界人士指責該公司刻意避稅。

巴菲特今晚重申,漢堡王上述總部遷離美國的決策並非與納稅有關。

「和稅沒有任何關係,和(漢堡王的CEO)Tim Horton的收入關係更大,是漢堡王的兩倍。這筆交易必須先過加拿大政府那關。」

但巴菲特提到,美國的稅制需要全盤改動。他願意修改美國的企業稅法,讓美國企業不會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如此不利的地位,歐洲等其他地區的企業稅比美國低得多。

他說:「我認為在場的四個人都可以草擬更好的稅收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44

復甦!西班牙房價指數七年來首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02

去年第四季度,西班牙房價指數升速創六年新高,全年錄得2007年以來首次年度上漲,釋放了該國房產市場走出衰退低谷的復甦信號。

西班牙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去年第四季度,房價指數(HPI)同比上升1.8%,升幅創2008年年初以來新高,該指數環比升0.2%。去年全年,西班牙房價整體較上年上漲0.4%,2013年還全年下降了10.6%。西班牙統計局的下圖展示了HPI同比增長變化。

西班牙,房价,GDP

在2008年房產泡沫破滅以前,西班牙國內房產市場的繁榮期曾長達十年。泡沫破滅後,西班牙經濟增長持續下滑,失業率創新高,兩年前申請歐盟救助本國銀行系統。路透報導,在國內需求增長推動下,去年西班牙實現五年來首次全年經濟正增長,今年GDP有望增長2.5%。那將是本世紀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西班牙最高的經濟增長。

彭博報導認為,由於出口增加、投資增長反彈,西班牙已成為歐元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該報導提到,西班牙最大的房屋評估機構Tinsa上月表示,去年全國房價下跌2.7%,使2007年房價巔峰期以來的跌幅達到將近42%。

華爾街見聞今日文章提到,西班牙是除美國外高盛旗下私人財富管理公司強烈推薦的兩國股市之一,另一個是日本股市。但日本股市有吸引力和該國經濟基本面的關係不大,看好西班牙股市倒是因為國內經濟確有起色。

西班牙,房价,GD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083

說好的復甦遲遲不來 大宗商品「中國夢」破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86

寄希望於大宗商品價格在中國春節假期後反彈的投資者恐怕要失望了。經過曇花一現的反彈,銅、鋁、鐵礦石以及黃金價格在中國需求疲軟及美元走高的背景下紛紛跌至多年低位。

受到2月底中國央行降息消息的刺激,商品價格曾短暫反彈,但隨著中國下調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至7%左右,商品價格應聲回落。

銅價最近一週來已經跌逾1%。在節後需求走高的預期下,銅價曾在1月底觸及五年低點後大漲近10%。但春節過去了兩個禮拜,依然沒有跡象顯示銅的需求明顯回升。

QQ图片20150311102142

除了「銅博士」,鋁價也從2月初的高點下跌了5.5%,鐵礦石價格上週跌破每噸60美元,目前徘徊在六年低點。黃金也已跌到三個月低位,本週二收報1161.6美元。

作為多種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中國需求的復甦進程影響著商品價格走勢。年初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需求仍在放緩。

中國2月銅進口較上月減少32%,為2011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今年前兩個月,銅進口較上年同期減少24%,煤炭進口量累計減少45%。

《華爾街日報》援引交易員和分析師們表示,國內需求放緩導致中國部分金屬冶煉廠在春節假期前關停工廠的時間早於以往。

報導還提到,通常而言,3、4月份是中國進口銅、鋁等金屬的高峰月份,因為冶煉廠會在假期過後加大生產力度。但分析師們說,在製成品需求疲弱的情況下,這些金屬的中國工業買家可能不會大舉補充庫存。

在中國需求不振的同時,美元在大幅升值,這對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形成雙重打壓。

目前市場對美聯儲年中加息的預期強烈,本週二美元指數升破98,刷新十二年新高,大宗商品價格全線回落,國際銅價和油價跌幅均超過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