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導讀】九十多歲的許太太正在為老伴兒的仙逝而垂淚傷心。在台北的這家殯儀館裡,她面對許老先生生前的各種照片失聲痛哭,而親戚朋友們則抑制住了悲傷。參加葬禮的人無論男女皆是一身黑衣加白手套的裝束,確保有序而且莊嚴地完成這一悲傷的道別儀式。
「在像這樣的時刻裡,我們分擔著當事家庭最深切的痛楚。」在舉辦許老先生告別儀式的會場邊上,台灣龍岩人本服務(Lungyen Life Service)的一位高級殯葬指導師辛迪·常(Cindy Chang)如是說道。
在台灣,葬禮並非總是這般平靜。直到最近,一些傳統的道家儀式甚至會請來一些身著比基尼的脫衣舞孃在一輛霓虹閃爍的彩車上進行表演,或者邀職業哭喪者前來造勢——只要給錢,這些雇來的哭喪者就會放聲慟哭,製造出聲勢浩大的送別場面。
每當想到這些,今年53歲的李世聰心裡都會打個冷戰。二十年前,他創辦了龍岩人本。以其12.3億美元的市值,龍岩人本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三大專門從事殯葬業的公司,僅次於美國的國際殯葬服務集團(Service Corp. International)和希倫布蘭德公司(Hillenbrand)。
(龍岩人本還在今年的福布斯亞洲中小上市企業200強中榜上有名。)
當初,台灣如同馬戲表演般的殯葬儀式以及業內缺乏專業服務的狀況都給李世聰提供了機會。李世聰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機械工程師,當時正打點著其父營收規模達1,500萬美元的生意——向日本電子製造商出口導電箔。
李父的一位最好的朋友拿出了位於台灣西北岸山區的一處墓園,以3,000萬美元分期付款的優惠價格讓李世聰接手。「我從未想過自己會踏進殯葬行業,」他說道,「但是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我們正為陰鬱悲傷的殯葬業注入光明的一面。」
李世聰回憶起繼這樁墓園交易之後,自己首次參觀了台北一家由政府運營的殯儀館,那情形可謂「令人頭皮發麻」。
李世聰還記得,「由於冷庫不夠,屍體被毫無遮蓋地散放在走廊裡。一些屍體周圍放了乾冰,一些則開始變紅。當時陪我參觀的是洛文集團(Loewen Group,後來被國際殯葬服務集團收購)的一位高管,他告訴我這是他從業三十年來到過的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殯儀館。」
然而這一恐怖的經歷以及朋友們對他會做如此駭人的一個行業所表露出的驚訝之情都沒有嚇退李世聰。沒有經驗,李世聰就著眼日本(他曾在那裡為父親打點生意)以尋找一種「文明得多」的方法來辦喪事。
由於龍岩人本定位於將自身運營與台灣家庭作坊式的殯葬服務區別開來,日本殯葬公司Sun-Life尤其成為了他們效仿的榜樣。李世聰派民俗專家們去檢索中國儒家殯葬文化中真正的禮儀。龍岩人本提供的入殮服務平均收費8,350美元,這一具有競爭性的定價是為了招徠客戶繼續選擇該公司的葬禮服務,而籌備葬禮的利潤要豐厚得多。(普通的殯葬行業仍然處於高度分散化的狀態。)在正常的年份裡,龍岩人本一年接到的服務單子多達5,000單。
同時,李世聰開始在他經營的墓園裡建造一座造價不菲的20層骨灰安放塔——真龍殿,即所謂的「陰宅」。如今在台灣火葬廣泛成為人們的首選,因為當地土葬墓地稀缺造成價格扶搖直上。
龍岩人本奢華的真龍殿俯瞰台灣海峽,極具特色:美麗的景色令人屏氣凝神;講究的風水選址能為後人帶來好運;大廳寬敞舒適,每道門上都安裝了電子防盜系統,還有公共食堂和兒童遊樂室,方便家人前來追思或舉行祭奠活動。
2002年真龍殿竣工時,龍岩人本的生意開始蒸蒸日上。憑藉預售,該項目成為了公司主要的利潤驅動。這些預售是利潤極高的生意,其中龍岩人本在台灣地區佔據主導地位。無論是為未來準備還是當下所需,骨灰龕位的銷售佔到了公司營收的七成,並且在過去五年裡猛增了三倍。(2013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報6,800萬美元,稅前利潤3,270萬美元,銷售額同比下滑——上年同期龍岩人本最新推出了一批室外骨灰龕位以供銷售。)
最近,龍岩人本請來了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和琉璃藝術家王俠軍合力打造真龍殿第17層的室內設計空間——「無瑕塔位空間」,置於這些藝術作品之中的骨灰龕位至少要加價30%,每個龕位的價格高達44,000美元。「我們資本密集型的商業模式使得競爭對手們無力追趕。」李世聰說道。
「傳統的葬禮可能很喧鬧,但是遠不如龍岩人本所籌辦的那樣莊嚴肅穆。」現年70歲的洪春常(音)說道,他已經在真龍殿裡為自己和老伴兒預留了龕位,緊挨著已過世的雙親。他補充道,「我喜歡這裡的景色。」
龍岩人本在殯葬行業裡深受信賴,因為它甚至抬高了基礎服務的門檻。例如,龍岩人本只招聘處事風格能令人感到寬慰的大學畢業生來擔任殯葬指導師。所有客戶都會得到悉心接待,並且有不滿意可退款的承諾。當然,如果家屬想要對逝者做特殊處理——也許是讓逝者做一個spa——該公司也能夠予以安排。
2009年,龍岩人本首次邀請日本建築師安藤擔任首席建築師,打造與原墓園毗鄰的一座新墓園。這個墓園在所有意義上都要是綠色的,周圍的環境當然也不例外,其中包括了造價約3.33億美元的數條櫻花大道的設計。
李世聰的得力助手兼總經理劉偉龍說道,這個計劃到2020年竣工的新項目,體現了李世聰向價值鏈上游發展的意圖。
據劉偉龍介紹,李世聰聽了十分鐘的簡要介紹就同意了他所提出的人選——安藤,但卻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動用了在日本的一切人脈和資源向安藤推銷他們的項目。
在台北的一次碰面中,安藤問到了預算問題。李世聰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而是作了一番蘊含哲理的回答:「我們追求的是世界第一。我認為不該花的錢你一分也不能浪費,但該花的錢你一分也不能省。」有了這句話,安藤接下了自己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墓園項目。「我全權委派而且完全信任我的管理團隊。一旦提案最終敲定,我的工作就是讓它實現。」李世聰說道,他承認在此次商談之前自己對安藤的作品並不熟悉。
李世聰的大手筆不可避免地招致了一些當地同行業者的批評,他們抱怨隨著土地供應的收緊,「暴發戶們」正在引發陰宅房地產投機。
李世聰辯解稱:2011年年底,公司新購得六塊墓地讓觸角遍及台灣全島。在此之後,龍岩資本使自己的產品線多樣化,為那些財力可承受的顧客開發上述那些項目,同時也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無償殯葬服務。
這家台灣殯葬企業目前有員工480人,其成功和眼界無疑吸引了浙江省溫州市政府的注意,溫州市政府主動接洽龍岩人本,希望引導它在大陸地區引領殯葬服務改革。
今年3月,龍岩人本最終承諾在溫州投資4.89億美元,包括提供服務指導和建造高層骨灰安放塔。(非殯葬資產的變現將有助於滿足該公司巨大的資金需求。)儘管在溫州開展經營只是此項承諾的一部分,但是李世聰希望他的台灣模式能夠先在溫州得到複製,然後再擴展到中國其他市場。
李世聰斷言,「給它一點時間。如果我們在大陸市場取得成功,我們將超越國際殯葬服務集團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殯葬服務公司——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時機無疑站在了龍岩人本這一邊,因為中國現在的老齡化人口數量居世界之首,每年死亡人數高達900萬。
該行業在大陸尤其有前途,因為調查顯示大陸居民更願意強己之所難對喪事大操大辦,以體現其社會和經濟地位。
「在自由選擇葬禮安排方面,中國的消費者表現得更不理性,因為大多數人都會虛榮心作祟,希望不要落居人後,風風光光地大辦一場。」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說道。
喬寬元的調查發現,上海超過50%的居民正受到他所謂的「虛榮攀比心態」影響,他們理想的葬禮,其費用往往超過了自己的實際經濟承受能力。
但是台灣南華大學生命禮儀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楊國柱指出,儘管存在消費衝動,事實證明大陸市場對於該行業的早前進駐者來說還是充滿不確定性。除了監管方面的繁文縟節之外,大陸民眾長久以來譴責這一行業謀取暴利,他們仍然難以接受像台灣這樣精細複雜的葬禮。楊國柱說道,大陸一場葬禮往往耗時三天以上,而在台灣這一儀式能持續超過14天。
然而,龍岩人本的李世聰不認為大陸的商業挑戰令人卻步——他可以吸引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他說,阻礙龍岩人本在大陸市場獲得成功的一大障礙是用人問題。「如果找錯了人才,一切都可能出現問題。」李世聰說道。龍岩人本將對新員工進行至少為期一年的培訓,甚至希望招聘大學畢業生作為護柩者——這些人最好有海外教育背景。
譯 徐笑音 校 李其奇
逃出去,不會及時回來
全球央行當前最頭痛的問題,在於資金流動增加了市場動盪,而日本央行又更憂慮,幾次出手提振經濟都不見效,再出招,大家都不太有信心。 六月上旬,各先進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包括英國銀行、日本銀行、瑞士國家銀行與美國聯準會在內,齊聚一堂舉行政策會議時,都須面對如何管理國家資金流動性,以及跨境影響力等惱人問題。 不過會議中最令人頭疼的討論,莫過於日本中央銀行所須面對的額外挑戰,日本央行幾乎快要觸及到有效與無效政策之間的分界線,而且是所有先進經濟體中,距離這條線最接近的國家,甚至可能早已跨越了這條界線。 在過去幾年,加速經濟成長的重擔,幾乎由非常規的央行政策一肩扛起,但現在的政策工具已過度消耗到捉襟見肘的地步。對於央行官員來說,卻絲毫無法收回已經超額付出的政策責任,因為其餘的大多數政府部門,即使手上擁有更好的政策工具,亦始終沒有能力填補央行的責任。中央銀行官員只能繼續承擔這過於沉重的政策責任,無法稍有喘息。 最終的結果,將導致各國央行必須繼續面對這種棘手任務,不斷透過試驗性的手段來支撐經濟,同時又要設法降低長期風險,以追求經渣幅祉與金融的穩定。 但想將這項任務做得恰到好處並不容易,在若干案例中,有關貨幣升值的顧慮,也使得央行更難拿捏其中分寸。日本與瑞士的貨幣已經大幅升值,美元的升值也蠢蠢欲動。 使問題更加撲朔迷離的是,英國六月二十三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脫離歐盟。投票結果如果是支持「脫歐」,會造成金融市場震撼與劇烈的貨幣流動,中央銀行需要考慮應變措施,盡可能減少這次事件對該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對日本央行面言,由於一般認為它的政策縱然還沒定到無效或適得其反的地步,但已經逐漸失效,使這些複雜的挑戰變得更加棘手。 最大問題:企業與政策脫鉤 今年二月,日本央行政策決定者出乎市場意料地將利率調降到負數,希望藉以促成貨幣貶值,鼓勵經濟活動。結果與央行的希望正好相反。不但日圓不斷升值,負利率的作法也惹起民怨。日本央行還因此陷於一場政治風暴中。 在後續的政策會議中,官員仍決定維持原本決策,看市場如何反應。結果日圓再一次地不降反升,讓日本央行更加惴惴不安。 這有惇常理的結果,來自於在某些指標上,愈來愈多的私營企業有意與正武的金融系統脫鉤,這讓日本央行困擾不已,因為這種現象會使央行的政策效率受限,並讓人對金融體制的信譽產生疑慮。 促貶日圓,料再動用國庫 就歷史角度西言,這類型脫鉤在先進世界極為罕見。在新興經濟體則較普遍,特別是在那些金融體制軟弱、政府過度千預中央銀行的新興國家更是如此。 在日圓匯率持續強勁的情況下,為保護脆弱的國內經濟,日本央行很可能採取更多手段,希望政府能在停滯不前的結構性改革上有所進展。不過它應該不會進一步壓低利率,因為這麼做不僅太高調,也容易引發眾怒。日本央行很可能的作法是擴大運用國庫資金購入金融資產。 日本央行仍在想辦法為經濟復甦爭取時間,只不過它對自己的信心已經越來越低。像歐洲與美國的央行一樣,日本央行也希望終有一天,能透過政府更有力的政策反應,紆解它多年來一直承受的重擔,並讓央行不致淪落到毫無效率的窘境。不幸的是,有鑑於當前政治情勢,這樣的希望很可能無法成真。從日本央行開始,先進世界的央行不但無法有效提振經濟,反而更容易使經濟陷入委靡不振。 | ||||
1月17日,在匯豐銀行2017環球經濟及市場展望上海發布會上,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政策目標已很明確,雖然經濟增長依然面臨下行壓力,但只要能在“降稅費、補短板、關僵屍、破壟斷”等方面做出實質性的舉動,維持6.5的增長還是有希望的。
盡管PPI由負轉正,中國經濟2017年仍然面臨下行風險,要達到目標,依然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挑戰、風險和壓力。屈宏斌表示,首先,去年以來長期支持經濟增長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出現調整,2017年將持續溫和調整,這種調整會對經濟的總體需求增速帶來下行壓力。同時,民間投資仍然比較低迷,投資意願也將至歷史新低,然而境外投資卻出現飆升,市場對資金外流的擔憂逐漸增加。
除此之外,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和美聯儲加息腳步的加快也會給本就疲軟的出口帶來更大的下行壓力。
面對資金外流、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貶值等壓力,人民銀行是否應跟隨美聯儲加息?對此,屈宏斌認為,加息不會是一個好選項,反而會適得其反,貨幣政策應保持穩定中性。屈宏斌稱,之所以出現民間投資低迷而外資飆升,主要是因為市場對國內經濟未來的預期在變差,信心缺失,如果這時仍出現加息的政策,會進一步打擊大家對未來經濟的信心,反而會增加資金外流的壓力。
同時,屈宏斌還認為,貨幣政策今年沒有太多的空間為GDP的平穩做太多貢獻,因為環境在變化,美聯儲加息頻率在加快,美元在強勢,人民幣已經面臨貶值的壓力,因此也沒有降息的空間。盡管PPI,但是中國經濟仍然面臨下行風險,由PPI傳導到CPI,通脹風險的條件並不具備,所以貨幣政策總體會保持中性,既不減息也不加息。
為應對這些風險,實現穩中求進的目標,屈宏斌建議,2017年在財政政策方面,比如減稅費、補短板、關閉僵屍企業、打破壟斷、簡政放權等方面如果做得比較好,企業信心就能穩住,自然而然民間投資將不再下降,有所回升後可以有利於對沖出口壓力,減少資本流出,人民幣維穩的政策目標也會因此得以實現。
如果房地產不再能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那麽2017年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什麽?屈宏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減稅費和補短板方面應重點考慮保持基建投資的穩步增長。同時也應將重點置於穩定企業信心上,試圖扭轉民間投資的下滑,彌補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一個潛在增長點。“我們的消費實際上是不錯的,消費維持在一個穩定的增長,這樣我們維持6.5%左右的增長還是很有希望的。”屈宏斌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