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威:比特幣能賺錢 就是好工具
1 :
GS(14)@2017-12-18 03:34:59【明報專訊】於12月7日亞洲時間,黃金跌穿TD動力衰竭下跌支持每盎司1257.65美元,我當時在讀者會談室貼出有關走勢,提醒讀者會員有關發展。當日早市中國商品期貨大部分顯著下跌,同時商品貨幣澳元也下試0.75水平,結果黃金在12月7日低見1243.93美元。
黃金弱勢其實並非始於當天,金價在9月份見高位每盎司1357.64美元之後輾轉下跌,雖然由9月至11月也可以說黃金是在1260至1300美元之間上落,並不算是下跌。但重要的是在這段時間,環球市場出現很多事件,既有朝鮮導彈、英國政局變化,又有德國大選、聯儲局加息、聯儲局主席換人、中國債息上升、科技股被拋售等變動,如果黃金眞有吸引力的話,面對這麼多變化,理論上應該有些動作。但黃金就是這樣在10月至11月兩三次上試1300美元,但都未能突破,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黃金是相對偏弱的。
環球政局動盪 未有推升金價
有關黃金的前途,永遠都是見仁見智。因為黃金基本上沒有收益,持有黃金本身也不能製造收入,不似股票或債券可以擁有收入流。根據傳統的估值方法,根據收入流水帳,透過利率假設折現,才能得到一個理論價值。股票可以有股息有盈利,債券有債券息率,因此都可以用傳統估值方法來計算所謂理論價值。但是黃金本身不能產生任何收益,因此根本就不能用這個方法來計算理論價值。究竟黃金值多少只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變相好像收藏品,價值多少但隨人意。
比特幣供應比黃金更有限
說到這裏,正好轉到另一個話題,就是近日搶盡黃金風頭的比特幣。比特幣的波動比黃金超出很多,20%至30%上落已是等閒事。最近升破1萬美元更是大出風頭,市場已經出現一種言論認為就是比特幣將會或現已取代黃金成為保值資產。原因很簡單,就是比特幣的供應有限。以往黃金被認為是保值資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的不同紙幣可以隨意發行,黃金需要開採才能得出。比特幣的供應量更加比黃金有限,因此從這一點數量供應來說更加有利。當然流行和「上升的總是對的」這兩點,就更加有利比特幣。
比特幣期貨即將推出,市場對有關期貨的影響當然有不同意見。有些認為期貨推出會增加比特幣買家,因為買賣方便了;另一方面有人認為比特幣期貨方便沽空,淡友正摩拳擦掌等候期貨推出。著名沽空機構Citron便是看淡的一群。
比特幣概念股大起大落 只合進取投資者
有關比特幣的前途有很大爭論,我覺得爭論是不需要了,因為喜歡的仍然會喜歡,不喜歡的人仍然會不喜歡,很難用理論來說服對方。對投資者而言,推出比特幣期貨一定是好事,因為多了一個投資炒作的「工具」。正如黃金一樣,我經常說不要和它談戀愛,就當它是一種買賣工具,不多也不少,看好的時候買入,看淡的時候沽出。比特幣理論上也是如此。
好像黃金以外有金礦股,比特幣也有比特幣概念股。現時的比特幣概念股老實說實在是令人糊裏糊塗,凡是牽涉上「比特幣」3個字的便可以大炒一通。我在讀者會通訊介紹過兩隻比特幣概念股,一隻是中國預託證券迅雷Xunlei(XNET),另一隻是美股Riot Blockchain(RIOT)。兩隻股票今年上升最高分別768%和807%,由高位最低回落50%和58.8%(見圖)。其實一年超過1000%的比特幣概念股也有。比特幣概念股票大起大落,和比特幣一樣刺激,只適合非常貼市、反應快捷、喜歡刺激但又能控制風險的朋友。
無可否認,現在買入比特幣很多是羊群效應,股票升跌往往根本和基本因素無關,全部是炒動力、炒故事。肯定的說,一些這類股票終歸會塵歸塵土歸土,但也不能排除大浪淘金,出現另一隻亞馬遜也有可能。
我常常說,投資不是講道理,而是要賺錢。比特幣是否有價值可以討論,但不需要有結論,重點是什麼時候當炒,什麼時候當沽。
[email protected]
[李順威 牛熊共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49&issue=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