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記者觀察:“野蠻人”該適可而止 險資應當學習巴菲特

在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脫稿痛批“野蠻收購”的同時,風頭正勁的前海人壽很快作出了回應。12月3日深夜,前海人壽表示,截至2016年12月2日下午收盤時,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格力電器(000651.SZ)擁有權益的股份未達到或超過已發行股份的5%。

有媒體報道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作為一家制造企業,不會因為別人的資本變化而影響到自己,未來將持續專註在打造創造性企業的方向上。”格力不會對舉牌進行應對,“如果成為中國制造的破壞者,他們會成為罪人。”

保險資金主導的“野蠻人”並購,在此前上海家化、萬科、南玻的案例當中,因為管理層被撤換等原因,管理層和大股東的矛盾被徹底公開化,對企業造成較大不良影響。相較之下,作為保險資金投資典範的“股神”巴菲特,卻幾乎從來不插手並購標的企業管理,而是繼續聘請專業管理團隊,最終實現管理層和股東共贏,這也理應成為國內保險資金的學習對象。

野蠻人”並購破壞企業正常運作

劉士余痛斥“用來路不當的資金從事杠桿收購,是挑戰法律法規的底線”。不過,關於杠桿資金來源等,當前在法律界尚未有明確定論。而董明珠對格力前景的擔憂則不無道理。之前保險資金在入主多家企業並成為大股東之後,要求撤換管理層導致企業陷入動蕩,造成了股東、員工、股民,甚至是公眾利益滿盤皆輸的局面,其實已經屢見不鮮。從上海家化、南玻、萬科等具體例子看來,險資主動並購並未為上市公司帶來正面影響。

中國平安對上海家化的並購,撤換了上海家化主要管理層,上海家化之後的業績和股價都一蹶不振。11月25日晚間,上海家化公告稱,謝文堅因個人原因辭去包括公司董事、董事長等在內的所有職務。同時將聘任張東方為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並由劉東擔任公司代理董事長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為止。而在這一消息公布兩日後,葛文耀於11月28日淩晨在其個人微博上突發長文,“嗆聲”謝文堅,控訴其“掏空”上海家化。

在中國恒大買入萬科股票前,萬科事件高潮叠起,圍繞著管理層和股東之間的矛盾,似乎有著各種看法,但無論是“野蠻人”寶能系,抑或曾經的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還是以王石為代表的管理層,主要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矛盾已經完全公開化。寶能系一度要求罷免管理層,2016年下半年萬科銷售額出現了波動,人員也出現動蕩,全年銷售額很有可能被中國恒大超過,從而失去多年以來的行業第一位置。

11月,由於南玻A的第一大股東“寶能系”與現有高管產生激烈矛盾,因此南玻董事長曾南攜六位愛將集體請辭。從1984年起,曾南就擔任南玻董事總經理至今,是公司的創始人和一號人物。原有管理層離開後,南玻前景也蒙上了極大陰影。

上海家化、南玻、萬科、格力電器都是中國優秀企業的代表,多年來股價穩定成長,給投資者創造了豐厚回報。上述案例基本表明,一旦險資方主導了企業經營,很可能就會對企業產生災難性的後果。這也印證了董明珠的擔憂——如果格力電器管理層跟“野蠻人”產生矛盾,後果可能比上述幾家公司更大,格力電器是少數可以在行業內打敗多家國外優秀競爭對手的企業,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代表之一,也肩負著推動整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任,一旦企業多年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被毀,那麽損失的就不僅僅是大股東、投資者、員工這麽簡單了。

巴菲特極少插手並購公司管理

這也讓人聯想到海外的典型案例:作為保險資金運用的最佳範例,“股神”巴菲特主持的各種並購,並沒有對並購對象作出更換管理層等動作,而是讓企業順其自然發展,並且獲得了豐厚回報。巴菲特從不參與被投資公司的具體經營,都是聘請行業能手負責管理。只是在公司需要做出重大決策時,比如收購合並,他才參與,最終達到股東和管理層的共贏。

伯克希爾的子公司管理層大多數稱,被收購公司在治理方面幾乎沒有出現重大變化,在伯克希爾旗下甚至比它們繼續保持獨立還要好。伯克希爾讓這些公司的CEO重點關註公司長期表現,鼓勵他們把眼光放長遠,把重心放在誠實、正直、長期發展和客戶服務上。巴菲特一直采取的風格是“放權但不放任”,不插手公司事務。

相比巴菲特的放權,美國的並購歷史也曾給國內“野蠻人”並購提供了警示案例。比爾·艾克曼(Bill Ackman)控制的凡利亞藥品國際(VRX)和化學品生產商(Platform Specialty Products,PAH)等公司,近乎被這位知名對沖基金經理“玩殘”。2005年,對沖基金經理Edward Lampert控股了西爾斯,看中的是其擁有位置極佳的商業地產。Edward擅長對於公司基本面的評估,買入眾人不看好的股票,以賺取買賣差價。他對行業的理解和對公司財務的分析比很多CEO都要厲害,有“小巴菲特”的稱號。但由基金經理控制的公司往往業績都很差,他們掌握著數百億的資金,卻搞不好一個市值只有十幾億美元的公司。

巴菲特如此尊重所投資公司的經理人團隊,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的內在價值更多由那些無形資產決定,優秀管理層、企業文化、公司品牌、專業能力、客戶忠誠,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或許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而且需要長期沈澱才能真正形成。保險資金在入主上市公司後,“血洗”管理層的做法,無疑會讓優秀公司這些最珍貴的資產流失,這無論對保險資金持股的價值,還是對中小股東持股價值都是嚴重的利空,也不利於企業員工發展。

對於持股格力電器的目的,前海人壽方面表示,“是出於認可並看好格力電器未來發展前景以及投資價值,希望通過投資格力電器股份獲取投資收益,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如果寶能系此話當真,就不應該再插手幹預自己入主的企業,雖然股價在跟風資金推動下可以創出新高,但如果企業出現動蕩,最終股價都會跟隨企業價值回歸,那麽無論對於股東、股民、員工甚至是投保人,都可能是“多方共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