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粮西南试水“全产业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8/165382.html

核心提示:在中粮集团打造全产业链的西部战略中,计划5年内在蓉投资100亿元,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并配套发展农业种植、养殖、食品研发、农副产品物流配送,还将投入50亿元开发成都房地产,而整合白酒产业投资会超过10亿。
中粮驾驭着资本的战车,向西部进军,第一站驶向西部经济要塞——成都。

“中粮集团将在5年内在成都投资百亿元,不仅将在成都新津建西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还将投入50亿元开发成都房地产。”2月3日,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在成都宣布。

根据中粮集团和成都市签订的框架协议,中粮集团将通过在新津市新建、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完善其在西南地区的产业战略布局,计划5年内在蓉投资100亿元,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并配套发展农业种植、养殖、食品研发、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及商业地产等。

同时,中粮集团将采取投资控股、租赁、托管、合作经营等方式与成都市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储备企业、加工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成都和四川,辐射大西南区域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粮食流通、加工平台。

在会上,于旭波向记者透露,投资成都市中粮集团,是“打造全产业链”西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投资的80%,其中整合白酒产业投资会超过10亿,另外20%的投入是用在地产方面,建立围绕“全产业链”而建设“全服务链”。

百亿大扩张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机遇。”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向记者透露了投资成都的原因。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市粮食年产量274万吨,消费量475万吨,缺口近200万吨。

因 此,中粮集团计划5年内在成都投资100亿元。这次该集团可谓是全面出击,打算在成都打造“全产业链”。不仅将投资建设综合产业园,与成都地方国有粮食企 业形成全面合作,在成都发展养殖及肉类加工产业,同时投资成转摘于中国葡萄酒信息网都白酒行业,布局食品及饮料生产与销售,还拟追加投入50亿元在成都进 行房地产开发。

于旭波表示,中粮集团将投资22亿元在新津县建立一个百万吨级的综合产业园。该产业园集粮食贸易、米面油饲料加工、食品 加工等产业于一体,是该集团的粮油食品仓储、物流、贸易、加工业务在全国战略布局过程中规划的重要产业模式。“我们将把张家港模式搬到新津,并有望结合大 连期货交割等交易平台来建设产业园。”建成投产后,该产业园年产值可达8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2亿元,有望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

除了粮油加工方面的投资,对于四川养殖业,中粮集团也通过本次投资染指其中。

根 据四川省农业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四川省养殖业发达,猪肉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10%,是重要的肉类食品生产基地。成都的生猪存栏、出栏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 城市中位居首位。在签约仪式上,中粮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该集团计划投资15亿元在成都建立若干个年出栏300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基地,并布局建设和配套肉类 加工企业。

此外,中粮集团在成都的投资计划中,专门将白酒产业作为一个单行进行投入。

根据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80%的浓香型白酒的原酒源于四川,成都市范围内则形成了以邛崃、大邑、崇州、蒲江为代表的川西原酒与以泸州、宜宾为代表的川南原酒的四川原酒鼎盛时期。

“相中如此好的资源,中粮集团将选择成都市知名白酒企业进行产业投资,投入不少于10亿元打造中粮白酒全国性市场地位。”于旭波告诉记者。

同时,结合成都市场消费特点,该集团将积极研讨旗下的“福临门”油、“长城”葡萄酒、“可口可乐”饮料、“金帝”巧克力、“香雪”面制品、“五谷道场”方便面等在成都的生产和销售布局优化。

“全产业链”西部扩张

“成都的投资计划仅仅是中粮集团‘打造全产业链’的西部战略的冰山一角。”一位中粮集团随行人员向记者透露。

记者从中粮集团内部获悉,中粮集团除了在成都投资100亿布局以外,在陕西、新疆、宁夏等西部地区还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入合作。

早在2009年,中粮集团通过与中粮科学研究院西安院、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合作,推出了富含13000ppm植物甾醇的新一代福临门玉米油,这个含量值成为同类产品科学植物甾醇含量的标杆数据,该产品也成为行业的革命性产品。

中 粮集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10年是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周年,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中粮集团持续在我国西部地区 贯彻和推动 “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的“全产业链”战略。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考察发现,西部地区粮油市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西部城市的地方特色非常值 得肯定。

在中粮集团与成都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第二天,记者了解到,中粮集团又与陕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协议。据于旭波介绍,中粮集团欲把加工 业进一步向以陕西为龙头的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将投资百亿元在兴平打造米60万吨、面30万吨和食用油30万吨的综合基地,还将进一步加强在宝鸡、咸阳中粮 蒙牛奶业基地建设,在陕西兴建生猪100万头、鸡2000万只的畜牧养殖加工基地,与西瑞集团、陕西农垦等农业产业开展广泛合作,还将在陕开发地产酒店等 城市服务综合项目等。

于旭波告诉记者:“中粮集团将在未来几年内,在成都、陕西等西北五省投入100亿资金,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粮油食品加工、粮油贸易等业务,用实际行动促进和帮助成都、陕西等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14

水泥巨头拉法基弃京主攻西南市场 舍车保帅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4/20100225/000000149858.shtml


  因为“灾后重建”,西南市场一下成为水泥市场必争之地。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等国内水泥巨头开始大举进入。 “这给拉法基造成了压力。”

CBN记者 曹开虎

16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水泥巨头拉法基,可能不会想到今天退出当初非常看好的北京市场。

拉法基昨天宣布,将旗下位于北京的三家水泥及混凝土公司股权全部卖掉,作价5.07亿元,转而主攻西南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拉法基此举与西南市场受到重压有关。

“这与拉法基瑞安重点布局中国西南地区,并加强其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发展战略相一致。”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公司一位高层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接盘者是去年刚刚上市的北京水泥市场龙头金隅股份(02009.HK),该公司由此获得了150万吨的水泥产能和3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厂,从而将其在北京市场份额提高了4%左右。

在此项收购中,拉法基还承诺,在三家公司被收购后,两年内公司不会从事在北京及天津与金隅水泥构成潜在竞争的任何水泥或混凝土业务,亦不得在京津地区与金隅水泥抢夺水泥或混凝土业务的市场份额及潜在商机。

23日,拉法基与金隅股份签署相关协议。拉法基卖掉的是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65%股权、北京顺发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70%股权、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有限公司76.72%股权。

这也是拉法基进入中国市场最早运营的公司。

1994年,拉法基于进入中国市场。起初,该公司绕开了与国内大型水泥公司正面冲突,选择了区域性垄断的发展策略,为此首先选择了北京,试探性地投资了两个小企业。

“可能是思维不太符合中国,(拉法基)在北京发展并不好。”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由于在北京发展受阻,拉法基将目光瞄向西南市场。机会在2005年出现了。这一年,国内水泥业陷入困境。利用这一良机,2005年11月,该公司与香港瑞安建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将西南成片区域纳入囊中。

此后,拉法基在西南市场如鱼得水。西南市场在中国水泥业是一个特殊的市场,那里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市场比较封闭,由于水泥受销售半径影响很大,外部水泥要想打入四川,运输成本很高。因此,西南水泥市场主要被外资、民营企业控制着。

因为“灾后重建”,西南市场一下成为水泥市场必争之地。中国建材(03323.HK)、海螺水泥(600585.SH)等国内水泥巨头开始大举进入。

“这给拉法基造成了压力。”孔祥忠说,北京已经不再是拉法基的主要市场,所以舍车保帅成为必然的选择。

目前,拉法基在中国的水泥年产能达到2400万吨。拉法基公司上述高层表示,目前,拉法基瑞安在西南地区正在建三条日产5000吨的干法生产线,以及一家新的混凝土工厂,并将于今年年中投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9

18年牢狱之灾:西南大鳄张良宾的罪与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8/167592.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84

西南證券艱難併購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9000&time=2011-04-16&cl=115&page=all

倚靠地方政府推手強勢出擊,西南證券應能如期完成對國都證券的整合,但貌合神離的重組最終效果如何?
財新《新世紀》 記者 范軍利

 

  歲末年初是金融機構跳槽的高峰季節,各機構習以為常。但今年3月以來頻頻傳出的離職事件,則令北京國都證券的員工們心有不安。從普通員工到中層、高層,或去或留,均取決於5月初即將出爐的一份重組方案。

  正在進行的國內首例上市券商併購案中,國都證券屬於被併購方。

  4月6日,本是西南證券(600369.SH)公佈併購重組方案的日子。西南證券發佈了延期停牌公告,至此,西南證券已經停牌超過一個月,停牌前,西南證券收報11.87元/股,其30日均價為10.95元。

兩種模式抉擇

  西南證券在4月6日發佈公告稱,「經與相關各方協商,已初步擬定與國都證券重組的框架性方案,並確定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採取吸收合併方式,但因該 重大事項尚須向有關部門進行政策諮詢,並獲得相關部門的同意,相關程序比較複雜。因此,為維護投資者利益,盡力促使本次重組順利進行,自2011年4月6 日起該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此次擔綱西南證券併購重組的財務顧問為招商證券。

  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圍繞如何重組,相關部門曾出具兩份方案。

  方案一,是以西南證券為平台,打造西南證券控股有限公司。具體步驟為將西南證券的資產完全裝入國都證券,繼而由西南證券控股公司控股國都證券,在此基礎上,繼續收購重慶國投、重慶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最終完成重慶國資打造大金融控股公司的夢想。

  2009年西南證券在年報中表示,經營中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資本實力略顯不足,公司的創新業務(融資融券、股指期貨IB)拓展受到限制;二 是網點數量有待提高,當時,公司擁有證券營業部29家,證券服務部4家,在建證券營業部4家,網點數量在同業中處於中下游水平。

  針對上述反省,西南證券在2010年通過定向增發完成60億元的再融資;獲直投業務資格並成立西證股權投資公司;在長沙、蘭州等地區增加營業部,粗略統計已超過10家;融資融券業務獲批;同時公司還在嘗試參與西南期貨的增資擴股,完成後將持有西南期貨70%的股權。

  重慶市國資委已將西南證券定為重慶金融整合平台的旗艦,並為其定下目標,2012年末成為國內市值超過千億元的證券公司。

  投行出具的第二個方案,是以西南證券為主導,吸收合併國都證券。利用國都證券地處北京、全牌照及A級A類券商資質,完成營業網點的全國佈局,最終實現1+1大於2的目標。

  接近交易的人士稱,目前各方更傾向於第二種吸收合併的方案,因為相較而言,第二個方案操作性更強,易於實現。目前,業內對此番交易價格估值,多認可為2.5倍-3倍的市淨率(PB)。

國都內部動盪

  從3月6日重組公告發佈以來,在國華投資大廈B1層會議室內,國都證券曾兩次組織公司業務骨幹召開會議,每次均七八十人參加,會議時長達三四個小時。議程中,公司中高層均對與西南證券進行重組事宜表示明確反對。

  反對理由集中於國都證券級別、牌照、營業網點優勢均勝於西南證券,沒有必要屈就重組。然而,管理層的反對無法扭轉大局,股東們顯然早已下定決心。

  國都證券一位中層員工表示,起初公司多數人士對雙方合併很贊同。如該案得以順利進行,將成為A股市場首例上市券商併購案。

  對國都證券而言,順利合併為上市券商,意味著公司整體形象、業務量、市場份額均得以提升,這將使得國都證券原計劃2013年推進的IPO事宜提前兩年實現。

  對國都證券多數股東而言,此次合併無疑一個較好的套現機會。2008年7月,國都證券註冊資本由10.7億元變更為26.23億元,增資後國都證券淨資本增至約55億元,僅次於中信證券。

  這次增資擴股使國都證券股東從10家增至44家之多,股權較為分散。第一大股東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5.53%,剩餘股東持股均不足10%。其餘三十多家中小股東多數為民企背景,希望盡快推進國都證券上市以完成套現。

  但在公司管理層面,上至業務整合、下至薪資增減,均令國都證券員工們憂慮。從普通員工角度,總部駐紮重慶的西南證券各部門薪資待遇普遍低於長期處於首都金融重鎮的國都證券一半以上。

  比如,西南證券一個營業部經理的月薪僅六七千元,這與地處北京的國都證券營業部經理近2萬元的月薪相差甚遠。西南證券一位工作三年的普通研究員薪資大致為6000元,而國都證券同等職位薪資至少翻倍。

  國都證券部分業務骨幹逐漸萌生去意。

  3月9日,國都證券公開信息顯示,「國都2號-安心理財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原投資主辦人王躍文從2011年3月9日起不再擔任該職。」王躍文2005年加入國都證券,任投資主管。其在金融業有15年市場投資經驗,其中七年期貨投資、八年證券投資經歷。

  緊隨其後,國都證券北京一營業部經理亦跳槽同行部門。

  「這些離職者都是在國都工作六年以上的。」前述中層員工表示,國都證券業務骨幹們先後辭職影響到基層人員的穩定。「國都證券地處北京十幾年,沉浸了大量資深金融業人才,此次震盪可謂損失嚴重。」

  更大的不確定在於國都證券高管們。依照金融企業合併重組管理,合併雙方多為各出董事長、總裁一名。然而,直到4月6日,西南證券發佈延期停牌公告時,高管人事層面的安排仍無動靜。

融合貌合神離

  西南證券地處重慶,註冊資本23.23億元。業績快報顯示,西南證券2010年實現淨利潤8.02億元;截至2011年2月底,西南證券淨資產為113.5332億元。西南證券在全國18個城市設有37家營業部。2009年,西南證券通過借殼*ST長運實現A股上市。

  按照證券業協會的排名,西南證券的各項排名均在40名之外,整體實力與國內一線券商相比仍有差距。但是,重慶市的鼎力支持,是西南證券對重組志在必得的基礎。

  3月10日,西南證券董事長翁振傑在接待證券業協會人士時表示,2010年公司逆市完成重慶有史以來單筆規模最大的60億元A股市場融資,創造 了經紀業務市場份額增長率在上市券商中位列第一的業績,更一舉拿下了融資融券、資產管理、直接投資、場外交易四塊業務牌照。今年,公司又與國都證券謀劃重 大資產重組事宜,如果整合成功,將有望發揮1+1大於2的協同效應。

  目前,西南證券41%的業務量集中在重慶,而國都證券43%的業務集中在北京。如果西南證券成功吸收合併國都證券,在經紀業務方面,西南證券的股票交易市場份額將從2010年的0.74%提升至1.26%,排名從行業第40名上升至第22名。

  相形之下,地處北京、股東分散的國都證券更為低調。

  國都證券是2001年12月28日在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原有證券業務整合的基礎上,吸收其他股東出資成立的綜合性證券 公司。公司註冊地為北京,註冊資本26.23億元。截至2009年底,淨資產為60.32億元,2009年的淨利潤為2.79億元。目前在全國10多個省 市設有23個營業部。

  2010年,國都證券取得A類A級的評級,而西南證券不過B類B級。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人事安排和業務重組以誰為主?多次交鋒之後,目前各方對業務模式的整合已確定初步原則,即各項業務,強者主導。

  事實上,西南、國都均為中等體量券商,除投行、研發業務外,其他業務難分伯仲。

  接近交易的人士稱,妥協之後的方案或定為,投行部門以西南證券為主實行整合,正職西南出、副職國都出。研究部門以國都證券為主,正職國都出、副 職西南出。經紀、資管業務,兩條腿走路,即一方面以國都為主成立獨立的經紀、資管業務子公司,另一方面,西南證券的大本營——重慶的經紀、資管業務仍隸屬 新公司業務部門,正常運行。目前僅自營業務尚無定論。

  業內表示,此番西南證券倚靠地方政府推手強勢出擊,或可順利完成對國都證券相對弱勢股東的整合。然而,證券行業資源整合、做大做強該如何實現,貌合神離的重組模式最終能否如各方所願獲得1+1大於2的效果,仍需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2

美投林業的4年「蛻變」 云月基金與西南邊陲一個傳統林業公司的再造樣本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9/5MMDAwMDIzNzA5Mg.html

當攝影記者要拍照時,陳文剛穿的還是平時那套行頭。他說,自己唯一一次穿西裝,是在當年結婚的時候。

陳文剛,今年43歲,土生土長的云南思茅人,個頭不高,皮膚黝黑,不大的眼睛裡卻始終透著一股堅毅的力量。

他就是美投林業的總經理,這是一家位於云南普洱市思茅區三家村的民營林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樹苗的種植撫育、森林的經營管理、原木的採伐以及木材的加工和銷售,其主要種植的樹種為思茅松,為當地的一個特色樹種。

目前,美投林業在云南普洱和瀾滄兩地管理的林地面積達24萬畝,這個數字在普洱市民營的林業企業中,意味著前三名的位置。而在2003年之前,云南省的林業資源還尚未對民營資本開放。

美投林業也是云月投資(LUNAR)在中西部地區下注的項目之一。

云 月專注於投資受益於城市化發展、消費增長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企業。2007年,當大多數人還在討論中西部機會的時候,云月早已開始行動,其第二隻基 金的5個項目,包括果香園、美投林業、西南水泥等全部落子中西部。項目數量不多,云月卻在云南、四川、山西都設立辦事處,配備了團隊,以求「儘可能介入被 投公司的日常運營」。

2007年8月,云月聯合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向美投林業注資數千萬美元。近4年時間裡,陳文剛深切感受到了云月帶來的諸多「變化」。

「麻雀的鳳凰心」

2007年8月,云月和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先入股美投林業,然後又在11月份,將眾和林業的9.9萬畝林地等資產納入其中。

如果不是「愛提意見」,陳文剛或許至今還在當地的一家國企做幹部:他曾任云南思茅某國有木業公司的生產部經理,他的木材經驗也是從那裡開始。

陳文剛所在的國有木業公司儘管是個投資3億多的公司,卻年年虧損,這讓他想不通。有一次,他索性就向上級領導建議,「如果我來做總經理,半年就可以改變虧損的狀況」,說這話時,他並未意識到,「這麼說會令當時的管理者難堪」。

後來,陳文剛愈加覺得「國企不好幹」,尤其是,「意見提多了,不是特別好」。2002年,他決定從國企辭職。

其實,早在1998年底,還是國企幹部的時候,陳文剛就已經和另外兩個夥伴各自出資1.3萬元,創辦了一個小的木材加工廠。到2002年時,「業務規模已經到了500萬元」。

從國企辭職後,是繼續從事木材生意,還是像其他人那樣,投資房地產或者礦產?審慎衡量後,陳文剛等人最終還是選擇做老本行。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也碰上了好時候。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出台,明確了「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的任務。

這一年,全國各地的林權改革次第拉開了序幕: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將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落實到戶。這意味著,民營資本獲得了經營林地的機會。

陳文剛等人就成為這一政策的首批受益者。除了原有的木材加工廠,他們又成立了眾和林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眾和林業),最初計劃「管3千畝林地」。

誰想,後來的規模不斷增加,至2007年云月進來之前,眾和林場的林地規模已達9.7萬畝。

彼時,陳文剛覺得,收購更多林地成為眾和林業的第一要務。原因有二:其一,樹木從樹苗到可採伐的大樹有一定的生長週期,作為一個林業企業,要實現每年都有樹可伐,必須有足夠多的量;其二,可流轉的林地資源是有限的,收購得越早,價格越划算。

但問題是,他們沒有那麼多資金。

就在那個時候,經朋友介紹,陳文剛接觸了云月投資。陳坦承,在此之前,他並不知曉何為私募基金,也不熟悉股票。

一直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尋找投資機會的云月投資將林業視為重點目標之一,在他們看來,林業是非常穩健的投資品種。

團隊是云月考察林業項目的一個重點。在美投林業之前,一些在中西部地區有林場的江浙老闆也曾向云月「示好」,但都被云月否掉了。

理由聽起來有點滑稽:「他們皮膚不夠黑」。在云月合夥人張群看來,皮膚曬的黑是真正做林業的人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如果平時很少去林場,就靠遠程遙控,「可能只是資本的投機,可能會出很多問題」。

但 陳文剛吸引云月的不只是皮膚曬的黑,張群說,「最關鍵的是人的能動性」。幾年接觸下來,云月發現,尤其在三四線市場,一些企業家很容易滿足於「在當地做的 不錯」。云月與陳文剛及其團隊聊過之後,雙方在公司定位、未來規模、上市等問題上的看法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所以,「談了兩個月,云月就決定要投資」。

2007年8月,云月和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先入股美投林業,然後又在11月份,將眾和林業的9.9萬畝林地等資產納入其中。

隨 後,資金效應幾乎得到了立竿見影的體現:2008年,美投林業收購了位於瀾滄的4.7萬畝林地,2010年再將6萬多畝林地劃入其版圖;此外,2007年 12月,它還收購了三力木材加工廠,今年又組建了一家新的木材加工廠。目前其加工廠的產能達7萬立方米,在云南名列前茅。

在普洱,美投林業是唯一一個引入私募基金的企業。陳文剛的另外一「驚人之舉」是:讓兩個投資機構絕對控股。陳文剛說,他最關心的是「蛋糕能做多大」。

當初云月入股的時候,提出的一個條件就是,陳要在公司負責經營管理5年,原因在於投資人覺得陳文剛比他們「更懂行業」。

所以,陳文剛半開玩笑地稱,「雖然我不是大股東,他們還是要聽我的」。

效率提高的背後

云月的加入讓陳文剛覺得,「始終有人站在背後,推著自己往前走」;另外,也讓他自己的思想經歷了一個昇華的過程,現在能站在更高的層面想問題。

從上海到昆明,再從昆明到思茅,僅飛機上就要消耗4個鐘頭;從思茅驅車至美投林業在三家村的總部還有約半小時的車程,如果要去林場,則要再經歷幾個小時的顛簸。

這樣的行程,張群及云月投資的副總裁吳紅平每個月都要安排一到兩次,他們每個月都要定期拜訪公司,審閱公司的週報、月報,及時瞭解公司的業務進展並就一些問題進行溝通。

云月的加入讓陳文剛覺得,「始終有人站在背後,推著自己往前走」;另外,也讓他自己的思想經歷了一個昇華的過程,現在能站在更高的層面想問題。

4 月29日,與記者見面時,陳文剛對公司的ERP系統頗為自豪。他說,這套由用友軟件開發的系統,給他帶來的一個特別的體會是,「現在會計和財務有了各自的 功能,會計就是記賬的,財務有一個分析的過程,會告訴管理層現在企業已經到了什麼財務狀況了,接下來該怎麼做等」,而之前,他們對財務和會計的概念是混淆 的。

好處還不止於此。按照陳文剛的說法,美投林業的加工廠所生產的建築木板,「在云南省是賣價最高,成本最低的一個」。

這得益於管理的精細化。在這套系統上,他們可以實現「每個人,每天做了多少量,每天能拿多少工資,當天就很清楚」,所以,「最後的那張成本管理表,就是工資表」。

實際上,在當初是否要上這套ERP系統的問題上,陳文剛曾與云月意見相左。

2008年,剛加入不久的云月,不僅為美投林業委任了CFO,建立和改善公司的財務系統,還推薦了用友軟件,希望為美投林業開發一套ERP系統。

而那時候正是美投林業的困難時期:由於金融危機,買不到石油,砍伐的木材運不出來,結果都爛在了林子裡,導致2008年出現虧損。

很顯然,陳文剛對這個建議「不太同意」。在他看來,花三四萬塊錢,買個財務軟件就行了,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去建一套系統「沒必要,也划不來」。

云月投資、美投林業的CFO韓沂都對陳文剛做過開導工作,甚至,云月還請了用友的一個經理幾次到云南為陳文剛講解這套系統的好處和優勢。現在的結果讓陳文剛相信,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收購!收購!

在美投林業內部,設有一個專門的收購組,主要是當地人,到各處談林地收購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

據 陳文剛介紹,當地名列前茅的兩家國有林業公司,10年前覆蓋的林地面積分別是70萬畝和50萬畝,今天還是70萬畝和50萬畝;而現在美投的林地面積為 24萬畝,10年前,這個數字還是零;現在不少國有林業公司工資都難以發下來,美投林業已經實現比較可觀的盈利。所以,他正準備對一些經營困難的國企進行 收購。

引入私募基金後的美投林業,在資金及併購經驗方面的底氣,比原來足了不少。

按照計劃,未來3-5年,美投林業的林地面積將達到50萬畝以上,所以,「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收購林地」。

美投林業開拓林地面積的途徑主要有三:收購其它林業企業、拍賣國有林地或者收購老百姓手中的林權證。

目前,美投林業約有8萬畝的土地是通過拍賣得來的國有林地,其餘16萬畝全部是從農民手中收購過來的。

選擇不同的收購途徑,其間涉及到速度與成本的利弊權衡。比如,收購其它企業或者通過競拍國有林地,速度快,「一下子就可能獲得5萬畝、10萬畝林地」,但成本高。

相對而言,如果收購農民手中的林權證,成本比較低。但這種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也可能面臨一些挑戰。

張群就舉例稱,一些少數民族,未必看在錢的份上就願意出讓手中的林權證,「你得先瞭解他們的文化,跟他們交朋友」。在林地資源有限的情 況下,一些當地政府也會考慮,要對出讓的節奏和數量進行控制,畢竟林地資源每年都在漲價。另外,收購農民手中的林權證,因為涉及的人數眾多,收購方在拿到 林權證之後,如何去核實每個林權證所對應的那塊林地及其實際面積,也是一項紛繁複雜的大工程,耗時耗力。

在美投林業內部,設有一個專門的收 購組,主要是當地人,到各處談林地收購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陳文剛需要把關的是,「這塊地究竟值多少錢」。判斷一塊地的價錢,陳文剛主要靠的是以往的經 驗,他認為,如果是一個外地人來做收購,就很難判斷一塊地究竟值多少錢,「這是最關鍵的」。

云月也曾向美投林業推薦四川、福建等地的收購機會。但對於云南以外的機會,陳文剛及其團隊的反饋是,「一下子管理那麼遠的林場,可能會有難度」。

在擴張速度上,云月的態度是「不心急,慢慢來」。但如果要走出云南,云月還是希望尋找更本土化的人加入。

陳文剛對自己的評價是:適合衝鋒陷陣,不懂管理。按照協議,他在美投林業總經理一職的任期為5年時間。他說,5年之後,不是股東們要不要他繼續做的問題,而是他想不想做的問題。

所以,隨著公司的壯大,美投林業還需要尋找一個擅長管理的CEO來守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6

中環在線:西南太平洋快樂小國香港撈金 李華華




2011-7-13 AD


 

西南太平洋小 國、有「地球上快樂的地方」之稱的瓦努阿圖共和國,聽日(星期四)會喺香港招商!呢個小國對香港人有咩吸引之處呢?Well,除咗曾經兩次畀 International Society選為地球上最快樂嘅地方,同埋畀Lonely Planet揀做十個必去嘅地方,華華認為,逃稅天堂可能更有selling point!

點解話佢係逃稅天堂?其實瓦努阿圖除咗靚景多, 另一樣多就係BVI(即係英屬處女島)離岸公司!無他,因為免稅優惠政策嘅關係,佢都係Tax Heaven嚟嘅,近年已經吸引唔少跨國企業去嗰度成立離岸公司,但為咗再進一步加強同中港兩地嘅商業合作關係,所以佢哋喺香港成立商務專員公署,聽日開 幕party仲順便招埋商,實行同開曼爭一日嘅長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4

西南併購國都標本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2828&time=2011-08-19&cl=115&page=all

趕在限售股解禁關頭公佈交易預案,雙方分歧仍然存在
財新《新世紀》 記者 范軍利

 

  A股市場首例上市券商併購案揭開面紗。

  8月16日,停牌五個月的西南證券(600369.SH)發佈復牌公告,公佈了吸收合併國都證券的預案。西南證券擬通過向國都證券股東新增發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併國都證券,吸收合併對價為國都證券4.3元/股,西南證券為11.33元/股(未扣除分紅)。

  這相當於西南證券以2倍市淨率(PB)收購了國都證券,高於非上市券商營業部轉讓一般約1.5倍PB的成交價,但又低於現有上市券商的PB值。

  西南證券復牌及預案出爐,意味著A股市場上市券商併購第一案獲得初步進展。重組完成後,西南證券將從偏居一隅的地方券商一躍跨入行業中前列。但此次重組對西南的業績增厚和估值提升並不明顯。

  於券商行業而言,經歷過以往因破產而致的行政重組、託管及一參一控倒逼下的券商內部整合之後,西南國都併購案首開行業市場化收購先聲,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完成併購,今後將成為行業收購的新選擇。

  塵埃即將落定,此時的西南證券與國都證券,面對價格、人事、政策等方面的波折,左右糾結。

  復牌當日,西南證券股價高開低走,以12.49元高開後,最高時漲幅7.75%。但漲勢未能持續,尾盤更是隨大盤調整出現大幅回落。截至收盤,西南證券收於12.04元,全日漲幅1.43%。這根收盤的大陰線顯示,市場對券商併購前景心態複雜。

市場化併購

  根據公告,西南證券擬通過向國都證券股東新增發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併國都證券,新增發行股票價格為11.33元/股,國都證券的評估值為112.81億元,即國都證券每單位註冊資本的評估價格為4.3元,最終作價不超過5元。

  吸收合併完成後,西南證券為存續公司;國都證券註銷法人主體資格,其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將併入西南證券。雙方主要業務將以設立子公司及業務合併兩種方式進行整合。

  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雙方將在北京註冊設立子公司負責全國經紀業務。屆時,國都證券現有經紀業務及後台管理全部納入經紀業務子公司。

  「這個子公司主要容納原國都證券大部分工作人員及財務、辦公等後台部門,以自有資金方式,獨立運營。」該人士透露,該經紀業務子公司總經理將由國都證券總經理常喆兼任。而資管、投行、自營等業務,均以西南證券為主;研究所方面,則以國都為主,在北京設立研究部。

  國泰君安研究所金融研究員梁靜表示,西南證券和國都證券併購在經紀網絡分佈和產業鏈條上具備較強的互補性。西南證券擁有直投業務牌照,而國都證券擁有期貨、香港業務等牌照,「一旦吸收合併完成,新的西南證券將實現全牌照經營、業務的規模化程度和均衡性大為提升。」

  東興證券劉家偉表示,此次重組是西南證券將業務區域推至全國,實現全牌照經營的重要舉措。

  梁靜認為,國都證券和西南證券均屬於中小券商,除西南因增發資金實力居行業前列外,其餘各項業務及規模指標均無競爭力。通過此次吸收合併,新的西南證券資金實力將提升、經紀份額有0.74%提升到1.26%,與宏源證券已十分接近。

  7月26日,西南證券公佈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8.21億元,同比增長44%,淨利潤3.35億元,同比大增108%。與此同時,西南證券稱,將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5.5元,並在下半年將推進與國都證券的同業併購工作。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時,西南證券實際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為13.85億元,根據「10股派5.5元」的分紅方案,西南證券此次共計分配現金紅利高達12.77億元。

  北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如此高比例的分紅主要為公司未來增發、配股鋪路。根據監管政策,上市公司進行配股、公開增發等均與現金分配緊密掛鉤,即上市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必須高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梁靜表示,扣除分紅因素,西南證券增發價格為10.78元/股,照此測算,西南證券此次為吸收合併國都證券而將增發10.46億-12.17億股,股本擴張幅度為45%-52%。吸收合併完成後,總股本將達到33.69億-35.39億股。

  不過,梁靜認為,雖然併購會促進西南證券競爭力根本性提升,但對業績增厚及估值提升不明顯。據此,梁靜對西南證券的評級「維持中性」。

價格爭議

  作為券業首例市場化併購,該案例的價格備受關注。交易雙方磨合頗多。

  根據公告,截至評估基準日,國都證券的評估值為112.8億元,即國都證券每單位註冊資本的評估價格為4.3元。不過,公告同時亦表示,「雙方 協商確定,在此評估價格的基礎上為參與換股的國都證券股東安排一定比例的風險溢價,但國都證券每單位註冊資本最終作價不超過5元。」

  梁靜認為,4.3元-5元/單位註冊資本的價格,對應國都證券整體112.8億-131.1億元的區間。以上對國都證券的換股價格對應於 2011年中期靜態PB1.82倍-2.12倍;對應於2010年PE36.8倍-42.8倍。「PB低於上市證券公司的平均水平,但PE顯著偏高。」

  不過,交易雙方對於這一定價看法大相逕庭。多位接受採訪的國都證券股東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此次公佈的預案對國都證券評估價偏低;接近西南證券的人士則表示,這一定價並不低,在當前大勢並不景氣的情況下,定價已算較高。

  國都證券一位小股東表示,之前股東們所期望價格至少在5.5元/股之上。國都證券一位中層表示,公司內部請中介機構的評估價為4.9元/股。

  截至2010年末,國都證券總股本為26.23億股,淨資產為61.29億元,此次定價PB超過2倍,低於大部分上市券商,但由於國都證券並未上市,其PB值不能簡單與上市券商對比。

  可與國都證券相比的,或是正在掛牌轉讓的浙商證券0.1715%股權(500萬股)的轉讓,目前這部分股權起拍價1490萬元,拍賣底價為 2.98元/股,根據2010年財報,浙商證券的每股淨資產僅為1.31元,PB值也在2倍左右。不過,浙商證券的這部分股權已經是四上轉讓席,三度流 拍,至今仍無人接盤。

  北京一位券商高管說,券商股權歷來容易獲得較高的溢價空間,不過在今年市場不好的背景下,一些優質、乾淨的券商股權雖然受市場追捧,但是價格已經大打折扣,甚至出現流拍情況。

  西南與國都的定價拉鋸戰一直在持續。由於已經公佈了併購預案,無論在價格還是交易方式上產生重大扭轉的可能性都很低,但是雙方的博弈顯然可以拖延時間,影響交易的進度。

  根據交易預案,國都證券和西南證券的股東亦可行使現金選擇權。據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國都證券股東或將有30%的股東選擇現金選擇權。

  西南證券在2010年剛剛完成一筆增發,融資接近60億元,現金比較充裕,不過如果兩方面股東均行使現金選擇權,將超出西南證券的現金支付能力,對此次併購形成較大挑戰。

  「無論以何種價格換股,淨資產都有所增厚,增厚程度在1%-6%之間。但淨利潤將有所攤薄。」梁靜說。

創造解套機會

  併購價格之外,該交易仍需跨越諸多障礙。8月12日,西南證券副總裁兼董秘徐鳴鏑表示,公司復牌之後,即意味著監管政策方面已無障礙。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在於獲得國都證券職工代表大會的審議通過。此次西南證券公佈的預案中,隻字未提對被併購方職工未來去留的安置問題。作為金融 企業員工,多位國都證券職員對離職補償金抱有較大期待。國都證券一位中層透露,在高薪人才集中的證券行業,因重組併購而發生的行業離職補償標準大致為:高 管職位300萬-500萬元,中層200萬-300萬元,普通員工100萬元以下的補償標準。而西南證券在數次談判中,對國都員工的離職補償方案一直不予 明確。該中層表示,公司很多員工都將在職代會上投反對票。

  國都證券員工們對此次交易不滿的另一原因,在於併購後的雙方人事安排。通常,體量相當的公司併購時,雙方高管各取董事長、總裁一職。而此次併 購,西南證券方面出任新公司董事長、總裁,國都證券總裁僅出任新公司副總裁。「連常務副總裁都不是,而新公司副總裁多達十二三人,總助以上高管更是多達 20多人。」

  北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通常併購案例中,併購方會在通過目標公司的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後,才公告併購預案並復牌。此番西南證券採取先復牌後通過相關議案的方式,表現較為急迫。

  一種解讀為,西南證券急於復牌,為趕在8月30日前,使曾參與公司定向增發的限售股股東套現離場。

  一年前,西南證券曾向重慶8家地方國資定向增發4.187億股,成功募集資金近60億元。在當時二級市場低迷、股價一直低於增發價的背景下,西南證券最終得以「超預期」增發。

  當時參與定向增發的多為重慶本地企業、本地消化的增發規模佔比超過70%。國泰君安金融研究員梁靜對此解讀為,「增發成功與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有關,公司的基本面並不具備較強的吸引力。」

  該批限售股將於今年8月30日上市流通。尷尬的是,直到西南證券今年2月28日停牌前,股價仍停留在11.87元/股,遠低於去年增發價14.33元/股。因而此番西南證券急於復牌,被業內評為「不排除借力併購為股價助威,以使參與增發的股東成功套現的因素」。

  「對於重組,一方要更快的速度,一方要更高的價格。」北京前述券商高管表示,兩種訴求將不斷在類似資產評估、人事安置及相關政策如何跨越等問題上碰撞、妥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5

中國種樹也求快 竟害西南大旱?


2011-11-07  TCW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個真理遇 上中國高速成長的經濟也會變了質,因為中國把來自澳洲的尤加利樹混種改良,一味追求高速成長、高報酬率,快速的掠奪土地水分與養分,製造出中國的新生態危 機。

最近廣西台商很緊張,忙著要找新樹苗,還從中國找回台灣,有中國羅非魚王(吳郭魚)之稱的南寧鑫遠東農牧漁公司董事長陳信男最近找上了台灣的樹種開發公 司,要引進新的樹種到廣西。

原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已經釋出消息,不鼓勵農民栽種速生桉,這種由澳洲不同品種的尤加利樹(另名:桉樹)混種改良的速生型樹木。

比一般樹生長快四倍三%林地滿足一八%需求

種樹怎麼會種出大問題,還面臨禁種危機?從中國長江以南,沿著高速公路、國道往兩旁的山林看,高大筆直、排列整齊的森林,全都是速生桉,這種無尾熊最愛的 樹種,到了中國遇上改革開放,竟成了最能代表中國高速成長的樹木。

因為,中國木材不夠用,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相當於一億立方米的木材類產品,於是自給木林資源變得更加重要,總栽種面積約二百六十萬公頃、占中國林地三%的 速生桉,發揮了驚人的效益,竟然供應中國木材總需求量的一八%。

速生桉怎麼有這麼高的效率?原來別的木材,久的如歐美寒帶林要七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砍伐一次,其他一般樹種也要二十年才能砍伐。

但速生桉一年長十公尺,每四年就能砍伐一次。陳信男說,他過去種速生桉,平均每四年就可以收成一次,砍掉之後又會重新長出來,再四年又砍伐一次,到了第四 次也就是十六年後,速生桉才會大幅退化須重新栽種。

價格十一年漲一倍強勢特性讓其他樹長不了

別的樹才砍一次,速生桉已經砍五次了,於是求快的中國經濟,對於速生桉的需求就更大,廣西台商李明章說,二○○○年一立方米的速生桉,只能賣人民幣三百五 十元,現在每立方米可以賣到近七百元,高價的時候可以到八百元,漲了一倍多,所以在廣西租山林地來種速生桉,平均年報酬率有六%到七%。

穩定的報酬率讓無尾熊的尤加利樹到了中國變成搖錢樹,被台商、中國農民與中國企業當成定存概念的樹木存摺,也讓中國長江以南的林地,處處都是速生桉。

但為何速生桉能長得這麼快?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系主任王義仲說,養分、水分吸收得多,自然就長得快,而且它也是強勢植物,速生桉在的地方,其他的 植物自然很難生長。

三%林地要貢獻一八%的木材,靠的就是快速吸取更多水分與養分,所以速生桉在中國又叫「超級吸水機」,把水分與養分全吸光了。於是中國最近幾年西南省分頻 頻鬧旱災,有人開始怪罪到速生桉身上,因為它讓土地失去了涵養與調節水分的功能,造成各地批評聲浪四起,禁種的呼聲不斷。

王義仲說,速生桉讓學術界想起了昔日台灣的銀合歡,一樣是為了經濟效益,卻造成生態問題。時間回到民國六十年代後期,台灣經濟起飛需要大量工業原料,包括 木材與紙漿。

於是從薩爾瓦多、秘魯等地引進銀合歡,一種跟速生桉一樣,高速生長且強勢的植物,包括台塑集團以及中華紙漿都曾經大規模栽種與推廣契作,希望取代進口木 材。當時農委會還曾經站出來公開呼籲華紙與台塑集團的台化,應該提高銀合歡的收購價格,以較高利潤來激發農民栽種銀合歡的面積。

但後來銀合歡經濟價值卻不如預期,於是業者不收購了,但它卻已被帶進台灣,任由在野地生長。現在光是恆春半島,大約有三千公頃的土地被銀合歡占據,而且還 延伸到台東,外來植物缺少天敵與天性強勢排他,銀合歡在台灣幾乎是所向無敵,被稱為植物界的「綠癌」,現在每年還得花錢撲滅它。

台灣也鼓勵栽種條件比對岸更加優惠

再回頭看台灣,總統馬英九的愛台十二建設計畫之第十項綠色造林計畫,雖標榜要造林護土美台灣,卻赫然發現台灣也鼓勵栽種速生桉。

而且台灣還給了比中國更優惠的條件,不論林地或是農田,種速生桉每公頃每年可以領十二萬的獎勵金,一直領到第二十年。也就是說農民種樹除了可以賣樹賺錢, 還可領政府補貼。詢問負責造林計畫的農委會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知不知道速生桉在中國引發的爭議,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不知道。原來台灣只鼓勵種樹,卻沒通盤 考慮生態衝擊。

但腦筋動得快的台灣業者,見中國速生桉面臨禁種,馬上就開發出新的樹種,用楊樹取代桉樹,且已在中國推廣開了,欣龍綠能科技總經理蔡進福說,台灣楊樹已經 在山西的乾旱土地與天津臨海鹽分土地上栽種,可以抗乾旱耐鹽鹼,又可以五年左右收成,是新的超級樹木與樹木存摺。蔡進福還強調,台灣楊是無性生長,不會自 行繁殖,不重演銀合歡的生態問題。

所以速生桉不被鼓勵、甚至禁種,新的超級樹木會馬上興起,取代速生桉,因為求快的中國經濟還在繼續高速成長且消耗大量資源,於是這一代人只好種下更多的 樹,但留給後人的恐怕是跟台灣銀合歡一樣,不是享受而是製造更多的生態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89

華潤錦華重組被否,西南證券馬大哈 路過十八次

http://xueqiu.com/3004708315/26204121
有朋友私信問到錦華重組失敗到底是怎麼界定的。

證監會給出的審核意見是:根據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黃宏生夫婦持有創維數碼30%以上的股份,系創維數碼的控股股東;根據中國法律法規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黃宏生夫婦應該被認定為本次交易的收購人。本次交易不符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六條第(四)項的規定。

具體的規定是:
第六條
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購損害被收購公司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購上市公司:

(一)收購人負有數額較大債務,到期未清償,且處於持續狀態;

(二)收購人最近3年有重大違法行為或者涉嫌有重大違法行為;

(三)收購人最近3年有嚴重的證券市場失信行為;

(四)收購人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情形;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併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問題出在黃宏生,2006年7月13日,黃宏生及其胞弟、創維前執行董事黃培升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創維數碼5000多萬港元被判監禁6年。此次重組認定收購人為自然人,而收購人刑法執行期滿為2012年7月,執行期滿未夠五年,因此收購就黃了。

奇怪的是之前反饋意見未有涉及這個層面且順利上會,而西南證券操刀這一重組居然在這個環節歇菜,一是顯露國內機構重組業務細節上的不足,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這個是硬傷,短期化解幾無可能,除非股權乾坤大挪移;二是充分說明重組有風險,豪賭重組股猶如背負炸藥包。

最後又歸結到能力圈的問題,玩重組股,估計還真要比重組機構多幾個心眼。

投資是件累活,處處小心,卻防不勝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44

【案例】便利店WOWO是怎麼從西南地區起步發展的?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5/56891.html
【導讀】自2005年11月開出第一家便利店以來,WOWO已有300多家連鎖便利店,基本保持年均開店50家。由於搶佔了市場先機,WOWO已成為當前成都地區數量最多、發展最為迅速的便利店之一。一般便利店是在營業後7至8年才開始盈利, WOWO則僅用了五年就正式盈利了。i黑馬觀察到,中國不少便利店都想學習7-11,但很多都輸在了對7-11的完全效仿上。為何在創立之初便開始學習7-11的WOWO能成功?原因是接地氣。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不到幾百步你就會看到印著藍紅白三色條紋,高掛「WOWO」Logo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自2005年11月開出第一家便利店以來,WOWO已有300多家連鎖便利店,基本保持年均開店50家。由於搶佔了市場先機,WOWO已成為當前成都地區數量最多、發展最為迅速的便利店之一。一般便利店是在營業後7至8年才開始盈利, WOWO則僅用了五年就正式盈利了。
 
  今天,在中國WOWO已經卓有聲望——寧夏新華百貨連鎖的董事長就曾對下屬說,你們要考察便利店,不用去日本、韓國,去成都,看一看WOWO吧。這一奇蹟的創造者是做了近30年零售的上海人——湯耀華。湯耀華曾在百聯集團、港企協和量販等多個連鎖零售企業任職,現在的身份是WOWO(中國)便利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習7-11
 
  2006年,湯耀華時常在成都與北京之間奔波。因為湯要把WOWO做成中國的7-11,向7-11學習便是捷徑。
 
  這一年,湯耀華經常去到北京,連夜、逐個去看7-11的店舖,在每家店都會細細琢磨三四個小時。從牆壁材質到房頂高度、龍骨材料,店堂與中央廚房的面積比例,就像自家裝修一樣,把7-11的硬件與配備過了一遍,回到成都現學現賣,但在成都找不到系統的施工便利店隊伍。
 
  WOWO採取的方式是自己購買材料,邀請施工隊做「代工」性質的裝修。湯耀華挑選了比塗料牆壁貴近10倍的鋁塑扣板,價格較高的吸頂空調,貨架選擇了山東某廠家的迷你型貨架,高度更適合顧客便於挑選,因為顧客會「在兩分半鐘完成消費」。WOWO的招牌同樣使用了條紋狀,這是湯耀華調查過的在夜間最引人注目的模式。他尋覓了一家擁有環保專利的店招供應商,生產的一米店招只有兩根燈管,而其他公司的產品中需要五根,耗電量相當大。這些供應商多數是7-11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或者主要出口商。
 
  在商品選擇上,湯耀華要求進口食品的比重要高一些,同時要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此外都得是小劑量包裝,減少家庭裝——店越小越要注意單品,才能保證店舖的盈虧平衡點,做到最優產品組合。在系統分析後,WOWO會歸納出各種產品的銷售成績,最後幾名會毫不留情被淘汰掉,這對於中型超市則不算什麼,但湯耀華卻連包裝的方便麵都很少進,主要做杯裝的,目標是最好賣、毛利高的前三位產品。「便利店的位置在市中心居多,寸土寸金,細分到每一個貨架也都是寸土寸金。」
 
  從第一年年底的10萬元人民幣銷售額到第二年的2600萬,第三年的9000萬,湯耀華的生意連年翻倍,晚上10點後到第二天早晨間的銷售額逐漸達到總體的50%~60%,這意味著,WOWO與其他零售店打了個時間差,人們逐漸對這個白天稍貴,夜晚卻能及時救急的便利店品牌照單全收。潛移默化中,WOWO在改變著成都人的消費習慣,在對24小時便利店認知程度極低的成都市場上,走出了一條新路。
 
  為便利店造魂
 
  在零售行業,搶個好位置絕對是永恆的事業。成都的商舖租價一般會佔到啟動資金的一半左右,但便利店又是個城市中心論的生意,WOWO必須從市中心、二環內開始往外輻射拿位置,忽略近郊市場,把市中心的主要消費區域先做起來。為了迅速找店址,湯耀華發動了所有員工,有空就騎著車在成都角角落落裡面晃,甚至還在社會上有獎徵集線索。
 
  做足類似7-11的表面功夫之後,湯耀華也想過,倣傚7-11等外資企業建立完善的後台。但這種想法很快被否決。這其中有個邏輯:每個便利店商人都會唸唸不忘大名鼎鼎的7-11,但其中不少便利店輸家都輸在對7-11的完全效仿上面——想克隆7-11的龐大後台,絕對得揮金如土。
 
  「我記得7-11在2003年註冊資金是幾千萬美金,到賬上都不使用。」湯耀華也曾經琢磨7-11的發展史,「7-11的前幾年也是在摸索,甚至差點倒掉。如今他們已經規模上百億,他們的配置我們學不了。」
 
  以庫房為例,7-11進入中國時就帶來巨資後台,而WOWO則曾經擴建了4次。庫房面積往往與出貨量相關,出貨額增加又需要添加人力成本,在第一年時,幾家店每日銷售額僅幾萬塊,多餘的面積又沒有貨可發,還需要監管,湯耀華把庫房僅設置為300平方米大小。待到店數上了100家不夠用時,便擴充為2000平方米,之後又到了6000平方米,現在已達到10000平方米,每一步都是不夠用時才想到逐步增加。「連鎖企業一定要看後台。店數和總部的費用是分子分母的關係,需要匹配,一定要開到一定的數量以後才能形成經營規模。」
 
  一般而言,便利店的商品分為三類:傳統商品、鮮食產品、服務性商品。服務性商品是指與第三方合作,在專用設備上,為消費者提供還房貸、手機沖值等服務。「服務性商品基本不盈利,但每天由此增加5%左右的客流量。」湯耀華說。
 
  與京東商城的合作標誌著WOWO在服務性商品上邁出的一大步,湯告訴記者:「今後,京東商城的客戶在購物後,可將送貨地址選在附近的WOWO便利店,方便的時候自行取貨。」
 
  對這一合作的前景京東商城成都分公司總經理郝勁剛非常看好:「與WOWO便利合作後,這些便利店就相當於京東商城的實體店。」郝勁剛透露,接下來,雙方會根據不同區域的輻射情況,挑選具有代表性的門店開展這項業務。觸網,進一步擴大銷售半徑。WOWO與京東的合作,正是基於此。
 
  WOWO提速
 
  便利店在全球有兩大分支:一是加油站模式,以美歐國家為代表;二是亞太體系,即社區便利店體系。在湯耀華看來,中國必然走向亞太模式。
 
  對於亞太模式的便利店來說,鮮食是一道繞不開的坎。「7-11的中心廚房做得很好,你進入到它的店內,就會聞到『關東煮』的香味,讓人感覺很溫暖舒服,同時很有食慾。」湯耀華說起7-11的便餐生意很是羨慕,「WOWO也曾經推出過像7-11類似的『關東煮』,但是在地攤很多,冷鍋串串、麻辣燙橫行的成都,效果並不好。」
 
  不過,WOWO便利店砸出3000萬元重金建設的3000平方米中央廚房落成以後,湯耀華的底氣增加了不少:「目前WOWO的速食品主要集中在早餐,有包子、茶葉蛋、粽子等。茶葉蛋很受成都年輕白領一族的歡迎,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客戶群。我們的料包都是統一配置的,所以口感和味道是一般的小店無法相比的。」
 
  記者在這個被業內解讀為WOWO硬件升級,將與7-11、全家等外資便利店一樣「主打」生鮮食品業務的中央廚房看到,電腦控制的生產流水線僅需45分鐘就可以生產3000多盒米飯。
 
  整個中央廚房分為中餐、中式面點加工區、西餐、日餐、西式點心加工區及米飯加工區。中央廚房的通風和采暖系統,確保廚房常年溫濕度恆定,空間潔淨度達到50萬級標準,在食品加工行業處於領先水平。WOWO中央廚房提供的食材全部來自於精選上等原料,食品選用有嚴格的標準,成品統一按照標準化包裝,飯盒全部使用PP5材料,可承受120度高溫不分解有毒物的環保材料製成。
 
  實際上,在7-11開業之前,WOWO就先發制人,開闢了不少鮮食。「國際標準的便利店有7大特徵,其中之一就是必須有鮮食。要完善盈利模式,就得增加大量設備,把中餐、晚餐的鮮食品做好,這樣,鮮食產品業務的營業額佔比將提升至30%以上。」 湯說,「WOWO正在向這個目標快速靠近。」
 
  「我以為自己大店都開得很好,開小店應該沒問題,就像研究生都讀過了,再讀小學課本應該是很簡單。但是其實錯了,便利店是整個行業最複雜的業態。未來進入到其他城市,一定要有更多資金儲備,帶著一個系統的工程隊進入,每家店的模式和成本都相對固定,不必擔心彈藥問題。」談起自己和WOWO走過的路湯在無限感慨中充滿了自信,「我在路口占了好的位置,7-11進來只能在我旁邊。成都人已經有WOWO了,沒覺得它有什麼新鮮,更沒像北京,7-11曾局部引起轟動。」
 
  「有的店是做廣告用途,有的是為搶佔當地市場,有的則是拖住競爭對手步伐。」湯耀華自豪地告訴記者,「WOWO做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