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吳寶春的師傅 六福集團轉型奇兵

2012-1-9  TWM

有十三年歷史的六福皇宮,正在進行營運以來的首次翻修,二○一二年春節裝修完成後,一樓大廳烘焙及餐飲將創 下國內五星級飯店首例,由身穿亮白廚師裝,頂著高挺廚師帽,帶領麵包冠軍吳寶春征戰世界的指導教練負責指導 規畫。

他,是陳清海,曾在烘焙界拿下多次金牌,十三年前就在六福皇宮擔任點心房主廚,隨著六福集團新事業的發展,他的身分也有了轉變,成為館外烘焙品牌的經理人。

過去,陳清海雖然是六福集團點心房主廚,但每天的工作就是負責供應飯店麵包坊、宴會廳、義大利廳等十個廳 所需要的點心;同樣屬於飯店附屬單位的,還有擔任飯店花坊經理的楊倩倩。

「我們兩個都是小單位,並沒有真正營收,都在協助別人,」曾經離開六福到外面開店的陳清海表示,在接手館 外事業之前,他們兩人都屬於「無實質營收」的小單位。然而,現在的他們,不但分別管理八家烘焙門市和兩間花 坊,每個月還要參加總經理月會,和其他經理人一起簡報備詢。

這個改變,幕後推手正是六福集團第三代接班人莊豐如,她也是現任集團營運執行長。為了留住人才,她在管理 階層都不看好的情況下,義無反顧提出了「內部創業」的概念,由集團出資,員工提案,讓優秀人才可以找到更大 舞台。
當初不被看好新事業要結合烘焙和花藝 讓莊豐如有這個內部創業想法的,就是陳清海。他是吳寶春登上世界第一的推手,擁有一身的焙烘手藝,雖在六福皇宮做到主廚,「但是朋友都在創業,我覺得我也可以,」陳清海的這個想法,讓他決定在二○○四年離開六福集團,自行創業開設麵包店。

莊豐如說,「我十二年前到集團工作時,他就是主廚,總不能十二年後,還在做一樣的事情,這樣人才怎麼留得 住?」直到二○○七年,陳清海在外創業被騙,才又回到六福集團,莊豐如也決定做一個改變六福集團經營思維的 嘗試。

「飯店就像一個小城市,大家會很盲目的覺得客房的生意最重要,其他的人都是配合的,甚至我要做麵包店的時 候,還有總經理跟我講說你做這個幹嘛?這個東西營收這麼小!」六年級的莊豐如回憶。

首先,她選擇了飯店內不被管理階層看在眼裡的小單位:烘焙和花藝,做為飯店外事業拓展的第一步,「這是我 們可以在最低風險而且最有掌握度來進行擴點的項目,」她大膽提出了一個結合烘焙、花藝、禮品的品牌概念。

結果一年就回本新舞台還降低人才流動 莊豐如新事業的核心人物,是兩個占飯店營收不到一%的陳清海和楊倩倩。

「你不用出去(創業),我幫你開就好,」莊豐如表示,人才要留下來,就要留空間給他們,「讓員工做擅長的 事,也能降低企業風險,」這正是莊豐如提出內部創業的初衷,她不但讓人才回鍋,協助員工開店,還將門市營運 權放給他們主導。

二○○九年,六福集團成立的館外事業品牌:一禮莊園,在有貴婦百貨之稱的寶麗廣場(Bellavita)開了第一間 烘焙門市。陳清海說,當初投入成本近四百萬元,一般麵包店投資三年才能回收,沒想到他們第一個月營收便達二 百五十萬元,第二個月就損益兩平,一年內更把投入成本統統回收。
二○一一年更立大功助集團單月營收贏晶華 抓住這個利基市場,這兩年他們開始積極展店。「開一家飯店最少三到五年才能打平回收,但是我們一、兩百萬
元就可以成立一間麵包店,」六福集團行銷協理劉春豪分析,目前一禮莊園單店月營收大約在一千三百萬到一千五
百萬元,以投資角度來說,這個烘焙事業可以說是「小兵立大功」。

二○一一年,六福集團創下近三年來,單月營收首度超越飯店龍頭晶華酒店,這樣的好成績,除了六福集團旅館 及遊樂園來客量的增加,也和一禮莊園占集團一成營收的表現有關。目前一禮莊園旗下十間店的年營收近兩億元,隨著展店計畫,二○一二年營收預計成長四成。一個小小變革不但成就了一個明星事業,也為這個老企業帶來一 些新契機。

「我一直在提倡應該要想辦法讓員工來提案,大家一起來開店,可是講了老半天沒有人聽得懂,我就自己跳下做 給你看,」莊豐如借重陳清海和楊倩倩的專業能力,打造出一禮莊園這個新的館外事業,也一點一滴改變了四十年老字號品牌的文化。

過去,陳清海的工作範圍就是四十坪的點心房,現在的他,擁有上千坪舞台,不但要負責管理所有的麵包坊、占 地二百五十坪中央廚房,還包括整個集團的烘焙事業,成為一個戴廚師帽的總經理。

六福皇宮更首度嘗試,將迎接所有客人的一樓大廳,改為由陳清海、楊倩倩打造的一禮莊園主導,他們兩人從「 外面」紅回六福皇宮,從小單位變成與飯店總經理平起平坐。

莊豐如一手推動的內部創業,未來,除了可能催生更多集團副業,這些人才,也將成為改變六福集團的奇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83

一位餐廳主廚的良心告白:這是做給客人的 師傅叫我千萬別吃!

2013-05-20 TWM
 
 

 

台灣以美食聞名全球,台灣廚界的水準更是傲視群倫。

但美味的背後卻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致命陷阱,端上桌的山珍海味又摻雜著多少光怪陸離的手法?

一位縱橫業界二十年的主廚,現身道出料理食材幕後的黑暗面。

整理‧李建興、林麗娟

你確定要知道那麼多?一旦美食被揭開糖衣,醜陋的真相赤裸裸地攤在面前時,任憑再怎麼令人垂涎三尺的山珍海味,就算是老饕,恐怕也會倒胃口。

所謂「美味的真面目,廚房裡不能說的祕密」,對一般人來說,頂多讓「吃」這檔事變得戰戰兢兢,但對於拿了一、二十年鍋鏟的我,卻是一再衝擊我對廚師專業原有的價值觀。

速成美食當道 馬步功夫逐漸消失從年少到現在,我待過北、中、南好幾家知名餐廳,中西餐、冰品、養生藥膳料理都做過,一開始我也跟你們一樣,以為所有的美食都是廚師硬裡子功夫創作而成的藝術,但這只是一開始,很抱歉,現在的我,可不這麼想!

回憶起十幾歲時,滿腔熱血的我,雖不是餐飲科班出身,但憑著對美食的愛好,從最低層的學徒做起。我崇拜那些餐廳的大廚,廚技總是比自己的婆婆媽媽好上好幾倍,怎麼能夠讓原本乾澀的炸排骨變得軟嫩保水、歷久不衰?又如何在一天要料理好幾十道菜之時,還能燉煮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我想像,跟在這些大師身邊,能細膩地磨到三天三夜細火慢燉的馬步功夫。但,事實並非如此。

記得第一次上陣時,師傅就叫我在醃泡的肉排裡加入了一瓢瓢的白色粉末,我再怎麼菜,也知道這是小蘇打粉。我疑惑地問,「做菜要加這個?」老師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冷冷地說:「這就是料理的程序啊!不加,肉怎麼會嫩?」後來,師傅教我滷紅燒肉,只見師傅拿出一罐名叫「爌肉精」的東西,一打開立即就有撲鼻的香味,這味道香得很不自然,卻儼然是爌肉的味道。神奇的是,師傅滴了幾滴下去,不一會兒工夫,整鍋的清水就化為鮮嫩的湯汁,而喝起來正是爌肉的滋味。

添加物被濫用 美味淪為健康殺手身為學徒,不敢問太多,只能默默地學著這些標準流程,但我這才驚覺,原來廚房裡的瓶瓶罐罐都有令人咋舌的魔力,這也正是所謂門後的「不傳之祕」。我終於了解,以前學不會,吃起來連骨頭都入口即化的蔥燒鯽魚、南蠻漬香魚,有了冰醋酸當軟化劑加持,二十五分鐘就能迎刃而解;糖分、水分、火候、時間要拿捏恰到好處的煙燻鵝,也只要一瓶「煙燻油精」就能快速上桌。

什麼嫩精啦、雞粉啦、香草精啦……這些名字很美,美到讓很多廚師都理直氣壯地認定這就是做菜的必要程序。因此在這約定俗成的業態中,我開始幻滅,原來許多絕世珍饈,說穿了,就是灶內的一場魔術!但我擔心的是,若魔術本身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障眼法和捷徑,也就算了,然而真的這麼單純嗎?

拿廚界做沙其瑪、饅頭、叉燒包時,用來讓麵皮蓬鬆最常用的碳酸氫銨來說,內行人叫它「臭粉」,光俗名聽來就令人不敢恭維,雖說,這和讓菜炒起來會翠綠的小蘇打粉一樣,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這不也就是平常我們拿來洗廚房的用品嗎?

或許有人會振振有辭地說,食用的和工業用的不一樣!但誰能保證不會被誤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廚房中唾手可得的鹼粉,是做鹼粽、卜肉時的絕佳助手,無色無味,讓食物變得黏稠,所有人都認為這可以用,能不能用我不知道,但既然無害,又何必在瓶身標示著「請勿誤食,一旦誤食,不要催吐,立即送醫」?

我們當廚師的不是學化工的,更不是醫生,對於五花八門的食用級添加物,也只能麻痺自己相信「這是政府掛保證吔,是安全的!」但界限的拿揑,誰又能抓得準?還記得有一次在做醃黃蘿蔔,照道理講,傳統上應該用薑黃粉去醃,但我用了老師傅給的黃色食用色素,一不小心多加了一些,整個蘿蔔變成詭異的橘紅色,我足足用了三倍醃醬的水量,才將它還原成正常的黃色。

像我這樣一時手誤也就罷了,但有多少大廚用料是不超量的?瓶瓶罐罐的可怕,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它神效背後,到底藏了些什麼?一般做廚師的不想知道,也很難探究,只是當我們還是學徒時,在「變」出料理後,師傅總會耳提面命,「這是給客人吃的,你們最好少吃!」其實一開始台灣人還好,用的添加物都很單純,一種菜用一種,但香港人就厲害了,把添加物當菜色一樣開發,在不同的添加物裡,藉由排列組合化學反應,研究出更多更神奇的配方,坦白說,許多香港師傅少了這些法寶,還真的不曉得怎麼做菜!

共犯結構成形 添加物為食界共業與其說這是廚師的沉淪,倒不如說這是從供貨商、餐廳經營者、廚師以及消費者串聯起來的共業!

就拿「瞬間變滷汁」的爌肉精來說,在油電雙漲的今天,一瓶三百公克只賣二百多元,在一五○公升的水裡,只要加一小茶匙就成形,精打細算的老闆,誰還跟你浪費瓦斯熬個三天三夜?再說,食物速成也讓廚師出師速成,師傅不想教,徒弟也變得不想學,經營者更樂得請位便宜的半吊子廚師,畢竟一瓶在手,萬事搞定。據我所知,很多餐廳,在排排站的廚師群中,會做菜的師傅大概只有四成;但其實會不會做菜不要緊,你們消費者要的,不就只是端上桌的「好菜」色香味俱全嗎?

在做菜的過程中,所添加的可以靠著我們的良心來把關,但有些添加劑早在原料端就做過手腳了。有次我在同業的「現撈仔店」看到飼養在魚缸裡的吳郭魚身上都長蟲了,還以為老闆買了不新鮮的魚,沒想到他氣定神閒地說:「該下藥了。」我才知道,吳郭魚撈上岸養在魚缸,活動範圍變小,抵抗力變弱,就開始病變,因此現撈仔店的供應商都會提供業者藥水,一下立即﹁回光返照﹂。而且,魚貨在運送過程中難免耗損,有的供應商還乾脆打上麻醉劑,等送到店了再打解藥。

在廚界打滾了幾年,開始要外出採買,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見識過養殖業口中的「仙丹」|| 孔雀石綠(三苯甲烷)的神效。有一次去參觀一座養殖場,池中養著紅魽、花蟹、龍膽石斑等魚種,我就親眼看見業者在這如同游泳池大小的池中,加了大概一個湯碗大小的孔雀石綠來殺菌,沒想到整池原本身上已有潰爛,準備「出局」的魚,三天後傷口就癒合了。

或許你會說,孔雀石綠這種含有劇毒的殺菌劑,不是禁用了嗎?但可怕的是,就是有人偷用,這連我們當廚師的都未必知道。更令人擔心的是,在農委會漁業署禁用後,原本廉價的孔雀石綠變得奇貨可居,售價每份(約二百公克)飆漲到一萬六千多元。但台灣人就是那麼聰明,又有人立刻發明了和孔雀石綠功效類似但廉價的替代品,只改了孔雀石綠其中一種被禁的成分,就能化暗為明。

雖然嚴格來說,這屬於動物用藥的範疇,但同樣是吃下肚,不也一樣危險?身為廚師的我們,無法替消費者把關,內心如何能安?

擺脫食品添加物 標榜﹁原汁原味﹂看著這些積非成是的業態,我常在想,「難道不用食品添加物就不能做菜嗎?」我就不相信,真正的廚藝無法戰勝化學外力。於是,這些年我漸漸地拒用化學添加物,開始研究如何用物理手段就能增添美味。例如我會幫熱炒快起鍋的青菜滴少許優質橄欖油,或在選取牛排時,先去掉粗筋,好凸顯它的嫩度。

總之,對廚界再怎麼幻滅,我相信還是有像我這樣願意多做一道功夫,不被化學添加物綁架的傻子。其實越來越多主廚與我想法一樣,我期待台灣的料理界,未來會以標榜「原汁原味」為傲,當客人上門時,都能問心無愧地說:「歡迎光臨!」

良心主廚

年資:近20年

經歷:曾擔任中西餐、養生料理等餐廳主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84

一個麵包師傅加倍奉還 讓帝寶幫吃癟

2013-10-14  TCW
 
 

 

「加倍奉還!」是當紅日劇《半澤直樹》,最讓觀眾琅琅上口的台詞。

同樣以牙還牙的劇情,也在現實生活上演,只是人物和場景不同,這回扮演復仇角色的,從半澤換成パン達人(以下統稱「胖達人」)創辦人、生技達人前董事長莊鴻銘。

今年八月二十三日,基因國際董事長徐洵平,因香精麵包風波,辦公室首度遭檢調突擊搜索。兩天之後,胖達人麵包店幕後投資金主的他,首度跳到檯面上,在電視台SNG連線的大陣仗鏡頭面前,指控麵包師傅莊鴻銘一手主導香精添加,並按鈴控告莊涉詐欺、背信。

不過,老謀深算的徐洵平,恐怕沒想過,這個按鈴的小動作,非但沒如願將香精事件禍首,全推到莊鴻銘身上,一個多月後的今天,反倒讓自己身陷內線交易的更大風暴,恐還將引燃摧毀基因國際這家上市公司的引信。

築夢夥伴下重手莊鴻銘嘆:「三年上去,三天下來」

據檢調指出,十月二日晚間,和小S夫婿許雅鈞、公公許慶祥,同遭約談的徐洵平夫婦,之所以俯首認罪,並願意吐回炒股不法所得,關鍵全因莊鴻銘將通訊軟體Line,和徐有關胖達人財務內容的對話內容,交給檢調人員,成為「帝寶幫」炒股痕跡的「鐵證」。

其實,徐洵平會落得如此下場,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他當初過於急切想和莊鴻銘切割,不只要莊揹下麵包店經營虧損的黑鍋,讓出生技達人董事長;更在香精風波爆發後,告官相逼落井下石,讓莊退無可退。可以說,莊鴻銘是在以徐洵平為首的金主一路追殺下,為求自保反咬對方一口,逆轉了香精風波中,麵包師傅陣營處於劣勢的劇情。

對於曾共同築夢的徐洵平屢出重手,據了解,莊鴻銘近日在一場與友人聚餐的場合上,曾感慨的用「三年上去,三天下來」,形容他過去三年來,帶領胖達人麵包幹部付出所有心力,從零開始打造胖達人,成為兩岸三地知名連鎖品牌,但最後得到的待遇,卻是八月中旬,徐洵平只以不到三天時間,解任他董事長職務,被掃地出門的內心感受。

徐洵平的無情,讓莊鴻銘徹底心寒,是莊後來接受檢調多次約談時,願和盤托出香精風波前後,和金主們互動實情的最主要原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穿布鞋的不怕穿皮鞋的。」莊鴻銘友人轉述,事發之後,莊鴻銘內心的想法是,如果最終下場是玉石俱焚,「玉」是對方,我方是「石」。因為,相較於身價以億元計穿皮鞋的金主們,麵包師傅不過是赤腳走田埂的小卒,就算因香精事件被擊垮,大不了身價歸零,一技在身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沙盤推演大失算徐洵平安心飛上海,回台遭約談

莊鴻銘的加倍奉還,確實讓徐洵平等金主陣營,所承受的實質損失,遠大於預估的數目。

以胖達人母公司基因國際二億六千七百萬元的資本額估算,因爆發香精風波和炒股事件,股價從最高二百一十二元,一路跌到最低約六十元價位,蒸發掉的市值將近四十億元,這個數字,是胖達人接受消費者登記退費的八千五百七十五萬元金額的四十六倍,更是遠大於告倒麵包師傅能夠換回的代價。

一位曾和徐洵平在其元大栢悅豪宅內,共同沙盤推演香精危機事件因應計畫的人士指出,徐洵平本人自始根本就不認為,香精風波會扯出內線交易的案外案,對於莊會把Line通訊內容交給檢警,也是始料未及。而徐洵平以為隨馬王政爭新聞熱潮,胖達人也已公告退費補償辦法,對麵包店營運的衝擊應逐漸平息,因此,九月底,便動身飛往上海,著手上海第三家分店的籌備工作。豈料,才剛回國,內線交易風暴隨即上門。

至於,基因國際在香精新聞事件平息的九月底,股價再次出現激烈震盪,甚至出現一天之內跌停急拉漲停的不尋常變動,市場也傳出一個說法,是徐洵平夫妻這方面,想透過拉高基因股價,回到五月間大量倒貨的一百二十元價位,擺脫被認定內線交易的嫌疑。

從八月起,徐洵平在香精風波爆發第一時間,便不惜快刀斬亂麻獵殺莊鴻銘,急欲從危機事件的泥淖中抽身,其原因並不難理解。

畢竟,胖達人占基因國際營收來源六成以上,更是最主要的獲利來源,等於是徐洵平為基因國際這家上市公司,所打造的地基,一旦香精風波的負面新聞無法快速停損,勢必動搖基因的未來。

「麵包店」只是徐借殼入主上市公司,進行「都更」大計,所砌的第一塊磚,之後接續在中國大陸布局的撈王火鍋店、蜜斯蜜糖等連鎖店品牌,能否一一築起,全要視胖達人能否扮演成功樣板。

危機處理步步錯退費機制頻失分,難挽品牌形象

也就是說,只要基因不被下市,門市在北中南一線商圈黃金店面,房租高於多數麵包店三至五成的胖達人,即便現階段生意銳減,現金收入已入不敷出,但徐洵平仍苦撐待變,並無快速關店打算,除滿足消費者退費換貨的法律義務外,最重要原因是,胖達人存亡,攸關支撐目前市值仍逾十多億元的基因公司,兩岸通路經營大夢的吃重角色。

然而,想穩住胖達人營收失速下滑是一回事,能不能讓品牌起死回生,卻又是另一回事。

對於胖達人的前景,烘焙同業悲觀者多於樂觀者。「它恐敗在對消費者過於斤斤計較。」台北市糕餅公會前理事長張國榮認為,十月一日起的門市退費程序,單店單日的退費總額竟還設上限,讓消費者可能得跑好幾趟才退得到錢,豈不是把可能回流的客人統統趕走。

一般來說,看一家麵包店的財務結構,以整體營收為分母,原料成本占三○%,人事成本一五%,水電等支出約一○%,物料損耗估計五%,房租約為一五%,固定成本合計超過半數以上。而以胖達人來說,由於門巿都開在黃金商圈,房租成本更高,因此當香精事件爆發,胖達人門巿排隊搶麵包的盛況不復見,只要營收下滑二至三成,比多數麵包店,更容易出現現金流缺口。

更多同業則是認為,胖達人回應香精風波,一連串危機處理只能用荒腔走板、失分連連形容,尤其是金主幫介入麵包店經營後,竟自己把一個原本只犯了不實廣告的錯誤,擴大為道德缺陷難以彌補的品牌危機。

包括退款程序上,對持VIP持卡粉絲客戶置之不理;退款時要求顧客留下個資,規避日後再遭消費者訴訟求償的風險等,種種做法都是在危機爆發之後,徒增消費者惡感而已,完全沒有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思考,亦缺乏通路品牌的經營能力。

換言之,如今,徐洵平更須擔心的,恐怕不只是遭莊鴻銘反咬的加倍奉還,而是胖達人找來藝人小S代言,挑起消費者排隊情緒在先,但香精事件爆發後,卻將精算停損點列為首要,引爆廣大消費者,進一步抵制的雙重加倍奉還。

還有,檢調面前徐洵平俯首認罪炒股,間接等於也拖許慶祥父子等「帝寶幫」下水,利字相聚的金主幫之間,還有多少不為外人道的恩怨情仇,等著接連引爆,恐怕將會是下一場比「加倍奉還」還精彩的連續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38

司機師傅眼中的打車軟件問題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070.html

打車軟件之間價格大戰還未平息,上海出臺的最新規定:早晚高峰禁止使用打車軟件提供預約服務措施。再次將打車軟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似乎這個號稱能夠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的軟件並沒有人們最初想象的那麽美好。司機師傅眼中的問題軟件 每次叫車成功之後,上車都習慣性的和司機師傅聊聊現在的打車軟件,一方面是十分好奇,出租車司機師傅師傅的APP頁面到底是什麽樣,一方面也想充分了解一下這類產品究竟如何。隨後從司機師傅處收到如下問題:1、定位不準確。不少司機師傅反應,經常出現非常大的誤差。作為基於LBS的應用,定位不夠準確會增加司機師傅的時間成本,同時在無形中增加經濟成本。2、會在同一時間瞬間出現數個訂單的情況。(當然,這也和網絡情況有一定關系)3、對於優質訂單區分不明顯。例如,司機師傅在距離機場或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很近的地方接到訂單,哪怕不足3公里,都被系統識別為優質訂單。4、補貼回款不夠及時。 當然,面對每單都有的補貼,司機師傅師傅還是可以忍受這些軟件的缺點的。一個用戶的深度體驗 作為一個經常因為起床太晚,只能忍痛打車的人來說,在打車軟件出現之後也發現了幾個不知道是否正確的現象:1、不用軟件,打車變難了。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地方都有報道。畢竟,如果在你打車的時候,看到一輛輛載客的出租車從你眼前呼嘯而過還則罷了,但是你發現空車和停運車輛瞬間增加,你永遠都打不到車的時候,的確會有些崩潰。2、用了軟件,叫不到車了。不知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人有沒有發現,最近叫車變難了。至少對於我這個經常出沒在北京東北二環到東三環之間(應該還算繁華地段)的人。經常遇到使用軟件之後,滿屏幕都是出租車,可就是沒人接單的狀況。3、由於軟件,乘車危險了。這算是最近一次比較可怕的打車經歷。司機師傅用了三個手機,其中兩個分別位於前擋風玻璃和儀表盤上,但是第三個手機的位置令我恐懼---方向盤正中。很可惜當時沒有拍照留念。無疑,司機師傅在一心四用,一方面要聽著兩個安裝打車軟件手機的信息,另一方面還要對著方向盤上的手機進行微信群聊。這無疑極大增加了發生車禍的幾率。4、因為軟件,乘客體驗差了。正是這位司機師傅,讓我第一次發現由於叫車軟件的普及率和獎勵,給出租車司機師傅提供了一個抱團的契機和平臺。這位司機師傅告訴我,他們平時都通過叫車軟件互相接單。有合適的訂單就可以先幫團隊里的司機師傅搶了…… 因為以上觀點是我之前親身經歷的,其實類似打車軟件的負面信息還有很多,由於我並沒有見過,所以不在此多說。 只是,隨著目前打車軟件對我們的在生活方面的影響不斷加深,原本促進智能交通的初衷,在頻頻爆出負面信息並且被一些城市限制的顯示面前,似乎變得有些智障。 最後想說,本文發生場景均在北京。作者公共賬號:豬三藏說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豬三藏說 | 編輯: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04

【每日黑馬】花師傅:打耳洞利潤十幾倍,單店一年純利60萬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7/147218.html

i黑馬導讀:通過對打耳洞進行標準化改造,花師傅邁出了服務業連鎖加盟的步伐。

\ (垂直定位手工穿孔技術逐漸取代了槍式打法。)
 
北京金碼大廈五道口服裝市場四層,有一家花師傅專業打耳洞店,面積雖然只有5平方米左右, 但在打耳洞細分市場卻是全國出了名的。 除了打耳洞,花師傅還提供穿唇釘、穿鼻釘、 小飾品銷售等多項服務。品牌創始人花士光已在這一領域耕耘近 20 年,累計服務顧客十幾萬人次。 目前,花師傅已在全國開設店面12家。
 
從銀川到北京
 
1994 年,花士光從銀川化肥廠下崗了。之後,他曾在銀川老城區街邊擺攤,賣些小飾品,一天收入能有七八十塊錢,說起來比上班掙得還多。但擺攤實在很辛苦,後來他索性開了一家小店。
 
在小店命名問題上,花士光與他的三個兒子有過討論。大兒子花金虎覺得,父親既然姓花,“花師傅”就挺好,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易於記憶。花士光對此頗為贊同,“花師傅”飾品店就此誕生。
 
花士光的第一家店開在了銀川同心路市場,緊鄰寧夏大學和西北第二民族學院。這個不足5平方米的小攤位,初期只出售一些小飾品,如耳釘、項鏈等,而來店消費的主要是上述兩所大學的學生,少部分是周邊的中學生。
 
在小飾品銷售過程中,常有顧客提出打耳洞的需求,久而久之,花士光動心了。在開業第二年,他按照別人的指點,購進了一把打耳洞專用槍,開始學著做這門生意。
 
花士光是個愛琢磨的人,以前在工廠上班時 就有過不少小發明。他逐漸發現,傳統的槍式打 耳洞法存在著打孔後耳部發炎的缺點,他決心研 究一種新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1998年,花師 傅推出了獨創性“安全穿耳技術”,並申請了國家專利。
 
花師傅的服務特點是,耳洞打完後,當即戴銀釘,同時塗上消炎藥水,耳部不紅、不脹,另提供後續服務。這樣一來,顧客滿意度頗高,口口相傳後,生意越做越好。
 
花師傅的二兒子,曾在中石化下屬某煉油廠工作,企業效益和個人收入都不錯,但最終他還是聽從了父親的建議,辭掉了工作,在銀川老城區開起了花師傅第二家店。
 
在花士光看來,打耳洞生意雖然不錯,但銀川畢竟是個小城市,在當地普通店面打一對耳洞 一兩塊錢 , 在花師傅店里雖然貴一些,但也不過五塊十塊而已,無法形成規模回報,他打算走出銀川找尋新機會。
 
三兒子在北京定居,花士光常去探望,順便也對北京部分市場做了考察。他很快發現,北京 科技大學旁邊的五道口市場人流密集、人氣旺盛,特別適合花師傅入駐。
 
花士光長子花金虎,曾在銀川市委某機關報做了 12 年的編輯,苦於工作中天花板的無法突 破,2006年他辭職來到北京,幫助父親開拓市場。
 
紮根五道口
 
2006年3月28日,花師傅五道口店開始裝修。
 
花金虎專門請了一位北京知名設計師幫助設計LOGO,他自己則設計制作了一塊配有奧黛 麗·赫本經典頭像的廣告牌,並將其掛在了市場顯眼位置。此外,多年來花師傅為顧客服務的精 彩照片也被貼在了店面玻璃門上,以吸引顧客。
 
2006年4月1日,花師傅專業打耳洞店(北京店)正式開業。大大出乎意料的是,在未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店面首日進賬 1400 多元。進京初期,花師傅仍采用槍式打法,而且由 於位置不同、耳釘不同,服務價位也各有差異。後來顧客越來越多,經常要排隊等候,考慮到如果價位過多,顧客選擇起來比較費時,服務時逐一區別也較麻煩,於是在改進技術的基礎上,花師傅幹脆將價格統一定為120元。
 
花師傅發明的垂直定位手工穿孔技術,逐步取代了槍式打法。花師傅錘子定位器,可實現 精確定位,確保穿出來的耳洞前後、左右均嚴格對稱。在對穿孔針的選擇上,花師傅采用的是安全衛生的醫用銅質穿孔專用針,產品為一次性密封包裝,穿孔時一孔一針。穿孔結束後,耳部用安爾碘消毒,耳釘則用醫用酒精浸泡,完成殺菌消毒過程後佩戴。鑒於有些顧客對非純銀飾品有過敏反應,而且925銀飾也在此列,花師傅專門聯系耳釘廠家, 定制了純度更高的999純銀耳釘。
 
耳洞打完後,每位顧客都將獲贈一份防止傷口發炎的護理套裝,內含消毒藥水、醫用酒精、防水耳套等。另外,顧客還將獲贈“穿孔註意事項”一份。在這張黑色小卡片上,寫有“一 月內不可摘換耳釘,少吃辛辣、海鮮易發的食物,避免碰掛擠壓,不熬夜,盡量少沾水”等提示。
 
微信公眾號也適時被花師傅派上了用場。他們通過微信,與熱心網友互動,提供業務咨詢及 後續服務。對於打耳洞顧客,花師傅承諾全程免費護理,直到傷口痊愈為止。 為方便顧客,店內不僅安裝了錢方 QPOS 刷卡機,而且還能掃碼支付。
 
從直營到加盟
 
2010 年,花師傅完成了在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註冊。在此基礎上,花師傅淘寶店上線。他 們希望通過淘寶店這一窗口,做面向全國的品牌推廣及店面加盟。目前花師傅12家店面中,除直營店 3 家外,其他都是各地加盟店。
 
就開店成本而言,已逐步接管了父親北京業務的花金虎認為,最低也要6萬元左右,其中 店面租金占比最大。比如在南京,店面月租至少六千多元,年租則要7萬多元;在三線城市,房租稍低,但也基本在三千元以上。
 
對於前 20 家加盟店,花師傅推出了優惠政策。比如,省會城市加盟費為5萬元,現在只需 先交 2 萬元,剩余3萬元一年後補齊即可;非省會城市加盟費3萬元,只需先交1萬元,另2萬元同樣可在一年後補齊。花金虎認為,在中小城市,打耳洞價位雖不像北京這樣高,但即便定價 60 元一對,加盟商仍將利潤豐厚。
 
每年3月,是花師傅業務最好。花金虎的解釋是,中國有一個傳統,就是清明節 打耳洞,在清明節之前,尤其是 3 月至4 月,是一年中打耳洞業務最為緊張的時段,據花金虎介紹,最高時五道口一店單日打了100對,營收突破1萬元,當月利潤近20萬元。
 
目前,花師傅店面收入的一大半來自打耳洞等業務,而銀飾銷售只占其中的30%至40%。 據稱,銀飾銷售利潤率在60%左右,比如耳釘, 一般是十元左右進貨,售價在三四十元。 “銀飾價格,翻倍也就兩三倍,打耳洞可以是十幾倍,而且只需兩下,五分鐘之內完成,收費 120 元。”花金虎直言,打耳洞的材料其實都不貴,每月采購成本也就一兩萬元,但一年純利可達 60 多萬元。
 
花師傅已開通百度貼吧,貼吧內容由退居二線的花士光親自維護。花士光在貼吧中每日答疑 解惑、招徠客戶。有些外籍顧客,就是在百度貼吧先找到花師傅,再專程到店里來打耳洞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26

說「師傅」

什麼時候,香港人叫的士司機做「師傅」的?

香港式廣東話,不是一向叫「司機大佬」的嗎?

回憶我80年代第一次去北京旅行,聽到當地人叫的士司機做師傅,我個心都打咗個突,因為之前從來沒有在香港聽過這樣的稱呼。

香港以往叫什麼人做「師傅」的?例如下列的:

真正教你特別技能的人。如你跟他們學駕駛汽車的「教車師傅」、學功夫的「功夫師傅」。以往學一門謀生的手藝,要跟隨該行業的前輩幾年,學徒均尊稱他們為師傅,等等。

我24歲便收徒弟教功夫,他們只比我小幾歲。到了今天近40年後,他們都一把年紀了,還是在公眾場合大大聲的叫我師傅。

就算打的是斯文白領工,有時也會在談話當中,稱呼某某在工作上指點你的上司或同事為師傅。

掌握一門特別技術,受僱於你或為大眾服務的人,如理髮師傅、油漆師傅、泥水師傅、搭棚師傅、水喉師傅、點心師傅....雖然你不是他們的徒弟。

大陸以前不分男女一律叫「同志」,改革開放後人民都覺得不好聽,又不能用舊社會的稱呼,於是一般男人也會互相稱對方「師傅」,有點墨水的人就叫他「老師」。我看過一位移民澳洲的知識分子的文章,他歸咎這是共產黨治下,中文貧乏的弊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45

DSE後的出路跟星級壽司師傅學藝

2016-07-07 NM

夏日熱辣辣,口味清新的壽司當然最吸引,貴為美食天堂的香港,日式餐廳一向多的是,壽司店更是隨處可見,有志投身飲食業的年輕人,甚至是DSE的考生們,如果本身是壽司愛好者,有否想過當一名壽司師傅? 現在除了膽粗粗走入餐廳當壽司學徒外,隸屬職業訓練局的國際廚藝學院也有開辦壽司證書課程,而且由星級導師教授,學好基本功入行自然得心應手。

由國際廚藝學院舉辦的壽司製作證書,對象是有志投身日式料理行業的畢業生,課程由多位曾經在高級日式餐廳以及酒店任職的總廚任教,其中包括採訪當日曾於前朗豪酒店及香港洲際酒店Nobu擔任日菜總廚的尼泊爾裔導師Kumer San (Khem Kumer Gurung)。Kumer San表示:「喺呢2個月嘅全日制課程中,學員將會喺專業嘅廚房環境中,學習製作卷物、軍艦、握壽司等唔同種類嘅壽司,當中包括工具嘅運用、刀法、擺盤技巧等,過程我哋唔使好似出面學師咁要照顧鋪頭嘅日常運作,所以學嘢更有系統。」

整壽司都有理論

壽司製作證書課程全在廚房中以實習方式上課,過程中學員需要經過考核才可畢業,還需要進行筆試。Kumer San說:「學員喺2個月之中需要經過3次筆試同2次手試嘅考核,筆試以多項選擇題作答,內容是有關壽司刺身同日式料理嘅背景以及工具、材料處理嘅理論,就好似切壽司同刺身嘅魚生,落刀嘅角度都有唔同,呢啲出到去做junior都一定要識,所以筆試絕對有必要;除此之外,學員仲需要做兩次手試,即係要做出導師要求嘅壽司款式,步驟冇出錯為之合格。」

刀法最考功夫

要做得一手好壽司,很多人以為握飯是最難掌握,但Kumer San卻認為刀工最難。Kumer San說:「日本人對刀工好有要求,就算伴碟嘅裝飾都唔易切,我都要鑽研多年先至叫見得人,所以就算喺度畢業,都只會掌握到基本功,靠嘅都係自己多練習。」成功修讀的學員且對壽司行業有興趣,職訓局也能夠提供職業轉介,Kumer San表示入職便由junior開始,「入職後都係會跟上司學習,不過已經有一定基本功,所以上手會快好多,入職人工約有$12,000至$14,000,一般做約5年就有機會升上做senior,造壽司始終好睇勤唔勤力,5年只係一個平均數。」

導師 Kumer San:其實學造壽司最緊要勤力,課堂入面我唔會好似出面啲師傅咁惡咁嚴謹,因為我明白俾人鬧到冇晒信心嘅感覺,但我都希望嚟讀嘅學員要認真,同我一樣鍾意食日本菜就更加好!

學員 Peter:我本身鍾意食壽司,所以都想投身壽司師傅呢一行,讀呢個課程日日都會整新嘢,最記得第一堂乜嘢都唔識已經開始整前菜;仲有原來整卷物仲難過整握壽司,真係學過先知。

課程:壽司製作證書(QF 級別 2)機構:香港職業訓練局(國際廚藝學院)對象:中三或以上程度,須年滿16歲半及面試合格。學費:$1,220至$3,660(視學歷而定)堂數:2個月(全日制)內容︰日式廚務簡介、基本壽司的製作方法、壽司製作及擺盤技巧等。查詢:2538 2200

撰文:黃德禹攝影:葉偉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48

沈陽出租車司機張師傅:我不知道怎麽退休

下午2:30分,當張師傅接上記者送沈陽桃仙機場時,早晨5點鐘出車他一共跑了240元左右的“活兒”。

對接上這個大單,張師傅覺得很幸運。這筆單,他可以獲得120元左右的收入。這樣他今天的收入可以超過350元。

這天也只有這麽多了。因為,到機場後,他需要馬上轉回市里,4點鐘,他就要交班。

350元的收入,張師傅的純收入能有多少呢。一路上,張師傅很健談,他告訴記者,350元的總收入,他的純收入可以到100多元。與平常日子相比,這是一個中等的收入水平。“最近一兩年來,‘點子’特好的時候,一個月純收入能到4000元,平常的時候,一個月純收入3000多元。今天,算是‘點子’比較好的時候。”

張師傅今年57歲。2000年前後,他下崗了。現在,對他來說,最愁的就是怎麽退休。

張師傅1979年退伍後參加工作,開始在沈陽冷凍機廠。現在,張師傅甚至已經不知道企業幾經變換名稱之後現在的名稱。這或許對他已經不重要,因為企業已經是一個空殼,對他已經無法提供任何幫助。

張師傅當年離開工廠,不是叫做下崗,叫做“買斷工齡”,當時企業給他了兩三萬元的補償,以後就不再管任何事兒。“養老保險,沒有;醫療保險,也沒有。更別談其他險金了。”張師傅說。

沈陽冷凍機廠當時有2000多員工。張師傅等200多人是最後一批“買斷工齡”的員工。與早先離開企業的員工相比,張師傅他們的處境比較慘。先前離開企業的員工各項待遇要比他們好。

張師傅現在住在一個面積為49平方米的房子里。他說,雖說是49平方米,但實際面積大概是60平方米,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公攤的概念。這套房子,不是單位分的,也不是買的,是張師傅的父母留下的。

現在,25歲的兒子與他住在一起。孩子也在一家國企工作,但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000多元,處對象都不夠,更別說買房了。張師傅原來就與父母住在一起,他以為兒子也會願意和他住在一起。但時代變了,兒子根本就不願意與他住在一起了。

但是,買房子,依靠他們全家現在的收入水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兒。沈陽的房價相對較低,但每平方米七八千塊錢,還是普遍現象。

要想退休,張師傅必須補繳過去所欠的養老保險金。當時“買斷工齡”時,企業沒有負擔任何險金,只是給了“買斷工齡”的那兩三萬元。現在,張師傅如果想退休,就必須自己補足所欠的養老保險,總計大概十二三萬元。這對他這個收入水平的人來說。十分不容易了。

最大的問題還在沒有醫療保險。如果補繳,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張師傅同樣難以負擔。“農村還有新新農合,可以報銷大部分醫療費用。可我們那批人,生病了,不敢去看,只能忍著。”

張師傅指著路上來來回回的出租車時說,這些司機中,很多人都是下崗的工人,他們十個人中,有兩個人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就不錯了。

路上,得知記者老家是山東人,他說,你們山東人吃苦耐勞,當年沈陽城里收廢品的大多數來自山東。現在他們都發了。

記者問,那你為什麽當年下崗後不去收廢品呢,你是當地人,他們鬥不過你的。張師傅說,其中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作為一個國有企業的員工,面子上多少有點下不來。二是,他下崗時,收廢品的有利位置也都被別人占領了。

張師傅“買斷工齡”後,曾做過多項職業,做過推銷員,還做過小企業的生產負責人,但都沒有成功。最後做起了出租車司機。

其實,留給張師傅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再過3年,張師傅就60歲了,就不適合開出租了。以後怎麽辦?沒有退休金,沒有醫療保險,他的生活將會十分暗淡。

張師傅面臨的問題,也是沈陽這個國企占比較大的市面臨的問題。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地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整個東北地區的國企改革,可能都面臨這個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應該繳納的“五險一金”甚至都面臨虧欠,需要補齊,而許多企業又喪失了造血能力,交不起這個錢。只是與張師傅面臨的窘境相比,現在企業規範了許多。不會像張師傅那樣五險一金都沒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24

賭神師傅: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

巴黎:


因爲之前看這本The Dhadho Investor 時:
https://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6/12/dhadho-investor-low-risk-value-method.html
作者 Mohnish Pabari在書中介紹了這本書:
Fortune Formul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

於是一看完The Dhadho Investor,便看這書,書内提到的Kelly Formula肯定改變我以後分配資金的方法。

Kelly Formula 激發了另一位奇人Edward O. Thorp創出打敗賭場的一種數牌法,就是令賭場怕了他,改變游戲規則的那位,它的另一書Beat the Dealer: A Winning Strategy for the Game of Twenty-One也是在我要看的名單内。(如果閣下是有效市場的擁躉,大可不必理會這兩本書)

有趣的是他們發現贏賭場錢實在要冒太大的生命風險(不是贏輸風險,贏了錢無命使,這個你懂的),然后改到生命風險小得多的股票市場,純靠數學就可以大賺錢。

孤陋寡聞的我從不知有Kelly Formula,但發現其實在2014年個人的資金比重分配,極之像它談及的分配的結果,而那年全年回報達到35%,也可以說Kelly Formul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資金調配法。

筆者希望未來可以再有2014年的成績,雖然知道幸運佔很大的比重,但仍對這領域有寄望。 Kelly Formula 内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是雜音,剛好價值法對過濾雜音非常有效,所以筆者相信價值法和Kelly Formula應該是互相呼應的。

另外筆者的價值投資班並未有談及資金分配的問題,下一班第十班,我一定增加Kelly Formula資金分配這課。有興趣的朋友請耐心等候。

而全書像說故事,由Al Capone時代的黑幫生活年頭說起,也非常有趣和易讀,甚至有像看荷理活史詩式電影感覺。
。。。。。。。。。。。。。。。。。。。。。。。。。。。。。。。

交易方面,我繼續出貨,今天把慶鈴和創新高0.6元川河沽出,連同股息,川河兩年帶給差不多100%囘報,更高興是川河在2015年筆者的第一班價值投資班開始談,直至到九班的同學的見証下的實盆投資而不是一個Back Test或後見之明。

之前聽聞Ben Graham在哥林比亞大學堂上的股票分析往往令學生獲利,因爲價值股出名喜愛調皮游盪,雖然它們早晚會歸來,但很小短時間出現,那時我覺得偶像真的是神人。於是自己也質疑渺小的我以他的名子開班,是否過了頭,但很多事情正如肥彭所說一樣,做自己應做的事,然後祈禱。

希望以此和各同學一起互勉!

沽下沽下,原來已經套了十多個%的資金,現組合已經平了本年的新高,我希望在餘下的3個星期,可以再接近一點偶像BRK-A的本年成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34

鮑師傅、喜茶、一點點這些網紅消費品牌靠什麽爆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7/162158.shtml

鮑師傅、喜茶、一點點這些網紅消費品牌靠什麽爆紅?
新消費內參 新消費內參

鮑師傅、喜茶、一點點這些網紅消費品牌靠什麽爆紅?

一個網紅級品牌必須要有各種黃牛黨才能證明自己的火爆。

本文由新消費內參(微信ID:cychuangye)授權i黑馬發布。

“網紅消費品牌”六大風向標

進入到2017年,資本市場還沒有熱,但是有幾款現象級產品,已經開始頻繁在朋友圈刷屏。

比如從北京神秘起家的鮑師傅,比如來自南粵大地獲得IDG投資的喜茶,還有最近紅遍上海灘的一點點。

這幾個品牌到底有多紅,用微信指數查詢一下已經被收錄的鮑師傅、喜茶,然後與我們之前心智中的網紅餐飲品牌海底撈來對比一下:

根據微信指數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 作為老牌的網紅品牌,海底撈的微信指數大概是2333395,而作為一個後起之秀的喜茶的微信指數大概是1096849,從微信指數上目前還沒有看到這幾個網紅品牌到底有多火。

好,既然這幾個網紅品牌微信指數上看不出來多火,我們就去看看門店數據到底火不火。

據澎湃記者的報道,在上海的首家鮑師傅已經需要排隊7個小時才能買到,而之前的數據則是三個小時。

鮑師傅、喜茶、一點點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瞬間成為了網紅級消費品,依靠在社交媒體的傳播,線下排隊形成的口碑效應以及大眾點評上良好好評,還有進駐中國時尚風向標的上海,這些品牌都在印證著自己的江湖地位。

那麽這三家品牌到底是靠什麽成為網紅品牌呢?

此前,獲得IDG資本投資的喜茶創始人接受采訪時談到,喜茶在上海的數據大概是單天銷售額可以達到4000杯、日營業額超過8萬。

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咨詢了專業人士,認為在這樣一個單店規模下的坪效(銷售業績除以店鋪面積)已經絕對是行業的高水準了,更重要的是像喜茶這樣的品牌已經有黃牛黨開始炒作,這些都足以證明這幾個品牌的火爆。

一點點也是同樣如此,即使在上海已經是一個擁有超過400家連鎖店鋪的品牌,但是一點點依然可以做到排隊,這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據,而這些都足以證明這些品牌的熱度與知名度。

至此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可以總結一下,怎麽才可以被稱為一家網紅消費品牌店:

首先,你必須要滿足排隊指數。

這個詞匯是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自己定義出來的數據,根據各種公開報道以及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的觀察,如果你的排隊做不到需要等待7個小時,你就沒有進入到網紅俱樂部的資格,排隊3個小時是及格線和門檻。

其次,一個網紅級品牌必須要有各種黃牛黨才能證明自己的火爆。

比如據說購買一杯喜茶需要做到加價20塊,有人已經開始利用其產品的稀缺性來做投機生意賺錢,如果滿足不了這個要求,你也不敢稱呼自己是網紅品牌。

001_meitu_20

第三,有自粉絲。

在網絡名詞里有個與此類似的詞匯,叫做“自幹五”,大概的意思是,即使在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報酬的情況下,用戶也願意自動承擔其傳播和推廣該品牌的意願。

其主要表現形式就是主動跟周邊人群擴散該產品很棒,主動在朋友圈各種安利,並且會自發與損害該品牌形象的人做鬥爭,自己會組成粉絲團去為這個品牌出謀劃策。

只有一個品牌擁有了這樣一個群體,我們才可以認為它具備了一個網紅品牌的氣質。

第四,資本主動過來詢問是否需要投資,或者資本已經主動出手了類似品牌。

顯示一個品牌是否已經是一個網紅級品牌,最重要的指數特征就是,有沒有投資人主動表示要投資。

前段時間,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接到了十幾個表達想要投資茶飲店、面包店需求,並且指名道姓了需要認識某幾個品牌。

資本的敏銳度是非常強的,當資本開始主動關註的時候,這些品牌確實證明了自己很紅。

第五,社交媒體上開始出現大量揭秘該品牌是怎麽紅的開店教程與秘籍,比如本篇文章。

這個世界的註意力非常殘酷,五年前的時候,當喜茶的小夥子創始人決定要開始開一家茶飲店的時候,應該沒有人會想到他今天會被資本和媒體追捧。

所以,想證明自己的品牌很紅的方式中,你也可以寫一篇自己的開店秘籍。

第六,大量的山寨模仿者以及主動尋求加盟的人士。

中國這個國度的商業文化非常有趣,不光在互聯網領域里存在著商業模式的抄襲,在這樣的消費品牌里證明你紅了的方式居然是你有沒有“山寨黨”。

比如有了周黑鴨,就會出現各種周X鴨。比如出了一個XX叔叔,就會有各種叔叔出現,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很快就會出現鮑叔叔、王阿姨面包坊的出現。

當然以上的都是表象意義上很紅的指數,畢竟,最終考量你是否紅不紅,以及能否紅得久的根本指標是你到底賺不賺錢,否則,再“網紅”,也終究難逃關店大吉的結局。

為什麽紅的是這些消費品牌?

那麽對於這些網紅品牌而言,他們到底憑借什麽而紅,僅僅就像他們而言,只是產品做的好嗎?

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觀察到,這些網紅品牌能夠突然走紅,其實都是有一些基礎的理由,並不是完全是偶然因素,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總結了幾條:

1、一定要抓住該類消費品的核心用戶少女、“少婦”們的心理!

在中國什麽人的錢最好賺?我們去想想到底是誰養活了馬雲爸爸,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今天的網紅品牌的主要核心用戶群基本是學生與女白領。所以,如果能夠在最開始定位的賣點與訴求上能夠迎合這群人的特性,你的定位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這群用戶是既有消費力,又有傳播性,還有時間的用戶。

002_meitu_21

她們在繁忙生活中,有時候需要一杯奶茶來滿足自己的小確幸。如果我沒有特別猜錯,他們也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力用戶群,如果不小心做個用戶調研,說不定會有極高的重合度。

2、要為核心用戶群量身打造他們喜歡的品類。

如果我們仔細拆解下這幾款網紅產品的核心拳頭產品,你會發現一些驚人的秘密。鮑師傅主打特色是肉松與芝士,曾經紅透半邊天的徹思叔叔主打特色芝士、芝士、芝士。

而龍貓君經常逛到的樹心旁直接開了一家芝士小棧,所以你發現這些超紅的糕點都有芝士。

再來拆解最近超紅的茶飲店,都有什麽元素,一定少不了奶蓋。比如網紅火鍋店湊湊硬靠著奶蓋茶殺出了血路,喜茶主打特色也是奶蓋茶。

抹茶也是甜心少女們最偏愛的元素,害的龍貓君最近也不得不多次被“抹茶”了,最後還有少女少婦們特別愛的牛油果,你會發現原來爆紅的產品,基本的路徑就是有幾個少女們最核心的元素。

所以,如果你想要開出一家網紅級消費品牌,一定要去抓住這群少女少婦的心理狀態,去尋找他們生活狀態中最經常出現的元素。

我十分相信做消費品牌的人,要非常懂得少女、少婦的心理,如果新消費品牌創業者沒有一群少女少婦朋友,我有理由相信他是做不好消費品牌的。

3、產品需要有高顏值。

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認為,今天的新一代消費者從來不是把糕點本身當做單純的食物來購買的,因為已經從單純的功能性需求向精神感邁進,顏值已經可以比肩好吃這個環節成為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款產品賣相好看,能激發起少女們轉到朋友圈的動力,你甚至能夠主動幫助少女們設計出讓他們更便捷傳播到朋友圈的圖形,你成為一個網紅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

所以店面元素的設計不是簡單的追求設計師的美感,而是要追求可擴散性,在店面里面疊加元素。 這個元素可能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名字,比如茶大爺這樣的名字就忍不住想笑,還有類似諧音的名字。

產品好看的圖案、形狀也是一個重要的元素。甚至作為一個新的消費品牌創業者,學學攝影的時候怎麽構圖更漂亮也是一個重要技能。

如果你店面的顏值在構圖法則上確實更有利於你的女性用戶群拍出好看有逼格感照片,你想要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4、價格親民。

很多人以為價格越高,才是消費升級。其實並不是,從目前很紅的網紅店來看,每家的客單價都不是那麽高,一點點的客單價居然只有區區15塊,實在是對不起熬夜排隊的黃牛黨們,但這就是一個事實。

比如每天人山人海的名創優品的消費也不貴,里面一瓶高顏值的水居然只要2.5元。其他大量的產品都在10元左右價格。

所以,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一件事,雖然現在的少女們可以花400塊錢買一只唇膏,然後一口氣買一打,但是他們同樣也不會拒絕15元一杯的一點點。要想形成排隊,首先得在價格門檻上設定的比較低。

5、開業第一天形成從眾效應非常重要。

跟男女生見面一樣,如果第一印象都不太好,後面結果也會不太好了。大眾心理學里有個有意思的理論叫做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人們會以他第一次見面的對事物的映像來評價一件事物。

所以,想成為網紅店,第一波的時候無論是免費來品嘗還是什麽方式,第一波一定要火起來。

6 、為什麽這幾年總是出現這樣排隊爆紅的消費品?

人們為什麽要去排隊買一個產品?其實也跟都市人群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越來越大的壓力有關。

相比在房子、汽車這樣的大眾產品上找到自己的幸福感,對於小確幸人群而言,可能男朋友手中的一杯熱熱的奶茶就是小確幸的幸福,大家一定還記得周傑倫代言的優樂美,“你就是我的優樂美”。

003_meitu_22

所以,有時候去排隊會給用戶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幻覺,我通過千辛萬苦買到了一個稀缺的產品,我會自我營造出某種優越感,那就是我喝到了別人沒有喝到的東西。

由於你付出了時間成本,一旦這個產品品質還不錯,不至於打破你內心的心理下限,你會不斷強化自己的認知,這是好產品,你就會有很強動力去擴散出去。

但是一旦這個產品,超出了你認為你難喝的極下限,你又付出了時間,你一定會在大眾點評上怒噴這家店,這恐怕就是用戶排隊的心理思考了。

本質上與買了只是付費產品分享到朋友圈是一個感受,看起來很努力和看起來很幸福真就是一回事。

“網紅消費品牌”潛在風險

最後,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想說說這樣網紅店從投資邏輯而言,可能潛在的比較大的風險。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當年的徹思叔叔是多麽的火爆,但是最後很快銷聲匿跡,一如當年風靡中國的土家族掉渣餅:

1、最可怕的是山寨的風險。

這類店鋪由於主要是一二線城市比較火,但是用戶如果沒有來到這個城市和地區消費過這個類型的產品,用戶心智中是不會有所謂品牌忠誠度的。

這個時候出現山寨與類似品類去擴展到三線城市去,很容易被這些山寨或者模仿品牌占據了市場,對於後向全國擴張,是有很大的危險系數的。

2、用戶的喜新厭舊。

有時候成為網紅品牌既有其好處,也有其壞處。壞處是當你被炒作的過熱的時候,你其實過度透支與激發了用戶消費的熱情,會導致用戶提前透支掉對產品熱情,比如徹思叔叔就是如此。

所以有時候克制住過度激發用戶需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新產品研發上是很重要的,千萬別依賴於永恒就是一兩個產品打天下,及時對產品進行叠代與更新十分必要。畢竟任何產品都是有其生命周期的。

3、擴張的沖動。

中國的很多連鎖消費品牌不是毀滅在競爭對手的廝殺中,而是毀滅在自己貪婪的欲望中,今天的中國,還沒見到一個依靠加盟做成了偉大品牌的。

細分消費品牌中,還是靠直營比較多,但是直營有時候又無法滿足資本方對品牌快速擴張的需求,所以這就是目前連鎖業的消費品牌的一個悖論。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非常長久的品牌,那麽學會控制欲望,控制沖動還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食品安全會是這類產品最需要註意的命門,一旦在這個環節出了事情,基本就是滅頂之災,所以稱為一個網紅品牌並不容易,如果成為了網紅品牌,那就請好好珍惜!

品牌 網紅消費品牌 風向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