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股市將會全面步入牛市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l0b0.html

本文題目是掛羊頭賣狗肉,原來的題目刊出的話,估計太過打眼了,本著和國內高層做法精神一致的脈絡,題目就說結果不提原因,儘管整個行文都會在表述原因中展開,和即將要召開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的主旨一樣,打著建設社會主義的大旗,最大限度的拿來資本主義發展的優秀成果。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濟改革,開始真正學習和接受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體系,在中國,長期的意識形態鬥爭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些本來中性的學術性詞語都打上了強烈的是非善惡符號,人為給自己劃分禁區,當然,對於我們這個從無資本積累的國家來說,資本主義也確實是空洞加反動的,實際上,在歐美等資本主義的源發地,一切都是以實踐為先導的,在充分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上,社會主義化或偏社會主義制度的做法早就大行其道了,對於我們這個千百年來不思進取的、超級穩定的農耕大國來說,為純粹空無一物的主義之爭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斥之為愚蠢實在是恰如其分。

 

所以,儘管是摸著石頭過河,對於結束這種荒唐透頂的狀態而言,還是要打一個高分的,只不過,真正的市場經濟實踐是複雜的,而且是異常複雜,發展到了深水區的時候,就沒有石頭可摸了,是被淹死,還是學會游泳,將來不管岸上水下,都能徜徉自如,已經不是一個可選的題目了,是必須向活命的方向努力,這個本來在2003年胡溫執政期就要做的事情,拖欠到今天,已經是滯後了的,再不解決拖延,亡國是不會的了,但換個執政黨,怕是最低代價的。

 

十八大三中全會下月召開,之前各種媒體已經開始了放風活動,謂之這次會議的改革動作和內容都將會非常「驚悚」,動作很大,影響很全面,甚至一些過於冒進的動作都做了延遲推出的處理,避免步幅太大引發全局的過度不適應。我看了出處各異的透風信息,總結了一些主要的發展方向,大致可分為:

 

1. 部分司法獨立,就是說司法脫離地方的權利樞紐,權力集中,同時推進司法體系的專業化改造。

 

這一舉措,雖然達不到西方司法完全獨立並監督政權的地位與高度,仍然完全受執政黨管束,但比起當下的混亂和各地的區域保護主義橫行,還是進步的,它能發揮正能量的基礎在於執政黨頭腦清醒,方略正確,否則就出大問題,但是鑑於當下全球化浪潮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世界各國政府機制和職能效率也在明爭暗鬥中,多少彌補了一黨制的許多弊端,所以綜合各方因素看,這一改革舉措中短期的正效應很大;這一條,是間接的部分接受並學習西方司法獨立的經驗。

 

2. 削藩收權,精簡政府機購;重新定位政府職能,同時給予

其財政上自主權;

 

由於過去十年腐敗的蔓延與氾濫,以及放權地方財政後導致的房價完全失控,直接導致政府職能低效,經濟發展模式畸形,此外各級政府參與經濟經營活動過多,多重審批造成的權力尋租現象氾濫,根本上還是造成經濟發展模式不能進入完全的市場化競爭,使得轉型經濟遲遲不能落地生根,所以打破這個屏障,收權和精簡,同時又放出新的生財之道給地方政府,如自貿區,土地流轉和新稅制,將其職能更多的轉移到經濟服務方面來;這一條,雖然表面上加大了中央集權制的比重,但大方向上,是向西方小政府職能看齊,從大政府到小政府,是需要逐步演變的。

 

3. 深度全面向民營開放

 

最近一次觸發國有企業深層次改革的全會是1993年召開的三中全會。該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它為民營企業的成長打開了一扇門,小型國有企業被出售,大型國有企業經歷整合、上市等等,這一做法在二十年前是進步的,也促成了中國經濟的大發展,但是二十年後,那些大型國企整合上市後,其指數化的市場表現非常的不好,直接導致近十年的股市零增長,他們的集體低效率和利益的內部輸送,是經濟改革落後勢力的最典型代表。

 

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的「中共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在國家控制下的資源配置中,市場是一個基本因素」,第一次標示出市場經濟和公有制經濟的分界線,這種尤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維持了很多年,以至於到後來美國政府白皮書多次否定中的完全市場化經濟地位時,中國還相當的不滿,不爽,忘記了自己都是以重大文件形式定義自己的經濟成分和地位劃分了的。

 

二十年過去了,公有制經濟和市場經濟並存發展的結果,是越來越凸顯市場經濟的威力,在資本市場,以大型國有經濟為主體的上證主板市場,在中國經濟增長最顯著的十多年裡完全原地踏步,幾乎喪失基本融資功能,「最賺錢的企業」中石油爆出高層集體貪腐醜聞,「最有投資價值」的銀行則被投資者完全忽視其極為罕見的PB與PE值,而同期的以民營企業為主題的中小板則相對忠實的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狀況。

 

資本市場的這種表現,是一種高效的折射還是它失效的表現呢?

 

中國的改革一直在妥協中前行,至今還都糾纏在姓資姓社這種低水準的問題上,而能讓保守勢力閉嘴的就是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姓社的,如果本屆會議向外界所傳的那樣:「資本非常有可能平均、公平地進入很多領域當中,包括金融業在內的過去壟斷的行業,都對民營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動作」(10月22日白岩松香港演講)。

 

這的確將是一個巨大的動作,巨大到渣打銀行這樣的外部觀察家們不敢奢望這一步會很快邁出來。

 

深度的全面民營化趨勢,實際上就是打破政府在多個行業的壟斷堅冰,更全面的走向市場經濟,根本上,仍然是向西方經濟體系看齊的動作。

 

以上三點,應該就是即將召開的這次「意義重大」的三中全會的核心內容,它的出位與否,驚悚與否,都是參照目前的保守勢力的底線而言的,據我的個人總結,無非就是向先進的制度進一步看齊而已,不要論這些東西的源頭是姓資還是姓社,只要它能遏制腐敗,提升企業運轉效率,促進社會發展,實施公平,惠及最廣階層的民眾利益,就是應該堅決推進的。

 

如果上述改革舉措被提出,並逐步實施,那麼中國經濟的活力有望被再度激發起來,它的最大源動力,將來自民營企業對壟斷行業的全面進入、改造和提升!

 

本人前幾週的作業《中國股市的效率》一文,已經剖析了以大型國企為代表的主板,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中小板,以新興少壯派知識派民營企業為代表的創業板,其組成和企業營運效率的不同,以及他們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十二年背景下指數化表現的優劣。

 

所有制的不同,勢必帶來企業營運效率的本質差異,對於上市公司來講,股份制本身只是一個表象,並不代表實施股份制就一定能帶給企業高效率,根本上還是要明確企業股權的所屬性質,私有制還是公有制的差別最核心的不是資產所屬性質,而是責任歸屬的性質,責任才能帶來資產增效的最大化,而人的天賦與發展是極不平衡的,歷史從來都不是人民大眾書寫的,否則各國史書的主角都應該是無名氏,公有制本身就是一種反自然的設計,因為天賦與特別的稟性一向都是給少數乃至極少數人的,這些人理應在制度設計上獲得更多資源的傾斜,但同時承擔更重的責任;

 

所以,在資本市場上,私有的股份制企業裡,股權就是股權,它真的是一種權利,一些發展好的企業主會非常珍惜這種權利;但在公有制的股份制企業裡,股權不叫股權,它被叫做「籌碼」,它有許多不承擔公司發展優劣代表的其他含義,這時候一個操著價值投資理念的人去分析這樣的企業,結果恐怕就完全南轅北轍了,銀行和中石油們應該就是這類企業的代表。

 

2013年薪政府上台後,一些較為關鍵的改革就已經開始,反腐動作不小,腐敗酒茅台也應聲大跌;行政審批的權力正受到制約,權力尋租現象被遏制;一些政府把持的價格正在放開,如利率和天然氣;貨幣政策是否放鬆也不再看經濟低迷與否,所以儘管所謂的資金面並未寬鬆,但是中國股市還是走出了結構性的牛市,創業板是先鋒,中小板隨後,主板依然暮氣沼沼。

 

實際上創業板和中小板的異軍突起,並不是有限資金的自尋突破,2013年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歡宴之年,甚至危機連連的歐洲幾個國家都走出了牛市步伐,中國經濟從數據上看也已經走出了低谷,中國主板實在是沒理由不跟隨全球的牛市步伐,唯一能解釋這個狀況的就是這些帶了極大指數權重的大塊頭國營企業的發展預期和其當下體量完全不成比例,令資金望而生畏,所以根本上還是組成主板的重頭企業的自身問題。

 

三中全會將要開啟的國企改革進程,肯定不是直接的對其整改,這是不聰明的,而是通過向民營企業開放相關產業和過去不能進入的禁區來側面實施,逐漸使國企改革成為一項優勝劣汰的選擇過程,要麼適者生存,要麼被淘汰,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和時間,這個過程,或許漫長,但資本市場無疑是獲得了一種巨大的改變預期,尤其是已經死氣沉沉了多年的主板,因為主戰場將是他們,改革預期在這個板塊影響最大,關聯度也最廣,影響深度不可估量,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都是這個進程中的主角,所帶來的效應,無疑會使中國股市逐步進入牛市,因為這一改變讓各相關企業最終駛離的方向是責、權、利清晰,高效率運轉的真正現代化企業,各路資金將會在逐步看清這一趨勢的過程中不斷加碼進入資本市場,直到基本完成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95

移動浪潮(11):Facebook 將會沒落?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13390

今早看有線電視新聞報導,外國有學者研究,社交網絡呈現像流行病的規律,而預測Facebook將會像My Space一樣,在未來數年沒落。

Facebook沒落? 專家預測三年流失八成客

facebookVSmyspace

筆者早年就已經玩新聞組(newsgroup),後來phpBB格式的討論區興起,到博客(blog),到微訊,都有玩過。

後來流動社交網絡興起,除Facebook之外,還有Twitter、WhatsApp,以至wechat、Line等,可見網上始終都存在對於社交網絡的需求。

早在2009年,美國《PC World》列出5大隱憂可能導致Facebook走向沒落

1. 老Facebook用戶紛紛轉投Twitter
2. 真正有事幹的人不用Facebook
3. 老友漸成困擾
4. 好友過多削弱價值
5. 用戶無話可說

筆者個人並沒有Facebook、Twitter以及WhatsApp,不過在搞noTcomment.com要使用Facebook作宣傳,看到Facebook不像WhatsApp單純是社交網絡,同時也是很好的宣傳渠道,網友笨發更說Facebook在香港已轉型為一個超級 RSS feed,而Internet 的走向是virtual integrate with existing society,而不是代替實體世界的功能。

換句話說,Facebook等程式是一個幫助現實世界運作的工具,而不是自己成為一個虛擬世界,只要人們對於社交網絡的需求仍在,即使某一種產品沒落,也自有其他產品代替。正如Yahoo Blog關閉後,各種網媒也像雨後春筍般興起一樣。

Facebook的難題,並不是自然的沒落,而是究竟有沒有新增功能來迎接競爭和挑戰,就以最近的發展來說,Facebook開始容許修改內容,最近更可以在同的post內張貼多張圖片,所以這只是適應問題,而不是存亡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02

7個讓我們相信$Novogen(NVGN)$ 股價將會暴漲的原因 風雲資本

http://xueqiu.com/4292930805/29508795
重點:

-Novogen將在今年下半年為兩種藥提交IND,並且它們有很大幾率通過

-癌症治療技術已經數十年沒有進步,Novogen的突破性技術可能會為根治癌症提供新的方向

-Novogen被很多大的機構投資者青睞,近期利好消息也不斷


如果說你閱讀本文需要15分鐘的話,在你閱讀的這段時間裡,全球將有8位女性被檢測出患有卵巢癌,7個人被測出患有腦癌,285人將死於癌症,486人將被檢測出患有足以威脅生命的癌症。癌症,現在已經成為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威脅,據統計,50%的男性和33%的女性將會在他們一生中患癌,而其中40%的人將在被確診為癌症後活不過5年。

卵巢癌是因癌症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美國大約有14000名女性死於卵巢癌。全球範圍內,每年新增卵巢癌患者數目高達270000,這僅僅是經過醫生診斷、有相關記錄得出的數據。卵巢癌的病死率一直位居婦科癌症之首,其主要原因是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的病症。等到病人有意識去做檢查時,疾病大多已經發展至後期甚至是晚期,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一旦癌症細胞從卵巢擴散至腹腔,醫生基本上不可能通過手術方式將其完全去除,因為癌症細胞可以躲藏在紛繁錯雜的腹腔器官周圍。接下來的發展將會是癌症細胞通過血液進一步擴散至其它器官,例如肝臟和肺臟。著名電影明星安吉麗娜茱莉的母親就死於卵巢癌。目前,對卵巢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儘可能多的癌變組織,當然這也同樣適用其它所有癌症。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卵巢癌的診斷往往是在其發病後期,這時外科手術已經無法完全切除癌變組織。因此,對於無法去除的癌症細胞醫生只能通過化療或放療的手段進行根除。令人失望的是,在過去的30年中,全球範圍內沒有任何一種特效藥能夠顯著改變卵巢癌的病死率。這樣的情況讓卵巢癌登上美國「頑固性癌症研究法案」的名單,由此可見卵巢癌藥物研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一種疾病,成神經膠質細胞瘤,也在美國「頑固性癌症研究法案」的名單上。這種腫瘤通常是極其惡性的,原因在於大腦中豐富的血管為細胞的快速增殖提供了條件。這也使得成神經膠質細胞瘤成為最為常見也最為具有侵略性的腦瘤。每年全球大約有240000人被診斷出患有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由於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發生於大腦這個特殊的器官,通過外科手術對其進行治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即使是在早期就被發現。這種病的症狀會令病人十分痛苦,包括癲癇、噁心、頭痛以及性格變化和神經功能缺損。據統計,目前這種疾病發病後5年的生存幾率為4.8%,屬於最致命的癌症之一。  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的另外一個治療難點在於這種腫瘤內包含有多種細胞類型。其中一些細胞對治療的反應很快,並能夠被有效控制,而另一些細胞卻沒有反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通常選擇多種療法並用的方式。成神經膠質細胞瘤作為一種疾病雖然非常致命,但是其在美國影響的人數相對有限(少於200000人),因此被FDA歸類為「罕見疾病」的一種。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針對這種疾病藥物研發進展緩慢的原因,市場需求不夠大。Novogen作為一家研製癌症藥物的公司,目前正在針對5種癌症進行研發。而Novogen今年即將提交IND的兩個新藥: Trx-1以及Trilexium便是針對這兩種癌症的藥物。我們相信,Novogen是目前市場中少有的股價被大幅度低估的公司之一。我們認為今年將會是Novogen股價開始上漲的起點,下面我們會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家公司: Novogen處於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中

從Decision Resources的研究分析來看,癌症藥物的市場增長速度巨大,預期將在2015年時將會達到510億美元,而在2008年時,這個市場為250億美元。另外,分析指出,在2008年的時候,癌症藥物市場主要由Roche/Genentech, Novartis以及Bristol-MyersSquibb幾家領頭公司瓜分。但是近年來這個市場的競爭變得愈加激烈,更多的公司以及產品躋身搶佔一席之地。Clinical Pipeline的分析師指出,目前有142家公司正在研發癌症藥物。更詳細的來說,單單卵巢癌市場將在2022年達到16億美元。

Novogen被眾多機構性投資者青睞

散戶對NVGN存在的比較大的顧慮除了她較小的市值和不確定的前景外,非常重要的一點NVGN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實驗室,似乎沒有機構性買家為他護盤。在雅虎財經上顯示NVGN機構持有率不到2%。其實不然。首先,我們團隊相信公司本身是在意股價的,並不一味的只是研究藥品,因為公司歷史上都是通過股市融資的,並且數目相當龐大。另外,NVGN並不缺乏著名的機構性買家投資。在最新公佈的SEC文件13D中,公司就公佈了著名的Oppenheimer基金持有了6.11%的股份。另外著名的股東包括了Josiah T. Austin, El Coronado Holdings,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和AndrewHeaton博士。這些投資者這都是在醫藥領域資深的投資者。這對NVGN的散戶投資者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更有趣的是,NVGN還有大量在資產表之外的融資。最有名的可能是去年資深資金HudsonBay Capital Management全部在未來2年內給NVGN投資5百萬美金的可轉換債券,按照現在公司24.55M的市值算當Hudson Bay全部轉換成公司股票後,將持有20%左右的公司份額。
查看原图

上圖為三月底最新更新的Hudson Bay最大的6個投資品,可以看出第一,5M對Hudson來說已經並不是小數目隨便賭賭;第二,Hudson總體來說還是挑選以大市值低估值的企業。重金押寶NVGN實在是能看出基金對公司的信心。


除此以外,負責NVGN的Trx-1研發的Gil Mor教授也因為他在卵巢癌研究方面的貢獻,得到了美國聯邦政府5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贊助。這在大學的實驗室級別來說是天文級數字。要知道,美國癌症機構(National CancerInstitute)在2013年總共給出的研究資助預算是5billions,而這些將會用到十多種不同癌症的研究上,比如2012年,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全美最普遍的十種癌症中,甲狀腺癌的研發12年僅僅收到16.5Millions美金資助,而卵巢癌不在前十之列,Gil Mor教授的研究室卻得到了5millions的資助,我們可以得出結論,Gil Mor的卵巢癌研究在全美來講肯定是頂尖的。而Novogen作為一家澳洲企業能夠得到其研究室的幫助來研製藥物,更能說明其研究實力以及耶魯大學對於這個合作項目的十足信心。
查看原图
Novogen的新藥將十分有可能通過IND經過18年的研發,Novogen的苯並吡喃藥物技術已經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最新一代的苯並吡喃藥物被稱為「超級苯並吡喃」,它們同屬一個化合物家族,作用於細胞膜上不正常的質子移動。超級苯並吡喃的作用效果通常情況下達到上一代藥物的20到50倍。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藥物對癌症幹細胞及癌症體細胞的殺傷具有同等效力,因此為癌症藥物研發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復發。一般情況下癌症細胞對初期治療非常敏感,經過一到兩輪的放療或化療之後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很多癌症在治療停止以後又不可避免的復發。醫學界對此的普遍解釋為放療和化療不能殺死癌症幹細胞,而癌症幹細胞是癌症復發的最根本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治療不但不能殺死癌症細胞,反而對具有抗藥性的癌症細胞起到了選擇的作用。因此復發的癌症通常更具有侵略性並對後續治療產生極強的抗性。這也使得醫學界認為治療癌症的關鍵在於殺死癌症幹細胞。

癌症治療的另外一個重大挑戰是病人基因型的多樣性。科學研究發現,同一種類的癌症很多時候是由不同的基因突變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用於治療某一種癌症的藥物對不同的病人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效果。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抗癌藥物都無法識別個體病人的基因型,導致無效治療甚至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因此,研發出可以識別個體病人基因型,並對癌症細胞進行殺傷的藥物將會使癌症治療更加精準有效。這也是「個體醫療」概念的核心所在。

Novogen公司「超級苯並吡喃」家族的兩個新星藥物Trilexium和Trx-1為癌症治療重燃希望。科學家在前期實驗研究中發現,這兩種藥物能有效殺死各種級別的癌症細胞,包括癌症幹細胞和癌症體細胞。這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類具有同時抗擊癌症幹細胞及體細胞效用的藥物。科學研究顯示,卵巢癌幹細胞和成神經膠質細胞瘤幹細胞對Trilexium和Trx-1的處理及其敏感,而它們對市場上現有的標準抗癌藥物如Paclitaxel和Carboplatin卻沒有反應。Novogen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最近的一次研究進展更新中提到,Trx-1在一個非常嚴格的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這個實驗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Mor教授設計,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從卵巢癌病人體內提取癌症細胞,然後將其注射進實驗動物的腹腔。經過簡單培養後,再用Trx-1和對照藥物治療實驗動物。結果顯示,Trx-1成功地抑制了癌症細胞的生長,而其它對照藥物沒有任何效果。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結果!因為很少有藥物在研發初期的實驗室測試中就能展現出比市場同類藥物高得多的效力。

除此之外,Trilexium和Trx-1還顯示出能夠識別個體疾病基因突變類型的能力。還原型輔酶(NADH)的一個突變體tNOX僅僅發現於癌症細胞中,而研究發現Trilexium和Trx-1可以有效的識別它。對這個突變體的作用會導致癌症細胞程序性死亡,而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影響。這使得Novogen公司可以通過改變「超級苯並吡喃」家族藥物的結構從而識別更多的基因突變體,讓特定突變導致的癌症有特定的藥物進行治療。Novogen公司的這項技術也許會對個體癌症治療產生革命性影響。

Novogen公司對2014年設定的目標是向FDA提交Trilexium和Trx-1的IND(新藥研發)申請。這兩種藥物分別針對卵巢癌和成神經膠質細胞瘤。公司的最新更新顯示Trx-7這種藥對黑素瘤和前列腺癌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因此Trx-7也可能被提交IND申請。我們對這幾種藥物通過FDA的IND申請非常樂觀。首先,這些藥物作為「超級苯並吡喃」家族的成員,和市場上現有抗癌藥物的作用機理不同,會給30年無進展的抗癌藥物市場帶來新的生氣。另外,這些化合物是目前僅有的對癌症幹細胞有殺傷效力的藥物,這有可能讓癌症治療發生根本上的改變。

現在買Novogen是最好的時機

          從上文可以瞭解,FDA十分有可能會批准Novogen的IND申請,並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作為藥物剛進入臨床階段的公司,股價的反應會十分的迅猛。從很多其他醫藥公司上我們可以證明這一點。

·              FDA 在2012年8月7日批准了TherapeuticsMD,INC(NYSE:TXMD)的IND申請,股價受此消息影響從2.21最高上漲至9.01,400%的漲幅。

·              FDA在2013年10月7日接受了LigandPharma (Nasdaq: LGND)對於2類糖尿病藥品的IND申請,股價從49.98上漲至最高80.42,64.2%的漲幅。

·              今年2月13日,FDA批准了Regado Biosciences, INC (Nasdaq: RGDO)的GEF2藥物IND申請,股價上漲140%。從5.88最高上漲至14.10。

因此臨近的IND批准很有可能會成為Novogen近期股價飆漲的催化劑。



Novogen很可能會成為其他大公司收購或合作的對象

Novogen強大的科研能力和在這個領域的專注度使得近期兩個候選藥品Trilexium和Trx-1通過IND的概率十分高。公司目前運行十分輕鬆,擁有有足夠的能力去研發這些藥物,它在擁有5百萬美金左右充沛的現金流的同時沒有任何債務。然而,重視長期發展而沒那麼在意短期股價表現的Novogen因此的市值十分小,只有2千4百萬美金。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Novogen的藥品通過IND,Novogen在這種估值下,很有可能會成為其他大公司收購或者合作的對象。很多大公司會收購這些在有發展空間的醫藥公司(不論大小)用來豐富自己公司的產品線。Novogen同時也很可能會有很多潛在合作夥伴願意與其一起發展這個領域的產品。在過去,有很多如Novogen這種重點研發卵巢癌藥品的醫藥公司被以很高的溢價併購或者進行合作。

比如醫藥行業的巨頭輝瑞製藥一直在尋找卵巢癌製藥公司等能夠潛在併購的對象,當然收購對象的規模從小到大都有。比如最近,輝瑞製藥在試圖收購英國的製藥公司阿斯利康,一家側重於肺癌和卵巢癌製藥的公司。儘管輝瑞開出的106B 美金的收購(10%的溢價)要約目前還沒有被接受,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製藥巨頭對於卵巢癌製藥領域的關注,那麼如果Novogen的產品進入IND並且證明足夠優秀,Novogen的價格對於醫藥巨頭來說是九牛一毛。

阿斯利康是一家十分成熟的公司,因此收購他給出的溢價空間並不值得參考。一些中小板塊的公司經常能夠得到更高的溢價空間。正在研發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藥品的美國公司Astex Pharmaceuticals(Nasdaq:ASTX)被日本製藥公司Otsuka Holdings Co以9億美金,48%的溢價收購。很多大公司面臨著專利過期等情況,因此他們需要收購小的醫藥公司尋找新的利潤來源。再比如,為了增加產品線,另一家日本製藥公司Eisai以3億美金收購了製藥公司Morphotek,一家處於研究卵巢癌Phase 2階段的公司。這些研發卵巢癌,也就是Novogen目前在著力開發的領域的公司都被以相對較高的溢價收購,這不僅給股東帶來了很高的回報,並且給公司藥品帶來了持續開發的生命力。

當然,Novogen也很有可能會有商業合作夥伴幫助其藥品進入市場,這對於其股價會起到很重要的催化作用。比如默克公司以十億美金收購了Endocyte(Nasdaq: ECYT)公司治療晚期卵巢癌藥物的全球經營權,1.2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承諾在得到里程碑式成功後支付剩下的8.8億美元。該公司可以同時在美國推銷並且分享美國銷售的利潤提成。受到這個消息影響,公司股價從7.62美元最高漲到了28.17美元。但是,由於該藥最後trial沒有通過FDA,股價暴跌回到了7美元左右。值得關注的是,默克公司的合作資金大大超過了Endocyte當時的2億美金左右的市值,儘管當時公司還在藥物研發階段。因此,Novogen的藥物在通過IND後很有可能得到市場關注,並且合作夥伴可能給出很好的條件與其進行合作,這對於股價也會有十分高的促進作用。

以Novogen目前的情況和市值,公司的藥通過IND後,無論是被以高溢價被其他製藥公司收購,或者得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支持,概率是十分高的。那麼,無論是以高溢價被收購,或者是得到優秀的合作夥伴,對於股東來說,都會有很高的投資回報。

另外,Novogen對它推出的這些藥物都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現有的大多數治療卵巢癌和腦癌的藥物都已經失去專利保護。那麼,作為一種全新概念治療癌症的藥物,Novogen產品的成功研發和投放,將會對現有癌症藥物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另外,腦癌(GBM)作為一種orphandisease, 針對其藥物的研發也受到FDA政策上的照顧。目前最吸引人的政策則是,一旦藥物被FDA批准,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將得到完全保護,這樣的無競爭狀態會持續7年之久。而且,支持藥物研發的企業也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稅收優惠(taxbreaks)。這對Novogen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

Novogen擁有業內最優秀的團隊

CEO Dr. Graham Edmund Kelly是Novogen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現在的CEO,他本人在癌症領域做了超過30年的研究工作,經過他指導研究並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超過了30種,可以說是極具經驗。在Dr.Kelly領導下,Novogen的市值曾一度達到5億美金。2007年,Dr. Kelly帶領兩位高管離開了Novogen並創立了Triaxial Pharmaceutical,原因是為了更專心的抗癌並研究有突破性的技術。在2012年, Dr. Kelly帶著全新的技術回歸併擔任CEO一職,而Triaxial的技術平台也成為現今Novogen主要研究的方向。在他帶領下,相信Novogen會達到並超越原來市值的巔峰。值得一提的是,DrKelly本人患有前列腺癌,而Novogen主推的藥物之一就是治療前列腺癌的,DrKelly曾說: 我曾經進行過化療等治療手段,而現在我通過服用Novogen自己的藥物來治療我的疾病,我的病正在好轉("I had radiology and chemotherapyand then I took it upon myself to treat myself with some of my own drugs. I'min remission.")(加鏈接)可以看出Dr. Kelly對自己公司的藥物十足信任,而這一點是我們認為Novogen比其他公司更能成功的原因,Dr. Kelly對藥物成功的期待不僅僅因為他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以及這將是一個有劃時代性的藥物,更有著他對患癌痛苦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Dr. Andrew Heaton (VP, Novogen 北美區CEO) 和 Dr. David Brown (CSO) 都是跟隨了Dr.Kelly超過20年,共同創立了兩個公司並在對藥物研發有著深厚經驗的癌症專家。

在Novogen的director中,Prof Peter Gunning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位。他目前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癌症研究部門的主管,而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醫學院也位居全球前30。他在癌症中專攻兒童癌症這一方面,兒童癌症是Novogen主要研究的五個方向之一。他已經研究出一種可以殺死癌細胞的方法,並且預計在18個月內會進行臨床試驗,這也將成為繼腦癌,卵巢癌進行臨床試驗之後的下一個NVGN股價的催化劑。目前,ProfPeter的治療方法通過試驗已經證明可以很有效的殺死目前最為普遍也是最為危險的一種兒童癌症—神經母細胞瘤。Prof Peter的豐富工作經驗也足以讓我們相信他是在這個領域最為權威和有經驗的人選,他曾leadershiproles as Chair of the Division of Research at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tWestmead, Chair of the Westmead Research Hub Executive and Chair, Board ofBio-Link, a company established by the NSW Government to supportcommercialization of biomed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值得一提的是,Novogen是他唯一效力的盈利性藥物研究公司,可以看出他對Novogen以及藥物的信心十分大。

現在我們來看下Novogen在14年即將開始向FDA遞交IND以及人體試驗的兩種藥,Trx-1和Trilexium的研究實力以及負責人。上面我們也已經提及了IND通過的幾率非常巨大,這將是NVGN股價將在今年飛漲的兩大催化劑。

Trx-1的治療對象是卵巢癌患者,Novogen目前與耶魯大學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共同合作開發此藥物,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Gil Mor以及他的實驗室則成為了研發藥物的基地。GilMor教授是在研究卵巢癌方面的權威,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把卵巢癌癌症幹細胞隔離出來的人,他堅持希望找出殺死癌症幹細胞從而根治癌症的方法,他的研究成功使得這種設想變得可能。Gil Mor的卵巢癌研究在全美來講是頂尖的。而Novogen作為一家澳洲企業能夠得到其研究室的幫助來研製藥物,更能說明其研究實力以及耶魯大學對於這個合作項目的十足信心。

Trilexium是Novogen今年准備提交IND的將會用於治療腦癌的一種新藥。而Novogen在13年12月20號向外宣佈,將會以類似與耶魯合作的形式與康奈爾大學Weill醫學院合作來進行藥物的研究。Weill醫學院大腦與脊柱中心的主席,創始人以及教授—全球著名的神經病學專家Dr. Philip Stieg恰好是研究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GBM)的專家之一,Dr. Stieg曾連續13年被Castle Connolly評為全美最優秀的醫生之一,他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兩位專家Theodore H. Schwartz, M.D.以及Dr.Susan Pannullo也是專精於研究腦瘤並且在業內十分有名的醫生。他們的實驗室將會很好的幫助Novogen藥物進一步研發,以及進行臨床試驗。Weill醫學院的病人涵蓋所有人種,能夠最好的使得Novogen的藥物能夠得到全面測試。

我們相信,在與這兩家常青藤醫學院的精英合作之後,Novogen的藥物研發項目將會如虎添翼。如果有藥物能夠將這些癌症根治的話,我們相信藥物將會出自Novogen之手。

Novogen的股價被嚴重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NVGN有非常靚麗的資產負債表。這對投資者來說可謂一顆定心丸,因為太多的醫藥公司是在缺少運營現金這個問題上腰斬。根據CEOKelly博士最新在紐約的演講顯示,現在NVGN擁有五百萬美金(超過市值的1/5),同時沒有任何債務。再加上之前提過的隨時可以調用的HudsonBay在三年裡給NVGN直接準備的五百萬。根據最新的10k顯示,NVGN的capex是2013年250萬, 2012年540萬 以及2011年390萬澳元。考慮到公司穩定的收入和花銷。NVGN有足夠的空間去進一步開發研究。

首先,用行業的p/fcf估值,我們得出公司的終值大概在10億美元左右。折算到今天就是1.37億,或24.77每股,這也是我們給Novogen目前的目標價。

另外,我們來看一下對於Novogen的估值,因為NVGN是一家醫藥公司,常規的總收入增長以及經營收入增長模型不能試用。所以當我們嘗試預測公司的未來收入時,我們需要首先看看市場有多大。

根據粗略統計,每年大概有15萬女性被診斷出卵巢癌,而在這15萬人之中,大概有22000來自美國,7000到8000來自英國,以及60000來自中國。

當今和癌症有關藥物的價格大概在每年5萬到12萬美金之間,我們的模型假設公司年收入在7億5千萬美金,而這個數字是公司的終值。

另外計算自由現金流折算率的時候,我們用的是計算出來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作為前五年的折算率,從第六年開始到第十年折算率逐漸趨向一般的公司(無風險利率+4.5%)
查看原图
關於運營利潤率和再投資率,對應的我們用的是醫藥股行業的20%和1.13。在我們的假設下,自由現金流折算估值模型給出的公司的股權價值大概在15.92億美元。

另外因為從IND到FDA通過大概需要10年時間,所以我們的估值是10年以後的價值。那麼當把其股權價值折算到今天,NVGN在我們的模型下應該值106.87。

以上估值僅限於對於Trx-1,因為根據我們研究Trx-1更有可能通過FDA驗證。如果加上Trilexium 的市場價值,NVGN的估值會更高。

據上所述,在美國大概有20萬病人患有成神經膠質細胞瘤,我們保守估計只有10%的病人有能力支付藥物費用,又因為治療癌症每年花費大概在7萬到15萬美元, Trilexium能給公司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假設這20億分佈在從今年開始10年以後的10年時間裡面,那就是2億美元一年。在折算之後,我們得出Trilexium會給公司整體增加434.8萬的價值,讓其股價到達114.73塊。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Novogen的價值被大幅度低估,在通過IND並且進入臨床試驗之後,在Kelly博士的領導下,Novogen將會再創輝煌,而接下來更多的新藥以及進入Phase1之後將會給出的臨床數據也會使得Novogen接下來的股價催化劑不斷。相信目前投資Novogen會是最好的時候,也有著最好的風險回報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63

微軟公司將會在兩個月內拋棄私生子—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

http://news.iheima.com/show-10-143915-1.html
還記得Windows Phone 7.8操作系統嗎?微軟公司開發它作為權宜之計去減少用戶對Windows Phone 7.5的不滿,它是一組避免直接跳至Windows Phone 8的技術。如果你已經忘記了,不要擔心,微軟公司將要做同樣的事情。

 Mary Jo Foley今天詳細說明了一些即將退出市場的微軟產品,這包括Windows Phone 7.8。事實證明,7.8時代的終結日期已經明確:9月9日。

今天微軟公司發佈這條消息,又把它收回,它這樣做的目的似乎是在統計那些對微軟產品終結支持有關注的用戶數。發佈的列表中有包含了將會在九月份失去主流支持的 Windows Phone 7.8。

 目前還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根據公司的總體生命週期頁面,一般消費產品接收2年時間的更新和支持,之後,他們不再支持。對這些產品沒有擴展支持,比如像desktop Windows的各種版本。

 Windows Phone 7.8在經歷僅僅18個月後就被取消,微軟公司的措辭是從產品的生命週期開始,18個月時期內微軟公司將對手機操作系統提供包括安全更新的有效更新。簡而言之,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Phone 7.8,距離你的手機操作系統終結支持,你還有一些時日。

多少Windows Phone 7.8用戶會被拋棄呢?大概17%的Windows Phone市場,所以那不是小數目。

Windows Phone 7.8不是一個創可貼,微軟公司認為Windows Phone有必要加入Windows大家庭,而原來的Windows Phone 7, 7.1 ,7.5和7.8手機設備在未來卻不能共享。因此,看到微軟公司拋棄這些是不足為奇的。

從支持中他能獲得什麼?除微軟公司履行對用戶不離不棄的模糊諾言外,為用戶提供平台,這方面可以說是很少的。

 戰略上,Windows Phone 7.8是沒有實際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21

90後創業者集體發聲:我們將會怎麼顛覆這個世界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0/144269.html

曾經備受爭議的90後一直被各種標籤纏身,然而隨著這部分群體離開大學校園開始融入社會,90後逐漸成為當下的主流人群,這些既有幹勁又有衝勁的90後也開始成為創業生力軍。昨日舉辦的「產品家沙龍90後企業家專場」活動中,五位年輕的90後創業者和大家分享了他們在創業這條路上的心得與體會。

銳波科技創始人兼CEO 孫宇晨:自由、競爭、個性化是90後對安全感的定義

在孫宇晨看來,90後對於安全感的看法與80後大為不同,對於網絡上盛傳的「80後的集體回憶」,他表示無法理解。在他看來,集體回憶意味著控制、壟斷和中心化。而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90後深受互聯網的影響,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集體回憶,競爭、自由以及個性化才是90後所追求的主流,也是他們的安全感來源。

孫宇晨將自己的創夢之路定義為「擁抱風險」,在這個風險大於收益的環境裡,創業者需要考慮清楚如何做出選擇。

對於投資方的選擇,孫宇晨有自己的思考,他希望遇到具有投資經驗和酷愛90後的投資人,「如此才能對我們的想法和性格都很包容,在遇到困難時也能一起度過,並且真正看好這個事業。」

湖南常德米粉伏牛堂創始人 張天一:互聯網思維和我沒什麼關係

有人曾經形容伏牛堂牛肉粉店是借助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餐飲行業的顛覆,對於這種定義,張天一隻想說兩個字:呵呵。他更傾向於將自己定義為在互聯網時代做傳統創業的新人,通過互聯網伏牛堂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湖南米粉食客,吸引來更多人流,此外,張天一還將會通過社交媒體將伏牛堂的「後廚」開放,把菜譜貢獻給更多的牛肉粉愛好者。「儘管如此,但遠遠沒有到思維這個層面」。

與與其他主動選擇創業這條路的創業者有所不同,金融法專業出身的張天一從未想過要去創業,對於他來說,這更像是一種被動的選擇,是由於恐懼、想要逃離目前備受約束的現實生活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我不知道創業會不會讓我更好,但我知道不創業只會讓我更糟」。

「一起唱」創始人 尹桑:對於90後你無需理解,傾聽就好

在尹桑看來,90後創業既不應該被追捧,也不應該被貶低或者打壓,「我們不奢求得到別代人的理解,能被安心聆聽就已足夠,因為新的時代必定會有新的價值,」在與投資方接觸時,尹桑也是抱著同樣的態度。

尹桑喜歡用阿迪達斯的一句廣告語「All in or nothing」來解釋自己對於創業的理解,創業必須要有膽識,不怕輸就不會輸。在他看來,90後創業者已經成為一支生力軍,而這個無所顧忌的群體也將成為創業精神的發揚人,這也是90後創業在當下會受到如此強烈關注的原因之一。

開發者社區SegmentFault聯合創始人兼CEO 高陽:人和產品一樣需要不斷迭代

高陽有著和年齡不相稱的成熟,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創業五六年,他的SegmentFault現在聚集了超過 10萬的開發者,希望成為中國領先的開發者社區。多年創業經驗讓高陽懂得,人和產品一樣,也需要不斷的迭代,幾個月就要自我重構一遍,這是自我提高的過程。

提到自己的未來規劃,高陽說程序員的時代已經來臨,他們是最具生產力的一群人。如果能把這群開發者聚集起來,為他們提供最專業的平台,就能幫助整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變得更好。

臉萌CEO 郭列:夢想實現之後還要重新上路

今天,臉萌成功引爆各大社交平台並達成「App排行榜第一的應用」的目標,可以說郭列在創業時的夢想已經實現,但在經歷了創業的起伏之後,郭列才發現,原來這條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浪漫。

他也坦言,在取得階段性成功後,需要給爆棚的自信心降降溫,拋離固有的東西重新上路。比如在臉萌之後,郭列會將產品在在漫畫、表情、社區方面延伸,還會做一些和漫畫沒有關係的新產品。

在經歷了離職後的迷茫與成功後的喜悅,郭列對於產品觀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第一,強需求,將年輕人的個性化展示出來;第二,不斷打磨,根據用戶反饋,每週迭代一次;第三,專注,9個人做1個頭像應用;第四,對用戶真誠,無推送、無評分提示,做最純粹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52

華爾街大行“不能”想象:世界失去我們,將會怎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081

美國監管機構再次向華爾街發難,稱11家最大的銀行沒有證明它們的倒閉不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廣泛的、具有強破壞力的影響,並責令它們在2015年7月之前做出整改。

2010年制定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要求銀行每年遞交一份“生前遺囑”。在遺囑中,銀行須詳細闡述它們的經營狀況和所暴露的風險,以及在瀕臨倒閉時如何不依賴政府支持就能進行破產或者分拆。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促使監管者通過了該法案,因為當時他們拼命想弄明白像美國國際集團(AIG)和雷曼兄弟這樣的金融巨頭是如何變得搖搖欲墜的。

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近日稱,大銀行在提交的破產計劃中做出了“不切實際或是缺乏充分根據”的設想,而且它們也“未能列出、甚至不能明確為了加強未來實現有序破產的可能,公司在結構和業務上需要做出的變化。”

這兩大監管機構要求這些銀行必須在2015年7月之前提交有了重大改進的破產計劃,否則它們將面臨更嚴格的資本和杠桿要求、限制擴張、乃至被強制分拆的後果。

這11家銀行總資產超過了2500億美元,包括美國銀行、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道富銀行以及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德意誌銀行和瑞士銀行等在美國的外資銀行。

FDIC二號人物Thomas Hoenig在聲明中表示:

盡管這些公司遞交了數千頁的材料,但它們的計劃並未提供一條可靠或明確的、能擯棄不切實際設想且不需要直接或間接公共援助的破產途徑。

金融博客zerohedge認為,如果銀行們無法提供一條不需要直接或間接公共援助的破產途徑,將意味著納稅人仍然要為它們的過錯買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04

移動醫療商業模式探討: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主導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77&extra=page%3D1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9 09:09 編輯

移動醫療商業模式探討: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主導
作者:格隆匯 王威/周銳

上一期港股那點事我們分享了在線醫療業內人士、格隆匯會員左龍右鯉對BTA布局在線醫療的看法,大家也對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存有疑慮,格隆匯邀請到這一領域資深專家王威進一步分享對移動醫療商業模式的看法。王威在本文中提出,1)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主導;2)多平臺共存:用戶入口平臺領跑,硬件入口平臺蓄勢待發;3)B2C模式中的B端:傳統醫療領域的部分企業在移動醫療時代正強勢回歸!4)市場高估了C2C模式中的C端(醫生),而沒有充分重視B2C模式的中B端(醫生)。


以下是來自王威/周銳的分享:


我們在5月份寫過移動醫療深度報告1.0《移動醫療是下一個大金礦20140522》,率先提出了一些觀點:深耕垂直細分領域、全身上下處處可穿戴、最可能成功的幾種模式、幾個關鍵節點和大概的閉環體系等。


4-5 個月前,大家還在討論BAT這些巨頭是否會對移動醫療行業造成影響?今天再來看,巨頭們已經大刀闊斧的攻城略地了,只能感嘆行業變化太快了。我們認為移動醫療會是未來幾年對醫療市場影響最大的變量之一,可能會改變醫療市場的生態系統。


1.0深度報告寫完之後,我個人也是心存一些疑問的,主要集中在商業模式方面。近幾個月我們又舉辦和參加了多場移動醫療相關會議,也與業內大佬進行了廣泛交流,但依然沒有找到非常滿意的答案,因為在實業內也是處於摸索階段;無奈之下我們又追根溯源研究了互聯網歷史以及日本等海外國家的發展歷程,幾番反複,總算對移動醫療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也是本文產生的背景。如您有更好的觀點或對我們的看法有疑問或質疑,也歡迎與我們探討。


本文主要就商業模式進行一些探討,一些主要觀點:1)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主導;2)多平臺共存:用戶入口平臺領跑,硬件入口平臺蓄勢待發;3)B2C模式中的B端:傳統醫療領域的部分企業在移動醫療時代正強勢回歸!4)市場高估了C2C模式中的C端(醫生),而沒有充分重視B2C模式的中B端(醫生); 5)醫療領域平臺和路徑的遷移和融合:線下->線上的遷移和融合,橫向->縱向的遷移;6)企業戰略考量:以資源要素和路徑為根本,需求場景和用戶體驗為著手點,圍繞核心價值鏈由小及大的打造閉環體系為手段,用戶粘性為目的,盈利為結果;7)我們提出幾個大維度來區分用戶(/患者):各類大病種、地域、輕/重問診、用戶支付能力等。


一、商業形態預判: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主導


移動醫療未來會對傳統醫療行業形成挑戰,沒有企業能獨善其身:


1)場外新競爭者加入。新應用場景給了新進入者機會,如騰訊借助移動用戶平臺、阿里借助移動支付、九州通借助物流體系對行業進行整合;類似京東和蘇寧這樣的案例未來也會在醫療行業上演。騰訊、阿里等公司之前都沒有涉及醫療領域,但是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春風,都跨界從場外進入了醫療市場。


2)場內的跨界競爭一觸即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業界限變得模糊,跨界競爭隨時都可能發生。


在我們研究移動醫療未來商業模式的過程中,閱讀了不少的書籍。我覺得黃巖老師的《再看電商》中的有些觀點值得借鑒。書中將中國的電商分為2個半模式:


1)平臺。代表企業有淘寶(C2C)、天貓(B2C)、QQ商城等。模式特點:制定交易流程和規則;提供網絡配套支持;有限的客戶服務;平臺方不介入商品及銷售運營。


2)買賣。代表企業京東、易迅、中國亞馬遜。模式的特點:從經營定位、商品采購、定價、銷售,到庫存、服務一條龍服務;完整的交易閉環生態;通過買賣環節的運營優化獲得利潤。


3)代銷模式。代表企業唯品會。模式特點:公司介入銷售環節、但不買斷庫存以特賣;限時、閃購形式吸引客戶;有限的商品數量和聚焦式的營銷。


對照互聯網及電商的發展歷程,對移動醫療的啟示或許已經在其中了。我們先直接給出結論:移動醫療時代,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據主導。


為何類似於京東的買賣模式行不通?醫療服務整個體系太過於複雜,且大部分時候都是非標準化產品(體檢等少量除外),使得買賣模式完全沒有辦法勝任這麽複雜的需求。看電商的發展歷程,即使是標準化程度比醫療服務高很多的商品,京東最開始也是從標準化程度極高的3C產品開始的。


為何基於平臺的C2C模式難以長期勝出?主要原因是醫療行業壁壘較高、產業鏈較長,個體醫生的行醫方式難以提供全產業鏈、安全和高效的服務。輕問診的需求廣泛存在,但是未來會逐步被分流:各種醫療B端企業、家庭醫生、來自醫聯體體系下的社區醫療機構等等。政策層面,衛計委目前禁止醫生私自遠程醫療,但是遠程咨詢是允許的,相信相關政策會逐步放開。


未來基於平臺的B2C模式將會占主導。對於醫療的需求方來說,其醫療需求是非常廣泛的;但作為醫療服務的提供商來說,單個提供商的專業領域又是細分和具體的,因而平臺公司有了存在的現實意義。我們判斷:大平臺收集C端的流量和需求,然後由B端(一批專業的醫療公司)來滿足這個需求(比如心血管領域的樂普、眼科領域的愛爾、糖尿病領域的三諾生物、肝病領域的福瑞股份、保健品領域的湯臣倍健等)。除了這種主導模式之外,相信基於平臺的C2C模式(類似現階段的春雨醫生)也會共存;另外,也有一部分用戶會繞開大平臺而直達B端公司,比如樂普醫療、三諾生物、福瑞股份等公司未來都有可能擁有自己的APP或單個細分領域的小平臺。當前階段,我們認為市場高估了C2C模式中的作為C端的醫生集合體的重要性,而低估了B2C模式的中B端的以企業形式出現的醫生群體的能量。我們看到三諾生物收購了糖尿病專科醫院、蒙發利與實力極強的廣州呼研所合作,這些被企業組織起來的醫生群體可能更高效,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公司會這麽做。目前這些專業化的公司跟大平臺的關系都還沒有怎麽建立,但是我們判斷1-2年內就會大幅改觀。


二、多平臺共存:用戶入口平臺領跑,硬件入口平臺蓄勢待發,大數據平臺還需觀察


移動醫療領域最早出現的比較典型的平臺是春雨醫生和丁香園等;春雨醫生之前是C2C模式,將醫生和病人都聚焦在平臺之上,病人可以實現自診和輕問診。春雨醫生在融資5000萬美金前後,我們發現他們正在不斷的沿著產業鏈的上下遊豐富自己的B2C業務(與好藥師達成戰略合作打通問醫和購藥、與九安醫療等合作),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們對行業趨勢的判斷。


用戶入口平臺領跑:除了春雨醫生和丁香園等之外,更重要的平臺正在崛起:傳統互聯網領域的巨頭騰訊、阿里、百度等,他們在移動醫療領域展開了一系列讓我們眼花繚亂的動作。我們在1.0報告中,分析過幾個需要搶占的入口(硬件入口、用戶入口、醫院和醫生入口),無論是春雨、阿里還是騰訊,都可以大概劃為基於用戶的入口平臺。這些巨頭能加速行業趨勢,近2年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嘀嘀打車,很短的時間就培養了用戶移動預約的士和移動支付的習慣。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往微信等大平臺上遷移,例如九安醫療和寶萊特的可穿戴設備都有望通過微信來實現直接操作和數據上傳,解決了中小企業APP軟件要適配無數種安卓機型的痛苦,也減輕了用戶手機上APP多而雜的煩惱;另外,越來越多B端小公司的接入,也會讓這些大平臺的生態系統逐步豐富起來,粘性會不停的加強。除了我們看到的這些已經浮出水面的有望成為大平臺的企業,其他如移動運營商、保險等公司也都不甘落後,也在積極布局,但效果還需要持續觀察。最近連美國的Facebook都準備進軍醫療健康了,正在探索創建一個在線“支持社區”,把患有各種疾病的Facebook用戶連接在一起;同時公司內部還有一個小團隊將開發一些“預防保健”類應用,幫助人們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


2-3年內基於硬件的入口平臺會崛起。最大的可能就是蘋果和谷歌等公司,蘋果打造了IOS系統,谷歌主導了Android系統,兩者在軟件和硬件設計上都有強大功力。蘋果擁有足夠大的用戶群體,但目前還沒有殺手級的可穿戴設備出來;有望在Apple watch及後續產品上獲得突破,那麽基於硬件的平臺有可能迅速搭建起來,一些基於移動醫療的輕問診及健康監測等人群有望快速往基於硬件的大平臺上聚集。基於硬件入口的平臺有望與各種醫療服務的提供商合作,類似於在蘋果手機與各國運營商的合作。可穿戴領域技術迅猛的發展,如無創的、可洗織物的、植入的可穿戴產品等都可能有較大機會。對於國內的中小可穿戴公司,與大平臺的合作或是最優選擇,單打獨鬥方式的持續性值得觀察:比如九安醫療最近引入小米作為戰略投資,在移動健康領域展開合作。


第3階段,我們猜測基於大數據的平臺有可能會出現。在移動醫療的前2個階段,基於用戶和硬件入口的平臺公司有望相繼崛起。再往後看,有可能是大數據平臺,但目前這個趨勢還不明朗。有一點比較肯定的是:下一個巨大的數據洪流可能就來自人類的生物和生理數據組。


預計未來中國的移動醫療市場的大平臺有幾類,或基於用戶(或醫生)、或基於硬件、或基於大數據,每種平臺都至少有1-2家大型企業。平臺主要功能是構建一個基本的生態體系框架,比如支付、評價體系、廣告系統、甚至包括遠程視頻平臺和物流平臺等等。在互聯網領域和電商等領域尚且能有若幹大企業共存(電商領域的淘寶、天貓、京東、一號店、當當網、唯品會等等),更不要說更細分和更專業的醫療領域了。用戶需求非常多樣化,我們提出幾個大維度來區分用戶:各類大病種、地域、輕/重問診、用戶支付能力等,用戶多維特性決定了無論是平臺還是醫療服務的提供商,都具備多樣化的生存空間。移動醫療的大平臺和細分服務的提供商不會太少,但也絕不會太多:因為基於移動的顯示終端都必須追求簡潔,且手機上同類型APP的數量會非常有限。另外,移動時代信息不對稱性的消除會讓馬太效應更加明顯,可能若幹個第3名都抵不上1個第1名。


我們簡單梳理了國內巨頭在醫療領域的一些動作:


阿里:收購中信21世紀、支付寶與海虹控股合作、支付寶聯合天貓醫藥館啟動O2O項目、布局“未來醫院”, “藥品安全計劃”。


騰訊:在手機QQ5.1版本中,新增了“健康”模塊,致力於打造健康管理社交平臺,涵蓋運動、睡眠、血壓等多項健康領域;7000萬美金入股丁香園;微信支付已和好藥師網達成合作,實現移動端支付購藥;8月29日,微信推出微信智慧生活,包括智慧醫院。


百度:去年和SFDA合作,將三大藥品數據庫、總計20余萬個權威藥品信息導入百度庫。百度又上線百度健康平臺,致力於全網醫療信息的整頓梳理,將其打造成醫療服務領域的大眾點評,並借此延伸至藥品銷售的醫藥電商領域。  2013年6月,百度與咕咚網聯合推出“咕咚手環”;8月與映趣科技聯合發布inWatch智能手表。 2013年12月18日,上線百度Dulife智能可穿戴設備官網。 2014年7月23日,百度和北京市政府合作,推出健康雲平臺。


其他:春雨醫生5000萬美元融資,且與好藥師達成戰略合作打通問醫和購藥;樂普醫療投資金衛捷和北京醫康世紀進軍移動醫療領域;蒙發利與廣州呼研所合作推出移動醫療呼吸系統解決方案;9月3日,雲南白藥和中國移動合作O2O; 德國默克雪蘭諾攜手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華康移動醫療推出《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和《中華糖尿病雜誌》的贈閱活動。


三、B2C中的B端:傳統醫療領域的部分企業正在強勢回歸!


我們在5月份移動醫療1.0深度報告里率先提出:在移動醫療時代,中小企業宜深耕垂直細分領域。當時這個趨勢並不明朗,但過去幾個月行業正在發生非常積極的變化,很多企業在圍繞各自的細分領域進行移動醫療的布局:心血管領域的樂普醫療、血糖領域的三諾生物、肝病領域的福瑞股份等。又如保健品領域的湯臣倍健和流通領域的九州通等都開始在移動端發力了。


之前有不少人認為,在移動醫療時代,傳統醫療企業可能會被拋棄或被顛覆,但是我們相信他們依然是移動醫療生態體系最堅實的基礎。當然這一大批的企業里面,誰能率先借助移動的手段來打造一個產業鏈的閉環體系並對產業鏈進行重塑,誰就最有可能受益。我們相信還會有一批企業在大病種和慢性病等領域借助移動醫療的手段強勢崛起,目前還有不少企業潛伏在水面之下。傳統醫療企業(醫療設備廠商、醫療信息化廠商和藥企)在醫療資源的積累方面是領先的,但在起跑階段缺少互聯網思維,一旦企業家意識到這些問題並能實現強勢回歸,其爆發出的能量也是驚人的。比如最近當各大品牌企業開始進駐天貓醫藥館設立旗艦店後,也開始了O2O戰略,醫藥電商們就坐不住了,醫藥電商們靠著互聯網思維積累起的先發優勢在傳統強勢工業企業面前還是比較單薄的。比如今年6月份,歐姆龍利用先聲再康的網上藥店資質,在天貓醫藥館率先開設官方旗艦店,醫藥館里各大網上藥店的歐姆龍產品銷量應聲下滑,甚至有的降幅達50%。


先圍繞核心價值產業鏈打造閉環,然後再力爭閉環由小及大。產業布局的時間太緊迫,企業必須從價值鏈的核心環節開始打造閉環。比如中華醫學會攜手默克、華康走進學術期刊e時代,全國20000名內分泌專科醫生均可通過“醫客App”和“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App”申領這兩本雜誌為期一年的免費閱讀權限。我們看到華康巧妙的將醫生、藥企和自己組成了一個閉環,作為緊缺資源的醫生和作為移動醫療潛在最大付費方的藥企都是產業鏈里面的核心環節;與此同時,行業蛋糕劃分方式也可能被重新定義了。企業間合縱連橫成新常態,行業要素正在快速重新組合:如騰訊與丁香園、 九安與春雨等等。在這個巨變的時代,只有開放的心態融入產業大融合中去,才有機會分享新的大蛋糕。任何希望憑一己之力來獨占市場的想法都比較危險,更大的可能是被市場邊緣化。


四、平臺和路徑的遷移:線下->線上的遷移和融合,橫向->縱向的遷移


依靠資源要素和路徑的大整合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如果將整個的醫療看成一張立體大網,那麽這個網就是由資源要素和路徑構成的,資源要素包括醫療的需求方(病人等)、供給方(醫院、醫生、藥廠等等)、籌資方(醫保等)和監管方(SFDA等政府機關)等;路徑也可以分為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企業需要圍繞自己掌握的核心資源要素和路徑,由小及大的構建自己的閉環體系。 比如阿里擁有了支付(資金流),由這個入手,對醫療資源在進行整合(支付寶與海虹控股合、布局未來“醫院”等);比如擁有醫藥物流的九州通,與微信合作推出O2O“藥急送”並開通“微信小店”,搶占移動流量入口,將眾多合作藥店納入自身物流體系,打通醫藥電商的“最後一公里”。擁有用戶的騰訊和擁有醫生資源的丁香園的聯姻值得看好,雖然騰訊還未找到一條好的路徑將這些寶貴資源對接上。騰訊和丁香園各自在用戶端和醫生端都有非常龐大的群體,而且這些群體又是靠社區這種比較有粘性的方式支撐起來的,未來的開發潛力是非常大的。


研究日本的移動互聯網之路,發現NTT公司的整合之路值得借鑒。NTT最初也只是一家單純的運營商,優勢是擁有大量的用戶,通過眾多的領域選擇合資和合作的方式來展開業務(比如收購三井住友銀行34%股份進軍金融業並發行手機信用卡,與歐姆龍合資成立移動醫療方面公司,與麥當娜成立合資公司等等),其完成了向一家綜合型公司轉型:業務涉電子商務、媒體、金融支付、物聯網、醫藥等8大業務版圖,極大豐富了自己的生態體系。


線下往線上的遷移和融合,橫向往縱向的遷移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發現廣告從傳統媒體快速遷移到互聯網,購物從蘇寧和國美迅速遷移到了京東等公司,信息流從移動和聯通遷移到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了,伴隨著傳統商業模式的隕落和新商業模式的崛起。線下往線上遷移的趨勢在醫療領域也勢不可擋,比如健康管理、掛號、輕問診、買藥、回訪等環節技術上都能在線上實現了,目前就診、檢查、住院等環節還只能在線下完成;但未來高清視頻方案和政策的推進也可能改變就診方式。比如過去幾年,即使是醫藥這個比較封閉的領域,網絡銷售的占比也在快速提升,醫療器械領域部分產品的網上銷售占比已經能到10-20%。所有平臺型公司在互聯網時代,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布局是否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因為路徑的改變往往伴隨著平臺的遷移,而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平臺型的公司;當然我們認為醫療領域的改變相比其他領域來說會慢很多,傳統企業只要積極應對,風險並不會太大。


橫向往縱向的遷移:在傳統醫療領域,我們看到樂普就做心血管支架等器械,看到信立泰就做心血管藥品,整個產業鏈是分層的,企業圍繞自己所在的層級在橫向拓展;但是在移動醫療時代,我們看到樂普收購了藥企,還收購了移動醫療的公司(北京金衛捷和醫康世紀),未來也有可能在心血管專科醫院領域發力。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移動讓產業鏈垂直整合更加容易,閉環體系的搭建也更加容易。一個趨勢正在形成:傳統橫向擴張企業的競爭力會被逐步消弱,基於縱向垂直深度整合的企業競爭力正在逐步加強。比如樂普醫療往上下遊拓展的戰略可能會對產業鏈中做藥和做醫療服務的企業產生壓力,這點在傳統醫療時代發生的概率就很低。在垂直整合的問題上,回顧蘋果的發展歷程是對我們有啟發的。蘋果在移動時代選擇了垂直深度整合,而且非常成功的。全世界第一個做垂直深度整合的不是Apple,而是日本的i-mode,但是i-mode並不成功,原因之一是蘋果以iphone手機硬件作為入口來整合比i-mode通過運營商服務作為切入口進入全球容易得多;另外i-mode的生態體系過於的複雜,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產業鏈強勢的一方牢牢控制整個產業鏈是可行的。完成全產業鏈整合後,不必追求單個環節的利益最大化,只需追求全產業鏈利潤最大化,比如賣場賣iphone可能賺錢並不多,但是其賣手機保護殼和膜有可能賺了更多的錢。


五、企業戰略考量:以資源要素和路徑為根本,需求場景和用戶體驗為著手點,圍繞核心價值鏈由小及大的打造閉環體系為手段,用戶粘性為目的,盈利為結果。


資源要素和路徑、打造閉環體系在上面已經討論過。


需求場景需要特別重視,深入理解“移動”,可以說是能同時影響時間和空間的變量,其背後隱含著很多重要內涵:1)數據獲取的實時性和連續性;2)隨身且便捷的;3)跨越空間限制;4)精準的設備代替人;5)。。。每一個內涵都可能衍生出很多應用場景,基於新的應用場景必然會產生很多新的商業模式。中國醫療資源的短缺和不均衡、人口老齡化、環境惡化、疾病譜的遷移等都蘊藏很多的需求場景:比如移動醫療時代的全新場景(移動健康管理等)或對傳統應用場景的改造(移動預約掛號等),這些是移動醫療得以生根發芽的現實基礎。以我們在1.0報告中提出的幾種有可能成功的商業模式中的2種為例:給專業人士提供業務支撐類的(類似杏樹林)和尋醫問診類的(類似春雨醫生),其滿足的需求場景都是提升醫生效率,前者是給醫生業務和學習提供支撐,後者是讓醫生碎片化的時間價值化。另外,研究日本的移動互聯網的進程中發現,日本人平均每天花在火車等交通工具上的時間是70分鐘(房價高且住郊區),正是這段無聊時間極大推動了日本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企業最終目的是盈利,但前提是牢牢的黏住用戶,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看到騰訊幹掉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對手(ICQ、聊天室、MSN、聯眾、盛大等),根本原因就是對手的用戶粘性不夠和用戶體驗不夠好。粘性重要手段就是閉環,有了閉環才能對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重塑,才能與用戶互動,另外數據也才有可能沈澱。當前純粹的移動醫療公司大部分都在燒錢階段,但是“產品+服務”模式中其移動醫療相關服務是已經能帶動產品銷售,比如三諾生物的手機血糖儀拉動試條銷售,蒙發利呼吸系統疾病的在線診療和問詢系統未來有望拉動其空氣凈化器等呼吸類產品的銷售,從而實現間接盈利。平臺型公司的盈利時點可能會因為巨頭的進入而推後,巨頭會燒錢直到行業格局基本確立。


由於篇幅等原因,本文主要展望了行業未來的商業模式和形態,也沒有能完全展開來寫。詳細分析以及對投資標的詳細剖析,敬請關註我們後續報告。我們認為對行業趨勢的分析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一個還在摸索中的行業。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交流。(王威,微信號:jack142007,供職於海通醫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68

【麻煩大了】聯想失去“聯想”將會怎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765

2014年11月6日,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發出了人生第一條微博。

有著“YY”昵稱的元慶先生,自然不會是一時興起。他先是慶祝另一位楊sir——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在生日當天成為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恭維一下武漢空氣“格外清新”。在這座江城的光谷,聯想明年將以每9分鐘整合1000個零件、每20秒下線一部手機的速度,把29億美元購入的摩托羅拉移動業務變成每年30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不過,這只是餐前兩道甜點罷了,面對瞬間而來的17萬粉絲,楊最想表達的是,聯想已成為廣義個人電腦領域的全球第一。

其實,當日發布的聯想2014-2015財年二季報已經佐證了這一論點。三個月內營收同比增長7%至105億美元,凈利同比增19%至2.62億美元,而PC業務市占提升至19.7%以及計入平板電腦的綜合份額達到全球首位的14.1%。聯想原本希望通過兩年才能達成的這一目標,只用了兩個季度即已搞掂。難怪楊元慶趁熱打鐵隔空譏嘲庫克老哥所謂“蘋果iPad出貨量超過任何一家PC廠商”的觀點,如同“蘋果和橙子比”般不靠譜。

自柳傳誌二度歸隱且聯想自有現金流恢複至2004年購入IBM PC業務前的峰值,這家一直背負“民族品牌”抱負的公司再度為市場所看好。特別是原先一個季度就能賺到聯想全年利潤10倍的三星開始盛極而衰——同樣是二季報,後者營收和凈利分別同比下滑19.7%和48.8%,股價三個月里銳降32.6%,就愈發顯出聯想的高大上來。更何況一段時間里聯想股票連續在11元高價位橫盤,現在利好新鮮出爐,股價順桿而上還不順理成章?

偏不!季報亮相次日,聯想股價一個趔趄跌去了5.1%只收於10.78港元。一眾小股民頓時眼鏡碎成一地。是因為一季度凈利上升了23%而現在回落了4個百分點嗎?是因為占集團營收36%的中國區業務掉了2%嗎?還是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畢竟今年以來股價已有近五成漲幅。

有一種觀點認為,資本市場拒絕“意淫”還是緣於十年前那筆12.5億美元買賣的後遺癥。雖說聯想最終證明自己有能力將別人的盲腸變成對自身大有裨益的十二指腸,但長達八年與排異做鬥爭的痛苦經歷以及一度股價銳挫三成的教訓,令外界對其即將展開從IBM和谷歌手中花費52億美元購入的低價企業服務器業務和中高端手機業務,多少心存芥蒂——盡管X86的營業利潤率較聯想自身PC業務高出2.5倍有余,每年2.5億美元預期利潤也頗為可觀;至於Moto的入圍,不只帶來了兩千多專利使用,瘦死的駱駝在歐洲區的名望還是殘值滿滿滴。但短期內,還是離場看看才安全。

傳奇的郭士納1998年就預言“PC時代結束”,雖說在各種終端此起彼伏中PC仍然頑強堅持著,但不可否認即便維系2%的低利潤率,出貨量走低也已是大勢所趨,聯想目前更多只是以蠶食他人放棄的地盤才保持可觀的賬面。

真正體現價值的當然是智能手機,問題是國產手機中華酷聯傳統陣營中原先稱王的聯想,現在已落到了小米的背後。以全球份額計,三星最新季產7810萬部依然老大,蘋果3930萬部,之後小米1730萬部季軍在握。當然,如若聯想將Moto也算上,兄弟同心的8%強還是壓倒雷布斯的5.3%的。可作為資本市場寵兒的小米現在突然放風要融資15億美元,以此類推其市場估值超過400億美元,這已遠超索尼(195億美元)和聯想(156億美元)總和。這也是Facebook2011年後全球最大民營科技企業的融資行動。兩條線作戰的聯想自然在資本市場上承壓不小。

同時別忘了,華為憑借Mate7包抄上來,1680萬部的季出貨量也就罷了,架不住挑戰國產機3000元中高位線的手筋著實漂亮,且在饑餓營銷手法上,任正非老板的手下學得有模有樣,反倒是才觸微博的楊元慶怎麽端詳都有些老氣橫秋——那個坐在馬桶上能為FM365的點子興奮不已的少帥早把不輕狂不盲動作為立身之本了。

多年前,那句“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的廣告語風靡一時,而當前的聯想業績煞是好看,卻偏偏失去了“聯想”,以不斷同質性購買完成的增長依然是“規模制勝”的慣用路徑,卻實難像雷軍那樣招入一個陳彤、甩出一句“10億美元完成內容閉合”,就讓旁觀者仿同打了雞血。

俗話說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但在11月6日,楊元慶義無反顧稱了王。又是一個7天,該輪到他本人生日,這個25歲進入聯想從基層一路做起的人彈指五十歲了。五十歲的“王”,還能攀上下一座高峰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07

如果行行都像華爾街 世界將會怎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72

華爾街,股市,次貸,房產市場,基金

金融業是個古怪的行當。無論是媒體談的、外行用的,還是學校教的金融,好像都和其他行業不一樣,又都各執一詞。曾榮獲美國財經編輯與記者協會(SABEW)年度優秀報道獎的專欄作者Morgan Housel認為,要了解金融這麽特別的行業,最好的方法或許是想象其他行業也像華爾街那樣行事,比如——

如果學校老師打分像企業財務工作那樣

即使老師給學生小明打分為F,小明也可以說自己實際上拿了A,因為只要去掉模擬財務信息中的臨時錯誤,小明就能拿最高分。老師會認可這種說法。

如果天氣預報員采用股票交易高手的選股標準

天氣預報員小明會預計,邁阿密將很快降下暴風雪,依據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邁阿密曾迎來一場暴風雪,積雪一度達到兩英尺。雖然幾十年來邁阿密的氣溫都沒有低於攝氏10度,但小明會憑借自己“對邁阿密天氣的奇準預測”入選氣象學家名人堂。

如果幹園藝像做投資那麽不耐煩

園藝師小明在後院種了一些植物,四小時以後他就翻開土查看,那些種子什麽動靜也沒有。小明又把它們埋進土里。過了四小時他再看,還是一無所獲。一周以後,他見到院子里還沒有任何成果,就心灰意冷,說種子是水貨。

如果從事農業像華爾街玩轉全球金融

小明和小紅每人各有一頭奶牛。他們沒有擠出奶牛的牛奶,然後把奶加工乳制品出售,而是把這兩頭牛都用去抵押,換回一款結構性票據,將它出售給冰島的養老基金,得到一筆資金,再用那筆錢買下附近農場的信用違約互換(CDS)。然後他們就開始造謠,引起附近那家農場資產的投資者拋售其資產,出現擠兌,迫使那家農場申請破產。接下來,小明和小紅利用之前買那家農場CDS獲得的回報,通過盧森堡的空殼公司跨境進行非法交易,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位寡婦出售對方想當然以為會存在牛奶商品的牛奶期貨。至於小明和小紅,他們真正擁有的兩只奶牛還在農場里悠哉悠哉地哞哞叫,兩個人一年已經賺了3490萬美元。

如果平時做體檢像檢查投資組合那樣

小明清早一醒就查了查自己的血壓,早飯前、吃早飯時、早飯後、離開家去上班以前又各檢查了一次。開始工作的時候,他測了一下體內的膽固醇,午飯前測了一次,到晚上睡覺以前又測過兩次。白天小明稱了四次體重,有一次發現自己輕了113.5克。他給醫生打電話,想搞清楚體重到底為什麽減輕。

如果醫生得到執業資格的難度像股票經紀拿資格證

小明會背誦“髖骨與腿骨連接”這樣的理論,所以他可以當上神經外科醫生,我們的性命就掌握在他手中。

如果評葡萄酒就像把次級抵押貸款支持的債券評為A級

小明把一瓶果汁飲料Capri Sun放在戶外,幾小時後就稱它是1945年的木桐酒莊頂級幹紅。而葡萄酒的專家要花十年功夫才具備品評這種高級紅酒的能力。即便成為專家,他們還會為酒的香調和余味爭論。

如果手機話費像買共同基金那樣收費

小明有一部手機,他根本不知道手機每個月花了自己多少錢,因為所有的費用都自動從銀行賬戶里扣掉,卻不會寄給他賬單。他付費的過程從沒離開過銀行,每季度都靜悄悄地扣掉那部分費用。只有查看下每年有多少個人資產,小明才知道手機費到底有多少,因為那部分費用相當於年度資產總額的1%,這麽算下來,一年他共付2萬美元。可他平時根本不清楚,移動運營商最喜歡這種收費方式。

如果把私人公司當作公開上市的企業

小明開了一家烘焙坊,通常一年可以賣掉1052塊松餅。明年他預計會賣出1051塊松餅。主動投資者、投資大佬Carl Icahn就站在他的店門口高聲出言不遜,說小明沒有能力開店。

如果醫生像金融顧問那樣毫無歧視地提供建議

醫生小明在電視節目上談論一種抗癌新藥的益處,卻不會提到,除非觀眾已經罹患癌癥,否則他的建議就和觀眾毫無關系。結果是,盡管並未確診為癌癥,還有半數該節目的觀眾開始服用該醫生推薦的那種新藥。

如果像看待股市波動那樣看房產

某一天,租房網站Zillow的一名編程員小明心情不好,索性調整了網站的算法,讓美國市場出售的每間房看起來都比前一天市值貴了10%。小明因此丟了飯碗,接替他的程序員小紅又把房價調回原來的價位。這種房價波動導致美國房產市場集體下滑。

當天的晚間新聞采訪了多位專家,他們都將買房稱為騙局,說這種行為是欺詐。10%的業主次日賣掉了房產。其中一位業主說:“我愛不愛自己的房子、供不供得起按揭、有沒有打算在這兒住上二十年都不重要。就是風險太高了。”

如果人人都像華爾街那樣對待犯罪行為

小明打了人。全過程被錄了像。他到底做了什麽已經無關緊要,換了誰都可能入獄。不過,只要小明交一筆錢,就能了結官司,既不必承認罪行,也不用否認行為不當。所以,小明的孩子為他交了250萬美元罰金,這樣他就洗脫了罪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61

高盛:2015年中國房地產將會企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70

高盛發布最新報告對2014年中國的房地產形勢進行了回顧,高盛預計2015年按揭利率將會進一步下降,房地產下行的趨勢將會得到遏制。房地產銷售和房價與2014年大致持平,而且隨著房地產投資的降溫,地產部門對GDP的貢獻將大幅降低。

以下為高盛的分析:

中國房地產現狀

中國房價持續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發布的70個城市房價數據,雖然跌幅有所收窄,但幾乎所有城市11月新房價格都環比下跌。同比來看,平均房價較去年下降了3.6%。

房地產固定投資沒有任何複蘇的跡象。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單月同比增長7.6%,創2009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1-11月新開工面積同比降-9%,比1-10月份進一步下滑。而且,1至11月在建面積也從上個月的12.3%降至10.1%。

政府放松按揭貸款利率的努力和意願正在加強。中國央行和銀監會宣布下調放貸利率已有近兩個月,雖然幅度有限,但銀行的按揭發放正在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下調利率。而且,一線城市之外的所有地方政府普遍松綁限購也有效地限制了土地市場的進一步下行。那些取消限購的城市,11月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僅下跌5%,較10月的下跌17%大為好轉。(那些此前沒有限購的城市的土地市場依然低迷)

整體來看,這些變化顯然有助於提振購房情緒。央行11月21日宣布非對稱降息,房地產交易量隨之一振,11月環比增16%。不過,由於房地產庫存依然很高(我們追蹤的11個城市的平均庫存為18.3個月),房價複蘇依然遙遙無期。

2015年展望

按揭利率將會更低。自明年1月1日其,所有現有的按揭利率都會根據央行11月21日的降息進行下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高盛預期按揭利率每向下浮動10%,對於購房者的支付能力而言就相當於房價下降1%。

開發商庫存降低,財務壓力減輕。高盛預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大多數城市的房價將繼續疲軟。到了2015年下半年,高盛研究覆蓋的200多個城市中約有一半城市的庫存壓力將會降低,房價也會隨之企穩。高盛預計2015年房地產銷售和房價與2014年大致持平。

房地產部門對GDP的貢獻降低。雖然政府的扶持政策將會使開發商的現金流壓力減小,高盛仍然認為在高庫存和“影子信貸”萎縮的情況下,房地產建設活動會降溫。廣義房地產對真實GDP增長的貢獻將由2014年的1個百分點降至2015年的0.3個百分點。

下圖為高盛對中國一、二、三線城市今年房價變化和庫存的總結(點擊放大),除了廈門,其他城市的房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QQ圖片2014122316511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