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股失宠? 新交所紧急辟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2/xNMDAwMDE3MTMxNQ.html
最近,新加坡交易所不少中国概念股品感到丝丝“苦涩”。嵘燊集团债券违约、中国印染退市、仁恒置地被剔除出 Straits Times指数……新交所一度备受追捧的中国概念股,似乎“失宠”。“要说没有负面影响,我肯定说假话。但总体而言,中国 概念股在新交所依然受到欢迎。”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罗怡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中国概念股热力不减,比如,近期一家市值达5-6亿新 元的福建食品制造企业、一家市值达15-20亿新元的国内造船企业即将登陆新交所,上半年至少还会有2-3家市值在10亿新元以上的国内企业在新交所挂 牌。平均市盈率12-14倍2月底,在新加坡上市的嵘燊集团宣布,其2012年到期的、在新加 坡交易所销售的1.46亿美元债券将“无法按时偿还”,理由竟是中国外汇管理局(SAFE)拒绝批准将公司资金汇往国外偿还债务。数日后, 中国印染黯然退市,主要原因是其国内的母公司浙江江龙控股集团已在当地绍兴县政府的推动下,开始破产重组。3月17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表 示,基于市值跌幅过大,中国房地产企业仁恒置地将被从Straits Times指数中除名。另一只硕果仅存的Straits Times指数中国概念股中国远洋(新加坡)似乎面临被剔除的风险,近期其市值在Straits Times指数30家成分股中排名倒数第一。“每 个交易所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罗怡德对此解释说。他不认为这将引发中国概念股在新交所的集体“沉沦”。不过,新加坡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财 务问题的担忧依旧深重。自2008年11月起,富时海峡中国指数的跌幅整整高出新加坡海峡指数近30%。新交所中国概念股总体成交量偏低,市盈率不高的情 况突出。淡马锡集团全资控股的祥峰投资管理集团中国首席代表郑俊聪对此解释说:“每家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新加坡,造船、水处理、先进 制造业等行业市盈率并不低于其他证券交易所。”罗怡德相信“中资概念股在新交所失宠是资本市场的误解”。此前新加坡交易所专门做过一次调 查,发现市值在2亿新元以上的中国概念股,其成交量与市盈率并不比港交所等亚洲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资股低。“当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在 12-14倍之间,年换手率基本在150%左右。次贷危机后,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新加坡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还是相当认可的。” 在罗怡德 看来,误解的部分原因在于新加坡偏高的汇率。目前新元汇率大约是港币的5倍,导致在同等市场估值下,新加坡上市公司对应的股价要比港交所低80%左右,容 易出现1新元以下的“仙股”,而按照国际投资惯例,股价1元以下、规模偏小的上市公司往往存在成交不活跃、市盈率偏低的困境。信心重振进行时中国概念股面临“失宠”,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仅去年下半年,3家在 新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纷纷选择两地挂牌。转变始于中国旺旺的“转会”。一位新加坡投资基金负责人透露,中国旺旺转投港交所的原因,是因为 中国旺旺虽然每年净利率达16%,但在新交所只能拿到15倍的市盈率,而业绩相差几无的康师傅在港交所的市盈率却高达约40倍。“我们通过 调查却发现,一些转到其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只有在上市初期股价和市盈率超过在新交所上市,后来它们股价与市盈率将与新交所相当接近。”罗怡德强调说。3 月初,中国心连心化肥公司在新交所的股价甚至比港交所的略高。去年12月,这家公司以介绍形式登陆港交所。去年,新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度 达到约160亿美元,在亚州证券交易所排名前列。“新交所再融资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上市公司更倾向通过在新交所增发股票再融资,而不是依赖两地上市。毕竟 后者要准备两份财务报表,并遵守不同交易所的监管规则,财务风险控制成本会提高。”上述新加坡投资基金负责人表示。3月初,有消息称新加坡 证交所计划未来几个月引进亚洲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交易。首批引入交易的将包括网易、盛大网络和百度等公司的ADR,无锡尚德、携程、中国铝业和 如家也在准备开放交易之列。罗怡德对此表示:“这将由基金管理公司牵头引进相关金融投资品种,只要符合新交所的监管规则,新交所不会刻意阻 止金融创新品种登陆。”
增速放緩、品牌受損、失寵資本 攜程衰落已成定局?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1/230548.html對攜程而言,2012年流火7月正變作黑色7月。
騰訊科技今年6月曾撰文《攜程笨重之殤:增長神話破滅失團購無線良機》,揭露攜程在線旅遊霸業正遭到對手們的蠶食,利潤增速放緩。
而到7月,攜程發佈的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後,潛在的後遺症開始集中顯現,接連而來的陰霾朝攜程襲來。
糟糕的業績、品牌形象受損、增速愈加放緩、不再受資本所寵、股價大跌、市值縮水,一時間,黑云壓城城欲摧,各種攜程衰退論發酵,蔓延。
3年前,據艾瑞統計,攜程營收市場份額超過五成,壟斷優勢明顯。當時,攜程創始人之一梁建章說:「攜程進入了這個看不到天花板的產業,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3年後,攜程看起來結結實實的撞在了天花板上。和身後追趕者相比,這位昔日在線旅遊霸主的江湖地位不再高不可攀。
更有人斷言:隨著攜程的價格戰開打,利潤將受到衝擊,今年年內,攜程或到生死存亡關頭。
攜程到底怎麼了?是行業變了天,遭遇後來者搶食?還是自身戰略戰術錯誤?抑或是企業靈魂人物出局,使它難以走得更遠?
而透過攜程衰退陰霾,我們得出啟示:互聯網領域,所謂的壟斷優勢,僅僅是一個脆弱的概念。
多事之秋:從「寄死老鼠」到「資本失寵」
2012年6月,一位用戶在微博上控訴攜程服務:隨意更改行程,根本不商量;酒店以次充好,甚至不能洗熱水澡;肆意增加自費和購物項目,哄騙威脅。
對此投訴,攜程一位員工在微博上威脅說,要給該用戶「寄死老鼠」。此事一度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據悉,目前,該名攜程員工已被開除。但這一風波,被對手們反覆傳播,一個月後,更是成為攻擊攜程品牌誠信度的砲彈。
7月24日下午,去哪兒網辦公室,藝龍COO謝震親臨現場指責攜程不誠信,酒店團購業務作假。
「攜程頁面顯示的酒店團購數量遠高於酒店後台顯示的出售房間數量。前台顯示300多,後台只顯示70多。」謝震說,攜程甚至將未成功預付的訂單也算作團購成功的單數在頁面上顯示。
除了謝震外,去哪兒網相關人員向騰訊科技展示了攜程寄死老鼠、團購作假的截圖、文字、視頻等證據。同程網創始人兼CTO馬和平當天專門從蘇州坐了5個小時高鐵,趕來參戰。而傳統的上游渠道國航、海航和首航等均加入戰團。
近年來,攜程和競爭對手四處交惡,包括上游酒店、去哪兒網和新興的App等,而十餘家對手聯合指責攜程在業內尚屬首次。謝震宣稱,目前已將相關證據提交給工商部門,並進行了公證。
對此,攜程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告訴騰訊科技:「於攜程團購業務作假的指責,主要因各網站對團購統計方法不同,攜程原意是留給客戶充裕的時間付款及確認酒店房間,導致數據呈現方式有差異。」
截稿前,攜程已將團購網站售賣數字改為已付款訂單數字。但攜程的品牌形象已受到一定影響。
除了品牌形象受到影響外,攜程在資本市場也頻遇波折。
2012年6月14日,攜程拋出3億美元回購股票,以提升投資人信心,但資本方並不買單。
一個月後的7月17日,攜程被剔除納斯達克100指數範圍,資本市場裡,攜程股票已不再據有高成長性的殊榮。
隨後,花旗、高盛給予攜程股票「賣出」評級,攜程目標股價也不斷被調低。
7月25日,攜程發佈財報,其利潤增幅同比下滑55%。當天,攜程股價下跌12%,位居中概股下跌榜單首位。
衰退論背後:盈利能力趨弱
經過7月多事之秋,「攜程難題、攜程困局」等類似論調在業內蔓延。
據財報顯示,自2011年第三季度,攜程的營收、運營利潤和淨利潤均達到最高點後,截止今年第二季度,攜程季度營收增長幅度較低,而運營利潤和淨利潤則連續三個季度減少,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連續8個季度下滑,整體盈利能力減弱。
圖為攜程近三年來的營收走勢圖(騰訊科技配圖)

圖為攜程近三年來的運營利潤走勢圖(騰訊科技配圖)
圖為攜程近三年來的淨利潤走勢圖(騰訊科技配圖)
實際上,雖然高增長時代結束,但攜程的盈利能力在行業內依然最為堅挺。
2012年第一季度,攜程淨利潤2700萬美元,而同期的行業第二名藝龍淨利潤190萬美元,前者是後者近14倍。即便到第二季度,攜程淨利潤雖然下降,仍然高達1900萬美元,是藝龍的近10倍,並且毛利率依然高達75%。
一位攜程高管表示:「當前的唱衰攜程論本質上有點過激,攜程的資源優勢仍然明顯。主要是攜程整體盤子大,增幅很難一直持續增長,相反藝龍的利潤整體基數小,增幅的數字就較為漂亮。」
但近年來,對手藝龍確實通過團購、優惠券返利等低價格、低利潤策略從攜程口裡成功奪食。
兩年前的2010年,攜程在中國在線旅行預訂市場份額為51.6%。而易觀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攜程份額降到41.8%。
「攜程輸在了低端市場的搶奪上,團購、促銷讓利等步伐沒有邁出去,這給了藝龍、去哪兒等機會。」上述攜程離職高管對騰訊科技如此強調。
沒有主人的公司?霸主地位還能坐多久
在攜程已露出高增長的神話破滅的苗頭之際,攜程的高管們並非沒有應對。
近兩年,新上任的范敏率領攜程積極轉型,攜程自身戰略定位變得越來越重,包含酒店、機票、度假、美食、商旅等,並建設超大型呼叫中心,投資線下酒店和旅行社,可謂多領域全面開花,這讓其難以迅速果斷的邁出步伐。
有觀察家認為,議價能力減弱和公司核心靈魂人物的出局或是攜程發展路上的問題根源。
1999年,梁建章與季琦、沈南鵬、范敏共同創建了攜程。季琦任總裁,梁建章任CEO,沈南鵬任CFO,范敏任執行副總裁,人稱「攜程四君子」。
如今,季琦和梁建章都退出攜程,而沈南鵬主要精力則投入到投資領域,四君子僅剩下范敏一人。
「范敏原來只是攜程的副總,攜程的真正主人隱退後,攜程的核心靈魂已失。」上述觀察人士如此說道。
一位離職的攜程員工表示:「攜程整體管理機制已沿用多年,高層思想保守、老化,對新環境反映較遲鈍,很多業務因為溝通不暢而貽誤戰機。而且,激勵制
度對人才吸引力有所下降,導致部分人才流失,而藝龍、去哪兒、騰訊、淘寶、眾多移動App競爭對手們發力蠶食時,又沒有及時推出有效的狙擊之術。」
有媒體也撰文稱,攜程之困則是因為創始人紛紛離開之後,其經理人雖還算優秀,卻沒能讓這家公司保持一種飢餓的狀態,輕視了這個行業的新變化與對手。
攜程四大業務中,主營業務酒店、機票開始萎縮無力,新發力的旅遊和商旅業務卻還使不上勁。
自2003年上市以來,攜程在在線旅遊的霸主座椅上穩坐近十年,然而近幾年來,攜程市值不斷縮水。
截稿前,攜程股價13.13美元,市值18.83億美元;對比藝龍股價12.1美元,市值4.15億美元,近五年間,市值從攜程的1/14,上升到
1/4。而去哪兒2009年估值1億美元,2年後的2011年被百度3.6億美元注資成為第一大股東後,其市值估價約為7-8億美金。
在分析師看來,藝龍和去哪兒的業績仍呈現增勢,而攜程則處在被動的防守,呈下滑態勢。
儘管攜程作為行業先入者仍然一定會有龐大的優勢,但這不是絕對和永遠。這位在線旅遊領域霸主還能在寶座上坐多久?兩年?三年?
一i美股分析師撰文直言,一年後,攜程就將淪為和藝龍、去哪兒網三足鼎力。
被動的價格戰 年末或到生死關頭
攜程以前的壟斷日子太過舒服,現在卻不得不搞價格戰。因為,如果不搞價格戰,其份額可能會繼續流失,尤其是在低端酒店領域。這對於攜程來說是長痛,是真正的危機。
攜程價格戰具體包含兩部分:團購和5億美元促銷,重心則在利潤空間大的酒店預定領域。今年6月份,攜程意識到團購的威力,被動採取跟進策略,大力殺入團購,以接近零利潤低價策略以求亡羊補牢。與此同時,又打出5億美元促銷的重拳。
業界認為,和此前京東商城大促銷類似,攜程的5億美元促銷,更多的是一種優惠券的形式,不會過多損傷自家利潤。
「攜程的5億美元應該不需要花錢,或者說自己花少部分錢?」有人如此質疑。
攜程官方回應稱:5億美元使用的是攜程的自有資金,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據瞭解,攜程5億美金結構是營銷費用,包括但不限於酒店抵用券,團購,酒店促銷等,沒有具體使用時間計劃,將依據市場的情況逐步使用。
實際上,攜程本質上是分銷渠道,是零售商,必然會打價格戰。但和家電、製造業的價格戰不同,家電產品從上市開始就不斷降價,渠道商可將價格戰的成本轉移到上游企業,但酒店運營成本比較固定,攜程很難把價格戰的成本轉移到酒店供應商身上。
價格戰歷來是「殺人一萬自損八千」,此舉必然將降低攜程的銷售淨利潤,這對運營利潤和淨利潤已連續三個季度減少的攜程而言十分不利。
攜程豪言「三年不盈利,投入5億美元促銷,用6個月時間打敗對手。」攜程一員工透露,此次價格戰攜程下了狠心,並不惜以犧牲利潤、股價下跌為代價。攜程希望借此重新搶回份額,重建市場秩序,屆時攜程利潤率將恢復。
「當價格戰持續6個月到1年後,也就是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如果攜程的財報業績和股價還是如同現在這麼糟糕,那就是攜程的生死存亡時刻了。」而那時,現金流也將成為攜程的另一大難題。
截至2012年6月30日,攜程手頭現金還有8.31億美元,但此前攜程拋出3億美元回購股票,隨著攜程5億美元價格戰的開打,利潤率再度下滑,現金流或受到一定程度衝擊。
但有分析師認為,價格戰對攜程有利。「攜程價格戰的目的是消滅眾多的地方旅遊酒店預訂網和預訂中心等市場份額的蠶食者。等到這些中小企業死去,攜程市佔率提升,促銷費可在半年內收回。」
此外,價格戰也能使得消費者獲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得以刺激鞏固,也將給攜程帶來更多的利潤和更大的市佔率。照此推理,攜程一年後將迎來巨大轉機。
但攜程的價格反擊戰能成功嗎?
攜程副總裁湯瀾對媒體透露,直到今年年初,攜程才做出打價格戰的決定。可見,攜程價格戰倉促出擊。
這場在線旅遊發展史上最大規模的價格戰能否成功,不僅關乎攜程攻打對手的成敗,也成為攜程保障現金流,維持發展的關鍵,且看攜程未來如何變陣?
投資札記【405】集中精力買入失寵的公司【雪球訪談】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58g.html
摘記:我喜歡在無人的獵場打獵。市場上冷門股很多,但不意味著都可以買進,一定要選擇自己看得懂的、熟悉的公司。冷門股通常出現在市場極端下跌或公司出現暫時性麻煩的時候。投資這種公司需要極具耐心,因為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戴維斯雙擊」。--一隻花蛤
雪球訪談:一隻花蛤談「我的投資理念」——集中精力買入失寵的公司
(對於訪談,我是第一次,由於在短時間內要回答的問題實在太多,像我這樣打字速度慢、思維較遲鈍的人,實在是勉為其難。因此今天只好重新整理一遍,可能與原文有很大出入,敬請諒解。)
問:看你的投資基本都是不太熱鬧的股票,人棄你取的公司。
答:我喜歡被人冷落的公司,熱鬧的地方不要去。事實上這樣的公司,因為無人問津,價值才會呈現,而價值投資的核心應該集中精力尋找失寵的公司。
問:您會投資高科技企業嗎?為什麼投或不投?
答:我不會投資高科技公司,原因是我看不懂,我在這個領域沒有任何優勢。並且,我以為高科技企業給人的印象是,在面對永無止境的科技變革的時候,它就像在
泥石流上求生,它必須永遠保持在泥石流的上面流動,稍微一停頓下來,就會遭遇滅頂之災的命運,而事實上能夠避免滅頂之災並保持「基業長青」的可謂鳳毛麟
角。
問:您覺得醫療商業和醫療器械的前景如何?
答:醫療器械我不知道,但如果是醫療服務我很感興趣,這個行業的前景大有可為。目前市場上就有這樣的公司,比如愛爾眼科、通策醫療、馬應龍等等,只是其中的一些公司有的價格已經不低了,因此應該謹慎投資。
問:如何應對買入冷門價值股,股價仍然不斷下跌的局面,這種承受的想法會隨著浮虧而動搖?有什麼資金分配的感悟嗎?
答:我喜歡在無人的獵場打獵。市場上冷門股很多,但不意味著都可以買進,一定要選擇自己看得懂的、熟悉的公司。冷門股通常出現在市場極端下跌或公司出現暫
時性麻煩的時候。投資這種公司需要極具耐心,因為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戴維斯雙擊」,它有可能會被冷落一年,甚至兩三年。因此對它們必須有極強的價值
感,否則當它繼續下跌的時候,最後可能會放棄。關於資金的分配,我認為經常保持20%-30%的現金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無法應付可能出現的極端事件。比
如有的股票下跌了50%,你可能覺得它價值嚴重低估了,於是你開始買入,但是由於「市場先生」繼續發威,有可能繼續下跌了20%,這時候如果沒有現金那將
是非常難受的事情。
問:現在消費、醫療股票整體PE感覺比較高,是否可以投資?
答:並不是所有股票的PE都比較高。如果是熱門股堅決迴避,但如果仍然是冷門股,則應該可以投資。
問:詳細說說你如何去挖掘有潛力的公司吧?
答:真正能夠做到挖掘有潛力的公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應該看懂這樣的公司,這是能力圈的問題,其次應當長年追蹤觀察。有潛力而未能表現出潛力的公司
一定有某種事件讓它無法表現出來。這裡舉一個例子,通策醫療。這是一家購買了人家的殼資源上市的公司,其股東又是從事房地產的,然而卻偏偏要深入到口腔醫
療服務領域,因此投資者有所疑慮。他們兼併了幾家醫院,開設了幾個門診部。有的做得不錯,有的做得很差。做得最好的一家醫院,其淨利潤佔據了公司80%的
份額。醫院是非常傳統的行業,然而卻能夠持續很長時間。醫院重在管理。如果能夠服務周到、收費合理,那麼前景可期。那時通策醫療的價格在11、12元左
右,2010年它的每股盈利0.31元。後來它上漲到14多元,然後又下跌到8元。看上去它的市盈率可不低,因此在9元開始購買,但卻不敢重倉。我買入的
價格大概是當年28倍的市盈率,2011年則下降至20倍。我的實際想法是,只要它的另一家醫院的盈利能夠直追盈利最好的那家醫院,價值就能夠得到呈現。
至於它後來的舉措,進入云南昆明、與英國醫療機構合作,更是增厚了公司的內在價值,這裡就不多說了。「挖掘有潛力的公司」講起來多少有點賭博的意味,如果
我能做得好,也只能說我的運氣不錯而已。
問:有沒有什麼先行指標去判斷企業未來盈利成長性?
答:可以按照格雷厄姆的方法,將過去7年或10年的盈利狀況,時間越長越好,把這些數據連接起來考察,一般可以做出一個判斷。
問:持續下跌的過程中情緒應該如何調整?
答:價值投資實際上是一種信仰。一般的投資者對價格太關注,而對價值又太漠視。實際上,股價下跌了,並不意味公司做得很差,同樣的,股價上升了,也並不意
味公司做得很好。然而一般人卻無法抗拒價格的誘惑。事實上,如果你真正視股票為企業,你的情緒大概也不會隨著股價的上升或下跌而波動了。因此要永遠記住價
值,價值,還是價值,而不僅僅是價格,只有心中具有強烈的價值感,才能抵抗恐懼的情緒。
問:價值投資是企業的發展重要,還是企業的市值重要?銀行業績一直在增長,市值一直在下降,假如幾年錢買了銀行等於看對了企業看錯了市場,這是不是價值投資的尷尬?
答:如果價值投資者尷尬了,我懷疑他可能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銀行股是典型的失寵的公司。關於這一點,最近wjmonk先生寫了一封十分精彩的《致信璞
員工的信》,他在信中這樣寫道,「你們今天親眼看到銀行業的大明星被粉絲們拋棄的壯觀場面。如果你在幾年前告訴某人能以1倍淨資產買招商銀行的股票,那人
肯定說你瘋了,要不就是有特權。但今天,招行股票在淨資產附近的賣盤似乎是無窮無盡。要知道,2011年招行的淨資產收益率是25%,即使將來跌一半,也
有12.5%。作為中國最好的零售銀行,1倍多點的PB怎麼看也是有點過分了。……招行過去幾天劇烈的股價變化只能用專業投資者的情緒變化來解釋。他們變
心了。」
問:面對現在市況,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答:一個很好的問題,霍華德·馬克斯強調不要把事情做錯,而不是把事情做對。我的理解是,當市場極端下跌之時,萬千投資者逃離之日,此時採取的策略應該積
極進取,而不是小心謹慎。不要在應該積極進取時變成了小心謹慎,而在應該小心謹慎時卻變成了積極進取。那樣的話就把事情做錯了。
問:我們都在學習價值投資,我身邊很多朋友也開始認可這種方法,我的問題是隨著價值投資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或者說這部分人的資金量佔比越來越多,作為一個個人投資者要通過什麼方法保持自己的優勢呢?
答:我在學習價值投資差不多10年中,我到目前還沒有看到有價值投資者加人到我的身邊,「價值投資從未蔚然成風」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因此,如果真的
學習價值投資的話,你本身已經具備了優勢。如果你要保持自己的優勢,應該不斷地、有效地學習。賈森·茨威格認為成功投資需要依賴的四個支柱:對金融理論的
掌握、有關金融史的實用知識、對金融心理學的領悟,以及對金融業運作方式的理解,這是「小的思維格柵」。查理·芒格基於包含一些看起來毫無關係的學科如物
理學、生物學、社會科學、心理學、哲學和文學的原理,則是「大的思維格柵」。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形成投資的全新思維方式,才能進而形成自己的優勢。
不過,看起來這也實在太難了,我也做不到,所以說,價值投資看似簡單,卻不容易。
問:投資中,您碰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從中收穫了什麼?
答:投資要不犯錯誤的話,那就是神了。我的股票不是做得很好,比如今年就有一隻股票創了新低,害得那些跟隨我買進股票的童鞋大吃苦頭。當然,投資是自負其
責的事,但我還是為之難過。這也是我現在不願意談股票的原因。我的最大的收穫是,通過10年來的從無間斷的學習,囫圇吞棗地苦讀了幾百本書,我終於能夠獨
立投資了。我不是一個聰穎的人,金融投資也不是我的專業,因此我需要大量的閱讀。也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改善我的人生。這個人生並非只有賺錢,它還包含了
志趣、理想以及其他的一些東西。
問:醫藥股中片仔癀的市值將來能超過1000億嗎?
答:我一向對未來持不可知的態度,因此並不知道它的未來的市值究竟能值多少。
問:「頂尖的管理層是成功投資的保證。」這句話很在理,但博主認可的優秀的管理者有哪些特質,以及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判斷一管理層的品質(特別是無法面對面對管理者進行考察的時候)?
答:判斷一個管理者是否「優秀」,我以為是一個很「主觀」的事情。就如同判斷一個人,你可能會認為那個人很「優秀」,而對於另外一個人可能會覺得很糟糕。
如果說判斷一個人需要在較長的一個時間段,那麼,考察一個管理層是否優秀,也同樣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然,很多的時候,我們判斷時,可能靠直覺就可以了。不
過,就是直覺可能也不會告訴我們什麼。還記得巴菲特和芒格的一個故事嗎?巴菲特曾經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於是巴菲特決定拜訪那家公司的CEO。當巴菲特與
那個傢伙共進午餐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人是混球!巴菲特跟芒格先生說了此事,於是他們悉數將其股票拋出。但是數年以後,這只股票上漲了好幾倍。據說,從
此以後,巴菲特便很少拜訪公司了。
問:最近與博友就銀行股的投資價值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博友認為:無論國內國外,其實銀行股很難看懂,其內在價值無法判斷,起伏很大;既然無法判斷,明智的選擇就是避開銀行股,即使可能有暴利。博友認為銀行股根本就不具備安全邊際,您怎樣看這個問題?
答:先把銀行股的有沒有安全邊際放在一邊,因為wjmonk先生已經解說了這個問題,對此我深信不疑。我從投資成本的角度來問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生意讓你
去做,6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你願不願意去做?銀行股現在就是,如果你把整個銀行買下來,6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這還是靜止盈利狀態,是考慮增長率為零的
情況下。就算有一年它的盈利全部拿去填了死帳,也不過是多一年收回成本而已,但是這樣的概率有多少?
結束語:每個價值投資者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因此價值投資者並不需要我提出什麼建議。還是段永平先生說得好,「我覺得價值投資者不需要我建議,如果他不是價值投資者我的建議也沒有什麼用,其實也不需要。」
本週市場焦點:失寵的美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376 過去一週裡,市場上最重要的變化來自美國國債市場。過去一週裡,中長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顯著的上行走勢,其中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在週五一度觸及2.86%,創出兩年高點。

週四披露的數據顯示,6月外國投資者出售美國長期證券投資資產的規模連續兩個月上升,因為外國私營部門投資者出售了創紀錄的美國中長期國債。而美國國債最大的兩個海外持有者中國和日本在6月合計減倉400億美元美債,建倉幅度創下多年新高。

另一個不太引人關注的趨勢是風險平價策略遭到集中的抨擊。這一策略被認為承擔了過多的利率風險敞口,這在過去的三十年債券牛市裡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如今其風險開始暴露。尤其是這一策略的代表,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Bridgewater在6月底向投資者宣佈調整旗下著名的全天候基金(All Weather)的投資策略,大幅拋售美債和Tips。如華爾街見聞報導,此舉非同尋常,這是Bridgewater自啟動該基金以來首度作出重大的策略調整。而這一高配美債和Tips的投資策略面臨調整是否會帶動投資基金的整體轉向,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Pimco的債券之王格羅斯週五發表Twitter稱:
Pogo(美國著名的卡通形象)的名言是:「我看到了敵人,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我要說的是,所有的資產類別都已觸頂;沒了央行的支票,我們只有自己拋售。

格羅斯的這一發言隨後似乎引發了市場共鳴,10年期美債收益率迅速走高,創下兩年新高。
隨後在臨近尾盤時,關於WSJ的「美聯儲通訊社」Hilsenrath 將要發表文章傳達美聯儲穩定市場意圖的傳言使得美債收益率回落。

伴隨本週美債遭拋售同時出現的是貴金屬重新獲得投資者追捧,白銀本週大漲15%,創2008年9月來最大單周漲幅。金價回到了伯南克首度提及收縮QE時的水平。

中國奢侈品銷售增長驟降 頂級品牌失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637 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成熟,一些認知度相對偏低的奢侈品牌開始受到青睞。
受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中國政府反腐敗政策的影響,今年的奢侈品需求增長將會放緩。而且隨著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識別度越來越高,頂級品牌在中國被一搶而空的盛況將不復存在。
據貝恩諮詢預計,中國大陸今年的奢侈品銷售額約為210億美元,同比增長將從去年的20%暴跌至2.5%。
匯豐銀行的Erwan Rambourg表示,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購買認知度相對偏低的奢侈品牌,如紀梵希和Coach等,對在國內成名多年的Gucci和LV等品牌的熱情正在消退。
近年來,Gucci和LV在中國四處擴張,過度的曝光率已經開始損及他們的銷售。LV今年三季度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為零增長。LV進入中國大陸20年來一直發展迅速,近幾年更是加快了擴張速度,但如今銷售額的停止增長令他們開始放慢腳步,轉而提高單店銷售額。目前LV在中國已經有40家門店。
在頂級品牌遭遇困境的同時,原來知名度相對不大品牌迎來了春天。Coach的手提包均價僅為同類LV產品的三分之一,但今年三季度銷售額卻增長了35%。Coach於4年前進入中國,目前正處於擴張期。三季度Coach新開了6家新店,總門店數量增加至132家。
紐約時報援引行業專家評論稱,不僅僅是因為價格更便宜,中國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懂行,他們既追求物有所值,又希望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這是一種新的自我表達方式。
紀梵希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及LV,該品牌計劃未來兩年在中國新開30家門店。英國設計品牌Stella McCartney剛剛在北京新開了一家旗艦店,並準備馬上在成都設立新店。
施華洛世奇的一份調研顯示,75%的中國消費者傾向於嘗試新品牌,這一比例是所有全球市場中最高的。在美國,這一比例僅40%。
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越來越成熟,更多的品牌將進入到消費者的視野當中。奢侈品諮詢公司CEO Charles de Brabant表示,「消費者越來越懂行對於那些做足了功課且服務到位的品牌來講是一個好事,如果品牌不這麼做,那麼他們將陷入困境。」
投行前瞻“失寵的”FOMC會議紀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713

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周四02:00發布7月29~30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不過因兩天後傑克遜霍爾會議即將亮相,投資者已經降低了本次FOMC會議紀要的重要性,美元匯率也在日內持續走高。(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摩根大通(J.P. Morgan)私人銀行高級分析師Jeff Greenberg指出,“美聯儲會議紀要將告訴我們三周前發生的事情,而考慮到克遜霍爾年會可能發出政策轉變的信號,其重要性更大。盡管它只是一場學術會議,但已吸引了全球眼球。”
一般來說在臨近FOMC會議紀要這類重量級消息之前,外匯市場很少出現大幅單邊走勢,因為在消息公布以後很可能對市場產生完全與此前相反的影響,投資者在消息當日會比較謹慎。
但今日的市場卻有些“瘋狂”,亞市盤中美元對歐元匯價創下11個月新高,黃金葉刷新了兩周新低。
有分析師指出,周四淩晨的美聯儲會議紀要將成為美元上行之路的一大“攔路虎”。假如會議紀要措辭鴿派,則剛剛隱現的提早加息預期可能又將遭到打壓,美元或難以延續此前的強勢表現。
美聯儲在7月30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量化寬松(QE)政策再次縮減100億美元,至每月250億美元的規模。美聯儲將每個月購買1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以及150億美元國債。
美聯儲在7月利率決議後的政策聲明中表示,失業率下降,但勞動力市場一系列指標表明勞工資源未充分利用;利率將在QE結束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低位; 通脹已經向“接近於”長期目標的水平發展,6月聲明稱其“低於”目標水平;住房市場複蘇依舊緩慢。
值得留意的是,美聯儲那次政策決定的投票結果是9:1,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持不同意見。普羅索反對“相當長時間”這一前瞻指引,稱前瞻指引沒有體現出經濟已經出現相當改善。
不少投行均認為,此次美聯儲紀要很可能披露美聯儲內部對於加息問題鷹鴿爭鋒的局面。盡管只有普羅索一個反對票,但同樣具有投票權的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也是強硬的鷹派官員。此外,在沒有投票權的官員中,鷹派陣營也擁有萊克(Jeffrey Lacker)、喬治(Esther George)、布拉德(James Bullard)等多位“猛將”。
花旗外匯(CitiFX)策略師Richard Cochinos稱,美聯儲紀要料將反映出更強勁的立場分歧和經濟持續改善,因7月底的美聯儲會議聲明反映了“FOMC內部巨大轉變,而這種轉變令外媒相信是未來政策轉變的征兆”。他稱,美聯儲覺得“他們正朝著達成雙重使命行進,預計此次紀要將會反映這一點”。
法國巴黎銀行(BNP)則表示,美聯儲紀要可能會對美聯儲政策正常化安排給出一個很好的線索。該行認為,屆時的紀要內容更傾向於一個鷹派轉折,特別是如果美聯儲在突出美國就業市場強勁的同時,再次從通脹的下行風險中撤回。一個更為鷹派的幹預可能將提振短期美債並支撐美元走高。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稱,6月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已經開始詳細討論如何使美國經濟從寬松貨幣政策時代走出來,關於美聯儲“最終利率正常化”的退出策略也進一步得到討論。“我們將關註7月紀要中對此(與正常化及執行政策可用工具選項的相關內容)的額外討論”。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經濟學家Guy Haselmann日前將美聯儲貨幣政策比作“一腳踏剎車,一腳踩油門”——美聯儲計劃在10月結束量化寬松政策(QE),但同時不遺余力地為維持貨幣政策適應性造勢。反映到本次FOMC會議紀要內容可能略帶鷹派措辭。
KTV失寵90後,亟待擁抱互聯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12941.html

曾經火爆的KTV如今門前冷落,面臨負盈利。在泛娛樂化的今天,傳統KTV失寵90後,主力消費人群變成了“大媽”。KTV亟待擁抱互聯網,被認為已經很土的KTV能否通過互聯網轉型贏回年輕消費者的心呢?

上個周末,筆者和同事去KTV團建,這還是今年第一次去KTV玩,卻發現這家錢櫃門可羅雀,裝修華麗寬敞的大堂里只有兩三個中年人在詢價。然而商場對面新開業的一家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館卻異常火爆,等候的隊伍都排到了大門口。到底是什麽形成了這樣鮮明對比。
KTV在90後中徹底失寵
錢櫃曾是高檔量販KTV的代名詞,然而現在已經人走茶涼,不再是年輕消費群體的最愛。這並不是假象或者個案,前段時間南方網一篇報道中發布了幾個KTV行業現狀的重要數據,證實了這個現象的存在。77.3%的人認同“現在去KTV的頻次大幅降低”,81.1%的人表示“KTV唱膩了,都玩別的去了”,其中90後的受訪者占了大部分。同時在電影行業每年保持30-50%的增長率之下,KTV行業竟然在2013年變成了負增長。這一系列數據表明整個KTV行業都在墜落,而90後的“叛離”是主要原因之一。
從這些證據也都能看出,在泛娛樂時代,KTV和90後的線下生活已經完全脫節,而這個現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麽呢?
“KTV太土了!”
現在年輕人對KTV的一個很重要評價就是“太土了”。土的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KTV的裝修十分陳舊,曾經最豪華的錢櫃也已經破敗不堪,雖然很多店裝修了2-3次,但是仍舊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
其次就是服務質量,服務員的素質、餐飲的質量等等,都影響到了年輕人的感官。大部分KTV的服務還是沿用上個世紀末的方式,包括酒水套餐、開房買單、自助餐的流程,讓筆者這個85後都感到很“土”,反而臺北純K之前沿用過“全臺妹服務員”模式引爆了上海白領圈。
另外,KTV現在消費主體已經是60後大媽,大部分KTV從業者對這些群體避之不及,因為他們占了房間卻並不消費,很多人甚至自帶水壺和盒飯來唱歌,讓店長經理哭笑不得。而這一消費現象更是加劇了90後逃離KTV的速度,“我們的父母現在沒事都去KTV玩了,我們怎麽可能還去唱歌?”,曾經時髦的Karaoke變成了“廣場舞2.0”。
KTV太單調太無聊
照理說,一個大眾娛樂的消費產業,會跟隨著時代而自我更新,比如電影行業這幾年一直保持著30-50%的增速,電影質量的提高功不可沒。相比之下KTV行業卻在負增長,關鍵問題還在於內容,KTV的內容目前有兩大問題,一是單調,二是無聊。
所謂單調,就是娛樂方式過於單一。桌遊和密室之所以能火,是因為他們的娛樂內容一直在變,讓你同一個密室多次闖關你還有興趣嗎?同樣的道理,電影也是因為不斷有新電影才會有人去看。但是KTV呢,唱來唱去永遠是那些歌。90後是喜歡變化的群體,一個月唱一次就夠膩歪了,於是消費頻次變得越來越低。
另外一點就是無聊,不夠刺激。90後娛樂消費喜歡“重口味”的、奇葩的、足夠刺激的,所以去夜店開包廂卡座,或者去轟趴館自己組party。而KTV呢?不管你多追求刺激,在KTV里面能幹的事情及其有限,也就喝喝酒玩玩骰子罷了。
如今是一個“泛娛樂”的時代,休閑娛樂不再簡簡單單是一個狹隘的觀念,而是一系列服務的組合。比如在夜店有威士忌有雪茄有音樂有妹子可以跳舞聊天,比如在轟趴館有DJ有電玩有桌遊有K歌也能看球賽,圍繞一個特定的場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配套娛樂服務,才能最大程度的促進用戶消費。娛樂消費本就是“非理性消費”,而KTV卻變成了一個“購買K歌服務”的“理性消費”,這正是KTV行業停滯不前的癥結所在。
KTV必須擁抱互聯網
大眾點評進駐了餐廳,美團開始做電影,而家政、洗衣、小區O2O也接踵而至,KTV作為一個多媒體化的線下娛樂產業,竟然還沒有被互聯網化,簡直不可思議!那麽互聯網思維能為KTV做啥呢?
互聯網思維做管理。以臺北純K為首的這些新興KTV都開始用最先進的ERP系統,其中包括多店聯網的會員CRM,結合微信公共賬號及臺北純K自己的App去做精準的會員管理和預訂助手。人性化的服務不可缺失,北京的溫莎和上海的V-Show都在大廳里放有諸多的電腦以供排隊的用戶上網打發時間,同時房間里面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點酒點歌,並能直接微信付費結賬。另外就是用互聯網來做營銷,包括微信會員推送、第三方預訂平臺推廣以及美團點評等渠道,越來越多的KTV已經開始擁抱這些互聯網的變化和改革,越早擁抱就越能從中受益。
互聯網如何改造KTV?
這是個大難題。
眾所周知,想讓傳統商戶真正地擁抱互聯網,最主要是有新興的公司能提供互聯網服務,用破壞性創新去顛覆傳統行業。目前,寄希望於用互聯網去改變KTV的有三類玩家。
第一類,以視易、雷石為首的傳統KTV服務商。這些公司往往成立了5年甚至10年以上,提供的服務覆蓋了接近全國的KTV,根基牢固,並且有很強的線下行業口碑。而這些公司缺少 “互聯網基因”,所以產品策略一直以來比較保守穩妥,主要靠售賣硬件和後期維護盈利。但是近些年來他們也有一些新的嘗試,比如雷石的“90後”系統,也在主打年輕人消費的概念。只不過產品是否能殺出重圍、真正的做到顛覆自己,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第二類,則是互聯網人比較看好的唱吧、9158。第一類的公司雖然在行業里根深蒂固,但同時大家也知道“顛覆行業的,往往不是這個行業里的玩家”,因此互聯網公司對傳統巨頭並不畏懼。唱吧已經大張旗鼓地推廣線下KTV概念,並要在今年底前開北京第一家體驗店。9158則已在杭州開了2家旗艦店,並積極地並購連鎖品牌。唱吧有一億多的裝機量、月活躍用戶破千萬,而9158每天同時在線人數也有數十萬,這都是他們的天然優勢,而將他們的流量變現、把用戶價值發揮到最大,則是以流量為核心的互聯網思維(據悉最近YY也在積極推動此事,希望也有機會能往線下KTV導流量)。如果這些互聯網流量被導流到線下,無法避免的是傳統KTV巨頭的市場要被蠶食、生意將更不好做,他們對這即將到來的競爭感到又恨又懼,卻也無可奈何。但是,唱吧、9158這類公司,線下開一家店一定是非常盈利的,能否不斷開連鎖店並同時保持住毛利(大部分線下直營店都避免不了虧損的境地),需要極強的線下管理經驗,這則是他們一個無法忽視的難題。
第三類就是一些互聯網新公司(比如“一起唱”這樣的90後創業團隊,最近經常被報道),他們有著和傳統系統公司相類似的邏輯,從點歌系統去切入商戶,然後在用戶端提供預訂、點歌、娛樂等服務。這個邏輯固然是對的,但是創業公司一上來就想做平臺,想要把軟件端、硬件端、服務端以及整個售後體系都搭起來並做到最好,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不管是技術門檻、整體供應鏈門檻,還有就是商家的信任危機(KTV更換硬件的心理門檻應該很高),都不是創業公司能輕松解決的。雖然他們創始人最近在媒體采訪中透露出已經完成B輪融資,但是用戶數量及活躍度與唱吧、大眾點評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這也是創業公司的先天短板。所謂精益創業,創業公司很難一口氣吃下一個胖子。
乍看起來,現今的KTV行業還是一團亂象,但變革已經開始。傳統KTV服務商開始標榜用“互聯網思維做產品”,唱吧、9158等互聯網“大流量產品”已經迅速開店加入競爭,而一些創業公司也蠢蠢欲動想做平臺分一杯羹,多方勢力在暗流中試圖推動整個KTV行業。線下KTV商戶也在翹首以盼,或積極樂觀、或謹慎悲觀、或跳腳反對、或擁抱迎接,總之,他們已經意識到了產業革命即將到來。在互聯網分分鐘改變線下行業的今天,KTV這個陳舊缺失活力的娛樂項目,何時能真正的煥發青春呢?
(編輯:余佳瑩)
【麻煩大了】肯德基中國失寵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365
作為一個政府測繪員的兒子,升入中學前,大衛·諾瓦克已隨家人走過美國23個州,而負笈密蘇里新聞學院以及此後10年的廣告從業經歷,也讓他成為一個能讀懂人心的高手。
身為百勝餐飲集團首席執行官,諾瓦克現在面對的是連續兩年不佳的業績和不時深度下探的股價。
2014年10月7日,百勝公布第三季財報,當季該集團營收22.5億美元,同比下降3.5%,且較市場原先已然放低的預期少了1.3億美元,每股收益也較華爾街的評估低出兩美分。事實上整個三季度的百勝股價已跌去10.95%。而財報曝光當日又下挫2.31%。
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也是10月,這家坐擁肯德基、必勝客等著名品牌的集團給出的季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0%至34.7億美元——相比今年可謂是一個逆天的好成績。但千萬別看利潤,同比大挫68%至1.52億美元。
其實所有人都明白問題出在哪,中國!國際業務七成的收益權重是百勝集團區別於最大對手麥當勞的標誌,而中國區獨自貢獻了五成,可謂是財富五百強國際企業中“中國依賴度”最高的一位。那麽就來瞅瞅這塊神奇土地上的表現吧:過去三個月中國地區收入蒸發了9.5%至18.4億美元,營業利潤2.02億美元。咦,這不是比去年高嗎?且慢,要知道過去兩年里百勝旗下諸多品牌在華開店不斷,僅肯德基即每天多出兩家店面。如果說原來總量的累加有欺騙性,那就不妨再細究下單店銷售額:下降14%。山姆士上校手中炸雞桶里蹦出的數字遠沒有那般金黃噴香。
明年1月1日即將轉任百勝董事長的諾瓦克無疑很焦慮,上年度他已因未能完成董事會指標而被削去29%的薪酬,萬一再來一次著實臉面無光。問題是,現在他只能依靠蘇敬軾——百勝中國區的總裁。
某種意義上,出生於臺灣的蘇大概是五百強中權限最大的一位華人。不僅六年前已升遷至董事會副主席,就算去年同樣因業績不佳砍去了38%的薪酬,可全年拿到的1030萬美元竟然比諾瓦克還高出了30萬美元。特別是後者未來將設置近乎“軍機處”的董事長三人小組辦公室,除了新任CEO格雷格·克里德外,就是Sam蘇了。
蘇敬軾還是蠻拼的,但架不住自肯德基與中國市場25年銀婚大喜後,兩年來一直惡疾纏身。先是由山西和山東供貨商觸發的速生雞危機,緊接著便是禽流感,好不容易以“雷霆行動”扼制了連續五個財季的業績下滑,今年7月20日又被上海福喜事件重重一拳,一天內拖累母公司市值縮水了15億美元。此前請動全智賢大啃吮指雞的廣告自然打了水漂,連另一位代言人柯震東,還因與龍太子涉毒被判緩刑,從而幾年內不得再行走江湖。百勝的遭遇簡直佐證了一個道理:黑天鵝也可以批發。
並非過往沒有危機,可還記得2005年那宗“蘇丹紅風波”嗎?肯德基就在涉案名單中。但是百勝中國從不認為這會動搖其在中國的根基。且不必回憶1987年11月12日那個飄著雪花的日子,北京前門肯德基入華首家店開張,人們在警察的註視下排隊一小時才能買到一塊原味雞。只消想想百勝不過以中國快餐市場0.2%的門店數就獨占了6.5%市場份額。麥當勞?2.4%;味千?0.4%;真功夫和近年勢頭正猛的大娘水餃,包括2010年憑首家中國米飯主打連鎖快餐概念赴美上市的鄉村基,亦不過各自0.2%。
或許這就是過往每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百勝中國的沙盤推演結論不外乎“多少個月可恢複”的依仗。
然而隨著不斷爆出的安全問題,包括近期轟動兩岸的頂新集團飼料油事件,消費者之於美資臺資餐飲的信心正在崩塌。甚至市占率愈是占優,所引發的質疑以及遭到的軟性抵制愈發強烈。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都說心會和愛一起走,如若當愛已成往事,結果可想而知。
還是回到諾瓦克幾年前的奧馬哈之旅,那位介紹諾瓦克與巴菲特見面的中介人說:“你越開誠布公,你的可信度就愈高。”巴菲特喜歡這樣的對話者,投資者和消費者大抵也如此。
盈利暴降被迫裁員 高通失寵華爾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59551.html
盈利暴降被迫裁員 高通失寵華爾街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07-24 06:31:00
芯片銷量的下滑,似乎是此次高通結構調整的導火索,但除了市場的萎靡,高通也面臨著多方的夾擊。
無論是曾經多麽輝煌的公司,對於華爾街來說往往只是一堆數據。
在美國高通公司經歷三季度營收利潤兩項指標下滑後,該公司股價在周三盤後交易中繼續下跌約1%至63.50美元。一年來,該股市值已經縮水了五分之一。
為了進一步止住下滑的趨勢,高通在財報見光的同時發布了一項戰略調整計劃。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這份戰略調整計劃中,高通強調將從四點著手改善公司盈利狀況,包括下調運營費用和年度股權激勵支出、削減14億美元的支出,以及裁減15%左右的全職員工(約4500人)、大幅減少臨時雇工。同時,高通提出將會在董事會中增加三名Jana公司推薦的董事。
高通怎麽了?不禁有人要問。作為移動芯片領域的領軍公司,當所有人認為高通將逐漸走出反壟斷陰影時,高通卻醞釀了一次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
“芯片業務對於高通很重要,但對於華爾街來說並不值錢,他們需要更好的盈利故事。”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國產芯片廠商對記者說。而另一家國產手機廠商的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在3G時代高通依然是引領者,但到了4G甚至5G時代,核心價值專利的優勢不再明顯。

下滑的芯片業務
三季度財報顯示,高通三季度總營收58億美元,同比下滑14%,凈利潤為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下滑47%。高通表示,這主要是因為芯片需求增長的放緩。
Gartner研究總監艾潤森(JonErensen)表示:“帶動半導體市場的主要應用,包括個人電腦、智能手機與平板的前景都已向下修正。再加上美元走強對主要市場的需求造成沖擊,導致我們必須調降2015年半導體市場的預測。”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普遍疲軟,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在全球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29%下滑到了25%。雖然印度等國逆勢增長,但從當地經濟狀況及智能手機普及程度來看,以展訊、聯發科為主要提供商的中低端芯片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對於主打中高端的高通而言機會甚微。
而大客戶銷量的減少,也在影響著高通的業績。
“高通為了說服三星S7明年使用驍龍處理器,不惜以增加驍龍820在三星晶圓代工業務的份額為誘餌。”有消息人士表示。
為了減少股東的損失,高通似乎正在考慮通過分拆芯片與專利授權業務的形式,來保護股東利益的最大化。在高通約260億美元的年營收中,芯片業務占約三分之二,但在約80億美元的利潤中,專利授權業務占了約三分之二。高通激進股東Jana公司是此項分拆計劃的堅定推動者。
.jpg)
內外夾擊
芯片銷量的下滑,似乎是此次高通結構調整的導火索,但除了市場的萎靡,高通也面臨著多方的夾擊。
2013年,高通移動處理器的市場份額高達48.60%,排名二、三位的三星和聯發科僅奪得28.44%及7.78%的蛋糕;2014年,高通的市場份額驟降至32.3%,而聯發科一路飆升,達到31.67%。
在今年和高通的競爭中,聯發科一直步步緊逼。2015年,業內分析師預計,聯發科三季度4G出貨量將會正式趕超高通。
這要歸因於亞非拉市場的崛起。“亞非拉市場4G遠沒有歐美及中國市場普及,依然以3G甚至功能手機為主,這部分市場增量高通很難分享。”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記者表示,據傳在印度市場,展訊已經是最大的基帶芯片提供商,僅三星一家每月從展訊采購WCDMA芯片的數量就已經超過500萬,而聯發科也在整個東南亞市場擁有龐大的出貨量。
對於高通來說,除了競爭對手在中低端市場的蠶食,高端市場的競爭也頗為激烈。除了華為海思,蘋果靠自己研發的應用處理器A系列獨步江湖,三星如今緊隨其後借助工藝優勢發力,高通的優勢正在縮小。
有國產手機廠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針對4G以及5G等核心價值專利的積累,已經有不少廠商開始超越高通,並且這一趨勢明顯。“挑戰者的身份就是要打破既得利益者的份額,所以動作會更快。”該人士說。
而在外部,高通也正面臨歐盟發起的新一輪訴訟。結合高通二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29%至10.5億美元,三季度虧損幅度增至47%的利空,華爾街不看好並不令人意外。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支付系互聯網寶寶“失寵” 余額寶二季度規模環比降13.74%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782.html
支付系互聯網寶寶“失寵” 余額寶二季度規模環比降13.74%
一財網 王瑩 2015-07-30 18:17:00
在2015年第二季度中,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和銀行系寶寶呈現出兩種“表情”。作為支付系代表,余額寶規模降至二季度的6133.81億元,規模萎縮13.74%。
股市不僅牽動著人們的心情,也牽動了“互聯網寶寶”的資金變化。
融360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81只互聯網對接的69只貨幣基金總規模為14638.12億元,較一季度末減少36.29億元,降幅為0.25%。
值得註意的是,在2015年第二季度中,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和銀行系寶寶呈現出兩種“表情”。作為支付系代表,余額寶規模降至二季度的6133.81億元,規模萎縮13.74%。
數據顯示,二季度規模排名前十的貨幣基金7只規模上升、3只規模下降,余額寶仍然穩居榜首,但與第二名差距逐漸收窄,一季度余額寶規模是排名第二的工銀貨幣規模的7.1倍,而二季度這一數字降至4.5倍。二季度,工銀貨幣規模達到1353.31億元,環比增長36.01%,同樣呈現高速增長的還有基金系對接建信貨幣的“增值寶”,二季度規模達到345.48億元,環比大幅增長93.45%。
其背後原因不難猜測,銀行客戶基礎龐大,受收益高、流動性強等利好因素吸引,部分儲戶將存款中的資金轉向互聯網寶寶類產品,且部分銀行系寶寶在贖回時間、贖回限額方面優於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加強了其固有優勢。
此外,受二季度股市火爆影響,引導基金市場一片紅火景象,而代銷系寶寶的平臺多為基金代銷平臺及證券交易平臺,投資者在炒股或是買賣基金的過程中,頻繁進出的資金如果均通過銀行卡則比較繁瑣。因此,更多用戶選擇將流動資金放在這些平臺對應的寶寶類產品中。一方面可以享受較高收益,另一方面還可以直接用寶寶中的資金購買股票或基金。
規模發生波動之外,收益率持續下滑也是2015年二季度寶寶產品的表征之一。融360數據顯示,4月份互聯網寶寶平均收益率為4.55%,5月份平均收益率4.36%,6月份平均收益率則首次跌破4%,跌至3.89%,其中余額寶收益率更是自6月10日開啟下跌,大部分寶寶產品收益率進入“3時代”。
融360理財分析師認為,寶寶類產品收益下跌與資金面寬松有著密切關系。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社會融資成本偏高,二季度央行分別進行了兩次降息及兩次降準。預計下半年資金面將持續寬松,利率市場化將進一步推進,寶寶類產品收益有可能繼續走低。
但是,即使寶寶類產品已經沒有以前那樣風光,但是由於其流動性非常強,除了活期存款,基本上沒有任何理財產品可以與之媲美,所以從中短期來看,寶寶類產品仍具有一定優勢,並且仍然會是很多投資者的輔助性理財產品。
2015年二季度寶寶規模前十排名(億元)
寶寶名稱
|
平臺
|
系別
|
合作基金
|
規模
|
環比
|
余額寶
|
支付寶
|
第三方支付系
|
天弘余額寶貨幣
|
6133.81
|
-13.74%
|
儲蓄罐
現金快線
鳳凰寶
|
好買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
鳳凰網
|
代銷系
基金系
代銷系
|
工銀貨幣
|
1353.31
|
36.01%
|
快溢通
百度百賺
活期通
|
交通銀行
百度
華夏基金
|
銀行系
第三方支付系
基金系
|
華夏現金增利貨幣A
|
772.41
|
5.09%
|
掌櫃錢包
|
興業銀行
|
銀行系
|
興全添利寶貨幣
|
703.24
|
0.65%
|
速盈
|
建設銀行
|
銀行系
|
建信現金添利貨幣
|
602.41
|
59.95%
|
平安盈
快溢通
收益寶
南方現金寶
聚力寶
馬寶寶
|
平安銀行
交通銀行
同花順
南方基金
重慶銀行
包商銀行
|
銀行系
銀行系
代銷系
基金系
銀行系
銀行系
|
南方現金增利貨幣
|
542.32
|
5.28%
|
微信理財通
|
騰訊
|
第三方支付系
|
華夏財富寶貨幣
|
487.00
|
-10.67%
|
民生如意寶
匯添富現金寶
零錢寶
網易現金寶
電信添益寶
微財富存錢罐
|
民生銀行
匯添富基金
蘇寧
網易
中國電信
新浪微財富
|
銀行系
基金系
第三方支付系
第三方支付系
第三方支付系
第三方支付系
|
匯添富現金寶貨幣
|
368.59
|
11.36%
|
增值寶
|
建信基金
|
基金系
|
建信貨幣
|
345.48
|
93.45%
|
富利快線
江渝基金寶
e錢包
|
富滇銀行
重慶農商銀行
易方達基金
|
銀行系
銀行系
基金系
|
易方達天天理財貨幣
|
331.73
|
-2.96%
|
數據來源:融360
(註:由於一只貨幣基金可能對接多只寶寶,一只寶寶也可能對接多只貨幣基金,表格中為剔除掉重複計算部分之後的寶寶所對應的貨幣基金規模)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