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青春大比拚

首選ASTALIFT JELLY

ASTALIFT 莹润精华霜质地润而不腻,非常适合广州的天气,天然雨生红球藻精华的强抗氧性,令你在护肤时不需要再添加别的抗氧化产品。
  新观点
  
  基础抗氧
  释义:注重肌肤抗氧化护理已经不新鲜,许多品牌晒后、抗皱系列的产品都会重点表明产品含有抗氧化成分,对抗自由基。但是,紫外线无处不在,对肌肤会时刻造成氧化威胁,因此以ASTALIFT 为代表的品牌开始在基础护肤系列里添加强效抗氧化成分,从最基础的护理开始全效抵抗导致肌肤衰老的最大元凶。有意思的是,ASTALIFT 所属的公司是富士胶片集团。对于一个以影像科技开发闻名全球的公司来说,涉足护肤品行业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对此品牌的解释是:其实影像材料技术中的很多原理和肌肤是相通的,例如自由基,它不仅会令肌肤老化,也同样会让照片无法长久保存,因而在ASTALIFT 的产品中,同样含有富士胶片集团尖端抗氧化成分以及纳米微小化等抗氧化科技。
  对策:从爽肤水甚至是洗面奶环节开始,加入抗氧化修护,层层狙击自由基。另外,要更新观念,把防晒霜加入基础护理范畴,冬天也不例外。
  当红成分:天然雨生红球藻精华
  功效:它的抗氧化功效千倍于流行的抗氧化成分辅酶Q10。
作者:朱颖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60

六家上市險企2015年投資大比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4/4769574.html

六家上市險企2015年投資大比拼

一財網 楊芮 2016-04-01 11:59:00

上市險企年報收官,凈利潤大增、已賺保費持續上行、投資收益率新高等成為關鍵詞。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加上以港元計價的中國太平,六家上市險企凈利潤總和超過1500億元。

隨著新華保險3月30日業績發布會的落幕,上市險企年報收官,凈利潤大增、已賺保費持續上行、投資收益率新高等成為關鍵詞,一串串飄紅的數字映照下,2015年是保險行業的一個豐收年。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加上以港元計價的中國太平,六家上市險企凈利潤總和超過1500億元。根據保監會數據,2015年保險業約實現利潤2823.6億元,同比增長38%,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這其中,六大上市險企的利潤接近半壁江山。

另一大亮眼的數字則是投資收益,成績單上的數字都是行業“優等生”,而與行業發展趨勢相一致的是,保險在大資管中的地位正漸穩。截至2015年底,我國保險業總資產12.36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1.1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9.81%,占保險行業總資產的90.45%。而在大資管市場上,保險資產規模僅次於銀行和信托。

凈利潤、投資收益大比拼

在靚眼的成績單上,當然也有排名先後。從凈利潤增速看,增速最快的是中國太保60.4%、中國太平56.9%、中國人保49.1%、中國平安38%、新華保險34.3%、中國人壽7.7%。

保費端,從已賺保費來看,中國人壽實現已賺保費3623.01億元,中國人保3493.11億元,中國平安2998.14億元,中國太保人壽保險業務1065.53億元、財產保險業務823.62億元,新華保險1112.20億元人民幣,中國太平總保費1384億港元。

具體分析,從財險市場來看,與2014年相比,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老三家”的財產險保費收入增速均有所下滑,承保業務壓力增大。而2015年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三家險企的市場占有率合計達64%。

壽險市場來看,業務結構調整和保障型產品成為關鍵詞。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介紹,2015年公司業務的最大亮點是“業務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中長期期繳業務表現出色。2015年,長期保險首年保費增長20.1%;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繳保費增長25.4%。新華保險也表示,隨著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深入,2015年保險銷售員渠道保費增長8.6%,銀保渠道的保費則出現了7.4%的下滑。

而從投資收益對比觀之,創×年新高是主題詞。根據總投資收益來看,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為7.8%,新華保險7.5%,中國人保為7.3%,中國太保為7.3%,中國人壽為6.24%,中國太平的賬面總投資收益率7.97%,創近8年新高。

上市險企普遍表示,2015年在優化資產配置的基礎上得到了“回報”,而從全行業的數據來看,2015年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7803.6億元,增長45.6%,平均投資收益率達7.56%。

一位業內分析師表示:“在政策紅利和整體宏觀經濟背景下,保險業產品端保費大幅度增長,而資金端也投資表現較好,而未來仍有發展潛力。”

從資產配置策略來看,中國人壽年報稱,投資組合方面,應對利率下行、債券市場震蕩上揚、 信用利差收窄的固定收益投資環境,加大了交易類債券、其他金融產品投資力度;把握股票市場波動加劇、分化明顯的市場特點,發揮市場化機構經驗,加大操作主動性;前瞻考慮匯率變動因素,積極推 進全球配置,投資成熟市場優質資產。

在中國平安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介紹,去年平安投資了比較多的優先股,目前持倉400多億元。這部分股票的稅後收益率在6.6%以上,對公司的凈投資收益率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平安投資的股票有很大一部分屬於高分紅股票,分紅達5.5%以上,未來亦會主要考慮高分紅股票。

對於投資策略,中國太保表示,中國太保主動調整投資資產的配置結構,在穩定債券、存款、股票和基金等傳統投資資產配置的基礎上,從符合保險資金特性和風險容忍度的要求出發,適度增加了對債權計劃、理財產品及新股基金、優先股、分級基金A等“類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提高了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程度,控制投資風險,穩定整體投資收益率水平。

對於2016年,上市險企普遍認為,在低利率和資產荒背景下,保險投資壓力將有所增加。中國人保資產副總裁王小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資產配置壓力會加大,人保資產會在固定收益方面保持債券的基本配置,因為該類資產提供了較好的流動性。還會適當降低對二級市場的配置,做一些長期戰略的持有。

截至2015年底,我國保險業總資產12.36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1.1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9.81%,占保險行業總資產的90.45%。

資管產品成“新寵”

實際上,保險資管產品並非新鮮詞,但2015年保險資管產品無論從發展規模還是發展增速來看,都實現了歷史性的大跨越,無論是投資角度還是產品設計角度,都有較大突破。而在2015年的各項大型並購案中,保險機構的身影頻現。

在中國人壽的年報中,在資產類別分項中的固定到期日投資中,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占比為2.95%,這些產品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中國人保方面,人保資本的註冊投資計劃產品達到9個,規模112億元;而人保投控的不動產直投業務也穩步推進,金融產品規模達到80.8億元。新華保險年報披露的資產配置結構中,債權型投資中,債權計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和其他占比達到了10.8%,而非標債權投資對比上一年則上升了10.1%,非標股權投資亦有大幅增長。太保資管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其累計發行設立產品數達到182個,其中,資管產品110個,另類產品72個。2015年度新發行資管產品69個。

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18家機構(含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註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21項,合計註冊規模2706.13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42項,註冊規模1027.45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69項,註冊規模1019.68億元;股權投資計劃5項,註冊規模465億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5個,註冊規模194億元。目前,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和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發展較為成熟,作為保險版ABS的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發展潛力巨大,就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發展前景,王小青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下一步發展潛力巨大。”

2015年,在各種大型交易中,保險機構的身影都有出現,無論是在海外房地產和海外金融機構的投資,還是在國內大型項目比如東軟控股、螞蟻金服、國家電路產業基金等重大投資項目中,保險機構無論從參與程度還是參與形式上都有發展。

保險資管分化明顯

作為保險公司的投資前站,保險資管公司的地位不言而喻。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日發布的《2015年中國保險資產管理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目前保險資產管理業市場主體主要包括21家綜合性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0多家專業性保險資產管理機構、1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香港子公司、6家養老基金管理(或養老保險)公司、2家私募股權投資管理(GP)公司、1家財富管理公司。此外,還有173家保險公司設立了保險資產管理中心或保險資產管理部門。這些專業管理機構或部門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4萬億元(含2.43萬多億元業外資產)。

保險資管機構的發展亦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一類是專註於管理母公司資金的公司,業務模式及投資理念堅守傳統,負債驅動資產配置為主。另一類是是第三方業務占比較大的公司,市場化程度較高,綜合投資能力正在接近或者達到充分競爭的大資產管理市場的標準。

從公布年報的幾家大型機構來看,人保資產第三方受托管理資產持續增長,對比2014年末,2015年的第三方受托資產同比大幅增長95.7%,人保資產的第三方業務多元化發展格局持續鞏固。年報顯示中國太平的第三方委托投資資產余額達到2338億港元,較年初增長27%。

太保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近日則表示:“早在2012年,太保資產管理就預判到大資管的序幕即將拉開,主動確定了產品化為著力點的第三方業務發展目標。如今第三方收入同比增長96.3%,在公司的收入占比中達到51%,並且提前完成三年的規劃目標,同時也標誌著公司的市場化經營模式基本成型。”

《報告》還分析,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受托業務的投資標的較為廣泛,基本實現了從傳統到另類、從公募到私募、從虛擬到實體、從境內到境外的全覆蓋。具體而言,包括存款、債券、基金、股票,基礎設施、不動產、股權、衍生金融工具,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私募股權基金、信托產品、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券商資產支持證券、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等各類金融產品,能為保險機構、銀行、企業年金等客戶提供企業年金投資管理、金融同業業務、財富管理服務、資產管理產品、養老金產品、境外理財產品、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專戶、私募基金產品等各項產品和服務。(本報實習生蔔怡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80

VR、AR融資大比拼:誰才是下一個贏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0/157533.shtml

VR、AR融資大比拼:誰才是下一個贏家?
FellowData FellowData

VR、AR融資大比拼:誰才是下一個贏家?

VR 行業的投融資總數在過去兩個季度都超過了 30 筆,而且仍然領先於 AR 行業的投融資。

虛擬現實行業的投融資總數從最初不到 25 筆,上升至 2015 年的近 100 筆,雖然交易活動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所減弱,但 Pokémon GO 的出現以及收購事件的增多,已讓 AR 和 VR 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就在 2016 的第一季度,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AR/VR)創業公司的融資總額增長了 347%,這主要得益於 Magic Leap 實施的總額達 7.93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

圍繞 AR/VR 的討論正不斷升溫,這種討論的核心在於,哪項技術會得到更快的傳播和普及,我們利用數據來追蹤近年來分別流入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領域的投資。

首先我們將 AR/VR 公司劃分為以下三個類別:

增強現實(AR):一種將現實世界與渲染過的世界融為一體的混合實境技術。Magic Leap 的頭顯裝置就是這個產品類別的典型例子。

虛擬現實(VR):一個被完全渲染過的虛擬世界。這個產品類別包括 Jaunt——該產品支持 360 度全景 VR 電影。

兩者/其他(Both/Other):同時支持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技術。Eyefluence 就是一個典型例證,該公司開發了一種眼部追蹤技術,可以同時應用於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系統。

2014-2015 AR/VR 融資角逐最為激烈

AR 與 VR 每年獲得的融資額總在發生著變化:AR 在 2014 年獲得的融資遠遠多於 VR(受 Magic Leap 在 2014 年完成的 5.42 億美元 B 輪融資所推動),而 VR 則在 2015 年與 AR 的較量中勝出。

VR 融資額在 2015 年增長了 391%,從 9500 萬美元猛增至 4.65 億美元,而同年 AR 的融資額則大幅下滑了 81%,只有 1.25 億美元。

推動 VR 融資額猛增的重磅交易包括,Jaunt VR 在 2015 年第三季度完成的 6500 萬美元 C 輪融資,ANTVR(蟻視科技) 在 2015 年第四季度完成的 4600 萬美元融資,以及 NextVR 在 2015 年第四季度完成的 3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m2.webp

2015 年 VR 項目融資數量遠超 AR

就投融資總量而言,VR 在 2015 年同樣出現大幅增長。2014 年,VR 行業總共只完成了 24 筆交易,而 2015 年則達到 94 筆,同比增長 292%。與此同時,AR 創業公司在 2015 年完成的投融資數量則同比下降了 22%。

m3.webp

Magic Leap 完成的 7.93 億美元融資,推高 AR 行業融資總額

憑借在 2016 年第一季度完成的 7.93 億美元巨額 C 輪融資,Magic Leap 再度推高了整個 AR 行業的融資總額。在全行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融資交易分別是,Blippar 實施的 5300 萬美元 D 輪融資,以及 Augment 完成的 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相比炙手可熱的 AR 行業融資勢頭,VR 行業在 2015 年完成的融資額依舊僅僅增長了 8%,只是在 2016 年第一季度才攀升至 2.17 億美元。該領域的重磅融資交易包括:Mindmaze 完成的 1 億美元 A 輪融資,暴風魔鏡完成的 34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以及 WEVR 的 2500 萬美元 C 輪融資。

m4.webp

2016 Q1 VR 項目投融資數量同比下降 6%,仍遠超 AR

VR 行業的投融資總數在過去兩個季度都超過了 30 筆,而且仍然領先於 AR 行業的投融資。在過去兩個季度,AR 以及支持 AR 與 VR 的相關技術每季度總共僅完成 10 筆交易。

2016 年第一季度,VR 行業的投融資總數從 34 筆減少至 32 筆,同比下降了 6%。

m5.webp

 

VR A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20

Galaxy Note 7對比iPhone 6s跌落測試 6s大比分落敗

近日YouTube頻道PhoneBuff發布了Galaxy Note 7及iPhone 6s的墜落測試對比視頻,視頻中顯示對著兩款手機技術人員共進行了三類不同的跌落測試,共計7次跌落。最後從測試結果來看Galaxy Note 7要比之前的Galaxy S7 Edge進步明顯,並且在最後的測評分數上大幅領先iPhone 6S。

今年5月,iPhone 6s曾經與Galaxy S7 Edge進行了類似的測試,當時從實際結果來看iPhone 6s完勝三星。而現在三星的代表換成了擁有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Galaxy Note 7。三星Galaxy Note7無疑是現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旗艦新機之一,現已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上市。Galaxy Note 7是第一款使用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面板的智能手機,因此其耐用性備受外界關註。

官方數據顯示可以抵禦10次1.6米的跌落,因此在這次測試中,使用了專業的機器對兩款旗艦進行了1米的跌落測試。

在第一次的背面跌落中,我們看到iPhone 6s的技術後殼有了一些劃痕,而玻璃機身的Galaxy Note 7則在角落處有破裂。兩款旗艦基本上主要部分都比較完好,尤其是Galaxy Note 7要比之前的Galaxy S7 Edge進步了很多。

而在第二次的正面跌落中,許多智能手機都在這一關敗下陣來,但是對於擁有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Galaxy Note 7來說結果可能不同了。同樣Galaxy Note 7只是在遠離屏幕的左下方有一些裂痕,而iPhone 6s也是隨機的出現了一些裂痕,二者表現相當。

在兩次跌落後,iPhone 6s和Galaxy Note 7都能正常使用。而接下來就是循環跌落測試了,在5次跌落後,iPhone 6s的屏幕停止了工作。至於Galaxy Note 7的表現非常讓人驚喜,雖然每次跌落都會在屏幕上留下痕跡,但是足足50次跌落後,Galaxy Note 7依然還能正常能工作。

毋庸置疑,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為Galaxy Note 7提供了令人驚喜的保護作用,那些平時容易粗心大意,手機時常磕磕碰碰的用戶們可以考慮下三星這款手機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46

地產股業績大比併 林智遠 Nelson Lam

2016-09-22  NM

中秋假期,與太太到希臘旅遊;遊希臘,少不了泛舟愛琴海上。星空中,清風徐來,泛舟在明月之下,似是一葉孤舟向圓月奔去。在海上追月,仍上網留意香港新聞,恰巧看到追月不如追樓的新聞。忽然想起,在香港樓市反覆當中,地產股的最新業績表現如何?故此,選了數隻近月公布了最新中期或末期業績的大型地產股,來一個地產股業績大比併。市盈率及市賬率

用作比較的地產股包括恒基地產(12)及長實地產(1113),兩者是在上月公布中期業績;另外還有新鴻基地產(16)及信和置業(83),是在本月初及上月底公布末期業績。若不看財務報表明細,以市場慣用的比率做比較(見附表),大家會發現數隻地產股的市盈率及市賬率看似有差距,但實際是非常接近,市盈率由9.6至12.6倍,市賬率在0.6至0.8之間。在地產股中,長實地產的市盈率及市賬率無獨有偶都較高,而恰巧在長和系重組後,長實地產更集中在地產業務。可惜,長實地產的股本回報率稍稍偏低。

收入增長及毛利率

再細看財務報表,計算收入增長,發現長實地產的中期收入,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逾五成,較接近升幅的僅有新鴻基地產。對比去年同期,新鴻基地產全年收入升37%。恒基地產及信和置業的中期或全年收入,都是倒退。反覆的香港樓市似對地產股的毛利率影響不大,當中僅新鴻基地產的毛利率稍為下跌,信和置業的毛利率更大幅上升17%。此等現象是否代表在反覆的樓市中,地產股的生意或做少了,但利潤卻可能多了?

溢利增長及溢利率

在溢利增長方面,仍然是長實地產較優勝,但升幅卻不及收入的增長幅度。更有趣的是,除長實地產外,其餘地產股的溢利率普遍都接近毛利率,甚至高於毛利率,當中恒基地產最新中期溢利率是92%,中期毛利率僅有47%。溢利率高於毛利率的主要原因,就是曾與大家分享的「無營生利」項目之一:「應佔聯營及合營公司的溢利」,收入沒有分佔聯營及合營公司的營業額,但仍因應會計準則要求,攤佔了聯營及合營公司的溢利,故此無「營」生「利」。此處是否亦間接反映香港的地產股並不全是地產股,還經營、聯營或合營其他不同業務?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08

副省級城市大比拼:五城進萬億俱樂部,廣深領銜

在城市經濟發展中,行政資源配置至關重要,體現形式也有多種,有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等。這其中,副省級市相當重要,是行政地位上僅次於直轄市的重點城市。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設立至今20多年來,這些副省級城市的發展如何?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15個副省級城市經濟盤點發現,有5個副省級城市GDP超過了萬億大關,廣州和深圳遙遙領先。

15個副省級城市

副省級市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前身為計劃單列市。1993年7月,中央明確除深圳、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廈門這6個非省會城市仍保留計劃單列市外,其余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1994年,原14個計劃單列市和濟南市、杭州市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被定為副省級,但仍為省轄市。重慶則於1997年成為直轄市,副省級市減少為15個。

也就是說,目前現有的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了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5個計劃單列市,以及廣州、杭州、南京、濟南、沈陽、長春、哈爾濱、武漢、成都、西安10個省會城市。

5個計劃單列市全部位居東部沿海省份,其中深圳、寧波、青島和大連對應的省會城市廣州、杭州、濟南和沈陽都是副省級城市,唯有廈門對應的省會福州是地級市。福建是唯一一個省內有城市比省會城市級別更高的省份,福州也是華東沿海省份中唯一沒有被確定為副省級的省會城市。

在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中,有6個城市為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位列傳統的十大城市之中,分別是廣州、南京、沈陽、武漢、成都和西安,它們與四大直轄市一樣,集中了全國最多最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

從區域分布上,15個副省級市大部分位居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只有3個,即武漢、成都和西安這三個大區中心城市。東北地區則有4個,分別是沈陽、長春和哈爾濱3個省會城市,以及大連這個計劃單列市。

廣深領銜萬億俱樂部

從這15個副省級市的經濟總量來看,廣州、深圳、武漢、成都和杭州這5個城市排入前10名,它們的GDP都超過了萬億大關。在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前10名的城市中,即包括這5個副省級城市,4個直轄市以及普通地級市中經濟總量最大的蘇州。

其中廣東轄下的廣州和深圳在15座城中遙遙領先,去年兩城的GDP分別達到了1.81萬億和1.75萬億,與北京、上海一起構成了我國一線城市的格局。廣東省坐擁兩個一線城市,其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可見一斑。

廣州從1989年起經濟總量躍居全國第三的位置,一直保持至今,不過近年來的地位不斷受到同省兄弟深圳的挑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名義增速達到11.2%,比廣州高出3.1個百分點。

廣深之後,是武漢、成都和杭州,這三個城市分列8到10位。十年前,成都和武漢這兩個中西部省會GDP總量分列全國所有城市第14和15位,如今成都升至第9,武漢名列第8。究其原因,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沿海外貿明星城市發展放緩,而成都和武漢則憑借自身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各種優勢,吸引了大量的企業落戶,區域經濟也快速發展。

杭州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盡管2008年以後,杭州經濟增速也曾一度放緩,但近兩年得益於第三產業尤其是信息經濟的增長,杭州經濟實現完美轉身。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80.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0%。至今年三季度,全市GDP持續6個季度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這其中,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繼續高速運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杭州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1865.77億元,增長23.1%,高於GDP增速13.1個百分點,占GDP的24.0%,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0.2和1.1個百分點。

除了這5個城市,南京和青島也正在加速向萬億俱樂部靠近。尤其是南京,2015年實現生產總值9720.77億元,按照目前的增速,今年進入萬億俱樂部已經是板上釘釘。

廈門:經濟總量小房價卻不低

在這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有14個城市GDP總量超過了5千億大關,它們全部位居我國GDP總量的前30名。從人口總量方面看,大多數城市人口總量都在700萬以上(大連逼近700萬),有4個城市超過了千萬大關,分別是成都、廣州、深圳和武漢。

這其中,廈門是個例外。從經濟總量上看,去年廈門僅為3466億元,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中位居第51位,僅略高於蘇州轄下的縣級市昆山,僅為榜首廣州的19%;人口總量上,盡管近幾年來廈門的人口高速增長,但2015年該市總人口也不過386萬,與其他城市差距遙遠,其總人口只有廣州的28.6%。

不過,盡管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方面遠不如一線城市廣州,但廈門的房價卻僅次於北上深,高居全國第四,遠高於廣州。可見經濟增長與人口流入並不是決定一個城市房價的關鍵,土地供應是否真正滿足市場需要更為關鍵。實際上廈門去年的樓市成交也僅為350萬平方米,相當於廣州、成都等大城市的一個零頭。但這幾年廈門土地供應十分有限,遠遠沒有滿足市場需求。

當然,在幾個主要指標方面,廈門並不都是敬陪末座的位置。在人均GDP方面,有8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了10萬大關,其中最高的是深圳,達到了157985元,武漢是其中唯一一個來自中西部的城市。經濟總量最小的廈門人均GDP為90378元,位居第9。

在榜尾,人均GDP低於8萬的有4個城市,分別是成都、長春、西安和哈爾濱,主要位於西部和東北。其中,哈爾濱的人均GDP最低,僅為59027元。

錢袋子:幾家歡樂幾家愁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一個城市財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城市公共預算收入的多寡,決定了其在城市建設、民生支出、契稅優惠等方面的投入。因此一般預算收入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GDP與財政收入有一定的正相關性,GDP高的城市,財力相應也要強些。在一般預算收入方面,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有8個城市的收入超過千億大關。

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深圳。數據顯示,2015年,來源於深圳的公共財政收入達到7240億元,比上年增長30.2%,中央級收入實現4512億元,增長29.7%;深圳市地方級收入實現2728億元,增長31%,為近8年以來新高。

深圳的一般預算收入高,一方面得益於自身金融業、房地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計劃單列體制下,在稅收方面直接與中央分成,不上繳所在省,留下來的部分自然也較高。

類似的還有廈門,雖然GDP和人口總量在15個城市中落後於其他城市,但廈門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也達到了606億元,超過了長春、哈爾濱、大連這些GDP和人口遠多於自己的兄弟城市,與濟南和沈陽相當。在福建省內,廈門經濟總量和人口也遠不如泉州和福州,但是廈門一般預算收入卻超出他們。主要原因與深圳計劃單列市的情況相同。

相比之下,有些城市的日子就要“捉襟見肘”多了。比如廣州,雖然在15個副省級市中經濟總量位居第一,但其一般預算收入僅為1349億元,不到深圳一半。

原因在於廣東地區發展差距懸殊,全省21個地級市,有12個地級市的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些甚至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廣東要平衡發展,需要加大省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珠三角發達地區更要多作貢獻。

另一方面,廣東經濟發展失衡嚴重,資源聚集珠三角,尤其是廣深。但由於深圳稅收不上繳所在省,廣州、佛山、東莞要做的貢獻就更大了,廣州作為長子,責無旁貸。

這樣一來,廣州的財政收入雖不少,但由於上交中央和省里的比例高,自身留下的並不多。打個比方,廣州每產生1元財稅收入,大概有0. 75元貢獻給中央和省內,自己只留0.25元。比如,去年全年來源於廣州地區的財政總預算收入5116億元,相當於廣州一般預算收入的4倍。

與廣州同樣捉襟見肘的還有東北幾個城市,如大連、沈陽、哈爾濱和長春,它們的經濟總量和人口都遠多於廈門,但是財政收入卻與廈門相當,或遠低於廈門。比如長春僅為388.2億元,哈爾濱也僅為407.7億元,大連為579.9億元。

表1 2015年全國GDP前10名城市

城市

2015GDP

排位

上海

24964.99

1

北京

22968.6

2

廣州

18100

3

深圳

17503

4

天津

16538.19

5

重慶

15719.72

6

蘇州

14500

7

武漢

10905.6

8

成都

10801

9

杭州

10053.58

10

表2:15個副省級城市數據大比較

城市

GDP(億元)

全國位次

名義增速

常住人口(萬)

人均GDP(元)

一般預算收入

廣州

18100

3

8.34%

1350.11

134063

1349

深圳

17503

4

9.38%

1137.89

157985

2727.06

武漢

10955

8

8.80%

1060.77

103274

1245.63

成都

10801

9

7.40%

1465.8

74273

1157.6

杭州

10053

10

9.20%

901.8

112268

1233.88

南京

9721

11

10.20%

823.59

118171

1020.03

青島

9300

12

6.99%

909.7

102519

1006.3

寧波

8011

15

5.27%

782.5

102475

1006.4

大連

7732

17

0.99%

698.7

110673

579.9

沈陽

7280

19

2.55%

829.1

87833

606.2

濟南

6131

24

6.24%

713.2

85919

614.3

西安

5810

26

5.78%

870.56

66738

650.99

哈爾濱

5751

27

7.70%

961.4

59027

407.7

長春

5530

30

3.51%

772.9

71549

388.2

廈門

3466

51

5.88%

386

90378

606.06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局制作,其中哈爾濱人口數據為戶籍人口,長春人口數據為2014年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57

消費力大比拼:14省總量過萬億,9省份人均超3萬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外貿出口已經基本飽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投資和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已成為目前我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一環。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6%,高於2015年4.9個百分點,高於2014年15.8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

對於各地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方面發展態勢,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各省份社會消費品零售(下稱“社消”)總額的統計和比較發現,目前已有14個省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萬億大關;在增速方面,西南地區增速較快;在人均消費方面,京滬領銜,共有9個省份的人均消費突破3萬大關。

社消總量:14省過萬億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行業直接售給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

統計顯示,在消費總量方面,目前有14個省突破了萬億大關。這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社消總額達到了34739億元,在各省份中高居榜首。比位於消費總量後十位的省份(西藏、青海、寧夏、海南、新疆、甘肅、貴州、天津、雲南、山西)之和還多。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緊隨其後,其社消總額也突破了3萬億大關。

盡管江蘇的GDP總量在2009年之後就超越了山東,但在社消總額方面仍位列山東之後,以28707億元位列第三,其比“領頭羊”廣東少了6032億元,不過考慮到江蘇人口總量比廣東少了將近4千萬,因此在人均消費方面,江蘇明顯高於廣東。

粵魯蘇三強在總量方面遙遙領先,屬於第一梯隊。這三強之後,位居第四的是浙江,消費總額達到了21971億元。也就是說,目前共有4個省份消費總額超過了2萬億元。

從第五名的河南開始,各省份之間的差距相對較小,尤其是湖北與四川,湖南與遼寧之間都咬得很緊。第11名的福建和身後的北京、上海之間的差距也很小。

安徽成為最新一個結緣“消費萬億俱樂部”的成員。日前召開的安徽全省商務工作會議顯示,該省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達到10000.2億元,同比增長12.3%,增幅居全國第四位、中部第一位。

在安徽之後,無論是黑龍江還是吉林、陜西、重慶,社消總額離萬億尚有一定的距離,這些省份之間的絕對值差距都不大。有7個省份的消費總額低於5千億,其中3個省份低於1千億,分別是西藏、青海和寧夏,這幾個省份人口總量都在700萬以下,因此消費總量也較小。

在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人均社會消費方面,有12個省份超過了24175元的全國平均水平,有9個省份的人均消費突破了3萬元大關。

這其中,京滬浙位列前三。北京以50703元的人均消費位居全國各省份中第一位,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均社消突破5萬元大關的省份。當然,北京作為首都、強一線城市,吸引了很多周邊地區的人們過來消費,因此北京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量並不完全來自於本地人口消費。

上海以45322元的人均消費位居第二。同樣來自長三角的浙江則超越了直轄市天津,以39666元位居第三,遠高於江蘇、廣東等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可見浙江全省的發展程度之高。

天津、江蘇、廣東、山東、遼寧、福建則分列第4到9位。從地理位置上看,前9名的省份都處於東部沿海地區。來自中部的湖北進入到第十名,除了湖北,處於2萬元梯隊的省份還有內蒙古、吉林和重慶,這幾個省份的人均消費都在2萬4到2萬7之間,差距很小。

剩下的省份人均社消全部位於1萬到2萬之間。其中最低的6個省份分別是貴州、新疆、雲南、甘肅、寧夏和廣西,全部來自西南和西北地區。可見,盡管西部省份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但由於他們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投資拉動,市場化程度不高、城鎮化率仍比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總體水平仍比較低,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黑龍江未有2016年的公開數據,因此在此沒有納入統計。不過,參考2015年的數據,黑龍江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640.2億元,則黑龍江消費總量大致位居全國第15位。此外,各省份的人口數據,采用的是2015年各省份統計公報中的數據。

增速:京滬低、西南高

在消費增速方面,則呈現出較明顯的地域分化,大體而言,京滬、東北、西北增速低,長江中上遊增速高。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3萬億元,達到332316.3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4%。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共有17個省份的增速高於10.4%的全國平均水平。

這其中,重慶以13.2%的增速在全國領跑,鄰省貴州緊隨其後,消費增速達到了13%。超過12%的還有安徽、雲南、江西、西藏這四個省份。此外,河南、湖北、四川、湖南也位居前十名。從地域分布上看,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上遊地區。

為何這些省份消費增速最快?一方面與這些地方經濟增速較快有關。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長江中上遊地區到長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這幾年產業布局和調整效果不錯,產業結構比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轉移落地,比如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等發展良好。其經濟增速也在全國位居前列。

以重慶為例,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從企業效益看,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0810.08億元,增長11.4%,實現利潤總額1332.85億元,增長14.5%。

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也是消費增速快的一大重要原因。老家重慶的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與東南沿海京滬浙粵等發達地區相比,西南的重慶、貴州等地仍處於經濟起飛階段,城鎮化率快速提高,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消費需求,如購買家具、家電、裝修等。這些省份的人均消費水平不高、基數低,因此只要增量大,消費增速就會上得很快。

此外,不同地域消費習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彭澎說,與東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人熱衷於置業、投資相比,西南、中部的重慶、四川、湖南等地的人盡管收入與東南沿海有較大差距,但他們在吃喝玩樂方面消費也不低。另外這些地方的房價水平比較低,在供房壓力較小的情況下,人們也更敢於消費。

相比之下,消費增速較低的省份集中在東北、華北、西北一些能源重化產業占比較大的省份及京滬津等發達省份。彭澎說,東北、華北、西北等能源重化省份受制於這幾年經濟滑坡,就業的情況不太好,收入受影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消費增速就會受到影響。

而京滬津粵等發達地區則是另外一種情況。彭澎說,這些地方的經濟較為發達,城鎮化率也比較高,很多人該買的電器、汽車、家具等都買了,進入到休閑旅遊的階段,消費層次比較高。此外,這些地方的人均消費基數已經很大,增速自然也沒那麽快了。

表1:各省份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省份

零售總額(億元)

增幅

人口(萬)

廣東

34739

10.20%

10849

山東

30645.8

10.40%

9847.16

江蘇

28707.12

10.90%

7976.3

浙江

21971

11%

5539

河南

17618.35

11.90%

9480

湖北

15649.22

11.80%

5851.5

四川

15501.9

11.70%

8204

河北

14364.7

10.60%

7424.92

湖南

13436.53

11.70%

6783

遼寧

13400

 

4382.4

福建

11674.54

11.10%

3839

北京

11005.1

6.50%

2170.5

上海

10946.57

8%

2415.27

安徽

10000.2

12.30%

6143.6

吉林

7310.42

9.90%

2753.3

陜西

7302.57

11%

3792.87

重慶

7271.35

13.20%

3016.55

廣西

7027.31

10.70%

5518

內蒙古

6700.8

9.70%

2511.04

江西

6634.6

12%

4565.6

山西

6480.5

7.40%

3664

雲南

5722.9

12.10%

4741.8

天津

5635.81

7.20%

1546.95

貴州

3708.99

13.00%

3529.5

甘肅

3184.39

9.50%

2599.55

新疆

2825.9

8.40%

2360

海南

1453.72

9.70%

910.82

寧夏

850.1

7.70%

667.88

青海

767.3

11%

588.43

西藏

457

12%

323.97

(第一財經根據公開資料統計,黑龍江由於數據未公布故沒有納入)

表2:各省份人均社會消費比較

省份

零售總額

增幅

人口

人均消費

廣東

34739

10.20%

10849

32020

山東

30645.8

10.40%

9847.16

31121

江蘇

28707.12

10.90%

7976.3

35590

浙江

21971

11%

5539

39666

河南

17618.35

11.90%

9480

18585

湖北

15649.22

11.80%

5851.5

26744

四川

15501.9

11.70%

8204

18896

河北

14364.7

10.60%

7424.92

19346

湖南

13436.53

11.70%

6783

19809

遼寧

13400

 

4382.4

30576

福建

11674.54

11.10%

3839

30410

北京

11005.1

6.50%

2170.5

50703

上海

10946.57

8%

2415.27

45322

安徽

10000.2

12.30%

6143.6

16277

吉林

7310.42

9.90%

2753.3

26551

陜西

7302.57

11%

3792.87

19253

重慶

7271.35

13.20%

3016.55

24105

廣西

7027.31

10.70%

5518

12735

內蒙古

6700.8

9.70%

2511.04

26686

江西

6634.6

12%

4565.6

14532

山西

6480.5

7.40%

3664

17687

雲南

5722.9

12.10%

4741.8

12069

天津

5635.81

7.20%

1546.95

36432

貴州

3708.99

13.00%

3529.5

10509

甘肅

3184.39

9.50%

2599.55

12248

新疆

2825.9

8.40%

2360

11975

海南

1453.72

9.70%

910.82

15961

寧夏

850.1

7.70%

667.88

12728

青海

767.3

11%

588.43

13040

西藏

457

12%

323.97

14106

全國

332316.3

10.40%

137462

24175

表3:2016年各省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省份

零售總額(億元)

增幅

重慶

7271.35

13.20%

貴州

3708.99

13.00%

安徽

10000.2

12.30%

雲南

5722.9

12.10%

江西

6634.6

12%

西藏

457

12%

河南

17618.35

11.90%

湖北

15649.22

11.80%

四川

15501.9

11.70%

湖南

13436.53

11.70%

福建

11674.54

11.10%

浙江

21971

11%

陜西

7302.57

11%

青海

767.3

11%

江蘇

28707.12

10.90%

廣西

7027.31

10.70%

河北

14364.7

10.60%

山東

30645.8

10.40%

廣東

34739

10.20%

吉林

7310.42

9.90%

內蒙古

6700.8

9.70%

海南

1453.72

9.70%

甘肅

3184.39

9.50%

新疆

2825.9

8.40%

上海

10946.57

8%

寧夏

850.1

7.70%

山西

6480.5

7.40%

天津

5635.81

7.20%

北京

11005.1

6.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96

人均收入大比拼:6省份破3萬,京滬超5萬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部分,作為反映一個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了解居民生活變化情況的基礎。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實際增長6.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3下降為2.72。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2016年各省份的全體居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個指標的統計發現,目前有6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萬元大關;在城鄉平衡發展方面,浙江的城鄉差距最小,西部地區最大。

6省份人均破3萬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萬元大關,達到30295.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84.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2元。

加上廣東在內,已有6個省份的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萬大關。其中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均突破5萬大關,上海以54305元位居榜首,北京以52530元緊隨其後。

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而這正是高收入人群所集中的行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114777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204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9410元。從分布上看,上海和北京恰好又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此外,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城市經濟體,城市化率水平已經很高。相比之下,直轄市外的其他省區還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自然跟京滬會有明顯差距。

浙江以38529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居第3,超過直轄市天津,天津則以34074元位居第四。藏富於民,歷來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連續多年雄踞全國各省區首位(直轄市除外)。

江蘇和廣東分列第5和第6位。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盡管已經連續28年經濟總量位居第一,並且在2016年對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領先優勢重新擴大,但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廣東與江蘇仍然差了將近2000元。

在廣東之後,下一個叩響3萬大關的省份是誰?福建無疑最為接近,2016年該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608元,按照該省近年來的發展速度,有望在2017年突破3萬大關。

排名末尾的幾個省份中,貴州、雲南、青海、廣西等均是西部省份,經濟發展較為落後,城鎮化率較低,居民收入也較低,如貴州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121元,僅為上海的27.8%。

再以數據更為齊全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統計的28個省份中,上海與北京均超過5.7萬元,上海比北京高出400多元。位居第三的浙江,達到了47237元。江蘇也超過了4萬元的大關。

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有3個省份超過了2萬元大關,其中上海以25520元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浙江,達到22866元,是直轄市外各省份中唯一一個農民人均收入突破2萬大關的,比第三名的北京還多500多元。

截止目前,有個別省份未發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數據。還有部分省份僅發布城鎮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未發布全體居民的人均數據,不過,沿海幾個發達省份在這方面的數據都比較全面。

城鄉差距:貴州最大,浙江最小

城鄉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區域均衡發展、城鄉一體化情況,在統計的28個省份中,有9個省份的城鄉收入比大於2.72的全國平均水平,說明城鄉差距比較大。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省份全部位於西部,尤其是貴州、雲南、青海、陜西的城鄉收入比都超過了3倍。貴州高達3.31,成為全國城鄉差距最大的省份。

為何西部省份的城鄉差距最大?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從全國範圍來看,東部縣域經濟發達,鄉鎮企業眾多,城鄉差距較小;中部和東北地區一馬平川,農業發達,人均耕地面積大,加上有農業補貼,農民收入相對不錯。相比之下,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就比較差,如平原少、山地高原多,土地貧瘠,交通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

數據顯示,目前有6個省份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1萬元,分別是貴州、青海、雲南、西藏、陜西和寧夏,全部為西部省份。可見西部的農村經濟仍十分落後。

丁長發說,西部地區有很多農村兒童,由於經濟條件所限、飲食跟不上,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等健康隱患,再加上教育水平滯後,也影響了成年後的就業競爭力。

總體上看,盡管西部省份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但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市場化程度不高、城鎮化率仍比較低。未來要提高西部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需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和資金投入,在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面增加投入與供給。

相比之下,中東部的城鄉差距要小很多。這其中,城鄉差距最小的省份是浙江,城鄉比僅為2.07,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8省份排名中列於第三、第二。

丁長發說,浙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無論是勞動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創新都走在全國前列,大大降低了經濟發展中所需的各種成本、費用。浙江最早在全國實行省管縣,縣域經濟、鄉鎮經濟都十分發達,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強大的產業競爭力。

從商業文化來看,浙江人的商業氛圍濃厚,並且極富冒險和拼搏精神。“我們那里有很多人都五六十歲了,還在繼續創業打拼。”來自浙江諸暨的張明說。

不過,同為沿海發達省份,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城鄉差距不僅遠高於浙江、江蘇,也高於山東和福建,成為東部幾個省區中城鄉差距最大的省份。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廣東省體改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的區域差距太大,未來廣東要縮小城鄉差距,仍需要繼續下大力氣,振興粵東西北,縮小東西北同珠三角之間的鴻溝。

表1:2016年部分省份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省份

全體居民人均收入

上海

54305

北京

52530

浙江

38529

天津

34074

江蘇

32070

廣東

30295.8

福建

27608

山東

24685

內蒙古

24127

湖南

21115

海南

20653

江西

20110

陜西

18874

四川

18808

河南

18443

新疆

18354.7

廣西

18305

青海

17302

雲南

16720

貴州

15121

(第一財經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單位:元)

表2 28省份及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省份

城鎮居民人均收入

上海

57692

北京

57275

浙江

47237

江蘇

40152

廣東

37684.3

福建

36014

山東

34012

全國

33616

內蒙古

32975

遼寧

32860

湖南

31284

重慶

29610

湖北

29386

安徽

29156

江西

28670

雲南

28611

新疆

28463.4

海南

28453

陜西

28440

四川

28335

廣西

28324

河北

28249

西藏

27875

山西

27352

河南

27232.92

寧夏

27153

青海

26757

貴州

26743

吉林

26530

(第一財經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單位:元)

表3 28省份及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省份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

上海

25520

浙江

22866

北京

22310

江蘇

17606

福建

14999

廣東

14512.2

山東

13954

遼寧

12870

湖北

12725

全國

12363

江西

12140

吉林

12123

湖南

11930

河北

11919

海南

11843

安徽

11720

河南

11696.74

內蒙古

11609

重慶

11549

四川

11203

廣西

10359

新疆

10183.2

山西

10082

寧夏

9852

陜西

9396

西藏

9316

雲南

9020

青海

8664

貴州

8090

(第一財經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單位:元)

表4:28個省份及全國城鄉收入比

省份

城鎮

農村

城鄉比

貴州

26743

8090

3.31

雲南

28611

9020

3.17

青海

26757

8664

3.09

陜西

28440

9396

3.03

西藏

27875

9316

2.99

內蒙古

32975

11609

2.84

新疆

28463.4

10183.2

2.8

寧夏

27153

9852

2.76

廣西

28324

10359

2.73

全國

33616

12363

2.72

山西

27352

10082

2.71

湖南

31284

11930

2.62

廣東

37684.3

14512.2

2.6

北京

57275

22310

2.57

重慶

29610

11549

2.56

遼寧

32860

12870

2.55

四川

28335

11203

2.53

安徽

29156

11720

2.49

山東

34012

13954

2.44

福建

36014

14999

2.4

海南

28453

11843

2.4

河北

28249

11919

2.37

江西

28670

12140

2.36

河南

27232.92

11696.74

2.33

湖北

29386

12725

2.31

江蘇

40152

17606

2.28

上海

57692

25520

2.26

吉林

26530

12123

2.19

浙江

47237

22866

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29

12家金融租賃公司業績大比拼:凈利潤總和超百億

第一財經近日獲悉,河南九鼎金融租賃成立9個月,總資產規模超過80億元,凈利潤為0.99億元,凈資產收益率(ROE)高達17.99%。

亮眼的數據後面映射著近年來整個金融租賃行業的快速發展。

第一財經統計,包括河南九鼎金融租賃在內,已經披露2016年財報的12家金融租賃公司的凈利潤總和已接近110億元。

5家千億公司凈盈利均超10億

第一財經梳理這11家金融租賃公司2016年度未經審核財務報表發現,總資產規模超過千億的金融租賃公司共5家,2016年凈盈利規模均超過10億元。

無論是在資產規模上還是在盈利規模上,交銀金融租賃都居首。截至2016年年末,交銀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達1719.02億元,實現凈利20.01億元。

招銀金融租賃、華融金融租賃、建信金融、興業金融租賃緊隨其後。具體來看,截止到2016年末,招銀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370.19億元,凈利潤17.03億元;華融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184.67億元,凈利潤為14.72億元;建信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265.21億元,凈利潤為12.66億元;興業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179.11億元,凈利潤13.80億元。

據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天津)研究院統計,目前資產規模在千億元以上的金融租賃公司有工銀金融租賃、國銀金融租賃、交銀金融租賃、民生金融租賃、招銀金融租賃、建信金融租賃、興業金融租賃、華融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有渤海金控、遠東租賃、平安租賃。

凈利潤5億至10億有4家

第一財經統計,2016年凈盈利5億元至10億元的金融租賃公司有4家。其中,江蘇金融租賃位居該區間第一,截止到2016年底,江蘇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417.71億元,凈利潤為8.22億元。

其余依次是光大金融租賃、中國外貿金融租賃、皖江金融租賃。具體來看,截止到2016年末,光大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645.47億元,凈利潤為5.38億元;中國外貿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511.01億元,凈利潤為5.51億元;皖江金融租賃為383.87億元,凈利潤為5.07億元。

凈盈利在5億元以下的有3家,包括河北金融租賃、哈銀金融租賃以及河南九鼎金融租賃。截止到2016年末,河北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317.24億元,凈利潤為4.16億元;哈銀金融租賃總資產規模為172.27億元,凈利潤為2.15億元。

銀監會官員毛宛苑在2016年12月29日舉行的銀行業例行發布會上稱,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國共開業52家金融租賃公司(未包含3家專業子公司),行業資產總額1.94萬億元,實收資本1545.97億元,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82.25億元,行業不良租賃資產率0.93%,撥備覆蓋率25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03

各地快遞業務量大比拼:7省占比超7成 廣東獨占全國1/4

電商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物流快遞行業的發展,快遞數據已成為電子商務的重要風向標。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12.8億件,同比增長51.4%;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974.4億元,同比增長43.5%。

分區域來看,盡管近兩年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快遞業增速跑贏了東部,但是東部沿海發達省份仍然占據絕對主導。2016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1.1%、10.7%和8.2%,業務量比重分別為80.9%、11.9%和7.2%。

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了0.8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了1.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了0.4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了0.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了0.4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了0.4個百分點。

從快遞業務數量來看,有7個省份的快遞數量超過了10億件的大關,分別是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北京、福建和山東,全部是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這7個省份的快遞業務件總量占全國的75.3%。

其中,廣東的快遞業務數量達到了76.7億件,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受的沖擊最大,轉型升級也開展得最早,目前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在外貿出口增長受阻的情況下,借助電商的快速發展,廣東工業產品的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大,內銷占比進一步提升。

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內銷比重進一步提升到75.6%,同比提高了2.5個百分點。

由於電商可以突破地理空間的制約和地方貿易壁壘,對輕工業發達的地區更為有利。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分析,廣東的制造業基礎和優勢是全國最好的,這幾年珠三角各地對電商發展也高度重視,如東莞在2013年就專門制定了電商發展規劃,支持力度相當大。

在分城市排名中,廣州以28.67億件的業務量位居全國各城市首位,深圳以20.45億件位居第三。東莞位居第七,達到了10.69億件。

在廣東之後,另外一個制造業大省浙江以59.88億件位居第二。就省域而言,浙江電子信息經濟最為突出。尤其是這幾年浙江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來推動“浙江智造”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成績比較突出。

在擁有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地級市金華,去年該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近5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目前,金華轄區內有電商企業6.86萬家,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企業5264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近240多家,金華全市共有活躍零售網店15.35萬家,電子商務為金華市直接解決就業崗位39.14萬-40.88萬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106.69萬-111.44萬個。

在快遞業務前十名的城市中,浙江同樣有3個城市入圍,其中杭州和金華分列五、六位,溫州位列第十。

與粵浙相比,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快遞業務量僅有28.38億件,僅相當於廣東的38%,浙江的的47%。而且在增幅上,廣東浙江均略微領先全國水平,而江蘇快遞業務量增幅只有23.9%,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2016年沿海七省份快遞業務量及收入

單位

快遞業務量(萬件)

增幅(%)

快遞收入(億元)

收入增速(%)

全國

3128315.1

51.4

39743601.3

43.5

廣東

767241.6

53

8802789.8

42.9

浙江

598770

56.3

5412544.6

41

江蘇

283823.2

23.9

3391633.5

16.7

上海

260274.4

52.4

7095143.5

55.9

北京

196029

38.6

2565681.3

41.2

福建

128985.8

45.3

1348336.3

33.7

山東

120533.9

64.2

1389811.2

43.2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2016年快遞業務量前十名城市

排名 城市 快遞業務量(萬件) 1 廣州 286698.2 2 上海 260274.4 3 深圳 204503.2 4 北京 196029 5 杭州 180473.3 6 金華 168962.4 7 東莞 106895.6 8 蘇州 85093.3 9 成都 61463.1 10 溫州 58652.7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