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 民幣最高面額是一百元,以現鈔購物或捐款(做秀性質),總是搬磚頭似的一袋一袋亮相。別埋怨中國大陸不敢發行五百或千元紙幣──偽鈔實在太猖獗了。近期高 調提醒市民注意的百元偽鈔,什麼「HD」字頭的,其實早於06年已撿獲大批。不法份子本事不容低估。貨幣滄桑史中,也有面額最低為一千元。1949年解放 前夕,國民政府濫印鈔票,奸商囤積居奇,物價飛漲至匪夷所思地步。在上海買米,一石米三百萬,把三千張鈔票塞到枕頭套或大麻袋中,抬到米店──誰知已漲至 六百萬了,你只夠買半數。當時小館子以蛋炒飯最便宜:五千元。食客阮囊羞澀(但亦「腰纏萬貫」),只能點一客, 狼吞虎嚥吃個精光打個飽嗝,才半小時,到櫃 台付帳,蛋炒飯已從五千跳到一萬三。這個瘋狂又悽愴的年代過去了。但有比之更恐怖的。全球通脹率最高,並非解放前的中國,而是今日南非的津巴布韋。每隔不 久便從電視上看到倉皇的市民逃亡。他們的通脹率竟達231,000,000%(去年七月官方數據),吓?百分之二點三一億?一下子不懂運算。紙幣面額一億 起跳至一百萬億,買到什麼?肥皂:100億;報紙:250億;啤酒:10,000億…… |
壹傳媒即將會出版免費報紙,叫做爽報,肥佬黎聲稱要派一百萬份,頗為嚇人,開始嘅時候,會唔會派咁多呀?現時每月已有聲稱二百萬份免費報紙流通,下月再加 多一百萬份,真係滿坑滿谷。左丁山第一個想起嘅就係強哥,事關強哥乃現時派報紙大哥大,數吓手指,佢負責發行「蘋果」、「星島」、「信報」、「經濟」,負 責派「頭條新聞」、「 am730」、「晴報」,下個月又派多一份「爽報」,去邊度搵人派報紙呀?香港最新(五至七月)失業率係 3.4%,屬充分就業水平,搵工人都唔知幾艱難,今趟難為強哥咯。
呢日見到施老闆,問佢如何是好?施老闆話:「水來土掩啦。『 am730』已經有錢賺,算係企穩陣腳,依家先至再有人加入戰團,我已經多咗起碼三四年時間準備迎戰,一於冇有怕!」派報紙又如何呢?施老闆話:「我地好 俾心機㗎,為派報員搞 party,有抽獎,母親節就每人送一朵玫瑰花,今時今日,要善待所有夥計吖嘛。」
免費報紙已進入戰國時代,大戰難免,必 有損傷,至於最後仍然站立嘅會係邊個,好難講。生還者要有兩個條件,一有銀紙,二有人才,兩者皆缺嘅就會首先陣亡。據施老闆透露,「 am730」不搶突發新聞(因成本太大),倚賴編輯慎選能吸引讀者嘅新聞,以及有質素嘅專欄及評論喎。咁奇?專欄可以咁吸引?
聽完施老闆之言,即 刻收到消息,肥佬黎要親自睇過「爽報」試刊版嘅專欄,唔,可能英雄所見略同喎。左丁山日日睇免費報紙(因有人送上門),發覺免費報嘅專欄以短見稱,極少超 過五百字(施老闆專欄例外),特色係差唔多每一版有一個專欄,各種類型題材,應有盡有,唔係叫讀者睇晒嘅,自行選擇可也。總之好似自助餐咁,總有一兩款讀 者會鍾意,可以適合迎合一兩百萬位讀者嘅不同興趣,老老嫩嫩,四十後與九十後都要啱睇!既然如此,免費報紙專欄既要搵新鮮人,又要搵一啲已成名人物,幾有 挑戰性,肯在咁嘅環境下冒險打硬仗嘅,全城只有一位肥佬黎有如此魄力!
2011-11-03 AD
收數 W第二次娶媳,在文華東方酒店康樂廳擺下婚宴,大量財務界人士到賀,包括收數追數界元老 W在內,收數 W話:「元老 W認真俾面,佢收到夠晒籌就退出市場,否則我地係後輩,邊度有得做呀!」元老 W又的確俾面嘅,佢等到九時半後食完碗翅先至告退,出席第二場婚宴,問佢去邊?佢話:「今晚我細妹嫁女呀!」嘩嘩嘩,認真唔話得,俾面收數 W到極!左丁山不久亦告退,是晚係外甥生日,佢爸爸買入大量靚餸,在家煮大餐,叫左丁山去食甜品!
廿一世紀收數乃斯文動作,並非潑紅油、潑火水之 下三濫動作,收數 W等人利用電腦科技,追蹤走數人士,全部電話對話,百分百錄音,以備警方或金管局或銀行財務機構調查,金管局對追數公司一啲都唔客氣㗎,收到投訴就會調 查,若認為公司失職、失言(講粗口之類),就會口頭警告、書面警告,收得幾張「黃牌」,客人(即銀行或財務公司)就會拜拜而去,冇生意做咯!收數 W之生意係與大學同學一同創建嘅,兩位大學畢業生只識揸筆,唔識揸槍,俾人嚇番轉頭似過佢地去嚇人!
收數 W話當年入大學,全憑英文考 A,數學考 A,入到大學上大一英文,早上八時開課,佢永遠係遲到十五分鐘至二十分鐘,老師卒之召佢見面,警告佢經常遲到會肥咗科英文。收數 W解釋:「請你體諒,我朝朝在淺水灣一帶派信俾訂戶,搵學費,唔派報紙就讀不上大學,派完等巴士趕返學,故此成日遲到啫!」好彩英文老師來自美國,見慣學 童派報紙搵學費,乃放佢一馬,而收數 W亦考試得到高分!家佢位大公子在大型美國投資銀行工作,公子(新郎)係 IT新星,可說飲得杯落。
呢晚 有一位港大校友在座,問吓佢關於徐立之自願不續約之事,佢一講就火氣十足,大駡校務委員會與八一八慶典籌辦人,講得激動,賓架 K搭嘴:「你好似有內幕噃?」港大校友話:「怕乜講,我係港大基金成員,捐過錢,知道比你地多㗎!」呢晚係婚宴,無謂多講「校長要有政治觸覺」咁悶嘅事, 請佢講吓名人「課外活動」,大家當堂嘻嘻哈哈!
2011-12-15 NM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真正享有隨時隨地使用電訊的自由。這是個重要的發展,它為電訊的未來發展奠下基礎,今後很難想像智能手機不是未來的流動電訊系統的主軸。 有了智能手機,在家裡未看完電視節目而要上路,可以在途中繼續用智能手機看;在家中用Xbox打遊戲到半途要上學或上班,可以繼續用智能手機玩耍。
智能手機的效用又不止於娛樂嬉戲而已。醫生臨床看病人,突然要趕去看急症,他可以在途中用手機一邊繼續與護士或助理診症,一邊翻查急症病人的病歷,預備設施、儀器和藥物。 做傳媒工作的,有了智能手機亦不用再為趕死線而一夥人守在電腦前至深宵,一夥人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用手機連結在一起繼續朝死線拼搏。 有了智能手機,便毋須要為了赴約而中斷工作或娛樂,甚至毋須為赴會而中斷工作或娛樂,而可以用智能手機的facetime功能或video call作面對面對話。智能手機把我們從時空的局限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可以全天候與世界緊密聯繫。
我 們可以確定智能手機將要成為電訊工具及媒體世界的主軸(平板電腦當然有智能手機同樣的功能,可以看得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是有個融合趨勢,為了方便討論, 我在此只以智能手機為例),它甚至已像我們身體一部分,負起隨時隨地對外溝通互動的器官。它更又讓我們跟別的電子工具和媒體接駁,將我們與世事和人事的活 動漩渦聯繫在一起,智能手機顯然已成為我們隨時隨地的電訊操作中心。要發揮這個功能,智能手機還須進一步和電腦、電視、衞星和感應通訊系統等所有電子工具 作無間斷的「對話」。 例如今後醫生應該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接收和分析其他醫療儀器提供的資料,讓他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像置身於醫療中心的電腦和儀器之前那樣。又譬如 WalMart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員,應該可以隨時隨地都像是置身於物流中心的控制室裡那樣。
繫起來,便要不斷發展 出不同的「介面」(interface)的apps和各種不同的「應用科技」(apps)連接起來。現今的apps都各有系統,未能互相連接、互動和溝 通,以致不能普及、形成臨界規模(critical mass),因而不能發揮最高的 效益。 若然不同系統的apps可以連接、互動和溝通,那麼所有apps便都可以投入應用的競技場,那將會創造出個真正的大同世界。例如因為是後來者或系統制式的 局限現時只有很少人使用的apps,一旦有了介面apps可以跟所有其他同類和有關的apps接連,參與使用者眾的平台,形成更大的臨界規模,它們便有機 會普及起來,和使用者眾的apps競爭。那非但會增強智能手機科技的競爭力,更可以大大加快其科技的整體發展,進一步鞏固智能手機在電訊世界中的主軸地 位。
智能手機介面的apps的研發如火如荼,只消到矽谷耽上幾天你便會知道了。不少電訊科技人都體味到將其他電訊 工具和媒體的apps轉化為智能手機的apps,進而將這些apps融合在同一個平台上是個極其重要的發展,而這個發展將進一步強化智能手機的優勢,因為 智能手機是個由apps來統領的世界,而這些apps的世界便會由介面的apps統領。 主宰這個由apps來統領的世界將是融和各種不同apps的介面,有了這些介面,不管如何小眾的apps亦將有機會走上廣闊的智能手機平台上展示身手。這 種激烈的競爭將迅速提升智能手機的功能,令它成為電訊世界真正的主軸。所有電訊工具和媒體從此將要圍繞着智能手機來發展,以之為核心,讓智能手機成為電訊 世界的king maker。 沒有這些介面apps,未形成批量的apps將沒有機會後來居上,跟早着先鞭的巨無霸競爭。這重障礙將會拖慢智能手機的發展,以致其主軸地位也不牢固,對 電訊世界今後的發展來說,那將是個很大的阻力。
從電腦業過去的發展可以看得到,像Google、facebook 和Microsoft等擁有龐大用家的軟件和平台都發展出強大的自然壟斷勢力。即使手上有張犀利科技王牌的後之來者,要是不能形成臨界規模,亦將無從加入 競爭。可是智能手機apps的開放系統(open system)打破了飲頭啖湯而佔領的臨界規模及其自然壟斷。在開放的apps世界裡,所有大衞都有機會向葛利亞扔出那致命的石塊。 時間和地方是物質的本體,故此智能手機隨時隨地的覆蓋面不是個純虛擬的世界。這就正如精神和肉身組成人的本體,無論人的精神狀態如何飄逸、想像力如何虛 幻,我們還是要雙腳踏在地上生活的。物質世界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生存的基本;無論我們創造出多麼恢宏,而又多姿多彩的虛擬世界,物質世界依然是我們生活 和生命的泉源,純粹虛擬或抽象而沒有物質角度的意識是不存在的。我們的思維可以飄逸到虛無飄渺的世界去,但我們的潛意識和直覺可依然緊扣大自然的脈搏,我 們永遠都是活在大自然的擁抱裡。
潛意識和直覺促使我們在物質世界尋找發掘生活所需,這跟上Google搜尋資料是 兩回事。上網找資料是先有了目標才去搜尋我們需要些什麼。我們是在無意中(潛意識和直覺發揮的作用)看到某些東西,受到啟發繼而尋找發掘我們的所需。是物 質的色相啟發想像力(虛擬),讓我們發掘所需。生活是物質和想像(虛擬)的結合,無論科技有多昌明,想像力有多豐富也逃不過這宿命。故此全天候的智能手機 世界亦不可能是個完全虛擬的世界,而必須跟以物質為基礎的世界結合。 我們用手機在QR code上一click,便可以看到、聽到印刷文字的影片或廣播的版本,故此QR code是將印刷媒體與其他電子媒體連接上,QR code這個多媒體世界介面apps是個很好的例子。
葉一堅跟我說他跟董橋、張劍虹和林平衡商量過,他們都想辦免 費報紙。聽到他這樣說,我想了沒有多久便跟他說「let's go!」。他提到要辦免費報紙時,智能手機將虛擬世界和物質世界結合的概念突然間令我腦海中的燈泡亮起,令我聯想到可以透過QR code這個介面令免費報紙成為一個多媒體平台。 看報紙而可以隨時隨地用智能手機在QR code上一click,便看到影片或聽到廣播,從災難的新聞影像想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click進保險公司的網頁選購保險;或是看到表演盛事的新 聞,click進售票處購買入場券;又或者為人間慘劇的新聞觸動,click進紅十字會的網頁捐款賑災。
這種以免 費報紙為基礎的多媒體平台,驗證了潛意識和直覺從看見事物、受到啟發因而尋找繼而發現的功能,這也是智能手機的虛擬世界必須建基於物質本體的自然發展。這 個看到新聞受到啟發馬上購物的商業交易平台,將更能彰顯廣告的效益,因為登上這個商業平台的讀者都是有購物意慾的消費者,因而更能針對性地發揮廣告促銷之 效。 從免費報紙的QR code發展起來的多媒體平台剛好反映出人們立足物質世界,展望未來虛擬世界的本性。我相信這種以物質為基礎的多媒體平台只是個雛形而已,未來多媒體平台 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