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紙殺出血路 星島可留意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168
股神巴菲特說過:「我是85%葛拉罕+15%費雪(Philip Fisher)。」做得股神師傅之一,當然並非等閑之輩。與葛拉罕不同,費雪不檢「煙頭股」,反而鍾情成長股,代表作是摩托羅拉(MOT),1955年起買入長揸,並與之皆老,到2004年離世時仍持有。費雪與葛拉罕門派有別,選股招式亦互有不同。葛拉罕注重 量化分析,研究唯年報、數據是問。費雪則認為死計數有所不足,人的因素更為重要,所以全力打造資訊網,務求超越年報,更加掌握公司實況。費雪採用偵探式的方法,順藤摸瓜,向一切相關人等,搜集 資訊。顧客、供應商、前僱員,甚至對手,都在訪談之列。當然,每人的社交網絡不同,故費雪有「能力圈」之說,只投資能明白的股票。
舉個例:連正牌iPhone與山寨「愛豐」都未識分,不宜扮勁分析蘋果(AAPL);保險、金融股運作透明度低,外人要準確預測,實在困難。或問:凡人一 個,能力圈沒啥特別,咪只可買盈富基金(2800)?
其實很多公司的營運情況,是公開資訊,得來不費多少功 夫。港交所(388)的成交量,就是一例。更簡單的有報業股,攤開報章,廣告多少、出紙多少,一 目了然。況且行業特性,是極受景氣影響,一旦好景降臨,盈利可以極速爆上。「呢啲發霉股都仲睇?」傳統報業股的確不吸引。互聯網年 代,資訊以光速運轉,免費立時奉送;報紙翌日出爐,舊聞今載,還要盛惠六元,日漸萎縮實為大勢。而且不是每條新聞,都對讀者有價值,報館費盡人力物力,日 日搜括獨家材料,分分鐘不及一條平民拍攝的YouTube短片吸引。真正殺出血路的,是三份免費報紙。由於是免費,突破了以 往報章營運的框框:唔駛俾錢,讀者會是來者不拒,可以攞齊三份,不會互相排斥。亦由於不屬消費,讀者對免費報的內容,要求不致太高,派出戰地記者親赴伊拉 克等支出,一概省回。基本的本地、國際新聞,加一點特色專欄,已經足夠。如是者,每天有一百五十萬人次,義無反顧地拿取一份「印有新聞的巨型傳單」。成百 頁紙厚,廣告費很是和味。三大免費報,沒有獨立上市。《頭條日報》在星島集團(1105)旗下。公司剛公佈09年全年業績,上半年蝕2千 多萬,下半年轉賺1.4億。由虧轉盈,全年賺1.14億,而08全年則蝕1.42億。業績如此,全賴營運槓桿,由於公司成本相對固定,只要超 過打和點,營業額的增加,大部份直接化成盈利。只要10年的全年營運,能保持在09年下半年的水平,盈利應可增長一倍。以現價$1.42計算,預期P/E約為4.7倍,預期息率4.2釐,除非再有海嘯,不然極為值博。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