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15/1818919.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我们并不清楚有什么旧区重建计划。”对于“李宁(02331,HK)旗下公司快意节能(08032,HK)涉资400亿的沈阳和平区旧区重建计划”一说,当地政府有关人士9月14日如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做体育服装的李宁通过新入股的子公司,要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了。但沈阳市和平区政府人士的上述说法,似乎暗示着这家服装巨头进军地产业恐怕并非一帆风顺。
曲线进军
李宁进军房地产,可谓规划宏伟,路线曲折。
首先是复杂的入股方式。今年6月,李宁通过与其兄长的合资公司购入快意节能公司54.79亿股优先股;9月,快意节能收购李宁公司30.9%的股份,对 价为李宁兄弟将此前持有快意节能的可换股票据部分转换为普通股,转换后,李宁持有快意节能63.2%的股份。也就是说,李宁兄弟成为快意节能的控股股东。
其后,快意节能一个公告宣布了李宁将进军地产界。据快意节能的公告称,公司与沈阳卖方签订协议,快意节能将拥有沈阳兆寰产业园99%的权益和沈阳兆寰置业投资100%的权益。
公告中,一个名为“生态城”的项目显示出李宁进军房地产的 “大手笔”。据称,该项目是沈阳市和平区的城市重建项目,初步估计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李宁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该项目涉及资金400亿元人民币,持续建设时间为5至8年。
“我们并不知道有什么旧区重建计划。”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沈阳市和平区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同时,和平区城建局也表示,不清楚 有大型的城市重建项目。而香港媒体也报道称,沈阳和平区新闻中心发言人透露,目前有关旧区重建连选址都未定案,强调起码两年后才有决定。
快意节能的公告似乎也表示,这个项目还只是在蓝图中。“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将协助获得及提供土地发展生态城项目,而此举须进行拍卖程序。沈阳卖方已保证,在使用类似沈阳兆寰产业园提升的技术规限下,该土地将以竞投、公开拍卖或挂牌出售的方式出让。”
“类似李宁这样的企业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一要有钱,二要有地。”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
不过根据沈阳和平区政府的说法以及李宁的公告,土地似乎还没有着落。另据记者调查发现,“钱”对于李宁进军房地产市场似乎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记者从李宁不久前公布的中期财报发现,其手握现金143.6亿元;而根据快意节能中报,公司现金为44亿港元(约38.72亿元人民币)。从两家公司的手持现金情况来看,400亿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另一方面,公司还需现金维持原有产业的正常运转。
对此,李宁表示,公司发展新业务所需的资本性开支确实很大,需要大规模融资。融资方式将是多样的,但是具体方式仍在研究当中。
扩张之路
李宁并不是第一家进入地产界的服装企业,在它之前,还有雅戈尔(600177,SH)。早在1992年,雅戈尔便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这个曾在2007 年以14.76亿元拿下杭州当年首个地块,手捧地王高调进入杭州地产界的服装制造企业,到如今,已经累计开发住宅、别墅、商务楼等各类物业300万平方 米。
不仅仅是服装企业,一些3C企业也早已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2004年,TCL集团(000100,SZ)已试水地产领域,先后成立了惠 州TCL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深圳市TCL房地产有限公司。除此之外,美的、格力(000651,SZ)、海信(600060,SH)等也已经成立房地产 公司,并且运作多年。
“地产业务毛利率一般都会在30%~40%,”上述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目前积极向地产业进军的都是一些低毛利率的行业。
这项准则对于普遍毛利率在20%以下的家电生产企业来说,的确适用。TCL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集团2007年来自房地产的收入达5.6亿元,毛利率水 平在33.89%左右;2008年收入为1.15亿元,毛利率为31.76%;2009年收入1.52亿元,毛利率水平约12.6%。
但这条准则似乎并不适用服装企业,尤其是李宁这样的名牌企业。因为其自身的毛利率从来不输房地产企业,根据李宁上半年财报,今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47.9%,而2009年同期毛利率为47.8%。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服装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像李宁这样的龙头企业一方面面临着特步(01368,HK)等国内同行的追赶,另一方面还需突破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运动服饰巨头的压力。
“体育产业所牵涉的不仅仅是人们看到的一场比赛、一件运动衣,当中也会涉及到地产、新兴技术的运用等多项产业。”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李宁这样表示。或许,面对竞争,李宁走的是扩张之路。
作為全球房價最昂貴的地區之一,新加坡正在打造更為高效的空間利用方案。
和中國不同,新加坡不再是粗放的設計,而是將審美重心逐漸轉向環保綠色建築。“目前,綠色建築占據新加坡國土面積的30%,我們通過提供補貼和銀行貸款等方式鼓勵業主將原有的建築也進行綠色化改造。”新加坡建設局國際開發署中國區主任楊艷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記者近日走訪新加坡發現,其有較高的建築綠化率,並有一些可持續發展的補貼方案。國內的一線城市未來也和新加坡類似,將面臨一樣地少人多的問題,新加坡的某些做法不乏有不錯的啟示。
綠色建築與可持續發展
“我們對於綠色建築要獎勵容積率,如果該建築達到白金級業主可以額外建造2%的面積用於銷售租賃。綠色建築的成本比傳統建築更高,我們就通過獎勵容積率的辦法來鼓勵開發商修建綠色建築。”新加坡建設局國際開發署高級署長許麟濟告訴記者。
何為綠色建築?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綠色建築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新加坡將綠色建築認證如此分類:一棟建築將設計成“白金”、“超金”或“金”等級建築,在最終確認之前,該建築的綠色等級只是臨時性的,在建築竣工之後,認證系統還要對建築進行評估,最終確定授予哪一個認證等級。
雖然如此,新加坡的綠色建築起初推廣的並不順利。2006年,新加坡建設局剛剛推出Green Mark綠色建築認證體系時,開發商沒有馬上買賬。
為此,新加坡建設局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和研究。“我們對當時一些商業建築進行了對比,其中一部分是獲得了Green Mark認證的,一部分沒有。研究發現,那些獲得了Green Mark認證的建築,除了能為開發商節省巨大成本之外,其商業價值也升高了,且增值部分占項目總價值的2%之多。類似的研究和實踐結果不斷擺在開發商和投資者面前,綠色建築項目在新加坡的市場越來越大。”許麟濟指出。
而許麟濟同樣希望對於原有建築進行“綠色化”改造。2014年9月,新加坡發布獎勵計劃,設立5000萬新元(約人民幣2.37億元)津貼,協助現有建築和場所的中小型業主及租戶,使用綠色節能設施。中小型業主未來進行節能翻新時,如安裝更省電的冷氣系統,可獲得最高50%的費用津貼,最高達300萬新元(約人民幣1422萬元);租戶則能獲得最高50%的費用津貼,最高達兩萬新元(約人民幣9.48萬元)。
“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80%的建築達到其標準。雖然綠色建築會增加4%-5%的建造成本,但根據新加坡項目經驗,這筆投入在4到6年內可完成回收。”許麟濟說。
新加坡工藝教育中區學院是新加坡一所中專院校。這所學校在設計階段就應用了3D建模、陽光路徑分析和計算流體動力學等方法。三個箭頭形主體建築坐東朝西,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西邊外墻所受熱量,同時把廁所、樓梯間等功能區域安排在大樓西側,作為熱量緩沖;大樓的設計獲得最大的自然通風,站在大樓中間幾乎每個位置都能感受到習習穿堂風。這棟大樓在2012年獲得了新加坡建設局頒發的Green Mark白金認證。
對比國內,目前綠色建築並不多見,而上海也僅僅是核心地段的甲級寫字樓擁有綠色建築認證,未來是否可以通過更多元的補貼模式來鼓勵開發商進行綠色建築開發,新加坡模式可以借鑒。
“垂直”物流地產探路
和國內不同的是,還有新加坡垂直設計的物流地產。
“我們在新加坡的物流產業園設計有5層樓,而中國普遍都不會選擇這樣的垂直設計。雖然垂直設計會大大增加建築成本,但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間來進行倉儲物流。”豐樹集團中國區物流開發首席執行官吳財文告訴記者。
物流地產項目通常在郊區,因此土地比較豐富,國內很多項目並不做這樣的垂直設計。主要原因是垂直設計需要有很高的承重條件和很大的汽車通行空間,建築成本比普通的要高許多。
吳財文提到,這類設計通常需要和政府合作。由於節約了土地資源,政府通常會給出一些扶持政策來鼓勵這類設計。“目前中國的電商發展迅速,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使用電商,長期看來物流地產有不錯的成長性,因此我們還會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而我們這類高一點的物流倉儲園可以有更多空間提供給租戶。”吳財文透露。
記者了解到,目前豐樹集團在上海、天津、杭州、鄭州、寧波、無錫、重慶等12個國內城市擁有物流產業園。除了在各地落子外,其還聯合海航集團,希望整合其旗下的物流資源進行物流地產的擴張。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倉儲面積不高。根據普洛斯的市場調研數據,目前中國的人均倉儲面積雖然有5.5億平方米的物流設施,但其中現代化物流設施僅為1.1億平方米。我國人均物流倉儲面積約為0.41平方米,與美國人均的5.41平方米相差巨大,存在巨大市場缺口。
“傳統電商、跨境電商、傳統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是市場主要的需求方,華東的上海、蘇州等地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在空置率低企的背景下租金亦穩步上升,這些城市未來物流地產的租金還會提高,目前這個領域還是外資開發商為主。如果擁有更多的空間提供給租戶,未來的市場前景可觀。”世邦魏理仕華東區研究部資深董事謝晨告訴記者。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