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海加快吸資 港企享國民待遇

1 : GS(14)@2014-12-05 18:10: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5/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一向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深圳前海,再出新猷,擬加快吸引港資的步伐。前海當局擬推動港資企業參照內資企業管理,情有如享國民待遇,發展「港企直通車」。同時亦正謀求將跨境離岸人民幣業務,進一步由現時銀行包辦處理,擴大至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盼建港優勢產業基地

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同深圳市高層會見傳媒時指出,在促進深港合作方面,期望港資企業開發的建築面積要超過900萬平方米、港資服務業規模要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港資創新創業型領導的企業超過100間,並且建設香港十大優勢產業聚集基地。

為配合港資進軍前海,張備指出,前海容許港資在開發建設方面,對香港獨資或與內地合資開發的前海項目,試點實行香港的規劃和工程建設管理機制。前海亦在港設聯絡窗口,擬藉此推動「港企直通車」。

推動港企依照內企模式管理

在給予港資國民待遇方面,前海擬在中港之間更緊密經貿安排(CEPA)的框架下,試點探索讓那些具一定條件的港資企業,參照內資企業管理。

相對目前較多港資以外資身分進軍內地市場,前海正手研究和內地有關部門,研究更加詳細的方案。他強調,前海新的工作不單止針對港資大企業,亦擬為中小企進入前海提供路徑,當中包括向那些有意創新創業的年青人士。

因應前海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讓前海企業可到香港借貸離岸人民幣,甚至發行點心債。張備稱,最新的跨境人民幣借貸達到738億元人民幣,香港的人民幣貸款利率與內地正在拉平。下一步他們擬將借貸離岸人民幣業務,從香港的銀行,擴展到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原因是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香港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非常龐大。前海正就此與中央有關部委進行溝通。最近內地更已經批准了前海中小企服務公司,來港發行30億元人民幣點心債。

前海企業獲批來港發點心債

深圳市市長許勤稱,港資企業的註冊數目是2013年的6倍,投資總額涉及1600億元人民幣,到當地落戶者包括豐銀行(0005)、恒生銀行(0011)及東亞銀行(0023)。金銀貿易場亦有68家會員參與,港深青年夢工場亦將正式投入營運。

明報記者 陳偉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80

哈佛仔吸資5.5億 創海陸空交通格價App

1 : GS(14)@2016-01-20 23:08:45

2016-01-16 iM

在物價高的歐洲旅遊,如能買到平車票,可省掉不少旅費。來自美國、哈佛大學MBA畢業的Naren Shaam,6年前當背包客到歐洲旅行,卻發現當地網上旅遊預訂平台發展落後,找不到能比較各種交通工具價錢和直接訂票的平台。原在華爾街銀行工作的他,辭職赴柏林創業,和幾位拍檔創立網站兼應用程式GoEuro,提供在歐洲內搭飛機、火車、巴士格價服務,也可即時在平台訂票。公司成立兩年多,已吸引逾5.5億元投資,計劃今年拓展內地市場。

GoEuro四位創辦人來自不同國家,在柏林認識後一拍即合,研究開發應用程式。公司成立之初還要和其他創業者共用書桌,但不到3年時間已大肆擴張,記者月前到訪其柏林總部,六層新辦公室剛完成裝修,員工近200人。

Naren首次到歐洲旅遊,本想搭火車、巴士省錢,卻發現沒有一個統一平台,可訂票和比較各種交通工具價錢。他的拍檔、傳訊部主管Pablo也感同身受:「背包客一般都會找最便宜的方法,如搭火車和巴士,但我首次當背包客去歐洲旅行,想找由倫敦去阿姆斯特丹,搭飛機還是火車便宜,卻只見到很多比較飛機航班價錢的網站。」

很多到歐洲自由行的旅客,都習慣乘火車遊覽不同國家,但Pablo說他們的研究發現,歐洲只有不足三成的火車票在網上發售,有時甚至要到當地車站,才可買到車票:「很多遊客選擇買優惠套票如Eurorail Pass(歐洲火車通行證),但其實很昂貴又只限在幾天使用,對旅客行程很沒有彈性。」

比較海陸空交通兼訂票

用GoEuro應用程式輸入出發和目的地,由大城市到小鎮,系統都能列出飛機、火車和巴士的交通建議,時間表、價錢、最便宜或快捷方法都一目了然,像記者在該平台找來往柏林和慕尼黑的巴士車票,來回不過約12歐元(約102港元),比一張單程火車票還要便宜40歐元(約341港元)、機票便宜80歐元(約682港元)。

Pablo說,應用程式設計是針對慣用手機、愛自由行的年輕一輩,在平台就可直接預訂車票,省卻到訪不同網站購票的時間:「年輕背包客去旅行,不想用幾十歐買很貴的車票,我們平台可直接讓他們點對點,比較不同交通選擇,而且可即時訂票。」

目前已有逾340間歐洲鐵路、巴士和航空公司與平台合作,包括西班牙、英國、法國等11個歐洲熱門旅遊國家。Pablo說,公司成立兩年多發展迅速,也要有天時配合,原來近年歐洲國家為中止鐵路公司壟斷引入競爭。例如GoEuro根據地德國,來往國內城市交通原本由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獨營,市場開放後很多巴士公司相繼開辦廉宜路綫:「所以不少窮遊客人,短程旅途都轉乘巴士。」

現在德國鐵路(DB)也授權提供火車票價等即時資料,讓乘客直接在平台預訂車票,鐵路公司會將部分票價作為佣金收入,Pablo說平台營利模式在過往不能想像:「放在以前,這盤生意行不通。鐵路公司過往沒有競爭者,她們會想,為何要讓客人到其他平台買票,還要每個交易分佣金給我們。」

公司在歐洲打出名堂後,上月獲高盛等投資者注資4,500萬美元(約3.5億港元),成立兩年多以來共獲7,200萬美元(約5.6億港元)投資。平台今年計劃進軍東歐和亞洲市場,擴大用戶數目。

每周一蹺

創蹺人:GoEuro

創蹺時間:2013年

致勝關鍵:

?覆蓋逾3萬個機場、火車和巴士站資料,可點對點找出最便宜交通

?在平台可直接預訂車票,省卻到訪不同網站購票的時間

成效:

?上月獲高盛等投資者注資4,500萬美元,成立兩年多共獲7,200萬美元(約5.6億港元)

?逾340間歐洲巴士、輪船和鐵路公司加入合作

?版圖由德國擴張至西班牙、英國、法國等11個熱門歐遊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64

炒房吸資 減走資壓力

1 : GS(14)@2016-03-04 23:27:59

【明報專訊】人行行長周小川似有點石成金之術,去年A股3000點水位時,他說資金進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3個月後,股市狂牛至高位5166點。不過,股市隨後迅速爆破,元氣大傷,至今難以恢復。上周五周小川說銀行可以多做按揭,因為按國際標準來看,中國按揭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太低。言猶在耳,樓市便已瘋狂高燒,深圳樓價上月按年?C五成,上海千萬級別的豪宅一日售罊,市民買不到樓的焦慮和恐慌「刷爆」微信朋友圈。



從樓市去看一個更大的畫面,會發現中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民幣穩定,以及與之相關的資本外流。一方面,空前嚴峻的資本管制企圖將資金鎖死在內地;另一方面,樓市的高漲,提供了資金的出路,資本外逃似乎可以放慢腳步。監管層進退維艱:捧起樓市,去年股災的警號言猶在耳;扼制樓市,內地經濟的最後一絲生機也被湮沒,資金勢必用各種手段逃離,外匯儲備節節敗退之下,人民幣也可能失守。

一線城市政府受惠樓價上漲

瑞信亞洲房地產研究主管杜勁松表示,政府當然會出手,但出手做什麼卻未必如此重要。雖然非限購城市的首付比例已經下調至兩成,但中國樓市平均的按揭比重僅為50%,銀行出於風險控制需要,不會給出兩成的首付;雖然最優惠首付利率是基本利率七折,但罕有買房者享受此種利率。他認為,在市場的瘋狂之下,政府收緊樓市未必能見效。樓價爆升更為一線城市政府樂見,地價收入及交易稅款猛漲,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難以有動力壓制樓價。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則說,一線城市樓價飛漲其中固然有資源優勢和人口流動的客觀原因,但另一個值得擔憂的是貨幣因素。他表示,人行連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新增的貨幣可能就是流入了一線城市,引起房價瘋狂。

政協劉世錦:樓價飛升因貨幣寬鬆

劉續稱,雖然內地樓市目前去庫存壓力較大,但始終構成房地產投資的比例中70%是城鎮居民,每年有高達1200萬至1300萬人口的買樓需求,市場仍有相當大的增長動力。他稱,房地產投資去年下半年的確是按年呈負增長,但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將由負轉正,此指標可視為中國經濟見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4/news/ea_eaa3.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50

滬股通連續十日吸資

1 : GS(14)@2016-03-18 23:44:36

【外資回歸】
A股連升五個交易日,滬股通連續吸資十日。滬綜指昨再彈1.2%,累計五日上升3.6%或100點,重上2900關口的近一個月高。同時,昨日滬股通錄得20億(人民幣.下同)資金流入,連續十日吸資,共涉近64億元,倘計及2月至今累積吸資額有164億元,反映外資對A股態度已轉變。



A股創業板料納入深港通

大價股遭托起多日後,內地炒風昨終轉向細價股。《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創業板已基本確定會納入深港通範圍,即境外資金可經深港通買A股創業板股份,昨日創板指數勁升5.4%,收報2087點,為兩個月來最大升幅;深成指收報9791點,升3.4%;滬綜指則升1.2%,報2904點。不過兩市成交續偏低,合共只有4,332億元。目前A股創業板擁有498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PE)達到74.6倍,估值遠高於香港創業板的約10倍平均市盈率。但有內地市場人士表示,AH股的價差在滬股通後不減反增,相信日後A股創業板亦不會受到深港通的衝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8/195345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36

港股通吸資26億 一年最多

1 : GS(14)@2016-05-21 13:09:09

【本報訊】港股升越兩萬關,北水湧港掃貨。恒指昨早段反覆後,尾市突抽升並突破兩萬關,昨升234點或1.2%,報20118點,創近1個月最大升幅,重上十天線(20117點);H指升113點或1.4%,收報8425點。港股通在A股收市後突湧現買盤,收市並錄26億元資金,為約一年來最大吸資。



夜期低水252點

截至昨晚9時半,恒指夜期報19866點,跌80點,較現貨低水252點。內地領導訪港惹深港通開車憧憬,雖然A股偏軟,但創業板指數卻逆向升1.2%,滬綜指跌0.3%,報2843點;深成指跌0.01%,報9908點。內地資金昨3時正內地收市後突然大舉南下,港股通使用餘額一小時內持續下降,其間港股升幅亦齊齊擴大,收市餘額錄78.73億元,為去年4月港股大時代後最高,相當於有26.3億元資金流入。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對港股未來幾季看法正面,主因是港股估值低於A股。而A股倘獲納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對市場情緒有正面刺激,料可吸引資金流入港股。她又預期,深港通南下影響大於北上,因深港通料包括細價股在內,本港細價股估值低於內地,故較為吸引。大摩亦指,深港通不會對整體A股市場帶來顯著效應,因開通後深市交投料不多,而A股較H股有溢價,亦減低了投資者大規模主動買入A股的意欲。該行對滬綜指的目標價為2900點,並預計滬綜指會在2100點至3500點的區間內波動。受深港通憧憬刺激,港交所(388)、中資券商股及中港銀行股有追捧,不過升市下整體成交續未配合,主板成交僅593億元,淡友亦未見明顯撤退,大市沽空率仍有16%,連續十個交易日處於14%或以上,中資股成轟炸目標,南方A50(2822)沽空急增至67%,超過3年半最高,建行(939)及工行(1398)沽空率近日亦顯著上升,分別升至35%及2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8/196163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95

南方A50兩日吸資超過40億

1 : GS(14)@2016-06-06 02:58:42

【本報訊】南方A50(2822)兩日吸資逾40億元!中港股昨反覆回吐,惟在「入摩」憧憬下南方A50昨日再公佈錄得1.85億個基金單位的增發,相當於大約錄得20億元的資金流入,連同周二錄得的24億元吸資,兩日已吸資43億元。國策概念翻生,有政策出台下風電及光伏股昨炒上,分析及大行料板塊有力反覆造好。



風電 光伏股炒上

發改委及能源局聯合發佈最新風電及光伏發電政策,明確兩行業發電產能嚴重過剩、即所謂「棄風棄光」地區的「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意味有關電量可保證獲收購,而相關風電與光伏發電可優先獲執行發電,紓緩業內因未能接入電網而被閒置浪費情況。風電與光伏板塊受捧,華能新能源(958)升逾7%,興業太陽能(750)更升逾一成。瑞信與里昂齊齊看好龍源電力(916)及華能新能源,瑞信指政策有助風電使用率今年下半年開始改善,里昂除看好上述主要風電營運商外,指從事太陽能下游業務的保利協鑫(3800)及信義光能(968)亦能受惠。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指,政策推出時間較預期早且力度大,料不會太快炒完,風電板塊短期或反覆造好,表現越差者將越受惠。由於大唐新能源(1798)在棄風限電地區有較多產能,相信盈利改善空間亦最大,其次為龍源電力。恒指昨低開後曾倒升,早段於20900遇阻,其後好淡爭持,收市再倒跌54點或0.3%,報20760點,終止六連升;H指微升3點或不足0.1%,報8708點。主板成交650億元,沽空率跌至11%的逾一個月低位。內地股市個別發展,滬綜指跌0.1%,收報2913點;深成指升0.48%,收報10209點,兩市成交6,539億元人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4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71

炒深港通開車春江鴨連續多日入市滬港通偷步吸資200億

1 : GS(14)@2016-08-17 07:54:11

■滬綜指昨高開後無以為繼,收市跌0.5%。 美聯社



【本報訊】深港通開車前夕,資金偷步部署。中港股連升後昨稍整固,但成交持續高企,在國務院宣佈深港通獲批前,滬股通昨卻罕有錄得50.2億元人民幣吸資,創一年來最多,連續8日累計吸資122億元人民幣;而港股通在8月初亦開始扭轉走資局面,連續10天吸資72.7億元人民幣,即滬港通過去多日共吸資近200億元人民幣。記者:余倩敏 岑梽豪

不過,市場普遍相信,深港通對A股的利好作用,或者較港股會更大。恒指連升四日後,昨在當局收市後宣佈深港通獲批前,動力略降溫,早段最多曾升152點,高見23084點,惟二萬三關再受阻後,收市報跌21點,報22910點;H指收市跌不足1點,報9707點。調整市下港股昨日成交仍顯著上升,主板成交連續兩天超過800億元,昨錄842億元,但同時大市的沽空率偏高,周一及周二分別有14%及13%。


A股ETF錄大手吸資

A股方面,滬綜指高開後走疲,收市倒跌0.5%,報3110點,深成指在萬科A股升停帶動下,逆向報升0.6%,至10882點,但成交與港股一樣暢旺,昨兩市共錄7,094億元人民幣成交金額。在跌市下,昨有春江鴨透過滬港通大手掃A股,除滬股通錄得逾一年最大吸資額外,A股ETF(指數買賣基金)亦有望扭轉走資局面。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指出,集團旗下涉及深圳股份的華夏滬深300(3188),昨日亦大手錄得約1.3億元吸資,並且為近來少見。除滬股通吸資外,在剛過去的周一,港股通使用額度亦錄逾一個月以來最多,有14.46億元人民幣,昨仍錄9.19億元人民幣。不過,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相信,深港通主要作用在於協助內地金融市場國際化,對A股的正面作用較港股更大,但本地細價股估計只會吸納到機構投資者青睞,因此或只會有少部份優質細價股可因而錄得持續的升幅。


重磅股拖累 港股倒跌

不過,有分析認為,資金湧入未必全然押注深港通,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認為,近期滬股通成交額急增,似是投資者對A股重拾信心,「市場可能係炒中國經濟唔好,會有多啲刺激措施出台」。至於個別股份方面,今日公佈中期業績的騰訊(700),昨日股價即市曾見歷史高位,高見197.5元,逼近200元大關,收市價相當於該股拆細前的987.5元。騰訊昨收市升幅收窄,升2.3%,收報195.4元,單隻股份為恒指貢獻51點升幅。但在友邦(1299)、中移動(941)及滙控(005)的拖累下,恒生指數收市仍要向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7/197394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65

港股通續吸資 一個月逾500億

1 : GS(14)@2016-09-09 05:25:25

【本報訊】中保監昨晚突公佈,近日已發出文件,容許內地險資參與滬港通。觀乎港股通近日資金流情況,港股吸納北水力度早於上月初已增加,意味中保監容許資金參與滬港通的文件,有機會於上月已向險資發佈,但一直未對外公佈。港股通自8月3日起至今連續吸資逾一個月,淨吸資逾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昨吸資額錄約52億元,是6月下旬市場再掀深港通宣佈憧憬以來最多。使用額度自8月31日開始,連續7個交易日超過三成。在北水熱切湧港下,港交所(388)官方微博昨發文,指倘港股通全年2,500億元人民幣的總額度未取消,有關額度昨便會用盡,只能接受賣盤,不能再接受買盤。北水最近一個月多月雖然有買入德普(3823)、現代牧業(1117)等中小型股份,但重磅股仍是掃貨對象,且偏愛銀行股。建行(939)成港股通8月至今的最活躍股份,其次為滙控(005)及工行(1398),而近日屢次破頂的騰訊(700)亦是吸納對象。港股周三回吐後昨再度向上,並挑戰二萬四關。恒指升177點或0.75%,收報23919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9/197651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83

南下基金吸資不足億元

1 : GS(14)@2016-11-08 05:50:32

【本報訊】人民幣貶值刺激內地客紛紛配置外幣資產,基金互認推出以來中港兩地銷情兩極化,人民幣計價的內地南下基金未受港人熱捧,而外幣計價的港產北上基金則於內地大賣,銷售額較南下基金多85倍。


仍需觀察基金表現

基金互認自去年7月推出以來一直維持「北熱南冷」,雖然目前有逾46隻南下基金獲批來港銷售,但由於南下基金以人民幣計價,滙價貶值加上A股股災後基金回報下挫,港人對南下基金興趣有限。外管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內地南下基金累計僅在港吸金9,682萬元(人民幣.下同)。相比之下,6隻以美元等外幣計價的港產北上基金,截至9月底累計認購淨額已高達83.89億元人民幣,銷售額較南下基金多85倍,反映人民幣貶值下,內地資金大舉湧入外幣資產。基金互認銷情兩極化,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坦言,除了滙價因素外,基金互認推出僅一年多,香港投資者仍需要時間觀察內地基金表現,而且目前獲批的基金只有數十隻,「投資者會覺得自己買個股仲多選擇」。不過,隨着深港通即將推出,他認為會帶動內地股市氣氛,對南下基金銷情亦有幫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7/19825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527

深港通滿月 北上旺過南下港股日均吸資僅4億 專家料半年後見真章

1 : GS(14)@2017-01-06 02:05:50

【本報訊】深港通滿月,北水南下意欲低。上月5日開車的深港通,今日剛好一個月,截至昨日止北向平均每日吸資額9億元(人民幣.下同),南方日均吸資額僅近4億元,昨日單日更只得2.58億元,為開車以來最少。有分析相信,深港通起碼還需半年時間熱身,交投才會轉旺。記者:林靜



按深港通每日交投餘額計算,北向的深股通過去一個月累計19個交易日共錄得172.9億元資金流入,日均吸資額9.1億元,意味每日平均只使用約7%交易額度;至於南向的深圳港股通期內20個交易日則共錄77.7億元吸資額,日均吸資額3.88億元,相當於每日平均只用3.7%額度。



昨吸2.6億 通車後最少

同一時段下的上海港股通則共吸資250億元,平均每日使用額度12.5億元或11.9%,交投較深圳港股通更暢旺;至於滬股通期內則走資83.47億元。值得留意的是,深圳港股通自首日開車使用8.5億元或8.1%額度後,吸資額便持續收縮,及至昨日只使用2.58億元,或2.5%額度,為開車以來最少。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認為,深港通資金北上熱情較南下大是意料之中,「港股有一半以上股份都係上面有嘅嘢,相反軍工同科網板塊選擇多,而且表現好,吸引力因而更大」。


北水持股 捧豐盛金風

按中央證券登記(CCASS)截至1月3日止的數據,相對滬港通買一線藍籌為主的喜好,深港通南下資金傾向在二、三線股尋寶,以市值計,深圳港股通最大持股為滬港通均同樣見熱炒的豐盛控股(607),累計持股市值7.67億港元,其次為中傳動(658)、比亞迪(1211)及中興(763),持股市值介乎2.7億元至4.1億元。以持股量計,以金風科技(2208)持3.6%最多。除比亞迪外,相關股份過去一個月均跑贏恒指,中傳動及金風科技更錄逾7%升幅。至於北上資金則仍以家電、酒業及科技股等龍頭股最受捧,如格力、美的、五糧液及海康威視等。不過溫鋼城表示,旗下基金暫時仍未有計劃透過深港通買賣A股,除了因為無意隔山買牛外,還因為人民幣貶值趨勢下會有賺價蝕滙風險,「無謂搵嚟煩」。他又指,深港通交投暢旺關鍵在內地經濟及企業盈利交出好成績,加上市場需時觀望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估計國際投資者對深港通的興趣,至少要半年後少見真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5/198868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