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綱維 洽中資密售遠航 廣慈博愛院BOT案異常吸金

2011-4-28  TNM


曾與藝人陳怡蓉、韋汝等出雙入對 的建築業新貴張綱維,最近緋聞消息暫歇,又遭台北市議員林瑞圖點名,指他異常出售「廣慈博愛院BOT案」特許公司股權,把未動工開發的BOT案當成吸金工 具,使台北市政府背上官商勾結、圖利財團罪名,並將售股所得資金挹注剛復航的遠東航空公司,同時著手接洽中資買遠航。
國內第一宗以社會福利為主的台北市「廣慈博愛園區BOT開發案」,原本是市長郝龍斌計畫的新政績,希望打造新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及平價社會住宅,卻迭遭市 議員李慶元等人質疑涉官商勾結,當地居民也群起抗議市府罔顧居民日照權受損、巷道無法拓寬等負面衝擊。如今開發廠商出脫特許公司「柏德」股權,使這宗市價 千億元的公有資產BOT案,蒙上陰影。
減持金雞 賣股
在爭議迭起之際,市議員林瑞圖接獲檢舉指出,這宗大型社福BOT案的領銜簽約廠商、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竟在全案未取得使用執照前,就私下大賣柏德股權,並把售股所得資金,挹注剛復航的遠航,同時還著手接洽中資買遠航持股,進而入主股票上市的台開公司。
根據本刊調查,張綱維掌控的樺福建設及漢洋建設二家公司持有的柏德開發股份,確實於去年九月三十日轉讓;其中,投標拿下BOT開發案的樺福建設,持股從原 有的二○%減為一七.五%,漢洋建設更從二○%大減為五%,總計樺福集團持有柏德的股份從原有的四○%降為二二.五%,售出BOT特許公司近半數持股, 近一千萬股。
廣慈吸金 變現
張綱維轉讓柏德持股,使樺福集團從二年前簽約的最大法人股東,一夕間變成持股最小的法人股東,該BOT案的主導廠商,也從樺福建設變成茂德集團旗下的博達 建設。今年三月底柏德開發增資三億元,資本額從五億元提高為八億元,張綱維的樺福建設、漢洋建設只象徵性認購二○%增資股。
林瑞圖表示:「張綱維一再對外宣稱廣慈博愛院BOT開發案前景看好,但卻一再轉讓降低這宗BOT案特許公司持股,只持有柏德開發八百七十五萬股,今年增資 後又再降低持股,這擺明是出售公有資產廣慈博愛院的BOT開發權利來變現吸金,社會局卻縱容張綱維利用BOT案掏金,無異圖利財團。」
林瑞圖出示一份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內部公文,點名主導這宗BOT案的社會局副局長黃清高,曾在去年八月十二日的一份公文簽呈裡,刪除承辦人員原本擬辦建議 市長郝龍斌:「暫緩中止該公司(即柏德)興建營運之一部或全部」的文字。林瑞圖表示:「黃清高在內簽公文中動手腳,有替柏德護航之嫌。」
林瑞圖說:「廣慈博愛園區開發面積約二萬坪,市價值一千億元以上,二年前,北市府竟跟柏德開發簽下一紙不平等BOT合約,柏德每年只需支付二千萬元權利金 及土地租金,就可以在老人安養中心之外,另蓋二十五層住商大樓及五星級飯店營利,這項BOT案開發利益極大,讓張綱維得以輕易提前轉售持股,變現掏金。」
注資遠航 錢坑
引人好奇的是,既然廣慈博愛院BOT案的獲利潛力大,張綱維為什麼要在前年六月十五日簽約後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急於求售持股?林瑞圖說:「張綱維資金實力 不足,介入廣慈BOT案的同時,又介入重整中的遠航,遠航今年四月復航要增資近十二億元,他只有靠出售廣慈BOT公司持股來挹注遠航。」
熟識張綱維的人士透露:「張綱維從二○○八年七月以遠航金主身分,注入遠航第一筆員工薪水七百四十萬元後,陸續墊借遠航五億元,今年四月十八日復航前,又 被民航局要求增資十一.九億元,張綱維更宣稱要在今年底前擴充機隊,飛航吳哥窟等國際航線,勢必要增資至五十億元,可是他目前沒有其他開發案收益,只有出 售廣慈BOT案特許公司股權,來支應遠航的龐大資金需求。」
但遠航復航的過程中,內部又爆料指出,張綱維主導的遠航重整過程狀況百出,除了曾經付不出重整人每月報酬外,遠航停飛三年期間,十架飛機中只有四架麥道 (MD)可以飛兩岸及國際航線,其中一架已被債權銀行扣押、不同意飛行,另外三架又取用老舊而停飛的飛機上未經驗證的零件拼裝,還有一架MD飛機引擎被檢 測出有鏽蝕問題,潛在的飛安疑慮如影隨形。
操作槓桿 硬撐
熟識張綱維的人士透露:「遠航復航後,每月要花費五千萬元,支付員工薪資、場站費用、燃油、增購備品、修復其他飛機及償還債務,增資近十二億元很快會燒 光;加上依據重整計畫,遠航還債就需要二十多億元,為此,張先前已與中國萬通集團馮倫等中資私下接觸,計畫把遠航、廣慈BOT股權包起來求售,甚至也曾跟 中國海南航空代表接洽,以質押或私下轉讓等方式,轉售遠航股權。」
知情人士說,早在二○○九年遠航停飛期間,張綱維曾經友人牽線,接洽美國的私募基金中華投資基金(V2V) ,由該基金出資五百萬美元(約一.五億元),以解遠航資金的燃眉之急,最後卻破局,他只得東借西售調錢支撐,旗下主體樺福建設去年底也因此發不出年終獎金。
不過,在建築業向來敢衝、敢拚的張綱維,卻不畏財務槓桿過大的操作風險,去年下半年在前立委羅福助邀請下,一度還想入股由影視大亨邱復生擔任董事長的台開 公司,協助羅福助在今年六月股東會董監改選時,拿下台開經營權,但因遠航復航的資金需求已令他疲於奔命,才打消入股台開的想法。
邱復生的友人表示:「張綱維去年五月就曾找邱復生,希望邱以台開公司名義買下樺福集團的廣慈博愛院BOT公司股權,當時開價一股一百元,張原始持有BOT 公司股權為二千萬股,出售一半約需十億元,邱以台開是上市公司必須顧及小股東權益而拒絕,結果張竟嗆邱,三年後他要買下台開。」
捉襟見肘 臨淵
針對張綱維出售廣慈BOT公司股權、協助羅福助拿下台開經營權一事,邱復生受訪時只強調:「台開是上市公司,有多數股東支持才能擁有經營權,不是靠誰的一張嘴說說就算。」
如今,張綱維口中前景看好的廣慈博愛院BOT案,因環境影響評估、樹木保護評估及都市計畫審查都還未通過,依BOT合約,今年六月十五日前須取得建築執照 的期限將屆,張卻已先行出售近一半BOT公司持股,可見他的資金調度已捉襟見肘,遑論買股入主台開。這位連贈送給前未婚妻的禮物都不惜對簿公堂討回的建築 業新貴,似又走上危機四伏的鋼索邊緣。
小辭典
廣慈博愛園區BOT案
廣慈博愛園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是全台第一個以社福為主的大型BOT開發案,整個開發面積約2萬坪,近一半土地將構築社福中心,包括7層樓老人長期 照顧中心及15層樓老人住宅,另1∕4土地將興建25層住商大樓及33層樓大飯店,剩餘土地將蓋公園及新闢一條計畫道路。
廣慈博愛院從1969年落成後,長期用於老人安養及平價租屋,2009年6月15日,台北市政府與柏德開發公司以BOT方式簽約開發後,老人陸續遷出,房 舍也相繼拆除。由於它距信義計畫區僅1,000公尺,且台北捷運信義線將向東延伸於廣慈博愛院設站,使這項BOT開發案尚未動工,附近房產就已先上漲。
張綱維小檔案
年齡:41歲
學歷:淡大化工系學士、清大化工研究所碩士
現職:樺福建設集團董事長、遠東航空總經理
經歷:原經營禮品業,2000年跨足房地產,陸續買下樺福建設、三一建設、漢洋建設等,最近又讓遠航復飛。
情史:曾與藝人趙宇綺訂婚但解除婚約,後來與女星陳怡蓉交往,現和「小天使」韋汝感情穩定。
廣慈BOT案 爭議多
2009.02:樺福建設與恆安老人養護中心簽協議書,共同參與台北市政府的廣慈博愛園區BOT案,樺福負責興建,恆安負責社福營運。
2009.06:樺福與恆安取得廣慈BOT案50年經營權,成立特許公司「柏德開發」,並與台北市政府正式簽約。
2009.10:柏德突變卦,要求恆安社福部分經營權縮減為5年,但恆安堅持50年。
2010.01:柏德開發無法提出社福協力廠商契約書,遭市府連續裁罰146萬元。
2010.04:柏德開發要求將更換協力廠商之爭,提送協調委員會。
2010.09:市府再次裁罰柏德違約金共計210萬元。
2010.11:柏德片面宣稱恆安已非協力廠商,恆安發文反駁。
2011.04:市議員林瑞圖質疑樺福董事長張綱維變賣柏德股權,用來買下遠東航空經營權,還以廣慈BOT案向陸資招商。
回應
張綱維4月21、22日2度接受本刊訪問,第1次時張強調:「我的廣慈BOT案股權沒有異動過,一直擁有柏德1∕4股份,但柏德最近要增資,我的股份會稍 降一點。」第2次訪問,本刊告知,台北市社會局證實樺福集團持股去年9月底已售股近半,他才承認有轉售持股,並說:「他們(指茂德集團、宏國集團)比較有 錢,我比不上他們,增資3億元,我大概只認20%。」但對林瑞圖指他賣廣慈BOT持股去買遠航,他則堅決否認。
針對林瑞圖指控刪節內簽公文替財團護航,黃清高說:「我經手的公文很多,不清楚林指的是哪一件,但我刪修公文如果林認為有問題,就移請市府政風處調查釐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1

臺北捷運“博愛座”的糾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208

臺北捷運信義線的大安森林公園站。(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圖)

大陸的朋友到臺灣旅遊,許多人都對臺北的“捷運”(地鐵)印象深刻。

有大陸的朋友說,臺北捷運的博愛座是個亮點,因為即使車廂再擠,博愛座也經常會空下來,以留給有需要的人。然而,這個現象的另一面,似乎並非表面所見那麽美好。

事實上,近年來臺北捷運的博愛座時有糾紛。有年輕力壯者坐了博愛座,對眼前無座的老人視若無睹,未起身禮讓,成了旁人道德綁架的借口,以及言語沖突和精神霸淩的導火線。

臺灣有人認為博愛座的設置不合理,甚至呼籲博愛座應該廢除,因為所有的座位理當都是博愛座。

我是個語言研究者,從語言切入,以不同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

什麽是博愛?根據臺灣權威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載,博愛就是“平等遍及眾人的愛心”。質言之,博愛就是不只愛自己,不只愛家人親友,還要走出熟識的小圈圈,去廣愛外面的世人。

什麽是博愛座?《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同樣有載,言其乃“設置於公共汽車車門附近,供老弱婦孺及殘障者優先乘坐的座位”。這個定義大體合理,不過可能文字擬的早,久未修訂更新,只考慮公共汽車而沒考慮捷運和其他的大眾運輸工具,優先乘坐的對象也有更細致的空間。

博愛座的設置可能源自歐美,我們不妨看看源頭。記得25年前我在美國讀博的時候,美國的公共汽車、地鐵車廂內總設有priority seating(優先座,英文為不可數名詞,可數名詞作priority seat),性質就像臺灣的博愛座。兩相比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定義點出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優先”(priority),而不是“只有”。也就是說,有需要的人優先使用,若無,則一般人使用也無妨。

“優先座”(priority seating)在某些英語系國家又稱“禮貌座”(courtesy seating)。禮貌座,顧名思義,就是出於禮貌,基於好意,體貼他人,提供給需要特別幫助者的座位。

“博愛”是個崇高的理想,理想我們只能力求企及,不該成為道德壓迫的借口。“禮貌”則是個人的修養,修養我們反求諸己,不應藉此指責他人。而“優先”或許就是臺灣博愛座可操作的遊戲規則,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準繩。

人人都要有博愛的胸懷,並不是部分人才該博愛,其他人就不必博愛。人人都該有禮貌,但不應別人才該有禮貌,自己不禮貌卻無所謂。

我覺得,坐在非博愛座的乘客如果看到有需要的人,一樣應該發揮博愛的精神,主動讓座才是。臺灣的博愛座也不該神聖不可侵犯,搞得常人都不敢坐,想休息一下歇歇腿都要忍受旁人異樣的眼光,如坐針氈,甚至事後在網上被霸淩。博愛座只要回到它“優先”的本質,一般人也能坐,碰到有需要的人,再禮貌讓座即可。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複旦大學外文學院訪問學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45

博愛醫院學護嚴重失誤氣管造口餵奶 病人險窒息

1 : GS(14)@2016-05-24 10:18:52

【本報訊】博愛醫院發生一宗醫療事故,一名病房兼職護理學生為一名舌癌女病人餵食時,誤將營養奶輸注管接駁到氣管呼吸造口管,由於兩條喉管尺寸不同,在餵食一分鐘後出現「噴奶」,院方發現出錯後,隨即移除管道接駁,病人目前情況穩定。有醫生指此舉會致命,批評屬低級錯誤,直斥離譜。記者:謝明明 嚴敏慧



博愛醫院昨晚發聲明表示,該名45歲患有舌癌的女病人於本月13日入住該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病人早前曾接受手術,分別在喉部氣管及胃部開有造口協助呼吸和餵食。一名受聘在該病房兼職工作的護理學生,前日下午為病人餵食時,錯誤將營養奶輸注管接駁到氣管呼吸造口管。



涉事學護暫停臨床職務

該院指在開始輸注營養奶時,該學生發現營養奶不斷從接駁位溢出,立即關閉喉管暫停營養奶輸注,通知病房當值護士,估計整個過程少於1分鐘。當值護士發現營養奶輸注管錯誤接駁至呼吸造口,隨即將營養奶輸注管接駁移除,並立刻在呼吸氣管造口進行真空抽吸,在病人氣管中抽出少量痰涎,並沒發現營養奶。病人的維生指標正常,臨床及X光檢查確定氣管及肺部沒異常,情況穩定,已處方抗生素以防出現吸入性肺炎。該院重申非常關注事件,已向病人家屬交代事件及致歉。院方向醫管局報告事件,就事件展開調查,料8周內完成報告。涉事的護理學生已暫停臨床職務。據了解,病人氣管造口上有接駁器,該護理學生直接將胃喉插上,並注入營養奶,由於胃喉及氣管喉尺寸不同,「唔啱位」才會令營養奶不斷從接駁位溢出,護理學生發現出事,立即關閉喉管暫停營養奶輸注,再通知病房當值護士,始發現事件。至於護理學生被督導的程度,據悉沒清晰指引,全由病房護士因應每名學生程度及知識再決定。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出,胃喉及氣管喉尺寸不同,而且接駁部位不同,「一般人都識分辨,冇可能搞錯,呢個係低級人為錯誤,係無知」。他指出,若營養奶或食物進入氣管,可導致窒息死亡,或導致吸入肺炎,嚴重可致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2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