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一輪電信價格戰開打 分級收費制夢碎 4G吃到飽搶客 誰能賺到錢?(058-060)

2014-09-15  TWM
 
 

 

台灣之星殺出五九九元4G吃到飽資費,激起電信三雄新一輪4G搶客大戰,市場預期待年底亞太電信開台,資費競爭將更激烈,消費者固能從中受惠,但業者想藉由4G走向分級收費制度的美夢,則越來越遠。

撰文‧何佩珊

打從4G頻譜競標開始那天起,各家電信業者心裡都很清楚,接下來勢必有一場硬仗要打,但大家可能沒料到,開台才不過三個月,資費肉搏戰已經開始。

五月底,中華電信搶先開台,遠傳、台灣大紛紛搶進,但初期體驗之後,4G覆蓋率不佳的質疑陸續傳出,也意外導致電信業者一頭熱、消費者卻不心急的對比。

即使如此,電信三雄畢竟都是市場老手,各自也有一定的基本盤,所以策略上,遠傳、台灣大就是抓著中華電這個老大哥打,彼此也有共識地守住優惠底線。只是這樣的好日子終究沒能維持太久,台灣之星以新進業者之姿,八月二十五日開台,不意外地殺出價格攻勢,五九九元上網吃到飽不降速的4G資費,宛如一顆市場震撼彈。

五九九元流血價!

台灣之星 逼老大哥推促銷當然,三大電信也不是省油的燈,老早就備好多個劇本,沙盤推演過各種情況,時隔不過三日,中華電就宣布推出新一波促銷案,不僅提供一一三六元4G吃到飽不限速方案,更加碼網內互打免費。同一天下午,遠傳、台灣大立即跟進,遠傳甚至把最低門檻下殺至九九九元。

「其實這些促銷方案我們早就準備好,只是看市場狀況再決定要不要推而已。」遠傳個人用戶業務暨行銷事業群執行副總暨營銷長鄭智衡強調,遠傳希望當理性的競爭者,不想打價格戰,「但如果要拚,遠傳也絕不會縮手。」簡單地說,這一波廝殺的結果,就是背離了電信業者想藉由4G走向分級收費制度的規畫,重回吃到飽老路。而這個吃到飽且不限速的方案一出,也等同於牽制其他創新資費的可能。

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深經理謝雨珊指出,日、韓電信業在激烈競爭下,其實也打出吃到飽方案,但只要超過一定使用量就會限速,所以還是可以透過提供消費者「加價換取不限速」等附加選項,賺取更多收入。反觀台灣目前的資費設計,就做不到這點。

也有電信業者透露,「原先內部計畫仿效國際電信商,推出家庭分享資費等多元方案,但在吃到飽資費出來後,這些方案就顯得不具意義了。」其實吃到飽的資費設計在3G時代就是電信業者的最大夢魘,因為消費者數據用量不斷增加,支付費用卻不需要跟著提高;反之,電信業者則得不斷擴大投資建設,以設法維持網路順暢,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笨水管」。

所以原先業者殷殷期盼進入4G時代後,可以有個全新開始,將消費者導向分級收費,以利先前以天價標得的4G頻譜費用能夠快速回收。但沒想到事與願違。台灣之星一出手就是五九九元吃到飽的超低價,迫使電信三雄做出回應。

不過,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強調,相比於台灣之星資費帶來的威脅,這次擴大吃到飽方案,主要是反映過去三個月來聽到的消費者聲音,他表示,「用戶習慣改變不易,只好把緩衝期拉長。」林國豐強調,吃到飽只是短期促銷案,長期仍會走向分級收費;但也有業者私下表示,「一旦推出吃到飽,要再回頭就不容易了。」無奈的是,對電信業來說,用戶數就是一切,小小的台灣要想養活五家電信業者,明顯太過擁擠。新進業者有以價格戰突圍的壓力,但電信三雄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用戶流失。在目前的競爭態勢底下,電信業者別無選擇。

亞太開台未爆彈

回收4G成本得拉長時間

因此林國豐就直言,「4G要回收,沒客戶就免談。」所以他強調,「現階段一定要以衝客戶數為優先。」暫時無暇顧及資費促銷戰可能帶來的後遺症。

甚至也不只是推出上網吃到飽的資費促銷案,各家電信商同時也大大提高4G智慧型手機的補貼費用,因而出現多款高階手機才剛推出就打出可以不到千元,甚至零元帶回家的特殊景象。

國際數據資訊(IDC)電信通訊研究部資深分析師葉振男形容,如今台灣的電信戰場彷彿是記憶體產業的競爭,「最後就是比誰口袋深、撐得久。」他估計,未來一到兩年恐怕都還會處於高度競爭狀態。

在這樣的狀況下,問題也已陸續浮現。除了電信業者獲利下滑,外資也出現連日賣超電信股的現象。

凱基證券分析師廖家偉指出,電信業者強打吃到飽費率,帶來最直接的衝擊就是阻礙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一用戶平均收入)成長。若長期陷入促銷戰,勢必會影響獲利,拉長4G成本回收時間。

葉振男也表示,原先預期進入4G時代,各家業者ARPU至少可以成長一成,但這一波資費比拚,不只大推吃到飽,甚至不到千元也可以有6G以上傳輸量,如此一來,一成以上的ARPU成長恐怕更難達陣。

而且台灣之星的開台只是第一刀,更讓市場擔心的,恐怕是由鴻海所主導的亞太電信這顆未爆彈。業界擔心,年底亞太開台後,台灣電信市場的競爭恐將更形激烈了!

比便宜、還要比優惠—4G吃到飽資費方案4G吃到飽不降速最低門檻相同費率附加優惠中華電信購機方案:1336元單門號方案:1136元網內互打免費台 灣 大1399元網內互打免費遠 傳新申辦或攜碼:1399元老客戶:999元網內互打、簡訊免費台灣之星599元網內互打免費註:亞太電信將於今年底開台資料來源:各大業者提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0

免費、廣告分紅後,下一個重要轉折 YouTube拚獲利賭注:收費制

2016-05-16  TCW

嫁入Google十年,現在擁十億用戶的YouTube, 每當被問到是否賺錢,執行長總說「不便回答」,為了救業績,它將跟網飛等視頻業者搶生意。

二〇〇五年,一支中國學

生演唱英國偶像團體

歌曲的YouTube影片,吸引了Google某位高層目光。「任何人都能上傳影片,讓全世界的人看到,這必定會成為娛樂界的新形態。」隔年,這項直覺讓Googlec決定收購YouTube。

十年過去了,YouTube的成長規模遠超乎Google想像,現在提供服務的語言達七十六種,可收看的國家地區超過八十八個,是超過十億人口使用的全球最大影音播放平台。

從創立以來十一個年頭,向來以免費閱聽的優勢吸引用戶的YouTube,打算開始提供收費服務。付費影音市場的競爭早已白熱化,究竟YouTube打的是什麼算盤?

YouTube執行長沃西基(Susan Wojcicki)表示:「過去三年來,YouTube用戶的閱聽時間每年皆以五〇%的速度持續成長。

下個階段的目標是如何擄獲另一群十億使用者。」廣告收益分紅,卻拖累業績回顧YouTube歷史,大致可分為三個轉折點。首先是二〇〇六年被Google購併。Google以十六億五千萬美元高價收購,當時很多人批評「買貴了」。

但不管這些批評,YouTube一步一步擴張規模、成長茁壯。

第二個轉折點是將廣告收入與影片上傳者共享。YouTube 原本只針對少數人氣動畫上傳者提供廣告利潤的分享,在二〇一三年大方修改遊戲規則,只要影片點閱人數超過一定門檻,該影片上傳者就能共享部分廣告收益。

這項改變促使影片上傳者一夕暴增,無論是化妝品的試用評論、料理或遊戲實境解說、歌曲翻唱、甚至個人特技表演等,各種影音素人越來越多,結果還誕生了以賺取廣告收入為目的的專業「YouTuber」。

在美國就有十多歲的青少年,靠著Youtube廣告收入,一年賺進約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

在收益性方面,卻有必須正視的課題。雖然Google並未公開YouTube的營收獲利等財務報告,但據悉在提升業績方面,仍在苦戰。該公司以廣告收入為主要財源,但是付給影片上傳者的廣告收入分享等支出也很大,每當被問「是否有賺錢?」沃西基總是說:「不便回答。現在是成長期,為了擴大平台,還處於投資階段。」為贏得更多以億為單位的用戶青睞,加上YouTube獲利方面仍陷苦戰,在在都是Google 希望YouTube推收費服務的理由。此為第三個轉折點。

拚創新,蓋攝影棚自製內容去年十月,YouTube在美國開始推出收費服務YouTube Red,預計今年陸續推動至日本、歐洲及澳洲等地區。

目前暫定收費價格為每月

九.九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四元),除了可讓廣告訊息不顯示之外,也可透過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事先將喜愛的影片下載儲存,日後離線觀看。另外,因應年輕族群的要求,將提供動畫「背景音樂播放服務」,讓使用者可以邊聽音樂邊上網、收發信件。

為了和Hulu、網

飛(Netflix)等美國

視頻業者競逐市場

大餅,YouTube計畫將收費服務重點,

放在一般免費用戶

看不到的自製影音

內容上。也許是和

好萊塢的媒體公司

合作、或是與其他

電視公司合作,拍攝電影或節目。但同樣的商業模式,

早已有其他業者在

做,若要找出其優勢,就是在世界各

地擁有為數眾多的

YouTuber。

除了自製影片,該公司也打算支援YouTuber拍攝高畫質影音內容,這項計畫即將在名為YouTube Spaee的地方進行。

目前全球有八個YouTube Spaee據點,最具規模的位於美國洛杉磯,占地逾一千坪,偌大的建築物裡,設有各項製作影音專用設備,以及七座以上大大小小的攝影棚,

會議室、醫院或酒吧等布

景,應有盡有。YouTuber除了可使用這些設備來拍片,還有專業的攝影師及演出家現場指導。

Google去年設立了控股公司Alphabet,並將自動駕駛事業Coogle X、投資部門Google Capital以及搜尋引擎Google等事業分別獨立,至於YouTube 雖然還保留在Google公司的組織裡,其資產對於整個母集團仍具有影響力。

熟悉美國網路產業的人士

表示:「YouTube所擁有的動畫分析技術,將來也可運用於集團內其他公司。」例如Google X從事的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開發上,影像解析就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換言之,YouTube所累積的技術資產,將來還有相當寬廣的路可以活用。

要面對的課題還很多。雖然YouTube用戶多達十億人口,但這些人大多已經習慣免費服務,究竟會有多少比例的人願意成為付費用戶,答案還是未知數。

沃西基說:「創新的秘訣就是快速變化,只要有什麼事物變了,自己也要跟進改變,就這樣循環下去。」YouTube 為了持續坐穩龍頭寶座,正想方設法讓自己蛻變當中。

(Nikkei Business (c) 201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譯 張鳳 審稿 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