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瓜實驗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e47k.html

英國的科學家公佈過一個實驗:

 

他們為了試一試南瓜這樣普普通通廉價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強就做了一個實驗,在很多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前提是既不要把它壓碎了,也不要把它壓得不再成長了,在確保它還能成長的前提下壓儘量多的砝碼。

 

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只有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一天幾克、一天幾十克、幾百克,到一天幾千克,直到這個南瓜跟別的南瓜毫無二致的長大,長成熟的時候,這個南瓜上面已經是壓著幾百斤的份量了。

 

最後的實驗就是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一試一刀剖下去是什麼樣的質地?當別的南瓜都手起刀落噗噗砸開的時候,這個南瓜,刀下去彈開了、斧子下去也彈開了,最後這個南瓜是用電劇吱吱嘎嘎給劇開了,南瓜果肉的強度已經相當於一棵成年的樹幹。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其實這就是我們今天一個生命的實驗。這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處的外在環境跟我們內在反張力最好的寫照。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嗎?

 

其實「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句話用在今天再合適不過了,一萬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 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讓我們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的崗位,都能作出無愧的交代, 我們越早提前實現那種最高的人生境界越好。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千古之前以他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看著後世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實踐,建立起來自己的效率,整合 起來一個民族的靈魂,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每一個人都能真正建立起有用的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23

四類投資者 野生南瓜

http://xueqiu.com/1746842242/22282320
首先應該說明的是,這不是嚴格的分類,只是對投資方法的一個大致的劃分,很多人跨越了多類。另外,在分類中並沒有區分投資與投機,而且並不包含無知並且持續虧損那類人。

第一類人,就是隨機漫步者,採用幣值成本平均法或者價值平均法定期投資於指數基金和債券,伴隨著使用戰術資產配置來適當進行被動投資。對於這種方法,最經典的書當推《漫步華爾街》。這類投資者可以滿足於不算太高但是還過得去的回報。

第二類人是技術分析派。這類人說得最多的就是趨勢,奉《股票作手回憶錄》為經典。鑑於貌似真的有人發了大財而我又不大瞭解這種方法,這裡就不多說了。個人認為,這類人靠的不是什麼圖表和指標,而是個人的神秘的直覺。

第 三類人是基本面派,也就是價值投資者,奉《證券分析》和《怎樣選擇成長股》為經典。雪球上這類人最多,過去十幾年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很驕傲。這類人 自認為擅長分析經濟,擅長分析市場,擅長分析行業,擅長分析公司。但是奇怪的是,批評蘇寧的和讚美蘇寧的一樣多,批評銀行的和讚美銀行的一樣多。批評蘇寧 的不會講蘇寧的優點,讚美蘇寧的也不講蘇寧的缺點。批評銀行的不會講銀行的優點,讚美銀行的也不講銀行的缺點。這真讓人困惑。投資不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 片面的主觀的一廂情願。喜歡茅台的認為茅台未來每年增長60%,討厭銀行的認為銀行將來全倒閉。這是所謂的價值投資的風險。有個人寫了篇文章叫什麼招行的 護城河吧,這篇文章看起來不像是分析招行的優勢而像是在自我安慰。這類人過去有過輝煌,但我敢斷言未來必定不會如從前那般順利。五年前十年前的超級成長股 現在已經變成週期股了,僅靠一廂情願的幻想,以為買點低市盈率的股票就能賺錢嗎?買點白酒就能賺錢嗎?這類人應該多多反思了。

還有一類 人,比較少,不好說是不是已經形成一個類了,代表人物就是索羅斯。索羅斯被人說的很神秘,其實簡單點理解就是利用經濟週期獲利。主流經濟學的誤導和正確經 濟理論的艱深注定了這類人只能是少數。我曾經建議一些幼稚的「價值投資者」學學經濟學,不過回應很不屑。雖然我很不喜歡這些「價值投資者」,不過我還是留 在這裡冷眼旁觀看看熱鬧。如果這些人都能發財,那真是跟撿錢差不多了,我也順道搭搭便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99

寫寫馬丁·惠特曼 野生南瓜

http://xueqiu.com/1746842242/23719767
說到馬丁·惠特曼,這個人雖然屬於價值投資者的行列,但是很明顯沒有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塞斯·卡拉曼、霍華德·馬克斯以及沃爾特·施洛斯等人出名,他的作品不多,研究他的人也不多。我對這位老大爺算是小有研究了,今天就來說幾句。

馬丁惠特曼生於1924年,去年從自己創立的第三大道基金公司退休,不過每個季度還要寫一封致投資者的信:http://www.thirdavenuecapitalplc.com/ucits/shareholder-letters.asp

關於馬丁惠特曼的簡介,可以看《兀鷲投資者》的第二章。簡單點說,這是位怪老頭,投資風格比較另類。其他提及馬丁惠特曼的書還有詹姆斯·格蘭特的《失算的市場先生》和喬爾·格林布拉特的《股市天才》。

現在國內市面上有一本惠特曼的作品:《攻守兼備》。這本書可比前面列那些大師的書難讀多了,我讀了兩遍才明白個大概。惠特曼的投資風格,簡單地說就是主攻重組股,捎帶隱蔽資產股。惠特曼認為,最偉大的投資者都是內部投資者或者是像內部投資者那樣思考的投資者,所以他的投資往往以奪取控制權為第一步。在《攻守兼備》中,他也不斷強調要像控制者那樣思考。

惠特曼認為,持續經營是浮云,增長是浮云,資產轉換才是王道。所以惠特曼不看收益,只看資產質量。

惠特曼特別看重避稅。他在書中舉出多個例子表明了僅靠避稅就能賺大錢。事實上資產轉換和創造性融資都是避稅的常用手段。

惠特曼還特別喜歡隱蔽資產股,所以不難理解他為啥喜歡地產股,保險股和投資公司。

我個人是不採用惠特曼的投資策略的,但是瞭解一下他的觀點倒也沒什麼不好,資產轉換觀應該說還是很有啟發性的。

我自己在A股市場上幾乎找不到符合惠特曼要求的股票,除了$吉林敖東(SZ000623)$ 。至於國內「價值投資者」推崇的萬科保利金融街等地產股,中國平安等保險股,雅戈爾和復星醫藥這樣的投資公司,惠特曼恐怕不會喜歡,因為它們不是負債太多就是管理層不靠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61

Cafe East:情意結 猛烈南瓜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3/20/cafe-east%ef%bc%9a%e6%83%85%e6%84%8f%e7%b5%90/

對於日航酒店的自助餐,心裡有一份難以解開的情意結。

如果心水清的朋友,或者還會記得,我曾經在文中提及過,第一次自助餐的經驗,獻給了日航酒店。哈哈,初戀無限好?也不盡然,只是特別難忘而已。

那一年,1996年初,剛出來做事,請當時心儀的她,一起到日航來個自助晚餐,最深刻的是,我們吃得太飽,事後各自在廁所嘔。

偶然想起這段往事,不禁莞爾。

相隔十多年後,拿著在飲食網站贏會來的餐卷,與當時身邊的她,大吃大喝,可能年紀漸長,視野擴闊,只覺得水準不外如是。

哈哈,後來再訪兩次,似乎水準有點回勇跡象。上年,日航酒店改名為千禧新世界香港酒店,咖啡室由Cafe Serena,改名為Cafe East。

上月尾某個晚上,再來到這裡,是改名後首次。

DSCF9180

改名之後,有甚麼不同?就是每逢周一的晚上,餐廳外面再沒有即劏吞拿魚了。

其他的刺身,壽司,還是這樣子,沒大改變。

DSCF9182

越南米卷反而有點驚喜,可能之前沒有吧,水準不下於外面的越南餐廳。

DSCF9186 DSCF9187 DSCF9189 DSCF9185

海鮮冷盤方面,麵包蟹,波士頓龍蝦,長腳蟹紛陳,其波士頓龍蝦質素不錯,肉質爽甜,旁邊的朋友L先生,拿著一隻帶有蝦膏的龍蝦,見到我眼厲厲,說:(比你喇!)

DSCF9237

我又未至於,一口氣連下十隻八隻波士頓龍蝦,也面不改容之徒,一隻起,兩隻止,心痕痕,吃多一兩隻,不過份。

DSCF9219 DSCF9214 DSCF9212 DSCF9192 DSCF9190

吃罷龍蝦,才記得吃沙律,L兄說過,吃自助餐的心態,旨在隨意,沒有甚麼一定要先吃鹹點,最後才吃甜品。

各式沙律,在龍蝦之後出場,原來,也沒甚麼大不了,只是我一直看不開。

DSCF9209

熱盤以黑松露風味為主打,記憶所及,酒店之前也做過。

DSCF9234 DSCF9193

燒牛肉質素佳,配上同樣美味的燒粟米,最後,我卻連下兩條粟米,都說我是粟米狂人啦!

DSCF9197

同行的朋友皆大讚這裡的咖哩,這晚身體狀況欠佳,只是頂硬上,無謂太過激,唯有望咖哩輕嘆了。

DSCF9240

不過,周五晚上,每人送一盅佛跳牆,噢,真係炆得咁鬼香。

無論是肥佬黎倒眼輝,潺仔威軟腳龜,或者是美女L少女C,型男K霸氣L,還需說甚麼?擦喇餵!

DSCF9253

價錢方面,星期一至四: 成人$518 小童$260
星期五至日及公眾假期: 成人$578 小童$290

中銀卡可享有七折優惠,其他主要信用卡,亦可享有八五折。

Cafe East:尖沙咀麼地道72號千禧新世界香港酒店1樓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

【原文刊於】猛烈南瓜在飯桌 http://foodie-smashingpumkins.blogspot.hk/2015/03/cafe-east.html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出
猛烈南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54

南方周末攜手燦星成立南瓜視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448

 

以深度內容生產著稱的南方周末正式涉足視頻領域。2016年10月23日,在南方日報創刊67周年這一天,廣東南瓜視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莫高義在揭牌儀式上說,優質視頻產品是5G時代的下一個風口,南瓜視業就是在風正起時提前布局,以優質節目激發大眾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關註,傳播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

廣東南瓜視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由廣東南方周末經營有限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代表南方周末電視團隊的小強填字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三方聯合投資成立,致力於打造具有南方周末氣質、集研發、制作、銷售為一體的視頻產品制造公司,將基於電視臺、視頻網站、移動終端等多種播出平臺制作文化類型的電視、視頻節目,包括文化脫口秀、大型文化類真人秀、系列紀錄片等。

南方周末很早就成立了電視部,開始在電視領域探索,制作了一批有高度、有態度、有溫度的電視節目及視頻產品,包括系列紀錄片、大型真人秀、系列城市旅行片、人物訪談等多種類型的節目,在湖南衛視、四川衛視、上海紀實頻道、騰訊、優酷、搜狐視頻等電視及網絡視頻平臺播出。2014、2015年,由“南周電視”研發、四川衛視聯合制作的大型益智類真人秀節目《我知道》一、二季在四川衛視周末黃金時段播出。第一季收視率最高達1.083,平均收視率達0.75,在同時段全國綜藝節目排名最高達第四名,名列2014年國內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排名榜首,並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創新創優節目”獎。2015年播出的《我知道》第二季實現了同步手遊開發、總決賽直播等升級制作。

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 莫高義(左三),與南瓜視業董事會成員共同啟動成立電子球。 (李細華/攝)

莫高義在揭牌儀式上說,南方周末在電視領域的成功實踐,為報社乃至集團的轉型作了非常有益有效的探索,顯示了能級和潛力。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革新了傳播方式、內容和載體,帶來輿論生態和媒體環境的深刻變革,但根本的邏輯沒有變,用戶至上、內容取勝,仍是移動互聯時代各類媒體取得成功的基礎。即將到來的5G時代更是優質視頻產品的下一個風口,南瓜視業就是在風正起時提前布局,以優質節目激發大眾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關註,傳播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為了更好地應對變革、提升能力,南方報業在過去三年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最近制訂《加快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再用三年時間實現三大轉變,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目標是從報業集團向文化傳媒集團轉變,南瓜視業在集團加快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轉型的戰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集團將高度關註、全力支持,相信南瓜視業一定會不斷發展壯大。

揭牌儀式之後,星空華文傳媒CEO 、南瓜視業董事田明,四川衛視頻道總監陳力,合一集團(優酷)副總裁、來瘋直播總裁張宏濤,一度飛行科技公司創始人林楚方等嘉賓分享各自對視頻產業的深度觀察和思考。

田明分享的內容是“觀眾要看什麽節目、我們能提供什麽”;陳力回憶了四川衛視與南周跨界合作這個中國電視史上的第一次;張宏濤談到了“移動時代的視頻生產和投資”;林楚方分享的主題是:視頻產業的需求、生產、市場、渠道。

此外,合一集團(優酷)來瘋直播綜藝節目中心總經理王瑩;深八影視圈聯合創始人王贊媚;毒舌電影、安卓中國創始人高峰等眾多嘉賓也都出席了盛會。

據悉,南瓜視業成立後,將進一步發揮南方周末、上海燦星以及團隊在內容生產、思想引領、創意策劃、渠道分發等方面的優勢,打造包括文化脫口秀、大型文化類真人秀、系列紀錄片等節目。其中前期主推名人訪談短視頻;同時推出一系列文化類和生活方式類節目,包括文化消費節目《一飲一啄》,文化脫口秀《首映日》、《有話則短》、《一沖了之》等;女性潑辣版脫口秀《波波秀》,名人、明星紀實片《拜訪》,以及相關真人秀節目,目前正在籌劃中。此外,南瓜視業還將與各大平臺和渠道進行深入合作,有針對性地研發和制作更多更精彩更精致的節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51

龍蝦配南瓜茸食得健康

1 : GS(14)@2015-03-29 13:20:24





【本報訊】海天宴會廳董事總經理羅谷瑜表示,來鯉魚門辦婚宴,菜式當然以海鮮為主打,龍蝦、鮑魚少不了,但為適應港人食得健康的潮流,傳統菜式中會加入較多蔬菜,如芝士焗龍蝦加南瓜茸。羅谷瑜稱,傳統芝士龍蝦現代人會覺得太膩,怕食肥,減少芝士加入南瓜茸,不但食得健康些,賣相顏色亦不錯,「傳統用伊麵底,沾了過多芝士會較腍,客人在此可選擇生麵底,會較特別」。海鮮婚宴酒席每圍由6,888元至8,888元不等。羅補充,酒家亦備有VIP廳房,特別設獨立廚房專門炮製私房菜給VIP客人,「我哋會根據客人口味同需要,做一啲餐牌都無嘅私房海鮮菜」。■記者蔡朗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9/19094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098

【女兒國】郭源元:昆凌飲南瓜湯安胎

1 : GS(14)@2015-04-25 09:08:00

台灣女星昆凌的師姐郭源元日前來港出席出席美少女戰士20周年活動,穿上吊帶裙的她大方讓32B咪咪大解放,谷出3吋事業線,她說:「只要劇情需要,我是不介意性感演出。」郭源元這次來港雖然只得兩日一夜,但都記着要為周杰倫陀B的師妹昆凌掃嬰兒用品:「雖然未知BB性別,我都挑黃色的嬰兒用品送昆凌。」郭源元來港前曾約昆凌high tea,她說:「昆凌剛有孕時吐很多,胃口都不好,現在情況比較好,重了幾磅,她最愛喝南瓜湯,她還讓我摸肚子,感受BB的胎動,好奇妙。」採訪:比華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25/191243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25

南瓜「大肚」發晒芽專家話一樣食得㗎

1 : GS(14)@2016-09-01 06:24:17

河南省淮陽縣陳先生前日在該縣一家百貨超市購買了一個重逾3公斤的南瓜,切開後發現裡面居然長滿豆芽,引得右鄰右舍的鄰居聞訊都前來看個究竟,說從未見過南瓜內生芽。這個瓜從外觀上看瓜色好看,無霉爛變質,完好無損,晚上回家用刀切開一看,卻驚奇的發現,瓜瓤內竟然長滿了豆芽。有農業專家表示,南瓜內長芽,只要果皮沒腐爛,還是可以吃。南瓜本身有水分,一旦有空氣進入果腔內,周圍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種子便有長芽的條件。南瓜肚內長芽不常見,但也屬正常現象。像薑、大蒜、南瓜及蘿蔔等蔬果,果腔內發芽的情況較多,只要切去發芽部份,仍可食用,只是味道差點,營養價值沒以前的高。騰訊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1/197567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01

【飲食籽】燜炒蒸煮整法多 街市學揀6款南瓜

1 : GS(14)@2016-12-10 13:31:13

眼前一大堆橙黃綠,燜炒蒸煮該屬誰。



【飲食籽:菜市場學】縱使十月萬聖節過去,南瓜依然當造,多人愛吃,眼前一堆橙、黃、綠色的南瓜,高矮肥瘦樣樣齊,再加上不同國籍,燜炒蒸煮該屬誰。就此,記者試畢六款街市常見南瓜,同時向玉記菜檔老闆娘伍太請教,她隨即念念有詞:「炒的話,我會選荷蘭及大陸南瓜,夠甜及腍;煲湯就選日本南瓜,味道較香。」



市場上有種南瓜叫金南瓜,顏色又橙又亮,外形圓圓扁扁,伍太指:「其實這也是日本的品種,不過就於大陸種植。」與真正的「來佬貨」日本南瓜相比,兩種南瓜雖同樣源自日本,味道卻差近一大截。金南瓜的肉質偏黃,水份較多,一切開,可見肉亦較少;日本南瓜的肉質粉腍,南瓜味亦較香。她建議,肉質粉腍的南瓜如荷蘭、日本南瓜,最適合燜煮、製西式南瓜濃湯;而肉質水份較多,南瓜味較淡的,如市面常見的幾款中國南瓜,「由於肉質水份較多,整湯水糖水最合適。」清清甜甜,不易飽滯。



玉記菜檔老闆娘伍太

肉質粉腍的南瓜如荷蘭、日本南瓜,最適合製成西式南瓜濃湯。

中國南瓜的水份較多,整湯水糖水最合適。


進食太密 或皮膚易偏黃

南瓜性質屬甘溫,有補脾胃、補中益氣之效。不過,註冊中醫師徐澤昌(Roy)提醒氣滯濕阻者則不宜進食。另外,若進食次數過密,皮膚亦有機會越食越黃,他解釋:「由於南瓜內的胡蘿蔔素較多,當你於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就會形成胡蘿蔔素血症,皮膚出現偏黃的情況。」不過不用擔心,不想手黃面黃的話,方法亦很簡單,「只要停止食用,很快便可恢復正常膚色。」






玉記菜檔荃灣楊屋道街市2132號舖



記者:湯珮然攝影:伍慶泉編輯:劉曉丹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10/198603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