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大中暮年再戰 國美「董座」待多久成懸念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0/2224446.shtml

 已經62歲的張大中選擇了暮年再戰。
「最近幾天都沒見到張總了。」3月9日下午,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語氣中透著點疑惑。對方同時表示張大中目前應該還在北京。當晚,國美控股發佈公告,原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將出任國美電器新一任董事局主席。
記者曾多次撥打張大中的手機,但一直處於呼叫轉移的狀態。截至記者發稿也未能聯繫上張大中本人。
在張大中的一生中,家電情結始終難以割捨。這也就不難理解,即使已過了花甲之年,張大中再戰江湖也並非不可能。
60台落地燈開創的大事業
1980年冬天,32歲的張大中邁出了他在家電行業的第一步——他以餅鐺為托、織梭作桿,製作了60台落地燈。160元的盈利也成為他的第一桶金。不到 兩年的時間後,張大中成立了「張記電器加工鋪」,專門生產音響放大器。1988年,張大中的營業額首次突破10萬元,並佔據了當時北京音響放大器90%以 上的市場份額。這也為日後大中電器成為北京數一數二的電器專營店打下了基礎。
1999年,大中電器作為電器專賣連鎖店正式打入北京市場,2003年,全市32家門店幾乎佔據了整個北京電器銷售市場一半的份額。
然而就在張大中剛剛佈局整個北京市場不久之後,國美、蘇寧的相繼上市讓依靠自身經營單打獨鬥的大中電器在資本面前顯得黯然失色,張大中或許在這時就已作出了隱退的決定。
2007年12月14日,59歲的張大中將麾下的大中電器全部股份以36.5億元買給國美電器,就此徹底告別了家電市場。
或幫助國美彌合派系鬥爭
但就在人們逐漸開始遺忘這位曾經的家電大鱷時,張大中卻以另外一種方式持續關注著家電行業。2009年,張大中通過新成立的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認購了海信電器和TCL增發的股份。不難看出,即使轉身做了投資,張大中依然難忘家電市場。
「如果對比張黃二人的經營風格可以看出,張大中比較保守,這與黃光裕一貫採用的全國大範圍擴張戰略有所不同。」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大中電器搶先佔據了北京市場,但除了在天津黃河道開了一家分店之外,一直都「留守」北京市場。
在採訪中,多位業內專家都表示,目前沒有其他人比張大中更適合「接管」國美。
「雖然經營風格不同,但是張大中有十足的資歷,能夠服眾,這也是國美目前最需要的。」劉步塵表示。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仲繼銀則告訴記者,如果張大中有合適的舊部帶去國美,對於國美來說將是一件好事。「只要創始人認同,加入新的合適人選,也有助於國美實現更加穩定的集體化決策制度。」
「張大中可以說是一個職業化的董事長,通過3到5年的過渡整合,或許能夠將國美轉向一個消除各個派系鬥爭、比較職業化的管理團隊。」在仲繼銀看來,張大中執掌國美將會是很好的一個安排。
不過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是,已經62歲的張大中,還能在國美董事局主席這個位置上奔波勞碌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7

高階突破》洪漢青五十歲跨界再戰 品牌悍將轉進通路挑戰職涯大舞台

2011-3-28  TWM




去年離開明基電通的業務悍將洪漢 青,今年悄悄轉進燦坤擔任營運總經理,明年就要進入五十歲關卡,他為何選在此時跨業轉職?以「敢衝」聞名的他,又將怎麼幫燦坤攻城掠地?

撰 文‧林讓均

在明基電通任職六年、擔任過台灣區與中國區業務總經理的「Hank洪」洪漢青,去年下半年辭職,一直到今年元月初燦坤宣布洪漢青 擔任營運總經理,許多人這才知道這位出身自科技品牌的業務大將,已經一腳跨進3C通路。

總是戴著粗框眼鏡、踩著New Balance球鞋的洪漢青,明年就要五十歲,原本在中國市場征戰多年的他,已經打算回到高雄西子灣的老家,過起山海環抱的優閒退休生活,但來自燦坤創辦 人吳燦坤的一通電話,反而使他轉向更大的職場舞台。

這次轉職,是洪漢青長達二十三年職場生涯中的第二次,風景卻很不一樣。原本在IBM服務 長達十五年的他,一直到六年前轉任明基電通,都是為單一品牌而努力,擁有豐富的品牌行銷與兩岸市場經驗;但在屆臨五十歲的當口,洪漢青卻決定轉戰相對陌生 的3C通路業,這位媒體口中的「業務悍將」,究竟在追尋什麼?

敢創新!

首賣3C福袋,帶動業績與士氣「薪水根本不在我考量之 內,我是想趁著還有體力的時候,跨領域挑戰『通路』這個大舞台,也算是(為職涯)做個了斷啦!」笑稱自己「已經不是為單一品牌而活」的洪漢青,不改一貫爽 朗。

早在洪漢青還在IBM任職的時候,吳燦坤就想延攬他到燦坤,這次洪漢青之所以有勇氣在五十歲的當口跨這一大步,除了機緣,還頗有職涯上 「最後一搏」的決心。

「有時候到賣場,會覺得自己像皇帝!因為放眼望去,好像有後宮三千佳麗,什麼品牌都是我的品牌,責任更大了!」洪漢青 說。

二○○二年賣起IBM個人電腦之後,就常與賣場打交道,算得上「半賣場人」,因此他盤點職場經驗,認為自己擁有品牌行銷與兩岸通路等相 關經驗,這些都是支撐他「跨業」的資產。

但為了觀察情勢,洪漢青特地在到任前,先在當時的總經理、現已升任董事長的閻俊傑身邊當了兩個月的 「總經理特助」,而觀察重點之一,就是「人」。「每到一個新戰場,你總是要先觀察人,才知道怎麼調兵遣將,人才永遠是成敗的根本!」洪漢青說,燦坤有三三 七家店,他到燦坤至今約四個月已經巡完三分之一,業務往來頻繁的同仁都叫得出名字。

急性子的洪漢青,要求自己在第一時間上手,也要部屬在最 短時間內熟悉他的節奏。今年農曆春節,他正式就任總經理才一個月,就發動了一次大規模「軍演」。

原來,洪漢青看到百貨公司賣「福袋」,因 此,要燦坤打破業界的慣例,第一個賣3C福袋。春節期間統計下來,一個一一八八元的福袋,居然也賣出了一萬兩千個,業績固然超乎預期,「但更重要的是,所 有的人都動起來了!」敢衝鋒!

親上前線銷售,字典裡沒有「守成」「Hank很衝、很凶,但很聰明,長於帶兵打仗!」在IBM時期曾與洪漢青 共事的聯想台灣區總經理梁百峰說,洪漢青是典型的「change maker」(變革帶動者),經常顛覆規則、積極求變,而且都是親自站上第一線衝鋒陷陣。

他曾經在資訊展中親自開嗓叫賣,創下IBM電腦一 周賣出八千多台的紀錄;到明基後,他也曾登上中國第一大電視購物品牌、有兩億收視人口的湖南衛視「快樂購」,成為第一位上電視推銷產品的品牌總經理,當晚 刷新該台開賣3C產品的單位產值。

的確,洪漢青的字典裡從來沒有「守成」兩個字。「沒有什麼叫『守成』,只有好與不好,不好的要趕快去掉, 好的就要發揚光大啊!所以,怎麼『守成』呢?」洪漢青說,在轉戰任何一個戰場前,他都會先找自家品牌的定位以及自己的角色,而這就是他可以很快大刀闊斧進 行改革的關鍵。

這次到燦坤,他想要的變革也已箭在弦上。洪漢青發現,儘管燦坤目前仍是3C通路市場上的龍頭,且去年營收超過二七八億元、每 股稅前盈利高達八.○一元;但整體的3C零售業者都面臨一個新的敵人,那就是崛起中的網購通路。

「連我老婆都在上網血拼,你就知道網購非同 小可!」於是,今年洪漢青開始玩臉書(facebook),而且從二月起全面恢復去年中喊卡的「燦坤網路商城」。此外,把今年定位為「國際年」的燦坤,也 將有大幅度的店數、店質調整,例如將往印尼、中國拓展二、三十家店;而在台灣,洪漢青希望讓燦坤成為滿足顧客體驗的聚客型賣場,因此除了淨增加二十家店, 也要改裝出十家五百坪以上的大型店。

今年景氣上揚,企業主普遍想擴大營運、往各種市場開疆拓土,像洪漢青這種有業務、品牌經驗,而且又敢衝 的高階將才,無疑是企業主最急於延攬的職場「即戰力」!

洪漢青

出生:1962年

現 職:燦坤營運總經理

經歷:明基中國區業務總經理

明基台灣區總經理

IBM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

學 歷:成大機械研究所

職場心法:

1.上任後,先觀察人,以便知人善任。

2.顛覆規則,積極求變。

3. 站上第一線帶兵打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1

中廣核國際鈾礦收購受阻 不排除擇機再戰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3/2OMDAwMDIzODA2OA.html

隨著中廣核鈾業公告稱撤銷對英國Kalahari公司的收購要約,這宗中國最大鈾業收購計劃已然告一段落。

「這個事情很敏感,你們也別提這個事了。」5月12日,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鈾業」)相關人士5月12日對本報記者說。

雖然看起來中廣核鈾業在這次收購上鎩羽而歸,但觀察人士稱,從中廣核鈾業發佈的公告來看,其仍然非常希望收購Kalahari公司,只是在等待更加合適的時機以再次發出要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反映出中廣核鈾業並不看好近期的國際鈾礦價格。

可見,即便是對於渴望盡快恢復項目審批的核電企業來說,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的影響也還遠沒有退去。

根據中廣核鈾業和kalahari的協議,中廣核鈾業撤銷要約則要犧牲一定的保證金,即便只是1%比例,也要在750萬英鎊左右。這一點未得到中廣核鈾業的證實。

降價方案被否

福島核事故使Kalahari董事會同意降價,但遭到英併購委員會否決

中廣核鈾業——中廣核集團全資子公司——是中國兩家具有核燃料進出口專營資質的企業之一,國際鈾礦資源開發則是其目前最重要的業務。

雖 然其在國內也從事鈾資源開發的業務,但由於中核集團在國內先行一步,中廣核鈾業空間並不大。而在核燃料製造領域,中廣核鈾業更是因為政策上的限制始終處於 「只可遠觀」的狀態。因此,國際市場成為中廣核鈾業最重要的舞台,自2006年成立以來,其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等地皆有所斬獲,並謀求 壯大自己的海外鈾資源規模,收購Kalahari公司亦是如此。

Kalahari是倫交所上市公司,持有澳大利亞Extract Resources約40%股份,以及North River Resources Plc約45%股票。而Extract Resources在納米比亞擁有儲量可觀鈾礦資源,包括全球第五大鈾礦Husab項目100%的權益。

中廣核鈾業曾在3月7日發佈公告對Kalahari提出了總值7.56億英鎊的收購要約,相當於Kalahari完全稀釋後的股本,每股價格約290便士,較此前6個月內Kalahari平均股價溢價34%。Kalahari方面認可這一報價,並認為對其股東是有利的。

但突如其來的日本福島核電事故沉重地打擊了蒸蒸日上的全球核電事業,更打亂了中廣核鈾業的收購計劃。

3 月下旬,中廣核集團方面就曾表示正在與Kalahari進行新的談判,要對交易價值進行重估。5月3日,中廣核鈾業發佈聲明,重新評價這次現金收購,表示 通過與Kalahari討論之後,雙方同意把每股價格下調到270便士,總值約7億英鎊。雖然收購雙方達成共識,但這一調價遭到英國併購委員會執行小組的 否定,認為這種做法不符合「重組併購城市法案」的要求。根據這一法案,提出邀約一方如沒有在條款中提出保留下調收購價格的權利,那麼在提出要約之後不得下 調收購價格。

Kalahari為此向英國併購委員會對執行小組的裁定提出申訴,但5月10日,英國併購委員會駁回了Kalahari的上訴,並表示會以合適的方式公佈如此處理的理由。

在新的市場條件下,中廣核鈾業顯然已經不願接受每股290便士的價格,只能盡快撤回收購Kalahari的要約,為日後再次出手做準備。

兩手準備伺機而動

「中廣核鈾業是暫時不收購,但保留繼續提出要約的權利。」

從中廣核鈾業5月11日所登出公告的措辭來看,中廣核並沒有完全放棄收購Kalahari。

「中廣核鈾業是暫時不收購,但保留繼續提出要約的權利。」上述觀察人士對本報記者說,「中廣核鈾業還是非常想收購這家企業的,但英國方面不可能允許價格下調,那麼中廣核鈾業肯定要想別的辦法。」

事實上,中廣核鈾業幾乎是在英國併購委員會發出公告的同時宣佈撤銷收購要約。「這是在搶時間。」上述觀察人士稱,「既然下調價格行不通,按規定只有在撤銷現有要約三個月後才能提出新的要約,早一天撤銷就意味著可以早一天提出新的要約。」

這就意味著中廣核鈾業對Kalahari的收購將停滯三個月,而沒人能保證這三個月將會平靜地度過,世界礦業巨頭存在插足這次收購的可能性。為了防止這三個月內收購生變,中廣核鈾業在公告中做了兩手準備。

中 廣核鈾業公司列出了7種情況,如果在未來6個月內有任何一種情況發生,中廣核集團都將再次提出要約。這7種情況就包括:當環境發生實質性變化,有第三方向 Kalahari或Extract Resources提出收購要約,Kalahari或Extract Resources計劃中交易將導致Kalahari對Extract Resources的股權降低、Husab項目利益減少等。

「我認為,中廣核鈾業還是會繼續收購,它在公告中列出了幾乎所有可能對其不利的情況。」上述人士稱,「中廣核鈾業的預期就是,Kalahari的市值會在近期下降,否則不會輕易撤回要約。」

在福島核電事故之後,全球核電事業迅速降溫。受核電大國核電政策調整的影響,國際鈾礦價格持續上漲的支撐力不足。

國際現貨鈾礦價格從3月7日的66.50美元/磅U308暴跌至4月18日的57美元/磅U308。國際市場鈾礦交易冷淡,鈾礦企業的估值普遍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7

麻豆戲院 不熄再戰

2011-5-12  TNM




麻豆戲院,南縣升格前唯一倖存的老戲院。電視普遍前,每有歌舞劇團、明星隨片登台,定是擠得水洩不通。

10多年前,戲院主人李祥根退居幕後,改租給來自台北的錡清祿;雖曾經營得有聲有色,

但SARS來襲,加上看電影民眾越來越少,仍不得不吹起熄燈號。

沉潛2個月後,錡清祿發現自己離不開電影,在妻子和放映師支持下,重新拉開序幕,上了年紀的膠捲放映機也繼續轉動。

貼滿廣告的小發財車緩緩駛過台南麻豆街區,擴音器一路放送:「《王者之聲》《王者之聲》奧斯卡金獎影片……《飯飯之交》《飯飯之交》……麻豆戲院,本週上映……優待學生,一百元看二片……」努力告訴鄉親─麻豆戲院又營業了。

熄燈歇業 引關切

穿過鄉間田埂,穿過幾座養鴨寮,廣告車抵達真理大學麻豆分校門前。司機提著漿糊、抱著海報下車,用力在廢棄車體上塗刷,再貼上海報。麻豆戲院老闆錡清祿點上菸,緩緩吐出煙霧,提醒司機:「接著到首府大學那兒貼吧!」

廣播和海報效果大嗎?錡清祿又吐了口煙:「加減!有時想節省成本,不出車,不貼海報,總有客人打電話來問怎麼一直沒換片?」他大笑起來,朗朗笑聲在空曠田野間,卻有一份冷清。

下午一點多回戲院,二廳中的鳳廳熄燈待命,龍廳正在播移區片《門當父不對》,錡清祿問販賣部的妻子陳淑媛:「有客人嗎?」妻子點點頭:「七個。」

二○一○年十月,有六十多年歷史的麻豆戲院傳出歇業消息,「台南縣最後戲院即將消失」,引起地方搶救;不只學生社團前往拍攝記錄片,政府官員也前往關切,呼籲民眾進戲院。

但 搶救歸搶救,現實歸現實,壓力依舊壓得老闆錡金龍、錡清祿兄弟喘不過氣來,「我哥哥想到可能要回鶯歌賣祖田,難過得紅了眼眶。」錡清祿說,兄弟倆苦撐三 年,年虧損約六十萬元,總計賠了約二百多萬元,做完二○一○年暑假那檔,還是沒起色,不得不停止經營,關掉走過一甲子的老戲院。

初設時期 大轟動

麻豆戲院最早是一處番薯籤市(中南部傳統市集),光復後,地方人士為促進繁榮而集資興建,老一輩人稱為「麻豆戲園」;最興盛時,門內天天客滿,門外滿是賣香腸、涼水、燒番賣的小販。

現 年七十七歲、在麻豆戲院門前賣涼水和水果幾十年的郭傳明回憶:「生意尚好還是電視普遍前,不只電影,歌仔戲、歌舞團也常來表演。」郭傳明形容,有「台灣寶 塚」之稱的藝霞歌舞團於一九六一年左右抵達時,「實在有夠轟動喔!整條馬路擠滿來自其他鄉鎮的人,我們這些賣涼水的、寄放腳踏車的,忙都忙死了。」

自幼住戲院對面、近七十歲的藥局老闆林文裕,甚至能畫出老戲院模樣,「最早是默片,眼睛看螢幕、耳朵聽『辯士』(類說書人)說劇情;因風氣保守,會有『大人』(警察)盯梢,過濾片中是否有違反良善風俗的親密動作。」

電視普及 走下坡

一九六四年白河大地震,戲院牆面倒塌,整修後雖繼續經營,但因電視普及,生意逐漸走下坡。一九七○年代,股東醞釀拆除,但地方人士認為戲園為當地不可或缺的「文化中心」,僵持一段時日。

經過協商,李祥根等股東於一九七九年翻建戲院為商業大樓,應地方人士要求保留戲院,由李祥根繼續於一九九二年在三、四樓重開戲院。但李家做建築出身,對影視環境不熟悉,戲院雖重新開張,仍不免欲振乏力,而一度歇業。

一九九八年,原在雲林虎尾經營白宮戲院的錡清祿因房租漲價,轉到麻豆,向李祥根承租戲院,取得完全經營權,接手已搖搖欲墜的麻豆戲院。他不僅更新座椅、視聽設備,也靠著過去累積的深厚人脈,拿到移區片,吸引麻豆、學甲、下營、官田、大內一帶民眾和學生,為戲院帶來希望。

招生不順 受拖累

「當 時成龍的《警察故事》很紅,《酷斯拉》也很賣。」錡清祿笑言:「以日進斗金形容,可能誇張了,但過年檔期絕對可賺六、七十萬元以上。」也因如此,他將哥哥 一家人、妻子全帶到麻豆,以家族經營方式、分班照顧戲院,二家人靠著戲院溫飽無虞;直到SARS那年,沒人敢進戲院,票房從此一落千丈。

錡 清祿提到,戲院客群除了鄉親,主要是台南地區的大專院校學生。「這幾年大學招生不好,戲院也受影響。」他印象最深的是,曾傳出十七分即能申請大學,隔年有 人發起故意參加聯考卻不報到,以抵制低分錄取的校系。「附近有學校原本要招一千多人,竟只招到幾百人,看電影的學生也少了。」

曲終人散,錡金龍退休返回老家,錡清祿心底卻浮現問號:「其他老戲院呢?」他四處尋訪老戲院,一圈走下來,發現還是有老戲院咬牙硬撐,例如高雄岡山統一戲院增設數位設備,台中萬代福戲院轉型為戲院博物館。

貼錢復業 賺開心

回到麻豆,他告訴老婆:「我要復業!」於是,二○一○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天,麻豆戲院再度點燈,夫妻倆凡事親力親為,將人事成本降到最低,同時以五十元看二片的特價活動,吸引大批客人重新走進電影院。

錡清祿撥了撥額前的灰白髮絲,有些歹勢:「繼續經營,說穿了就是感情用事。」一旁的陳淑媛瞠目笑看丈夫:「他離不開電影,停業那二個月整個人無精打采,根本就不像他。他說要繼續,我就陪他吧!」

同樣感情用事的,還有待了十幾年的放映師胡高明。歇業前,就算被減薪,胡高明始終守著一卷卷三十五釐米的傳統膠捲;復業時,錡清祿一句話,胡高明又回到昏暗卻再熟悉不過的放映室。

錡 清祿帶我們進放映室,傳統膠捲放映機依舊矗立,胡高明正用捲片機回帶。錡清祿說:「這四台客滿牌放映機是台北寶宮戲院改換數位設備時,賣給我們的,除了 他,現在沒幾人會修了。」他也提到目前國內僅剩約二成戲院播放膠捲電影,其餘皆已數位化了。「設備改成數位化,至少得花三百萬元,我不可能負擔,還好大部 分片子,片商都願意提供傳統膠捲。」他笑說。

只是時下紅的不都是如《肉蒲團》之類的科技電影,膠捲影片能營造出3D效果嗎?錡清祿搖搖頭: 「不行。《肉蒲團》甚至沒有傳統膠捲拷貝。」先前應觀眾要求,自費向片商要求拷貝傳統膠捲版《阿凡達》,雖無3D效果,票房也差點不夠付片商片租,但他覺 得「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白忙一場賺開心,「我就說我容易感情用事。」

慘澹營生 守戲院

錡清祿特地帶我們拜訪戲院房東李祥根。八十三歲的李祥根坐在輪椅上,努力地用不清晰的口齒,一字一字陳述往事。好不容易,老妻從泛黃的照片堆中找出一張藝霞歌舞劇團當年登台的照片,李祥根咧著嘴笑,因為照片中的盛況,勝過千言萬語。

回 戲院途中,問這天大約有多少客人?錡清祿答:「今天二、三十個吧,假日會多點,大概百來位。」維持得下去嗎?他說:「很辛苦,但當初我向李祥根租戲院,他 就說要讓我當麻豆人,果然被他說中了,我早已離不開麻豆和戲院了。」他的神情,讓我想起「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或許,老戲院也是不死,只是凋零。

跑片小辭典

移區片 首輪戲院會同時在2、3廳播片,約2、3週後,其中一廳先下檔;先下檔的拷貝帶會移到「移區戲院」播,比首輪慢約3週。

二輪片 等首輪下檔才能拿到拷貝帶,播出時間約比首輪晚45天。

麻豆戲院

地址 台南市麻豆區興中路106號3樓

電話 (06)572-21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5

永安郭家十二億再戰江湖


2003-9-11  NM




上月底,銅鑼灣廣場一期招標求 售,十一個財團分別入標,當中包括銅鑼灣兩大地主,希慎及華人置業爭相角逐。誰也料不到,結果竟然爆冷,物業最終由沉寂十多年的永安郭家,以高於市場預期 的十二億元奪得。繼富麗華酒店傅家後,香港又一老牌家族重出江湖。市場一直揣測,永安會將銅鑼灣廣場一期,改裝成永安百貨公司,但實情卻並非如此。由郭泉 家族控制的永安,除了是香港百貨業鼻祖之一,還在二十世紀初進軍上海,令當時本來相當繁華的十里洋場也為之側目。時至今日,永安這百年祖業傳至第三代郭志 樑兄弟,但百貨生意已風光不再,而且連年虧蝕。由百貨起家,後靠地產大富的郭家,已有所部署,準備捨百貨,全攻地產。永安郭家近年轉向低調,即使今次一擲 十二億投得銅鑼灣廣場一期,亦只派出發言人,表示交易與上市公司無關。今次買入項目的,是永安地產證券有限公司,大股東是郭家第三代第五房的郭志樑兄弟。郭志樑兄弟,亦是上市公司永 安國際的主要股東。他們今次購入的銅鑼灣廣場一期,集合商場及寫字樓,總樓面面積共二十五萬六千呎,作價十二億即平均每呎四千七百元。現時該廈空置率少於 一成半,每月租金約六百萬,回報率六釐。原來,銅鑼灣廣場一期與郭家早有淵源。八十年代尾,為原業主麗展設計這幢物業的,就是郭志樑的堂兄郭志舜,所以今 次投標之前,郭志樑也曾向志舜「攞料」,例如問清該座大廈的樓面面積,有沒有僭建物等。郭志樑兄弟今次重鎚出擊,皆因看好地產前景,郭志樑書面回覆本刊: 「本公司能投得銅鑼灣廣場第一期,當對香港未來物業市場投以信心,更憧憬是次投資,能為公司將來業務有所得益。」

第五房資產豐厚郭志樑與三 名親弟弟,於三年前私有化永安集團,現持有不少貴重資產,包括中環永安集團大廈三十、三十一樓,油麻地永安九龍中心約三成半業權,以及新加坡、美國一些物 業;據私有化文件披露,這批資產當時約值六億四,另外還有十四億現金,相當「疊水」。因此郭志樑兄弟有彈藥以高於市場預期兩成,搶購銅鑼灣廣場一期。而郭 志樑成為郭家頭號人物,原來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曾是百貨業大王的永安郭家,第一代郭泉郭樂兄弟在澳洲經營果欄,至一九○七年,回港創立永安百貨。「永 安」名字寓意「永保安寧」。現時持有永安百貨的上市公司永安國際,早於戰前已上市。郭家其後還進軍保險、銀行及地產業務,並在七三年把這些業務,以永安人壽名義上市,其後改名為永安集團,擁有永安國際。

醜聞動搖管理權原有兩間上市公司的郭家,後人逐漸移居外國,八三年,第二代最後一個代表人物,五叔郭琳珊離世後,兩間永安系上市公司, 股權主要由第三代第三房的郭志權、郭志匡兄弟,以及第五房的郭志樑、郭志桁兄弟持有。而兩公司的管理權,旗艦永安集團由郭志權出任主席,其弟志匡則負責附 屬銀行業務;至於經營百貨的永安國際,則由郭志權的三姑姐陳郭惠珍做主席。就在郭志權兄弟掌權期間,永安集團卻爆出醜聞。八三、八四年中英談判,香港樓市 暴瀉,引發一輪銀行風潮。永安銀行於八五年,須股東集資一億二解困。八五年八月底,核數師發現永安銀行出現龐大虧損,年底港府邀請恒生注資接管永安銀行, 始發現永安銀行的全部資產,以及剛集資而來的一億二,全部蝕清外,更揭發患有癌病的郭志匡,曾以五百多萬抵押,向銀行借貸七千多萬元。喜歡賭兩手的郭志 匡,在永安銀行爆煲前幾個月,在美國去世,那筆貸款一去無回。永安銀行最後要重組注資,恒生持股五成五,控制權不保。

第三代主攻金融郭家第三房,因醜聞而退出永安集團管理層,管理權遂落在第五房手中,由郭志樑接任做主席。同年,郭志樑兄弟增持兩間上市公司股 權,成大股東。郭志樑上場後,主要集中火力於金融及保險業務,對百貨用心並不多。直至九五年前後,料理百貨的三姑姐陳郭惠珍,及當永安國際總經理的第四房 堂兄弟志仁相繼退休,郭志樑才派親弟志一全權孭起百貨生意,但永安百貨自此連年見紅。在永安打了十多年工的鄭先生憶述,上一批掌管永安百貨的郭家中人,做 事親力親為,「以前啲老闆緊張好多,陳郭惠珍自己睇番女裝,另外志雄(第一房)負責形象設計,佢成日來睇貨品擺成點,見到擺得唔靚會親自郁手去換過 display。以前喺永安做的員工,都好有歸屬感,因為老闆都好親民,好像志仁喜歡踢波,永安就搞咗支足球隊。而每年三月永安百貨的員工會一齊去春茗, 最高峰時期試過一百四十幾圍。」鄭先生回憶道。

百貨流血不止自九四年起,永安國際的主要盈利,來自地產及海外業務,例如澳洲墨爾本及美國德 薩斯州的商業大廈,去年帶來二億四千萬盈利。另外,於九二年收購五成美國大昌行汽車,其銷售亦是盈利的來源。全靠這些「副業」,永安國際全年總計才有錢 賺。反觀百貨業務,過去五年累積蝕了六億八千萬元。永安在九三年全盛期,共有十三間分店,其後因虧蝕陸續結業,至今只餘六間,分別是上環總店,油麻地永安 Plus,及位於九龍灣、黃埔、太古城及愉景灣分店,除了頭兩間旗艦店,其餘分店規模較細。持有永安國際股份的郭志權幼弟志舜預期,永安或會進一步關閉分 店,下一個目標可能是德福分店,估計最後只保留中環總店及九九年才落成的油麻地永安Plus。

望保着旗艦店「六間(永安)已經好多,就算日 本大型百貨公司,都唔會有咁多間。做百貨根本就無錢賺㗎,繼續經營永安百貨,只係因為呢盤係家族生意,由阿爺開始做起,作為郭家的後代,我覺得應該繼續 做。」郭志舜說。永安近十年大倒退,被日資百貨遠遠拋離,皆因其市場定位模糊。好像新開的油麻地永安Plus,地下那層有不同名牌化妝品專櫃,就如走高檔 路線的崇光百貨一樣,但樓上賣的卻是名不見經傳的Leo男裝,平價的Wanko及Bess女裝。永安其餘分店,貨品種類更是雜亂奇怪,例如德福分店,有特 價攤擺賣平價玉器、文具。而永安的老牌管理作風,亦嚇怕不少專櫃夥伴。在永安已擺了十多年專櫃的雅芳婷,老闆許章榮如此評價:「我們在日本百貨公司設專 櫃,他們平時會抽三成至四成佣。有時我們想做特價催谷貨品,日資百貨也願意配合,肯抽少些成數,甚至只收一成半。但永安卻收得好緊,專櫃抽佣比其他百貨公 司高百分之五,也不會理會你有無做特價,企硬收三、四成,咁我便將特價貨擺在其他百貨內賣囉。永安就這樣,趕走咗好多想入去開專櫃的客。」他表示這幾年永 安開始有所改變,與專櫃租客的分成較有彈性。然而,永安已扭轉不了頹勢。永安百貨今天已日落西山,不少員工表示,現時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二○○ 七年慶祝一百周年時,永安仍可保着自置物業的上環總店及油麻地分店。而郭家第三代各房後人也來往不多。郭志權退出永安集團後,現自行投資健康食品,問他堂 兄弟郭志樑收購銅鑼灣廣場一事,他只說:「我唔想講關於永安嘅事。」他的親弟志舜表示,他與志權一年大概見面三次,至於與堂兄弟志樑一房,更只會因公事而 通電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5

杜双华再战辽宁:“诊断”营口装备 不排除仿照五矿中板模式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0/5NMDAwMDI0MzY5Ng.html

入股营口中板厂4个月后,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又开始向中冶科工集团控股的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公司提供“企业管理诊断”。

与此同时,五矿与日钢首创的国有民“营”模式已引起政府高层关注。

发力装备制造业

外界判断,日钢提供“企业管理诊断”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

6月6日,端午节这天,杜双华现身辽宁营口。中冶京诚集团位于营口鲅鱼圈经济开发区的装备技术公司则是杜此行的目的地。

据接近杜双华的日钢人士透露,杜双华带领的团队将为该公司提供“企业管理诊断”服务。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中冶京诚集团联合五矿营口中板公司出资,其中一期、二期工程投资27亿元于2009年5月投产。该公司年产钢铁50万吨,主要为冶金、机械行业提供重型装备。

企业投产之日,曾被赋予“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实现行业重型装备设备国产化、冲刺国际一流水平”的重任。其控股母公司中冶京诚由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改制设立而成,多年来占据冶金行业翘楚位置,上市公司中国中冶拥有中冶京诚87%的股份。

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加之企业配套设施不全等原因,营口装备技术公司投产后效益一直不理想,今年1-5月份亏损近2亿元。

对 于介入该公司的管理,杜双华告诉记者:“有把握不赔钱,但能挣多少现在还不敢说。”杜双华理由是,装备公司和目前的两个企业属上下游关系,装备公司的产品 营板厂和日钢都可以拿过来用,明年营板厂用10个亿,日钢用10个亿,20个亿就可以打平,如果再对外承揽业务干到10个亿,30个亿就能挣钱。杜双华 说:“我一开始就干这个,京华创新就是生产钢管这些下游产品,这个我熟。”

外界判断,日钢提供“企业管理诊断”只是合作第一步,随着合作深入,不排除仿照五矿中板模式由日钢参股托管经营。

入股五矿中板

杜双华说:如果让我干,亏了算我的,挣了咱们平分

五矿中板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忠介绍,截至5月24日,新入股股东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日钢股权为39.96%,居第二大股东。

4月20日,上市公司五矿发展发布公告称,根据2011年2月公司与日照钢铁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日照钢铁以每股1.2092元的价格受让平安信托、营口市资产经营公司、上海霄龙钢板和大连金华金属材料所持五矿中板合计39.96%的股权。

五矿中板在一季度亏损8453万元之后,4、5月份营板厂已开始盈利,累计盈利达7295万元,而在去年,五矿中板亏损为10亿元。

五矿中板注册资本为28.98亿元,目前建有国内外最先进的一条5米宽厚板生产线,年产板材350万吨。五矿中板车间主任孟昭悦回忆说,2006年以前是五矿中板最好的时代,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板材当时有近30%的毛利润。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五矿中板陷入低谷,此后亏损始终未能扭转。

杜双华介绍说,日钢与五矿此前虽然多有联系,但仅限于铁矿石贸易方面,当初五矿中板托管招标,找了国内5家企业,最后一个才找日钢,日钢用54天时间完成考察等前期准备工作,2月15日签约开始托管。

杜双华说:“企业是好企业,设备至今也是国际一流的。我看了以后说,如果让我干,亏了算我的,挣了咱们平分。以我的判断,以现有的水平盈利5个亿没问题,如果配套搞好了,完成相关技改,一年能达到10个亿。”

国企民“营”

国有企业内部的“近亲繁殖”非外力不足以打破

短 短数月即扭亏为盈,日钢托管五矿中板这样一种国企民“营”模式已受到中央高层关注。接近日钢高层人士介绍,政府高层人士日前曾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 就国企改革模式进行的研究有过批示,其中央企与民营企业如何优势互补,五矿中板与日钢的合作方式成为一个新的“临床试验”。

归纳这种合作的关键节点,大致有三条。一是五矿高层在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以借民企力量打破国企多年形成的惰性;二是不追求指标“好看”,以降低成本为原则;三是管理细化,指标分解到个人。

五 矿以贸易起家,贸易是强项,但相对于五矿中板,这个强项却变成了短板。日钢托管之前,五矿中板的原材料供应和钢板销售全部由集团内部关联公司代理,在钢铁 板材处于卖方市场时,这样一种机制尚能运转,但随着利润趋薄市场竞争加剧,弊病便凸显出来。这也是五矿中板虽然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却陷于亏损的重要 原因。

实际上,国有企业内部的“近亲繁殖”非外力不足以打破。张志忠告诉记者,日钢托管之后公司已放弃了之前的集中采购模式,积极引进新的供应商,已实现多家竞争供货的局面。而在销售方面,也已加大直供比例。

对 于第二条,杜双华在托管五矿中板讲话时说:“日钢最重要的一个效益点不是临海靠港省运费,而是在于创新了低品位矿冶炼,这个成果我们吃了五年。这个低品位 矿冶炼方法在去年得到了省科学创新奖,并且在全国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在五矿中板工作20余年的张志忠说,3月五矿中板100多位管理人员到日钢对标, 回来即开始使用印度低品位高铝矿,仅这一个方面,生铁成本3、4、5月份与2月份相比就下降了81.14元/吨、160.12元/吨和245元/吨。“为 什么国有企业不愿用低品位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指标不好看,像使用低品位矿后高炉利用系数肯定降低了,但由于高品位比低品位铁矿石价格高差不多一半, 综合成本还是低。”

管理细化是日钢的一个特点。日钢在日照刚投产之时,炼钢吨成本与其它钢铁厂相比并无多少优势,杜双华回忆说:“我让厂长 副厂长回家休假,我带队下去蹲点,去时带去一筐电子秒表,从操作工到主任人手一块,一炉炉卡时间,每个环节都明确最好及平均标准,用了一周给拧了过来。” 他当时告诉工人,不要求一下子降低多少,我们就几秒几秒的降行不行?对比托管前后孟昭悦说,过去工人们发工资发多少钱心里没底,现在就不同了,每个指标都 和业绩挂钩,到月底自己算算挣多少钱一清二楚。

谈到国企民“营”这种模式,杜双华说:“这种采取国企由民企代管的模式在大中型企业当中我们 是第一次,作为尝试者,五矿和日钢能不能种好这块试验田,趟出一条国企与民企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合作的新路子,是压在我们肩上的使命,也是五矿 与日钢此次合作的深层意义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75

小企鵝再戰電子商務

http://www.nbweekly.com/news/business/201108/27233.aspx

6年後再出手電子商務,騰訊的優勢還是那幾億用戶的行為數據。

記者_ 秦旺

2011年8月,深圳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內,陸陸續續傳出一些消息,說騰訊已投資了民營快遞公司順豐,並獲得了後者的倉儲及快遞服務支持。自去年 以來,騰訊已連續投資了多家公司,順豐是最新傳言中的一個。當眾人都在猜測騰訊的收購意圖時,騰訊卻一直不言語,它在不動聲色地下著一步暗棋。

為了這盤棋,今年5月30日,騰訊對自己的內部組織架構進行了大調整:原有的電子商務部被電子商務業務線所取代。新的電子商務線也被分為電商運營部、電商平台部、虛擬服務電商部、生活服務電商部和電商研發部五個部門。現在,棋局已經明朗,它是電子商務。

這個新業務線的辦公地點,是緊挨著騰訊大廈的大族激光大廈。大廈的2—6層早已粉刷一新,擺放著嶄新的辦公桌和電腦。不過,大部分辦公桌現在還都沒 有主人,因為一些部門如電商平台部,對騰訊而言也是完完全全的新事務,除了來自騰訊內部的幾個「官」,其他的「指揮官」及「士兵」,全都要從外部招聘。

正是這些新招進來的員工,從招聘官口中聽到了騰訊已投資順豐的「消息」。事實上,這也僅是騰訊高層向他們釋放的一個「利好」。更多的利好還在陸續釋 放,比如「騰訊董事會已下達決議,將舉全公司的人力物力來做電子商務,今後電子商務方面的投資將不設限」。據說,僅新設立的電商平台部手裡握有的可投資額 度就高達95億元。

8月19日,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在派代網年會上更是宣佈,今年年底騰訊將正式推出新的大型B2B2C電商平台,騰訊已投資的B2C企業都將融入這個新平台,而且還會陸續注入新的B2C企業和品牌廠商資源。

「騰訊將電商當做自己未來的轉型,對這一塊的投入將超過以往所有投入,力度等同於二次創業。」正在忙於招兵買馬的騰訊高管們,不斷將公司的決心告訴所有合作夥伴及新員工,6年後,對於電子商務他們不再小打小鬧。

野心

事實上,與順豐的曖昧,也只是證明企鵝野心的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內最大民營快遞公司,順豐2010年的銷售額為120億元,擁有8萬名員工、18架貨運飛機。同基本都是網購訂單的「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和韻達)相比,順豐的收入是後者的好幾倍,但其電子商務包裹,卻只佔整體業務量的8%。

順豐至今沒有回應與騰訊合作的消息。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也承認,他們今年確實同所有中國出名的快遞企業,包括順豐都進行了洽談,至於雙方是否 合作,他並沒有正面給出答覆,只是意味深長地說:「對新成立的平台,未來我們在考慮提供統一的物流服務,這一塊當然也希望集合社會上的優質資源。」

對電子商務行業,快遞是商品到達消費者的最後一公里,但這一公里卻因為種種原因,成為制約中國網購的短板。所以,今年1月,阿里巴巴的馬云宣佈將投 資100億元,打造一個開放的物流平台,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不遺餘力宣稱,去年融到的1.5億美元中的一半都得投放到物流上去。

如果真的與順豐結盟,無疑是騰訊鞏固其電商同盟的興奮劑。據知情人士透露,以順豐的規模和地位,騰訊投資順豐的資金額度,估計是所有投資項目中最大的。

「3Q大戰」之後,作為中國互聯網盈利最多的公司,騰訊也開始反思並表明態度,公開以開放平台戰略改變自身形象。更嚴肅的問題是騰訊發現了自己潛在的最大危機:今年二季度,QQ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比一季度下降0.4%,這是其2004年上市以來的頭一遭。

投行高盛也適時發表報告稱,騰訊未來營業額增長將放緩,畢竟中國網民人數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趨勢,並預言QQ遲早會遇到瓶頸。如今QQ用戶已經發展到了拋物線的頂端,騰訊必須提早做好準備,應對變局。

另一份來自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調查則顯示,中國網絡遊戲的消費支出佔所有互聯網支出的比例,將從2011年的32.9%下降到2013年的23.9%。在目前騰訊的營收來源中,網絡遊戲收入佔比40%以上,一旦未來盈利下降,騰訊的高市值也會跟著下降。

騰訊高級資深副總裁吳宵光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大環境的變化,讓他覺得騰訊必須找到盈利新方向。

目標很快就聚焦到B2C上。大摩近日發佈的報告稱,未來三年中國B2C電子商務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70%至75%。中國互聯網的另兩座大山,已投資了百麗和齊家網的百度,剛剛投資了樂淘網;已分拆淘寶商城為獨立公司的阿里巴巴,早就在深耕這個市場。

從去年年底開始,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就感受到了企鵝的焦慮,「早在今年的大投資前,騰訊就經常來與我們溝通,哪一家網站適合投資。」派代網是目前中國電子商務最為有名的交流平台,並對中國多家網購網站的運營及銷售進行過研究。

轉型

對於去年以來騰訊的種種大手筆,包括投資順豐的傳言,李成東絲毫不感到驚訝。今年年初,好樂買正準備第三輪融資時,有數十家風投登門造訪,兩個多月 後,原本一家知名創投已經接近成為好樂買的新股東,然而,就在臨近交易敲定前,一個不速之客突然出現。好樂買總裁李樹斌接到了騰訊總裁劉熾平打來的電話, 後者直率地表達出對好樂買的興趣,並希望能夠進行正式的商業談判。

在隨後的談判中,馬化騰親自出面,他帶來的除了誠意外,還有騰訊在電子商務領域新的構想,這些都打動了李樹斌及好樂買的另一位創始合夥人魯明。他本人後來也毫不諱言,「騰訊有一個亞馬遜的夢想,它把電子商務業務當做是未來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所有騰訊投資的這些公司,都是既可以帶來錢又可以帶來流量的。」 李成東盤點騰訊投資的目標,鞋業類的好樂買,IT數碼類的易訊,線上旅遊的藝龍,手機購物的買賣寶,團購網站F團等,「它們不是細分行業的佼佼者,就是很有成長潛質的新勢力」。

事實上,騰訊在2005年起就推出了拍拍網,但拍拍網從來就沒有為騰訊帶來過計劃中的收益。6年後,騰訊的再次發力,卻以開放平台策略為主。吳宵光說騰訊選擇的合作夥伴,必須是雙方能夠業務互補,比如投資藝龍網,就可以作為「QQ旅遊」業務的補充。

再比如投資媽媽網,騰訊並沒有希望這家網站立刻轉型為電商社區,而是讓其保持媒體平台的身份,為小商家提供諮詢服務。投資易訊網也如此,在這塊 B2C成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上,他們找到的是一家有一定市場規模,資本背景又不太複雜的網站。這樣,騰訊才易將眾多合作資源融入年底推出的新B2B2C平 台。

來自易迅網的統計,也證明了小企鵝的確能給這些夥伴帶來效益。在騰訊注資後,易迅網與去年相比客戶已經增加了30%至40%,其中大部分還都已經使用騰訊的QQ賬號直接登錄易迅網下了訂單,相比騰訊投資之前,網站的訂單量已劇增了10倍之多。

這種局面也是騰訊樂於看到的。吳宵光透露,在電子商務線成立後,騰訊規劃了三個產品,第一個是即將推出的B2B2C大型網購平台,騰訊將在每個垂直 領域都選擇一個投資對象,同時吸引各類優質品牌商加盟,騰訊將對它們給予全力的資金和用戶流量支持;第二個是社區化平台,這有些類似於Facebook上 的網店,騰訊將自身微博和QQ空間上粉絲的分享變成購物;第三個是無線電子商務平台,騰訊將開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購物應用。

三個產品中,第一個平台顯然是重中之重,這一塊由新組建的電商平台部具體負責運營。為了這個新平台能夠初戰告捷,騰訊甚至沒有把運營了6年的拍拍網 納入,而是另起爐灶成立新的品牌形象來運營。目前,這個部門涉及的產品主要有QQ會員、QQ空間、QQ秀等明星產品,這些都是騰訊當初賴以發家的基石。

電商平台部總經理顧思斌,來自騰訊互聯網市場部。此前,顧思斌的頂頭上司也是吳宵光。騰訊成立之前,吳宵光就與馬化騰同是CFido的站友,是公司 的元老級人物。從2005年起,吳就擔任互聯網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全面負責騰訊最賺錢的互聯網增值業務。現在,騰訊讓這對最會賺錢的老上下級來主政新的 電商業務,也是想給外界傳遞一個信息:「二次創業」做電商的騰訊這次要玩真的了。

挑戰

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謝文卻認為,騰訊以投資來做新平台的做法,代表了一種實用主義,等同於用資金獲「盟友」,並沒有任何互聯網意義上的創新。「騰訊用自己的資金、用戶和流量,確實會賺一些錢,但絕不會給整個市場帶來顛覆性的改變。」謝說。

6年後再出手,吳宵光說騰訊的優勢還是那幾億用戶的行為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深度挖掘,提供給各類合作夥伴和品牌商,讓他們在經營上作出最優選擇。」

然而,他的說法更像是指阿里的淘寶網和淘寶商城:淘寶的在線商品數量多達11億件,去年淘寶開發出數據魔方業務,甚至可以細化到哪些省份和地區的人,最喜歡哪一類的鞋。

相反,騰訊的用戶數據卻偏於社交和聊天,無論是QQ客戶端、QQ空間還是騰訊微博,與網購相關的數據都少之又少。吳宵光也承認,電商平台部還需要解 決很多問題,如何整合現有已投資網站,同時又能吸引更多品牌商,騰訊還得自己摸索。目前,他們比較清晰的是,將會做一個Shopping Mall的模式,類似商業地產租賃,讓各類商家來這裡開店。

這個模式最典型的就是淘寶商城——目前已有5萬多家商舖、數千家品牌商進駐。這意味著騰訊的「copy」,會遇到一個最大的麻煩,一個已經擁有各類資源和同樣不缺資金的淘寶商城,以及其背後做了12年電子商務經驗的阿里巴巴。

淘寶商城總裁張勇曾直言,他們負責各商品品類的員工,大多都來自於傳統的零售行業,因而他們開發的很多消費活動,更易於讓消費者接受。而這些有背景 的人員,騰訊都還要想辦法招攬。人力資源還只是其中一面,對習慣於做軟件和遊戲的騰訊而言,要做好電子商務,騰訊需要改變的思維則更多。作為電商平台的一 把手,顧思斌就曾感慨,「騰訊有點內斂,這和公司文化有關,我們不喜歡向外界描述自己的想法、溝通我們的思路。現在我們要把想法往外講,因為服務的對象需 要瞭解。」

這樣的感慨也基於一個無奈現實,熱衷於工程師文化的騰訊,並不利於應該擁有熱鬧氣質的賣場氛圍。除了不斷投入資金,以整合物流和倉儲的服務商,來幫 助來此開店的商家提升服務水平,騰訊還必須想明白,用戶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互聯網購物場景,購物的需求是什麼,如何提供一個良好的閉環購物體驗。

這些問題,不僅做了多年的淘寶正在思考,其他的互聯網巨頭百度、盛大也在思考,並虎視眈眈。在這樣一個巨頭四處攻城拔寨做網購的時代, 善於模仿的企鵝帝國的對手真的很強。

69_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77

呂元鐘 從創投老闆眼中紅人到沉寂四年 台灣最大代購網創辦人再戰江湖


2011-11-14  TCW




buyble國際代購網創辦人呂元鐘在大二時創辦了「全球日貨物流網」,四年創造上億元營收,也也因此吸引大老闆投資入股。但在人生風光之際,他卻退股出 場,而潛藏四年後,他再戰江湖。

撰文‧翁書婷

時光回溯二○○七年,潤泰集團董事長辦公室內,尹衍樑坐在董事長椅上,一邊用手翻閱剛購併公司的資料,一邊用犀利眼神打量這家公司的整個團隊。其中有個年 輕的大男孩神色緊張,手緊緊握拳,額頭還微冒汗,正想著要怎麼樣完美地回答問題。不過尹衍樑卻沒問他,只簡單詢問負責購併事宜的潤泰集團副總經理陳志全, 「你們要怎麼讓這個新團隊留下來?」這位在一旁冒汗的大男孩是台大資工系肄業、二十五歲的呂元鐘。

○三年,才二十一歲的他,創立專職代購服務的「全球日貨物流網」(JAPAN-IMPORT),第二年營運就獲利八十萬元,交出漂亮成績單。到了第四年營 業額逼近一億元,獲利更破四百萬元,每月交易超過兩萬筆,笑傲其他同業,登上台灣最大代購網寶座。

爬上雲端:

掌握三大關鍵 尹衍樑驚豔登上寶座後,光芒藏也藏不住。○七年被網路家庭(PChome)電子商務事業部前副總經理羅薇琳賞識,雙方共組「9 in the box 精品網」,一個月後更被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匯宏投資董事長楊子江、宏泰集團看中,共投資六千萬元。雖然投資金額與當時雅虎奇摩收購「無名小站」的七億元 價碼,有一大段差距,但呂元鐘以新秀之姿獲得大老闆青睞,已經在市場打響名號。

和一般電子商務網販賣實體貨物不一樣,代購指的是幫顧客代買跨國商品,「沒有備貨,毛利要維持在二五%的壓力,就看你要請幾個員工,付得起員工薪水就可以 營運。」呂元鐘說。而長期觀察台灣代購業的露天市集前營運長,現任飛翔駱駝執行長的葉奇鑫認為,代購業者不需建置物流、金流,也不用複雜的平台建置,但卻 可從每筆二百到四百元不等的手續費、匯兌差價、運費等賺取差價,是「小成本不會賠錢的生意。」因此,當台灣電子商務業者還在賠錢階段時,代購業者都能有不 錯的獲利。

跌落地獄:

沒有表現空間 失意退股出場「當時大家都只知道網拍,很少有人知道代購!」呂元鐘說,解決資金問題後,讓呂元鐘最困擾的就是網站的知名度。除了做搜尋引擎優化、購買關鍵 字廣告外,他還找人駐點日本,直接跟當地網站購買處理貨運問題。「專門幫顧客代買古董、台灣沒有進口的品牌,或是商品產地很便宜的東西;像有客人要求代買 樂高積木相機,我們能拿到三折價格。」葉奇鑫認為這些貨品單價高,進貨量少,B2B或B2C業者不敢進貨,因此代購也搶到特定小眾市場的訂單。

除了商品價格外,「buyble」勝出市場的另個原因,就是呂元鐘追求服務精緻化的表現。

「當時同業全都用電子郵件和顧客往返,我覺得很浪費時間。」呂元鐘建立了一套代購的SOP(標準化作業流程),從填表單、回覆流程狀態、商品狀況,每一個 步驟都能直接在網站上操作。「顧客託我買日本貨,最快在四天後就送貨到家,別家的話可能要等個兩周。」此外,呂元鐘還細心地為顧客提供「手機簡訊通知服 務」,貨品運送的每個流程都會自動以簡訊寄發到顧客的手機裡。

他的一次創業就嘗到成功果實,春風得意,但沒想到公司合併不久,他就從天堂掉到地獄。「我們被冷凍了!」負責網站行銷的他,因和總經理羅薇琳意見不合, 「我想結合推特、痞客邦等社群做代購,可是她想用傳統的廣告。」在公司沒有表現空間的他,最後只好溢價退股出場,捲起鋪蓋走人。而當初參與「9 in the box 精品網」投資的某大股東也表示,這些經理人年紀很輕,資歷並不深,從經營小公司到大公司,在人事、財務、管理等觀念上差異太大,雖然商業模式很吸引人,但 最後並沒有做起來。

那時是他最低潮的時刻,先前因忙著創業,台大資工系並沒有畢業,不但同學嘲笑他,更難過的是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我好像一直被打巴掌,跟媽媽三天一小吵、 五天一大吵,一年見面沒幾次,她總希望我能乖乖地念到碩士。」

捲土重來:

結合社群應用 打造新戰場就在沉寂四年後,為了想向媽媽證明自己,重操代購舊業,在今年三月創立代購公司「buyble」,想要東山再起。不過最大代購網會員數已破十萬 人,年營業額更飆破十億元的「MYDAY買對」,是「buyble」的二千倍以上,「buyble」與「MYDAY買對」相比根本就是小蝦米遇上大鯨魚。

不過,「MYDAY買對」雖是龍頭,卻只占總體產值的五分之一。摩根大通高級分析師伊姆蘭.卡恩(Imran Kahn)預計,今年全球電子商務網總產值破十九兆新台幣,代購服務總產值也水漲船高。《二○一○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指出,今年中國海外 代購規模將是去年的兩倍,達到二四一億人民幣,台灣今年也有五十億新台幣規模,每年還以三○%大幅成長。

「只要有消費者買不到的東西,就產生需求gap(落差)。如果業者能補足落差,把需求高明串接,有可能做到與百貨、大型e-commerce(電子商務) 一樣大。」網路教父詹宏志也如此說。 因此他並不氣餒,大聲地說,「我不會用一模一樣的模式跟它(「MYDAY買對」)比,這樣沒有贏面,我會結合社群新應用,把他們拖到新的戰場來。」

呂元鐘

出生:1981年

現職:buyble執行長經歷:全球日貨物流網、9 in the box精品網

學歷:台大資工肆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1

李兆峰再戰缸湖-中國農業生態(8166)

昨晚10點23分,中國農業生態(8166,前藍帆科技)宣佈透過附屬Prima Target Limited向Lion Legend Holdings Limited認購Kingbridge Investment Limited可轉換債券,作價1,800萬元,該批債券可換為兆峰陶瓷(北京)潔具有限公司6.71%股權,中國農業生態以發行等額之可換股票據支付,換股價3.75仙,最多可發行4.8億新股,佔擴大後股本16.53%,接近一般授權可發行16.67%擴大股本的規定。

據公告資料顯示,兆峰陶瓷(北京)潔具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為全套陶瓷潔具產品的領先生產商及銷售商之一,產品包括抽水馬桶、便盆、洗滌盆、浴缸及龍頭。該品牌注重於產品設計,結合當代設計與先進技術,所生產的產品不但功能實用,而且造型美觀。

兆峰的客戶群包括廣州富力、恒基兆業地產、喜來登、萬豪及北京大學。此外,兆峰於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杭州、長沙、南昌、海口、南京、溫州及寧波均設有展廳。

至於持有兆峰陶瓷(北京)潔具有限公司的持有人,因缺乏資料,尚未查得,但工商登記資料卻露出了端倪:


相信有20年股齡的朋友應該認識李兆峰先生。

李兆峰在1984年向父親借100萬元成立兆峰陶瓷,其後快速發展,在1993年正式上市,上市編號為395,因屬中國行業龍頭,且藉對外收購快速發展,股價大幅上升,市值一度超過30億。但因為發展過速,且旗下德國公司無法上市,故公司資金短缺,陷入財務危機,其後旭日國際(393)楊釗先生想拯救,但最終失敗,2001年正式除牌,他亦因在公司財困前大量出售股票,內幕交易罪成,賠款2.2億。

但在兄弟的幫助下,他購回今次這業務,並藉這業務東山再起,從公司資產可看出,其資產2010年大幅增加約7億,但盈利只有約3,000萬,可見他借了不少錢,今次換股目的相信都是借此平台集資一些錢解救危亡了。中國農業生態亦藉此交易製造概念集資。

在此岔開一筆。李氏家族在2002年,把旗下製藥資產組成李氏大藥廠業務在創業板上市,編號8221,並在2010年5月轉主板,編號950。

更多資料可參考這兒: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96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01

失意西廚開Cafe 北角再戰

2012-2-16  NM

我叫林浩哲(Tenla),本來在怡東酒店做西廚,自以為煮得一手不錯的西餐,於是辭工創業開Cafe,但我的創業路總是處處碰釘。過去五年,已經歷了三次生意失敗,前後虧蝕了三、四十萬元,我亦因此迷失了方向。 我為人性格孤僻,不善與人溝通,只想在自己的店內煮東西,更加不想走回頭路,再做打工仔。五個月前我再接再厲,在北角內街開設the beans賣漢堡包、意粉、牛扒等西餐。我應承了太太假如再次失敗,就會正正經經搵番份工。所以今次開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 間新鋪位於北角錦屏街內,左右兩邊是殘舊車房和老人醫療保健店,人流極少。不過我貪其六百多呎的店鋪,月租才二萬元,故五個月前在這裡開設the beans主打西餐。為了慳人工,我明知中午時分,從附近來的OL會坐滿店內四十多個座位,手忙腳亂,我亦不願再花錢請廚師,One man band切菜、煎牛排、調配醬料,樓面亦只有一位兼職員工,負責洗碗、執枱,有時不夠人手,會臨時叫阿妹來店鋪幫手。

三次生意失敗
我 花錢如此謹慎,因為過去五年間,我已經開過三間食店,但到最後都是執笠收場,把三十多萬元的積蓄虧損了。我以為有間鋪,就做到生意,原來是錯的。五年前在 怡東酒店做西廚,人工只得八、九千元,看見總統商場一帶人流多,不如創業做老闆,於是投資三十萬元,以月租三萬元租下樓上鋪開Cafe。但開業後才知道, 商場不准放易拉架,根本無人知道鋪頭的存在,日日「拍烏蠅」。我試過凌晨兩點獨自洗碗時,「砰」一聲打爛碗碟來發洩。幾個月後,三十萬積蓄用完,我要碌卡 透支九萬元繳付三個月租金,每個月只能還最低還款幾百元。幸好只是簽了一年租約,完約後我即走!?拿回九萬元按金後,我沒有拿來還舊債,而是再問親友借多 數萬元,共投資約十萬元在鰂魚涌海澤街開第二間鋪。嗰度租金好平,一百五十呎月租一萬元。新鋪位於太古坊寫字樓附近,日日午市爆棚,每月淨賺三萬元。初嘗 賺錢滋味的我,急不及待擴張,將儲到的二十萬元來頂手隔鄰的大牌檔。不過租金開支多了一倍,但客人數目卻沒有增加,每日最多做五千元生意,令本來有錢賺的 店鋪,打回原形收支平衡,幸好最終有朋友願意以二十萬元頂手。


我沒因此氣餒,我看報紙知道觀塘APM附近的觀塘商 場有一間前身賣粉麵的店鋪放租,於是聯絡上「業主」,怎料租鋪給我的人也是租客,但我見不需要頂手費,二話不說便以月租四萬五千元,連同按金及上期共十三 萬元租下。開張一個月,鄰居才告訴我上手租客有財政困難,我深怕如果他欠租,業主便會向我追討。我唯有立即向該租客追回租金,並狼狽把餐廳轉手,連裝修及 廚具,損失了近十萬元。

平賣午餐吸客
我不想再失敗了,開設這間北角新店,一定要比從前積極。上手租客沒拆裝修讓我照 用,但他是賣咖啡的,沒西餐氣氛,我於是花了四千元轉枱櫈。不過,我知道食物定價才是最重要,這裡雖然在內街,稍為偏僻,但每到中午還是有很多在附近上班 的OL四出搵食,好像我店前方一間,已經開了五年的青藏拉麵店,一碗牛肉麵賣四十五元,仍有很多寫字樓客幫襯。因此我把午市牛扒、意粉套餐定價約五十四元 一份,送餐湯及即磨咖啡,再送精美小食拍青瓜、炸雞翼或炸春卷。我在這條街的路口放置了一塊黑板,寫下每天的菜單之餘,更放了一疊五元現金券,用現金券埋 單的客人實際消費不用五十元。 開鋪只五個月,我當然不希望得失客人,但畢竟樓面只得一個伙記,有時中午上菜慢,我會主動送甜品、沙律「補鑊」。阿妹投訴我一個星期逾萬元生意,但單是買 扒,已用了過千元。但我擔心食物賣得貴,寫字樓客不會再幫襯。幸好開張五個月,單是午市已令鋪頭收支平衡,證明我的平價策略是可行的。雖然入夜後的錦屏 街,渺無人煙,但我為了開多一條財路,開始兼做晚市,價錢比午餐貴一倍。例如十元成本的羊扒,午市賣五十元,晚市賣一百元。要賣得貴,唯有在食物賣相方面 再花心機,我會將煙三文魚片扭成一朵玫瑰花款,再加上番茄伴菜,賣相都幾精緻!


除了開拓晚市,我還衝出鋪頭。我表 妹在灣仔的私人屋苑做管理,那屋苑幾乎每個月都搞派對叫到會。在表妹引薦下,我開始接屋苑到會生意,每張單最低消費四千元,一個月接兩至三單。分量越多, 利潤越大,今個月又接到逾萬元的訂單,賺七千元。今年情人節,我和一個食客合作,在其開設的餐廳提供材料和即場煮食。他除了給我三千元廚師費外,每賣出一 個價值二千元的情侶餐,便拆賬三百元給我,扣除食物成本,我估計當晚淨袋一萬七千元。

靠老婆撐全家
我來自汕頭,九代 單傳,家庭重男輕女,自小被家人寵壞,性格孤僻脾氣差。幸好在這段潦倒的日子,我遇上了我的太太Peggy。我在鰂魚涌開鋪時,她則在太古坊的4A廣告公 司做會計,中午時她經常來我店吃飯而認識的。我們拍拖後,她會每朝早六時到店鋪幫忙賣早餐,九點返公司,午飯又到餐廳做樓面。不久之後,我已把公司所有的 錢存入她的戶口,買材料支出都要問過她。三年間她幫我儲蓄還卡數,仍有錢買樓結婚。老婆月薪五萬元,比我多一倍,在我生意遇上困難的時候,她不但在經濟上 獨撐這頭家,去年她佗住七個月大的BB,每晚放工後,還要到我鋪頭為我打點一切至凌晨。每晚我都發開口夢大叫「埋單、執枱」,老婆見我工作投入,默默支 持,經常跟我說:「屋企有我得啦,放心做生意。」


不過,老婆有時會跟我呻「好辛苦,好想辭職。」但那時候觀塘鋪令 我再蝕了十萬元,自身難保,何以照顧她?幸好她每次發脾氣後,都會笑笑口說「呻下就算」。現時BB七個月大,奶粉尿片都要錢,老婆要湊女也要返工,再也不 能分身幫我。我明白,男人大丈夫,一定要頂硬上,今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為了令老婆不再擔心,我答應她,我會專心做好這盤生意,但假如最終再失敗,我便 會面對現實,出來打工。

一點意見
經營婚禮宴會的譽宴集團老闆張梓豪,旗下有彩福皇宴大酒樓、u weddings婚禮統籌、Voila婚禮派對餐廳等,共九間分店。本週一,他應記者邀請到訪the beans,善意問候Tenla:「呢度晚市係咪做得好辛苦?睇落好難做大生意,都係搵過另外一間鋪啦。」可是性格孤僻的Tenla聽見,立刻「黑面」, 丟下一句「沒意見」,便掉頭走進廚房,謂要拉閘關門。張梓豪深感突然,對他提出以下三點意見: 1. 廚師長期在廚房工作,性格難免孤僻。但自己創業,就要放下自我,廣納意見,搞清楚「廚師」和「生意人」的分別,要主動問食客意見,聽後要積極改進。 2. 開鋪前要先想清楚餐廳主題。觀看其菜單,什麼都有,西餐主題不夠鮮明,既然廚師為扒房出身,可以專門賣扒作宣傳。 3. 午市雖做得掂,但晚市好難做,條街靜得令人夜晚不敢走入來。建議老闆儲夠錢後另找鋪位,增加流水客。

開業資料 10/2011
入貨:$20,000 租金*:$80,000 裝修:$40,000 雜費:$9,000 總投資:$149,000 *包括四個月按金

營業資料 1/2012
營業額:$64,000 租金:$20,000 人工#:$8,000 入貨:$11,500 雜費:$3,800 盈利:$20,700 #一個兼職,未計老闆人工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