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要存款保險,不要銀行優先股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qs26.html
香港"南華早報"英文版。張化橋, 2014-6-1

1. 引進存款保險制度是個壞主意。長期以來,中國實行的"隱性存款保制度"比任何國家的存款保險制度更加優越。中國不應該"東施效顰",或者,為了做而做。"隱性存保"制度確有不少問題,但是,"顯性存保"制度問題更多。

2. 發行銀行優先股更是個壞主意。中國的信貸膨脹過頭,銀行業產能過剩,直接導致了一個接著一個資產泡沫。銀行應該收縮信貸,從而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而不是擴充資本金。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繼續丟肉包子, 結果更壞

Beijing needs toturn off the credit tap

Government barkingup the wrong tree with tighter regulation and deposit insurancescheme

Joe Zhang,  1 June2014

 http://www.scmp.com/business/banking-finance/article/1523676/beijing-needs-turn-credit-ta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64

優先股並非萬能藥 中國銀行業盈利前景仍堪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209

2014年,中國銀行業巨頭遭遇了十多年來最疲軟的利潤增長。由於盈利對貸款增長過於依賴,中資銀行需要不斷擴充資本,而作為再融資渠道之一,出售股票將帶來昂貴的股息支出,使銀行盈利面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新聞社,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各自計劃出售800億人民幣優先股,中國銀行則表示將再融資1000億人民幣。這些銀行尚未公布證券將於何時發售。

2013年,中國工商銀行收益的75%來自凈利息收入,即其回收貸款利息與支付存款利息的差額。與美國和歐洲的大銀行比起來,中國銀行業更依賴貸款增長,這種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運作模式意味著銀行需要不斷補充資本。

出售優先股顯然是再融資的新渠道之一。在中國遵循的巴塞爾資本協定III框架下,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的最低標準為7.5%,到2014年底 ,大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應達到7.9%。德意誌銀行分析師Tracy Yu和Hans Fan在此前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

假定其優先股全數發行,我們預計中國工商銀行的一級資本比率將在2014年底增長60個基點至11.70%。

而東北證券駐上海分析師唐亞雲在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表示,銀行優先股的收益率或被定為8%-9%,這樣一來,中國五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將因此承擔昂貴的股息分紅,給銀行凈利潤增長造成額外負擔。

此前,中國五大銀行的股票已經受到壞賬率上升和經濟萎靡的限制,其交易在全球銀行業中市盈率估值最低。截至6月底,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占未償貸款比重已升至1.08%,達2011年一季度以來最高水平,進一步減弱了投資者對五大銀行股票的偏好。

輝立證券駐上海分析師陳星宇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是個惡性循環。”

“優先股是一種再融資的新方式,但代價昂貴,也並不會改變許多投資者對中國銀行股的悲觀看法。中國銀行業盈利狀況及資產質量的惡化將持續至少三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65

為進一步補充資本 中國銀行或謀求在歐洲出售優先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472

四大行之一的中國銀行官員出訪歐洲會見投資者,為出售數十億美元優先股鋪路,這進一步證明中國銀行業正密集補充資本應對潛在壞賬風險。(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源報道稱,中國銀行官員上周會晤了倫敦的基金經理,以評估歐洲投資者對中行65億美元優先股出售計劃的興趣。消息源稱中行計劃將以美元和歐元出售股份。

最近幾年市場經歷了信貸狂歡,導致中國銀行體系風險不斷累積。《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道,過去半個月來中國四大銀行罕見的密集“補血”。

上周五建行和農行發行了總計50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此前工行和中行也發行了類似規模的二級資本債。

除了二級資本債之外,包括發行優先股同樣是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辦法。截至8月初,已經有浦發、農行、中行、興業、平安和工行6家商業銀行先後公布優先股發行計劃,規模合計3400億元。

這一次中國銀行尋找歐洲投資者,可能意味著亞洲範圍內的資金滿足不了胃口。

德意誌銀行全球風險集團亞洲部門主管說:“此舉毫無疑問這是在測試歐洲金融業的胃口有多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81

中資銀行發售優先股 引外資投行搶食2.75億美元承銷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147

中國多家銀行忙於發行首批優先股的消息,令國外曾擁有類似商業交易經歷的投資銀行為之振奮。他們緊盯這些富有的中國金融機構,準備搶食這些可能高達2.75億美元的承銷費。(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為增加一級資本,中國多家銀行忙於發行首批優先股,預計總計融資金額為550億美元。

其中的一些國際投行比其他同類競爭者準備得更為充分。高盛就是其中之一。

高盛很早就開始尋找潛在的中國優先股發行商機。五年前,高盛將一支全球混合債券專家組派往亞洲,與潛在的中國客戶接洽。該集團的中國機構高盛高華證券承攬了三家中國的銀行優先股承銷,是所有國際同行中表現最出色的。

緊隨其後的便是瑞士信貸集團。該集團通過與中國方正證券共同出資成立的瑞信方正證券(Credit Suisse Founder Securities)承攬了兩家中資銀行的優先股承銷。瑞銀集團承攬了一家。

截止8月20日,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陸續公告稱其發行優先股方案已獲得中國銀監會批複。

目前,公布優先股發行計劃的銀行已有七家,包括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建行等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其中,浦發優先股發行可能最快,計劃籌資300億人民幣。而規模最大的當屬中國銀行,總籌資為1000億人民幣。

優先股是一種股債混合型證券,一般不上市流通。持有人享受穩定股息,但不能退股。若發行人資不抵債,優先股持有人可能將承受損失。對銀行來說,發行優先股不會稀釋總股本,也不會稀釋上市公司每股業績。

盡管優先股發行在歐美國家非常普遍,但中國卻剛剛在去年放開此項業務,以擴寬更多融資渠道。銀行也是在今年4月才獲得監管機構的批複,並試圖通過發售優先股以籌集更多資本、達到更為嚴格的巴塞爾 III監管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07

巴菲特為什麽以優先股投資漢堡王並購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06

手握著550億美元現金的股神巴菲特終於出手了。他將為漢堡王收購加拿大連鎖餐飲企業Tim Hortons提供約30億美元優先股融資,這起並購涉及的總資金約為120億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筆交易中,巴菲特每年將得到9%的回報。優先股其實是股神常用的投資工具,在金融危機中,巴菲特購入了50億美元的高盛的優先股,年收益率為10%。

這種投資安排其實非常巧妙。在普通的杠桿收購中,企業會竭盡全力去舉債,很少有人會尋求如此大規模的優先股融資。

但巴菲特卻接受了。因為有了股神的加入,漢堡王的大股東3G資本能夠以更高的杠桿率進行杠桿收購。

在今天的電話會議上,其高管表示新公司的杠桿比率大約是5倍,即銀行貸款、債券與每年息稅前利潤的比率為5倍,這與同行差不多。但如果加上巴菲特的優先股,杠桿率將達到7倍。

作為一種權益,優先股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債務,漢堡王不用歸還這筆資金,也不用支付利息。(電話會議中,高管們稱將會以9%的收益水平支付或者累計,這意味著他們不一定非要支付現金紅利。)

且從清償順序上來說,優先股的優先等級要次於債券,但高於普通股。一旦公司破產重組,債權人能夠優於優先股持有人獲得償付。

所以,巴菲特購買優先股給這起並購鍍上了一層金光閃閃的光環——有巴菲特墊底,剩下90億美元的債務還怕找不到買家?

老辣的巴菲特自然也不會吃虧。

彭博的專欄作家Matt Levine認為,優先股相比債券有更高的利率,9%的收益率在如今基準利率接近0的市場環境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這筆交易中巴菲特的風險要比看上去還要低。

他特別提到兩點:

首先,巴菲特和3G資本以前合作過,他們相互之間較為信任;其次,如果事情進展不順,3G資本必定會力保巴菲特,因為巴菲特對他們的其他交易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除此以外,巴菲特在優先股收益上的稅率可能會低於直接的債務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05

境內首只優先股落地 後續需求強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32

市場期待已久的境內首只優先股今天正式發行,證券產品家族又添“新丁”。

11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400億元優先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第一支優先股產品圓滿完成發行及掛牌工作。

根據此前公告,農業銀行總共將發行800億元優先股,采用分次發行方式。而28日正式掛牌的是首次發行的400億元優先股,證券簡稱“農行優1”;掛牌股票數量為4億股,每股面值為100元。其余部分將在未來24個月內完成發行。

一財網援引農行線管負責人稱,優先股是兼具股性和債性的新型證券品種,無固定到期日,收益相對較高、回報穩定且風險小,農行優先股發行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填補了國內證券產品的空白,為投資者特別是保險、年金等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長線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工具”。

該負責人還稱,“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銀行業融資渠道單一,由此造成核心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相對充足、其他一級資本短缺”,農行優先股的發行還較有效補充一級資本、增強銀行可持續發展能力,並實現了商業銀行資本結構的優化,以及資本成本的有效節約

而農行優先股的發行,對資本市場的意義還更加深遠。今日掛牌首批優先股的農行、本周發布優先股預案的中國交建在內,目前A股共有1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優先股預案,其中上市銀行9家。

券商非銀分析師此前曾表示,銀行優先股獲批時間和規模均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初步測算行業ROE將提升1到2個百分點,“這透露出監管層穩增長、降融資成本的意圖,短期避免了行業二級市場再融資壓力,銀行資產規模增長得到保證,對銀行基本面將構成明顯利好”。

國泰君安債券研究團隊的研究報告強調,商業銀行資本金缺口形成了對優先股的硬性供給,能源、基建等資本密集型行業公司以及鐵路等壟斷性行業對優先股融資需求也很大;而需求端方面,保險等長期投資者的需求充足。該報告認為,國內優先股將迅速發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00

中國銀行業融資忙 優先股成融資新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03

雖然存在不良貸款、股價低迷等問題,今年中國的銀行已經成功籌集了1100億美元資金,創下歷史記錄。

籌款主要通過發行債券完成,包括發行今年新批準的銀行優先股。

據Dealogic數據,中國的銀行籌集金額是去年(430億美元)的兩倍多,並高於2010年820億美元的金額。

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在IPO中籌集了220億美元資金,創下當時IPO記錄。

QQ圖片20141208160524

銀行繼續不斷融資,以應對不斷上升的不良貸款。中國政府也推動銀行持有更多資本。今年9月,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同比激增36%,而中國經濟正創下五年來最慢增長。

與此同時,銀行監管機構已經要求中國的銀行在2018年前采用嚴格的《巴塞爾協議III》(Basel III)要求。巴塞爾協議III是衡量銀行強健程度的全球標準。

惠譽高級主管Grace Wu表示,

中國的銀行明年將會繼續挖掘市場資金,來為其增長提供資金,滿足監管需求。

盡管中國央行最近意外降息推升了銀行股的股價。但是,許多銀行的股價依然低於其凈資產價值。這讓債券融資成為了融資的第一選擇。

在中國的銀行募集的1100億美元中,98%來自於債權融資,包括在中國和離岸市場出售的債券。大約22%的債權融資來自優先股。中國的銀行在今年四月被允許發行優先股。

優先股擁有債券和股票的特征,不過,投資者將其作為固定資產類投資工具,因為其定期支付利息。

持有優先股的投資者不享有投票權,並且在違約的情況下,其持有的優先股很可能變得一文不值。不過,優先股可以被轉換成股票,並且優先股的高收益率為其高風險做出了補償。優先股被算作一級資本。在巴塞爾協議III的框架下,一級資本被用於衡量銀行的強健程度。

中國工商銀行上周向投資者出售了56.9億美元的優先股,成為中國大陸第四家出售優先股的銀行。

據知情人數透露,該優先股的回報率為6%,遠高於美國五年期國債1.6%的收益率,吸引了280億美元的資金申購。盡管中國的大銀行股息率往往較高(5%-6%),但是購買優先股的投資者不用擔心股價的漲跌。

高盛亞洲資本市場債券部門主管Dominique Jooris表示,

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比如養老基金和債券基金)對購買優先股興趣較大。

中國銀行在10月開始了優先股的銷售,在離岸市場出售65億美元、收益率為6.75%的優先股。11月,中國銀行在國內發行了收益率為6%的優先股,募集資金52億美元。

中國農業銀行10月通過優先股募集資金400億元(65億美元),該優先股收益率為6%。

七家中國的銀行已宣布,計劃通過優先股募集總共600億美元的資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10

2015年優先股投資交易策略:市場加速完善 風險機遇相伴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7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9 07:43 編輯

2015年優先股投資交易策略:市場加速完善 風險機遇相伴
作者:陳靜
2015年是優先股發行大年,優先股投資細則將逐一落地。1月5日,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發展研究部發布了《市場加速完善,風險機遇相伴——2015年優先股投資交易策略》研究報告,歡迎關註!
內容摘要:
1.2015年是優先股發行大年,優先股投資細則將逐一落地:
(1)商業銀行優先股需求規模總計為5000-6000億元,2015年累計實際發行規模近4000億;
(2)保險公司、基礎設施等其他類型機構或企業優先股發行將逐步開啟;
(3)優先股有望在並購、國企改革中發揮特別作用;
2. 當前優先股市場四大問題值得關註:
(1)漠視風險,信用評級難以反映優先股個性化風險,風險溢價與國際差距巨大;
(2)優先股合同條款設計與國際慣例不甚相符,投資人面臨較高風險水平;
(3)受制於200投資人限制、投資細則不完備等原因,當前我國優先股流動性顯著低於國際水平。
(4)個股期權、可轉換優先股制度缺位,限制了優先股的應用空間;
3. 商業銀行優先股投資價值:
(1)當前銀行股息率偏低(銀行理財、銀行強勢),但在利率下行趨勢下,仍具突出吸引力;
(3)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對標工具不合理;信用評級沒有充分反映合同條款風險;
(3)轉股條款:政府救市順序、不良貸款和非標投資應重點關註;
4. 2015優先股投資策略:
(1)優先股投資須特別關註個體信用風險和合同條款風險,並要求相應對價;
(2)關註杠桿化優先產品帶來的投資機會和產品設計機會;
(3)通過靈活合同條款設計,控制自身風險,提高潛在收益水平;
以下是《市場加速完善,風險機遇相伴——2015年優先股投資交易策略》全文:



























(源自申銀萬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08

資本補充工具持續擴容 險企發行優先股方案將落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209.html

資本補充工具持續擴容 險企發行優先股方案將落地

一財網 楊芮 2015-06-11 21:16:00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6月11日通報行業2014償付能力情況的發布會上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包括銀行間市場債券的發行、優先股及海外資本工具,業內都在探索且已有階段性進展,而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的具體細節方案也將於近日落地。”

和“償二代”的建設相匹配的是,保險公司的資本補充工具正在不斷擴容。與此同時,創新型的資本補充工具落地速度也在加快。

目前,保險公司外在融資的方式主要有三個:資本註入、發行股票、發行次級債。而保險公司對資本的渴求主要緣於負債增長太快。有數據統計顯示,從2004年初至2013年底10年間保險行業總資產增長9.15倍,年複合增長率24.8%。

而去年《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出臺後,資本補充渠道已經擴容至普通股、優先股、資本公積、留存收益、債務性資本工具、應急資本、保單責任證券化產品、財務再保險8大類,另據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6月11日通報行業2014償付能力情況的發布會上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包括銀行間市場債券的發行、優先股及海外資本工具,業內都在探索且已有階段性進展,而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的具體細節方案也將於近日落地。”

“償二代”持續推進

2012年3月“償二代”建設啟動,2014年末保監會已完成了償二代17項主幹監管規則的研制工作,並於2015年初正式發布,同時保險業進入了償二代過渡期。

而行業整體償付能力的監管正不斷在發生變化。上述保監會負責人透露:“針對公司層面的償付能力風險,2014年,保監會對外發出了13份償付能力監管函,其中,責令公司提交償付能力不足預防計劃1家次,限制投資範圍5家次,暫停增設分支機構3家次,停止開展新業務2家次,行業通報批評5家次。對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公司和分類監管評級為C、D類的公司,采取了責令增資、停止增設分支機構、停止新業務等嚴厲的監管措施,及時防控行業風險。”

償付能力充足率數據和分類監管評價結果顯示,在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監管制度日臻完善、行業風險意識逐步提高的情況下,2014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數量下降。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和保監會審核後的償付能力報告,2014年末全行業有1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較2013年末減少1家,達標公司占公司總數的比例為99.3%,達標公司總資產占行業總資產的比例為99.96%。產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連續4個季度償付能力全部達標,且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處於充足II類(即償付能力充足率大於150%)。壽險公司(含健康險公司、養老險公司)中,除1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外,其他壽險公司償付能力全部達標,且均處於充足II類。

二是行業資本溢額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末全行業資本溢額為7207億元,較年初增加3199億元,增幅79.8%。三是高風險公司數量下降。

資本補充工具不斷擴容

與風險監管導向相匹配的另一端是,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工具正在不斷擴容。“征求意見稿”發布後,建立了由“資本分級、資本工具、公司資本管理、監督檢查”組成的行業資本補充機制。

創新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工具方面,新的資本補充渠道也在加速落地。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事宜及海外發行資本工具方面,也有部分險企在加速推進。

另據上述負責人透露:“《中國保監會關於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於近期正式發布,而保險公司海外發行資本工具方面亦取得階段性進展,將進一步打開資本補充的空間。”

保監會還明確,要進一步完善資本補充機制,發布《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指導和規範行業融資行為,豐富資本工具,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行業資本實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償二代”制度中,還建立了保險公司資本分級制度,將保險公司資本分為核心一級資本、核心二級資本、附屬一級資本和附屬二級資本四類,這明確了各級資本的屬性、標準和額度,既優化了資本結構,又為保險公司的資本工具創新打開了空間。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31

新三板推出優先股轉讓 融資工具更加豐富

經過數輪測試,全國股轉公司8月8日發布公告,於8月8日起正式對市場提供非公開優先股轉讓服務,優先股投資者可以按照優先股業務指引的相關規定進行優先股轉讓。

在此前只有中視文化(430508.OC)一家公司正式發行了優先股,還有另外12家公司已經發布優先股發行預案,主要集中在金融業和制造業。包括鑫莊農貸(830958.OC)、誠信小貸(834038.OC)等類金融企業雖然也發布了優先股發行預案,但是由於監管政策未明,被臨時叫停。

優先股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一般規定的普通種類股份之外,另行規定的其他種類股份,其持有人能夠優先於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和剩余財產,但在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等方面的權利受到限制。

中視文化董事會秘書李晶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股轉系統為非公開發行優先股提供轉讓服務,是向企業和投資者開放了一個通道。發行優先股和定增對於企業融資來說各有優勢,但發行優先股仍較難撼動定增在新三板的融資主力地位。”

作為股債混合工具,優先股的風險收益特征不同於債權和普通股權,而是介於兩者之間,而且優先股設計靈活,給融資主體和投資者都提供了更多選擇。

2015年發行優先股的多為金融機構,不過2016年發行主力變成了制造類企業。業內人士表示,這與股轉公司加強對金融屬性掛牌公司監管有關,但同時也反映了發行優先股正逐漸為新三板企業接受,新三板融資方式進一步多樣化。

對比主板,新三板公司在發行優先股時目前沒有募集資金、收盤市值和交易數量的額度限制要求。

2016年3月發布優先股發行預案的食品加工企業紅山河(831367.OC)的董事會秘書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公司優先股的具體發行方案還沒出,資金預計會用於公司的對外投資,股轉公司的公告對於目前略顯混亂的新三板市場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有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對在門外徘徊不敢入場的投資者有一定的鼓勵作用。”

宋國良認為,新三板企業具有長遠成長空間,優先股的意義並不著眼於當下。“未來不排除新三板像納斯達克那樣出現大的藍籌股。如果新三板制度環境完備了,(掛牌)公司未來即使長大了也不願離開轉到主板了。”

根據股轉公司規定,關於公開發行優先股的發行對象,首先在發行人數上,每次發行對象不得超過200人,且持有相同條款優先股的發行對象累計不得超過200人。其次是只能向合格投資者發行優先股。考慮到優先股的流動性需求,全國股轉系統為優先股轉讓提供協議轉讓安排。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產品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宋國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買優先股的人都是風險厭惡者,尋求安全收益,做固定收益也都是大資金。新三板是高風險的市場,而且掛牌公司盤子很小,設計優先股的空間不足。”

不過,李晶認為,風險是一個中性詞,還是應該更多地從市場化的角度合理看待新三板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