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夢想,也扛不住SB似的堅持——觀電影「後會無期」 作者:格隆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8&extra=page%3D1
格隆不愛湊熱鬧,也極少看電影。但韓寒的《後會無期》上映,還是特地抽空去看了。在大家都已不再討論這部片子後,格隆專門坐下來寫點感受。
去看「後會無期」主要是衝著韓寒,格隆長期閱讀他的文章。韓寒在中國體制下是個絕對的異類:他有極強的文字駕馭能力,你絞盡腦汁也不知道怎麼說清楚的事,他能三言兩語最簡潔最傳神最準確地表達出來。每次讀他的文章格隆都忍不住拜服和慨嘆:這小子,真正是個人才!最關鍵的是,他的這些文字都是針砭時弊的,他能一直寫下來,不能不說也是一個奇蹟。
應該說韓寒沒有讓我失望:後會無期雖然看似講一個無厘頭的故事,但依然犀利和一針見血。格隆自己不準確的理解大概是兩個字:希望。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次單程車票的旅行。在上路之初,無論身出名門,還是平凡卑微,一定都會懷揣著一個希望上路,你和希望是一體的。在路上我們會碰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最終能陪伴你走完一生的只有你自己。區別只在於:最終的這個你,是一直堅持初心,你希望塑造的那個永不放棄希望的你?還是經過歲月打磨,開始世故圓滑隨波逐流的現實中的你。韓寒用一個看似邏輯混亂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一直(請注意,是一直)堅持那份希望,外加一點點運氣,你會活出你想要的生活,就如同電影中那個在任何時候都堅持面包抹辣椒醬的呆板的江河。而如果你放棄希望(哪怕只是最後一個環節才放棄),饒是你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勇於行動,勇於冒險,朋友遍天下,就如同片中的馬浩漢,你還是會被歲月湮滅無蹤。
人生的意義在於對希望的那份執著和永不放棄。最糟糕的夢想,也扛不住SB似的堅持。這就是我從韓寒的「後會無期」讀到的。
我們回到電影。《後會無期》基本講述了兩個男人一路向西遇上的的無數糟糕境遇:出門遠行燒房子,自家的沒燒倒,把鄰居家的燒倒了,出門第一站就把一個活生生的兄弟弄丟了,旅館泡妞遇到的是仙人跳,好不容易愛上一個人,用馬桶都沖不走,但卻是個妓女騙子,心中的英雄父親其實是個拋家棄子的混蛋,通信曖昧多年的夢中情人是兄妹,錢被偷了,車被一個頭盔上印這過世女友頭像,大談人生與理想的「追衛星族」騙了,火箭發射也摔了,報名也趕不上了,臨走了兩哥們猛打一架……:一切都TMD糟透了!怎麼辦?
馬浩漢是一個真正的好漢。他是我們這個社會上多數人的化身:有夢想,有追求,講朋友,夠義氣,而且敢作敢為,勇於行動,百折不撓,哪怕燒不倒一座房子,哪怕丟了兄弟,哪怕發現父親是混蛋,哪怕夢中情人是兄妹,哪怕錢和連帶曬錢的車玻璃被人整個卸走——多數人這個時候會崩潰,會徹底喪失自信和前進動力,但馬浩漢不,他依然駕著那部漏風的車一路向西,還在車裡大聲唱起了歌,還逼著江河與他一起唱!
如果是個正常的故事,無論從哪個邏輯上,馬浩漢都會是一個成功的人,會成為我們效仿的榜樣。但韓寒沒有這樣。他安排了一個能說出「你世界都沒有觀過,哪裡來的世界觀」,「你們的偶像是明星,我的偶像是衛星」,「我看遍了天下,有人甚至不願意打開一扇窗」這樣漂亮語言,能無拘無束騎行天下,追逐衛星,還把去世愛人照片印在頭盔上的阿呂來給予浩漢致命一擊:在贏得浩漢的信任甚至是崇拜後,阿呂開走了浩漢的車,也帶走了浩漢對世間公平與人生夢想的最後一絲殘留希望:他堅持了很久很久,但確實累了。他再也不需要所謂的希望,甚至連他自己都不需要了。他義無反顧留下了小狗馬達加斯加,轉身消逝在了時間的隧道里,直到電影終了,我們也沒有在發現他的身影。我們能想像的是,他可能在哪個小城平淡生活著,娶妻生子,但他永遠也不再是哪個曾經意氣風發,屢敗屢戰的好漢了!
這情節安排得多少有點極端,甚至有點扯淡的殘忍。但,誰能保證我們經歷接二連三的打擊後,就沒有下一個致命的打擊?誰能保證我們歷盡艱辛後就一定能否極泰來?又有多少人在上路多年後,還能不忘初心?這,也許就是韓寒杜撰一個阿呂矛盾體的真正用意:渡盡劫波後仍一無所成,你,還能堅持嗎?
貫穿整個電影首位的是那個近乎有點木訥的江河。他最經典的特徵是無論走到那,哪怕再破的地方,他都會堅持做面包片夾辣椒醬。他沒有浩漢那麼炫目和張揚,他所做的就是一如既往,按著自己初心的指引去做自己自己想做的:他想去教書,他想用文字寫一寫他們三個人的家鄉。人生旅途上他的境遇境絲毫不比浩漢好,教書分到一個最西部邊境的地方,路上喜歡的女孩是設局仙人跳的妓女,朋友一個在旅途最開始就丟了,一個在旅途終點打一架分開了。但他表現的從來都很淡定:想方設法要按時去那個天知道是否存在的學校報到,發現喜歡的女孩是妓女苦口婆心勸她從良,在浩漢要絕望後,他笨拙地做溫水煮青蛙的試驗,試圖說明環境糟糕時,我們仍擁有選擇的自由。甚至在阿呂偷走車以後,他仍固執相信「或許他有特別的理由」——表面看他木訥得近乎笨拙,但卻始終擁有強大而完整的內心。這讓他像太極高手一樣,以看似綿柔的力量阻擋了幾乎所有的外界衝擊,哪怕最後所有朋友走散,只剩下一條叫馬達加斯加的小狗,哪怕最後只剩自己煢煢獨行——如果能堅守自己的內心,生活的衝擊與挑戰對我們的壓力其實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我們需要做的,是一直保留我們上路之初的初心,一直能保留愛和信任,當然,我們還需要那麼一點點幸運,而這一點交給佛祖好了!
這個電影裡最矛盾和不合常理的角色是開走浩漢汽車的阿呂。有一個鏡頭:他把車開離一段距離後,停下車把浩漢與江河的行李從後備箱拿出放在路邊。動作非常淡定舒緩,一點也不緊張,完全是一個老騙子。格隆多年在西藏穿山越野,從未在戶外人群中發現任何一個這樣踐踏信任的人。或許,韓寒只是為了用笑話的語言實踐悲劇的演繹:所謂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
《後會無期》讓格隆記起一部關於希望的老電影《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影片中,銀行家Andy受冤被判無期並關入肖申克監獄。在那座「靈魂交給上帝,身體交給獄長」,人人都只有放棄希望變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來的人間煉獄中,靠一個巴掌大的鶴嘴鋤,Andy用二十年極盡屈辱的時間挖開了獄友認為六百年都無法鑿穿的監獄高牆成功出逃。在一次罔顧門外獄警的槍口堅持給獄友播放音樂「費加羅的婚禮」時,Andy道出了支撐他做這一切的原因: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存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別人拿不走碰不到的東西,那就是希望!
人生路途艱險,格隆不敢保證在最艱難最沮喪的時候還會一直記得我的信念,不敢斷定自己就那麼執著,但我會一直記得Andy奔向自由後留給獄友Red的那句話:Hope is a good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