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團購鼻祖上市強心效應難以為繼

http://news.imeigu.com/a/1320769868597.html

「Groupon上市的正面效應毋庸置疑,但也迫使中國團購網站IPO時間節點不得不推前至今年聖誕節。」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對於行業走勢如此判斷。

在全球紅火了三年的團購鼻祖Groupon,上週五終於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登陸,且首日收盤時較發行價20美元上漲31%。這無疑給目前混亂的國內團購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然而國內團購行業是否能真正喚起投資者興趣還需觀望至明年一季度。

團購老師上市

逼學生快跑

「發行價20美元」、「開盤價暴漲40%至28美元」、「盤中一度攀升至31.13美元」、「市值達到164.6億美元」。不缺少神話的美國互聯網 資本市場上週五再次證明了這點,這就是全球首家團購網站上週五在納斯達克的首場演出。根據IPO信息顯示,Groupon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發行了 3500萬股股票,總計籌資7億美元,成為2004年谷歌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互聯網公司IPO。

其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9月,Groupon已進入全球45個國家的175個城市。然而,在Groupon風光的背後其在中國與騰訊、云峰基金合資 成立的高朋網卻不敵國內本土團購網站。團800數據顯示,自高朋網今年3月上線以來其銷售額始終未進入國內團購網站排名前十,更因「天梭表售假門」導致聲 譽一落千丈。

與此同時,本土團購網站攜「中國特色」表現更勝一籌,不僅在市場份額和用戶規模上佔據上風,連上市節奏也緊隨國際步伐。

拉手網已於上月底正式報導美國證監會(SEC),昨日已確定發行價區間為13-15美元,若按最高價15美元計算,拉手網首次公開募投融資額達 8000萬美元。拉手網招股書顯示,儘管2011年上半年淨虧損3.913億元,但是仍憑藉6.267億元人民幣高額營收希望在資本市場上一博。

值得注意的是,除拉手網之外,滿座網和窩窩團也公開表示將於今年底或明年赴美上市。國內團購同行紛紛欲借「老師」上市的利好消息賣個好價錢。

錯過聖誕節團購

IPO規模將縮水

對於國內團購網站排隊上市的現狀,王慧文建議其爭取在今年聖誕節前實現IPO,「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在一年中聖誕節前上市只需向SEC提交本年度上半年財報,而如果超過此節點,則需提供企業全年財報作為參考」。王慧文向記者這樣解釋道。

而事實上,業內人士還是對目前國內團購網站前期「燒錢」嚴重表示擔憂。電子商務專家、悠哉網CEO李代山表示:「目前團購本身還未盈利的狀況,造成行業資金鏈緊張,某些團購網站如不儘早實現上市恐難以維持至春節。」

鑑於Groupon上市的波折,王慧文建議國內團購網站做好推遲上市的準備,對此F團CEO林寧也表示,如中國團購網站確實發生推遲上市情況,需要通過收縮規模或尋求原有投行幫助的方法繼續等待時機。

i美股分析師江濤表示,此番國內團購網站如能成功上市,將會獲得一個不斷融資的平台。通過大量的媒體曝光獲得很大的品牌效應,從而擴大其影響力。江濤認為,這一點可以從優酷網和土豆網的上市經歷看出,優酷網僅比土豆網早半年上市,但其所引發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遠超過土豆網。

不過對此林寧並不贊同,他表示上市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於公司的實力,而非靠僅向資本市場兜售概念,同時他亦認為中國團購網站乃至整個電商網站的發展並不在於搶佔IPO先機。

一季度成績

決定投資人去留

除了選擇上市之路以外,目前國內團購網站還有其他選擇嗎?團購從業者給出的答案是「等待投資者對行業重拾信心」。

目前Groupon雖已實現上市,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成績單並不好看。據知情人士透露,企業在上市前為獲得一張漂亮的財報,可能會在廣告費結算、人力成本費用等方面做一些調整,很難反映企業真實情況。真實的運營數據需等到其實現IPO後的一二季度財報才能水落石出。

王慧文表示,一般而言在國際市場擁有100億美元規模的行業,在中國大約具有10億美元左右市場,同行業中一般會存活3家左右的企業。借鑑Groupon上市後的財報,投資業人士可定量判斷團購行業發展趨勢。

然而事實上,僅從銷售額及市場份額上並不能完全說明各團購網站問題。團800的9月數據顯示,銷售額排名前12家團購網站,在本地化與非本地化服務 成交額比例上最大相差35.1個百分點。對於某些團購網站實物類產品的增加,業內人士並不認同,「實物類雖然毛利率大於本地服務類產品,但是由於其涉及到 物流配送,此方面較本地服務類多出一重不確定性,同時也違背了團購生活類電子商務服務的本質,短期內可能對提高銷售額有幫助,但是並不是團購發展的長久之 計。」該人士如是說。

9月銷售額前十團購網站大佬激辯Groupon上市

1.窩窩團——16571.6萬元

窩窩團CEO徐茂棟:窩窩團正從傳統團購網站向「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形態升級,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大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台。據透露,目前窩窩團正準備上市,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2.美團網——15691.2萬元

美團CEO王興:在3年內,Groupon從零做到160億美元很成功。美團網目標要成為中國最大本地消費電子商務平台,目前尚無上市計劃表。目前美團網賬上資金超過4億元,並不擔心資金問題。

3.拉手網——15125.9萬元

據悉,昨日拉手網已向SEC提交最新F-1修訂版,文件顯示該公司已確定發行價區間為13-15美元,若按最高價15美元計算,拉手網首次公開募投融資額達8000萬美元。

4.滿座網——10923萬元

滿座網CEO馮曉海:Groupon上市是對整個行業的利好,證明了團購的價值,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精準營銷時代到來。目前滿座網將採取精兵政策優化內部資源,目標今年底或明年初實現盈利。

5.糯米網——10289.3萬元

糯米網總經理沈博陽:國內團購網站可借Groupon上市更容易地去講自己的模式。然而資本市場關注的最終還是基本面。對於國內團購網站,我建議他們將投資人的錢利用好,注重有序發展。

6.大眾點評團——10244萬元

大眾點評網資深副總裁龍偉:Groupon上市對美國當地服務業來說是好事,然而他跟國內團購行業的發展關聯度不大。財報數據顯示,Groupon的利潤率為40%,而國內同行平均利潤率僅為10%。

7.58團——9248萬元

58同城CEO姚勁波:Groupon目前的估值正常,並未高估。然而中國和美國的環境不同,中國團購企業與Groupon的模式也並不相同,所以Groupon上市對於中國團購企業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8.24券——8874.2萬元

24券CEO杜一楠:目前24券上市時機尚未成熟,公司仍將焦點鎖定在建立更好的業務上,而不是倉促地跳入到資本市場。如果未來市場看好,最早會在2013年考慮上市。

9.F團額——6441.8萬元

F團CEO林寧:Groupon成功上市是資本市場對於此商業模式的肯定,但是中國團購網站不能將其上市視為行業IPO的模版。對於F團來言,可能會選擇更晚一點上市,目前我只能說在未來半年之內不會上市。

10.嘀嗒團——5934.2萬元

嘀嗒團CEO宋中傑:Groupon首日股價大漲,證明該模式大有可為。但考慮到國內外團購行業競爭格局差異,對於國內同行而言,短期內資本冬天不會過去。為此嘀嗒團短期內不會有上市計劃。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魏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6

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我就是錯在自以為是經營之神!

2012-4-16  TCW



「我為什麼喜歡這件事?又為什麼 痛恨那件事?」

為了找到事業碰壁的原因,特力屋董事長何湯雄聘請專業顧問診斷,並花上百萬元飛到海外小島上課,只為了解開背後的原因……。

經過八年探索,何湯雄正視,是自己的個性,決定命運。

四十五年前,他是高中成績吊車尾的後段班學生,高中換過三個學校,念了六年才考上大學。他書讀不好,卻超有自信,為人海派、能言善道,是天生的業務員。

畢業後,他進秋記貿易工作,不久後與公司老闆李麗秋結婚,兩人一起把秋記變特力,他也成為特力集團董事長。二○○四年特力合併營收達二百一十三億元,是全 台營收最大的貿易公司。

兩年虧掉六億元才驚覺自己是特力未來發展瓶頸

事業走上坡時,二○○三年他做了一個錯誤的購併決定,讓公司兩年內虧掉六億元。○四年後非合併營收獲利反轉直下,同年他請IBM亞洲區高階主管擔任企業顧 問,隨著顧問層層剖析,他才驚覺,自己,正是特力未來發展的瓶頸。

他開始重修「瞭解自己」這堂課。原來,個性讓他從小店員翻身成董事長,也讓他在公司擴張時跌跤。但個性也讓他敢面對癥結,決定授權。

二○○九年,他將特力董事長一職交給李麗秋,只保留旗下子公司特力屋董事長,並找來IBM台灣區前總經理童至祥當特力集團執行長,自己退居第二線,不參與 日常管理。交棒專業經理人後,公司獲利開始谷底反轉, 特力去年合併營收三百五十八億元,稅後淨利八億一千萬元。

三月十三日,他邀集兩位高中好友,在台北信義計畫區的豪宅裡聚餐,《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也受邀參與。

兩位同學和何湯雄個性完全不同,一位是他高雄中學同學邱明傑,九春工業董事長,自律甚嚴,小學四年級後就沒考過第二名;一位是他台東中學同學,世曦顧問工 程總工程師周功台,一生追求穩定的專業生涯,他們認識何湯雄近五十年。

凡身為老闆,敢坦言自己決策失誤者,少;敢回顧自己性格缺陷者,更少。何湯雄的自剖,在台灣企業圈中是異數。以下是談話精彩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心理學的觀點認為,青少年是個性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你們當時的個性是?

邱明傑(以下簡稱邱):我先講他的外表,他那個短靴子常常沒有繫鞋帶,他穿襯衫常常一邊跑出來到外面,他外表比較不care。轉頭問周(他到台東還是這個 樣子?)

周功台(以下簡稱周):他有的褲子,我覺得奇怪,沒有開(指褲子前面沒有拉鏈),原來是穿他妹妹的褲子!(眾人大笑)

何湯雄(以下簡稱何):真的是,不是很在乎就對了。

邱:他(指何湯雄)很會玩,我們同學有的是下課十分鐘就看書,我也是不看書,他也是不看書的。

問:(指邱)可是你的成績應該是很好的,對吧?

何:第一名。

問:(問何)你是第幾名? (三個人同時大笑)

周:他曾經跟我們提過,他們到高三班上有前三雄、後三雄(指何湯雄成績排名倒數)。

個性遺傳自父母我媽能幹,無形中我們就好犀利

問:一個人後來的成就,跟功課沒什麼關係?

何:跟個性有關,個性決定你的命運。

周:一個人一定有些人格特質。

問:你媽媽是校長(編按:曾任基隆女中、台東女中校長),不會給你任何壓力嗎?

何:後來我去做心靈探討,我才瞭解,其實這一生不是我自己有多了不起,都是媽媽的教育模式,已經決定了你的個性。

因為媽媽並沒有打罵式(管理),越打罵,小孩子越沒自信,一個人沒自信就真的慘了。我讀書讀得那麼糟糕,我媽媽最多重話就是,何湯雄呀,我是校長,你不要 混成這個樣子(笑)。自然而然的,我雖然功課不好,還是很有自信。

還有一個,我媽媽很大方,今天我沒錢就要錢,一群人出去吃飯,十之八九都是我在付錢,那個時候,有自信,又很陽光,又大方,自然朋友多嘛,自然你人生的 chance(機會)就多。

最好的心靈探討是,你為什麼變成了今天的你?後來我才知道,我爸爸媽媽的優點、缺點都在我們身上,其實你不自知。

問:爸爸的教育方式?

何:我爸軍人,一天到晚不在家。

問:回頭看媽媽對你的影響,有沒有缺點?

何:我媽能幹,無形中就很犀利。我們家的小孩批評人,哇,都好犀利。

以前我參與的會議,每一個同仁都很緊張,你簡報做不對,三分鐘、五分鐘,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你在說什麼?)下次再做。

問:是二○○三年購併美國3C通路商CenDyne造成重大虧損,讓你看到自己個性上的問題嗎?

何:是因為虧了,顧問稱我們是街頭博士,我沒有學過什麼東西,不讀書,學什麼?沒有什麼理論基礎的,都是街頭打拚出來的。

問:直覺式的?

何:非常,gut feeling(直覺),公司小的時候沒問題,你一眼就看得到,可是公司大了以後,你的公司管理就會出問題,你犯的錯誤都是大錯誤。

問:所以你的優點變成你的限制?你要改些什麼?

何:譬如要跟我報告,三分鐘的時候我說,哎呀,這個東西往東走就對了,每件事情我都從小做到大,太清楚了,三分鐘我就給你答案了。

自信過頭出問題部屬沒成就感,犯錯就全推給老闆

問:讓部屬沒有成就感?

何:不只是沒有成就感,最大的問題是,執行的過程中,他不是那麼全力以赴,而且錯了就說,「這是老闆的idea,」光是這個小事,你看差別有多大,我以前 不懂這些。公司小的時候無所謂,以前錢好賺,可是公司大了以後,公司管理就會出問題。

問:所以,自信是好的,但自信過頭,太自信也不好?

何:當然是這個樣子嘛,你所有的錯誤犯在哪裡?自以為了不起嘛!二○○三年時,特力屋做得很棒,我以為(自己)是經營之神哪!

就好像那一次我們虧了,(我)剃個光頭,這光頭怎麼來的?是我沒辦法跟公司的員工交代,stupid(愚蠢)的老闆,八個月就虧損一千七百五十萬美元! 我不曉得怎麼跟公司同仁溝通。我反覆思維,要把危機變成轉機。

我在尾牙的時候,編了一個劇本,配合在裡面(舞台劇)跳,跳一跳,我自己舉個大牌子「剃頭謝罪」,我女兒在美國讀書,她們(上台)剃了兩刀,都哭了。

剃完頭髮之後,我站在台前一鞠躬,跟大家對不起,我說我不賺回(每股盈餘)兩塊錢的話,我就繼續剃光頭。

邱:(問何)你剛剛說心靈探討,是去哪一個地方?

何: Gabriola(加比奧拉島)在加拿大,靠近溫哥華(Vancouver),那裡很多島嘛,是因為虧了,我就反省到我不再適合幹CEO了。

問:顧問要你去做心靈探討,你會排斥嗎?很多人不信這套。

何:很多的人,不願意去探討自己的心理,沒有自信的人,根本就不願意去探討自己的心理,(這種人)太多了。

決定不做CEO起初很煎熬,故意喝醉避掉開會

問:沒有這個大挫敗,你可能也不會面對自己?

何:我最lucky的是,栽了那麼大一個跟頭,如果小跟頭根本不會反省。那一次大的跟頭,我才思維我公司一定要改,我已經不再適合做CEO,光找CEO我 就找了四年,不容易。

我有那個決心(不做CEO),但是跟顧問討論的時候,還是不斷的磨合,我覺得心裡有個疙瘩,又跟顧問討論哪些事我沒有想通的,顧問說,你還要回去幹 CEO?我說,No! not at all!(完全沒有)解釋完我才釋懷,在這個過程中,好像我很授權,其實心裡很煎熬。

當Sophia(童至祥)來,我前面三、四個月,天天晚上喝酒。我手伸不進去呀!你開會你會不會講話?你一定會講話嘛!每一個都看著你啦,怎麼會聽她的 呢?她講的就不重要啦。我開會都不去開啦。

問:你是故意喝醉酒不去開會嗎?

何:當然,怎麼辦?都喝得很晚,第二天中午才去,裝作沒有看見就對了。

問:如果清醒,你沒辦法克制自己?

何:心裡會有煎熬啊,管了三十年的公司哪!

邱:沒有想到你碰到挫折的時候,自己會靜下來。這個是跟我想像的何湯雄是不一樣的。

原生家庭影響深挑選老婆和總經理,都是強勢型

問:你的總經理,你的太太,是不是都像你媽媽的個性?

何:去心靈探討的時候,探討個性的成因,無形中,我選的老婆也好,總經理也好,都是能幹,不bother(煩)我,都是我媽媽的style。

當初我的老婆是我老闆耶,所以我的「令不出門」。我說這件事往東走,他們一定會去跟我老婆確認一下,老婆也不問我這個事我在講什麼,喔,這件事往西走,每 個都往西走,不會往東走(大笑)。

因為我什麼都不懂,所以老婆push我的力量也很大。譬如說,我那個時候不會講英文,客人在的時候,我坐旁邊,我老婆幫我翻譯;我老婆叫我趕快去跟工廠 negotiate price(談價錢),跟客人回答,我到外面之後,電話一接,忘了,散散(閩南語),老婆等半天,何湯雄,價錢呢?我馬上打電話,那天晚上我又慘了。真的 是被一個嚴師,我老婆盯出來的。

周:他進了秋記沒有多久,那個時候我住新店,九點多、十點,打電話要我出來,可能他跟李麗秋有些什麼,他沒自信,第一次碰到他有那樣的狀況,就那一次,覺 得很徬徨,下一步怎麼走?以往他不會。

問:兩個人都很強勢,還能一起管公司,一起做夫妻,這很難吧?

何:(大笑)你這話講得很實在,正對題目,全台灣沒有一個!

問:你為什麼旁邊都是強勢的女人?

何:本身我就喜歡這種style的啊,原生家庭就是這樣子嘛。

夫妻關係也變好心裡有不舒服,就正面溝通想法

問:探討自己的過程,有流淚嗎?

何:什麼流淚,是嚎啕大哭。你躺在那邊,老師叫你大量呼吸,讓你血液裡充滿了氧,不是被催眠,你腦袋很清楚,你只是很放鬆。

他就問你,有什麼任何不滿的,你,碰,就會想到以前的事;叭,就會發洩出來,他問我跟老婆的關係,我竟然嚎啕大哭,而且哭聲是「啊啊啊」,不曉得大哭了多 久。

真的哭了好久,老師慢慢講啦,Tony(何湯雄英文名),眼睛張開啦,他走到旁邊,替你選一條歌,他選的歌叫〈Lonely〉,孤獨,我那個時候英文已經 不錯了,一聽到這個歌詞,又嚎啕哭,哭了半天。

問:你這麼開朗的人也有心裡陰影?

何:我看了別人也在講(學員分享自身經歷),我就說了,李小姐,如果不是小孩,我早跟你離婚了!

你自以為很瀟灑,可以忍耐,往肚子裡吞,都變成你肚子裡的垃圾,這個會影響到你的身體,你只是沒有面對。

這是為什麼,他也教你溝通的技巧,我講這句話你覺得不爽,你就用正面的方法回應過來。你這句話我聽起來不太舒服,你的意思是什麼?十之八九都是誤會啦,你 要講企圖,你是希望跟我感情更好,隔閡都是誤會沒有溝通造成的,關係就越來越疏遠。

問:後來你跟太太的溝通有改變嗎?

何:以前我如果有事要跟她吵一下,她十倍的力量打回來,就忍嘛,一忍就糟了。

communication model(溝通模式)裡有一件事,如果對方說,我不想談這件事,你一定要stop。我以前說不要討論,她火力更強,我開始跟她溝通,這樣講我不舒服,她 還是老的習慣,她用這個方法三十年了,她用老方法再打回來嘛,可是你說No,用正面的溝通技巧,不到三個月,她態度完全改變。

問:你覺得個性可以調整嗎?

何:可以,可是你要年輕一點,像我們這樣只會修正我們的行為,在個性上能改的不多,年輕的時候越早懂,你越有機會去改。

你要改變你的個性,就要瞭解,你為什麼變成今天的你。以前的事情要放掉,如果不放掉,這個東西就變成你心裡的陰影,陰影就主宰了你的驅動力。你把它丟掉, 才可以改變你的行為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5

神州租車暫停IPO之後:「神速」何以為繼?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28/1MMzA4XzQyNTk1MQ.html

神州租車現在最需要的,可能是鼓勵和寬容。但環繞其身的疑雲和陰霾,散去尚需時日。

北京時間4月25日清晨,神州租車宣佈暫停IPO。對於箭在弦上又決定不發,神州租車的理由是,受目前資本市場狀況影響,公司價值未能得到合理體現。

人們想知道,資本市場對神州為什麼是這樣一個態度?

瑞士信貸一位分析師認為,主要還是因為目前市場環境欠佳,華爾街正人心惶惶。據外電報導,受監管加強和業績走低影響,花旗、高盛、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等銀行正準備下個月進行裁員,對象包括資深銀行家。

也有外資投行人士從華爾街獲悉,投資者對神州成長的可持續性、高負債率以及公司治理存在擔憂。

神州租車的類京東邏輯

時間回到2009年底,那時的神州還是一個只有不到700輛車的小公司。而那時候,一嗨、至尊的車隊規模也不大,都在1000台左右。

變 化始於2010年。那年8月,聯想投資在接觸過包括至尊在內的多家租車公司後向神州注資1450萬元人民幣。2011年,聯想控股更是大手筆,作價12億 元,以「股權加債權」的方式成為神州的控股股東。不僅如此,神州還以聯想控股為背書,獲得共逾22億元的銀行貸款授信。

大資金進入讓神州的車隊規模翻天覆地:從2009年底的692輛增至2010年底10202 輛,再猛增至2011年底的25845輛。

羅蘭貝格的統計顯示,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的車隊規模不僅是國內最大,也相當於其後8家最大的租車公司車輛之和。

此外,神州開始以低價衝擊市場。2010年8月和12月,它就發起過兩次低價風暴,其95%的車型在全國範圍內租金直降50%。為擴大市場規模,神州甚至稱,「這幾年利潤放在第二位」。

低價擴張,先做規模,再求利潤,神州的這個邏輯似乎與電商B2C京東毫無二致。問題是,在租車行業,這個邏輯能取得跟電商一樣的效果嗎?

一位外資VC表示擔憂,「效果絕對沒有在電商或搜索引擎領域那麼明顯」。他認為,電子商務有可能一家獨大,因為當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形成後,要更換不是那麼容易,但租車行業,要做到一家獨大,目前在全世界還沒有被證明一定能成。

國內租車業高度分散的現狀更增加了神州達到這一效果的難度。儘管已有2.6萬台車,神州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也只有4.2%。

挑戰可能還不止於此。

車隊規模的擴大直接帶來管理難度的增加。某租車公司CEO王明(化名)也時常到神州租車,以學習領先者的經驗。這兩年,他的一個明顯感受是,神州的服務不如從前了。他曾經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店裡有車,但取車的車童卻告訴顧客車被租完了,因為「實在太累了」。

2009-2011年,神州車隊規模飛漲,但其出租率卻在下降,從65.3%逐漸降至61.2%、56.7%。「2.6萬台車,60%的出租率,意味著約有一半的車在閒置,停車問題、常規保養,都是不小的開支,關鍵是車還在貶值。」王明說。

某國際租車品牌看到神州的擴張速度也表示擔憂,他們認為,一年內增加10000多台車,意味著未來某個時間,將有一大批車同時爆發車況問題,同時折舊,同時報廢,無論從運營還是從財務角度,都是極大的風險。

有人認為,神州「神速」擴張背後不乏「迅速催肥,讓二級市場接盤」的動機。神州的財務數據也遭到外界的一些質疑。

比如,神州招股書顯示,2011財年,

神州淨虧損1.514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神州又實現淨利潤530萬元人民幣。

「這麼龐大的開銷,怎麼會只虧損1個多億?」一位租車業高管說,「神州的車輛數量是我們的多少倍,它的主要虧損在哪些方面我們都很清楚,光車輛折舊每個月就可能上千萬。」

至於有聯想系做後盾的神州租車,究竟為何採取這樣的發展策略,其中風險有多大,可能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融資一條道:再賭IPO?

「上市不成,一旦現金流斷了,神州可能爆發大的問題。」一位租車業高管認為。

實際上,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有約6.4億元,2011年,其直接運營成本(包括保險、服務場地及呼叫中心、燃料費用及其它)近3億元。

真正讓神州泰山壓頂的是債務。招股書顯示,神州的負債率高達90%以上。

對於舉債擴張,無論是一嗨租車的章瑞平,世友的陳曙楊還是車友的張小林,都持謹慎態度。

張小林說,他能容忍的負債率是「60%」,陳曙楊則更「保守」,在世友長包業務佔比35%以上,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他將負債控制在55%左右。「租車這個行業,安全的負債率,應該是45%左右。」陳曙楊認為。

借貸是租車業常用的融資方式。但一位租車業高管認為,債權和股權哪個成本更高,要具體視情況而算的,但如果採用債權,尤其是高負債率,需要對未來股權市場的價格做出預判,否則會將自己置入危險的境地。

目前,神州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和長期貸款額就達10.42億元。風險提示中它也講到,如果不能按時歸還貸款,將給神州及聯想造成損失。

另外,神州還曾計劃將融資額中的9000萬美金用於車隊規模擴展。

在IPO暫停後,神州對外表示,「公司的特點是滾動負債,公司車輛運營收入的一部分本身可用於還債,另一部分來源於財務折舊,其中大部分借貸資金用於車輛採購,當運營車輛到期退役後,將進入二手車市場,實現資金回流。形成平衡,並不造成很大壓力。」

果真如此的話,就像噹噹網CEO李國慶所說,「如果錢還夠燒一年多的,不必現在啟動IPO」。

從今年1月遞交上市申請,至4月25日宣佈暫停IPO,神州的上市路一波三折,從紐交所轉到納斯達克,下調募資額,更改融資用途,宣佈提前一天IPO等等,甚至可以說,神州為IPO做過諸多「妥協」。可見其融資需求之急切。

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實現上市,對神州租車來說,最棘手的是,債務如何償還?如何保證擴張速度?

神州在F-1文件中也指出,2012年底,華夏銀行可能因為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過高而不再放貸了。有聯想系做後盾的神州,是否可能再私募?在一位同行看來,「VC本來就對投資租車謹慎了,上市不成再做私募,這會很被動」。

神州自己也對外表示,公司目前還沒有新的私募計劃。只會選擇合適的時間窗口,重新啟動上市。

不過,除了上市,神州還有其它選擇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2

企業效益增長難以為繼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13/100410643.html
陳昌華

  最近市場十分關注中國經濟會否「硬著陸」。如果將「硬著陸」定義為經濟狀況下滑至2009年一季度的水平,那筆者認為「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在2008年底、2009年初的金融危機下,流動資金極度短缺,很多正常的貿易融資突然中斷,這是導致當年中國出口大幅下跌的主因。目前還看不到會引 發全球「資金鏈」突然斷裂的先兆。

  當前更現實的問題是未來數年間經濟會增長緩慢,甚至每況愈下。在過去近二十年間支撐中國高增長的因素:人口紅利、企業微觀效率的改善和宏觀改革紅利都在逐步消失。

  尤其是1998年後在微觀層面出現的企業效益改善的現象,過去一兩年間達到頂點,開始有倒退跡象。這在工業企業中相當明顯。1993年到 1998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低潮,工業企業總體的稅前淨資產回報率(利潤總額/淨資產)從9.7%下降到3.7%。1998年開始,企業的利潤率逐步提 升,2010年達到21%的最高峰,2011年回落至19.8%,2012年進一步下降。企業回報率的上升是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果,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 動力。

  對1998至2011年這13年的稅前淨資產回報率研究後發現,企業回報率的上升難以為繼。這13年可分為三階段:1998到2002年,回報 率從3.7%升至9.6%;2002到2007年,回報率從9.6%升至18.1%;2007到2011年,回報率從18.1%升至19.8%。再用簡單 的數學模式把稅前淨資產回報率分拆為四部分:毛利率、利率總額和毛利的比例(主要反映非營運成本例如行政費用等的控制)、資產利用率(營業收入與總資產的 比例)和財務槓桿(總資產與淨資產的比例)。

  1998到2002年是中國改革力度最大的階段,入世、國企改革和房改都在此期間完成。那時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並不很快,工業企業年均銷售收入 增長14.5%。在此期間,企業利潤率的改善主要得益於對非營運成本的控制。除企業改革提升的效益外,在20世紀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間企業的工業投資 也是十分謹慎的,企業的資產利用率在此間有一定提升。

  2002到2007年可能是中國經濟最為風光的日子。前期改革成果的推動,加上全球化等趨勢,中國工業企業年收入平均增長30%,淨資產回報率 的上升,主要來自資產利用率的貢獻,這得益於銷售收入的高速增長。非營運成本的比率亦有改善,主因是銷售收入的高增長把行政成本大量攤銷所致。

  2007到2011年間,企業的淨資產回報率上升幅度放慢,在分拆研究的四部分中,僅有資產利用率有一定上升。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平均年增長20%左右,對推動資產利用率有一定幫助。

  值得留意的是,即便在這13年的好光景中,工業企業的毛利率不停在下降。鑑於未來全球和中國的經濟增長會較過去十年出現結構性回落,中國企業的 銷售收入增長將不能保持在2002年-2011年的高水平,企業資產利用率再度上升的機會不會太大。另一方面,在多年的抑制下,企業的非營運支出佔收入的 比例也大幅降低。如銷售和行政支出佔收入比例在1999年時為10.5%,到2011年時下降到5.7%,要再減下去也不太容易。最後,工業企業的資產負 債率在2011年時為57.9%,已無大幅提升的空間。若毛利率下降沒有明顯的反轉,企業的淨資產回報率將會下降。

  然而,提高毛利率又談何容易?直到今天,中國企業的定價能力還相當有限,它們存活的主要伎倆是以高增長來攤銷成本。一旦高增長放緩,企業便很難 適應。要中國企業來提高定價權,不啻為企業思維和營運模式的一場大變革,也並非短期內能完成。因此,我們對未來兩三年間企業效益增長並不太樂觀。

  作者為瑞信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0

以為自己是文化人的企管人 蔡東豪


2012-11-29  NM  
 

 

很多人問我,《主場新聞》何來這麼多博客?其中不少博客水平甚高,香港傳媒不是埋怨,找不到新進作者嗎? 這幾個月我的經驗是,香港有很多臥虎藏龍,可能是作者未遇上合適的傳媒合作。最驚訝發現是,職業和業餘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我們遇到出色博客中,包括律師寫藝術、區議員寫足球、足球評述員寫演戲。跟這些博客傾偈,可感受到他們對業餘興趣的熱誠,企得太近會燒着。

這幾位博客之間有一個共通點,他們沒有辭去正職,我認為這決定非常明智。心底裡,你和我都有幻想過,自己是藝術家和文化人,營營役役工作是搵兩餐的代價,崇高領域才是自己真正所屬。有朝一日,或者是儲到幾多錢,或者是活到幾多歲,我們會擁抱屬於自己的真誠工作。我當然也有這些時刻,我會立即入洗手間,洗個臉,清醒一下。這份營營役役工作是我們揀的,無人強迫我們去做,我們在做這份工一定有原因,而這原因多數合理。我們要老老實實問自己,十八歲時沒去讀藝術和寫作,二十二歲沒從事藝術和寫作,可能已告訴了我們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者不容易接受,但相比我們的白日夢,比較接近真相——我們不會成為出色藝術家和作家。

有些事情,留在心裡,歷久常新,當把這些事情付諸現實,後果可以醜陋。我們有沒有想過,一直沒去當藝術家和文化人,原因不是生活逼人,也不是時辰未到,而是我們心裡有恐懼。幸好,這些恐懼大部分時間戰勝我們的幻想。想深一層,營營役役工作其實幾爽,因為我們在工作崗位學會了走位,只需要交足功課。我們懂得選擇性投入喜愛的興趣,久不久進入那崇高領域,爭取剎那光輝。在幻想中,藝術家和文化人的世界似是分分秒秒精彩,但如果要分分秒秒投入,其實可能會幾辛苦。我們要想清楚,營營役役工作除了可供樓和交學費,它還給我們合理生活方式,至少容許我們發藝術家和文化人的白日夢。幾年前,恒指約三萬點的時候,有一個年輕同事辭職,他的態度不算囂張,心平氣和向我解釋,他一日炒股賺的錢,等於他幾年人工,因此他不想浪費時間,他要全職炒股。後來跟他失去聯絡,最近聽聞在另一間電子公司工作。白日夢之中,認定自己是股神,可能是最差勁的一種。藝術家和文化人白日夢的錯誤率約九成九,全職炒股的錯誤率百分百,成功例子萬中無一。

由業餘走向全職投資,差不多一定錯,因為業餘投資和專業投資的分別是天和地。專業投資者最懂得管理的,不是金錢,而是自己的情緒。市場有上有落,情緒難免也有上落,怎樣管理情緒,把自己的投資信念有效率地投射到投資組合上,非常困難。我寫包單,一日未真正做過這種工作,不知道箇中滋味,聽人講的,從書本看的,通通無用,針一定㓤到肉才知痛。業餘投資者平日過着另一種生活,選擇性投入投資世界,可隨時跳回另一個世界,在這種環境做出的投資成績,不可能推算至專業投資成績。正如我的年輕同事,他一面打工,一面炒股,做出好成績,原因很有可能是他不是全職在炒股,需要分神去處理公司事務,有了這種瀟灑,才有機會做出好成績。當他全職炒股,他變得不瀟灑,心境變得緊張,陣腳大亂。

炒股伎倆人人可學曉,關鍵是能夠在不同環境,包括多變的外在環境和自己的心境,日復日發揮出來。我認識的專業投資者視投資為一門紮實的工藝,關鍵不是找機會一Q清袋,而是每次能夠賺取半點一點的些微優勢,希望日積月累,可轉化為贏取好成績的知識基礎。今日賺了錢,可能是好彩,專業投資者看通這點,以更謙卑的心上陣。我寧願保持業餘投資者、文化人、傳媒人的身份。我現在不是全職投資者、文化人、傳媒人,有箇中原因,而我要尊重這些原因。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83

細數被中國人誤以為國貨的九大品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423.html

作者:張華

刷了這麼多年的牙,到今天才知道,原來中華是外國牌子,黑人才是國貨,快來看看,究竟還有哪些被中國人誤以為國貨的大品牌。

一、中華牙膏

上海白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牙膏廠的前身中國化學工業社始建於1912年。1922年這裡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支牙膏──三星牙膏,為中國牙膏工業奠定了基礎。1967年,中國化學工業社改製為上海牙膏廠。1954年誕生「中華」牙膏。

60年代中期,在技術革新的推動下,」中華」在膏體、香型、包裝、品質上有了較大改進。

70年代到80年代「中華」迎來自誕生以來第一黃金時代,在質量上有了長足發展,同時推出新品,將中華推向強有力的市場地位。1994年1月,上海聯合利華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中華品牌經營權租賃給聯合利華公司。中華牙膏曾是上海白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商標品牌,於1994年將「中華」品牌經營權租賃給聯合利華公司。

聯合利華集團是由荷蘭Marg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國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於 1929年合併而成。總部設於荷蘭鹿特丹和英國倫敦,分別負責食品及洗劑用品事業的經營。在全球75個國家設有龐大事業網絡,擁有500家子公司,員工總數近30萬人,是全球第二大消費用品製造商, 年營業額超過美金400億元,是全世界獲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2010年5月17日,*ST白貓發佈最新公告稱,因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3年虧損,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自2010年5月25日起暫停公司股票上市。可以肯定的是,在1994年聯合利華取得中華牙膏經營權的16年後,白貓退市的既定事實撕掉了中國牙膏市場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白貓公司無形資產評估值合計為1.39億元。白貓股份董事長馬立行事後透露,租賃給聯合利華使用的「中華」牙膏商標的無形資產價值經估算為1.33億元。截至2009年7月31日,白貓股份淨資產評估值為3.09億元。顯然,經評估,「中華」的品牌價值佔去了公司無形資產中的絕大部分,並佔到公司淨資產的四成以上。去年年報顯示,聯合利華付出的租賃費高達2607.3萬元,是*ST白貓的主要收入來源。聯合利華集團自2001年起開始投巨資建設中華牙膏品牌。近年來,中華牙膏每年為聯合利華貢獻10億元左右的銷售額,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始終在15%左右。

而與此同時,白貓股份卻要靠商標許可收入支撐其財務運作。據瞭解,國際上收購一個品牌通常的價格是其年銷售額的1-3倍。2009年,聯合利華的「中華」商標使用費為2829萬元,佔其銷售額的2.5%,由此推算,「中華」牙膏的年銷售額已超過11億元人民幣。而中華牙膏商標品牌價值則在11億至33億之間。

二、雙匯

雙彙集團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目前總資產約60多億元,員工4萬多人,在全國十多個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現代化的肉類加工基地,年屠宰生豬能力1500萬頭、年銷售冷鮮肉及肉製品200多萬噸,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雙彙集團總部位於」中國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在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序中列166位。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諮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

但不被大多人瞭解的是,目前雙匯已是高盛的資本運作了。2006年5月,高盛擊敗其他投資者,共計獲得雙匯發展 60.72%的股權(股改後稀釋為51.46%),這是高盛第一個控股併購。 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很明顯不是這個行業的幸事。

三、金龍魚

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然而大多數國人都不知道,一直以為購買金龍魚油是在支持國貨品牌。

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隸屬郭兄弟集團下的糧油集團的旗艦公司。嘉裡糧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團下屬的嘉裡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全額投資的營銷策劃及管理公司.

郭兄弟集團由郭鶴年先生於1949年在馬來西亞創立,已發展成為亞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之一,集團成員包括太平洋航運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裡建設、嘉裡飲料、南華早報等等。

1974年,郭兄弟集團在香港成立了嘉裡控股有限公司,從此「嘉裡」成為郭兄弟集團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廣泛業務的標誌。嘉裡糧油(中國)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團屬下的嘉裡糧油集團在中國投資糧油生產企業的專業性投資公司.

1990年,嘉裡糧油集團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油脂生產廠——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它是中國較早大規模生產精煉油脂和小包裝油脂的企業。在隨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嘉裡糧油先後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島四大糧油生產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營口等十幾個生產加工點,覆蓋全國市場,構成了非常龐大的糧油食品生產加工體系。

嘉裡糧油在中國生產「金龍魚」、「香滿園」、「元寶」、「胡姬花」、「鯉魚」、「巧廚」、「花旗」和「手標」等16個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其中,「金龍魚」家喻戶曉,是中國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四、娃哈哈

宗慶後與達能打這場娃哈哈商標的爭奪戰可謂時曠日久,關於民族企業和商業信譽問題引來的討論鋪天蓋地。很多人認為支持娃哈哈商標在宗慶後手裡就是支持民族企業。然而卻不知這樣的理解將那個佔有51%股份的達能置於何地?

娃哈哈與達能之爭的根源在於,還是當年對娃哈哈商標的商標轉讓協議,達能提出將「娃哈哈」商標權轉讓給與其合資公司,因國家商標局不批准未果,雙方改簽一份商標使用合同。合同其中一款稱「中方將來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標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而這些產品項目已提交給娃哈哈與其合營企業的董事會進行考慮。」即「提交合資公司董事會考慮」是中方使用娃哈哈商標的前提。也正是這一條款,引發了達能的強行收購風波。

最新消息是法國達能集團和娃哈哈集團30日宣佈,雙方已達成友好和解方案,將終止其現有的合資關係,該方案目前尚須得到中國有關政府部門的批准。達能已同意將其在各家達能-娃哈哈合資公司中的51%的股權出售給中方合資夥伴。和解協議執行完畢後,雙方將終止與雙方之間糾紛有關的所有法律程序。

五、大寶

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大寶」系列化妝品1985年誕生至今,適應了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已 陸續形成護膚、洗髮、美容修飾、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類100多個品種。2007年美國強生公司旗下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佈,已完成收購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交易。收購事項已獲得了所有相關政府部門的批准,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為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中國日化行業可以說是整體淪陷,大寶做為在日化品這塊領域的民族品牌堅持的比較久,但也在2007年再也堅持不下去。

六、蘇泊爾

中國•蘇泊爾集團,是一家由炊具製造開始創業的多元發展的企業集團。公司始建於1994年8月。十餘年來,產業鏈發展勢頭良好,銷售額逐年上升,2006年銷售收入達40億元,比上年增長56%。集團現有員工6600多人。企業總資產30多億元,可持續發展態勢明顯。2002年國家工商總局認定「蘇泊爾」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6年8月14日,法國SEB集團與蘇泊爾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以股權協議轉讓、定向增發和部分要約收購相結合的方式獲得蘇泊爾不超過61%的股權並展開戰略合作。2008年1月,英國勞埃德國際金融週刊報導:Seb SA表示,公司成功完成了對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Supor Co.)的要約收購,目前持有蘇泊爾52.74%的股權。

七、匯源

2008可口可樂意圖收購匯源案曾引起了強烈反響,國內一片嘩然,認為可口可樂有壟斷之嫌。後來我國商務部正式宣佈,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據悉,這是反壟斷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實施以來首個未獲通過的案例。

然而匯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呢?

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

也就是說匯源早已不是一家純粹的民企。

八、南孚

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系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外經貿部重點扶持的出口企業,中國電池行業龍頭企業,福建省重點企業。在中國市場,南孚連續 13年創鹼錳電池「質量、銷量、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同行領先水平。 而南孚品牌對外宣傳也用的是「民族的力量」。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公司收購。這其中有什麼內幕呢?1988年,南平電池廠與福建興業銀行、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福建分公司(簡稱「基地福建公司」)、香港華潤集團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資組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1999年,南孚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南平市Z F吸引外資政策的要求下,上述股東以南孚69%股份作為出資與摩根士丹利、荷蘭國家投資銀行、新加坡Z F投資公司合資組成中國電池有限公司。

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新成立的中國電池有限公司掌握了南孚的絕對控股權,也就是說外方股東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過中國電池間接控股南孚。 丁曦明總經理回顧時說:「南孚其實並不缺乏資金,相反,我們的資金很充裕。南孚當時是被迫合資的!」談到南孚被迫引入外資,南孚的另一位高層管理人員激動地說:「摩根士丹利是一隻狼,與它合資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摩根士丹利動作南孚的情況並不好,因此幾番轉手。2003年8月11曰,生產「Mach3」剃鬚刀和金霸王電池等消費產品的美國吉列公司宣佈,已經買下中國電池生產商南孚電池的多數股權──南孚成了它的子公司了。短短幾年時間,南孚由中國電池生產業的巨頭變成了其競爭對手的子公司,而且這個競爭對手曾是它的手下敗將。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現在好了,最大的競爭對手消失了,而且還得到了一家年利潤8000萬美元,擁有300多萬個銷售點的電池生產企業,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大半個中國市場。本來南孚的優質鹼性電池已打入國際市場,此時正是向海外發展的大好時機,可是為了避免和母公司爭奪市場份額,南孚只好匆匆鳴金收兵。由於不能與金霸王正面衝突,現在南孚有一半的生產能力被閒置著。南孚正漸漸地失去活力。

九、白加黑

白加黑的廣告當年做的是人盡皆知。1996年江蘇啟東蓋天力製藥廠開發「白加黑」,銷售曇花一現。1998年銷量大幅下滑。 2000年東盛集團併購啟東蓋天力製藥廠,「白加黑」易主,當年銷售額從2000萬升至2.9億。

2005年「白加黑」銷量達到4個億,成為東盛科技的最大贏利點。2006年10月東盛科技資金危機,欲變賣「白加黑」自保,拜耳與東盛科技簽訂協議。 2008年7月3日雙方正式交割財產,包括生產線、銷售網絡及銷售隊伍全部賣給拜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47

資本論:別以為商業計劃書沒有用!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074.html

最近聽到不少「BP無用論」的說法,在這個產品至上的時代裡,老套的商業計劃模板的確顯得格格不入。創業者寫商業計劃是不是在浪費時間?

我感覺商業計劃這玩意和學歷非常類似。

就拿學歷來說,一方面,你不能說它沒價值,工作敲門磚社會入門證之類的需求還是剛性的;另一方面,它又不是必須的,所謂沒學歷的土豪及成功人士的案例貌似又比比皆是。於是,同樣開始有人拷問,上學讀書是不是在浪費時間?

看,是不是挺類似的。所以對待商業計劃,其實和對待學歷的態度一樣,極個別牛B的熊孩子可以對學歷各種鄙視,但是絕大多數老老實實勤勤懇懇的,最好還是搞上一個。BP到底有沒有用?取決於你對自己牛B程度的一個判斷。

BP可能會有什麼用?一般來說在尋找投資的階段,可能會有以下三個用處:

1、創業者需要通過BP整理思路。很多創業的起點往往是一個需求。發現一個需求,研發一個產品來滿足需求。然後呢?其實一個成功的創業往往涉及到多個方面,從市場機會,到競爭格局,從財務計劃,到發展戰略。當然很多東西不可能在創業一開始就想的特別明白,但是這不代表不需要去想一想。而BP就起到這個提綱挈領的作用,幫助創業者係統性地思考一下創業這個事。

2、投資機構之所以稱之為「機構」,就說明它不是一個人。既然不是一個人,就涉及到集體決策。所以,項目經理需要一些內部的材料,來向其他的投資同事「推銷」這個項目。一個拒絕提供BP的項目,至少在投資流程上,會給投資人很大的障礙,而這個阻礙最終還是會傳導到自己的融資進程上。

3、在創業者和投資人面談之前,一份清晰的BP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溝通的成本。它可以給投資人一個上下文,讓投資人知道這個項目現在的一個大致的概況。這樣在面談的時候,投資人就可以問一些更加深入的問題,這樣會極大地縮短項目的融資流程。

關於BP無用論,其實是對BP的一種曲解。曲解主要有兩個:

1、產品比BP更重要。這話對,但是這不意味著兩者是「魚和熊掌」的關係,為什麼不能有一個好的產品,同時又能有一個好的BP呢?這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創業者思路清晰方向明確的話,寫一個BP用不了多長時間,所花的時間遠比在產品上少的多得多,而且又有以上談到的幾個好處,何樂而不為。

2、BP裡面的模式和方向一定會改。這話也對,因為TMT行業環境變化非常快,所以很多創業項目都是經過Pivot的。然而,投資人看的並不是「BP裡面的方向」,而是「根據現有環境能夠總結出BP裡方向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個能力,才能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取得成功。

形勢瞬息萬變,商業很難計劃。但至少在出航之前,心中得有個大致的方向,手裡得有個簡單的航海圖。否則,一頭紮進茫茫大海裡,恐怕會困難重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51

千萬不要以為保險公司贖回基金就是要撤退 湯詩語

http://xueqiu.com/5519392453/28346938
千萬不要以為保險公司贖回基金就是要撤退,不是這樣的。

保險公司贖回基金,是因為它們不信任某些股票基金經理了。某些主動型股票基金的十大重倉股的平均市盈率高得離譜,基金經理不怕,投資者可是肝都顫了,難道不該贖回嗎?而且,既然保險公司自己可以投股票,為何一定通過基金,讓基金經理用它們的錢去賭小盤股?

保險公司贖回後,應該會自己去投藍籌股。

就現在的局勢,今年肯定要搞一輪國企改革,作為習李的一項重大政績,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所以改革之前股價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改革之後一定要大漲來體現改革成功。今天中國石油大筆分紅,估計是為了穩定股價。未來銀行股肯定也要大筆分紅,大股東也要增持的。地產的話,萬科的大股東已經增持了。

選股上,首先,中國石化是第一批改革的,這是已經確定的,中國石油估計也會參照改革;

其次,電力行業,中電投也已經確定要改革,但旗下上市公司質量一般,投機可以,但不值得投資。不過,如果電力行業整體也肯定要改革的,所以可以買國投電力;

第三是地方上一些優質的國企,很可能改革,比如貴州茅台、五糧液(已經漲過一波了,估計不適合投資了)這類的,我再找找看有沒有值得搞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1

分享帖:滿倉入call賭奇虎財報的慘痛經歷,望引以為鑑 滄月映雪

來源: http://xueqiu.com/3808819063/31462862

$奇虎360(QIHU)$  @邱亮  兄弟,我比你慘多了,在這說出來讓你安慰下吧  我是財報前幾乎滿倉賭了qihu的call,財報後下跌途中還補過兩次倉妄圖等反彈,一直到現在已經全部被坑進去了,基本上已經認命要跌成紙。這幾天難過內疚的要命,一直在後悔自己操作出現這麽大的失誤...

對當時要不要止損,我自己的反思是這樣的

財報上午出來我仔細看了,當晚的財報會也聽了,我當時的判斷是財報低於自己預期,可能會小跌,但是也不至於跳水,財報主要就是在【利潤率、搜索商業化以及移動端收入增長】這三塊不太理想

分別來看:利潤率老周財報會議說了後續會改善,搜索商業化提到Q3也會加速(財報上說找到了不損害用戶體驗的商業化途徑),移動端收入確實低於預期(和騰訊相比),管理層解釋是沒有優質內容(這點我覺得比較扯,自己就是做網遊的,優質內容產出是不分季度的,可能是360助手在優質研發商爭取和分成方面沒有渠道優勢,不過也推出了蒲公英計劃在努力彌補),不過基本上環比漲幅是和市場盤子差不多的,只要今年手遊整體還在爆發,這塊也能分到一杯羹。

自己分析的財報利好因素當時覺得搜索份額占了30%是個實質利好(現在看下來基本是做出來的數據,為了迎合財報的,我也被誤導了),另外還有個我比較好看的就是企業安全領域,其實這塊如果深耕做好了還是很有前途的,自從棱鏡門以後國內對安全領域還是很敏感的,如果能吃下這塊市場還是挺不錯的,之前也有人發了360贏得神華集團競標的新聞,我覺得還是靠譜的。至於智能硬件什麽的,那些都還沒實質進展,只能當個娛樂。以上是自己對這次財報的一些理解,僅供做個參考。

也是因為過於自信吧,研究和持有qihu大半年,算是個死多,這次選擇了非理智的賭財報(入場以來第一次重倉賭,就被深刻的教育了...) 當天開盤大跌我就傻眼了,因為損失太大,舍不得割肉,再加上也受到國老、景哥還有一些人發言的影響,感覺財報前漲幅也不算很大,這份財報我自己看來也不至於跌10%,就忍住了沒割肉,幻想後面幾天能有反彈再出。再次欽佩下@梁宏 的果斷操作,不愧是交易員出身,以後如果再有類似情況,起碼開盤我會先割掉一部分,當然我對財報解讀也有偏差,屬於自己理解和經驗都不足,還需要學習很多。

第二天高開了點正好公司領導找談話,沒能看到,到家時候已經跌下去了,說實話如果開盤看到的話至少會先出一部分,也不至於這麽慘了。我當時觀察了下,覺得800多萬的成交量和6%的換手率,最後只跌了一個多點,可能是有買家在吃貨後續也許會反彈,不但沒拋還選擇了加倉,想攤平點成本。(昨天的走勢其實是和這天也稍微有點像的)

第三天又是低開低走,開盤看到仍然是放量下跌我就比較崩潰了,當時自暴自棄不想去看盤。其實如果理性操作的話,這里就應該可以斬倉走了,起碼第一輪反彈已經被證明失敗後續趨勢還是繼續向下了,想等的也等過了,既然預想中的沒來再難過也應該走的。這里是我自己的問題,當時已經完全沒有操作的意願,心理素質和承受力都還有待提高。

後面橫盤了三天,我看量終於下來了,覺得又有了點幻想的空間,到9月2號起碼還是個反彈的趨勢。其實當時大盤一直在漲,qihu反彈這麽無力,已經應該意識到後續還有下行風險的。到9月3號開盤小漲重新站上了90,我以為短期可能會有一波小的反彈,會從谷底走出來了,於是就用了最後剩下的一點錢繼續加倉,希望後續反彈後出貨,結果一覺起來又跌到了85...第二次嘗試的反彈又宣告失敗了,其實這天如果一直在看盤的話,看到突破了前幾天87、88的低點也應該走人的,我覺得這是第二次走的機會

後面幾天一直在橫盤,我也沒做什麽操作,就找機會把一點近期的期權換成了遠一點的,每天想出貨又怕賣了就反彈,不賣就眼睜睜的看著它繼續跌,真的很煎熬。到9月8號開盤高開到了88,我賣了一點點換了遠期的,希望他第二天能延續反彈到90然後清倉,然後一覺起來看到高開低走,最後收盤是跌的,我就知道這一輪又完蛋了...當時還記得@北方的牛 提到qihu的小幅反彈以失敗告終,我自己就知道,後面可能繼續還會陰跌。這里其實是第三次清倉的機會,除了qihu本身下跌的風險以外,後續阿里路演也是明顯的風險因素

在這里我又天真的覺得qihu前期這麽大的賣盤,跌幅也比較大,該出的應該都差不多了吧,受阿里路演影響不大,事實證明我又傻了,兩天又跌了7個點砸掉了我最後一絲幻想。其實昨天反而已經不那麽難過了,可能也算是接受了這個事實吧,清了一半的倉位,等量下來了或者阿里IPO以後再說吧,雖然已經快成紙了...

不知不覺寫了這麽多,大部分都是自己糟糕到一塌糊塗的思路,在這里也是和大家做個分享吧。在雪球里跟很多大V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自己還是一只徹頭徹尾的菜鳥,這里也是希望大家看了能避免我的一系列錯誤,希望大家跟我一樣能牢記:股市不能有賭博心理,及時止損,做好對沖

目前已經虧成這樣而且沒有本金了,這一輪算是極度慘痛的失敗教訓,希望我這輩子都能記住這次交了這麽多學費買來的血淋淋的教訓。關於qihu後續的走勢,我自己也沒什麽明確的想法。假如自己是現在剛進場,這個價位我覺得是可以逐步建倉正股的,80的qihu不算很貴,當然穩妥的做法可以等到這輪回調量下來企穩以後再逐步加倉。至於前期74的低點,我覺得不一定能下探到,畢竟現在大盤的點位和5月份相比還是差了很多的,正股持有到明年初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益另外如果可以承受風險,我覺得可以買一點12月或者明年1月的價外call。只要後續大盤不出現大的震蕩,三個月以內還有有希望回到90以上的,當然也是要做好止損,畢竟阿里上市以後中概的走勢很不好說。

如果有球友能堅持看完這麽多廢話,也是表示非常感謝啊。可能這一輪操作和分析確實都是稀爛,也希望大家能少拍點磚,多點鼓勵。自己現在還是個小菜鳥,雖然現在基本上已經賠的一無所有了,但是還是希望能有一天,把這些交掉的學費都再一點點賺回來。股市是零和遊戲,也是強者的遊戲,願賭服輸,希望終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強者。也希望球友們都能經常吃肉喝湯,少吃點面[大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41

大空頭:自以為是的央行真能拯救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30

倫敦金融圈最著名的大空頭、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策略師Albert Edwards“滿血”回歸了!兩周之前他剛剛在和央行的“戰鬥中”鎩羽而歸。

 “為了你們的生活,請賣出你所有的風險資產吧!” Edwards的“發功”一開始的確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全球股市隨即出現暴跌。但是萬能的央行再一次在危機時刻站了出來,用口頭救市的行動告訴Edwards,“我的地盤聽我的。”

當然,憤怒的Edwards並不會買賬:

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觀點就是:全球央行上躥下跳忙的不亦樂乎,也不可能改變經濟周期的本質。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驗告訴我們,央行刻意壓制波動率的時間越久,隨後的危害性和影響力就會越大,這是小學生都懂的道理。

市場都對美國經濟複蘇很有信心,把拯救世界的寶都壓在了美國身上。但是美國本身的不確定性就相當大,更不要說全球經濟對其的拖累影響了。事實上,市場根本無需見到真正的衰退,就可能出現恐慌性拋售。1987年10月我們曾經領教過恐懼的威力,只要一丁點的怯意,脆弱的情緒就有機會大爆發。

2015 GDP growth_0

以股市和企業債為首的風險資產目前估值非常昂貴。所謂的複蘇遲遲未能推升通脹的走高,這是十分糟糕的信號。美國5年期通脹利率預期在近5年的時間周期內的回落速度明顯滯後於長期水平,這說明市場過度高估了央行的“控盤”能力。

AE tips_0

上周股市在短期內的急速下跌已經讓我們見識到了波動回升可能隨時到來。盡管央行官員們四處吹風穩定了市場情緒,但是投資者顯然忘記了一個問題:美聯儲不可能永遠不加息。

另外,中國因素依然少不了的話題。上周美國零售數據不佳一度導致股市大跌,但是我認為中國CPI9月跌至1.6%是一個重要信號。通脹走低通常意味著GDP平減指數的下跌,而GDP7.3%的最新數據意味著中國廣義的通脹水平應該只有1.0%左右,通縮陰霾如鯁在喉。

China CPI 1_0

而中國第三季度外匯儲備大降1000億美元未能引起市場關註也令我意外。外匯儲備的增長放緩通常意味著貨幣政策的緊縮。中國企業債的信貸恐慌已經出現了一些苗頭,我認為這些東西都比美國的數據更有參考意義。

China CPI 2_0

最後,我還是要重申一次:為了你們的生活,請賣出你所有的風險資產吧

Edwards和央行誰會是最後的贏家?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