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美晶兩歐元買德國太陽能廠 購併大王盧明光 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2014-02-17  TWM
 
 

 

太陽能購併大王盧明光又出手了!這次,他只花了兩歐元,就買到一家德國模組廠的所有資產,對方還送了八.六億元的嫁妝,簡直像中了樂透。究竟在這起交易案背後,盧明光是撿到了寶,還是買到了草?

撰文‧何佩珊

新春開工第一天,太陽能市場就傳出好消息,出手的是他——「購併大王」、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這次,他看上的是德國的太陽能模組廠Aleo Solar AG(以下簡稱為Aleo)。

承接設備 附加八億嫁妝當多數人忙著返鄉團圓的春節前夕,有一批人卻收拾行李準備飛往德國,他們被賦予的任務是:以兩歐元的價格,和Aleo簽下資產買賣合約。

果不其然,二月五日下午一點,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辦公室的電話響了,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好消息,交易成了!

中美晶透過旗下子公司旭泓,找來日本長州產業株式會社與Pan Asia Solar,合資成立新公司SCP Solar GmbH,就是為了買下Aleo手上的產能與專利,總價僅兩歐元,不到台幣一百元。「一歐元買的是土地,一歐元買的是所有設備、專利與商標權。」徐秀蘭的話,聽起來相當不可思議。

Aleo成立於二○○一年,現有產能為二八○百萬瓦(MW)。近三年面對激烈巿場競爭,營運每況愈下,遲遲無法扭轉虧損局面,終走上被轉售的命運。事實上,就連盧明光自己都坦言:「一開始聽到這個計畫時,確實有些擔憂。」雖然早在這起交易案之前,Aleo就與中美晶有頻繁生意往來,彼此合作綜效很清楚,但用兩歐元承接一家虧損太陽能廠的所有設備與產線,還附加二一五○萬歐元(約新台幣八.六億元)的營運資金作嫁妝,雖然沒有股權交易,只是純資產轉換,外界仍擔憂,這樁儼然像中樂透般的交易,到底中美晶撿到寶或是買到草?

徐秀蘭的態度堅定,「外界所有的擔心,我們都考慮過,但從交易案一開始,我們的購併原則就很清楚,只要風險不能計算,中美晶就退出。從我們過去的交易紀錄可知,中美晶是夠謹慎的,不至於『貪俗(台語)』。」過程中謹慎再謹慎,終得到滿意的評估結果。

關鍵在於Aleo此次交易最重視的是公司轉手後,過去累積成果能否持續得到發揮,因此中美晶得以出線,並以最低的價格成交。徐秀蘭有信心,等到合約細節公開後,「市場會比今天更surprise(驚訝)。」購併歐洲品牌 進軍全球其實,盧明光想買模組廠已有一段時日,目前中美晶的太陽能佈局,從上游矽晶圓、電池,到最下游的電廠,獨缺模組廠這塊拼圖,就可以讓中美晶的太陽能帝國更臻完美。

打從去年下半年起,徐秀蘭就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釋出訊息,「做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很好,若能做高轉換效率太陽能模組更好。」當時中美晶就在評估,到底要自建模組廠產能,還是透過購併?據瞭解,Aleo購併案那時已在悄悄進行。

若能買下Aleo,一來中美晶與Aleo原本就有多年合作經驗,中美晶不僅能拿到技術,還省下製程調整與認證時間,縮短進入市場時程;二來Aleo有一定知名度,打著Aleo名號進軍全球,比中美晶自家名號好用,難怪徐秀蘭會說:「這對我們是非常棒的安排!」看著中美晶找到最後一塊拼圖,市調機構EnergyTrend研究經理胥嘉政也給予正面評價,「Aleo的品牌不僅在歐洲市場有影響力,歐洲國家對境內的生產廠商也會給予比較大的耕耘空間,對於目前正面臨雙反威脅的台廠來說,中美晶此時買下Aleo,算是一步好棋。」更何況中美晶的成本只有兩歐元,雖然德國生產的人工成本勢必不低,「但我們不用負擔折舊攤提,絕對可以和全世界競爭。」徐秀蘭進一步強調,中美晶不做一般市場、不拚量,將目標鎖定在金字塔頂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高轉換效率市場,成功機會更大。

外界之所以會擔憂,實在是○五年明基購併西門子的教訓太慘烈,跨國購併能不能成功,簽約只是開始,後續整合執行力更是考驗,尤其面對德國工會的強勢,絕對不能馬虎。胥嘉政認為,倘若未來工會問題能夠妥善處理,這次購併的潛在綜效絕對值得期待。

中美晶也不是第一次做跨國購併,面對被購併公司員工的反彈心理,徐秀蘭瞭然於心,「我們已承諾原地生產,相信過去幾次海外購併案的表現,應該可以讓德國員工感到安心。」隨著太陽能市場回溫,徐秀蘭說,今年太陽能供需平衡後,明年必然會供不應求,一定要做好準備。Aleo的購併案不過是拉開序幕,中美晶今年的購併大戲才正要開始!

中美晶

成立時間:1981年

負責人:盧明光

資本額:52.31億元

主要業務:半導體晶圓、太陽能晶圓、藍寶石晶圓主要客戶:德儀(TI)、新日光、晶電等近3年獲利:2013年前3季EPS0.71元;2012年EPS-4.9元;2011年EPS1.02元

購併大王盧明光的成績單

1986 旭麗併光達電子 跨入整流二極體,第一年就開始獲利1989 旭麗買下美商Diodes45%股權Diodes市值在20年內增加86倍,為旭麗創造可觀投資收益1990 旭麗併美國第三大鍵盤廠Maxi-Switch旭麗成為全球最大電腦鍵盤廠1997 旭興與美商Vishay策略聯盟,由Vishay取得旭興65%股權為光寶股東創造高達8300萬美元投資獲利2005 敦南併立生6吋晶圓廠 立生成功轉虧為盈2008 中美矽晶併美商Globitech中美矽晶成為全球第8大半導體晶圓廠,Globitech在15個月損益兩平2010 朋程併正道 正道結束4年虧損,轉虧為盈2012中美晶併日本Covalent Materials的矽晶圓業務(CVS) 中美晶成為全球第6大晶圓廠,年營收超過200億元2012 中美藍晶併兆遠台、韓、中最大LED藍寶石晶片廠2014 旭泓與日本長州產業株式會社、Pan Asia Solar合作,併德商Aleo旗下資產補齊中美晶太陽能模組拼圖,形成一條龍佈局註:旭麗、旭興、敦南等購併案皆為盧明光於光寶集團服務時期所完成。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84

400年輕人 賭中國最後一塊淘金地

2014-06-02  TCW  
 

 

一塊來自台灣的蔥油餅,可以在平潭創造台灣小吃的傳奇,成為排隊商店。大的商機還沒有浮現,小吃、小商品先行搶佔平潭市集。

平潭雖然有一.三六個台北市這麼大,但是麥當勞、星巴克等大城市的繁榮指標店卻都沒有進駐,反而是台商旗下的85度C、德克士炸雞已經並排的

開在平潭鬧區。

平潭綜合實驗區,對準台灣人打造「免稅島」,等於直接將利潤雙手送給台商。平潭管委會統計,截至四月,已有約三百位台灣人在平潭創業就業。六月底,小額貿易市場(簡稱小貿)、台灣夜市相繼開幕,估計會有一百多位台灣人跨海創業。

位於平潭市區西航路上的西航海壇名街,是平潭唯一有電影院的地方,電影院開幕不久,看電影不便宜,一場要價新台幣五百元。電影院附近,有個台灣夜市,店面沒幾家,幾個台灣人一、兩年前就在這裡開店做生意,台灣小吃有吸引力,但這裡人潮不多,生意並不好做。他們,都在等待平潭經濟起飛的那一天。

加拿大碩士跑來賣牛肉麵:這是對台灣的橋頭堡,不能有錯

在夜市賣牛肉麵的劉佑峰是台灣小留學生,六十四年次,小學畢業就赴加拿大讀書,取得加拿大企管碩士,之後赴上海發展。最早從事美語教材代理,以及引進加拿大體系學校到上海,他形容那是「吃不飽餓不死」的生意,他不想只做這點事。

二○○八年,台灣永康街冰館賺新台幣一億多元的故事,給他很大啟發。他一九八九年念高中時就認識了上海,當時父親在中國做辦公家具生意,經常要他去上海實習,見識過大城市的發展過程;永康街的啟示後,他放棄穩定的工作,開始在上海、蘇州、崑山做雞排生意,發展連鎖體系。

兩年前,中央電視台播出平潭的開發計畫,他很心動,因為,「這是對台灣的橋頭堡,不能有錯。」於是,跟父親商量,父親告訴他:「平潭,不是一、兩年的事。」他決定試試看,上海的雞排生意,轉成股東,每個月分紅利。

一年前,他花了六十萬元,在平潭開「紅不讓」牛肉麵店,也賣大腸包小腸、雞蛋糕等,雖然明白中國市場大,「撐得下去,就是你的,」但今年三到五月生意清淡,連續虧損,開始困擾著他;平潭受東北季風影響,每年春天、夏初交接,天氣不好,影響大家出門消費意願,加上廚工流動率高,經常得找人,他一個人要包下內外所有的工作,而太太產期已近,種種因素,讓他的平潭夢,面臨修正壓力。

他正在等待六月中台灣夜市正式開幕,新攤商加入後,以及氣候好轉,人氣是否能夠匯聚,再決定下一步;如果情況沒改善,或許,幾個月後,他就會跟朋友一起,往成都、合肥發展他的中國「紅不讓」連鎖夢。

年輕夫妻合孵烘焙夢:平潭一天一個億,為何不敢試試看?

地處偏遠,離市區有段距離的「小貿」,五月中,主體建築大致完成,數十名工人正在內外趕工,準備六月即將啟動的試營運;小貿是平潭政府花了新台幣三十多億元,打造成閩南風格,主打台灣商品的市場,總計三十七棟,核心兩排商店街將引進台灣人、台灣貨進駐,第一棟即將試營運,有一百個店舖,其中台灣人佔三成。

基隆的劉君儀和另一半鄭育達,以及三歲女兒,五月底搭海峽號,赴平潭做市場調查,他們先前已委託朋友,在小貿搶到一個五十坪店面,準備開烘焙店。問他為什麼要來?六十三年次、目前在台北萬華做LED生意的鄭育達說,三十歲那年,他就來中國工作,將近十年時間,看過鄭州、天津等中國城市的發展,「他們發展城市很少失敗,即便失敗,也是發展慢而已,」「而且,(平潭)一天一個億(建設),共產黨要做,為何不敢試試看?」

夫妻西進的關鍵人物是劉君儀,高雄餐飲學校畢業的她,一直有個烘焙夢,因為85度C的烘焙師傅,正是她的老師,在中國複製85度C經驗,是她想做的事。

鄭育達從市場面分析中國市場,他說,如果是從崑山那樣的成熟都市開始,很難跟85度C、好利來這類大型連鎖烘焙店拚,在大都市,只能做小小的生意,求溫飽而已,那不如不做。後來,朋友告訴他,平潭小貿打出「第一年免租」,對台灣人招商,加上又有人民幣六千元免稅的消費額度,條件有吸引力。

「中國經濟特區很多,平潭是中國唯一一個對台優惠的地方,」看準這獨特條件,夫妻商量後,決定投入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赴平潭創業,「去大陸,不就是賭賭看,」鄭育達說。

平潭常住人口不到二十萬,問他東西要賣給誰?「第一年一定沒人,跟著城市發展的腳步走,等個四到五年,不算長。」鄭育達想得清楚;初期,劉君儀會找朋友一起去,鄭育達則留在台灣,做生意兼照顧女兒,跟過去他西進、太太留在台灣的生活模式,正好相反,「反正還年輕,闖個幾年,或許,機會就來了。」

平潭台灣免稅市場招商部主任陳洪春則如此形容小貿:「現在是先天不良,但將來,肯定是『富二代』。」相信「富二代」說法的台灣人,大有人在。

花蓮名產店老總找新機會:三個小時就可把貨運來,比小三通快

小貿第一棟一百個店舖,據說有八百人提出申請,幾個位置較好的點,更有二十個人在搶,競爭頗激烈。第一批進駐的,包括賣保健食品的台灣碧妍、在花蓮賣鳳梨酥等台灣名產的竹葉堂等。四月底,我們到小貿採訪時,剛好碰到竹葉堂總經理陳世騰及合夥人簡總,正在簽約,陳世騰說,他也是看到免租金的優惠,就來賭賭看,他的盤算是,海峽號三個小時就可以把貨運來,比小三通快,他在福州有據點,這裡消費人口少,但可以當成轉口站。

其實,更勇敢的台灣人,早就抵達平潭淘金。

蔥油餅,是夜市口碑最好的一家,在平潭實驗區工作的河南人張博士,經常到那裡排隊,「每次至少要等一個小時,」他說。一個加蛋的蔥油餅,只賣人民幣五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元),比台灣還便宜;只是,這位年輕老闆經常會回台灣,一回就是十天,我們到台灣夜市時,剛好碰到老闆回台灣。張博士說「台灣美食甲天下」,他經常告訴老闆,「不要那麼常回台灣,多攢點錢。」

珍奶媽媽為孩子鋪路:台灣薪水沒漲,兒子不如來大陸發展

晚上八、九點,西航海壇名街的廣場上,數十位平潭婦女正跟著音樂節奏扭動身軀,讓商場人氣旺了起來,這就是中國很流行的「廣場舞」。

兩年前,從台中來的陳翠娟,在海壇名街五樓的台灣美食廣場開店,地點差,生意不好,為了彙集人潮,大學念文化大學舞蹈系的她動了腦筋,發揮舞蹈專長,自掏腰包準備擴音器材,在海壇名街的廣場上教大家跳舞。「第一天只有兩個人,後來五個人,一直到現在數十個人,」她說。現在,廣場舞幾乎已是當地婦女晚上的重要活動,而人潮也因此變多。

陳翠娟,五十九年次,來平潭之前是幼兒園負責人,因少子化,決定將幼兒園轉手。兩年前,聽到平潭的對台優惠政策,跟上班的先生商量後,決定獨自一人來平潭打拚。

陳翠娟開了「湖心亭」,賣珍珠奶茶、臭豆腐,店面從商場五樓搬到一樓台灣夜市,生意好轉,還曾經開過分店;後股東拆夥,剩下目前這家。台灣人的身份,讓她在當地受到注意,經常接受媒體採訪,上過當地電視;先生約每半個月從台灣過去陪她。她說,會想來中國創業,是為了兩個兒子,老大今年大一,念逢甲大學,老二讀高二,念住宿的普台中學。

一家四口,分隔三地,她在平潭、先生在離島、兒子在台灣,這樣的安排,究竟為了什麼?「台灣薪水沒漲,兒子將來畢業,與其在台灣領二十二K,不如來大陸發展,」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先來幫他們打基礎,」陳翠娟笑著說。

「台灣人喔,比政府敢衝。」陳翠娟說。這間小店,當初投資一百萬元,已經回本,即便最近生意不好,已立於不敗之地。另外,陳翠娟和先生跟朋友投資西航集團蓋的酒店公寓,預計今年底完工,每月有八%的收益,一領就是二十年,她的店就面對興建中的酒店公寓,「就近看管自己的錢,」「這些錢放台灣,利息才一點點,」她說。如今,人跨海找機會,錢也跟著跑,陳翠娟是靈活、又會打算的典型台灣人。

「如果平潭的台灣夜市做不起來,全中國都做不起來啦,」平潭台商協會副會長李雲超說,因為,平潭是離台灣最近的地方,更是全力對台灣招手的地方。第一批小商人的中國夢,夾雜著更多的冒險和機會,目前的平潭,冒險成分大於機會,敢來的人不多,但是等到大家都來了,風險不大,會不會機會也跟著減少?先來的這批小商人特攻隊賭的就是機會,列車其實已經啟動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92

【專欄】校園移動互聯網:一塊難下口的肥肉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5/148173.html

i黑馬註:在移動互聯網垂直領域創業者心中,高校市場一直是他們虎視眈眈的一塊肥肉。然而,由於高校社群的封閉性和特殊性,無論是大平臺還是小公司,在實際的運營推廣中,依然會發現這塊“肥肉”難以下口。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金鑫shinking


在我國,目前各類大學生數量約在2000萬左右,其一年的開銷,包括教育費用、娛樂休閑、交友的費用,平均每人每年4000元,這就意味著有800多億的高校市場。另外,大學生有著相對更長的智能手機使用時間,而學生時期又是一個人的產品使用習慣形成時期。因此在移動互聯網垂直領域創業者心中,高校市場一直是他們虎視眈眈的一塊肥肉。

然而,由於高校社群的封閉性和特殊性,無論是大平臺還是小公司,在實際的運營推廣中,依然會發現這塊“肥肉”難以下口。

高校需求多樣化 功能服務難複制

大學生的需求豐富多樣,然而不同高校有不同“個性”,很難提供服務統一化的服務

就拿目前專註該領域的一家南京創業團隊舉例。剛開始他們在東南大學做“你好東大”APP試點運營,由於產品提供的“查跑操”(次數)功能是學生們的剛性需求,因此僅發3天單頁就新增了5000個用戶。然而,並非所有學校都需要查跑操,同一功能在其他學校可能完全不適用。

再說說“訂外賣”服務,有的學校有提供送外賣服務的學生團隊,有的沒有;有的校園周邊商家可提供配送,有的市場穩定飽和不需要外賣。而這些外賣服務質量也都參差不齊,這就給服務的整合和監控帶來了難度。若自己去建立配送團隊,不僅會加劇運營成本,還有可能被餓了麽、美團外賣等有錢、任性的土豪們玩死。

由此可見,因為每所大學的管理方式和運營環境不盡相同,因此某些功能和服務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複制。

細分領域易切入 想做平臺不容易

那麽,大學生是否就沒有通用的需求呢?答案當然是否定。能想到的有兩大類,一類是“查課表”、“查成績”等教務必備工具,另一類是“找兼職”、“訂車票”等和大學生相關的生活服務。前者已得到市場驗證,如超級課程表,後者業內尚未出現代表性產品。

就推廣而言,工具類產品在初入校園時的確可以迅速擴大用戶基數,但這很難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競爭激烈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想要形成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在產品背後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可預見的是,盡管學生對生活服務的總體需求很大,但由於涉及的行業眾多,創業公司想“一口吃個胖子”做平臺是不現實的。因此,從某一垂直服務領域切入對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針對目前兼職市場監管混亂、兼職信息不透明的現狀,原“你好東大”團隊推出了“同學幫幫”APP,主要為大學生提供靠譜的兼職崗位和配套保障服務。筆者試用後發現,所有兼職雇主均屬認證商家,提供的也均為直招職位,充分保證學生可拿到一手的薪資。而“同學幫幫”扮演的是技術和安全保障平臺,在報名流程上也更加精簡,省略了中介和校園兼職代理,從而提高雇主招募和學生應招的效率。另外,該產品還提供舉報賠付服務,提高了學生對以往兼職信息的信任感,相比同類產品更重視用戶體驗。從初期推廣情況來看,該產品因學生的口碑傳播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良性影響。

然而,無論從事哪一細分領域,都只是校園生活服務的冰山一角,僅能服務於其中一小部分學生。想要成為平臺產品,吃下高校市場這一整塊“肥肉”,創業者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將產品做到極致 與學生合作運營

目前,專註高校市場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團隊有不少,大部分還是學生團隊,產品普遍質量較差;還有依賴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校園電商,他們服務的對象也局限於其所在的學校或周邊學校。盡管這些團隊有各種缺點,但大部分也確實為學生提供了便利。因此校外的創業公司若想要粗暴進入,就會面臨“不接地氣”的窘境。

那麽創業公司還有機會嗎?顯然,若能發揮研發和產品的優勢,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並利用好上述的校園資源,還是能形成強大競爭力的。最快的方法是針對某一類目或功能,找到相關學生組織或關鍵負責人,根據其意願、規模和能力,建立差異化的合作模式,讓學生團隊或個人來對所在類目負責。一方面,對一些學生來說,他們樂於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公司來說,既減輕了運營負擔,又可以快速拓展有效用戶。 

值得註意的是,找到合適的合作機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一旦有學生做了不靠譜的事,用戶只會吐槽產品本身。

重視和用戶的關系 制造口碑傳播

說完了運營,再談談推廣。

一般的APP推廣最講究的是在應用市場的排名、搜索引擎的優化等。但對於高校市場,由於其地理位置相對集中,所以傳統地面推廣會更加精準有效。但即便如此,也可能遭遇“不可抗力”——主要體現在高校行政力量的幹預,故線下渠道也需講究方式方法。對此,“同學幫幫”團隊也分享了他們的推廣經驗:通過贊助校園活動來植入產品,或者招募兼職學生來掃樓發單,在性價比和風險控制上要比在校內做地面活動更有優勢。

另外,口碑營銷也是容易被創業者忽視的一點。大學生是一個群體效應很強的群體,相對其他營銷方式,他們更信任熟人或準熟人的推薦。因此一款APP產品想要進入這個群體,最有效的方法是先通過各類社交媒體和潛在的目標用戶做朋友,讓一小部分學生先使用和認同它,再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維系用戶關系,讓他們成為口碑傳播的源泉。

當然,用戶運營可是個細致活兒,需要付出的可不只是耐心,有時候更看重個人魅力。

校園移動互聯網是個讓不少創業者口水直流的肥肉,如何完全吞到肚子里是讓各家創業者頭疼的事情。就目前來看,與其各自為營,不如專註於細分領域,反正肉一直都在。小公司們既然無法整吞,不如坐在一起學習怎麽肢解它。不過需要註意的是,無論結果如何,巨頭們只需躲在後面等著他們乖乖送到自己嘴邊就可以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shinking

 


說說為什麼消費品一分錢一分貨,而一塊錢兩分貨 學經濟家

http://xueqiu.com/2554781328/37610651
最近連續不斷跟人聊天和解釋,總結一下,以後發鏈接就好了。
 
其實就是幾個算法,一說就通。下面全是舉例,不代表專業意見、信息準確、算法嚴密。
 
============小眾用戶==========
 
1)蘋果耳機是富士康1.6美元交貨的(其他人可能需要三五個甚至更高,因為量小),賣200元多點兒,這不奇怪,蘋果原裝線也賣的很貴。問題是:為啥蘋果不選用好一點的耳機?比如找foster或者 捷音特 標配3-5美元一個的高端點兒的?
 
算法是:1.6美元的,就已經滿足95%的客戶需求了;採購3.6美元的,只能再多拿下2%的客戶。
 
可是為了多拿下這2個挑剔的客戶,標配3.6美元,那意味著為了新增這兩位客戶的滿意,蘋果需要多支付95位X2美元=190美元
 
給你你幹嗎?你幹的話,你股東樂意嗎?
 
2)類似的,有汽車零部件。用「 brembo 每公斤40元 」 搜索,知道奔馳願意為剎車盤每公斤減重付出40元。至於寶馬,還沒換裝。那5%比較挑剔駕駛感受、能夠細緻入微的體會到每一點性能改善的車主,想多付800元都沒戲。
 
並不是Brembo或者博世或者拜爾新材料或者很多零部件工廠沒有先進的零部件,而是這些先進的零部件,貴了那麼幾十幾百塊錢,就始終不能被採用,有的甚至十幾年都採用不了,他們只能年年去參展刷存在感、去跪舔、去磕頭。
 
3)那麼不滿意的那5%怎麼辦?假定是只對音質不滿意的那5%的金耳朵,不管外形的。下面的計算都是極其粗糙的,僅作原理說明之用。
 
當然,任何一個市場空白都會有人想去鑽。OK,高音質耳機市場,現在你是負責魔聲,或者Beats,或者YAMAHA的耳機的總經理。
 
首先,你清楚的知道,推廣信息,只有5%的人會有反饋,那麼推廣費用攤銷後,就得按照必需品的毛利,乘以很多倍。
 
然後,這麼高的毛利,肯定很多人來爭搶,音質這玩意兒,又不是液晶大屏擺滿一牆非常好比較;多數客戶其實很難試聽出來哪個好哪個壞,結果估計自己市佔率很低。那再乘以幾倍。
 
然後,由於這麼高的加價,導致80%的消費能力的人無力購買,毛利就需要再乘以幾倍。
 
作為厚道的一個大品牌,很自然的做法,就是把三五個美元交付的,定在200元(比蘋果音質好一點還便宜呢),七八個美元交付的,定在600元,10來個美元交付的,定在1500元了。大致如此,要不,你這總經理,準備滾蛋吧。因為你會虧損。造型設計、包裝、明星代言、頻道推廣,哪一項不得花錢?花很多錢只有幾個人買。
 
=====================渠道攤銷,二八原則=====================
 
媒體動不動就拿眼鏡行業來扒一次,我也對人解釋過很多次。主要是鋪租轉化率。
 
開一個眼鏡店,假定鋪租水電工資稅費,外加裝修和存貨佔用資金的利息,是每天2000元,假定每天配6副眼鏡,那每付至少要加價三四百元。
 
至於那鏡框還有玻璃鏡片,材料成本是10元還是8元,跟這個有什麼關係?
 
除非每天配30付,每年1萬付,覆蓋20萬人群,其中三四萬人戴眼鏡,平均每三四年一付。除非你希望周圍沒有眼鏡店。
 
衣服也一樣,代工十幾元的襯衣,是幾乎沒法穿的爛貨,三四十元的,就是主流品牌的低端品質了,代工價六七十元的,就是主流品牌的大幾百的。代工價100多?阿瑪尼哦。如同 時代控股 的報告中所提到的包包,三百就不錯了呀。皮鞋,三五十是普通的,一百多的?賣上千。沒辦法,你來做也一樣,甚至只能更差。
 
這些呢,除了渠道攤銷是大頭,還有個二八原則什麼的在搗亂。1年20個款,只有三五個賺錢大賣,不罕見。和造星一樣,星探簽來很多美女胚子,大火的比例呵呵。可是每一個的培訓包裝運作費.....
 
為毛我現在只去迪卡儂(曾經有幾年休閒類只買佐丹奴),因為只有這兩家的衣服,品質能和我十幾年前做外匯結算和信貸時,日本合資服裝客戶那裡拿到的一兩美元一件的長短袖T恤衫的品質水準相比。呃我剛畢業時審單,看到出口的短袖T恤一個來美元一件時心想日本人怎麼穿這麼便宜的貨,瞭解後才知道,這特麼比我當時能買的最好的還要好,日本的品管、日本的設備,日本的布料縫線來料加工。與那個相比,現在Zara GAP什麼的,屬於直接扔垃圾堆的,呃還可能要給日本人準備一粒速效救心丸。
 
化妝品就不提了吧........
 
=======================結語================
 
說這麼多,其實是講,很多東西,真的和材料成本、加工成本,關係甚小。大頭在傳播、說服、鑑別、保證、競爭信息和展示通路,以及受眾的平均鑑別力還有購買力水平。
 
如果高檔馬桶圈在大陸是稀罕貨,如果絕大多數消費者分辨不出 布料的細微差異,那麼稍微好一點兒的東西,確實是要比日本貴很多才對。否則誰賣好的呀?在日本加1000,一月出去10個,在中國加1000,1月出不掉3個(虧錢),加2000,出不掉2個(還是虧);加6000,能出一個給土豪,嗯哼不錯,就加6000吧?
 
所以只好去日本背啦,或者,現成的有信任的群體,團.....團.....團......duang的就成了!
 
當然,我預計,未來很多工廠,會像小米/錘子/凡客一樣,把用料(夏普的屏啊什麼的)什麼的,拆細了講。(這在以前電視報紙門戶時代是不可想像的,只能給你5秒鐘面向所有人反覆喊:掌握先進科技! 科技以人為本!真材實料!藥材好,藥才好!媽的如果幾十年後回來檢討,會認為這個時代過於廠家虛偽還有受眾愚昧了)

二十年來 審查預算竟未刪過一塊錢 失能議會 苗栗財政崩壞的長期幫凶

2015-07-20  TWM


撰文•陳柏樺

債台高築的苗栗縣政府,七月分再度面對發不出員工薪水的窘況,財務吃緊的原因在於前縣長劉政鴻任內花錢無度,導致縣庫一空;然而,縣府預算案須經議會審議通過,縣議會從未把關,也難辭其咎。

適值希臘尋求歐元區紓困的同時,苗栗縣長徐耀昌七月十日颱風天北上向行政院請求紓困,以支應員工薪水,行政院的態度是「救急不救窮」,十三日敲定讓苗栗預支統籌分配款,但破天荒地將介入管制縣府財政秩序與金流。

不少人以「苗栗財政希臘化」來形容苗栗近乎彈盡援絕的情況。除背負六四八億元債務,苗栗縣政府每個月必須固定支出約六億元員工薪資,加上定於七月發放的退 休公教人員半年退休金、月撫慰金及年撫卹金共六億元,預定支出十二億元,但實情是縣庫空空,捧鐵飯碗的基層公務員,如今卻落得被欠薪。

距離《今周刊》今年四月第九五八期報導苗栗財政問題與失真的縣市政府評鑑,才不過兩個月;當時,苗栗縣政府即是山窮水盡,以致薪資延遲八天發放。此後兩個 月看似財務好轉,未見拖欠薪資情事,但嚴格算起來,是靠著四月開徵的汽車牌照稅與五月的房屋稅,兩筆地方稅及時入庫,才讓發薪水的問題勉強過關。

「中央要求除了人事費與基本支出,若沒有多餘的錢就不要處理其他款項,但縣府立場很兩難,考慮到廠商沒拿到錢可能倒閉,只好用今年的收入支付去年的應付款項。」苗栗縣政府官員解釋前兩個月地方稅收一入庫旋即用罄的原因。

煙火式施政,導致債台高築然而,七月由行政院協助解決燃眉之急,但苗栗縣政府後續每個月仍缺乏資金調度,若不能檢討結構性的問題,問題仍然存在,未來恐仍會再有下一個地方政府財政崩潰,台灣真的承受得住?

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任內積極借貸,大推觀光、藝文與地方建設,當時即挨批「煙火式施政」,加上優於其他縣市的社福支出,導致債台高築。但若將六百多億元債 務坑洞,全歸咎劉政鴻一人,恐怕是見樹不見林,「現在都在討論個人,其實應該看制度是否有漏洞。」三九三公民平台財政專案負責人黃崇哲點出問題。

「苗栗的問題凸顯出預算制度、財政管理制度都已崩壞,才讓少數人可利用制度漏洞去造成今天的窘境。」黃崇哲說。

為討好選民,自籌收入未增至於有哪些制度漏洞?曾任宜蘭縣財政局長的黃崇哲說,從地方財政的透明度和課責度來看,顯有不足,「做錯決策的首長能不能被充分 課責?現在的情況就是拿他沒辦法!」像是台北花博收入實際入市庫約十三億九千萬元,但總支出接近一三六億元,是否符合經濟效益?若不然,誰又能負責?企業 若重大決策做錯,可能讓董事長負責,但地方首長卸任後毋需承擔責任,規畫與實際結果往往未能確實評估、究責,才會讓「蚊子館」這類的無用工程一再發生。

另一個問題是,地方政府拚命向中央要錢,但可以自籌的收入,卻往往為了討好選民,不敢全力爭取。

黃崇哲說,最明顯的就是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和工程受益費這些地方稅,地方政府不願提高公告地價和公告土地現值,導致兩者與市場實際價格相去甚遠,形成地主 負擔的土地稅、和買賣所產生的增值稅,實質稅率下降,「雖然土增稅是機會稅,每年收得到多少端賴景氣,但苗栗實收的土增稅真的太低,會造成收入沒到位,入 不敷出。」此外,二十年來審查預算從沒刪過一塊錢的苗栗縣議會,更是財政崩壞的幫凶。預算案由縣政府提出之後,縣議會理應盡責審查,為縣民「看緊荷包」, 但縣議會民進黨團總召陳光軒形容,苗栗縣過去二十年府會關係「好得出奇」。

透明度不足,審預算淪黑箱「議事透明度不足,在議場裡的對話、攻防,依內規,紀錄不得外流,少了選民監督,審預算也淪為黑箱。」陳光軒直言,在席次失衡的苗栗縣議會,三十八席議員中民進黨只占五席,制衡力量有限,就連推動議事直播也遇阻力。

「苗栗的歲出、歲入都很固定,過去審預算也覺得編得很合理,為什麼欠下這麼高的債務,我們也不曉得。」苗栗縣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李文斌如此回應。他認為, 縣府過去幾年著重建設,支出較多,像高鐵苗栗站特定區土地徵收與都市計畫,在十二月高鐵通車後,招商與發展就能看到成效。

現下的財政缺口,黃崇哲認為,可朝兩個方向「自助人助」。「二○○九年阿諾.史瓦辛格擔任加州州長時,曾碰上財政困難,發薪水欠條給員工,政府有錢時優先 給付。」另外,苗栗可與中央配合,設計一些金融工具,把中央政府每月提撥款項、統籌分配款證券化,也許能先調一筆錢周轉。

苗栗再度敲響地方財政失控、議會監督失能的警鐘,行政院不得已讓苗栗縣政府「寅吃卯糧」,但須嚴防其他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起而效尤,否則難保台灣不會成為「透支未來」的希臘。

苗栗縣提新財改案填債坑,自助而後求助政院

苗栗縣政府債務

2005年底,前縣長傅學鵬交接給劉政鴻時,縣政府負債約202億元劉政鴻上任後苗栗縣負債每年以平均一成以上的幅度增長,至14年卸任時,推估負債達 648億元苗栗縣7月13日所提財改及償債計畫向銀行新貸30億元,明年度預算撙節54億元請行政院專案紓困100億元,分兩筆逐年攤還30億元將透過未 來兩年的統籌款攤還70億元將開採三義砂石等方式籌措,預定分12年償還完畢,但三義土石開發案尚未獲同意,款項來源仍有變數

行政院紓困條件

提前挪用下半年苗栗縣統籌分配款,但不會給新的錢苗栗縣府支出順序,應以人事費、基本行政支出為先檢討苗栗縣府自行加碼的社福支票,及不當增聘約聘僱人員圖說: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左二)任內大興土木以致負債累累,縣議會卻長期放任。右一為副議長陳明朝。



一塊農地 凸顯台灣土地稅制亂象 政府公告現值 竟是市價的三倍



2015-11-30  TWM

你知道,台灣一塊地,會有三個不同的價格嗎?台灣畸形而複雜的稅制,不但讓土地正義遲遲無法伸張,也造成地方稅收不足。台灣須要趕快甩開人工作帳的土地稅制!

在新北市汐止區的秀山路邊,有一塊小小的「神奇農地」,在路邊給附近住戶充當停車場。這塊不起眼的小農地,卻隱藏了大玄機。原來,這塊農地的價格在交易網站「591」的售價總價是一三○○萬元;但在政府今年的公告現值中,卻是四四八○萬元,足足是市價的三倍多。

賣地的地主,在網上得意的說,這塊地是「萬中之選,低總價土地超高公告現值」,除了買賣、持有免稅的優點,這塊地的「公告現值不斷調升,將來轉售或土地規畫政策變更或政府收購,潛在利益可期」。

一塊地,為什麼會有兩個價格,而且還差這麼多,甚至還有利可圖?原來雖然市場在買賣房地產時,用的是市場價格,但是政府在徵收土地,或是徵收土增稅時,是 依照「土地公告現值」,徵收地價稅則用「公告地價」,這兩個價格,分別定期在一年、三年時地方政府召開的評議委員會制定。問題,就出在這個「人為作價」機 制。

「現在的農業用地都是免稅,所以這塊地雖然在公告現值四千多萬元,但它都不用繳稅。為什麼這塊地不用繳稅,公告現值會被調得這麼高?台灣土地稅制不公不義的玄機,就在這塊地。」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榮譽理事長林旺根說。

實價登錄現形 

中央地方黑箱做假帳

土地公告現值與公告地價,是決定地方政府土增稅及地價稅收的主要基礎。長年以來,這些人為制定的價格,永遠追不上飆漲的市價,以公告地價來說,平均只有內 政部公告正常交易價格的二○.一九%而已。照理來說,近幾年財源吃緊的地方政府,應該努力調升公告地價好充足稅收。

但是,各地方政府的地評會,卻大反其道而行。

按照最新的實價登錄資料,二○一四年六月至一五年四月的實價登錄總成交價約九千八百億元,但是這些土地的公告地價總額卻只有七百三十億元,也就是說,公告地價只占實價登錄價格的七.四一%,比內政部統計的二成還要更低!

「實價登錄一出來,政府做假帳的動作就被看破手腳了。」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說:「公告現值和地價,已經不是財稅問題,是政治問題。我參加過太多 評議委員會,知道中間的政治力量太強大,不敢對民眾課稅,所以中央和地方聯手做假帳,用各種方法在裡面灌水。」花敬群說,以這塊「神奇農地」就是最好的例 子,因為免稅,所以地評會在調高公告現值及公告地價時,就專從像這樣的免稅地下手,讓整體平均值出現「調漲幅度不小」的假象,但真正能夠收到稅的「應稅 地」,反而盡量不調升。

長期調查地價稅的立法委員陳節如辦公室主任孫一信拿出苗栗縣的資料,在去年六月到今年四月,公告土地現值雖然平均占成交總價的五六%,但是這是應稅地與免 稅地的表面「作帳結果」;如果再往下看,公告現值占總成交價占比應稅地只占四九%,而免稅地卻高達六一%;公告地價裡,免稅地占成交總價一○%,應稅地只 有七%。而且,這個情況不是特例,孫一信觀察:「普遍來看,多數縣市免稅地的公告現值都比應稅地高,地方政府就是用這個巧門拉高縣市的平均值,美化自己和 全國的最終帳面數字。」

土地稅制複雜

應統一回歸市場價格

台灣畸形的土地稅制,就是在這樣的人為操作下失真,也直接造成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花敬群就說:「因為我們不是財政自治,所以地方也沒有調高壓力。開會的時候,地政局就提出了四個方案,而且地方政府已經『建議』委員會要選擇調升幅度最低 的方案。他的考量不是單純的專業,政治判斷壓過了專業判斷。」這樣下去,「因為持有成本很低,台灣空屋、囤屋、囤地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大家都卯起來放在 那邊不用嘛!農地的囤地炒作,勢必會更加劇烈。」花敬群說。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學者和民間團體對於土地稅制的動作越來越大。十一月十日,超過三十位的產、官、學人士連署,共同發表「台灣土地宣言」。共同召集人之 一、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卓輝華指出,現在土地稅制過於複雜,未來公告土地現值、公告地價等,應該統一為一個符合市場實際行情的價格,才能達到公平。花 敬群也指出,各縣市首長應該拿出魄力,不要向政治力量低頭,「不要再亂搞下去!」

撰文 / 楊卓翰



這位高中肄業青年靠一塊滑板,拿IDG500萬天使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30/153537.shtml

導讀 : 陳正翔帶著他的Stary團隊選擇了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滑板工具,利用電動滑板代步出行。他給產品取名Stary:Star和Ry兩個詞的組合,代表星光。

i黑馬訊 楊博丞 12月30日報道

排除單車,選中滑板

在城市交通日益擁擠的當下,針對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的代步工具層出不窮,平衡車、自行車、獨輪車、電動車等等。陳正翔帶著他的Stary團隊選擇了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滑板工具,利用電動滑板代步出行。

他給產品取名Stary:Star和Ry兩個詞的組合,代表星光。他希望他的產品正如他身上文身一般耀眼。

陳正翔出生於89年,酷愛滑板和摩托車,高中肄業開始自學,斷斷續續做過2年平面設計。同時受工程師父親的影響,從小學習編程,隨後做了5年左右的程序員、工程師和產品經理。

陳正翔剛創業時並沒想到要做滑板。他只是關註到年輕人出行不便、通勤時間太長等問題,便萌生了做出行類產品的想法。後來經過團隊討論,他們決定從痛點出發,解決年輕人的代步問題,讓他們的出行更酷更輕松。

確定了大致方向,陳正翔便著手進行市場調查。他把身邊年輕朋友詢問了一圈,結果發現,剛畢業不久或在校的大學生多數依賴公共交通。但公共交通的最大弊端是覆蓋面積有限,且大城市嚴重的擁堵問題。最終,陳正翔把出行的範圍縮小到了滑板,這也是他個人擅長和喜愛的工具,便攜輕盈。更為關鍵的是,年輕人除了要解決出行本身的痛點,還需要足夠表達自我。這被陳正翔看成是創業成功的必要因素。

其實,在他最終確定要做電動滑板前,曾面臨種種抉擇,智能自行車、摩托車都曾被列入待選名單,但最終都被一一否決。原因很簡單,智能自行車並不是剛需,而摩托車太複雜,產業鏈條太長。最後,他們把目光想到受眾廣泛的年輕人群喜愛的滑板。

他認為當下的電動滑板市場還沒有被充分挖掘,此前的廠商只考慮把電動滑板賣給專業玩家。但針對小白但又感興趣的人,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陳正翔告訴i黑馬,其實很大部分年輕人都是喜歡這項運動,只是兩個問題尚未解決:一是普通的滑板難學,不易操作;二是在中國滑板出行受到諸多限制。

不過,相比於年輕潮人的玩物,陳正翔更願意把它視為“最後一公里”的代步工具。但不可否認的是,購買他們產品的人大多是文藝潮流青年。

抓住小白用戶

Stary滑板表面看上去和普通滑板並無兩樣,甚至顯得有些低調和樸素。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足夠輕巧,玩起來和一塊普通的滑板沒多大區別。

根據陳正翔透露的數據,Stary電動滑板重量不到4公斤,實現續航15公里,最高時速能夠達到30公里;配備了藍牙遙控器,顯示滑板的電量和相關狀態信息;通過手控可以使滑板進行加速、減速和剎車制動。

在智能方面,除了遙控和輪組內置轉速傳感器,並沒有太多諸如里程統計和GPS等智能化設定。對於目前的狀況而言,陳正翔不想考慮太多,他只想先把純粹的基本體驗做好。

對於小白用戶而言,想要快速玩轉一塊滑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陳正翔曾教過一位沒有任何經驗的小白來嘗試滑板,結果花費半天時間,多次失敗,最後也沒有令對方掌握基本要領。

使用滑板本身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怎樣站上、怎樣前進、怎樣停下滑板。與把大象裝進冰箱的邏輯類似。

對步驟拆解之後,陳正翔進行了單點擊破。他將遙控器側面滑輪推到後端,使滑板處於制動狀態,使得剛踏上時不會發生滑動;上滑板後,往前滑動滑輪,便會自動開始加速;停下時,再向後滑動,即可實現剎車。

陳正翔回憶,從模型機做到如今的成品,當時最難的是如何把電池和電機整合到滑板內部。“我們的初衷還是希望這個產品不破壞滑板文化里原始形象,所以其板材的尺寸、輪轂的尺寸都是和標準滑板完全一致的。” 陳正翔說,為此,他們消耗了整整8個月時間。

在美眾籌74萬美金

這是陳正翔的第一次創業。盡管酷炫,然而對於智能硬件行業而言,這是一件費時費錢的事情。

通常,智能硬件創業者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前期的研發、試產和打磨,涉及到供應商、倉儲、物流等整條供應鏈,現金配比會比做軟件的公司複雜得多。沒有錢很難持續。

不過,幸運的是,在一次創客大賽中,陳正翔和另一個小夥伴,憑借所做的電動滑板脫穎而出。雖然當時的產品非常初級,僅使用自行車鏈子和齒輪驅動。但這次獲獎引來很多投資機構的關註。當時還在IDG資本的李豐給了兩位創客少年500萬元的天使投資。

在第一款產品出來之後,Stary選擇在KickStarter進行產品眾籌,這是一家海外眾籌平臺。這樣的做法源於陳正翔對國內市場的擔憂。一方面,滑板文化在國外的接受度更高,受眾更多;另一方面,國內眾籌平臺有些“被玩壞”。2015年8月14日,該產品在美國KickStarter完成眾籌,每塊滑板眾籌價格499美元,共籌得74萬美金。

“作為第一次創業,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等產品逐漸盈利會考慮在國內眾籌上市。” 陳正翔對i黑馬說:“我們要讓更多不會玩滑板,很想要玩滑板的人成為我們的用戶。” 今後,陳正翔打算圍繞著出行市場,向其它產品延伸。

對於這支年輕的團隊,盡管有了能夠實現量產的產品,但如何實現量產、用戶習慣的培養,以及未來能否實現技術壁壘和創新,都將會面對的考驗和挑戰。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上海藍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陳正翔

融資記錄:IDG百萬天使融資


一塊床墊底下的四千三百億睡眠商機 卡斯普的床墊 能摺疊方便送貨

2016-03-28 TWM

買床墊向來惱人。 店員講解快速、充滿專業術語的床墊也讓人吃不消,而價格更是高得嚇人。 每個人都需要床墊,意味著這個產值達一百四十億美元的產業,正等著被翻轉。這個翻轉的力量,來自於二○一四年四月才開始營運的線上床墊製造商卡斯普(Casper)。

卡斯普的構想很簡單:以可負擔的價格做最好的床墊,只賣單一款式、以盒裝運送、快速交貨、免運費,還可試睡一百天。這招果然有效,卡斯普在上市第一個月就賣了一百萬美元(約三千萬元新台幣)。

只做一種床墊 滿足顧客

這家來自美國紐約的公司獲得創投七千萬美元(約二十三億元新台幣)的投資,至今為止,累計銷售額已超過一億美元。卡斯普營運長兼共同創辦人尼爾.派利(Neil Parikh)與Inc.分享這一切的緣起。

派利說,一開始,他們想「顛覆床墊業」,可是失敗了,於是他們很快決定要「打造一個與睡眠有關的新產業」。他說,買床墊比買二手車還傷腦筋,買二手車時,至少還可以參考馬力、空調、保養紀錄等,但面對三十五種床墊品牌,且本質上無太大差異的產品,誰會知道要多少根彈簧才能換來一夜好眠呢?

在經過八個月試驗,卡斯普試了幾百種的床墊後,發現其實顧客對床墊的需求大同小異,例如要能提供良好的背部支撐,於是他們決定只做一種床墊來滿足顧客需求。雖然支撐力最強的是記憶海綿,但是睡起來很熱,且彈性不好,所以他們在記憶海綿上,加了一層能保持涼爽的蜂窩式乳膠墊,並因此申請了專利。

卡斯普的創意長兼共同創辦人路克.謝文(Luke Sherwin)與派利都住在公寓四樓,他們發現,想將一張queen-size(尺寸為六×六.二尺,大小介於雙人與加大之間)的床墊搬上樓梯談何容易。兩人突發奇想,將床墊壓縮處理,使尺寸縮小到如小冰箱一樣,就可透過一般快遞送貨到府,顧客透過網路下單,在自己家裡試睡,方便至極。

同時,也使得卡斯普的運費成本僅占床墊的十分之一。

服務推出不久,有對夫妻上傳一段影片,說他們向卡斯普買了一張床墊,雖然並不讓他們完全滿意,但這次體驗好極了。而這正是卡斯普追求的:一段美好的體驗。卡斯普讓顧客免費試睡一百天,不滿意還可退貨。派利說,「卡斯普的退貨率極低,但若遭到退貨,公司會將床墊就近捐給當地慈善團體。」如此一來,既省下運費亦有助於公司形象。

售後追蹤 延長顧客關係

一般來說,消費者每隔八到十年就須換購床墊,多數公司一出貨,就什麼都不管,但對卡斯普而言,床墊賣出後,代表的是長期關係的開始。他們會進行售後追蹤,了解顧客的床墊用了多久、有無寵物等,逢年過節還會為顧客送上小禮物,例如小狗的床墊。

「這不只是在賣一張床墊,而是如何讓顧客成為公司最大的擁護者」。卡斯普有一萬五千名顧客,其中許多人非常在意睡眠品質,卡斯普會定期追蹤顧客的睡眠數據,並與顧客討論新產品的試用經驗,再根據資料開發產品。

卡斯普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將自己定義為科技公司。卡斯普自行開發一套軟體,能掌握原料與零組件的來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有時送貨延誤,顧客也不會因為久等不到而忙著找訂單號碼,因為卡斯普的客服已經找上顧客,並且主動告知送貨進度。

創造理想的睡眠環境,還有許多途徑。卡斯普在推出床墊訂購服務後,立即著手研發枕頭與床單。他們讓顧客嘗試一百種各式枕頭材質,經過十六個月苦功,得出一款大家都喜歡的枕頭。

床單的研發亦然,卡斯普原先以為,飯店使用的紗線密度一千的床單最符合大眾口味,但研究發現,最好的密度是九十到一一○。

顧客不斷請他們開發各種與睡眠有關的產品,而他們深知這塊商機潛力無窮。

撰文 / 作者•Liz Welch 譯者•陳曉夫

 

北極光鄧鋒:用一塊錢能賺十塊的行業有哪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6/155422.shtml

導讀 : 早期投資對投資人的考驗是,要在某領域熱之前,且不是熱得太遠前投進去,這是最難的。

精彩語錄

1.早期投資對投資人的考驗是,要在某領域熱之前,且不是熱得太遠前投進去,這是最難的。

2.投技術創新型的公司有技術的風險,但投模式創新型公司也有人和市場的風險,人和市場的風險可能比技術風險還大。

3.要找到優質的技術型創始人得靠長期浸泡行業。不能是想看哪個行業,就全掃一遍找到,但這在To C行業是可能的。

4.之前常說的“科技成果轉化”本身是錯。不是先技術,再做產品,再找市場賣;而是反過來,先看市場需求在哪兒,痛點在哪兒,痛點夠不夠大,次看需要什麽產品,再看它背後需要什麽技術。

從2005年從美國回國創業,鄧鋒在中國VC界已十年余。北極光的投資風格如同他本身一樣,偏技術創新型,早期,理性。

鄧鋒投資過展訊通信、中科創達、艾諾威科技、華大醫學等公司,也曾經是百合網、中文在線等的投資人。

從創業到投資,鄧鋒講述他對技術主導型創業項目的理解。

(以下是以鄧鋒自述的形式展示他對VC領域的思考和判斷)

640.webp (1)

 “科技成果轉化”本身是錯的

北極光在過去10年做早期風險投資,一直偏技術創新方面,北極光的基因在此。在2005年我從美國回來創辦北極光時,中國很少有科技創新類項目。過去10年,中國大多數是商業模式型的創新(比如電商模式),但今天和2005年相比,科技創新型主導型的創業企業在大幅度上升。

中國經濟到了一個時間點,過去靠勞動密集型的驅動已經不行了,市場競爭要求我們必須在技術上有所創新。技術的創新包括IT科技(從芯片、硬件軟件系統、到安全、存儲再到AR、VR、人工智能、機器人、可穿戴等)、健康醫療和生命科學、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先進制造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過去幾年機器深度學習帶來了相對大的變化和革命,很多應用包括機器視覺(比如在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在金融、人臉識別、語言的理解等方面的應用,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在VR和AR方面的應用,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快到來,最大的問題不是設備,而是開發的內容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成本,這方面得降下來。北極光投資了矽谷一家做內容開發平臺的公司。VR和AR方面,關註度不僅僅在設備,更要在內容上。

可穿戴方面和智能家居領域,大多數是大公司的機會,對小創業公司沒有那麽多機會。倒是一些專業領域的智能系統方面,比如說芯片、系統以及IT基礎設施的運化等,能算的上是北極光的長項。

投技術主導型的公司有技術風險,投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面臨著市場的風險。技術風險面臨的是今年做不出來,但明年能做出來。只要人對,保持領先就可以。人有問題就麻煩了。相比市場的風險,我更願意選擇技術的風險。

有些投資人擔心投技術創新型公司會被騙,有些技術型的公司未來的市場和應用場景是想象出來的。我認為北極光的背景有能力去甄別這些。

中國過去有個詞叫“科技成果轉化”,這本身是錯的。對應用型科技,不應是先有一個技術,次做產品,再找市場賣。應該看市場需求在哪兒,痛點在哪兒,這個痛點夠不夠大,再看需要什麽產品,產品背後需要什麽技術。不是一個技術做三個產品,賣9個市場;而是先是某個人群市場,後面有三個產品供給,再背後有9項技術在做支撐。

北極光做技術類的投資,必須是從市場角度切入。我們先判斷是否有市場,是否是虛擬出來的市場。再判斷其他風險:第一,能不能做出來,技術不過關,做不好,就沒用;第二塊,你做得周期是否太長,被別的新技術給代替了;第三塊,是否存在著市場雖然在,技術和產品不錯,但銷售跟不上的問題。

 怎麽去找到技術型創始人?

投資很重要的方面是看人,科技主導型投資更是如此。創始人需要有很好的技術,有良好的商業思維,還得懂管理,這其實很難找。

北極光基金看的領域很多,但對每個投資成員來說,會聚焦幾個子領域。只有長期浸泡在某個領域,才能對行業很了解,誰是牛人,這個專家是誰,是不是有創業的想法,創業機會好不好,你要在某一個領域長期浸泡才能提前獲得。所以找人不是說今天想去找就能找到,它是一個慢工細活。

在To  C投資領域,一般投資人會把某個領域全掃一遍,找最優秀的投進去。這在技術創新型的項目的投資上是行不通的。

對技術創新型項目,北極光的投資視野是全球的。我們投了一些矽谷的公司,在矽谷投了家用計算機視覺來處理自動駕駛中的問題,投了一家無人機公司lily,產品還沒賣,已經有3500萬美金的訂單;還和順豐一起投了家做物流的無人機公司。

 為什麽下註卡尤迪?

醫療領域是北極光關註度比較高的,投了很多醫療器械、醫療儀器和耗材。在分子檢測的基因測序上,投了華大、燃石、基準醫療、安諾優達四家公司,在分子檢測的PCR下一代技術上,投了卡尤迪。

為什麽投卡尤迪?

從人看。

創始人李響是80後的女性創業者,理想很大,很專註,碰到困難一直往前走。她創業過程中,剛開始幾年碰見困難,和最早的創業合夥人有些問題。這也是我們團隊剛開始見她時可能覺得有些問題。我有個朋友跟我說,你一定見她。我單獨跟李響見了一面,見面之後我就決定要投這家企業。首先我感覺這個人是對的,當然我們還是做了盡職調查,詳細的盡職調查後發現李響是價值觀很正的人,而且她可以保持長時間的激情,這個激情不是幾個月,而是10年、20年。聰明、肯幹、勤奮、執行力強,是一個很好的創業者。雖然經驗上缺一些,但在我們投進去後,很快配上了核心團隊,發展很快。

從市場和技術上看。

從市場看,非常巨大。它做的是快速低成本的檢測人和動物有沒有病毒。舉個例子,一個人有感冒癥狀,要不要打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打抗生素沒用;如果是細菌感染,你應該打抗生素。但是你不知道是病毒還是細菌,現在的方法是幾天後才能告訴你結果。如果是病毒的話,幾天後可能變成了肺部感染。將來到樓下就能測,花20分鐘可以知道到底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很方便知道下面該怎麽處理。不僅僅是感冒,所有我們知道的跟病毒相關的病都可以花幾十塊測試是否存在病毒,包括肝炎、HPV、HIV等等。這是非常巨大市場。

從技術看,數字PCR在中國是第一家,放在全球也領先的前幾家之一。有先發優勢,如果能做出很好的產品,在市場上占有領先地位,很快就能把公司的市值做大。

目前,他們的產品還在科研市場,臨床還沒有進入。今年開始進入臨床,現在在藥監局審批過程中,藥監局一旦批準,可以臨床使用,收入就能快速起來。

卡尤迪我們是去年9月、10月份投的,我們一貫有耐心,真正好的科技公司不是今天投,明天就能有回報。技術主導型公司5-10年的回報周期,很正常。卡尤迪也不例外,它的回報周期也不會短。風險兔子不是看回報有多快,而是回報的倍數有多大,我們背後的LP也有這種耐心。但如果是人民幣基金投技術主導型企業壓力會大些。人民幣基金也從5年延長到到8、9年,美元基金的周期一般是10+2年。做早期投資,時間長些,回報是更好的。

 一塊錢能賺10塊錢的行業

未來用一塊錢能賺10塊錢的行業有哪些?

第一個是消費升級,第二是技術主導型行業。

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水準在提升,在吃喝玩樂、健康、醫療等方面帶來的消費大升級,可能未來十年都是有機會的。

高鐵剛建成時,很多說誰坐高鐵,那麽貴?沒過三年,二等座就能賣滿了,又過兩年,一等座也訂不了票,

大消費很多都是跟人的生活方式相關的。一個是更講究生活、生命的質量,所以一些新的品牌會出來,過去可能是怎麽便宜怎麽來,現在強調得有個與眾不同的品牌,所以品牌化會越來越好。在健康生命方面,中產要更關註健康,更關註醫療等方面。比如微整形等。文化、娛樂、體育等方面的消費,體育方面的會包括瑜伽、健身房等,未來還會涉及到養老、二胎等。

【快問快答】

Q:提到技術創新型的創業,你會想到哪三個關鍵詞?

A:人、市場、壁壘。

Q:你最喜歡什麽樣的創業者?

A:價值觀和我類似,執行力又強,學習能力很強的人。

Q:你最討厭什麽樣的創業者?

A:自私的。

Q:如果給創業者一句忠告的話,你會說什麽?

A:快樂創業。

Q:你人生中最恐懼的是什麽?

A:什麽都不幹。

Q:你自己最渴望擁有哪方面的才華?

A:簽字的時候別像小學二年級,要字寫得好看一點。

Q:那你有印象深刻的一本書嗎?

A:《矽谷之火》,當時創業的時候,帶我進入創業的書。

Q:你錯過哪些項目最後悔?

A:未來的那個錯過的項目最後悔。

Q:你做投資的終極理想是什麽?

A:快樂創業 

1461567932744


國內在線周邊遊第一股“一塊去”掛牌上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047.html

日前,一塊去旅行網正式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上市(簡稱:一塊去,代碼:837096),這支“國內在線周邊遊第一股”正式開啟了其資本市場的旅程。

據公開資料顯示,一塊去成立於2012年7月,是一家專註於周邊遊的在線旅遊公司,目前總部在廣州,在上海、北京、常州、成都、桂林等地設置有多個分支機構。一塊去目前主要通過自有的互聯網銷售平臺、團購網站、天貓等途徑,向自駕、城際交通出行的白領和中高端家庭用戶提供景區門票、度假酒店、以及“景區+酒店+當地玩樂項目”的周邊遊打包產品,此外還提供景區與目的地導遊導覽、目的地旅遊資訊等附加服務。

周邊遊特色OTA快速興起

據公轉說明書顯示,一塊去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8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1.5萬元、1469.4萬元和1.4億元,連續兩年保持近10倍增長。

隨著近幾年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物質條件日益豐富以及精神需求日益增加,對旅遊的需求也急劇增長,在私家車保有量持續上升以及假期碎片化的趨勢下,一塊去創始人兼CEO陳作智瞄準了周邊遊,這種“短頻快”的出遊行為很快成為了常態化、高頻次消費。

目前,一塊去每年服務度假遊客200萬人次,度假產品覆蓋310個城市;在2014年,一塊去旅行網的景區在線銷售數、可在線預訂門票的景區數均緊隨同程、攜程、驢媽媽等OTA之後,行業排名第四;在2015年,評選為亞洲十大傑出旅遊初創企業。

今年2月,上海迪士尼公布的首批30家合作旅行社中,一塊去作為唯一一家創業企業,與攜程、去哪兒、途牛等OTA同時在列。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 “短決策”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色,確保周邊遊用戶能夠隨訂隨行和消費升級後的產品改造設計,是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據悉,一塊去的創始團隊大多數為計算機專業出身,一直堅持智慧旅遊平臺運營。目前,一塊去已自主研發產品技術10余種(其中6項已獲得軟件著作權),擁有核心運營管理系統、eBooking供應商管理系統、度假雲銷售管理系統等資源平臺,從遊客到分銷合作下單,遊客入園/入住所需的全流程自動化對接,降低運營成本、樹立自有品牌、培養忠實用戶、實現規模效應。

登陸新三板 掘金萬億規模市場

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周邊遊市場規模為11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2%,占中國在線度假旅遊市場的20.5%。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隨著居民度假旅遊需求的高速增長,中國將進入休閑旅遊階段,旅遊消費成為常態化、高頻次消費,在線周邊遊市場規模將持續提升,預計2018年將達到352.6億元人民幣。

根據國信旅遊調研報告顯示,伴隨手機的技術更新,手機既能完成上網、支付、定位等功能,還可以有效定位地址,從而可以據此搜索遊客所在區域的周邊遊產品,進而為周邊遊細分領域OTA龍頭的興起創造有利條件。

一塊去方面表示,將在掛牌後,將繼續深入目的地開發和打包產品優化,加深資源掌握和運營,並計劃五年內,以“解決問題而存在”為原則,通過深耕周邊遊細分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研發創新,堅持智慧旅遊平臺運營,希望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休閑旅遊產品預訂平臺。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