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無謂賭單邊 利世民

2010-04-15  AD





 

「呢招得喎!」 世民心中在考量,但沒有說出聲。

腦筋還在思考,未及轉過來,世民身旁傳來施老闆雄渾的聲線:「我有諗過o架,不過金管局唔畀之嘛。」

前 天,獅子山學會在外國記者會搞了個午間論壇,天大面子請到了金管局副總裁袁國恆、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以及現於港大做研究工作的郭國全(KC),多角度探 討樓市泡沫和按揭市場。席間,KC提出了一個非常值得研究,不,應該說值得盡快落實推行的市場概念。

樓市唔得一齊出問題

「香 港成個銀行業不單止傾重地產,而且只可以賭單邊。樓市得,就一切都無問題。樓市一唔得,就一齊出問題。如果有個樓市指數,可以開期貨交易,大家自然識得對 冲風險。好過HKMC去其他地方買人哋啲嘢。」KC一語中的,道出了香港其中一個深層次矛盾。

作為一個國際級金融中心,推出一隻新產品,又 有何困難?政府整天都在幻想那沒有市場需求的債,倒不如認真一點,研究香港地產市場的風險對冲產品市場。

技術上,創造一個地產指數期貨市 場,最大挑戰,是要先做一個具代表性的地產指數。施老闆搞了個中原城市指數,甚至有分區和大型屋苑的指數,近來更在電視大賣廣告。可是,依靠成交數字來反 映香港龐大的工、商和住宅物業價值的變動,作為對冲產品的指標,代表性有點不足。

再者,雖然香港房產的交投量甚具規模,可是始終不夠頻繁, 個別偏離了市場標準的交易,足以移動指數,以此作為基準的衍生工具,太容易被人屈機造市,應該搞不起來。

KC有提出過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指 標。本來,以租金值來做基準,會比起單純以買賣交易來編製的指數更有代表性。可是,這些估值仍然存有一定的主觀武斷成份,始終不是最理想的指數基準。

可 製房產期權做對冲

最有可能創造出來的房產風險財經產品,應該不是指數期貨,而是自由開價的期權合約,然後,由這些產品,再衍生包裝出其他適 合零售市場的產品。技術層面的問題,不難解決;最大的關口,仍要看監管當局有沒有膽量去試。不過,以時下的氣氛,看來很難成事。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2

一個單邊的Pair Trade? Extreme

http://xueqiu.com/6382272526/26119394
要說老牌又爛的香港上市中資股,中旅認第二,恐怕無人敢認第一。
旅遊本來是個賣「個人愉悅經驗「的產業,既不用受制於原料漲價,客戶也貌似無討價還價的能力(門票價格國家還沒管制巴?)雖然有顧客的叛徒成本低,但也不至於要削價搶客。君不見香港海洋公園/迪斯尼年年加價,年年遊人如鯽?

這個行業的主要競爭力,我想是管理層的動力,以及創意。香港海洋公園請了個蘭桂坊的
出名老外做Ceo, 立馬轉虧為盈。 這老外出名點子多,中旅為何不想辦法請他出山?

謹慎看好:
1。家大業大,爛船也有三斤釘。有旅行社,主題公園,酒店,電廠,網站。
   都有發力空間。
2。新帥上任已經一年多,初時主要控制成本。估計今年寶座坐穩了,明年要發力。
3。旅遊是為數不多的ZF不伸手的行業。
4。收貨物時間長達年半,估計老散floating 不多。
5。 基金正面看308比較討厭(簡直是熊貓樣的敗家皇帝女), 不過側面也有SEXY的:
5A  集團全力優化主題公園設施以提升票價,旗下新建的咸陽海泉灣休閒度假區,亦正逐漸收窄虧損
(9月份去過珠海海泉灣度假,確認人流不足,整個園區的人流有3倍提升空間)
5B 酒店及芒果網具分拆潛力
集團經營的酒店業務,提供香港、澳門及內地的酒店住宿服務,相關的資產逾50億元,早前曾有意分拆,惟礙於市況而擱置。
5C王帥看到$錦江酒店(02006)$ 賣個45%的華亭, 股價就像神十升空一樣,會不會心動?比如有人建議趁現在地皮天價搞個REITS 換現金?
6 最主要的一點是,是否有人忍不住了,年底要做世界?
$香港中旅(00308)$現在市值不到百億,養肥到200億剛好可以賣給基金?

大家如何看?
可不可以做一個單邊的Pair Trade? (無對沖保護的naked long?)

風險級別:
中度 (不利的旅遊政策/極端天氣/煤價失控大漲/改革受強大阻力/管理層不給力)

利益申報:
本人無貨。此文不是投資建議。本人隨時買入/賣出文中所提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49

中概股投資策略:單邊上漲行情結束 洗盡泥沙見真金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69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18 12:23 編輯

中概股投資策略:單邊上漲行情結束 洗盡泥沙見真金

作者:趙文利博士(格隆匯) 許子辰 陳治中


2013年,伴隨著美股整體牛市,中概股呈現單邊上漲行情,進入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概股走勢呈現分化,尤其是阿里巴巴上市前夕,以電商為代表的一批中概股均出現大幅調整。往前看,投資中概股的風險和受益如何?影響中概股行情的因素都有哪些?這些因素正在產生或者將要產生什麽樣的變化?我們邀請到港股、美股中概股資深策略專家趙文利博士和他的團隊分享關於中概股的投資策略。(文中觀點代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他們認為,2013年推動中概股單邊行情的動力是:1、美股整體牛市;2、中概股從2011-2012年的信任危機中複蘇;3、中概股所代表的行業迅速發展,但是這些因素在2014年不同程度的減弱,往前看,通過個股淘金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將越來越少,而市場系統性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我們更需要全局性的觀點,註重擇時與選股。

以下是來自趙文利博士的分享:

中概股:洗盡泥沙見真金

中概股單邊上漲行情結束。2013年以來中概股的單邊上漲行情背後有三大動力,首先是美股市場整體的大牛市,帶動各個細分市場上漲;其次是中概股從2011-2012年的信任危機中複蘇,經歷了系統性的估值上升;第三是中概股所代表的行業本身的快速發展。進入2014 年下半年,以上三大動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往前看,通過個股淘金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將越來越少,而市場系統性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我們更需要全局性的觀點,註重擇時與選股。

中概股的表現,流動性看美股,基本面看產業鏈及A股創業板。在流動性層面,中概股受美股市場影響極大。在2014年1月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風潮中,中概股隨納斯達克指數一起經歷流動性引起的回調。在基本面層面,中概股走勢則與A股創業板較為接近。在經歷了3 月份大跌後,中概股企穩回升的時間點在5月,與A股創業板相似,受到中國公司1季度業績的支持,而與納斯達克指數背離。此外中概股中最熱門的行業,例如互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也同樣是美股乃至全球的熱門行業,其行情具有全球性,總體而言美股對中概股的影響更大。

財務造假與VIE結構是中概股兩大硬傷,相應的監管調查與做空是影響中概股股價的額外因素。2011-2012年的中概股危機,實質上包含兩個問題。一是市場對財務造假的懷疑,二是市場對中概股普遍采用的VIE結構所帶來的公司治理的風險的擔憂。監管調查加上機構做空,導致中概股市值大幅蒸發,多家中概股退市。從後市表現看,基本面紮實的中概股,在2013年行情到來後經歷大幅的估值修複。做空造成的誤殺,是絕好的買入時點。

增長還是硬道理,中概股最佳投資方式是尋找增長最快的子行業。中概股不同子板塊有著各自的行情。歷史上看,某一類公司的集中上市,往往代表著其所處子行業正走向成熟。而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也往往與所處子行業的增長密切相關,在行業增長高峰過去後,股價表現也將弱於高增長期。因此中概股最佳的投資方式,仍是尋找增長最快的子行業。

策略建議:我們從擇時和選股兩個角度來考慮中概股的投資策略。

從擇時的角度考慮,推動2013年中概股行情的三大動力都在減弱。美股本身的估值正接近歷史高點;中概股因為被錯殺而導致系統性低估的狀況已經不存在;中概股行業內部的增長也出現分化。此外美聯儲在9-10月份的議息會議將決定未來的加息路徑,對美股和中概股都將造成負面影響。從目前到4季度之前市場將持續動蕩,建議鎖定盈利,精選個股,3 季報後(11月左右)再重新審視是否入場。

從選股的角度考慮,我們選擇能夠從增長最快的細分行業獲益的公司。我們推薦從購物和營銷兩個貨幣化渠道受益的電商(京東 JD US);推薦在互聯網行業大轉型期能憑借其規模優勢和完善生態圈保持用戶粘性的互聯網平臺(百度 BIDU US,騰訊 700 HK,歡聚時代 YY US);推薦在移動互聯網搶先布局的先行者(獵豹移動 CMCM US);推薦受益於消費升級和醫療支持增加的體檢中心龍頭(愛康國賓 KANG US)。


一、中概股行業與市值分布:集中在TMT、醫藥、新能源

從2000年新浪(SINA US)、搜狐(SOHU US)、網易(NTES US)等門戶網站 登錄美股以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概股)隊伍逐漸擴大。根據Wind的資料, 截至2014年6月31日,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197只,其中17只為主要在香港上市的公 司的ADR。余下的180只中概股經過分析整理,可以分成五大類別:TMT(76只, 其中互聯網44只,信息技術25只,傳媒7只),醫藥(16只),新能源(14只), 消費(32只,包括教育(6只)、食品飲料(8只)、汽車(7只)、餐飲酒店零售 (5只)、服裝(5只)還有周期股(44只,金融(4只)、地產(4只)、能源(6 只)、工業(14只)、原材料(15只))。


從市值來看,中概股市值較為集中,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股票主要集中在TMT領域 (百度 BIDU US,京東 JD US等),此外醫藥(愛康國賓 KANG US,邁瑞 MR US,,藥明康德 WX US,泰邦生物 CBPO US )、新能源(加拿大太陽能 CSIQ US, 晶科能源 JKS US,天合光能 TSL US,奇景光電 HIMX US)和教育(新東方 EDU US,好未來 XRS US),酒店(如家 HMIN US,華住 HTHT US)和個別工業原材 料股(塞斯潘航運 SSW US,埃爾多拉黃金 EGO US)也有市值過10億的股票。     


中概股的整體表現可以參照納斯達克金龍指數(HXC)。納斯達克金龍指數由中概 股及香港上市公司的美股ADR組成,在2014年9月1日,該指數有72只成分股,包括 互聯網(27只),信息技術(4只),新能源(9只),醫藥(5只),教育(4只), 消費品(9只),金融地產(5只)和香港上市公司的美股ADR(9只)。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新上市的熱門股票並不在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成分股內,例如京 東(JD US),獵豹移動(CMCM US)等。因此納斯達克金龍指數不能反映新上市 的中概股情況。


從歷史上看,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概股都經歷快速發展階段。直到2010年 底,美國監管機構SEC對中概股造假問題進行調查,市場對中概股的財務造假情況 產生疑慮。2011年6月的支付寶股權糾紛和2012年新東方的VIE結構變動則引起市場 對中概股普遍采用的VIE結構的公司治理和政策法規方面的擔憂。因此在2011-2012 年,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因為被市場遺棄而存在系統性的低估。
到了2013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全球的科技股行情使得以科技概念聞名的中概股 估值得到系統性的提升。互聯網公司作為中概股的代表估值提升最為明顯,但醫藥、新能源等公司也從關註度提升中收益,經歷了估值擴張過程。中概股的持續上漲引 發了國內投資者投資美股的“淘金熱”。在資金流入推動下,從2013年到2014年初, 中概股中出現了好幾只翻倍股。但隨著尚未發掘的處女地越來越少,“淘金熱”步 入尾聲,超額回報在縮小,而潛在風險在增加。2014年2月底至4月初的全球科技股 行情下挫,則給中概股熱情潑了一盆冷水。到了5月份後,科技股行情轉暖,同時獵 豹、京東、途牛等公司的上市和阿里巴巴的即將上市又將市場的關註焦點重新引向 中概股。



二、中概股表現,流動性看美股,基本面看產業鏈及A股創業板  
中概股表現,流動性看美股,基本面看產業鏈及A股創業板
從歷史表現來看,中概股是一個夾心層市場,既受到美國市場的影響,也同時受到 中國市場的影響。在2010年以前,A股創業板尚未開通,而早期在美股上市的中國 科技公司也往往以美股同行為參考,因此中概股的走勢和納斯達克相關度更大。後 來隨著2010年A股創業板的開通,以及越來越多的小型中國公司在美股上市,中概 股的表現也開始呈現出於A股創業板的關聯性。



總結起來,中概股的表現有兩個特征。一是流動性的影響看美股,二是基本面的影 響看A股創業板。以2014年為例,在1月底的全球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風波中,美股三 大股指都有回調,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回調顯著。相比之下,A股創業板指卻並未受到 影響。中概股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的表現脫離了A股創業板,而與納斯達克指數吻合, 因為這次危機更多地是流動性和市場情緒危機。到了4-5月份,情況相反,4月10日, 納斯達克指數見底回升,而中概股到了5月10日份才見底回升,與A股創業板5月14 日見底回升幾乎是同一時間。因為5月份是1季度業績發布期,中概股和A股創業板表 現都受到了業績的一定支撐,因而中概股走勢脫離納斯達克,而接近A股創業板。



2013年中概股行情的背後是美股大牛市
正因為中概股的表現與美股密切相關,因此對中概股的研究將繞不開對美股的研究。 2013年以來的中概股行情,首先根植於美國科技股行情,而美國科技股行情又根植 於美國股市整體的大牛市。從2013年年初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大幅上漲,醫藥和 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等科技股漲幅居前。而上漲的動力,以估值擴張為主。
  


股市的牛市加上局部的炒作形成了動量股的局部泡沫。泡沫在2014年3月份左右破滅, 市場風格也有所調整,不再瘋狂追捧動量。但總體來看,標普再創新高,而上漲的 動力仍來源於估值擴張。估值擴張是個全市場的現象,不局限於某一板塊。



美股拐點還有多遠?
實際上,美股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已經連續6年維持牛市。在複蘇早期,標普500 指數的上漲有很強的盈利增長基礎,主要來自於金融危機後經濟從底部反彈複蘇。 而從2012年中開始,盈利增長對指數的貢獻在下降,而估值擴張的貢獻在上升。



而目前,美股各板塊的估值均處於歷史高位。因為處於同一市場,中概股的估值也 跟著水漲船高。假如美股市場經歷大調整,中概股將難以獨善其身。這也是前文所 提的中概股系統性的風險在上升,而系統性風險的根源在於美股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那麽,美股的拐點還有多遠呢?從數據來看,歷史上美股拐點都是由盈利拐點引起。 我們選取了標普500自1980年以來的指數走勢和每股盈利的走勢(圖12)。圖中可 見,指數的大拐點,如2000年和2007年,都伴隨著盈利的拐點。



而美股的盈利拐點已經不遠了。近年來美股公司的銷售增速在放緩,但盈利仍有增 長,增長主要依靠成本壓縮來實現。美股公司的凈利潤率因此也已經超過金融海嘯 前的水平,達到歷史新高(圖12)。通過成本壓縮帶動的盈利增長空間有限,倘若 未來美股公司的銷售未能顯著提高,那麽其利潤增速將不可避免地放緩。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美國公司稅後利潤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也已經達到歷史新高。公 司利潤占比的上升意味著居民和政府所得占比的下降。從歷史表現看,公司利潤占 比在達到頂峰後都會向均值回歸,相對應的其後幾年內公司利潤增速將顯著放緩。 目前美國公司稅後利率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大約是10%,相比歷史平均值5.9%要高出 70%。因此美國公司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迎來盈利放緩的大拐點。



三、財務造假與VIE結構是中概股兩大硬傷,相應的監管調查與做空是 影響中概股股價的額外因素  
美股市場的牛市和全球科技股行情是2013中概股行情的首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 從前圖中可以發現中概股在2011-2012年明顯跑輸納斯達克指數,因此在2013年中 概股有追落後的行情。而中概股在2011-2012年的明顯跑輸,源於中概股的兩大硬傷, 即部分企業的財務造假和普遍VIE結構的脆弱性。當監管機構針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調 查,且做空機構趁火打劫發布看空報告時,將對中概股估值造成額外的劇烈波動。

早在2010年4月,美國監管機構就已經開始留意中概股造假問題,並試圖與中國政府 溝通協調調查問題。2010年6月28日,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發表報告稱東 方紙業(ONP US)存在財務造假,給出“強力賣出”評級,東方紙業股價在一周內 暴跌50%。2010年11月10日,渾水質疑綠諾科技(RINO US)偽造客戶關系、誇大 收入以及管理層挪用上市融到的資金等行為,綠諾科技股價應聲大跌15.07%。第8 天,綠諾科技被停牌;第23天,被迫退市。到2010年12月21日,新聞媒體報道美國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大規模調查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進入 2011年,監管風暴愈演愈烈,22家中國公司被起訴,SEC就此事展開了針對中國公 司財務問題的專項調查。危機導致包括多元印刷(DYNP US),艾瑞泰克(CAGC US),中國高速傳媒(CCME US),新華悅動傳媒(XSELD US)等超過50家中 國公司因財務問題被停牌或退市。

就在財務造假調查轟轟烈烈之時,VIE結構帶來的糾紛也浮出水面。2011年3月31日, 支付寶在2011年一季度財報截止之前終止了外資控股的阿里巴巴集團對其的協議控 制(即通過外資通過VIE結構獲取支付寶的控制權和收益)。2011年5月12日,阿里 巴巴集團大股東雅虎在提交給SEC的經營業績詳細報告(10-Q)中指出,阿里巴巴 集團旗下子公司支付寶的所有權被轉移到馬雲控股的第三方公司。受支付寶事件影 響,雅虎股價大跌。支付寶事件顯示出VIE結構在外資股東權益保護方面的脆弱性。

到2012年,另一樁VIE風波出現。2012年7月11日,新東方(EDU US)將其國內運 營主體的股權從此前11為股東集中為俞敏洪100%持有。該項調整本身不影響運營主 體與新東方上市公司(EDU US)之間的VIE協議,市場最初也沒有對此作出反應。 美東時間7月17日,SEC去函新東方調查VIE結構調整,恐慌情緒瞬時在投資者間蔓 延,股價當日暴跌34.32%。美東時間7月18日,渾水發表報告指新東方存在財務欺 詐行為,新東方股價再跌35%。
在這一系列風波之下,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中國企業無一赴美IPO,直至2012 年3月,唯品會赴美上市突圍。但盡管如此,唯品會上市初期並不順利,上市首日遭 遇破發,發行價格6.5美元,上市首日報收於5.5美元。



直到2013年,全球科技股行情啟動後,中概股才同時進行估值修複。科技股的估值 提升加上信任危機後的估值修複,兩者疊加放大了上漲的幅度。此外,估值修複不 局限於中概股中的科技股,所以除了互聯網、信息技術、醫藥等科技板塊大幅上漲 外,新能源、教育、消費等板塊亦有較大的漲幅。



2014年,中概股做空風波又起。美東時間9月9日,美國研究機構Trinity Research Group發布121頁的報告,指控世紀互聯(VNET US)存在財務造假、並購殼公司進 行龐氏騙局等問題。世紀互聯當日下跌20%,並在其後三天內累計下跌超過40%。9 月10日,渾水發表報告,質疑500彩票網(WBAI)所從事的彩票業務在中國監管政 策不明確,屬於灰色地帶。500彩票網當日下跌8%。9月12日,大摩發表報告維持世 紀互聯的增持評級,世紀互聯當日股價反彈28%。

本輪多空交鋒,與2011年渾水做空展訊通信(SPRD US)有相似之處。2011年6月 28日,渾水發表報告就銷售情況等15個問題向展訊通信提出質疑,展訊通信當日股 價最多下跌逾30%,而後美國當地時間中午12點,投資機構Needham芯片分析師 Quinn Bolton力挺展訊,重申買入評級,股價當日反轉,收盤跌3.54%。第二日公司 召開全球電話會澄清質疑,隨後Needham和三星發表報告支持展訊,股價大漲10%。

從長遠的角度看,被做空的公司假如基本面紮實,最後股價仍會回到合理水平。以 新東方為例,2012年被做空前股價22美元左右,做空後股價跌至11美元以下,在做 空一周年,即2013年7月份股價又重新回到22美元。若有其他研究機構支持被做空 公司,則股價可以較快反彈,如展訊通信和世紀互聯。

在可見的未來,中概股的財務造假和VIE結構這兩大硬傷仍然存在。監管風波和機構 做空將繼續成為影響中概股股價的額外因素。對於基本面紮實的公司而言,做空後 的股價下跌,是絕好的入場機會。   


四、增長還是硬道理:投資中概股應選擇增長最快的子行業  
上文提到,互聯網公司數目占中概股的比重在1/4左右,而互聯網公司的市值占中概 股比重則超過3/4,因此互聯網公司的表現對中概股整體表現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我們對互聯網公司的歷史表現做了梳理,將互聯網公司分為8個子板塊,分別是互聯 網平臺(3家),網絡遊戲(8家),門戶網站(2家),電商(6家),網絡視頻(2 家),移動互聯網(8家),在線旅遊(4家),垂直服務商(11家)。總結過往14 年的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每個子行業都有對應的高速發展階段,行業內公司的集中上市往往代表著行業 正走向成熟。2000年,新浪(SINA US)、搜狐(SOHU US)、網易(NTES US) 三大門戶網站上市,代表著中國互聯網時代的開始。2004年騰訊(700 HK)的上市, 和2005年百度(BIDU US)的上市則代表著社交、搜索等互聯網應用開始普及並成 功貨幣化,中國互聯網告別了在門戶網站打廣告的單一時代。網遊公司的大規模上 市集中在2007年和2009年,以巨人(GA US)、完美(PWRD US)和盛大 (GAME US)、暢遊(CYOU US)為代表。遊戲公司的集中上市標誌著繼廣告之 後,遊戲作為互聯網貨幣化手段的成熟。從2010年起,陸續有電商上市,包括2010 年的麥考林(MCOX US)和當當(DANG US),2012年的唯品會(VIPS), 2013年的蘭亭集勢(LITB US),2014年的聚美優品(JMEI US)和京東,以及即 將上市的阿里巴巴(BABA US)。事實上,2010年以來,也是電商收入高速增長, 盈利迅速改善的階段(阿里巴巴是2010年開始盈利)。  



二,在行業高速發展階段,股價表現良好,過了高速增長期,股價表現走向平 庸。從 2000 年到 2003 年,門戶網站的股價一飛沖天,到了 2004 年則開始低 迷。網遊公司股價在 2009-2010年表現仍然不錯,但到 2011-2012年後端遊 增長放緩,直到 2013 年才借手遊的東風重新煥發活力。而早期上市的電商盈 利能力一直受到質疑,加上中概股危機,在 2010-2012 年表現不佳。直到 2013 年後,隨著行業龍頭上市,行業的盈利狀況揭曉,股價表現開始起色。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互聯網平臺屬性的公司(騰訊、百度)在整個過程中表現 一直突出,究其原因是它們能始終從增長最快的子行業中獲益。



我們預計未來互聯網行業的基本面仍然會較好地反映在各子板塊公司的股價表現上。 因此最好的投資標的,可以從增長最快的子行業去尋找。根據艾瑞的研究,移動互 聯網相比PC互聯網將會是整個網絡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而在移動互聯網市場中, 移動購物會是占比最大的部分,而移動營銷則是增長最快的部分。




電商將從購物和營銷兩個渠道雙重受益,因此我們認為電商在未來幾年中相對其他 子板塊貨幣化能力最強,其股價表現應該會最突出。
此外,互聯網平臺公司能憑借其規模優勢和完善的生態圈保持用戶的粘性,在行業 大轉型(例如從PC端向移動端轉型)的過程中能夠維持自身的領先優勢,其股價表 現也將十分突出。
最後,一些在移動互聯網搶先布局的公司和垂直領域公司,也有希望憑借先發優勢 或是在子領域精耕細作所形成的壁壘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分得一杯羹。   

策略建議  
我們從擇時和選股兩個角度來考慮中概股的投資策略。

從擇時的角度考慮,推動2013年中概股行情的三大動力都在減弱。美股本身的估值 正接近歷史高點;中概股因為被錯殺而導致系統性低估的狀況已經不存在;中概股 行業內部的增長也出現分化。此外美聯儲在9-10月份的議息會議將決定未來的加息 路徑,對美股和中概股都將造成負面影響。從目前到4季度之前市場將持續動蕩,建 議鎖定盈利,精選個股,3季報後(11月左右)再重新審視是否入場。

從選股的角度考慮,我們選擇能夠從增長最快的細分行業獲益的公司。我們認為電 商將從購物和營銷兩個渠道雙重受益,貨幣化能力強,推薦電商龍頭(京東 JD US);互聯網平臺公司能憑借其規模優勢和完善的生態圈保持用戶的粘性,在行業 大轉型(例如從PC端向移動端轉型)的過程中能夠維持自身的領先優勢,推薦互聯 網平臺(百度 BIDU US,騰訊 700 HK,歡聚時代 YY US);在移動互聯網搶先布 局的公司也有希望憑借先發優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分得一杯羹,推薦細分領域內的 佼佼者(獵豹移動 CMCM US)。我們同時也推薦受益於消費升級和醫療支持增加 的體檢中心龍頭(愛康國賓 KANG US)。



附表:
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成分股詳情

  
編號
  
公司名稱
招商行業分類
Wind 代碼
股價(美元)
市值(百萬美元)
日均成交額
  
(百萬美元)
PE
PB




9/16/2014

過去 3 個月
2014
2015
2016
2014
2015
2016
1
58 同城
互聯網
WUBA.N
38.18
3,109  
8.3  
636.3  
200.9  
NA
8.4  
8.9  
7.0  
2
汽車之家
互聯網
ATHM.N
45.09
4,741  
4.5  
43.3  
31.8  
22.8  
14.1  
9.8  
6.9  
3
百度
互聯網
BIDU.O
210.73
73,884  
160.6  
33.9  
24.3  
17.8  
8.7  
6.3  
4.6  
4
北京易車
互聯網
BITA.N
81.60
3,595  
13.6  
50.0  
33.5  
26.0  
20.6  
15.4  
11.4  
5
暢遊
互聯網
CYOU.O
23.93
1,288  
0.8  
NA
15.7  
8.0  
1.4  
1.1  
0.9  
6
中國手遊娛樂
互聯網
CMGE.O
22.73
715  
2.3  
16.4  
10.2  
8.1  
2.7  
2.2  
1.5  
7
空中網
互聯網
KZ.O
6.96
316  
0.2  
NA
NA
NA
NA
NA
NA
8
網易公司
互聯網
NTES.O
86.62
11,320  
10.1  
13.9  
12.3  
11.0  
2.9  
2.4  
2.1  
9
網秦移動
互聯網
NQ.N
5.78
357  
3.3  
4.7  
3.4  
2.8  
1.0  
0.8  
0.6  
10
完美世界
互聯網
PWRD.O
20.91
1,036  
2.6  
9.3  
8.1  
7.6  
1.3  
1.1  
1.0  
11
鳳凰新媒體
互聯網
FENG.N
9.87
760  
0.7  
14.3  
11.4  
8.8  
3.3  
2.7  
2.4  
12
奇虎 360 科技
互聯網
QIHU.N
77.85
9,803  
46.9  
32.3  
19.7  
14.2  
10.0  
6.8  
4.6  
13
人人公司
互聯網
RENN.N
3.38
1,344  
0.5  
NA
NA
NA
1.0  
1.2  
1.3  
14
盛大遊戲
互聯網
GAME.O
6.38
1,713  
0.4  
NA
NA
NA
1.5  
1.2  
NA
15
新浪公司
互聯網
SINA.O
45.32
3,020  
28.6  
68.7  
35.7  
21.9  
1.7  
1.6  
1.4  
16
搜狐網絡
互聯網
SOHU.O
52.92
2,036  
7.0  
NA
NA
32.2  
1.7  
1.6  
1.5  
17
搜房
互聯網
SFUN.N
10.13
4,148  
10.8  
15.0  
11.8  
9.8  
6.0  
3.9  
2.8  
18
久邦數碼
互聯網
GOMO.O
7.35
246  
0.5  
20.4  
14.1  
12.3  
1.7  
1.6  
1.5  
19
優酷土豆
互聯網
YOKU.N
19.16
3,991  
10.6  
NA
113.2  
29.2  
1.6  
1.6  
1.4  
20
歡聚時代科技
互聯網
YY.O
80.74
4,513  
28.0  
30.1  
21.2  
14.6  
10.0  
6.7  
4.5  
21
攜程國際
互聯網
CTRP.O
60.95
7,888  
32.8  
58.4  
36.0  
24.1  
5.8  
5.1  
4.5  
22
去哪兒
互聯網
QUNR.O
29.49
3,497  
4.0  
NA
NA
93.5  
78.3  
NA
27.4  
23
藝龍旅行網
互聯網
LONG.O
17.47
617  
0.3  
106.9  
41.1  
22.4  
NA
NA
NA
24
唯品會
互聯網
VIPS.N
196.57
11,109  
23.7  
71.6  
40.3  
25.2  
28.1  
16.9  
9.8  
25
當當電子商務
互聯網
DANG.N
12.63
1,029  
4.8  
63.6  
21.8  
11.3  
6.9  
4.9  
3.1  
26
易居(中國)
互聯網
EJ.N
10.20
1,407  
4.0  
12.1  
8.4  
5.7  
1.6  
1.4  
1.2  
27
前程無憂公司
互聯網
JOBS.O
31.78
1,890  
1.8  
19.5  
17.0  
13.2  
3.2  
2.7  
2.3  
28
世紀互聯
信息技術
VNET.O
21.46
1,427  
11.3  
62.9  
27.1  
14.6  
4.1  
3.8  
3.1  
29
中國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
CNIT.O
4.42
130  
0.1  
NA
NA
NA
NA
NA
NA
30
藍汛國際
信息技術
CCIH.O
12.61
320  
1.3  
158.0  
57.5  
384.0  
5.7  
5.3  
38.3  
31
和利時自動化
信息技術
HOLI.O
21.56
1,241  
2.4  
15.2  
13.2  
11.6  
2.5  
2.1  
1.8  
32
阿特斯太陽能
新能源
CSIQ.O
6.74
305  
0.2  
NA
NA
NA
NA
NA
NA
33
韓華新能源
新能源
HSOL.O
4.79
3,338  
0.1  
20.8  
20.4  
NA
NA
NA
NA
34
晶澳太陽能
新能源
JASO.O
37.74
2,024  
23.2  
10.3  
8.1  
6.1  
2.6  
1.8  
1.3  
35
晶科能源
新能源
JKS.N
2.48
227  
0.3  
NA
NA
NA
NA
NA
NA
36
昱輝陽光
新能源
SOL.N
9.72
420  
5.9  
10.4  
7.4  
5.7  
0.5  
0.5  
0.5  
37
天合光能
新能源
TSL.N
31.93
982  
7.6  
12.6  
8.5  
6.1  
1.9  
1.5  
1.1  
38
英利綠色能源
新能源
YGE.N
3.28
333  
0.6  
NA
11.3  
9.4  
2.0  
1.7  
1.5  
39
中國明陽風電
新能源
MY.N
13.76
1,102  
9.7  
14.2  
9.5  
7.8  
1.1  
1.0  
0.8  
40
中國循環能源
新能源
CREG.O
3.52
640  
2.0  
NA
40.0  
8.6  
2.4  
2.8  
NA
41
泰邦生物公司
醫藥
CBPO.O
3.04
370  
0.6  
NA
NA
NA
0.7  
0.5  
0.4  
42
泰和誠醫療
醫藥
CCM.N
1.14
69  
0.2  
NA
NA
NA
NA
NA
NA
43
邁瑞醫療國際
醫藥
MR.N
54.28
1,329  
1.1  
19.4  
17.4  
15.2  
5.0  
3.5  
2.6  
44
科興生物技術
醫藥
SVA.O
7.25
326  
0.1  
17.3  
13.7  
12.7  
0.8  
0.7  
0.7  
45
藥明康德
醫藥
WX.N
31.12
3,683  
2.0  
16.5  
14.9  
13.4  
2.2  
1.9  
1.7  
46
正保遠程教育
教育
DL.N
4.93
272  
0.3  
NA
54.8  
27.4  
6.2  
6.4  
5.7  
47
新東方
教育
EDU.N
35.20
2,518  
3.0  
19.1  
16.6  
14.3  
2.8  
2.3  
1.9  
48
好未來教育
教育
XRS.N
15.39
549  
0.4  
26.7  
22.6  
17.5  
6.6  
6.5  
6.3  
49
學大教育
教育
XUE.N
21.92
3,472  
5.1  
14.9  
14.2  
12.0  
3.3  
2.7  
2.2  
50
500 彩票網
消費品
WBAI.N
34.32
2,707  
2.3  
43.9  
33.9  
24.7  
10.9  
8.3  
6.4  
51
華住酒店
消費品
HTHT.O
3.23
216  
0.1  
20.2  
10.8  
7.6  
NA
NA
NA
52
如家酒店
消費品
HMIN.O
29.88
982  
3.2  
33.5  
23.0  
12.9  
7.5  
5.8  
3.5  
53
博納影業
消費品
BONA.O
25.12
1,561  
0.6  
26.6  
21.7  
19.7  
3.0  
2.6  
2.3  
54
中國汽車系統
消費品
CAAS.O
30.02
1,427  
1.3  
18.0  
15.0  
13.9  
1.8  
1.6  
1.4  
55
中國鑫達塑料
消費品
CXDC.O
6.61
401  
0.3  
30.0  
21.8  
16.1  
2.0  
1.9  
NA
56
康迪科技公司
消費品
KNDI.O
10.58
297  
0.3  
NA
NA
NA
NA
NA
NA
57
玉柴國際
消費品
CYD.N
5.67
281  
0.7  
NA
NA
NA
NA
NA
NA
58
華瑞國際
消費品
EVK.A
15.35
707  
14.7  
NA
NA
NA
NA
NA
NA
59
泛華保險服務
金融地產
CISG.O
19.79
738  
0.2  
7.2  
7.1  
6.5  
0.7  
0.7  
0.6  
60
諾亞
金融地產
NOAH.N
6.23
92  
0.0  
NA
NA
NA
NA
NA
NA
61
鑫苑置業
金融地產
XIN.N
93.10
104,302  
3.5  
9.9  
8.7  
NA
NA
NA
NA
62
南太電子
金融地產
NTP.N
181.28
80,937  
3.8  
908.8  
939.4  
NA
NA
NA
NA
63
希爾威金屬
金融地產
SVM.N
134.51
239,595  
3.4  
10.0  
10.3  
NA
NA
NA
NA
64
中芯國際
ADR
SMI.N
43.50
73,461  
1.8  
15.5  
13.8  
NA
NA
NA
NA
65
中石化
ADR
SNP.N
6.27
313  
0.1  
14.2  
10.3  
9.0  
0.6  
0.6  
0.5  
66
中海油
ADR
CEO.N
14.63
809  
0.9  
NA
NA
NA
NA
NA
NA
67
中石油
ADR
PTR.N
3.43
336  
0.2  
NA
NA
NA
NA
NA
NA
68
中國人壽保險
ADR
LFC.N
1.72
294  
0.4  
NA
10.1  
13.2  
NA
NA
NA
69
中國移動
ADR
CHL.N
63.12
257,149  
12.7  
15.1  
15.8  
14.3  
NA
NA
NA
70
中國電信
ADR
CHA.N
63.54
49,910  
0.6  
18.6  
19.2  
NA
NA
NA
NA
71
中國聯通
ADR
CHU.N
17.49
41,816  
1.6  
20.9  
20.3  
15.2  
NA
NA
NA
72
華能國際電力
ADR
HNP.N
48.44
14,834  
1.0  
8.3  
8.7  
NA
NA
NA
N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19

債市遭遇黑天鵝 單邊上漲的好日子到頭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64

20130328100521503

(本文作者系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兼首席分析師鄧海清,本文轉自其微信公眾號:haiqingzhaipin)

2014年12月8日,中證登出臺《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即日起“暫不受理新增企業債券回購資格申請”,對於已取得回購資格的企業債券,則要求“暫不得新增入庫”,只有“按主體評級‘孰低原則’認定的債項評級為AAA級、主體評級為 AA 級(含)以上(主體評級為AA級的,其評級展望應當為正面或穩定)的企業債券”不受影響。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一、中證登出臺此文件的目的是什麽?

首先必須解釋的是,中證登出臺這一文件的目的是什麽。我們並不相信這是中證登“腦門發熱”的舉動,也不認可這一政策違背整體宏觀調控取向。政策制定必須符合國家戰略方向,這是任何一個部門制定政策的基本前提,制定失敗的政策是需要承擔政治責任的。此外,政策制定要兼顧部門利益,否則出臺政策得不償失。下面我們從國家戰略和部門利益兩個層面對這一政策進行分析:

1、國家戰略層面,通過制度建立“人造信用利差”,降低新型城鎮化融資成本。

(1)中國債券市場存在信用風險定價失效問題,信用利差取決於流動性,而並非違約風險。中國債券市場存在的一個系統性問題是,信用定價的失效。根據我們的信用債分析框架,信用利差=企業的違約風險+債券的流動性風險,根據歷史數據,信用利差隨著債券收益率的上行(經濟變好,企業違約風險降低)而擴大,表明信用利差主要受債券的流動性風險影響。

(2)基於違約的產業債分化初現,而城投債違約成本太高難以承受。2014年,隨著一系列信用風險事件的出現,產業債特別是民營債券分化已經開始,但是城投債依然是鐵板一塊。事實上,中國現階段難以通過城投債違約來實現風險定價,因為這存在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同時對於未來地方政府融資成本降低有毀滅性的的影響。

(3)建立“人造信用利差”,良債驅逐劣債。為了應對城投債信用利差過窄,有必要通過制度因素,使得“債券的流動性溢價”分化,建立“人造信用利差”。中證登的這一措施將導致低評級城投債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特別無法通過質押放杠桿之後,將嚴重影響其估值水平。在過去,低等級信用債同樣可以質押,因而在沒有違約的情況下,高等級信用債幾乎沒有任何相對優勢可言。在這一政策出臺之後,高等級信用債可以通過放杠桿彌補收益率的劣勢,高、低等級的城投債收益率分化將進一步擴大。

(4)國家層面而言,降低融資成本是主要目的。降低融資成本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降低地方政府新型城鎮化的融資成本。這一措施將導致低等級債券成為“劣債”,有利於降低同樣高利率的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利於降低新型城鎮化融資成本。未來地方政府債務主要由省級平臺發行,這些債券是高等級債券,只有使得高等級債券具有相對優勢,才能使得未來地方政府融資成本降低。否則,高等級債券將被迫向低等級看齊,地方政府融資成本依然無法降低。按照中證登的措施,低評級城投債不再成為市場最為偏好的品種,地方政府融資成本降低成為可能。

2、部門利益層面,中證登的股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證監會是其主管部門,必須分析對於證監會而言,這一政策的意義是什麽:

(1)交易所市場風險降低,為迎接財政部主導的“市政債”提供空間。對於中國的任何一個金融市場而言,降低系統風險,擴大市場份額都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而中證登這一措施同時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這一措施與此前降低信用債質押率一脈相承,通過禁止低等級債券放杠桿降低系統風險;另一方面,打壓低現有等級城投債,為迎接高等級為主的市政債提供空間,財政部在選擇發債市場時或許會對交易所市場偏好增加。

(2)目前交易所市場面臨的兩個困境是“資金緊張+股市瘋漲”。具體而言,一是交易所資金的持續性緊張:近期股市瘋漲導致資金面持續緊張,銀行間市場同樣自顧不暇,但是沒有看到任何央行出手的信號,機構對此已經難以承受;二是證監會希望股市“長牛”而非“瘋牛”:近期股市“瘋牛”或許已經引起高層的關註,證監會可能要承擔一定責任,因此迫切需要為股市降溫或者減少證監會的責任。這一措施恰好能夠同時滿足這些需求。

(3)中證登此舉具有倒逼央行放水的作用,同時為股市“瘋牛”找解釋。一方面,此次調整將導致交易所乃至銀行間的整體性資金緊張,客觀上將導致央行必須做出救資金面或者不救的選擇,而在降低無風險利率的大趨勢下央行出手的概率較高,資金面緊張的問題可能會得到解決。另一方面,無論央行放水或者不放水,證監會在股市“瘋牛”中的責任都將降低:如果央行放水,那麽股市繼續上漲就有了政策面的理由,出現“股市泡沫”也並非證監會的責任;如果央行不放水,那麽股市“瘋牛”將受到抑制,也是證監會希望看到的。

二、對債市和股市的影響幾何?

1、對債券市場而言,“低等級放杠桿套息”模式終結,踩踏下的拋售與流動性沖擊下的拋售兩方面。在過去,低等級債券同時具有高收益和可放杠桿雙重屬性,而現在將只具有高收益屬性,“低等級放杠桿套息”模式將不複存在,券商、基金的投資行為將面臨重大調整。對於債券市場而言,一方面,債基或面臨較大贖回壓力增大流動性風險。由於股市表現強於債市,而中證登新政或引發部分機構拋售城投,從而帶來較大損失,因此相對表現較弱的債基當下或面臨相對之前更大的贖回壓力,從而增大流動性的風險和債市拋壓;另一方面,高杠桿下部分機構去杠桿可能引發整體被動去杠桿。由於在此次的質押條件發生改變後,交易所新增的大部分券難以進入質押庫,並且在城投債的篩選結束後將對債項評級不到AAA、主體評級不到AA的券進行出庫操作,因此機構或選擇對債券進行主動拋售,引發踩踏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預計AA(2)及更低評級的債券將出現較大的拋售壓力,從而收益率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行。在流動性風險和債市拋壓增大的情況下,原來以低評級債券進行套息與加杠桿的操作不再可行,投資者或可在兩種策略中任選其一進行操作。

值得投資者註意的是,在全部城投債中,約70%托管在銀行間而非交易所。但是在中登公司對債券質押規則進行了如此大幅調整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對銀行間的債券也應警惕分化風險,以防止陡然喪失流動性造成估值風險。

2、對於股票市場,短期而言也將帶來小幅沖擊。主要原因在於,中登公司此次的質押條件調整將使得券商的債券質押式回購中面臨新券難以新增、老券風險增大的情況,券商的這項業務受損將導致兩融業務的開展受到部分的負面影響。這將對股票市場造成部分壓力但是影響相對較小(首先、兩融業務規模大約為9000億左右,而兩市的市值約為30萬億,相對而言規模並不大;其次、此次波及的城投債的範疇相對仍然有限,在城投債中,暫停入庫的債券的市值規模約為城投債規模余額的1/5左右,存量債券接續兩融業務的空間仍大)。

3、對股市長期相對利多。如前所述,由於流動性沖擊以及“兩融”收縮,對股市可能存在短期利空,但是長期而言是利多股市的。這一措施將導致市場對於高收益債券產品的偏好系統性降低,高風險偏好投資者、股債混合基金等將對股票的偏好將增加,資金由低等級債券向股市的切換將加速,因而對股市而言具有長期的利多影響。

4、央行應對措施決定未來債市和股市方向。需要特別註意,上述分析中,並沒有考慮央行的影響,而事實上本次政策調整之後,最大的看點就是央行。如果央行采取積極措施,如PSL、MLF、逆回購乃至降準等,則上述分析中的流動性沖擊將大幅減少,“股債雙牛”的長期格局將得到最重要的保障;而如果央行袖手旁觀,則流動性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將擴大,不排除類似去年“錢荒”出現的可能,“股債雙殺”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周二的公開市場操作是第一個觀察時間窗口。

三、債券市場投資策略:

1、中長期角度:對於2015年,我們認為“股債雙牛”大格局不變,但是從“股債比翼齊飛”變為“股債輪動”,“懶漢策略”需要變為“勤勞的小蜜蜂”。對於利率債,我們認為將進入上下限模式,即“上有頂,下有底”。(1)上半場我們認為“良債驅逐劣債”仍將繼續,風險定價導致利率債具有相對優勢,十年期國債的頂認為在4.2%附近,4%具有顯著的配置價值,十年期國開的頂在5%附近,4.7-4.8%具有顯著的配置價值。(2)下半場經濟增長悲觀預期將消失,配置策略有高等級逐步轉向低等級,但仍需註意“排雷”。

2、短期角度:本次政策調整導致短期沖擊幾乎是必然,但是我們強調,債券市場的調整在本周可能接近尾聲,配置時間窗口臨近。2014年的單邊市已經成為“過去式”,對於未來的債券市場,保持理性的研究和投資,“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才是制勝之道。建議沒有流動性壓力的機構減少拋售利率債避免“被踩踏”,機構投資者可以等待利率債調整到位、央行采取積極措施後介入利率債市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55

押註美元單邊上漲不靈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03

0020210431

像去年那樣押註美元兌歐元、日元單邊上漲的容易錢恐怕沒有了,投資者今年需要在溫和上漲的美元背後尋找交易機會。

彭博社近日調查了超過12位策略師。他們認為,繼去年大漲13%以後,美元指數在2015年僅能上漲3.5%。美國銀行今年首選的外匯策略是做空澳元/美元,而高盛則看漲美元兌南非蘭特、匈牙利福林和歐元。

蒙特利爾銀行全球外匯策略部主管Greg Anderson在12月30日的采訪中告訴彭博社,“(美元)交易將更加顛簸,會變得起起落落”, 美元下半年以來的上漲步伐是“不可持續的”。

美聯儲將開始加息成為美元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但隨著全球經濟放緩,這也受到了質疑。在FOMC享有投票權的舊金山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周一表示,他認為“沒有任何理由急於加息。”

參與調查者們預計,截至今年年底,美元兌歐元會上漲2%,美元兌日元會上漲5%左右,去年美元兌該兩種貨幣的漲幅都是14%。

美元過度上漲?

1月2日,資產規模74億美元的Samson Capital Advisors基金經理Jonathan Lewis 在電話中告訴彭博:

2014年美元過度上漲了。在現在的水平下,美元今年難以維持那樣的上漲幅度了。

交易員預期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間將在9月,半年前的預期為7月。期貨合約顯示,有64%的可能美聯儲會在9月上調基準利率至少0.5%。

12月FOMC聲明稱,美聯儲將“耐心”等待貨幣政策開始正常化。美聯儲主席耶倫在FOMC發布會上表示,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上不太可能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

但耶倫表示,部分委員認為,2015年中期的經濟條件可能適合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86

【宏觀】妄圖對美國單邊下註的風險很大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23

【宏觀】妄圖對美國單邊下註的風險很大
作者:李一民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美國公布一季度GDP初值增長0.2%,隨後美聯儲FOMC發布聲明,維持0-0.25%的超低利率不變,基調偏鷹,對於加息的指引則著墨不多。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美聯儲將其部分歸因於“暫時性因素”,並未對經濟前景表現出悲觀。數據波動增大,政策含糊其辭,美元指數大幅震蕩,這是典型的前夜調整期特征,這一階段我們在3月報告《全球資產迎來3個月前夜調整期》給過明確結論:美元回落、外資回流。

我們認為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具有很大上升空間與潛力。受寒冬影響,開工率下降導致非住宅投資減少,制造業整體與私人消費下行,強勢美元嚴重侵蝕出口。但房地產市場一枝獨秀,有望對沖制造業頹勢。目前來看,前夜調整期的特征明顯,數據波動很大,並將繼續維持,避免對美元單邊下註,畢竟加息的時點可早可晚,但今年大概率不會缺席。

主要觀點及邏輯:

美聯儲4月份議息會議聲明整體中性,宣布維持超低利率不變,經濟放緩是受暫時性影響,並預期短期內通脹將維持在現有水平。重申以就業市場改善和通脹回歸2%為加息的前提,同時充分考慮金融市場和國際經濟環境。聲明要點如下:

(1)經濟評述:3月會議以來,美國經濟增長步伐放緩,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增長0.2%,大幅低於預期的1%。聯儲認為這部分是因為“暫時性因素”所導致。勞動力市場上,就業和失業率維持之前水平;家庭實際收入強勁增長,而支出增長卻有所下滑;商業固定資產投資疲軟,房地產市場溫和複蘇,出口下滑。通脹率仍然低於聯儲的長期目標2%。

(2)加息預期:相較3月會議,本次會議並未對加息時點釋放出更多的信號,使得加息時點在美國經濟走弱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再次強調這是前夜調整期的典型特征。美聯儲仍然有信心美國將在中期達到既定的就業和通脹目標。此外,由於目前各國貨幣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分歧,聯儲聲明加息也將全面考慮金融產業發展和全球經濟變化。

(3)前瞻指引低等負面因素消退。

隔夜美元大幅震蕩,非常差的GDP出臺以後,下註聯儲推遲加息的空單令美元指數一度逼近85,但美聯儲在決議中並未對第一季度疲軟的經濟表現出過於擔心,利好美元大幅回升,10年美債收益率也整體收漲。數據波動增大,政策含糊其辭,美元指數大幅震蕩,這是典型的前夜調整期特征,這一階段對美元任何一方單邊下註的操作都不可取。

2015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健,因此美聯儲對近期不佳的經濟數據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擔心。油價近期有所反彈,將幫助美國經濟盡快走出低能源價格的影響。

美國經濟分析署公布2015年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初值,年化季環比增長0.2%,低於預期的1%,大幅不如前值2.2%。怎樣看待如此悲觀的經濟數據,不妨回顧2014年美國經濟走過的一年,一季度-2.1%、二季度4.6%、三季度5.0%,全年實現增速達到2.4%,創四年以來新高。寒冬因素定讓全球分析人士記憶猶新,如果評判美國經濟或許尚待觀察,畢竟基本面上積極的因素也在逐步湧現,例如勞動力與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及進口價格走低等負面因素消退。

隔夜美元大幅震蕩,非常差的GDP出臺以後,下註聯儲推遲加息的空單令美元指數一度逼近85,但美聯儲在決議中並未對第一季度疲軟的經濟表現出過於擔心,利好美元大幅回升,10年美債收益率也整體收漲。數據波動增大,政策含糊其辭,美元指數大幅震蕩,這是典型的前夜調整期特征,這一階段對美元任何一方單邊下註的操作都不可取。

(來自申萬宏觀)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76

央行降息:對股市利好,但請別單邊樂觀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64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10 22:35 編輯

央行降息:對股市利好,但請別單邊樂觀
作者:格隆匯 岷山


突發!今日下午17:00,央行決定降息0.2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首先我們先看下央行去年以來的降息降準,分別降息3次(加上這次),降準2次。  


2014.11.22 (降息) 央行宣布次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名幣貸款0.4個百分點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


2015.02.05 (降準)央行宣布次日起全面下調金融機構人名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15.03.01 (降息)2015年2月28日,次日起分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


2015.04.19 (降準)央行宣布次日起全面下調金融機構人名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定向降準。


下面是央行有關負責人就下調人民幣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並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答記者問   

1、此次進一步下調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的主要考慮是什麽?

答:此次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人民銀行先後兩次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持續下降,市場利率明顯回落,社會融資成本整體有所降低。當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動較大,我國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同時,國內物價水平總體處於低位,實際利率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為繼續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鑒於此,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2、此次結合降息進一步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至基準利率1.5倍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麽?

答:目前,我國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不斷擴大,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顯著提升,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利率定價格局基本形成,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逐步健全。同時,存款保險制度的順利推出,以及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為加快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市場利率趨於下行,實際上已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時間窗口。為穩妥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銀行決定結合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擴大至基準利率的1.5倍。由於目前存款利率“一浮到頂”的機構數量已明顯減少,預計金融機構基本不會用足這一上限。  

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的進一步擴大,是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這不僅拓寬了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有利於進一步鍛煉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促進其加快經營模式轉型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為最終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也有利於資金價格更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推動形成符合均衡水平和客戶意願的儲蓄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金融健康發展。  

3、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進一步擴大後,如何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

答:為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人民銀行將繼續公布存貸款基準利率,進一步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提供重要參考。同時,進一步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體系,完善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此外,人民銀行還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進一步發揮好對金融機構利率定價的行業自律作用,按照激勵與約束並舉的原則,對利率定價較好的金融機構繼續優先賦予更多市場定價權和產品創新權;對存款利率超出合理水平、擾亂市場秩序的金融機構加以自律約束。  


4、下一步人民銀行在利率調控和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還有哪些考慮?

答:此次結合降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重點是適應經濟基本面的變動趨勢,繼續促進實際利率回歸合理水平,並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根據流動性供需、物價和經濟形勢等條件的變化進行適度調整,綜合運用價量工具保持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同時,更加註重改革創新,寓改革於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推出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不斷拓寬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空間,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並不斷增強中央銀行利率調控能力和宏觀調控有效性。  

為何降息?
4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往國開行、工行考察。李克強在座談會上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可多方面調查的數據表明,企業利潤目前平均只有5%,扣除財務費用之後不就成負增長的了嗎?”  

4月23日,李克強考察興業銀行,再次希望銀行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否則將加劇經濟下行壓力。  

  匯豐PMI:  

CPI:  

總理的擔憂來自於實體經濟的持續走弱。無論是匯豐PMI創下12月新低,亦或者CPI持續在低位徘徊,都顯示企業產出價格持續低迷,通縮風險開始集聚。包括之前公布的GDP數據,第一季度勉強保住了7%,全年保7的目標比較嚴峻。  


GDP持續下行  


對政府來說,降息當然是希望水可以進入實體經濟,但由於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雖然降低基準利率,但存款利率並未降低,而貸款利率則由市場決定,較少受基準利率影響,因此,降息未必起到明顯效果。  





央行數據顯示,2015年3月末,企業融資成本為6.83%,比上年末下降12個基點,比上年同期僅下降50個基點。

政府也是在屢次降息降準之後不斷觀察市場狀況,如果此次降息並沒有能達到預期效果,未來再次降息降準也說不定。





日本的歷史,我們的擔憂
日本也曾經不斷地用寬松貨幣刺激經濟,但經濟表現如何呢?“失去的10年”、“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就是對日本經濟的較好描述。現在安倍印鈔票的力度比誰都大,都搞出“安倍經濟學”的名頭了,但可想而知的,“失去的40年”將是對下一階段日本經濟的描述。  


原因在於,繁榮、衰退、蕭條、恢複是寬松貨幣制造的一個比較完整的經濟周期。只有經過蕭條期的調整,才能開始新一輪的繁榮。但是連續的刺激等於是強行讓經濟不進入調整期,那麽,經濟也就不會再進入繁榮期。而刺激的效果也是遞減的。因為每一次刺激,都削弱了經濟的根基,那麽,下一次刺激的“效果”必然就要差一點。  


2009年的4萬億刺激經濟為什麽“效果”那麽好,馬上就阻止了經濟的跌勢?這是因為,此前改革開放30年持續高增長打下了雄厚底子。自2009年之後,中國經濟一直沒有經歷調整期。這就使得2014年的連續刺激,引起的反應甚微。  


2014年,定向寬松幾千億、上萬億,都被稱為“微刺激”,要知道,這樣的數額要是放在2009年前,那就是絕對的“強刺激”。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市場的“抗藥性”增長很快。 而微刺激並沒有換來經濟的複蘇,反而越陷越深,然後才開始了一輪輪的降息與降準。  


對股市利好,但請別單邊樂觀

對於股市來說,降息無疑是利好,持續的降息和降準的確起到了將水放入股市的作用,同時在歷史上的確存在經濟弱,放水,股市上漲的案例,所以相信股市有著繼續沖高的動力。不過這次降息從力度上來說低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是0.5個點),而且此次降息在很多人的預期範圍內,加上市場的“抗藥性”,對股市的正面促進作用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麽大,不可單邊樂觀思維。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39

美聯儲加息周期下 “首席”諫言:避免形成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6850.html

美聯儲加息周期下 “首席”諫言:避免形成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

一財網 薛皎 2016-01-10 20:03:00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論壇中表示,眼下,最關鍵的是維持人民幣匯率在相對平穩的水平上波動,避免市場形成貶值預期,只有穩定的外匯市場、資本市場,才能實現穩定的金融市場這一最終目的。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5年,全球市場雖然“黑天鵝”事件頻發,但全球經濟仍在動蕩中持續前進,美聯儲終於邁出加息的關鍵一步,中國在匯率改革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更是進展顯著,人民幣成功納入SDR貨幣籃子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讓2015年圓滿收官。

展望2016年,美聯儲加息預期與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成為全球市場不容忽視的兩大主題。新年伊始,中國匯市意外出現連續大幅波動更是讓投資者擔憂人民幣是否已進入貶值通道。1月9日,在由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辦的主題為“2016中國經濟:做什麽?怎麽做?”論壇中,多位業界知名學者共同探討人民幣年初大跌的原因及未來預期,以及在美元走強大背景下,如何保持匯率穩定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持續推進。

“我不認為中國央行會推行一種非常明顯的導致人民幣大幅度趨勢性貶值的政策。”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論壇中表示,眼下,最關鍵的是維持人民幣匯率在相對平穩的水平上波動,避免市場形成貶值預期,只有穩定的外匯市場、資本市場,才能實現穩定的金融市場這一最終目的。

人民幣單向貶值預期有礙金融穩定

繼8月11日“新匯改”後,2016年剛開始人民幣再次成為全球市場關註的焦點。1月4日至1月7日連續四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調614個基點,貶值幅度為1.52%,屢次刷新2011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年初至今,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已貶值1.54%,而去年全年尚貶值不足5%。

“人民幣最近確實有一些貶值的壓力,”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在論壇中提出,最直觀的原因是國際宏觀周期在發生變化,美國經濟複蘇的步伐在加速,很多經濟指標在逐漸改善,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經濟卻因過去杠桿太高而需要度過一個去杠桿的過程。從宏觀上看,中美之間有一個此消彼漲的過程,市場很容易形成預期——美元將會繼續升值,而人民幣則會貶值。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則提出,人民幣年初爆發的貶值壓力由來已久。

“從2014年年底到去年8月份,人民幣實行的其實是非常僵硬的盯住美元的政策,當美元出現非常明顯升值的情況下,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提高,從2014年到2015年年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提高了14%左右,”朱海斌認為,雖然“8•11新匯改”時人民幣匯率得到部分調整,但是還不夠,更何況從新匯改後到去年12月初,人民幣似乎又重新回到軟盯住美元的政策上。

值得註意的是,人民幣對美元主要貶值原因之一是市場預期美元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今年將會持續走強,而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則分析認為,美聯儲加息並不意味著美元走強,從以往表現來看,美元甚至有很大概率將在加息後走弱。

“美聯儲非常善於引導預期,在美國過去經歷的7次加息周期中,有5次在美聯儲開始加息後,美元其實在一年之內出現了貶值,因為美聯儲在加息行動前給市場足夠準備時間,美元升值預期已經被提前消化,所以我對人民幣並沒有非常悲觀,我不覺得今年美元還會繼續走強。”沈建光說道。

連平則認為,美聯儲加息對於各個國家經濟及匯市的影響程度,首先取決於這個經濟體自身的狀況。

“為什麽過去美聯儲加息,像德國等歐洲經濟體的情況還比較平穩,而一些新興經濟體已經扛不住出現危機了呢?”連平認為,在應對外部沖擊時維持國內經濟穩健至關重要。“中國現在的狀況我覺得特別需要警惕,隨著中美利差不斷縮小,中國經濟什麽時候能夠持穩,速度還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下降的勢頭能不能穩得住,這就關系到未來的預期。”

與會經濟學者普遍認為,人民幣的匯率波動程度將會加大,而最關鍵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避免市場對人民幣形成單向貶值預期。

劉利剛認為,一旦人民幣單向貶值這種預期被市場肯定之後,將會導致資本大幅流出中國,對於中國的金融穩定、市場的流動性都將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朱海斌也提出,人民幣如果對美元持續貶值,會導致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加快對美元貶值速度,面臨匯率戰的風險。“我覺得大幅貶值和一步到位的貶值思路,從市場角度來看是非常危險的。”

如何正確引導市場預期,改變對於人民幣貶值的看法,在匯率波動日益明顯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沈建光認為,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十分重要,“中國央行應該盡可能給市場一個明確的預期”。

對於年內人民幣走勢,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預計,在經歷一個過山車式的走勢後,人民幣對美元到今年底貶值幅度或約5%,其中一季度貶值壓力較大,不排除采用相應的資本管制舉措,包括窗口指導和限制結售匯等。

朱海斌則認為,下半年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相對穩定。一方面,美元強勢表現有所減弱,同時10月1日新的SDR貨幣籃子生效,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也將帶來利好。

美元成2016年資產配置核心要素

剛剛過去的2016年第一個星期,全球市場經歷大幅波動,人民幣意外大幅貶值,中國股市下跌近10%、美國股市下跌6%、歐洲股市下跌6%、石油價格下跌10%、美國國債長期收益呈現下滑走勢。

在大部分投資者看來,2016年是非常難掙到錢的一年,而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在人民幣匯率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單邊升值預期後,怎樣合理進行海外資產配置顯得越發重要。

“全球宏觀經濟在2016年基本霧霾一片,這是經濟霧霾,除了美國一枝獨秀。”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在論壇上單刀直入地指出,當前資產配置的配置要素需要國際化,以全球視野看待資產配置時,美元無疑成為首選,“這是對資產配置第一個層面國別選擇的確定,即對經濟體的選擇”。

新年伊始,金融市場“開門黑”在某種程度說明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全球,主流預期都充滿了悲觀情緒。“在這樣的預期中,資產應該逃離高風險品種,走向低風險品種。”在林采宜看來,在追求低風險時代,美元資產應該更多的配置在對沖基金、優先股、高等級低風險債,以及歐洲房地產上。

同樣認為美元將成為今年全球市場主要投資元素的還有麥格理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在他看來,如果2016年,如果美元走勢依然強勁,資金無疑會從新興市場流向美國,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將進一步下跌,進而對大宗商品出口國產生重大影響,但是中國不僅僅是大宗商品消費國,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生產國,未來必將影響包括多數處於上遊產業的國有企業,進而影響經濟。

但是另一方面,新興市場走弱,美國的出口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如果美元沒有這麽強勢,僅上升5%或者更少會是比較好的情況。”胡俊偉認為,上半年美元可能仍會維持強勢,一旦下半年油價企穩可能會有所改變,美元因素是2016年決定大宗商品資產配置的重要指標。

在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的過程中,劉利剛建議加強人民幣“內部化”的進展,即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在中國境內持有人民幣。

“目前中國的資產市場向海外開放的程度非常低,海外的投資要想進入中國非常困難,前不久央行已經允許海外央行、主權基金能夠直接進入中國債市購買人民幣債券,下一步是不是海外的機構投資人、養老基金也能更容易的進入中國的債券市場?這樣一來,雖然我們有資本流出的壓力,但是隨著資本賬戶的開放,資本流入也會不斷增加,這樣雙向的資本流動,才會使人民幣真正浮動起來。”劉利剛說道。(本報記者王瑩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40

對話管濤:打破人民幣單邊預期 要下“先手棋”

今年10月以來,人民幣連續、較大幅度的貶值引發了國內各界的擔憂,不乏學界、業界人士對基於“上日收盤價+一籃子貨幣變化”的“雙錨制”產生了質疑。更有觀點認為,不應該讓市場對形成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

走向未來,“雙錨制”是否應更新換代?又是否應該放任人民幣在外圍沖擊下持續走貶?在談所謂的“自由浮動”前,我們還應該做什麽更重要的準備?

在各界倍感迷茫之際,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他也開誠布公地亮出觀點——要打破人民幣單邊波動的預期,比起點位預測,我們更應下好“先手棋”,即在外圍市場波動前,就要提前做好情景分析和預案準備。同時,他在第一財經“橫越未知”年度峰會上也強調了上述行動的重要性。

“‘外匯政策’也存在‘不可能三角’,一是負責外匯市場價格出清的匯率浮動政策,二是外匯市場幹預,三是資本流動管理,後兩者為數量出清,不可能這三個工具都不用,即不可能同時既要保匯率,又要保儲備,還要保資本自由流動。至少要使用其中一個工具來解決市場出清的問題。”

“無論是當前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還是過去的參考雙邊匯率,市場價格都是不可能充分出清的,因此,必要要依賴外匯市場幹預和/或資本流動管理的數量出清工具,”管濤告訴記者,最近這一波人民幣貶值主要是由外部沖擊引起的,如英國脫歐公投、美聯儲加息預期、特朗普當選等,跟國內經濟基本面沒有大的關系,“即使人民幣匯率波動已更加基於市場供求,但匯率浮動應該發揮平滑外部沖擊的作用,要避免外部沖擊對內部經濟的直接影響。”

避免形成單邊匯率預期

對於“雙錨制”得失的爭論在11月時達到頂峰。當然,強勢美元似乎加劇了問題的暴露。

所謂“雙錨制”,即2016年初央行公布了一個透明的人民幣中間價制定規則,中間價變化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上日收盤價和上日中間價的價差,占50%權重;二是維持一籃子匯率穩定要求的人民幣/美元匯率變化,同占50%權重。

有學界觀點認為,一方面,當前外匯市場供不應求,為了讓價格反應市場供求的變化,央行允許人民幣貶值;另一方面,美元的強勢和弱勢帶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下起伏。兩股力量加在一起,是人民幣漸進貶值的趨勢線。

管濤則始終認為,關鍵問題並不在於當前的“雙錨制”,而在於如何管理市場預期。

“由於這個機制太透明,似乎可以讓市場預見某種人民幣匯率走勢。如果市場普遍預期,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或者國際投資者避險情緒,促使美元總體走強,那麽,在當前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匯率就可能是以走弱為主的情形。”他表示,如果市場預見到了這一趨勢,企業和家庭部門就可能會集中購匯、囤積外匯,這將導致預期自我強化、自我實現,進一步加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壓力。

“我們需要打破市場對人民幣一致性的單邊貶值預期,要讓影響匯率預期的因素更加多元化,這樣才能帶動交易,否則如果大家都知道要跌,那麽就可能會不斷換匯。”管濤稱。

換言之,在單邊預期盛行的背景下,央行的一定幹預則是幫助匯市出清的手段。對此,也有觀點質疑——既然當前強調的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央行幹預無疑是重回老路、消耗外匯儲備。

針對這種普遍的心理矛盾,管濤分析稱,即使是參考一籃子貨幣,也應該做到靈活調節,以應對外界沖擊。其實,在“雙錨制”下,人民幣也並非自由浮動,而是從盯住雙邊匯率轉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光靠這一機制也無法出清外匯市場。此外,央行也曾強調,這是一個過渡的機制,以後要將宏觀經濟等因素引進來,要讓影響匯率的預期更加多元化,以便帶動雙向交易。”

至於在何種情況下央行可能放棄這種機制、人民幣究竟是不是要徹底浮動,這可能仍是下一階段的問題,“當前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建立一個負反饋機制,打破單邊預期。”管濤表示。

主流觀點認為,在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後,盡快實現浮動匯率體制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最佳方案,但如果由於短期阻力而無法浮動,那麽暫時采取區間波動等體制也未嘗不可。此外,在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浮動匯率制度的優越性可能無法充分發揮,而所謂的均衡匯率也是在持續雙邊浮動的過程中慢慢尋得的。

設計預案下好“先手棋”

面對人民幣當前的貶值壓力,市場上充斥著對2017年人民幣點位的預測,各界更是對“美元究竟能走多強”的討論樂此不疲。然而,經歷了黑天鵝頻出的2016年,“即使今年押註美元走強的人也沒賺到錢,因為時機不對,”管濤表示,比起繼續猜測美元和人民幣的點位,中國更應該下好“先手棋”。

在他看來,任何以價格水平為目標的匯改註定要充滿挑戰的,這也是為何當前人民幣匯改著眼於改革“機制”。

“現在很多人討論美元短期會強會弱,這是沒有用的,對於監管部門而言,更重要的則在於事先設計應急預案——美元強了,我們要怎麽辦;美元弱了,我們又要怎麽辦。針對美元不同的走法,都要有情景分析、壓力測試。這樣一來,不論出現任何意外波動,都能‘見招拆招’,避免臨時起意、被動應對。”

其實,早在前幾年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強烈之時,外管局為了應對資本流入的沖擊,就作出了各種預案,當時仍身在外管局的管濤則是見證者之一。

具體而言,他介紹稱,“例如應對資本流入,只要觸發了預設的特定閥值,我們就能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然後根據流入的主要渠道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在2010年,資本流入的主要渠道是遠期結匯,於是就出臺了銀行結售匯收付實現制頭寸余額下限管理的措施。這就意味著銀行和企業簽了遠期結匯協議,不能提前在市場上賣出外匯,銀行就相當於拿著外匯敞口,這樣銀行與企業做遠期結匯的積極性就會降低。”

此外,外管局在2013年又進行了結售匯頭寸的管理,這次是則是對銀行外匯貸存比設定閥值,超過一定上限的就要求增持一定比例的外匯頭寸。

他稱,“當時的資本流入渠道與2010年的渠道不同,是外匯貸款增長很快,外匯貸款增長快,替代了購匯,導致了當期結售匯順差的被動擴大。根據管理要求,我們沒有直接限制發放外匯貸款。但銀行如果繼續放貸款的話,意味著銀行要增加匯率敞口,也會產生風險,就要采取一個措施,要麽減少貸款,要麽繼續增加存款,但是風險要定價轉移到貸款者身上。”

這其實是一種逆周期的調節,當時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外匯貸款增長勢頭得到很好的遏制,跟政策出臺前的1-4月份相比,5、6兩個月份境內外匯貸款月均增幅下降了將近300億美元,這對於緩解當時的外匯供求壓力是很有好處的。”管濤回憶稱。

最後,他也強調,經濟強、貨幣強,因此長期人民幣的強弱仍取決於國內經濟改革和調整的進度。“重點並不在於‘L形’的底部到了沒有,而是在於中國經濟增速能否調整到一個可持續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22

【展望2017】打破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 強美元並非必然

2016年,人民幣持續較大幅度的貶值引發了國內外的關註,在恐慌情緒壓倒了基本面的情況下,中國居民的購匯沖動達到頂峰。進入2017年,首當其沖的便是美聯儲將再加息3次的預期,而這究竟會否兌現?強美元將持續多久?就人民幣而言,中國央行又會如何進行預期管理?學界、業界、監管層將帶著這一切未知步入新的一年。

彭博匯總的46家機構最新的預測中值顯示,美元/人民幣會在2017年一季度飆至7,2017年末進一步升至7.12。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觀點後發現,盡管人民幣破7似乎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但其在新興市場貨幣中的貶值幅度幾乎是最小的,且強美元並不必然會長期持續。

強美元並非必然

正如各界認為新當選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必定會發動貿易戰一樣,多數人也認為美元會隨著美國經濟的複蘇、美聯儲加息而持續走強,但其實在這個互相依存的全球市場,貿易戰不一定打得起來,而美元走強也並非必然的長期趨勢。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預計,美國經濟將因特朗普的刺激政策等因素而迎來大轉折,2019年增速可達4%,最大的風險是低估美國反轉。

但特朗普政策也存在內在矛盾,因此對於美元而言並非完全利好。就對內政策而言,減稅、積極財政投資基建、重建制造業是核心,這將拉動投資和GDP,推動利率上升、美元升值;然而,也會導致債務負擔增加、出口下降、國內成本上升乃至增長下降,美元可能因此而貶值。

美元對於美國經濟存在一個自動平衡機制。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在2015年底的研究中,利用美聯儲模型測算得出,廣義的實際美元指數升值10%,美國GDP在之後的三年中下降1.5個百分點;如果升值15%,GDP三年內下降2至2.5個百分點。

就美國的對外政策而言,其對中國經濟和匯率的影響在於——戰略收縮、抑制中國、開征關稅、施壓人民幣要求升值以維護特朗普核心主張,這對美元的影響為短期升值、長期貶值。

(美元指數歷史階段)

資深人民幣研究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潘英麗預計,未來美國經濟仍將低迷,利率仍會低位鋸齒狀波動,2018年開始美元可能步入10年貶值期。依據有三:美元長期變化規律呈現出10年熊市與5年牛市的更替;美國經濟地位已在上一高點顯著下滑 (美元計價誇大了波動);美國債臺高築,負債成本加速上升。

據美國財政部預測,未來75年政府總支出占GDP比例將比財政總收入占GDP比例更快上升,分別從目前的25%和15%上升到2080年的大約43%和21%,亦即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從目前的10%上升到20%以上。

人民幣不會長期大幅貶值

因此,即使人民幣當前存在貶值壓力,但長期而言,潘英麗分析稱“人無貶基”是大概率成立的,美元的強勢並不會長期持續,料美元指數此輪不會突破115。

“此輪人民幣貶值皆有外部因素和恐慌情緒驅動,與基本面關系不大。如果僅僅是基於恐慌性情緒來換匯,持有美元後又沒有很好的投資標的,當一兩年後強勢美元周期過去、人民幣再度升值的時候再換回去,那麽又何必折騰呢?”她稱。

在潘英麗看來,至今為止,主要有幾大原因導致人民幣貶值:其一,加工貿易順差和套利套匯流入,導致人民幣過度升值和高估;其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使我國與11國的相對有效匯率升值40%;其三,套利資本回流與居民海外資產配置;其四,貶值恐慌與單邊預期自我實現(多重均衡)。

此外,人民幣中間價的新定價機制雖然部分收回了定價權,也擺脫了盯住美元的機制,但這一規則過於透明,因此在美元單邊走強時也改變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惡化了貶值趨勢。

2016年初央行公布的這一人民幣中間價新定價規則,也就是外界所稱的“雙錨制”,中間價變化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上日收盤價;二是維持一籃子匯率穩定要求的人民幣/美元匯率變化。

在“雙錨制”下,一方面,當前外匯市場供不應求,為了讓價格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央行允許人民幣貶值;另一方面,美元的強弱變化帶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下起伏。兩股力量加在一起,是人民幣漸進貶值的趨勢線。

例如,匯改前匯率6.21,市場對2016年底和2017年底的一致預測分別是6.15和6.12,遠期市場一年後隱含貶值幅度也只有1%;匯改兩周後預期就跳到4.7%。可能的解釋是:市場對央行匯率政策進行了重估,預期發生巨變,外加“雙錨制”使得匯率趨勢更可預測,因此加劇了各界對於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最終導致貶值預期自我實現。

至於是否要幹預匯市,潘英麗與華東師範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金融學教授吳信如合作的研究建議,這要看人民幣對美元是否偏離了合理波動區間。吳信如測算,就適度水平而言,至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12%(美元/人民幣從6.2到6.95),如果未來美元/人民幣匯率突破了下軌,可以考慮適度幹預。

同時,就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短期匯率的不確定性,潘英麗也提出了建議:在宏觀方面,財政精準發力、貨幣定向寬松,去產能、去杠桿、促轉型;微觀方面,保護私產落到實處,健全市場秩序, 放寬市場準入、減增值稅5%和五險一金至30%;化解金融風險,包括不良資產、金融三角債處置,泡沫的去化。

打破單邊貶值預期

對於監管層而言,2017年也將考驗其預期管理和市場溝通的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人民幣自由浮動”的確是各界所呼籲的,也是中國的長期目標,但實際考量則更為複雜,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未變,但外部沖擊持續使人民幣貶值、單邊貶值預期強烈的時候,必須“該出手時就出手”,打破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增強市場信心是當務之急。

盛松成分析稱:“之所以要重視預期,一個重要的原因還與我國對外凈負債結構和短期外債集中於私人部門有關。首先,對外資產負債結構錯配嚴重,除中央銀行外,政府、銀行業和其他部門均為對外凈負債部門。人民幣單邊貶值的狀況除了造成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流失,更讓其他部門背負更加沈重的債務。”

其次,我國短期外債幾乎全部集中於私人部門。2015年末,我國短期外債9206億美元。其中,廣義政府和中央銀行短期外債僅162億美元,銀行短期外債5020億美元,企業和住戶部門短期外債合計約3041億美元。由於預期會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行為,匯率單邊貶值的預期可能促使私人部門提前購匯償還短期外債,匯率貶值的預期也因此被強化。

“值得註意的是,日本與中國不同,其私人部門幾乎都是凈資產,而且日元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會使得單邊貶值或升值預期加強,也就是投機行為,這是2016年年初導致日元暴漲的主因。但如果人民幣超調,除了投機之外,還有真實的外匯需求(換匯、還外債等),這就會進一步加強貶值預期。”盛松成告訴記者。

此外,盛松成也提及,“2017年1月起,居民將可以動用新一年的購匯額度(人均5萬美元),這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情況下,大眾出於資產配置和保值的考慮,可能在年初集中購匯,使人民幣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強。”

說到幹預,各界往往容易聯想到中國自2015年至今大幅下降的外匯儲備。由於居民和企業的全球資產配置、匯率波動以及央行幹預外匯市場以穩定匯率,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從2014年6月的最高點3.99萬億美元持續減少,2016年11月末為30516億美元,較10月末下降691億美元,刷新2016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

各界難免質疑,如果進一步幹預匯市,可能進一步消耗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就是應該在必要的時候使用。”盛松成告訴記者,由於中國特殊的負債結構,如果放任匯率貶值,會加劇匯率超調,對出口的促進和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十分有限,並且不利於進口,而一旦傷害了公眾對人民幣幣值穩定的信心,經濟社會將遭受重創,外匯儲備也難以保住。相反,打破甚至扭轉人民幣的單邊貶值預期,資本可能回流,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問題歸結為匯率和外匯儲備之間的取舍”。

綜合上述因素,同時考慮到穩定預期需要一定的時間,盛松成認為,目前是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的最佳時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9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