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調的股票(1)-永恆國際(8351)


前兩日看到有兩隻股票將在創業板上市,非常低調,並無太多的宣傳,以下是小小發現。

(1) 永恆國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GLN20090929001_C.pdf


(1) 配售代理是信達融資及金仔,兩家代理都有點喜歡做協助未上市公司作企業融資的公司。

(2) 發行1.6億股,其中8,000萬股由三位大股東撥出,餘下8,000萬股是新股,淨集資額僅1,600萬,股本僅4.8億股,市值1.2億元,規模很小。

(3) 公司最初有約2,000萬股東貸款,其後有位女士認購2,000萬的可換股債券,年息4%,換股價25仙,以償還這筆股東貸款。這位女士背景稍後會介紹。

其後,剛才所稱的8,000萬新股,配售價25仙,集資2,000萬,剛好又和之前的2,000萬對數。

(4) 可換股債認股人:

認購人為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王昭女士全資及實益擁有。

王女士為專業投資人,擁有逾6年於香港上市公司之投資經驗。董事經合理查詢後深知,王女士於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九年期間為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1051)、希域投資有限公司(即後來的慧德投資,905)、及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控股有限公司(397)之主要股東。

可見這人和金仔背景非常深厚。

(5)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履歷如下。

陳健華先生,46歲,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於會計、財務及稅務領域擁有逾15年經驗。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澳洲會計師公會之高級會員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之非執業會員。彼於一九八五年獲得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之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及於一九九二年獲得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之專業會計商學碩士學位。

陳先生現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之公司(8172)秘書及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中國星投資有限公司(764)之公司秘書兼財務總監。陳先生亦為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正興(集團)有限公司(692)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6)又有一名高層:


李燦華先生,41歲,為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兼財務主管。李先生於一九九二年獲得香港浸會學院(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金融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李先生於審核及會計方面擁有逾16年經驗。彼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


李先生現為創業板上市公司采藝多媒體控股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及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多金控股(628)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此外,自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起至二零零七年九月止,李先生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環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8192)之執行董事,並自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起至二零零九年八月擔任創業板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8172)之執行董事。


李先生作為公司秘書及財務主管為本公司付出超過一半時間。彼亦獲得本集團財務及管理部門若干之支持。李先生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九日加入本集團。


可謂金光熠熠,亦對製造公司的生意額功不可沒。


(6)該公司業務只負責珠寶設計及銷售,亦會向第三者購入成品或設計,然後加工。


這種類貿易公司主要是靠大股東的人脈關係才能做到,生產則為外包。倘若大股東一旦上市後找代名人開過另一間公司接單,而工廠用另一家的話,都是神不知,鬼不覺,銷售額亦可控制自如,並維持在需要的水平。


而該公司之前已有兩次相關經驗,一次為拆伙、一次為上市,所以做第三次的機會事很高。


(7) 公司營業額少量上升,但採購額大幅下跌,主要採購產品鑽石的採購額暴跌,向第一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亦下跌,極不尋常。


章程稱:


 


本集團所購買之最重要原材料之一為鑽石。於各往績期間,鑽石採購額分別約為27,600,000港元及2,400,000港元,分別佔本集團總採購額約59.3%及10.5%。於往績期間,本集團之所有鑽石均於香港採購。本集團僅購買已打磨之鑽石,以供珠寶分包商加工



於往績期間,向本集團五大供應商之主要原材料及製成品採購額約為25,600,000港元及12,900,000港元,分別佔本集團總採購額約55.0%及55.3%。


(8)為把生意額增加,放帳期加長,超過30日的應收帳款比例上升,部分款項至7月31日都未能收回。


(9)用Non-Big 4的均富會計師行。


(10) 公司無實體資產,現金很少,亦有銀行透支。應付款中,有大部分是長期未付的款項,但上市前如數償清,可見公司財務情況原來是較緊,其後減少存貨、應收款,用作填回應付款,做好盤數,作上市之用。


最奇怪的是,大股東不找街數,雖然過去兩年然派大息,但股東墊的錢更多,可見經財務情況非常嚴峻。


(11)公司雖然均有獲利,但經營現金流流出,可見公司經營情況未如獲利。


綜的來說,公司經營情況不佳,股東亦經營得非常辛苦。為賣盤,故造殼上市以套現。由此需找人賣股票,故賣股票的人要把數字造靚,又引入未來中間人,把股東貸款消滅,減少關連交易,然後把這些資金再次投入在不知名的東西上,順便集中貨源,方便賣殼,大股東亦可多賺一筆。


至於這位可換股債券投資者,應該都會在未來介紹不少項目給公司,為公司帶來眾多概念,而應期應在2012年可換股債券到期的期限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0

投資無永恆皇道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083


公司早前請了新同事,並非金融系畢業。Interview後,另一位同事笑吟吟地,把彼德林治(Peter Lynch)所著《One Up on Wall Street》的一段覆述給我聽:

 

As I look back on it now, it’s obvious that studying history and philosophy was much better preparation for the stock market than, say, studying statistics. (回首舊事,要投身股海,修讀歷史與哲學,遠比統計學等,更能完備身心。)

自己服膺的投機哲學,科斯托蘭尼解釋得淋漓盡致:「大家不須無所不知, 而是要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應動作。大家必須像雷達一樣捕捉重要事件,正確解釋內在關係,並且獨立思考。」現今的投資世 界,步速快到爆,如果思維太多過時陳腐的框框,人云亦云,卻乏獨立思考,生存委實堪憂。而要理解主宰股票的人,歷史、心理、哲學和兵法,遠比死咕咕,違反 人性的CAPM和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更為 有用。

其中一個要反思的框框,是格拉罕的「價值投資」理論。低價買入比價值低 的股票,理論上,應是無懈可擊的投資皇道。但據倪德厚夫的著作,格拉罕的投資理論, 很可能是「講就天下無敵」。格拉罕本身管理的 基金,1928年賺6成,29年輸2成,305成,31年輸16%。格拉罕每逢道指在100點樓上, 就周身唔聚財,投資取態變得保守,深怕回調慘劇重演。但道指在42年後,從未低於100點。到56年指數升破500點,就高處不勝寒,金盤洗手,笑傲江湖享樂去,錯過了之後廿載榮景。

 

格拉罕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36-56年,年平均回報14.7%,比大市的12.2%為高。「都話價值投資係至高無尚嘅皇道啦!」。但格氏原來也曾破戒,不理估值,買入保險 公司GEICO。看過《雪球》的朋友,應該了解GEICO的威 水史。諷刺的是,破戒買入的GEICO,回報竟然遠超以「價值投資」操作組合的回報! 

更令原教旨主義者氣餒,是實戰上「格拉罕式價值投資」的回報,是持續不斷地跑輸增長股。美國研究機構Value Line65年起,每月按不同的估值標準(PB, PE), 嚴選價值股,如是者月復一月。到2002年三月,增長股的回報,比最優秀的價值股群組(low prices/sales),高出23倍!

價值vs增長(已計入股息 再投資)

初始值

增長股

P/S

P/E

P/B


1970/1

216

191

205

188



1980/1

2,782

815

1,450

1,086



1990/1

16,540

1,326

3,034

1,296



2002/3

46,885

1,698

1,555

1,250









資料來源: Victor Niederhoffer , Practical Speculation 


記得去年八月,在本刊談及PEG估值法的 局限。有林治粉絲留言,表示對自己的看法不完全贊同,認為PE較低的網遊股,比PE較高的騰訊(700)和百度(BIDU),更為值博。現在回看,騰訊至今(13/4)回 報36%,百度80%,完美时空(PWRD)-7.6% 金山軟件(3888)-24%。高PE的騰訊和百度,暫較得寵。

想表達的,是投資是没有永恆不變的皇道規條。市場高手如雲,2年前有效的,今天可能錯到無影。長江後浪推前浪, 才是歷史發展的模式, 斷不會近百年來, 無人能找到比「格拉罕式價值投資」回報更強的戰法。 正如10年生聚, GoogleYahoo徹底擊潰

 

圖:少年格拉罕

 



 

 

1930 vs 20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29

網友對永恆策略(764,前海岸集團、豐采多媒體、中國星投資)的看法

按: 個人認為,其實他們在這隻股的玩法和嘉匯投資控股(8172,前衛科創業、寶利福、中國星投資)其實差不多。

這就是向下炒的精妙,我猜,老闆的目的應該和你想的差不多。

金利豐應是負責融資、協助分配貨源及計劃收購以賺取佣金,應該不負責炒作。

張先生應是他們的財務介紹的,但是否人頭,我是不清楚,也許被人騙了,應知道部分未來的計劃,並暫時當個大股東,以讓股價有一定的波動,順便也協助公司集資。

還有一些不知道底細的網友還天真地以為公司值得投資,我勸他們應該清醒一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925

argentneKing:
is it still worth to sell 764? the company have more cash than its total market capital at the current price.

greatsoup:
可能你真是唔知世途險惡,現金多是因為經常合併供股,並不派息而致。對於這些股,每股現金值多於股價,只是一個符號吧,一兩個deal,錢立刻就沒了。

argentneKing:

供股1供3供股,籌3.5億元, dividend 0.3億, even if we leave out the original assets on the books, 永恆 still have 3.5億元 cash on top of book value.

08-Sep-10 董事/最高行政人員 李雄偉 以每股HKD 0.400買入 218,960,000股
28-Jul-10 個人大股東 李月華 以每股HKD 0.400買入 879,960,951股

if someone come in and buy the company, can realise gain straight away (if they sell).

I agree, 世途險惡. but one day, they have tp find their way to make money on this stock.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23/LTN20100723644_C.pdf
可能你睇漏了這樣東西。假如這項生意的不值錢的呢?他們賺錢不是靠替公司增值,是靠騙公司的錢,利用低價購入一些要多年回本,還需要大量投資的項目,然後叫估值師高度重估,然後高價賣給公司,然後據為私有。

你可能還不明白他們的往績吧。十年股價圖已告訴你全部東西了。

李雄偉是8172的人,亦是中國星中人,該系的8130、8172也都表現和764一樣。

朱太是包銷商金利豐股東,不是她想增持的。7月28日披露就是這個原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28/LTN20100728824_C.pdf


你可能在外國回來,還是股齡短淺,不明白這些人可靠這些賺錢,不一定要分錢給股東才會賺到錢的。

argentneKing:

But 朱太 and her clients have 50.37% of the company, so 朱太 will have the controlling stake in the company, therefore 朱太 can decide what to do with the cash. However, if 朱太 is behind this Vietnam property transaction, then I have nothing else to say.

朱太 is powerful woman, she will not let the others take money off her like this unless she also benefit from it.

greatsoup:
我不知朱太有沒有持有股票,但是朱太持有的證券的公司有持有股票。

這個同系的公司前幾個月就是供了股,之後股價都是一跌如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00614/GLN20100614054_C.pdf


這一家,朱太的客戶都接了貨,結果呢,請你自己留意股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17/LTN20100317523_C.pdf


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女人,我知道,但是如果這是代表股價升的話,我無話可說。

例子還有大量,你還有甚麼東西證明呢?

argentneKing:


朱太持有的證券公司有持有股票 and have controlling stake (>50%). So if they are the 'JOHN' and decide to let the price slide after paying HKD 0.40 for it, its because they want to absorb more shares. I believe they deliberately become the 'John', as everyone will understand, who will 供三股 for a stock that's doing nothing. Also 朱太/金仔 have voting right to sack the board members. So if the board stays, it means 朱太/金仔 is part of the whole scheme of manipulating asset valuation and sell those overvalued assets to 764, which she then basically buy herself?

We know once in a year they will generate some news and sell off the shares to retail share holders, may be now they are just absorbing more shares to maximise their profits before they make their move. we know the simplest route for 朱太/金仔 to make money is to sell all the assets, payout all the cash as dividend and then sell the shell company without doing all those dodgy stuff. But 朱太/金仔 have a bigger plan to make more in the future.

Those other two examples you give me, potentially a similar plan as they are both done at a similar time period. we know if we look back further in history, once a year, all these stocks will have a huge rise before fading again.

greatsoup:
1. 朱太金仔唔只這幾個殼,他們的連繫人做莊不是這單才有,但不一定會升的,正如1166,你自己睇番就明白,是跌了9成幾,然後先升番兩三倍。

2. 這些交易搞個第三者唔難,他們一派人經常都會搞這些,關連交易和非關連交易中,前者大股東是不能投票的。

3. 他們炒股的事我知道,故事都一模一樣我都知,但是不一定會派息,我未見過除中國星系的同類公司會派息,最多之後一定會買件垃圾花光它,例子如剛才那兩家公司,還有一家叫做江山控股,他們手上都有兩三億現金,但最後都低價供股,所以不會益你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27/LTN20100427010_C.pdf


4. 我再想重申說一次,買這些股不一定會升,更多的是跌了七八成,供多幾次又合次,才來一次像樣的,但你的資金已貶值九成,就算能升幾倍,你最終也是輸的,所以為甚麼當初不買一些更好的?

5. 我非常肯定你是外國回來的或是未試過炒香港股票又或是新手,香港的平股自有平的理由,招數是你未試過這樣下流的,這隻是其中一隻吧。我早期都吃過不少這樣的招數,小心吧。

119.237.173.82:

請讓我獻醜,從另一角度看看它. 第一,你要了解它的“前”大股東X生是誰,您知道他是誰,就應有一些介心。

X生去年把股票
賣了,作價是約0.6+,這個價比它的資產值(約$2, 供股前)低很多,他是大股東,難道他不知公司有多值錢嗎?您應想一想他為什麼要低價賣了他的股票。

現在試試想象一下這個故事有沒有可能。X生把股票賣了,是讓一些炒家玩一轉,他賣股後股價真的有些波動。但是他還是對公司有控制能力,最少公司的新主席是 長期跟他揾食的高級打工仔。過了幾個月,他要把公司拿回來,公司就公佈要大比例供股,股價向下跌,跌破供股價,當然無人供。

好了,先要新主席出面供了 20%。其餘就通過包銷商安排一班人認購了股份,那一班人其實都是原大股東的代理人。您可以想一想公司的現主席L生那里來9千萬認購股份,他只是高級打工 仔。

所以現在控制公司不是包銷商G仔的C 太,而是原來的大股東X生。C 太只是讓一些交易”正常化“,她們只是賺了佣金。

您可能會問為什麼X生(的代理人)用0.4供股,0.3至0.25 都賣。X 生出了$0.4, 先收了 $0.03 息,當他用0.3賣了1/3 股票,他就拿回了等于每供股股份的$0.1. 他現在的成本只是每股$0.27.

X生不出面,有很多好處,公司的交易就不是關聯交易,辦事就可以簡單得多。


他只要把一些不值錢的資產賣給公司,就可以把供股的$0.37(扣了股息)拿了出來。上面說過,他的成本只是$0.27, 他拿回$0.37,就賺了$0.1每股。他還有很多股票在手可以遲些好價時賣。

股價可升可跌,當不值錢的資產要減值,公司蝕錢,或要再次供股時,股價就會急跌。當然也可能會上升,但通常是短時間。正于湯兄說,可能股價先跌8/9成才回升1陪。當股價反彈時,有些散戶會賺到錢,但這是更多人蝕錢後的”擭利回吐“。

但無論股價升或跌,X生都是穩賺的。包銷商G仔的C 太只是X生的親密生意partner。不要對她有期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27

變幻和永恆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886

巴黎:

踏入2011年,巴黎重看"證券分析",我有一個重讀舊書的習慣,一來要找好的新書不容易(blog友可介紹一些吧),二來隨著經歷累積,對事物的看法可能改變、或增加一些補充。

以往自已較著重一些書內數字、方程式的例子,因為這會容易令我建立一個操作的架構,養成一個好的分析習慣。

這一次自已看"證券分析",就較為注意Graham說的每個例子的可能例外的問題。

比如以往我會記著Graham說如何調整企業公告的盈利、如何計算每股數量、平均盈利,這次我會在意,這些平均、七年、十年的真正意義的解說,好讓我操作這分析架構時,接受多一些不同來源的資訊。

我注意到一些以往不甚留意的Graham說話。

例 如Graham說,即使你如何準確調整、計算企業的盈利數字,所有的計算只能代表過去,並希望用過去的成績去推算未來的盈利,因為企業的價值決定在它未來 的盈利能力。但企業的競爭環境卻是每天在變化,這啟示了我們要有更大的資訊容納度和求證的能力!(你很難相信一間過去年年賺大錢的特許經營企業,在下年到 期後有過去相同吸引的盈利)。

Graham提出一個問題,類似1929-1932年的業績究竟能否反映企業未來盈利能力?!

這說話,其實是兩面體,
一:它反映,所有現在的資產值、過去的盈利能力數值都未必能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
二:所有的現在資產值、過去的盈利能力的數值,可以引出一間企業的未來的內在價值的頭緒。

一個例子,以美銀、富國、匯豐、建行為例。我們大可不必理會2008-2010年間它們的盈利入息的相差,因為我們知道,類似這段時間的經歷,不大可能在可見的將來會又在發生,又它們完全和上次的準備和反應。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注意期間資產、負債由業績引起的變化,例如富國銀行因低價并購同業引致資產的急升、和美銀高價收購、低價配股引致的每股價值下跌相反。

雖然如此,這些銀行卻在市場的對手消失後擴大了整個市場的佔有率。

我們可得出一個由數字和環境混合了的結論,假如美國市場不是年年海嘯,這些銀行的業績最壞的不可能會會再壞,即將來的P/E,只會因業績上升而變得更吸引,例如美銀、匯豐。而在海嘯年間整體、每股資產值上升的富國只會更加好。

我們沒有道理說建行業務會走下波,但難以相信將來大陸的新增借貸的壞帳不是一條向上升的曲線。而美國的壞帳是向下跌的線,建行賺錢的跳升力會優於富國銀行。
這是否說一定要買富國而完全放棄其它的金融股呢?Never say never, 請看後一段。

混入一些客觀環境再配合過去的數字於分析架構中,我們就能對未來有更準確的看法,這些看法並非來自水晶球的預言,也絕非再只單一決定在過去的數字,雖然它仍是主要的資訊來源。

新 的一年,我希望自已的組合股票的數量會加多十數隻股票,過往自已會把認為不是最吸引的股票習慣性沽清,在新一年,自已改變些小,例如會沽淨些少,因為這可 令自已保持一種警惕、隨時可注意這些股票的股價,並回顧自已的分析、決定,有沒有不足之處,當然也可吃回頭草。這不同一些散戶為了使自已的組合看來沒有蝕 本貨、靚一點,而沽清不同,Warren Buffett說,他組合的頭20大以外的股票只是一個笑話,我認為這有一定有益的作用。

很多 Blog友,常常強調一次勝利或失敗,很少注意到正確的分析架構才是成功的關鍵,他們常常到來,以股價的表現代替股票的分析方法,並和我爭辯。我已說過, 我舉一些股票例子,並不是說自已會買、買了,或會沽、沽了。我不會話你知,因為這無助閣下分析股票的能力,這也不是我的Blog站的目的。我舉的例子只是 想表達應該如何建立正確的分析股票方法罷了。閣下只要在我的工作上往前走多一步,你就勝過我,我已認輸了,不是嗎?!

最後,股票市場,可以變幻無定,也可以是萬變不離其中,只在乎你的修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9

永恆的投資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html

正所世事無常,有生自然有滅,亦正如佛經所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此長遠而論並無甚麽投資是永恆不滅的。

唯一永恆的是由"智慧"與"慈悲"結合而成的大愛精神,亦是我們值得花心機去修行的珍寶。

君不見股神華倫畢菲特(Warren Buffett)以及IT巨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近年不斷做慈善工作,表面上令財富減少,但實際上是智慧的表現。

已故的投資宗師Sir John Templeton亦是以謙遜和正念為投資心法以及人生態度,當然,他生前亦致力於慈善工作。


正所謂世事無常, 還望各位惜緣珍重,每天以感恩心善待週邊的人和事情.耶穌亦曾道出真愛的真義: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


另外亦附上大藏寺祈竹仁寶哲的智慧之言。其中有一句十分具意義 ------ "你認爲日落是一種人生美景,我只覺得它是一個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步的時計,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來的生命。 "


(轉載自《心靈甘露》-- 大藏寺祈竹仁寶哲嘉言)

無常
你認爲日落是一種人生美景,我只覺得它是一個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步的時計,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來的生命。

死亡並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們每一分鐘都在朝死亡步近。真正可怕與可悲的是:在生與死之間沒有做過什麽。

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好的或者壞的事情,只是自然變幻的一個程式。對一個沒枉過一生的人而言,死亡的確沒什麽可懼的地方。

死亡之可怕,只源於你對生命的執戀。

萬事萬物無不在變幻當中。把生命與快樂寄望于事物的常久不變上,無疑只會令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面對失望。

萬事萬物均依因緣而自然發展:先是産生,然後維持狀況一回兒,最終就改變消失。儘管你大哭大鬧,它們還是一樣會變幻消失,這只是自然的規序,並非 好的或壞的一件事。在你明白並接受了這個自然法則後,你的生命就會好過得多了。


快樂
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一種疾病;心靈的良藥----智慧與慈悲,卻可治癒一切的病苦。

人們常常嚷著要去尋找內心的平和,其實它一直都在,從不需要你去尋覓。當你從爲欲望而勞役終日的忙碌中靜下來時,自然會感到它的存在。

當你的心充滿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樣歡喜自在;當你的心充滿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見到真理。


智慧
自知爲愚者的愚者並不愚蠢;自以爲聰明的愚者卻是愚者中之愚者。

與他人相處時,是謙虛學習的好機會;在個人獨處時,是反思自省的好機會。

在你的心開始懂得以智慧去觀察時,生命的真諦便會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現。


慈悲心
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橫蠻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1

格雷厄姆和多德永恆的智慧 潘潘_堅持價值投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51bc6c0102dxho.html

【潘潘按:價值投資,核心就是安全邊際。確定安全邊際最重要的就是確定企業的估值。為了確定企 業的估值,就必須對企業進行深入的分析。價值投資是一個全面的投資理念。價值投資者認為證券不是投機工具,而是將其看作部分所有權或是其代表業務的債權證 明。價值投資者的基本特點——耐心、自律、規避風險。】

    文/塞思·卡拉曼

 

    本傑明·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寫作《證券分析》75年後,有越來越多的現代價值投資者深深感激他們。格雷厄姆和多德二人治學嚴謹,是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家。 他們試圖賦予那時尚處於荒野時代的金融市場以秩序。他們點燃的火焰從那時起就照亮了價值投資者的道路。時至今日,《證券分析》仍然是投資者寶貴的路線圖, 引領他們穿過難以預測、充滿波瀾,甚至是變化莫測的金融市場。《證券分析》一書被廣泛譽為「價值投資的聖經」,它的論述詳盡透徹,充滿了年深日久所積累的 智慧。雖然書中一些例子已經有些陳舊,但它們所包含的教誨卻是永恆的;雖然書中的文字不夠華彩,但讀者幾乎可以在每一頁都發現有價值的見解。1934年以 來,金融市場的演變幾乎超乎所有人的想像,但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資方法至今仍然適用。

  價值投資,不論是在今天還是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時代,基本做法就是購買低於其價值的證券或資產—— 即俗語所謂「半價而購之」。購買特價證券可以獲得「安全邊際」——即留出餘地以應對出錯、信息不準確、運氣不好,或經濟和股市變化無常的影響。雖然有些人 可能錯誤地認為價值投資是尋找低價證券的機械工具,它實際上是一個全面的投資理念,強調進行深入的基本分析的重要性,追求長期投資的結果,限制風險,並抵 制從眾心理。

  許多人入市炒股的重點是快點賺錢,這樣的人太多了。這種傾向帶有些許的投機,而不是投資。其根本是建立在希望不論估價如何,股價都會上升的基礎上。投 機者普遍認為,股票不過是一張張紙片,要盡快交易套利。他們愚蠢地將股票和商業現實以及估價標準分離開來。投機——很少或根本不注意下跌的風險——這在上 升市場中特別普遍。在時機大好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具有足夠的理智,在投資中保持嚴格的估價標準和風險規避標準,尤其是當人們看到大多數放棄了這種標準的人 正在迅速致富的時候。畢竟,就連天才遇到牛市都會犯糊塗。

  近年來,一些人試圖擴大投資的定義,使它幾乎包括任何最近或可能很快得到估價的資產:藝術、稀有郵票或葡萄酒收藏。因為這些東西沒有任何可確定的基本價值,不會產生現實或未來的現金流,且其價值完全依靠買方的突發奇想,它們顯然屬於投機而不是投資。

  投機者關注的是迅速獲得收益,與他們形成對比的是,價值投資者通過儘量避免損失,展示出他們規避風險的能力。厭惡風險的投資者,認為預期損失遠比任何收益的利益的權重要高。任何人,只要積累了一點點資本,獲取更多收益所增加的利益,常常伴隨著獲得較少的痛苦。

  想像一下,對於此時的決策,它可能讓你的淨值增加一倍,也可能讓你一文不名,你將如何抉擇?為了規避風險,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小心翼翼地避免進行這樣一 場賭博。這種風險規避意識深深紮根於人類的本性。然而,當投機勢頭甚囂塵上時,也有許多人無意中把規避風險的意識拋到腦後。

  價值投資者認為證券不是投機工具,而是將其看作部分所有權或是其代表業務的債權證明。這一方針是價值投資的關鍵。當某個業務的一小部分以便宜的價格出售,此時有必要假想整個業務都被出售,以這種方式對其進行評估。這種分析基點有助於價值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於實現長期的目標,而不是日常交易的收益。

  格雷厄姆和多德投資哲學的基本原則是:「金融市場是機會的最終創造者。」市場對證券的估價並不總是正確的。事實上,從短期來看,市場可能是相當低效 的,而且價格和基本價值之間具有較大的偏差。事態出乎人們意料發展,不確定性的增強,以及資本流動等因素可以引發短期市場波動,使得價格朝兩個方向過度發 展。用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話說,就是「證券價格常常是一個基本要素,因此,一隻股票在某個價格水平上可能有投資價值,但在另一個水平上就沒有。」正如格雷厄 姆所指出的,那些認為市場是一桿秤的人,是一部分易受情感驅使的人。而那些將市場視作某種投票機的人——一種由情緒推動的受歡迎程度的競賽——會處於較好 的地位採取適當行動,利用極端的市場情緒。

  雖然表面上看,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價值投資者,但是這種類型的投資者的基本特點——耐心、自律、規避風險,很可能是基因決定的。當你第一次聽說價值投資這一說法,你可能會產生共鳴,也可能不會。你要麼能保持自律和耐心,要麼不能。正如巴菲特 在他著名的文章「格雷厄姆和多德超級投資族」中所說:「真是不可思議,對於花40分買入1 美元 的想法,有的人會立即採取行動,有的人則根本不接受。這就像是植物嫁接一樣。如果這種想法沒有一下子吸引某個人,即使你跟他說上好幾年,給他看所有的記錄,他也無動於衷。」如果你對《證券分析》產生了共鳴,如果你能抵禦投機心理,並保持冷靜,也許你具有進行價值投資的能力傾向。如果不是這樣,至少這本書將幫助你瞭解你適合哪種投資,並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瞭解價值投資界的人會是如何考慮投資問題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1

永恆策略(0764)上市以來的供合拆情況(1)

永恆策略最初稱為海岸集團,主為從事電影VCD之生產,股東包括當年的中建電訊(138,前連域集團、中翹電訊)及中國星集團(326,前星光娛樂),在2000年2月初承著科網熱潮上市集資,雖然有良好的概念,但卻一反常態股價沒大波動,不久甚至下跌,當年網上名人fai 當年說他自己正收集該公司之股權,把股價炒高。

在2001年6月,主要股東把股權出售予中國星集團,其後股權陸陸續續向中國星集中,就開始它的瘋狂變化之旅。2001年,收購中國影視銷售網絡之外,中國星也把其電影版權注入,把公司轉型成為電影版權發行公司,並在次年易名采藝多媒體,但後來電影業也不振,於是開始進軍其他業務。

2005年間,進軍疊碼仔業務,2006年又進入北京地產業務,2007年又開始進入澳門地產業務,購入2塊地皮發展,2008年加強賭業發展,其後策略又改變,把土地售予相關公司寶利福(8172,前衛科創業,後易名中國星電影、嘉匯投資、中國傳媒影視),後又成為中國星集團和寶利福的輸血機,在以上的變化下,公司所需資金不少,開始發動抽水機集資。

2010年又購入亨達國際(111,現信達國際)前母公司亨達集團之5%股權,進軍金融業,後又出售,同年又進軍有機農業失敗,不久又欲購入尖沙咀酒店又失敗,但不久成功購得嘉域集團(0186,前隆輝集團)前總部嘉域大廈,並易名樂基官塘工廈,後又出售,之後又購得于文鳳哥哥持有的港建財務,並開始向文化地標投資(674,前金島、友力投資)購回當時稱為嘉匯投資的寶利福,又拯救財困的中國金豐(8176,前富麗花譜),關係非常複雜,但持續需要資金下,當然就是不停集資。

在這13年的過程下,公司的自上市以下股本變化,有1次送股,1次供股,4次合股,5次供股,列之如下:
2001年10月,1送1紅股。
2005年1月,1拆10。
2007年5月,10合1。
2007年11月,2供1,每股3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60仙)。
2008年5月,10合1。
2009年2月,2供1,每股1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2仙)。
2009年4月,10合1。
2010年8月,1供3,每股4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0.8仙)。
2011年7月,1供5,每股4仙(即經股本調整後0.08仙)。
2012年5月,40合1。
2013年3月,2供1,每股1.2元(即經股本調整後0.06仙)。

至於對股本之影響及股東權益方面,下一篇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00

永恆策略(0764)上市以來的供合拆情況(2)

上一篇談及了公司過往的股本變化歷程,這一篇談及的是經過多次合股供股的股東股數變化情況。

1. 如果自上市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0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05股:


2. 如果自拆股後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40,0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0025股:


3. 如果自上市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4.69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405股:


4. 如果自自拆股後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4.69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2025股:


下一篇再談及對股東權益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723

變革是永恆的主線----中國股市未來幾年的趨勢判斷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mvgu.html

如果我們足夠尊重市場,那麼就應該從市場的現實表現中探尋發展的脈絡和蹤跡,而不是從簡單的估值角度出發,埋怨市場的無效和失真,因為估值是一個滯後的表達,它的參考意義是相對的,絕對的判斷依據從來都不是估值第一,或者技術分析第一,而是發展第一,估值和技術分析是可以量化的,發展不可以,證券投資難在哪裡?難就難在最核心的東西不可量化,所以那些技術分析,那些基本面數據分析,根本就實實在在的測不準原理,最多是相對接近,99%的人為之窮盡精力,以為捧到了聖盃,其實多數是無用功,對對錯錯,時對時錯,一部分人正加負大於零,一部分人正加負等於零,更多的人正加負小於零。

 

把握資本市場的密鑰不在市場本身,而在市場之外,實際上就是對發展趨勢的把握,這個趨勢,小到產業發展,技術進展,大到經濟週期和社會發展;所以看市場,應該儘可能的遠,儘可能的高,證券市場的設計,短期看是順人性的,長期則是反人性的,白話說就是你最喜歡什麼,什麼最能吸引你,什麼就能立即呈現,所以多數人一開始很容易就進入了,很容易就嘗到一點甜頭了,並樂此不疲,操勞不斷,但這基本是情緒主導的,理性很弱勢,幾乎毫無定性,人們被市場操練的像膝跳反映那麼機械,小到散戶,大到一些機構,都是如此,因此中短期市場行為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流,無數投資個體的短期市場行為,造就資本市場的波動,就像完成一幅工筆畫的過程,每一個細小的線條,無數個密密麻麻的組成,隨著不斷的積累,終於讓人們看清了輪廓,看清了容貌,看清了神情,機會還是凶險,最終才大白天下;

 

巴菲特說:股票市場的作用是一個重新配置資源的中心,資金通過這個中心從頻繁買賣十分活躍的短線交易者轉移到耐心持有的長期投資者口袋裡。

這句話的確是說出了投資致勝的最核心,所以現在看股評,看到什麼主力、大資金、拉升、出貨,進貨之類的話,實在覺得可笑之極,股評需要收視率,所以要貼近觀眾,但是往往一個小時的股評節目,有價值的信息不會超過三分鐘。

 

儘管如此,股評還是要看的,關鍵在於該怎麼看,高度一致性的東西就要反著看,經驗表明,對那些太過共振的東西,大體上反著看,贏的概率很高。最近股評裡面,高度一致性的意見就是:2014年會很糟糕,春季行情是重要的吃飯行情,錯過了,今年的機會也就過去了。這個意見泛泛的很有代表性,很多論壇股神大V也是持此觀點,行情到三月,或者樂觀點到四月,如此等等。

 

從2013年開始,全球各主要資本市場,在美國股市的引領下,開始進入到一輪明顯的牛市,就靜態的經濟基本面而言,這波牛市,尤其是美國屢破歷史新高的牛市有點令人費解,但是資本市場的敏感度從來都是100%的準確,它表明了未來經濟總體上一定有重大產業變革事件發生,事實上,就美國而言,能源產業的重置、金融產業的肅清與整合、電動汽車的逐步現實化、移動互聯引發的大範圍產業變革,都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顛覆預期,而且其內生力和派生力都無以復加、前無古人的大,這個牛市,不僅實在,而且將會長久持續,它的影響力巨大,因此有能力帶領全球股市的預期走向積極。

 

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二的中國,在這次變革面前有點步調紊亂,可亂雖亂,跟隨的腳步並未停止,代表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創業板就跟進的非常積極,態勢好過龍頭大哥納斯達克,中小板也還不錯,走出一個紮實的底部突破來,唯有主板沒有跟進;個中緣由我曾以《中國股市的效率》《從籌碼到股權》兩篇文章嘗試分析,只是這兩文的觀察角度相對靜態,所以不能做趨勢性判斷的依據,如果把觀察線拉長,更為動態的看問題,或許會有助於趨勢性的判斷。

 

首先美國這次是一個超長週期的大牛市,納斯達克中長期必將創出歷史新高,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對美國產業發展和變革近二十年的走勢判斷以及美國多年運作下的地緣政治的積累成果,本文就不展開細述,只說結論,中國的創業板由於業務相似度和國情強烈需求的經濟轉型預期,以及逐步開閘的新股上市(主要是創業板)等因素,足以支撐其在大趨勢上跟進納斯達克的步伐;中小板和創業板有互補效應,總體步伐也會逐步跟進創業板;而中國一直病懨無力的主板市場最終也將會被帶動起來,目前,或許正在轉折點區域;這個節奏,大體是我對中國資本市場今後的一個總體趨勢判斷。

 

當前的實體經濟數據,不論是CPI、PPI、GDP增速還是什麼克強指數,都不具很強的參考意義,轉型時期,本來這些數據就是弱參考,因為它能反映現實,卻不是反映預期的強勢數據,這是轉型所特有的狀態;而中國經濟的轉型,並不是新經濟所能完全代表的,新經濟只要給點陽光,自己及就燦爛了,因為它本來就是非常充分的市場化;更重要的是那些老舊勢力的傳統經濟能不能順利完成轉型,這才是轉型的攻堅戰,是需要動用外力的,也是所謂十八大改革最核心的部分,股市表現的盛與衰,就是這個改革的直觀寫照,如果主板向1600乃至1400發展下去,那就是直接宣告習李新政三年不鳴,直接死掉,也別指望一鳴驚人了;同時也是向世界宣告,中國的銀行體系,淨資產之下有風險,淨資產再腰斬,還是有風險,如果國家金融體系重鎮在還未接受變革之前就死翹翹了,那十八大、十九大都別開了,早點結束拜拜算了;

 

傳統勢力和體制的改變是漫長而充滿了折磨體驗的,中國資本市場的二十多年就是一個典型的驗證,過程是:為國企解困(純粹的奪民利益)----股權分置改革(與民讓利)----中小板開市(資本市場不再為國企獨佔)----重量級國企央企大面積上市(與民讓利後的對沖,再次奪利)----創業板開市(充分鼓勵創業),總體上看,這個過程是一個進步的過程,也是破冰之旅,只是傳統或既得利益勢力很強勢,把持國民經濟重要資源卻又低效率,在實體經濟中部分核心人員獲益很大;但在資本市場上整體產業卻逐漸遁形,因為資本市場是未來的預言師,超長期的萎靡不振,無視與之相配的所謂較好投資數據,就是宣告未來的死亡信息,不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用腳投票,漫長跌勢,把它們的主要代表打到淨資產下,實體經濟中,新產業的蓬勃發展又在蠶食他們的壟斷地盤,兩廂夾擊,迫使傳統頑固勢力必須做出抉擇,不改變等崩潰利益歸零,重新洗牌,還是主動求變,學會妥協,答案應該是比較明確的,市場經濟的優勢就是它有能力讓各方自然達成最優化選擇,這是計劃經濟完全的盲點,如果市場經濟沒有這樣的必殺技,整個世界的經濟體系也不可能在經歷半個世紀的冷戰相持後,以一方幾乎全面的崩塌而告終,中國的央企國企其實骨子裡還是計劃經濟模式,效率低下是必然的,無非是受益於壟斷,和整體國民經濟的大踏步上位,這個過程中,它沒有產生領航型產業的真正實力,禁絕於自由競爭的市場之外,至今居然還是政黨力量主導企業管理,所以發展到今天,成為整體經濟再上一層樓的滯後元素,而那些在自由經濟海洋裡遨遊出來的產業,不過是十年左右的時間,其實力和影響力居然已經達到完全可以與之相持競爭的程度,銀行業好,兩桶油業務也好,如果沒有政策阻力,騰訊百度和阿里這樣的新經濟大鱷想要染指相關業務的的話,破局幾乎易如反掌,而且長期看是沒有力量能遏制的,除非你不要發展,所以當天平傾斜到整個體系利益都受到威脅的時候,求變的需求自然就產生了。

 

自去年以來,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國企改革試點的運行,到最近國企央企最大的代表兩桶油的異動,都是一個逐漸求變的綱領性表達,現在的問題不在你要不要變上面,變是必然的,怎麼變才是關注點,所以上週的兩油盤中漲停,意義絕不同於以往,按照慣性的所謂市場操控思維是要誤讀的,現在就像清末,如果光緒時代皇庭真心願意變革,學習英倫積極主動接受君主立憲制,接受公車上書,不殺六君子,或許也就不至於走到後面完全崩潰流亡的地步,實際上,六君子的意見和主張,在其身亡後都被清廷採納,可惜大勢已去,時機不可復現;

 

如果我們整理整個中國經濟改革的大線條,就會看的很清楚,什麼在進,什麼在退,期間的反覆和曲折又是什麼,《從籌碼到股權》一文中列舉的數字說明,不斷在進的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堅力量,這就是趨勢,異常強勁的,資本市場已經給了很好的展現;主板市場要涅磐重生的核心就在如何求變,不再是外在的給幾個銅板的股權分置改革,而是內生體制上的變化,引入民營經濟成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淡化黨政力量在企業經營權上的介入程度,還企業一個純粹的市場運作環境,這必將是習李新政在未來十年要積極推進的核心,這樣去做,無非是順勢而為,因為民智已經真正開啟,誰會放棄這種順水推舟就能揚名立萬的機會呢?

 

胡溫十年,是房地產的十年,到了中後期房地產的財富效應令人瘋狂,整個社會除了資本市場和一些電子產品是降價的,幾乎全部商品都完成了價格飛漲,好在,歷史經驗表明,最終資本市場是不會錯過這場價格盛宴的,一旦其財富效應被激發起來,它的膨脹力乃至泡沫化程度都是空前的,當前中國經過了十年的財富增長和積累,資金總量巨大,一方面房地產被推高再推高,另一方面真正具有長效財富增值能力的資本市場卻冷寂一旁,今天從創業板開始逐漸推暖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外部資本市場的全面激活也將不斷加強人們的心理暗示,況且時至今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態勢下,資產價格的上升效應早晚會傳導,在總體經濟發展趨勢向上,政治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繁榮也是會傳染的,一旦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開始擴大和深化,在目前中國資金潮的規模下,推升資本市場向上的能量,是絕對充裕的,就是這個平衡點突破何時發生的問題了。

創業板是引領這個變局的引線和主導,它將貫穿整個牛市被引爆的全程,早就沒有二八了,因為二的陣營不再具備其應有的實力,除非變革,變革成功,也就進入到八的行列中,也就開始了新的估值歷程,資本市場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動力和引擎,中國經濟的格局和政治體制,雖有高效率,但這個效率是雙刃劍,發展快和破壞力大是一樣的強,而且它沒有自我更新和升級的內生力,正常市場經濟下,發展與回撤是並存的,發展產生新的經濟元素,回撤消滅過剩產能,但是中國模式顯然不能容忍回撤,這是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死亡的公司,死亡的股票,都將在未來的變革中出現,也會儘可能的接近真正的市場經濟模式。

 

如果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有足夠深的認識,就會承認最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就是長城,也會理解,你一個處處設立圍牆,講究藩籬置障的體系,最終一定會敗給那種完全開放,自由表達,自由競爭的體系,因為差異性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開放,自由和競爭是從差異性這個寶藏中淘金的必備利器,它是人類創造和進步的不懈源泉,任何有損於人們去獲得這三把利器的文化和體制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中國資本市場作為一面小小的鏡子,最終會為這個進程繪出它的曲折上升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07

沃爾特·施洛斯的投資經驗 永恆的價值投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dea4730101io16.html 
 1、相對於價值來說,價格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買進時股價過高,那麼就算是買了全世界最好的公司的股票,也會變成最糟糕的投資。同理,如果你低價買進一隻股票,哪怕公司基本面平平,也可能會成為你投資組合中的明星。)

2、用心建立公司價值的概念,記得股份代表了一個企業的一部分,不只是一張紙。

3、以賬面價值為出發點確定企業的價值,要確保公司的債務不大於股權價值。

4、有耐心些,股市不會馬上上漲。

5、不要因為消息或股價突然上漲而買入,如果專業人士可以這樣做,就讓他們去做吧。不要因為壞消息而賣出。

6、不要害怕孤獨,但必須確信你的判斷是正確的。雖然你不能百分百的肯定,但要努力尋找你判斷的弱點。在股價下降後買入,在上漲一定程度後賣出。

7、一旦你做出了決定,要敢於相信自己。

8、樹立自己的投資理念,並努力遵循它。這正是我找到的成功之路。

9、不要太急於賣出。如果股票價格達到你所認為是合理的水平,那麼你可以賣,但人們往往因為股票上漲50%而賣掉它,將賣出與否和盈利關聯。賣出前重新評估該公司的價值,對照其賬面價值看是否需要出售股票。

10、當買入股票時,我發現在最近幾年的低點買入是很有用的。

11、按照資產淨值的折扣價買入,這比以企業盈利為標準買入更靠譜一些。

12、聽從你所尊重的人的建議。這並不意味著你要接受它們。記住錢是你自己的,一般來說,保存財富比掙錢更難。一旦你失去了很多錢,這將很難掙回來。

13、儘量不要讓你的情緒影響你的判斷。買入和賣出股票,恐懼和貪婪可能是影響它們的最糟糕的情緒。

14、記住複利的魔力。

15、喜歡股票而不是債券。債券將限制你的收益,通貨膨脹會降低你的購買力。

16、小心槓桿。它可能對你不利。

      這些聽起來簡單,但在實踐中很難,因為人們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