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身體檢查可保障你的capital 周顯

1 : GS(14)@2016-05-07 18:44:24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278


本欄在上星期,講出了一個統計結果:窮人大多數捨不得花錢去做身體檢查,去防止大病的發生,反而往往等到大病發作之後,才花很多很多倍的錢,去作出醫病,因此,因病致貧的情況,常常發生,尤其是,在公共醫療制度不完善的中國內地,醫病醫到傾家蕩產者,時有所聞。

統計數字,只要來源正確,是客觀的證據,錯不了的。然而,引致這些數字的原因,以及兩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卻只有靠着人們去作出主觀性的詮釋了。

以上的個案,究竟是:

窮人不肯去做身體檢查,即是不會未雨綢繆,而不作預防未來的人,很難發達,自然也多半是窮人。反之,那些懂得為未來打算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富有。因此,身體檢查和人的窮富有着這如此的相互關係。

抑或是:

一個人在貧窮時,不會想及太多未來的事,也不會為未來打算,但當他發財之後,自然會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因為也更主動地去做身體檢查。
一般人認為有錢人條命矜貴,所以勤於做身體檢查,而且還常常去嘗試各種不同的養命新科技。

換言之,前者的解釋,是由性格決定究竟會不會做身體檢查,一個懂得未雨綢繆的人,不管是富是窮,都會去做身體檢查。至於後者的解釋,則是一個人,不管是甚麼性格,只要他發了財,都會很照顧自己的身體,會定期去作身體檢查。

有一種說法,正是「有錢人條命矜貴」,就我所認識的有錢人當中,幾乎全都定期去做身體檢查,還常常去嘗試各種不同的養命新科技,例如打羊胎素、幹細胞等等。

以我自己為例子,在月薪只有幾萬元時,雖然負擔得起,但也絕對不會去做身體檢查,想法是免得自尋煩惱,大病來了才算,但當賺到了一點點錢,馬上勤做身體檢查,也幸好如此,好些大病都及時向淺中醫了。

如果照我的經驗,則第二條是正確的:做不做身體檢查,和個人性格無關,「人越有錢條命越矜貴」,才是事實。但我當然不知道,這究竟是因為我的個人問題,還是可以引申到其他人的身上,因為我並不知我自身的個案究竟有沒有代表性。

我只知道,一個人的最大財產,就是他的生命,即是英文的「capital」。所謂的「投資就是生命」,我常常說,近幾十年醫學的最大發明,就是身體檢查,因為發明了內窺鏡、超聲波等等的技術,令到體檢的有效性大增,從而可以做到病向淺中醫。也正因如此,每年去做身體檢查,正是最有效保障你的「capital」的法子。這才是最有效率的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20

難敵五窮魔咒 港股下跌風險大 黃國英

1 : GS(14)@2016-05-07 18:44:55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277


大部分港股基金,在四月份的表現,都會是跑輸大市。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港股的升勢,實在太過集中於個別的股份身上。例如期內滙豐(0005)、中移動(0941)、新地(0016)和中海油(0883),都相繼錄得頗為顯著的升幅;相反,其他早前一直以來強勢的股份,同期則錄得下跌,例如長和(0001)在月內創下一個月新低。而且四月份期間,國指甚至是沒有升幅。

在這種大環境下,選股變得非常重要,如果選不中適當的股票,便很難賺取回報,一不小心,甚至出現額外的損失。例如四月中旬,浙江省突然出台政策,公布壓低非住宅用戶天然氣的零售價,及限制分銷商的毛利金額,需下降逾兩成,消息一出,一眾燃氣股立即倒地不起。雖然有後續研究指出,事件影響有限,因為其他省份未必跟隨,但問題是意外事件令該板塊的投資氣氛,早已大打折扣,難以復原。由於這類型的政策風險,正在不斷上升中,預期只會有增無減,令股票向下的壓力大增,所以即使大市表面看來波動性不大,基金業者卻仍然難以圖利,正正就是這個原因。
上周日本央行會議沒有公布擴大量化寬鬆措施,令日圓急升,投資氣氛迅速逆轉。

上周後段,市場的另一大焦點,就是日本央行會議。會議的結果,是維持利率政策不變,沒有深化負利率政策。當結果公布後,立即引起市場又一輪波動,最明顯的是日圓彈升2%、日股暴挫;此外香港股市及美股期貨亦隨之由升轉跌。自己極為看淡日本經濟和股市的前景,即使當日日本央行毅然再度加大寬鬆力度,仍是無補於事。日本現時已陷入無計可施的境地,不停出台的新政策只是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令當地逐漸跌落深淵,進退兩難。

至於中國方面,近日可見資金大舉流入商品和房地產市場。相反,債券市場則明顯出現拆倉。同一時間,A股市場亦已開始轉弱,不少個股在過去兩星期內,累積跌幅高達一成以上。從指數走勢來看,亦可以觀察到內地股市的市底正在不停轉弱當中。除非只是用少數幾隻強勢股票,來作判斷,否則應該不難得出上述的結論。

由此觀之,港股後市的上升力度,也會是相當有限,下跌的風險正在上升之中。恒指自二月份的低位18,300左右的水平,至執筆時最多曾升至21,600之上,由於累積反彈幅度超過三千點,即使從現水平計回落一千點,絕對不足為奇。故此踏入五月份,「五窮六絕」的魔咒,今年有可能成真。投資者現階段不宜對市況抱有太大的幻想,最重要是作好心理準備,增持現金,防範下行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21

CCL大型單位指數 逾年半新低

1 : GS(14)@2016-05-07 23:17:39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507/paa01/lac1.txt


【明報專訊】昨日最新公布、具體反映4月中旬本港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8項指數中有7項均按周錄得跌幅,其中CCL(大型單位),更加成為過去75個星期、即逾18個月以來的新低。至於CCL,最新收報128.48點、按周下跌1.07%;而反映大型屋苑樓價走勢的CCL Mass,則按周下跌0.47%至129.45點。

八大指數 僅九龍分區按周升

可留意的是,若果按單位類別,CCL(大型單位)除了結束過去連升3周局面、按周下跌3.6%至131.77點外,更成為過去75周來、即逾18個月新低紀錄;此外,CCL(中小型單位)報127.87點、按周下跌0.54%。

分區方面,九龍CCL Mass報127.1點、按周升1.46%,創9周即約兩個月新高,為本周唯一錄得升幅的樓價指數。

至於港島CCL Mass報135.38點、按周下跌1.71%;新界東CCL Mass結束兩周連升,最新報134.5點、按周下跌0.79%;新界西CCL_Mass最新報115.1點、按周下跌1.61%。

煥然壹居認購欠佳拖累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受到啟德新發展區煥然壹居認購欠佳反應拖累,本周CCL指數有7個錄得跌幅。樓價雖然單周回軟,惟反彈回升走勢並未改變,料往後數周會反覆向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