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與默克爾一致表示:共同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李克強與默克爾一致表示:共同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李克強總理5月24日與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時表示,中國和歐盟是世界上兩支重要力量。中方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歐盟團結、穩定、開放、繁榮。中方願同德方共同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期待新一輪中歐領導人會晤圓滿成功。默克爾表示,德方願為促進歐盟同中國關系的發展作出努力,支持推進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希望盡早取得積極進展。

【李克強與默克爾共同發出聲音: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規則】李克強總理5月24日與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時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世界經濟出現複蘇的背景下,中德雙方共同主張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規則,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雙方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進行雙向投資。默克爾表示,德方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在這一點上我們與中方意見完全一致。德中合作將為世界和多邊秩序作出積極貢獻。

【李克強與默克爾就中德自動駕駛領域合作達成意向】李克強總理5月24日與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時表示,中方在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車聯網等新興產業領域持開放態度,將嚴格保護知識產權,願與德方在上述領域加強合作。中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放開合資企業股比限制。默克爾說,德方非常願意與中方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等技術,希望中方為此提供更多便利。
默克爾柏林圍牆獻花:自由渴求無法永遠抑制
1 :
GS(14)@2014-11-10 08:27:37
昨天(周日)是柏林圍牆倒下25周年的日子,德國以「爭取自由的勇氣」為主題的三日慶典也在昨天達到高潮,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紀念活動中,形容四分一個世紀前那歷史時刻印證「對自由的渴求,無法永遠被抑制」,而德國將永遠感激當年勇敢上街爭取自由的東德民眾。
■默克爾在一段保存的圍牆罅隙插上玫瑰。路透社
昨天的活動在肅穆中展開,在柏林圍牆紀念館旁的教堂有特別儀式,紀念圍牆豎立28年間389名東德人為投奔自由付出性命;之後默克爾到紀念館為大型展覽主持揭幕。她形容柏林圍牆倒下是人類嚮往自由的最佳明證,「顯示夢想是能實現」,不管有多大的障礙阻撓。她在前天的活動中曾指出,「在1989年,越來越多東德人不再懼怕當局的壓制和卑鄙手段,走上街頭。然後再沒回頭。全賴他們的勇氣,圍牆打開了。」而且過程中沒開過一槍,堪稱「奇蹟」。到下午,逾百萬民眾及遊客,齊集在象徵德國統一的勃蘭登堡門參加派對,欣賞煙花和搖滾樂隊表演,並重溫當年東德人爭取自由的經過。而上周五晚亮起的15公里「燈光邊界」、即沿着155公里圍牆其中一段15公里遺址設置的7,000個發光氣球,則會隨着柏林交響樂團奏起貝多芬的《快樂頌》而升空,象徵圍牆消失。
■在柏林圍牆遺址擺放的發光氣球,周日晚將放上天空。路透社
戈爾巴喬夫:瀕新冷戰邊緣
跟20周年慶典不同的是,今年活動較平民化,僅當年東歐幾位政要參加,其中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前天有感而發,指象徵冷戰的柏林圍牆倒下25年後,世界再次「瀕臨新冷戰邊緣」,指西方跟俄羅斯為烏克蘭問題而「信任瓦解」,提醒各界德俄合作是歐洲安全的關鍵。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10/18929732
默克爾拒希臘撇債 左聯軟化
1 :
GS(14)@2015-02-03 00:32:43
西班牙極左派希望效法希臘左翼激進聯盟,以反緊縮政綱上台。希臘左聯新政府上台就向歐盟下馬威,但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圖)不被左聯強硬姿態嚇倒,斷言拒絕希臘撇債一半的要求。希臘新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連忙放軟口風,一邊尋求其他歐洲國家撐腰。默克爾前晚表示,希臘國債的私人債主早已自願撇債,銀行為此放棄追收數十億歐元欠債,「我看不到會有新一輪撇債」。民調顯示76%德國人反對希臘撇債,葡萄牙和芬蘭亦表明反對。齊普拉斯政府大前天向歐元集團表示不尋求延長救助協議,也不會跟國際債主代表合作,接受對救助協議執行情況的審查,強硬姿態引起歐洲多國批評。齊普拉斯前天伸出橄欖枝,稱無意引起衝突,亦不會對希臘國債採取單方面行動和違背接受救助承諾,只是需要爭取「喘息時間,制訂我們的中期復蘇計劃」。
拉攏歐洲國家抗衡德國
希臘財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昨天起接連訪問法國、英國和意大利,齊普拉斯本周亦會到意、法,討論債務問題,但兩人都不去德國,擺明想拉攏對緊縮有保留的政府,一起在歐盟抗衡德國。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2/19025655
坦言德國無力收容默克爾弄哭難民女童
1 :
GS(14)@2015-07-23 01:29:52德國總理默克爾向以強硬見稱,日前在羅斯托克出席學生座談會時,向一名面臨遣返的巴勒斯坦難民女孩坦言德國無力收容她們一家,令女孩當場嚎哭,事後默克爾被批冷酷無情。巴人女孩雷姆向默克爾剖白身世,稱一家人為德國永久居留權等了四年,由於父親無法以臨時居民身份繼續擔當燒焊工人,全家面臨被遣返到黎巴嫩的難民營。默克爾說:「政治很棘手,你是很好的人,但要知道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有成千上萬人,要是我們說人人都可來居住,情況會失控。」其後見雷姆哭成淚人,立刻上前輕撫她的頭髮作安慰。網民在Twitter以「#merkelstreichelt」(默克爾輕撫)諷刺她談吐拙劣兼缺乏同情心,是「活在動物園的總理」;但也有人認為她率直。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8/19223698
德電視惡搞默克爾戴頭巾
1 :
GS(14)@2015-10-09 02:01:18德國電視台ARD一個新聞節目,周一報道有關難民配額時,配上了總理默克爾戴上伊斯蘭頭巾的合成照片,被轟有傳播反伊斯蘭訊息之嫌。被狠批的節目名為「柏林報告」,所展示的默克爾合成相,被觀眾質疑跟反移民極右組織PEGIDA(愛國歐洲人反西方伊斯蘭化)使用的示威牌上肖像相似,批評報道「令人震驚」、「具操控性」;但亦有部份支持者指電視台享有言論自由。
ARD發聲明回應,指相片原意只為博取關注,對不認同甚至誤解他們的觀眾表歉意,又強調合成照旨在諷刺,並反映西方社會的言論自由,他們亦歡迎批評。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8/19324488
默克爾受壓要3月前改難民政策
1 :
GS(14)@2016-01-20 17:47:07德國去年多達110萬難民湧入引起社會矛盾,執政聯盟有重量級人物向總理默克爾下達最後通牒,要在3月前改變接收難民政策。執政聯盟成員基社盟中曾問鼎總理寶座施托伊貝爾表示,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在3月於三個州分舉行的選舉中料受挑戰,反移民的右翼政黨或從執政聯盟搶走選票,如她未能於3月前限制難民湧入,可能會被逼宮下台。在壓力下,默克爾所屬的基民盟前日同意,將北非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列為「安全國」,讓當局更易拒絕北非三國難民的庇護申請。而科隆除夕性侵案,當局拘捕一名26歲阿爾及利亞難民,是首名涉性侵案被捕的人。博恩海姆鎮早前因男難民在泳池性騷擾女泳客而禁男難民使用泳池,前日稱教導難民尊重女性後已取消禁令,又稱與傳媒施壓無關。德新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0/19458896
北約專家斥俄用「網絡打手」借難民問題倒默克爾
1 :
GS(14)@2016-03-08 00:08:22俄羅斯對歐美新冷戰,正轉向數碼領域。北約有專家指俄正利用其「網絡打手」大軍,嘗試影響歐洲政局,當中包括煽動德國人對難民問題的怒火,以圖令總理默克爾倒台。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默克爾為烏克蘭問題多次交手。資料圖片
資助非政府組織發言
位於拉脫維亞的北約卓越戰略通訊中心,上周在會議公開關於俄資訊戰的研究成果,當中有研究分辨出俄五種嘗試影響網上言論的網絡打手(見表)。該中心指俄又積極把「今日俄羅斯」之類電視台打入國際、資助一批非政府組織對各種問題發表言論,又用程式影響網上搜索結果,舉例像搜索烏克蘭,「可能頭十個搜索結果都是克宮支持的」。
中心主任薩特斯(Janis Sarts)以個人身份表示,俄羅斯有資助歐洲極左和極右組織的紀錄,他認為現時有證據顯示俄正利用這些手段對付默克爾。他指默克爾一直支持制裁俄,但俄報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是想測試他們的資訊戰網絡,能否利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內部矛盾煽風點火,改變政局。薩特斯指此計曝光令德國變天可能性大減,但歐洲一些國家對此仍「蒙在鼓裏,或者視若無睹」。他和中心一部門的英軍主管韋斯特(Simon West),指留意到英國在野工黨黨魁科爾賓和英國獨立黨主席法拉奇,都有在「今日俄羅斯」出鏡,韋斯特指英國為脫歐公投拉票時,相信會見到俄羅斯資金流入,圖影響言論。英國《觀察家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477
「默克爾恐怖一日」德執政黨地選重挫反移民右翼極速冒起 懲罰難民政策
1 :
GS(14)@2016-03-15 15:08:00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難民開大門的政策,受到選民懲罰。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三個州議會選舉輸掉兩州,得票率更全線下跌,反移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卻極速冒起,在三州都取得議席。德媒形容這是「默克爾的恐怖一日」。
前天的三州選舉,被視為難民政策公投。CDU本躊躇滿志想全奪三州,但默克爾去年一力決定接收110萬難民後,民心漸變,不少盟友和黨內人士主張就全國收難民人數設限,但她堅持要全歐洲共同行動。
三州輸兩州 得票率新低
結果CDU在薩克森安哈特州雖保住最大黨地位,但得票率比五年前少2.7個百分點,在巴登符騰堡州和萊恩蘭帕拉蒂尼州欲分別擊敗綠黨和社民黨的大計泡湯之餘,得票率更分別創該黨州內新低,其中在巴州更跌了12個百分點。相反,AfD在三州打入州議會,得票率都有雙位數,在薩州更有24.3%得票成第二大黨。黨副主席高蘭表示:「投我們票的人都是投票反對這難民政策。我們對難民問題的立場很清楚:我們不想再收任何難民。」德國《圖片報》形容這是「默克爾總理的恐怖一日」,指AfD冒起是懲罰她的難民政策。分析指默克爾過去十年走中間路線,成功吸納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選民支持,卻在右翼留下空缺,《明鏡》周刊網站形容這是「CDU黑色星期日」,指默克爾要為讓AfD有機可乘站穩陣腳受責難。不過CDU和加入聯邦政府執政聯盟的社民黨,都堅稱毋須改變難民政策,更指默克爾近期民望已反彈,顯示政策方向正確,只是需要時間克服困難。
黨內不團結令支持者流失
其實在巴州和萊州勝出的綠黨和社民黨人,比很多CDU候選人更支持默克爾的難民政策,與其說選民向右轉,不如說德國變得更加兩極化,並指AfD支持者很多是首投族,而不是由CDU轉來。美聯社分析亦指很多CDU候選人刻意跟默克爾難民政策保持距離,或製造黨內不團結印象而流失支持。分析指這次地選結果,對明年大選有指標作用,亦增加默克爾難民政策所受壓力。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5/19529624
頭號艱巨任務傾脫歐 與默克爾周旋新鐵娘子文翠珊:打造英國新角色
1 :
GS(14)@2016-07-13 05:15:10■文翠珊前日以黨魁身份在國會外發表講話,獲保守黨國會議員拍掌祝賀。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引發政壇地震,「冷手執個熱煎堆」的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今天將成為英國第二位女首相。獲傳媒封為「新鐵娘子」的她,有指甚至比「鐵娘子」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更硬朗。她表明新政府的頭號要務,是帶領英國脫離歐盟的艱巨談判,跟「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周旋。
上月23日公投出人意料決定脫歐,首相卡梅倫決定辭職,高調撐留歐的財相歐思邦也政治行情向下。脫歐派兩大主將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和司法大臣高文浩「自相殘殺」,在執政保守黨新黨魁選舉分別棄入閘和早段出局,令在公投低調撐留歐的文翠珊一枝獨秀;隨着最後對手能源及氣候變化國務大臣利雅華退出,文翠珊在沒對手下提早成為黨魁。
決策能力高從沒錯
文翠珊前天在國會外以新黨魁身份發表講話,說「我們需要強大和有往績可尋的領導人才,帶領我們度過將相當艱巨和不明朗的政經時勢,去談判得出英國脫歐後的最好協議,打造我們在世界的新角色。英國脫歐就是脫歐,我們將會從中取得成功。」簡短講話貫徹她一向的堅定踏實作風。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一篇社論,指文翠珊是「保守黨另一個鐵娘子」,跟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同有「非凡的堅強個性,以及取得同儕尊重的能力」。美國Daily Beast網站更指戴卓爾夫人1975年當選保守黨魁時,外界只當她是個「聲調刺耳的主婦」,「鐵娘子」外號是後來蘇聯記者給她起的,諷刺她激烈反共,文翠珊現在執掌保守黨,卻已經是「百煉鋼」。內政大臣一職,一向被視為英國內閣的「三煞位」,處理警務、入境、邊境控制、反恐和反毒等敏感政策,多名大臣都惹醜聞黯然下台。文翠珊卻一做逾六年,60多年來最長,沒出任何大醜聞。保安消息指她阻止的恐襲陰謀,遠多於外界所知。有內政部官員說她決策能力很高,無論收到甚麼建議,「她的決定看來從沒錯」。文翠珊在政界內不「埋堆」說人是非,而是埋首工作,消息人士指她「總比其他人早起床三小時,開會總比其他人多懂五倍」。
「難纏得要命的女人」
文翠珊做事不賣賬,曾拒美國要求引渡一名有亞氏保加症的黑客,也曾在警察協會大會叫不滿削預算的會眾面對現實。曾為戴卓爾夫人閣員、曾跟文翠珊共事的前司法大臣祁淦禮,領教過她指摘自己老是放走她要囚禁的人,私下形容她是個「難纏得要命的女人」(bloody difficult woman),文翠珊卻說「下一個印證這一點的人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文翠珊將為脫歐談判跟容克周旋,也勢必跟身為歐盟龍頭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交手。默克爾前天再次催促英國早些啟動脫歐談判,減少不明朗,說「英國有需要快些澄清未來想跟歐盟有怎樣的關係」。文翠珊之前表示最快年底才開始,但她提早當首相或令時間表推前。昨天卡梅倫主持最後一次內閣會議,文翠珊據指率領閣員向他致敬,氣氛感人。卡梅倫今天最後一次出席國會答問會後,將向英女皇正式辭首相一職,英女皇將傳召文翠珊接任並組織新政府。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785
德執政黨默克爾「主場」大敗
1 :
GS(14)@2016-09-06 22:50:46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飽受批評,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前天在其家鄉的地方議會選舉中初嘗大敗,得票率是在該州的歷來最低,連該州第二大黨地位也不保,默克爾的連任之路難行。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前日舉行州議會選舉,投票率比上屆多出逾十個百分點。社會民主黨(SPD)以逾3成選票奪25席,力保第一大黨地位;首次參與該州選舉的反難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20.8%選票奪17席;CDU則以19%選票保得15席第三,或會再與SPD組成聯盟執政。已在位11年的默克爾,提倡向難民打開大門,被指導致去年有逾百萬難民湧入,民望已暴跌至五年新低的45%。分析指,若AfD在兩周後的柏林地方選舉中,再度擊敗CDU,默克爾在黨內或被視為負累,她要在明年大選中爭取第三度連任,更將難上加難。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位於德國東北部,人口約160萬,當地僅得2萬名難民及6.5萬名外國人,是全國最少外籍人士的州。歷屆選舉中,選民都以民生及經濟發展為主要考慮因素,惟今屆有多達五成選民看重難民政策。德新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78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