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美天價罰單 默克爾拒救 德銀挫7% 拖跌歐股
1 :
GS(14)@2016-09-27 07:29:44【明報專訊】德國最大銀行德銀被指在金融海嘯前不當銷售按揭抵押貸款證券(MBS),被美國司法部開出14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德國傳媒引述官員稱,總理默克爾無意向德銀援手,觸發德銀股價今晨最多跌7.5%至10.55歐元,是彭博1992年有紀錄以來低位。沽壓蔓延至歐洲其他銀行股,德國商業銀行、法巴、意大利最大銀行裕信(UniCredit)昨日的股價跌幅達3%、歐元Stoxx銀行指數昨曾跌2.3%見5周低位。英法德股市昨下挫逾1%。
昨日的跌浪由德國周刊《Focus》上周五的一篇報道觸發,其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默克爾今夏與德銀行政總裁John Cryany多次會談,並清楚表明在直至明年9月的選舉年,政府也不會向德銀提供援助,並拒絕插手德銀與美國司法部的和解談判。接近德銀的消息人士稱,德銀從未期望政府出手相助,且毋須政府幫忙。不過德銀的財政狀况引發政界關注。消息人士稱,德國社民黨國會議員上周舉行閉門會議,就德銀情况進行探討。
去年蝕593億 股價今年已跌半
德銀早前稱,不會接受美國司法部早前開出的140億美元罰單,並將爭取把罰款額顯著下調。德銀認為,介乎20億至30億美元的罰款比較合理,該行在2013年已支付19億美元結束類似訴訟。摩通估計,若今次的和解金額介乎30億至35億美元,德銀仍有財政能力解決其他法律問題,若罰款比上述水平高10億美元,將令德銀的資本水平下降0.24個百分點。
面對巨大的重組成本,德銀去年虧損達68億歐元(593億港元)。市場憂慮到其能源項目貸款的壞帳風險增加,恐德銀資金不足。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德銀的主要挑戰來自超低利率影響盈利、監管壓力、業界激烈競爭,以至其不當行為和巨額訟費。德銀今年以來股價已跌50%,其應急可轉債(CoCo債)收益率昨跌0.025歐元跌至0.73歐元(每1歐元計),是2月以來最低。此債券可有條件轉換,一旦德銀資本水平低於監管標準,德銀可停止支付債息,並將債券自動轉換成銀行股權,而銀行亦可以將債券重新估值和減記。部分分析師憂慮,德銀可能最終對某些債券違約。荷蘭銀行亦認為,德銀的一級資本票據利息支付可能存在「真正危險」。德銀正透過出售風險資產及裁員,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
IMF﹕最危險國際貸款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形容,德銀是最危險的國際主要貸款機構。受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影響,德銀以至歐洲銀行業的利潤空間收窄,為股價帶來壓力。過去12個月,歐洲銀行股下跌逾四成。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37&issue=20160927
改口撐「災難領袖」默克爾
1 :
GS(14)@2016-10-01 13:19:44特朗普前日被問到最欣賞的世界領袖時,答案出乎意料地不是他大讚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卻是他過往一年口中「摧毀德國的災難性領袖」──德國總理默克爾。希拉莉與特朗普分別被問及同一問題。特朗普回答:「我認為默克爾真是一名偉大的世界領袖,但我對她的整個難民政策感到非常失望……她犯了一個悲劇般的錯誤,就在一年半前。」希拉莉亦指默克爾是她最欣賞的世界領袖之一。特朗普過去一年不斷抨擊默克爾的難民開放政策。去年12月,特朗普批評《時代》周刊選了一名「摧毀德國」的人作2015年度風雲人物;今年2月,斥默克爾「變成了如此一名災難性領袖」;今年8月,又以「美國的默克爾」來打擊希拉莉在難民問題上的立場。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1/19787410
奧巴馬訪德見默克爾「全球化開弓沒回頭箭」
1 :
GS(14)@2016-11-18 17:56:11美國總統奧巴馬繼續任內最後一次外訪,由希臘轉抵德國,昨日跟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兩人在德國《經濟周刊》聯署撰文,重申「全球化開弓沒有回頭箭」,歐美在防務、貿易、應對氣候變暖等重大事務上合則兩利。奧巴馬和默克爾強調制訂美歐自由貿易協議的重要性:「協議能令雙方經濟更緊密連繫,而建基於符合彼此共同價值觀的規則,可在未來數十年帶來增長,並在全球維持競爭力。」他倆強調自由貿易「毫無疑問」有利工人、農民和消費者,呼籲德國人和美國人把握機遇,「民主、公正、自由的價值是我們經濟賴以成功的基石。為了我們的企業、人民,也為了這個世界,我們有責任擴闊和深化合作」。
交棒捍衞西方價值
奧巴馬和默克爾執政理念相近,雖然美國特工竊聽默克爾手提電話,曾令兩國關係緊張,但兩人交情一向不錯,奧巴馬甚至坦言,默克爾或是他任內「最信賴的外國夥伴」。2008年,奧巴馬上台後曾到柏林勝利紀念柱,向20萬德國人發表全球無核化宣言,當年在場的德國人施密特憶述:「當時人人都滿懷希望,有點像柏林圍牆倒下的感覺,如今特朗普快上場,大家又變得憂心忡忡,不知道他會搞甚麼。」隨着美國選出新總統,奧巴馬卸任在即,他此行被解讀為向默克爾交棒。事實上,不少觀察員都認為,默克爾今後作為西方價值捍衞者的角色將越見重要。奧巴馬今日將跟歐洲多國領袖見面。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8/19837488
默克爾成箭靶 選情嚴峻
1 :
GS(14)@2016-12-21 23:33:31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難民中門大開,在國內備受批評,縱使她讓步仍無補於事,更造就極右反移民勢力迅速冒起。如今再爆出一宗或涉及難民的嚴重恐襲,勢進一步重挫執政基督教民主聯盟(CDU)本已大幅下滑的民望,增加默克爾在明年大選爭取連任的難度。歐洲難民潮爆發以來,默克爾政府保持門戶開放態度,單在去年就接收了約100萬名難民,國內有聲音批評她不顧國家承受能力,部份地方更因為難民進駐,社區面目全非;加上近一、兩年不時發生涉及難民的罪案和恐襲,令政府成箭靶,反難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乘勢冒起。
■救護員忙於在市集內將傷者送院診治。路透社
右翼黨:詛咒何時結束?
雖然現時默克爾支持度仍過50%,但勢頭對她所屬的CDU相當不利。在今年的地方選舉,CDU都錄得慘敗,其中9月在默克爾家鄉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地方議會選舉,CDU更連第二大黨地位都不保,明年是否能保持執政地位成疑。其實應對國內聲音,默克爾已作一些讓步。在月初的黨大會上,她罕有地表示要禁止伊斯蘭罩袍以及可能收緊難民政策,大幅扭轉一貫的取態,被指是為尋求連任而妥協,但仍未滿足一眾反難民人士要求。在今次恐襲過後,AfD國會議員普雷策爾(Marcus Pretzell)隨即將矛頭直指默克爾,他罵道:「這種詛咒何時才能結束?這都是默克爾幹的!」分析指默克爾如今已被逼到牆角,無可避免或須承認過往主導的難民政策並不成功,需改變確保公眾安全。有外媒甚至形容,這次恐襲是默克爾11年執政生涯中最艱苦的時刻。英國《每日電訊報》/《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21/19872303
默克爾:民主必戰勝恐怖主義
1 :
GS(14)@2017-01-02 01:05:27尋求明年連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新年賀詞,強調有信心德國的民主和價值觀必戰勝恐怖主義,「只要我們團結,國家必會更強大,我國會竭盡所能確保公民享有自由的保障」。
荷法極右崛起
默克爾承認德國在「過去一年受到連番嚴峻考驗」,她說:「特別令人痛苦和惡心的是,恐襲是那些來到我們國家尋求庇護的人所為……但我們的生活方式絕不能受這些滿腦子都是仇恨的恐怖分子左右。」前年,默克爾下令收容過百萬中東、北非難民,舉世稱許,卻因帶來罪案和恐襲招致國內猛烈抨擊,助長極右勢力急速冒起。「我們崇尚自由、包容和開放的。」默克爾為難民政策辯護:「當我們看到敍利亞阿勒頗被轟炸的照片,我們必須再次表明,幫助那些需要保護的難民來到這裏,融入社會,既重要也正確。」她不點名批評極右民粹組織扭曲民主本意,同時安撫民眾,承諾政府將快速反應去堵塞社會上的保安漏洞。除德國,2017年對整個歐盟都是多事之秋,英國將啟動脫歐談判,荷蘭和法國極右政黨崛起,假如在月初贏得大選,隨時會步英國後塵。還有強鄰俄羅斯虎視眈眈,莫斯科介入歐盟成員國選舉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1/19883137
歐洲議會前議長撼默克爾選總理
1 :
GS(14)@2017-01-26 18:22:08【德國大選】德國中間偏左社民黨前日宣佈推薦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圖)出戰今年大選,與爭取連任的默克爾角逐總理一職。舒爾茨在德國國內擁有高知名度,但從未在德國聯邦政府工作。兼任副總理和經濟部長的社民黨黨魁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本被視為挑戰默克爾人選,但前日他突放棄出選,推薦舒爾茨,認為「他勝算明顯更大」。社民黨與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合組聯合政府,民調顯示社民黨支持率仍落後一段距離,但舒爾茨民望追平默克爾的57%,有助提高9月24日大選得票。61歲的舒爾茨1986年起任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維爾塞倫鎮首長,1994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2012年出任議長至去年11月請辭。他言辭激烈,反右翼民粹立場強硬,曾表明「有我,則無人抨擊歐洲,無人能逼迫弱勢社群」。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6/19909024
執政黨支持率跌至第二默克爾連任現暗湧
1 :
GS(14)@2017-02-08 22:31:23【德國大選】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將於今年9月舉行,總理默克爾因難民政策飽受批評,拖累她領導的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聯盟,加上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換黨魁後聲勢大增,基民盟支持率逾10年來首次落後於社會民主黨,令默克爾的第三次連任之路現暗湧。社民黨上月底突改由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出任黨魁後,長年沒有在國內政壇活動的舒爾茨帶來新鮮感,獲部份基民盟和反難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支持者轉軚支持。
社民黨「換馬」贏聲勢
Insa最新的全國民調顯示,社民黨的支持率由兩周前的21%暴增至31%,基民盟與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則由32.5%降至30%,AfD列第三有12%支持。面對社民黨威脅,基民盟與基社盟召開兩日會議後,前日在記者會上宣佈擱下分歧,聯手為默克爾造勢。之前未表態支持默克爾連任的基社盟,曾公開批評她的難民政策,主張設每年難民接收限額,但不獲默克爾接納,她昨天續指當局首要要務是遣返庇護申請被拒的難民。社民黨在2013年大選後加入聯合政府,分析認為社民黨今屆即使成為第一大黨,亦難取得過半數議席,屆時或首次以主導身份與基民盟、基社盟組聯合政府,又或改與左翼政黨合作。歐洲難民危機導致社會分裂,舒爾茨雖未闡明難民政策,但承諾會致力促進國民團結。德新社/法新社/英國《金融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8/19921426
李察見默克爾 傾西藏問題
1 :
GS(14)@2017-02-11 18:58:0467歲美國影星李察基爾(Richard Gere)主演的電影《The Dinner》入圍今屆柏林影展的主競賽單元,爭金熊獎,電影於香港時間今日凌晨1時半舉行首映禮。李察篤信佛教多年,不但是虔誠教徒,更是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好友兼追隨者。李察基爾前日抽空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會面,討論西藏現時情況。他大前日亦與德國聯邦議院副主席見面,探討西藏問題及美國政局。不過李察的討論詳情就沒有被公開。李察基爾擔任國際聲援西藏運動的主席,該機構是致力監督、維護藏族人基本人權、支持藏族人自決的非政府組織。撰文:泰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1/19924501
舒爾茨膺社民黨魁 大選戰默克爾
1 :
GS(14)@2017-03-22 00:47:04【德國大選】德國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SPD)前日選出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為黨魁,將在9月大選挑戰默克爾的總理職位。舒爾茨在605名選委一致贊成下當選黨魁,期望社民黨能在聯邦議院選舉後捲土重來,再成「最強政治力量」,「取得人民授權令國家變得更美好、更公平」。
「羅賓漢」獲年輕人支持
社民黨2013年起與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組成聯合政府,但一直被默克爾搶盡風頭,1月底提名舒爾茨角逐總理一職後,該黨形勢出現逆轉,支持度至今急升10個百分點。雖然最新民調顯示,社民黨仍稍稍落後於基民盟,但若與左翼黨(Die Linke)與綠黨(Greens)共組德國歷來首個左傾政府,舒爾茨則有望執政。61歲的舒爾茨經歷有別於一般政客,高中輟學的他年輕時一度酗酒,又曾經營書店,形象貼地。他重視財富分配、兩性平等等左翼議題,主張免費教育,因此有俠盜「羅賓漢」之稱,深受以年輕人為主的網民支持。這位歐洲議會前主席同時是歐盟的忠實擁躉,曾表示會永遠與「企圖破壞(歐盟)統一大業者」為敵。接壤法國的薩爾蘭州(Saarland)下周日舉行議會選舉,為今年另外兩場地方選戰及大選打響頭炮。當地政府目前同樣由基民盟和社民黨合組,但民調顯示基民盟領導的左傾聯盟有望執政,料可為社民黨打下強心針。法新社/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1/19965138
馬克龍訪柏林晤默克爾法德研修條約 改革歐盟
1 :
GS(14)@2017-05-18 01:10:44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即出訪德國,前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首腦會議,二人同意重振法、德軸心關係,為深化歐盟整合注入新動力,兩國不排除修改歐盟條約,為改革開路。馬、默在會面後見記者,二人同意歐盟要制訂中長期發展的路線圖,抵銷英國脫歐的衝擊。默克爾說:「我們已有共識,不能只聚焦英國脫歐事宜,當務之急,是要為歐盟能抵禦危機進行深化改革,尤其是歐元區。」馬克龍也指歐洲需要「歷史性重建」來抵擋極右和民粹思潮。馬克龍此行肩負重任,要說服默克爾接納由他倡議的歐元區改革,包括設立歐元區預算、歐元區立法機構和歐元區財長。不過,有關構思在德國受到廣泛質疑,一來跟默克爾嚴格奉行的財政紀律相左,二來在財務共同體下,德國或要為法債埋單。德國財長朔伊布勒直言,要歐盟全體在英國脫歐的風風雨雨下修改條約,根本是「不設實際」。
拋出「多速」發展構思
對於德國的顧慮,馬克龍在柏林大派定心丸,強調歐元區成員國的舊債,應貴客自理,他也不贊成發行歐元區聯合債券,但他中間落墨,聲言可以考慮共同承擔未來區內的財政負擔。默克爾也給足面子,表示對修改歐盟條約持開放態度,又指德國需要法國,「歐洲若要成功,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法國」。馬克龍周日宣誓就職後打破慣例,放棄豪華轎車,改坐軍用吉普車進入愛麗舍宮,表明他決心重振法國聲威,但對內要搞好經濟,對外要同美俄分庭抗禮,法國肯定獨力難支,因此馬克龍需借助歐盟的力量,他陣營已放風會委任一位重量級人物任歐洲事務部長。分析相信,馬克龍將會改變過去法國常在布魯塞爾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較願意在歐盟妥協,爭取其他成員國支持,他已拋出「多速」發展的構思,容許成員國實施共同政策時,採取彈性步速,毋須事事一致。在外軍事行動上,預料馬克龍亦會力爭歐盟成為其後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7/2002357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