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
【伊朗總統呼籲對敘化學武器來源展開調查】伊朗總統哈桑周六在演說中呼籲對敘利亞發起深度調查,並提醒美國此次的導彈攻擊將會在敘利亞地區引起極端主義及恐怖主義的反抗。哈桑說道“我們希望能還原事實,並找出敘利亞的化學武器來自哪。貿然發動攻擊只會對地區及全球穩定造成破壞”。
——Bloomberg——
【特朗普提名哈塞特為經濟委員會主席】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提名哈塞特(Kevin Hassett)作為經濟委員會主席,哈塞特作為資深稅務專家及經濟學家,在相關領域已深耕超20年。白宮在一封郵件中做出此聲明,下一步需等待參議院的投票確認。哈塞特自1990年開始便在美聯儲理事會擔任經濟學家,目前擔任美國政治研究主任。
——CNN——
【歐盟財長預計20國增速明年將有所下滑】歐盟財政部長預估,全球最大的20個經濟體在2018年的經濟增長將會不及預期,在過去5年中,這20個國家通過改革令其經濟增長率增加了近2%,為全球額外創造了近2萬億美元及大量的就業崗位。但在2018年,這些增長目標將會全部遭受考驗,達標的關鍵在於加快改革的步伐及增加生產性基礎設施的投資 。
——BBC——
【斯德哥摩爾卡車襲擊嫌疑人被捕】在斯德哥摩爾卡車襲擊過後,一名39歲烏茲別克斯坦男子涉嫌實施襲擊被捕,嫌疑人名字未定,以前從事安保工作,曾有犯罪前科。瑞典警方在實施襲擊卡車座位內發現了一個可疑裝置,但仍未確定是否是炸彈。襲擊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大約15人受傷 。
——CNBC——
【沙特將在其首都打造超級娛樂城】沙特阿拉伯周六宣布計劃在首都利雅得南部建造一個334平方公里的“娛樂城”,其中包括野生動物園和六旗主題公園(Six Flags)在內等文化和娛樂設施。國家公共投資基金將是該項目的主要投資者,該項目將於2018年破土動工,初於2022年正式開放。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警方搗毀大型稅務詐騙集團】印度警方周六稱,已經逮捕了孟買郊區一起呼叫中心詐騙團夥的幕後主使Sagar Thakkar,同時逮捕了近700名犯罪同黨。該犯罪團夥在過去兩年內利用呼叫中心假扮美國國家稅務局工作人員,從約1.5萬名美國人身上騙取了近3億美元。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將最快7月宣布中港“債券通”的詳情,計劃開通初期先推行北向買賣的“先北後南”做法;同時“債券通”可透過兩大渠道,包括場外市場和港交所進行交易。
對此,香港交易所回應稱,“香港交易所將在兩地監管當局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債券通的準備工作,並在未來適時由相關各方公布更多細節。”
共享單車的發展給市民短途出行帶來了便利,但同時帶來的亂停亂放等相關問題也加重了政府部門城市管理的成本和負擔。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摩拜單車4月19日宣布,本月將有上百個“摩拜智能推薦停車點”(smart Mobike Preferred Location,簡稱sMPL)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濟南、銀川、臨汾這8個城市率先落地。
該停車點采取了通過智能停車樁智能模塊的無線信號發射技術,加上精確定位算法迅速判斷單車停放位置及狀態,實現了亞米級的定位。此外,通過大數據和紅包車、信用分獎勵、其他獎懲措施等引導機制,可引導用戶停車至智能停車樁附近,協助用戶更方便快捷的進行車輛的有序取放。此舉推出,獲得了來自上海、深圳、濟南等各地政府的關註與支持。
4月19日,摩拜單車與深圳市福田區達成戰略合作暨福田智慧城區啟動儀式,並通過大數據選址分析,篩選出了深圳福田天安數碼城等首批停放熱點,智能推薦停車點落地後,將結合當地交通核心地段、小區、辦公區域、潮汐出行等具體情況,推廣到福田全區及深圳市。
上海首批智能推薦停車點定點於楊浦區五角場、同濟大學地鐵站等人流密集、用車需求大且集中的地點。而在濟南,當地政府和摩拜單車則率先選擇大型開放小區進行推廣試點。燕山小區作為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全國十大試點性小區,內有開放式公園燕山公園,是周邊群眾休閑娛樂最佳場所。
據摩拜單車透露,未來城市“禁騎”區域的亂停車問題,也將能通過摩拜智能推薦停車點進行解決。截至目前,摩拜單車在海內外50個大城市提供服務,車輛投放總數超過300萬輛,其中北、上、廣、深、蓉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已分別超過20萬輛。
京東4月25日宣布將正式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原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運營體系負責人王振輝將出任京東物流子集團CEO,向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匯報。
據京東官微介紹,京東物流子集團未來將為合作夥伴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後的正逆向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物流雲和物流科技服務(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商家數據服務(銷售預測、庫存管理等)、跨境物流服務、快遞與快運服務等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還將聯合京東商城共享線上線下渠道資源,並聯手京東金融推出創新性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保險產品。
目前,京東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截止目前,京東在全國範圍內擁有256個大型倉庫,6906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已經運營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目前京東自營配送覆蓋了全國98%的人口,將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70%,物流的運營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
未來五年,京東物流還將把物流中心的面積擴大至超過5000萬平方米、建設跨區航空物流網絡、擴展15倍於目前的冷庫面積、運營超過20個自營海外倉並覆蓋包括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B2B物流網絡將覆蓋超過300個城市、與達達的眾包網絡深度協同,形成全國最大的同城配送網絡。隨著網絡布局和建設的不斷完善,5年後京東物流將有望成為中國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供應鏈科技領域的領導者,並成為年收入規模過千億的物流科技服務商。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表示,十年前京東通過首創B2C的物流服務體系極大的提升了中國零售行業的流通效率,大幅降低了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並打造了最優的用戶體驗。此次京東物流子集團的成立則是希望京東物流通過獨立運營,與眾多合作夥伴攜手一同建設一個涵蓋物流、電商、金融、保險、數據、技術在內的智慧供應鏈價值網絡,並成為最受合作夥伴信賴、最高效和用戶體驗最好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
以下為關於京東物流的核心問題:
1、京東為什麽要成立物流子集團?是否意味著京東物流從京東集團分拆了出來?
京東組建物流子集團並不是拆分,京東物流仍然是京東集團全資控股的一個子集團公司;
京東希望通過更加靈活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創新讓京東物流擁有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權和決策權,使其可以更加緊密圍繞用戶需求展開創新、激發內部組織活力,將京東沈澱積累的專業物流能力更好的對外開放。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這樣才能夠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夥伴共同發展,一起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打造極致的客戶體驗。
2、京東物流未來是否有拆分及獨立融資、獨立上市計劃?
公司對於未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運作持開放態度,京東物流子集團不排除未來獨立融資和上市,但目前並無任何具體計劃,此次成立子集團,也不涉及拆分和上市問題
3、京東物流子集團更加市場化運作後將與市場上的快遞公司直面競爭嗎?你們將如何應對這個競爭?
物流行業和快遞行業是兩種不同的服務模式,更是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並不適合放在一起去比較;
京東物流子集團未來將重點提供四大服務:
A、 包含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後正逆向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供應鏈服務;
B、 雲+物流科技服務,包含物流雲(WMS、TMS、OMS等)、物流科技(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商家數據服務(銷售預測、庫存管理)等;
C、 跨境物流服務
D、 快遞與快運服務;
通過這四大服務可以看出,京東物流和社會上的快遞服務企業可能會有部分業務上的重合,但未來的合作一定會大於競爭。京東希望京東物流通過子集團的設立由單一服務京東商城成為社會化的商業基礎設施、成為一項公共服務,京東所有的產品服務和科技創新,都將開放給包括社會化快遞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京東願意與大家攜手同心、砥礪前行,共同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價值;
4、京東物流子集團的人員結構會有怎樣的變化?
京東物流在成立為子集團之後,隨著戰略的明晰和業務邊界的拓展,不僅內部的員工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施展平臺,還將會產生大量的專業人才需求,京東像渴望呼吸一樣渴望社會各界的優秀人才加盟。
5、客戶有什麽理由要選擇京東物流服務?
京東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這六張網絡之間可以產生巨大的協同價值,帶給客戶的價值就是綜合成本最低、響應效率最快,用戶體驗最好。同時,京東物流在四大物流服務之外,還將依托京東商城和京東金融,為客戶提供包含網絡營銷、大數據和供應鏈金融、保險產品,讓客戶花一樣的錢,但享受最多的服務。
6、自去年11月京東物流宣布全開放後,目前的京東物流開放業務的發展如何?
2016年京東物流的外部收入取得了高速增長,倉配一體的外單單量增長高達近200%,雙11外單單量達到日均數百萬單,包括李寧、蒙牛、青島啤酒在內的眾多知名品牌商均選擇了與京東物流合作。總之一句話,目前進展良好,未來潛力巨大。
7、京東物流未來的目標客戶包含哪些?
京東的服務客戶不僅包含電商平臺的商家,也會包含眾多的非電商企業客戶,以及社會化的物流企業。
京東希望采用了京東物流服務的客戶未來能讓消費者無論通過什麽途徑購物(線上線下),購買什麽商品(海外、生鮮、醫藥…),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購物體驗,等同甚至超越於於京東自營的購物體驗水準,讓京東物流像水和電一樣融入到生活中,成為中國商業的基礎設施之一。
8、成立京東物流子集團,會不會在財務上進行剝離,從而對京東集團財報產生影響?
物流子集團的成立是京東集團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京東物流仍然是京東集團全資控股的一個子集團公司,不會對集團上市公司的合並報表產生影響。
4月27日消息,上海市《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幹意見》今天發布,意見提出,在投資準入方面,爭取在金融、電信、互聯網、文化、文物、維修、航運服務等專業服務業領域和先進制造業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先行先試;在制造業利用外資方面,鼓勵外商投資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支持外資企業技術改造等;在總部經濟發展方面,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政府科技計劃項目。
近年來,通過不斷提高開放水平,促進投資便利化,中國逐步成為全球跨國投資主要目的地之一。但隨著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全球跨國投資和產業轉移呈現新趨勢,各國紛紛出臺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一些傳統上以對外投資為主的發達國家積極鼓勵制造業回流,加上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優勢的減弱,我國利用外資面臨新形勢新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下了《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幹意見》,明確了要改善投資環境、放寬市場準入,轉變管理模式,營造規範的制度環境和穩定的市場環境。在這一背景之下,國務院進一步出臺了《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即“國發5號文”),強調要進一步積極利用外資,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上海市商務委會同市發改委把貫徹落實“國發5號文”與中央剛剛批準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案結合起來,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形成了《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若幹意見》”),分為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進一步加強吸引外資工作三大部分,共33條。《若幹意見》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於今天正式對外發布。
一、堅持擴大開放,全力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一直以來,上海致力於在擴大開放方面先行先試,特別是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優勢,上海利用外資不斷取得新突破,2016年合同外資和實到外資分別達到510億美元和185億美元,累計利用外資項目已經超過8萬個,合同外資約4000億美元,實到外資超過2000億美元。外資企業已經成為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和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約占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7%的GDP、規模以上企業60%的工業總產值、65%的進出口額和33%的稅收總額,吸納了20%的就業人數。
在《若幹意見》制定過程中,更加註重提高開放水平,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出了一系列開放措施。在投資準入方面,提出在國發5號文的基礎上,爭取在金融、電信、互聯網、文化、文物、維修、航運服務等專業服務業領域和先進制造業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先行先試。
在總部經濟發展方面,支持在滬地區總部和總部型機構集聚業務、拓展功能、提升能級;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政府科技計劃項目。在制造業利用外資方面,鼓勵外商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支持外資企業技術改造等。
二、堅持優化環境,努力營造更加符合國際慣例的營商環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上海吸引外商投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上海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保持全國領先的關鍵。上海始終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作為進一步吸引外資的落腳點,依托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對接高標準的國際投資貿易規則,在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國際慣例的先行先試制度,得到了全球投資者的好評。
在國務院剛剛批複的全面深化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方案中,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為中心目標,各項改革舉措都要向這個中心目標靠攏,因此,《若幹意見》作為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的具體舉措,著眼於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緊緊圍繞營造更加開放的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投資環境、更加便利化的貿易環境、更加完善的法制環境、更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和更加寬松的人才發展環境的要求,為外商投資企業營造更加良好的投資環境。
比如,在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方面,強調本市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外資企業可以同等享受;強調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在政府采購中,對外資企業在我國境內生產的產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等。在營造貿易便利化環境方面,提出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優化貨物貿易監管方式,創新跨境服務貿易管理模式。在營造寬松的人才環境方面,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在華創業發展,鼓勵海外高層次人才在上海創新創業和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便利外籍人士來滬工作、申辦在華永久居留,便利外籍應屆畢業生來滬工作等。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繼續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信用管理,加強知識產權對外合作,完善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等。
三、堅持引資、引技、引智,合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註重加強統籌協調,不斷改善對外資企業的服務,是上海成功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保障。從改革開放之初上海成立外資委統籌全市利用外資工作開始,無論是市、區還是開發區,都以利用好外資、服務好外企為己任,逐步形成了市區凝心聚力共同推動外資發展的良好局面。在《若幹意見》制定過程中,更加註重構建有序、統一的招商引資體系和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形成全市合力入手,強調市區聯動、委辦聯手,充分調動有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面積極性,努力營造“親商、安商、留商、富商”的良好氛圍。
《若幹意見》強調充分發揮外資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各類問題的協調解決力度,完善重大外資項目推進機制,支持產業項目用地,著力促進項目落地;完善市區兩級投資促進工作體系,通過構建面向全球的投資促進網絡、實施重點領域招商引資行動計劃、支持各區和開發區在法定權限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舉措,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市區兩級服務外商投資企業工作機制,通過落實“問題清單”、“重點企業首問聯絡員”制度、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提升外商投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舉措,不斷加大支持和服務外商投資企業的力度。
《若幹意見》出臺,既是國發5號文在上海的落地,更是新形勢下上海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打造利用外資“新高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指導性文件。《若幹意見》33條表明了上海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加開放的姿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努力做到投資環境更優、市場準入更公、政府服務更好、開放型經濟發展更快。
據河北日報消息,5月1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誌,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一行就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對接座談。北京大學與河北省就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達成五點共識,北京大學將在雄安新區建立學科齊全,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醫療服務於一體的一流醫學中心;光華管理學院在雄安新區建立培訓中心,開展企業人才、管理人才高端培訓。
趙克誌指出,希望北京大學發揮人才、科技、教育、醫療等優勢,支持新區規劃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對省委、省政府給予北京大學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他說,北京大學高度重視加強與河北合作,把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服務國家大局的重要選擇。今後將結合北大優勢和雄安新區建設需要,擴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努力為雄安新區建設作出貢獻。
郝平表示,北京大學將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在醫療、教育培訓等方面積極與雄安新區對接;在專業部署上,將優質前沿學科向雄安新區傾斜;進一步加強、擴大人才支持力度,把北京大學優秀人才源源不斷輸送到河北來,為河北經濟社會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據悉,北京大學與河北省就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達成五點共識:
一是北京大學發揮醫療資源優勢,在雄安新區建立學科齊全,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醫療服務於一體的一流醫學中心;
二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雄安新區建立培訓中心,開展企業人才、管理人才高端培訓;
三是北京大學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建立PPP中心,重點服務雄安新區建設;
四是按照教育部統一部署,北京大學與其他著名高校一道,共同在雄安新區部署優質教育資源;
五是北京大學與河北省繼續加強合作,為河北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輸送更多人才。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大學官網獲悉,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近日率團到訪河北,洽談校省合作事宜,內容涉及北大將在雄安新區建醫學中心、雙方加強人才合作等多方面。同時,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除北大外,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京內多所高校也已開始對接雄安新區。
北京大學
將在雄安新區建立醫學中心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表示,今後北大將結合自身優勢和雄安新區建設需要,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努力為雄安新區建設作出貢獻。郝平提到,北大將在五個方面與雄安新區開展合作,內容包括發揮北大醫療資源優勢,在雄安新區建立學科齊全,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醫療服務於一體的一流醫學中心;在雄安新區建立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高端培訓中心。同時,北大經濟學院將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建立PPP中心,重點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此外,北大還將支持雄安新區高等教育發展,加強雙方人才合作,為河北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輸送更多的北大畢業生。
北京師範大學
將在教育、生態等領域展開合作
北京師範大學近日官網發布消息稱,5月8日,校黨委書記程建平、校長董奇、副校長陳光巨等一行赴河北省商談服務雄安新區建設事宜。河北省省長許勤,省委副書記李幹傑,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雄安新區臨時黨委書記袁桐利等均出席座談會。此新聞稿近日被河北媒體解讀為“北京師範大學或將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個搬過來的大學”,北青報記者向北師大求證“是否搬遷”,學校官方對此未明確回應。
不過,校長董奇則在這次座談會上透露,北師大將在教育、文化、生態、健康等領域與河北省開展戰略合作,通過校地協同創新發展,助力雄安集聚全國優秀人才和吸納國際人才,服務雄安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建設。
北京理工大學
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在北京理工大學黨委4月5日召開的專題學習研討會上,校黨委書記趙長祿表示,學校要充分利用人才培養和學科、科研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軍民融合發展、設立雄安新區等重大戰略中發揮積極作用。同時,結合學校“雙一流”建設實際,加快做好相關規劃編制和對接,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建設,力爭在醫工融合等方向上取得突破。
中國傳媒大學
成立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4月22日,中國傳媒大學成立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並舉行首屆雄安新區發展研討會。該校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首任院長由經管學部學部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擔任,將研究文化、區域經濟、社會管理等六個領域。
該校黨委書記陳文申表示,學校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是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以雄安新區建設為中心,基於互聯網精神而設立的新型智庫機構。研究院充分整合國內外相關領域頂尖專家資源及廣泛的社會智慧,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與中國特色的新型資政智庫。記者 王曉蕓 劉旭 李夢婷
5月24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中核集團舉行“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穹頂吊裝新聞發布會。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俞培根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的福清核電5號機組進展很順利,現場已準備就緒,將在明天或後天進行穹頂吊裝。
“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創新,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項目實現穹頂吊裝後,即將實現主體工程從土建轉向全面安裝階段。俞培根表示,中核集團“華龍一號”國內外四臺示範工程進展有序,各關鍵工程節點均按期或提前實現,是全球唯一按照計劃進度建設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工程,有信心打破首堆“必拖”的魔咒。
俞培根介紹,“華龍一號”追求設備中國制造。中核集團一直以來大力支持核電設備的自主化、國產化,在滿足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持續為設備的國產化創造條件,提供研發技術支持,創造產研合作平臺,推進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能力水平。“華龍一號”的設備共計有6萬多個臺套,生產、設備、組裝涉及上海、四川等28個省市,53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了項目的研制和建設。“華龍一號”的裝備國產化率可以達到85%以上,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等核心裝備,代表著我國制造業的先進水平,保證了“華龍一號”的安全性、先進性、成熟性與經濟性。
俞培根表示,“華龍一號”已成為中國“一帶一路”的新名片。目前中核集團已經與阿根廷、英國、埃及、巴西、沙特、阿爾及利亞、蘇丹、加拿大、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達成了合作意向。在剛剛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合作論壇期間,中核集團公司的董事長王壽君先生,與阿根廷核電公司總裁塞默洛尼簽署了關於阿根廷第4座和第5座的核電站的總合同,根據雙方的約定,中核集團將和阿根廷核電公司在2018年開工建設一臺70萬千瓦的重水堆核電機組,在2020年開工建設一臺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壓水堆核電機組,這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重要成果,也是中核集團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共同繁榮的具體舉措。至此,中核集團出口海外的核電機組增加到了8臺。
中核集團已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經貿關系,正在商談核電以及鈾資源、核燃料、核技術應用等核工業全產業鏈的合作。據了解,全世界有超過70多個國家已經或者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到2030年計劃新建機組超過200臺。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斯柯達稱要履行對捷克的承諾,為當地增加就業,但同時擔心為捷克增加就業或將減少在德國的產量。
大眾稱,德國面臨潛在的產能過剩,因此大眾品牌經理和工會領袖希望通過斯柯達汽車獲利,斯柯達的部分工作在德國經辦,同時讓低成本的產品為共享技術多承擔一些費用。
2016年斯柯達銷售量為113萬輛,再加上營業利潤率和2017年的銷售目標,斯柯達一躍成為大眾集團僅次於保時捷的盈利品牌。但斯柯達的生產能力受到限制,其出色的業績也在大眾集團內部造成了緊張態勢。
斯柯達CEO Bernard Maier在11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捷克仍然是斯柯達的故鄉,在捷克當地增加就業可以滿足擴大生產需求。他說:“斯柯達現在的生產能力即將達到飽和,證明了我們采取的戰略是行之有效的。目前考慮到全球需求量,僅僅在捷克生產是無法滿足的,所以我們在尋求外部生產能力。”斯柯達在近幾個月新招3000多名員工,還曾計劃招更多員工,“以滿足生產需求。”他透露斯柯達正與工會協商此事。
11日,斯柯達與其他公司以及捷克政府官員會面。捷克總理博古斯拉夫•索博特卡(Bohuslav Sobotka)稱,斯柯達已經保證,會盡最大努力不造成失業。斯柯達位於捷克的工會警告說,生產轉移將最多導致斯柯達2000名員工失業,而2016年年底,包括臨時工在內,斯柯達共招了2.8萬名員工。
在上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Maier稱,斯柯達會利用大眾集團廣闊的生產網絡以滿足市場需求,作為一個原則問題,捷克工廠現在是,將來也會是我們的首要選擇。
2016年,斯柯達營業利潤率為8.7%,大眾乘用車品牌則為1.8%。11月17日大眾將召開監事會會議,大會將批準大眾集團年度投資預算,在此之前大眾內部各個品牌之間的拉鋸會不斷加大。
據透露,林元慶在今年國慶之前,已經辭職離開百度。
10月26日消息,據媒體爆料,百度前IDL研究院院長林元慶已經離開百度,並可能將投身AI創業。
在加入百度前,林元慶曾是NEC(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美國智能圖像研究院的負責人。他領導的團隊主要從事與手機搜索和無人駕駛車相關的計算機視覺研究。他是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領域非常活躍的一名成員,他擁有清華大學光學工程碩士學位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2015年11月,林元慶出任百度擔任深度學習實驗室(IDL)主任;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後,他曾兼任副總經理;另外,他還是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負責人。今年3月,吳恩達離開百度後,林元慶被委以百度研究院院長一職。8月,百度研究院轉由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王海峰直接兼任院長,林元慶則“另有任命”。
據透露,林元慶在今年國慶之前,已經辭職離開百度。對於未來的創業計劃,他表示,AI升級傳統行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存在非常大的機會,他希望能夠深入進去。
至此,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的輝煌時光已經宣布成為過去。2013年1月,百度正式對外宣布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李彥宏親自出任院長。2013年9月,前Facebook資深科學家徐偉、前AMD異構系統首席軟件架構師吳韌先後加入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2014年5月17日,吳恩達正式加入百度任首席科學家,將百度研究院推向了鼎盛時期。2015年,百度少帥計劃代表人物顧嘉唯加入百度IDL實驗室。林元慶也在那個階段加入百度。
而如今,這批曾經聚集到百度的頂尖人才,也在不斷地流失。余凱拉走了黃暢,創辦了地平線機器人。百度在ImageNet國際計算機視覺中涉嫌作弊事件後,離開的吳韌成立了異構智能。
2016年8月,百度少帥計劃的標誌性人物、IDL主任研發構架師/首席設計師顧嘉唯離職。目前,顧嘉唯是北京物靈科技聯合創始人,打造以人機交互的創新產品與體驗。
2017年3月,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毫無征兆地宣布了離職的消息。並在不久前,推出了他的最新項目deeplearning.ai。今年3月,百度高級副總裁、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宣布創業成立景馳科技;在歷任樂視智能駕駛負責人以及四維圖新自動駕駛負責人之後,原百度無人車負責人倪凱8月宣布成立了自己的無人駕駛團隊HoloM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