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央打壓 安邦保費收入跌99.99%

1 : GS(14)@2017-07-01 10:39:44

【明報專訊】曾經「野蠻生長」的安邦保險正被監管連環重槌狙擊,業務表現一蹶不振。保監會數據顯示,安邦5月當月原保費收入只有5652萬元(人民幣.下同),較1月份的852.58億元跌超過99.99%。

5月原保費收入不足億元

根據保監會最新數據,安邦1至5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888億元,按年增長340%,但若單計5月,安邦人壽原保費收入僅為5627.76萬元。而今年以來,安邦原保費收入已經連續4個月下跌,由1月的852.58億元、2月的77.96億元,一路降至4月的13.44億元,而5月更是連億元都未到。

寶能系前海人壽保費急挫

另一邊廂,參與萬科爭奪的寶能系前海人壽原保費收入也大幅下滑,5月單月降至26億元,按月下滑6%,且僅為1月的三分之一。

安邦被稱為保險界黑馬,早年借助類似理財產品的「萬能險」快速擴大,同時在海外大舉併購,引起矚目。惟保監會前主席項俊波落馬後,傳安邦董事長吳小暉受牽連,已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其間保監會連續對安邦進行整頓和處罰。保監會數據還顯示,今年前5個月,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約為3084.4億元,按年下降59.4%。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03&issue=201706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13

安邦傳遭勒令賣產 「班資」回國

1 : GS(14)@2017-08-02 04:46:02

【明報專訊】今年6月證實董事長吳小暉「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以及因近年頻頻海外巨額投資引起中央關注的安邦保險,外電彭博社昨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當局已經制定計劃,要求安邦出售海外資產,並將出售所得匯回境內。

安邦微信﹕無售海外資產計劃

該知情人士稱,官方已經將安排通知安邦,尚不清楚公司是否完全接受。安邦則通過微信回覆,指目前沒有出售海外資產計劃;公司各項業務和運營一切正常,有充足的現金和充裕的償付能力。中保監對此則不予置評。

安邦於早年因大舉買入海外資產,以及吳小暉的「紅色背景」成為焦點,最引人注目的一項交易,是2014年以19.5億美元(約152.1億港元)收購紐約地標建築華爾道夫酒店。

商務部﹕非理性投資已遏止

此外,安邦去年9月斥65億美元(約507億港元)收購黑石集團旗下地產投資信託企業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也引起哄動,吳小暉更曾有意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收購一棟摩天大樓股份,惟交易最後失敗告終。

今年以來,內地嚴厲打擊中資企業盲目的海外投資,除了安邦,萬達、復星及海航也是監管部門重點關注之列。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昨日在記者會上亦表示,去年一些企業非理性對外投資問題比較突出,不過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加強了對外投資的真實和合規審核,今年上半年對外直接投資按年下降了42.9%至3311億元人民幣,非理性投資得到有效遏制。

印度政府傳否決復星購當地藥商

針對像安邦這類保險企業,官媒新華社昨日亦刊文表示,對於險資中的「好孩子」,監管機構將適當給予資金運用創新試點、產品試點等支持政策,對個別「壞孩子」,則採取限制投資比例和投資能力申請,限制中短存續期產品銷售等監管措施。

另外,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印度政府準備否決復星醫藥(2196)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收購當地藥商Gland Pharma的86%股權交易,原因與近期中印關係變得緊張有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79&issue=201708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47

傳中央促安邦賣海外資產

1 : GS(14)@2017-08-02 06:11:45

【本報訊】屢次傳出被查的安邦保險,繼上月披露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因個人原因暫不能履職後,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中國當局已要求安邦出售海外資產,並把資金轉回內地。該知情人士指,政府要求安邦將出售所得收益轉回中國,但目前未知安邦如何回應。報道又引述安邦的微信訊息指,「安邦目前並無計劃出售海外資產」,現時各項生意及營運仍然如常,公司有充裕的現金及償付能力。中保監代表則未對此給予置評。吳小暉為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外孫女婿,其掌舵的安邦近期負面消息不絕。早在今年4月初,內媒《財新》曾發表文章質疑安邦的財務狀況,又報道有關吳小暉的婚姻疑出現問題,其後安邦表示會對財新及其主編胡舒立提訴訟。事件於6月初轉向,內地先傳出吳小暉已被有關部門帶走,又指中保監相關人員已赴安邦宣佈有關消息。安邦最終在6月14日才公開承認吳小暉因個人原因,暫不能履職,但負面消息仍未有暫停,安邦再傳被當局勒令禁推新保險產品三個月,近日並遭中銀監下令銀行排查其貸款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1/201078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310

中央限境外併購嚴打走資劍指海航萬達安邦 學者:港地價會冇咁癲

1 : GS(14)@2017-08-19 19:10:59

■中央嚴打內地企業走資逃滙,發出通知限制境外投資;圖為國家主席習近平。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央針對在境外頻密高調併購企業的信貸風險,並持續嚴控走資逃滙政策,發出通知限制境內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範圍包括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體育及沒有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等。業界相信措施劍指三大集團:海航、萬達及安邦。記者:劉美儀 周家誠 黃尹華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中央截水,會影響中資購買力,香港地價會冇咁癲,整個地產市場應該會調整」。他指內地企業在境外大買資產,很多是利用槓桿借貸「按上按」,其實非常危險,中央出手是遲早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昨公佈本月初向人行等4個部委,轉發已獲國務院同意《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通知(《通知》),當局又明言,會建立境外投資黑名單制度,對違規投資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去年底起,四度來港高價投得啟德地皮的海航集團,正與銀行界商討首幅地皮(啟德1K區3號地)的建築及過渡貸款再融資安排,市場謂因有地皮作抵押,融資仍會繼續商討;但正進行的個案,如傳聞海航擬收購惠理(806),可能與《通知》內有關限制收購無實體業務的股權投資基金範疇相符,故收購或遇困難。銀行界消息稱,無論海航或其他集團,若境外所持資金充裕,或透過旗下本港上市公司能在港獨立融資,不會太受《通知》影響,當局主要是限制涉外滙調撥或內保外貸作境外貸款擔保的活動,當然銀行亦會因應宏觀形勢變化及相關企業的信貸風險提升,調高對借款人的息差要價。


房地產受限出乎意料

另一銀行企業貸款主管亦表示,已發生的交易沒可能追溯,惟《通知》未詳列已向當局申報但未完成的境外併購交易,會否受新例影響。至於與本業相符如內房商來港投地,屬合理投資行為,應不是打擊對象。根據公佈,國務院辦公廳已於8月4日向發改委、商務部、人行及外交部等轉發《通知》,列明鼓勵境內企業參與推進「一帶一路」等境外投資,但限制與國家戰略、宏觀政策不符的境外投資如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體育、沒有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平台。本月初《路透》曾引述消息報道,中國計劃進一步收緊內地企業海外併購行為及與併購相關的融資條款。有銀行界指今次列出房地產亦屬受限項目較出乎意料,因早前傳聞只針對酒店、影業及文化旅遊等。包括海航、萬達及安邦等3大集團,近年在海外大肆收購,被指轉移資產而飽受爭議。去年,安邦公佈收購多間境外酒店及保險公司,共涉逾200億元(美元.下同)。海航亦在海外買酒店、飛機、銀行、石油、對沖基金,更在港大肆投地,交易總額達400億元以上。萬達自2012年5月收購全美第二大院線AMC後,在海外持續購入酒店、俱樂部,金額逾300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19/201260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32

大公國際降安邦人壽信用評級

1 : GS(14)@2017-08-29 01:33:53

【明報專訊】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安邦人壽主體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維持負面,其發行的債券「15安邦人壽」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

評級展望維持負面

大公指下調信用等級,主要是因為監管政策調整,保險監管措施強化下,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受到嚴格限制,債券發行和股東增資審批有所收緊;而資本市場資產配置難度持續較高,境外投資監管力度明顯加強。安邦人壽流動性管理壓力上升,投資收益率下降,資本補充管道受限,現經營模式面臨較大挑戰。

稱因應強化監管 調整評級

安邦保險業務拓展亦受到限制,今年5月安邦人壽被中保監暫停兩款產品,以及禁止申報新產品3個月,降低獲得保險資金能力。原保險保費收入和規模保費收入自第二季起大幅減少,盈利水平顯著下跌。

此外,安邦人壽債務負擔較重,前期銷售的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令保險債務規模大,通過內保外貸形式開展海外投資業務的債務負擔較重,在受償債環境承壓、財富創造能力減弱影響,可用償債來源對存量債務的保障能力下降,新增債務空間有所收縮,償債能力的支撐條件弱化。

大公維持安邦人壽的評級展望為負面,人身保險行業發展短期內進入調整期,在財富創造能力的改善面臨較大挑戰,償債來源持續存在不利因素影響,未來安邦信用狀况存在進一步下降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01&issue=201708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40

銀監開刀 安邦須減持內銀 新例實施點名要求 民行招行持股限5%

1 : GS(14)@2017-11-26 14:49:38

【明報專訊】中銀監日前公布有關企業參股內銀新例的徵求意見稿,包括限制保險公司不得以金融產品持有同一銀行股份5%以上,外電昨日報道,新政策實施之下,內地監管當局要求安邦集團轉讓民生銀行(1988)及招商銀行(3968)手上股權,將持股比例降至最多5%,以符合新例要求。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表示,監管當局建議安邦集團通過非公開方式退出或減持,以減少對市場造成的影響。監管當局正協助安邦尋找合適的買家。安邦集團發言人對此不予置評。

藉金融產品 持多隻AH股

過去幾年頻頻入股多間內地上市公司和海外收購,風頭一時無兩的安邦,自從被中央點名海外收購存問題,及今年7月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因個人原因暫不能履職」後,公司已風光不再,並要大手減持所持有的股份套現,今年上半年便沽出四大行A股股份,套現66億元(人民幣.下同),退出工行(1398)、建行(0939)及農行(1288)首十大股東之列。

雖然沽貨套現,但安邦目前仍透過金融產品持有多間上市公司股份(見表),其中持有15.54%民行(1988)A股及10.72%招行(3968)A股。不過,日前中銀監公布《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企業參股銀行作出明確限制,包括「控制商業銀行不得超過1間」、「以金融產品持有同一商業銀行股份不得超過5%」等條例。因此,若新例正式執行,安邦便必須減持民行和招行,直至符合不超過5%規定為止。

海航旗下內銀持股同受影響

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允許以金融產品持有銀行股份,但通過5%的比例要求將其限制在財務投資範疇中,是監管部門希望金融產品能回歸到資產管理本質。防止其可能成為險企惡意槓桿收購的資金來源。

不過,中銀監今次並非只針對安邦,其他保險公司同樣受影響,中金公司報告顯示,海航系擁有營口沿海銀行20%股份及海南銀行9%股份;富德生命人壽持有浦發銀行19.81%股份;人保(1339)持有興業銀行6.2%股權,同樣要在新規正式落實執行前處理。

以自營資金持股或放行

而保險企業要處理這些問題股份,除了沽售,另一方法是用企業自營資金替換金融產品去持股銀行,但一方面保險公司是否有充裕的資金去進行置換,另一方面以自營資金持股超過5%,仍然需要交中銀監審核批准,因此這兩個方法都不一定可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21&issue=20171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82

彭博﹕中央匯金研接手安邦股份

1 : GS(14)@2018-02-04 20:59:38

【明報專訊】彭博報道,去年傳董事長被當局調查、由天堂掉進地獄的安邦保險或被「收歸國有」。消息人士表示,中投旗下中央匯金曾就接手安邦股份進行初步會談,不過未能達成協議,目前暫時未了解由誰人出售和出售多少股份。

保監傳派駐安邦監督運營

安邦董事長吳小暉去年6月起被當局扣留,引起公司內部混亂。知情人士稱,中保監機構派駐了小組進入安邦監督公司運營,警方與中紀委亦參與安邦調整。安邦對此不予置評,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和中保監亦沒有回覆彭博查詢。

安邦的股權至今尚未清晰,前年安邦撤回收購美國信保人壽的申請,有報道指是因為紐約監管當局對安邦擁有權結構有保留。

傳海航首季資金缺口達150億

幾年前同樣積極向外收購的海航傳出流動性問題,彭博報道,海航清還第一季的負債時面臨至少1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缺口。消息稱,海南省政府官員與海航集團與有關銀行上周在海口舉行會議,部分主要債權人考慮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加強向海航施壓。海航表示若出售資產進展順利,第二季壓力可望紓緩。消息人士稱,海航第一季將有650億元債務到期。

海航透過舉債投資數百億美元擴張,這個規模的資金缺口可影響集團的生存。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短時間內出售資產填補缺口並不容易,海航只能希望銀行提供新資金,未來數周銀行的決定相當關鍵。

海航拒絕評論有關傳聞,重複強調財政狀况良好,債券規模可控,海南省金融辦則未有回應。海航近期頻被質疑其還債能力,以及憂慮借貸成本上升,據彭博數據顯示,海航的收入不足應付利息支出。海航的資金和收入,與公司短期債務有29億美元缺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39&issue=201801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97

黑石擬購回安邦曼哈頓華爾道夫酒店

1 : GS(14)@2018-02-20 08:03:33

【明報專訊】自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去年6月起被當局扣留,集團表示其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隨即頻傳中國政府要求安邦出售其海外資產。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黑石正就安邦在中國政府監察下進行的資產招標進行初步討論,當中包括數年前黑石以高價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向安邦出售的曼哈頓華爾道夫酒店資產,意味黑石有機會再度成為該酒店業主。

報道稱,目前黑石的討論仍處初步階段,亦可能不進行入標。安邦在過去數年曾花上數百億美元進行連串收購,而黑石正是受益者之一,據彭博數據統計,黑石至少向安邦出售了95億美元(約741億港元)的資產。

安邦:無計劃售海外資產

然而,去年起中國政府對安邦連番打擊,令其海外併購停步。據一名知情人士於今年1月指出,安邦董事長吳小暉自去年6月被當局拘留,包括中保監在內的工作小隊已派駐安邦監察其運作及確保公司穩定,中國政府更為出售安邦股份尋求代理人。

據知情人士稱,去年中國已要求安邦出售其海外資產,但安邦代表重申,公司無計劃出售海外資產。香港黑石發言人表示對報道不予置評;中保監並未即時回應彭博置評的要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71&issue=20180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57

習近平向鄧小平前外孫婿開刀吳小暉被控詐騙 安邦保險遭接管

1 : GS(14)@2018-02-25 02:50:49

吳小暉

【本報訊】農曆新年未過,內地政壇陰霾乍現。中國保監會昨宣佈接管鄧小平前外孫女婿吳小暉創辦的安邦保險,上海檢方同日透露以涉嫌「集資詐騙、職務侵佔」兩罪起訴有「紅色駙馬」之稱的吳。這是十九大後習近平反腐殺向金融界第一刀,所指竟是太子黨及紅色家族,轟動海內外。有分析指習為自己地位已殺紅了眼。記者:盧燕儀


中國保監會昨公告指,鑑於安邦存在違法問題,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債能力,為維持集團運作及保障消費者權益,昨日起接管安邦一年,接管的工作組由中保監發展改革部主任何肖鋒擔任組長。保監會強調,接管不改變安邦集團對外的債權債務關係;接管期間工作組將引入優質社會資本,完成股權重整,保持安邦集團民營性質不變。

何肖鋒


至於吳小暉失蹤已8個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昨於官網通報,近日已對吳小暉以涉嫌「集資詐騙、職務侵佔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保監會指,當局發現安邦違法,吳小暉的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已被調整。去年6月安邦發聲明指吳「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行職務」。中國保監會罕有地高調接管民營巨企,轟動海內外,海外媒體爭相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指,保監會做法非比尋常,指內地常見做法是政府推出主導方案,讓問題公司低調併入其他企業。

或加快出售海外資產

澤奔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研究部門董事施宏申指,北京此舉或要確保安邦穩定,料保監會不會分拆安邦,因一旦分拆將會產生更多問題,估計保監會或令安邦加快出售海外資產。《紐約時報》聚焦安邦旗下明星資產──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指安邦2014年斥巨資購入華爾道夫酒店,隨安邦被中保監接管,華爾道夫酒店亦一夜間被中國政府控制。至於吳小暉被控兩宗罪,集資詐騙及職務侵佔都是內地經濟重罪。根據內地刑法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最重可判監10年以上或無期徒刑,罰款5萬至50萬元以下或沒收財產。職務侵佔最高刑罰亦為終身監禁。內地財新網去年4月28日發表題為《穿透安邦魔術》文章,指安邦保險股東關係複雜,但實際上是由吳小暉家族所控制,指透過控股安邦的小公司之間的循環注資,安邦自己向自己虛增資金至少近300億人民幣(370億港元)。安邦兩日後狠批財新抹黑,決定狀告財新傳媒及時任總編輯胡舒立。安邦保險除了是中國最大民營保險公司,亦坐擁近2.5萬億港元資產。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224/203136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776

林少陽﹕安邦成功拆彈 利好內險

1 : GS(14)@2018-02-27 08:04:21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周末,中港財金界有幾單重要新聞,對後市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最具震撼力的消息,應該是安邦保險集團原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提案起訴。

事件的震撼力,不在於吳小暉被起訴(這是預期之內),而是中國保監會宣布即日起接管安邦集團,為期一年,理據是「鑑於安邦存在違法問題,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債能力,為維持集團運作及保障消費者權益」而作出的決定,預期不久的將來,安邦將引入「優質社會資本,完成股權重整」。

內險保費增長未見壓力

印象中,中國政府接管民企,不肯定是否第一宗,但做法肯定非比尋常,反映若不接管安邦,其債務問題或對中國的金融市場帶來極負面的影響(安邦總資產值近2萬億元人民幣),說不定會產生比早輪標普500波幅指數反向期權(XIV)引發的蝴蝶效應更大的金融市場震盪。

消息公布後,市場反應相當正面,顯示市場認為今次中保監的行動果敢,預期將有效阻止一場由安邦集團去槓桿引發的金融災難。由於預期未來市場競爭減少,市場系統風險下降,上周五內銀及內險股全線做好。

內地自去年開始收緊對保險產品的限制,推出號稱史上最嚴保險新規的「134號文件」,令內地保險業界感受到壓力。由於擔心在新政策之下,今年內險將「開門紅」(1月份錄得負保費增長),內險股由年初至今一直跑輸大市及內銀股。然而,年初至今除中國人壽(2628)出現負增長之外,平安保險(2318)、中國太平洋保險(2601)及新華保險(1336)旗下壽險業務均出現正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1%、24%及10%。現在「開門紅」憂慮消失,而安邦事件亦已塵埃落定,預期內險股或有機會在未來一季重整旗鼓,重新跑贏大市,而當中最值得看好的是業務表現一直領先同業的平保及太保。

同股不同權 來得比想像中快

另一單改變港股行業生態的新聞,是已如箭在弦的同股不同權方案,隨着港交所(0388)上周五公布《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文件,預期相關方案或有機會在3月底完成諮詢,4月底新例得以實施,最快或於暑假前迎接首家同股不同權的新股上市,進度遠較市場原先預期為快。同股不同權方案曾引發市場正反雙方不同意見的爭論,長遠計是否有利港股發展,仍然要看監管機構執法是否有效阻塞劣質企業上市而定,但中短線肯定有利股市氣氛——除非事不得已,否則投資銀行肯定會費盡唇舌,營造良好的市場氣氛,好讓他們有更多生意可做。

劉鶴傳兼掌人行 或更上層樓

以上兩單新聞,均對後市發展有利,至於最後這單尚未經證實的傳聞,則相信未必引起太大的市場反應。路透社周末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預期人行行長周小川將於下月的三中全會後退任,接任者將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而且將是繼前國家總理朱鎔基之後,第二位同時獲委任為國務院副總理的人民銀行行長,主管經濟及金融業。當年,朱鎔基在接任人行行長及國家副總理之後不久,就正式上任國家總理,不排除劉鶴將在不久之後再上一層樓,接任下屆國家總理之職務。

(作者客戶持有平保及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51&issue=2018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