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就是今天剛剛發布的iPhone7,老司機你失望了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8/158622.shtml

這就是今天剛剛發布的iPhone7,老司機你失望了嗎?
周路平 周路平

這就是今天剛剛發布的iPhone7,老司機你失望了嗎?

這次蘋果發布會只有兩款硬件新品:iPhone7/plus和Apple watch 2,一款軟件:iOS10。而撐起整場蘋果發布會的,居然是一款無線耳機。

i黑馬訊 9月8日消息 今日淩晨一點,56歲的庫克帶著iPhone7如期而至。幸好,這一次發布的iPhone不是之前傳聞的iPhone 6SE。不然,庫克和這款產品都將一同被釘在歷史的十字架上。

iPhone 7/iPhone7 plus

蘋果CEO庫克透露,迄今為止,蘋果公司累計賣出了超過10億部iPhone。今天發布的iPhone7,內存從32G起步,售價5388元起;支持防塵防水,顏色包括亮黑色、黑色、金色、銀色、玫瑰金五種版本,沒有之前流傳的海軍藍;首次使用立體揚聲器,取消了耳機插孔,然後附送轉換接頭一個;續航時間比iPhone6多了兩個小時;9月9日開始預訂,首發地區包括中國。

ok22

具體亮點總結如下:

1、移除耳機插孔,推出無線耳機

iPhone7的底部只剩下一個充電孔,原本3.5mm的耳機插孔被取消,同時推出閃電接口耳機並隨手機附送一個轉接器。

蘋果推出的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可以實現手勢操作與Siri對話,一次充電支持連續5小時續航、收納盒提供充電功能,提供額外24小時播放續航。無線耳機是蘋果本次發布會保密工作做得最好,用戶最為驚喜的產品,在美國的售價為159美元(國內售價1288元)。

005TFklSgw1f7ll3hfc6wj30eu09iab5

取消耳機孔的一大目的是使得手機更薄,防水性能更高。這也算是強迫癥患者的福音,因為耳機所在的位置變成了揚聲器,左右對稱,看起來總算舒服多了。但這款無線耳機像是剪了線的有線耳機,留出一個頭在耳朵邊掛著,美觀度實在不敢恭維。

蘋果取消耳機孔的做法也引起了耳機廠商的不滿,前兩天,一臉懵逼的耳機廠商們,還在抗議蘋果的做法,因為他們的倉庫里還堆著大量的耳機,蘋果都不用了,你讓我賣給誰去?

2、雙後置攝像頭,支持光學防抖

新一代iPhone攝像頭支持光學防抖,1200萬像素,支持F1.8超大光圈,對焦更快,亮度提升50%,並搭載基全新ISP影像處理器。

28

5.5寸的iPhone7 plus配置了雙攝像頭,一大一小。凸出一個已經夠醜了,為什麽還要凸起兩個?其實,這兩個攝像頭所承擔的功能並不相同,因為手機本身太薄,沒法像專業的相機那樣有足夠的空間,但粉絲們對拍照的要求和熱情卻在持續高漲。雙攝像頭的好處是提供更豐富的焦距和成像畫質,其中一個為廣角鏡頭,另一個為長焦鏡頭,拍攝中可以在兩個攝像頭中進行切換,可以實現2倍光學變焦以及10倍數碼變焦。

配合雙攝像頭,新一代iPhone內置了4個LED閃光燈,其中2個打冷光,另外2個打暖光以營造出更真實的照片色調。其實,國產的手機包括華為、酷派、360都已經開始使用雙攝像頭。

32

3、Home鍵改為虛擬按鍵

Home 鍵經過了多次改版,從一開始外圓內方到後來只剩下圓圈,現在幹脆弄成了虛擬的觸控鍵。Home按鍵內置於屏幕本身的觸控元件,集成壓感功能。這麽做的優點是可以減少 iPhone 中的可動零件,提高其耐用性和防水性。

有分析認為,蘋果的這種做法,很有可能是為iPhone8憋大招。Home鍵的虛擬化是蘋果改用全畫幅屏幕的第一步,到了明年,玻璃版 iPhone 8 可能徹底取消Home 鍵,而成為更具科技感的全畫面熒幕。你問我怎麽知道?我也是猜的。

4、防水防塵

iPhone7這一次的防水等級為IP67,與Apple Watch相同。這意味著在一米深的水里,iPhone 7待上30分鐘也不會影響使用,也就是說掉進馬桶再撈起來,幾乎沒有任何問題。之前,蘋果的防水性能屢次被競爭對手三星嘲笑,這下隔壁的三星小夥伴,您滿意了嗎?

26

根據蘋果的慣例,每兩年會對硬件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例如iPhone5和iPhone6在外觀上就明顯不同,屏幕由小變大。而等待了兩年,你對這一次的iPhone7滿意嗎?

Apple watch 2

Apple Watch 2是當天發布的兩款硬件產品之一,售價369美元起,內置GPS芯片,支持50米全防水,擁有鋁、不銹鋼和陶瓷的表殼材質,即使遊泳、潛水、沖浪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庫克稱,發布剛剛18個月的Apple Watch在2015年銷量已經攀升至全球第二大手表品牌,目前在智能手表市場中排名第一。

21

然而,Apple watch2的一款鏤空表帶引發了網民吐槽,表帶藍色的洞眼像極了夏天穿的洞洞鞋,這背後又是什麽梗?

蘋果不行了?

蘋果是一家自帶吸粉能力的公司,每一次的新產品發布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當然,在蘋果攻城掠地的同時,人們也在擔憂,蘋果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蘋果開始不被看好的一個例證是iPhone的銷量出現下滑趨勢。根據Garner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蘋果手機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在全球出貨的3.4億部手機中,iPhone只占到了4000萬部。這種不樂觀的勢頭尤其出現在中國,本土品牌華為、oppo、vivo等表現強勁,蘋果在中國的銷量排在第五。

對蘋果的批評則集中在創新能力不足,蘋果在iPhone4和iPhone5取得重大飛躍之後,粉絲們的胃口越來越難以滿足。不過iPhone7的表現還是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包括在防水防塵上的改進,耳機孔的取消,無線耳機的推出,拍照技術的提升等等。所以,庫克也毫不吝嗇地把iPhone7稱為有史以來最好的iPhone。不過,當天發布的另一款產品Apple watch 2則無太多亮點可言。

9

事實上,即便如微軟這樣偉大的公司也沒有能力一直讓消費者欣喜,它的操作系統統治了全球絕大部分PC,但人們發現,微軟在操作系統上的創新越來越微弱,windows 10發布到現在,也只有不到40%的人更新升級,更多人還在使用windows XP或者windows 7系統。

但不可否認,iPhone7的改進更多也是細節的改良,包括取消耳機孔、雙攝像頭、實體鍵改為虛擬鍵,這些進步對於用戶而言都非剛需,很難說是實質性或者革命性創新,這些所謂的微創新再也難以刺激老司機們的神經。而諸如續航能力、系統處理能力等用戶需求較痛的方面,改進空間很有限。iPhone7的創新或許與粉絲的期待有所差距,盡管蘋果的這些做法並不算落後,但對於蘋果這種巨頭而言,這種創新是否與自身的體量相匹配?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

在iPhone7出來之前,不看好的論調就已經出現,明年正好是iPhone面市十周年,在如此有紀念意義的年份,不出意外的話,蘋果將憋出大招。於是,在iPhone7還未發布時,很多果粉已經猜測到不會有太大改動,開始等待iPhone8的驚艷問世。而在歐美發達國家對iPhone的需求已經明顯下降,中國消費者的選擇也在增多。如此看來,iPhone7的前路並不順暢,希望能順利從iPhone6S手中接棒,不要讓iPhone6S再戰一年。

今年是56歲的庫克擔任蘋果CEO的第六個年頭。粉絲對他的評價,毀譽兼存,一方面是贊譽,蘋果體量不斷壯大;另一方面是詬病,人們期待的創新和驚喜越來越弱。面對新一代的iPhone,老司機、新司機、女司機們,你們失望了嗎?

蘋果7 蘋果發布會 plus iphone7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155

杜特爾特訪日頻獲禮包,今天見天皇

剛剛結束訪華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又來到日本,不僅再度收獲了經濟上的好處,還因其牽涉到的地緣政治博弈備受矚目。

10月25日開始,杜特爾特開啟日本之行,並於26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了會談並共同會見記者。27日杜特爾特還將與日本天皇會晤,甚至一度引發日本議員對於禮儀方面的憂慮。

盡管外界對杜特爾特此次訪日的焦點聚集在菲律賓與美國的關系上,特別是作為美國在亞太盟友的日本,將如何勸阻杜特爾特淡化“遠離美國”的姿態。但杜特爾特在結束中國訪問的記者會上表示,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談主要聚焦經濟合作,要加強菲律賓與日本的經濟關系。

外界也非常關註中國對杜特爾特訪日的反應。10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被問及時表示,杜特爾特總統在訪問日本期間的有關表態,與他在中國期間的表態總體是相符的,也就是,中菲雙方都認為應當聚焦合作,擱置爭議。在南海問題上,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暫時擱置,雙方應該聚焦合作與發展。

陸慷表示,杜特爾特總統在日本也提到,他希望與中方通過雙邊協商來妥善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

吸引日企投資

26日杜特爾特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舉行會談。

安倍在會談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稱,菲律賓是日本重要夥伴,日菲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兩國合作。

明年菲律賓將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安倍還表示,日本將給予支持,並支持菲律賓城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杜特爾特認為,他此次訪問日本,有助於加強菲律賓與日本的夥伴關系。他還表示,日本是東盟重要的對話夥伴。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6日下午,在與安倍晉三會談前,杜特爾特在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舉辦的“菲律賓經濟論壇”上表示,將不斷創造有吸引力的商業機會,希望日本企業進一步投資菲律賓。

杜特爾特還稱,希望開發菲律賓農村地區,並通過增加基礎設施投資來擴大就業。

首腦會談後,日菲還簽署了約210億日元(約合2億美元)的貸款協議。貸款協議包括幫助菲律賓強化海上執法能力,日本向菲律賓提供兩艘大型巡邏船,並將向杜特爾特的家鄉棉蘭老島提供50億日元政府開發援助支持當地農業發展。

渴求基建

杜特爾特在日本繼續強調了菲律賓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渴求。他在26日對日本工商界的演講中強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沒有鐵路而快速發展,希望打開菲律賓重點基礎設施合作的大門。

杜特爾特此次訪問日本將重點探討日本對菲律賓公共交通領域的投資,特別是包括他的老家達沃市所在的棉蘭老島的交通發展。

建設一個新的鐵路系統是杜特爾特此前謀劃的他任期內的“第一個大型項目”,日本媒體稱,杜特爾特看重日本在發展高質量和現代化公共交通上的先進經驗。

杜特爾特的前任阿基諾執政期間,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同意向菲律賓提供20億美元支持菲律賓最大鐵路系統的部分建設。菲律賓財政部此前稱,這是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對單一國家的單一項目給予的最大一筆援助。

日本在多個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與中國競爭已經是明顯的事實。此前在印尼雅萬高鐵的競標中,中日投標者就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過去幾年,日本加大了對菲律賓、越南等因為南海問題而與中國關系趨於緊張的東南亞國家的融資和援助力度。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7月在越南最大城市胡誌明市中心,隨處都能看到日本援助建設的城市輕軌等基礎設施項目。

杜特爾特表示,希望和日本促進貿易投資合作。日本與中國都是菲律賓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菲律賓的官方數據,以2015年出口目的地份額來計算,日本占21.1%,美國占15%,中國大陸10.9%,香港10.6%,中國大陸和香港對菲律賓的貿易總額超過日本。在出口方面,中國大陸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16.2%),美國(10.8%)第二,日本第三(9.6%)。

除了經濟,杜特爾特上臺以來非常看重菲律賓國內的禁毒問題和治安問題。對此,日方有所回應。日本向菲律賓提供的50億日元的農業發展貸款,將支持農戶擴大規模開展新業務,從而提高當地農業生產率,防止貧困導致的治安惡化。

另據媒體報道,杜特爾特與安倍晉三舉行記者會後,雙方還進行了一個小規模僅有數人參加的持續一個多小時的閉門會談。外界猜測可能談到日美菲關系及南海等敏感問題。

(本報實習記者高雅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96

已經激蕩了60年的人工智能,今天我們怎麽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8/159863.shtml

已經激蕩了60年的人工智能,今天我們怎麽看?
華創資本 華創資本

已經激蕩了60年的人工智能,今天我們怎麽看?

本文從三個方面來解讀技術創新帶來的投資機會。

本文由華創資本(微信ID:ChinaGrownth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為華創資本投資人公元。

人工智能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無論從學界還是業界,人工智能在過去60年里已經經歷了三起三落,但人類從未停止對“機器實現人類水平智能”這一最初夢想的追求。不管是投資還是創業,我們都在探索如何在商業環境里找到人工智能的應用價值。那麽,已經發展了60年的人工智能,今天我們該怎麽看?

技術發展有周期性

從1956年達特茅斯學院第一次正式確立了“人工智能”(AI)這個研究領域開始,歷史上的人工智能經歷了繁榮的“黃金年代”,也度過了理想破滅的“低谷”,人們在低谷時一度試圖采用一些新詞(例如:大數據、機器學習)來掩飾這個被三次擡高又三次破滅的概念。 然而,人類對AI最初的夢想一直沒有改變,終於隨著AlphaGo戰勝李世石再次被喚醒,並且期待這一次它能為產業發展帶來質的突破。

其實不止人工智能,如果我們看關於IT和互聯網的熱銷書籍《浪潮之巔》、《沸騰十五年》等等,整個IT產業在過去幾十年同樣經歷著起起伏伏的周期,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技術的發展史是有周期性的。通常上一波技術的普遍應用,往往是引起新的一輪技術發展的原因,這是一個不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人工智能發展史

Timing很重要,量變產生質變

在周期性發展的技術創新領域里,創業和投資都需要著眼時代的需求,提前於周期,但又不能超前。正如在YouTube出來之前的許多視頻的公司,受制於帶寬限制,使它們最終失敗;而手機如果只是工作在2G網絡下,相信很多移動應用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技術創新一定是上一波的量變引起的下一波的質變,當量變沒有到來時做質變的事情,就會導致失敗。

這也就是為什麽技術創業和投資的Timing很重要。     中國的創業環境經過了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兩個階段,隨著國內基礎通信設施越來越完善,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海量數據積累,摩爾定律和雲計算大大提升了計算能力,我們認為中國已經做好了迎接下一個“技術創新時代”的準備。

除了基礎設施完善、計算能力提高、海量數據積累,中國在技術人才的占有率上也逐步走向世界第一的位置。

據前不久白宮發布的《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策略規劃》統計:從2013年到2015年,在SCI收錄的論文里,提到“深度學習”的文章數量增長了約六倍,同時由中國科學家發布的相關論文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這也是為什麽今天很多人都在談論技術創新這件事的原因,而對於涉足看上去很廣的技術創新,我們重點關註什麽方向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技術創新帶來的投資機會:

1.數據處理及決策。隨著海量數據的積累和計算處理能力的量變,使得不論是從需求端還是供給端都迎來了質變的機會。我們看到大多數在過去幾年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野蠻生長的,之前積累下的海量數據金礦並被沒有被挖掘。而如今互聯網流量的紅利正在消失,在線流量越來越貴,深度挖掘流量帶來的價值、增加用戶留存,都是早期野蠻生長後的互聯網企業如今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從供給端看,機器學習、雲計算、數據人才的量變,都使得數據處理的能力大幅提升。因此,我們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重點關註和布局數據驅動的技術創新機會。

2.機器代替人。世界人口結構在近些年來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發達國家的老齡化和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的加劇提升,都使得我們對機器代替人越來越渴望,這無疑給創業和投資帶來了巨大的機會。機器如果要代替人,必然需要相繼學會獨立完成“聽”、“說”、“讀”、“寫”、“走”、“做”、“理解”等人類行為,但要完全攻破這些技能達到人類的水平,我們認為起碼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然而,隨著視覺識別、語音識別、NLP(神經語言程序學)、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等底層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認為,有些簡單且重複性的工作是可以優先被機器學會的。在商用領域和工業領域,“機器代替人”都在慢慢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比如客服和售前機器人(chatbot)的大規模應用,比如工業制造型機器人等等。

3.  沈浸式交互。隨著人類信息獲取的手段的豐富和信息處理能力的增強,新的人機交互形式也將會在這個量變到質變的大浪潮中產生。這里面包含的機會很廣,從傳感、通信到數字內容,都將會是打通這條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如今很熱的VR、AR其實都是整條產業鏈的整合,每個環節都決定著這個概念是否能夠最終真正實現普及。比如很多VR廠商現在都無法解決的OLED屏的供給問題,除了三星能否有另外的廠商能做出高質且量產化的屏幕,這就成為產業鏈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當然除了屏幕,在整個沈浸式交互的大品類中,還存在著大量的機會等待技術創新類企業去挑戰。

沈浸式交互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與時間做朋友不同於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人類對任何一項技術創新的追求都將會是持續不斷的。

過去的幾十年,各大高校和大公司的AI 實驗室都通過大量研究把資金不斷的變成知識,而投資和創業則是在不斷的把知識變成商業應用,這是技術創業獨特的魅力所在,因為我們永遠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追求。

不同於移動互聯網帶來商業模式創新的極速爆發,在技術創新領域,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都需要與時間做朋友。每一個暫時的技術困難被攻克的時候,都會打開新的商機。因此現在我們看待AI應該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加謹慎,卻也要相信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成功。

人工智能 技術創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83

現場直擊應急演練:汶川地震如發生在今天,救援結果會怎樣

如果8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在今天,結果會是怎樣?答案是,至少在第一時間掌握災情、打通生命通道和黃金救援的72小時之內,應急搶險救援能力會有很大提升。

11月22日上午,在四川省綿陽巿平武縣南壩鎮,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有專家對記者表示,如果“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在今天,救援指揮部不用派出空降兵去冒險,無人機就能把實時圖像傳回到指揮部,經處理,還可生成三維數字地圖,為搶險救災指揮提供精誰的實地信息。

此外,打通生命通道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救援突擊、破障清障於一體的特種裝備“坦克底盤救援突擊車”能夠大大提高道路搶通作業時效性和安全性;“蟒式全地形兩棲運輸車”也能發揮越障高、越壕寬、接地比壓低、可浮渡的特點,迅速到達搶險地域。

自2011年起,交通運輸部、省級人民政府和武警交通指揮部聯合舉辦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聯合應急演練,至今已舉辦5屆。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今年的演練主要以“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蘆山大地震搶險救援行動為參照,模擬背景是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發生6.5級地震,同時波及到廣元市青川縣部分鄉鎮。

模擬的災情是:地震引發山體滑坡、塌方、橋梁垮塌、河道淤塞等次生災害,導致通往災區的道路S205、S105中斷,短時間內無法搶通。大量車輛積壓,人員滯留,上下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災情危急,急需馳援。

災情發生後,軍地全力以赴,搶通生命通道,組織力量迅速救援。四川省政府緊急啟動II級應急響應,命令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報請交通運輸部,協調武警交通部隊參加救援。同時命令四川省公路交通應急搶險救援隊伍立即進入南壩鎮,迅速打通生命通道S205、S105南壩路段,為災區救援贏得寶貴時間。

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交通運輸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南壩鎮五級政府部門及武警交通部隊、有關應急搶險隊伍、公路建設企業等約500余人參加了演練。

上午9點30分,演練正式開始。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後,配備有線、無線、衛星和4G寬帶集群等通信設備的綜合指揮車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將一線視頻、圖片、聲音和文電實時傳輸至聯合指揮部,以確保救援現場透明、即時感知、科學決策、實時指揮、高效控制。

緊接著,可垂直起降、定點懸停的六旋翼無人機進入災區上空拍攝災害點、作業區高清影像。另一架固定翼無人機在災區更大範圍快速偵察。

地面上,蟒式全地形兩棲運輸車在沒有任何道路的情況下自由穿行於淺灘、河流、沼澤和山地;武警交通部隊迅速架設動力舟橋和應急機械化橋。應急機械化橋全套器材由l輛架橋車、1輛保障車、6輛運橋車及其攜行的1套橋梁器材所組成,主要用於快速架設長度17米至51米、寬4米,保障履帶式荷載60噸、輪式荷載軸壓13噸以下各種車輛通過。

通過現場播放的救援視頻影像,記者看到,救援人員用雷達生命探測儀尋找生命跡象,這個設備能夠探測地下或廢墟中幸存者的位置和呼吸頻率,探測深度大於20米,而且能夠實時跟蹤25米內的運動目標,可有效降低救援工作盲目性和工作量;

具備防落石、防滾翻、防彈、防爆、防火、防毒氣等功能的甲防護挖掘機也在現場作業。專家介紹,甲防護挖掘機在2015年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搶險救援任務中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子母式和垂直式“龍吸水”大功率排水車正奮力抽水,以應對河道淤塞形成了堰塞湖。據記者了解,子母式和垂直式“龍吸水”大功率排水車每小時排水量3000立方米,1天可排幹38個國際標準遊泳池水量。

采用VR頭盔隨動和分離式駕駛倉2種控制方式的遠程遙控挖掘機也在工作。專家介紹,遠程遙控挖掘機遙控距離2千米,主要用於高危環境作業,具有快速靈敏、操作方便、確保人員安全等優點。武警交通部隊已經列裝遠程遙控推、挖、裝、吊等主戰裝備,能有效規避救援風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救援現場使用的“二氧化碳爆破”技術,該技術利用液態二氧化碳瞬間氣化膨脹產生的巨大能量撐裂巨石,爆破時無明火、無熱量、威力可控,具有使用安全、存儲方便、附加損害小等突出特點,適用於搶險救援複雜情況下的應急爆破。

11時30分,隨著兩顆信號彈的升空,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順利結束。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在演練現場表示,此次演練達到了檢驗應急預案、完善決策指揮體系、磨合協調聯動機制、鍛煉軍地救援隊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交流應急救援技術等各項預期目標。

四川省副省長楊洪波也表示,“此次演練是對四川公路交通應急搶險救援的一次全方位檢閱。演練充分展示了四川交通運輸系統與武警交通部隊應對大災大難,開展公路應急搶險救援,保障公路安全暢通的應急處置能力。”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指揮部。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六旋翼無人機進入災區上空拍攝災害點、作業區高清影像。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武警交通部隊正在架設動力舟橋和應急機械化橋。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攝影/章軻

201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軍地聯合應急演練現場。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49

今天,這個國家的總統選舉也將震動歐洲

當地時間12月4日,除了舉世矚目的意大利憲法公投外,還有一個歐洲國家也將在當天舉行總統選舉,極有可能選出二戰後首位極右翼總統,從而延續“英國脫歐”後的歐洲政壇動蕩。

這個國家就是奧地利。

目前,民調顯示,出身於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奧地利自由黨”的總統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Norbert Hofer)很有可能在4日的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戰勝他的對手、前綠黨領導人亞歷山大·範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n Bellen),成為奧地利總統。兩人4日前的支持率為52%:48%。

根據奧地利憲法,總統是國家元首,有權任命總理和內閣成員等,有權提出罷免總理和解散議會。

其實,早在今年5月,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就已進行。當時,範德貝倫以3.1萬票(50.3%)的微弱優勢擊敗了霍費爾(49.7%),但後者以投票期間部分選區出現異常情況為由,遞交訴狀要求重新投票。奧地利憲法法院在7月判決該輪投票“不算數”,從而把這一最終決定奧地利、乃至歐盟未來命運的抉擇延至了12月4日。

“奧地利自由黨”總統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

 

霍費爾是誰?

有奧地利政治觀察家起先認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上臺後隨之產生的“特朗普效應”不太會影響奧地利的總統選舉,畢竟在今年5月的投票中,選民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決定。但是,民調機構蓋洛普最新在奧地利全國進行的民調顯示,53%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上臺有助於霍費爾的勝選,而只有9%的受訪者贊同這一結果對範德貝倫有益。

在奧地利,現年45歲、前航空工程師的霍費爾被認為是“特朗普的翻版”。在競選時,他一直將自己打造成“和善的極右翼”。他的名言是,“我雖然強勢,但你也不用怕我。”他呼籲奧地利社會應回歸更有序的法制;降低非法移民與政治避難申請者的數量,以減輕政府的壓力;支持采取更嚴格的反恐措施;反對同性戀婚姻等。

尤其是他對難民不妥協的立場更是贏得了奧地利國內草根階層的叫好。霍費爾曾提到,自去年以來,已有約9萬名難民進入人口只有860萬的奧地利,加重了社會負擔。他甚至對那些不認同奧地利國家價值觀或者有犯罪前科的難民叫囂道,“這不是你們的家,請離開奧地利。”

一直以來,奧地利對歐盟無力應對當前席卷歐洲的難民潮,持反感態度。比如,奧地利主張在邊境“築墻”,防止更多難民湧入;提高門檻,遣返更多難民等。

在對待土耳其的問題上,霍費爾不僅僅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更反對土耳其人來到奧地利,“因為信仰之間的不同是根本差異。”土耳其7月發生未遂政變後,一些歐盟國家領導人對土方處理政變的方式有異議,其中就包括奧地利。隨著土耳其在今年8月召回駐奧大使,兩國關系迅速惡化。

歐盟警告

面對霍費爾大概率勝選事件,歐盟內部有人擔憂他上臺後對歐盟的影響,也有人認為無需那麽緊張,畢竟他只是位投機的政客。

目前,霍費爾本人尚未明確表態,勝選後,是否會追隨英國的腳步退出歐盟,只是強調,“如果布魯塞爾(歐盟總部)一再尋求擴大權力,那麽可能會仿效英國進行‘退歐公投’”。但有分析認為,霍費爾的勝利就是“英國脫歐”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極大地破壞當前奧地利親歐盟的立場。

“霍費爾正在觀望明年的法國大選。如果極右翼‘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上臺,那麽,不排除,霍費爾也會就是否繼續待在歐盟予以重新考慮。”奧利地學者佩林卡(Anton Pelinka)說道。奧地利歷史學者拉特克爾布(Oliver Rathkolb)強調,霍費爾對英國式的脫歐公投不感興趣,不排除會另辟蹊徑。

歐盟議會主席舒爾茨(Martin Schultz)則認為霍費爾是“披著羊皮的狼”、“是顆埋藏在歐盟內部的定時炸彈”,“一旦他上臺將極大地改變歐盟的本質”。

面對歐盟內部可能接二連三出現的“退歐公投”,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日前已發出警告,“不要動不動就拿歐盟成員國的身份進行公投”。容克擔心,給予了民眾投票權,他們很有可能“非理性”地仿效英國退歐的結果。“無論哪個候選人勝選奧地利總統,我相信他一定不會冒這個險。”容克說道。

自英國公投選擇退歐這一結果以來,容克就備受歐盟內部的指責。但是他一直借各種場合反複強調,“歐盟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歐盟面對的問題是‘缺乏愛’,而不是布魯塞爾的行動”。

有媒體預測,如果霍費爾勝選,將對奧地利甚至整個歐洲發出信號:在經濟持續低迷、難民不斷湧入的背景下,歐洲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通過利用民眾不滿,逐漸成長為可與傳統中左、中右政黨抗衡的力量,整個歐洲政治版圖或將發生重大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06

青山資本副總裁李倩:沒有更多的傳播效應,今天很難成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9/160276.shtml

青山資本副總裁李倩:沒有更多的傳播效應,今天很難成功
李倩 李倩

青山資本副總裁李倩:沒有更多的傳播效應,今天很難成功

學習品牌或營銷或任何東西的時候,要建立一個基本認知是——我們要學什麽?

本文由筆記俠(微信ID:Notesma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李倩。

筆記之前,請先思考:

品牌內容如何突圍?

內容、渠道、時機三要素,怎麽做?

好的公眾號有什麽特點?

如何訓練品牌營銷思維?

品牌營銷人才需要哪些能力?

學習品牌或營銷或任何東西的時候,要建立一個基本認知是——我們要學什麽?學習的途徑有很多,網上的文章、線上線下的培訓課、公司請的外腦、平臺約的老師,以及自己公司的領導和資深專家等等。那麽如此多的途徑,該怎樣迅速抓住要害?

一、學習的核心是正確評估自己

大家一定要學會給自己做評估,“自己”才是所有學習的核心。基於這一點,要做的不是評估這個老師講什麽,而是先評估自己,跟自己對話(我現在是什麽水平?要學到什麽水平?)。

所以,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就是——無論在哪里聽、聽誰講,一定要把核心放在自己身上,關註自己,自己能獲得多少提升,根據現有情況想提升方法。

如果你是小白,就先去讀書,先建立框架;

如果是中層,一定要學會巧妙的思維方法;

如果已經很高階了,一定去建立一種“品牌戰略觀”,把過去的思維陷阱和慣性拋棄,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獲得進步。

世上並沒有“覺得老師講得有道理,於是我就進步了”這樣的事。如果老師講的你聽明白了,說明自己心里早有這個道理,只是對方幫你提煉出來了而已,而真正的進步來自於反複練習。想提升,就需要不斷練習,不斷去區分那些low和高逼格的東西。

無論哪一種,都要先做起來。因為不管哪個領域,執行力都特別重要,光從執行力上看,就足以甩掉很多人了。

很多創業公司問我品牌怎麽做,我都會反問他們做了什麽嘗試、規劃、思考和爭取,如果都沒有,說明是把這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樣永遠沒法獨立作出一個漂亮的案子來。

二、品牌=內容+渠道+時機

那麽,審美疲勞的今天,內容如何突圍?

首先,什麽是內容?

內容是一家公司所有輸出的東西的總和,包含Logo、視覺體系、對外說的每一句話、新聞發布會、CEO的演講、公眾號,包括每一篇文章、線下活動、請的代言人等等。這是廣義上的內容,而不僅限於軟文和稿件。如果一家公司的品牌觀好、品牌有規劃的話,它的內容整體上都應該很好,而不是其中某一塊很好。

其次,渠道;

易拉寶,公眾號下邊的軟文,新浪微博的粉絲通,地鐵站里的廣告,都是渠道。

但人有時會陷入一種慣性思維:

比如有個產品非常適合在高鐵上推,但不管是高鐵的大屏,還是椅子上的靠背,這些廣告位對於創業公司來說都非常貴。其實,沒有人規定一輛火車上,只能在後靠背的地方,或者是火車的電視、雜誌上做廣告。完全可以放兩個人上去,拿著優惠券、海報,或小贈品,總共下來其實成本很低。所以不要老想廣告位,把它替換成其他渠道,要靈活一些 。

過去認為的那些渠道也在變化。以前大家關心的是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的廣告競拍,現在呢,是Papi醬的廣告費、咪蒙的軟文。渠道是怎麽轉到這里來的?因為大家都過來了,你是跟著邁進的一撥。關於渠道有一個秘訣:就是越早占領,性價比越高,比如微博的粉絲制度。

其實只要渠道的性價比做得很合適,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就是又便宜又好的事情一定是存在的,只不過是你沒碰上。

第三,時機。

時機就是做某一件事所選擇的那個時間段、機會。

做品牌,考驗的不是誰更守規矩,而是誰腦洞更大。道德法律是一定要恪守的,但此外,守規矩,就代表在這個路線里永遠走不出來,為什麽?因為品牌本就是一個做差異化的東西。沒有哪一行比品牌這個行業更不應該守規矩。

三、審美疲勞的時代

現在的審美疲勞到什麽程度?

以前那些老一輩的相聲演員,他們隨便丟個包袱,會讓我們笑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麽現在會覺得春晚越來越不好看?因為大家的審美發生了變化,口味被養刁了。

然而,現今渠道反而增加了,過去哪有那麽多的渠道讓一個人成名?過去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線性結構,從0到1,1和0都很明顯且直接,是一個直腸思維,這就是過去單一、單純的渠道力量。

現在0和1都很多,像蛛網一樣錯綜交錯,大家會覺得好頭疼,這個好像已經很難了,但事實上0到1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了。

羅振宇提到過國民關註時間,每人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放空,其實大概只有5個小時在關註一些東西。中國16億人口乘以5小時,就是整個中國的“國民總時間”,而營銷工作就是盡可能地從總時間里分到更多的時間。有一個詞叫做“裹挾”,這是一個所有的人都被裹挾,同時都企圖去裹挾他人的時代。

我自己杜撰的一個詞叫“新審美”。本來審美是沒有新舊的,那為什麽這麽說?文章沒人看、內容不好玩,是因為你過時了。現在大家的審美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年輕人的審美,所以實際上兩代人的審美差異很大。

所謂的舊審美就是比如像父母常用表情包式的審美,所謂的新審美就是現在互聯網上比較流行的那些審美模式、範式、價值觀。舊的審美端莊嚴肅和諧堆砌,是端著的,而新審美呢?

舉個例子:一些公眾號文章,其實只要看前兩行,就能知道運營人是什麽樣的人、點擊大概什麽樣。

所謂的好的、有意思的公眾號,前兩三行會表現出以下特點

1、反常規

不管是價值觀還是圖像上的審美,跟原來大家想的不一樣。現在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是輿論多元化,任何一個反常規的觀點,在網上都可能瞬間被人支持,這就是網絡輿論的現狀。

2、戲謔

雍正、課本上的杜甫、姚明臉等等,這些IP差不多被玩壞了,很多人已經過分地戲謔了。

3、互動

玩轉互聯網媒體的人,都會試圖跟大家做一些互動的交流。

4、在場

3ca5998b2cde2fe2eebfb87a9091391f

希拉里跟奧巴馬競選時,當時所有的美國網民全都拿著手機沖著他們拍照;但到這一次競選,大家會拿自拍的方式把自己跟希拉里同窗,就是要體現出“我在場”、“我很重要”。

139caad34f22f3e7c9589bd9e06fa8bb

現在有個常用詞,可能會聽到身邊的人說“這個好low啊”,那麽low是什麽?大家可以做個練習,選幾個公眾號或幾個人的朋友圈,給他們打分,然後問自己為什麽,倒推上100遍,那麽審美會得到很大提升和發揮。有人之所以操作不出來那些更高端的東西,是因為沒有複盤過、沒有思考過“到底它為什麽low”,所以自己幹的時候就沒做好。

四、品牌營銷的6種思維方式

品牌營銷,其實是一個思維之間的PK。

1、倒推

倒推式思考就是先想目的。在做品牌營銷規劃和行為的時候,一定記得從結果往前倒推,反過來想問題。

比如老板讓員工寫微信,就只是為了寫條微信嗎?這只是手段,如果你從沒想為什麽要寫,往往為了寫而寫,所以做出來的東西才不好看。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沒有目的,就會產生無效的結果。

2、換位思考

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想是給誰看、他的感想感受會如何。如果做出的東西不能讓用戶買單,那麽所做的努力,一切都是零,甚至是負分。

3、套路式思考

這個套路,其實是創造一個用戶喜歡的模式,只要不斷的複制就可以了。其實杜蕾斯團隊的工作方式,是有套路有自己的操作節奏的。

比如說首先判斷要不要跟,有一個利益的判斷;然後分工,有人去提煉文案、去畫草圖;再從中選出幾個設計出來,最後再篩選。

他們去做文案思考創意的時候,也是有套路的,比如說從哪個角度貼、怎麽貼,貼我們的哪個特點。建議大家把工作中用得比較舒服的方法盡快套路化,其實這個套路就是流程的意思,把它流程化的話,這樣就比較省事。

4、差異化思考

在團隊里頭腦風暴的時候,我往往會說,一定不要用第一個想出來、第一個跳出來的想法。為什麽不用第一時間反饋的想法?因為你想得出來這個方法,別人未必想不出。所以我們盡量不用這個,而是再想用後邊那些,這樣才有可能會跟別人形成差異。

5、練習

看到任何東西,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做練習。練習什麽?

第一,這個東西為什麽出現?

第二,它出現在這有什麽用?

第三,那我怎麽弄?

就是一種慣性的練習思考方法。

做營銷做品牌無非就是把大家的積澱和思考方式做一個比較——誰的積澱更多,誰的腦子更活,誰做得更好。多積澱、多思考、多練習,自然就比別人好,理論就這麽多,剩下的就是反複訓練。

6、積累

遇到我覺得好的東西,就要逼著自己記住它。比如我用一個新浪微博賬號,每天收聽大量市面上最熱鬧的賬號,每天花幾分鐘看,有意識地記住一些可能的素材。丟在大腦中,用到的時候,就可以把它調出來。所以遇到一個好玩的東西,要有意識地學習,這正是好奇心的表現。當你好奇、模仿、學習,記住的就扔在腦子里某個垃圾空間里放著就好,因為當有一天做創意,內容一定能做好。

五、優秀的內容營銷人才

需要哪些能力?

能力這個詞比較空,什麽樣的能力不好說,但什麽樣的行為能讓你變成一個優秀的營銷內容人才?

第一,好奇心;

第二,要動腦筋;

第三,愛玩;

第四,觀察力;

第五,同理心;

永遠要記得替別人思考問題。一個好的、牛的策劃和營銷人才,一定是個同理心特別強的人。

第六,搞怪。

舉個例子:

凡是在別人過生日時能給別人一個驚喜的人,他往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銷策劃人才,因為他知道如何制造出這種效果。

謝謝大家!

品牌 營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87

王健林是首富還是“首負”?今天,他罕見地回應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10/1060519.html

每經編輯 李凈翰

12月10日,在北京舉辦的2016(第十五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就未來接班人問題,萬達文化海外戰略,與迪士尼的糾葛,以及網上盛傳的萬達負債4000億,“首富成首負”傳言,一一作出了回應。

▲王健林(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王健林表示,說我首負的這個新聞連續兩三年了,要麽寫報道的人是真不懂,要麽就是真懂,但只說一半,為的是誤導吃瓜群眾。

說我首負是在誤導吃瓜群眾

在10日舉辦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有人向王健林提問:“關於網傳萬達欠債4000億,首富其實是首負,您怎麽看?”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微信號:iceo-com-cn)報道,對此,王健林解釋稱:

人長得挺漂亮,問題這麽狠。這種話題可以過濾掉了,但是今天你問出來了,我就回答了。我們先做一個經普,什麽叫經普,科學知識的普及叫科普。我這個叫經濟知識的普及。

第一個問題,誰在負債,我也看了這個文章,文章中說,我負債四千多億,我資產兩千多億,這就是欠債很多,肯定是首負。這個概念搞錯了。

關於四千多億,他們應該是看了萬達商業的財報,那是2015或者是2016年的上半年的萬達商業的負債,負債的對象搞錯了。

第二,我講一個概念,資產的負債。首先,負債四千多億,資產是多少,如果資產跟負債差不多可能還行,資產小於負債可能真的就有問題了。公開的資料中,萬達的資產是6900億,負債4000多億,這就很清楚了。

第三個概念,就是房地產的負債。房地產的負債跟別的公司的負債有所不同,房地產的預售,就是房子的銷售收入算負債,這一點很多不是財經界的就搞不懂,於是房地產算負債,只有等到房子竣工了,拿到竣工證才能轉化為收入。所以大型的房地產企業都會有一千多億的人民幣算到資產里去。

說萬達欠了銀行四千多億貸款,其實連負債和貸款的概念都沒搞清楚。

第四個概念,凈資產。我們不講別的公司,就講萬達商業。2016年6月30號,萬達商業財報凈資產是1900億,中國房地產行業里有這樣凈資產的公司只有萬科和萬達。到年底萬達凈資產肯定超過兩千億,什麽叫凈資產呢,就是你的資產剝去你所有的負債,再剝去你的應收帳款,全去了,凈的就是你自己的。你的公司有兩千多億的凈資產,這個公司還差嗎。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退市,45塊錢的價格,還有那麽多人蜂擁去買。

第五個概念,我究竟是負還是富。首先我也不是炫耀,不管多富我最後都要捐助給社會,只不過現在還在享受這個追逐的過程。

我在萬達商業(註:萬達商業已從港交所退市)和萬達院線,這兩個公司,擁有的股票大概約1500億。這里不說我還有其它很多很多的公司。你們可以去看銀行公布和財政報表,看我在銀行里有沒有抵押。我沒有抵押,拿著股票去抵押和套現一千個億出來了,這是缺錢。

說我首負的這個新聞,只有兩種可能了,一是這小子是真不懂,所以我今天經普一下。第二個他是真懂,其它的不說,就說萬達商業負債這一條,誤導我們廣大的吃瓜群眾。

▲圖片來源:福布斯官方網站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註意到,在福布斯官方網站上,截至12月10日,王健林以322億美元的財富位居中國富豪榜第一。

而在今年10月,中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330億美元的財富凈值蟬聯“2016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居第二。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摘得季軍。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查閱資料後了解到,《福布斯》在財富的計算上,對於具有上市資產的個人,是依據某一日的股價來計算其個人財富或凈資產;而對於富豪持有的未上市公司財富,則按照賬面價值估算,或通過對收入、利潤和賬面價值的考察,並結合同行業相似上市公司的財務比率進行評估。

讓我評價迪士尼就是挑事


▲圖片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在談到接班的問題時,王健林表示,與王思聰溝通過,“但他不願意過我這樣的生活,不過這個問題還得及考慮,交給職業經理人也許會更好”,他表示,現在備選的人有好幾個,五個產業集團都不錯,不會特意培養,而是讓他們自己發展。

在回答特朗普當選是否會對美國投資產生影響時,王健林表示,還要靜觀特朗普的決策,但前幾天與美國電影協會主席見面時,對方問是否需要給特朗普帶話,王健林當時回答說,“萬達在美國投了一百多億美金,有兩萬多員工,(如果政策)搞得不好,他們就沒飯吃”。

王健林曾表示,只要萬達在,就讓大陸的迪士尼樂園20年內賺不到錢。現場有人問“是否還堅持這個觀點”時,王健林表示,“我剛剛訪問迪士尼總部,我們有很親密的合影,你又來挑事兒了,我不能回答你”。但王健林分析稱,迪士尼今年有可能會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企業,雖然每年拍片數量少,但部部都賺錢。迪士尼從來不合拍片,因為涉及到IP,此外,迪士尼不僅在電影賺錢,在售賣IP周邊產品方面賺得更多,這都值得學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18

國內油價今天24時起再上調!迎4年來最大漲幅

根據“十個工作日”原則,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在12月14日24時打開。

14日據發改委消息,12月1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零售限價上調435、420元/噸。這意味著成品油零售價迎來四年以來最大漲幅。

從全國平均來看,成品油的價格浮動具體情況如下:90號汽油每升上調0.32元,92號汽油每升上調0.34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36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36元。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約17塊錢。

截至此次油價調整,國內油價呈現“九漲、五跌、十擱淺”的格局。

在本計價周期內,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與非OPEC產油國10日達成了聯合減產協議,提振了國際原油市場,推高國際油價。多家市場分析機構此前就曾預計,本輪油價上調幅度或將迎來4年來最大漲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26

今日視點丨薩達姆長女:父親若還在,伊斯蘭國不會有今天

在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去世十周年之際,薩達姆長女拉加德首次接受采訪。采訪中,她談及了父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以及美國下屆總統特朗普等話題。

在CNN周四放出的采訪中,拉加德表示,自己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在伊拉克戰爭打響之前,而自己也從未觀看過父親的行刑片段。

此前,拉加德曾被指控支持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對此,她予以否認。拉加德稱,侯賽因家族的觀念與那些極端組織完全不同,自己與“伊斯蘭國”沒有任何關系。她認為,如果是在薩達姆的統治下,極端組織不可能有機會進入伊拉克。

另外,拉加德也表達了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看法。她表示,需要時間觀望特朗普對伊拉克的態度。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特朗普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這與奧巴馬十分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83

今天小注加倉嘉華國際(173.HK)

最近幾乎沒有買賣, 一來無時間, 二來無錢. 不過, 今天還是以3.56元, 小注加了一點點嘉華國際, PB 只有0.455倍, 股息率 4.76%, 集團持有162,000,000股或約 3.8%權益的銀河娛樂(27.HK), 市值54.92億元, 可以受惠澳門賭業復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