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中國食品難安全 因念

2008-09-19  AppleDaily

毒 奶事件越演越烈,不管是名牌或次牌,都或多或少含有三聚氰胺。同一時間,人家外國的牌子,順手牽羊的再一次把市場佔領,但相對其他糧油食品,國家似乎沒有 無條件把市場交給外商。自從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43個成員國後,其市場門戶真正向全世界打開。按照有關協議,開 門速度是慢慢地進行,因應不同行業有不同時間表,但最終完全開放,已經是白紙黑字,不容有失。

內企在競爭中進步

在過去差不多 8年時間裏,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與外資因為WTO的合約精神而全情投入不無關係,如金融、通訊和製造業,多少外資企業和國企或內資,如魚得水,既互相競 爭又一起成長和進步。按當初的承諾,最後開門的糧油食品事業,偏偏就觸動了中央政府神經線,要把這個門重新加上鐵閘。事緣國內糧油食品,除了農民外,最大 系統就是從生產者收購後,提供儲存、分銷,甚至加工的糧食購銷企業。在計劃經濟年代,這些企業都是國營企業,到了21世紀的今天,大部份仍掌握在國家手 上,由於這些阿爺級的企業,不管是經營管理、人力資源和財務狀況,都是典型的混亂、臃腫、無效益。中央曾經出台政策,希望改革這些企業體制,包括公司制、 股權制等,引進外資專業的經營經驗和資金,讓糧食物流鏈可更有效益。一方面解決工人問題(部份國營糧庫資料指,現有職工312人,但在崗僅45人,退休職 工合計達222人),更重要是盤活一大堆遺留下來的老賬和老糧,促進從農民到下游工人的生活水平。

恐外資控制糧食價

不過,今 年外圍商品糧食價格波動,致令以「全為人民福祉」為依歸的中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這方面的政策實施,最使他們放心不下的,正正就是外資參與糧食收購和儲 存的同時,會否控制了整個糧食價格。以共產主義殘留的記憶來分析,這個怎可以讓你老外來話事!所以今天已經停發《糧食收購許可證》和叫停糧改等措施。沒有 外資的參與,看官有否擔心中國糧食的品質安全?因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

3999大成食品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017

為肯德基的肉雞供應商,據說圈養方式相當不人道...但今次就不作討論

大成食品又係新股,老規矩,先看其報表的可信情度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股東應佔溢利   263          852        1336        2624

少數股東權益    -94           39          314          500

--------------------------------------------------------------------

合計                  169          891         1650       3124

現金流量         1684        1474         1447       2542

為甚麼相差咁遠?齋看盈利數字可以看到恐怖的成長率,但看現金流只會發現大成食品比較平庸,假設損益表數字是有意為之的話: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數字差距        -1515         -583          203         582         剩-1313

假設大成食品故意低估04,05年的數字以抬高之後的數字及增長率,08年之後仲有1313萬美元的餘額,因此大成食品只要有需要,仲可以托多一兩 年,"盈利數字"增長似乎頗為樂觀,或許值得買入,不過幾年前都仲係"盈利數字"只有170萬美元的"蚊型企業",真係值得買咩?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固定資產         6354        6408         6776       9241 

現金流量         1684        1474         1447       2542

以正常的常識來看,一間公司難以在一兩年來脫胎換骨,由固定資產及現金流量來看,大成食品仲係地球公司,雖然用盈利來看係火星公司...

火星的原因一睇就知: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固定資產         6354        6408         6776       9241 

盈利數字           169          891         1650       3124

經營效率       2.66%      13.9%     24.35%   33.81%

另外公司存在一d獨特的特點: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儲備                 -191          634        2111      17968   

少數股東權益   -94            39          314          500

比較難想像儲備為負的情況,另外優先股股東冇理由肯蝕底比公司,除非事先有協議先蝕一兩次之後再n倍奉還,協議本來係平常事.但在臨上市先搞,時機上似乎好得過份

                             04            05            06           07

流動比率          0.91        0.98          1.10        1.69

流動比率好低,我講過流動比率奇低係為左托價,上次可能講得唔夠清楚,今次補充一下

令盈利增加,有兩個方法,一係推遲入數,二係提前入數,現在以味皇公司某年的數字為例,增加05年的數字:

推遲入數法:

                       02        03       04         05         06        07       08

盈利數字        10         0       10         20         10        10       10

賬款                10       20       20         10         10        10       10

今次提前2年準備,由03年至05年盈利增長特快,適合搞上市,但搞上市要3年數字,將上市前4年的數字推後到當期有d難度,而3年內咁搞又易比人睇出(仲會比人以為收賬惡化),推遲入數法理論上唔會有人用

提前入數法a:

                       02        03       04       05        06       07       08

盈利數字        10        10       15       20        10         0        10

賬款                10        10       10       10        10       10        10 

短期債務          0          0         5       10        10         0         0

流動負債        +0        +0      +5     +10        +0      -10       +0 

提前入數法b:

                       02        03       04         05        06        07       08

盈利數字        10       10       15         20         10         0       10

應收賬款        20       20       20         20         20        20       20 

應付賬款        10       10       15         20         20        10       10

流動資產        +0      +0       -5         -10        +0      +10       +0  

提前入數法c

                       02        03       04         05         06       07       08

盈利數字        10       10        15         20        10          0        10

應收賬款        20       20        15         10        20        20        20 

應付賬款        10       10        10         10        10        10        10

流動資產        +0       +0        -5        -10       +0      +10        +0  

增加短期債務 ,會令流動負債提高,而增加這短期債務的同時,如果現金冇伴隨增加,9成9係將未收賬當成盈利,方案a同方案b其實一樣,只係將應付賬叫為短債,總之,所有方案的施行隨之是流動比率下降

睇返大成食品: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現金                 2053        2193        2057       9929

短期債項         4360        3686        4351       5276

佢都已經完成上市,有咁多錢仲有必要再借?綜合結果來看,大成食品的報表不可信

經營分析: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營業額                 42974      53208      63740     89449

毛利                         281         1061       1790       3380 

281萬的毛利點樣可以賺1684萬的現金呢?雖然成頭問號,分析都要繼續,如果毛利可信的話,咁可以發現大成食品的毛利率超乎異常特別明顯的低,似乎營業額在4億以下就會蝕錢,即4億營業額為盈利爆發點,當然不排除早年H5N1的影響,可能近年的先利率才是真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存貨                       3028        4384        5443       9588

營業額                 42974      53208      63740     89449

固定資產               6354        6408        6776       9241 

佔營業額比例          7%        8.2%       8.5%      10.7%

佔固定資產比例 47.7%       68.4%     80.3%   103.8%

大成又唔衰得曬,存貨增加超快,以為佢出問題,實際上存貨佔營業額及固定資產比例唔算升得太快,雖然惡化左,但仲可以接受

單位萬(美元)      04            05            06           07

固定資產         6354        6408         6776       9241 

現金流量         1684        1474         1447       2542

比例                26.5%        23%       21.4%     27.5%

代表甚麼呢?如果不是04,07年高估就係05,06年低估,不過尚算平穩,平均值為24.6%,如果大成08年固定資產介於9500-11000 萬之間,其現金流就在2337-2706萬之間,盈利比現金流高並非不可能,但派息能力同現金流相關,正常情況下,盈利不應同現金流相差太大,以盈利能力 2500萬黎計,即2億港元(下同),減去2500萬利息支出,盈利1.75億,市值8.7億即pe5,其實係幾平的,雖然以前看似不老實,但平穩年賺 1.75億還是可取的

大成係平穩成長型的公司,只係"盈利數字"令人誤以為係快速成長型的公司

題外部分,以下係錦江酒店聯營的上海肯德基資料:

                           02           03          04            05            06           07         

分店                   90         112        143          171          191         209       

營業額(百萬)     85         105        131          136          154         183

純利(百萬)           6             9          11            10            13           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27

冒牌食品 李純恩

2009-0-3-27  AppleDaily






 

北 京一個專做冒牌食品的販子,幹了這一行幾年之後,良心發現,不但跑到國家工商總局自首,並且把冒牌食品的製作、販賣和流通方法用自傳體小說寫出來,接受記 者訪問時,也如實交代。這個人叫戴玉龍。他有一天在電綫杆上看到了一個招聘廣告,前往應徵,進了一家小型冰棍(雪條)廠工作,做冰棍推銷員。


由此認識了一 批客戶。後來他就開始做蒙牛公司的「蒙牛小布丁」的冒牌貨。他向一些小型冷飲廠訂製那種牛奶小布丁,從產品到包裝都似模似樣,他說由於不用廣告開銷,可以 多落點本錢在產品上,所以他出產的「蒙牛小布丁」,其實比原廠真品質量還要好。做這樣東西,就讓他發了小財,買了汽車,還娶了老婆。他還做冒牌水餃。


其實 那水餃他不用做,只是大量買進一種叫「三全牌」的廉價水餃,然後訂製假的「灣仔碼頭水餃」包裝袋,將「三全」包裝拆了,把水餃裝進「灣仔碼頭」,就大功告 成了。


他把這些冒牌貨推銷給熟悉的客戶,這些客戶是批發商,將貨物批發給小食店和超級市場,當中當然有許多竅門,反正最後就是正牌貨和冒牌貨同時出現,魚 目混珠,整個流程牽涉人眾,自有秩序,若非自己人踢爆,不知幾時才揭得出真相。這些小商小販,已經結成了一張嚴密的網,網絡遍及全國,他們竟然還有一個 「潛規則」,叫作「假冒不偽劣」,不吃壞人就可長期瞞天過海,這就令人想到某些正牌食品其實質量也很差。有道是「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做中國人,不勇敢 不行,不勇敢活不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1

大成食品向肯德基供貨


2009-07-16  AppleDaily
y




 

【本 報訊】大成食品(3999)稱,與美國連鎖餐廳集團Yum Brands旗下肯德基簽訂了未來三年的中國雞肉供應協定,價值約17億元(人民幣.下同)。大成去年全年營業額約100億港元。路透社引述大成主席韓家 寰(圖)表示,是次大成、福建聖農及山東新昌在北京簽訂的策略聯盟協議,整項合約估算總價值最少50億元,三家供應商各佔三分之一。根據合約,三家供應商 於本月起至2012年中,將向肯德基供應28萬噸雞肉。肯德基目前在中國內地設有2670家分店,其雞肉供應商逾30家,其中大成、福建聖農及山東新昌合 計佔肯德基在中國雞肉供應的一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31

雨润食品融资16.75亿港元 祝义才“以旧换新”约赚4450万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728/20090728030314373.html


每经记者  熊晓辉  发自上海

        雨润食品(01068,HK)董事局主席祝义才又一次表现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过人之处。日前,祝义才与雨润食品签订了一份配售现有股份及认购新股份的协议。

        根据协议,祝义才以配售方式减持2亿股后,再认购1.3亿股新发行股份。据估计,雨润食品从该项交易可以获得总计16.75亿港元的融资,而在一出一进之间,祝义才套现9.71亿港元。其中1.3亿股“以旧换新”后,轻松获利约4450万元。

祝义才仍为大股东

        据 雨润食品7月24日公告披露协议细节,公司控股股东、董事会主席祝义才以13.23港元/股的价格,向不少于六名投资者配售出让2亿股,相当于现有已发行 股本的12.99%,套现26.46亿港元。此次配股价格,相对于配售协议签署前最后交易日每股13.38港元的收市价格,有7.48%的折让。

        同时,雨润食品还将发行1.3亿新股,每股净价约为12.88港元,由祝义才全部认购,公司将从中获得净融资达16.75亿港元。实施配售及新股认购以后,祝义才在公司持股比例从交易前43.83%降至36.23%,仍然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雨润食品方面表示:“此次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充产能。”

        食品行业人士分析,此前雨润已经大举收购多家产业上游企业,布局全国基地,此次融资可能用于扩大公司食品加工能力。

资本高手祝义才

        以实业起家的祝义才,在资本运作上也是一个高手。

        近 日另外一件事情应该也可以让祝义才感到高兴。祝义才实施了5年之久的收购南京中商的战略终于获得巨大突破。7月24日,南京中商(600280.SH)公 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祝义才受让南京国资和南京中天国有股权正式获批。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祝义才通过雨润集团持有公司股权比例由原来的29.49%升到 47.43%,对公司的控制力度大大加强。

        历年公告显示,早在2004年11月,祝义才就通过雨润旗下的江苏地华房地产公司,在二级市场悄然购入南京中商股份。经过十多次举牌之后,累计购入29.49%的南京中商流通股,成为南京中商第一大股东。

        目 前,雨润集团业务已经延伸到食品、房地产、旅游、商贸和物流等多个行业。2008年,祝义才以160亿身家位居2008胡润百富榜第20名。雨润集团下属 子(分)公司一百多家。旗下的雨润食品,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2005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雨润集团拥有雨润食品、南京 中商(600280,SH)两家上市公司。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81

中国绿色食品(00904)指主席涉及之星洲诉讼未对公司造成影响


中国绿色食品 (00904)澄清,该公司并无涉及 Stark Investments 向其主席兼控股股东孙少锋及其弟孙江榕提出的司法诉讼,司法诉讼并未对中国绿色食品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孙少锋亦已知会该公司,此司 法诉讼不会对其个人财务状况或其在中国绿色食品的股权造成任何不利响。

日前有报导指出,Bank of New York 代表 Stark Investments 于新加坡向孙江榕持有的 Thumb (China)(大拇指)及孙少锋拥有的 Hero Key (健雄)提出司法诉讼。Stark 2007年向大拇指延续一笔1.2亿坡元(约6.47亿元)的贷款,大拇指以所持星洲上巿公司 Sino-Environment Tech Group 56%股权作为贷款抵押品,其后大拇指未能如期还款,Stark 遂出售 Sino-Environment Tech Group 股份以收回部分贷款。Stark 指控大拇指将其在新加坡另一间上巿公司 Radiance 52.41%股权抵押予健雄,作为据称贷款的抵押品,并称此举违反了 Thumb 不能进一步借贷及就其资产作出抵押之贷款条款限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4

響起警號-中國綠色食品(904)(補充@2009/9/14)


謝akao兄提供原因。


繼利郎(1234)、博智國際藥業後(1149),又來一隻福建股-中國綠色食品(904)


這家公司正如超大現代(682)一樣,都是一隻福建農業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31/LTN20031231035_C.htm


業務概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31/00904/CWP112.pdf

據稱其經營模式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5157


中國綠色(簡稱中綠)與超大是兩間完全不同的公司,超大的規模優勢很明顯是上游的部分較多,中綠則以加工等中下游的部分較多,拓展品牌的價值效益會逐步在長綫裏顯現。」這是與記者同行的機構投資者參觀過後給予的評價。

記 者參觀中綠基地,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其琳瑯滿目的產品陳列室,從飲品、即食麵、零食及糧食品一應俱全,活像個小超市。原來除了「嘜嘜果果」(中 綠零 售新試點)的零食產品為向外購置外,其餘都是中綠的品牌產品。盡管品牌食品佔中綠的營業額僅34%,餘下為新鮮農產品28%,加工食品38%,但品牌發展 卻是中綠的長遠目標。

「中國是世界工廠,企業賣的是產品,消費賣的是品牌,品牌的背後是文化,文化的背後是價值,無限的資產。」中綠主席孫少鋒銳意打造的全程綠色,是從種植、加工,到拓展高附加值的一條龍發展,並強調這是公司成立10年調整出的理念。

扶農政策引來新競爭者

盡 管本港上市的內地農業股不多,但在內地務農者數以億計,由於近年中央扶農政策,亦引來一批新的競爭者,當中亦有部分是較有規模的,面對競爭情況加 劇, 孫少鋒卻笑言:「主流農業是很難說了,但在內地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不多,我們的獨特性在於產品的差異化、特色化,只有這樣才能從紅海中找出藍海。」

「每個企業都有他們的捷徑,這很難模仿的,一如茶料飲品,我們贏不過康師傅和統一,但玉米飲料(中綠的主打飲料)卻不同。」即使如方便麵,中綠亦以非油炸的玉米麵,避開與龍頭企業正面交鋒。中綠管理層更強調,集團的市場目標主要針對中高檔消費群。

雖 然很多農業股的管理層均指出,「不管經濟好壞,基本食物總得要吃。」不過,世紀金融海嘯下,企業發展多少亦會受到制約,如早前管理層指出,為了保 留現 金,會先暫停山東方便麵項目。此外,在產品結構方面,如農產品價格下跌,中綠將降低新鮮農產品的比重,而增加毛利較高的加工產品,包括水煮、速凍、醃製及 罐頭產品等。

「目前企業應該要做好3大準備:一要作出決策,處理業務如何保持足夠的現金流;二在生產加工方面,如現金流夠,則要學會控制成本;最後伺機發掘能配合業務發展方向的低成本投資機會,例如再次增加土地資源及提升品牌等。」孫少鋒表示。

...................

擇善而「栽」

中綠有栽種紫蘇葉銷往日本,主要用作壽司或拌菜,售價平均為一片1日圓,高峰期產量可達1至1.5億片。中綠同樣是利用季節反差,看準每年10月至明年4月,東亞或歐洲地區因天氣關係,把反季節的農作物售往日本以賺取較高毛利(08年度整體毛利率高達53%)。

中 綠10大出口客戶中,日本約佔七成,其餘為德國、比利時及台灣等,形式是先接單後種植,規模較小的客戶通常要先付成本的兩至三成,收貨後兩星期內 須清 繳尾數。因此,管理層強調,公司很少出現應收帳問題。中綠於內地的種植基地遍布40個,總面積達7.9萬畝,每年種植量為32.4萬噸。對於量與毛利的取 捨,孫少鋒指出:「這兩者有一定的關係,企業銷售的產品需要有一定的量才能搶佔渠道,這樣品牌的價值才能彰顯,毛利才能提高。這時如果我們捨棄一點毛利, 用量提升品牌,則明年又可迎來機會,所以量與毛利,必需要根據戰略而定。」

至於看好的文章,可以試試利用首頁中湯財文庫的搜尋功能來看一看吧。

又記得信報孔少林的2006年的一篇文章如下:


想升呀,借錢啦!

  有一些股份不論表面上如何吸引,身邊朋友高呼「明益你」,他日股價果真急升,我也不會羡慕,因為我膽小。約二個月前,多位「演技派」財經演員和相識的「全職炒手」分別力捧中國綠色(904),它的股價果然在一個月內急升逾五成,一切發生得似乎自自然然。


 

 

  農產品這門生意入行門檻不高,多間上市農產品公司股份利潤出奇地持續高企,一直是股壇解不開的謎;中國綠色也不例外,最近期業績顯示,純利率高達42%。請不要懷疑盈利的真實性,中國綠色現金流強勁,做生意不單有現金收,回收期亦快得驚人:一年做五億元生意,應收賬僅一千萬元,平均數期約一星期,略遜於便利店。


  一門業績年年有增長、做十元淨賺四元、有真金白銀落袋的生意,市盈率為何只得六倍?這正是中國綠色在今年1月時候的處境。


 

 

  中期業績報告截至去年10月底,中國綠色持現金五億元,無債,無特別大型資本性支出,表面看全無集資需要;可是在去年11月,中國綠色配股集資一億五千萬元。今年1月底,中國綠色向高盛發行三億三千萬元的五年期可換股債券,息率2.125%,換股價二元六角五點五仙;當時中國綠色股價是二元六角五仙。發行可換股債券後,中國綠色持現金達十億元。一間公司表面來看大把錢賺,沒有現金回籠壓力,沒有大型投資項目,為何要一次又一次集資?


  答案很快揭盅。高盛購入可換股債券消息傳出,中國綠色股價急升至三元七角七點五仙,高盛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行使換股權套現八千多萬元。中國綠色現價三元五角,較高盛持可換股債券行使價二元六角五點五仙,仍存有龐大空間,相信日後將陸續套現。原來今時今日,上市公司想搞活股份表現,途徑是借錢。


-------------------------------------------------


在2009年9月7日,南華早報報導該公司兄弟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Radiance Group Limited 出現了財務困難。

據稱,中國綠色(904)主席孫江榕控制的Thumb China是以Sino-Environment Tech(中華環保科技集團)的56%股份來抵押,向Stark Investment 借了1.2億坡元,以作一項100億人民幣的房地產投資。


但Thumb China聲稱因金融風暴的影響無力償款,故違反和Stark Investment的借款協定,所以Stark Invesment 陸續出售股份還債。


此外,Thumb亦控制一家亦在新加坡的、且從事線路板製造業務的上市公司Radiance Group Limited(建光集團)。


從其在新加坡的公告可見,中華環保已經延遲公佈業績,上市數年間亦多次換財務主管及董事。另外建光集團亦有這情況。


從其2008年帳上可見,正如上星期日的福建股博智藥業,中華環保亦是借款突然劇增,獲利又是突然減少,變成虧損。


而建光集團的帳上則無異樣。


至於中國綠色來說,則盈利稍降,現金減少,但足夠償債。


另消失的大部分現金都流入一「長期預付款」項上,但無附註,年報並沒說明為何此數會劇增,可能被缺水的大股東挪用了。


據akao兄引述花旗的報告指出,是因為要保障生產能力,所以要預付福建的農地的20年租金,致長期預付款劇增。管理層預期下年開支會降低至1.49億人民幣。


回頭一想,那些農田要一年要4,000萬租金,那可以租多少畝呢?


看看這單法院新聞:


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83997&k_title=%E4%BA%91%E9%9C%84%E5%8E%BF&k_content=%E4%BA%91%E9%9C%84%E5%8E%BF&k_author=


 2007年1月20日,龙海市某镇的林某在云霄县东厦镇佳洲村向55名农民承包150亩的田地用于蔬菜种植,并与农民们商量好承包期限为1年,租金每亩每年250元,1年后按时支付田租并归还田地。

    2008 年1月20日下午,当佳洲村村长代表55名农民向林某领田地租金时,林某以蔬菜还未收成为由,拒绝按期支付150亩农田37500元的租金,并表示要延长 租期1个月。21日上午,55名农民集体到林某承包的田地讨要租金,林某又以种种理由推托,双方陷入了僵局。此时,部分农民气愤地提出要将林某种植的蔬菜 全部铲除,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以這段東西來說,以1畝250元計算,是16萬畝。


16萬畝有多大? 有1.3個香港島這樣大。


安排人力已經非常困難,況且建設、種植計劃,完全無提及,那如何產生效益呢?所以這個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派息減少,且和股價不成比例,可見財務略有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4/LTN20090824226_C.pdf
---------------------------------------------------------------------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042

In turn, legal action was under way or being prepared by Sun Jiangrong or against Stark in Hong Kong, on the mainland and in Singapore, Sun Jiangrong told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n addition to obtaining an order to freeze his assets, Stark had sold his shares. "This caused me losses. Stark's behaviour was excessive," Sun Jiangrong alleged.


The background to the current legal tussle dates back to 2007 when Stark extended a S$120 million (HK$647.29 million) loan to Thumb China Holdings Group, a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VI) company wholly owned by Sun Jiangrong.

As security for this loan, Thumb pledged its 56 per cent stake in Sino-Environment Tech Group, a Singapore-listed waste management firm.


Thumb defaulted on the loan in February and Stark subsequently sold the pledged Sino-Environment shares, from which it recovered part of the loan.

Radiance is a Singapore-listed electronic product manufacturer majority-owned by Thumb.

Hong Kong records show Sun Shaofeng wholly owns Hero Key, of which he is the sole director.
Sun Shaofeng also owns 45.88 per cent of China Green, a Hong Kong-listed agricultural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Fujian province whose market capitalisation is HK$7 billion.

Sun Shaofeng is ranked No 272 on Forbes' 2008 list of the 400 richest Chinese, with an estimated net worth of US$240 million.

A Singapore court order obtained on August 24 forbids Thumb and Hero from transferring Thumb's Radiance shares to Hero or any other party, according to the Radiance announcement.

Stark alleged that Thumb had breached clear contractual restrictions against further borrowings and created security over its assets, when Thumb pledged its 52.41 per cent stake in Radiance to Hero as security for a purported loan from Hero.


Stark also alleged that Sun Shaofeng was aware of the terms of the investment company's loan to his brother, and had unlawfully conspired with his brother to breach the terms of the loan.

Sun Jiangrong replied that the transaction between Hero and Thumb was a normal one, and that Stark's allegations were not entirely correct.

"This case doesn't really concern Sun Shaofeng much. Matters are not yet totally clear," said Sun Jiangrong.

When asked, Sun Jiangrong declined to give contact details of his brother. Efforts to reach Sun Shaofeng for his comment were not successful.

Claims against Sun Jiangrong and his related companies are also being brought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ourts, which led on June 5 to the Hong Kong High Court granting an injunction against Sun Jiangrong disposing of his worldwide assets.

The claims stem from additional security that Sun Jiangrong procured for the Stark loan in the form of a pledge over shares of a Hong Kong company, Top One International (China) Property Group.

Previously, Top One International owned a Chinese property company, Chongqing Dading Property, which owned properties on the mainland valued at 10 billion yuan, according to a recent Sino-Environment announcement.

Despite restrictions in the security agreements against Top One International and Sun Jiangrong personally, Top One International had transferred to Chongqing Dading a Hong Kong company wholly owned by Sun Jiangrong, Top One Property Group.

Top One Property in turn tried unsuccessfully to transfer Chongqing Dading to a Chinese company majority-owned by Sun Jiangrong's brother-in-law, Sun Jing Sheng.


To protect the value of its security over Top One, Stark obtained a Hong Kong court order in May prohibiting Sun Jiangrong from dealing in the Chongqing Dading shares and subsequently obtained an order in mainland courts which froze the shares.

Two executives of international turnaround and restructuring firm Ferrier Hodgson, John Batchelor and Roderick Sutton, were appointed receivers of the shares of Top One on April 29 and Top One Property on May 22.

違約公告:


http://sinoenvironment.listedcompany.com/newsroom/20090305_215424_Y62_A998260ABBBDE6D64825756D0000F3C0.1.pdf


中華環保科技網頁:


http://www.sino-env.com/


建光集團網頁:


http://www.radiance-sin.com.sg/


其後,公司出公告稱中國綠色集團未受影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0/LTN20090910354_C.pdf


董事會由孫先生告知此司法訴訟,並在此澄清如下:
1. 本公司並未以任何方式涉及以上司法訴訟中,且此司法訴訟並未對本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及


2. 健雄與本公司分別為兩家互不相關聯的法律實體。健雄並非本公司之附屬公司或股東,健雄與本公司並無任何形式之業務往來。


孫先生已知會本公司此司法訴訟並不會對其個人財務狀況或其在本公司的股權造成任何不利影響。且健雄已委任代表律師全力應訴此次於新加坡的司法訴訟。


-----------------


雖然看到這公告,但我也不能安心。


因為,我又想起福建兩兄弟組合同樣出現在中國包裝集團(572,前展鴻控股)及第一天然(1076),而其情況亦相同,當第一天然出問題時,中國包裝聲稱無問題,但是其後一樣玩完,這次是否會案件重演呢。


所以連利郎的評級,亦需一併下降,至即抽即拋吧。

又再奉勸各位民營企業的老總,企業上市不是你們私幫生意的起始,是你上市企業的起始,如果自己的私幫生意大失敗,你的帝國只會全部崩解。

所以做老總一定要先克制欲望,把根基一步一步打好,專注搞好上市公司。不然的話,只會毀滅你的企業和你自己。

第一天然出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9/LTN20081219007_C.pdf


中國包裝出公告澄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068_C.pdf

大廢柴兄對第一天然研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6446


大廢柴兄對中國包裝研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6629

中國包裝下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30/LTN2009043065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0/LTN20090710087_C.pdf


第一天然現時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31/LTN200907315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7/LTN20090827559_C.pdf

對中國包裝及第一天然的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4%B8%AD%E5%9C%8B%E5%8C%85%E8%A3%9D&Submit=%E6%90%9C%E5%B0%8B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7%AC%AC%E4%B8%80%E5%A4%A9%E7%84%B6&Submit=%E6%90%9C%E5%B0%8B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0829/192042670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5

給kk兄-福記食品(1175)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254


kk:


你們所說未免有以偏蓋全.
衰敗, 隻是你們估, 那外國一樣的公司, 為何能造到過幾百億生意.迄立不到.
你們稍為輕率, 隻見停牌,有問題, 就說了

所謂世界工廠模式式微的一個縮影, 更看出你們不明中國未來是制造業中心, 出口當然不會立即好, 但中國不需要產品嗎?
歐美不等於全世界.
若你們同黃元山,羅家聰一樣, 隻說歐美累全球而令世界不再活躍, 未免紙上談了. 吹水之談.


...

若你們認為在網上, 媒體中找資料, 便當所有東西合理化, 你我們未免太以自我為中心.

greatsoup, 你可能有wisenews的幫手, 令你較易找資料.
但這不代表一切, 你可能心紅了.

因為你寫出來的有問題股, 可能自己身有屎, 不能告你, 再加上你寫得有技巧, 到現在都不能告你.
這可以解釋為何前人好像你寫出有問題股的人不再寫, 由於已建立知名度, 他們找其他方法賺錢, 而不再冒險寫blog而被人告.


greatsoup:


我很歡迎你的意見,我也欣賞你對這家公司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已經把我所知全部告訴你。

你可能知道一些真相,但是你還是吞吞吐吐,有所避忌,我提出大量資料後,你又好像說不過我,就拋出心紅的字句(我知你有說得服我的東西,但是你好像不肯坦誠相告,只能旁敲側擊地提醒筆者,這家公司必有良好前景)。有時每個人總有一些東西可以保留,可能怕人知道,你可能辦法生存下去。

但是你和我不相識,除了私人事情之外,倒不如把你對這部分的全部所知所學,全部說出,也許其他人知道,對這隻股有好印象,更利重組的進行。

你是不是基金中人,或是一些有錢的個人投資者?我覺得你的看法總是有點特別,總想提醒我寫的一些東西是可以改變的。

有時,我不停在靜思,覺得寫得太過份。但是看到某些人對該股票認識不足,就看不過眼,總想寫一篇厲害過他們的,讓他們看看甚麼叫做股票研究,早期沒事做就最喜歡做這些事情。


但現時太忙,沒時間想東西,推論倒也有點薄弱了,不足以服人。

我都怕被人告和尋仇,所以也不敢太自鳴得意,至於心紅那方面,我是承認的,但是我現在正在轉型。

我有知名度,較今個星期i-money的介紹和我年紀相若的Larry兄更多接近一倍人看(好肯定自己心紅了),雖則他去年初他第一次出報紙的時候,我的瀏覽量只是它的10%-20%,我當時去top-blogger的頭十名瘋狂宣傳,瀏覽量都不過提振了一天,其後還是下去,直至在貝沁才那邊發文,才有了早期的讀者。

但是大部分寫的東西近幾篇以我的名字持筆的,都是較為資料性,已減少問題股成分。鱷兄其實只是早期其中一位讀者,我不認識他,其後他對一些公司有認識,叫筆者研究一下。

其後我作出研究,他有作出反饋,我也把他的文章貼在本網,只是做了一些後期加工。但不影響其結論,有些作出省略,甚至已經淡化了了問題的成分。這就是良好的互動,大家坦率地表示意見,才是有效的溝通。

福記的東西標準化確是有市場,正如大家樂、大快活、稻香、小肥羊不正在走這些方法嗎,我都覺得他們有未來,因為做大的,必有系統。

但是如果每一家都是一樣做標準化的話,就像香港的商場一樣,每一個都有那些東西,你不覺得有些可悲的嗎?

另外,系統化必須是有機的,有反饋的,如果沒反饋的,機構就會僵化,追不上時代變化。

我只是點出這家公司,其擴張太快,財務有危險,管理上可能適應不上,但是你覺得基金做過檢查,質素有一定保證,炒了一班人後,請過人就會改善,這個是觀點之間的分歧。

至於選材方面,我正在轉型中。

正所謂講人壞話一樣,自己都令人討厭,讀者遲早都會厭倦,我想寫番多些資料性的東西,至於全部正面的東西,我是不會寫的。

因為好的東西必定有壞的,壞的東西必然也會有好的,如果這家公司過度受稱頌,我反而覺得不太正常,因為正如你所說,每個人,正如我一樣都會心紅,一心紅做了一些失控的東西不自知。

還有的是,這家公司成功的話,一定有一班人出來寫它如何如何的經營模式如何如何好,正如利豐一樣,所以這些東西輪不到我寫。

反過來說,我只是想寫經營模式較為危險的方面,除了少人寫之外,因為我始終對創業家有無窮的敬意。

我是滿支持李嘉誠的「穩健中不忘擴張,擴張中不忘穩健」的名句。我不希望他們成為敗軍之將,我希望在大舉擴張之時,想他們冷靜一下,希望經營得穩健一點,能夠渡過(未來可能有的)艱難的時刻。

正如我說利豐一樣,其實他的資產實體的部分愈來愈少,虛的真的愈來愈多,但公司盈利持續增張,維持到高P/E,能夠以高估值集資,所以能挺過。

每個朝代都有興衰,你看看,文治武功最盛,擴張最快的時刻,正如漢唐一樣,擴張得太快,內亂自會不覺都滋生,之後變成慢性病,最終滅亡。

福記正是在前一段,後一段我也不希望有,但是如果再久一點的話,始終都有一定的可能性。不過,我也希望這家公司可以繼續經營下去。

又正如威利、宏安、永義系,雖然他的手法真的有問題,但是他們的財務情況算是不錯的,實體又有,又識得以虛變實。但是太傷股東權益,令人不敢接近。

資料方面我確實較強,除了Wisenews,還有Google,另外也有各國的交易所,如果只有Wisenews,也許有一日別人更有空、更年輕,就可以超過我,寫出更有視野的東西。

但選資料,正如這篇一樣,我也有包括好和壞,不一定全寫壞的,因為壞中必有一點好,好中必有一點壞,但好的和壞的的強度就會導致公司的前景變化。

至於題材方面,在你來說,你希不希望我繼續寫這些問題股呢,還是你希望我歌舞昇平,每日一股,像極那些報紙專欄一樣,只說好呢。

現在我只是想改變一些文路,不想過於寫問題股了,橫豎只是來來去去那幾招,有時倒覺得厭倦。

我會等候你的回覆,期待你的意見。如你覺得尷尬的話,大可傳到我的e-mail,這個e-mail是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3

kk兄對福記食品(1175)的深入研究


前兩集: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25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373

今日,kk兄做了一些資對搜集對公司的經營面及財務問題作了一些深入的分析,特此轉載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1671

由於新聞界, 做事, 不盡透徹. 我有必要弄清.
別人喜歡一味唱衰, 不分析, 就發放消息, 唱好,唱衰亦有原因.

greatsoup, 請看以下, 我就真是做資料搜習, 我覺得不應隻copy別人評論, 猜測性新聞, 就整合. 現在全街唱衰.


關於經營面方面:

中餐送餐達至規模隻有福記, 其他都是偏向西餐.
以下都有在中國做生意
ARAMARK 沒有上市.
Cintas Corporation
Compass Group PLC
Sodexo


福記有以下事情
1. 主要股東是魏東, 他是有大哥魏明, 前幾年在公司消失了, 什麼原因? 公司內爭? 有無人打鬼主意.
2. 所有人都可以在網上唱衰, 但不一定是事實.
3. 為何在7月29日前, 股價不停上升, 和以往其他爆炸公司不同?
4. 公司其他外國基金股東, 為何不沽股份? cb成20億, 為何有外國基金股東還在2008年下半年增持, 公司財政有問題不是突然, 上年已經知.
5. 在停牌期間, 福記有成5000萬股在證劵行間轉移, 為何?
6. 福記已獲得2010年廣州亞運會(含亞殘運會)亞運城:媒體村、媒體中心、技術官員村及員工餐廳餐飲服務
http://www.gz2010.cn
http://www.gz2010.cn/09/0325/11/558DGIS60078000N.html

中標 是上海興邦餐飲服務有限公司


------------------------

子包02:媒体村、媒体中心、技术官员村及员工餐厅餐饮服务
成交候选人名称:上海兴邦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00号一层
http://www.gzg2b.gov.cn/caigou/news/newsdetail.jsp?newsID=34476


---------------------

上海興邦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是福記附屬味鮮達分公司


http://www.fujiholdings.com/Corporation/infoDetail1111.asp?cInfoId=176&dInfoId=165

 味鲜达集团凭借其高品质的生产质量,国际化的营养配餐推广理念,积极的促进其不断的扩大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现简列分公司如下:  

       福记联合(上海)餐饮有限公司

福记联合(苏州)餐饮有限公司

上海东伟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味硕餐饮配送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记标准送餐服务系统有限公司

苏州市味吉送餐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杭州味吉送餐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兴邦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

關於大家不知道的東西:
2009年中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22/LTN20081222498_C.pdf


 

2008年年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31/LTN20080731530_C.pdf

新聞經常出錯, 所以我不太信, 2009年cb隻有4.47億


(greatsoup按: 上述的2008年中報,2009年可換股債為4.47億人民幣。主要是因為10億港幣面值中,已經有5.38億港元換股,另外因為是零息(zero- coupon),所以要做6.116%discount,及人民幣對港幣的換算,就得出4.47億人民幣,但是11月到期時要還剩餘4.62億港幣面值的 118.549%,即是5.47億港幣。)

其他新聞界人士隻因時間關係,copy & paste 新聞說2009年cb有10億元, 沒有查核, 不隻財經, 其他新聞一樣, 錯別字照樣 copy.

毛利高之迷:

我可以透露飲食界秘密。


(1)食物成本其實很低.

舉例, 經常有酒樓結業, 再開, 為何, 做過飲食就知, 隻要不經中間商入食物, 食物成本隻佔5-7%, 但做生意就很食腦, 公司會採購指定公司, 你就明白為何很多公司包括上市, 成本費用隻增不減, 錢流自己袋, greatsoup, 你很難從你的資料來源分析所知, 但隻要大家有朋友是做飲食業, 就可知經營海鮮酒家, 可養起 black 社會分子.

福記自己到源頭成立工廠採購食物, 這可解釋為何會有高毛利.


(2) 行業門檻不如筆者說很低

greatsoup, 行業不是易入的.
你自己上大陸, 試做規模送餐, 你會知有難度.
1.注冊資金要很大, 過千萬.
2.須通過很多衛生證書, ISO9000/9001、ISO22000(2005版)、ISO14001、HACCP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中的一項或具有同類國際标準化組織的相關認證。
3.如何做起網絡. 若現在才一間間做起, 很難和我所講爭, 最重要是要拿各式各樣認證, 等你拿到認證, 市場已被


我所講的福記,ARAMARK,Cintas Corporation,Compass Group PLC ,Sodexo拿下中國市場.


事實上, 福記送餐不隻送餐到工廠, 還有其他, 如學校, 它己在上海,北京, 浙江, 安徽, 江蘇, 河南, 福建, 廣東等地做送餐.
不停擴充, 小點經營, 再把小點變大點.

若你是想入這行, 你會考慮當福記有困難時, 能否把它吃下, 最少用少5年時間起中間採購工廠, 網絡, 衛生證書, 它的經營方法有別於其他ARAMARK,Cintas Corporation,Compass Group PLC,Sodexo.

你可以找資料, 中國做規模送餐包括大型events, 來來去去是我提及的幾間公司, 又可來門檻易入? 講易入這句的人, 講了就算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30/LTN20090930483_C.pdf


看到2010年到期的15億cb是與Capita Trust Company Limited有關, 它是capital group有關係的公司,
現有股東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 38,523,363(L) 7.09(L)  20/07/2009

即CAPITAL Group3個月內購入福記7%股, 用了過2億元, 再加上15億cb, capital group 在福記有17億元利益.現福記市值隻是40多億. 可能改cb條款, 入董事會會.

這就不像greatsoup所說capital group買入是隻看報告和廠房
由於greatsoup都是靠估.
我都是靠估. 無人在事前能預測一樣.

正如劉德華事件, 大家都不是當時人, 隻靠所公佈的消息去評論,大家都是靠估. 亂下定論, 有所不妥.

由於我不信由記者所寫的消息,一切要有官方資料. 在客觀事實才有評論.

若不是, 這同和朋友吹水無分別.


greatsoup: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30/LTN20090930531_C.pdf

在辭任信中,徐博士表達了其對無法及時完全獲悉本公司若幹關鍵事宜之擔憂。

具體而言,據稱是徐博士沒有及時獲悉本公司延遲完成審核其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財務報表。

除上述者外,徐博士已確認,彼與董事會並無意見分歧,亦無就有關其辭任之其他事宜而需本公司股東垂注。


.....
因為昨晚被人催去睡,未寫完。
其實福記公告後面,已列出補救措施,公司停緊牌,但是已經積極做緊事,請kk兄不要太緊張,現時股票沒交易,股價一直是一樣,如果有意低價賣福記股票給他,請直接聯絡他。

因為福記一直是真是做生意的,隻是負債太多,週轉問題吧,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據kk兄稱都有一些日本人有興趣,一定能夠復牌,但股價應該會受壓,不過這應該是進入的機會呢。

公告稱: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並非未違反任何可換股票據、定期融資協議及上述貸款協議(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為訂約方)項下之任何還款責任。

儘管並無違反任何付款責任之事件發生,本公司現正採取即時措施以確認所有相關可換股票據持有人,以期就任何實際或可能的違約實行某種形式之豁免(或以寬限替代)。本公司不能保證可獲得任何有關豁免或寬限。

本公司將着手成立一個獨立工作組(誠如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之公告所述),以確定延遲刊發本公司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年度業績之原因。

工作組將可能由本公司一或兩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位獨立合資格會計師組成。除該工作組外,本公司董事會已決定聘用一間知名專業業務諮詢公司憑其力量協助本公司確定年度業績及回應並解決任何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及其他債權人可能就本公告所述之技術性違約而產生之問題及擔憂。

就可換股債券而言,本公司已聘用外部債券持有人聯絡顧問公司Lynchpin Bondholder
Management以確認可換股債券持有人。有關確認將令本公司與相關受託人保持溝通之同時,與持有人直接以建設性及有效性之方式進行商討。


-----------------------------

greatsoup:

林少陽原文,我剛剛揭報紙才看到,am730中,副手又寫他在湖南的經歷呢。

不過他好像不喜歡這家公司資本開支過大,印公仔紙太快。

未知林少陽先生有沒有看我們的Blog,未知可否在此發表些意見?

國慶前夕,停牌多月的福記食品( 1175)宣佈,獨立非執行董事徐尉玲由於未能「及時獲悉本公司若幹關鍵事宜」,已於 9月 30日離職。公告所指的「關鍵事宜」,乃集團「未能及時完成審核其截至今年 3月底財政年度財務報表」。
早於去年 9月初,福記財務總監吳國才已基於「私人理由以追求事業上進一步發展」,辭任所有職務,同年 12月宣佈取消定期公佈季度業績。個別員工離任,本來是稀鬆平常的事,隻是財務總監職責敏感,股東一聽見財務總監離任,必須特別打醒十二分精神。現時本港 上市規則不須主闆上市公司公佈季度業績,假如福記從不公佈季度業績,股東亦不會認為其披露不足。一向有披露季報習慣的上市公司,突然透明度大減,股東難免 會起疑心。
透明度降惹疑心

記得今年初,我在國內一個博客內給予網友一條難題:叫他們評估一下福記的投資價值。不少網友都說,這是一家優秀的民企,為國內跨國大廠及國營火車路線供應 飯盒,是一門薄利但保證獲利的生意。福記 04年上市至今,盈利翻近 6番。對很多投資者來說,這是一隻高增長回報穩的股票。
然而,我最不明白的地方,是福記不是經營高科技半導體業務,為甚麼每年的資本開支不但長期居高不下,而且連年上升,過去兩年每年的資本開支接近 10億元。當強勁的經營現金流,遇上強勁的資本開支,結果是福記需要不斷在市場上配股及發行可換股票據集資。無論福記他朝能否成功復牌,這隻股票肯定不是 我那杯茶。


----------------------------

關於辭職的財務主管吳先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02/LTN200910021002_C.pdf


吳先生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彼於香港科技大學獲取工商管理學系學士學位,於財務及會計專業方面擁有逾十四年經驗。

於加入本公司前,吳先生曾在香港一家國際會計公司工作,以及任職於兩間香港上市公司,負責會計、財務及公司秘書之職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207/01175/CWP116_c.pdf
原來最早做那家是中國糧油控股(506),國企、民企也做過呢。

吳國才先生,33歲,本集團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負責集團的整體財務策劃及管理。

吳先生在二零零四年四月加入本集團前,自二零零零年七月起曾擔任中國糧油國際有限公司(於聯交所主闆上市的食品企業公司)集團財務總監。

吳先生曾在香港一間國際會計公司工作逾五年,在會計、審計及稅務事宜上積累豐富經驗。

吳先生為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員,一九九四年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主修會計。彼已獲委任為本公司其中一位法定代表。


-------------------------------------


昨日的消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07/LTN20091007855_C.pdf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並未違反任何可換股債券、定期融資協議及所有其他貸款協議(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為訂約方)條款下之任何還款責任。

儘管並無違反任何付款責任之事件發生,本公司正繼續努力確認及╱或聯絡所有相關可換股債券持有
人及相關貸款人,以期就任何實際或可能出現之違約實施豁免(或以寬限替代)。

本公司概不保證可獲得任何有關豁免或寬限。


本公司欣然確認其已委聘德勤•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為獨立財務顧問,以(其中包括):
(i)與本公司管理層跟進確認本集團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財務報表;

(ii)就本集團之事宜進行獨立分析,旨在處理本公司利益攸關者(包括但不限於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因延遲刊發本公司之年度業績而提出之疑慮。
...
倘 閣下對本公告(除有關可換股債券之事宜外)有任何疑問,敬請以電郵([email protected])
聯絡本公司之公關顧問縱橫財經公關顧問(中國)有限公司。


kk:

所謂兵不厭詐, 有好多人是玩技術性.
2007年股神巴菲特用盡權益披露的期限, 仲要用平郵寄信, 目的係盡量拖延時間, 唔想越沽越低.

大家估下今次是不是有人又玩技術性?


greatsoup:

你說找德勤回來,找人安撫人心,都是一個技術性的動作,令人相信會復牌?

雖然根據味皇兄的研究,德勤是Big 4之中手腳較為唔乾淨的一家,但是就因是這樣,易點過關,復牌更易?。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885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專收民企,無論老師定乞衣都照單全收,很遺憾,增加業務量同提高職業操守是互斥的,8006 8007 8008 8013 8028 8063 8070 8078 8101 8118 8138 8141 8157 8159 8198 8199 8216 8222 8271 8277 8290 8298 8348大部分都是實業股,但幾乎全部都在最近一兩年發生非常兇悍的集資,要靠德勤保護小投資者似乎是發夢


------------------------------------

kk:

由於你年輕, 未做過生意, 我想提點你, 好像有人已經留意你, (叫小弟)做事要婉轉, 如開名用暗號. backup system

徐尉玲一直不是自己友, 所以公司動作可能不想給她知, 至於有人信獨立非執行董事是有用, 就錯, 許浩明, 盧永仁是好例子.(greatsoup按:其實金仔系那些人不停都是那堆人,所以我絕對認同,獨董都是廢廢地。)

至於傳媒,網友所謂分析就太過表面, 大家都知cb, 什麼cb累死福記, 賬目問題. 無人去深究是什麼事情.

做這種生意就是搶市場,找資金一定要,公司沒有有力財經社交網絡人士, 就難融資, 唯有發cb, 買金漢斯再分折上市, 再融資, 無奈市場不就, 斷了鏈, 可以看到金漢斯盈利上升近5倍.
做飲食最難是資金運用, 有好多人損手. 無人能計到將來!


05 年1 月,李嘉誠旗下的長實(0001)便急不及待,将持貨一年多的中人壽(2628),以每股5.35 元悉數沽出,僅賺了3.6 億元。若當時李生耐心等待多兩年,便可見中人壽于07 年10 月底創出52 元新高,也是說理論上長實其實可以賺104 億元、而非3.6 億元。

我不是聖人, 我會錯, 隻能叫大家用心看.
看股東的買賣, 是有所途, 正如我所講, 公司是有價值的東西, 不是一文不值.
分分鐘今年福記股東, 公司是有策略的行動, 我就是估有事發生.

我不便再說, 無唯給人建議.

你就不要太直接叫人買, 用其他暗示, 無謂比人冤你.
兵不厭詐, 一本通書不能讀到老

有空上中國看下, 就知經濟是一堆人好, 一堆人不好.


greatsoup:

謝謝你的提醒,雖然農村那些人真的貧的,但是沿海的都是有錢?

backup system的話,我現在正在做,希望不會倒吧。之前都因為網主的原因,使一些事故沒了資料,花了一千多塊搞好。

看完你的說話,這是時勢問題,加上生意做得太盡,借得太多錢,才有這個落筆。

至於事的話,相信不外乎引資及購入公司資產,集資、救公司、還債。

-------------------------------------

P.S. 新聞兩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687


信報: 2009年10月7日 福記可換股債的成與敗

過去幾期,我們討論過可換股債券已經賣到成行成市,國美(493)、吉利(175)發債後,未幾澳博(880)及信德(242)也宣布發行可換股債券。
憧憬「財息兼收」

對投資者說,現在的可換股債有其吸引的地方,既有息收,也對股價上升有憧憬;對發債公司來說,發債亦可解決資金需求。然而,當可換股債券再次熱賣時,大家不能忘記福記食品(1175)的故事。

上周五,福記宣布,旗下兩批未到期可換股債券出現「技術性違約」,第一批是2009年11月到期的零息可換股債,第二批是2010年10月到期零息可換股債券。與此同時,公司亦有多筆融資貸款觸及「技術性違約」。

追本溯源,箇中原因是公司2006及2007年發債時,分別與美國紐約銀行、Capital Trust訂立信託契據,公司必須在每個財政年度結速後一百八十日內寄發年報,否則屬違約。但公司指出,已就債券技術性違約請求豁免,貸款人未有要求即時還款。

導緻這次技術性違約的原因,當然是福記自7月底始,三度延遲公布業績的謎團。到目前為止,公司仍未公布截至3月底的年度業績,理由是「一名財務高管因健康 理由,無法有效履行全部職責」。其次,先是公司的財務總監在去年請辭,而早前獨立執董徐尉玲因無法及時知悉公司延遲業績審核的決定,決定辭任。

事件始末,對投資者來說撲朔迷離,因為公司未有就事情解畫。

當然,技術性違約並不代表公司無力還債或付息,在二手市場中,這兩批可換股債仍然有銀行開價。據路透社的資料,今年11月到期的一批換股債買賣中間價是 111%,明年10月到期的另一批買賣中間價則是79.5%。債券價格未有災難性下瀉,是否意味債權人仍對公司具有信心?據彭博資料,兩批可換股債持有人 主要是海外基金,截至8月底,美國註冊的Principal高息債券基金分別持有10.06%和16.33%。

福記的故事要由上市開始說起,簡單述之,有五部曲如下:

1. 公司在2004年年底上市,定價3.1元,集資3.1億元。

2. 2005年10月,上市不到一年,公司發行6.2億元可換股債券  ,換股債10.25元,溢價是22%。

3. 2006年11月,福記再第二批可換股債券,三年期,共10億   元,換股價17.5元。

4. 後來,公司股價上升。2006年年初股價升穿16元,2007年年中高峰達29元。股價上升,債權人早已換股,第一批可換股債已獲悉數兌換﹔截至2008年12月,第二批可換股債還剩4.47億元。

5. 2007年11月,港股瘋狂,福記再發第三批可換股債券,三年期共15億元,以人民幣計價,換股32.825元,溢價達32%。債權人從來沒辦法可以兌換,目前尚有14.2億元未到期。
連續三年發債 溢價更高

停牌前,福記股價收報7.6元,距離兩批債券換股價已是天與地的距離,換股無望。可換股債券變成純債券,有債有還。至到期日,公司需要按面值118.549%(2009年11月到期)和107.34%(2010年10月到期)贖回,站在債權人立場,其實已沒有太多選擇。

這些風雨背後,投資者及債權人心中仍舊是那個疑問,到底公司財務是否出現問題?再核心的問題是,公司還有沒有能力償還這兩筆即可換股債券?公司已在4月及8月,先後出售旗下「金漢思」餐廳,套現近6億元用以還債。

福記的故事對發債體或者可換股買家都可說是警惕。說穿了,公司連續三年發債,溢價每每更高,投資者買完再買,背後一個假設就是股價上升,很快可以兌換股票,因此零息、無抵押、沒有賣回權、保護契約不多,買家都一一接受。然而,這算盤也不一定敲得響。

撰文 姚志新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675


對上市公司來說,牛市本是美事,因為股價上升,有利「抽水」集資,例如高價發新股,方便進行收購,帶動資產價格上升而令盈利上升等等。有些公司卻是輸錢皆因贏錢起,成為牛市的受害者,今天本欄的主角是福記食品(1175)。

福記從事送餐(即外賣)和餐館業務,在04 年底以3.1 元上市,至07 年最高報29 元,上周五收報5.71 元,大跌是因為福記有兩批債券在18 個內到期,投資者擔心福記無力還債。

 

投資支出倍於現金流入

危機迹象在去年底浮現,以前福記一直維持約30%的派息率(見附表),股息金額穩步上升,到了去年底公布中期業績時,突然停止派息。以前福記一直自告奮勇 公布季度業績,去年12 月突然以減低「行政費用」和「工作壓力」為由,停止發布季度業績。以前福記四出收購,在上月中,突然出售一家連鎖餐館的20%股權,套現2.7 億元(人民幣.下同),交易公告寫明所得款項用途是「還債」。

作為旁觀者,我為福記的股東揑一把冷汗。為什麼一家盈利只有5 億元的公司,卻有一筆近19 億元、18 個月內到期的債務?這些債券從何而來?翻查福記的年報,重組案情的結論是:福記是被牛市所累。

從業務性質推斷,再看年報的現金流量表,外賣加餐館生意其實是現金牛。從07/08 年報可見,經常業務每年為福記帶來5 億元盈利、6 億元經營現金流入(operating cashflow)。現金流入與盈利相稱,代表盈利是真金白銀,再加上股東有現金股息到手,福記財政理應穩健。

近年福記不斷購買物業、興建廠房、收購餐廳來催谷盈利。留意福記歷年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cashoutflow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以半年為單位,福記每段時期花在投資項目的現金,均遠超經營業務現金流入(見附表)。面對經濟放緩和信貸緊縮,福記仍然面不改 容,在對上的半個財政年度中,投資了7 億元(中期報告沒有顯示投資項目的細節),雖然營運現金流創了新高,但也只有區區3.8 億元。

 

盲目發CB 種下禍根

單靠送外賣、做餐廳生意,根本不能提供足夠擴張業務的現金,唯有靠借。時光倒流至05 年10 月14 日,福記上市還未滿一年,即透過摩根大通(J. P. Morgan)向獨立第3 者發行6.2 億元的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bond,下稱CB),種下今天財政危機的禍根。

CB 有別於普通債券,CB 設有換股價,如果福記的股價升穿換股價,債權人可將債券換成福記的股份,福記就可發行新股,代替現金來還債。如果債權人沒有換股,福記就要準時還錢。換股 價通常比現價有溢價,當時福記報8.4 港元,而這批CB 的換股價是10.25 港元,有22%溢價。

在「債券」前面,煞有介事加上「可換股」3 個字,傻佬也知道目的當然是「換股」。對於福記來說,如果股價升穿換股價,就不用拿真金白銀來還錢,變相以22%高價配股集資;對於債權人來說,CB 既有股票的升值潛力,又有債券的本金保證;對於投資銀行來說,發債帶來豐厚佣金收入;

一次發債, 「三」得益彰,前提是股價要升。

福記發CB 得來的現金,一半用作興建食品加工中心,另一半作為營運資金。公司盈利蒸蒸日上,加上大市牛氣冲天,股價節節上升。這6 億元CB 在2010 年才到期,但福記在一年內已經升穿換股價,債權人換股大賺一筆,福記的資產負債表上突然少了6 億元債務,手上亦多了廠房、物業等固定資產,世界是多麼美好。

福記食髓知味,加上投資銀行推波助瀾,在翌年11 月再透過瑞銀發行一批CB,金額升至10 億元,17.5 港元的換股價比當時的現價有24%溢價,略高於上次。溢價愈高,股價愈難升至換股價,換股失敗的可能性就愈高。年期方面,卻縮短至3 年,年期愈短,離還債的死線愈近。07 年股市雞犬皆升,股價火速升至17.5 港元,債權人把一半CB 換股, 福記又少了5 億元債務,世界有冇咁着數?

 

短債22 億資金缺口大

真正的災難在07 年11 月開始,這次由花旗代理,CB的金額更高達15 億元,換股溢價更是駭人的32%,年期也僅有3 年。現金到手後,福記馬上用於投資固定資產上,往後一年,用了17 億元現金於投資活動。

CB 循環融資這一招,需要股價不斷上升,可恨牛市走到盡頭,福記股價暴跌至個位數,瑞銀、花旗經手發行的兩批CB 換股無望,變成實實在在的債務。前者在今年10 月到期,尚餘4.5 億元要償還;後者的14 億元,在明年11 月到期。另外福記還有3.5 億元銀行貸款在半年內到期。單是這3 項短期債務,已達22 億元,還未計福記已簽下的龐大工程合約。相比之下,福記的「銀行戶口」只有10.6 億元,加上每年僅得6 億元的營運現金流,資金缺口大得駭人。

 

牛市甫告終天堂變地獄

我在本欄開始第一天說過,股價不單是基本因素的被動反映,股價升跌能夠影響上市公司的基本因素,福記是典型例子。牛市過後,手上的CB 令福記陷入惡性循環,股價愈跌,但CB 到期的日子愈來愈近,CB 持有人成功換股的希望愈渺茫,福記需要用現金還償的可能性愈來愈高,財政壓力愈來愈大,投資者愈拋售福記股份,股價愈跌。

今天福記的存亡,關鍵在於能否及時取得融資。從上述停止派發股息、變賣家當套現可見,情况並不樂觀。3次發行CB,分別是05、06 和07 年底,自從熊市開始之後再沒有發CB,這個曾經是無敵的融資渠道已經堵塞。

福記是被升市所累。主席魏東刻苦奮鬥,4 年前南下上市,遇上港股大牛市,節節上升的股價令福記以為CB是融資必勝方程式。我可以想像,成功上市之後,魏東突然集萬千寵愛在一身,身邊多了一批財技 專家前呼後擁。他突然發現,投資銀行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用CB借了錢可以不還。為了賺取發債佣金,投資銀行當然樂意奉陪。看着股價長升長有,福記早已被牛 市冲昏頭腦。

問題不在於擴張業務,借錢才是。投資者應該汲取福記的教訓:打死不買靠借錢擴張的增長股。3 次CB,金額一次比一次多,年期一次比一次短,溢價一次比一次大,當最後一根羽毛壓碎駱駝的背,熊市就是審判的時候。福記的悲劇故事,是「出得嚟行,預咗 要還」是最佳寫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6

李嘉诚涉水婴幼儿食品市场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10/20091010014159351.html


每经记者  肖晓芬

        在对美容、保健产品零售行业加快全球布局的同时,李嘉诚又瞄准婴幼儿食品销售这一细分领域。10月8 日,和记黄埔(00013,HK)旗下的和黄中国医药科技(伦敦AIM创业板:HCM)宣布,已与美国有机及保健食品企业 HainCelestial(NASDAQ:Hain)签署协议,将成立合营企业,联手在中国及亚洲市场开展婴儿食品销售业务。

        合 资公司名为HutchisonHainOrganicHoldingsLtd.,上述双方各持有50%的股权,但具体的出资额未透露。合资企业将营销包括 有机奶粉在内的婴幼儿食品,这些产品上将分别标注和黄的智灵通商标和Hain的Earth′sBest标志。

        “合营项目 主要负责Hain旗下有机食品及护理用品在亚洲地区的推广与分销工作,由于Hain产品零售价只会较非有机产品的售价高10%~20%,通过和黄中国医药 科技的营销平台,使Hain产品打入亚洲特别是大中华地区市场。若未来能建立足够市场规模,双方不排除在生产层面进一步合作。”和黄中国医药科技首席执行 官贺隽对此表示。

        据透露,合营计划推出的产品包括天然婴儿奶粉和小童营养食品,预计明年初可开始在全国的屈臣氏和百佳销售。“内地有机婴幼儿系列食品年市场规模为38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贺隽指出。

        据 了解,在整个食品市场中,婴儿食品是上升最快的部分,平均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中国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成长迅速,年增长率超过30%, 势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而2010年将有可能成为第一大市场。专家预测,明年整个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左右。不 过,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婴儿食品市场竞争已日益激烈,国内外品牌争相进入。

        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是和记黄埔持股72%的子公司,2000年成立,2006年在英国伦敦AIM创业板市场挂牌。HainCelestial为美国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商之一,2008年销售额达11亿美元。

        《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前以中药业务为主的和黄中国医药科技2006年全年亏损960万美元,2007年亏损扩大至1720万美元,2008年亏损 178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亏损为27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已大幅收窄。不过,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方面表示,预计未来12个月新 药物开发业可实现自负盈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