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10-21-工作日誌-Louise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4iv.html

    今天的工作是繼續整理美國醫療行業的相關資料和數據。上午的時候主要是收集了國外公司寫的關於美國醫療服務行業的研究報告,下午主要是整理了關於美國家庭治療和長期照護服務兩個子行業的數據和資料。
一、美國醫療支出分布
圖一:個人醫療支出分布
2014-10-21-工作日誌-Louise
    從圖一可以看到,在美國2009年的醫療支出中,Hospital類的支出是最主要的部分,占了37%;其次是Physician/Clinical Services,占了26%;排第三的是Prescription Drugs,占比12%。而SNF(Skilled Nursing Facilities)占了7%,而Home Care占了約3%,這兩類都可以基本認為是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二、家庭治療(Home care)
    家庭治療在美國起源於1880年。截至2009年,一共有1200萬人接受了家庭治療以及超過33000家的相關提供方,2009年里家庭治療的花費為722億美元。
圖二:美國家庭治療代理機構數目
2014-10-21-工作日誌-Louise
    從圖二可以看到,美國家庭治療的代理機構數從1967年-1997年呈現高速的增長,從1753家上升到了10444家,而之後出現的下降主要是1997年通過的 Balanced Budget Act of 1997 (BBA)法案改變Medicare對於家庭治療覆蓋範圍。而在2000年後美國應用了PPS(home health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系統,家庭治療代理機構數重新上升,並超過了1997年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66

2014-10-21工作日誌CindyWang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4ix.html

今天主要整理了美國、歐盟和中國醫療器械審批方面的政策法規。

1.美國

1938年,美國國會通過《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stic Act, 簡稱“FD&C Act"),該法中對醫療器械僅作了簡單規定。

1976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修訂案。加強了對醫療器械進行監督和管理的力度,並確立了對醫療器械實行分類管理的辦法。

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並由總統簽發了《醫療器械安全法》(The Safe Medical Devices Act, SMDA),該法在FDCA修正案的基礎上補充了新的內容。

後續美國國會又先後通過了若幹醫療器械相關的規定。

FDA總部共由生物制品評價研究中心(CBER)、器械和放射產品健康中心(CDRH)、藥物評價研究中心(CDER)等部門組成。除血源篩查的醫療器械由生物制品評價研究中心(CBER)負責管理外,其余的醫療器械產品均由器械和放射產品健康中心(CDRH)負責管理。在美國,醫療器械的上市前審批由FDA總部進行統一管理,地方派駐機構主要在日常監管中發揮作用。

美國將醫療器械產品分為三類:普通管理(General Controls)、普通+特殊(General & Special Controls)、上市前批準管理(Pre-market Approval)產品。

FDA對I類產品大多豁免上市前通告程序(Premarket Notification),一般生產企業向FDA提交證明其符合GMP並進行登記後,產品即可上市銷售。FDA只對少量的II類產品豁免上市前通告程序,其余大多數產品均要求進行上市前通告(510K)。生產企業須在產品上市前90天向FDA提出申請,通過510K審查後,產品才能夠上市銷售。FDA對III類產品采用上市前批準制度,這是三種審批方式中要求最嚴格的審批程序。

在產品上市後,FDA會通過質量體系檢查,建立追溯制度,不良事件報告,召回等手段來進行監管。

2.歐盟

1988年,歐盟開始討論統一歐盟醫療器械管理問題,目前已經制定了一套管理法規,主要用於產品上市前的審批管理,而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監督管理仍然由歐盟各成員國自行負責。歐盟發布的與醫療器械有關的重要指令有:《有源植入醫療器械指令》、《醫療器械指令》、《醫療器械指令》。2005年12月22日歐盟對這三個指令又發布了最新的修正指令。

歐盟對醫療器械的分類與美國稍有差別,分為I, IIa, IIb, III四類。

2014-10-21工作日誌CindyWang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可以到通告機構提出上市申請,由通告機構負責審查;通過審查後,發給認證證明,貼上CE標誌,就可以進入歐盟各成員國市場。

3.中國

我國醫療器械管理多與美國相似,但是不如美國完善。我國的I, II類產品上市產品上市審批速度有待加快,對III類產品的審核和上市後監管體系也有待加強和完善。

2014年6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新版條例拓寬了醫療器械的定義範圍,同時引入風險管理的概念。新《條例》放寬了對低風險醫療器械的管理,對I類產品實行備案管理,有助於產品的更新和升級;與此同時,加強了對存在較高風險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67

21國簽約決定成立亞投行 中國將成最大股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22

QQ圖片20141024155551

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文簡稱“亞投行”)備忘錄24日在北京正式簽署,亞投行籌建工作邁出關鍵一步,中國將成最大股東。

據新華社,包括中國、印度和新加坡等在內的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投行,標誌著這一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區域新多邊開發機構的籌建工作將進入新階段,未來亞投行總部將設於北京。

正式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的國家包括中國、蒙古、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阿曼、科威特、卡塔爾和以及除印尼之外的東盟所有成員國 

籌建亞投行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3年10月訪問東南亞時先後提出的倡議,旨在以此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融資的巨大需求。

《籌建亞投行備忘錄》顯示,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實繳資本為認繳資本的20%。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 目前各意向創始成員同意將以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的經濟權重作為各國股份分配的基礎,因此,中國將持有最大股份。此前中國對外表示可出資到50%,是表明中國對亞投行的強有力支持。但中國在亞投行並不刻意尋求“一股獨大”,也不一定非要占到50%,隨著亞投行成員的增多,中國的占股比例會相應下降。

樓繼偉在致辭中稱,亞投行各成員國對籌建亞投行均有以下共識:亞投行是支持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正確選擇。

在回答中方媒體關於下一階段,亞投行是否還將接受新成員的提問時,樓繼偉說,亞投行是按照“先域內、後域外”的原則和步驟進行籌建磋商的。今天簽署亞投行備忘錄的國家都是亞洲域內國家,這些國家是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接下來將參與亞投行章程(法律協定)的談判。其他國家如果認同備忘錄內容並經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同意後,也可成為意向創始成員並參與亞投行章程的談判。 

樓繼偉說,各國將於2015年內完成亞投行章程簽署和生效等相關工作,使亞投行於2015年底前正式成立簽署亞投行章程的國家都將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因此,未來亞投行的成員並不僅限於簽署備忘錄的這些國家

他還表示,亞投行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機構,所有致力於亞洲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國家和經濟體均可申請亞投行的成員資格。隨著籌建進程的推進,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和經濟體加入亞投行。

香港文匯報報道稱,備忘錄內容主要包括亞投行的目的和使命、成員構成、股權分配、組織結構、治理框架等。而亞投行總部選址和行長人選等重要事項,預計有待備忘錄簽署後進一步商定。目前,北京是亞投行總部的首選地址。

此外,中金公司前董事長金立群正式離職,作為亞投行中方籌建工作組組長,金立群未來將出任亞投行高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53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發改委21天內批複16條鐵路5個機場 規模七千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84

130741875

(圖片來自中新網)

在10月16日到11月5日這21天的時間里,國家發改委先後批複了16條鐵路和5個機場共21個基建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達6933.74億元。分析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家發改委密集批複基建項目,釋放出明顯的穩增長意圖。

三季度經濟增長放緩至五年半新低,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國家發改委似乎進入了加速穩增長的模式。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府明顯開始強調穩增長,鐵路基建均在加速,以對沖房地產和私人部門投資的萎縮。”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房地產投資長周期走弱,產能過剩局面未得到根本緩解,制造業內生投資動力不足,經濟企穩須依賴基建投資托舉。

華爾街見聞網站10月21日介紹過盡管中國政府此前采取了定向寬松和放松房地產抵押貸款限制等政策,不過在地產市場疲軟的情況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還是出現了進一步的放緩。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創下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數據公布後,發改委似乎加快了項目批複的進程。

據中新網整理:

這一輪密集批複開始於10月16日,當天國家發改委批複了大理至瑞麗鐵路、玉溪至磨憨鐵路、錦州港至內蒙古白音華鐵路擴能工程,這3個項目預計總投資958.78億元。

隨後在三季度經濟數據正式公布的次日,也就是10月22日,國家發改委批複了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鄭州至萬州3條鐵路項目,還批複了貴州仁懷、雲南瀾滄、內蒙古紮蘭屯、青海果洛、吉林松原查幹湖5個民用機場項目。數據顯示,3個鐵路項目總投資1445.16億元,5個機場項目總投資為54.9億元。

在8天之後的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再次批複3個鐵路項目,分別為大同至張家口鐵路客運專線、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3個項目投資總額2476.3億元。

進入11月,在北京APEC領導人會議周啟幕的11月5日,國家發改委一天內批複了7條鐵路項目,包括和順至邢臺鐵路、衢州至寧德鐵路、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南昆鐵路南寧至百色段增建二線、祥雲至臨滄鐵路、連雲港至鎮江鐵路和南昌至贛州鐵路,7個項目總投資約1998.6億元。

至此,在10月16日到11月5日的21天時間里,國家發改委至少批複了上述16條鐵路和5個機場項目,這21個基建項目總投資約6933.74億元。

對沖房地產放緩 凸顯穩增長意圖

申銀萬國研究所高級宏觀研究員郭磊指出:

自10月至今,發改委所批複的鐵路、機場項目接近7000億,10月份一個月批複的鐵路、機場項目投資就達4900多億,密集程度和批複額度遠高於其他月份,穩增長意圖明顯,預計今年鐵路投資可能會遠超年初8000億元的計劃。

他認為,鐵路基建領域目前尚不存在產能過剩,且亦有廣泛的產業鏈拉動作用,預計基建領域投資的加速將在4-6個月後對經濟產生拉動影響,明年一季度末經濟或可以感受到本輪需求端變化的力量。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輪獲得批複建設的鐵路項目多數位於中西部地區,這也與今年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加快鐵路尤其是中西部鐵路建設”精神一脈相承。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對於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有很大的需求,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及相關設施建設,對於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老百姓生活生產條件的改善,都有重要意義。

“這還將緩解地區之間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牛犁表示,目前中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很大,因此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和扶持,有利於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而這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60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1/21-nov-14-3393.html

智能電網

四中全會後,市場的焦點開始轉向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十三五」規劃的方向。據國家能源局的部署及要求,各地電網企業正加快「十三五」電網發展規劃的編制步伐,市場預料,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及發展智能電網,將列入相關規劃目標。

去年7月,國家總理李克強便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把「加強城市配電網建設、推進電網智能化」列入城市基礎建設的6項重點任務之一。此番「點名」,使2014年成為智能電網加速發展的開啟之年。

特高壓建設解決的是輸電的問題,而智能電網則解決配電問題。瑞信預估,2014年至2020年,輸電及配電投資將維持在每年約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遠高於2010年至2013年每年約5,300億元。

南方電網去年9月提出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目標到2020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達80%,預計110千伏及以下的配電網投資達約2,900億元;國家電網去年底亦針對各省市至縣級,制定了配電網滾動規劃(2013-2020年),預計5年內配網總投資將超過6,000億元。今年國網計劃投資1,600億元用於配電網建設,創歷史新高。以此投資力度,據規劃,兩網至2020年累計投資配電網料達萬億元。

智能電網 威勝集團(3393)

受惠電網建設加速的公司,包括智能配電業務的博耳電力(01685)、主力產銷智能電子錶的威勝集團(03393)。 威勝集團(03393)今年以逾1億元收購了湖南開關有限公司及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併購,拓展增長潛力強勁的智能配用電業務,推動盈利表現。

■  20 Nov 14 - 博耳電力(1685) 中期業績

博耳電力(01685) 2013年 業務分佈威勝集團(03393) 2013年 業務分佈

計量(AMI)及配電(ADO)系統

智能電網主要由4部分構成,計量(AMI)、配電(ADO)、輸電(ATO)、管理(AAM)。AMI系統通過智能電錶,測量、收集及分析用戶數據,是智能電網的基礎信息平臺;經過對用戶數據信息的分析,進行有效率地電力智能分配,則是ADO系統的作用;ATO基於ADO,而AAM基於前三者的信息,進行統籌管理。AMI及ADO在智能電網中具關鍵作用,相關股份值得留意。

國外品牌企業在技術及經驗方面均較國內企業成熟,如西門子與通用均已發展出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由於電力數據涉及國家安全,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更偏向於培育國內企業佔據電網市場,國網旗下的許繼電氣(深:000400)產品覆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電力系統各個環節,是國內綜合配套能力最強、最具競爭力的電力裝備製造商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民企方面,威勝(03393)最具產業鏈優勢,去年與西門子合資成立智能計量系統服務公司,有利於威勝提升其技術及市場競爭力。

威勝(3393)主席吉為今年3月起增持股權28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51%,在10月底至今以7.7元至8.1元增持。

威勝集團(3393)

威勝集團(3393)

威勝集團(3393)是中國智能計量、智能配用電與能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集團於2005年1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集團主要從事能源計量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已形成廣泛服務於電力、水務、燃氣、熱力等行業領域及大中型工商企業的智能計量產品系列,並銳意開拓行業解決方案、能效管理業務。

威勝集團(3393)三大營業分部,分別為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只含國網和南網採購的標準產品),智能計量業務(AMI)和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威勝集團 3393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公司簡介威勝集團(3393)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智能電、水、熱及燃氣計量儀表以及數據採集終端,為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提供設備、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
市值 (港元)74.43億元
現時股價7.82元 (2014-11-21 收市價)
市盈率14.22倍
每股盈利(港元)0.550港元
市帳率1.98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3.947港元
威勝集團 3393


威勝集團(3393)中期業績

威勝集團(3393)於8月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顯示,錄得純利2.0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1%;每股盈利21.6分;不派中期息。

期內,營業額13.67億元,按年升19.13%;毛利4.56億元,按年升20.02%。 毛利增加20%至人民幣4.56億元,毛利率為33%(2013年同期:33%)。

於6月底,公司負債比率為19%。

分部 分部營業額 (人民幣)分部溢利 (人民幣)
智能電表 SM 上升21.8%至5.29億元 上升87%至0.54億元
智能計量 AMI 上升5.0%至7.23億元上升7%至1.51億元
智能配用電 ADO上升3.7倍至1.15億元0.27億元
綜合 上升19.1%至13.67億元--

威勝集團 3393 中期業績 營業收入增長率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威勝集團(03393)為內地三大智能電錶生產商之一,過去予人感覺是賣智能電表予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為主,但今年重新劃分為三大業務,包括智能電表(SM)、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簡稱AMI)及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ADO),原因是ADO在進行併購後實力大為增強。

威勝集團(3393)今年上半年的智能電錶業務(SM)收入貢獻佔總的39%,而收入增長同比升21.8%,維持穩定增長; 智能計量業務(AMI)收入貢獻佔總的53%,收入增長同比只升5%。最大亮點是智能配電業務(ADO),雖目前只佔總的8%,但收入增長同比大升375%。 公司管理層預計高級配電運行業務(ADO)在未來三年貢獻總收入將達30%,其毛利較傳統的智能電錶段為高,前者為38%,後者只25%。如能實現收入增長,將可見有利整體毛利的提升。

威勝集團 3393

智能電錶 SM: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

根據國家規定,為安全考慮及更新技術,智能電表的更換周期為5至8年,即當全國達成安裝智能電表的目標後,便會開始第一波的智能電表更換。 威勝集團(3393)歷年於國家電網集中招標中整體中標金額均排名前列,智能電錶(Smart Meter)業務的增長依賴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採購需求。

智能電網是全球發展的既定趨勢,根據「十二五」計劃,國家將於2015年全面完成智能電網建設。 2014年上半年,國網對智能電網建設的投資達人民幣1,588億元,為了加快建設,威勝集團(3393)預料國網將在下半年及2015年大幅增加建設智能電網的投資。 現時,除了國網的「十二五」計劃外,同樣受市場關註的推動政策還有《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規劃提出了南網在未來8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和包括提升電網節能增效水平在內的重點任務,並列明到2020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要達到80%。

截至9月,威勝集團(3393)於2014年內已奪得國家電網公司招標累計價值人民幣8.46億元的合約。國家電網於去年組織了5次智能電錶及終端集中招標,集團累計中標金額超過人民幣8億元。 南方電網於組織了1次智能電錶招標,威勝集團(3393)獲得了1.4億的合約金額。 南方電網於去年組織了2次智能電錶招標,集團累計中標金額超過人民幣1.5億元。

智能計量解決方案 AMI

AMI業務包括電力、水務、燃氣、熱能等方面的計量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著重在數據的收集及應用。今年上半年AMI業務收入按年增5%至7.2億元,佔總收入53%。

由於AMI屬於定制的計量業務,水、氣、熱的企業用戶的需求較大。 發改委、住建部年初發文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設有市的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改造水表推行智能化管理,有利公司AMI業務發展。 今年上半年,威勝品牌支持階梯水價的智能水表較去年同期增長300%,業務增長趨勢良好。

另外,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居民階梯氣價政策,並要求在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氣城市均應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現有以用氣量為計礎計價的燃氣表將逐漸被以金額為基礎計價的智能燃氣表取代。 據業內人士估計,智能燃氣表的市場規模可達到600億元人民幣,也有利公司AMI業務發展。

威勝集團 3393

智能配用電系統 ADO

ADO業務包括智能配用電裝置、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及能效解決方案。 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加快,內地配電自動化水平將逐步提升,目標的客戶除了是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外,ADO亦用於分布式光伏併網系統、交通運輸、通訊、石油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業務在2013年上半年只佔公司2.1%營業額,但由於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長達374%,現時已佔公司整體收入的8.4%。 威勝集團(3393)展望,ADO業務2014年收入比重將超過12%,3年內將升至三分之一。

威勝集團(3393)制訂了集團ADO 業務的五年發展規劃,通過收購、整合內部資源、與國際電氣巨頭西門子、ABB、施耐德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並透過集團與西門子合組聯營公司,進一步提升豐富了集團的產品與服務。

威勝集團(3393)於2014年5月收購湖南開關之65%股權,又於2014年4月收購武漢百楚(現已更名為威勝百楚電力)65.71%股權。 公司將受惠於湖南開關在智能配用電解決方案及智能配用電裝置方面的產品資質、生產能力和客戶網路,湖南開關的ADO客戶包括華能電力、中電投、中國機械設備工程等國有大客戶;武漢百楚則是看中其技術研發資源。

施耐德及ABB

註:博耳電力(1685)也與歐洲相關龍頭企業施耐德及ABB有長期合作關係。 威勝集團(3393)主要與西門子合作,並於2013年成立聯營公司。



股權

主席吉為今年3月起增持股權,連同11月20日以7.766元增持29萬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51%。

▪  主席 吉為 持有54.51%股權。
▪  董事 王學信 持有0.39%股權。
▪  董事 曹朝輝 持有0.21%股權。
▪  董事 曾辛 持有0.21%股權。




短評

威勝集團(03393)為內地三大智能電錶生產商之一,過去予人感覺是賣智能電表予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為主,但今年重新劃分為三大業務,包括智能電表(SM)、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及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ADO),原因是ADO在進行併購後實力大為增強。

智能電錶業務的增長依賴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採購需求,今年至今的3次招標中,公司已獲7.54億元的合約,按年升32%,年底前還有一次招標,目前合約金額已超過2013年全年總額。

目前,威勝集團的能源計量產品已涵蓋水,電,氣,熱等多個領域。除了來自電錶業務的穩定增長外,威勝(3393)在智能配電市場的擴充亦十分迅速,預計新業務ADO在未來數年的增長將勝過其他業務。 威勝集團(3393)ADO業務與博耳電力(1685)的智能配電系統方案(iEDS)類似,俱是為客戶達省電目的,未來增長潛力亦較大,在配售電領域容許民資進入後料有更大商機。

威勝集團 3393威勝集團 3393

為提高技術水平,威勝與西門子成立的聯營公司於去年4月開業,共同設計及研發新產品。西門子的技術不用多說,威勝與其合作,料能吸收經驗,有利集團長遠發展。

威勝(3393)多年保持純利20%至30%的增長,今年純利按年增21%。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2014年、2015年每股盈利預測增速分別為15%、21%,預測市盈率分別為12倍、10倍。隨著高毛利率的ADO業務加快拓展,未來盈利及估值有望提升。

威勝(3393)主席吉今年3月起增持股權共28次,反映企業高層對前景信心十足。
▪  09月: 6.780元 增持 290萬股 至54.30%。
▪  10月: 6.900元 至 8.100元增持100萬股 至54.41%。
▪  11月: 7.694元 至 8.170元增持100萬股 至54.51%。

威勝集團 3393 股價 上升趨勢


預期市盈率,股息

威勝集團(3393)2014年上半年營業額上升幅19%,純利按年增長21%至2.03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增長20%至人民幣0.216元或0.274港元。 扣除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純利按年增長32%。

簡單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4年純利按年增長14%至4.57億元;扣除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估計純利按年增長19%。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12%至人民幣0.48元或0.62港元,股息0.24港元。

現價7.82元計算,2014年預期市盈率12.6倍,預期息率3.1厘。

威勝集團 3393 電網


股價走勢

1年圖:

威勝集團 3393 1年圖

3年圖:

威勝集團 3393 3年圖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威勝集團(3393)。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 營業額 --10.78億元
2010年 營業額 4.43億元13.31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9.15億元19.69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10.99億元24.52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11.48億元24.12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13.67億元--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 盈利 --2.62億元
2010年 盈利 0.76億元1.91億元
2011年 盈利 1.02億元2.48億元
2012年 盈利 1.28億元3.23億元
2013年 盈利 1.68億元4.01億元
2014年 盈利 2.03億元--

每股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09年--$0.3100
2010年$0.0830$0.2100
2011年$0.1100$0.2700
2012年$0.1370$0.3500
2013年$0.1800$0.4300
2014年$0.2160--



參考:

1. 威勝集團 3393 業績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4082912545217_s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2/LTN201409122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2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9/LTN201404092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1/LTN201403211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2/LTN201308221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2/LTN2013032218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2/LTN2012082211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8/LTN201203282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19/LTN2011081916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8/LTN20110328786_C.pdf

2. 威勝集團 3393
http://www.wasion.cn/
http://ir.wasion.com/s/ir_overview.php

3. 威勝轉型 ADO成新動力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ed523200-40af-48f6-a560-cff0fc9bbf9c-725685

4. 智能電網 迎萬億盛宴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96e9121-821c-4284-b0f1-4cb3451a3952-725680

5. 威勝智能電錶 全產業鏈發展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ed523200-40af-48f6-a560-cff0fc9bbf9c-725685

6. 博耳電力威勝集團 屬行內一哥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4088215b-8f0c-4081-8d25-85f837adce4f-42988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33

陳沖、施振榮 「踢館」21世紀資本論

2014-11-17  TCW
 
 

 

貧富差距,近年來成為全球民怨。但如何讓財富分配更公平,又不會打擊人們努力工作的意願?又或者,問題的核心其實不在於貧富「差距」,而是社會流動性是否降低?

十一月中旬訪台的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他的學術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意外成為今年美、歐中產白領追捧的暢銷書。他從歷史數據分析,十八世紀以來,財富集中度在美、英、法等國不斷上升,過去一百年僅因兩次世界大戰,才讓貧富差距暫時縮小,一九七○年代以來,富者越富的現象又持續擴大。他預估未來三十年內,全球八成以上的財富將集中在一成的人手裡,這將使社會充滿不安,革命、戰爭恐將重現。

皮凱提的解決方案,是課徵「全球資本稅(global tax on capital)」,每年針對不動產、金融資產等財富的積累,課徵一%、二%不等的累進稅。但這個主張在現實上的可行性低,是皮凱提最被批評之處。

究竟什麼方法能真正減緩貧富差距民怨?《商業周刊》邀國內五位財經專家與皮凱提進行問答,希望找出有效的解方。

■宏?砦q腦創辦人 施振榮課徵富人稅,難道不會淪為共產主義?

施振榮問:你主張要課徵全球富人稅,怎麼做才不會像共產主義,反而造成社會失衡?

你具體的策略以及時程,是什麼?

皮凱提答:任何國家,當然包括台灣,能夠推行它自己的累進財富稅,稅率有一定限度(皮凱提主張低稅率的財富稅),這就是一個重要的起點。而且,這將會為不同財富集團在社會上的活動,帶來更多透明度、更多資訊。

接著,我們應該促使關於跨境金融交易的銀行資訊能夠自動(互相)傳輸,並且建立全球性的金融資產登錄機制。近年G20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我們可以做更多。每個國家都可以並且應該對這個演進趨勢做出貢獻。

施振榮觀點》利益應該要平衡,勞工和資本都在創造價值,但如今資本創造的價值所占權重太高,變成人和錢的價值不平衡。這社會是靠人、資金、環境,來共創價值,但人是最重要的。

問題很簡單,但怎麼解決?我認為不宜急,累積四十年的問題要慢慢調整;我第二個策略是用名譽作誘因,說服既得利益者「利他才是最大的利己」。

■前行政院院長 陳沖貧富不均vs.階級不流動,哪個較嚴重?

陳沖問:你認為貧富不均和社會流動性,哪個問題比較重要?有沒有辦法加速社會流動性?

皮凱提答:具廣泛基礎的教育投資,是降低不公平和促進(經濟)成長、流動性最重要的政策。每個國家都同意這點,然而,現實上,頂端的教育途徑對於非來自菁英階層的小孩而言,卻是非常難以企及。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透明度,以及更具包容性的教育機構。

其次,教育政策的財源必須透過累進稅制來補貼。目前,在許多國家,頂尖富人的財富增長速度,比起經濟大餅的成長速度,更快上三、四倍。這種現象不能讓它一直持續下去。陳沖觀點》皮凱提在我看來是「有科技加持的馬克思」。因為,一個社會有不公平現象,是非常正常的,更重要的是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

換句話說,不是把高個子的頭砍掉,而是要讓矮個子的人長高。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吳惠林比爾.蓋茲提倡的企業公益,沒比較好?

吳惠林問:你提出對富人課重稅和遺產稅,難道不擔心打擊工作意願和投資意願?而且這也侵犯私產,與馬克思的共產只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區別。

比爾.蓋茲提出的Creative Capitalism(編按:創造性資本主義,指企業從事社會公益,可因獲得聲譽而吸引客戶和好人才)和社會企業的做法,不會比較好嗎?而回歸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和諧分工合作,私產市場自由經濟、講求倫理道德情操,不是更好嗎?為何任由衝突、仇視、欺騙、不誠信繼續沉淪呢?

皮凱提答:累進稅制可以促進法治和財政正義(fiscal justice),不是衝突和仇視!比爾.蓋茲本身就是在鼓吹劇烈的消費累進稅率。

我則是比較傾向對財富課以累進稅率,因為消費的概念對於非常富有的人來說,往往並無法很明確的界定出來。

吳惠林觀點》如果有錢人變得更有錢是因為金錢遊戲,用借來的錢去生財,那它的代價是利率,所以問題在於政府是否用低利率圖利資本家;是否因官商勾結造成黨國、權貴現象。

如果是正當的方式賺錢,有錢人能夠越賺越多,那是好事。大家應該要了解癥結在競爭環境的公正、公平,公民的角色是監督政府,而不是對有錢人課重稅,對錯矛頭,變成階級對抗、仇富。

■兆豐金控董事長 蔡友才法國對雇主課稅50%,台灣能借鏡?

蔡友才問:法國的富人稅(稅率七五%)由於對「個人」開徵,已經被認定是違憲,因此,改為對二○一三年、二○一四年個別員工薪資發放逾一百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四千萬元)的「雇主」,課徵五○%的稅率,預計實施到二○一五年終止。

法國這項政策成效如何,有沒有可供台灣借鏡之處?

皮凱提答:一般來說,每個國家都可從其他國家學到東西!問題是在這裡:付給高階管理人員一千萬歐元,會比付一百萬歐元有用?這樣就會讓企業表現更好、產生更多就業機會?

我從資料中無法找到支持證據。在美國,一九三○年到一九八○年間,對於收入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所課的最高稅率,平均是八二%,很明顯的,這並未摧毀美國的資本主義。所以超過一定程度之後,不平等(的所得分配)並沒有用(編按:指給更多錢也不會激出更好表現)。

也就是說,我認為法國政府應採取更有野心、更系統性的稅制改革。對一百萬歐元以上的收入提高稅負,主要是象徵性的,特別是在一個,僅非常少的人有高於那樣薪資的國家。

蔡友才觀點》減少貧富差距不是反商、仇富,而是透過租稅制度、社會政策進行移轉性支付。

經濟要繼續成長,國家、社會要往前進步、發展,需要資本家不斷的增加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因此重點是將GDP的餅做大,才能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境界。

■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 陳博志國際低租稅競爭,該不該管制?

陳博志問:全球化使資本容易在國際間移動,因此許多國家用低租稅來吸引資本,這種租稅競爭,使稅負對資本家更有利(帶來更不公平的分配),因此國際組織應規範這種租稅競爭。你認為如何推動這種國際管制?

皮凱提答:我相信自由貿易和自由的資金流動,但我認為這麼做的前提是,各國應該在財政上合作,並使跨境金融資產的銀行資訊能自動傳輸(因而可受到監督)。全球化必須與財政正義一起來,否則會有越來越多人轉而反抗全球化。

陳博志觀點》如果只是有錢人變得更有錢,問題還不大,麻煩的是低所得的人收入持續在下降,台灣、美國都是如此。短期的對策是杜絕投機活動,並讓中低收入的人有工作,這包括發展內需產業,以及在對外開放時,將這些人會受到的衝擊納入考量;長期的對策則是要有能幫助窮人提升的教育、創業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82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戰爭,是21世紀最終會發生的故事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6ud.html

    美國佬在批評普京的俄羅斯還在使用這種老套的戰爭手段,實行地緣政治壓力。

    它似乎渾然忘了十數年前,美國剛發起了新世紀最大的兩次戰爭: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歐洲剛結束了利比亞戰役。上世紀末,北約依靠戰爭手段解體了前南斯拉夫,當然內亂分裂也是最基礎的根源。

    普京沒有辦法,他在笨拙的實行了新國家策略後,以新的權貴力量替代舊寡頭,自由市場毀於一旦,只能依賴能源和礦產資源。盧布以能源為背書,自然就把後背留給美元霸權去摧毀。

    所以,他只好以強有力的暴力威脅來回應,我們都知道這是虛弱的。

    美國佬不需要發動戰爭去和中國、俄羅斯打,因為後者太大了,會冒引發世界毀滅的風險,對美國毫無好處。當然,要是日本或者印度和中國打一架,美國佬自然拍手稱快,既能賣軍火刺激經濟,又能毀了倆競爭對手。要是俄羅斯和中國杠上,那才是好玩的一出戲,就像普京前十年刻意熱臉貼歐美冷屁股,推遲和中國的能源管道協議,結果被耍了。

     然而今天我們離開戰爭有多遠嗎?

    各國央行刺激經濟的手段已經爛到家,貨幣刺激和凱恩斯主義的投資已經走到頭,到如今各主要經濟體的負債都超過200%,央行開始擁有全球資產類的七成,利率走向負值,還能怎麽樣?

    中國似乎還能有降息的空間,增加負債,貶值人民幣,之後呢?

    共和黨已經贏了參眾兩院,對奧巴馬的不滿可以秋後算賬了,耶倫以後日子估計也難受,如果她還想刻意保持鴿派政策的話,恐怕共和黨人會趕她下臺。

     美國的理想主義也是有限度的,權力架構也包含著種種博弈和妥協,為保住地位和名望,耶倫妥協的概率是極大的。

    所以,以貨幣戰爭而言,即使是無心的,美國的強勁經濟和美元強勢都是大概率。不同的背景下,歐日中三個經濟體繼續寬松壓低利息和匯率的結果是增加負債,產生巨額赤字,資本外流和經濟衰退。

    其中伴隨的貧富差距,導致階層分化和矛盾叢生。

    美國人嘴巴上說不擔心伊斯蘭國,這種疏忽會演變為致命的一面。伊斯蘭國的崛起,且從歐美吸引眾多極端主義者,是因為歐美貨幣泛濫和貶值引發的貧富差距,導致底層絕望而渴望毀滅現有體制。

    因而,這個暴力怪物,是歐美人自己制造的,卻被歐美人忽略了。

    而這種力量在宗教的參與下,會變得更加極端且無所畏懼,正如老毛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另一方面,國家之間的博弈,以貨幣力量的傾軋,轉嫁危機,形成國家內部貧富差距和階層分裂,伴隨著國家之間的利益分裂,在貨幣主義策略和凱恩斯主義的重商主義投資失效時,暴力就會成為最後手段。

    在長期債務周期的末端,我們正如上世紀一戰和二戰前夕,世界當時絕沒有想到,在當時的高科技和新生產力的背景中,各國國際貿易依存度極其密切和關聯的情況下,兩次大毀滅的世界大戰爆發了。

    而我們今天的人類世界,對這樣的場景嗤之以鼻,並諷刺俄羅斯的強悍。

    實際上,過於樂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39

10月工業企業利潤下滑2.1% 創21個月最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61

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1%,為2012年8月以來最差表現,顯示中國經濟進一步減速的趨勢。

統計局數據顯示: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446.8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1-9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活動利潤46283.5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比1-9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

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大降45.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樣下滑明顯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明顯。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鐵礦石價格今年下跌了48%,因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礦商加大產出,令全球鐵礦石市場供大於求。在全球大環境之下,采礦業利潤大幅下降並不意外。

數據疲軟使得上周中國央行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體現。本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7%(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0月份比上月增長0.52%。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

統計局詳細數據如下:

111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754.7億元,同比下降2.1%,而9月份為同比增長0.4%。

1-10月份,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100.3億元,同比下降1.2%;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5.2億元,增長1.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626.5億元,增長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045.3億元,增長12.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491.7億元,增長8.7%。

222

333

1-10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5257.4億元,同比下降20.1%;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0185.4億元,增長10.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004億元,增長17.9%。

444

1-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個行業下降。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情況: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紡織業增長6.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6.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9.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8%,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0.7%,汽車制造業增長19.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6.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3.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7%,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45.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1.5%,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11.2%。

555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表示10月份工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市場需求不旺導致生產和銷售有所放緩,成本上升快於銷售增長,價格走低擠壓盈利空間

產品銷售增長緩慢。市場需求不旺導致生產和銷售有所放緩。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比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增長5.3%,增速為前10個月較低水平。

成本上升快於銷售增長。盡管原材料價格有所下降,但由於勞動力成本剛性上漲,企業成本增速快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0月份,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主營業務收入快0.6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6元,同比增加0.44元。

價格走低擠壓盈利空間。初步測算,10月份,因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2%,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減少約2160億元,而因原材料購進價格下降2.5%,主營業務成本減少約1560億元,兩者相抵,利潤總額凈減少約600億元,對利潤增速下降影響明顯。

10月份,盡管煤炭、石油天然氣開采、黑色金屬礦、石油加工、建材、鋼鐵等傳統上遊能源和原材料行業利潤下降明顯;但食品、紡織服裝、文體娛樂用品、化工、醫藥、汽車等滿足生活消費或轉型升級的行業利潤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這表明國家一系列調結構、促轉型、提質增效政策正在逐步發揮作用。

從1-10月份總體情況看,工業利潤仍保持一定增長,利潤率還穩中略升,1-10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57%,比1-9月份提高0.05個百分點,顯示在新常態下工業經濟效益總體上仍呈平穩運行態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26

糾結了21年的存款保險制度,到底長啥樣?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17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2 09:11 編輯

糾結了21年的存款保險制度,到底長啥樣?


最近政策層可謂重磅消息頻出,11月30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明確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12月30日。  

  

這一醞釀21年的、事關中國金融穩定和市場化改革的制度終於靴子落地。之前可謂歷經波折,直至近幾年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尤其是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才加快了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

存款保險制度推出過程大事記



《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中到底說了些啥?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最低50萬保額,從國際上來看已屬於相當高的水平了 :其約為去年我國人均GDP的12倍,而一般為人均GDP的2-5倍:美國5.3倍,英國3倍,韓國2倍,印度1.3倍。


美國保險制度

  美國作為第一個推出該制度的國家如今已歷經80多年,其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可以說有效的阻止了民眾在金融災難或者是銀行面臨危難時的擠兌現象,也促進了社區銀行等小銀行的健康發展,下圖詳細的列示了美國存款保險制度概況:



該制度的推出有何影響

  這一制度的出臺,對銀行股的影響是首當其沖的,這其中既有利空也有利多因素。

利空因素:銀行業必須向存款公司繳納一定的保費,會增加銀行的運營成本,對銀行股盈利影響偏負面;有利於民資進入銀行業;“存款搬家”現象會在短期內會對銀行產生較大沖擊。

利好因素:

  • 利好中小銀行:無論銀行大小與否,都將受到同等的保障。對於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以及即將問世的大量民營金融機構來說,實際上是無形的增信,有助於爭取到更多中低金額的存款資源。
  • 將有助於銀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屆時將強者恒強,要麽變專,要麽變大
  • 增強銀行體系的市場約束,有利於加強中央銀行的監管力度,減輕中央銀行的負擔

其次財富的溢出效應將利好非銀機構:

  • 對保險行業有重大利好,因為公眾將更多的建立起風險意識;
  • 利好券商板塊,隨著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回股市必將引爆A股行情從而增加券商經紀收入,
  • 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群風險意識必將進一步加強,全球化配置需求將會更加強烈,屆時美股、港股、各類ETF都將更多地納入到其資產配置中去。小額貸款公司、p2p及可以提供全球資產配置的財富管理的公司必將駛入快車道!(來自財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45

中國經濟形勢有多嚴峻?21張圖告訴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09

2014年,中國經濟持續放緩。除三季度GDP創近六年新低外,12月官方制造業PMI創一年半新低,11月CPI和PPI雙雙不及預期,工業產出和投資增速走軟……多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降至1990年以來新低。以下21張來自美銀美林和彭博新聞社的圖表將為你展示,中國當前經濟形勢有多嚴峻。

1. 中國12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50.1,低於前值50.3,創一年半新低。

China chart 1

2. 11月工業產出同比增長7.2%,前值7.7%。11月發電量同比增長0.6%,前值1.9%。

China chart 2

3. 主要工業產品中,電力、鋼鐵、水泥和原油產出增速降至0.6%、1.2%、-4.0%和5.5%,前值分別為1.9%、2.0%、-1.1%和6.3%。

China chart 3

4. 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8%,前值15.9%。11月實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降至15.3%,前值15.4%。

China chart 4

5. 11月地方政府投資同比增長16.2%,中央政府投資同比增速降至-11.0%。

China chart 5

6. 11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0.5%,前值10.9%。

China chart 6

7. 受益於“光棍節”(11月11日)商品促銷活動,11月社會零售同比增速升至11.7%,前值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11.2%。

China chart 7

8. 11月汽車銷售總額增長2.3%,前值2.8%。客車銷售額增速降至4.7%,前值6.4%。

China chart 8

9. 11月CPI同比增長1.4%,創2009年11月以來最低,前值1.6%,PPI同比下降2.7%,連續33個月下滑,前值下降2.2%。

China chart 10

10. 11月食品價格環比(非季調)下跌0.4%,因暖冬保證了新鮮蔬果的充足供應。

China chart 11

11. 11月社會融資總量增長15.3%,略低於前值15.4%。

China chart 15

12. 11月出口增長4.7%,不及預期,遠低於前值11.6%。進口減少6.7%,前值增長4.6%。

China chart 16

13. 11月進口加工同比增速跌至3.9%,前值24.0%。低附加值加工出口跌至1.6%,前值9.1%。

China chart 17

14. 11月新增出口訂單PMI跌至48.4,或受2014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影響。11月出口增長跌至4.7%,前值11.6%。

China chart 18

15. 11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2.6%,遠低於前值10.9%;對日本出口同比減少5.8%,較前值減少8.1%有所回升;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4.1%,與前值持平;對東盟出口增長放緩至14.6%,前值18.0%。

11月從東盟進口同比減少8.2%,前值增長24.5%;從歐盟進口同比減少6.8%,前值增長10.4%。

China chart 19-20

16. 11月鐵礦石和銅進口總量同比分別減少13.4%和3.6%,原油進口總量同比增長7.9%。從價值來看,鐵礦石、銅和原油的進口總額11月同比分別下跌46.2%、9.8%和10.9%。

China chart 21

17. 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8個,同比上漲的城市有2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11月環比下跌0.59%,前值下跌0.83%。

China chart 22_0

18. 從需求面來看,11月新屋銷售面積同比減少13.3%,新屋銷售總額同比下降7.9%,前值分別為減少3.4%和減少3.1%。

China chart 23

19. 新屋開工增速11月同比降至-33.8%,住宅房地產投資增速降至5.5%。

China chart 25

20. 房地產開發商信貸狀況11月進一步惡化。作為房地產開發的主要資金來源,11月國內貸款增速同比降至-10.6%。預售收入11月同比增速降至-20.3%。

China chart 26

21. 過去一年,上證綜指漲逾50%。

20150102_SHCOMP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