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IPO四月暫停申報 審核權下放或提前至五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42
據21世紀經濟報道,IPO審核權或在五一左右就將下放至交易所,交易所已經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告訴該報,證監會在4月份以後將不再受理任何IPO申報材料,也不會下發任何反饋。“空窗期應該就是為註冊制進行準備。”該人士認為。
財新周一報道稱,IPO審核工作從6月1日起移交滬深證券交易所,各項準備也圍繞這個時點展開。
近日證監會正加快新股審核速度。 按照網上發行日期統計,1月份有22家新股完成發行。2月份新股發行數量達到了24家。2月10日就有17只新股同時申購。
據中國證券報周二報道,下一步IPO有望再提速:目前監管部門對排隊企業的反饋、審核均已提速,甚至剛到2月,不少急於獲得批文的公司就已少見地更新完年報數據以滿足上市條件。市場人士預計,春節過後IPO批文的下發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
該報引述消息人士預計,今年4月註冊制方案有望擇機公布,7月後正式實施,目前各項工作仍在按照這一時間表推進。
21世紀經濟報道今日還提及:
有消息稱證監會將會廢止44個相關文件,取消發審委、重組委等。“我了解到的是證監會好多人都辭職從商了,發審委這些都要撤了。”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從審核制過渡到註冊制需要一個過程。“在註冊制尚未推出之前,交易所或將建立類似發審委的制度。”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宗教戰爭?恐怖組織IS斬首21名埃及基督教徒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4

(圖片來自theconservativetreehouse)
聲稱效忠“伊斯蘭國”(IS)的利比亞武裝組織周日公布了斬首21名埃及基督教人質的視頻。
該視頻最初被公布於社交媒體上。視頻被命名為“致基督教之國,一條用血寫成的訊息”("A Message Signed With Blood To The Nation Of The Cross"),隨後又改稱為“懷有敵意的埃及基督教的追隨者”。
據美聯社,埃及政府和埃及基督教(Coptic Church)都認為該視頻是可信的。作為回應,埃及政府禁止所有公民前往利比亞。
埃及國家通訊社MENA援引Coptic Church發言人證實,IS扣押的21名埃及基督教人士被認為已遭毒手。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被扣押數周。
據美聯社,埃及政府宣布了7天的哀悼期,埃及總統Abdel Fattah al-Sisi周日晚發表講話稱:
這些怯懦的行為無法打擊我們的決心,埃及與整個世界在和帶著極端意識形態、分享同樣目標的極端組織打一場激烈的戰鬥。
視頻的制作者自稱來自“伊斯蘭國” (IS)的Tripoli省。IS目前控制著敘利亞和伊拉克約1/3的領土。
在12月12日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國會美國國家反恐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主任Nicholas Rasmussen表示,盡管基地在敘利亞和伊拉克,IS“也在尋求利用利比亞混亂的局勢,在那里建立根據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宗教戰爭?恐怖組織IS斬首21名埃及基督教徒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4

(圖片來自theconservativetreehouse)
聲稱效忠“伊斯蘭國”(IS)的利比亞武裝組織周日公布了斬首21名埃及基督教人質的視頻。
該視頻最初被公布於社交媒體上。視頻被命名為“致基督教之國,一條用血寫成的訊息”("A Message Signed With Blood To The Nation Of The Cross"),隨後又改稱為“懷有敵意的埃及基督教的追隨者”。
據美聯社,埃及政府和埃及基督教(Coptic Church)都認為該視頻是可信的。作為回應,埃及政府禁止所有公民前往利比亞。
埃及國家通訊社MENA援引Coptic Church發言人證實,IS扣押的21名埃及基督教人士被認為已遭毒手。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被扣押數周。
據美聯社,埃及政府宣布了7天的哀悼期,埃及總統Abdel Fattah al-Sisi周日晚發表講話稱:
這些怯懦的行為無法打擊我們的決心,埃及與整個世界在和帶著極端意識形態、分享同樣目標的極端組織打一場激烈的戰鬥。
視頻的制作者自稱來自“伊斯蘭國” (IS)的Tripoli省。IS目前控制著敘利亞和伊拉克約1/3的領土。
在12月12日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國會美國國家反恐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主任Nicholas Rasmussen表示,盡管基地在敘利亞和伊拉克,IS“也在尋求利用利比亞混亂的局勢,在那里建立根據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每日一拜FDA論壇(2015/02/21)----基礎知識彙總(上) 股市之豬老白ISIG
http://xueqiu.com/4171328301/36862941
以下所票是由」生物醫藥新手群(每日一拜FDA)「討論推薦的股票,請關注的朋友對應基本面+技術面+整體趨勢 認真研究,獨立思考,謹慎操作,謝謝!
有很多朋友在詢問「生物醫藥微信群」的事情。我在這裡集中回覆一下:
1)目前新手群只加認識的朋友,除非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名牌高校的高材生,科技類經驗豐富的人士,財務方面工作人員,或者天生麗質的美女
);
2)高手群只加生物醫藥專業人士,或者投行基金類的專業人才,以及期權高手。 其他的新手散戶,不好意思了.....
Biotech領域知識點很多,今天我們簡單總結一下基礎知識:
1. 行業專業分析師採用的信息:1) 宏觀經濟利率,經濟週期;
註明:因為醫藥公司一般採用增發融資而不是借債,因此一般宏觀利率對這個行業影響不大。加息之後,資金就會流入固定利息市場(銀行和債券),不利於股市;降息之後,資金會流入股市,因為市場上的資金總量是一定的。
2) 行業信息;公司互動與公開信息(管理層講座、媒體發佈、財報披露);
3) 臨床試驗,提出方案,設計試驗與結果解釋;
4) 實時市場數據追蹤
2. 分析的本質是主客觀知識相結合Management (Tactics, Strategy, Risk Management) ---Subjective
Product & Technology (Clinical, Financial, Business Development) --- Objective
Subjective + Objective = Assessment (Valuation)
在第2點中,management特別重要,因為Biotech公司創立初期會常年虧損,市場對他的估值完全依靠預期。因此,分析師都是通過研究這個公司的管理團隊的專業性和過去歷史經驗來做出評估。有些管理團隊並不讓人信服,所以在valuation的時候,需要給他們加一個Discount,一旦試驗數據不好,市場對這種公司的懲罰力度也會放大.....
3. Biotech Industry = Biotech (狹義)+ Pharma + Healthcare其中Biotech (狹義)多採用前端(cutting edge)技術,提倡創新性,需要做試驗去know how,並且需要不斷從投資者裡融資來維持企業運營;有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型,並且沒有一種恆定的估值方法能夠準確涵蓋所有類型的Biotech(狹義),依靠概念和新聞來驅動市場價格。
相比之下,Pharma相對比較保守,常常採用已經比較成熟的技術,基於大量的過去的實驗數據基礎上進行研發,並且依靠成熟產品銷售利潤來維持額運營和R&D;大多數商業模型比較相似,有常規的估值方法(EBITDA/EV),依靠財務報表的好壞來驅動市場價格。
比如,對於EYES這樣的公司,以前反覆提到過,他家的股票主要依賴於銷售業績的好壞,財報的情況,而不是與FDA相關的事件驅動。
4. Biotech的難點在於long timeframe平均從探索新的分子到最後上市需要14年左右,很高的研發成本(平均研發成本$403mm,孤兒藥Orphan Drug能抵稅,並且研發整體費用大幅度降低,這是將來的發展趨勢,Orphan Drug應該要重點關注),高度的技術風險與不確定性。
一般而言,biotech可分為平台類和產品類,其中產品類是我們重點關注的,需要跟FDA打交道,相對風險高,投資回報率高;平台類的技術風險較低,但是產品市場化風險相對較高。
知乎上對於FDA流程的講解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439110/answer…
5. 對於Biotech 而言,Technical 和 Commercial 同等重要,甚至很多時候後者更加重要在分析Technical的時候,歸根結底到是否能走完研發流程,FDA是否能夠批准?在分析Commercial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比如,Is there room for five such products on the market?後研發出來的產品,在跟已經有的產品進行競爭的時候,他的優勢在哪裡,如何博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時候就要重點考察公司的管理層與營銷團隊。
6. 醫藥的研發R&D 包括 discover, test and brought to the market 這幾部分其中在每一個discover的過程中,需要搜尋5000到10000個molecules,最終只有1個能夠成功被FDA批准,並且上市。平均每個藥品從discover到make it to the market as an approved drug的成本在$ 800mm,這個數字包括了costs of failures and time costs(包括沉沒成本與融資成本).其中phase 3 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試驗,消耗成本急劇增加。因此,$800mm被稱為capitalized cost,而實際研發需要的cost在$ 403mm.。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藥物是全新的molecular entities(no other versions of these drugs were on the market) and all were developed in-house by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這種情況下研發成本很高。但是,有些公司是在市場已有藥物的基礎上進行產品更新,這樣的成本會明顯降低。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成本是指的pre-tax cost,而實際研發費用是可以部分抵稅的。
7. 在Biotech醫藥研發的核心臨床階段平均需要97個月才能完成全部階段,比Pharma多出8%的研發時間,並且Biotech的臨床階段成本比Pharma高出14%。這是因為regulatory requirement for more clinical trial subjects to be enrolled,特別是安全性(security)是一個核心問題。同時,很多NID(New Investigational Drugs)針對的目標群體是Chronic Disease(慢性病)或者老年人多發病,因此需要更多更長時間的試驗。
8. 一般而言,將Discover and Development Process劃分為5個階段:
Drug discovery;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Early clinical phase incorporating Phase 1 and Phase 2 studies; Phase 3 trials,以及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tudies.
1) Drug Discovery 階段:這個階段的目的在於發現候選藥物(Identify a candidate drug, also called a lead drug),需要在不同的化合物上面進行多種試驗。
2)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階段:這個階段需要針對動物做一系列試驗,目的在於確定drug is safe to be given acutely for a short period to humans.
3) Early clinical phase incorporating Phase 1 and Phase 2 studies;這個階段評估藥物在健康的志願者身上的特性和一小部分相關病人。(These studies assess the drug's properties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then in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Phase 1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因此ARNA的1期試驗成功之後的暴漲,是非理性的。我當初選擇了做空$5.91,雖然他一度上漲到$6.3左右,但是最後還是回歸理性價格$4.65 左右,可能還有進一步下調趨勢。
但是醫藥股做空風險很大,容易爆倉,除非對公司基本面特別瞭解,一般不建議short biotech (比如有人在GENE 漲到$5 的時候,就號召大家開始做空,是一種愚蠢而且非常危險的行為)4) Phase 3 trials: 這一階段用來determin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icacy and safety in patients.
3期試驗需要重點解釋一下:這一部分需要大規模臨床試驗,收集數據需要漫長的時間,可能1年以上。有一些藥物找不到足夠的患者參與試驗,因此只能停止,股價暴跌。還有一些試驗結果很好,不需要繼續收集數據,試驗提前停止,這種情況判斷為利多5)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tudies: 這些調查研究用來檢測上市藥物的安全性。
9. 研究需要大量的資源統計數據顯示,一旦有潛力的藥物開始在人體上進行試驗,成本就會急劇增加。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藥物的Phase 3(3期試驗)將會相當的長,並且公司自己承擔研發費用會相當昂貴(比如心血管疾病)。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引入戰略合作夥伴,我們在進行分析的時候需要觀察合作公司的資質水平以及研發歷史記錄。這種3期試驗要求大規模的臨床數據,並且需要大量的市場資源來支撐。
比如,為什麼特別推薦了SGMO,是因為他的合夥夥伴很多,研發實力很強,特別是有Biogen (BIIB)這樣的巨頭背書,市場對此預期很高.

一種biotech的trade策略:因為2期一般都比較穩定增長,不容易出現跳水,尤其是Phase 1/2之間,所以有一種策略就是2期之後買入,3期出結果之前賣出,只賺市場預期的錢,不賭博。
10. 如何進行投資評估因此,當我們進行潛在的投資評估時,投資者需要能夠預估藥品什麼時候能夠上市(即使藥品研發和相關的時間進度按照預先計劃的進行。)投資者需要關注時間進度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時間就是金錢「,這是一把雙刃劍。對於一個在研發的藥物,他在上市之前並不能帶來收入和淨現金流。同時,對於一個正在研發的藥物來說,每天都會讓專利權逐步流失。專利權所有者一般自提交文件起,享有20年專利期。
而實際上,公司會很早之前就提交文件,之後再進行藥物研發,所以專利權一般有效期是7~12年。為了延長專利權有效期,公司可以採用變更藥物使用方式(比如口服與注射),但實際上藥物核心成分的專利權已經失去,仿製藥物會進入這個市場。同時公司可以採用涵蓋新的治療疾病、新的計量、調整藥物配方,來向FDA申請額外的專利權。
11. Exclusitivy 與 Patent 的區別Exclusivity (專賣權):有一些醫藥公司享有市場專賣權;市場專賣權(Exclusivity)和專利權(Patent)是相互獨立的兩種模式,具有不同的有效期時間。比如,治療足癬的專賣權只有6個月長,但是治療罕見症狀的Orphan Drug(在美國患病人數小於等於200,000人)可以最長至7年(在美國),10年(在歐洲)。
對於那些涵蓋之前從沒有被FDA批准的化學體或者化合物的新藥,可以授予5年期的專賣權。對於那些部分化合物成分被FDA批准,並且又提交了新的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藥物,可以授予3年的專賣權。需要注意的是,一個藥品可以同時具有Exclusivity 和 Patent,或者同時都沒有。
Disclaimer:
1. 本人製造工程專業出身,半路出家,金融經濟與生物醫藥相關知識,純屬自學,並沒有受過系統的訓練,如果有專業知識的錯誤,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2. 本人只是一個無名無姓小門小戶的25歲毛頭小夥屌絲青年,初入江湖,年少無知,毫無經驗,愚笨似豬,因此取名為股市之豬。請各位各行各業的前輩,獨立思考,謹慎操作,對自己的財務和身家性命負責,不要盲目跟隨我的建議買入,也不要對我寄予過高期望,謝謝!
3. 本人07年學習股票,入市A股。12年開始涉獵美股,主要研究生物醫藥板塊。對於其他行業基本上屬於菜鳥階段,既不會期權,也不會期貨,更不懂石油黃金天然氣。
4. 截止目前為止,本人持有CFA 1級證書,尚未考取Series 7 & Series 11執照,請注意。
5.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專心研究生物醫藥行業的股票,其實就是為了將來家人生病的時候,還有人能懂國際最先進的水平,及時尋求最好的醫療服務...祈禱Biotech技術取得持續進步,造福整個人類!」
讀書記:21世紀之貧窮者命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3d.html
美國一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去美國底層實踐了一年,寫了一本書,談及美國的底層命運。
我只看了片段,也已經明白她說的絕望。
核心在於底層低技能勞工的收入,在居住、醫療的重壓下,幾乎無法維持生存。以時薪6-8美元的收入,甚至不能找到一個住所,只能住在汽車旅館,而汽車旅館40-60美金,會吞噬其一天的工資收入。沒有醫保,沒有穩定的生活費用,有時候不得不住在收容所里。
貧窮的法則是:錢生錢,貧困生貧困。
其實中國的讀者很難理解美國人寫的這本書。
我解釋幾個細節,首先在美國租房,信用很重要,你倒不必像中國一樣付三個月、半年壓一個月,但仍舊要一壓一。有固定的工作,就能有信用,滿足後面的條件即可。問題的嚴重性在於,40%的美國人沒有超過500美金的現金。
因此他們除了去收容所、流浪街頭、就是群租房和汽車旅館。即使是群租房,也需要付一壓一。汽車旅館日付,則會吞噬其日內收入,付完房租,再吃飯,就沒錢了。
我上次寫我住在聖費南多谷,一個人類學教授的家里,她把房子租給幾個房客。其實那幾個底層的窮人是沒有辦法,只有這樣才能有住處。我當時對LA不熟悉,想住美國人家里,近距離觀察一下別人的生活,就接觸了真正的底層。
其中一個創業的美國中年女性,苦到什麽地步?用單張面餅,卷一點生菜,就是一餐。所以,我吃不下去的美國雞腿,才三美金一大袋子,烘烤完了,他們也視作豐盛晚餐。
那麽,你是否可以居住在車里,或者流浪在街頭露宿?答案是很難,美國是私有土地,私人家里絕對不可以去。公共地方很多時候會被警察抓。而美東的冬天漫長,不用警察抓,你已經凍死了。
我在夏威夷島四處閑逛的時候,有一次在ewa
beach,看見當地土著在沙灘樹林處搭建帳篷,住著一家人,幾個小孩。夏威夷氣候溫和,算是給了他們棲身之地。
那麽,是否有足夠的創業機會?難。美國是一個發達經濟體,很多商業模式已經成熟,新興科技並不是底層能夠做的,需要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是美國的藍領技術職位,比如泥瓦匠、油漆工、水電工等等,卻不是每個人可以做的,需要牌照。其實,美國的牌照制度是一個惡政,它直接堵塞了許多底層生存的機會。比如在中國,學徒工跟著師傅做一段時間,就可以獨立操作,慢慢獲得收入。
但也相對來說,白人底層和黑人底層更慘淡,亞裔和拉丁裔則同樣處於底層時,卻有機會逃離底層地獄生活,什麽原因?
福建人偷渡過去,往往在老鄉的店里打工,包吃住,或者違法群居,一個房子里擠滿人。做裝修工,不需要牌照,中國人又敢用,於是就能生存下來。
諸如此類。
我常常想,像我這樣的人,如果身無分文待下來,假如不用我過去的知識儲備,是不是會像這些底層美國人一樣,逃離不了底層生活呢?
不一定。
我可以去華埠洗盤子、送外賣、做清潔工、快遞、搬運工.....
前提是要有個地方可以住下來,可以洗澡和洗衣服,幹幹凈凈去找工作,熬過第一天的餓肚子......
或者去偷搶華人--因為其他族裔都已經不用現金了,淪為罪犯,進入監獄,從此輪回往複,直到死去;或者因為第一天找不到工作,餓肚子,去收容所,面容臟亂,繼續找不到工作。
終於有一天,就像我在Santa
Monica海灘邊,看見一個流浪漢,坐在人來人往的街頭,低著頭,不知道是沈思,還是精神已經死去,滿身骯臟,一家一當在一個看不出顏色的包里,人們經過其身邊,歡笑著,視若無睹.......
中國這個地方,即使是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還有一百六十元一個月的鄉鎮房子可以居住,就在我最近開咖啡館的鎮上,還有泥水匠可以自由的做,還有工廠找不到工人,還有年輕人不願意去餐館做服務業,還有一塊錢的包子.....
這並不是歌功頌德,而是說,一個國家發展到歐美這樣的狀態,總有一天,中國是不是也會進入這樣的狀態?使得每一個底層連住處都居然成了壓榨生命的要素,做工需要各種證書牌照,創業門檻高的驚人,因為即使你要報稅也要會計師幫忙的地步。
那麽,這個世界通向何方?
十年前,我企業破產,負債累累,重新做裝修公司起家,五年半還完債務,重新起步。這當中的歷程,黑暗期歷歷在目,常讓我環顧周圍的底層。而我正如那本書中的作者所寫,我們的精神世界迥異,可能當年我居住的貧民窟中,只有我維持著強悍的精神力量,我相信自己一定會重新出人頭地。因而在只能放一張床的房間里,和妻女一起熬過去,走出黑暗。
我曾記得,幼小的女兒在那個狹小臭氣的空間里,歡笑著在床上跳躍。
我明白,如果我們不能跳出這個黑暗的底層,女兒就有可能沈淪在這里,一代一代的傳承貧困下去。
這段經歷,常讓我痛恨世界的不公,痛恨強權者控制世界坐莊的行為,痛恨人類的偽善,也因而對歐美中等所有所謂不同偉大的文明,均持有深深的懷疑。
然而我也知道,這就是叢林世界的真實存在,從來沒有救世主,一切均要靠雙手打造。
讀《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員》--芭芭拉.艾倫瑞克。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84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4-22 22:05 編輯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早前公布將易主的殼股21控股(01003),出現“夢幻”股東陣營。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貿發局主席蘇澤光、精電國際(00710)主席高振順及阿里影業(01060)前主席董平,3人均於上周二(14日)在場外以每股作價0.4元,購入21控股股份,作價較該股停牌前報1.92元,折讓達79.2%。
每股0.4元 折讓八成
本報記者曾致電21控股辦事處,職員稱由於資料敏感,不便評論入主事件,僅稱會在適當時間公布。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14日),蘇澤光對21控股持倉4617.11萬股,持股量達8%,以0.4元作價計算,涉資1846.8萬元;高振順持倉6925.67萬股,持股量12%,涉資2770.3萬元;董平持倉14.31億股,持股量達248%,預料包括未行使可換股債券【表】。
至於原本的大股東、持股24.92%的21控股執行董事張國勛,則未見申報其最新持股量。
張國勛入股僅一年
21控股曾於本月1日午後停牌,稱擬向第三方發行普通股,可能引致控股權變動或向股東提出強制性全面要約;股份於4月14日複牌,公司指股東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認購新股,複牌後股價單日大漲逾八成,高見2.2元,收報1.92元,仍升六成。公司於15日再停牌,表示待刊登認購新普通股股份及有可能清洗豁免申請的公告。公司截至昨晚仍未刊登公告解釋。
由於今次入主21控股的三名人士均極具知名度,相信將吸引投資界關註。蘇澤光將於6月出任機管局主席,曾任地鐵主席、電盈副主席。
高振順在投資界同樣赫赫有名,被稱為“工業股殼王”,早前才參與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瑞東(00376)及先豐(00500)等,其中先豐與21控股早已“結緣”,先豐去年底以9700萬元出售廣告代理業務Sinofocus予21控股。
張國勛去年4月才入主21控股,並計劃將股份轉讓予永恒策略(00764),但於去年10月公司宣布交易告吹。21控股業務相當廣泛,包括物業代理及相關服務、玩具、贈品及精品買賣,以及證券買賣和投資。
21控股去年全年盈轉虧,蝕1314萬元,公司並於去年12月向執董吳啟民出售世紀21香港全部股權,代價450萬元。(來自信報)
|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21&page=1&extra=#pid15981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4-22 22:05 編輯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早前公布將易主的殼股21控股(01003),出現“夢幻”股東陣營。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貿發局主席蘇澤光、精電國際(00710)主席高振順及阿里影業(01060)前主席董平,3人均於上周二(14日)在場外以每股作價0.4元,購入21控股股份,作價較該股停牌前報1.92元,折讓達79.2%。
每股0.4元 折讓八成
本報記者曾致電21控股辦事處,職員稱由於資料敏感,不便評論入主事件,僅稱會在適當時間公布。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14日),蘇澤光對21控股持倉4617.11萬股,持股量達8%,以0.4元作價計算,涉資1846.8萬元;高振順持倉6925.67萬股,持股量12%,涉資2770.3萬元;董平持倉14.31億股,持股量達248%,預料包括未行使可換股債券【表】。
至於原本的大股東、持股24.92%的21控股執行董事張國勛,則未見申報其最新持股量。
張國勛入股僅一年
21控股曾於本月1日午後停牌,稱擬向第三方發行普通股,可能引致控股權變動或向股東提出強制性全面要約;股份於4月14日複牌,公司指股東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認購新股,複牌後股價單日大漲逾八成,高見2.2元,收報1.92元,仍升六成。公司於15日再停牌,表示待刊登認購新普通股股份及有可能清洗豁免申請的公告。公司截至昨晚仍未刊登公告解釋。
由於今次入主21控股的三名人士均極具知名度,相信將吸引投資界關註。蘇澤光將於6月出任機管局主席,曾任地鐵主席、電盈副主席。
高振順在投資界同樣赫赫有名,被稱為“工業股殼王”,早前才參與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瑞東(00376)及先豐(00500)等,其中先豐與21控股早已“結緣”,先豐去年底以9700萬元出售廣告代理業務Sinofocus予21控股。
張國勛去年4月才入主21控股,並計劃將股份轉讓予永恒策略(00764),但於去年10月公司宣布交易告吹。21控股業務相當廣泛,包括物業代理及相關服務、玩具、贈品及精品買賣,以及證券買賣和投資。
21控股去年全年盈轉虧,蝕1314萬元,公司並於去年12月向執董吳啟民出售世紀21香港全部股權,代價450萬元。(來自信報)
|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21&page=1&extra=#pid15981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4-22 22:05 編輯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早前公布將易主的殼股21控股(01003),出現“夢幻”股東陣營。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貿發局主席蘇澤光、精電國際(00710)主席高振順及阿里影業(01060)前主席董平,3人均於上周二(14日)在場外以每股作價0.4元,購入21控股股份,作價較該股停牌前報1.92元,折讓達79.2%。
每股0.4元 折讓八成
本報記者曾致電21控股辦事處,職員稱由於資料敏感,不便評論入主事件,僅稱會在適當時間公布。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14日),蘇澤光對21控股持倉4617.11萬股,持股量達8%,以0.4元作價計算,涉資1846.8萬元;高振順持倉6925.67萬股,持股量12%,涉資2770.3萬元;董平持倉14.31億股,持股量達248%,預料包括未行使可換股債券【表】。
至於原本的大股東、持股24.92%的21控股執行董事張國勛,則未見申報其最新持股量。
張國勛入股僅一年
21控股曾於本月1日午後停牌,稱擬向第三方發行普通股,可能引致控股權變動或向股東提出強制性全面要約;股份於4月14日複牌,公司指股東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認購新股,複牌後股價單日大漲逾八成,高見2.2元,收報1.92元,仍升六成。公司於15日再停牌,表示待刊登認購新普通股股份及有可能清洗豁免申請的公告。公司截至昨晚仍未刊登公告解釋。
由於今次入主21控股的三名人士均極具知名度,相信將吸引投資界關註。蘇澤光將於6月出任機管局主席,曾任地鐵主席、電盈副主席。
高振順在投資界同樣赫赫有名,被稱為“工業股殼王”,早前才參與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瑞東(00376)及先豐(00500)等,其中先豐與21控股早已“結緣”,先豐去年底以9700萬元出售廣告代理業務Sinofocus予21控股。
張國勛去年4月才入主21控股,並計劃將股份轉讓予永恒策略(00764),但於去年10月公司宣布交易告吹。21控股業務相當廣泛,包括物業代理及相關服務、玩具、贈品及精品買賣,以及證券買賣和投資。
21控股去年全年盈轉虧,蝕1314萬元,公司並於去年12月向執董吳啟民出售世紀21香港全部股權,代價450萬元。(來自信報)
|
中紀委:禁止到黃山等21個風景名勝區開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5-03/913048.html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日前在其網站刊發圖文《這些地方風景雖好,開會可別去!》,提醒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一律不得到黃山、武夷山等21個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
21 Apr 15 - 北控水務(0371)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4/21-apr-15-0371.html
國務院近日發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共有十條35款238項措施,成為今後全國水汙染防治行動指南。計劃至2020年,中央與地方將投資約4萬至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治水,,而各級地方政府投入約1.5萬億元人民幣,分析指巨額投資將帶動環保相關行業發展。
「水十條」提出至2020年的工作目標,要改善水環境品質,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7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

而到2030年,要求內地7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不再有黑臭水,95%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優良。 水務項目有多種運營模式,如建造-經營-移交(BOT)、轉讓-經營-移交(TOT)、委託營運等,一般透過競投取得項目運營。 北控水務(0371)經驗對成本及質量控制有絕對的優勢,有利於贏得項目營運權,盈利增長較有保證。
地方政府財政緊縮情況下,估計會有更多項目外判私營機構,或以公營-私營合夥模式進行,新政策有利北控水務(0371)獲得更多機遇。 北控水務(0371)股價過去一年處於靜止狀態,踏入四月份跟隨大市上升並出現突破,現時再有國家落實「水十條」政策,可為股份更添動力,有望再創新高。
北控水務(0371)北控水務(0371)主要業務經營水務管理,包括興建汙水及自來水處理廠、汙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及供水、提供技術服務及授權使用有關汙水處理之技術知識。 北控水務(0371)的大股東為北京控股(0392)。
2013年10月公司以3.21港元配售3.5億股,集資11.1億元,用作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截至2014年底,北控水務於中國擁有運營中之173座汙水處理廠及4座再生水處理廠,業務已擴展至全國9個省份25個城市,每日運作總設計能力分別為752萬噸及41.8萬噸。

公司簡介 | 北控水務(0371)主要從事興建汙水及自來水處理廠、汙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及供水、提供技術服務及授權使用有關汙水處理之技術知識。 |
目前市值(港元) | 613.92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7.05元 (2015-04-21 收市價) |
市盈率 | 33.89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0.2076港元 |
市帳率 | 4.47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576港元 |

北控水務(0371)全年業績北控水務(0371)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17.94億元,按年升65.5%;除息稅折舊攤銷前溢利為39.6億元,按年增65%。每股基本盈利20.76仙;派末期息4.8仙。全年每股派息7.8仙,派息率為38%。2013年派末期息2.7仙。
期內,營業收入89.26億元,按年升39.33%;毛利34.96億元,按年升39.53%。
年內之每日總設計能力之增加淨額為344.19萬噸。截至去年底止,每日總設計能力為2,015萬噸,按年增加21%。
於2014年12月底之資產負債比率(即銀行及其他借貸、應付融資租賃、應付票據以及公司債券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總權益)為0.91(2013年同期0.87)。
分類 | 收入 (港元) | 收入增加(%) | 溢利 (港元) |
---|
汙水處理服務 | 32.50億元 (36%) | 52% | 14.12億元 (48%) |
建造服務 | 45.83億元 (52%) | 22% | 10.68億元 (36%) |
供水服務 | 8.13億元 (9%) | 112% | 3.72億元 (12%) |
技術及諮詢服務 | 2.81億元 (3%) | 139% | 1.14億元 (4%) |
其他 | -- | -- | (11.71)億元 |
總計 | 89.26億元 (100%) | 39% | 17.94億元 |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在項目投資方面,2014年,集團新增水設計能力淨額為344 萬噸/日,其中供水新增設計能力淨額為 159 萬噸/日、汙水新增設計能力淨額為 153 萬噸/日、再生水新增設計能力淨額為 32 萬噸/日。 每日總設計能力為2015萬噸,較2013年增加21%。
管理層目標在2018年底每日總設計能力上升至4000萬噸,這意味著平均每年新增水設計能力淨額為500萬噸/日。
年度 | 每日總設計能力 |
---|
2013年 | 1671萬噸/日 |
2014年 | 2015萬噸/日 |
2018年 | 4000 萬噸/日 (目標) |
於2014年底,集團就合共參與運營中或日後營運326座水廠,其中包括250座汙水處理廠、69座自來水廠、6座再生水處理廠及1座海水淡化廠。 公司2018年之目標是增加供水項目的總數量至800-1000 個,從而達到水務市場份額約10%。
年度 | 水廠項目 |
---|
2013年 | 282個 |
2014年 | 326個 |
2018年 | 800-1000 個 (目標) |
入股金彩控股(1250)北控水務(0371)今年2月初以每股0.79港元,分別認購金彩控股(1250)14.14億股普通股及33.36億股優先股,若全數轉換,北控水務將持有金彩控股34.95%權益,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
由於電費是水廠運營中最大的成本開支,約佔運營成本 40%-50%,北控水務(0371)一直致力於通過提高運營設備效率和優化工藝來降低電量的消耗;或通過新能源等方式來降低電費的支出。 集團認為分布式光伏的補貼是降低電費支出的一種有效方式。 集團計畫分期投資 10 餘億港幣對現有運營水廠及未來新增水廠進行分布式能源改造。 基於協同效應及專業性的考慮,集團入股金彩控股(1250),通過投資專業光伏平臺,既降低水廠電費支出,同時又增加集團的投資收益和資本收益,最終為集團和股東創造更高的綜合回報。
此次投資價按金彩淨資產作價,集團總共投資約14億港元,兩年(2015年7億,2016年7億)分5期投資。
股權大股東北京控股持有43.94%股權。
▪ 北京控股 持有43.94%股權。
▪ 行政總裁 胡曉勇 持有4.38%%股權。
▪ 執行董事 周敏 持有4.20%%股權
短評「水十條」被市場喻為史上最嚴的水治理計劃。 中央與地方將投資約4萬至5萬億元,
規模較原先預期2萬億元人民幣高出一倍有多,將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金額的水汙染治理投資。 內地汙水處理公司會是政策的主要得益者,水務行業將進入快速成長期,可為北控水務(0371)帶來更多水處理項目的機會。
北控水務(0371)為水務股的龍頭,可享有較高的估值。 公司股價過去一年處於靜止狀態,股價公佈業績後上升並出現突破,現時再有國家落實「水十條」政策,可為股份更添動力。 現價7.05元,
預期市盈率為25倍,相比A股水務股的31至49倍,折讓明顯。 「水十條」出臺,,預計投資金額遠超市場之前預期的2倍多,政策有利北控水務(0371)獲得更多機遇,亦有利進一步提升估值。 筆者相信可以用預期市盈率32-35倍 (相等於9.0元-9.8元)作為2015年的目標,估值看似稍高,但這數字仍低於A股平均的38倍,目標亦比A股估值高位有4成以上的折讓。
集團負債偏高,公司雖然表示沒有計劃配新股,避免稀釋股東權益,並使用其它融資方式來提供新項目發展的資金,但是筆者認為配股集資來進行收購新項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盈利,市盈率北控水務(0371)去年每股盈利上升48%至0.2076元。 現價7.05元,市盈率為33倍。
按照2015年3月底會議紀錄,2015年新水量為300萬噸,水環境投資額為35億元,營業額預期將超過40%-45%,利潤增加30%-40%。
估計,北控水務(0371)2015年盈利上升36%,每股盈利上升35%至0.28元, 預期市盈率為25.2倍。
股價走勢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北控水務(0371)。
近年業績摘要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11年 營業額 | -- | 26.54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 | 37.27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1.45億元 | 64.07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38.16億元 | 89.26億元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11年 盈利 | -- | 6.01億元 |
2012年 盈利 | -- | 7.50億元 |
2013年 盈利 | 5.14億元 | 10.84億元 |
2014年 盈利 | 7.14億元 | 17.94億元 |
每股盈利(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11年 | -- | $0.0894 |
2012年 | -- | $0.1086 |
2013年 | $0.0689 | $0.1398 |
2014年 | $0.0831 | $0.2076 |
參考:
1. 北控水務 371 業績
http://www.bewg.com.hk/big5/news/press/p150330.pdf
http://www.behl.com.hk/eng/ir/presentations/pre150331.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420/LTN2015042034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30/LTN2015033042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8/LTN201409183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31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17/LTN201404173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7/LTN2014032739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923/LTN2013092325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9/LTN201308292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7/LTN2013032785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27/LTN2012092719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30/LTN2012083022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427/LTN2012042755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9/LTN201203291600_C.pdf
2. 北控水務 371
http://www.bewg.com.hk/big5/global/home.htm
3. 水十條出臺 首選中滔短炒津創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126ec469-0ddb-4009-b71d-496ea65a70ad-134991
4. 光大擬200億人幣 攻環保產業園 結合不同環保設施 達綜合循環利用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7f8ea706-0fc8-440d-bbf9-1674e428ecb2-378140
5. 北控水務會議紀要:15年指引利潤至少增加30%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25&page=1&extra=#pid14584
6. 擴張坎坷 北控水務集團 (371.HK)
7. 北控水務集團(371 HK) 進度超預期,提升目標價
http://www.guosen.com.hk/upload/20141215/201412151418619285353.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