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解除長達13年的遊戲機禁售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154

圖片來自彭博 中國國務院發布6號發布通知稱,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上海自貿區率先解封,這意味著我國長達13年的遊戲機禁售規定正式解除,也為索尼、微軟、任天堂等企業進入中國遊戲機市場掃除了障礙。中國的遊戲機市場規模接近140億美元。 國務院辦公廳昨日發布通知,調整上海自貿區內相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規定的行政審批或者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目錄。其中明確規定,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遊戲遊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 為防止青少年沈迷遊戲,國務院辦公廳2000年6月曾轉發文化部等7部門《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規定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生產、銷售即行停止。 過去幾年,索尼、微軟等廠商都曾呼籲中國遊戲機市場開放,但是由於牽扯面過大,遊戲機禁令的解除工作一直未能取得實質進展。雖然市場上曾多次傳出解禁傳聞,但都無果而終。 根據12月的中國遊戲產業年會發布的數據,2013年中國視頻遊戲市場規模較2012年增長38%,達到831.7億元人民幣(137.4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71

13回顧, 14前瞻 金魚佬投資扎記

http://yuloyulo.blogspot.hk/2014/01/13-14.html
2013過去, 中國中央確定了新班子和新施政的方針.
可歸納為幾個話題.
一, 打擊黨內人員貪污行徑, 改變腐敗之風
二, 地方及國有企業不再依賴擴充資產去達到增長, 收緊銀行亂放貸
三, 提高社會保障的範圍及程度
四, 發展軍事科技及軍隊設備

這些改革施政是需要長時間方能實現, 若真的在某程度有效實行, 中國經濟即將變得更強和更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然而, 在改革的實行期, 中國銀行及國企的業績一定崎嶇不平, 增長力下跌, 甚至被發現許多問題. 中國股市可能

國際關係, 我基本判定中美無大戰.
按此判定, 日本是美國的"附屬國", 中日也不可能大打出手.
但是, 公海上的擦槍走火的機會依然非常高, 此情況發生一定令股市大幅波動.

美國經濟已開始走出收縮的困境, 我相信復甦步伐會非常快, 息口上升的預期會持續.
而日本政府採取的放寬政策, 我相信只會令日本購買力下跌, 不會令日本經濟重拾增長.

石油, 價格應該只維持在90-110元區間橫行.
黃金, 如去年預期已見頂了. 未來仍是處於反覆下跌.

香港的樓價仍可維持在高位, 但接近2015年, 供應將大幅增加及息口上升預期, 可能令價格出現明顯下滑.
反之, 香港的寫字樓供應可能在2015-2017出現短缺, 租金仍可維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40

吳奇隆步步驚心理財路:13歲擺地攤到億萬身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1/58348.html

吳奇隆從藝多年,從最初的負債少年,到後來的億萬富翁,這條路他走了近20年。這些年來,他堅持把賺到的錢1/3存起來,1/3消費,1/3做投資的原則,最終積累下上億身家。i黑馬分享本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四阿哥的理財智慧。黑馬人物榜職業:歌手、演員、制片人、企業家投資領域:影視遊戲制作、餐飲 、房地產、生活用品、服飾、食品等最近一次見到吳奇隆,是在第二屆搜狐時尚權力榜頒獎盛典上,他身著黑色禮服,一如既往的瀟灑與自信。在他身上,你看到的不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各種壓力下的煩躁不堪,也不是在演藝圈20多年積累下來的滄桑,更不是一線明星功成名就後的高傲與不屑。令記者感受更多的,是他對人生的謙卑與擔當,是對生活的堅定,對世界的淡然與樂觀。然而,說起吳奇隆的投資理財經歷,卻稱得上是“步步驚心”。13歲在街邊擺地攤如今已有億萬身家“很多事情,只要你經歷了,就是你人生里面的一部分,那已經擦不掉了。你一輩子六十年、七十年,一天就是一天,你過了一天,就是你自己的里面一小部分,是擦不掉的,不要後悔以前的事情。”――吳奇隆1970年10月31日,吳奇隆出生在臺灣,是家里的第二個孩子。小時候的他,立誌要做一名體育運動員。在小學一年級,吳奇隆就十分活躍地出現在各項體育活動中。上中學時,他連續三年獲得中學生運動會的跆拳道冠軍,並被保送到體專學習。然而,因為家里生意失敗,吳奇隆13歲就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每逢寒假,都會在忠孝東路擺地攤賣衣服,以此賺取學費和家庭生活費。1988年,在體專二年級的暑假,18歲的吳奇隆在北市東區擺地攤時被星探看中,希望他參加一場三人組合選秀比賽,也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小虎隊。吳奇隆、陳誌朋、蘇有朋組成的小虎隊,很快就成為90年代中期亞洲流行樂壇最走紅的演唱組合,被譽為“華人偶像團體鼻祖”,在整個華語世界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1991年12月15日,隨著陳誌朋的入伍服役,小虎隊解散。1992年2月,吳奇隆去香港發展,在之後的短短幾年時間里間,他推出了差不多13張個人專輯。其中,《追風少年》、《追夢》專輯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突破了雙白金銷量100萬張,每年專輯的銷量均排行前三名。在唱歌的同時,吳奇隆慢慢地接觸了電影。1993年,他參演張艾嘉出品的《新同居時代》,電影中他那體貼憂郁又帶清純的氣質令人印象深刻。1994年,徐克邀請他與楊采妮聯袂主演電影《梁祝》。 1996年,吳奇隆主演了香港警匪片《新喋血雙雄》,再次火遍整個臺灣。。然而,1997年吳奇隆應征入伍服兵役,雖然後來因手臂脫臼情況嚴重而停止服役,但在日新月異、新人輩出的演藝圈,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在那段時間里,雖然接拍了很多影視劇,但是有影響力的作品卻不多,吳奇隆本人則處於長時期不溫不火的狀態,甚至給人一種老輩明星的印象。2010年,吳奇隆主演《步步驚心》,飾演四爺雍正皇帝。這部戲播出後,迅速成為各大衛視的收視冠軍,吳奇隆也火爆2011年的熒屏和網絡,並重返一線地位,他的每集酬勞更是一度高達幾十萬元。2012年,吳奇隆成為臺灣演員收入榜的冠軍,根據媒體給出的數據,那一年,他收入2.7億元。投資多個領域 一部戲可以賣到8400萬“吃魚翅跟吃一碗粉絲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為什麽吃那個魚翅?我承認其實我是喜歡賺錢的,我喜歡享受這個過程,可是怎麽用,我不是那麽在乎。”――吳奇隆說起自己的理財心得,吳奇隆十分理性的表示,理財要做自己最熟悉的,別怕辛苦。另外就是懂得珍惜,對錢做合理的安排,比如他就會把賺到的錢分成三份,1/3存起來,1/3消費,1/3做投資。在體專二年級暑假時,吳奇隆白天洗車、到大樓擦樓梯,晚上再到東區擺地攤,賣洋裝和女生的小飾品。那時候,才18歲的吳奇隆做買賣就很有一手,他說“貨要和別人不一樣,有時候進價高一點,卻可以賺得更多。”因為長得帥,吳奇隆的生意特別好。1991年,吳奇隆投資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飲店,取名香港龍華樓。由於對泰國菜情有獨鐘,吳奇隆隨後在臺灣、北京、上海和蘇州等地開了多家泰國餐廳,其中就包括北京的“檸檬葉子”餐廳,這家店甚至吸引了王菲、李亞鵬、徐靜蕾、那英等不少明星。1993年,吳奇隆投資了尼奇世界服飾飾品店。此外,他對房地產投資也有一定的偏愛,有媒體報道說他在日本還有一個房地產中介公司,由表姐負責。這還不算,吳奇隆還曾投資過寵物店以及遊艇生意。後來,吳奇隆開辦了稻草熊工作室,他本人主管創作,合作夥伴海潤主要是介入管理和後期的發行。很快,工作室就投資了《新白發魔女傳》、《向著炮火前進》等影片。業內人士透露, 42集的《新白發魔女傳》已經賣到8400萬元,單集高達200萬元,而《向著炮火前進》也不會低於這個價格。有媒體據此推算,吳奇隆僅僅這兩部電視劇的收入就至少有1.6億元。事實上,2010年吳奇隆就曾給兩部電視劇和一部動畫片投過資,最後都因為各種原因,賠了錢。而為了籌拍《新白發魔女傳》,吳奇隆足足攢了三年的錢。他說,自己會花80%的時間拍戲當演員,利用休息、睡覺、遊玩的時間做幕後制作。兼任出品人與男主演的吳奇隆還表示:“投資《新白發魔女傳》,最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我有制作影視劇的能力,我會同步開發《新白發魔女傳》的電影和遊戲,希望做成整合營銷的模式。”吳奇隆投資影視劇,有著獨到的魄力與勇氣。很多劇組因為預算的壓力,會選擇精簡部門,而吳奇隆卻要求精益求精,在拍攝過程中遇到需要加強的地方時,會選擇再增加預算。他也會站在演員的角度,盡力為他們爭取好的待遇。此外,據媒體報道,吳奇隆已經購買了古龍巨著《絕代雙驕》的版權,並積極準備開拍。說起對財富的看法,吳奇隆說:“我覺得錢是重要的,但是它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舉個例子,吃魚翅跟吃一碗粉絲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為什麽吃那個魚翅?我承認其實我是喜歡賺錢的,我喜歡享受這個過程,可是怎麽用,我不是那麽在乎。”曾被債務纏身 出道12年才還清“人生里面本來就不能夠十全十美的,有希望、有理想的時候是很美的一件事情,不管做得到,還是做不到。”――吳奇隆吳奇隆父親吳飛元,曾經做過電影編劇,後來由於生意失敗和賭博,1988年欠下了一筆巨債。吳奇隆父債子還,從1988年出道到2001年拍《蕭十一郎》,他用了12年,才替父親還清債務。回憶起那段還債經歷,吳奇隆感慨萬千:“1990年時,每個月就要還將近20萬元人民幣。那時只能跟公司借錢,然後工作還。有蠻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工作大概都是20到22個小時,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吳奇隆說,他最期望回家的時候,看到家里是很平靜的,沒有人在掉眼淚,沒有人會來家里坐著等要錢。於是有那麽一個階段,吳奇隆要求公司盡量給他安排工作,哪怕是爛劇也接。很難想象,連續12年都在還債是個什麽樣的滋味。如今,在演藝界依舊保持一線明星地位的吳奇隆,經常會提醒自己,以前拍戲的時候,怎麽苦都能來,現在少睡幾個鐘頭就受不了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馮偉傑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51

快的打車補貼額度升至13元 騰訊阿里燒錢戰升級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204

打車軟件燒錢大戰繼續升級。

騰訊科技報導,為回應2月17日快的打車打出「快的打車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塊」每單立減11元,嘀嘀打車也在18日早間宣佈將補貼額度調高到12-20元之間。而18日下午15點,快的火速推出新補貼政策還擊。快的表示,原本定於18日開始的每單減免11元現在作廢,從18日下午15點開始,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最少給乘客減免13元,每天2次。按照「@支付寶」官微消息,每天的10001個免單大獎也提升到15000個。

「永遠比對手多補貼1塊錢,只要對手調整了,我們的政策就自動調整。」 快的強調。

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這兩款打車應用的燒錢戰在2013年燃起,於2014年年初癒加白熱化。

據《新京報》報導,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發起了乘客打車立減10元,司機補貼10元的活動。其對手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隨即跟進,1月21日快的打車也推出司機乘客返單10元的獎勵。

2月10日,嘀嘀打車第二輪營銷因補貼從每單10元降至5元被業內認為是放緩燒錢。快的打車則表示維持原有每單10元獎勵不變。

2月17日,嘀嘀打車宣佈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開始,對乘客、司機的獎勵從之前的5元重回10元。嘀嘀打車稱,總投入將高達10億元。

對此,17日下午,快的打車和支付寶立即回應,宣佈:「快的打車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塊」,2月18日0點起,乘客只要使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立減11元。

該口號一出,18日兩家燒錢戰再度升級。對於快的18日下午的最新政策回應,嘀嘀打車截至發稿尚未有新政策。

業內認為,表面上兩家目前是針對補貼金額「槓上了」,其實還是處於互聯網企業競爭常規的「搶地盤」階段。

據《新聞晨報》報導,看上去是打車軟件之間的一場鬥爭,背後卻是互聯網巨頭之間的一次角力。 「嘀嘀」打車2014年1月6日宣佈新一輪1億美元融資,騰訊是投資者之一。而「快的」打車2013年12月收購了上海打車軟件大黃蜂,阿里巴巴表示將聯合其他財務投資者進行持續投資,鞏固市場第一的位置。

背靠阿里騰訊兩棵大樹,嘀嘀快的放手肉搏。據瞭解,此前嘀嘀打車第一輪補貼(1月10日至2月9日)的補貼金額為4億元。嘀嘀打車宣佈第三輪營銷總金額達10億元。

不過,據《浙江日報》報導, 嘀嘀快的至今未分出勝負。不過,來自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快的」打車的市場份額為41.8%,居行業第一,「嘀嘀」打車39.1%,較第一僅差2個百分點。

「很多用戶司機都是衝著補貼去的,對軟件本身沒有什麼忠誠度。這也是燒錢策略退出市場後,打車軟件最應該擔心的問題。怎麼從誘之以利轉向理性補貼和培養用戶習慣,這才是打車軟件的長久之計。」業內專家表示。

據《京華時報》報導,互聯網分析人士孫傑指出,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背後分別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巨頭的競爭。但打車軟件目前都沒找到盈利模式,都是拿著投資人的錢在狂燒,目的就是短期內獲取大量用戶,改變全國市場的打車軟件格局,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因為只有最後佔據市場絕對地位的一方才能最終活下來,所以戰爭非常慘烈。一旦市場格局勝負分出,所有補貼勢必停止。打車軟件還是得回歸理性,回到做好產品和服務上來,尋找健康的商業模式才可持續。現在的價格戰,其實是雙方產品和服務差距太小導致。

據前述《新聞晨報》報導,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洪波表示,「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錢包的補貼活動,用戶要獲得補貼就需要綁定銀行卡,通過打車軟件,騰訊和阿里首先爭奪的是移動支付市場,培養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同時,「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主要瞄準一線城市的核心人群,這群用戶的價值很高,後續可以進行很多O2O(線上到線下)領域的嘗試。

洪波說,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沒有PC端清晰,PC時代,騰訊主要從娛樂遊戲賺錢、阿里巴巴主要瞄準電商服務、百度的商業模式是搜索,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業務交叉越來越多,衝突也會越來越多,不論是打車軟件等直接衝突,還是爭奪潛在收購對象的間接衝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62

女人幸福教(13):女性雜誌不會告訴你:優秀男人的擇偶條件(上)周謙

http://notcomment.com/wp/?p=16566

想結婚的女性都想找到好歸宿,高收人的優秀男人當然係女仕們「願托良喬」的對象喇!

可是優秀男人,作為市場上長期稀缺商品,而男女發展又關乎男女兩方互動,如果女仕唔清楚優秀男人的選擇條件,又點會有機會嫁到優秀男人?

本人作為亞洲最幸福男人(之一),可以好老實同大家講:

成功人仕做任何事情,一定係先定計劃與目標,再遂步按實際情況微調,加以實行。

優秀男人擇偶,當亦如是。那他們選擇的女仕,去經營一個高質幸福家庭,會有那些要求?

1. 非常良好的烹調技巧
2. 可以和他的家人良好相處
3. 願意生育下一代,而且可預見有教好小朋友的能力

點解係以上三個條件?大家不妨花時間思考下,下回再分解優秀男人擇偶背後的邏輯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92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13)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e68r.html

【西裝革履】

昨天晚飯後,我散步到海上世界。海上世界新裝面世,晚上有噴泉和表演,遊人如織,好熱鬧!突然,幾個西裝革履的人出現了,他們簇擁著一個人,明顯是個大官,大官目不斜視不苟言笑,其他人小心翼翼、神色緊張又透著傲氣,這幫人的著裝和表情與遊客格格不入。呵呵,裡面有幾個挺面熟,他們是這個地盤的領導,顯然在陪重要客人。

回到家,我脫下外套,打開衣櫃拿換洗衣服。我的服裝很簡單,平時換洗的衣服除了內褲多一點外,上衣和長短褲各有三件,但衣櫃被裝得滿滿的,大部分空間被我以前的職業裝佔領。我是一個不願扔東西的人,這個習慣很不好,想過要改,但改不了。西裝五套,其中皮爾·卡丹兩套,觀奇洋服三套,長袖襯衣八件,短袖襯衣八件,還有一件黑色風衣,一件呢子大衣,都是西裝樣式,外加領帶十幾條。十二年來,除黑色風衣冬天偶爾穿一下、做房地產顧問時穿過一天西裝外,其他衣服都沒穿過,襯衣都發黃變色了,還是沒扔。

在華商文化工作時,著裝隨便一些,上市公司董秘是伺候人的工作,代表公司形象,我必須每天精神抖擻出現在別人面前,買了不少好衣服,連戴的眼鏡都是三千多元。早上被鬧鐘吵醒,一秒也不敢耽誤,起床洗漱,要是沒睡好,趕緊用熱水沖個澡,尤其要多沖臉,最好沖得臉上冒出紅暈,讓別人看不出睡眼惺忪。在辦公大樓地下停車場把車停好,上電梯就會碰到熟人,不停地跟人說「早上好」。到了辦公室,先理一下當天的工作,就去跟人談事情,一天下來,幾乎沒有停歇……

其實,在國營企業工作,不光是做董秘,所有人都是在干伺候人的活兒。把別人伺候好了,自己才能舒服,當然,關鍵是要把領導伺候好。我們的辦公樓有個慣例,上級領導來公司檢查,要把電梯設置為專用電梯,在其他樓層都不停,只供領導和陪同人員使用。要是碰到上下班高峰期,電梯門口排著隊,那就在專用電梯外放一個維修牌子。這種時候會有排隊的人抱怨,但大多數人都不會說什麼,也許是司空見慣吧。

一個總伺候別人的人,又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伺候。記得有一次我上廁所,小便,旁邊站著剛到公司上班的大學畢業生,他討好地對我說:「領導好!領導您親自來上廁所了啊。」我損他說:「我不親自上你幫我上啊。」搞得小夥子滿臉通紅。小夥子雖然不太會說話,但他討好的口氣還是讓我很受用。

被人伺候確實很舒服,但久了會讓自己缺失基本的生活技能。我買車好幾年,都是司機幫著辦年審、維護、加油、洗車。辭職後,我就蒙了,趕緊向師傅請教,才學會做這些事。我總是想,要是真的可以幫忙上廁所,估計好多領導真的不會自己撒尿。

作為董秘,我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滿,與券商談合作,與基金公司溝通,接受媒體採訪,跟其他上市公司董秘切磋,給公司法律顧問打電話,我碰到的難題幾乎都跟法律有關,呵呵,難怪《風月俏佳人》裡李察·基爾的搭檔是個律師……白天的工作幾乎排滿,文字方面的工作只好熬夜做。業餘時間還要完成MBA學業,作為班上英語水平最差的學生,要讀英文原版教材,我必須花比其他同學更多的時間,常常熬到凌晨一點才睡覺。

MBA畢業後,2001年初,同學們辦去歐洲母校考察的申根簽證,我也辦了,但工作太忙,他們去歐洲轉了一大圈,我只能讓簽證作廢。那兩年根本騰不出時間出去旅遊,除了一次去廣州長隆動物園。印象最深的是裡面的白虎表演,這是長隆動物園的重頭戲:大鐵籠裡,十來只白虎在馴獸員的指揮下做各種動作,整齊有序。我看這樣的表演,會去注意馴獸員的一個不起眼動作,相信大多數觀眾不會留意:白虎完成一次跳躍,馴獸員會拿出一塊肉喂到虎嘴裡。兇猛的白虎為了一塊肉,每天重複他們的表演,我們為了名和利,每天起早貪黑伺候人。呵呵,沒區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16

首創石斑冷凍 13個憨漁民年收破億

2014-02-24  TWM  
 

 

一群看天吃飯的失意漁民,不到五年時間,打敗全台六千個對手,入列二○一三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這個只有十三人的團隊,產值破億元,平均每位漁民年收逾千萬元,居全台漁業產銷班之冠。

更難的是,他們挑戰賣冷凍死魚,卻能賣得比活魚還要貴!

原來今日成績單背後,是這群漁民一連碰上禁藥風波、八八風災及九一九水災衝擊,他們更團結,透過科學化管理提升品質,在危機中淬煉出生機,大膽顛覆養殖業,挑戰眾人心目中石斑魚生猛海鮮的形象,開闢出冷凍加工品新通路。

他們是永安石斑魚產銷第八班,會走上賣冷凍魚這條路,班長蘇國禎回憶,第一次衝擊是「二○○五年石斑魚傳出含孔雀石綠禁藥消息,整整兩年沒賣出一條魚,」他魚塭裡的石斑魚價值上千萬元,一個月光飼料費就破萬元。

接著是八八風災,又隔一年再來個九一九水災,自家近六公頃魚塭不是淹成一大片,不知道要堵哪裡,就是泡到髒水,成千上萬條魚因此流走或暴斃,損失四百萬元。

養殖,打團體戰互通知識,育成率增三成

「魚跑掉、死掉,沒有不灰心的,」班員林櫻聲補充說,「但是哭過了還是要重新站起來。」為了突圍,蘇國禎在二○○九年底,號召當地漁民共同組織石斑魚產銷班,從頭檢討各養殖環節,力拚品質最大化。

「石斑魚不好養,育成率是關鍵,」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黃徹源觀察,石斑魚平均育成率約五成到八成,如果只有五成很容易賠錢,加上養殖業受氣候影響甚鉅,除了技術需求也依賴管理方法,彼此互通訊息、截長補短的團體戰是必要的。

深知影響石斑魚利潤的氣候、單價無法操之在己,一旦育成率高,漁民總收入就越高,所以蘇國禎和班員先從魚苗品質下手,找育苗達人和檢驗專家當顧問,從最源頭把關育成率。

接著,由於當地地下水質含鐵過高,只能引海水養殖,受限鹽度、溶氧量等不同養殖條件,除相較屏東至少須多養一個月,放養密度也有差異,「好還要更好,」他透露,為了找出最適數量,所有班員一人出一分地,從六千尾放到一萬四千尾不等來實驗,一年過後,發現最適數量只有屏東一萬五千尾的一半。

「過去單打獨鬥時不曉得,團結就是力量,」蘇國禎說,養魚至少有氣候、水質、寄生蟲等問題,漁民遇到自己的魚不吃餌料時,透過交換資訊對照各自狀況,便能初步判斷問題所在。加總所有,育成率已從五成提高到近八成。

此外對漁民來說,打團體戰最「有感」的好處,便是透過共同採購降低成本。舉例來說,青斑、龍膽魚苗每尾大宗採購分別可省○.二和五十元,餌飼料每公斤則有兩元價差,再加總水車零件等設備價差,共同採購一年可節省超過百萬元。

販售,直接對通路首創急速冷凍,比活魚好賣

這一天,我們來到舊高雄縣沿海最小鄉鎮永安,遠遠近近的魚塭在早上清明的陽光下,熠熠發亮。眼前,蘇國禎正和一群工人,把上百尾活跳跳、二十斤以上的龍膽石斑撈上岸,送往一旁距離魚塭僅三分鐘車程的盛洋冷凍食品廠。

一尾尾石斑魚在離水一小時內,經過冰鎮、放血、去鱗、去鰓、去內臟、分級包裝等系列處理,便送進比照生魚片規格的攝氏負五十度急速冷凍,冷凍石斑魚或分切品,就這樣賣進全聯等通路和國賓、圓山飯店。

其實第八班最早能新增冷凍 加工通路,是因為蘇國禎么弟、盛洋總經理蘇國泰的一股傻勁。

「我看這條魚華人很愛,不甘願台灣這麼好的魚不能讓人享受到,」蘇家家族在永安世代養魚,蘇國泰十六個堂兄弟都是養殖業,同樣投入養殖的他,為了突破漁民會養不會賣、活魚運輸不便、辦桌對石斑魚大小等既有限制,以及無端受用藥波及等宿命,決定轉進冷凍加工,透過產銷履歷追蹤,確保食安與通路。

「誰要買你的死魚?」一開始,他找冷凍廠或中央市場盤商合作時,要把生猛海鮮冷凍的想法,常被譏笑「發瘋」,只好自己在三年前成立全台第一個石斑魚專業冷凍廠。

對通路而言,冷凍品可調節石斑魚淡旺季價量、各規格更易普及等優勢,讓他三年來初步打開通路。

對身兼漁民和冷凍廠老闆的蘇國泰來說,直接賣冷凍石斑魚到全聯等通路的價錢,高過賣活魚給大盤商,等於提高了石斑魚附加價值。

八班去年賣到冷凍通路的石斑魚有十萬斤,約佔全班年產量十分之一,儘管量還不算大,卻有助調節產銷,「歡喜,通路越多越好,有機會越銷越大,不用被活魚綁得死死的。」蘇國禎說。

「活的東西不能掉以輕心,明、後天會怎麼樣不曉得,」林櫻聲說,夏天時凌晨四點就要起床準備餵魚,深夜怕魚塭發電機跳電,要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還隨時可能因天候變化出狀況,或深夜時遭小偷釣走高貴的龍膽,因此這十三個人年收千萬,卻從沒出過國的大有人在。

這群漁民重新定義了石斑魚,不變的卻是他們對石斑魚的感情。下一步,他們要讓永安石斑魚名氣更響亮,用品牌賣高於市場的差別定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45

2014-3-13 工作總結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f44.html
今天完成了高速鋼、模具鋼和鈦合金產業鏈及競爭格局分析。
1.高速鋼:上游產業為鐵礦石、冶金焦行業、其他金屬(鎳、鉻、錳、鉬等)行業,下游產業為高速鋼切削工具,高速鋼切削工具的下游產業為汽車業、機械製造業、航空業、化學加工及電子工業。當前高速鋼的全國總需求預計為8-10萬噸,全國總產能為8萬噸左右。
高速鋼業務主要面對中國國內高速鋼供應商的競爭,國內高速鋼製造行業呈寡頭競爭格局,目前天工國際、江蘇飛達、河冶科技三大企業幾乎壟斷國內高速鋼市場,其餘企業的市場參與度有限。按全國總產能為8萬噸左右計算,天工國際市場份額為50%左右,江蘇飛達市場份額為25%,河冶科技市場份額為12.5%左右。天工國際作為中國營業額最高、產量最大的綜合高速鋼及高速鋼切削工具製造商,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
2.模具鋼:上游產業為鐵礦石、冶金焦行業、其他金屬(鎢、鉬、釩等)行業,下游為模具製造,其中熱軋模具鋼用於發動機等熱澆鑄產品的模具製造,冷軋模具鋼用於車門、外殼等模具的製造,塑料模具鋼用於輕工產品的模具製造。當前模具鋼全國總產能為60萬噸左右,其中20%為進口高端模具鋼。
天工國際目前已經位列中國五大模具鋼生產商之一,年產能為5萬噸。2010年,公司模具鋼銷售單價1.66萬元/噸,毛利率29.2%,噸毛利4855元/噸。相比國內競爭對手(寶鋼特殊鋼分公司、東北特鋼集團、舞陽鋼鐵、長城鋼鐵),主要是民企機制上比較靈活、對客戶需求響應較快、激勵制度更好,成本控制更嚴。相比於國際競爭對手(德國S&B、奧地利百祿鋼廠(BUAG)),主要是成本優勢,主要原材料鎢、鉬等稀有金屬國內出口有關稅、配額等限制。
3.鈦合金:上游產業為鈦冶煉和鈦熔鑄行業,下游產業包括航空航天、工業、醫療等。目前國內鈦合金的供給狀況為:2012年我國海綿鈦產量約為7.1萬噸,鈦錠產量約為7.4萬噸,鈦粉產量約為0.1萬噸,鈦加工材產量約為6.1萬噸;需求狀況為:我國鈦合金產品的消費量在近三年呈現平穩增長趨勢,2011年海綿鈦的消費量為5.6萬噸,同比增長2.1%,到2012年消費量增加至5.9萬噸左右;2011年鈦加工材的消費量為4.5萬噸,同比增長24.9%,到2012年消費量增加至5.1萬噸左右。從鈦合金的消費領域來看,主要用於鈦設備製造,鈦設備主要用於化工行業,其鈦消費量佔比達到55%,其次是航空航天,消費量佔比為8.3%,冶金和電力的鈦消費佔比分別為:5.5%和6.6%。
目前我國較大的鈦合金生產企業主要包括寶鈦、五環鈦業、中北鈦業、寶鋼股份特殊鋼分公司,2012年鈦合金產量約佔市場總量的52.5%。相比之下,在產品種類方面,天工國際目前主要以生產鈦錠、鈦棒等初級產品為主,然後賣給拉管廠加工;在產量方面,2012年,全國鈦錠產量64927噸,鈦材產量51557噸,按天工國際最大2000噸產能計算,其市場份額只佔不到2%;在市場推廣方面,雖然鈦合金最大下游市場是航空、海洋、醫療等,但這些領域要求很高,短期內進不去,現階段主要是在民用的體育器材、消費電子及工業管道材料等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拓展。因此鈦合金雖然屬於較有發展前景的業務,但是天工國際在短期內不具備較強的競爭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602

13年第四季投資回顧(上)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19662

美國聯儲局的量寬退市已成定局,儘管流速有所放緩,但資金流向沒有改變——繼續由新興市場流向成熟市場。

環球主要股市在第四季主要是波幅上落。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指數在第四季升7.61%,輕鬆跑贏升幅1.54%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跌升1.9%的MSCI中國指數,反映資金流向未改。

Picture

各環球主要市場指數在2013年第四季表現各異。在我們追蹤的二十四個指數中,有十八個股市錄得升幅,升跌比例接近7.5:2.5。值得留意的是,下跌的六個股市中,季度計跌超過5%的只有泰國曼谷股市及上海A股;而升超過雙位數百分比的指數則有日本、德國及納斯達克指數,請參考以下圖表:

Picture 

鬧劇完結

踏入10月,華盛頓就聯邦預算和債務上限問題上的角力變成了全世界的關注點。然而,債務上限的政治鬧劇已經是第三度上演,市場會否變得麻木,才是分析的重點;亦因此,資金的反應才是值得投資者留意的關鍵。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市場這次沒有被嚇怕,在接近死線前,調整主要仍集中在美股,而且更似是來自高位套現因素居多。從「執平貨」角度出發,資金的下一個目的地應該在歐洲。

深化改革

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全文披露,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細節出台,市場的希望失而復得,大行轉軚看好,市場情緒突變,「後三中全會」行情終於啟動。從概要看,《決定》有多項細節值得留意,依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路線,要簡政放權,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同時把打貪反腐升級,要解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這些都是針對地方政府。其次是落實金融監管改革措施,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且有不少篇幅提及自貿區。社會民生上,放寬「一胎政策」,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事實上,《決定》中,幾乎每個板塊都找到與改革相關的概念,而習李提出的改革路線,更始終不離兩個中心思想:開放、轉型。

比特狂潮

2013年的網路世界,比特幣如同罌粟花般瀰漫,有人為之迷醉,說是貨幣的未來;而有人稱之為魔鬼的謊言,龐氏大騙局。更為瘋狂的是,比特幣的交易價格,從2010年5月首次交易的0.03美元/個,漲到了2014年末的1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比特幣價格3年多竟漲了3萬多倍。12月5日,比特幣在中國人行警告的打壓下大跌。「末日博士」麥嘉華認為,市場正處於巨大投機泡沫之中,並且已滲透到股票、債券、比特幣這種另類貨幣和農地等各個層面。

中日冰點

12月26日,正當日本近期與中國及南韓的關係跌至冰點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是自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以來,時隔7年後再有日本首相任內進行有關參拜。此舉迅速激起中韓強烈反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安倍或是時候要回到經濟議題上,否則,歷史上,他或要為埋下日本國運進一步衰落的伏線而負上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78

13年第四季投資回顧(下)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23733

回顧港股表現, 2013年第四季可以說,「成也三中,敗也三中」。內地經濟數據見底回穩,加上11月中旬公布三中全會改革細則,大市升溫,突破上半季牛皮悶局,12月初高見24111點,半年波幅4298點,漲幅達22%,但12月改革夢轉冷,單月最多跌5.8%

恒指全年最終僅升649點或2.9%,在過去十年中,表現屬倒數第三(若只計指數上升的年份,則升幅是十年來最小)。市場憂慮內地經濟放緩,國指走勢落後於恒指,國指全年倒跌620點或5.4%。滬指2013年累計下跌153點或6.8%,遠較亞太區股市遜色之餘,也跑輸歐美股市,自2010年起,連續第四年成為全球輸家。

回望港股過去一年,完全符合「炒股不炒市」原則,指數升幅雖小,藍籌升跌幅榜中,卻不乏暴升急挫成分股。藍籌股三甲由科網及濠賭股包辦,藍籌新貴銀娛(027)榮膺升幅榜首,全年大漲1.3倍,雖然其主席呂志和曾指股價過高,但無阻其如虹氣勢。另外,保險、環保能源、券商及部分汽車股亦屬標青板塊,龍源電力(916)全年暴升87%,成為最佳國指成分股。有人歡喜有人愁,煤炭股成為2013年雙料輸家,排行恒指及國指榜尾,中煤(1898)全年急挫四成八。

對於港股2014年前景,不少投行仍然樂觀,渣打及瑞銀公布「最牛預測」,預期恒指高見28000點,瑞銀認為最樂觀情況可高見28878點。其餘各行對恒指年底目標則大致介乎25000點至26500點。標普旗下Captial IQ亞洲估計,美國失業率仍高企,預料退市步伐較緩慢,看好交通、航空及公用股,恒指及國指2014年底目標26190點及13250點。Capital IQ認為,交通類股份已見底,利潤率改善,燃油價溫和利好航空股;公用股今年有併購概念,料投資者興趣增加,加上成本收入比例改善,有利支持收入。

新股賺錢

一直深受大市氣氛影響的新股市場,2013年下半年也見強勢,而新股的投資回報亦尚算不俗。今年新股「賺錢王」為雲遊控股(484),若以掛牌當天收市價沽出計,該股每手賬面獲利1650元。其次是海螺創業(586),於上市當日每手賬面獲利1620元,僅以30元之差屈居次席;此外,福壽園(1448)、金邦達寶嘉(3315)以及靄華押業(1319)也緊隨其後,於首日每手賬面分別賺1490元、1400元以及1320元。

全球最牛

日圓兌美元全年更累積近21%的跌幅,是1979年以來34年最差全年表現。但日本的振興經濟政策持續,預料將令日圓的廣泛跌勢延續至2014年。受惠日本首相安培晉三施行量化寬鬆及弱日圓政策,資金從各方湧至,日經225指數較去年底累升達五成七,勇奪2013年區內表現最佳股市,同時跑贏今年頻頻破頂的美股,成為今年全球最牛股市。

不牛不熊

綜合內地券商預測,市場普遍預測滬指2014年表現介乎1900至2600點,以上限計,即較2013年底收於2115點,有23%潛在升幅。不過,內地股民似乎未看好A股,據網易的調查顯示,近七成股民認為滬指最高位不超過2500點,逾三成股民更認為最低跌破1500點。

申銀萬國指出,隨着政策面的不確定性下降,A股的吸引力將提升,滬市最高有望見2600點,但經濟正處向創新驅動發展的切換期,A股大市全面「轉牛」的機會不大。由於貨幣政策調控從緊和美國逐步退市等因素,今年宏觀流動性仍然中性偏緊,但是股市流動性未必差。

三大主線

A股在2014年須把握三大主線,主倉大消費,同時收穫政府投資和改革紅利。第一條主線:群眾消費板塊。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在削弱,疊加低基數效應,消費增速將恢復。再考慮到通脹緩升以及經濟結構往消費轉向,具有防禦價值的大消費板塊將成資金配置的最佳選擇。相對看好農林牧漁、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

第二條主線:政府投資重點。預期2014年政府財政支出結構邊際增長最快的領域,主要是國家安全(包括國防軍工、資訊安全、安防等板塊)和生態環保(節能、新能源、環境保護與修復等)領域,投資機會更為確定。

第三條主線:改革兌現主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執行期,A股主題機會也將被持續啟動。國企改革、對外開放和人口戶籍政策調整相關的概念板塊值得關注,資本市場制度重構下的新股投資機會也應深入挖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