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tudio A被指揀客 不做港人生意

1 : GS(14)@2013-01-27 14:52:12

其實呢間背景又是台灣郭台銘個弟弟加金鷹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124/18144769
操普通話可購10部iPad mini
現年16歲的中四男生Rex昨向本報指,前日下午3時許,到位於屯門市廣場一期的Studio A,向一名男店員查詢iPad mini的售價,「我指住部機,乜都未問,佢睥一睥就話冇貨啦!」
Rex稱,「冇幾耐就有一個大陸人(操普通話),拖住手推車問iPad mini資料」,當該顧客問「還有沒有貨」時,便被帶到一個角落悄悄說話。突然該名顧客高聲說:「我要10部16GB Wi-Fi版!」店員隨即「攞咗10部iPad mini放落大陸人嘅紅白藍袋度」。Rex已向蘋果公司投訴該店揀客賣貨。
Studio A市場部負責人陳小姐回覆本報說,該店iPad mini每人限買一部,所有顧客一視同仁;他們翻查過閉路電視及電腦開單系統,沒有發現所說情況,質疑Rex說法。
2 : GS(14)@2013-01-27 14:52:25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42662[/realblog]
3 : GS(14)@2013-01-27 14:52:36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38887[/realblog]
4 : GS(14)@2013-01-27 14:52:45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7990[/realblog]
5 : GS(14)@2013-01-27 14:52:54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7495[/realblog]
6 : GS(14)@2013-01-27 14:53:02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6435[/realblog]
7 : GS(14)@2013-01-27 14:53:28

http://tw.myblog.yahoo.com/ken61 ... &prev=19852&next=-1


中美實 拿下Studio A 49%股權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玲、詹惠珠/台北報導】

  

國內老牌染料廠中美實昨(11)日宣布,砸下約25.72億元拿下正崴集團旗下Studio A的49%股權,轉型通路商,中美實背後最大股東為在大陸經營百貨商場的金鷹商貿集團,透過此合作,Studio A將可快速在大陸拓點,擴充蘋果大陸市場影響力。

中美實是台灣分散性染料領導廠商,近年營運表現不佳, 去年被金鷹百貨旗下金鷹國際投資入主49.08%股權,為最大股東。中美實上半年稅後每股仍淨損0.06元,但近1個月股價狂飆,漲幅超過1倍,昨日上漲2元,收35.9元。

中美實昨日公告,以每股306.25元的價格買進Loyal Pacific International Limited(LPI)的普通股,LPI持有蘋果專賣店Studio A集團49%股權,總交易金額為25.72億元,交易完成後,中美實成為Studio A第2大股東,正崴仍持有51%。中美實同時也公告董事長異動,新任董座由建宏投資法人代表趙元旗出任。

主導Studio A的晶實科技公司總經理關恆君對此表示,金鷹百貨看好Studio A在中國的發展,因此表達投資的意願,雙方在結盟後,對於Studio A擴展中國大陸的據點將如虎添翼,對正崴集團相當正面。

據了解,目前金鷹百貨在全中國共有28個購物中心,計劃未來3年達到50家,而Studio A在中國有10多家門市,其中有7至8家在金鷹百貨的通路開店中店,正崴和金鷹的結盟,等於打開了正崴集團在中國的通路,可望快速拓點。

正崴尋找策略夥伴,是以中國大陸的高檔百貨公司為主,目前和金鷹在南京、合肥、昆山、無錫、鹽城等地合作,預估隨著金鷹百貨的成長,正崴明年在中國大陸的蘋果專賣店可以增加30至40家。

中美實表示,本次出手投資Studio A集團,是公司進軍中國消費通路市場第1個策略合作案,該公司強調,Studio A集團為亞太地區Apple優質經銷商,並在台灣、香港及韓國擁有領先地位。

金鷹董事長王恆 身價逾千億元

金鷹百貨在台灣知名度不高,但在大陸台商界,金鷹商貿集團卻是赫赫有名,董事長王恆更曾獲選2011年中國胡潤外來富豪榜第4名,身價超過1,000億元,是中國百貨業大亨。

王恆小學4年級從香港移居台灣,大學畢業於文化大學經濟系,之後到美國念書、創業,他在美國靠房地產崛起,賺到第一桶金後,1992年西進大陸南京展開投資。

目前,金鷹在香港掛牌上市,在大陸擁有28家購物中心,遍及16個城市,多數據點聚集在江蘇省一帶,上半年金鷹旗下購物中心共創造人民幣80.5億元(約新台幣374億元)產值,營收則達到人民幣18億元(約新台幣82億元)。

金鷹昨日在港股上漲0.52港元,收15.7元。

王恆西進中國近20年打造購物中心王國,金鷹更在南京打造58層樓的金鷹國際商城摩天大樓,是南京重要的建築物地標,對操作房地產有一套的他,比起許多台資到大陸投資百貨的業者更敏銳。

業界人士說,過去台資百貨業在大陸都是承租大樓經營,近年大陸房地產飆漲,房東租金更是年年開漲,讓台商吃了不少苦頭,王恆提早因應,目前金鷹百貨的據點有近60%都是金鷹自己的物業,比例相當高。

去年,王恆入選2011年胡潤中國外來富豪榜第4名,身價約人民幣250億元,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
8 : GS(14)@2013-01-27 14:53:48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6315
中美實 飆漲內幕

  文/黃琴雅


找胡定吾、蔡明忠參股
以每股三○六元買下蘋果專賣店Studio A四十九%的中美實,最近股價突然暴漲近一倍,又有叫得出名號的大咖入股,是否能脫胎換骨走向轉機性題材,市場正拭目以待。

從來沒有一家上櫃借殼公司的私募案,可以吸引這麼多台灣企業聞人共襄盛舉,化工染料製造廠中美實可是當前的第一家,金控老闆、金控總經理、證券業老闆、創投人士、股市金主等統統前來參與募資,盛況空前。

九月二十四日,中美實公告增資案,將以私募的方式增資十二‧三五九億元,每股增資價從七月訂價的十二‧七五元,上調到十五‧三五二元。公告當天,中美實跳空漲停,自此一路飆漲,從二十元漲到十月十二日的三十八元,大漲九○%,在成交量萎靡的當前,頗為突出。這是繼二○一○年八月,中國金鷹百貨集團入股中美實四九%股權後,再次上演股價驚異奇航記。

翻開參與這次參與中美實私募案的名單,發現全都大有來頭,除了中美實大股東金鷹國際認走三一‧八四%,前開發金總經理胡定吾旗下的胡弼華投資與定利開發兩家共認了約十三%;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兩兄弟也透過自家的國基投資認了六%;而前?亞證券董事長陸大文與總經理陳智亮都有認;曾涉入台鳳案的股市金主潘希偉也是名單之一,連永豐金總經理蕭子昂也認一百張,顯見這樁私募案的轟動。

當然,中美實也沒讓這群大戶虧錢,股價已上漲到他們認購價的近一倍,只是,這群大戶買的股票有三年的閉鎖期,現在只能仰望股價的上漲,股票卻賣不得。

拿「家當」投資LPI 進軍中國
令人好奇是,在私募案繳款完成的十月八日隔二天,中美實就公告以每股三○六元買下持有蘋果專賣店Studio A( 晶實科技)四十九%股權的公司LPI( Loyal Pacific International Limited),總交易金額高達二十五‧七億元,比中美實增資後股本二十億元還高出五億,且該金額占中美實總資產七三%、股東權益( 淨值)的一一三%,也就是中美實拿淨值去買LPI這家公司還不夠付,是怎樣的公司值得中美實拿全部「家當」去投資?

從中美實的公告中,買LPI是為取得Studio A的四九%股權,以做為中美實前進中國消費通路平台的第一個策略合作案例,若換算成晶實科技股價,每股約值二九○元。但若仔細查閱Studio A( 晶實科技)二○一一年的財報,這家資本額一‧八億元的公司,營收約為二七億元,淨值則只有四億元,稅後賺一‧八四億元,去年每股獲利約一○‧二七元,若以股價淨值比計算高達十三倍,本益比也有近三○倍,這麼「高貴」的價格,在市場可是少見。

「中美實買Studio A的價格不算高,以這兩年Studio A在中國、香港、韓國的發展可期,尤其是中國通路前景很大,」中美實總經理向志中說,未來中美實大股東金鷹將與Studio A合作,快速擴展Studio A的據點,「若真的太貴,這些人( 指私募參與者),怎麼可能來投資?」
9 : skfv(15984)@2013-01-27 23:06:16

又搞呢d野......之前有間化妝品公司又係咁......
10 : teddycmh(30805)@2013-01-28 02:40:36

以後我去買野全部都講普通話先...
11 : LHC(34894)@2013-01-29 14:00:46

識時務者為俊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89

女醫生被殺 疑港人買兇判上判

1 : GS(14)@2013-04-13 17:25: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13/18226729
被捕河南漢姓費(23歲),今年1月13日在河南落網後,有人初時聲稱是酒店新請來的員工,看見死者衣着光鮮,使用名牌相機,遂打她主意謀財害命。不過,經過近3個月調查,公安發現案件並非單純的劫殺案,而是有預謀置曾詩樂於死地。

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據悉,公安調查後相信主謀是香港人,疑對曾詩樂心懷怨恨,找人到內地聯絡殺手中介人策劃殺人大計,中介人後來再「判上判」,最終物色到姓費的河南漢當殺手,疑兇的手機也顯示,案發前曾與一名中介人通電話,在公安嚴詞詰問下,費和盤托出承認收錢殺人,推翻早前劫殺的口供。公安曾要求香港警方協助提供曾詩樂的背景資料,不排除短期內會有更多人被捕。
曾詩樂去年聖誕節與男友到深圳大梅沙一酒店度假,兩人各住一間房,12月26日曾詩樂被揭發伏屍床上,後證實遭人扼斃,其iPhone手機及相機不翼而飛,財物則完好無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42

港人食米40年跌60%

1 : GS(14)@2013-05-12 14:52:47

677...小心d

                  【需求下跌】
稻米為港人主食,港人現時進食的米逾99%為進口米,本地米只佔不足1%。在農業缺乏發展誘因下,本港難望種米自給自足。政府數據顯示,每名港人的食米消耗量越來越少,06年時每個港人平均每月進食3.8公斤食米,較上世紀60年代大跌逾60%。

本地米僅佔市場1%

                  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本地的進口食米主要產自泰國,港人進食的白米90%是泰國米。其餘10%的進口食米,以內地或澳洲為主。
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指,本地生產的稻米市佔率不足1%,香港要做到在食米方面自給自足,非常困難。
統計處數字也顯示,本港減去轉口後的食米留用進口量,1967年時為412,650公噸,到2006年時已跌至312,510公噸;若以人均每月消耗食米量計算,2006年時每個港人平均每月進食3.8公斤食米,相對1967年時,每名港人平均每月進食9.2公斤食米,是2006年進食量的2.4倍,反映港人對食米的需求,在過去40多年間明顯下跌。香港越吃越少米,主因是新一代港人飲食習慣轉變,白米飯已非主糧。
《蘋果》記者                                                        
2 : GS(14)@2013-05-12 14:52:54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80

福田亂過馬路 半小時18港人斷正  拒畀¥20 港女罰企街

1 : GS(14)@2013-05-26 15:08:5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253

港男斥交警大細超

                                    記者所見,大部份港人在上址過馬路時都沒睇交通燈,僅看馬路有沒有車輛,只要無車就橫過馬路。港人黃先生說:「喺大陸過馬路邊有人睇燈㗎,係睇車啫嘛。個個都係咁過啦。」黃先生不忿交警只捉港人,他眼見多名內地人衝紅燈卻沒被捉,即時指摘交警執法大細超,交警解釋:「我哋捉你之前要錄影作證據,得一部攝錄機,人手又有限,邊捉得咁多。」
5名交警僅執法半小時,便躲在交警崗亭嘆冷氣,一名交警透露,他們會不定時不定點執法,罰款不是主要目的,宣傳及教育才是重點;且每天都有固定任務,任務完成就可以稍作休息。
記者在上述兩口岸進行多個街訪,發現大部份經常進出港深的港人,都知道深圳現推行重罰行人衝紅燈新例;但不少上水居民則表示未聽過。對於罰款100元是否過重,有人贊成,有人認為過重,意見各佔一半。
上周四新條例實施第一天,深圳交警公佈當天共有1,973人被罰,記者當日在羅湖區春風路、江背路交界,見到逾十名港人被捉,但他們均拒絕出示回鄉證。其中一名港人認為罰20元可以接受:「俾人登記咗證件,下次咪會罰多啲!邊有咁笨。」
2 : GS(14)@2013-05-26 15:09: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255



【律師意見】
行人在內地過馬路衝紅公仔屬違法行為,根據內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條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須處以罰款;但原來「罰企」在內地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
罰企當做義工不違人權

內地律師孔維釗表示,在10多年前,交警強制衝紅燈的行人罰企,協助維護交通秩序,曾惹來民眾非議,但是近年內地為了改良「中國式過馬路」,即巿民根本不理會燈號,湊夠一小撮人就可以過了。
內地執法部門推行嚴厲手法,處罰違規過馬路的行人,但巿民以「罰企」作為抵消罰款,屬自願做義工性質,未有侵害人權之說。
不過,孔律師表示,若交警將巿民穿上綠背心在維持交通秩序的相片,放到互聯網公開,作為宣傳教育工作,便涉嫌侵犯肖像權和私隱。
根據內地《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受害人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05-26 15:10: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257


【罰款細則】
「我哋係香港人,點知大陸幾時有新法律!又冇宣傳,至低限度應該喺關口寫明啦。」港人李先生,前日在深圳交通新條例生效第二天下午4時許,從香港落馬洲口岸入境到深圳福田區;他出關後準備到水圍村與朋友食飯時,經過裕亨路口時衝紅燈被交警截獲。李先生接過罰時向交警稱:「我冇錢點交呀?」並拒絕在罰單副本上簽名;該名交警請示上司後向他表示,一定要簽收罰單,交不交罰款與交警無關。李不忿地接過罰單說:「我實唔交㗎。」
罰款可在銀行過數

另一名衝紅燈被捉的港人王女士,交警扣起回鄉證準備開罰單時,她得悉穿綠背心可抵銷罰金,即時衝上交通警崗說:「我冇人民幣呀,我着件衫罰企啦。」另一違例港女亦被安排與一名同樣衝紅燈的日籍男子一起「罰企」,她直言只要穿綠背心的照片不張貼出來,罰企好過罰錢。
據在福田口岸裕亨路口執行捉行人衝紅燈的一名交警表示,執法時會先用攝錄機拍攝作證,再將違例者的證件號輸入電子手賬,打印一式兩份罰單,違例者須簽收副本,罰金可在任何一間銀行繳交。違例者若15日內不交罰款,將會每日罰滯納金3%;若不交罰款將會影響日後考車牌及新車上牌等申請。
在2012年12月《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實施時,對行人衝紅燈罰款是20元;一年多來全市共有6,335名行人衝紅燈被罰。今年1月1日深圳當局再修訂條例,將衝紅燈罰款定為三級制。新條例經六個多月諮詢及宣傳後,於本月23日正式生效。
深圳衝紅燈懲處細則

【罰款20元】
罰款理據:衝紅燈(初犯)
不交罰款懲處:
罰企20分鐘,協助維持馬路秩序

【罰款50元】
罰款理據:
1)帶頭衝紅燈
2)有一次衝紅燈被罰紀錄
3)上午七點至九點;下午五點至七點的交通高峯期衝紅燈
不交罰款懲處:
罰企40分鐘,協助維持馬路秩序

【罰款100元】
罰款理據:
1)衝紅燈釀成交通意外
2)不聽指揮及勸阻
3)有二次衝紅燈被罰紀錄
不交罰款懲處:
罰企60分鐘,協助維持馬路秩序

資料來源:《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深圳亂過馬路中港人各有藉口

港人:
‧學內地人過馬路
‧人行我跟住行
‧以為大陸衝紅燈唔使罰錢

內地人:
‧趕時間
‧色盲
‧睇錯交通燈
‧去醫院
4 : GS(14)@2013-05-26 15:10: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259
【專家之言】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表示,亦得悉近日內地加強對違例過馬路人士的罰則,由於港人過去學習了「中國式過馬路」的方法,不少人沒看交通燈,「見人過就過」,因而令不少港人中招被罰。
李耀培就內地繁忙主幹道,加設行人過路燈倒數計時器分析,不少等候時間超過100秒,甚至最長見過180秒,此乃要平衡行車的流量管制,惟車輛流量快,行人等候時間往往過長,不少人因等得不耐煩而衝紅公仔。此外,學者研究發現,天氣和時間亦會影響人們衝紅燈的意欲,李耀培說:「每逢夏天到秋天之前,最熱的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4時之間,最多交通意外發生。」
事實上,根據內地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曾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杭州巿行人對可忍受等待時間約為70至90秒,而其他國家的研究,包括英國人可忍受等待時間為45至60秒,德國人的忍耐限度則是60秒。
心理學博士陳天祥表示,其實沒有一個「黃金數字」反映人們衝過馬路的意欲,因為促成人們衝紅燈有多個因素,因人而異,但60秒有足夠時間讓人考慮要不要衝過馬路。
《蘋果》記者
5 : hh0610(1603)@2013-05-26 20:55:23

我實在告訴你們. 深圳開車最狼, 第一要數大貨車, 第二就係掛中港牌(部分)仆街司機. 出撚哂名!

上個禮拜, 俾兩架中港牌司機爬頭. 滨海大道開130+, 逢車過車, 痴撚左線.
6 : 肥B(18468)@2013-05-28 11:14:34

老實講, 我都唔知加強左執法喎, 我一個星期先上去一次, 返港多數都係經福田口岸, 但唔駛過馬路, 都係落客區一落就入關口, 來去匆匆, 真係唔多為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65

李兆基批港人港地「不重要」 辣招令內地客買少見少

1 : GS(14)@2013-06-08 15:25: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07/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兩幅位於舊啟德機場的港人港地,被中資的中國海外(0688)高價奪得,恒基地產(0012)主席「四叔」李兆基就認為,標價超出其他發展商預算,不太划算。他更向政府表態稱,近期內地客南來香港購樓大減,「有沒有港人港地根本不重要」。有證券商亦形容,由中資背景的中國海外高價掃入不許內地客沾手的港人港地,完全是諷刺。

在李兆基稱港人港地政策並不重要之際,發展局長陳茂波就指出,他注意到境外人士對香港物業投資意欲仍然存在,港府將會積極研究加快推出其他港人港地及進行立法。

發展局:將研究為港人港地立法

李兆基昨日在美麗華酒店(0071)股東會後見傳媒時表示,樓價不會因港人港地而有變化,這項政策並不重要。他指出,政府推港人港地的原意讓本地人能夠以較低價格買樓,但事實是不會因為有了這政策,價錢便會賣低或賣高。另一方面,港府近年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等措施,現在只剩很少內地人來港買樓,所以有沒有港人港地不太重要。

對於集團並沒有投得首兩幅港人港地,李兆基指出,集團有許多舊樓重建項目,土地儲備充足,本來便不急於投地,所以當其他發展商出價太高,超出恒地的預算,便會放棄。「日後售價起碼每呎要過萬,唔划算。」

九倉撐港人港地 指「不妨一試」

他認為其他人出價貴,但並非不合理。而只賣給港人的港人港地卻由中資公司投得,他認為「中資公司要在港立足亦無不可,價錢出貴少少,試驗一下並不是問題。」不過,他相信這次中國海外(0688)的出價已是最高,日後港人港地的投標價不會再這麼高。

雖然「四叔」認為港人港地價錢高,但是九倉(0004)主席吳光正昨於股東會後表示,中海外投得啟德兩幅港人港地,中標的作價即代表是市價,沒有存在不合理的情。

吳又指出,港人港地政策「不妨一試」,因為今次啟德地反應熱烈,中標的金額亦都相當吸引。

證券界方面,里昂證券稱,由具中資背景的中國海外以一敵十,奪得兩幅港人港地具諷剌意味。該行估計樓盤落成後售價為每平方呎9500元,毛利率及純利率分別只有19%及16%,比中國海外的2012年度純利率24.5%為低,對中國海外的投資者略為負面。

瑞信則認為,若該兩幅港人港地項目以現時二手樓價錢銷售,經營利潤率為19%。就算能夠以二手樓價溢價8%銷售,經營利潤率亦只25%,較其自己原有業務的平均經營利潤率36%為低。中海外股價昨天下跌2.84%。

明報記者 陳偉燊、廖毅然、葉浩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10

沙膽虹手記:港人港地一團糟 沙膽虹

1 : GS(14)@2013-06-08 15:57:24

http://www.sharpdaily.hk/supplem ... E5%9C%98%E7%B3%9F/1
每日都思考香港房屋問題的梁振英,一直以提倡港人港地民粹政策為傲,連記者問六四都答非所問,大談港人港地,其實整個港人港地構思和推行都一團糟,連諗都未諗清楚。
首先,自政府在去年底推出買家印花稅,對非香港永久居民在港置業要打兩成釐印的辣招出台後,海外買家幾乎已絕迹香港物業市場,全香港的物業已變成港人港樓,還需要推港人港地嗎?
梁振英卻死撐,硬以港人港地方式推出兩幅啟德地皮招標。這兩幅地先天不足,限制三十年內只能賣給香港永久居民,日後一旦經濟逆轉,樓市下滑,政府撤銷買家印花稅救市,港人港樓價值就差一大截。由於發展商只能賣給香港永久居民,市道差亦不可以將單位轉租,落標當然非常審慎,執唔到死雞就算數,真不明白中國海外憑甚麼如此勇猛,以市場預期上限高價搶購,不是托價保住梁振英面子,亦想不出更好理由。
以每方呎實用面積地價五千元投得地皮,連建築費和利息開支,成本亦要每呎八千多元,一旦未來三年內政府將買家印花稅撤銷,到時中國海外推售樓盤就肯定有壓力。梁振英不知會否投桃報李,三幾年內都不撤銷買家印花稅!

沙膽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22

C觀點 - 施永青 港人仇富 富人撤資 (2013年07月22日)

1 : GS(14)@2013-07-23 00:43:1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4450&d=2110本欄多次提醒社會,煽動仇富情緒對香港不利,其實不論貧富,都不喜歡被人仇視。全世界歡迎富人去的地方很多;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香港行資本主義,富人他去後,難道可以改由窮人主持大局?
多年前,李嘉誠先生曾婉轉地表示:若是香港人真的不喜歡他在香港投資,他可以把資金投去其他地方。當時有人是這樣回應的:叫他不要威嚇香港人,有本事就撤資吧!看看別的地方是否有香港那麼容易賺錢!
香港人沒有給李嘉誠嚇倒,反是李嘉誠不想有逆輿論。他立即表示,他十分愛港,不會撤資。
其後,他把長和系的實體業務交給長子李澤鉅打理,把現金支持次子李澤楷去投資。這叫傳位,不算撤資。至於以後他的兒子怎樣做,就是他兒子的事了。
李澤鉅的投資一向都國際化;而長和系近年亦增加了海外投資,遠至歐洲、巴拿馬都有。這不算撤資,因為他們沒有賣掉香港的資產,只是在選擇新的投資項目時,沒有像以前那麼集中在香港吧了,今次傳和黃有意賣百佳,這應是一次有象徵意義的策略性改變。
然而,長和系有這種改變不難理解,這是香港人自己造成的,長和系反而是被動的。
近年,香港的民粹主義高漲。不斷有人指控百佳與惠康壟斷市場,害到士多,藥房,街市都沒有生存空間,市民少了選擇,被迫買次貨、買貴貨。超市予人的形象很差。
這些指控,其實是以偏概全。超市的興起本身是消費者的選擇。如果超市的貨品不是更齊全,價格不是更便宜,購買時不是更舒適方便,超市憑甚麼取代舊模式?
香港的零售業競爭劇烈,百佳與惠康亦只能行薄利多銷的政策,根本不存在著食水深的情況。據行內估計,百佳的利潤,大概只有3%左右,比買長債收息也不如。
再者,現在流行網上購物,超市前景備受威脅,即使純從商業的角度考慮,和黃亦有需要對百佳的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再者,之前碼頭工人罷工時,曾有人包圍百佳,叫市民不要幫襯百佳,和黃可能因而不想經營這類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之行業。
李卓人雖然認為和黃賣百佳與碼頭工潮無關,但坊間有傳言,謂李先生對自己的形象在工潮中被醜化感到非常痛心,連李先生的謀臣也感到有理說不清,經常被傳媒污衊。有人曾經驚嘆,香港已經變天。在這種形勢下,高層管理人員中,遂形成不用宣諸於口的撤資共識。
香港人現時都憎恨既得利益者,最好斷他們米路,卻忘記了他們是憑甚麼成為既得利益者的,亦沒有考慮到他們現時在社會上正扮演的角色是否有人能取代;這樣發洩一輪情緒之後,卻引來富人的撤資,對香港不一定有利。
2 : Tricky.Frog(35942)@2013-07-23 07:43:39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3 : Wilbur(1931)@2013-07-23 08:32:28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仲要分分鐘供應商(存貨)同市民(COUPON)打埋本俾佢做生意
4 : lam(884)@2013-07-23 08:43:05

3樓提及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仲要分分鐘供應商(存貨)同市民(COUPON)打埋本俾佢做生意


請問邊一行吾係呀?!
5 : Wilbur(1931)@2013-07-23 09:06:54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仲要分分鐘供應商(存貨)同市民(COUPON)打埋本俾佢做生意


請問邊一行吾係呀?!


你望下類似公司如831, 980

再望下其他一般公司
6 : cody9(14279)@2013-07-23 12:59:40

班仆街又唔諗吓沙士個陣叫啲伙記減人工轉外判就共渡時艱、獅子山下。捱完苦賺到錢呢?搞個最低工資都好似殺佢全家咁,咁你個人喺咁乞人憎比人仇吓都好正常啫smiley
7 : 鎌首(32179)@2013-07-23 15:31:05

車, 一雞死一雞嗚啫, 走咪走囉,
8 : wilflo(35306)@2013-07-23 15:37:36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3%喺指全年呱?
9 : GS(14)@2013-07-23 21:22:42

8樓提及
2樓提及
3% 利潤率很低?如果一年轉12次有36% ROE喎...


3%喺指全年呱?


最緊要做左幾多槓桿
10 : wilflo(35306)@2013-07-23 21:40:18

做超巿都槓?係真唔係呀?
11 : GS(14)@2013-07-23 21:40:47

可以用現金流煲大個roe
12 : wager(38041)@2013-07-23 21:56:49

C 觀點... 真係巧 C... 忍唔住又黎多野, 翻貼張告示:

蕉聘啟示:
1/ 對象: 高管\ 老板\ 認為打工仔應該要捱要唔怕蝕底要貢獻人士\ 同意要降人工成本但唔降管理薪酬人士\ 反對最低工資最長工時人士\ 正能量能野既傻仔
2/ 工作: 有冒險精神, 團隊精神服從老板指派既工作, 主力業務拓展. 即係搵生意返來, 仲要有合理既利潤. 合理唔係暴利, 只需滿足老板既茶啡煙酒錢溝女遊埠住宿應酬生意運作等成本開支
3/ 酬勞: 多勞多得合晒主流資方管理層既既意見, 佣金高達利潤既 5-7成, 年終獎金, 冠絕全行. 所以不設底薪佣金, 以自僱人士方式受聘合作. 一來工作自由, 可以各展所長, 二來業拓展所需使費, 可自行決定並報稅抵扣. 強隻金同醫療等福利可自行資詢專業人士度身定做, 並可自行扣稅.
4/ 福利: 專人培訓, 教你各類炒賣之手續及注意事項之類. 為合乎合法規, 一切本金均由自己付出自行負責, 只需上繳每次買賣之利潤便可, 並不會干預或建議買賣對象, 絕茅俾人昆俾人呃錢之類煩惱.
5/ 其他: 可持續發展, 可達理想人生目標, 有機會月入可達百萬美好人生.

以前出過, 咁多年都請唔到人. 係咪人手短缺丫? 一般人工叫價係咪高丫, 係咪人工成本高丫. 有個咁巧既機會學野, 俾錢去打工學野都抵啦~ 依家 D人呀大學生呀後生仔呀想轉工既人呀想搵出路既人呀想發展自己事業既人呀, 之類, 真係短視. 咁巧既機會都唔識珍惜... 茅計...
13 : Tricky.Frog(35942)@2013-07-23 23:39:29

10樓提及
做超巿都槓?係真唔係呀?

人地賣貨有 6 個月數期,到期又要拖人數幾個月,唔使俾息借錢喎。

仲有,利潤率 3% ,但如果一年周轉 12 次,ROE 就 36%...
14 : GS(14)@2013-07-24 00:08:35

13樓提及
10樓提及
做超巿都槓?係真唔係呀?

人地賣貨有 6 個月數期,到期又要拖人數幾個月,唔使俾息借錢喎。

仲有,利潤率 3% ,但如果一年周轉 12 次,ROE 就 36%...


但turnover 唔是計左入RO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71

港人熱衷日式拉麵24小時大排長龍

1 : GS(14)@2013-10-29 00:39:16

http://finance.sina.com.cn/zl/in ... /09341711267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04

港人自講 陳志雲:CY唔夠真

1 : GS(14)@2013-11-30 15:52: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1130/18529949

                              你未必喜歡陳志雲,但你會喜歡陳志雲的聲音,欣賞他的說話技巧。從政務主任、韋家晴旁白、商台主持、TVB總經理,到今天再開咪,主持《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他的工作歷練,令他成為一位能說的人。當日官司纏身,一句自稱冇度過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成為他的金句。真,是他的核心價值,亦用真,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言論自由。
記者:陳芷慧
攝影:伍慶泉、蔡家輝、周旭文

              ■陳志雲:「CY唔夠真,說話唔夠自然流露。」

相信自己所說的

                剛在梁振英當選後兩日,陳志雲現身《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親自邀請特首再重申當日政綱。特首再一次展現狼英笑容,強調:「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從其他公職人員口中說出別具意義。」志雲亦謹此宣佈繼續留任商台,維護「珍貴、賴以成功、不可或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
今日,陳總是《晴》主持,問及CY的說話特色,志雲即說:「我覺得佢唔夠真。可能佢係真,但我猜想因為佢過於小心、計較,以致說話時唔夠自然流露。」對於演說的技巧,他說:「一篇演說只要真心,就能動人。更重要係相信自己所說的。」這是志雲大學二年級加入辯論隊時陳耀南教授所教,「後來當我喺英國進修公共行政科,在公共演說課中,老師更要求我哋演講自己睇唔明的文章,原來只要你扮明去演講,聽眾都會好似好明咁樣。」
不過,很多時候公司立場,不代表個人立場,衝突時,怎說真?「我喺TVB工作18年,好多時要解釋一啲政策,你未必個人認同,但作為管理層,應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想。」

              ■他最深刻的是在父親靈堂上說的一番話,讚揚父親幽默樂觀。

藏了幾十年的話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一篇成功的演說是沒有準備。包括我做節目前,跟團隊花不少時間研究用詞如何做到精準,三言兩語如何交代重點。」他說。還記得三年前陳志雲涉嫌貪污,在記者會上發表四分鐘講話,最後以一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作結。「這真是沒有花時間準備,真是連日來一些真感受,只要想想如何說得流暢而已。」
而他最深刻的一次是於父親靈堂上含淚讀出的弔文,「雖然沒有預備,但那番說話藏在心裏好幾十年。我讚揚我爸爸為人積極樂觀、幽默,如果你認為我有一點幽默,那都是遺傳他。爸爸臨終時卧在病床,有朋友探望他,我問他認唔認得係邊個,他反問,點解唔問那個人認唔認得他。哈哈!」雖然這番話未能於他爸爸生前向他說一遍,但陳志雲最後也讓爸爸聽到他一直最想說的一句話,「我喺佢彌留間講咗好多次我愛你。佢放開眉頭,我就知佢聽到。」那一刻,一定是真的。

              ■商台中他欣賞的一對對聯「話到口中留幾句、理從是處讓三分」。

我真係喊出嚟

                演說可以準備,但是批評隨時隨地擲入你耳中,何況志雲都說,現在充斥「抽水式」批評。還記得在一次電視牌照檢討的諮詢大會中,一男子高呼「真的愛你陳志雲」以反諷他。很深刻,他當時幽默地回應:「先多謝你的錯愛……」志雲:「陳耀南教授也曾經教導,辯論時不要跟別人敵對,而要包容,循循善誘解釋對方的漏洞。我相信理性的辯論勝過感性的宣洩,何況那男子在其後別的場合也支持我,所以我唔排除佢其實真係愛我。」任何時候,即使你心裏壓根兒不同意他的想法,他的回應都讓你眼前一亮,不慍不火,總說合宜的話。然而,這是經過很多磨練。「初出茅廬,當政務主任,聽到那惡秘書在說我壞話,一怒之下我把她罵哭了,但我發現我冇開心;最深刻一次係20年前商港台之戰,因為港台7台收商品贊助,雖然最後我哋打贏,但係對方公關真係好強,連無關係的《電影雙周刊》都抨擊我。就喺呢間房,俞琤問我:『仲頂唔頂得住呀?』我真係喊咗出嚟。但我跟自己講,唔能夠再係咁,大家都係打份工,做乜咁上心呢啲說話,何況我沒做錯。」

我以為你哋想聽我做節目

                                    不過,陳志雲並非愛說話的人,而是愛聽。「與其講說話技巧,我會講態度更重要。」就是因為愛聽,令他都有一份說話的恩賜,因為「成功的演說家,都是很好的聆聽者。辯論中,當你唔留心聽對方說話,你唔能夠找出漏洞。」如今《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沒有李慧玲,換上他自己,外面的世界都指摘調動是因為怕李慧玲的快狠準,令商台未能續牌。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否晴朗不再?「李慧玲說話快,聲音尖,黃昏時間令人醒晒,而且她收風強,加上分析力強的黃潔慧,呢個組合最好,好過跟我配搭。」陳志雲自言未算是成功人士,但他肯定他的說話能力,沒有一份是自己的努力,全都是神給他的恩賜。
記者會上,記者問陳志雲何以決定加入《晴》,他這樣反問:「我以為你哋好想聽我做節目。當日我重返商台,你哋都問我幾時開咪。」幽默是重要的,因為他的人生宗旨是活得開心,令別人開心;辯明真理更為重要,因為他說:「尤其喺混沌年代,唔查根究柢,真係唔知邊個係人,邊個係鬼,傳媒力量真係好重要。」
2 : GS(14)@2013-11-30 15:53: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1130/18529951
在速食文化的影響下,香港人未必有耐性欣賞一篇冗長的演說,但是,過往香港靠着一句又一句的金句,度過了不少難關。從「我哋呢班打工仔」的年代,到現在董建華「國家好,香港會更好」、曾蔭權「我會做好呢份工」、梁振英被批「你呃人!」三個特首的時期,This city is dying,因此沒有甚麼可以再輸。既然如此,不要再說「認真就輸了」,因為這是最後一戰,冇得輸!
記者:陳芷慧
攝影:伍慶泉、蔡家輝、周旭文
模特兒:Ho Ting@Pure Models
呂秉權(資深傳媒人):

「面對無邏輯,無章法的政府,大家一起笑吧。只要一路有人說出真話,其他人也相信真話的力量,他們也不敢太造假。」
邵家臻(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

「以前總有好多軟弱,應該勇敢時又退縮,好多理由。左思右想左思右想,就唔會做。今次佔中,就當為以前N次軟弱嘅贖罪。」
張鐵志(《號外》雜誌主編)

「香港某一部份正在死亡,但另一部份正在重生,新力量正在湧現。」
黃岳永(「有機上網」行政總裁)

「面對艱苦生活,感覺就好像刨鉛筆,並非越刨越尖,而是越刨越短。只要懂得如何調配資源,香港依然有無際機遇。」
[■彭志銘次文化堂社長] ■彭志銘次文化堂社長
香港人未認真過

「認真,就輸了。因為香港人從未認真過。輸了,甚麼都沒有,根本冇得輸,又何必太認真。」彭志銘以簡單一句說話,解釋何以「認真就輸了」、「冇得輸」這些句子會在香港人口裏響起來,「經歷過長期的壓力,在絕望之下,來到今天,終於有一句說話完全道出香港人的心聲,港人情緒繼之而爆發。」稍停,香港人怎會未曾認真過?歌都有得唱:「人生總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欷歔。」曾經活出過獅子山下精神的香港人,難道連這份「認真」嘉許也談不上?彭:「從1841年英國旗插入香港土地開始,香港人曾經認真地艱苦,曾經快樂,但肯定是未曾認真過。香港作為殖民地,香港人寄人籬下,怎會認真?認真,意即是對自己的理念、原則、生活堅持。但香港人只會為家人拼搏。你想想,香港人是講求靈活變通,會變,又怎會認真?」
驀然回首,從「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的勞力拼搏,到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人學會了一個原則,像《少林足球》一句:「我秒秒鐘幾十萬上落㗎!」而經過高峯,到回歸後前董特首一句「國家好,香港更好」,香港人對未來開始懷疑,結果遇上金融風暴、沙士,連當日滿有熱誠的董建華都喊腳痛,說:「離去係好容易決定,留下來很艱難,要有勇氣。」他「bye bye你條尾」之後,換來曾蔭權的「我會做好呢份工。」彭志銘說得妙:「從這句開始,我就看出他向阿爺示意聽話的手段。」香港人期待的普選,結果是「三年之後又三年,十年都嚟緊喇老細!」曾經令香港人自豪的首富李嘉誠,到今天變成一堵力場,香港人以為颱風吹襲可以放假一天都變成妄想。情況每下愈況,今日玩死香港的是「記憶中我無講過話我無僭建」的689。香港人不會再想「如果命運能選擇」這個年少無知的提問,因為今天我們連一個電視台的選擇都沒有。
3 : GS(14)@2013-11-30 15:53: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1130/18529953
This city is dying。有誰還未察覺?「今天,政治已經敲門了,過往對社會政治再冷感的人,都會察覺這個城市正步向死亡。若你態度仍然冷漠的話,這未免太虛假了。」香港藝術家周俊輝一語道破。周俊輝從07年開始,以類似截圖形式,一模一樣地重新描繪電影經典對白,從起初集中探討香港人本色、身份認同,到今天,他希望更多地加入政治議題,從矛盾中找出藝術作品張力。周:「香港人一直在身份認同的問題上打轉。有些電影金句我感受良多,啟發我創作,就是《傾城之戀》中的『我的確不能算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另外我將另一幅作品《各位,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並置。一位放洋回流青年的對身份疑惑,正正是香港人的寫照,但我相信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是中國人。」這些對白之所以能夠成為金句,是因為當藝術家再次呈現時,發覺原來問題依然存在。而香港人、中國人、中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未得統一,香港政治依然是一潭死水。「過往我覺得新聞圖片、政治議題太直接,所以少於創作。但現在卻找出一種新的玩法。今年最新的作品《精武風雲──反正現在中國不是中國人作主》,戲中正談論上海租界問題,但今天中國依然不是中國人民作主;當日《英雄本色──想不到香港夜景這麼美,一下子沒有真不值》,吳宇森的潛台詞是1984年香港剛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表達出香港人對未知政制的憂慮,而今天再翻起另一波移民潮,會否一下子便沒有?當天梁振英還是行政會議召集人,他說『六四是中國一個悲劇』今年我以此創作,對比今年六四他避走上海的表現。」你覺得我們的香江正在步向死亡嗎?周俊輝:「只要更多香港人意識到這個城市正步向死亡,才會有希望,因為我們都不願作沉默的大多數。」若以一句金句作結,答案依然是:「想不到香港夜景這麼美,一下子沒有真不值。香港,其實不會一下子就沒有。」
4 : GS(14)@2013-11-30 15:53: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1130/18529955
浸大人文學科副教授黃國鉅博士表示,因香港民主制度未成熟,雖然有辯論,但在用詞上未能發揮;官僚制度下,官員更欠缺幽默感。對於CY,他說:「歷任特首中,佢最唔好,唔真誠,只係玩語言藝術,話記憶中冇講過有僭建。但係用得低招,俾人發覺佢喺度玩字。」那誰做得較好?
1.余若薇

黃:「不慍不火,有理據,說話時唔會太用力,令人慢慢接受。」
2.何秀蘭

黃:「我尤其欣賞佢在高鐵事件中的演說,論據清晰,結構完整,唔係市井層次。只係香港人慣咗速食,冇金句,就唔細心聽。」
3.黃毓民

黃:「佢強項係好有信心,鬧人唔心虛。但其實佢有技巧,唔會一開始就力竭聲嘶,令到你覺得佢啱。其他一些民主派議員只得把聲。」
5 : GS(14)@2013-11-30 15:53:5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1130/18529961
彭志銘:「香港人都是難民。70年金句反映社會現實,涉及身份認同問題;80至90年代是香港人最快樂的年代,流行『你講嘢呀?』這類無厘頭對白;90年代以後及至現在,政治氣氛越漸灰暗,港人情緒受盡壓抑,更多負面金句走出來。」
何謂金句?

1一些發人深省的人物格言。
2一些流傳已久的經典句子,包括歌詞、說話、口號、電影對白,只要能表現出社會意義。
3一些人物說話,讓人銘記於心,不論說話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電影對白:「有水放水冇水散水!」《72家房客》(73年)指當時貪污情況十分嚴重的香港消防隊員不付錢就不肯救火的故事!   許冠傑:「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両咁理想(吹脹)。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半斤八両》(76年)   蔡楓華在《勁歌金曲》季選恭賀張國榮後說:「一時的光輝未必係永恒。」可見當年娛樂圈之競爭激烈。(85年)
「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有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李嘉誠登上富豪榜(87年)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阿飛正傳》(90年)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彭定康引用美國詩人Jack London詩句(96年)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董建華就任特首時,傳頌一時的名句。(97年)   「今日無論結果如何,都冇贏家,輸家只會係香港。」立法會否決不信任梁愛詩議案,夏佳理離席。(99年)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走?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花樣年華》(00年)
「做人如果無夢想,同鹹魚有乜分別?」周星馳《少林足球》(01年)   「放長隻眼睇啦各位,葉局長係無呃你哋㗎!」葉劉淑儀就23條條例草案回應。(02年)   「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係唔夠㗎!」劉德華拍政府宣傳片(02年)
「我會做好呢份工!」曾蔭權以此為競選特首連任宣傳口號。(07年)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涉及貪污罪,陳志雲在記者會上以此作結。(10年)   「點解第一個攞諾貝爾和平獎嘅人,唔係中國的鄧小平先生?」在中大被問劉曉波獲和平獎時,梁振英回應(10年)
「我揸住嘅宗旨係『做好自己唔好理人』,地球唔會因為我而冇咗地心吸力升咗我上天。」金句王黎明在演唱會上說(11年)   「This city is dying,you know?」《天與地》此話一出,全城討論香港未來。(11年)   「你呃人,唔好講大話!」特首選舉辯論中,唐英年斥梁振英說謊(12年)
「我好了解中產,因為我都係中產……中產是一種生活態度,例如飲咖啡及看法國電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3年)   「我唔覺得你哋係撐我,而家社會唔係撐王維基,而係大家都好憎嗰一個人。」王維基(13年)   「……有一籃子因素。」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13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94

內銀版「餘額寶」 6厘息撼阿里 港人可搬錢內地購買

1 : GS(14)@2014-02-19 10:10: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面對互聯網理財「寶寶軍團」的威脅,內銀展開反擊,四大行中,工行(1398)首先推出類似「餘額寶」的產品,深圳分行本周一起開始向客戶推薦「工行薪金寶」,最近7天年化收益率達6.52厘,每日計息,買家可隨時贖回,資金次日到帳,無手續費;中小銀行中,平安銀行和廣發銀行亦推出類似產品,且支持贖回資金即時到帳。內銀向互聯網企業宣戰,意味港人有機會在這吸存大戰中分一杯羹。


與阿里巴巴合作的天弘基金早前曾公布,截至今年1月15日,餘額寶規模已達2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上海證券報》日前報道,1個月後即2月14日,餘額寶規模已達4000億元。與此同時,騰訊、百度及各中資基金又紛紛推出類似產品。


投資貨幣基金 24小時購買和贖回

面對「寶寶軍團」對散戶存款的強大吸引力,內銀再也按捺不住,工行浙江分行在上月試點推出一款名叫「天天益」的理財產品,除了具備「餘額寶」所有特點,包括投資貨幣基金,24小時購買和贖回,贖回資金即時到帳,1元起購買等,更將最高買入和贖回金額上限擴至3000萬元。

工行「薪金寶」回報高達6.52厘

不過,上述產品僅限工行浙江地區客戶購買,本報獲悉,從本周一起,工行深圳分行開始向客戶推銷另一款「薪金寶」產品,「昨天剛推出,跟餘額寶差不多,回報還更高,有6.52厘,100元起買,隨時贖回,不過資金是第二天到帳,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都可隨時購買。」當記者向工行深圳某一支行的理財經理查詢時,得到如此回覆。

據工行網頁介紹,「薪金寶」資金投資於工行旗下的工銀薪金寶貨幣基金(000528),該基金則投資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企業債券及同業存款等。申購起始日為2月17日,支持T+1贖回到帳、申購T+1計息,每日做收益計算及分配,最高買入限額依然是3000萬元。

港人亦須接受投資風險評估

工行深圳分行提供相關產品,港人就容易購買到內地高息的活期存款,其過程與購買其他銀行理財產品一樣,即親身去內地開戶或通過本港銀行以「見證開戶」方式開設一個內地關聯銀行的同名戶口,然後自行攜帶人民幣過關(每天上限2萬元),或以匯款方式透過港銀存入(每天上限8萬元),但須付手續費。

由於內地法例規定購買理財產品須接受投資風險評估,因此港人仍要親赴內地銀行接受評核,而一旦通過評估,便可透過網上或手機自由購買銀行版「寶寶產品」而不用每次交易都要來往內地。

平安廣發推無固定期限高息產品

工行之外,平安銀行和廣發銀行也已推出轉為活期存款設計的無固定期限「高息」產品,如平安「平安盈」、廣發「智慧金」等,「平安盈」目前規模接近10億元。

明報記者 張聞文、陳子凌
2 : GS(14)@2014-02-19 10:11: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2.htm
內銀變相「高息」吸存款
2014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內銀向互聯網金融企業發起攻勢,表面上看,其目的是避免存款流失,從而在符合貸存比例監管要求下,有效地拓展貸款業務,惟以高成本吸納存款,對內銀的損傷將會很大,有分析師諷刺,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還是銀行的協定存款,銀行自己再推類似產品,資金成本只會不斷增加,反映阿里巴巴和騰訊(0700)等互聯網企業正把內銀「玩得團團轉」。

日前,有關「內銀存款流失」的說法四起,但其實並不準確。由於內地大多數貨幣基金最重要的投資方向是銀行的協議存款,因此「寶寶軍團」吸去的資金,其實大部分仍停留在銀行體系內。有內地分析員指出,目前各種互聯網公司現金管理產品的託管也在銀行,所以資金實際上並無流出銀行體系。

然而,流向「寶寶軍團」的資金,原本是內銀花0.35厘成本就可取得的活期存款,當通過互聯網公司轉手後,就要變成高達6厘的協議存款,而現時內銀自己也加入「寶寶軍團」隊列之中,等同需要再掏出6厘息去購買活期存款。

依賴「存貸利差」 銀行傷元氣

有美資行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指出,目前內地貨幣基金規模總量仍不大,大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假設這些資金以往都停留在銀行活期存款,當它們轉為協議存款後,整個內銀體系大約要多付1200億元的資金成本,再攤分到各家銀行,實際的影響並不大。

可是若這種趨勢延續,對依賴「存貸利差」盈利的銀行來說,就會元氣大傷,除非內地實現利率市場化,這種不正常的競爭行為才會逐漸消失。
3 : GS(14)@2014-02-19 10:11: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3.htm



貨幣基金風險 未承諾保本 宜警惕


2014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內地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可獲隨時申購贖回的理財產品,其投資的均是風險極低的貨幣基金,若是零風險,老百姓等同於享受了6厘高息的活期存款,然而,貨幣基金畢竟不是存款,由於「寶寶軍團」發行商並未對產品承諾保本,其風險仍然值得警惕。


當記者向工行理財經理詢問「薪金寶」是否保本時,對方用「貨幣基金是沒有風險的」來回答,一般市民在購買時,很容易相信該等產品無風險,但就忽略了6厘高收益是否合理的問題。

分析機構﹕去年4.27厘是最高

據內地金融數據分析機構Wind的統計,去年內地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4.27厘,已是2006年以來最高回報。國際基金評級機構MorningStar的資料也顯示,內地近200種貨幣基金,1年回報率亦只在5厘以下,與同樣聲稱購買貨幣基金的餘額寶或工行推出的薪金寶,卻有逾6厘回報,收益並不相稱。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貨幣基金原本做不到像餘額寶那樣的高回報,但因為有部分資金投資在短債之類的較高息短期產品,令整體回報增加,然而這些短債,正是餘額寶那種理財產品的風險所在。不過,也有本港基金經理認為,貨幣基金的風險幾乎就是跑輸通脹,或者說在資本市場好的時候錯失高收益的機會,除非是銀行破產,否則不易產生虧損。
4 : GS(14)@2014-02-19 10:11: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4.htm



工行中誠信託違約 餘波未了


2014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工行(1398)代銷的中誠信託理財產品違約危機餘波未了。據彭博社報道,昨日有20名投資者聚集到工行上海分行,要求追加支付至少25.66萬元人民幣的利息。投資者代表表示,工行及中誠信託,作為代銷方和發行方,都應該為該利息支付負上責任。該要求追加利息的聲明,已分別交到工行、中誠信託、中國銀監會及中國信託業協會。


投資者聚集求追加支付利息

集資30億元,差一點約的中誠信託理財產品「誠至金開1號」,上月在工行、信託、政府的多方打點下最終全額兌付本金,惟尚餘第3年的7.8厘利息未能支付。有投資者表示,工行推廣該理財產品是欺詐行為,而中誠信託對集資管理不善。因此除利息外,投資者還要求賠償酒店住宿、交通成本,以及延遲利息支付的罰款。
5 : griffon(33288)@2014-02-19 11:24:47

字面睇真係買佢好過買股票。雷曼到現在都未夠5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