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A高開3.36%,報20.33元,現報20.27元,上漲3.05%。受此影響,地產板塊與被舉牌領漲,地產板塊中,嘉凱城上漲7.23%,光明地產上漲4.24%,金融街上漲3.9%。被舉牌板塊中,恒順眾昇與新世界漲停。
中國恒大以及萬科A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8月4日,恒大已經累計買入萬科A股5.17億股,占萬科已發行總股本的4.68%。
今日早盤,煤炭板塊大幅拉升,山西焦化漲停,大同煤業、陜西黑貓等漲逾5%。
期貨方面,黑色系商品強勢飆漲,截止發稿,焦炭漲近7%,焦煤漲5.19%、熱卷漲3.95%、螺紋漲3.19%、鐵礦漲2.98%、動力煤漲2.47%,滬鎳、橡膠漲幅超2%,豆粕、滬鋁、PP漲幅均超1%。
此前發改委稱煤炭產量明顯下降,去產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決策部署,嚴格控制新增,加快淘汰落後,引導有序退出,落實減量生產,推進兼並重組和轉型升級,市場供大於求矛盾得到了緩解,煤炭價格有所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貨款回收有所好轉。
一是煤炭產量明顯下降。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6.3億噸,同比下降9.7%,降幅同比擴大3.9百分點。其中4月、5月、6月產量降幅分別為11%、15.5%和16.6%,呈逐月擴大態勢。二是庫存出現“三降”。6月末,煤炭企業、重點發電企業、環渤海五港(秦皇島、京唐、曹妃甸、天津、黃驊)存煤分別下降8.6%、16.6%和45%。三是價格穩中回升。目前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價格420元/噸,比3月末上漲30元/噸,比年初上漲50元/噸。四是企業利潤降幅收窄。前5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35億元,同比下降7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3個百分點。五是煤炭消費繼續下降。據行業協會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18.2億噸,同比下降5.1%。六是受國內外差價影響,進口有所回升。上半年煤炭進口1.1億噸,同比增長8.2%。其中5月、6月同比增速均超過30%。
早盤三大股指均小幅低開,隨後股指呈現震蕩走高的態勢,創業板活躍度高於主板。從盤面上看,新材料、石墨烯、高送轉等題材股表現較為活躍,近期較為強勢的個股如廊坊發展(600149)、名家匯(300506)等未遭特停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人氣。截止午間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12.89點,上漲8.61點,漲幅0.29%,成交額94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512.54點,上漲43.66點,漲幅0.42%,成交額1,450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42.98點,上漲12.39點,漲幅0.58%,成交額388億元。
熱點板塊:
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石墨烯板塊早盤表現強勢,龍頭東旭光電(000413)率先封上漲停,杭電股份(603618)、方大碳素、寶泰隆(601011)、華麗家族(600503)、中國寶安(000009)等紛紛跟隨大漲;在沈寂數日後,高送轉板塊來襲,早盤天潤數據、煌上煌(002695)封上漲停,吳通控股(300292)、東誠藥業(002675)、名家匯、四通新材(300428)等均表現搶眼;稀土產業十三五將力推去產能,概念股早盤表現活躍,銀河磁體(300127)盤中封上漲停,北礦科技(600980)、江粉磁材(002600)、英洛華(000795)等表現不俗。另外農業現代化、ppp概念及汙水處理等均有不錯表現。
市場要聞:
1、統計局:7月份CPI和PPI環比均上漲0.2%。統計局表示,7月CPI環比上漲,同比漲幅略有回落,強降雨氣候對部分地區鮮菜價格影響較大,暑期因素導致部分服務價格季節性上漲,部分鮮活食品價格回落。7月PPI環比由降轉升,由上月下降0.2%轉為本月上漲0.2%,保持了今年3月以來環比價格為正的總的態勢。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黑色金屬礦采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本月分別上漲2.5%、0.4%和0.2%,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油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繼續上漲。
2、恒大千億現金流備戰搶籌萬科,20家銀行授信支撐。中國恒大的資金流動性可謂極為寬裕:截至去年年底,中國恒大與20家銀行有主要往來,取得授信總額2736億元,而該公司未動用銀行授信額度達1545億元。雖然巨額的銀行授信並不能進入股市投資,但是其對於恒大主業的支撐,也可幫助後者在任何一場並購中沒有後顧之憂。
3、重慶三分之二左右的國有企業將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重慶市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林軍表示,重慶三分之二左右的國有企業將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適宜上市的企業和資產力爭全部上市。他列出了具體任務表:積極推進四聯集團整體上市,力爭建工股份A股、川儀微電路新三板掛牌上市,完成重慶百貨(600729)定向增發,建峰化工重組醫藥股份、渝三峽重大資產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完成慶鈴股份回歸A股和城投金卡、三峰環境、民生公司A股材料申報,完成登康公司、天友乳業上市方案制定,啟動綜西貿易、西昌礦業、通航集團股改。
4、兩市融資余額止跌回升 增加31.33億元。截至8月8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778.2億元,較前一日增加11.27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832.81億元,增加20.06億元;兩市合計8611.01億元,增加31.33億元。
資金方面,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今日公開市場凈投放100億元。
關於後市,銀河證券認為,隨著監管政策逐漸落地,利空因素逐漸被消化。8月份中報密集披露,據統計目前已披露的中報有超過半數業績優異,在無明顯利空因素的背景下,預計波段性機會仍存。配置上建議擁抱價值,擁抱業績。下半年國企改革有望成為市場的投資主線,建議持續關註。
東吳證券則表示,市場震蕩行情主題輪動加速,應該積極關註低估值績優白馬股。下半年供給側改革、深港通或有實質性進展,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將保持存量博弈態勢,仍以震蕩行情為主,監管層引導正本清源,市場逐漸回歸價值投資。行業配置上,我們建議以績優價值股為主線,積極關註估值較低、成長性匹配的績優股或低估值二線藍籌股,以及涉及供給側改革的強周期板塊。
周二早盤,受農產品轉基因松綁消息影響,農業板塊爆發,神農基因率先漲停、隆平高科漲5.02%、荃銀高科漲3.88%、江山股份漲3.79%、登海種業漲3.03%、萬向德農漲2.11%、敦煌種業漲1.68%、鐵漢生態漲1.27%。
消息面,轉基因農產品的商業化之路常常遭遇質疑,也一直走得磕磕絆絆,但昨日“十三五”科技規劃的發布,讓轉基因產品迎來了“春風”。在國務院關於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表態,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而這樣的表述,無疑給轉基因農產品的商業推廣鋪路。可以預測,按照規劃,當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整體水平躍居世界前列,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將逐漸敞開。
周三早盤,煤炭板塊全線大漲。截至發稿,山西焦化漲停,大同煤業漲逾8%,陜西黑貓、潞安環能等漲逾6%。
消息面,周末人民網報道山西七大省屬煤企的銀行貸款將全部重組為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銀監會就《關於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的若幹意見》征求意見。近期動力煤價格延續強勢,焦煤價格漲勢初現,供給側改革預期提升疊加基本面改善,板塊表現強勢。
從中線來看,煤炭期貨價格上行來源自近期現貨市場走勢樂觀、成交強勁。國內煤炭現貨價格的指引性指標——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上周末刷新了一年半的新高,至436元每噸,已經連續六周走高。而半年走勢中,煤炭價格指數與國際油價的關聯度下降,近期並沒有跟隨國際油價的走跌而走跌。
長江證券認為,下半年供給側改革將加速。供給側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去產能、去人員(分流)以及去杠桿,其中去杠桿涉及範圍更廣,難度相對較大,相比上半年去產能以及人員分流政策的持續深化及推進,債務處置進展相對較慢,一定程度上影響改革進一步推進的速度。此次山西煤企貸款轉型升級以及銀監會政策出臺顯示政策在債務處置方面已經取得明顯進展,預計後續將進一步深化,並帶動下半年行業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
鋼鐵去產能成效正顯現,鋼鐵板塊走強,截至目前,華菱鋼鐵(000932)漲停,河鋼股份(000709)漲逾7%,首鋼股份(000959)漲逾5%,新鋼股份(600782)、馬鋼股份(600808)、三鋼閩光(002110)等亦上漲。
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針對我國鋼鐵去產能進展情況的一些輿論做出回應,發改委產業司巡視員夏農表示,我國已經采取了堅決有效的措施化解過剩產能,而且成效正在逐步顯現。針對一些國家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夏農認為,產鋼國家應該一同努力,出臺積極舉措化解過剩產能,而不應將鋼鐵產能過剩這一全球性問題歸咎於中國。
夏農還表示,從全球情況看,我國鋼鐵企業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鋼鐵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良好聲譽且性價比高,不少鋼鐵產品已經與進口國當地生產形成高度互補關系,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也給當地下遊用戶和消費者帶來了實際利益,應該全面、客觀、理性地看待鋼鐵產品貿易問題。“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全球鋼鐵產業的發展問題,相反只會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進一步沖擊。”
12日早盤,銀行板塊拉升,截至發稿,南京銀行上漲近3%,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光大銀行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8月10日晚間,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發布半年報,兩家公司業績維持穩定增長,未出現此前市場擔憂的惡化。 浦發銀行半年報顯示,該公司2016年1~6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70億元,同比增長11.99%;華夏銀行半年報顯示,該公司2016年1~6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6億元,同比增長6.08%。整體看,兩家銀行業績均跑贏行業。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8991億元,同比增長3.17%。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2只銀行股二季度均獲得證金公司繼續增持。其中,證金公司增持華夏銀行2929.31萬股,至6月末,證金公司持有華夏銀行股份數增至3.87億股,占其股份比例也由3.35%增至3.62%;另據招商證券測算,扣除轉增,證金公司二季度亦增持浦發銀行3800萬股,持有其股份數增至近6億股,占浦發銀行股份比例為2.77%。
平安證券認為,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銀行資產質量仍難以獨善其身,現在判斷銀行的資產質量能夠出現拐點為時尚早,但地區間可能存在分化,如此前資產質量風險暴露相對較早的長三角地區資產質量呈現逐步趨穩態勢,但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過剩產能集中的省份不良壓力依然較大。
平安證券表示,看好銀行板塊8月絕對和相對收益空間,銀行不良率的單季改善並不具備可持續性,但有利於修正此前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過度悲觀的預期,目前銀行板塊整體安全邊際較高,股息率較實際利率的吸引力明顯。不過考慮到按揭帶動的信貸增量在下半年不可持續,企業經營層面並無實質性改善,因此超額收益可持續性不強。
天風證券認為,銀行資產質量惡化速度或迎邊際放緩。板塊當前估值充分反映了對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隱含不良率8%以上;宏觀經濟釋放企穩信號,緩慢下行傳遞至銀行業,資產質量惡化速度將放緩:上市銀行不良凈生成率升速放緩;地方債務置換及供給側改革利好上市銀行資產質量。當前銀行板塊價值低估,在基本面發生積極變化及資產質量預期略微好轉之下,板塊估值水平有望修複至1倍PB水平。看好部分滯漲的股份制以及估值偏低的城商行,上看30%空間。
盡管滬深兩市走軟,但受到雙重利好的支持,黑龍江板塊漲幅居前。
當中,東安動力上漲3.70%,寶泰隆上漲3.58%,大慶華科上漲1.38%。
昨日,2016太陽島論壇暨哈爾濱大數據產業推介大會舉行,會上《哈爾濱市促進大數據發展若幹政策》下發。“十三五”期間,哈市將創建“中國北方數據中心”,打造“中俄信息港”。
此外,當地媒體報道,國防科工局與黑龍江簽署《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要求是,推動重大軍工技術在達到終極技術目標前所形成的技術溢出和軍民融合技術應用,探索軍工企業二、三級單位混合所有制改革。
周三上午大盤呈現弱勢震蕩格局,滬指小幅沖高後權重股紛紛走弱導致股指逐漸回落,臨近午盤跌幅有所收窄,10日均線失而複得。創業板方面,由於題材股活躍人氣,創業板表現始終強於主板,截至午盤,漲幅擴大至0.77%。
截止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88.88點,下跌0.83點,跌幅0.03%,成交額924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79.53點,上漲29.24點,漲幅0.27%,成交額1,481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90.89點,上漲16.73點,漲幅0.77%,成交額409億元。
盤面上,保險、券商等大金融板塊領跌兩市,煤炭、釀酒、水泥建材等二線藍籌也萎靡不振;園林工程、文化傳媒、通訊等板塊則漲幅居前。今日題材股重現活躍態勢,次新股、高送轉、增強現實、OLED等板塊皆表現不俗。
個股方面,皇氏集團、煌上煌、蘇大維格、聯創電子、寶塔實業、深華發A、等近40股漲停,兩市無跌停個股。
在資金方面,滬股通半日凈流入逾1億元,周三央行公開市場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另外,公開市場有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值得註意的是,央行今日進行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屬春節後首次。
熱點板塊:
高送轉板塊今天漲勢最為強勢,煌上煌(002695)、寶塔實業(000595)、天翔環境(300362)漲停,金科娛樂(300459)、天潤數娛(002113)等大漲;虛擬現實板塊走勢也較為強勢,蘇大維格(300331)、聯創電子(002036)強勢漲停;萬達私有化概念股“漲”聲不斷,昨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稱萬達商業將在滬市重新IPO,或采取借殼上市。受此影響,新華聯(000620.SZ)率先漲停,皇氏集團(002329.SZ)大漲逾8%,上海九百(600838.SH)漲幅超5%。另外,電子制造、4G等板塊都有較為優異的表現。而交運設備、冷鏈物流等跌幅最大。
消息速遞:
1、國資委公布,截至8月13日,中國鐵物年內到期的68億元債券已按期兌付。前期出現債券兌付風險的國機集團所屬中國二重、中煤集團所屬山西華昱通過集團承接方式已經妥善解決,中鋼集團和兵器裝備集團所屬天威集團正在妥善處理。今年以來,中央企業未發生新的債券違約事件。將進一步完善債務風險動態監測機制,對近三個月即將到期的債券進行重點監控,逐筆分析。
2、24日訊,來自激進型壽險公司的競爭將會下降,批程序提高上市大型壽險繼續推出高保證利率的難度,最低200%保障金額限制(此前為120%)提高死差占比。大型壽險公司在明年的開門紅有可能普遍降低產品的保證利率。
3、24日訊,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與上次持平;500億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4%,與上次持平。上次14天期逆回購是今年2月6日,利率2.4%。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
4、截至8月23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997.3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5.89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964.4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0.40億元;兩市合計8961.81億元,增加5.50億元。
5、人民幣中間價上調166點:周三(8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420元,昨日中間價報6.6586元,16:30收盤報6.6416,23:30收盤報6.6407。
機構觀點: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本周資金延續偏緊,與大行融出減少、超儲低位、公開市場投放趨降、回購需求仍大等有關; 重啟14天逆回購,有助於穩定中短期資金面,但也將擡高機構資金成本。結合近期公開市場操作的緊平衡操作,央行或旨在控制債市杠桿。短期內降息降準難現,去杠桿也對債市不利;地產需求難言改善,拐點越來越近;財政收支捉襟見肘,基建投資也不樂觀;但從基本面看,未來經濟下行壓力仍大,長期仍看好債市。
申萬宏源分析師錢啟敏指出,上周A股出現回調,但調整仍屬正常調整。一方面近三周A股震蕩反彈,短線調整在力度上屬於進三退一、強勢調整,上升趨勢並沒有改變。另一方面由於目前上證指數年線在3107點,年線附近糾結反複是很正常的。“從盤口看,雖然震蕩回調,但並沒有恐慌性拋盤出現,因此短線調整不改變反彈趨勢。”
申萬宏源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則表示:量能已成行情掣肘。上周股市的上漲,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當時債券市場各檔國債收益率出現下滑,但是,雖然上周股市的確有所放量,但這一勢頭沒能保持下去,並且隨著時間推移,量能逐漸萎縮,到本周初時,成交量已只有一周前的63%,行情自然也就走弱了。很明顯,因為量能不濟,導致了股市沖高以後難以進一步擴大戰果,在3100點上方整理幾天後,做空力量逐漸積聚,大盤再度陷入盤整。現在看來,由於量能不足,後市行情存在偏弱勢整理的可能。
保險業半年業績披露接近尾聲。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下稱“人保集團”)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人保集團實現總保費收入2645.78億元,同比增長16.6%;凈利潤112.84億元,同比減少37.4%;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0%,年化凈投資收益率5.3%。
8月29日在人保集團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人保資產首席運營執行官胡偉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人保集團一直關註海外投資的機會,在香港亦設有資管公司,會積極申請相關的額度,持續推進。”
此外,人保集團副總裁盛和泰還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人保金融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人保金服”)已經獲批成立,目前正在辦理工商註冊等手續。人保金服將實現短期利益和長期價值相契合的發展,前期在普惠金融、汽車後市場等人保集團相對優勢的業務為啟動點,後期將積極研究車聯網、養老、健康和財富管理等長期價值業務。”
三大板塊業務分化
人保集團業務板塊中,財險業務最受關註。上半年,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95.0%,賠付率改善1.3個百分點,費用率上升1.6個百分點。車險綜合成本率下降30個基點至95.4%。壽險業務中,值得關註的是,首年期交保費占首年保費比例從去年上半年的5%上升到13%。銀保渠道對首年折算保費貢獻下降兩個百分點至52%。
健康險業務由於稅優健康險的試點更為突出。人保健康黨委委員、副總裁董清秀今日坦言:“目前,個人稅優健康險作為政策性保險業務,‘賣好不賣座’,不甚理想。目前,共有16家保險公司獲得了稅優健康險銷售資格,其中11家保險公司已經開展了相應業務,從3月4日人保健康簽發保險業第一張稅優健康險保單至今,全行業共計承保17525件,保費收入僅為2180萬元,銷售規模最大的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00萬元,人保健康則為100萬元。”
而這種尷尬局面的出現遠非一家之力可以扭轉。透視背後的原因,董清秀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首先個人稅優健康作為新生事物,民眾和市場接受需要預熱期,尤其是個人稅優健康險在保障責任與醫保、補充醫療等方面存在一定沖突,保障方案需要進一步調整;第二,稅優健康險作為政策性業務,允許帶病投保、保證續保、不得拒保,這對保險公司意味著一定的經營風險,一些保險公司在這些方面準備不足,不敢大範圍推廣業務;第三,相關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需要進一步加強,個人投保理論上允許,但是目前操作過程非常複雜;第四,目前個人稅優健康險僅在31個城市開展試點,銷售區域較窄。監管部門正在向相關保險公司收集關於改進個人稅優健康險的意見和建議。”
投資持續關註海外、另類
險資無疑是今年上半年大資管舞臺上的“新星”。東吳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當前低利率環境下高收益固收類資產缺乏,因此加大股權投資、海外投資、商業地產投資比例是保險配置的自然需求。
從各家險企業績發布會透露出的信息亦可印證上述結論,人保集團亦不例外。近日,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稱,集團也在研究拓展海外投資機會。
在介紹投資業績板塊時,人保集團法律總監李祝用還表示:“投資方面,人保集團重視專業化能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快發展股權和股權基金投資業務,包括螞蟻金服二期、東軟醫療、中保投資基金等項目快速推進;二是不斷深化產品創新,中國人保支農支小資管產品,中節能新材料環保產業基金股權投資計劃等一系列產品陸續發行;三是穩步推進海外投資。”
據其半年報,人保集團資產管理分部的投資收益由去年同期的4.39億元下降56.5%至2016年同期的1.91億元。這主要是受到2015年上半年資本市場向好,權益類投資收益占比較高,2016年同期受此影響很小。
在其投資資產的占比中,固定收益類投資占比在53.2%,以公允值計量的股票及基金投資占比為14.1%,其他類投資占比為27.5%,其中次級債及債權計劃占總投資資產的比例為13.7%,投資性房地產、衍生金融自查、以成本計量的股權投資和資產管理產品等由去年同期的4.9%上升至今年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