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盤,伴隨著國際油價創出近三年半新高,A股市場相關油服概念股拉升走強。截至發稿,恒泰艾普漲停,潛能恒信、中曼石油、貝肯能源等均錄得不俗漲幅。
國際油價方面,截至發稿,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70.18美元每桶,上漲0.66%,再度刷新上周五創出的近3年半最高記錄。
消息面,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是否讓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截止期限臨近,石油市場更加動蕩不安。如果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導致伊朗重新遭受經濟制裁,阻礙其出口原油從而減少全球供應。
分析師認為,如果美國對伊朗重新制裁,全球每日可能損失100萬桶原油供應量。鑒於近來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全球供應趨緊,年底布倫特原油可能漲至每桶80美元。預計下半年市場進一步緊缺。
近日,銀保監會作出關於《籌建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的批複》,同意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車”)作為發起人籌建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車金租”)。中車金租自批複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若進展順利,中車金租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業。
中車金租的籌建不太順利,兩年半來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15年12月份,中國中車擬與中車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中車金租,註冊資本擬確定為人民幣30億元,其中,中國中車出資27.3億元,占註冊資本的91%,中車集團出資2.7億元,占比9%。
不過半年後,擬籌建的中車金租股東發生了變化。中國中車與中車集團還引入兗州煤業、中國國儲、天津信托3名其他出資人。其中,中國中車擬出資12.3億元持股41%,中車集團擬出資2.7億元持股9%,兗州煤業擬出資7.5億元持股25%,中國國儲擬出資4.5億元持股15%,天津信托擬出資3億元持股10%。
然而,2017年1月,再生變卦。兗州煤業公告稱因“相關政策原因”,決定退出參與籌建中車金租;隨後,中國國儲也因“自身經營戰略調整”等原因退出中車金租的籌建。
而根據最新調整後的中車金租的設立方案,其出資人調整為中國中車、中車集團、天津信托三家公司。其中,中國中車出資24.3億元,占註冊資本的81%,中車集團出資2.7億元,占比9%,天津信托出資3億元,占10%。
記者註意到,除了中車金租,中國中車旗下還有另一家融資租賃公司——中車租賃,不過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國家審計署對中車租賃進行審計,審計發現中車租賃大約有70億元項目逾期。
同時第一財經也發現,在2017年中國中車的年報里,在融資租賃款一項中,壞賬準備的年初余額為7.9億元,壞賬準備的年末余額上升到17.9億元。
未來,中國中車是把中車租賃並入新設立的中車金租,還是中車租賃和中車金租協同發展,還是一個疑問。
5月25日,深圳官方發布消息稱,廣東省政府日前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設立深圳市光明區的通知。通知顯示,國務院已同意設立深圳市光明區。這意味著,原光明新區變成光明區。這是一年多以來,深圳第3個新區從功能區轉變為行政區。
根據通知,國務院已同意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將深圳市寶安區的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劃歸光明區管轄,以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光明區的行政區域,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 1 號。
這和光明新區的管轄範圍是一致的。根據光明新區的官網信息,光明新區是深圳市第一個功能區,2007年8月正式成立,總面積156.1平方公里,下轄光明、公明、新湖、鳳凰、玉塘、馬田六個辦事處,31個社區。2016年末,新區常住人口56.08萬人,戶籍人口6.79萬人。
2017年,光明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0.12億元,增長9.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54億,增長13.9%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累計實現增加值342.9億元,占新區GDP的40.3%。
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認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他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此前光明是和深圳其他兩個功能區龍華和坪山一批申報的,但是當時光明未被批複。“雖然當時沒有被批複,但是光明新區變成光明區是早晚的事。”
2016年10月11日,深圳官方發布消息稱,國務院批複廣東省政府,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龍華區行政區域包括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坪山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坪山、坑梓2個街道。兩區掛牌成立後,深圳的行政區由6個增至8個。
一般來說,行政區是由國務院批準成立,並設立人大、政協等整套地方政府機關; 功能區則指地方政府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而設立的管理區。
譚剛說:“功能區沒有人大和政協等幾套班子,沒有獨立運行政府的能力。從組織結構上來說,功能區是管委會,相當於深圳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若成為行政區,需要具有相當的產業集聚能力,在城市規劃方面也要有相當的獨立性,比如說在財政上有獨立的支付能力。”
他補充道:“光明是深圳第一個功能區,在新區建設上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比如說在保持生態的前提下引進產業。它對後來成立的兩個功能區龍華和坪山起到了探路的作用。但是,在探索過程中,發現出現了小馬拉大車的情況,機構設置很少,而要完成區一級政府的職能,出現了不適應不協調的情況。現在變成大馬拉大車,有利於整個區域的發展。”
近兩年半前,由中國倡議組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下稱“亞投行”)正式開業。截至目前,亞投行成員數由成立之初的57個增至86個,參與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數達到26個,涉及十多個國家,貸款總額超過45億美元。更有意義的是,亞投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亞投行並非是中國的亞投行。
在近期複旦大學舉行的“上海論壇”期間,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了亞投行副行長安周奇(Joachim von Amsberg),其職責包括監督銀行戰略議程的落實、為銀行制訂投資組合運營政策等。他此前擔任世界銀行負責開發性金融的副行長。
“現在亞投行已經有了近2年半的記錄,是一個真正能遵循最高項目標準、精簡高效確保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的多邊開發性銀行,而不是起初如部分臆測所描述的是一個中國控制的銀行,朋友圈擴大至86個也證明了亞投行的信用。” 安周奇對記者表示。
他也表示,未來的項目投資將側重三大方面:首先,項目將聚焦清潔能源、可持續性城市、城市公路等;其次是實現跨國及跨區域聯通,包括中亞和東盟等地區;第三大重點是吸引私營部門融資,“如何設計一個結構,涵蓋一籃子項目,且國別不同,風險和融資成本可控,以此來吸引養老基金、保險機構等長期資本投資。”他告訴記者。
兩年半批準26個項目
歷時27個月,亞投行於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開業,成為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其總部設在北京,成立的宗旨是促進亞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並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57個國家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包括域內37國和域外20國。
“兩年多來亞投行批準了26個項目,規模有大有小,且項目涵蓋範圍廣泛,包括交通、能源、可持續城市。” 馮阿姆斯貝格特別提及了緬甸的能源項目,2016年亞投行貸款2000萬美元,批準了在緬甸曼德勒地區的敏建項目,即在湄公河流域興建、運營一座225兆瓦的綠地燃氣輪機聯合循環電廠項目。該項目由亞投行、國際金融公司(IFC)和亞洲開發銀行(ADB)聯合註資。
亞投行的項目也堅持采用最高標準。由於是聯合投資項目,亞投行采用IFC的環境社會標準和政策。鑒於項目的龐大規模、複雜性以及巨大的環境風險與影響,IFC將其列為A類項目。對在農村地區擴展工業活動的關切包括對空氣質量的累積影響,移徙建築工人的湧入,相關社區面臨的健康與安全風險,以及河水管道沿線沒有土地所有權或求償權的5至10戶家庭的搬遷問題。作為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程序的組成部分,共舉行了三輪地方利益攸關方磋商,包括就業、可及性、地表和地下水的質量、用電、氣體排放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噪音問題。
“這也是亞投行創造的一個先例,即將資金引入基礎設施項目,而且是像緬甸這樣具有挑戰性的市場。”安周奇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北京“煤改氣”、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印度古吉拉特邦農村公路項目等等,都是經過亞投行的融資項目亮點。
盡管由中國倡議成立,亞投行的項目時至今日只有一個在中國。亞投行於2017年12月11日宣布,將投資2.5億美元於首個在華項目,幫助北京燃氣集團推進總額約7.5億美元的北京市農村“煤改氣”項目。同年7月初,這一項目的概念評估完成,8月完成了長達65頁的環境和社會管理計劃報告。隨後的11月6日,銀行工作人員完成該項目終評,12月8日提交亞投行董事會討論通過。其他融資方包括:北京市政府(2.28億美元)、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3000萬美元)、北京燃氣集團(2.53億美元)。這也是亞投行首次與來自中國的基金合作。
未來投資聚焦三大重點
與剛籌辦時的高調不同,近一年來亞投行頗有臥薪嘗膽之勢。“比起講故事,我們更希望把項目落實,未來亞投行的項目投資主要會關註三大重點。” 馮阿姆斯貝格告訴記者。
他表示,首先是持續聚焦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領域和可持續城市,例如城市鐵路。早在2016年8月13日,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紹爾果德至哈內瓦爾段項目就正式開工,這也是亞投行首批投資項目之一,旨在為當地建設一條全長64公里,雙向四車道的瀝青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項目全面建成後,將成為巴基斯坦南北交通運輸走廊組成部分,並將有效縮短首都伊斯蘭堡、費薩拉巴德和木爾坦等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有助於加強旁遮普省南部與巴基斯坦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完善巴南北向高速公路網絡。
其次,亞投行更加聚焦的是跨境互聯互通。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此前提及,在銀行成立的頭一個年頭里,就為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緬甸、阿曼、阿塞拜疆等7個亞洲國家的9個項目提供了17.3億美元貸款,撬動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125億美元,這對促進區域互聯互通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安周奇也告訴記者,進一步吸引私營部門投資將是下一個重點。亞投行總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包括200億美元實繳資本(paid-in capital)和800億美元待繳資本(callable capital)。“目前我們所有的項目融資動用的都是200億美元實繳資本,雖然並不缺資金,但考慮到可持續性,亞投行未來一是要吸引私營部門融資,二是可以發債,此前亞投行已經獲得了穆迪、惠譽和標普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
“例如養老基金、保險機構,其對亞投行的項目非常感興趣,這些長期投資者需要的是穩定的現金流,這也是基建項目可以做到的。目前的關鍵在於找到風險可控的項目,並將一些國別不同的項目組成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吸引私營部門資金。” 安周奇稱。
他也提及,亞投行是準商業運行,條件比商業銀行優惠,不追求盈利極大化,但必須實現財務可持續性,這樣才能長期提供更多項目融資。此外,亞投行沒有分一類國家和二類國家,傳統多邊開發銀行的一類國家是捐款國家、二類國家是借款國家。在亞投行,所有成員的項目都可以開發,但是發達國家一般不會借款。
確保運營精簡高效
從遊說各國加入到章程談判,各國對亞投行提出的“精簡、廉潔、綠色”的核心價值理念,以及“對腐敗零容忍”的宣言始終印象深刻。
安周奇對記者稱,“如果非要說一個挑戰,那就是隨著亞投行成員不斷壯大、項目越來越多,如何維持銀行運營的精簡和高效。”其實,如IMF、世界銀行等老牌多邊機構都面臨這一問題。
“目前亞投行工作人員不到200人,未來計劃擴大到500人左右,但我們絕對不會很快就擴張到1000人,我們需要聚焦客戶的訴求、保證股東的利益,而不是一味拓展領域、消耗資本金,例如研究和政策咨詢等領域就可以與其他智庫或學術機構建立合作。”他稱。
當然,除了運營方面,亞投行在治理結構上已經突出了精簡和高效的特點。亞投行管理架構方面,吸取了ADB和世界銀行的經驗,比較大的區別在於不設常駐董事。董事會重在制定政策、決策重大事項,管理層重在政策執行,而常駐董事兼顧兩端,多被認為容易造成效率低下。
“董事會和管理層要做到職責清晰,兩者間應該有嚴格的界限,這樣才能更有效率。另外,銀行的運營將貫徹‘透明、公開、負責、獨立’的原則,確保董事會行使監督職責。”金立群此前表示。
不可忽視的亮點在於,亞投行是對於全球治理結構的一大創新,“其治理結構更能反映新興市場的訴求,突出多邊合作其實是可以由新興市場來引領的,而不一定需要G7牽頭,事實也證明現在的治理模式非常高效。” 安周奇稱。
3樓提及
玩物喪志.....
6樓提及
咁都係既..凡事太沉迷,都係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