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7 10:22 編輯 Facebook一季度財報會摘要:移動端帶來的機遇 作者:李倩 2015 年第一季總營收度略低於市場預期,主要受匯率影響:2015 年第一季度,Facebook 總營收為35.4 億美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為5.12 億美元,同比下降20%。因為Facebook 來自海外市場的廣告收入占總廣告收入52%,以及受到美元上漲的匯率影響導致總營收低於市場預期的35.6 億美元。GAAP 每股收益為0.18 美元,Non-GAAP 每股收益為0.42 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0.4 美元。 廣告收入同比增長仍然穩定,PC 端轉移移動端仍是趨勢:廣告收入為33.17 億美元,同比增長46%,占總營收93.6%。其他收入為2.26 億美元,同比下降5%,占總營收的6.4%。值得註意的是移動廣告營收占總廣告營收的73%,相對去年同期的59%有明顯增長。 Facebook 活躍用戶量持續增長:截止2015 年第一季度,Facebook 的日均活躍人數(DAU)為9.36 億人,同比增長17%。移動端DAU 為7.98 億人,同比增長31%。月活躍人數(MAU)為14.4 億人,同比增長13%。移動端MAU 為12.5 億人,同比增長24%。 WhatsApp 新增VoIP、發布“Hello”和Messenger 平臺:Facebook 在本季度開通了WhatsApp 上的Voice over IPcalls(VoIP)語音通話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WhatsApp 與朋友免費語音通話。而另一方面Messenger 的VoIP 電話目前已經占有全球語音通話10%的市場, 也正是因為占有一定市場份額, Facebook 發布了單獨的語音通話App“Hello”。另外此前Facebook 在F8 大會上發布了Messenger Platform 來允許開發者在這個平臺將自己的應用植入到Messenger 里面。 目標價為 88.27 美元,買入評級:我們使用自由現金流折現對Facebook 進行估值。得出Facebook 的內在價值為88.27 美元。推薦評級為買入。 ![]() 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簡要 2015 年第一季度,Facebook 總營收為35.4 億美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為5.12億美元,同比下降20%。因為Facebook 來自海外市場的廣告收入占總廣告收入52%,以及受到美元上漲的匯率影響導致總營收低於市場預期的35.6 億美元。GAAP每股收益為0.18 美元,Non-GAAP 每股收益為0.42 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0.4美元。 廣告營收為33.17 億美元,同比增長46%,占總營收93.6%。其他收入為2.26 億美元,同比下降5%,占總營收的6.4%。 ![]() 值得註意的是移動廣告營收占總廣告營收的73%,相對去年同期的59%有明顯增長。2015 年第一季度移動廣告營收為24 億美元,較全年同期的13 億美元有大幅增長。PC 端的廣告營收繼續下降,下降4 個百分點。另外在2015 年第一季度,平均廣告收取費用增長285%,但是總廣告印象下降了62%。廣告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因為Facebook 在去年第三季度推出了位於右側欄的廣告使得價錢有所變化。 按地區分析收入來源的話,Facebook 在北美仍然有強勁的收入增長,同比增長53%。亞太地區則是占收入來源的第二位,同樣增長強勁,同比增長57%。歐洲以及全球其他地區分別增粘35%和32%。也正是因為全球收入來源的增長,以及美元匯率的增長使得Facebook 在這個季度在匯率上受到的沖擊也非常大。 運營費用略有增長,主要在研究開發與市場營銷方面 Facebook 在2015 年第一季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為10.62 億美元, 占總營收的30%,較去年同期的18%有明顯加大投入。市場營銷費用為6.37 億美元,占總營收的18%,較去年同期的13%也有加大投入。總務及管理費用為2.83 億美元,占總營收的8%,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個百分點。 2015 年第一季度GAAP 的費用為26 億美元,同比增長83%。Non-GAAP 的費用為17億美元,同比增長57%。與上個季度相同,WhatsApp 收購相關的股權激勵費用和攤銷費用是GAAP 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而Non-GAAP 費用的增加主要來自於人員增加,本季度員工增加至 10082 人,較去年同期增長48%,較2015 年第四季度新增了800 多人。 運營收入為9.33 億美元,運營利率為26%。Non-GAAP 的運營收入為18 億美元,運營利率為52%。第一季度GAAP 和non-GAAP 的稅率分別為45%和35%。 資本支出為5.02 億美元,同比增長38%,預計全年27-32 億美元。本季度共創造了12 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目前擁有124 億美元的現金與短期投資。 股權激勵費用全年預計30-33 億美元。 Facebook 活躍用戶量持續增長 截止2015 年第一季度,Facebook 的日均活躍人數(DAU)為9.36 億人,同比增長17%。移動端DAU 為7.98 億人,同比增長31%。月活躍人數(MAU)為14.4 億人,同比增長13%。移動端MAU 為12.5 億人,同比增長24%。 ![]() 目前Facebook 有超過14 億的用戶。2014 年收購的通訊軟件WhatsApp 的用戶達到8 億人。值得註意的是WhatsApp 的用戶僅花了3 個月就增加了1 億人,以平均每日100 萬新用戶的增速強勁發展。另一方面,Facebook 自己的通訊軟件Messenger用戶較上季度也增加了1 億用戶,至6 億活躍用戶。而Instagram 的活躍用戶仍在3 億左右。 ![]() WhatsApp 將新增VoIP 功能以及App“Hello”的發布 Facebook 在本季度開通了WhatsApp 上的Voice over IP calls(VoIP)語音通話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WhatsApp 與朋友免費語音通話。 Messenger 的VoIP 電話目前已經占有全球語音通話10%的市場, 也正是因為占有一定市場份額,Facebook 發布了單獨的語音通話 App“Hello”。Hello 類似於一個撥號和通話的App,通過Facebook 登陸而得到已加好友通訊方式的通訊錄。另外,用戶還可以通過這個Hello 搜索到商家的聯系方式然後直接撥通。在接電話方面,Hello 提供來電顯示以及黑名單功能。個人號碼只要是在Facebook 內加了好友的,就可以在Hello 里面顯示來電顯示,而商家則在擁有自己註冊的Facebook主頁之後也將會顯示信息在來電顯示上。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相信憑著Messenger 已有的6 億活躍用戶所占有的10%的市場份額加上WhatsApp 將會投入的的8 億活躍用戶會對Facebook 在VoIP市場提供更多的優勢。另外VoIP 本身的通話質量等等技術方面是比傳統通訊要好的,但是問題就在於VoIP 撥號必須需要通話的另一端也擁有VoIP 才可以達到使用數據流量達到完全免費。如果另一方沒有VoIP 撥號的話,則需要向運營商交一定的費用。因此只要擁有足夠的用戶量,那麽Facebook 在VoIP 市場的表現毫無疑問將會快速增長。Zuckerberg 的宗旨是要創造免費的通話平臺,而這個是與internet.org 的理念是一樣的。 Messenger 平臺開放,打開Messenger 應用功能多元化 此前Facebook 在F8 大會上發布了Messenger Platform 來允許開發者在這個平臺將自己的應用植入到Messenger 里面。未來Messenger 可能會涉及電商交易,支付,社區服務搜索等等服務,而將不會是僅僅的一款普通通訊軟件。 Messenger 將可以把用戶和商家直接連接在一起。F8 大會中發布的MessengerPlatform 將可以讓用戶通過Messenger 直接與商戶聯系以及購物下單。另外這個服務還提供物流咨詢,實時定位以及貨單信息等等的資訊來方便用戶處理購物訂單。 移動端帶來的機遇 Facebook COO Sheryl K. Sandberg 表示越來越多的Facebook 用戶從PC 端轉移至移動端,而移動端也將會繼續為Facebook 帶來很多新的機遇。在美國,手機用戶平均每5 分鐘使用手機的時間就有超過1 分鐘是花在Facebook 和Instagram 上的。Facebook 在本季度發布了兩款專註於移動端的新產品:Mobile Ads ManagerApp 和Page Creation Tool。Mobile Ads Manager 是一款可以讓商家管理在Facebook 移動端上的廣告一款App。而Page Creation Tool 則是讓商家個性化主頁來達到更高的廣告效率。 另外,美國消費者約有25%媒體時間是花在移動端上的,而其中有20%是花費在Facebook 和Instagram 上的。目前Facebook 占據美國消費者媒體所花費時間的5%,而Facebook 的廣告市場份額還不到5%,說明Facebook 在廣告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 除了移動端,視頻在Facebook 上也同樣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為Facebook 帶來了不少新的客戶。截止本季度,全球有超過75%的Facebook 視頻觀看是在移動端上觀看的,而且每天有40 億次視頻觀看量,較去上個季度的30 億次有明顯增長。Facebook 在F8 大會上發布關於將LiveRail 的視頻廣告平臺加入移動端App 內。另外LiveRail 還將提供匿名地域信息給商家,讓商家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發放的視頻廣告更為有效,使得廣告投放更精準和效率。 另外因為視頻廣告也是占用News Feed 的欄目的,所以視頻廣告的業務也是采取競價方式。視屏廣告的競價與其他廣告相同,換句話來說如果一個廣告主願意花費更多的資金投放視頻廣告,那麽其他僅用圖文廣告的廣告主則往往會在競價中被淘汰。 F8 開發者大會其他亮點以及Facebook 未來戰略 Facebook 將利用收購的Oculus Rift 整合環繞360 度地圖制造虛擬360 度視頻讓用戶可以在虛擬現實中體驗不同的環境和文化。 有傳聞表示Facebook 對諾基亞的地圖服務“HERE”產生了興趣,有可能會收購或者戰略合作來獲取Facebook 自己的地圖軟件。HERE 的賬面價值約20 億歐元,估值約44 至69 億歐元,其中傳聞Uber 以及一些德國的汽車制造商也對這個地圖業務感興趣。目前Facebook 在PC 端的地圖是由Bing,也就是微軟支持的,而移動端則是與谷歌地圖有合作。如果Facebook 要整合一整套網絡購物的生態鏈的話,那擁有自己的地圖軟件必定會更加方便。 Facebook 在短期的運營投資將會集中在現有的業務上,如用戶產品和廣告方面。短期投資的例子有Atlas 和LiveRail 的收購與投入。而中期的投資將會集中在開發新產品以及新服務來改變人們的生活質,比如Instagram,WhatsApp 以及Messenger 這幾款社交應用的改善和投入。長期的話,Facebook 會繼續投入internet.org、人工智能以及Oculus 上。Internet.org 是Facebook 的一個讓全球還未鏈接互聯網的地區享用免費互聯網一個計劃。截止2015 年第一個季度,Internet.org 已經在9 個國家內運行,讓約800 萬人能在本無互聯網的環境內連接上網絡。而Oculus 將會為人們帶來新的社交方式,比如在家開會或者使用虛擬現實技術來突破一些社交的屏障等等。 另外CEO Mark Zuckerberg 在財報會上還提到他們並不打算整合WhatsApp 和Messenger。這主要因為兩者的增速都差不多,而且用戶使用它們的方式也都不一樣。兩者對比而言,WhatsApp 更為簡介和實用,本質上是作為一個短信工具的。而Messenger 則需要與Facebook 鏈接,達到與用戶、好友以及商家來交流的工具,人脈更為廣闊以及內容更為豐富和複雜。而且加上Messenger Platform 的推出,相信兩個工具的分化將會越來越大,而且所服務的群體也將會不一樣。 目標價為88.27 美元,買入評級 美元的強勢對海外業務收入計量帶來負面影響,而全球低利率的環境則部分抵消了這個不利因素。 我們使用DCF 自由現金流折現對Facebook 進行估值。假設穩定狀態增長率為3%,無風險利率3.8%, Facebook 的beta 為0.72,股權風險溢價5.6%,Facebook 的股權資本成本為7.83%。得出Facebook 的內在價值為 88.27 美元,比當前股價高出18.5%。維持買入評級。 ![]() (來自第一上海)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28 23:17 編輯 蘋果一季報:中國銷量首超美國 上季度利潤大漲 美東時間周一下午,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蘋果一季度收入580.1億美元,每股收益2.33美元,均高於預期。一季度凈利潤136億美元,同比躍升33%。iPhone銷量高達6120萬部。財報公布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6%。 蘋果一季度財報關鍵數字盤點 根據一季度財報,蘋果收入、每股收益、iPhone銷量均高於預期。不過,iPad銷量不及預期,較去年同期下降23%。Mac銷量亦略低於預期。財報公布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6%。 蘋果一季度財報中的關鍵數字包括: 收入580.1億美元,高於預期56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 每股收益(EPS)2.33美元,高於預期2.16美元 iPhone銷售量6120萬部,高於預期581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加40% iPhone平均銷售價658.53美元 iPad銷售量1262萬部,低於預期1360萬部 iPad平均銷售價430美元 Mac銷售量456萬臺,低於預期470萬臺 毛利率40.8%,高於預期39.5% 同時,蘋果公司公布了新的現金回報計劃。未來兩年之內,該公司將通過股票回購和分紅派息的方式,向股東返回收益20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早些時候報道,分析師預期,2015年第一季度蘋果公司的iPhone銷售量可能達到5810萬部。如今,根據一季度財報,iPhone銷量已經遠超預期,達到6120萬部。這意味著,2015年第一季度已經成為蘋果歷史上第二大iPhone銷售季度。第一大季度為2014年第四季度,當季iPhone銷售量高達7450萬部。 大中國區iPhone銷量首超美國 功不可沒 值得註意的是,蘋果收入、利潤及iPhone銷量的大漲,都受益於大中國區強勁的銷售數據。該公司的中國區收入較去年同期上漲71%。 第一季度,由於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的旺盛需求,iPhone的中國區銷量首次擊敗美國。另外,由於iPhone 6和6 Plus均采用了更大的屏幕設計,這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深受消費者歡迎。新iPhone采用的大屏幕設計,以及上周Apple Watch的亮相,都顯示了對於蘋果公司CEO Tim Cook而言,中國客戶對於保持蘋果銷售勢頭的重要性。 (來自美股IPO)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30 15:50 編輯 大唐發電(0991):1季度凈利潤下降17.7% 作者:楊義瓊 截至2015年1季度,公司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53.41億元,同比下降12.4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5億元,同比下降17.74%;基本每股收益0.0582元,同比下降17.80%;截至2015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達78.89%,較2014年底降低0.24%;總資產3035.59億元,較2014年底增加0.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權益達446.07億元較2014年底增加1.84%;截至1季度末,公司裝機容量41383兆瓦,較2014年底增加0.1%。公司1季度實現發電量441.4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26%;實現全口徑利用小時993小時,同比下降129小時;上網供電煤耗296.11克/千瓦時,同比下降6.81克/千瓦時;等效可用系數94.83%,同比提高0.96%。此外,公司2015年1季度核準兩個項目,共計201萬千瓦。其中,貴州核電2*100萬千瓦;青海共和、山西光伏1萬千瓦。 2、一季度單位燃料成本 一季度147元/兆瓦時,同比下降近17元,降幅11%多。2014年全年的單位燃料成本是157.3元/兆瓦時,2015年的目標是同比下降4-5%。 3、新能源戰略規劃 目前公司水電裝機占10%,新能源裝機占4%。發展規劃來看,“十三五”期間,水電將主要集中在西藏區域。公司正在規劃和研究西藏區域的怒江項目,未來主要市場在西藏。清潔能源,主要是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預計風電發展速度按照每年50萬千瓦推進;光伏則按照每年10萬千瓦的速度推進。 4、一季度寧德核電利潤貢獻情況 寧德核電投資收益1.9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了7000萬(1號機大修,2號機未投產)。 5、煤化工重組的進展 目前在國資委的協調下,煤化工重組仍在進程中,與年報披露時相比,沒有進一步的進展。 6、一季度利潤總額細分 總的利潤15.79億。電力板塊27.02億。其中,燃煤發電27.88億,燃氣-0.83億,水電-1.38億,風電1.73億。非電板塊中,煤化工虧損9.75億(包含錫礦,主要是指錫林浩礦業,虧損了1.38億),再生資源則虧損了1個多億。 7、寧德核電上網電價 寧德核電1、2號機組的電價仍是4毛3分錢。 8、大用戶直供電 截止3月底,公司在遼寧、山西、浙江、廣東、寧夏、雲南等區域都開展了大用戶直供電交易,合同簽約電量總計39.33億千瓦時。按簽約電價來看,比標桿電價降低了2分錢每千瓦時。 9、公司4月份發電量情況 正式的統計公報還沒出來。根據快報,截止4月26日,全口徑發電量同比下降,降幅為3.59%。具體到煤機,降幅9.98%。 10、電價下降對公司今、明兩年的影響 影響2015年收入17多個億,對明年的影響在20億左右。 11、一季度財務費用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降息對公司的影響財務費用增加是因為新增投產機組對應的貸款,存量還是下降的。按測算每下降0.5個百分點,大唐國際的利潤下降1個億。 12、一季度折舊 電力板塊每個月6個億折舊,3個月加起來大致為18個億。整個公司的折舊是一個月8個億。 13、假設油價今年不變,非電業務的盈利狀況如何 進入2015年,煤化工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目前來看,比年初略有上升。但其與油價的關系不是線性的,預計煤化工業務較去年會有很明顯的減虧。 14、今年非電業務重組的可能性大嗎 預計今年將按國資委的整體安排來推進,目前現場工作都已完成。下一步工作還是要等待國資委和高層的指示,今年內是否能完成並不確定。 15、克旗項目利用率 受環保指標要進一步提高的限制,目前是B單元在運行,負荷率接近100%,也曾超過100%。現在來看,克旗的負荷率能達到設計要求。 16、2015年天然氣產量指引10億立方左右。 17、兩個水電的投產情況、公司對整個水電資本開支和電價的展望四川長河壩水電站計劃2016年汛後首臺機投產,2017年年底前4臺機組共260萬千瓦全部投產發電。四川黃金坪電站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發電,爭取今年年底四臺機組共80萬千瓦投產,明年上半年2臺小機組5萬千瓦投產發電。目前四川省的標桿電價(水電)是3毛08分,長河壩水電站的造價是每千瓦9500元;黃金坪是每千瓦1萬出頭。 18、每個省對大用戶直供電推動的情況 按國家整體要求和政策力度,我們判斷,大用戶直供電的交易規模會進一步擴大。今年公司所在的福建和四川會在年內陸續開展,在電量比較富裕的省份,政府推動的力度比較大,例如廣東、山西。目前來看,雖然公司在山西的業務量上不是很多,但價格上的降幅還是比較大的,平均每千瓦時3到6分錢的降幅。 19、一季度煤機利用小時和同比變化 一季度煤機利用小時1146小時,同比下降177個小時。 20、一季度水電板塊情況 水電板塊一季度虧損1.38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一般是枯水期,整體發電量都不好。但同比來看,一季度水電同比減虧3.24個億。全年情況就要看二季度的來水情況,目前來看來水的情況比較樂觀。 來源:國元證券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海外策略】美國一季度GDP大幅低於預期;4月份FOMC波瀾不驚 大家好!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為期兩天(4月28 ~29日)的美聯儲FOMC議息會議落下帷幕,會後公布了會議聲明。整體來看,此次會議顯得波瀾不驚,並沒有透露出太多新信息,這也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由於此前一季度數據明顯偏弱,使得投資者對於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點的預期已經大幅推後(當前期貨市場所隱含的首次加息預期為2016年3月),再加上4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尚未披露,無法提供更多新的數據作為決策依據,因此美聯儲選擇維持此前基調不變也在情理之中。 出口和投資拖累美國一季度GDP大幅走低;強勢美元、寒冷天氣和油價大跌是主要原因 在FOMC會議聲明公布之前,昨天夜里公布了美國一季度GDP數據。數據顯示一季度年化環比增速僅為0.2%,顯著低於1%的市場一致預期的中位數,大幅低於2014年四季度2.2%的增速。主要的拖累來自私人部門投資和凈出口,分別拉低GDP增速0.4和1.3個百分點;消費的雖然仍為正貢獻,但相比去年四季度也大幅下滑。 雖然經濟動能放緩早有征兆(進入一季度以來,一系列主要經濟數據,如制造業PMI、工業生產、新屋銷售、非農就業、甚至耐用品訂單均普遍偏弱)、且市場對此也早有預期,但一季度GDP數據如此疲弱還是有些令投資者感到意外。此前美國聯邦利率期貨所隱含的加息預期已經被大幅推後至2016年3月,如此差的GDP數據公布後,可能會使得此前市場上頗為流行的認為6月份首次加息的觀點在短期內變得更加渺茫。 但是一季度GDP數據反應的是已經過去的情況,是“過去時”,對未來的參考意義不大。恰恰相反,如此差的數據,不出意外的話,可能意味著未來經濟反彈的幅度或將更為迅速(主要的動力將來自寒冷天氣和強勢美元影響的減退、以及油價下跌帶來的正面效果的逐步顯現)。而在短暫的擾動後,經濟企穩反彈可能會使得加息預期再度卷土重來,投資者對於加息預期的波動也將明顯增大,特別是考慮到美聯儲更多依賴數據變化靈活決定加息時點的方式(DataDependent),而這將不利於股票市場的表現。所以說,對於股票市場而言,4月份的FOMC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次相對平緩而波瀾不驚的議息會議。 此次FOMC會議值得關註的6點信息 仔細研讀此次FOMC會議的聲明,我們梳理出以下幾點內容值得關註: 1) 對未來利率水平的前瞻指引:委員會認為當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同時有理由相信通脹將在中期重回2%的目標時,將是加息的適當時機。與3月份申明沒有變化; 2) 對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在冬季放緩,部分是由於暫時性原因(transitory factors),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房地產部門複蘇進程依然緩慢,出口下行。這相比3月份聲明中認為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趨緩(moderate somewhat),企業投資仍在上升(advancing)的措辭明顯偏負面,這也是對一季度一系列偏弱的經濟數據的回應。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這一措辭略微偏向鴿派。但美聯儲委員同時強調經濟的放緩部分是由於暫時性因素的影響,也表明其需要更多的數據來支持其政策決定。 3) 勞動力市場:與3月份聲明中認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形繼續下降”不同的是,此次委員們認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形沒有明顯改變”(littlechanged),主要是由於3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不及預期,偏向鴿派; 4) 通脹水平:與3月份略微不同的是,在此次聲明中,委員們認為“通脹持續低於委員會的長期目標(run below)”,而非“進一步回落(declined further)”,這表明委員們可能認為未來通脹水平將逐漸企穩回升,略偏鷹派; 在聲明中,委員們表示雖然短期內通脹水平仍將維持目前低位,但隨著未來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改善、能源和進口價格下跌等暫時性因素的消退,通脹水平中期內將逐步回升到2%的水平。 5) 對於全球市場:此次聲明繼續將“國際形勢(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納入到美聯儲評估利率水平的考察範圍之內,維持不變; 6) 反對票情況:此次聲明並沒有委員投反對票,維持不變。 重申加息或晚於預期;但由於未來“預期差”的變化,股票市場波動可能上升;短期仍然維持謹慎,同時不看好成長股的相對表現 由於受到明顯偏弱的一季度GDP數據和隨後FOMC議息會議聲明的共同影響,美元走弱、歐元走強,美國國債收益率明顯攀升;但是股票市場表現的較為糾結,全天起伏波動,收盤小幅收跌-0.4%。 考慮到目前相對疲弱的經濟形勢,以及前期美元升值已經實質上帶來的緊縮效果使得美聯儲在調整利率政策上並不顯得那麽緊迫,我們重申從2014年10月份以來一直強調的觀點,即美聯儲首次加息可能會來的更晚,晚於市場預期。 但是對於美股市場而言,更重要的變量是投資者與美聯儲之間的“預期差”。正如我們此前在3月份FOMC議息會議點評中提到的“美聯儲表達出的更為靈活的依賴數據來決定加息時點的信號,實際上增加了市場預期與美聯儲之間出現偏差的可能性,進而可能加劇市場的波動”。實際上,昨天美股市場的走勢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投資者相對糾結的心理狀態。雖然此次FOMC會議並沒有提供除了投資者已經知道的經濟偏弱以外的其他重要或者明確的信號,但這反而給市場留下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因此,對於短期美股市場而言,我們重申相對謹慎的觀點,認為市場可能仍將維持震蕩的走勢、波動上升,主要原因在於當前估值偏高,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進程不支持估值的進一步大幅擴張(整體貨幣政策大方向已經確定)。與此同時,市場在相對高的估值上,也更容易受到預期差和外部風險的擾動,因此預計波動也會明顯上升。同時我們不看好美股市場成長股相對價值股的表現,主要是因為未來經濟企穩複蘇和貨幣政策邊際上收緊都不利於成長的表現(詳細分析請參見4月27日發表的策略報告《納指重回歷史高點,但我們對成長沒那麽樂觀》)。 (來自中金海外)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中國產能過剩嚴重、效率低下的鋼鐵行業在2015年一季度,生存局面進一步惡化。
4月2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企業達到了50戶,占中鋼協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9.5%,虧損企業虧損額103.55億元,同比增長27.31%。
數據還顯示,一季度中國鋼鐵業全行業整體陷入虧損。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110.53億元,增虧34.3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9.87億元。而同時,大中型重點鋼鐵企業的銀行借款同比下降了5%,按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截至2014年底總計銀行貸款1.33萬億粗略估算,銀行借款與去年同期減少了大約650億。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稱,這其中不乏銀行抽貸和不予續貸的問題。
這意味著,中國實體經濟增速的明顯放緩,房地產投資的持續低迷,以及產能過剩的不利環境,已經讓擁有300多萬從業人員的鋼鐵行業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朱繼民說,目前,鋼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較突出。近年來,受銀行嚴控鋼鐵企業貸款規模的影響,許多鋼鐵企業面臨著不予增量、續貸困難、漲息和抽貸等問題。自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兩次降息,有利於緩解鋼鐵企業融資貴,但目前企業反映效果還未體現出來。據中鋼協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鋼鐵企業銀行借款下降5%的同時,企業利息支出僅下降2.59%。
值得註意的是,這樣糟糕的經營局面,還是在鋼鐵行業產量減少、礦價下跌、行業新增投資進一步下降的基礎上發生的。今年一季度,中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生產粗鋼2億噸,同比下降1.7%,這是中國鋼鐵產業多年未曾有過的現象。
不過,今年一季度,企業生產的鋼材卻達到了2.66億噸,同比增長了2.5%。但市場需求卻在進一步下降,朱繼民說,全國鋼材市場需求下降,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比去年全年降幅有所擴大,全行業陷入虧損境地。
需求下降,鋼材產量卻在繼續增加,這樣的情形導致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庫存高於往年水平。3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庫存為1664萬噸,比今年初增加約37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4萬噸。
據中鋼協調研,多數鋼鐵企業一季度庫存有所增加。企業庫存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而社會庫存呈下降趨勢,主要由於鋼貿商數量減少以及企業擴大直供渠道所致。據鋼鐵協會統計,4月份22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為1123萬噸,同比下降213萬噸。
這一變化意味著,隨著行業不景氣,越來越多傳統鋼貿商退出了這個行業,並且由於鋼貿商的退出,市場的供需風險正越來越直接地向鋼廠傳導。
一些擁有自建礦山的大型鋼鐵企業,增加了另一個風險:鐵礦石價格的持續下跌。在鐵礦石價格高企的時候,擁有自建礦山,原本是一個優勢。在過去幾年間,不少鋼廠由於不堪忍受高達鐵礦石每噸190多美元的高價,而到處投資收購新建了自己的礦山。現在鐵礦石價格暴跌至40—60美元,由於超高的成本,那些自建礦山反倒成了鋼廠的沈重負擔。
朱繼民說,受供給增加、需求減弱影響,去年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下跌,由去年年初的133.1美元/噸下降到3月末的51.2美元/噸,到4月13日進一步降至47.8美元/噸。這使國內有礦山的鋼鐵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尤其是鞍鋼、首鋼、太鋼、河北鋼鐵等自有礦山聯合企業原料優勢逐漸消失,甚至成為經營發展的負擔。
根據中鋼協的調研,目前國內鐵礦山普遍面臨虧損、減產甚至部分停產問題,國家對鐵礦山資源稅減按40%征收後將對緩解鐵礦山虧損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足以與國外礦山競爭。
另一個變化是,下遊用鋼行業增速回落,鋼材需求出現下降。一季度,中國的GDP、投資增速、房地產開發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於鋼鐵產業相關的核心數據都全線滑落,這致使鋼材需求下降。據測算,一季度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為1.77億噸,同比下降6.2%。
需求下降的局面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今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均連續兩年下降,降幅分別高達32.4%和18.4%;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進一步下降至6.3%,3月份當月同比增幅已下降至5.3%,是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增幅。造船行業新承接訂單下降76.8%,手持訂單下降2.5%。
中鋼協預測說,整體來看,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下遊用鋼行業鋼材需求難以增長,鋼材消費峰值平臺區特征明顯,存在需求下降的可能。
據悉,中鋼協下一步還將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繼續按有關標準要求淘汰落後產能,呼籲繼續降低國內鐵礦山企業稅費負擔,保持國產鐵礦一定的市場份額。
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河北、江蘇等鋼鐵大省,就2014年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考核組對兩地的落後產能淘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和建議。
在河北,工信部的官員發現很多鋼鐵企業的產能並不能隨便淘汰。因為,這些地方的鋼廠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借貸連環擔保的情況。在這樣的債務擔保鏈條上,如果淘汰或關停其中的一家鋼廠,可能其他幾家鋼廠也會跟著受牽連。
環境和經營狀況的惡化正在迫使越來越多的鋼廠關停高爐,或者轉型。武鋼集團下屬鄂鋼公司、攀鋼集團下屬成都鋼鐵廠等多家國有鋼廠,都已經開始轉型。但對於國有鋼廠來說,關停高爐甚至生產設備還有一系列後續的難題需要解決,比如歷史債務、以及最棘手的國企職工安置問題。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中鋼協將向有關部門呼籲,進一步深化國有及國有控股鋼鐵企業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減輕企業社會負擔;完善退出機制,給企業淘汰落後、減人增效等建立通道和給予政策支持。
對於相關政府部門而言,上述呼籲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企業和政府、轉型和失業等多重矛盾,處理起來頗為棘手。建立一個正常的產能退出通道,這一難題橫亙於中國鋼鐵行業面前多年,但一直難有突破。
4月30日,全球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無線終端戰略(WDS)服務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達4.45億部,比2014年同期增長8%,其中三星和蘋果在該季度的全球出貨量為9900萬部和6120萬部,排行第一與第二。
StrategyAnalytics研究總監吳迪·奧(WoodyOh)表示:“受亞洲、非洲和美洲地區市場對3G和4G機型需求的增長,全球手機出貨量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4.118億部增長至2015年的4.451億部,同比增長8%,其中智能機占總出貨量的80%。”
StrategyAnalytics執行總監尼爾·莫斯頓(NeilMawston)補充:“該季度三星全球手機出貨量為9900萬部,比2014年同期下跌12%,攫取22%的市場份額。三星仍然面臨來自勁敵蘋果的競爭。”
得益於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其出貨量從2014年同期的11%增長至今年的14%,業績表現第一。
三星4月29日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降至4.626萬億韓元(約合43.11億美元),2014年同期為7.574萬億韓元,同比下降39%,三星表示由於消費者轉投蘋果公司大屏幕版的iPhone手機,加之韓元匯率走高導致設備在海外市場更加昂貴等因素,導致了三星電子第一季度凈利潤大跌。
三星表示,鑒於中國與印度等新興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公司業務在2015年也會持續增長。然而,中低端市場加劇的競爭,以及個別地區匯率影響導致需求可能出現下滑,都會給公司帶來挑戰。
在過去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三星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蘋果,但三星憑借區別於蘋果的大屏幕,以及安卓系統和iOS系統的差異性,在安卓智能手機市場長期占據榜首位置。然而,從2014年開始中國國產手機市場競爭日益劇烈,更低廉和更本地化的系統優化,讓三星的高價策略逐步失去優勢。
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日前對記者表示,希望能與三星和蘋果抗衡,並且比他們做得更好。在未來3~5年時間里,華為要成為世界第一品牌。而諸如小米、聯想等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崛起也開始沖擊三星的市場份額。
不過上述分析人士尼爾·莫斯頓表示,市場對其新機型GalaxyS6的強勁需求表明在下一季度三星的業績表現將改善,而三星電子則預計S6可以吸引用戶回歸,二季度的營收將逐步複蘇。
此外,StrategyAnalytics還指出,微軟全球手機出貨量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4700萬部下降至2015年的3370萬部,同比下跌28%。“全球8%的市場份額為史上最低。雖然2015年微軟控股的Lumia智能手機產品組合將在新Windows10發布後推出,但其仍在功能機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StrategyAnalytics研究總監肯·海爾斯(KenHyers)如是說。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了證券公司2015年一季度經營數據。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124家證券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43.02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509.25億元,共117家券商實現盈利。
2014年,12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2.84億元,凈利潤實現965.54億元。這意味著,券商在2015年一個季度的利潤已經超過了去年一半的凈利潤,三個月就賺了去年“半年的錢”。
從券商各項主營業務來看,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及融資融券成券商創收的“三駕馬車”。
一季度凈賺500億
今年一季度,經紀業務仍是券商主要收入的來源,共計收入506.30億元其中僅3月傭金收入就達到了293.99億元,環比2月大增175.32%;其次是證券投資收益,共實現營業收入367.52億元。
此外,融資融券業務對券商收入的貢獻持續提高。一季度券商融資融券業務凈收入為254.7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2.3%,而去年全年的占比為17.1%。
截至4月29日,除了申萬宏源、東興證券、方正證券外,19家上市券商的一季度財務報告已經捷報頻傳。
Wind資訊統計顯示,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業績在已披露一季度業績的券商中居於前列。海通證券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02億元,尾隨其後的是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分別實現凈利潤38.17億元、32.55億元、26.93億元、25.17億元。在營業收入上,中信證券以99.33億元奪魁,海通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表現位居前列,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65億元,63.82億元,57.14億元和57.12億元。
從同比增幅來看,一季度券商業績全面爆發的驚人姿態更是一覽無余。已公布業績的19家券商中16家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00%,其中西部證券漲幅最大達286.30%。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增長率也十分驚人,除國元證券和國金證券外,其余17家券商的凈利潤同比增幅也都超過100%。其中,海通證券凈利潤同比大增789.82%,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凈利潤同比擴大5倍,興業證券同比擴大4倍。
券商股東山再起?
與券商業績既然相反的是,券商股自去年11月走出一波翻倍行情之後,今年表現差強人意。
Wind資訊統計顯示,券商板塊指數年初至今漲幅為21.04%,同期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漲幅分別達到了38.39%和35.02%,券商板塊明顯跑輸大盤。
針對這一情況,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券商板塊在每一輪的市場行情中總是先反應先受益也總是先調整,券商股價在去年11月份就正式啟動,今年1月底先於市場進行調整。“市場總是有一個輪動效應,不能簡單地看券商在這段時間沒有跑贏大盤,時點的因素要考慮進去。”
此外,上海磐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磐安投資)的投資總監邱曉剛向記者表示,11月份的券商股的股價和漲勢已經兌現了當時市場對牛市的預期,一季度並沒有超預期的東西,資金撤出也是正常。“另外券商牌照放開,互聯網券商的競爭等都對券商股在一季度的估值造成了壓力。”
對於傲人業績出爐之後券商股的走勢,業內人士的看法卻有分歧。作為目前市場上估值相對較低的藍籌股,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券商股即將迎來一波補漲行情。
華泰證券的分析師羅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券商是牛市性價比極高標的,是牛市的持續受益者,資本市場會是“長牛”的判斷沒有問題,對證券股的後市表現保持樂觀。另外,也表示今後證券市場的政策會更加偏市場化,“券商分化會很嚴重,看誰更加市場化。”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券商股短期保持謹慎。中航證券的分析師楊鵬飛認為,近期市場交投持續升溫,這是近期板塊上漲的直接原因。但在傭金率下滑及券商資金緊張前提下,市場交投放量帶來業績增長邊際效應減弱,且在近期上漲後板塊估值並不低,並不具備大幅上漲空間,券商需警惕沖高回落。
磐安投資的邱曉剛也坦言,隨著證監會26日盤間緊急提示風險,中信證券在上調兩融余額上限後不久就下調融資融券擔保品折算率,多個機構之後陸續警示風險,整個熱得發燙的市場在緩和降杠桿。“加上券商業績方面也並沒有超出預期,所以目前看來券商股短期會受到影響。”不過邱曉剛也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只有牛市的邏輯在,券商就還有機會。
五大行業績數據“雷同”背後:1季度業績的慘淡和蹊蹺 作者:格隆匯 寒山 節前,銀行業的1季度報已經全部公布,整體只能用慘淡兩個字來形容。與此同時,五大行的凈利潤增幅保持整體隊列,均在1-2%之內,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何銀行利潤增幅會如此慘淡? 五大行為什麽又能保持如此整齊的隊列? 銀行未來的走勢格局又將如何演變? 下面,來帶大家看看銀行業績大幅度下滑背後的根源吧! 還記得去年降息之後,銀行股火爆異常,彼時,在格隆匯發表過《銀行股王者歸來:消滅破凈股背後的邏輯》一文。而如今,銀行股估值大幅修複之後,1季度業績卻大變臉,今日,就再借格隆匯這一寶地來帶大家看看銀行業績背後吧! 一、疑問之一:為何銀行業在今年業績大變臉? 日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行相繼公布一季度業績報告。數據用慘淡來形容並不為過,凈利潤增幅保持整齊隊列,均在1-2%之間,當然,慘淡的不僅只有五大行,除招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之外,上市銀行1季度的業績均出現大幅度下滑。此外,還有個很顯眼的數據就是不良貸款比率,2014年1季度,只有3家銀行不良貸款比率超過1%,而2015年1季度,均已突破1%。 所以,整體來看,並非只有五大行的業績難看! ![]() 非對稱降息和實際資金價格高企導致利差縮小 2014年底至2015年的兩次降息對銀行的收入影響其實比較大。其中第一次是非對稱降息,利差縮窄15個BP;第二次降息是對稱降息,但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上調至130%,在資金價格尚未理順的情況下,實際上無論是對稱降息還是非對稱降息,對銀行來講,毫無疑問都是對利潤的侵蝕! 2015年1季度,五大行的凈利潤總額為2627.27億元,而貸款總額為46萬億左右,利差每縮小10個BP,每季度的利息收入將減少115億左右。1次非對稱降息,加上資金的競爭激烈層度,銀行利差縮小的幅度將達到20個BP以上,因此,非對稱降息和實際資金價格高企給銀行帶來的1季度利潤影響在200億以上。 經濟形勢差導致不良貸款上升 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501.49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如今的不良貸款比率的上升其實只是以前信貸擴張的結果,為對沖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而產生的4萬億刺激計劃以及隨後的一系列信貸擴張計劃,都是銀行如今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前因! 二、疑問之二:五大行數據如此整齊? 銀行業1季度數據愁雲慘淡的現象之外,還有一個更為令人註目的現象——五大行利潤增幅過於整齊。2015年1季度,五大行的利潤增幅都是1-2%之間,從2011年至2014年1季度的利潤增幅來看,從來都是參差不齊,但2015年卻很詭異的出現了整齊隊列,這是為何?加上銀行業與政府的關系,大家也都是懂的!數據雷同,有三種可能: 1、向下調整業績: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的時代,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去杠桿和去過剩產能過程的深入,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增加也會在未來更甚。所以在此背景下,銀行是否也存在平滑業績,為未來兩年經濟形勢走弱做準備? 2、向上調整業績:2015年1季度5大行凈利潤增長的絕對值在38億左右,2015年1季度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額達到了50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因此,不良貸款余額稍微多一些,可能就是負增長了! 考慮到銀行對於宏觀經濟的指向性作用,銀行業業績向上調整也不是不可能! 3、本次數據雷同純屬巧合! ![]() 三、疑問之三:銀行業短期走勢和長期命運如何? 短期而言,銀行業利潤增速放緩的趨勢將會延續: 1、利差縮小將會持續。已經存在的兩次降息和實際資金成本高企帶來的利差縮小的局面,已經給銀行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而且之後,市場預期央行還有N次的降息,政府為了挽救經濟,也不得不“犧牲”銀行,棄車保帥不得已而為之。而存款利率上限一旦放開(周小川此前表態在2015年和2016年概率很大),短期內,銀行的利潤將會更加“亞歷山大”。 2、不良貸款總額快速增加,將會延續! 經濟形勢走弱,企業違約增加是必然,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趨勢短期內仍然難以扭轉。自我改良型的改革有兩大特點: 其一就是過程漫長。 其二就是堅持平滑風險! 經濟改革的成敗並不僅僅決定於去杠桿、去過剩產能和結構性問題,更取決於更為宏觀層面的肯定改革,所以註定是漫長的改革!而過程的漫長也決定了經濟走勢將會長期不佳,從而企業違約增加的趨勢也將持續增加,直到拐點來臨! 在利差縮小和企業違約的背景下,銀行業今年1季度的“慘淡”不會是一個結束,而更像是一個開始,銀行業在2015年和2016年肯定不容樂觀,甚至出現負增長也並非不可能! 中長期而言,宏觀經濟局勢和利率市場化進程決定銀行的命運 1、宏觀經濟局勢決定銀行命運 眾所周知,中國的銀行基本是政府發展經濟的代言人,但時代背景是中國經濟需要革命,政府需要自我改革。切斷政府與銀行之間的利益捆綁鏈條實際上就是改革的一環。中國仍然可以以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並對銀行以行政命令擴充信貸,從而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說到底,對於經濟增長模式的改革,才是銀行利潤增速下滑的根源!以前那種背靠幹爹,賺取法定利差的時代將一去不複返! 銀行業屬於行政壟斷性行業,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說,這是代表壟斷集團的利益,這是本輪政府改革的一大對手!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政策改革的態度將會從根源上影影響銀行的走勢! 其次,銀行業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中樞,其一進一退也牽扯到中國經濟的改革,所以,對於銀行業的變革,將會慎之又慎,這一點,從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就可以看得出來! ![]() 2、 銀行的未來在於自由化的競爭 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希望欣欣向榮,那麽只要一個條件就可——保證優勝劣汰的環境!美國也是在經歷利率市場化之後的銀行並購高潮,才有了之後銀行業的輝煌,所以,自由化的競爭才是銀行業發展的終極之道。讓銀行可以自主的決定投資標的的風險程度以及選擇資金的成本,將會最終讓銀行形成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最終促進優勝劣汰! 利率市場化將是資金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對於銀行業至關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代表了政府對於銀行業優勝劣汰的態度! 總體來說,短期內,利差縮小和不良增加共同導致了銀行在今年1季度業績大幅下滑,而這一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延續,所以,銀行業績承壓將是很明確的事情。但從長周期來說,宏觀經濟改革的進程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才是銀行業未來走勢的關鍵,從這一層面來看,其實數據的向上調整還是向下調整其實都不那麽重要了。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7 22:00 編輯 阿里1季度營收增長45% 張勇接任陸兆禧 作者:雷建平 阿里集團201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28.93億元(約4.6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8%。 在公布最新財報的同時,阿里管理層也在大幅調整,繼天貓更換CEO後,今日阿里集團CEO也進行了更換。阿里COO張勇接替陸兆禧出任CEO職務,轉任董事局副主席。 分析人士認為,陸兆禧這也職務是明升暗降,在天貓遭遇壓力、社交產品來往遭遇失敗後,陸兆禧需要為阿里當前局面承擔一定責任。 當前,阿里還做出其他調整:首席技術官王堅、首席風險官邵曉鋒、阿里巴巴執行副總裁兼參謀長曾鳴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王帥也將會把日常管理移交給70後的管理團隊。 阿里集團Q1 GMV達6000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40%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在中國零售市場的交易總額為6000億元(約97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0%。其中,淘寶商城上交易總額為3810億元(約610億美元),同比增長29%; 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季移動商品交易總額為3040億元(約合49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阿里巴巴集團第四財季移動商品交易總額,已占據了商品交易總額的51%。 天貓商城的交易總額為2190億元(約合35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2%。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季在中國零售市場商品交易總額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活躍買家數量的增長。 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12個月中,阿里巴巴集團中國零售市場的年活躍買家達到3.50億人,高於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3.34億人,代表著凈增1600萬年活躍買家。 這些增長主要是由於通過移動設備利用阿里巴巴平臺的單月活躍用戶數量增加。這些增長主要是由於整個中國市場的活躍買家數量增加,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業務增長速度加快。 阿里Q1營收174億元 環比下降33%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營收為174.25億元(約28.1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0.31億元增長45%,但較上一季度下降33%。 阿里Q1國內營收130.49億元 環比下降39%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來自於中國商業零售業務的營收為130.49億元(約21.0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3.71億元增長31%,較上一季度的212.75億元下降39%,國內營收占比75%。 阿里Q1成本61.33億元 同比增77%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成本為61.33億元,較上一季度減少18%,較上年同期增長77%。 阿里Q1毛利112億元 毛利率64.8%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毛利為112.9億元,較上一季度出現明顯下降,阿里集團第一季度毛利率為64.8%,低於上一季度的71.3%,更低於上年同期的71.2%。 阿里Q1費用86.93億元 同比增180%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費用為86.93億元,較上一季度減少7%,但較上年同期增長180%。 阿里Q1運營利潤25.99億元 運營利潤率15% ![]() 阿里集團第一季度運營利潤為25.99億元(約4.1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54.41億元下滑52%。阿里集團第一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5%,低於上年同期的45%,也低於上一季度的36%。 阿里Q1凈利28.69億 同比下降48% ![]() 阿里第一季凈利28.69億元(約4.6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6.61億元下滑49%。阿里集團第一季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受股權獎勵支出增加以及其它影響到公司支出因素的影響。 截至201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流通股總量為25.85億股,高於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23.63億股。 -阿里第一季來自運營活動凈現金流57.67億元(約9.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18億元增長220%。自由現金流為56.65億元(約合9.1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3.33億元增143%。(文章轉自騰訊科技) 以下為陸兆禧內部信全文: 各位夥伴: 前幾天我跟馬總一起參加了北京公司年會,看著臺下那麽年輕的團隊和同事,臺上的我想起2009年集團的第一次搬遷。我們是用接力跑的形式,完成了集團自己園區的第一次搬遷。輪到我跑的時候,天還未亮,城市一片安靜,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之中。但就在整個城市重新開始忙碌,又一次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我們的接力棒已經越過錢塘江,到達濱江。 這不是一次接力棒的傳遞。這是支撐我們一路走來,並支撐我們一路走下去102年的信念和理念的傳遞。從湖畔花園開始,到濱江園區,到西溪園區,到未來的北京園區,以及可以想象的更多的園區,當然,這樣的長跑,也包括馬總從杭州到北京,從長城再到西湖那段寂寞和堅持。 我十分感恩這份堅持與努力,這種始終貫穿我們的一次次交接,一次次默契,一次次的鼓勵和信任,最終讓我們跑得更快, 更好,更性感! 同樣的一次接力發生在兩年前。馬總跟我交流,如果阿里巴巴要走102年,那我們要具備服務1000萬小企業,服務十億消費者的能力。阿里巴巴必須有自己102年不變的理想和初心,但是每個階段,都必須有每個階段的領導風格,只有我們70後,80後的夥伴們接過管理這一棒,才能讓我們走得更自信和踏實! 今天,我將從馬總手上的接力棒交接給下一位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逍遙子)。而我將協助馬總,跟他一起,專註於年輕人的成長和培養,專註於創新創造的活力和傳承。 今天,我感恩這兩年中你們每一位夥伴的努力與付出,因為你們的夢想和堅持,讓阿里巴巴成為今天。我們曾在會議室拍過桌子,曾在辦公室長談,曾在某個樓道聊過天,曾在食堂偶遇.。。謝謝每個遇見的你們。有了你們,我們才有逢山開道,遇河架橋的勇氣和力量,有了你們,我們才能永遠年輕,有了你們,我們才能在不斷的傳遞互聯網的價值同時,不斷加速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的融合和創造。 各位夥伴,各位年輕人,我深信,路走對了,就不怕遠!現在,請像當年你們支持我一樣,給逍遙子更多的支持,共同完成這102年的接力! 一起奔跑吧, 兄弟姐妹們! 來源: 雷帝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