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大行業績數據“雷同”背後:1季度業績的慘淡和蹊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81

五大行業績數據“雷同”背後:1季度業績的慘淡和蹊蹺
作者:格隆匯 寒山

節前,銀行業的1季度報已經全部公布,整體只能用慘淡兩個字來形容。與此同時,五大行的凈利潤增幅保持整體隊列,均在1-2%之內,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何銀行利潤增幅會如此慘淡?

五大行為什麽又能保持如此整齊的隊列?

銀行未來的走勢格局又將如何演變?

下面,來帶大家看看銀行業績大幅度下滑背後的根源吧!

還記得去年降息之後,銀行股火爆異常,彼時,在格隆匯發表過《銀行股王者歸來:消滅破凈股背後的邏輯》一文。而如今,銀行股估值大幅修複之後,1季度業績卻大變臉,今日,就再借格隆匯這一寶地來帶大家看看銀行業績背後吧!

一、疑問之一:為何銀行業在今年業績大變臉?

日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行相繼公布一季度業績報告。數據用慘淡來形容並不為過,凈利潤增幅保持整齊隊列,均在1-2%之間,當然,慘淡的不僅只有五大行,除招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之外,上市銀行1季度的業績均出現大幅度下滑。此外,還有個很顯眼的數據就是不良貸款比率,2014年1季度,只有3家銀行不良貸款比率超過1%,而2015年1季度,均已突破1%。

所以,整體來看,並非只有五大行的業績難看!


非對稱降息和實際資金價格高企導致利差縮小

2014年底至2015年的兩次降息對銀行的收入影響其實比較大。其中第一次是非對稱降息,利差縮窄15個BP;第二次降息是對稱降息,但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上調至130%,在資金價格尚未理順的情況下,實際上無論是對稱降息還是非對稱降息,對銀行來講,毫無疑問都是對利潤的侵蝕!

2015年1季度,五大行的凈利潤總額為2627.27億元,而貸款總額為46萬億左右,利差每縮小10個BP,每季度的利息收入將減少115億左右。1次非對稱降息,加上資金的競爭激烈層度,銀行利差縮小的幅度將達到20個BP以上,因此,非對稱降息和實際資金價格高企給銀行帶來的1季度利潤影響在200億以上。

經濟形勢差導致不良貸款上升
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501.49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如今的不良貸款比率的上升其實只是以前信貸擴張的結果,為對沖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而產生的4萬億刺激計劃以及隨後的一系列信貸擴張計劃,都是銀行如今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前因!

二、疑問之二:五大行數據如此整齊?

銀行業1季度數據愁雲慘淡的現象之外,還有一個更為令人註目的現象——五大行利潤增幅過於整齊。2015年1季度,五大行的利潤增幅都是1-2%之間,從2011年至2014年1季度的利潤增幅來看,從來都是參差不齊,但2015年卻很詭異的出現了整齊隊列,這是為何?加上銀行業與政府的關系,大家也都是懂的!數據雷同,有三種可能:

1、向下調整業績: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的時代,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去杠桿和去過剩產能過程的深入,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增加也會在未來更甚。所以在此背景下,銀行是否也存在平滑業績,為未來兩年經濟形勢走弱做準備?

2、向上調整業績:2015年1季度5大行凈利潤增長的絕對值在38億左右,2015年1季度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額達到了50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因此,不良貸款余額稍微多一些,可能就是負增長了! 考慮到銀行對於宏觀經濟的指向性作用,銀行業業績向上調整也不是不可能!

3、本次數據雷同純屬巧合!


三、疑問之三:銀行業短期走勢和長期命運如何?

短期而言,銀行業利潤增速放緩的趨勢將會延續:

1、利差縮小將會持續。已經存在的兩次降息和實際資金成本高企帶來的利差縮小的局面,已經給銀行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而且之後,市場預期央行還有N次的降息,政府為了挽救經濟,也不得不“犧牲”銀行,棄車保帥不得已而為之。而存款利率上限一旦放開(周小川此前表態在2015年和2016年概率很大),短期內,銀行的利潤將會更加“亞歷山大”。

2、不良貸款總額快速增加,將會延續!
經濟形勢走弱,企業違約增加是必然,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趨勢短期內仍然難以扭轉。自我改良型的改革有兩大特點:
其一就是過程漫長。
其二就是堅持平滑風險!

經濟改革的成敗並不僅僅決定於去杠桿、去過剩產能和結構性問題,更取決於更為宏觀層面的肯定改革,所以註定是漫長的改革!而過程的漫長也決定了經濟走勢將會長期不佳,從而企業違約增加的趨勢也將持續增加,直到拐點來臨!

在利差縮小和企業違約的背景下,銀行業今年1季度的“慘淡”不會是一個結束,而更像是一個開始,銀行業在2015年和2016年肯定不容樂觀,甚至出現負增長也並非不可能!

中長期而言,宏觀經濟局勢和利率市場化進程決定銀行的命運

1、宏觀經濟局勢決定銀行命運
眾所周知,中國的銀行基本是政府發展經濟的代言人,但時代背景是中國經濟需要革命,政府需要自我改革。切斷政府與銀行之間的利益捆綁鏈條實際上就是改革的一環。中國仍然可以以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並對銀行以行政命令擴充信貸,從而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說到底,對於經濟增長模式的改革,才是銀行利潤增速下滑的根源!以前那種背靠幹爹,賺取法定利差的時代將一去不複返!

銀行業屬於行政壟斷性行業,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說,這是代表壟斷集團的利益,這是本輪政府改革的一大對手!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政策改革的態度將會從根源上影影響銀行的走勢!

其次,銀行業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中樞,其一進一退也牽扯到中國經濟的改革,所以,對於銀行業的變革,將會慎之又慎,這一點,從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就可以看得出來!


2、 銀行的未來在於自由化的競爭
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希望欣欣向榮,那麽只要一個條件就可——保證優勝劣汰的環境!美國也是在經歷利率市場化之後的銀行並購高潮,才有了之後銀行業的輝煌,所以,自由化的競爭才是銀行業發展的終極之道。讓銀行可以自主的決定投資標的的風險程度以及選擇資金的成本,將會最終讓銀行形成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最終促進優勝劣汰!

利率市場化將是資金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對於銀行業至關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代表了政府對於銀行業優勝劣汰的態度!

總體來說,短期內,利差縮小和不良增加共同導致了銀行在今年1季度業績大幅下滑,而這一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延續,所以,銀行業績承壓將是很明確的事情。但從長周期來說,宏觀經濟改革的進程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才是銀行業未來走勢的關鍵,從這一層面來看,其實數據的向上調整還是向下調整其實都不那麽重要了。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