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3-4 10:51 編輯 彩生活(1778):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5 年步入並購合作大年 作者:蔡浩 14 財年業績符合預期,15 年步入並購合作大年,買入評級 年報業績符合預期,盈利能力顯著提升:14 年公司收入同比提升 67%至 3.89 億元人民幣;年度凈利潤規模同比提升230.8%至 1.5 億元人民幣,剔除上市及期權費用等一次性費用後核心凈利潤達到 1.97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87.7%;每股盈利 16.66 分人民幣,每股派末期息 9 港仙,派息率為50%。14 年全年公司總體管理面積達到 2.05 億平米,覆蓋住宅社區數量超過 1260 個,以規模而言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14 年公司收入結構得到優化,盈利能力較高的酬金制物業管理貢獻較大比例收入,工程服務業務結構變化提升了盈利水平,而市場關註焦點增值服務總體規模也獲得了 46.3%的同比增長,全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8 個百分點至 79.6%,核心凈利潤率同比提升 21 個百分點至 50.5%。 擴大規模打造垂直應用,15 年公司將進入並購合作大年:15 年 2 月公司完成物業管理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並購—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物管服務公司開元國際被公司以 3.3 億元人民幣收購,這一並購使得公司線下社區平臺規模優勢進一步擴大,同時也拉開了彩生活通過互聯網模式改造傳統物管行業的序幕;另一方面,公司線上社區平臺孵化而出的垂直應用如“E 理財”“E 維修”及“E 租房”獲得了用戶認可,其中社區金融應用“E 理財”在上線短短 1 個月內就已募資過億,證明了線下社區對於用戶粘性及需求吸附力毫不遜色於傳統互聯網企業。總體而言,我們相信 15 年公司將正式進入線下擴張及線上合作大年,而“規模+極強的用戶粘性”一直是彩生活社區拓展 O2O 事業的最大優勢。 提升目標價至 10.5 港元,買入評級:參考 14 年公司業績表現及 15 年預期,我們認為公司商業模式獨樹一幟,核心優勢有所加強,發展 O2O 戰略正確。因此,為目標價 10.5 港元不變,買入評級。 ★ 1 港元=0.8 人民幣 ![]() 業績亮點:管理面積增速超預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擴張速度快,規模優勢顯著:14 年公司通過自有擴張及收購,總物業管理覆蓋面積達到 2.05 億平米,其中合約管理面積達到 1.37 億平米,酬金制管理面積占其中 78.7%,就管理社區數量及覆蓋面積而言公司已居於國內首位。15 年公司成功並購著名物業管理公司開元國際,根據我們的初步評估,截止於 15 年年初公司覆蓋管理面積以達 2.4 億平米,15 年年末預期該面積將進一步擴大至 3.2 億平米。屆時公司線下規模優勢將得到加強,為打造線上社區平臺創造了良好基礎。 2、收入結構優化,盈利能力得到提升:14 年公司酬金制服務收入占比繼續維持高位,工程服務收入結構改善,增值服務高速增長,總體毛利率提升 18 個百分點至79.6%,核心凈利潤率提升至 50.5%。 3、顧問服務面積將於未來轉化為管理服務面積:由於 14 年大量新進入社區以顧問服務為主,15 年存量顧問服務將轉化為酬金制或包幹制收入,再考慮到 15 年所並購的社區將會以非顧問服務形式存在,公司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增長動能十分充足。 ![]() 15 年展望:線下優勢正在加強,線上平臺穩步發展 1、增值服務是市場長期衡量公司 O2O 戰略成敗的關鍵數據:14 年公司總覆蓋社區數量為 796 個,社區覆蓋人口 250 萬戶家庭,約 40%的家庭被轉化為線上用戶;而應用彩生活增值服務的社區總量達到 792 個,其收入來源除部分線下服務以外皆體現了公司線上平臺運營收益,公司正通過對旗下“彩之雲”服務端口升級以提升用戶使用滿意度,使得越來越多的住戶從單純線下轉化為線上用戶。14 年公司增值服務收入占比 16.8%,規模同比增長 46.3%至 6531.7 萬元人民幣,由於該年許多新並入的社區並未真正納入彩生活線上服務體系,因此成長速度略低於公司總體收入增長。我們認為線上社區服務的基礎是線下規模優勢,其次是線上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隨著公司進一步線下擴張,並導入更多類似於“E 維修”及“E 理財”等具有高頻性質的垂直應用,增值服務的持續、高速及穩健增長將可以期待。 2、“規模+用戶粘性”不僅能夠孵化垂直應用,更有利於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O2O 服務的前提在於所提供服務可以解決用戶痛點,同時又具備低成本擴張的特質,其形式大部分是通過信息技術重構行業資源,擯除一切中介直達用戶。要做到直達用戶必須首先擁有具有高度粘性的平臺,而線下社區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具有粘性的平臺,具有高度活躍的用戶需求(吃喝玩樂理財醫療教育等)以及構築各種相關支付場景的可能性。14 年 11 月公司通過推出“E 理財”線上金融應用,僅在 1 個月內便籌資過億,充分體現了線下社區對於線上應用推廣的重要性。我們認為:彩生活社區平臺具有“規模+用戶粘性”優勢,未來除了孵化具有熱度的垂直應用以外,對於急於在 O2O 浪潮中落地的互聯網企業也具有相當大的合作意義。 ![]() 結論: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維持目標價 10.5 港元,買入評級 綜上所述,公司年度財務表現符合預期,長期而言,核心優勢進一步增強,商業模式與國內互聯網服務及傳統物管行業相比都具有高度的獨特性。中短期內,公司將會繼續構建線下規模優勢,通過對端口升級及孵化垂直應用提高用戶粘性,更不排除 15 年將會有與互聯網企業具體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我們維持公司目標價 10.5港元不變,相當於 2015、2016 及 2017 財年每股盈利的 27、20 及 15 倍,評級買入。 (來自第一上海) |
今日,健康元(600380)以11.44元開盤,經過短時下探後股價快速拉高並迅速封上漲停。截至收盤時,仍有1190萬股封在漲停板上。
消息面上,健康元(600380)的合作夥伴美年大健康將借殼江蘇三友上市。
請看《天天贏家》3月26日的報道:
江蘇三友獲美年大健康借殼
江蘇三友公告稱,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收購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的一系列交易,實現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借殼上市,後者整體作價超過55億元。重組完成後,公司將由服裝加工制造企業轉變為健康體檢服務企業。分析人士指出,美年達健康借殼上市後,將憑借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迎來快速發展期。A股中,健康元(600380)與美年大健康合作,作為其HC2 HPV DNA檢測(子宮頸癌DNA檢測)廣東區域的唯一合作專業體檢機構。
前瞻性預判市場大勢,精準捕捉個股行情脈絡,《天天贏家》願與眾多投資者共同收獲豐碩的果實。如果您想更及時地把握股票市場的脈搏,第一時間獲取市場的主流熱點信息,就趕快加入《天天贏家》的用戶大家庭中來吧!
《天天贏家》官網:http://touzibao.nbd.com.cn
4月9日上午10時,就當日早間傳出的“莆田系與百度暫停合作已在8日24時終止”的消息,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下稱“莆田總會”)執行會長吳曦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確認,“目前與百度的暫停合作仍在繼續,”對這一消息也正在辟謠中。
9日早間9時,有報道顯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在8日晚間內部發通知,“與百度的合作暫停至今晚二十四點結束”,並稱:“如果雙方就上述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總會將會有進一步更有力的行動”。
根據該報道,其通知全文是:為了接下來總會與百度進一步的交涉留下空間,減少雙方對立的加劇,從而影響雙方就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健康產業環境,讓百姓受益,讓政府滿意,健康產業健康持續地發展,因此我們再次通過了決議,與百度的合作暫停至今晚二十四點結束,如果雙方就上述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總會將會有進一步更有力的行動。
吳曦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否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不想和他們(百度)打口水賬”,但他並未透露現階段與百度暫停合作的更多進展與細節。
由於對競價合作分歧過大,莆田總會宣布自4月5日零時起無限期暫停與百度的合作;4月7日,百度推廣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有百度推廣客戶收到“莆田總會”的威脅與恐嚇,並且已向公安機關報案。4月8日上午,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回應百度稱將“抗戰到底”。
公開資料顯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成立於2014年6月28日,涵蓋8500多家醫院,覆蓋了全國超過90%份額的莆田系醫療機構;而在全國民營醫院市場中,莆田系占比超過8成。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9 14:32 編輯 恒大地產:人保合作新篇章,價值重估正當時 作者:申思聰 李品科 侯麗科 摘要:與人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和恒大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穩定、互惠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約定在商業保險、養老產業、健康管理、互聯網資源共享和投融資方面開展多層次戰略合作。 譜寫房保合作新篇章,打開全新成長空間。人保作為保險業的龍頭企業,網絡遍布全國,資金實力雄厚。而恒大擁有大量存量客戶資源以及基於品牌優勢的眾多多元化業務。雙方的合作後續有望實現資本和實業的融合,社區金融和養老產業或加速發展。同時恒大多元化業務有望依托人保的資金及客戶網絡優勢,降低資本開支,縮短盈利周期,加大成功分拆的概率。 核心邏輯持續兌現,價值重估正當時。在首次覆蓋報告中,我們認為隨著資金南下趨勢的持續和公司多元化業務的穩步發展,價值將有望重估。目前核心邏輯持續兌現,股價較前期大幅上漲。隨著後續行業回暖的加速,公司銷量同比將顯著回升,全年1500億銷售目標是大概率事件。去化的提升以及股價的上漲將使形成市場對恒大負債率下降的預期(預計凈負債率從2014年年底的86%下降至73%),同時和人保的合作有望加速多元化業務的發展,價值重估或加速。 維持增持評級,提升目標價至9.1港元;維持公司2015/16年核心EPS0.96元和1.13元的預測,同比增長18%和17%。與人保的合作將加速公司多元化的發展,隨著南下資金的持續流入,公司的價值重估還在繼續。國內對海外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放開也將改善公司的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加之目前板塊估值水平的上升和市場對公司負債率下降預期的形成,我們提升公司目標價至9.1港元,對應2015年7.5倍PE和0.9倍PB,相較現價空間近50%。 催化劑:國內資金持續流入港股,負債率的降低、其他業務的分拆。 風險提示:多元化業務拓展存不確定性。 ![]() 1.強強聯手,譜寫房保合作新篇章 恒大、人保開展戰略合作。4月24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和恒大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穩定、互惠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約定在商業保險、養老產業、健康管理、互聯網資源共享和投融資方面開展多層次戰略合作。 ![]() 保險業龍頭,中國人保具有良好品牌與廣泛渠道。中國人保作為保險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自身實力和地位不斷攀升。根據2014年Fortune世界500強的排名,保險業中中國人保營業收入位居世界第20名,中國第三。人保具有龐大的服務渠道,機構與服務網點遍及全國城鄉,北起漠河、南至西沙,包括1萬多個機構網點,2.2萬個鄉鎮保險服務站和27萬個村級保險服務點。 地產業龍頭,恒大開啟多元化擴張。恒大地產是國內標準化運營的地產商,自2004年起,公司連續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十強。近六年增長迅速,加大一二線城市布局,土地儲備複合增長率為21.7%,合同收入複合增長率為34.1%,核心凈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10.7%。依托地產業務建立的品牌優勢,公司開展多元化擴張,涉足體育產業、快消產業、文化產業以及健康產業,新業務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 人保作為保險業的龍頭企業,網絡遍布全國,資金實力雄厚。而恒大擁有大量存量客戶資源以及基於品牌優勢的眾多多元化業務。雙方的合作後續有望實現資本和實業的融合,社區金融和養老產業或加速發展。同時恒大多元化業務有望依托人保的資金及客戶網絡優勢,降低資本開支,縮短盈利周期,加大成功分拆的概率。 2.核心邏輯持續兌現,價值重估正當時 在之前的首次覆蓋報告中,我們詳細分析了恒大的商業模式、產業布局和盈利前景。我們認為,公司依靠地產業務的迅速發展和足球的粉絲效應建立品牌優勢,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元化擴張,未來有望打開估值空間。我們的核心邏輯正逐步實現。而此次與中國人保集團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將有加速恒大多元化產業的價值重估。 宏觀政策持續寬松。今年國家對於房地產的管制逐漸放寬,政策和資金面的利好不斷。2月28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隨即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住建部、銀監會聯合發布330新政,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40%;4月央行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持續寬松的宏觀環境下,行業逐步回暖。 在手貨源充足,顯著受益於行業回暖。恒大土地儲備位居行業前列,305個項目遍布全國,在手貨源充足,顯著受益於政策的寬松和行業回暖。2015年3月恒大地產的預售面積同比上漲17.6%,預售金額達137.1億元,同比上升31%,環比上升162%。 ![]() ![]() 3.多領域合作加速多元化業務發展 險資與房企合作有望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近年來險資與房企合作逐步趨勢化和多元化。人壽5年增資遠洋地產,在養老地產或商業物業上深度合作;平安62億入股碧桂園,雙方計劃在社區金融領域開展合作;安邦保險、生命人壽爭相進駐金地。而從歷史來看,險企與地產公司的合作關系,多會為地產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提高公眾和業界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預期,股價一般錄得較好漲幅。 ![]() 多方合作加速多元化發展。恒大與人保的合作,早已不是恒大跨界合作的首例。從恒大以往的跨行業合作我們可以看出,其與不同企業展開戰略合作,有望加強地產業務,促進產業研發,獲得更多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恒大與人保的合作,不僅可以從為其打開養老、社區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機會,同時後期有望為恒大提供穩定、充足的現金流。 ![]() ![]() ![]() 來源:國泰君安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此次上海車展期間,部分國外電動車生產企業來華參展的目的並不全是為了賣車,也包括公司或股權。
底特律電動車亞太區總裁Oliver Fong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稱,鑒於中國市場及中國企業的巨大購買力,除了賣車和招募經銷商,該公司歡迎中國企業與其進行股權合作。
公司運轉很健康
底特律電動車創立於1907年,是美國上一輪電動車大爆發年代的產物,它也是當年電動車銷量最高的一個品牌,但終歸敵不過燃油車的發展。Albert Lam告訴記者,恢複這個品牌的目的是希望“慢慢地用我們的能力,吸引社會對電動車的激情”。
Albert Lam是一位不會說但能聽懂中國話的華裔,2008年辭掉英國蓮花汽車的工程師之後,就開始自己的電動車創業之路,並最早在2013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發布了旗下首款概念車——SP:01。
“SP:01現在已經成熟,正式能夠按訂單進行生產,按照計劃今年10月份降交付首個訂單。“Albert Lam告訴本報記者,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其啟動了底特律電動汽車公司品牌,在荷蘭Houten建立了歐洲總部,並在英國利明頓溫泉鎮修建了全新的生產工廠,並對SP:01的外觀設計進行了改造。
Albert Lam說,過去幾年時間內,該公司進行了多輪融資工作,“這個月底我們又將結束一輪重要的融資,來推動我們的持續增長。但目前,該公司已然是一個獨立運營的個體,當然這幾年有不少投資公司,但他們都對這個行業,對該公司的技術,對整個業務的方向都很有信心,所以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完成發展計劃。“我堅信公司的前途一片光明,因為我們的汽車不僅僅只是交通工具。他們將通過使用V2G技術以及SAMI(智能手機應用管理程序)系統,提供能源整體解決方案”。
做好細分市場
相較於特斯拉的直銷模式,底特律電動車更傾向於尋找代理商的模式,Albert Lam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今年底特律車展之後的幾個月時間內,就一直在世界各地努力地尋找經銷商,“尤其是在歐洲和亞洲,緊隨其後的將是美國”,並亮相了韓國的濟州島和首爾車展,目前已基本確定了幾大代理商,其中大中華區的總經銷商是香港的爵衛汽車(亞洲)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最早將法拉利、瑪莎拉蒂、保時捷引進中國的團隊。此次參與上海車展的另一個目的是尋找中國的二級代理商。
“我們計劃在中國上海、北京、廣東和四川(成都)設立經銷點,每個城市都將有專門的銷售處和售後服務中心”。Albert Lam非常看重中國市場,“現在中國超級跑車的銷量非常大,大部分車企都是靠中國市場賺錢。”
對於這款售價在14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SP:01,Albert Lam並沒有像特斯拉CEO馬斯克一樣提出一個巨大的銷售目標,“我們這個車在電動車中,是定位在高檔的超級跑車,現在市場上面還沒有能夠達到量產的”,但中國有這樣一個熱衷於賽車的群體,他們需要一款電動跑車來體現他們的個性和與眾不同,並且這款跑車海不損失駕駛樂趣。
Albert Lam表示,底特律電動車與特斯拉有本質的不同,他將一直生產高科技跑車。“即使我們最終生產和銷售SUV或四門轎車,他們也都將有跑車的遺傳基因”。“我們的車身全部采用碳纖維”,最重要的是它還將保持汽車的操控性,“賽道甩尾、拐彎,這種是要高性能的車才能體現出來。你可以發現,市面上沒有一輛電車是有手排擋、數字排檔的,沒有,都是單速的。我們這個車首選的是手動排擋。”
據悉,這個創業團隊已經從歐洲和亞洲收獲了50多個訂單。
萬科、萬達昨天(14日)宣布合作的消息刷爆了整個微信朋友圈。
兩家公司都姓“萬”,皆為1988年起家做房產,創始人都姓王,都是軍人出身,都是中國第一代地產創業者。一個是從南方起家的住宅龍頭,一個是從東北走出的商業霸主,遭遇了令人焦灼又令人憧憬的“白銀時代”之際,他們選擇了“在一起”。
1984年,曾在河南鐵路系統做過工人的青年王石創立了萬科,彼時的公司還是一個科教儀器公司,直到1988年進行了股份化改造後,這家才正式有了“深圳萬科”的名字。同在1988年,成長於四川的王健林在東北海濱城市大連創立了萬達。歷經近30年時間後,如今這兩位大佬,一個身著一成不變的標誌性西裝,每天7點上班,有限的業余時間只唱唱卡拉OK;一個穿上了英倫風格十足的花襪子,遊學歐美,愛上登山和跑步,偶爾下廚做菜。
他們一同出席過無數商務場合,但此前絕不會想到,兩家公司竟會選擇合作。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萬達與萬科的房地產業務起步於1988年,彼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自由化思潮泛起,在價格改革和雙軌制淺嘗輒止後,面對1986年後經濟下滑的局面,國有企業開始實行承包制,但整個民營企業還處於起步、徘徊發展階段。在宋延慶看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在國有房地產企業“一統江山”的前提下,兩家企業開始房地產開發不乏革新的勇氣。
此後,這兩家公司在各自的發展軌跡中,摸索出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萬科借助住宅產業化保持著良好的業績增長,多年位居行業第一,萬達則通過訂單式、標準化的複制模式,在商業地產領域成為翹楚。
激蕩的三十年過後,新晉亞洲首富王健林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雲淡風輕的說:“我早就過了需要錢的階段。”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沒有壓力和動力,房地產行業2014年出現的整體低迷,加上想成為“百年企業”的心願,催促他想辦法轉型。
在轉型的道路上,王健林遇到了心存憂患的故交王石,以及他富於實幹精神的摩羯座經理人郁亮。代表萬科出席昨日的簽約儀式時,用英式學院風條紋襪搭配著西裝皮鞋的郁亮稱,當萬達對萬科提出合作的想法,萬科迅速響應,於是馬上有了這個戰略簽署儀式。王健林則對記者稱,中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供需平衡為主要特征的發展新階段,房地產企業發展需要新思維、新模式。萬達與萬科的戰略合作是一次全新嘗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對行業發展起到示範作用。
對於這宗戰略合作,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朱一鳴、傅一辰昨日著文分析,“萬萬”合作,將拓寬雙方在海外市場的發展空間,提升彼此在國內市場的拿地議價能力,但就目前公布的合作內容來看,雙方更多的是品牌的聯合作用,主要意義在於增加品牌公信力、吸引投資者。
上述兩位分析人士還提出,合作後,雙方要解決諸如新項目協調布局、出資比例、利潤水平及分配等問題,當萬達王健林的戰略果斷性及執行力,遇上萬科職業經理人的全面權衡及相互制衡,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相似的問題,協縱國際集團創始合夥人黃立沖也有問及:“大公司在簽訂戰略協議之後,往往還是要看實際的結果,彼此真正的意願,是否真的願意相互磨合,長期攜手。”
對此,王健林昨日不乏堅定的回應稱,兩家公司合作本身就證明兩家公司的胸懷,在不久的將來,雙方將有合作項目落地。郁亮也說“讓結果說話”,他同時提到,跑馬圈地、自由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白銀時代對開發商要求更全面、更嚴格,一家企業不可能具備所有的優勢,這是雙方合作的行業背景。
去年8月,王石稱,改革開放30多年了,他希望有一些“有擔當”的事情。他回顧說,經過1997年,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後,前幾大房地產公司被淘汰,萬科才成為第一,他擔心下一個倒下的是萬科。而早在2012年,王健林就曾經提出過要做“百年企業”的決心。
世界上從來都不缺機會,但被寫進歷史的,總是積極求變的少數人。
兩家公司都姓“萬”,創始人都姓“王”,皆為1988年起家做房產,掌門人都是軍人出身、中國第一代的地產創業者。一個是從南方起家的住宅龍頭,一個是商業霸主,遭遇了令人焦灼又令人憧憬的“白銀時代”之際,他們選擇了“在一起”。
14日上午10時,北京東三環附近,在萬達總部綜合體項目酒店的7層大宴會廳里,王健林和郁亮的名字擺在了一起,臺上背景板上顯示屏的兩側,一邊是商業物業霸主“萬達”的藍色標識,另一側是住宅開發商“老大哥”萬科新的紅色LOGO。
一個小時後,大連萬達集團(下稱“萬達”)與萬科集團(下稱“萬科”)在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兩家公司正式“牽手”。
發布會上,兩大巨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兩家公司的合作是基於戰略和集團層面的長期性合作,圍繞項目和業務層面展開。具體來看,擬合作的方向包括共同拿地開發、輕資產運營與金融創新、社區消費O2O等方面,區域則可能涉及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
一方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住宅開發企業,一方是全球最大的不動產開發商,這場“強強聯手”引發的基本聯想是:基於雙方業務所長,未來擬由萬達投資項目中商業部分,而萬科負責開發項目中住宅部分。
實際上也是如此。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未來萬達萬科合作的核心場景可能是,雙方並肩在土地市場競標拿地,獲取土地後再在項目開發中以住宅和商業的產品類別進行分工。
王健林在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合作模式不是簡單的合作拿地開發,而是有深層次的合作。他認為,雙方合作開啟了行業里的嶄新模式,這兩家企業都能走在一起,代表行業里巨頭各自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合作的新趨勢。
按照王健林的說法,萬達看中萬科的長處在於住宅領域優勢、成本控制細節上的能力,而萬達的長處在於文化旅遊、商業項目開發。
關於人事和組織上的安排,有消息稱,雙方還將共同成立一個聯合協調小組,互相交流項目合作信息,該小組由萬達、萬科高層擔任領導。
這場看似令人意外的“萬萬”合作,實際上與地產行業整體調整有關。王健林表示,雙方的合作是雙方在轉型上的不謀而合,萬達從2014年開始力推輕資產模式,把企業利潤轉到服務業,萬科也在尋求轉型,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磨合達成一致。
萬科總裁郁亮則坦言,與跑馬圈地、自由生長的黃金時代不同,雙方合作的行業背景是白銀時代的到來,但兩家公司認為,白銀時代仍然是一個充滿前景的行業,但做法將與黃金時代不同,需要企業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面對白銀時代對開發商的挑戰。關於合作的方向,郁亮表示,合作內容和方向將是金融上的。
雙方表示,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後,在不久的將來將有具體項目落地。王健林稱,短期內萬達不會再與其他開發商合作。他也表示,未來雙方將基於項目成立合資公司。
關於此次合作的協同效應,一種觀點是,雙方將贏得規模優勢。2014年,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額2151億元,擁有總資產5084億元;2014,年萬達實現合同銷售額1602億元,擁有總資產5643億元。在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看來,除了規模上的協同,兩家分別是行業內各自專註的產品線龍頭老大,未來在產品上互為補充是顯而易見的。
“社區客戶自然可以轉化成商業地產的客戶群體,實現無縫連接。再加上目前萬科物管這塊又開始了全新的市場化拓展,這兩者的系統效應迸發在一起,就是互聯網思維,就是關註客戶持續需求的最高應用。”丁祖昱認為,萬科目前擁有最多的客戶群體,已完成了近200萬戶的房產銷售;萬達擁有中國最多的商業地產,擁有極為龐大的消費客戶群體。
受合作消息刺激,截至周三下午收盤,萬科A(000002.SZ)股價尾盤拉升漲5.6%,在港上市的萬科企業(02202.HK)同時拉升。周四上午,萬科A上漲約2%,萬達在香港上市的商業地產平臺萬達商業(03699.HK)上漲約3%。
印度總理莫迪終於兌現了他在競選時的承諾,在就任總理1周年之際,到訪印度的重要鄰國中國。
據外交部此前公布的信息,14~16日,印度總理將訪問中國。其中,莫迪將分別到訪陜西、北京和上海。鑒於1年前,習近平到訪印度,莫迪此行也算是對習近平訪印的回訪。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一、第二大國的領導人,兩人之間的互動勢必牽動世界目光。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趙幹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如何扭轉中印經貿間持續已久的赤字問題、緩和邊界問題、如何使亞投行以及金磚開發銀行更好運作、如何將印度國內的發展戰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對接等,都會是習莫會可能涉及的議題。
微博會直播嗎?
就在莫迪訪華前,5日,有“社交媒體達人”之稱的莫迪進駐了新浪微博,成為了繼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以色列總理佩雷斯、英國首相卡梅倫之後,又一位“重量級”用戶。開通至今,莫迪的粉絲數已噌噌地增至4.6萬多。
當中國外交部5日宣布了莫迪此次訪華的時間後,莫迪當天在微博上連續更新了4條內容,均是與此次訪華有關。莫迪在微博中連用3個“期待”展望此次訪華。其中,他期待與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進行富有成效的會談;期待訪問古城西安,找尋印度與中國的歷史淵源;期待在上海與企業家會面,加強中印之間的經貿聯系。
鑒於莫迪一直活躍在各類社交媒體上,在為期3天的訪華進程中,莫迪會不會及時在微博上更新狀態,也成為了諸多網民的關註。面對中國網友五花八門的留言和洶湧而來的評論,莫迪並沒有在微博上予以回應。
不過,在見識了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喧囂後,莫迪終於可以與真實的中國人打交道了。
會簽多少經貿大單?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期對一些從事中印貿易投資者的了解中,他們更關註莫迪此訪會對中印經貿關系有多大改善。趙幹城也提到,如何落實去年兩國領導人商定的目標,即在未來5年中國對印投資200億美元,也是一大看點。
印度駐華大使阿肖克·康特表示,莫迪此次訪華將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對中印關系展開進一步對話並加強合作。兩國有望達成十幾項具體合作項目,將簽署至少20項經貿合作協議。據中國駐印度大使樂玉成介紹,中印雙方企業正在為莫迪此次訪華作準備,一系列務實合作項目正在商談中,如果屆時能夠達成一致,初步估計不會少於100億美元。
據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中印經貿活動的主要議程將放在上海,莫迪屆時在上海將會見一批企業家,其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極有可能是莫迪的“座上賓”。早在今年3月底,馬雲就已赴新德里與莫迪會面。當時雙方進行了約50分鐘的長談,就印度發展互聯網,建立網上信用支付系統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此外,記者了解到,印度國內多家互聯網巨頭CEO,諸如TCS、Infosys、Techmahindra等都將到訪上海,尋找中印互聯網合作契機。
除了互聯網,中印能否在高鐵領域達成合作也是一大看點。目前,印度國內尚無高鐵,中國、日本和法國都力爭從印度手中獲得高鐵項目大單。中方此前參與可行性研究的是連接首都德里至南部欽奈的高鐵項目。該鐵路全長1754公里,預計建造成本將為360億美元,是莫迪主推的印度“鉆石四邊形”高鐵網戰略的一部分,預計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二長、印度第一長的高鐵走廊,時速300公里。
在趙幹城看來,中方如果能成為印度國內首條高鐵的承建方,意義重大。
此前,中印雙方還承諾將加速對欽奈至班加羅爾高鐵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莫迪一直希望將印度每日2500萬人次使用的陳舊鐵路系統升級改造,而中國也可借此獲得一部分鐵路訂單。印度鐵道部部長普拉布(SureshPrabhu)上周表示,在莫迪總理造訪中國之際,雙方將敲定在鐵路領域的協議。
簽證手續會簡化嗎?
本報記者此前詢問了多位在印度有投資的中國企業家,他們對莫迪來華最關註的是,中印間的商務簽證政策是否會有改變。在莫迪積極推行“印度制造”的當下,商務簽證是進入印度市場的“敲門磚”。
據在印度做五金生意的小吳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印度政府發放給中國投資者的簽證為6個月多次往返。“對於做生意的我們來說,6個月的期限顯然不夠。”小吳說。
“6個月多次往返”政策影響最大的是在印度承建工程的工程公司。如果整個施工隊在印度作業的話,無論工程進展如何,也必須6個月整隊人馬回來一次,續辦手續。而且,印度政府規定,續辦手續必須向印度內政部申請。如果還沒有完工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工程的交付日期和今後的進展。而要想短時間內從印度勞工市場補充這些回國續辦簽證的勞動力大軍,不排除要進行一系列的培訓、磨合。有不少中國投資者抱怨,這會無形中增加投資成本。
當然,除了商務簽證,旅遊簽證的手續簡化也是中國遊客特別關心的。目前印度對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入境電子簽,72小時內可辦理完成入境手續。而該政策此前因為種種原因將中國拒之門外。因此,印度媒體表示,不排除此次莫迪訪華對中國這個擁有龐大客源的國家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