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2/156791.shtml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麻策 麻策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維斯特巴卡於2010年初加盟Rovio,是Rovio的無敵鷹。

i黑馬 6月22日消息,憤怒的小鳥之父、Rovio品牌大使彼得·維斯特巴卡從Rovio離職,他已為這家著名手遊開發商效力6年之久。

維斯特巴卡在接受芬蘭《赫爾辛基報》(Helsingin Sanomat)采訪時表示:“現在是時候該要離開,去做一些更大的事情了。Rovio內部有著很好的精神,其遊戲業務正在增長,電影業務也表現不錯,公司並沒有什麽問題。”

維斯特巴卡於2010年初加盟Rovio,管理公司的市場營銷喝業務策略,創造了大受歡迎的《憤怒的小鳥》以及其它50多款遊戲。據公開報道,加盟Rovio前,維斯特巴卡曾效力於一家惠普,致力於一些與產業相關的交流工作。

《憤怒的小鳥》遊戲於2010年開始走紅,維斯特巴卡正是在那個時候加盟Rovio,開始推廣公司品牌。

上個月,該公司推出了《憤怒的小鳥》大電影,並創造了超過1.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然而,Rovio過於依賴單個IP而陷入困境。資料顯示,Rovio去年被迫裁掉了213名員工,並且全年虧損達到1475萬美元。

Rovio 憤怒的小鳥 維斯特巴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462

網傳“貼吧之父”俞軍加入滴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4/157420.shtml

網傳“貼吧之父”俞軍加入滴滴
王琳 王琳

網傳“貼吧之父”俞軍加入滴滴

俞軍曾任百度產品副總裁、首席產品架構師,網名“搜索引擎9238”,有“百度貼吧之父”之稱。

i黑馬訊 7月14日消息,近日,有網友在某社交軟件發帖爆料“俞軍確認加盟滴滴,負責整個產品序列。”

IMG_4577

據公開資料顯示,俞軍曾任百度產品副總裁、首席產品架構師,網名“搜索引擎9238”,有“百度貼吧之父”之稱。

2001年5月,俞軍加入百度,歷任搜索引擎產品市場部產品經理、產品總監、首席產品架構師等職務。

2006年12月出任百度產品副總裁,是中國最早的搜索引擎研究和推廣者之一,是百度產品設計的核心和領袖,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等諸多產品均與俞軍直接相關。

2009年6月30日,俞軍正式離開百度。

2015年,俞軍加盟國內O2O餐飲采購平臺大廚網。

俞軍 滴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14

起底“巴鐵之父”宋有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9/158017.shtml

起底“巴鐵之父”宋有洲
i黑馬 i黑馬

起底“巴鐵之父”宋有洲

時隔六年,宋有洲又火了一把,同樣的說辭,同樣的故事,質疑卻更加兇猛。

2016年8月2日淩晨2點,秦皇島的一條鄉間公路上,兩條用水泥鋼材鋪設的軌道,沿著護欄向外延伸了幾百米,藍色的鐵皮棚搭了一個臨時的工地,一條喜慶的紅花掛在巴鐵的車頭,棚頂拉著一條用錯誤英文標識的橫幅,這個鐵疙瘩走了300米停了下來,重新倒回了門形鐵皮棚里。這個名為“巴鐵”(又名“立體快巴”)的龐然大物曾在六年前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50大“最佳發明”。

而當下,巴鐵卻陷入融資詐騙的漩渦,“巴鐵之父”宋有洲也被推至風頭浪尖。i黑馬試圖通過公開資料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宋有洲。 

民間發明家

巴鐵總工程師宋有洲,58歲,小學未畢業,他的頭發開始有絲絲斑白,眉毛濃密低垂,正對人中處長了一顆痣,平時板著臉,語速頗慢,一臉嚴肅。

宋有洲出生黑龍江大慶,因家庭窮困,斷斷續續讀了6年書,小學尚未畢業。他早年當過兵,挖過礦,做過木工、瓦工,也幹過機械和廚師,在那個時候就愛琢磨,下班時間搞點小發明。

他是當地首個下海經商的人,1984年開始經營飯店,搞建材批發。4年後經營煙花爆竹,他發現傳統的煙花爆竹多用於喜慶場所,利潤頗豐,但同時也具有相當大的危險,不僅在燃放時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災難,生產運輸也存在高度危險。

他的最早發明靈感也是來源於此。1999年初,經過了一年時間的研發,已經41歲的宋有洲花了他借來的2000元,有了生平第一個專利發明——禮賓花,一個水管狀東西,通過安裝氣體裝置,將管筒內的彩帶和禮花噴出,後來廣泛應用於節目和慶典,宋也經常帶著他向人們展示。

1999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宋有洲甚至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當時晚會要用到他的禮賓花,他在現場忙著做效果。事實上,在這個發明的中途,曾發生了兩起因質量檢驗而發生的氣流傷人事故。

如今,百度百科里關於禮賓花的介紹,其中發明人正是宋有洲。

宋有洲一度陷入對發明的狂熱,琢磨點子時上錯電梯,把洗面奶當成牙膏。他的發明史中也充滿了各種“神器”,包括針對隨地吐痰的不文明行為,宋有洲發明了一次性“痰液清潔袋”;為了能讓群眾在吃燒烤時不至於把肉烤糊,他發明了“恒溫不粘防焦烤肉架”,在每個烤肉架旁邊安裝一個水箱。

宋的發明並非無跡可尋,幾乎都來自生活“靈感”和原始沖動:宋有段時間看到校園暴力頻發,孩子死傷事件時有發生,宋幹脆花三四天時間,研發了兩條警棍。宋的設想是,把棍子做成能伸縮的空桶,里面塞了一張網,平時是警棍,用的時候一掄開形成一張網,直接套在人的身上。另一個發明叫射流器,同樣在保安的警棍里面做文章,把警棍灌滿辣椒素,帶上彈簧,一拉開里面的辣椒素能射出十米遠。

在早前十年時間,宋有洲申請了近120項專利,大多為實用新型專利,光禮賓花就占了其中39個。在其發明名單之列的,i黑馬發現,除了禮賓花,還包括警棍、自動泊車裝置、防暴抓捕網等等。不過,多項發明因為沒有繳納專利費而過期。

有意思的是,2004年4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第32屆國際發明新技術展覽會上,宋有洲研發的多功能防暴抓捕網獲得發明金獎。

爭議的巴鐵

與大部分民科一樣,宋有洲之前的發明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他的爭議集中在一個叫“巴鐵”的項目上。

巴鐵宣傳片中的視頻動畫展望了一幅富有未來科幻色彩的畫面,當時對外宣稱的是“地鐵的功能,公交的投入”,無疑,對於久堵成疾的城市而言,這張美好的大餅極具誘惑。

宋的“立體快巴”想法萌生於2008年底,習慣於從生活中尋找靈感的宋有洲盯上了如何利用城市道路上層空間治堵。半年時間,一個名為“寬體高架電車”的發明誕生,並申報了國家專利,這是宋有洲發明的“立體快巴”前身。

巴鐵並不是宋有洲這個發明的最早叫法,起初打算叫“陸地空客”,像歐洲的空中客機一樣,只不過當宋有洲準備註冊商標時,發現已被人搶註,於是改為“立體快巴”。

宋有洲引起國內關註來自美國媒體的認可,這也成了他回擊質疑的有力武器。2010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年度50大“最佳發明”。出人意料,宋有洲的立體快巴與世博會英國館、蘋果iPad一同上榜。在此之前,《紐約時報》也曾報道了宋有洲的立體快巴,並將其稱為解決中國交通擁擠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很少有人註意到,在《時代》周刊評選出的年度發明中,除了iPad之類偉大的產品,也包括用牛肉驅動的火車、飛行汽車等發明,這些在當下依然還是鏡中花水中月。

i黑馬查詢資料發現,2010年5月27日,北京第13屆科博會開幕,中央電視臺和北京電視臺進行了跟蹤報道,宋有洲的展位在當天晚上的新聞聯播一掃而過,短暫停留了兩三秒時間。

相比之下,宋有洲的項目在深圳卻沒有一家媒體關註,當時甚至有人暗示宋有洲在深圳找找關系。宋感到不滿,“你說我這麽好的項目,暗示我找關系?我創新的東西領導不是不知道,但是沒人管你。他們管的是大公司,能給你帶來經濟效益的。對於創新的力度實際上幾乎沒有。”

深圳以及他的公司註冊所在地珠海,似乎一直對他的發明不太感冒。在推進立體快巴項目的同時,宋有洲還有另一項發明:單體生態停車亭。特點是在綠化帶上停車不占用道路資源,采用制動裝置,把在地面的自行車“搬”到空中,存放在密封的自行車棚中。但深圳並沒有給他提供試點機會,他也找不到合作企業,最終都不了了之。

在立體快巴項目上,宋有洲碰到的是同樣的窘況。i黑馬發現,2010年八九月間,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曾與宋有洲的華世公司舉行了一次磋商會,深圳幾家公交集團也派人參加。會上,交委方面提出了許多質疑。雖然,宋有洲一一進行了解答,但最後這個項目最終還是被否掉。

當年10月初,宋有洲幹脆把公司總部遷到了北京。“我們還是想在深圳保留一個分公司,搞單體生態停車亭推廣,但是不準備在深圳搞立體快巴。”

這也是宋頭疼的問題是,幾乎沒有政府部門買他的賬,從北上廣到南昌、太原、東莞、石家莊等二三線城市,宋反複推銷,進展緩慢。而當下,隨著各種質疑的洶湧而至,各地政府也紛紛撇清與巴鐵之間的關系,甚至秦皇島官方部門透露,巴鐵項目的路測審批只是一個旅遊項目,而並非交通項目。

生意人

宋有洲並不介意民間發明家這樣的稱呼,但與很多民間發明家或者民間科學家存在不同,無論是那些聲稱發明了永動機,還是發現引力波、UFO的民科們,他們大多窮困潦倒。2005年,當郭英森宣稱自己可以通過理論證明UFO的存在,並在北京大學叫陣,要挑戰北大的物理系老師時,最終並沒有人搭理他,一笑置之。

但宋至少有過兩家自己的公司:珠海中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從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觀察,他的身上也看不到通常民科身上的窘迫。

“賺錢這個誘惑,實在講也確實有一定的誘惑”,宋2010年在接受優米網采訪時,毫無諱言,“因為你搞發明創新它會帶來經濟效益,這是肯定了,這是最主要的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副院長曾與宋有洲打過交道,他的評價是“宋更像是生意人。”

宋有洲一向重視經濟的重要性,他也提醒搞發明的人一定要先有經濟基礎,“必須要有企業或者經濟來源的方式,很多人都是因為資金的問題搞發明創新,最終半途而廢。”他甚至建議搞創新發明的人抱團,各自拿出自己的創新思路,資金還能互補。

不可否認,宋對發明的狂熱有著發明帶來的精神滿足。宋的禮賓花發明出來後,開始往各地推銷。原本他是一個對發明之外的事情毫不興趣的人,包括打牌、下棋或者旅遊等等都不是他的愛好。但他喜歡看電視,尤其是大型節目,一直到節目尾聲,然後看著自己的禮賓花出現在熒幕上,翩然而下。遺憾的是,i黑馬發現,宋的禮賓花發明,在2006年因“未繳年費”而被終止專利權。

但他的生意無論是在六年前,還是現在都面臨著大量的質疑。他把質疑的人分為兩種:一是沒明白,二是不相信。他堅信,這兩種情況都可以解釋,但他對專家的批評頗有意見,“專家應該盡量少發表定性的言論,因為你並不是真正參與到這里邊。這一點我覺得在我們國家很多。” 他舉的反駁例子是飛機和地鐵,在他看來,這些交通工具在面世之初都遭遇了巨大的質疑。

專家的確給他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當巴鐵在秦皇島測試時,專家和媒體首先站出來開炮,炮轟項目本身的不靠譜,甚至揭露項目背後資金來源華贏凱來可能涉及金融騙局,借項目斂財,《環球時報》甚至把它稱為下一個E租寶。2015年底,E租寶被曝出非法集資500多億元,老板已被警方控制。

六年之後,立體快巴改頭換面變成了當下的“巴鐵”。無論是載客量和外觀設計都與當初的說辭無異。人們驚訝地發現,鼓吹了多年的立體快巴並沒有設想的美好,有太多普通人都能指出其中的缺陷。

巴鐵是一個騙局的言論甚囂塵上。人們的質疑集中在拐彎、剎車、橋高、下方行車……,關鍵在於,宋和他的團隊也沒能拿出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內容和產品。

相比於之前的小打小鬧,宋有洲想發明的巴鐵是一個異常龐雜的系統工程,不得不說,他這一次變得異常大膽。然而六年時間,無論外觀還是內部設計,都與之前的說法沒有太多變化,一切進展緩慢,而背後支持的公司華贏凱來,最新的消息是,巴鐵投資者開始出現動搖,想提前贖回投資。

頗具黑色幽默的是,巴鐵測試的當天,巴鐵投資方華贏凱來董事長白誌明,興致勃勃地站在巴鐵前面,戴著大金表,比劃著剪刀手,笑容正歡。他甚至額外開通了一個微博,認證為“巴鐵之父”。

巴鐵 宋有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60

從“敗家子”到身家600億,“旺旺之父”蔡衍明如何超越郭臺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2/158687.shtml

從“敗家子”到身家600億,“旺旺之父”蔡衍明如何超越郭臺銘
嚴睿 嚴睿

從“敗家子”到身家600億,“旺旺之父”蔡衍明如何超越郭臺銘

從浪蕩青年、敗家子到如今的臺灣首富,蔡衍明的創業生涯並不平坦,但最終他用事實證明,自己不會輸。

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蟬聯臺灣首富,而大名鼎鼎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再度位居其後。

靠賣米果這樣的零食,蔡衍明實現了百億夢想。從浪蕩青年、敗家子到如今的臺灣首富,蔡衍明的創業生涯並不平坦,但最終他用事實證明,自己不會輸。

文 | 嚴睿

“我祖父很有錢,我爸爸也很有錢,我也有一些錢。”蔡衍明說。

只是,蔡衍明遠比他的祖父、父親有錢。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蟬聯臺灣首富,而大名鼎鼎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再度位居其後。

和許多出生貧寒、在飽受人生苦楚後奮發圖強的富豪們迥然不同,從小不愛讀書,浪蕩於花花世界的蔡衍明,只因自尊心受挫,怕看到別人瞧不起自己的眼神,因而“性情大變”,一夜之間開悟又開掛,自此開始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先來說說蔡衍明起家的故事。蔡父蔡阿仕本是臺北富甲一方的大商人,1976年時接手了友人經營食品代工與外銷的宜蘭食品廠。或許是看到自己的老幺整天無所事事,想調調其脾性,蔡父便將食品廠甩手塞給了蔡衍明。

時年19歲的蔡衍明,當慣了公子哥自然是心高氣傲,雖然沒有任何商業和管理的經驗,也根本看不懂財務報表,但蔡衍明卻做出了一個頗為大膽的決定——不再做代工外銷,要做自己的品牌產品。

“代工要看別人的臉色,要被壓價,甚至隨時都可能踢你出局。”蔡衍明決定做自己品牌的邏輯就是這麽簡單,後來紅遍天下的“旺仔”形象正是在那個時候設計出來的。不過,照葫蘆畫瓢學別人打品牌、做內銷,蔡衍明沒有迎來預料中的成功,相反還賠光了宜蘭食品廠的全部家底。

人生中的初嘗失敗讓蔡衍明情緒極度低落,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都不敢與周圍、家族的人對視,他怕看到在他們眼中那個被看扁了的自己。“敗家子”這個標簽在蔡衍明心中已無異於插在死囚腦後的草標。

115762292

某夜,深睡中的蔡衍明夢見有狗沖自己汪汪叫,冥冥中像是在召喚自己。天尚未亮,蔡衍明便一骨碌爬起來,跑去當地供奉靈犬的八王公廟祭拜。自此以後,曾經招搖過市的蔡衍明收斂心性,像變了一個人。

一直想向世人證明自己不是敗家子的蔡衍明,在米果生意上發現了機會。足足花了兩年多時間軟磨硬泡,年輕的蔡衍明終於從屢次給他吃閉門羹的日本“米果之父”楨計作手中,獲得了米果制造技術。

就這樣,宜蘭食品廠變作了“旺旺”食品廠,蔡衍明的米果生意發達之後,去那家八王公廟祭拜的香客便絡繹不絕了起來。

1948901583

兇猛的“旺仔”

幼年時,蔡衍明就說過“在街頭看一年,勝過讀三年書”。

或許正是因為從小就喜歡站在街上,站在人流中觀察世界,沒有多少定式思維的約束,才讓蔡衍明在商業領域一出場就敢打出不同的牌,又能在敗績中一念覺悟。

其實,無論米果起家的故事怎麽傳奇,以及“旺旺”在征服臺灣市場和後來席卷大陸市場的過程中的順遂,從根本上都源於蔡衍明在機會洞察力上的天賦異稟。

1980年代是臺灣經濟快速發展繁榮的一個階段,也因此休閑食品在這個年代背景下就如同今天大街小巷的咖啡館一般,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蔡衍明在觀察到米果進口生意好賺,同時臺灣又有良好的原材料——稻米資源的時候,立刻決定從上遊制造端入手,而不是先賺快錢做大米果的進口貿易。雖然,在米果制造技術和旺旺這個自創品牌上頗費周折,但卻很好的捕捉到了市場機會,更是為日後的價格競爭鋪墊了基礎。

1983年開始,憑借師承米果之父的技術優勢,大手筆的營銷投入,快速的渠道入侵,印著“旺仔”標誌的米果熱賣全臺灣,而蔡衍明更是利用先發優勢和成本優勢,主動發起價格戰,甚至將可口、義美等競爭對手擠壓出市場,而旺旺則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1103810334

一番鯨吞蠶食之後,蔡衍明的目光投向了數倍量級的大陸市場。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中不斷強調大陸市場要進一步開放,這讓蔡衍明嗅到了其中機會,立刻決定投入“更刺激”的市場。

投資大陸市場,蔡衍明盡顯商人的精明,先是落子更多優惠政策的內陸省份——湖南,成為其第一家臺商企業,投產之後又將產品分送給上海、南京、長沙、廣州等地的學校,給學生試吃,大受歡迎。緊接著,蔡衍明便發起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伴隨著“你旺我旺大家旺”廣告詞的家喻戶曉,旺旺在投產當年就創收2.5億元人民幣。

此時,米果這種類型的休閑食品在大陸幾乎就是待開發的藍海市場,眼見旺旺米果大賺特賺,康師傅等臺企以及上百家大陸企業,紛紛開廠,1994年時竟有200多家廠商加入“米果大戰”,也使得米果價格開始下跌。

眼見競爭者的一擁而入,蔡衍明一邊再度祭出價格屠刀,推出四個副品牌迅速砸低米果的市場價格,使米果從最初的一公斤50元,驟降到1公斤5元錢。這種慘烈如“割喉”式價格戰非常奏效,對手來的快,腳跟未穩就被旺旺“斬草”出局。

另一邊,為了降低自身的生產成本,旺旺必須擴大在大陸生產基地的布局,蔡衍明利用彼時各個地方政府高漲的招商引資熱情,低成本的完成了制造端的快速擴張。更是大大增強了旺旺的市場控制力。很快米果價格又基本恢複到了剛開始的水平,旺旺的市場地位從此再也無人能撼動。

2007年,中國旺旺營收突破了百億元人民幣。彼時,我在中國旺旺上海總部拜訪蔡衍明,蔡算過這樣一筆賬:隨便挑一個美國的米果品牌,在美國市場就能做到差不多80億美元。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中國人的胃不比美國人的小吧?未來中國的米果市場就可能是世界第一大。所以,對於旺旺來說,百億不是起點,千億不是終點。

2015年,根據胡潤全球富豪榜的資料顯示,旺旺集團蔡衍明坐擁610億元人民幣的總資產。靠賣米果這樣的零食,蔡衍明許下的“千億”夢想,並非不可能兌現。

2118806315

“荒腔走板”的跨界 

2008年,對於旺旺來說,更像是一個發展方向上的分水嶺。

此前,蔡衍明一直專註於休閑食品行業,雖然旺旺集團也投資了醫院、酒店、物流等產業,但食品主業的強勢印記從未在旺仔形象中褪色過。

直到2008年11月,米果大王蔡衍明畫風突轉——以個人名義出資收購了臺灣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和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臺、中國電視公司,成為媒體大亨。

在食品行業闖蕩30年,功成名就的蔡衍明跨界投資傳媒產業,立刻引來無數的解讀,有人評論這是蔡老板荒腔走板的一次跨界玩票,做得了好廚子,但能做得了文人,賣得了字嗎?

更何況,中時集團是臺灣最大的傳媒集團之一,且不論行業的敏感性,單就這筆生意來說,彼時已經搖搖欲墜的中時集團恐怕就是行業內的頂級高手也難回天,蔡衍明自己也說這筆投資肯定是虧錢,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份公益事業。

不過,生意還是生意。面對在前東家受傷連續巨虧的中時集團,商人蔡衍明先是大刀闊斧的進行了內部整合,打通了原本各自為政的旗下媒體,極大調動起了旗下媒體的聯合作戰能力,一改此前的“自由之風氣”。

雖然並沒有在專業上有多少幹預和改變,但蔡衍明在經營管理上大大加強了管控,一切以財務優先,並要求采編部門重視盈利。通過業務部門與編輯系統的整合,采編部門主管可以身兼運營部門總經理職務。通過如此這般的舉措,蔡衍明一再沖擊中時人過去的思維模式。

很快,這家擁有報紙、雜誌、電視、網絡媒體等多業態的老牌傳媒集團,在名稱前面加上了“旺旺”二字之後,終於擺脫了連年的巨額虧損。蔡衍明跨界傳媒不但沒有如外界評論的荒腔走板,反而越做越有感覺,連續並購傳媒資產且處處緊跟行業的風向變化。

“過去,傳統媒體掌握著十足的話語權,如今因為互聯網的發達和社群媒體的興起,讓話語權有機會下放給一般百姓,有時一篇有影響力的網絡文章,就有可能等同於一篇紐約時報專欄的份量;一則有爭議的微信或微博的內容,也常會引發社會的熱烈討論。”

在去年烏鎮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蔡衍明在“兩岸四地互聯網發展分論壇”上的演講,對於“小蝦也可以鬥大鯨魚”的互聯網時代的描述,不難聽出,傳媒大亨蔡老板仍在借勢新興領域和中國大市場,期望尋找更多的機會。

不論未來旺旺能否在食品和傳媒雙主業的驅動之下,攀上“不是終點”的千億規模,至少對於年近六旬的蔡衍明來說,他早已證明自己決非浪蕩敗家子,富可過三代。

蔡衍明 旺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17

物聯網之父:中國將引領物聯網技術實現飛躍

“物聯網之父”Kevin Ashton今天在哈佛大學的科技創新研討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將引領本世紀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是物聯網實現飛躍的重要因素。無人駕駛技術的實現將最早發生在中國。”

對於物聯網的理解,Ashton有自己的解釋:“我不需要發出指令,計算機就能知道怎麽做。比如我手機內置的運動傳感器能記錄我的運動狀態。另外的傳感器能測量周圍的環境。物聯網時代會有更多這樣的技術。”

Kevin Ashton在1999年創造了“物聯網”一詞,並參與創立了麻省理工學院自動識別中心(Auto-ID Center),領導了三個成功的技術初創企業,其中包括他參與創立、並於2010年出售給貝爾金公司的Zensi公司。他說:“物聯網從20世紀發展至今已經進程過半,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中國是物聯網的引領者

“90年代,互聯網還很新,很多人仍然很迷茫,不知道前景如何,那時候手機還沒有數據,只有通話功能,沒有無線網絡,要知道物聯網的發展是基於無線網絡的發展。”Ashton對記者表示,“現在互聯網已經可以布局到任何地方,而且帶寬很寬,同時傳感技術和智能手機的發展也引領了物聯網技術的飛躍。”他同時表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傳感器成本的下降,極大降低物聯網技術的研發成本,並使得這些研發成果很快就可以用在其它領域。“這在90年代的時候是沒有被預想到的,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所以這種變化是驚人的。”Ashton表示。

他特別強調,中國是物聯網的引領者。“目前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技術相關產品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在五年前就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近期我去中國的頻次也越來越多。我想中國是希望占據物聯網的領導地位的。”Ashton對記者表示,“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們在美國談論谷歌、Facebook,但是看一看,這些都是上個世紀的公司,未來物聯網的機會將在中國誕生。比如騰訊就引領中國的社交媒體走向了世界,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本世紀內,中國的技術一定能夠主導全球。”

他還預測,中國將會引領本世紀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中國在硬件制造等領域已經走在全球前列,無人駕駛技術也已經處於領先水平,中國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在汽車制造等方面都具有優勢。”Ashton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催生了巨大的需求,很多項目只有在中國做才能搞得起來。“比如上海的公交系統早在2000年時就已經采用RFID接觸式公交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在智慧城市、物流、個人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未來也將迎來爆發。”講到中國,Ashton就表現出非常親切的感覺。他曾在複旦大學的自動識別中心和中國教授一起研究物聯網的相關技術。

在Ashton看來,無人駕駛技術將會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領域。“無人駕駛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想想80年代中的時候,我第一次去北京,當時滿大街還都是自行車,現在已經變成了汽車,但是交通狀況是非常糟糕的,這也為無人駕駛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未來無人駕駛技術一定會率先在中國率先取得突破。”他表示。

不相信人工智能

不過,Ashton說,他所理解的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無關。“物聯網就是傳感器的連接網絡,我不相信人工智能在500年內會對人類有什麽實際的幫助。現在可能有些軟件可以分析數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道機器到底應該如何模擬人腦智能,這還只存在於科幻片。”

對此,IBM娛樂互動業務首席科技官George Dolbier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IBM全球網絡支撐的未來機器學習和Watson實驗室,目標就是讓人類把目前已經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現在IBM用機器學習來摸索人的習慣模式,可用來幫助人類做決策。我們現在還考慮用視覺定位。機器學習是用來幫助人類判斷,提高安全性,定位危險的最有效的手段。”

GE醫療全球首席技術官Tim Kottak表示:“在醫療行業,物聯網的發展已經為行業的變遷邁出了重要步伐,GE醫療用數據更好地為病人服務,讓客戶產生更多利潤。”不過,他也提出,物聯網時代對於企業的挑戰不僅僅來自於技術本身的挑戰,更多來自系統以及數據的管理。

哈佛大學科技創新研討會每年舉辦一次,今年的主題是物聯網與智慧企業。來自零售、制造、醫療、物流等多個領域的企業高層共同尋求應對數字化新挑戰的技術解決方案。斑馬技術(Zebra Technology)CEO Anders Gustafsson作為本次會議的輪值CEO,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同行業所需要的技術基礎是一樣的,就好像定位技術,在零售行業是追蹤貨品的擺放,而在醫療行業就是追蹤醫院藥品的正確放置以及病人的正確服用。技術公司希望能夠通過與不同行業的領導者進行交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他們定制技術解決方案。”

對於人工智能,Gustafsson表示:“Zebra的目標是通過可視化和數據分析來讓企業資產變得更加智能化,從而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這也符合此次會議所提出的‘智慧企業’的概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43

【人物】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如果特朗普當選,我可能不想繳稅

坐落在紐約長島北面的尖角上的冷泉港,看起來和美國東海岸的其他港口並無明顯區別,但卻是一個讓科學界肅然起敬又怦然心動的名字,是全世界多少科研人員渴望到達的“聖地”。

這里因聞名於世的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SHL)而與眾不同。

甫一走進實驗室主樓,就能看到一座DNA雙螺旋結構的銅制雕像。該雕塑作品出自西雅圖的著名玻璃雕塑大師Chihuli之手,也是為了紀念冷泉港實驗室的現任主任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 Watson,下稱“沃森”)。

作為DNA雙螺旋結構圖的發現者之一、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或生理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倡導者和實施者,沃森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冷泉港實驗室下屬的“沃森生物科學學院”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

作為現代生命科學和基因組科學的權威,關於沃森的美譽和爭議曾經長期並存,如今已經88歲高齡的他,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工作熱情和豐富的生活愛好,當然,也一如既往地個性鮮明、直率敢言。

詹姆斯·沃森(James Dewey Watson)

發現雙螺旋結構

建立於1890年,冷泉港實驗室的歷史已經超過一個世紀,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誕生過8名諾貝爾獎得主,名列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

它也是美國獲得政府撥款最多的實驗室之一,預算高達1.5億美元。研究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基因、癌癥和腦神經科學。40年前,正是在這里,人類首次發現了癌細胞。

DNA雙螺旋模型的發現,是20世紀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也是生物學歷史上唯一可與達爾文進化論相比的最重大的發現,它與自然選擇一起,統一了生物學的大概念,標誌著分子遺傳學的誕生。這是一門綜合了遺傳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和信息學,主宰了生物學所有學科研究的新生學科。

60多年前,當時年僅25歲的沃森首次發現人類DNA基因的雙螺旋結構,被稱為“DNA之父”,在34歲時就被授予了諾貝爾獎。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沃森在1968年就成為了冷泉港實驗室這個神聖之地的掌管者,到今天快50年了。半個世紀的時光溜走,他仍然堅持每天到辦公室研究論文報告。

言辭鋒利

冷泉港實驗室沿著港口而建,呈一條狹長的帶狀,沒有大門,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公園。辦公樓、實驗室和居住區散落在各處。沃森的辦公室隱藏在最深處,平時很少有人打擾。考慮到沃森年事已高,一般來訪者和他的會面時間都被規定在不超過30分鐘。

冷泉港腦神經科學研究團隊的負責人Anthony Zador帶領《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進了沃森的辦公室。Zador在17年前來到冷泉港,是沃森一手栽培起來的得意門生。

見沃森前,Zador提醒道,沃森以其激烈的個性和言辭出名。在加入冷泉港之前,他曾在哈佛主要從事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研究。後來因為與哈佛起了爭執,於是憤然離開,後來來到紐約長島冷泉港實驗室擔任主任。他的研究領域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轉向主要從事腫瘤方面的研究。

早年間,詹姆斯·沃森(James Dewey Watson,上圖左)與科研合作者英國生物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本報記者也曾了解到許多人對沃森的描述是“才華橫溢、直言不諱、性格怪異”。這些印象,大多源於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中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鋒利言論。

2007年他在英國巡講時曾公開表示:“黑人不如白人聰明;有關不同種族智力水平相同的觀點是一種錯覺。”這種說法立即引起多方猛烈抨擊。他還說過,西方國家對非洲國家的政策錯誤地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的基礎上,即認為黑人與白人同樣聰明,但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沃森聲稱,10年之內都無法找到造成人類智商差別的基因。也正是這種激烈的言論和對種族的態度讓他受到了業界排擠,事業發展遇阻。

沃森的辦公室很大,墻上和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抽象畫、他年輕時的照片以及和家人的照片,還有一些獲獎證書。最引人註目的是一張DNA結構的素描和一個裱上相框的國家科學獎證書。

紐約那幾天有點陰冷,沃森穿了一件墨綠色和米白色相間的薄毛衣,房間里適宜的溫度和溫馨的布置充滿了暖色調,讓人忘卻室外的寒氣。

所有的擔心和疑慮,在見到沃森之後,完全消失了。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知識淵博而不迂腐、精力非常旺盛的老頭兒。

在Zador的介紹認識下,見到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本報記者,沃森顯得十分高興。他摘下眼鏡,放下手中的論文,開始和記者聊天。

看到沃森辦公桌上擺滿了論文,記者不禁好奇地問其現在的工作節奏。沃森表示,除了平時每天都來辦公室工作,自己通常周六和周日也都會到實驗室來工作幾個小時,儼然一個工作狂人。

“我有時候也會打打網球,不僅是因為運動對我身體有好處,而且因為我喜歡打網球。在我這個年齡,那些不運動的人可能都已經死了。”他充滿幽默感地調侃自己道。

龍蝦與北京烤鴨

冷泉港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微生物遺傳、染色體結構、動物病毒、細胞培養、腫瘤免疫和神經生物學等。但是實驗室的規模是小而尖端,目前只有300位研究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到了夏天,實驗室就會在細菌遺傳、噬菌體、動物病毒和腫瘤病毒方面進行夏季博士後的指導工作,這是冷泉港的一大傳統。

沃森表示接管實驗室最初,只有4個獨立研究團隊(PI),但是到了夏天,這里就成了研究人員的天堂,最多的時候能夠容納多達60人。

當時實驗室專門辟出一個樓層充當汽車旅館,在四樓能夠給這些研究人員提供住宿。不過沃森說,冷泉港長期以來夥食都不怎麽樣,在當地的小餐館也沒有河豚和軟殼蟹吃,最好的食物是在有宴席的時候,可以吃到龍蝦。

作為一個對食物有追求的吃貨,沃森也為此做出過多次努力,希望改善冷泉港的膳食。

他聘請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廚師Jame Hope來燒飯,但卻對Hope的廚藝感到失望,於是他把Hope送去巴黎學習了一周,希望他能學會怎麽烹飪新鮮的食物。一周後Hope學成歸來,水準卻依然不見起色。

沃森對此笑著說:“他只對法國紅酒感興趣,但是我對食物更加感興趣。區別在於紅酒太貴,比起酒而言,吃的要便宜得多。”他還開玩笑回憶起,在自己還是研究員的時候,經常去店里買5-10美元的紅酒,當時他的年薪才不過5000美元。

喜歡旅遊的他,前不久剛從希臘回來。五年前還去了趟南非。不過對他來說,中國太遙遠了,他對中國的記憶還停留在1984年。

“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烤鴨,味道真的是好極了。”他說,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去中國,最想帶一些中國的藝術品回去,“中國的國畫是非常特別的,沒有一幅長得像西方油畫。但是要買到好的畫,最好的方法就是問清楚最貴的畫廊在哪里。”他很肯定地對記者說,上海有很多非常名貴的畫廊能買到全世界最好的藝術品。

事實上在過去六年里,沃森開始收集藝術品,而且專挑貴的買。

拍賣諾獎與反對特朗普

沃森表示自己的夢想是去中國的西部以及穿越印度,但他有些遺憾這個夢想在他這個年齡很難實現了,如果是75歲以下還有可能。不過他開玩笑說,再去中國,除非能夠有比爾·克林頓的待遇。“如果你是美國前總統,你不需要賺很多錢,因為只要你出現,你的身價就值好幾百萬美金。”

事實上,沃森是全世界第一個拍賣諾貝爾獎章的科學家。2014年底,他的諾貝爾獎章在美國佳士得拍賣行不出數分鐘即以475萬美元成交,成交價較預估價高出近一倍。

冷泉港實驗室

按照沃森的想法,希望借這次拍賣“重新投入公眾社會”。沃森坦承自己以前“愚蠢”,為往事道歉,這次拍賣所得一部分將捐給母校芝加哥大學和曾任職的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余款將用於補貼生計。

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把諾貝爾獎賣了500萬美元,其中的100萬美元繳稅,100萬美元犒勞自己,還有300萬美元捐掉。”他還表示,很多富人其實是想為社會捐獻更多的錢,但是問題在於捐錢也要上稅。“政府什麽都不做還要拿走一筆錢,這是不對的!”

即便後悔曾經的莽撞言辭得罪了不少人,但他直率的性格卻依然未變,從他鋪墊了不少前言卻真正想表達的政治立場就可見一斑。

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如果特朗普當選,他可能不會想繳稅,因為特朗普自己不繳稅,光想著掙富人的錢。沃森一如既往率直地說:“特朗普的做法對治理國家並沒有什麽用。”

作為民主黨的擁護者,對於希拉里在大選中的表現,沃森認為是超出了自己預期的。此前還擔心希拉里可能不會那麽輕松地贏下來,但是現在看來勝券在握。

冷泉港東進

對於年輕人,沃森一直建議 “要做最好的自己”(To be the best of you),當然這首先得要“和最好的人在一起”。這個座右銘是沃森一直掛在嘴邊的,很顯然也成為了整個冷泉港的信條。Zador對此的解讀是“大膽去做別人沒做過的,永遠不要人雲亦雲”。

離開沃森的辦公室,Zador帶本報記者參觀了他的腦神經科學實驗室。在那里,科研人員正在訓練關在籠子里的老鼠,教它們如何根據科學家的意願來實施行為。而除了傳統的訓練小鼠和大鼠的實驗,Zador最近一項非常具有前景的研究是利用“條形碼”標記大腦,從而幫助人們進一步理解大腦深度神經網絡的工作機制。

Zador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演示了他是如何對大腦進行標記的原理。事實上,利用掃描條形碼的方法研究大腦也是在腦神經領域的首創。

在Zador的團隊里,有非常多年輕的中國研究員。他們大多來自北大、清華。其中一名來自清華的中國學生陳筱寅告訴本報記者,來冷泉港工作是一種至高的榮譽,這里是很多中國學生的夢想之地。

事實上,冷泉港實驗室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分支機構就位於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於2010年掛牌成立。同時,冷泉港亞洲的首次會議“沃森癌癥研討會”也在此舉行。沃森、琳達·巴克(2004年生理學醫學獎)以及托馬斯·施泰茨(2009年化學獎)都曾先後到訪冷泉港亞洲分部。

冷泉港亞洲以冷泉港實驗室會議的形式及風格為原型,在亞洲建立了由一系列科學會議構成的年度項目,討論生物醫學研究中的各類話題,如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神經科學、癌癥研究、細胞和發育生物學,以及植物生物學等。

據Zador介紹,冷泉港亞洲沿襲了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傳統,為來自亞洲乃至全球各地的科學家、研究人員及學生提供近距離分享最新科研進展的獨特平臺。不過Zador從來沒有去過中國,他對此表示遺憾:“幾年前我曾有機會去到那里,但是當時我第二個孩子正好出生,不得不放棄那次行程。”

走出腦神經實驗室,天空飄起小雨。順著港口的方向走,水邊的長凳上,一個老人靜靜地坐著,近處有白鷺在水中嬉戲,遠處則是一大片開闊的水域。如此依山傍水、風景秀美的地方,難怪成為全球科學家的夢想之地。很多科學家結束科研任務離開好幾年之後,還是經常會想著回來看看。

猜想,也許在最無聲的緘默鉆研與專註創新中,才會誕生如沃森等偉大的科學家和顛覆的科學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09

微信之父張小龍宣布:今年春節取消“搖一搖”紅包

12月28日消息,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在今天的騰訊大學微信公開課Pro版演講當中,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表示,今年春節不會有微信“搖一搖”紅包活動,因為“搖一搖”紅包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張小龍稱,微信作為工具不能有太多節日運營的活動,微信應該是日常使用工具而不是通過節日而變動,微信剛剛啟動的時候,通過微信紅包能夠帶動更多人使用,如今,“搖一搖”紅包歷史使命完成,今年不再有這樣的活動。

張小龍表示,微信只是一個工具,希望在春節當中微信的使用者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微信作為一款工具在設計上追求更高的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13

消息稱“安卓之父”安迪·魯賓成立了新公司 要做高端硬件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知情人士透露,Android操作系統的創始人安迪·魯賓(Andy Rubin)已成立一家新創業公司Essential。

Essential專註於高端硬件,並將嘗試與市面上大量的低價Android設備差異化發展。Essential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來自主流投資機構的一輪高額融資。目前尚不清楚,Essential具體將融資多少,以及這筆交易是否最終敲定。

據彭博社報道,Essential最初的產品之一將是一款模塊化手機,這意味著用戶可以自行搭配配件,例如更強大的攝像頭。從理論上來說,這可以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確保硬件保持最新。彭博社表示,這款手機的原型之一沒有屏幕邊框,而屏幕尺寸很大。這可能會采用陶瓷材料制造。

此外有消息稱,Essential的目標是打造硬件產品生態系統,但這將會從新款智能手機開始。

魯賓是Essential的CEO。消息人士表示,Essential誕生自魯賓的創業孵化器Playground Global。

在將Android系統出售給谷歌之後,魯賓在谷歌供職了多年時間。他最終讓出了Android負責人的職位,轉而負責谷歌的機器人項目。他於2014年從谷歌離職,啟動了Playground Globa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30

【CFV十年·普惠金融領軍人】“中國小貸之父”杜曉山:普惠金融應鼓勵自下而上的改革

年近古稀,杜曉山依然奔赴在普惠金融、農村金融以及精準扶貧的一線,20多年來致力於推動中國小額信貸的發展,杜曉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小額信貸之父”。

從1993年開始將尤努斯的公益性制度主義小貸(或稱“社會企業”型小貸,即追求社會發展的宗旨目標,運用市場化的運營模式,達到供求雙方的可持續發展的小貸模式)經驗引入到中國,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公益扶貧社模式。從2005年擔任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至今,杜曉山將自己主要的精力都用以推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

“發展普惠金融需要從頂層設計上著手,解決對普惠金融思想認識和理論指導問題,進一步研究和制定包括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金融和民間金融協調發展和相互配合的完整的戰略規劃、執行計劃、實施措施和監督考核制度。”杜曉山稱,同時也應該鼓勵自下而上“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發展實驗。

20年小額信貸路

杜曉山的小額信貸之路是由扶貧社開始的。

1993年,在尤努斯的影響下,杜曉山及他的同事將孟加拉格萊瑉銀行小額信貸引入中國,並在河北易縣成立了第一個扶貧經濟合作社(即扶貧社), 中國開始了公益性制度主義小額信貸扶貧的探索。

參照孟加拉格萊瑉銀行的模式,杜曉山牽頭扶貧社以婦女為主體,5人小組聯保、分期還貸等運營方式開展小額貸款,落地之後大受歡迎,也證明了當時“窮人沒有信用”和“扶貧小額信貸不可能自負盈虧”的邏輯錯誤。杜曉山及他的同事們先後在6個貧困縣的約20年的實踐試驗,初步證明孟加拉格萊瑉銀行的模式在中國貧困地區農村是可行的,是可以可持續發展的。由於是自籌資金試驗的公益小貸,在後來的發展中,存在後續資金不足、監管模式松散等問題,2013~2015年中和農信全面接管了扶貧社;另外一部分試點項目,根據人民銀行總行的要求,轉由地方政府監管。

“最重要的是完善內源扶貧機制。建立貧困人群參與機制,包括貧困群體參與機制完善的決策、實施和監測,還包括建立以貧困人群為主體的制度化組織,實現自發的主體參與。”杜曉山在近期針對精準扶貧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杜曉山認為,社會創新推動精準扶貧也表現出開放、分散、自下而上的特點,這要求扶貧主體領會互聯網思維、善用互聯網手段,積極打造扶貧開發的“社會創新”互聯網支持平臺和服務管理支持平臺。

在發展扶貧社的時間里,杜曉山還在積極推動小額信貸領域的自律發展,參與組建小額信貸聯盟。中國小額信貸聯盟是中國小額信貸領域首家全國性會員制行業協會類的組織,自2005年由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和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發起成立,從最初以公益性小貸機構為主,到目前涵蓋從事小額信貸業務的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和服務類中介組織。2005年成立之初,還叫“中國小額信貸發展促進網絡”,2010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小額信貸聯盟”。

從2005年至今,杜曉山都任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帶領聯盟推動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並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促進普惠金融體系的建設。

推進普惠金融方面,杜曉山也帶領小額信貸聯盟在成立之初就引入聯合國建設普惠金融體系概念,在國內進行推廣,發展十幾年時間,小額信貸聯盟都在致力推動中國小額信貸和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6年1月,國務院正式發布《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意味著普惠金融在中國有了頂層設計,小額信貸聯盟也受邀參與規劃的宣傳推廣。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興起,小額信貸聯盟早在2012年底就召集部分P2P平臺頒布並簽署了國內首個P2P小額信貸信息中介機構自律公約。近兩年在行業監管政策落地前後,小額信貸聯盟多次組織P2P機構討論行業相關問題,一直致力於推動行業自律的工作。

建言普惠金融

“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要廣泛,服務要深入到最大範圍、最貧困的群體當中。在服務廣度和深度上,呈現出普惠制特征。”杜曉山表示,金融服務覆蓋到最廣大的人群,金融觸角深及到社會最底層,才能夠達到普惠金融的基本含義。

杜曉山認為,當前我國乃至全球,小額信貸和普惠金融發展的根本挑戰是三個:一是如何擴大它的規模,即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二是如何到達更深的深度,即幫助更窮的窮人;三是如何保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即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我國絕大多數地區普惠金融發展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特別是貴州、西藏、廣西等內陸地區。

因此,杜曉山曾在多個場合提及普惠金融發展的十一大建議:第一,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第二,為了解決上述棘手的“兩難”問題,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基金可能是一種可行的選擇。第三,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繼續支持小微企業和農戶發展;第四,積極培育新型農村和社區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同時出臺支持鼓勵公益性小額信貸組織發展的政策;第五,培育發展多類型的農村合作金融。第六,加強小微企業和農村各類經濟經營主體的信貸擔保體系建設;第七,各級政府和部門形成合力支持、監督小微金融發展;第八,註意發揮直接融資和保險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金融對小微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第九,努力改善信用環境和完善征信制度;第十,建立我國普惠金融指標、評審、考核、監督和獎懲制度體系;第十一,加快我國各項普惠金融法律法規工作。

“可以預見,正規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系統,肯定是主力軍。但只要政策對頭,再加上小額信貸業自身的努力,各種類型的小額信貸組織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且有各自的優勢。”杜曉山稱。

同時,他還建議,發展普惠金融既要運用傳統金融業態,也要利用POS機、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科技手段,還要運用P2P等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另外,過去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是農信社,當前全國正在開展農信社改制轉軌,但不應一刀切地把農信社全部變成農商行,應因社制宜,部分保留農村合作金融的形態,並努力發展新型合作金融形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23

虛幻引擎之父:Tim Sweeney的奇妙世界 | 完美人物誌

3月初的加州,一個少見的陰天,遊戲公司Epic Games在舊金山城東靠近Bay Bridge的科技公司聚集區的一家餐廳開了一整天的銷售會議,討論了未來遊戲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公司需要做哪些戰略方面的調整。全公司高層都列席了這場年度大會,也包括Epic Games的創始人CEO Tim Sweeney。

這次會上,發生了幾次激烈的爭論,都是圍繞是否應該在VR領域投入更多。Sweeney創立Epic Games已有26年之久,公司經歷了遊戲行業每一個階段的發展。而現在,Epic Games又站在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是否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擁抱VR這項新技術?能做這樣的判斷和決策的人,只有Sweeney。

保持創業的“原生態”

不久前,在舊金山遊戲開發者大會GDC的頒獎典禮上,Sweeney獲得了今年的“遊戲終身成就獎”,給他頒獎的正是Oculus首席技術官John Carmack。Sweeney與Carmack齊名,被奉為當代遊戲神壇的傳奇人物。Carmack走上舞臺時說道:“你可以因為一款偉大的遊戲,或者一項重要的技術開發,抑或是建立起一個對整個行業有影響的偉大的公司而獲此殊榮。現在很顯然,Tim Sweeney一人完成了以上所有的事情,這個獎項非他莫屬。”

手捧“終身成就獎”的Sweeney實際年齡其實還遠不到50歲。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調侃道:“這讓我聽起來像是一個抱殘守缺的老人,應該去買根拐杖,有點像臨終前的禮物。但是還好,我們所處在的遊戲行業還沒有老到八九十歲。”

Sweeney所創立的Epic Games的名字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道,但是公司的招牌產品“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是如今遊戲開發者行業中最具知名度的平臺。Unreal和Unity是目前遊戲開發者普遍使用的兩種遊戲引擎,但大部分AAA級的遊戲開發是基於Unreal引擎的。

“Epic的故事是關於一群聰明的人一起創業,然後通過努力工作讓公司變得更好。我們沒有投行的人來驅使,也沒有西裝革履,這是一個原生態的環境。”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1991年創業之初開發的以文本為基礎的2D遊戲《ZZT》,到采用獨一無二的三部曲發布形式,成為“免費+後付費”的遊戲鼻祖,再到後來開發虛幻引擎Unreal套件,成為“虛幻引擎之父”,Sweeney已經帶領Epic成長為一家銷售數十億美元的公司。

2012年騰訊就以3.3億美元入股投資Epic,獲得其48.4%的股份。馬化騰曾多次來到Epic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總部,和Sweeney私交甚好。“我們都是程序員出身,對市場的理解也很相近,他(馬化騰)是一位極具洞察力的商人,當然他對技術也很了解。”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是我們合作的基礎。”

極客味超濃的Sweeney生活中與人交流時非常靦腆,完全沒有CEO的架子。在GDC的三天,他一直穿著同一件印有Epic公司Logo的連帽衫。據與他共事多年的一位同事稱,這件衣服他已經穿了好多年,而且他的穿衣風格永遠都很相似,同種色系的褲子和鞋子,一成不變。

GDC開會的那幾天,他每天都會在公司展臺二層的會客廳出沒,和同事聊天或者跟客戶洽談。聊天時他總是手捧可樂和薯片,偶爾發出獨特的笑聲。上述員工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Epic公司無論男女,都對Sweeney充滿愛慕和景仰,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遊戲開發者心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我們如此觸手可及,這種心理感受是很微妙的。很多次我送他去機場,兩人坐在車里,我的心情都很難平靜,就好像和偶像在一起。”

Sweeney一直堅持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應該人盡其用。為此,他和另一位創始人Mark Rein各司其職,Sweeney負責公司日常工作和戰略把控,Capps負責開發和市場。Sweeney的另一位得力幹將Jay Wilbur負責銷售和商務。“Mark和Jay都是卓越的管理人才,我現在的工作越來越多地趨向於決策。至於具體的事情,我會放手讓他們去做,我可以坐在那里,看他們的工作成果,並給他們方向性的指導。”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承認,在創業之初,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親手操辦,因為這是作為一個創始人的責任,為的是給大家減少麻煩。但在最近的十年中,尤其是在第三代虛幻引擎後,就逐漸轉移到技術決策層面,將遊戲引擎的具體開發工作交由其他開發人員。“我發現Unreal 1面世後,未來的技術趨勢變得撲朔迷離。我們面對的是下一代的遊戲引擎和遊戲硬件。我們不僅是要決定虛幻引擎的樣子,還要參與到未來硬件的設計和規格的制定中,還要考慮到遊戲開發者所需要的環境。”Sweeney說道。

Sweeney介紹稱,Epic長期的任務是和GPU芯片公司AMD、Nvidia(英偉達)和Intel以及其他硬件制造商一起研究未來行業的發展路線圖。“我們談論的內容,不僅僅是未來兩年會發生什麽事情,而是五年、十年之後這個行業會發生的巨大變革。”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過渡”是最大的賭註

在今年GDC大會上,Oculus、索尼都展示了最新的VR遊戲,逼真的畫面和極具沈浸感的體驗讓玩家直呼過癮。尤其是在Oculus平臺上新推的遊戲《機械重裝》(Robo Recall)獲得了玩家的一致稱贊,現場每一刻都排起長龍。這款遊戲正是由Epic自己作為開發團隊基於虛幻引擎4開發的。

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每個遊戲平臺都在發生著變化,人們會經常問這樣的問題,如何從一個平臺成功的過渡到另一個平臺?

“這些過渡會是我們最大的賭註。”Sweeney說道。此前Epic開發的《使命召喚》《戰爭機器》這些遊戲都代表著主機遊戲時代的巔峰之作,每一款都是千萬美元級別的大作。Sweeney稱,未來會調動大量的資源投入到新的次時代主機和遊戲引擎的研發。“我們也正在積極開拓遊戲以外的業務,VR時代的來臨為我們提供了這種可能性。”Sweeney說。

為此,Epic在一個與雪佛蘭和視頻制作公司The Mill合作開發的視頻中,發布了一項最新的編輯軟件技術,在業內首次實現畫面的實時渲染。這個叫“Project Raven”的項目通過新的圖像捕捉技術能夠幫助人們實現“把自己的想法帶進虛擬現實”的夢想。

在傳統的電視或電影拍攝中,一張由計算機生成的單一幀通常需要幾小時的渲染時間,還要花費幾天時間進行潤色調整,以呈現出“電影畫質”(final pixels)的圖像。但借助Project Raven中所用到的技術,導演可以通過Unreal引擎和The Mill開發的專有虛擬制作工具實時將這些類型的視覺效果添加到數字環境中。這一新功能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向市場。

“Unreal引擎的能力,不僅只是遊戲,還包括其他領域。”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過我們的技術,內容創建者可以把實時視覺效果與實時拍攝相混合,實現高端增強現實(AR)體驗。”他預計,兩年內,Epic遊戲以外的業務收入就將超越遊戲本身。

負責Project Raven的Epic首席技術官Kim Libreri也是Sweeney物色的一位能人。Libreri不僅是Oscar Academy的成員,而且在加入Epic之前擔任盧卡斯電影公司高級技術副總裁,在視覺特效方面頗有造詣,作品包括《黑客帝國》、《貓女》和《超級8》。

Libreri表示:“虛擬現實中,人類角色的真實化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演員真人戴上用於劇場演出的虛擬現實頭顯進入到虛擬現實世界。”他稱,借助於這種全新的圖像捕捉技術,可以創建逼真的人類角色,無論是在VR遊戲、VR電影或者其他VR應用領域都能受益。他還表示,先進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會是虛擬現實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事實上,Epic Games和盧卡斯影業已經在密切合作中。盧卡斯影業旗下的光影魔幻實驗室ILMxLab的創意總監John Gaet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Epic已經和盧卡斯聯合推出了《星球大戰》系列影片Rogue One中的VR體驗,尤其是在主角由機器人夥伴K2SO偽裝陪伴下向帝國基地進軍的場景。”

Sweeney也堅信這部分非遊戲業務未來也將最終讓遊戲業務受益。最明顯的應用就是像Pokemon Go這類AR遊戲。“Pokemon Go是一個成功的遊戲,但是它所采用的程式化圖形技術我認為最終是個錯誤。”Sweeney表示,“AR體驗是為了讓現實和虛擬世界交融,對光影和拍攝效果非常敏感,尤其是當硬件設備向高端化發展後,有些AR遊戲是簡單的卡通圖像在真實世界里的疊加,另一些AR遊戲則是電影畫質融入整個現實場景。這些具有美感的畫面優勢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

Sweeney表示,隨著手機芯片技術的發展,未來這種類似於Project Raven的實時渲染的效果也能在手機上實現。他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了一款基於Epic引擎開發的韓國手遊Blade II。“高質量的畫質已經能夠在手機上實現了,但是實時渲染還得等上好幾年。”

打破遊戲圈的“圍墻花園”

Sweeney最初創立Epic是受到John Carmack的影響。他稱Carmack是自己職業生涯中特別崇拜的偶像。“他(John Carmack)的《DOOM》《Quake》《Wolfenstein》系列是非常棒的遊戲,當年這些PC平臺上的3D大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承認自己對這個行業做出了一些貢獻,我也做了一些很酷的事情,但是在這個行業沒有誰能比肩John Carmack。”Sweeney表示。

盡管在現實中,Epic很早就開始和Oculus合作開發VR遊戲,但是Sweeney和Carmack對於遊戲行業生態圈的理念卻截然相反。Sweeney也從不吝惜言辭,多次公開與Carmack“唱反調”。在業界最有名的爭論莫過於Sweeney反對Oculus等平臺築起“圍墻花園”,提高遊戲行業參與者的進入門檻,Sweeney一直提倡“開放的生態圈”,反對平臺與開發者之間的分成模式。

就在Carmack給他頒獎的那一刻,Sweeney還不忘拿“開放”說事。他在幾千人的會場上毫不意外地“不跑題”:“大家可能最近聽說了關於平臺關閉的危險和‘圍墻花園’的墻正在變得越來越高。我想我們都應該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表達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一起打一場正義的戰鬥,以便未來的所有開發者都擁有同樣的機會。”他所指的“圍墻花園”,是Oculus Home和微軟Win 10封閉的生態系統。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Epic開發的遊戲Robo Recall在Oculus上的發布是獨家免費的。Epic的引擎向開發者開放的尺度也非常靈活,可以通過專利授權或者按收入支付專利費等多種合同進行操作。“讓行業所有的參與者都有機會”是Sweeney從創業一開始就堅持的理念。

這也與他慷慨的性格有關。和Sweeney一起創立Epic的Mark Rein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Sweeney對“給股份”這件事也非常慷慨。“只要被他看中的人才,他絕不會囊中羞澀。”Rein說。

很多國內的遊戲公司的生存周期都很短,如果沒有持續資金的補充,3~5年後就自生自滅了。但Epic之所以能夠在行業存在20多年,而且在不上市的情況下能越做越大,Sweeney認為是“在對的時候做了對的決定”。“技術和業務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創造了先進的技術,卻支持了錯誤的平臺,那麽永遠沒有人會采用你的技術。”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Epic在這方面一直非常精明,從最初分銷共享軟件,每天賣出幾十份,到建立支持開發者的遊戲引擎,幫助遊戲制作公司實現價值,收入數十億,Sweeney對於行業變化是極具敏感度的。這也是為什麽站在VR的風口浪尖,他依然能夠保持冷靜頭腦的原因。

Sweeney表示,他並不在意所謂遊戲開發的“黃金時代”。“在我幾十年的遊戲生涯中,有許多黃金時代。我喜歡2D也喜歡3D遊戲,未來很難說一定是什麽樣的。”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我們坐在這里聊天,也許未來我們處在不同的空間里,但感覺就和現在我們面對面沒有任何區別。技術的發展是必然,只是時間而已。”

Oculus Rift本月宣布降價,這是一個令業界為之振奮的消息,硬件成本的降低勢必將帶動設備的普及。Sweeney對高端PC VR和PSVR硬件設備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他認為這將是未來驅動市場創新的原動力。“VR硬件無論從技術還是設計來看,都會有變革性的發展,更輕、分辨率更高。”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現在VR的階段與PC誕生前夕更類似,還不完全像智能手機來臨前,因為VR創造的是一個全新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升級換代的產品。”

Sweeney估算目前全球VR硬件設備的出貨總量大約200萬臺,雖然這個數量非常低,但是他認為人們正在慢慢接受。他預測十年後,VR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40億臺,相當於目前智能手機的市場規模。

“Epic的員工現在工作時會越來越多地使用VR,辦公室里也能隨處看到VR設備。我能想象只要6年左右時間,我們所有的設計師都將沈浸於VR的工作環境,其間可能還需要經歷兩代VR頭顯產品,兩代手柄產品和幾代軟件的更叠。”Sweeney對第一財經記者描繪了一幅願景圖:“但是未來十年將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那時我們有足夠好的畫質和圖像跟蹤技術,市場上存在的每一個CAD軟件都能適用於VR環境,而且更多3D內容觸手可及,創作將變得更加簡單。”

Sweeney酷愛自然,喜歡爬山和遠足。早在十年前來中國的時候,他就只身一人登上黃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還把Epic總部設在了北卡羅來納州不為人知的小鎮卡里。最近Sweeney用1500萬美元買下了北卡7000畝自留地,作為他的一項“土地保護”計劃。

Sweeney第一次公開坦露他買地的原因。“這純屬個人原因。”他解釋道,“我在華盛頓邊上的馬里蘭州一個叫Potomac的小鎮長大,小時候農場就是我的天地,我在那里探索森林、發現金礦,但後來我目睹了那里的土地被政府議會和那些遊說組織占領,建立起一座座高樓。”

Sweeney表示,後來他來到北卡,同樣的事情在不斷地發生。他表示只要自己有經濟實力,就希望為未來留一片不被開發的凈土,在那里能夠保持自然的原始狀態,綠樹環抱,能登高望遠。“我覺得所有人在有生之年,都應該盡力去參與那些我們堅信的事情,去理解它、真正懂得它。”

對Sweeney來說,他已經做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