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抄底王"David Tepper:做空歐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27

“抄底王,冷門投資大師,典型的機會主義者”這些名字用在對沖基金Appaloosa掌舵人David Tepper並不為過。在2009年美股低位之際,掌管200億美元資產的Tepper大舉做多並賺得盆滿缽滿。而在近期出席羅賓漢投資者會議之際,他又拋出了新的賺錢建議:做空歐元。

Tepper表示,“做空歐元資產是現在最好的投資方式。那些2-3年的歐元區國家債券是最佳做空品種。我相信歐洲央行最終將不得不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以刺激歐元區經濟複蘇。另外,你最好放棄500歐元的大鈔。”(暗示歐元將貶值)

Tepper的主要策略為distressed securities,也就是抄底。他2009年豪賭美國政府將會出手救市,並重倉美國金融股,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基金經理。

TEPPER很少通過長期持有股票賺錢,常常更換投資組合,並常把一半以上的投資組合都投資到單一板塊上。這位現年53歲的基金公司掌門人在與他的分析師們討論重大投資時,會扔出一張20美元鈔票,問:“你會去撿嗎?”因為他的觀點是:最佳的交易就是尋找並發現金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24

反佔中的ibanker David 史丹利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4/11/05/%E5%8F%8D%E4%BD%94%E4%B8%AD%E7%9A%84ibankerdavid/

「David,你可唔可以解釋一下點解你可以做得咁差?」

 

如果你有睇過黃子華,你就知道呢個問題應該點答:「小意思啦生哥,其實我係可以做得仲差D架!」我無,我當然無咁答。為了份工,為了年尾份B仔(Bonus) ,我死忍。

 

「生哥,其實我地主力就做IPO既,有時真係好睇市況。市差,好多公司自然卻步唔上市;你看看同行,那一隻福健諾奇比主席私逃挾帶,又或者最近果隻天合化工,比anonymous analytics懷疑做假數,逼住又回購又增持。相對之下,我地無接到呢D deal,已經好平安,少左好多麻煩。你知啦,近排中國政治又唔係咁穩定,香港又佔中,我地真係好難做生意落去……」多年的打工仔經驗教識我,同同行比較,係一招唔錯的做法,不過今日好似無咩用。

 

「我唔理,總之無野唔可能,你死都同我死掂佢!」所以,我不嬲都話黃子華係有先見之明,下一句的標準答案應該係:「無野唔可能,我同意,不過呢一個薪酬就…. 你又唔理,你估我又理唔理…(奸笑)」當然,我又係無咁講。

 

投行的工作就係如此麻煩,朝早比老細語言強姦;夜晚就比大陸的乜總乜總捉去應酬。我離開了令人鬱悶的Charter House辦公室,在幹諾道中徑徑走走,點起了那支的Lucky Strike,爆了珠。我吐了一口煙圈,一直在想,到底我做錯了什麼?一日最衰都係佔中班人,我好努力讀書,成為了會計界的精英,做埋陳茂里的同學,走入投行的世界。點解茂里佢可以咁好命?劏房、醉駕都無事,而我仲要為一單Deal營營役役?明明以前我係天之驕子,賺大錢,雖然一個金融海嘯打殘左我少少,但世界都話靠大陸嘛,點解我日飲夜飲飲到爆曬肝,接咁多大陸生意,我人工都去唔返以前的價?仲有,明明果班讀名校的所謂垃圾富二代就真係白癡到嘔,又係Junior,點解佢人工仲高過我呢個MD?就係因為佢老豆間假數公司要上市,我地要做佢生意嗎?

 

點解我老豆唔係李嘉誠?點解我生得咁靚仔但係甩頭髮?佢兩個咁樣衰但係無甩頭髮。兩個?!我由幹諾道中不知不覺竟然走到夏愨道,在我面前真係有一老一少。老果個,我記得的,文匯報說他是勾結外國勢力的政棍!呢D人渣專搞死香港,好似成龍大哥咁咪幾好,勾結中產最愛的Kenny G做朋友,幾有人氣;少果個,我有點印象,但叫不出名,好似叫Yvo……前日睇TVB政府對話時好似見過,不過到佢講野時就轉播左其他新聞或者去左廣告,唔係好記得,算啦……

 

我記得幾年前有班廢青搞保育,林鄭係單身走入人群挑機;雖然時移世易,佢而家只係識在室內嘆冷氣搬龍門,不過當年的勇氣還是可嘉,我要效法下佢走入去質問呢班友:「香港有好多人反對佔中!」在場人士有班人勸我冷靜啲。冷靜?我唔冷靜就一刀斬左你兩條粉腸?冷靜?我只好舉高雙手,怕班暴民人多蝦人少,那個廢青Yvo…(又叫唔出名) 竟然笑住串佢我:「放心呢度無人襲擊你。」

 

呢班廢青根本唔聽人up,我一定要將我的道理講出黎:「佔中係多數人反對,少數人支持,如果民主係少數服從多數,佔中者最唔民主。你睇下張融個簽名行動?好多人反佔中架。」

 

那個漢奸竟然質疑我:「先生,那位經常出醜的叫周融,不是張融。簽名班人好多人都收左錢,所以根本唔可靠。」

 

身為精英的我想起大學讀過的statistic 101,佢講野好似係有道理;但我係中環精英,講野要有身段,呢度人又咁多,我點可以比佢拋窒:「我…. 我…. 嗱,你……你……唔可以咁講,That is the only data available……佔中嘅人唔可以收錢架咩?」我惱羞成怒一口氣講左成個鐘,希望我可以鬧醒班廢青老坑早日收手唔好搞亂香港。

 

這刻,我身旁的Blackberry響了,是老細生哥打黎:「David,你出完醜未?你醒少少啦好無?位唔係咁上架?而家報紙打黎質問公司,公司而家要動用公關去撇清你在金鐘亂up的個人評論,不代表公司立場呀!你係咪食錯藥……」

 

我輕輕cut了生哥線,眺望遠方那個光明磊落的暗角,我望唔透。點解大家都係叫David又係做金融?人地David Webb咁成功,我個人咁失敗?點解?點解?

 

故事純屬虛構

 

參考: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realtime/finance/20141022/53049089

http://news.now.com/home/finance/player?newsId=115794

史丹利隨筆:https://www.facebook.com/Post90stan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37

股指期貨高昇水的思考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2vcdm.html

股指期貨相對於現貨,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升水幅度,這個幅度應該多大呢?大致相當於無風險利率。
    假設一個投資者想投資滬深300指數,可以購買了100萬元的滬深300ETF基金,也可以拿15萬元購買1手期指,然後剩下的85萬元購買債券等低風險產品。如果股指期貨和滬深300現貨相等,那麽理性的投資者,都會選擇購買期指+債券來替代滬深300指數基金。
    用一個等式表述
    300ETF=0.15*期指多單+0.85*債券,如果無風險利率為6%,那麽期指合理的升水,按照目前滬深300指數3400點左右的位置,當月合理升水在15點左右。
    最近兩周,期指的升水拉高到100點,折算成無風險利率大約30%-40%,必然會吸引大量的套利盤進入,套利的模式是:
     買入N*100萬300ETF,並賣出N手期指空單對沖,目前可以選擇IF1501空單,本周五升水還有120點,相當於一個月3%的無風險收益。

     現在問題來了,大量的套利盤買入300ETF,或者直接買入滬深300成分股,那麽會造成滬深300指數大幅拉升,期指多頭獲利,更多套利盤進入,滬深300指數繼續上漲。

    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也就是套利盤越多,滬深300指數漲的越快,所以最近二周,滬深300指數強於任何其他指數,28分化的情況非常明顯。

    如果再仔細考慮一下,其實我們做期限套利的人,是在以月息3%的利息借錢給滬深300指數做多的人,所以本質上還是依靠杠桿在上漲。

   再多思考一步,任何一個股市,月息3%借錢炒股最終都是死路一條,那麽當股指期貨升水收斂,甚至變成貼水的時候,套利盤必然會平倉,也就是賣出300ETF或者300權重股,並且平掉空單。那麽此時300指數會承受較沈重的拋壓,如果拋壓足夠沈重,再觸發融資融券盤的拋盤,結果會如何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82

對沖基金大佬David Tepper:2015美股或泡沫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16

101121380-20131014-7277-359.530x298

對沖基金Appaloosa創始人David Tepper提醒投資者警惕:即將到來的2015年與1999年很像,美股或出現泡沫。

他在周二致CNBC的電子郵件中提到:“今年和1998年很像。俄羅斯局勢惡化,歐洲開始寬松,然後就到了1999年……而馬上就要到2015年了。”

他表示,自己並不是想說明年市場會見頂:“(我只是說)你需要意識到,市場(明年)可能會有些處於被高估的狀態。而現在市場正處於公允價值。

1998和2014年底,全球範圍內的貨幣都普遍很寬松,美國經濟基本面也很像。”他補充說,隨後的1999年發生的“並不完全一樣”,但很“類似”。

Tepper稱,“1999年,標普500的市盈率曾一度漲至30倍。然後第二年就跌到了16倍。”

標普500指數1999年上漲了19%,2000年互聯網泡沫見頂之後,於2002年探底。

Tepper指出,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在於,1998年俄羅斯曾經歷過嚴重金融危機,當時盧布暴跌,並出現主權債務違約。

目前,Tepper的Appaloosa基金管理著200億美元資產。該基金準備在2014年底向投資者返還10%至20%的收益,這是其連續第四年這麽做。

去年,Tepper為客戶創造了42%的回報,比標普500的表現高出30%。同時他也是2013年年薪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進賬整整35億美元。

早在2010年9月時,Tepper就曾在CNBC的“Squawk Box”欄目中預言,美聯儲的QE將會讓股市走強。在那之後,標普500上漲了84%。截至本周一收盤,標普500今年已經累計上漲12%。

不過主動投資基金今年的表現都比較“困難”,Appaloosa今年10月和11月的收益率分別為-6.3%和4.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56

閒聊投資—寫作業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5469877

上篇文章講了,投資可以從抄作業開始,但是抄作業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通常而言,熊市底部抄作業比較容易,因為熊市底部的時候,股票價格較低,連寫作業的人,自己也會被套住了,所以抄作業的人有心理優勢,但是牛市來了,就麻煩了,通常寫作業的人,大部分只會說何時該買,因為何時買很好論證,但何時賣,怎麽賣,誰都心里沒譜,於是,經常的情況是,熊市底部大家一條心,這個粉那個粉,大家都把倉位抱得緊緊的,但是牛市一來,成鳥獸散,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當我們牛市中想買票的時候,就遇到尷尬了,看別人作業寫的很漂亮,但是一看股價漲了不少,寫作業的人都是底部拿上來的,你敢跟進嗎?大部分人是不敢的,因為你沒有自己的投資體系,你只會抄別人的作業,那麽你失去了心理優勢,很難抉擇。

前面所述是抄作業最大的問題,另外還有其他問題,比如流動性不好的票,等你看到作業的時候,價格肯定已經上去了,即使別人邏輯很對,你的機會也少了很多。再者,你一直抄某個人的作業,風格也和別人類似,有一天別人不寫作業了,或者市場風格變了,大家都要開始自我創新的時候,只會抄作業的人,就會遇到瓶頸。

所以,當我們投資的能力到了一定階段,希望進一步提升的時候,必須要自己會寫作業,要寫好作業,我總結有以下幾點訣竅
1、了解投資的歷史,比如股市長期的趨勢如何,利率和股市的關系,市場平均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多少算合理?周期性行業和非周期性行業有什麽不同?
2、涉獵要廣,最好各種金融品種都要了解,比如債券、可轉債、股票、基金、股指期貨、期權、打新股等,都要有所了解,這樣看問題才能全面,你才能知道什麽品種出現階段性的高估和低估。投資盲點經常存在,我就知道有一個投資者,非常看好中國石化,寫過十尺長文論述中國石化的價值,但是他不知道石化轉債,當石化轉債出現連續折價的時候,他錯失轉股套利的機會,白白失去降低成本的機會。
3、要能定量分析,基本的財報要會看懂吧,對於一些猜測,做好能通過定量分析來論證,比如有人說,股票應該高拋低吸,某個板塊漲的多了,就該賣出換另一個弱勢板塊,但也有人說,股票就是強者恒強,某個板塊漲的多,就應該繼續持有,而如果這個板塊走弱,就應該賣出追強勢板塊。到底誰說的對?靠嘴說不清楚,我們完全可以任選兩個指數,比如滬深3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模擬一下,每天收盤賣出弱指數追強指數,和賣出強指數追弱指數,最終誰的收益高,一算就清楚了。
4、最關鍵的一點,不能屁股決定腦袋,這是寫文章的大忌,因為自己買了,就選擇性忽視不利因素,放大有利因素,這樣騙不了別人,最後只能把自己也騙了。

有一種類型韭菜,就是在忽悠別人的時候,把自己給忽悠進去了,最後用格雷厄姆講的一個故事結尾“有一個石油勘探者在上天堂的時候,聖彼得告訴他一個壞消息。聖彼得說:你的確有資格進天堂,可是你也看到了,分配給石油勘探者居住的地方已經客滿了,我實在沒有辦法把你安插進去。”那個石油勘探者想了一會之後問聖彼得說:“我可不可以跟那些現在住在那里的人講一句話?”聖彼得想了想,讓他說句話也無妨。那個石油勘探者於是合起他的雙手成杯狀,放在嘴邊大喊:“地獄里發現石油了!”忽然之間,大門開了,所有的人蜂擁而出向地獄沖去。這留給聖彼得很深的印象,並立刻邀請這位石油勘探者搬進去,無拘無束地住在那里。結果這位石油勘探者猶豫了一下說:“不,我想我還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好了。謠言里,也可能有一些真實的成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49

閒聊投資—抄作業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5410220

靠工資賺錢是加法,靠投資賺錢是乘法,所以很多人希望通過投資致富,但是股市幾千個股票,還有各種其他品種,很多新人一頭霧水,不知道該買什麽。我認為,投資第一步從抄作業開始比較好,直到今天,我還經常抄別人作業。那麽為什麽說抄作業好呢?

我做過好幾年的產品經理,對軟件開發有一些了解,當我們準備開發一個項目的時候,工程師該如何實現目標?通常而言,比較好的方法先尋找開源軟件模塊,而不是自己去開發。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工程師可以很容易找到開源軟件,一個投資者通過各種論壇,也很容易找到各種投資信息。當然,也有人非要閉門造車自己寫,但通常累死累活,造出來的還不如別人開源的模塊。同樣,也有一些投資者排斥外界的任何觀點,一根筋投資,大部分的結果並不好,可能運氣好買了一個不錯的股票,但最終會在某一個票上面套牢。

但是抄作業,並不是很容易實現的,可以說,抄作業的功力足夠好,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足夠實現財務自由,下面說一下抄作業的幾個境界。

1、盲目照抄作業,只抄答案,不管過程。這種人通常是股市中的韭菜,是股市買單的人。就好像一個工程師為了開發一個項目,找到一個開源模塊,自己並不理解,就照搬過來,結果軟件BUG不斷,還沒法解決,這個工程師只能罵開發這個模塊的人是傻瓜,或者騙子。股市中盲目抄作業的人很多,看巴菲特買中石油,他們也買中石油,可惜巴菲特1.8港幣買,他們48元買。這些人也是一些通過搞薦股賺錢的所謂分析師的韭菜,專門幫別人擡轎子。

2、關註別人寫作業的邏輯和過程。這種人已經很難成為韭菜了,看到人家說銀行股市盈率低,他們會自己親自算一遍,看到人家說某個成長股業績預期高速增長,他們也會親自看一遍財務報表,看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相類比IT軟件工程師,在使用一個開源軟件的時候,自己先寫一個測試軟件測一遍,看性能和功能是不是符合要求,那麽再用的時候,也不會遇到問題束手無策了。從抄答案提升到抄邏輯,恭喜你進階了。

3、不僅會抄作業,還會選擇性抄作業,那麽恭喜你,你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許你的收益率,能戰勝被你抄作業的人。比如騰訊和百度,去抄ICQ和谷歌的作業,抄成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如果你看到別人寫的分析,知道哪些是客觀的分析,哪些是寫作業的人屁股決定腦袋的想法,那麽你可以做的比他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59

閒聊投資——檢查作業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5527162

前面寫完了抄作業和寫作業,最後講檢查作業。

我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是中等水平,倒不是考試題不會做,而是粗心,該作對的題做錯了。直到小學四年級,我突然開竅了,做完題以後,開始檢查答案,用各種方式來檢查答案是否是正確的,從此我進入好學生的行列。到了高中,有一次我做物理的選擇題,我不計算,只是看ABCD四個答案的合理性,結果10道題能作對9道題。

投資看似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抄抄別人的作業也許就賺了不少錢,但拉長時間周期看,投資又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投資是一個可熔斷的行業,也許你前面賺了再多,只要最後一把失手了,你最後的價值也許不是正數,而是負數。很多天才投資家,最後以破產告終,投資界的常青樹也屈指可數。所以不論我們是抄別人的作業,還是自己寫作業,最後一步一定不能省略,那就是檢查作業。塞斯卡拉曼的安全邊際,就是一種檢查作業的方法。

怎麽檢查作業,我覺得以前和訊網的德隆專家總結的三知道很形象。
1、能跌多少?從各種安全邊界去分析,計算一個投資品種最大的下跌空間。
2、能漲多少?從各種可能的情況分析,計算一個投資品種最大可能的漲幅。
3、需要等多久?這個對上杠桿的投資者非常關鍵,如果等待價值回歸的時間遙遙無期,那麽堅決不能上杠桿。

當然,也不是所有投資策略都要檢查作業,如果投資足夠分散,每個品種只買1%,並保留足夠現金,那麽就沒有必要檢查作業了,也就是通過降低投資的效率,來提高投資的容錯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28

漫談低風險投資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6059839

       什麽叫做低風險投資,眾說紛紜,就好比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好比同樣說價值投資,買銀行股的人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買創業板的人也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    
        那麽我就說說自己心目中的低風險投資吧。    
        從結果導向來講,我認為收益率低回撤就是低風險投資,或者更直白一點說,就是賺到手的錢,大部分要揣進腰包,只能有一小部分還給市場。而我的所有投資模型,就是在低回撤的基礎上,盡可能追求高收益,也就是低風險高收益。    
        很多人喜歡轟轟烈烈大幹一場,比如拿全部身家賭一把,贏了財務自由,輸了重頭再來,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方式。對於一個爆倉的人而言,東山再起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前提是你要願意低頭去求人,而我又是萬事盡可能不求人的性格,那麽就要盡可能避免將自己處於危險的情況下,也就是虧損是一定要控制的。我投資收益翻倍,可能開心一下就完了,但是萬一哪一年虧50%,估計一家人都要郁悶很久,直到把虧的錢再扳回來。    
        雖然我自認為是一個低風險投資者,也難以避免受到別人的攻擊。比如有人說,你居然200%倉位,你借錢炒股,還敢說自己低風險?你就是賭徒!也有人說,你居然敢買股指期貨多單?玩期貨的都是賭徒,你也是賭徒!    
        有時候和人辯論挺沒意思,因為辯論的技巧就是攻其一點,不顧其余,我上學時看過大學生辯論會,基本上都是這種方法,所以我懶得和人爭論。    
        言歸正傳,我認為的低風險投資模型,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
        風險系數 = 估值 * 倉位    
        所以出現4種組合    
        1、低估值、低倉位
        這是最保守的做法,雖然風險很低,但是也很難獲得超額收益,不是我心目中的低風險投資模型。    
        2、低估值、高倉位
        當市場處於估值底部區域時,敢於上大倉位,甚至一定的杠桿,是獲取低風險高收益的關鍵,比如去年杠桿持有中行轉債。這是我喜歡的低風險投資模型。   
         3、高估值、低倉位
        當市場情緒亢奮,估值不低,甚至較高時,是不是就要全部賣出打新股?我認為不一定,一部分高估值的品種,會出現嚴重的價格扭曲和泡沫,適當倉位參與,也許能獲得很好的收益,比如滬深300漲到10000點,但市場恐高,股指期貨大貼水500點,那麽我也敢適當倉位參與。  
        4、高估值、高倉位
        這就是刀口舔血,有些人覺得搏一把然後全身而退做低風險投資,但我不會這麽做,我擔心萬一我沒逃掉,被迫買單,我連回家的車票都沒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06

相對論——漫談超額收益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2vfq5.html

    無論低風險投資還是高風險投資,和長期的收益率沒有直接的關系,低風險可能低收益,比如天天存活期,每天資金0回撤,高風險也可能低收益,股民70%都賠錢,低風險可能高收益,每年複利30%多,10年就是20倍,高風險也可能高收益,比如第一年賺100倍,後面九年虧掉80%,10年也是20倍。
    我選擇低風險投資,只是不喜歡回撤帶給我投資過程的心情不爽,畢竟,資產每年30%增長,我會很開心,天天想旅遊,而第一年100倍,後面虧80%,可能我就只有1年開心,後面9年都郁悶了。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投資只是財富保值的工具,我們國家GDP每年增加7%,CPI每年增加3%,那麽投資能做到每年10%也就不錯了。
    但是對於想依靠投資實現財務自由,想靠投資混飯吃,那麽必須尋找超額收益,也就是你要成為食物鏈的上層,自己不僅不能是韭菜,還要會割韭菜。
   如果獲得超額收益呢? 
   通常有下面幾個流派
   1、成長派,就是投資者比其他人眼光更高,能透過時間長河,看到未來什麽樣的企業可以成為王者,並躲開那些最終走向衰落的企業,典型的人物是費雪,歐奈爾等。
   2、價值派,就是找到低估的企業,能看清楚企業股價低不是企業真的不行,而是持有股票的其他投資者是豬,低價賣籌碼,典型的人物是格雷厄姆、巴菲特。
   3、量化派,就是不關心股票和債券的長期價值,靠尋找價格扭曲賺錢,又分為杠桿派和高頻派,杠桿派的典型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高頻派的典型是大獎章公司
   我的投資模型,更多偏向於格雷厄姆類型的保底套利、長期資本公司的低風險杠桿,以及大獎章的高頻輪動。目標是不論市場環境如何,持有的權益品種,就要能跑贏滬深300指數,持有固定收益品種,就要能跑贏打新股的收益(大約10%-15%),下面漫談一下
    1、格雷厄姆式的套利,基本方式是尋找價格低於股票清算價值一定比例(例如90%)的品種,把這個概念再擴展一下,就是低於保底價的投資品種。在股市極度低迷的時候可以使用,但是只要股市不是趴在底部,幾乎就找不到這樣的品種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比如2014年1月,中行轉債95元,純債收益也有5%,股票漲了有額外收益,完全符合格雷厄姆式的套利,但是等中行轉債價格漲過110元,就不符合這個條件了。
    2、長期資本公司的低風險杠桿,基本方式就是尋找低風險的品種,然後通過高杠桿賺取超額收益。比如中行轉債上2倍杠桿,或者10倍杠桿。比如2014年12月,交割日期僅2周的股指期貨升水100點,大約3%的收益,是不是也可以上10倍杠桿,把2周3%的收益擴大到30%?我認為是可以的,當然這里有一個度的問題,畢竟長期資本公司最後玩杠桿把自己玩破產了。
   3、大獎章的高頻輪動,就是尋找折價和溢價的機會,迅速出擊,迅速了解,2014年12月,分級基金大溢價,參與有風險嗎?肯定是有風險!基金申購後,凈值可能下跌,溢價可能消失。但如果成功了,1次可能就是10%的利潤,所以概率上的期望值為正。還有通過長城品牌基金套利南北車,參與有風險嗎?肯定有風險,南北車貢獻凈值5%,也許基金的剩余倉位貢獻-10%,但指數漲跌的概率是相等的,有可能虧,也就有可能超賺。類似的操作一直做下去,就好像扔硬幣,正面賺1元,反面虧5角,一直玩下去,肯定能賺錢。
    其實說白了,就是相對論,我基本上每天算賬,看最終是跑贏滬深300指數還是跑輸。
    不過,相對論和相對論也不一樣,再做個區分
    1、絕對的相對論,就是牛市吃到酒足飯飽,熊市也留下洗碗刷鍋,只要牛市階段和熊市階段都跑贏了滬深300指數,哪怕遇上2008年這種大跌,指數-60%,自己就是-40%,也心滿意足了。這種模型其實非常純粹,有人這麽做的長期複利超過我。
    2、低風險的相對論,就是估值的底部追求權益品種的相對論,到了估值的頂部區域追求固定收益品種的相對論,這樣可以避免回撤的痛苦,也是我現在的做法,但是做不好會踏空,比如2007年我就踏空一大截指數。
    至於具體做什麽品種賺錢,我就不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42

未來低風險投資機會點評!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6815924
1天內收到400條生日祝福,在此感謝大家,祝大家新年快樂,羊年發洋財。下面點評一下未來一年的低風險投資,為大家拋磚引玉。
1、新股申購。參與程度:非常值得參與。理由,股市熱度提高,新股發行加速。預計收益率,年15%-20%
2、債券。參與程度:等待合適機參與。理由,12奈倫債危機,債券出現向下的牽引力,同時提高了年化收益率,等待債券實質性違約造成踩踏,趁亂買入低價債券,希望買到稅前15%的較安全純債。
3、可轉債。參與程度:整體高估,不適合參與。理由,多家可轉債出現強制贖回,造成轉債容量變小,轉債基金只能溢價買入其他轉債,但是其他溢價轉債一旦強制贖回,價格會直線下降,這就是惡性循環,所以目前的可轉債都不能讓人放心,對於強贖階段的可轉債,如果看好正股,可以循環折價轉股套利。
4、分級基金。參與程度:非常值得參與。理由,分級基金規模增加,流動性改善,為折價和溢價套利者提供土壤。預計收益率,10%-20%相對收益。
5、封閉式基金。參與程度:值得參與。理由,到期時間較長,可關注QD-LOF機會。預計收益率,5%-10%相對收益。
6、股指期貨。參與程度:值得參與。理由,期指溢價較高。預計收益率,期現年化10%-15%。
7、正回購。參與程度:基本廢掉了。理由,轉債高估,純債基本都沒法質押了。
8、AH股互換操作。參與程度:值得參與。理由,A股高估,可以賣A買H,等H股高估時,賣H買A
9、開放式基金套利、要約收購,吸收合併換股。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整體上機會越來越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